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辅导班内部精华资料

大学语文辅导班内部精华资料

大学语文辅导班内部精华资料
大学语文辅导班内部精华资料

精英学校大学语文内部精华资料

1.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2.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3.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要求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理解其含义。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分析课文时已作过讲解)。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已在课堂讲解过并有笔记)。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要求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议论文阅读注意把握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比喻论证等。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诗词曲赋都属于诗歌的范畴。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词调的限制,句式以长短句为主,押韵比较灵活。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赋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讲究铺叙、文采、对仗和韵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小说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

四、写作知识要求主题即文章的思想观点,要求正确、深刻、鲜明、集中。题材即用于写作的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新颖。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包括

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文章的结构要求完整、清晰、严谨。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抒情要自然真挚。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五、作品阅读分析要求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法,体味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召公谏厉王弭谤》。这篇文章选自《国语》。文章着重记述了召公劝谏厉王“宣之使言”,他重视民间舆论,反对采取镇压措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说理方法。重点句子: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本文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了解本文的驳论性质,掌握本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识别本文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作用。理解本文的反诘句,表明孔子反对战争的态度。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焉用彼相矣?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掌握本文中心:围绕为何“民不加多”与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着重表现孟轲的王道仁政思想。理解和掌握本文排比句在加强文章气势上的作用。理解本文“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著名比喻的含义。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庄子·秋水》。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掌握本段文字的宗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理解本段文字在客观上对今人的启迪: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掌握本文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的写作手法;掌握本文以大量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东面而视。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逐客为过。掌握本文始终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掌握本文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自“臣闻地广者粟多”至“此所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陈情表》是西晋时李密写给武帝的奏疏。了解作者所陈述的不能奉召出仕的个人理由,是为侍奉自幼相依为命、现已年老多病的祖母;体味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一“抗命”行动的积极内涵。掌握本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方式。理解本文夹叙夹议,以情动人的艺术特色。了解本文骈、散结合的文体特点。掌握沿用至今的成语、短句,并理解其意义。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生孩六月,慈父见

背。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解释字词: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的作者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不仅以诗歌见长,文章也雄伟峭劲,这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是其代表作。

这篇檄文立论严正,先声夺人,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列数其罪。借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答李翊书》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议论文。理解本文提出的作家品德、学问修养与文章写作的关系。掌握下列两个比喻句的意思: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理解韩愈“唯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理解韩愈“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的写作主张。

《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的序文,也是

一篇史论。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国家的兴亡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掌握本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对比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了解本文所使用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答司马谏议书》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针对性。掌握本文驳论点的反驳方法。理解王安石反驳司马光观点的说理步骤。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柔中寓刚,语言委婉有礼,意志坚决果断

《论毅力》作者梁启超。了解本文的针对性。理解本文各段中的比喻句和层递句,掌握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论学问》,作者培根,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理解本文阐述的两个问题:一是治学的目的,一是治学的方法。理解各种学问对人精神的影响、作用。理解本文用比喻和精辟的语言阐述深刻道理的特点。

《灯下漫笔》作者鲁迅,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文是鲁迅写的一篇文艺性论文。理解第一部分中作

者对历史的剖析和鲁迅所指“第三样时代”的含义。理解第二部分中作者对复古主义者赞美的“固有精神文明”和军阀统治的现实的剖析。理解本文行文中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文艺性、形象化说明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掌握本文所用比喻、排比、反语等修辞方法。

《论气节》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例证,论述了只有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中国人应该保持的气节这个中心思想。说明了“气节”既是人生理想,也是社会价值取向;衡量士大夫或仁人志士的人格标准,也是评价社会风气清明或污浊的标准。

梁实秋《谈时间》是一篇议论性随笔,以自己和名人贤士对时间的深刻体悟,论述了如何度过尚未逝去的时间的问题,如何度过时间反映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最后号召大家珍惜时间,正确看待时间的价值问题。本文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例证、类比论证。

《论快乐》,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着名学者、作家。掌握本文所揭示的“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

生哲理,理解作者阐发这一哲理所选择的角度。理解本篇随笔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富、妙趣横生、词采精妙的写作特点。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比喻和警策语。

《选择与安排》,作者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理解本文关于写文章应该如何选择和安排材料的主要观点。理解本文广征博引、取用精当的特点。掌握本文所运用的类比推理方法。

《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整理编订者是西汉刘向。了解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了解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蕴涵的“民本”思想及积极意义。分析冯谖的性格特征,掌握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李将军列传》节选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作者司马迁。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

特征。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作用。

韩愈《祭十二郎文》这篇祭文打破了传统的祭祀文体的固有格式,不去铺排郡望,历数祖辈官阶,赞颂死者的品德、业绩,而是完全根据情感的起伏变化奋笔直书。由于情绪的激动以及生活经历的繁富,所要书写的内容很多,所以文章乍看起来似乎往复重叠、散漫错综,实际上却是气脉不断,一种骨肉至情充塞全文,贯串始终。作者在语言上放弃了传统骈文的整饬、华美,而采取韵散结合,以散为主的形式来表达。而且不沿袭传统祭文的固定格式,运用了与亲人对面交谈以叙家常、吐心曲的方法,这就构成了这篇祭文的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而又宛转、细密的独特风格。

《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柳宗元,中唐著名作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散文。掌握全篇主旨:把种树之道,移之于治民之道,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掌握本文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说明道理的特点。

《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本文分两次写成,前三段写于19岁时,以下为补叙。理解“后叙”的含义。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叙事和议论并重、文章前半部分议论与后半部分记叙的有机结合。续写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寓有新近的悼亡之情。本文以项脊轩为线索,写人记事,感情真挚,以小见大。

《报刘一丈书》作者宗臣,明代“后七子”之一。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了解本文揭露明代官场腐败风气的写作目的。理解本文“干谒者”、“权者”、“门者”的形象特征。掌握本文在揭露“干谒者”奴颜婢膝的丑态和“权者”虚伪贪婪嘴脸时所采用的细节描写的手法。

《马伶传》作者是明末清初的侯方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赞美马伶不甘失败,不怕吃苦,对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理解本文的借鉴意义:艺术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深入生活,以间接生活体验来弥补直接生活之不足。理解“见昆山犹之见分宜”的讽刺意义。掌握本文运用的倒叙手法。

《西湖七月半》,作者张岱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开篇就点明了人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接着就以三言两语的笔画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惟妙惟肖。“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形象地将市井闲徒的特征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层层的白描文字中,夹杂着作者醉心于昔日繁华生活的怀旧情绪。张岱拓展了小品文的表现领域,各种题材、各种文体到他手中无不各臻其妙,而且获得一种表达的自由

《往事》作者冰心,“五四”以来著名的女作家。本文选自冰心散文集,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掌握本文拟人化的修辞方法。理解文中大海形象的象征意义。掌握全文赞美大海的品格,号召年轻人做“海化”青年的中心思想。

《爱尔克的灯光》作者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理解文中“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含义。分析并说明全文中心思想。理解文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理解本文以灯光为线索贯串全文

的特点。理解本文所展示的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掌握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道士塔》,作者余秋雨。作者刷新了散文叙述的一般模式。他站在历史高度,以记叙生动感人的史料、掌故作基础,运用具有学者气度的表达方式,对人类文明特别是民族文化进行审视与反思,文章意蕴深隽、语言雅洁,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作者不墨守“一贯到底”的叙事模式,而是采用链环式结构,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随叙述的演进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

《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现代着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理解本文所写北京秋天“清、静、悲凉”而又“色彩浓、回味永”的特点。理解本文选取富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景物表现故都秋色的写景方法。分析本文通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突出全文中心思想的写法。分析概述全文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结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茅盾的《香市》是一篇充满浙江乡村气息的的散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经济在遭到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和摧毁后的的日益崩溃,农民的流离失所和生活日益贫困。

1 作者在结构上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截取了昔盛今衰的两个“香市”片段,作者从游人、场面、气氛等方面一一作对比,昔日香市的热闹,反衬出今日的冷清,昔日的兴旺反衬出今日的萧条,前盛后衰,对比强烈,深刻揭示出作品主题。

2 作者善于选材,通过小的典型来反映大的主题,选择家乡小镇独特的“香市”的盛衰变化来反映3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所经历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香市

是小镇中的香市,但它却是中国农村现状的缩影。

3 作品还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寓深意于简洁朴素的文字之中,言近而旨远。如“桃源”“狂欢节”暗示当时农村是平静但有些闭塞的,农民欢迎这样的集会,享受这样的生活。“南洋武术班”被作者赋予象征意义,它的出现不仅仅意味这香市已失去昔日传统的韵味,也暗示了外面世界对古朴江南水乡的侵蚀。农村正悄然发生着不如人愿的变化。

《故乡的野菜》作者周作人,现代散文家、学者。本文是一篇反映浙东地方民情风俗的散文。理解本文以小见大、比较烘托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眷恋故乡的真挚情感。掌握本文运用俚歌谚语随意点染、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沙滩上的脚迹》作者茅盾,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本文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理解本文通过“他”在沙滩上寻找、追求“真的人的足迹”所表达的心路历程,及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理解文中不同意象的象征意义:如“夜叉”象征黑暗势力,“人鱼”象征诱惑,“光明之路”象征欺骗,“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象征奸诈等。

《箱子岩》作者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阐述了作者对湘西人近乎原始状态,自给自足似的生活方式的独特体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挚爱眷恋。理解作者两次游箱子岩所见到的景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从这一对比中所引发的思想感情。掌握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登楼赋》王粲(177-217),字仲宣,是“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文心雕龙?才略》称他为“七子之冠冕”。

本文是王粲滞留荆州时登当阳城楼所写,情景交融。赋中塑造了一位乱离人的形象,抒发了因久客他乡,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怀乡思归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倾吐了期望天下统一太平,自己能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的情怀。

《别赋》这是一篇著名的大赋。这篇赋以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环境烘托、情绪渲染、心理刻划等艺术方法,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游宦、道士、情人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反映出齐梁时代社会动乱的侧影。结构上,首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调;中以“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之情状写特定人物同中有异的别离之情;末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打破时空的方法归结,在以悲为美的艺术境界中,概括出人类别离的共有感情。

《前赤壁赋》,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概述每段大意。理解本文所反映的作者思想矛盾。分析清风、明月、

江水三种景物与抒情、说理的关系。由本文了解文赋具有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结构特征和骈散相间的语言特色。重点词语:举酒属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侣鱼虾而友麋鹿。

《蒹葭》选自《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本篇是一首叙事诗,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层次。本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情景交融,表现了男主人公不辞辛劳、不畏艰险追慕所爱的人,感情专一、执着。

《湘夫人》选自《九歌》。作者屈原,我国古代第一个有伟大成就的爱国诗人。全诗描写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注重环境描写,用以表现人物心情。

《陌上桑》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掌握主题思想:通过罗敷夸夫,赞美其坚贞和机智,讽刺使君的丑恶和愚蠢,反映上层统治者的荒淫和无耻。罗敷的性格特征:聪明美丽,心灵手巧,热爱劳动,不畏强权,坚贞不二。

把握本诗刻画罗敷形象所使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短歌行》,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曹操,汉代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理解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以及所表现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了解诗中所用比喻和典故的含义,重点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重点词语:对酒当歌。沉吟至今。枉用相存。契阔谈宴。

《归园田居》这是一首田园诗、五言古诗。作者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这首诗的主题是抒发作者厌弃官场,回归自然的闲适之情。理解全诗平淡醇美,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的特色。背诵全诗。

《出塞》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边塞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擅长七言绝句。理解本诗所反映的边地激烈战斗情景和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分析诗中所表现的将土们的卫国热情与英雄气概。重点词语: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背诵全诗。

《山居秋暝》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山水诗。作者王维,盛唐着名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融诗、画、音乐、理趣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本诗以动写静、动静相衬,写出夜间山中宁静优美景色的表现手法。理解本诗“诗中有画”的写作特色及诗中所表现的诗人情趣。重点句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重点词语:竹喧归浣女。王孙自可留。背诵全诗。

《行路难》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作者李白,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了解诗人是如何表现从茫然、激愤到希望、自信的感情的,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说明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内涵。重点句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词语:玉盘珍羞直万钱。多歧路,今安在?直挂云帆济沧海。背诵全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边塞诗。作者岑参,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掌握本诗写景笔调夸张、比喻新颖、联想奇妙的特点。重点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

空留马行处。重点词语:瀚海阑千百丈冰。中军置酒饮归客。风掣红旗冻不翻。背诵全诗。

《蜀相》这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作者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了解本诗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体味诗中所寄寓的感慨。把握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特点。掌握本诗颔联对仗工整的特点。重点句子: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词语:锦官城外柏森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背诵全诗。

《杜林叟》这是一首叙事诗,新乐府诗。作者白居易,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全诗的层次分为三:1,灾害严重;2,揭露官吏凶残,百姓怨恨;3,揭露皇帝诏书的虚伪性。全诗的主题思想:通过写农民的悲惨遭遇,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残暴和虚伪。理解诗中由第三人称叙述转为由杜陵叟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作用。掌握全诗语言浅显通俗的特点。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 3.《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4.《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 5.“在水一方”象征着: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 6.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7.《湘夫人》选自《九歌》,《九歌》是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共有11篇。 8.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10.《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把诗学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 12.先秦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墨家 13.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墨家。 14.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孟子》 1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出:《道德经》 17.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是:老子 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孟子 19.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庄子》

20.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 《庄子》 21.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2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顶真)的修辞手法。 24.“欲摘故纵,请君入瓮”是( 孟子 )惯用的论辩手法。 25.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史记》。 28.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李将军列传》 2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30.《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情歌,开头采用了(呼告)手法,“上邪”的意思是“天啊”。 31.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古诗十九首 32.《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萧统)编集的《文选》。 33.《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游子羁旅之情;思妇感伤之怀。 34.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使用了(比兴)手法,以鸟兽眷恋乡土的本性比拟怀恋故乡的感情。 36.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 37.“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语出: (南朝)江淹的《别赋》 38.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陶渊明。 39.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是:朴素、自然、真淳。 40.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

《大学语文》25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25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翻译:《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尔:如此。)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前赤壁赋》【苏轼】 1.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知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翻译:流逝的事物就象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

月,终究又何尝盈亏。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尽挹西江(夸张),细斟西江(比喻),万象为宾客。 《长恨歌》【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沈园二首》【陆游】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沁园柳老不吹绵。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1)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 独特之处()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着作的是() A.《国语》B.《战国策》 C.《左传》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A. 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 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A. 本纪 B. 表 C. 列传 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然今卒困于此

大学语文重点

1.以子衿为例,简述赋、比、兴的含义 2.结合哈姆雷特,简述你的生命价值观 3.简述《春江花夜月》在诗歌创造方面取得的成就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4.论述题:试问婴宁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答:分析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1)《婴宁》主要内容:莒县秀才王子服,上元节出游时,遇一位笑容可掬、美丽至极的女子婴宁,相思而病。表兄怕他由痴而亡,哄说该女子家住三十里外的山中,王生欣然寻找。果然找到婴宁一家,养母鬼妈妈说王子服与婴宁还是表亲,答应让婴宁随王生探亲。原来婴宁为其父与狐所生,活泼开朗,聪慧美丽,经常笑声不断,邻居妇女都愿与她为友。王生与婴宁完婚后,种花嘻笑,甚至变成朽木捉弄对她不怀好意的男子。又为婴宁死去的母亲和鬼妈妈迁坟合葬答谢养育之恩。年后生一子,与婴宁一样爱笑。婴宁敢说敢笑天真烂漫,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一扫封建闺阁女子形象。 今天就让我们来简要分析婴宁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特点如下: 一、刻画人物,虚实相衬,“痴憨”相衬,众星捧月,以优美的景色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 婴宁是一个美丽纯真、娇憨活泼的女子。作者十分巧妙的应用虚实相衬的手法。虽写的是王子服、老媪、婆婆、西邻之子和自然环境,但实际上却处处落笔在婴宁身上。王子服是小说里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塑造婴宁形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个性特征,反复渲染爱花、爱笑的特点,使婴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笑声塑性格,鲜花配美人。小说开头“笑容可掬,拈梅花一枝”、“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点出了婴宁的“爱花、爱笑”的两个性格特征。 首先,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的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 这笑声由远及进,极有层次地描写,使人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将出来会见王子服时“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到门口时“嗤嗤笑不已”、进门后“犹掩其口,笑不可遏”、被老媪斥责后“忍笑而立”、当王子服问“妹子年几何矣?”后,婴宁再也忍不住“复笑,不可仰视”。 其次,“爱花”是婴宁另外一个突出的特性。她无论在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遗花地上、拈梅花遥望谷底丛花乱树、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执杏花一朵、含笑拈花而入;窗外海棠枝朵,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从这里可以看出,花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她爱花着象征着她的心灵美。 三、亦憨亦黠,写狐写人,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婴宁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性格上具有“亦憨亦黠”的特点,作者写狐目的是为了写人。婴宁是人和狐的和身。在她的身上既有人性,也有狐性,因为她与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感情丰富:时而大笑,时而哀哭,时而憨语,时而伤感,时而任性。她比谁都勤劳,她比谁都孝顺。作者这样对美的构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美的渴望、美的向往和颂歌。 (2)《婴宁》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妇女形象婴宁,她

大学语文考试资料答案

题号:1 案)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本题分数:2 《郑伯克段于鄢》:“请京,使居之。”句中有三处省略,如果把省略的成分补足,正确的一项是()。 A、(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B、(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C、(姜氏)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D、(姜氏)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在《答李翊书》一文中,韩愈说自己是“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这句话的含意是()。 A、不愿成为孔门弟子 B、感叹成为孔门弟子太难 C、孔子已逝,只能望孔子之门而兴叹 D、自谦没有得到孔学真谛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论语》“侍坐”章中,孔子让众弟子各言其志,弟子们的言论中,孔子叹着气赞赏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下列选项中的“如”字,用法和“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字一样的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求,尔何如?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对句中“离”的解释确切的是()。 A、逃脱、避开 B、离散 C、遭受 D、经历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句中“时”的意思是()。 A、时常 B、按时 C、适时 D、及时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论语》“侍坐”章中,由于“其言不让”而被孔子“哂之”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学员答案:a 说明:

大学语文期末重点梳理

大学语文 文学常识: 1、蒹葭: 《诗经》(共305篇)又称“诗三百”、“三百篇”,分《风》、《雅》、《颂》三部分,艺术手法多用赋、比、兴,以四言为主,间以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 2、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既有民本爱国等进步思想,也强调了封建伦理、等级秩序等观念。它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老子》三章: 老子,姓李名耳。《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全书共分81章。文约意丰,论题广博,充满智慧。无为而治,崇尚自然。 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有「亚圣」之称。名轲,字子舆。战国人。发展了孔子的仁义学说,政治上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保民而王”;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养气论”。 5、垓下之围: 司马迁,在五十五岁时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纪传体史学。 5、登楼赋(王粲) 《登楼赋》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被誉为“魏晋赋首”,为王粲在荆州依刘表时登麦城(今湖北丹阳县)城楼所赋作,主要抒写作者因久留客地、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思乡苦闷情绪。 6、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为“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之宗。 7、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州》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8、《从军行》王昌龄。他的七绝与李白的七绝并提,称之为“七绝圣手”。边塞诗人。 9、《终南别业》王维(字摩诘)山水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0、长恨歌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补察时政”的诗教功能,对后世颇有影响。著有《白氏长庆集》。 11、无题(李商隐) 李商隐和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大李杜”:李白杜甫) 12、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代表作有《漱玉词》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docx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序二篇》 序文:I 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近日又称“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 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天与人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变型与原型或人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Z屮。道家、儒、佛教都对“天人合一”有自己的理解。 1、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答: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2、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 答: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吋,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儿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其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 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 王蒙多年前即提倡“作家学者化”,其实优秀的作家开讲学问,也是别具风格的:不是高头讲章,却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 语言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对语言的研究甚至引发了二十世纪哲学思想的全球性转向。王蒙的演讲当然不是从哲理层血的全方位探讨,但他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谈, 紧紧结合社会、人生的实际,颇有独具只眼的地方。无论是对于增强社会的批判力,还是自觉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本文对青年朋友都是大有裨益的。 讲演稿 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具有针对性、情感性和通俗性的特征。讲演稿的体例讲演稿的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开头语。开头语的任务是吸引听众、引岀下文。有六种形式:A.由背景和问候、感谢语开始;B.概括讲演内容或揭示中心论点;C.从讲演题目谈起;D.从讲演缘由引起;E.从另件事引入正题; F.用发人深思问题开头。 第二部分:主体。主体即中心内容。一般有三种类型:A.记叙性讲演稿。以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B.议论性讲演稿。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论据,用逻辑方式行文,用观点说服听众;C.抒情性讲演稿。用热烈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 第三部分:结语。是讲演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常用总结全文,加深印象;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完整文意等方法在激动人心的结语中结束全文。 1什么是讲演? 答: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大学语文重点资料 -

提示:语文重点文章至少要看过一遍,了解大意。诗歌该背的还是要背 由于范围太广,这份材料仅仅是书上整理出来的,方便浏览 注:下划线为老师强调的重点。其余的为黄色绿色阴影重点 1.诗歌: 《现象七十二变》——罗大佑 罗大佑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批判精神,其中《现象七十二变》最具罗大佑的歌曲特点,表现出强烈的反讽效果,也暗示了整首歌曲的基调:面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急剧变化,歌者的怀疑讽刺失望和无奈。罗大佑的歌曲在表达自己生活感受的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情绪、文化关怀和社会批判内容。罗大佑歌曲中的激情主义冲动和现实主义批判的融合,也打造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启蒙倾向。 思考:举出三首你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歌词,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略) 《诗经秦风蒹葭》 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采用复沓形式的临水怀人诗,有迷离朦胧的审美效果。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共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类篇撰。艺术形式上以四言句式为主,以赋、比、兴多种手法表现。“风雅颂赋比兴”合成诗经“六艺” 《蒹葭》从古至今的几种看法:1.讽刺秦襄公不用周礼之作2.以为招隐求贤之作3.今人多主爱情之说。

《西北有高楼》 背: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尽管《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一群不知名的文人,但它在艺术上却达到了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以至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对后世诗歌创作,体制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是一首虚拟、象喻的诗。虚拟:是说诗中情景并非现实的写照,而是作者幻设出来的;象喻:是说以特定的情境象征人生的某种境遇。 这首诗借助于对具体形象——一个假想的歌者与一个假想的听者的描绘,把这两种欲望表现出来。 《长恨歌》——白居易 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写的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是叙事诗第一名篇,后世评论家有把它当做政治讽刺诗,也有认为是歌颂爱情之作。其为爱情说、讽刺说为双重主题说。 《长恨歌》之后,李、杨的爱情故事更加引人注目,特别是通俗文艺,对其反复进行改写,如元杂剧中的《梧桐雨》,清传奇剧《长生殿》,都是影响广远的作品。

大学语文资料

成人教育考试及答案大学语文 1.(单选题)“望洋兴叹”这个成语来源于( )(本题1.0分) A.《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贵粟疏》 D.《季氏将伐颛臾》 答案:A. 解析:无. 2.(单选题)在盛唐诗坛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本题1.0分)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杜甫 答案:D.

3.(单选题)小说《伤逝》是下面哪位作家的作品?( )(本题1.0分) A.沈从文 B.鲁迅 C.茅盾 D.钱钟书 答案:B. 解析:无. 4.(单选题)下形作家中,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是( )(本题1.0分) A.余华 B.陈忠实 C.莫言 D.贾平凹 答案:C.

5.(单选题)下列作品中,是外国文学作品的是( )(本题1.0分) A.《日出》 B.《纪念傅雷》 C.《听听冷雨那》 D.《最后一片叶子》 答案:D. 解析:无. 6.(单选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本题1.0分) A.比喻、夸张 B.比喻、借代 C.模拟、夸张 D.比拟、借代 答案:A.

7.(单选题)蒲松龄与下面哪位作家是同一时代( )(本题1.0分) A.施耐庵 B.罗贯中 C.曹雪芹 D.吴承恩 答案:C. 解析:无. 8.(单选题)下列诗歌中,属于格律诗的是( )(本题1.0分) A.李白《蜀道难》 B.《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C.杜甫《登高》 D.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 答案:C.

9.(单选题)唐代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本题1.0分)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答案:D. 解析:无. 10.(单选题)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本题1.0分)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答案:B.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 第一课天之道 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 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4.背诵、默写全文 5.主题思想 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 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 一、文学常识 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 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 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 二、论证方法: 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 三、修辞手法: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 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 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 四、成语演化: 1.既来之,则安之 2.分崩离析 3.祸起萧墙 4.开柙出虎 5.季孙之忧 6.大动干戈 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五、重点字词 1.过:动词,责备 2.与:语助词 六、通假字 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 七、特殊句式 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 八、重点字词 1.是: 例句出处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 2.疾: 例句出处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

【自考】04729 《大学语文》复习重点资料

自考《大学语文》 总复习 一、《寡人之于国也》 1、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运用比喻:A“以战喻”、B“五十步笑百步”、C“非我也,兵也”;论证方法 都是:类比法。 3、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4、孟子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为论据,阐述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B对比法。 二、《秋水》 1、庄子: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他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2、庄子的文章多采用寓言形式(《秋水》即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3、本文阐明的道理(主旨)是: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要受到主客 观条件的制约,是十分有限的。 4、北海对河伯说:“尔将可与语大理(指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有限)矣”。 5、庄子用“A礨空之在大泽;B 稊米之在大仓;C毫末之在马体”等阐述论点, 其修辞手法是:比喻;论证方法是:类比法。 6、出自《秋水》的成语:A望洋兴叹B井底之蛙C大方之家D贻笑大方。

三、《五代史伶官传序》(史论) 1、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2、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核心词:天命与人事) 3、本文采用欲抑先扬表现手法,主要论证方法是:对比法(盛:衰)。 4、出自本文的格言名句: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C满招损,谦受益。 四、《论毅力》 1、梁启超:变法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学生,两人主张一致,号称“康梁”。 2、《论毅力》的成文时间(即背景)是:“百日维新”失败不久。 3、文中用:A“操舟”、B“为山”、C“平地”、D“掘井”作比喻,论证:毅力 的重要,运用的论证方法都是:类比法。 4、本文采用:A对比B层递C比喻的手法,阐明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 反是者败。” 五、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演讲词) 1、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家;1917年任北大校长,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 容并包。 2、本文三大观点: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3、大学的宗旨: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北大学生的重任是: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4、敬爱师友要做到:A以诚相待、B敬礼有加、C开诚布公、D道义相勖(勉励)。 六、容忍与自由(议论文)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 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 的是()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 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A. 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 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A. 本纪 B. 表 C. 列传 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然今卒困于此 16.“贻笑大方”、“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 ) 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

大学语文终极复习资料(一考试必过)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填空 1.《诗经》是我国中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 2.《诗经》收录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3.(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4.(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5.《史纪》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二三千年的历史。鲁迅赞之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史纪》内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7.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后人辑有《陶渊明文集》。 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9.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10.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11.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景《黄鹤楼》诗在艺术特色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2.李贺诗中带有明显的伤感情调和浓郁的死亡气氛。故有“(诗鬼)之称。

1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4.(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5.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 。 16.《大观楼长联》共180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被誉为“ (天下第一长联)”。 17.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朦胧派诗人(北岛)。 18.《北岛》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 19.(奥尼尔)被称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 。 20.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思想家诗(孟子)。 21.陶渊明卒后朋友私谥“ (靖节)”。 22.苏轼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2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4.写西南联大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章《跑警报》的是(汪曾祺)。 25.《丈夫》是(沈从文)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 1. 朅:健壮英武的样子。 3. 茕茕:孤单茕独状。 5. 深辙:大车的车迹。 7. 款款:徐缓的样子。2. 杲杲:日光明亮的样子4. 援:取。 6. 俱:同来。 8. 千寻:形容铁链之长。

大学语文资料整理

《有无相生》 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4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5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 1 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 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 4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5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天长地久》 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1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够长久。 2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己反而能占先;(危险时)把自己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不正因为他不自私吗?所以反倒成就了他自己的目的。 《上善若水》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1最高的善就如水。水具有种种优点,它滋育万物而又平静,处守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近乎于道。 2圣人的居处像水一样善于选择地点,内心像水一样善于保持空虚深远的状态,施与恩惠像水一样公平广布,说话像水一样堵塞必止,开源必流善于守信,为政像水一样净化污秽,安定平静善于治理,处事像水一样随物成形而无所不能,行动像水一样动静有时随机应变。 3有了这样的美德唯独不争,所以就不会招致什么怨咎。

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归纳

自考-大学语文-《自考通》归总 《寡人之于国也》 1.简述孟子这个人以及《孟子》的作者? 答: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本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3.加点字解释—— ①领国之民不加少加:更加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跑 ③直步百步耳直:只 ④数罟不入洿池数:细密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动词,王天下,以仁政统治天下 ⑥王无罪岁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斯:这样 ⑦谨庠序之教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 ⑧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约束、制止发:发放 4.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⑴反对霸政,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 ⑵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再施以礼仪道德教育 5.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答:以“民不加多”、“民如何加多”为线索。 6.简述本文的内容结构? 答:⑴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的治国方法跟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⑶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 7.简述孟子实行王道的措施有哪些? 答:⑴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⑵根本措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 8.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答: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9.文章中所用的比喻“涂有饿莩”和用刀杀人却说“不是我杀,是刀杀”都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不顾百姓的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10.本文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材木不可胜用也”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可以无饥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排比。 11.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先是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治理国家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这是“抑”;然后又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是“扬”;先批评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又指出只要不怪罪年成,就可以称王天下。在说理上,先易后难,步步推进。 12.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答:演绎法——“养生丧死无憾(大前提)”,“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没有实行王道。 《秋水》 1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 答: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14.加点字解释以及句子翻译—— ①秋水时至时:按季节 ②东面而望东:动词,向东;东面:面朝东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1.诗经的基本知识概述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共三百零五篇。所以《诗经》又称“诗三百”。《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大家。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2.史传知识概述 我国古代史著卷帙浩繁,按编撰形式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大史体。编年体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其中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善的编年体通史,《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一部自称体系的详尽而周密的编年体史书。 二十四史都属于纪传体史书。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3.唐诗知识概述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散文知识概述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古代的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代表两汉最高成就的史传散文:司马迁的《史记》 百家争鸣不仅产生了诸子散文,也产生了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 5.新诗知识概述 新诗发展的历史分为:初创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深化期。新月派代表:闻一多,徐志摩象征派代表:李金发抒情诗代表:冯至。散文诗代表;鲁迅。 6.小说知识概述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理论上通常认为,借助于艺术虚构,以散体文的形式表现叙事性内容,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关系,命运,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活动环境进行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体裁。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小说的分类有不同的原则,按用语来分,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按文体来分,有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等等;不过现在通行的分类是分成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三种。《大学》 课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2018-2018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神话传说故事 1、神话故事总是充满幻想,但是它们又代表着一种文化,读神话故事就好像徜徉在幻想的海洋里面。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刑天舞干戚……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著名的传说故事有: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来。 二、《诗经》 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简称“诗三百”。 2、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3、“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内容来划分,其中“风”诗 是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部分;“赋、比、兴”是按其写作手法来区分的诗歌类别。 4、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打比方,比喻,常放在 一段话的开头。兴: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喻之辞也。 5、《诗经》的特点: 1)、多用比兴手法。 2)、重章叠句。 3)、四言为主,兼以杂言。 4)、较多使用叠音字。 6、《邶风.静女》表现了年轻人纯洁无瑕的爱情,静女质朴纯真、活泼可爱,男 子憨态可掬,形象极为鲜明;全诗体现了画境之美、情节之美和情感之美; 全诗主要使用“赋”的手法而不用比兴。 三、《楚辞》与屈原 1、“楚辞”作为古代诗歌体裁之一,是由汉人命名的。由于《离骚》是楚辞的代 表作,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2、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著名诗人是屈原,屈原最著名的一篇诗歌是《离骚》。其 中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等。 3、楚辞指战国时期形成的具有楚语和楚音特征的、富于地方色彩和楚地民歌传 统的新兴文学样式,是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加工发展而成的,是屈原等作家创作的富有南方民歌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的作品,是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一部诗集,又被称为“骚体”,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4、楚辞的特点:浪漫的精神气质、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鲜明的南方楚地特色、 独特的语言风格。 5、独特的语言风格:语气词“兮”字的大量运用、六言句式、华丽的辞藻。 6、《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写而成,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神话色彩 和奇丽的想象。 7、《湘夫人》是屈原《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