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商丘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居住区生态建设规划研究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 学号:*******
专 业: 城市规划
院(系): 环境与规划系
完成时间: 2010年2月22日





2010年 4 月 19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附表1
题目名称 居住区生态建设规划研究
学生姓名 *** 专业 城市规划 班级 城市规划***班

一、近年来生态居住区的发展进程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态建筑、生态住宅、生态居住区的理念已开始逐步被广大居住者和房地产开发商所接受,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和相关的新闻媒体对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生态居住区以强调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为主要目标,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客观实际,在居住者、发展商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力求使居住区的生态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由于20世纪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们拥有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感受到由于工业革命导致自然系统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浩劫,人类正面临着自我困扰,自我毁灭的危机,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经过若干年的探讨和发展,生态居住区正在成为 21世纪人类居住环境改善与发展的方向,世界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都在探索适宜本国和本民族特点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居住环境,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且较适宜人们居住的地区人口密度很大,绝大部分城市和居住区都超出了自然系统原有的人居承载能力,根据我国的实际,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的恢复自然系统的生态功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使人们居住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合理,这是我国下阶段城镇居住区建设发展的总趋势。
从上世纪末到今天,我国生态居住区的建设正经历着由概念到实践、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式过渡,居住者在选择自己理想的居所时开始对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有较高的要求,发展商也开始积极打造相应的品牌与产品,以满足居住者的需求。但由于很多人对生态居住区的认识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在生态居住区的建设、营销、宣传、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误区。

二、 把握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房地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人居特点的规模化居住社区建设模式,中国人从追求简单居所、居住面积、居住环境到需

要居住的健康、舒适和可持续性,短短的十几年,我国许多居民的居住需求已跃升了四个台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居住观念的改变,全面建设生态化居住社区将是我国社会生存发展的理性选择。
我国生态居住区的建设首先必须依照中国的国情,按照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因地制宜的建设生态化居住社区,从了解生态资产,挖掘生态资产,利用生态资产、恢复生态资产、发展生态资产入手。任何一个生态居住区都具有其生态系统的特点,充分利用和展示生态居住区的生态系统特点是建设好生态居住区的关键。
几年来,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有着快速的发展,尤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市场的需求和开发商的超前意识给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些开发商在项目开发的前期就按照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理念和标准进行系统生态建设规划,并以生态建设规划原则指导和控制建筑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如广州的汇景新城、珠海的华发新城、扬州的海德公园、上海的安亭新镇、厦门的长泰翠溪山庄等,这些项目虽然其地理位置、建设规模、建造成本、市场定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发展商能按照生态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修改与调整建筑规划和景观规划,并按照生态规划的要求指导和控制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在了解或掌握项目的生态系统特点和优势后,能积极配合,利用该项目的特征和优势,创建生态建设品牌。广州的汇景新城在生态居住区建设中,注重自然资源的恢复和利用,首期便建设了具有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生态景观湖,并根据开发进度逐步实现居住区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珠海华发新城依据开发区域尚无市政排水配套系统的实际和居住区内景观生态系统功能匮乏的特点,实施了居住区生活污、废水的零排放规划建设方案,并对已丧失自然生态功能的沿河生态系统进行功能性的景观创造与恢复;扬州的海德公园建设强化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有机整合,利用目前成熟实用的生态工程技术与产品,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低密度生态居住区,并对周边的水环境进行生态功能恢复;上海安亭新镇的生态建设,则以实现中西方现代文明的交融为主目标,将能展示中西方文化的景观生态系统进行了功能性规划,并对具有江南水乡自然生态特点的大面积水体保洁进行了生态净化系统规划与设计;厦门长泰翠溪山庄的建设明确提出以生态建设规划为该项目总体建设目标的控制性规划,将建筑规划、景观设计、营销策划的定位与方向,有目标、有标

准、有计划、有条件的系统纳入到该项生态化的休闲、旅游、度假居住区建设中。实践证明,只要准确把握待开发的生态居住区的生态系统特点,就能挖掘该生态居住区生态系统中显著的创新和发展潜能,并能给建设者和消费者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我国生态居住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实施尚处在初期阶段,根据我国居住区建设的特点与规模,我们曾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我国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许多理念与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要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居住区建设,目前仍面临着许多困惑和障碍。仅技术和产品市场就有三种现象让人担忧。
1、注重局部生态表象,忽视生态系统合理性
一段时期,许多开发商为了适应市场的短期需求,一味追宠居住区的外部环境,以景观代生态,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建设方面下了一番苦心,在没有对居住区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的情况下,不考虑居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实际,便在居住区内建绿地,造水景,以此赢得购房者青睐,并以生态居住区的铭牌进入房地产市场,这样不仅会增加投入,误导消费,而且会给今后的物业管理、居住者的长期消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2、以短期市场为目的,炒作生态居住区概念
为了一时赢得客户,一些开发商利用人们对生态居住区的概念尚不清楚的时机,将开发的项目生搬硬套,标榜自己开发的是生态居住区,进行名不符实的宣传、炒作,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为自己埋下了法律纠纷的隐患。
3、简单的模仿,缺乏适应性和经济性
为了简单追逐生态居住区的理念,一些开发商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开发项目的特点,将一些可在生态化居住社区实施的生态工程技术与项目机械地套用在自己开发的项目中,以达到建设所谓“生态居住区”的目的,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仅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投入,而且会导致新建的居住区生态系统不合理。
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市场,但如何建设生态居住区是一件值得开发商、规划设计师、居住者共同努力的事。只有科学的认识、了解什么样的社区是生态居住区,才能理性化的建设、消费、经营、管理生态居住区,综合考虑经济、自然、社会等因素,才能充分发挥生态居住区的特点与优势,使居住者、开发商和社会同时获得最大利益。
四、我国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

1、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
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已逐步进入理性化时代,许多以宣传简单概念和特点的房地产炒作营销将成为过去,随着居住者理性化购房群体的增加

,对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认可度的人越来越多。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市场需求,而且顺应了21世纪全球经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态势,也符合我国国情,因此,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将成为我国下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
2、生态工程技术与产品的跟进
我们曾经提出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将会给建筑、建材和相关产业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和发展机遇,生态居住区的建设需要生态工程技术的支持和相关产品的跟进,由于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理念是将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形成的对自然资源的改造和替代的开发模式转变为生态文明社会利用现代工业文明的技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补充的发展模式。相应的生态建筑、生态建材、相关的技术与产品都会应运而生,充填新技术市场。
3、特色生态居住区的不断涌现
由于生态居住区的建设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流,开发商一定不会忽视自己开发的生态居住区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生态功能特点,这种同一技术层面的市场竞争将成为必然,因此,具有生态系统功能特色的生态化居住社区将会不断涌现。
4、国家标准与市场规范的出台
目前,要制订一套既适宜我国各地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特点,技术上又系统全面的生态居住区建设规范确实不易,随着各地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国家或地方一定会逐步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市场操作规范,以引导和规范生态居住区的建设。
5、生活意识与生态功能的融合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十年内还会有一个快速提高过程,许多人的生活意识与对居住区的生态功能要求也会不断提升。生态居住区的建设虽然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对具有生态功能的成熟技术和产品的综合应用需要开发商、规划设计师、居住者的配合与协作,只要把握好社会意识与生态功能的融合,就能始终走在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前沿。
五、国外生态居住区建设经验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就一直进行着生态居住区的建设,这些居住区的“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环境生态方面,在居住区内种植粮食作物,支持有机农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系统;鼓励生态型商业;通过合理的能源和废弃物处理,保护洁净的土壤、水和空气;保护自然,维护原生环境。第二,社会生态方面,社区居民互相认识、互相联系;共享公共资源,提供互相帮助;强调整体和预防性的卫生措施;提供有意义的工作,使每个居民得以维持生计;促进终身教育;促进边缘群体的融合,鼓励不同种族、文化、职业和收入者的团结。第三

,文化生态方面,尊重不同方式、不同文化和不同地方的言行;通过例行的仪式和庆典,促进社区归属感的形成;强调创造性,把艺术作为社区与外界交流的方式。
通过对这300多个生态居住区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笔者认为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外的生态居住区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公用设施:该社区居民可以共享31,000平方英尺的室内空间,它包括一个公用房屋、一个工作室和几个自行车库。CH是被动式太阳能供热的公用房屋,它是社区的核心,主要用于聚餐、社交及为客人提供住宿;还有一些共享的设施,如洗衣房、儿童娱乐室、青少年娱乐室等。各居民家中不再设有洗衣房和车库,大多数居民家中没有多余的房间。社区每周聚餐3次,由各家主妇轮流主持,成人付2美元,儿童付1美元即可参加。
2.邻里设计:门廊、小路、院子等半私密的社区空间促进了非正式的社会交往,居民在家中就可以看到院子中玩耍的儿童。
3.居民参与发展:该社区整个工程建设的构思、设计是居民们与设计师、政府部门等共同协商的结果。
4.居住者自我管理:居民都致力于管理社区的能源、上下水、废弃物处理、交通等事务,关注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种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该社区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率比当地普通居住区高了20%。
三、毕业设计所用的方法
1.文献比较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中的生态住区理论、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对比分析与归纳,对城市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这一基本学术概念的外延、内涵进行探讨。
2.资料分析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英特奈特网络查询,收集整理国外城市生态住区建设的基状况与经验,并加以分类分析。
3.归纳总结法:
在理论研究以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对城市生态住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进行探讨。
4.实例调研辅证法:
深入社会实践,争取首先对社会现状的认知,了解人们对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认知及发现生态社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吸收成功案例经验,摒弃他们的失败之处。通过昆明世博生态社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实例对研究结论进行检验。
5.图形和文字结合法: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更好的展现设计方案,和我们的设计理念,突出表现出生态社区的目的。
四、 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M].2002.
[2]阮仪三.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J].城市规划,1996,1.
[4]何静山.试论中小城

市居住小区绿化规划及植物配置[J].中国园林.

五、 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年 月 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