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俄文学_多余人_形象比较论

中俄文学_多余人_形象比较论

中俄文学_多余人_形象比较论
中俄文学_多余人_形象比较论

中俄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论

翟业军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南京 210093)

摘 要:多余人的多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斫伤。零余者则把零余归咎于生活的贫困、性的压抑和现代的苦闷。这种向外“归咎”的取向,倾泄着也鼓荡起怨恨情绪,而怨恨情绪,实为革命的先声。

关键词:零余者;多余人;怨恨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0)04-0149-07

零余者在“五四”文坛横空出世,造成绝大的审美震动———中国文学向来塑造温柔敦厚的君子和大义凛然的壮士,即便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羁旅行役的愁思,也一定哀而不伤,发而皆中节,什么时候见过哭泣着、怨怼着、“忏悔”着的可怜虫,而且这些可怜虫还可能是个“色情狂”?本文以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为参照,探究零余者究竟因何而零余,他们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

郁达夫酷爱屠格涅夫,特别是他的《多余人的日记》:“读杜葛捏夫的The Diary of a Superfluous Man,这是第三次了,大作家的作品,象嚼橄榄,愈嚼愈有回味。”①钟爱之不足,便把它译成《零余者的日记》,俄罗斯的多余人便有了个中国名字:零余者。而郁达夫塑造的一系列“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人物,郭沫若笔下的“等于零的人”,“零小数点以下的人”,以及林如稷《将过去》,成仿吾《一个流浪人的新年》,倪贻德《花影》、

《下弦月》、《玄武湖之秋》,滕固《壁画》,王以仁《流浪》、

《还乡》,许杰《醉人的湖风》等作品中哀怨着、叹息着的落拓者,也被称为零余者。郁达夫还在《零余者》一文中,径直称自己是一个对家庭、国家和社会全无用处的“真正的零余者”。零余者真的就是多余人?也许,我们只有在零余者与多余人精神的契合处和疏离处,才能窥见零余者的真相。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多余人。

《多余人的日记》中的丘尔卡图林承认:“我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完全多余的人,或者,好象是,是一个完全多余的家伙。”有了他,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赫尔岑的别里托夫,莱蒙托夫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的罗亭和拉夫烈茨基,冈察洛夫的奥勃洛莫夫,契诃夫的伊凡诺夫和万尼亚舅舅,高尔基的福马?高尔杰耶夫,所有这些“没有信念,没有意志,没有抱负,等闲消磨了自己凄凉的一生”的人物形象就被归拢到了一起,仿佛获得新的生命,并被命名为多余人。

多余人伊凡诺夫说:“……我一个人顶十个人似的工作过,希望过,我和风车比过武,我拿头碰过墙”。青年伊凡诺夫,不就是随时准备为理想赴汤蹈火的堂吉诃德?负有伟大使命的别里托夫,赤手空拳疏浚航道的罗亭,像牛马一样工作的万尼亚舅舅,所有意气风发、敢闯敢拼的青年,不都是那个疯疯癫癫却满腔赤诚的游侠骑士?但是,奋不顾身地赴别人的困厄,却往往害了别人,伤了自己,所有的努力原来是一场和风车搏斗的荒谬战斗。弥留之际的堂吉诃德痛悟自己是个疯子,干了很多傻事。“生是痴呆疯癫Π临终头脑清醒”,这一墓志铭便是他可笑复可怜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同样,生活重担一下子压断了伊凡诺夫的背

941

脊,扭坏了他的筋骨,生命成为下坡路上收不住脚

的持续滑行。他终于像堂吉诃德一样醒悟到:“不要单枪匹马和千万人抗衡;不要和风车决斗;不要拿自己的脑袋去碰墙壁。”别里托夫感到彻骨的孤独:“……走到了十字路口,叫喊着‘这旷野上有没有活着的人呀?’但是终于没有一个活人回答我的呼声……这正是我的不幸”。罗亭也“开始害怕它,害怕我的命运。”万尼亚舅舅则看清楚了———“我是痴痴呆呆地上当啦!”他们不都是临终前伤心哭泣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终点原来是多余人的起点。

伊凡诺夫说,鬼知道自己变成了什么,“总之不是个哈孟雷特就是个曼夫莱德,或者是什么多余的人”。多余人竟是那位犹疑不决的丹麦王子。奥菲利娅眼中的哈姆雷特曾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就像伊万诺夫曾是全县唯一有所作为的青年。但是,洞察罪恶后的哈姆雷特看到,人间的不幸总是接踵而至,世界是一所大监牢,自己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却怯于行动,只能是泥塑的废物,百无一用的多余人。从堂吉诃德到多余人Π哈姆雷特的转变原来如此匆猝———堂吉诃德是少年气盛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失败并悔悟了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是哈姆雷特永远不能追回的流金岁月,哈姆雷特是堂吉诃德无法躲闪的幽暗、冰冻的归宿。他们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任何真诚的人都不得不经历的难堪、疼痛的生命轨迹。顺应进化的浪潮,屠格涅夫果断地否定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这种人对于大众的确是没有用处的;他们不给大众以任何东西,他们不能领导大众

前进,因为他们自己哪儿也不去。”

②但是,加缪认为,蛀虫存在于人的心中,多余感是存在根源处的空洞和忧伤,是“长在体内的滑铁卢”。在体性伤痕无法祛除,就像人无法抹去自己的影子。只是人们可能为虚幻的理想或现世无休止的争执所障,无法看清存在的深渊。而哈姆雷特之为哈姆雷特,是因为他被鬼魂造访,听见了“不能向血肉的凡耳宣示”的秘密,开启了第二视力,穿透重重帐幕,看出总有一死的存在的虚无。向死而生的俄罗斯人,天赋第二双眼睛,把自己从与他人共在的“烦”中夺走,于是,繁花似锦的园林只是不毛的荒野,坐卧行走着的世界只是拉掉背景的光秃秃的舞台,生命只是草原上沉闷、乏味又没有尽头的穿行。难怪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的前言中说:“俄罗斯看来就是这样缔造的,它的大地上万象更新,唯有这类荒诞不经却依然如故。”“当代英雄”的故事在俄罗斯文学史中常演常新。严格说来,赫尔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等熠熠生辉的巨匠,不都是思考着、犹疑着、疼痛着、哭泣着的多余人?多亏这些多余人Π哈姆雷特,躁动、狂热的俄罗斯历史终究有了份冷静的思索,温暖的关爱。

多余人既具第二视力,就无法安于第一视力孜孜以求的现世享乐。叶甫盖尼?奥涅金厌倦了上流社会的“波士顿牌戏、流言中伤、可爱的秋波、傲慢的叹息”,满怀“俄罗斯郁闷”。别里托夫说:“仅仅为了面包,我是不会去劳动的。为人一生劳动,固然可以不致饿死,但劳动不只单单为了不饿死”。毕巧林则想:“我活着为了什么?生有什么抱负?”就连奥勃洛莫夫都觉得工作无非是“贪欲,彼此倾轧、说闲话、诽谤、互相侮辱,从头到脚地打量别人”,社交场合里“都是死人,都是睡着的人”。他更有着烧灼般的疼痛:“十二年来有一团火闷在我的心里,它寻找出路”。燃烧在多余人心中的火,催使他们勉力缝合一块块漂浮着的意义碎片,来给诉说以倾听,给黑暗以光明,给沙漠以绿洲,让所有口渴的人“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难怪杜勃罗留波夫会说,对于奥勃洛莫夫们,

“抽象的概念就比活的事实更值得尊重,一般的原则就

比朴实的生活真理更来得重要”

③。以抽象的原则追问世界,世界是残缺的,审视自己,自己是分裂的,就像毕巧林说:“我的躯体中有两个并存的人:一个完全体现了‘人’字的含意。另一个则在思考、判断着这个人。”分析、审视、追问能使人明

晰,但是,“知识扼杀了行动,行动离不开幻想的蒙

蔽———这才是哈姆雷特的教训”

④。所以,多余人都是些“博学多识的懒汉”:因时时返顾而博学,因无力而懒惰。这些懒汉可能是疯子。福马?高尔杰耶夫出身大船主家庭。父亲的死震裂了他脚下

5

1 2010年第4期

仿佛坚实的大地,他想不通:“人为什么非死不可呢?”万物以自己的理由各自存在,连蟑螂都知道它为什么爬和爬往什么地方去,但有死的人为什么活着呢?死之空无开展出存在的虚无和荒诞,他无法再按日常方式呼吸、行走和欢笑,感到自己在人们中间是多余的。虚无就像长在他心头的脓疱。脓疱一朝溃烂,筋疲力竭的多余人便从日常生活秩序中抽身,成为赫列斯塔科夫式魔鬼,去戳穿表面温情脉脉内里空虚无聊的烦忙现世,并最终被教父马亚金等现世捍卫者当作疯子抓起来。懒汉还可能是可怜虫和废物。奥勃洛莫夫放弃对意义的仰望后,无忧无虑地躺在郭洛霍费街寓所的床上,梦中回到破败却寂静、温暖,“像害怕火一样地害怕热情冲动”的奥勃洛莫夫卡;或蜗居在维堡区的新家,品尝阿葛菲娅?马特威耶芙娜严格按次序轮流着烹制的美餐,和她那散发着饭菜香味的慵懒的爱情。他仅有的愿望是,不要有人搅乱他越来越熟的睡眠。即便是奥尔迦那样青春的恋爱和焦灼的期待,也不能把他从睡梦中惊醒。

在现实世界执拗的追问下去,就会像福马一样被宣布为疯子。停止勘探,承认荒诞的现状,沉湎于肉身的满足,就会成为奥勃洛莫夫式的废物。人类竟不得不成为绝望者,条条道路都没有出口。从这个意义说,多余人的多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斫伤,是“忧郁病!崇高的烦恼!神秘的哀愁!”

那么,零余者的零余感又是缘何而来的?以郁达夫为例,我们会发现零余有三大诱因。

首先是生活的贫困无着。《零余者》哀叹:“啊啊,贫苦是最大的灾星,富裕是最上的幸运。”《茑萝行》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妻子跟自己过着漂泊、困苦的生活,乃至不得不夫妻离散的忏悔,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悲鸣。《春风沉醉的晚上》描写失业作家“我”与烟厂女工陈二妹衣食无着的落魄,以及患难之时见真情的感动。春夏之交的深夜,“我”穿着破棉袍在马路上孤独游荡,看深蓝天空中的群星,作漫无涯的空想,是零余者最真切的写照。郁达夫还借黄仲则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写成《采石矶》。黄仲则深深打动他的,正是

那些啼饥号寒的诗句,落落寡合的态度,和一生潦倒后短命的死。他甚至认为,屠格涅夫之所以成为幽婉哀伤的大作家,是“因别离而生的那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因贫困而来的那一种忧郁哀伤之感,更因孤独而起的那一种离奇幻妙之思”。⑤贫穷原来是一种“最上的幸运”。

其次是性的压抑。郁达夫在《〈沉沦〉自序》中说,他想解剖青年的忧郁病(Hypochondria),病源之一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沉沦》中的他性情早熟,不可遏制地自渎、窥浴、观淫,变态宣泄后又无比悔恨、恐惧,久而久之,他竟被“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茫茫夜》、

《秋柳》中的于质夫自怜道:“我何苦呢,可怜我一生还未曾得着女人的爱惜过”。他愿意用全部的知识换取一个有血有肉的拥抱都不得,便沉溺于同性恋、自虐、宿娼的泥淖不能自拔。《空虚》中“我的过去的半生是一篇败残的历史,回想起来,只有眼泪与悲叹”,而这种零余之感的生成只是由于与几个女人的错过,特别是对温泉女子的意淫而不得。

最后是现代的苦闷。《沉沦》抒发了“眼看到的故国的陆沉,身受到的异乡的屈辱”相纠结而引发的失望和忧伤。《茫茫夜》揭露道:“中国的空气是同癞病院的空气一样,渐渐的使人腐烂下去。”《空虚》则控诉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不公,表达了自己“鸷鸟之不群兮”的志愿。种种忧伤、愤懑,用周作人的话说,就是青年人的现代苦闷———“生的意志与现实之冲突是这一切苦闷的基本;人不满足于现实,而复不肯遁于空虚,仍就这坚冷的现实之中,寻求其不可得的快乐与幸福”⑥。

生活的贫困,性的压抑和现代的苦闷,一起把青年挤压得如没有舵手和风帆的孤舟,缓缓地随着江流浮动,或如“奥勃洛目夫的麻木状态一样”(《怀乡病者》)。仔细考察这些诱因,我们会发现,零余是指外物挤压下身世的畸零,以及畸零者的怨天尤人、自爱自怜。经验层面的零余与存在的深渊无关,相反,零余者的哀叹是对坚硬、冰冷的外物的猛烈锤击,对“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溷浊现实的绝望,而外界的黑暗更强烈地反衬出零余者本人品性的无瑕和才情的丰沛。品性如此

151

中俄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论

高洁,才情这么丰沛,怎么会审视自身的残缺和裂

痕?而且,外界的黑暗既是罪魁祸首,零余者就获得尽情嚎叫或呻吟的权利:“我只觉得不得不写,又觉得只能照那么地写,什么技巧不技巧,词句不词句,都一概不管,正如人感到了痛苦的时候,不得不叫一声一样,又哪能顾得这叫出来的一声,是低音还是高音?或者和那些在旁吹打着的乐器之

音和洽不和洽呢?”

⑦所以,夸张地渲染生之贫苦,是为了洗清零余者本身的责任,把导致零余的罪过推给不公的社会。难怪郁达夫会把杜甫诗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当作《采石矶》的题辞———连诗圣都一生颠沛,谁能说他之零余是由于存在自身的伤痕?敢于把性的变态和压抑写得如此过火,是因为责任早已派定。用针狠命的扎脸,到娼寮依红偎翠,只是被社会冷落、排挤后的自暴自弃。《茫茫夜》就说:“性欲比人一倍强盛的质夫,处了这样的逆境,当然是不能安分的。”社会弃儿已是可怜,谁能苛责他一时的荒唐?而所谓“生的意志与现实之冲突”,更显然是在暴露现实的朽败,为生的意志辩护,就像周作人郑重声明,

《沉沦》是“受戒者的文学”(Literature for the initiated ),其中即便有色情,也是“艺术地写出升华的色情”,

谁要是读出猥亵来,那只能怪自己心灵龌龊。

当然,郁达夫的零余者也在忏悔,或为自己不能自拔于变态的性满足而痛心疾首,或为自己的飘零给家人,特别是妻子带来的伤害而内疚,或为自己岁月蹉跎,一无成就而焦虑和自责。所以陈思和认为,郁达夫的忏悔直击人性固有的弱点,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似乎又体尝到卡拉马佐夫兄弟

的性格”。⑧但是,仔细辨析他的忏悔,我们会发现,社会的黑暗是他屡试不爽的替罪羊,他不敢或

者根本没有想到逼视存在自身的深渊。比如,《沉沦》中他为自己的罪孽感到颤栗和痛悔,却最终一股脑归咎于祖国:“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茑萝行》中,“我”一方面为自己虐待妻子而悔恨,另一方面却自我辩护:“不过我在社会上受来的种种苦楚,压迫,侮辱,若不向你发泄,教我更向谁去发泄呢!啊啊,我的最爱的女人,你若知道我这一层隐衷,你就该饶恕我了”。虐待妻子,还怪妻子不了解自己,自己是清白无辜的,有罪的一定是外物,这种逻辑中哪儿有什么忏悔精神?难怪周作人批评中国人缺乏忏悔精神:“写社会的黑暗,好像攻讦别人的阴私,说自己的过去,又似乎炫耀好汉的行经了。这个缘因大抵由于旧文人的

习气,以轻薄放诞为风流”。⑨还是创造社同人与郁达夫心有灵犀一点通。郭沫若用他一贯铺张的

才情说:“他(郁达夫———引者注)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

难。”⑩自我暴露和忏悔的“高”姿态轻而易举地赦免了自己的罪恶,万劫不复的原来是沆瀣一气的

社会。 λ?郁达夫塑造零余者,倾吐的还是他对“士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巨大不公的强烈怨恨:凭什么日本人是天之骄子,中国人就矮人一等?凭什么挂羊头卖狗肉的戴东原左右逢源,才情万种的黄仲则却末路穷途?不一而足。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杨梅烧酒》看作郁达夫创作世界的元叙事。小说写穷愁潦倒的“我”来杭州寻访同样潦倒的旧友,几杯杨梅烧酒下肚后,两人因为抢着付账而大打出手,最后,“我”不由感慨:“啊啊,大约这就是人生吧!”故事本无足观,有意思的是标题———杨梅烧酒。郁达夫有一腔由贫困、压抑带来的怨恨在翻涌、奔腾,就像腹泻,而写作就像一杯具有止泻功效的杨梅烧酒,能够平复他的不平。不停地写作,是因为怨恨在不停蕴蓄。值得深想的是,通过写作,写作者的怨恨得以舒缓,而怨恨书写对于读者会产生什么影响?

舍勒说,“群体的与宪政或‘习俗’相应的法律地位及其公共效力同群体的实际权力关系之间的

差异越大,怨恨的心理动力就会越聚越多。”

λω怨恨心态生成的关键不是社会的发展水平,而是贫富、贵贱的差异。在一个旨在均贫富的社会体制中,怨恨将是最小的。他还认为,最软弱的嫉妒才是最可怕的嫉妒,无力感是怨恨形成的必由的中介,怨恨归根结底是没落的生命现象之一。不甘于零余却又无力改变零余状态的郁达夫及其笔下人物,对社会充满了无边的怨恨,以为别人的地位和富有是自己身无长物的真正原因,从而激起向

2

5

1 2010年第4期

社会复仇的炽烈欲望。《沉沦》中的他在臆想中受日本同学蔑视,便发狂地想:“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是复他们的仇。”《怀乡病者》里的质夫在候考时,“不知是什么缘故”,就恨不得马上扔掉笔墨,跑到国外制造炸弹。黄仲则嫉妒戴东原的受宠,就恨不能变成秦始皇,“把这些卑鄙的伪儒,杀个干净”。想象中的满足成为现实的替代,抒情主人公的怨恨情绪得以疏解,幽昧现世中自己的孤高品性同时得以确立。但是,零余者的悲愤暂时宁息了,作品中疯狂的复仇欲所燃起的熊熊烈焰,却在社会中越烧越高,更何况这是素来崇奉“大同”的土壤?于是,其后轰轰烈烈的武装革命就成为逻辑的必然。难怪无论多么“左”的文学史都对郁达夫青眼有加,零余者的怨恨可是左翼运动合法性强有力的证明啊。只有在共产主义理想和实践中,怨恨才会消弭,就像吴伯萧《菜园小记》所描绘的那个温馨、融洽、蓬勃的世界。“专求文学的全(Perfec2 tion)与美(Beauty)” λξ的前期创造社,其实是革命文学的先声。

创造社巨擘郭沫若在诗的世界中是狂放的精灵,奔突的岩浆,出现在小说里却是捉襟见肘、流离失所的苦吟诗人。《鼠灾》为老鼠咬坏冬衣而懊恼、心痛,《圣者》极言拖儿带女在上海生活的艰辛、困苦,《漂流三部曲》抒发“漂泊在这异乡,这冷酷的人寰”的痛苦和茫然,《万引》把贫寒诗人爱书、偷书和还书时内心的激烈搏斗展现得纤毫毕现,《行路难》中一家人为贫困所迫到处搬家,居无定所,生活竟成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对生活窘状的刻意铺陈,一来是中国文人自怜自恋,更因自怜而自虐的畸形传统,二来是通过对外物的怨恨,发泄由心态失衡所积蓄的巨大心理能量,并转移了零余者追索自身深渊的可能。这就难怪这些小说满纸都是不平和埋怨。比如,《月蚀》因民族歧视愤恨不已:“可怜我们连亡国奴都还够不上,印度人都可以进出自由,只有我们华人是狗!”《十字架》叹到:“我们简直是连牛马也还不如,连狗彘也还不如!”怨恨鼓动着复仇,偏偏羸弱文士无力复

仇,《歧路》就抱怨:“医学有甚么!能够杀得死微生物,但是能够把培养这些东西的社会制度灭得掉吗?”复仇的焦虑和无望驱策着零余者找到了救星———苏俄式革命。暴力革命几乎是怨恨着的人们唯一的归宿和救助。所以,郭沫若在《阳春别》中号召:“到莫斯科去”,并在实践中真的一步步走进了“莫斯科”。

既倾泻着怨恨,就不会忏悔。郭沫若虽也自责:“啊,我这自私自利的小人!我这责任观念弱薄的小人”,但自私自利只是社会强力下小人物的艰难自保。他甚至自称“罪恶的精髓”,忏悔反成炫耀。没有忏悔意识,就不可能把批判的触角深入到存在的根基处,体察鲜血淋漓的伤痕,倾听焦灼的呼喊。郭沫若、郁达夫们的疯疯癫癫只能是“曾因酒醉鞭名马”式的佯狂,福马?高尔杰耶夫的绝望与疯狂,对他们来说如神话般荒唐、遥远,或如来自高寒地带过于冰冻刺骨的异物,避之惟恐不及。

其余如倪贻德惯写青年画家的零余生涯,把怨气撒向板滞的世界。《玄武湖之秋》说:“唉唉,境遇的困苦,生世的孤零,社会的仇视,便把我这美好的青春时代,完全沦落在愁云惨雾的里面而不能自振……”王以仁《流浪》、

《还乡》事无巨细地实录自己的贫穷、羞赧,是为了揭露“人类互相凌侮的真相”,表达对炎凉世态的悲愤。许杰《醉人的湖风》痛斥:“没有钱的人,简直是不该做人,简直是不是人!”零余者的虚荣等人性本然的缺陷被一笔带过,或被当作惟利是图的社会中不得已的防卫。林如稷《将过去》中若水在荒岛似的上海和沙漠似的北京来回无目的地游走,以躲避梦魇般的无聊,最终想去做一只Autruche(鸵鸟),算是洞穿了存在的裂伤,但存在的勘探仍是为揭发世界原来如“密聚的肥蛆蠕蠕互挤”。

以赛亚?柏林划分了两种对待文学艺术的态度:法国的态度和俄国的态度。 λψ依照法国看法,工作和私生活截然两分,作家是承办者(purvey2 or),只要能生产佳作就是优秀的,道德高尚与否无关紧要,抓住作家私生活的瑕疵穷追不舍只是可笑的偏执。俄国态度则崇尚人格完整(integri2 ty)与整体献身(total commitment),相信“人之义

351

中俄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论

务,是善其行为、真其言语、美其制作”

λζ,著述与言行不一致是无法忍受的虚伪和狡猾。法国态度最卓越的典型是卢梭。他探究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倡言统治权发于民众意向,阐扬发展儿童天性的教育原理,向往纯朴未凿的原始自然,种种理念

启发了数代人的蒙昧,甚至开了近世共产主义的先河。现实生活中的他却欣羡上流社会的尊贵和奢华,对恩人兼情妇瓦朗夫人薄情寡义,把五个孩子都送进了孤儿院。但行动的乖戾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助,根本无损于他先知般的伟大。他也忏悔,但忏悔却成了“因一时糊涂而干的坏事,不是什么大罪,而我的过错也就仅此而已”的狡辩,

和“我敢担保自己与现在的任何人都不一样” λ{的

炫耀。俄国态度的不朽代表是列夫?托尔斯泰。他从生命的绝望与渴望,罪孽与忏悔,深渊与拯救出发,思索那些“受诅咒的问题”,并由对问题的思索,时时返顾自身存在的暗昧处,理论与实践熔铸成一体。所以布宁如此评述托尔斯泰:“他究竟有什么‘龌龊’,又有哪些罪孽呢?只有那种被称为‘圣人之罪’的罪孽,圣人总是认为自己罪孽深重。然而他多少年间,又是怎样严酷地用瓦片刮自己

的罪孽的脓疮啊!而且像约伯一样战栗。”

λ|除了屠格涅夫等少数作家,俄罗斯作家创造多余人都本着俄国态度。他们慑于总有一死的黑暗和绝望,究诘存在本质上的多余和虚无,寻找着临照所有存在的光明。在他们,存在罪责的自我拷问就是理论问题的推演,理论上的深入探究就是生存之痛的抚慰。“五四”作家塑造零余者,一般遵循法国态度。不同于多余人的自我放逐,零余者都是被社会驱逐的受害者,他们自身的人格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存在是整全的。他们根本不可能去反思:存在者欠然地存在着,美德与阴暗共生。读者也在这些作家的创作与私生活之间划清了界限,郭沫若、郁达夫的种种“失德”行为,无损于激情诗人的雅望和他们作品的烁烁光芒。卢梭原来是他们共同的精神之父。《忏悔录》中那个赤诚、仗义却频频身受冷箭的让—雅克,不正是长吁短叹着的零余者?难怪他们会狂热地赞美卢梭:“法国也许会灭亡,拉丁民族的文明,言语和世界,也许会同归于尽,可是卢骚的著作,直要到了世界末日,创造者再来审判活人死人的时候止,才

能放尽它的光辉。”

λ}更难怪他们会把卢梭的申辩、抵赖甚至炫耀,当作赤裸裸地暴露自己恶德丑行的空前绝后的壮举。既然法国态度惜于自责,敏于他责,一腔怨恨自然容易使作家与社会势同冰火,成为叛逆者、革命者。所以,“人类解放的第一个呼声,世界大革命的第一个煽动者,是出于卢

骚之口,成于卢骚的一身的。” λ~郁达夫、郭沫若、

王以仁们也为革命的风起云涌蕴集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而忏悔着的俄罗斯多余人却无法成为革命的马前卒。升曙梦看似莫名其妙的疑惑———万尼亚舅舅这些忧郁的人们“怎会发动得起革命

呢?” μυ———其实顺理成章。

怨恨是社会的炸药桶,动荡的催化剂。怨恨既可以被鼓荡,也可以被宁息。尼采认为,基督教是一种奴隶的道德,最精巧的“怨恨之花”,宣扬耶稣谦抑、平易的爱的教义是无力的暴君幻想,受难的鲜血中掩藏着复仇的狂热。舍勒却说,基督教的爱虽极容易被怨恨利用,本质上却与怨恨无关。它是高贵者倾顾卑下者,圣洁者眷注污秽者的“回返运动”。这种对卑微者的爱和牺牲源于爱者自身生命力量的充盈,在力量的自行溢出中,施爱者感受着至上的福乐和无限的欢愉。是故世界处处都是爱的踪影:“不是因天地是上帝的而爱上帝,而要因为天地就是上帝的而爱天地!因为永恒之爱透过天地———作为可感知的表现,而不是作为

目的观念———在熠熠发光”。 μ?可惜“五四”作家听

不见神圣之爱的召唤。许多作家对弱小者的爱,还是一种变相的怨恨,是对富裕、尊贵、生命强力和此在的充实等自己无力实现的境界的羡慕和嫉妒,而“任何不敢渲露的忌恨都很容易以爱的伪装

表露出来”。 μω比如郁达夫《薄奠》为牛马一样奔走

的车夫一掬同情泪,表达了对穷人的深爱。但是,爱和同情只是明修栈道,对社会不公的怨恨,对幸福的欣羡才是暗渡陈仓。在“我”看天上惨澹的星月,听车夫的细诉,觉得这些苦楚也是自己的,恨不得同他抱头痛哭的情景中,作家自身的隐秘怨恨终于喷薄而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定,多余人是内省的,发现了生之多余,零余者是外铄的,由零余倾泻着

4

5

1 2010年第4期

对于黑暗、不公的社会的无穷怨恨。由怨恨情绪出发,我们还能看出“五四文学”与法国文学的密切关联。

注:

 ①郁达夫:《水明楼日记》,《郁达夫文集》第9卷,花城出版社、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年版,第193页。

 ②【俄】屠格涅夫:《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一八六○年一月

十日为贫苦文人和学者救济协会而作的公开演讲》,《屠格涅夫选集?散文诗、文论》,巴金、卢永、伊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③【俄】杜勃罗留波夫:《什么是奥勃洛莫夫性格》,《杜勃罗留波

夫文学论文选》,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47页。

 ④【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论文选》,周国平译,三

联书店1986年版,第28页。

 ⑤郁达夫:《屠格涅夫的〈罗亭〉问世以前》,《郁达夫文集》第6

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年版,第181页。

 ⑥周作人:《沉沦》,《周作人自编文集?自己的园地》,止庵校订,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⑦郁达夫:《忏余独白》,《郁达夫文集》第7卷,花城出版社、三

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年版,第250页。

 ⑧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第354页。

 ⑨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一九二○年十一月在北

京师范学校及协和医学校所讲》,《周作人自编文集?艺术与生活》,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茅盾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中也说:“中国旧派小说家作小说的动机不是发牢骚,就是风流自赏。”如此看来,郁达夫

身上有浓郁的旧派文人的气息。

 ⑩郭沫若:《论郁达夫》,《郭沫若全集》第2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7页。

 

λ?郁达夫用自我袒露的真来证明自己道德的善,其实用真与假的二元对立偷换了善与恶的二元对立。这种偷换概念的技巧来源于卢梭《忏悔录》。

 

λω【德】马克思?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罗悌伦译,刘小枫校,见《价值的颠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页。

 

λξ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创造周刊》第2号,1923年5月20日。

 

λψ以赛亚?柏林强调,所谓法国的态度和俄国的态度,只是以简驭繁的标签。并不是每位法国作家都抱法国态度,每位俄国作家都坚持俄国态度。

 

λζ【英】以赛亚?柏林:《俄国思想家》,彭准栋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λ{卢梭:《忏悔录》,陈筱卿译,译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λ|【俄】布宁:《托尔斯泰的解脱》,陈馥郁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λ}郁达夫:《卢骚传》,《郁达夫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年版,第1页。

 

λ~郁达夫:《卢骚的思想和他的创作》,《郁达夫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年版,第27页。

 

μυ【日】升曙梦:《最近之高尔基》,李可译,《小说月报》第19卷第8号。

 

μ?

μω【德】马克思?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罗悌伦译,刘小枫校,见《价值的颠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9、72页。

〔责任编辑:御 风〕

A Comparison of“Superfluous Man”betw een

Chinese and Russian Literature

Zhai Yejun

Abstract:F or“Superfluous Man”,their superfluous status was doomed to their mis fortune and w ound.Remnants ascribe their remnant status to the poor life,depressed sexuality and distress in m odern time.Such kind of excuse abreacts and inspires grudges,which actually were the ancestry of rev olution.

K ey w ords:“Remnants”;“Superfluous Man”;grudge

551

中俄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论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 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 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 ;研究;源流 一、引言 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

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的先驱。标志着比较文学已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二、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它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一样,都是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1、法国学派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是形成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法国学派的先驱者,如基内、维尔曼和安培等人的讲座和课程,戴克斯特(J.Texte)的第一本专著《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大学体制性的课程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这一阶段是法国学派的形成初期,它以个体的、创造性的思考和写作为特点,学派、学科意识和学术方向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巴登斯贝格曾在《比较文学杂志》中撰写了著名发刊词“比较文学的名与实”。他批判性地总结了学界的观

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

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发展 文化与国家关系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国家之间的经贸发展、政治互信、文明进步以及两国人民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中俄两国是彼此相邻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对于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中作为纽带作用的文化交流自然也应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从中俄文化交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笔者认为中俄两国文化交流面临很多困境需要破除,否则会直接影响中俄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使两国良好关系缺乏文化根基。 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两国大规模文化交流始于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它是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而其后来的发展也一直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以中国的角度为例,从中苏蜜月期苏联文化作品大量引进,到中苏交恶后对苏联修正主义文学的批判,到后来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后文化交流的恢复,以及现在中俄基于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需要而有官方推动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无不渗透着政治的影子。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升温,中俄文化交流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发展较快。政府主导、顶层推动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特征。1992年,两国签订《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95年,中俄达成《中俄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定》,近年来,中俄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文化交流平台。这些都是两国政府努力推动两国文化交流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然而,历史经验向我们证明,政府主导下的两国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所发挥的维系作用有限,在中苏交恶时期,两国相互妖魔化的背景下,之前由政府主导的两国文化交流对维系两国关系起的作用有限。 下面,我将从两国文化传统、科技、文艺、地域等方面进行分析。 俄罗斯地跨欧亚,其历史文化具有两面性,即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东正教文化,而中国则是典型的东方文化。民族主义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以第三罗马自居的俄罗斯,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济世情怀。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在苏联时代的典型表现是大国沙文主义。而在苏联解体之后,面对国际地位的巨大落差,则催生了排外情绪。同时,俄罗斯文化产生于无地理屏障的平原地区,历史上战乱不断,形成了尚武精神,喜欢走极端路线,缺乏妥协精神。而中国则传统文化则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强调中庸之道。两国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两国文化交流面临挑战。 科学技术是中俄两国文化合作的重点,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两国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科技合作,提升两国的国际竞争力。且在能源、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成果丰硕。但是,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以其中典型的军事科技合作为例,其合作形式多为中国提供资金,俄罗斯向中国输出军事科技的形式。而中国科技实力逐渐上升,俄罗斯则继续吃苏联遗产,进步缓慢,俄罗斯军事技术对中国吸引力逐渐下降,中国逐渐摆脱了对俄罗斯的军事技术依赖,甚至对俄罗斯的军火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源性。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3、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Ч叵怠J紫攘鞔а芯康摹拔难Ч叵怠笔嵌嘣难Ч叵怠h蟮诟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中西方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及其意义

中西方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及其意义 摘要:政治文化问题同人类社会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它对人类的政治行为的方式、方法起到指导和制约作用。因为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政治现象,因而只有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更有利于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理论,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对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即可反对排外主义,又可以抵制全盘西化理论;即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外来文化的可取之处,又可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繁荣我国的政治文化。 关键词:比较政治文化意义 政治文化研究已成为当代政治文化领域的重要分支,它在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后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而中西方也在其发展中呈现了明显的政治文化差异。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历史积淀为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传统。而从历史过程来看就是传统政治文化。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的两大方面的文化传统。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在历史进程、逻辑和体系等方面也不尽完全相同。 一、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政治监督的差异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在专制王权的统治下,由各级政府分别主管各方面的政务。为了使其得得长期有序的发展,统治者建立强大的行政网络,以便加以防范和牵制。在这个行政网络中,人治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在历史上监察工作主要是指连坐告密、牵制监督等形式。而且官吏也受到了严厉的监管和控制,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相比较同等时期的西方社会则讲究分权理论。试图通过政治权利内部分工以维持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平衡。从而根本的防止权力的集中和腐败。政府划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门。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权范围,不允许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进而保证三个机构人员的合而不离。这样,每个部门对其他部门都是一个制约,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沦为国家统治的阶级工具。 政治监督理论既是近代西方国家民主政体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为了巩固专制统治的权术设计。西方的政治监督理论能有效的防止政府腐败和权力滥用,而且避免了权力的过度集中。现代政治文明要求现代政府的权力严格受法律的控制,要求政府行为必须以法律为界限得到价值肯定。以分权为核心的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最好制度设计。 政治文化既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环境下在不同国家的产物,它必然呈现出两方面的态势。一方面:各个民族国家在其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下确立了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体系。而这一民族国家独特的政治文化优势,在世界民族之林也会成为一面傲人的旗帜,构成人类文明宝库和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西方人权观的差异 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是通过自然发展的方式走向现代化。而中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从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到格里鲍耶多夫《聪明误》中的恰茨基,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一直到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罗莫夫,“多余人”形象几乎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俄国文学。本文结合十九世纪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对这一形象加以探讨。 标签:“多余人”;普希金;格里鲍耶多夫;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时代背景。 “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中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出身上流社会并受到良好教育,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持怀疑主义世界观。他们一面明显感受到自己在受教育程度和道德上的优越性,一面持有社会消极心理,言行不一。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怀疑论者是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者,他们对时代的觉察,使其具有领导社会改革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变革。这一类人生活不幸,是处于与之成长的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的冲突中的矛盾体。俄国历史发展也证明了,“多余人”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与社会现状紧密联系。 “多余人”不幸的原因在于:首先,他们要么完全不自知其生活的社会现状及改革的急迫性,要么不愿或根本无法接受现状或改革;其次,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变化过于敏感,自我保护的本能导致其无力果断采取行动以改变现状。他们专注于自我剖析,擅长在日记、自白、书信中体现自我;然而他们不幸的根源就在于自知身处泥淖却心怀理想,内心在理想与现实中斗争。他们是一个独特复杂的群体,并非天之骄子,却本性自私,质疑一切,内向而偏激,因此注定成为陈腐旧制度的牺牲品。一言以蔽之,“多余人”貌似与社会水火不容,实则离不开这样的社会。 (一)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从西欧国家引进上流教育,然而这与俄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严重不相符,矛盾日益激化。十二月党人起义后尼古拉集团的残暴统治更是愈演愈烈。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他思维敏捷,谈吐高雅,言辞犀利且擅长雄辩,他流连于各种上流舞会,而内心深处却无法摆脱对虚无生活的厌弃和对达官显贵的嫌恶,精神上倍感孤独却又心灵早衰。奥涅金所属的贵族衰落阶层因其经济上的完全寄生性而无法全力推行资本主义。他既无法与所处环境中其他所谓有教养的上流社会沟通,又无法融入真正进步的阶层,只剩下拜伦式的装腔作势。 (二)格里鲍耶多夫笔下的恰茨基是“多余人”形象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体现。主人公恰茨基猛烈批判封建贵族纸醉金迷不思进取,讽刺他们只会怀念“奥恰科夫和征服克里米亚”时代。事实上,在俄罗斯文学中,恰茨基是向农奴主和保守分子的社会发起挑戰的第一人。他具有民主思想,踌躇满志想要拯救受苦人民,勇敢地大声宣扬人应该诚实服务,却不知如何付诸实际行动,最终沦为一个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曹顺庆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科理论,而任何学科理论,都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在学术实践中一步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学术之链。这条学术之链历经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三大阶段,呈累进式的发展态势。这种累进式的发展态势,其特点不但在于跨越各种界限(如国家、民族、语言、学科、文化等等),而且在于不断跨越之中圈子的不断扩大和视野的一步步拓展。我把这种发展态势称为“涟漪式”结构,即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就好比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漾起一圈圈涟漪,由小到大,由里到外荡漾开去。但无论有多少个圈子,中心却是稳定的,即始终稳稳地确立在文学这一中心点上。尽管各个发展阶段中曾经或多或少地以各种方式偏离文学(如法国学派过多关注文学“外贸”,忽略了文学性这一问题,又如当今比较文学界“泛文化”的倾向等等),但并没有从根基上脱离文学这个中心点。 一圈圈的“涟漪”构成了比较文学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有的涟漪便共同构成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涟漪式的基本框架。因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不是线性的发展,不是“弑父”般的由后来的理论否定先前的理论,而是层叠式地、累进式地发展。后来的理论虽新,但并不取代先前的理论。例如,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并不能取代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当今我们倡导的“跨文化研究”(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也并不取代“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时至今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涟漪结构的最内圈——“影响研究”仍然有效,仍然在当今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大显身手,充满学术生命力。不同阶段的学科理论构筑起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涟漪圈,而这些不同的学科理论又共同构筑起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宏伟大厦。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涟漪式”学科理论结构?这是因为比较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学术文化背景,不同的学术问题,不同的学术切入点所形成的。正因为背景不同,问题不同,切入点不同,所以各阶段皆各自解决了某一方面的学科理论问题,从而形成了各阶段学科理论的互补性,包容性。“涟漪”正是这样构成的。 在这“涟漪式”结构中。每一个“涟漪”都代表着学科发展的某一阶段。迄今为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至少有三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在欧洲,第二阶段在北美洲,第三阶段在亚洲。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然而,纵观比较文学发展史,往往令人疑窦丛生。人们不难发现,最早倡导比较文学和总结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其实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法国学者,例如,最早(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德国学者,著名作家歌德,被公认为推动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重要人物。写出第一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专著的人也并不是法国人,而是英国人波斯奈特(H. M.Posnett)。1886年波斯奈特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比较文学理论的专著《比较文学》,(当时,波斯奈特在新西兰

从奥涅金看多余人的形象 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从奥涅金看多余人的形象 学生姓名:xxxx(楷体、三号、居中)所属院部:xxxx(楷体、三号、居中)专业:xxxx(楷体、三号、居中)指导教师:xxxx(楷体、三号、居中) 2014年5 月18 日

从奥涅金看多余人的形象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绪论 (3)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3)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3) 二、多余人简述 (3) 2.1多余人的产生 (3) 2.2.多余人的特性 (4) 2.3对多余人的思考 (5) 三、奥涅金简介 (5) 3.1奥涅金人物形象 (5) 3.2奥涅金精神世界分析 (6) 3.3对奥涅金的剖析 (7) 四、总结 (8) 参考文献 (8)

摘要多余人是俄国19世纪贵族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多余人是俄罗斯 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产物。最典型的代表是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多余人的形象从奥涅金开始被人们逐渐的认识。多余人无法认清自己生活的环境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无法找到自身活着的价值,他们痛恨社会的腐败、不以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多余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矛盾体,他们反对社会却没有采取措施,想了很多但没有采取行动。无论是在爱情、友谊等大事上他们也面对各种的问题,抨击、放任、逃避、放弃是多余人思想的变化过程。本课题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开始来浅析多余人的任务形象,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贵族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的丑陋,从多个层次来分析人物的形象。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人物形象 一、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上世界的80年代开始,很多的专家学者对《叶甫盖尼。.奥涅金》进行了研究。从奥涅金的实例来分析多余人的形象、特征、思想、价值主张、审美等方面的内容。小说中表现的是现代化的精神品质和艺术造诣,通过自由意识、爱情表现、死亡等社会主题的表现来渲染,奥涅金这样的多余人形象在文学上、生活中都有着极大的研究意义。我们队人性、对命运的深入探讨据哟更多的社会意义。很多的专家学者对多余人的研究还逐渐的走上了实用化、延续性、社会化。对多余人的研究不仅要关注过去和历史,还要注重现实、未来,探讨不同的分型出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思想极深的小说,奥涅金是贵族进步青年的代表。自由、爱情、死亡等社会主题都和社会有着极大的关系,关系着社会的进步、未来的发展。小说中的奥涅金代表的是19世纪世纪进步青年,从他们的生活态度、思想风貌、价值主张等方面对人性的善恶、社会的邪恶进行探讨和抨击。课题对多余人的探究从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开始,对人性的思考,探讨小说的艺术性、超越性等。从而寻找一种适合人类发展的思想精神,反应的是社会的悲哀和对未来的担忧。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从多余人的产生背景,基本特征等进行介绍,他们代表的是俄国贵族革命期间启蒙思想影响下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是时代造就的矛盾体,对多余人的研究能更好的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多余人是俄国文学中的主角,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他们是世界文学中的精品。对多余人具体实例的研究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俄国文化,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现实意义。分析法和辩证法两种方法的结合能更好的掌握住小说的基本思路,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分析能辩证的分析文学作品中思想境界。 二、多余人简述 2.1多余人的产生 说到多余人很多人都会想到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他的代表作《叶普盖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一: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教学思路 [摘要]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实例。将当代广东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教学中,既能形成较有岭南特色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又能彰显教学改革实践中比较文学课程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特色。本文就此展开教学实例研究,以期实现比较文学特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瑶族文学;实例研究 比较文学课程是当代高校中文系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比较文学相对其他分门别类的文学课程而言,其最鲜明的课程特色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国别、跨区域,这一课程特色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通识指向,区域特色资源整合利用到比较文学的教学之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广东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中,将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课程实践,有着广泛的学科基础和地缘优势。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大多来自广东省连南、乳源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学生,其对民族文学加入教学内容的接受也更为清晰。因此在比较文学课程中,结合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当代瑶族文学与文化的内容,是可行而且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比较文学教学与当代广东瑶族文学相结合的教学实例研究。 一、教学目标

无论在以文学文科为主的高等院校,还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始终有着通识教育的帽子。因此教学目的并非功利,也并不明确具体。本人在教授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既经历过作为选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也经历过作为必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中文专业本科和中文师范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虽然都有比较文学的课程,但前者是作为必修课程设置,而后者是作为选修课程设置,因此教学目标也因课程设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人曾经参考了部分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实例,力图克服学生因教学目标不甚明确而产生的学习难题。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反馈该如何看待这门学科的意见。不仅是教材五花八门,而且类似于古代文学教学纲要的材料也良莠不齐。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疑虑随比较文学课程设置之初就存在。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力求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比较意识,对于不同文化的宽容接受,以及在日后科研过程中较为敏感的思维方式。相对于集中讲解枯燥理论和单纯灌输西方文化的单调性,本人发现,从区域特色出发,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内容,显然更能提高学生对于比较文学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在参考其他民族类院校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本人发现,以罗庆春教授为主导的西南民族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研究较有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在比较文学教学中,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与境外少数族裔文学如拉美文学、印第安文学、黑人文学、亚洲各国文学等的比较研究,致力于通过对民族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动中外文化的平等对

浅谈中俄的社会文化差异

浅谈中俄的社会文化差异 外国语学院08级日语系韩惠明 学号:20083442

现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脚步日益加快,地球已愈发变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国与国之间需要不断的合作和相互学习,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而在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各国地理,文化,历史等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必然会产生一些误解甚至隔阂,因此分析并了解这些差异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了解这些差异之后,只有互相理解和加以尊重,才能更好的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深入合作。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欧亚大陆上的两个大国,在长久以来就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在历史上,两国有着极其复杂的渊源。而在近些年以来,两国又不断的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这个时候,研究中俄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和俄罗斯地理、民族、宗教、历史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化必然有差异。即使是普通的数字,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的爱好也不一样,中国喜欢偶数,俄罗斯喜欢奇数;中国封建时代偏爱“九”和“五”,现代民众钟情“六”和“八”,俄罗斯喜欢“七”。 上世纪50年代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蜜月时期”,共同的意识形态掩盖了两国社会文化的差异,此后两国一度反目成仇,又无限放大了这种差异,抹杀了社会文化的共性。

了解两国的社会文化差异,有助于在双边交往中减少误解,增进互信。本文将从多方面浅析中俄两个大国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 国家概况 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国土面积69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俄罗斯虽然横跨欧亚大陆,其主要国土位于亚洲,但它在历史上就一直认为是个欧洲国家。而中国是亚洲国家的显著代表。 政体上,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而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1991年8月24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现在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89个联邦主体构成。 对外:包容与排外 中国自古以来主张“世界大同”,华夏文明有极强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相当厚道。 在中国哈尔滨,中央大街和果戈理大街这两条最繁华的大街,是重建的俄罗斯风情区。满洲里建了俄罗斯套娃广场。绥芬河有个新建的住宅区赫然冠名俄罗斯。旧上海的外滩建筑群今天成了万国建筑艺术博物馆,现在,上海投资50亿元,在松江区建了1平方公里的“泰晤士镇”,还要建意大利镇和德国镇。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 ●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 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 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10.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11.文学变异研究的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12.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平行研究主要有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 13. 渊源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4.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15.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有直译、转译;常见形式有直译、意译。 16.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17.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 18.平行研究的种类: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 19.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20.用西方文论阐发中国文学的做法被台湾学者总结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阐发研究”。

“多余人”形象的现实意义

“多余人”形象的现实意义 摘要: 19世纪前半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谘罗摩夫等一系列形象。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形象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着重阐述“多余人”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余人典型特征现实意义 一、“多余人”及其典型特征 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已经萌生,专制政体的危机已经初露短倪,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避免。同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主义思想以及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引发了贵族青年深刻的阶级分化:他们之中绝大部分,隐约感觉到时代和社会的变动,极不满意现实,厌恶当局,又脱离群众,远离革命;既不甘心沉沦到底,又无力与本阶级决裂,因而在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在现实社会中感到沉沦压抑,精神上焦躁不安,又彷徨不定,这样也就决定了他们一生当中必然无所事事、毫无作为、空虚而又无聊。这类人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被称为“多余人”。 俄国文学史上的“多余人”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具有一些相似或相近的特征:他们大多出身贵族阶级,有着良好的教养和聪明的头脑,大多数人接受过西欧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最初活跃在上流社会,很快便厌倦了那里空虚乏味的生活,想寻求有意义的新生活,然而,他们脱离人民大众,又不了解俄国的社会实际情况,陈腐的贵族教育既没有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更没有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几经挣扎,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成为毫无用处的“多余人”,同时,激烈的内心矛盾与冲突、沉重的精神痛苦与郁闷也是这类人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历程 “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塑造毕巧林,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这一形象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从充满激情、骚动不安的奥涅金;到忧郁、悲观、矛盾、孤愤的毕巧林;再到充满时代热情,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过的罗亭。这些人物在时代的重压下,尽管充满了困顿和惶惑,但他们毕竟没有束手待毙,他们还在绝望中挣扎。但到了奥博洛摩夫时期,早期“多余人”身上那种热情和信念,已经被黑暗的社会所窒息,他们已经丧失了一切他退出历史舞台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出路,奥博洛摩夫宣告了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终结。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是,除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系列“多余人”形象,在其它国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过类似形象出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摘要:“多余人”的产生和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产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对社会制度不满、生活苦闷、厌恶当局又脱离人民无处施展抱负的先进人物的迷茫状态,“多余人”形象有其先进性和历史性,对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多余人贵族爱情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奥涅金”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之后又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一、出身“贵族”的“多余人” “多余人”都出身于贵族家挺,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根本不必为生活担心,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们开始思考社会人生。也许人们追求财富、荣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的贵族地主,他们渐渐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他们背离本阶级价值的标准,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禄、家庭幸福当作自己人生目的,作为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一员却走上了与本阶级的价值标准相背离的道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学识广博、聪明深刻的奥涅金在二十六岁时仍然是个既无公职也无家室的人,成为上流社会眼中的怪人。毕巧林同样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他思维敏捷,才华出众,具有非凡的洞察力,但是他同样没有

《比较文学》小论文

西方诗人对中国诗人创作影响 ——以拜伦和梁启超为例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兼革命家,他的诗歌大胆、自由。他对中国近代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梁启超是近代诗人中受影响最早也是较深的一个。拜伦精神及其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都对梁启超创作的新诗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梁启超的诗歌在思想内容及风格上都有别于传统诗,别树一帜,开拓出传统诗歌的新国土,成为真实反映近代社会现实,充满慷慨豪迈之气的时代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梁启超拜伦诗歌创作影响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功勋人物,在古老的中国风雨飘摇之际欲扶大厦之将倾。他锐意革新,救亡图存,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他立志将腐败的清王朝的统治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制度。他是一名出色的革命家,同时在学术领域也卓有成效。他的散文、诗歌等均渗透着他的政治思想。他处在新旧交替的社会,中外交流碰撞的时期,在中国文学由传统的古典型向现代型过渡、转化的过程中,梁启超无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因为他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具有了世界性的眼光,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背境、大框架下,构筑诗界、小说界、文界革命的瑰丽殿堂。当然,他在文学上所做的努力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来说是功过参半:功,在于使中国文学以外国文学为类比模式而获得了新的活力;过,在于把刚刚萌芽的现代型文学引入了功利主义的非文学轨道。但由于他在政治上抱着理想主义态度,并且以诗、文、小说作为鼓吹这种理想的工具,加上他本人又有浓厚的浪漫气质,所以他的作品在宣传启蒙救国的同时,也带上一种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 拜伦,19世界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学生时代即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扮演着诗人兼革命家的双重角色,对世界各国的近代政治与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为欧洲各民族民主自由而奋斗,为希腊的独立而

中俄文化差异之比较

中俄文化差异之比较 【摘要】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欧亚大陆上的两个大国,长久以来就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在历史上,两国有着极其复杂的渊源。而在近些年以来,两国又不断的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这个时候,研究中俄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中国;比较;建筑风格;宗教意识;对外态度;民族性格 1.建筑特点 中国建筑有较明显的阳刚阴柔之分。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建筑艺术就存在着两大体系。其一为正规的官式建筑,主要包括直接为皇帝服务的皇宫殿庭。为封建宗法礼制服务的祭词性坛庙,以及京师及各地的官衙、府邸和防卫性建筑,这些建筑一般均按中央政府工部颁布的法式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是规正,严谨,高大,常采用颜色亮艳的琉璃瓦屋顶。檐屋亦常二重甚至三重,以加强气势。斗拱及彩画装饰华丽庄重,较强地表现出雄伟壮丽的阳刚之美来。与之相对的另一类是分布在大江南北,边远村寨的各式民居,这些古代最大量的建筑,营造自由,不拘一格,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密切地溶化为一体,它们的平面布置灵活,结构上也随宜地采用当地的物产,因村致用,从而变幻出极为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就说江南丘陵的农村住宅,三间四柱,白墙青瓦,依山傍水,与清风,白云,烟霞晨曦,幽林曲溪,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表现出一种亲切、秀丽而又含蓄的美,那些专门为观赏自然风景美而设置的,各名山胜水的风景建筑,以及再造山水美的小巧园林,亦以清丽,明秀,脱俗而有韵味取胜,是表现阴柔之美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民族早先居住在森林周围,就地取材搭建居所,木材资源又取之不尽,传统建筑是以木造为主。自10世纪末接受基督教后受了拜占庭影响开始出现石造建筑,但多用於公共建筑。然而,俄罗斯人传统的木造建筑技术仍保留下来,混用於石造建筑上。 石造建筑,形式上则是典雅大方高阔端正,这样的主建筑结构搭配多个矗立上端的半圆形顶盖。 这种建筑形式最主要目的,就是一切以神为依归,塑造庄重典雅伟大高尚的气氛,让信徒心生崇敬之感。在那个多神信仰的时代,对於一般老百姓,的确有此神胜过一切的感受。 归纳下来,可以发现俄罗斯传统建筑的几个特色:从木结构发展出来的技巧,如层次叠砌架构与大斜面帐幕式尖顶,还有衍生而来的外墙民俗浮雕;另外,独立的塔形结构与堆砌成团的战盔形剖面装饰则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比较文学 最完整

比较文学 绪论 一、从研究对象和范畴看:三个阶段: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布吕奈尔三人主义 二、从价值取向着眼 三、比较文学的价值 1、对文学研究而言,比较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确立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 比较文学,处于对狭隘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研究的不满,后者滞后于当时文学的全欧性与全球性交流的事实。 新的视角:本国文学与他国文学关系的角度 新的领域:不同民族或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 2、对文学创作而言,比较文学提供了了解与欣赏其他民族文学的理论指导。 比较文学可以提醒创作者注意吸取他国文学的主题,题材与写作技巧,以推动自己与本国文学的发展。 3、对文化交流而言,比较文学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文化体系互识互证互补,最终推动世界文化交 流与世界和平。 全球化趋势使不同民族、不同体系之间的文化交流、对话与包容势在必行,比较文学有助于缓解文化霸权与极端民族主义的矛盾,促进文化多元化。 比较文化是“跨文化之桥”(乐黛云语)“自我”和“他者”的认识之道(孙景尧语) 四、比较文学和文学比较:两者不等同,并非任何运用比较方法展开的文学研究都属于比较文学:1、两 个比较所归属的层面不同:前者是一种比较意识,属本体;后者是一种研究方法。2、指涉的对象不同:前者前就对象必须跨越国家语言民族学科等界限;后者则不一定跨越;3、使用方法不同:前者除比较法之外,还可使用实证法批评法和阐发法。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国外比较文学学科史 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比较文学,酝酿于十九世纪20—30年代、形成于十九世纪70—90年代的欧洲,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1、思想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全球渗透促成全球意识和比较意识的产生,最终促成文学研究的全球意识与世界胸怀的形成。 2、研究方法方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展,促成揭示事物之间联系的比较研究的形成于比较方法的广泛应用。 3、文学发展方面,各民族文化与文学交流的频繁,促使传统的民族、国别文学研究方式被突破,比较文学应运而生。 (美)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兴起时为反对大部分19世纪学术研究中狭隘的民族主义,抵制法德意英等各国文学的许多文学史家的孤立主义。 二、学科确立的标志 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816年法国两位中学教师编录的书中。1829年,巴黎大学教授维尔曼开设比较文学课程,被公认为比较文学之父。 比较文学确立于19世纪70—90年代,其标志如下: 1、理论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成果的问世。 英国学者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86 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 法国学者洛里哀《比较文学史》1903 总结了早起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72—1884)是影响研究的范例,法国戴克斯特《卢梭与文学世界的起源》1895是世界上第一篇比较文学博士论文。 2、大学课程与讲座的开设 (德)科赫(布雷斯劳大学1866)最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