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内容分析与建议

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内容分析与建议

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内容分析与建议
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内容分析与建议

专题学习

统计和概率、综合和实践内容分析和建议

专题一统计和概率(一)

“统计和概率”的内容结构在课程标准中较课程标准实验稿有较大变化。即在第一学段内容大大减少,只保留3

条要求,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第二学段分为“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两部分,共8条;第三学段分为“抽样和数据分析”和“事件的概率”两部分,共11条。这样调整的原因在于,在实验过程中原来第一学段对于统计和概率内容的要求,按照学生现有的理解水平,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也有很大难度。同时,在内容上和后面两个学段有很大的重复。因此,较大幅度降低了第一学段统计和概率内容的要求,对后两个学段的内容也做相关的调整,如中数、众数等内容从第二学段移到第三学段。这样使统计和概率内容在三个学段的要求上有明显区分,在难度上也表现出一定的梯度。在初中阶段“统计和概率”的课程内容主要由数据分析的过程、数据分析的方法、数据的随机性和随机现象及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构成。通过本节分析,使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参和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和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数据分析的过程

课程标准中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核心概念,为教师理解这部分内容结构提供了重要指导。在课程标准中,将数据分析观念解释为:“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基于这些阐述,为使学生树立数据分析的观念,教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投入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中去。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同时还将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提高自己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课程标准在三个学段对数据分析的过程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第一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在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在第三学段中,提出“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从这些要求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一是数据分析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二是学段的要求逐步深入,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将逐步经历更加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在要求上第一学段、第二学段都提出了经历“简单的”过程,第三学段则去掉了这个限制。三是从第二学段开始使用计算器来处理数据,到第三学段则要求能使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下面,我们以课程标准的例子来进一步体会数据分析的内涵及要求。在三个学段,课程标准都举了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分析的例子,并且鼓励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保留下来,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提取信息,从而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具体阐述和要求如下。

【案例1】三个学段中关于数据分析过程的例子

第一学段(课程标准例19):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

[说明]学校一般每年都要测量学生的身高,这为学习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因此这个问题可以贯穿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求可以有所不同。

希望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都保留下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在第一学段,主要让学生感悟可以从数据中得到一些信息。

第二学段(课程标准例38):对全班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说明]在上面的例子中,已经引导学生对全班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在这个学段中,要求学生结合以前积累的身高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然后进行分析。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例如,条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高度段的学生数及其差异;扇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高度段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比例及其差异;折线统计

图有利于直观了解几年来学生身高变化的情况,预测未来身高变化趋势。学生还可以讨论用什么数据来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自己的身高在全班的什么位置。

第三学段(课程标准例70):比较自己班级和别的班级同学的身高状况。

[说明]对于两个班级学生身高状况比较,通常可以通过平均值来判断,但有时候仅仅通过平均数是不够的,如果一个班同学之间身高差异很大,而另一个班同学之间身高差异很小,即使前一个班的平均值高一些,也不能说这个班的整体状况很好。因此,在判断身高状况时,不仅要看平均值,还需要参考方差。

进一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要求学生把身高分段,画出频数直方图,并引导学生讨论,通过直方图能否得到更多的信息。

2.数据分析方法

掌握必要的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无疑是统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第二个主要内容。这里主要让学生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方法。

(1)收集数据的方法。在收集数据方面,所涉及的数据可能是全体的数据(总体数据),也可能是通过抽样获得的数据(抽样数据)。在第一、第二学段中,学生收集的基本都是总体数据;在第三学段中,学生将开始学习抽样,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随机抽样。其中数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现成的数据,另一种是需要自己收集的数据。在义务教育阶段两种来源都应该让学生有所体验,特别是自己收集的数据。常用的收集数据方法包括调查、试验、测量、查阅资料等。学生应该对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比较丰富的体验。

(2)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方法。当人们收集了一堆数据以后,这些数据往往看起来比较杂乱,就需要来整理数据,在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对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整理,然后把整理后的数据运用统计图表等直观地表示出来,并加以适当的分析,为人们作出决策和推断提供依据。其中在初中学段,学生将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继续学习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中位数和众数,以及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极差、方差;体会样本和总体关系,知道可以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

需要指出的是,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习的方法,尽可能多地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并且能够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学习名词、计算方法等。这里不妨看一下课程标准中对案例38的说明:“条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高度段的学生数及其差异;扇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高度段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比例及其差异;折线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几年来学生身高变化的情况,预测未来身高变化趋势。”因此,需要我们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总之,“统计学对结果的判断标准是好坏”,而不是“对错”。

3.数据的随机性

由于推断性数据分析的目的是要通过数据来推测产生这些数据的背景,所以把它这个背景称为总体。假定这个总体是未知的,目的是想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而在调查或者试验之前,我们不可能知道数据的具体取值。也就是说,数据可以取不同的值,并且取不同值的概率可以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数据随机性的由来。

课程标准将数据随机性作为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之一。数据的随机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是不同的;二是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如袋中装有若干个红球和白球,一方面,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可能是不一样的,事先无法确定,另一方面,有放回重复摸多次(摸完后将球放回袋中,摇均匀后再摸),从摸到的球的颜色的数据中就能发现一些规律,如红球多还是白球多,红球和白球的比例等。从而让学生感悟,虽然数据是随机的,但数据较多时具有某种稳定性,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信息。

不少教师会有这样的困惑:概率也是研究随机现象的,那么,为什么又提出数据的随机性呢?实际上,统计和概率都是研究随机现象的学科。不论怎么说,机遇(或说偶然性)无所不在,机遇伴随着人的一生(当然随人的情况而有异),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统计和概率正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如何刻画随机现象,统计侧重于从数据来刻画随机,而概率侧重于建立理论模型来刻画随机。鼓励学生运用数据来体会随机,更能体会随机的特点。下面是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史宁中教授对此的论述。

“我听了一些课,老师们经常这样处理:比如对于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先得到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是

21,然后让学生通过反复掷硬币去验证这个结果21。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一个硬币,先假定它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是2

1,

这是数学(或者称为概率)。这个2

1是通过概率的定义得到的,不是依靠掷硬币验证出来的。实际上,学生做了很多次试验也得不到2

1,反而更加糊涂了。二是运用定义的方式教学随机性,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需要指出的是,我赞成做试验,赞成运用统计的思想来做试验。但是,统计是通过数据来获取一些信息,来帮助人们作出一些判断。同样是掷硬币的问题,在统计上就会这样设计试验:先让学生多次掷硬币,计算出现正面的比例(频率),然后用频率来估计一下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多大。如果这个可能性接近

21的话,就推断这个硬币大概是均匀的,这就是统计的思想。”

“对于先给出定义,教师往往比较习惯,而对于‘逆过来’通过数据来进行推断,教师往往比较陌生。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再阐述一下摸球的例子。同样是一个袋子里有5个球,4个白球、1个红球,如果让学生通过摸来验证出现白球的可能性是54、出现红球的可能性是5

1,这不是统计。统计是这样的,告诉学生们袋子里有很多球,有白颜色的和红颜色的。让学生们去摸,摸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发现摸出白球的次数比红球的次数多,由此推断袋子里白球可能比红球多。进一步的话,能推断出白球和红球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在告诉球的总数的时候,能够估计出来几个白球和几个红球,这个就是统计的过程。”

我们并不是反对前一种教法,而是说如果这么教,蕴涵的随机思想并不强,学生也不感兴趣,都知道了概率为什么还要做试验。而后来的这种教法,学生体会到每一次摸的结果事先并不知道,但是,摸的次数多了能够帮助学生做一些判断。这样一来,学生既体会了随机性,又感受到了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同时,这种类似于“猜谜”的活动学生学起来也会很有兴趣。实际上这种“猜谜”绝不是“瞎猜”,在课程标准案例40的说明中,给出了这种推断背后的科学依据,也就是,虽然不能保证估计得完全一致,但能保证在一定试验次数下,估计值和实际情况相差不大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在第三学段,学生开始学习抽样,体会样本和总体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帮助学生体会数据的随机性的重要内容。同时,课程标准还利用案例阐述了在第二、第三学段的不同要求。对于上面提到的摸球游戏,第二学段要求“通过摸球,学生发现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不确定,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进一步通过统计摸出红球和白球的数量,可以估计袋中是白球多还是红球多。在不确定的基础上,体会规律性”。第三学段要求“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估计袋中白球数量和红球数量的比,进一步体会规律性。教师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思考:给出了袋中两种颜色球的总数,如何估计白球和红球各自的数量?另外,在第三学段,课程标准还提出了“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并给出了案例71。案例71刻画的是变量之间的随机关系,即年份和GDP 是有关系的,但这种关系是不确定的。因为描点法呈现的是线性的增长趋势,所以,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直线来表示这种趋势。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大致画出这条直线。比如,有的学生会根据直线两侧的点基本相同来描出此直线,并由此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感悟一些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对于直线方程如何求得,则不做要求。

4.随机现象及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这次课程标准修订中,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将不再学习概率,从第二学段开始,课程标准安排了概率的学习,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称为“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学段称为“事件的概率”。

在概率学习中,帮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是重要的。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因此,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的实例,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体作出定性描述”。在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从而了解并获得事件的概率”。同时,知道“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专题二 统计和概率(二)

统计和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

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数据分析可以分为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推断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通过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图形表示等来刻画数据,而推断性统计分析是利用样本的数据去推测总体的情况。由此可见,第一、第二学段学生主要学习的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第三学段开始接触推断性统计分析。下面对初中学段进行内容进行分析。

1.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是初中统计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前所述,推断性统计分析是利用样本的数据去推测总体的情况,在初中阶段学生将对此进行初步感受。首先,学生需要在实际问题中体会抽样的必要性。如何抽样获取“好”的数据呢?所谓“好”的数据是指那些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数据。为了获取好的数据,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对实际背景已有的了解。如果对于实际背景一无所知,那么,一定要随意抽取样本,保证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同,这便是“简单随机抽样”。对于简单随机抽样,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例加以了解,并在下面的案例中给出了具体要求。

【案例2】(课程标准例67)设计调查方法

了解本年级的同学是否喜欢某电视剧。调查的结果适用于学校的全体同学吗?适用于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吗?如果不适用,应当如何改进调查方法?

[说明]对于许多问题,不可能、有时也不必要得到和问题有关的所有数据,只要得到一部分数据(样本)就可以对总体的情况进行估计。很显然,如果得到的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题,则估计就会准确一些,否则估计就会差一些。因此,我们希望寻找一个好的抽取样本的方法,使得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趣。在本学段,主要学习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这是收集数据中通用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假定样本是通过随机的方法得到的。

因为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差异不大,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比较合适。可以在上学时在学校门口随机问讯,也可以按学号随机问讯。为了分析方便,需要把问题数字化,如喜欢这部电视剧的记为1,不喜欢的记为0。

对于这样的问题,问讯学生数不能少于20人,取40~50人比较合适,取更多的学生当然更好,但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抽样方法不仅希望“精度高”,还希望“花费少”。

假设问讯的学生数为n ,记录数据的和为m (显然,m 为喜欢这部电视剧的人数),则调查结果说明,学生中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为n m 。我们依此估计本年级的学生中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

用这个数据估计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喜欢的电视剧往往不同。为了对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情况进行估计,可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如,依据年龄分层,需要知道各年龄段人口的比例,按照比例数分配样本数,而在各个层内则采取随机抽样;或者依据职业分层,等等。教师应该了解分层抽样,在本学段学生只需学习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2.统计图形表示

统计图是描述数据的重要手段,可以直观地表示数据。在第二学段,学生学习的是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在第二学段要求会看,第三学段要求会画);在第三学段,学生学习的是频数直方图。其中,条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条”所代表的数量及其差异;扇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及其差异;折线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变化的情况,预测未来的趋势。频数直方图和条形统计图都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具体数量,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宽度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和宽度均有意义。二是频数直方图表示的是连续分组数据,直方图中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是离散数据,各矩形通常是分开排列。三是条形图是直观地显示点的具体数据,直方图是表现频数的分布情况。请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案例3】频数分布

对某一品种的树苗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了100株,测量了树木的直径。测量结果发现:最小直径大于6.5 cm ,最大直径小于17.5cm 。于是从6.5cm 出发,每隔1 cm 做一个区间,到17.5cm 正好11个区间,分别用数字7,8,…,17表示,再记录直径在每一个区间的树木的株数,得到下列数据(第一个数表示树的直径所在的区间,第二个数表示区间中树木的株数):(7,2)(8,5)(9,8)(10,10)(11,13)(12,26)(13,12)(14,9)(15,8)(16,4)(17,3).

将上面的数据制成频数直方图,就可以直观地看出在哪个区间的树木比较多,可以分析数据的取值规律,比如,可以图中的数据呈现“中间多、两边少、基本对称”的趋势。我们还能比较清晰地判断出,有50%以上的树苗的直径是

在10.5 cm~12.5 cm之间,这是很重要的信息,因为这个信息告诉了我们数据大体的取值范围。

对于统计图的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急于引入正规统计图的学习,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数据。二是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三是鼓励学生读懂媒体中的一些统计图表。四是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困惑的,到底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来“读图”呢。Curcio (1987)把学生对数据的“读取”分为三个水平。

①数据本身的读取(reading the data),包括用能够得到的信息来回答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图表中有明显的答案。②数据之间的读取(reading between the data),包括插入和找到图表中数据的关系。这包括做比较(例如,比较好、最好、最高、最小等)和对数据进行操作(如加、减、乘、除)。③超越数据本身的读取(reading beyond the data),包括通过数据来进行推断、预测、推理,并回答具体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重视鼓励学生尝试由信息来进行预测。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笔者曾经不止一次遇到过这样的案例。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某女生出生到12岁的身高,去预测这个学生15岁的身高。有的学生(虽然是很少数)脱离了数据去进行“预测”:“我觉得她应该能长到190厘米,因为我希望她去打篮球。”就是基于数据,学生也有五花八门的答案。有的说:“8~10岁长了10厘米,10~12岁长了24厘米,照这个趋势12~14岁要长30多厘米,我估计她到15岁要长到2米了。”有的说:“8~10岁长了10厘米,10~12岁长了24厘米,12~14岁又回到长10厘米,我估计她到15岁快长到180厘米。”还有的说:“到12岁就不怎么长了,我估计她到15岁差不多170厘米。”面对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也觉得都有道理,不知如何引导。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预测需要基于数据。对于脱离数据进行“预测”的学生,要引导他们用数据说话,虽然这个预测也有可能,但可能性不会很大。二是有时候为了更合理地预测,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几个学生的想法都有道理,但是要比较合理地预测,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比如,可以收集曾经和她差不多情况的人15岁的身高来帮助预测,或者把她和当地女生平均身高进行对比,看看12岁和平均身高的对比情况,由此预测15岁和平均身高的对比情况。当然,无论哪种预测都不能肯定是正确的,但会比单纯依靠这个学生以前的情况进行预测要合理。进一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鼓励学生实际去做。

3.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课程标准要求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有了这些量,不仅可以表述调查对象的集中趋势,还可以用来对不同的总体进行比较,如可以比较同一年级不同地区学生的平均身高。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学习,不但要学习如何计算,而且要设计合适的情境,使学生“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

教师在教学时,可能产生困惑:这三个量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统计量?其实,现在处理的数据,大部分是对称的数据,数据符合或者近似符合正态分布。此时均值(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一致的。只有在数据分布偏态(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所以说,如果是正态的话,用哪个统计量都行。如果偏态的情况特别严重的话,可以用中位数,这也就是常说的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这里不妨看一下课程标准中的例子。

【案例4】(课程标准例68)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某个公司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计算该公司的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分别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表7-1

职务经理副经理职员

人数 1 2 12

月工资/元5000 2000 800

[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方法,因为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是对的,哪一种方法是错的,我们只能说,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方法要更好一些。在这组数据中有差异较大的数据,这会导致平均数较大,因此,用中位数或众数要比用平均数更客观一些。

不难计算出该公司月工资的中位数和众数均为800元。

而月工资的平均数=加权平均(可以看成是加权平均)

=5000×151+2000×152+800×15

12=1240(元) 因此,加权平均往往就是总体平均,其中的权是数据对应的比例。

但是,平均数有许多优点,和中位数和众数相比,平均数能更多地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除此之外,在数学上还有一个原因:假设有两个数据x ,y ,令a =2

y x 为平均数,利用中学的知识就可以证明:a 是和x ,y 这两个数据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的实数,即对任意的实数b 有:

(x-a)2+(y-a)2≤(x-b)2+(y-b)2

“这说明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经常使用平均数的理由:使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也就是说利用平均数代表数据,可以使二次损失最小。而利用中位数代表数据,是使一次损失(误差绝对值的和)最小。”由于二次函数有着很好的数学性质,所以我们选择用平均数来进行研究,说明义务教育阶段注重平均数的教学是有道理的。因此,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只安排了平均数的学习,而将中位数、众数的学习放在了第三学段。

有时只依赖集中趋势是不足以表述数据特征的,如分析课程标准中案例68、案例69中的两组数据,这两个公司的月平均工资虽然都是1240元,但两个公司的工资的差异是不一样的,由此使学生“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最简单的表述离散程度的量是极差,但它没有考虑中间那些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在现代统计学中,经常使用方差来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有了方差以后,就可以进一步分析两个公司的工资情况。

4.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1)随机现象的特点及概率的古典定义。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科学。如前所述,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在第二学段,课程标准首先要求“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实例”,感受其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试验,其试验结果不确定,以至于在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在此基础上,“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在第三学段,所涉及的现象相对比较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当从对可能性的定性描述,到刻画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即定义事件\[a =k\]发生的概率为:

p [x =k]=使得 [x=k]发生的可能结果数〖〗所有可能结果数

这个定义就被称为概率的古典定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案例5】游戏公平吗

小明和小红在做掷硬币的游戏。任意掷一枚硬币两次,如果两次朝上的面相同,那么小明获胜;如果两次朝上的面不同,那么小红获胜。这个游戏公平吗?

学生在计算时,会运用自己的方法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学生可以分别用“正”、“反”代表硬币的两个面,则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学生可列成下表:

表7-2

正 反 正

(正,正) (反,正) 反 (正,反) (反,反)

学生也可以画出下面的树状图:

图7-1观察,每种结果的概率都相等,都是41,两次朝上面相同和不同的概率都是2

1。学生将得出这个游戏对双方是公平的,由此可体会概率的意义和作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阶段概率课程更重要的目标是体会概率的意义和作用,而不仅仅是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不能将这部分内容处理成单纯计算的内容,而应关注在实际问题中学生对概率意义的理解。至于概率的古典定义,学生在具体实例中了解即可。

(2)频率估计概率。在第三学段中,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知道通过大量地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的要求。实际上,随机现象表面看无规律可循,出现哪一个结果事先无法预料,但当我们做大量重复试验时,试验的每一个结果都会呈现出其频率的稳定性。学生将在具体的试验活动中,对频率和概率之间的这种关系进行体会,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为此,可以设计下面的活动。

【案例6】

(1)每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10次,分别记录下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

(2)将全班数据逐次进行汇总,并完成它的频率统计图(用线连接各点);

(3)在图中,用彩色笔画出表示频率为2

1的直线,你发现了什么? (4)下表是历史上数学家所做的掷硬币的试验数据,这些数据支持你的发现吗?

表7-3 历史上数学家所做的掷硬币的试验数据

试验

投掷次数 正面出现次数 正面出现的频率数 布丰

4040 2048 0.5069 德·摩根

4092 2048 0.5005 费勒

10000 4979 0.4979 皮尔逊

12000 6019 0.5016 皮尔逊 24000 12012

0.5005 罗曼诺夫斯基 806403

9699 0.4923 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在计算器上利用随机数或在计算机上利用模拟掷硬币的试验,以提供大量的试验数据,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频率和概率的关系。但需要指出的是,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模拟概率试验,应建立在学生亲身实践这些试验并获得比较丰富的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可以鼓励学生利用频率和概率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明天的降水概率为80%”的含义,学生通过讨论将知道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比较大,虽然明天有可能不下雨,但带伞应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在了解了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后,学生知道了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并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估计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请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案例7】

小明用瓶盖设计了一个游戏:任意掷出一个瓶盖,如果盖面着地则甲胜,如果盖口着地则乙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对甲、乙双方公平吗?做一做这个游戏。

这个问题需要全班合作尽可能多地获取试验数据,并分别计算盖面着地和盖口着地的频率,以此确定这个游戏是

《统计与概率》练习题

《统计与概率》练习题 说明:本卷练习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在2.0012.0022..0032.0042.0052. 006的数字串中,2的频率是__________. 2. 为了解某校初三年级300名学生的身高状况,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 所获得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____. 3. 若1000张奖券中有200张可以中奖,则从中任抽1张能中奖的概率为_________. 4. 一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练习中打出的成绩(单位:环)是: 7,8,9,8,6,8,10,7,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 ____. 5. 一口袋中放有3只红球和4只黄球, . 随机从口袋中任取一只球,取到黄球的概率是6. 如果一组数据3,x,1,7的平均数是4,则x=__________. 7. 某班的联欢会上,设有一个摇奖节目,奖品为钢笔、图书和糖果, 标于一个转盘的相应区域上(转盘被均匀等分为四个区域,如图). 转盘可以自由转动。参与者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 就获得哪种奖品,则获得钢笔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8. 下表给出了某市2005年5月28日至6月3日的最高气温, 则这些最高气温的极差是___________℃ 9. 掷一枚各面分别标有1,2,3,4,5,6的普通的正方体骰子, (第7题)

掷出的数字为偶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10. 某学生在一次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80分,物理、 化学两门学科的平均成绩为85分,则该学生这五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___分. 11. 对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零件进行抽样测量,其平均数、方差计算结果如下: 机床甲:x 甲=10,2S 甲 =0.02;机床乙:x 乙 =10,2S 乙 =0.06, 由此可知:________(填甲或乙)机床性能好. 12. 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两次正面都朝上的概率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 六个学生进行投篮比赛,投进的个数分别为2、3、10、5、13、3, 这六个数的中位数为() (A)3 (B)4 (C)5 (D)6 14. 下列事件中,为必然事件是(). (A)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广告. (B)从一个只装有白球的缸里摸出一个球,摸出的球是白球. (C)从一定高度落下的图钉,落地后钉尖朝上. (D)今年5月1日,泉州市的天气一定是晴天. 15. 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了解炮弹的杀伤力,采用普查的方式. (B)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状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C)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对载人航天器“神舟六号”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019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统计与概率

一、选择题: 1.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 块地作试验田,这n 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 )分别为1x ,2x ,???,n x ,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 ) A .1x ,2x ,???,n x 的平均数 B .1x ,2x ,???,n x 的标准差 C .1x ,2x ,???,n x 的最大值 D .1x ,2x ,???,n x 的中位数 2.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 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3.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 和y 的值分别为( ) A .3,5 B .5,5 C .3,7 D .5,7 4.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

A.1 4 B. 8 π C. 1 2 D. 4 π 5.有5支彩笔(除颜色外无差别),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绿、紫.从这5支彩笔中任取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则取出的2支彩笔中含有红色彩笔的概率为() A. 4 5 B. 3 5 C. 2 5 D. 1 5 6.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 A. 1 10 B. 1 5 C. 3 10 D. 2 5 二、解答题: 7.(新课标1)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隔30min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依次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 经计算得 16 1 1 9.97 16i i x x = == ∑,1616 222 11 11 ()(16)0.212 1616 i i i i s x x x x == =-=-≈ ∑∑, 16 2 1 (8.5)18.439 i i = -≈ ∑,16 1 ()(8.5) 2.78 i i x x i = --=- ∑,其中i x为抽取的第i个零件的尺寸,1,2,,16 i=???. (1)求(,) i x i(1,2,,16) i=???的相关系数r,并回答是否可以认为这一天生产的零件尺寸不随生产过程的进行而系统地变大或变小(若||0.25 r<,则可以认为零件的尺寸不随生产过程的进行而系统地变大或变小).

高考数学大题规范解答-(十)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答题模板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在高考试卷中,每年都有所涉及,以解答题形式出现的试题常常设计成包含概率计算,统计图表的识别等知识为主的综合题,以考生比较熟悉的实际应用问题为载体,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排列组合和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为工具,考查对概率事件的识别及概率计算. “大题规范解答——得全分”系列之(十) 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答题模板 [典例](2012辽宁高考改编·满分12分)电视传媒公司为了解某地区观众对某类体育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观众进行调查,其中女性有55名.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不低于40分钟的观众称为“体育迷”,已知“体育迷”中有10名女性. (1)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据此资料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 非体育迷体育迷合计 男 女 合计 (2)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不低于50分钟的观众称为“超级体育迷”,已知“超级体育迷”中有2名女性,若从“超级体育迷”中任意选取2人,求至少有1名女性观众的概率. 附K2=n(ad-bc)2 (a+b)(c+d)(a+c)(b+d) , P(K2≥k)0.050.01

k 3.841 6.635 [教你快速规范审题] 1.审条件,挖解题信息 观察 条件 ―→ 100名观众收看节目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日均收看时间不低于40分钟的观众称为体育迷,女体育迷10名 ??????→ 借助直方可确定图非体育迷及 体育迷人数 2.审结论,明解题方向 观察所求结论―→完成2×2列联表并判断“体育迷”与性别的相关性 ???→ 需要确定a ,b ,c ,d 及K 2的值 3.建联系,找解题突破口 由直方图及条件确定体育迷与非体育迷人数―→完成列联表―→ 计算K 2可判断结论 1.审条件,挖解题信息 观察条件―→确定“超级体育迷”标准且有2名女性“超级体育迷” ??????→由率分布直方频图 确定“超级体育迷”的人数 2.审结论,明解题方向 观察所求结论―→从“超级体育迷”中任取2人求至少有1名女性观众的概率 ????→ 分分析类1名女性观众或两名女性观众 3.建联系,找解题突破口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确定“超级体育迷”的人数?????→列法列出 举举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测试卷及答案共2套

《统计与概率》达标检测 一、填一填。 1.下面是新城区新城小学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统计图。 (1)参加()兴趣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参加()兴趣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少。 (2)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女生比男生少()人。 (3)参加文艺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和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总人数相差()。 2.下面是某地6~18岁的男、女生平均身高情况统计图。 (1)上图中两条折线有2个交点,从左边4,第一个交点说明:从()岁开始,()的平均身高开始超过()生;第二个交点说明:从()岁开始,()的平均身高又超过()生。 (2)从图中你还能看到哪些关于男、女生平均身高变化趋势的信息?(写出2条) 二、按要求画出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下面是李明和王宏两名同学在某学期前六单元测试中的数学成绩统计表。(单位:分)。

根据表中的成绩,完成下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1)李明第几单元的测试成绩最好? (2)李明和王宏谁的成绩比较稳定? 2.育才小学五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五(1)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2)五(2)班四个月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 三、解决问题。 1.某地举行自由体操比赛,10位评委给选手赵亮的打分如下:8.5分、8.4分、8.7分、8.5分、8.3分、8.8分、9.0分、8.4分、8.6分、6.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选手赵亮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2.一个8人小组想知道他们小组更喜欢音乐还是美术,于是他们用1、2、3、4、5分别表示非常不喜欢、不喜欢、一般、喜欢、非常喜欢,结果如下表。 你认为哪个科目更受这8名学生的欢迎? 3.下面的统计图是杨老师对五(1)班同学从下午放学到晚饭之前的活动情况进行的调查。 (1)从下午放学到晚饭之前,做什么事情的人数最多?做什么事情的人数最少?做哪些事

统计与概率经典例地的题目(含答案详解和解析汇报)

统计与概率经典例题(含答案及解析) 1.(本题8分)为了解学区九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一次数学检测中,从学区2000名九年级考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图表: ⑴表中a和b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 ⑵请在图中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⑶如果把成绩在70分以上(含70分)定为合格,那么该学区2000名九年级考生数学成绩为合格的学生约有多少名? 2.为鼓励创业,市政府制定了小型企业的优惠政策,许多小型企业应运而生,某镇统 计了该镇1﹣5月新注册小型企业的数量,并将结果绘制成如下两种不完整的统计图: (1)某镇今年1﹣5月新注册小型企业一共有家.请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该镇今年3月新注册的小型企业中,只有2家是餐饮企业,现从3月新注册的小 型企业中随机抽取2家企业了解其经营状况,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抽取的 2家企业恰好都是餐饮企业的概率. 3.(12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装有若干个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小球,小球除颜 色外完全相同,为估计该口袋中四种颜色的小球数量,每次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 颜色并放回,重复多次试验,汇总实验结果绘制如图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实验总次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中,摸到黄色小球次数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多少度? (3)已知该口袋中有10个红球,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估计口袋中绿球的数量.4.(本题10分)某校为了解2014年八年级学生课外书籍借阅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课外书籍借阅情况,将统计结果列出如下的表格,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其中科普类册数占这40名学生借阅总册数的40%. 类别科普类教辅类文艺类其他册数(本)128 80 m 48 (1)求表格中字母m的值及扇形统计图中“教辅类”所对应的圆心角a的度数; (2)该校2014年八年级有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年级学生共借阅教辅类书籍约多少本? 5.(10分)将如图所示的版面数字分别是1,2,3,4的四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洗匀后放在桌面上(“A”看做是“1”)。 (1)从中随机抽出一张牌,牌面数字是偶数的概率是;(3分) (2)从中随机抽出两张牌,两张牌面数字的和是5的概率是;(3分)(3)先从中随机抽出一张牌,将牌面数字作为十位上的数字,然后将该牌放回并重新洗匀,再随机抽取一张,将牌面数字作为个位上的数字,请用画树形图的方法求组成的

历年中考统计与概率题专题练习

历年中考统计与概率题专题练习 1.某中学九年级(3)班50名学生参加平均每周上网时间的调查,由调查结果绘 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a的值; (2)用列举法求以下事件的概率:从上网时间在6~10小时的5名学生中随机选 取2人,其中至少 ..有1人的上网时间在8~10小时。 2.广州市努力改善空气质量,近年来空气 质量明显好转。根据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公布 的2006-2010这五年各年的全年空气质量优 良的天数。绘制拆线图如图7,根据图中的 信息回答: (1)、这五年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的中位数是.极差是. (2)、这五年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与它前一年相比较,增加最多的是 年。(填写年份) (3)、求这五年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的平均数。 3.甲已两个袋中均装有三张除所标的数值外完全相同的卡片,甲袋中的三张卡片 上所标的数值分别为3 、6 1 2先从 、 1 7、 、,乙袋中的三张卡片上所标的数值分别为, 甲袋中随机取出一张卡片,用x表示取出的卡片上标的数值,再从乙袋中随机取出一张卡片,用y表示取出的卡片上标的数值。把x、y分别作为点A的横坐标与纵坐标。 (1)用适当的方法写出点A(x、y)的所有情况。

(2)求点A 落在第三象限的概率。4.在某项针对18~35岁的青年人每天发微博数量的调查中,设一个人的“日均发微博条数”为 m ,规定:当m ≥10时为A 级,当5≤m <10时为B 级,当0≤m <5时为C 级.现随机抽取30个符合年龄条件的青年人开展每人“日均发微博条数”的调查,所抽青年人的“日均发微博条数”的数据如下: 11 10 6 15 9 16 13 12 0 8 2 8 10 17 6 13 7 5 7 3 12 10 7 11 3 6 8 14 15 12 (1)求样本数据中为 A 级的频率; (2)试估计1000个18~35岁的青年人中“日均发微博条数”为A 级的人数; (3)从样本数据为C 级的人中随机抽取2人,用列举法求抽得 2个人的“日均 发微博条数”都是 3的概率. 5.某校初三(1)班50名学生需要参加体育“五选一”自选项目测试,班上学生所报自选项目的情况统计表如下: (1)求a ,b 的值;(2)若将各自选项的人数所占比例绘制成扇形统计图,求“一 分钟跳绳”对应扇 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在选报 “推铅球”的学 生中,有3名男生,2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的训练效果, 从这5名学生中随机抽取 2名学生进行推铅球测试,求所抽取的两名学 自选项目人数频率 立定跳远9三级蛙跳12一分钟跳绳8投掷实心球b 推铅球5合计 50 1

五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练习题

《统计与概率》练习题 一、细心填一填。 1.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数量的( ),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数量的( )变化的情况。 2.折线统计图包括( )折线统计图和( )折线统计图。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表示出( )数据数量的多少及( )情况,而且还能更好地( )出两组数据的( )。 二、下面是某商场2018年每个月售出空调数量统计图。 1.该商场销售空调数量最多是( )月,最少的是( )月 2.该商场月销售量在100台以上的月份有( ) 3.该商场月销售量在70台以下的月份有( )

4.该商场在( )月到( )月间销售量增加的最快,在( )月到( )月间销售量减少的最快 5.从全年销售看,销量有( )次增长 6.销售最多的月份比最少的月份多销售( )台 三、胜利路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每天阅读30分钟的学生人数如下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三年级喜欢每天阅读30分钟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3.张丹所在年级喜欢每天阅读30分钟的人数排在第2位,张丹在哪个年级?

四、某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彩电2019年月销售量统计如下表。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哪种品牌彩电全年总销售量最高? 3.为了清楚地展示两种彩电全年的变化趋势,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运用哪种更合适?为什么? 4.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从上面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五、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1.王越家旅行共行了( )千米 2.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 六、下面是A、B两市2018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1.表示A市、B市降水量的分别是哪一条折线?

2021中考统计与概率的应用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2021中考统计与概率的应用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时刻: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学老师对小明在参加高考前的5次数学模拟考试进行统计分析,判定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固,则老师需要明白小明这5次数学成绩的() A.平均数或中位数B.方差或极差C.众数或频率D.频数或众数2.下列调查,比较容易用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市居民年人均收入B.了解某市初中生体育中考成绩 C.了解某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D.了解某一天离开贵阳市的人口流量 3.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A.相应各组的频数B.组数C.相应各组的频率D.组距 4.第五次我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某省总人口为780 万,图中的“??”表示某省2000年同意初中教育这一类别 的人数数据丢失了,?那么结合图中其他信息,可推知2000 年该省同意初中教育的人数为() A.93.6万B.234万C.23.4万D.2.34万 5.把养鸡场的一次质量抽查情形作为样本,样本数据落在1.5~ 2.0(单位:千克)之间的频率为0.28,因此可估量那个养鸡 场的2 000只鸡中,质量在1.5~2.0千克之间的鸡有()只 A.56 B.560 C.80 D.150 6.设有50个型号相同的乒乓球,其中一等品40个,二等品8个,三等品2个,从中任取1个乒乓球,抽到非一等品的概率是() A.4 25 B. 1 25 C. 1 5 D. 4 5 7.某厂家预备投资一批资金生产10万双成人皮鞋,?现对顾客所需鞋的大小号码抽样调查如下:100名顾客中有15人穿36码,20人穿37码,25人穿38码,20人穿39码,…,假如你是厂商你预备在这10万双鞋中生产39码的鞋约()双 A.2万B.2.5万C.1.5万D.5万 8.在某次体育活动中,统计甲、乙两组学生每分钟跳绳的成绩(单位:次)情形如下: 班级参加人数平均次数中位数方差 甲班55 135 149 190 乙班55 135 151 110 下面有三个命题:①甲班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②甲班学生的成绩波动比乙班学生的成绩波动大;?③甲班学生成绩优秀人数可不能多于乙班学生的成绩优秀的人数(跳绳次数≥150次为优秀).其中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②③ 9.给出下述四个命题:①众数与数据的排列顺序有关;②10个数据中,至少有5个数据大于这10个数据的平均数;③若x甲>x乙,则s甲2>s乙2;④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长方形 的面积和等于1,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概率与统计高考题经典

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概率与统计 一、选择题 1.(2009山东卷理)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右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 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 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 [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 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 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 A.90 B.75 C. 60 D.45 【解析】: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概率为(0.050+0.100)×2=0.300, 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设样本容量为n , 则300.036=n ,所以120=n ,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 104克的产品的概率为(0.100+0.150+0.125)×2=0.75,所以样本 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120×0.75=90.故选A.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读懂频率分布直方图,会计算概率以及样本中有 关的数据. 2.(2009山东卷理)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x ,cos 2x π的值介于0到21之间的概率为( ). A.31 B.π 2 C.21 D.32 【解析】: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x,即[1,1]x ∈-时,要使cos 2x π的值介于0到2 1之间,需使223x πππ-≤≤-或322x πππ≤≤∴213x -≤≤-或213x ≤≤,区间长度为3 2,由几何概型知cos 2x π的值介于0到21之间的概率为31232 =.故选A.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值域和几何概型问题,由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得到函数96 98 100 102 104 106 0.150 0.125 0.100 0.075 0.050 克 频率/组距 第8题图

小学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部分复习题

秦皇岛市德惠学校 小学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部分(二) 复习内容 (一)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1.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有什么不同。 2.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4.掌握简单统计量的计算方法。 综合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一、扇形统计图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例1 如图1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面对全年食品支出费用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户比乙户多 B. 乙户比甲户多 C. 甲、乙两户一样多 D. 无法确定哪一户多 分析扇形统计图,只提供了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费用占总支出的百分数,而不能反映出甲、乙的全年支出的总费用,因而无法判断他们的全年食品支出费用谁多谁少,故应选D。 图1 二、折线统计图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例2 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某市城区近几年来,通过拆迁旧房、植草、栽树、修建公园等措施,使城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2 (1)2004年底的绿地面积_________公顷,比2003年底增加了_________公顷; (2)在2002年、2003年、2004年这三年中,增加绿地面积最多的是_________年; (3)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计划在2005年底使城市绿地面积达到公顷,则2005年底绿地面积的增长率____________。 解(1)60,4;(2)2003; (3)设2005年绿地面积的年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 ,解之得x=17%。 所以2005年的绿地面积的年增长率为17%。 分析本题来源于生活,考查了学生读图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从折线统计图看,城区绿化面积随着年份不断增加,其中(1)(2)题的信息易从统计图中得到;题(3)可借助列方程来求解,设年增长率为x,列方程从而求出x。 三、条形统计图反映事物的具体数目 例3 如图3显示的是某班20人在“献爱心”活动中捐图书的情况,该班级人均捐了_________册书。 图3 分析本题设计别具匠心,新颖独到。主要考察了对条形统计图的识别、理解和推理能力。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有2人捐了1册书,有4人捐了3册书,有4人捐了4册书,有4人捐了5册书,则捐了2册书的人数为:20-2-4-4-2=8(人),人均册书:(本)。 四、综合运用 例4 如图4、图5是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 图4 图5 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甲户比乙户大 B. 乙户比甲户大

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测试题

3、统计与概率 (1)统计 一、填空。 2、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与( 3、()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宽窄一致的直条表示数量,从图上很容易看出()。 4、为了表示某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可以把月平均气温制成()统计图。 5、4、7.7、8.4、6.3、7.0、6.4、7.0、8. 6、9.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6、在一组数据中,( )只有一个, 有时( )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 )。(填众数或中位数) 一、选择题。 1、对于数据 2、4、4、5、 3、9、 4、 5、1、8,其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为()。 A 4, 4, 6 B 4, 6, 4.5 C 4, 4, 4. 5 D 5, 6, 4.5 2、对于数据2,2,3,2,5,2,10,2,5,2,3,下面的结论正确有()。 ①众数是2 ②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 ④平均数与众数数值相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三、下面记录的是六(1)班第一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单位:分) 83、89、81、55、62、70、78、94、84、97、86、100、66、75 请根据上面的记录的分数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1)该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分。 (2)优秀率(接满分80分以上计算)是()%。 (3)及格率是()%。

(4)优秀学生比其他学生多()人,多()%。 四、将下面的两个表格填完整。 (表1)某服装厂去年和今年产量情况统计表 (表2)进入某市旅游人数统计表 五、六年级一班第一组男、女生体重情况如下表。(单位:千克) (1)这个组男生体重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女生呢? (2)你认为表示这个组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平均数和中位数哪个更合适? 六、应用题。

统计与概率测试题及答案(新)

统计与概率 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1.设有50个型号相同的乒乓球,其中一等品40个,二等品8个,三等品2个,从中任取1个乒乓球,抽到非一等品的概率是( ) A . B . C . D . 2.某厂家准备投资一批资金生产10万双成人皮鞋,现对顾客所需鞋的大小号码抽样调查如下:100名顾客中有15人穿36码,20人穿37码,25人穿38码,20人穿39码,…,如果你是厂商你准备在这10万双鞋中生产39码的鞋约( )双 A .2万 B .2.5万 C .1.5万 D .5万 3 波动比乙班学生的成绩波动大;?③甲班学生成绩优秀人数不会多于乙班学生的成绩优秀的人数(跳绳次数≥150次为优秀).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②③ 4.下列事件中必然发生的是( ) A .抛两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地后,都是正面朝上 B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3 C .通常情况下,抛出的篮球会下落 D .阴天就一定会下雨 5.某班共有41名同学,其中有2名同学习惯用左手写字,其余同学都习惯用右手写字,老师随机请1名同学解答问题,习惯用左手写字的同学被选中的概率是( ) A .0 B . 41 1 C . 41 2 D .1 6.数学老师为了估计全班每位同学数学成绩的稳定性,要求每位同学对自己最近4次的数学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那么小明需要求出自己这4次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频率 D.方差 7.沃尔玛商场为了了解本商场的服务质量,随机调查了 本商场的100名顾客,调查的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 中给出的信息,这100名顾客中对该商场的服务质量 表示不满意的有 A .6人 B .11人 C .39人 D .44人 8.从1、2、3、4、5、6、7、8、9、10这十个数中随机取出一个数,取出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 ) A B C D 。 9.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都是7环,其中甲的成绩 的方 差为1.21,乙的成绩的方差为3.98,由此可知 A 甲比乙的成绩稳定 B 乙比甲的成绩稳定 4 25 1 25 1 5 45 511033121 A 44% B 39% C 11% D A :很满 B :满意 C :说不清 D :不满 第7题图

2019年高考专题:概率与统计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专题:概率与统计 1.【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文数】《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 )A .0.5 B .0.6 C .0.7 D .0.8 【解析】由题意得,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为90-80+60=70, 则其与该校学生人数之比为70÷ 100=0.7.故选C . 2.【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数】某学校为了解1 000名新生的身体素质,将这些学生编号为1,2,…,1 000,从这些新生中用系统抽样方法等距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验.若46号学生被抽到,则下面4名学生中被抽到的是( ) A .8号学生 B .200号学生 C .616号学生 D .815号学生 【解析】由已知将1000名学生分成100个组,每组10名学生,用系统抽样,46号学生被抽到,所以第一组抽到6号,且每组抽到的学生号构成等差数列{}n a ,公差10d =,所以610n a n =+()n *∈N ,若8610n =+,解得1 5 n = ,不合题意;若200610n =+,解得19.4n =,不合题意;若616610n =+,则61n =,符合题意;若815610n =+,则80.9n =,不合题意.故选C . 3.【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数】生物实验室有5只兔子,其中只有3只测量过某项指标,若从这5只兔子中随机取出3只,则恰有2只测量过该指标的概率为( ) A . 2 3 B . 35 C .25 D . 1 5 【解析】设其中做过测试的3只兔子为,,a b c ,剩余的2只为,A B , 则从这5只中任取3只的所有取法有 {,,},{,,},{,,},{,,},{,,},{,,},{,,}a b c a b A a b B a c A a c B a A B b c A ,{,,},{,,},{,,}b c B b A B c A B , 共10种.其中恰有2只做过测试的取法有{,,},{,,},{,,},{,,},a b A a b B a c A a c B {,,},{,,}b c A b c B ,共6种,所以恰有2只做过测试的概率为 63 105 =,故选B .

中考专题课题《统计与概率》综合复习课教案

课题统计与概率综合复习 一、学情分析 本课例设计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设计时考虑到一般学校的一般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优秀学生的发展,在思维与综合应用能力方面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解解决有关概率的各类题型; (2)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统计与概率》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在统计与概率复习中,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统计与概率》试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有关《统计与概率》试题的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二)典例呈现: 例1:(宜昌)某市有A,B,C,D四个区。A区2003年销售了商品房2千套,从2003年到2007年销售套数(y)逐年(x)呈直线上升,A区销售套数2009年与2006年相等,2007年与2008年相等(如图 ①所示);2009年四个区的销售情况如图②所示,且D区销售了2千套。 (1)求图②中D区所对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及2009年A区的销售套数; (2)求2008年A区的销售套数。 (三)中考演练:

例2:去年,为了响应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的号召,我校对全校各班留守儿童的人数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各班留守儿童人数只有1名、2名、3名、4名、5名、6名共六种情况,并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求该校平均每班有多少名留守儿童?并将该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某爱心人士决定从只有2名留守儿童的这些班级中,任选两名进行生活资助,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名留守儿童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 (四)课堂小结: (五)中考演练: 1.(福州)为了解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男生、女生进行抽样调查.已知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 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样本中,男生身高的众数在 组,中位数在 组; (2)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人; (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400人、女生380人,请估计身高在160≤x<170之间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2.(宜昌)某超市销售多种颜色的运动服装,其中平均每天销售红、黄、蓝、白四种颜色运动服的数量如 表,由此绘制的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如图: 四种颜色服装销量统计表 服装颜色红黄蓝白合计 数量(件)20 n40 1.5n m 所对扇形的圆心角α90°360° (1)求表中m、n、α的值,并将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表中m=,n=,α=; 全校留守儿童班级情况扇形统计图 全校留守儿童人数情况条形统计图 四种颜色服装销量扇形统计图

统计与概率 测试题

统计与概率 (1)统计 一、填空。 1、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与( 3、()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宽窄一致的直条表示数量,从图上很容易看出()。 4、为了表示某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可以把月平均气温制成()统计图。 5、4、7.7、8.4、6.3、7.0、6.4、7.0、8. 6、9.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6、在一组数据中,( )只有一个, 有时( )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 )。(填众数或中位数) 一、选择题。 1、对于数据 2、4、4、5、 3、9、 4、 5、1、8,其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为()。 A 4, 4, 6 B 4, 6, 4.5 C 4, 4, 4. 5 D 5, 6, 4.5 2、对于数据2,2,3,2,5,2,10,2,5,2,3,下面的结论正确有()。 ①众数是2 ②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 ④平均数与众数数值相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三、下面记录的是六(1)班第一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单位:分) 83、89、81、55、62、70、78、94、84、97、86、100、66、75 请根据上面的记录的分数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1)该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分。 (2)优秀率(接满分80分以上计算)是()%。

(3)及格率是()%。 (4)优秀学生比其他学生多()人,多()%。 四、将下面的两个表格填完整。 (表1)某服装厂去年和今年产量情况统计表 (表2)进入某市旅游人数统计表 五、六年级一班第一组男、女生体重情况如下表。(单位:千克) (1)这个组男生体重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女生呢? (2)你认为表示这个组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平均数和中位数哪个更合适? 六、应用题。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综合解答题专项训练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综合解答题专项训练 1.(12分)由于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较重,造成青少年视力普遍下降,现从某中学随机 抽取16名学生,经校医用对数视力表检查得到每个学生的视力状况的茎叶图(以小数点前的一位数字为茎,小数点后的一位数字为叶)如下: (Ⅰ)指出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Ⅱ)若视力测试结果不低于5.0,则称为“good sight”,求校医从这16人中随机选取3人,至多有1人是“good sight”的概率; (Ⅲ)以这16人的样本数据来估计整个学校的总体数据,若从该校(人数很多)任 选3人, 记X 表示抽到“good sight”学生的人数,求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解:(Ⅰ)众数:4.6和4.7;中位数:4.75. …………2分 (Ⅱ)设i A 表示所取3人中有i 个人是“good sight”,至多有1人是“good sight” 记 为 事 件 A ,则 140121 )()()(3 16 212 14 316 3 1210=+= +=C C C C C A P A P A P . ………6分 (Ⅲ)一 个人是“good sight”的概率为 4 1 ξ的可能取值为0、1、2、 3. ………7分 6427)43 ()0(3= ==ξP ,64 27)43(41)1(2 13===C P ξ, 64 943)41 ()2(2 2 3= ==C P ξ,641 )41()3(3===ξP . ………9分 ξ的分布列为: ξ 1 2 3 p 64 27 6427 64 9 64 1 75.064 1364926427164270=?+?+?+? =ξE ……12分 2. (本题满分12分)班主任为了对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决定从全班位女同学, 位男同学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进行分析。 (Ⅰ)如果按性别比例分层抽样,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样本(只要求写出 算式即可,不必计算出结果); (Ⅱ)随机抽取位同学,数学成绩由低到高依次为: ; 物理成绩由低到高依次为:,若规定分(含 分)以上为优秀,记 为这位同学中数学和物理分数均为优秀的人数,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Ⅲ)若这位同学的数学、物理分数事实上对应下表: 学生编号 数学分数

统计与概率高考真题试题

统计与概率高考真题练习 1.(2014全国1) (本小题满分12分)从某企业的某种产品中抽取5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I )求这500件产品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x 和样本方差2s (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Ⅱ)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认为,这种产品的质量指标值Z 服从正态分布2(,)N μδ,其中μ近似为样本平均数x ,2δ近似为样本方差2s . (i )利用该正态分布,求(187.8212.2)P Z <<; (ii )某用户从该企业购买了100件这种产品,记X 表 示这100件产品中质量指标值为于区间(,)的产品件 数,利用(i )的结果,求EX . 2.(2014全国2)(12分)某地区2007年至201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y (单位:千元)的数据如下表: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年份代号t 1 2 3 4 5 6 7 人均纯收入y (Ⅰ)求y 关于t 的线性回归方程; (Ⅱ)利用(Ⅰ)中的回归方程,分析2007年至2013年该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并预测该地区201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 3.(2015全国1)某公司为确定下一年度投入某种产品的宣传费,需了解年宣传费x (单位:千元)对年销售量y (单位:t )和年利润z (单位:千元)的影响,对近8年的年宣传费i x 和年销售量(1,2,...,8)i y i =数据作了初步处理,得到下面的散点图及一些统计量的值。 x y w 821()i i x x =-∑ 821()i i w w =-∑ 81()()i i i x x y y =--∑ 81()()i i i w w y y =--∑ 563 1469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测试题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测试 题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测试题一选择题 1.某校期末考试后,为了分析该校高一年级1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成绩单,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名学生是个体 C.每名学生的成绩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样本的容量是100 2.某班级在一次数学竞赛中为全班同学生设置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参与奖,各个奖品的单价分别为:一等奖20元、二等奖10元、三等奖5元,参与奖2元,获奖人数的分配情况如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获得参与奖的人数最多 B.各个奖项中三等奖的总费用最高C.购买奖品的费用平均数为元 D.购买奖品的费用中位数为2元3.滴滴公司为了调查消费者对滴滴打车出行的真实评价,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2000人中抽取100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1,2,,2000,适当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9,抽到的100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820]的人做问卷A,编号落入区间[821,1520]的人做问卷B,其余的人做问卷C,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C 的人数为() A. 23 B. 24 C. 25 D. 26

4.为了解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某调查机构从一社区的120名年轻人、80名中年人、60名老年人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了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进行调查,其中老年人抽取3名,则n=( ) A. 13 B. 12 C. 10 D. 9 5 ,,, A B C D四位妈妈相约各带一个小孩去观看花卉展,她们选择共享电动车出行,每辆车只能带一大人和一小孩,其中孩子们表示都不坐自己妈妈的车,则A的小孩坐C妈妈或D妈妈的车概率是 A.1 3 B. 1 2 C. 5 9 D. 2 3 6.如图,海水养殖厂进行某水产品的新旧网箱养殖方法产量对比,收获时各随机抽取了100个网箱,测量各箱水产品产量(单位:kg),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网箱产量的方差的估计值高于旧网箱产量的方差的估计值 ②新网箱产量中位数的估计值高于旧网箱产量中位数的估计值 ③新网箱产量平均数的估计值高于旧网箱产量平均数的估计值 ④新网箱频率最高组的总产量的估计值接近旧网箱频率最高组总产量估计值的两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7.甲、乙两位射击运动员的5次比赛成绩(单位:环)如茎叶图所示,若两位运动员平均成绩相同,则成绩较稳定(方差较小)的那位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 A. 5 B. 4 C. 3 D.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