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_祁庆富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_祁庆富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_祁庆富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_祁庆富

收稿日期 2004-07-28

作者简介 祁庆富(1945-),男,吉林汪清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

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族文化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祁庆富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国北京 100081)

摘 要: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密不可分,但不是一回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而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最精华部分,是各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值得保护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统文化可以变异、创新、重构,但遗产却只能保护其原有形态,不能重新创造。继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重构;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67X (2004)06-0031-04

中国少数民族正面临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变迁。如何看待正在进行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如何适应这一变迁?这是当前中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传统文化转型与重构是现代化进程中 的必然之路 传统与现代,不仅仅是少数民族面临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日起,中国就出现文化反思热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价,成为热门话题。讨论 传统 ,又离不开 现代 。早在1986年,文化学者庞朴就指出: 学术界的各个领域中都比较关心文化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我们现在要实现现代化,在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文明古国中要实现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1](P108)今天我们特别关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解决的也正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中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部分。文化学者张岱年说: 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的规律是文化的积累性和变革性。每一代人都会在继承前人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知识内容,这是文化的积累性;同时,文化又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发生变化和更新,这是它的变革性。当我

们考察历史上文化的积累和变革时,我们会发现一些相对稳定、长期延续的内在因素,它们在文化积累中一再被肯定,在文化变革中也仍然保留,我们把这样的东西称为 传统 。由于传统的差异,从而形成

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和特点。 [2](P3)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沿传下来的价值体系,在新的文化体系中既可以继承,也可以变异。传统既是割不断的,又是不可能 一成不变 、 全盘保留 的。

传统文化不是每个民族的全部文化,而是各民族中有历史流传下来的那部分文化,即人们所说的 固有文化 。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传统文化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在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兴趣等方面表现尤为鲜明。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各民族中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社会中的延续。这种传统文化,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现实性。所谓历史性是指这部分文化是经过长时间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所谓现实性,是指这部分文化在现实生活中被继承,仍具有生命力,是一种 活 文化。有的传统文化事项比较完整地保留着,有的事项虽然不再完整保留,但残存影响依然较深。至于在现实中已完全不存在的,只是历史文化,或者

31 2004年11月

第21卷第6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Vol 21,No 6Nov 2004

说是历史上的传统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西部大开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大力发展经济,尽快摆脱贫穷和落后,跟上现代化的脚步,已成为少数民族的共识。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都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一方面渴求经济上高速发展,尽快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又希望长久保留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担忧以至恐惧传统文化很快消失。这个问题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尤为突出。人口较少民族,又被称为 小民族 ,指人口数量在10万人以下的民族,按1990年人口统计,共有22个,分别是:塔塔尔、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吉克、鄂伦春、鄂温克、赫哲、保安、裕固、撒拉、门巴、珞巴、德昂、布朗、阿昌、怒、独龙、基诺、普米、京、毛南、高山等族。1990年这些民族人口的总数不足60万(2000年,以上22个民族人口为625715人),但分布在全国各地,多在边疆地区。这些民族大多社会形态发育落后,经济上处于贫穷状态,相当一部分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传统生计方式受自然资源制约已难以维持下去。因而,国家对这些民族采取特殊扶持政策。同时,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如鄂温克族的 驯鹿文化 ,鄂伦春族的 狩猎文化 ,赫哲族的 鱼文化 以及基诺族的 木鼓 ,怒、独龙族的 溜索 ,保安刀,阿昌刀等等。近年来,在国家扶持下,一些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面貌发生急剧变化。基诺族在20世纪50年代,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到了90年代中期,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跃居少数民族的先进行列,成为热带山区科技脱贫致富的一个成功范例。[3]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告别森林,实行 生态移民 ,搬迁至根河市郊区,其社会经济生活发生根本改变。然而,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与此同时产生的新问题:就是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存亡危机。有学者估计,基诺族的语言、传统建筑、服饰以及仪式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完全消失。鄂温克人的 驯鹿文化 随着搬迁,已经失去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这种危机不能不引起关注少数民族前途的学者们的忧虑。早在1990年,云南学者杜玉亭先生就担心 反映基诺族特点的传统文化将有可能在今后50年内完全消失 。[4](P35)其后,他又提出急剧的文化变迁可能会带来 族籍迷失 说。[5](P273-275)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能不能保留?怎样保留?这个 传统 与 现代 碰撞出的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民族文化,还关系到民族的未来。1996年,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举办的学术研讨班上针对文化 消失论 的担忧提出民族生存发展的出路在于勇敢地适应文化变迁, 从文化转型上寻找生路 ,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看法。[6](P46)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传统行为和观念不断在改变。正如没有哪一个人长生不老一样,也没有哪一种文化模式永远不变。文化变迁是人类社会一个永久的主题。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变迁乃至某些传统文化消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例如,随着森林生态的日益恶化,狩猎生计必须停止。内蒙古草原上年轻一代用摩托车取代骑马放牧,这是更适应环境的新工具的胜利,人为力量不可阻挡。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种文化永远停滞在 传统 中不变而能发展进步。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只有通过转型、创新,才会重构出继承优秀传统的新文化。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不丧失传统,才会使传统新生。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县长赵德光博士是彝族撒尼支系的一员,生在石林,长在石林,工作在石林。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受到剧烈的冲击。如何保护、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又加快现代化步伐,重构民族新文化?他选择了这一个现实中最受人关注的热点课题,积多年之努力,完成 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赵德光所在石林彝族撒尼人与基诺、鄂伦春的具体状况并不一样,但面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却是相同的。石林有撒尼人独具特色、引以为荣的的传统文化。对本民族的这份财富非常珍惜,无比热爱。他的这篇论文的上篇 积淀论 ,论述的就是石林的民族传统文化,概括为 石林阿诗玛文化 。为了保存、保护、弘扬这一优秀文化,他主编出版了 阿诗玛文化丛书 ,由此可见,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之情。然而,他的目光没有定格在传统上,更没有停滞在 保护 圈里原地踏步。他以自己感受最深刻、最切实的石林为例,去探索少数民族现代化之路。可以说,他的着眼点不在 传统 ,而在 现代化 ;不在过去,而在未来。在下篇 重构论 中,赵德光博士通过石林文化变迁的历史和现实论证: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生存、发展之路就是文化转型的

3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1卷

重构 ,并提出了本土文化、汉文化、西方文化融合、转型的 三重变奏论 。他指出:

笔者认同于向前看的 重构论 ,并强调在重构中

必须创造和构建起能够以未来为导向,以传统为基础,

以文化的不断再生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动力和

平台。

变化本就是这个生命世界的绝对真理。采取静止的观点处置现代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其结果是

文化的停滞和死亡;采用转换、融和、重构进行三重

变奏而发展创造的新型的、复兴的少数民族文化,有

一点则是绝对不变的,那就是它在这一世界、在阳光

下永远生存着的生命。[7](P2-3)

赵德光坚持变化论,坚信发展是硬道理,但他对传统文化不是抛弃,而是继承、弘扬、转型、重构。对于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保护,但仅仅停留在保护上是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断地吸收、创新,一种文化才有新生活力。重构就是创新之路。

二、抢救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对

传统文化的继承

如何继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密不可分,但不是一回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而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最精华部分,是各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值得保护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统文化可以变异、创新、重构,但遗产却只能保护其原形态,不能重新创造。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重构新文化;但文化遗产消失后,不可再生。

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造就了人类丰富多样的生存形式,构成了人类文明精神的完整性。由于近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剧烈冲击,以及自然灾害、战争威胁等因素,世界许多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多元文化视野出发,继承和保护世界各地的 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的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基本目标。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 公约 的形式,经过一定的程序确认的全球性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包括 世界文化遗产 、 世界自然遗产 、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等类型。目前,中国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的已有30项。其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仅有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丽江古城、高句丽遗址3项。自然遗产中,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 自然景观等2处在少数民族地区。目前中国已列入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的遗产有2项,与少数民族无关。从中国申报世界遗产情况看,少数民族遗产所占比例偏低,这一现象应当尽快改变。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中国多样性文化特色。中国广西的右江岩画群、西域丝绸之路、新疆的楼兰古遗址、宁夏的西夏遗址、云南的哀牢山脉梯田、云南的纳西族摩梭人母系制社区、云南文山的岩洞住宅村等,都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特别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少数民族中有着特别的优势。虽然称为 口头和非物资 ,但与 物 又密不可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不在于 物 与 非物 ,而在于文化的 传承 ,其核心是传承文化的人。少数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着社会急剧变革,少数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危机尤为严重。因而,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这部分文化遗产,十分重要,十分迫切。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就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极大地增强了当地民族的保护传统文化意识,也对当地经济迅速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云南丽江就是一个世人皆知的范例。世界遗产提高知名度,带动旅游业的繁荣,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急剧的传统文化变迁,云南丽江就是一个世人皆知的典型例证。有人用 旅游杀手 来形容过度的旅游开发给世界遗产带来的破坏,说明如何处理好遗产保护与经济开发这对矛盾,已成为一道新保护难题。也有人极而言之,说 申报成功一个遗产就是破坏掉一个遗产 ,这种说法过于偏激片面。申报遗产,本身就是一种保护,目的在于唤起更多的人来共同保护。至于在保护中出现的问题,一要认真对待解决,二要认真分析。对遗产自身的任何破坏,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但对于 传统文化 发生的 变味 ,不应与遗产 变质 等同视之。混淆 传统文化 与 遗产 的界限,是产生一些极端言语的误区。平心而论丽江,旅游开发热度应当降温。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人们所责难的 破坏 主要发生在 传统文化 方面,并不是 遗产 本身。当然,给遗产保护敲响警钟,应当说是件好事。大力加强少数民族申报世界遗产,对于

33

第6期 祁庆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重构,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无疑会起到全面推动的作用。

申报世界遗产,是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世界遗产毕竟是极少数,而文化遗产具有的广泛性更不容忽视。在西部大开发日益深入的形势下,大力保护少数民族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自然遗产、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对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是当务之急。自昆曲列入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以来,中国出现关注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热潮。中央美术学院于2002年5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于同年10月召开了 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 。2002年12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顾问、中国民族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宋蜀华先生应邀出席会议,他在大会上所作题为 从民族学视角论抢救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在抢救和保护中的地位 的发言中指出: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保护民族文化(包括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尤其是人数少的群体的文化,这是十分紧迫的工作。行将消亡的更需要抢救。保护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保护该民族自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和抢救工作既是该民族,同时也是人类的共同任务。 [8](P83)

立法,是抢救与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措施。在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与 民族民间文化 、 民族民间文物 紧密相关。近几年,中国政府机构及学术团体开始加强民族民间文化、文物的抢救、保护与立法工作。文化部正在组织启动实施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正在组织进行全国性普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在进行国家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中国艺术研究院启动 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 ,并成立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办公室。目前,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持起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 经过多次修改,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该法案通过立法程序后,中国的民族民间文物保护工作将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少数民族无形文化的保护将会出现崭新局面。

在中国少数民族社会急速发展的文化变迁过程中,多样性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已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力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研究,应是中国民族学继续努力研究的一项值得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庞朴.论传统[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2]张岱年,姜广辉.中国文化传统简论[M].杭州:浙

江人民出版社,1989.

[3]吴应辉.当代基诺社会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

版社,2000.

[4]杜玉亭.传统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0.

[5]杜玉亭.基诺族族籍迷失现象[M].昆明:云南大学

出版社,1997.

[6]马戎,周星.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

出版社,1998.

[7]赵德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

重构研究[D].2004.

[8]宋蜀华.从民族学视角论抢救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遗产在抢救和保护中的地位[J].中国艺术研究, 2002,(10).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inority Culture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ir Cultural Heritages

QI Qing-fu

(Center of Chinese M i nority Studies,The Cen tral Uni versity for Nati onalities,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Though tradi tional culture and the ethnic cultural heritage are closely related,they are not the same.Tradi tional culture is the total culture created by an ethnic group in his tory while its cultural heri tage,ei ther material or spiritual,is its cream,which deserves protection. Tradi tional culture will develop,reconstruct or transform while the cultural heritage can only be protected because it can not be recreated.T he inheritance of the fine tradi tional minority culture relies mainly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ir cultural heri tages.

Key w ords:traditional minority culture;transformation;recons truct;protec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s

(责任编辑 杨镇圭)

3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1卷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困惑。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和与人和人的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的社会实践中,富于创造的中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能成为和爱琴文明、犹太文明一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彩一笔。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于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与亡。?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反思创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对于文化的概念。学术界许多年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虽然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学术视野当中。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不一而同,但是对于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还包括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信仰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智”为对象的“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以“信”为标尺的“忠于职责,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是我们建立信用体系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资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日益稀缺的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纲

《公共体育(Ⅲ)》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认识,深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习惯与文化内涵,将各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之中,使学生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规则与实践。 三、基本内容与要求 理论部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知识 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1.2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 (一)教学目的: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掌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项目的挖掘整理。 (二)重点与难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特点和社会功能。 (三)基本内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等。 实践部分

第1章珍珠球 1.1 珍珠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1.2 珍珠球基本技术:水区队员的技术、封锁区队员的技术、得分区队员技术。 1.3 珍珠球基本战术:水区队员与抄网队员的战术配合、水区队员与持拍队员的基础配合、珍珠球的防守。 1.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珍珠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珍珠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珍珠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传投球技术;抄网技术;挡板技术;进攻与防守战术配合。 第2章蹴球 2.1 蹴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2.2 蹴球的基本技术:正撞球技术、侧撞球技术、回旋球技术、发球技术 2.3 蹴球的基本战术:失分战术、走球战术、借力战术、开局发球战术、5分球战术、8分球战术、抢分战术、1米战术、回避球战术 2.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蹴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蹴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蹴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回旋球技术;定位球技术;双蹴球技术;推球技术。 第3章花炮 3.1 花炮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3.2 花炮的基本技术:握炮技术、传接炮技术 3.3 花炮的基本战术:快攻战术、阵地突破 3.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花炮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花炮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花炮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跑动与掩护技术;抢空中炮、交手、传接炮技术;抢跑和冲炮台技术;防守配合技术。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 导语: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特色文化。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简介:不论是在苗乡,还是在侗寨;不论是布依,还是水家;只要贵客进寨、亲人临门,自家酿造的米酒和热情的歌声便是山里人献给客人的最好的祝福。在演出现场的歌声中,雷山县民俗展示演出队的演员手捧牛角酒杯,来到观众席中为观众敬酒,邀观众一起欢呼,与观众一起分享快乐喜悦。让来自外地的游客在陶醉在苗乡里,亲身体验苗家欢迎贵客们热情,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简介:踩鼓舞是清水江畔苗族节日都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内容。鼓身木制,鼓面蒙牛皮,由两名妇女敲击,鼓面和鼓身交替击响,发出“咚咚嗒咚嗒咚嗒嗒嗒”的声音,在山寨回荡,激烈而明快,动人心魄,意味着节日的高潮来临了,这时候不论是远方的客人还是当地的人,都会往鼓声聚集,鼓声响的地方叫踩鼓场,人们在踩鼓场上自发的围成几层大圆圈,踩着鼓点,跳着特定的传统舞,故名踩鼓舞。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简介:讨花带”,则是在“芦笙节”之夜,老人们带着孩子逐渐散去,而青年们舞

兴犹浓时,吹起带有含义的曲调,如:“姑娘,请把美丽的花带送给我”、“请把花带拴在芦笙上,大家喜洋洋”等,以此向姑娘表述爱慕之情。姑娘若有意于某个青年时,她就把自己绣制的花带拴在该青年的芦笙上。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简介: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主要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排调、也改、加配、党早、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有天下第一锦鸡舞之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简介:该舞蹈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反排木鼓舞”,是流传于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苗族祭祀性舞蹈,反映了苗族祖先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围栏打猎,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这种舞蹈舞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妈”的象征,系苗族的祖先姜央打造并开始贡奉,由后人沿袭至今。过去木鼓舞只能在13年一次的祭祀祭祖节跳,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进行,现已演变为用于健身的民族性舞蹈。舞蹈分为五个章节,以激越的鼓点为主节奏,由踏步、腾越、翻越、甩同边手等基本动作构成。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机电工程学院丁勇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 "、"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必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欧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文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

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即侧重人与社会(讲天人合一,治国齐家平天下)、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它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而它存在着的消极因素的克服与改善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必要。 (二)儒、道、法、佛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主体构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体,并形成互补之势。从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大体来说,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科技、宗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术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粹,其来源和内涵各具特色。为避免理解和交流过程中出现差异,本文梳理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让外界误读的部分文化术语,并从语音来源、历史传承等方面加以解释。 标签:误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语言、节庆、婚俗、饮食、手工艺、建筑以及信仰等方面的内容。“术语”是专业领域中用来表示特定理论体系中普遍概念的专用词汇单位,具有凝合性和整体性,无论是单成分术语或多成分术语,表达的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特点是准确、严谨、简洁,文化误读,是指读者主观上由于缺乏对词源、文化背景的了解而造成对原意的误解。本文选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被误解的一些术语加以解析,以期加强中外人民和少数民族同胞沟通交流和理解。 一、云南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中容易误读的术语解析 “苦扎扎节” ——亦称“苦扎扎”或“库扎扎”,在哈尼语里是“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康泰”的意思,少数民族语言用汉字音译过来,与汉字本身蕴含的意义大不一样,这是哈尼族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隆重的传统节日,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苦”节,玉溪元江的哈尼族从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起,节日历时3~5天,红河哈尼族每年农历六月欢庆该传统节日。 “赶摆”——又称“做摆”,傣语“赶摆”的原意是盛大节日或集会活动的意思,是傣族丰富多彩的节日统称,少数民族的“赶摆”和其他地方的赶集、赶场、赶街不同,傣族人“赶摆”涵义比集市贸易要宽泛很多,不仅是祭祀、集市、商贸的庙会,一些地区还是未婚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的场合。傣族其他重大节日也叫做“摆”,如摆爽南(泼水节)、摆斋等,参加这些活动,都叫作“赶摆”。规模比较大的“摆”一般在五谷丰收的深秋时节进行。 早期的“赶摆”还是一种宗教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云南德昂族、阿昌族“做摆”之意是祈求村寨和家中人平安生活、消祛灾难,由村寨头人、家族长共同推选出“做摆””的承头人,拜佛祭祀,由佛爷念经,以求富裕安乐。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汉语通过音译或意译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汉字书写的文化术语,在交流和使用中望字生义,致使理解上出现偏误。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文化容易被误读的术语解析 少数民族婚俗文化来源于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和特定时期约定俗成的风俗习

现代化与传统

现代化与传统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总格局下,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在经济全球化、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过程中,文化不断拓新,既守护和继承传统又背离传统、走向现代的双向逆反运动,正构成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演变的一大奇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实际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深刻规律。 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创造的产物,也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产物。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文化,它涵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文物典章、宗教信仰、哲学美学和风俗习惯等。在古代,由于交通的隔绝和交往的罕少,人群依氏族、部落分居各地,其后逐渐融合为较大的民族。他们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相应也创造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共同的心理状态和共同的风俗习惯,以及种种共同的规章制度,从他们的生存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还升华出他们的宗教、哲学、美学和科学技术。精神文化又可分为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如政法制度、道德伦理、宗教哲学和大部分文学艺术等,它们因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动而或迟或早地产生相应的变动;另一类是不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和相当部分的风俗习惯与部分文学艺术(像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杂技、书法及文学中的山水诗、爱情诗中的很大部分),它们虽也因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变化,却不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文学艺术由于能够为后人继续提供审美的魅力,往往具有更恒久的生命力。在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时,注意到上述两类文化的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后者的传统比前者更为稳固。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更多表现为文化积累中的并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doc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世代繁衍,相互交融。然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秀山的发展和稳定,构建美丽和谐的新秀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

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和对策 (一)现状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这种各民族的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而现在正在推动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也给少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流失 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就同汉民族一起生活在祖国广袤得土地上,这片沃土孕育了辉煌灿烂得中华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在这个地方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得进展和繁荣.但随着社会改革得不断深入,新兴得经济文化给少数民族地区凝固得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1],随着对外联系得媒介如交通、通讯等得改善,尤其是电视、网络、电话、手机得流行,各少数民族地区接触到了各式各论文联盟样得“文化盛宴”,一些思想前卫得人尤其是青青年对这些新奇、时髦得文化产生了强烈得好奇心和浓厚得兴趣,如此一来,少数民族得许多本土文化就丧失了大量原有得受众群[2]. 一、传统文化得定义、分类和作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保持在每一个民族中得由历史上流传下来得文化,是每个民族得“固有文化”,它包含着有形得物质文化,但更多得体现在无形得精神文化方面[3],尤其在价值观念、风俗适应、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 徐万邦先生在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一书中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分为以下几个门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得生活文化;二是婚姻家庭和人一辈子礼仪文化;三是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等;四是科技工艺文化;五是信仰、巫术文化;六是节日文化[4].不论以上哪一类传统文化,基本上一个民族得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得展现,都与各民族息息相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得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得结果,各少数民族得文化基本上中华文化不可分割得一部分,她得存在丰富了中华文化得内容,对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WwwM同时,各民族得传统文化对其民族成员有着强大得凝聚力,关于维护民族团结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语言文字,它不仅是本民族内部交流得重要工具,依然维系本民族得重要纽带.另外,一个民族得传统文化也是那个民族历史、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等得载体,是进行民族研究得重要资料:藏族同胞“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得确实是其居住地青藏高原早晚温差大得多变得气候环境;看到碉楼,我们想到了羌族;西藏得布达拉宫,是研究唐蕃关系史得重要文物. 二、传统文化得流失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得不断加快,各民族文化得趋同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化正以惊人得速度冲击甚至取代少数民族文化,使其失去它固有得特色和个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专门指出:“目前世界上文化物品得流通和交换所存在得失衡现象是对文化多样性得一种威胁”[5],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爱护措施明显增多,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甚至被破坏得现象并没有得到全然性地缓解.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流失速度较快得是语言、服饰、建筑等几个方面.在云南元谋县,民国初年县城附近得傣族居民仍通行傣语,后来历史变迁,官军驻进了村寨,并要求当地人讲官话(汉语),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该地区能讲傣语得仅限于几位70岁左右得老人,中年人大多也就略知几句日常用语,而青年人则已将讲傣语视为历史上得情况,前后不到一个世纪,一种民族语就面临消逝得可能[6].关于像白族如此没有自己文字得民族,因为没有文字,因此也就不能进行双语教学,除了照顾到学生得同意能力会在幼儿园用白语授课外,小学和初中基本上要求一般话授课,如此一来,白语得功能也就仅限于学生与学生或者老师与学生课下得交流与沟通[7],白语得传承遭遇困境. 少数民族得服饰差不多上是纯手工制作,同时还要配以大量得刺绣、银饰、珠宝等装饰物,因而制作得周期相对来讲较长,花费精力较大,相比较于市场上得服装而言,这成本就显得有点高了,甚至有得条件较差得少数民族还穿不起自己得民族服装,因此选择了汉服.同时,许多少数民族服装由于装饰物较多,穿起来不如汉服那样简洁,因此大多少数民族同胞们在平常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 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 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 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 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精)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默认分类2007-01-03 18:16:01 阅读97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促进: 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当今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虽然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是向内的,注重心性修养,但这种观念是解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一个归依。可以在具体的观念上,吸收西方的向外的思想,加强精神的释放性,但就文化体系的构成而言,传统文化仍应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 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一个基础。 二、传统文化以内治外,通过人的心性来规范外部社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此相应,它的特殊功用体现在,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这些非常全面,思想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它们与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三、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是对当代生活礼仪、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和调节。西方的东西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中国重视现世/现世的人情,因此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打造新型的社会规范、礼仪, 是很现成也能够产生好的成效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 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 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阻碍: 旧的社会制度可以被消灭,但旧时代的许多东西会以文化形式沿袭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大主流落后习惯,目前仍在我们的社会和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专制习惯,二是经济上的轻利习惯,三是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四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五是做人上的谦忍习惯。中国目前仍然受着这五大传统习惯的拖累,这五大传统文化习惯与中国的现代化及所要建设的现代制度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中国要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国家,就必须搬掉这五块绊脚石! 专制习惯有多种表现,现代中国深受这一习惯的损害和耽搁!最严重的就是那场文化大革命... 专制传统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一大障碍,第二大障碍是轻利的文化传统,孔子那句经典教导已经成为了国人内心的价值观,“君子取义,小人取利”这使国人总不耻和羞于谈利,一谈利就联想到惟利是图的卑鄙小人,所以时刻不忘君子地说,“先小人,后君子”由于轻利我们过去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朴素的煎熬,由于轻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利益激励机制一直不到位,这严重地阻碍了国企的发展...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三大障碍是从封建时代沿袭下来的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目前中国的官本位问题很严 重...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四大障碍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这也是中国的一大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任人唯亲,造成了我国的人力资源不能按才能优化配置,结果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五项中国现代化的障碍是国民做人上的谦忍习惯,谦忍是国人的性格习惯,是传统文化塑造的。由于谦忍,当大使馆被炸,飞机遭撞时,我们以谦谦君子的风度忍让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谦忍的结果不是吃亏,就是被竞争所淘汰。中华民族需要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

【摘要】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不是走传统的西方道路,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中庸和谐、以人为本,这些对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庸、伦理道德、和谐、以人为本、现代化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主要包括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其中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儒佛道三家学说丰富多彩,其内容和特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注重个人德行的修养及社会责任的承担。儒道法三家都强调“内圣外王”,“内圣”就指内心的修养,孔子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提高自身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安邦定国,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更具体地讲就是人立于天地之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完善了自己就要承担起对家庭、国家、天下的责任。个人的道德修养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历史上才

会出现无数个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 第二,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按照孔子和后世儒家的解释、“中庸”的“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所以,中庸意即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立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及。儒家认为中庸之道不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运行规律,也构成了人们实践必须达到一种境界,它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庸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准则。 第三,价值追求上强调重义轻利。重义轻利、以义代利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大倾向。孔子”罕言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着辱”;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著名命题,以尚义反利的观点发展了如敬爱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国人以道德为上、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但另外也压抑了人的物质欲望。 第四,社会关系上注重人伦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的,社会上的个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构成所谓的人际关系。 第五,突出的人文倾向。中国文化具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特征。人文主义就其狭义来说,一般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神文”的反叛思潮,其基本精神是提高人的地位,贬低神的地位。人文主义者谴斥天主教鄙视人的存在,扼杀人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蕴深厚、聚合力强、扩散性大的传统型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历史的沉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特征。文化描述主要侧重于精神层面或者说观念层面的文化。因此,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从中国历史上沿袭和保存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意识、信仰、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分析,要把握这样几个尺度: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就是说,它是历史形成的、与一定历史社会(主要指封建社会)相联系、有其特定历史阶段标志的传统型的文化。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具有包容性。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传递性(继承性)、阶段性和滞后性的基本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统一的。互相联系的流动过程。③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总结实际是基于对其他文化模式比较后的结果(这里主要以基督教文化圈的西方欧美文化模式为基本参照模式)。④特点的总结只能取其大要,难以周全。以主要特点为纲,次生(派生)特点为目;以类相从,辩证分析-既避免一味赞美的理想化,也不可采取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兼及法、墨、阴阳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派生性特征:

1)思维方式上的中庸之道。我们常说在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方式上,中国人主中庸,西方人主竞争;中国人取相对,西方人取绝对;中国人讲含蓄,西方人讲直率;中国人主静,西方人主动;这主要是由思维模式的差异所造成的。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和制约。由孔子提出并在中国封建社会为整个社会所接受的中庸思想强调,于己、于人、于家、于国、于事、于物都要取一种执中和适度的态度,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传统中国,中庸思想基于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渗透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乃至中国人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上,其表现形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中庸思想的派生性特点有三方面:一是调和折中的处世方法;二是温良和顺,忍耐性强的人格特征;三是重安定,忌变革的社会心态。中庸之道的从正面效应讲:①有辩证看问题的思想因素。②主张和平,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③刚柔相济,有理有节的处世之道。④和谐的人际关系。⑤行为有致,社会有序。从负面效应看:①调和矛盾,强求平衡,不利于社会的改革、创新,不利于个性的张扬。②容易形成因循守旧,恪守传统,缺乏良性竞争意识,不敢为天下先的社会心态以及个人的惰性心理及抗争意识的缺乏。 2)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中国社会却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宗法制或家族式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支柱就是宗法制度以及由宗法制延续变化的封建家族制度。中国传统社会在结构体系上是“家国一体”,这种结构的基本构架是:家庭-家族-宗族-社会(国家)。家族(或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07281448.html,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作者:张梦倩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何对像云南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行合理的传承和保护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优化措施 云南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区。因为多个民族居住在一起会使得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多样的特色。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一部分在逝去,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1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古老的成分,也有现代的成分。其中优秀的文化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接下来就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思考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文化多层次 在云南不同的区域,文化也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交通比较落后的地区,民族的传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基本上完整的保留,一般都是在西双版纳、德宏傣族等。但是在科技的影响下,完整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的现象是十分少的,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人们的文化是半汉化的状态,有的时候会穿着汉族的服饰,也会讲汉语。他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保留了一部分,但是同时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中是最常见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已经与汉族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从服饰、语言、习惯等方面已经被汉化了。在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区分可以根据他们汉化的程度来进行判断。 1.2 国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口承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热点,国家和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会更加深程度的进行发掘、整理等。我国在云南实行了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更多的保护,但是同时它也面临着被现代文化冲击的威胁。比如说旅游可以帮助传统文化资源保存,使得当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进一步加深,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同时旅游也可能会使得该区域的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而使得该地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53H03ATS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史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摘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经济高 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 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儒家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与发展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 1.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具有其特定的特点。包括非均衡性、包容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第一,非均衡性是指不同区域城市和乡村之间、一线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在传统文化的转型上存在着时间和过程的不同。一般来讲,大型城市相比小城市、城市相比与乡村,文化的转型都要更迅速和顺利,这主要是因为越开放的区域对于新鲜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第二,包容性是指由几千年文化积淀得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吸收新鲜血液的能力,因为环境、对象、文化积淀、思维等的不同,造就了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会判断和选择吸收优秀文化,我们要能够海纳百川、百花齐放。并结合本国主体文化,形成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第三,复杂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在进行传统文化转型的时候需注意考虑民族问题和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等负面影响的出现。首先民族问题应高度重视,比如,一些地区如新疆等具有宗教文化的,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宗教文化,正确看待他们的宗教信仰,避免产生一些偏激的思想,不利于民族和平,同时要警惕宗教情感的极端化宣泄,抵制破坏活动。其次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比如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入侵,受到西方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一些传统文化如英雄主义、奉献精神、爱国主义、集体精神等被娱乐化、低俗化,西方思想的入侵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复杂性。第四,长期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已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因此,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必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尤其对于一些文化现代化起点和程度都较低的西部地区。另外,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只有经济发展了,文化才得以很好地发展,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要实现国家共同富裕仍然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2.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方法和途径 2.1立足传统,超越传统一个民族发展前进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其民族传统进行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一定要注意立足于传统来源于传统。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累创造了人类发展的灿烂文化,文化的建设不能抛开历史抛开民族经历的沧桑,这些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应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有选择地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转型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比如,医药、歌舞、艺术、习俗、特技以及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爱好和平等文化精神,因此,要立足于传统,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加大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力度,避免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流失于民间。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创新,使之适应于现代社会。传统的文化精神已经深深地植入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所以说要想脱离传统直接现代化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完美转型。2.2保持独立性及民族特色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独立性,受西方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优势逐渐消减,西方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中国一些主流文化价值体系逐步失去了社会主导地位,而一个国家要独立,思想文化上的独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使我国传统文化向着健康持续的道路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其次,在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注意,从实际出发保持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中国的一种文化只有拥有自己的特色才有其生生不息的灵魂。我们要立足于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各国的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加以消化,吸收其优点及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华,并将其与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2.3解放思想,实现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需要一个开放、创新的大环境,历史告诉我们,在封闭的环境中是很难取得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的,只有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才能引发出文化的繁荣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