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产属于谁 导学案

财产属于谁 导学案

财产属于谁  导学案
财产属于谁  导学案

一、明确目标(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财产归属的划分,公民合法财产的种类,理解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掌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

2.能力目标: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合法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式,提高对合法财产的保护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以致用,培养依法维权的意识

二、预习检测(相信自己行,自己方能行):

1.财产的归属、、

2.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哪些?

3.财产的所有权

①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对的财产享有、、和的权力。

②财产所有权是一种直接与相联系的权力,

4.为什么要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保护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意义)

5.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方式

①我国的,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它可以通过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等方式追究侵权人的责任。

②我国的,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它可以通过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等刑罚手段,追究侵权人的责任。

6.当财产所有权受侵害时怎么办?

(1)当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当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当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损坏或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事实没收财产的行政处罚,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总之,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及时寻求法律帮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合作探究(领先来自争锋,成功源于合作):

你来分一分这些财产属于谁?

①家养的猪②单位的车③国有企业④你家的液晶电视⑤街心公园⑥学校内的篮球架

属于国家所有:

属于集体所有:

属于个人所有:

你来辩一辩下面财产的合法性

①建筑工人阿强在一次地下施工中发现两个金元宝,趁人不注意将其裹在衣服里带回家。

②小远在放学的路上拾到一个装有820元人民币的钱包,将之据为己有。

③小亮征得父母同意,用家庭存款的利息购买了一台照相机,自己使用。

④小马的父亲是位民营企业家,年终缴纳各种税款后,获得了35万元收入。

⑤某副市长。索要和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720000元,美元21000元,将其做为家产。

⑥小明过年时,爷爷、奶奶、姑姑都给他压岁钱,共计1000元。

⑦效力的作品被发表,缴税后自己所得5000元。

上述财产属于个人的有:

不属于个人所有的有:

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

1、合法财产:取得财产的方法。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

选一选,下列哪些属于公民的合法财产

①依法承包的土地或果林②贪污受贿得到的钱财③纳税后的工资或利息④赌博获得的钱财⑤以法律程序购买的房屋⑥无意中从地理挖出的文物,从水里打捞的财物⑦清幽赠送的科技书

属于合法财产的有:

不属于合法财产的有:

2、我买了一台电脑,把它放在书房里,是对财产行使了权。

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是对财产行使了权。

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打字店,是对财产行使了权。

我把电脑卖给别人,是对财产行使了权

3、连连看

占有权把钱存到银行获得利息

使用权有人下班后把自己的自行车放到车库里

收益权学生把自己的衣服捐给地震灾区

处分权孩子用过年的压岁钱买了几本世界名著

4、选择题

1.一些未成年人购买了盗版光盘、抄袭了他人作品,他们这样做()

①一种违法行为②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权③只是不道德行为④可以省钱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2.下列属于公民个人合法所有财产的是()

A.采用抢劫、盗窃、贪污、洗钱等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

B.自己通过诚实劳动得到的合法财产

C.将他人遗失物据为己有

D.把公司的公共财物拿到自己家中占为己有

3.小明把自己的衣服捐给了灾区,她行使了公民个人所有财产中的()

A.占有权

B.收益权

C.处分权

D.使用权

4.公民的合法收入是指()

①自己的工资和奖金②承包收入③炒股赚的钱④购买彩票中的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案

节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案 课题 第九课节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课时 本学期第___课时 日期本单元第_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感知目标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 能力 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 知识

记住财产所有权的内容,知道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手段,掌握遗产继承的方式等。 重点 难点 重点:公民依法维护合法私有财产权和合法继承权。难点: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学 习 流 程 一、周周清检测: 二、时政新闻:学生播报,教师提供典型新闻。中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前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一个月内制订出校车安全条例,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为此,国务院法制办在今天召集相关部委征求意见。三、导入:第八课是伴我们一生的人身权利,第九课要学习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权利。节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的?是本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导入课题:财产

属于谁、留给谁 四、学习过程: 出示学习目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结果,看学生是否将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写在课本相应位置。 公民应怎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4、公民应怎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 教师结合讲解: 目: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师生将学习目标中的问题明确答案。 认识财产权:某农民买了一辆拖拉机,用拖拉机耕地、运庄稼、出租给别人、卖掉。思考问题: 某农民将拖拉机买回家,用拖拉机耕地、运庄稼、出租给别人、卖掉,他对他的这一财产行使了哪些权利? 他为什么能够用他的拖拉机耕地、运庄稼、出租给别人、卖掉? 教师总结:财产所有权是指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学生站立记忆,记熟的坐下,小组评价,然后教师抽查小组轮流播报时政新闻完成的小组加1分学生在课本上做笔记 学生自由回答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归纳出遗产的三个条件,进而分辨出哪些属于遗产;列举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阐明法定继承顺序和未成年人的继承权;识别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权的实现方式;运用法律实现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以遗产继承案为线索,通过情景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能够联系遗产方面的法律条文,灵活运用到案例中进行对具体情境的客观分析。 3、情态与价值 通过对两个案例的交流讨论,在面对社会复杂多样的价值观的同时,形成正确的遗产继承观,认同在遗产继承中既要尊重权利、尊重法律,同时又要坚持互谅互让、和睦团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意识到在面对先辈的遗产时不能只看到物质上的财富,还要继承前辈无形的精神财富,形成通过自身努力创造财富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教学难点:遗产继承要互谅互让、和睦团结。

三、教学策略 小组交流探究、情境分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视频1:喜从天降 提问:是什么事让胡一统这么高兴?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围绕遗产话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板书:财产留给谁 过渡:能够继承遗产对于有些人来讲是天大的好事,但是对有些人来讲却是烦恼的根源。 (遗产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喜,但对有些人来讲却是忧。) 出示材料1:遗产风波 过渡:侯耀文留下了多少遗产? 出示材料2:侯耀文的财产 提问: ①哪些是侯耀文的个人合法财产? ②这些财产可以称为遗产吗? 遗产的条件: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二)继承的方式 出示材料3:遗产怎么分? 提问:你觉得侯耀文的遗产应该分给谁?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和导学案(2019,融入最新教材内容)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高一政治备组主备人:覃正辉 一、知识联系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同一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知识框架 三、核心素养 四、具体知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为主体(原因): (1)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2)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发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3、国有经济 ①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②地位和作用: 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家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③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 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④实现形式-------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4、集体经济 ①含义:部分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②地位: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主要经济形式 ③形式: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④意义(作用): A.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B.有利于发挥公有制主体地位,实现共同富裕。 5、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经济发展方向、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稀缺资源的能力。在重要行业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知识链接------公有资产 公有资产构成:由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构成的公有资产, 公有资产分类:主要包括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是以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的资产,非经 营性资产是投资于行政、国防、公益事业等而形成的资产 7.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 ①我国现阶段主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成分。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个体经济

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 庙坪九年制学校:李永英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让他们能够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并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主义优良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遗产、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范围、继承顺序;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培养学生优良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是非判断。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同龄人晓军因为家庭财产问题非常困惑,现在他一家人来到了我们这儿…… 活动一:角色扮演——阅读关于晓军的材料 学生分角色扮演晓军一家人(材料:中学生晓军,全家共六口人,属于其父所有的个人财产有稿酬存款、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其家产还有五间私房、彩电、冰箱等。因晓军父亲病情恶化,晓军的母亲、爷爷、奶奶、姑姑都在在谈论财产继承问题,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晓军父亲的财产和所有的家产。晓军也觉得似乎有理。) 教师:看了晓军家的情况,请你谈谈一家人谁说的有道理?真的所有的人都能继承晓军父亲的财产吗? 板书:二、财产留给谁 (二)讲授新课 1、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板书) 首先我们明确几个概念:什么是遗产?继承人?什么是被继承人?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材料。 学生1:遗产就是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学生2:被继承人是遗留财产的死者,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是继承人。 教师:明白了这几个关于继承问题的概念后,让我们再来看晓军家的事。 晓军父亲尚未辞世,财产能继承吗?是否所有的财产都可以继承? 学生1:晓军的父亲尚未辞世,其财产不能继承。 学生2:即使晓军父亲死亡,也不是所有的财产和家产都能继承 学生3、假如晓军父亲的财产中有来源不明的,晓军的家人就不能继承。 学生4:父亲死亡后,他的所有个人财产如稿酬存款、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学生5:还有家产五间私房、彩电、冰箱等属于父亲的那部分可以作为财产继承。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谁来归纳作为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归纳得出: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的个人财产。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板书) 活动二:家庭AB剧(多媒体显示:)

八年级物理 71《走进分子世界》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 71《走进分子世界》导学案苏科 版 7、1 走进分子世界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过程和方法:⑴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⑵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二、预习思考 1、科学家发现,物质是的,许许多多的现象都能用物质的模型来解释、当物质分到一定程度,性质会发生变化,科学家把能保持物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活动 7、1选择一种模型: 2、用炭素笔在白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

。 3、将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看到的现象。 。 3、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再注入酒精,在液面的最高处做一记号。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水与酒精总体积是否和混合前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相等。如不相等,发生了什么变化。科学家们根据上述的现象,设想了三种物理模型。模型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模型3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去。 4、分子的大小。科学家们发现分子是分小的,小到什么程度。用肉眼肯定无法看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无法看到,要用放大几千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依稀可见。如果把2500万个水分子排成一行,只有一厘米;若把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和地球相比。如果把1cm3气体装在一个容器中,每秒钟从容器中跑出1亿个气体分子,要跑9000年才能跑完。 5、介绍分子直径数量级。如果将分子看作是一个个的小球的话,这个小球的直径只能用10-10m来衡量。人们常将10-10m称为1埃。如水分子的直径为4个埃,氢气分子的直径为

财产留给谁导学案

《财产留给谁》学案 广州市第89中学初二年级 一、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公民合法财产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二、学习目标 1、遗产、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涵义。 2、遗产必备的三个条件、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继承的实现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继承权的协商与维护。 重点: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要即时寻求法律救助。 难点:继承权的实现方式;遗嘱继承与遗赠的区别。 三、初步学习完成下列填空(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挑这些作为空格) 1、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___________称为被继承人。 2、被继承人遗留的___________财产称为遗产。 3、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____________。 4、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称为_____________。 5、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_________继承和_________继承两种。 6、所谓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_________________的继承方式。 7、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继承人理应本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精神_____________处理继承问题。 深化学习 案例第一部分 中学生晓军全家共六口人。属于晓军父亲的个人财产有稿酬5万元、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其共有家产还有私房、彩电、冰箱等。因晓军父亲病情恶化母亲、爷爷奶奶、姑姑就开始谈论财产继承的问题。 这时财产能继承吗? 请结合“课本P76”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4个问题 ①晓军的父亲尚未辞世其财产能继承吗? (能,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晓军家的共有财产如私房、彩电、冰箱等能作为遗产继承吗? (能,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宝石古玩后被公安部门认定为非法走私品能作为遗产继承吗? (能,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所以,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第二部分 不久晓军的父亲病逝。 此时,遗产由谁来继承?又如何继承? 请结合“课本P77—78”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3个问题: ①谁能够继承遗产呢? 我国继承法在第二章“法定继承”中规定,被继承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导学案苏科版

【关键字】八年级 第七章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 【学习目标】班级姓名 1.通过活动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体会分子世界的物理性质,并能从微观分子运动的角度定性地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3.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时采用模型法的意义。 【课后作业】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水味B.衣箱里的樟脑块不断变小,箱内充满樟脑味 C.把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D.在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 2.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 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由于() A.分子间无间隙B.分子间无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 5.下列对分子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A.用普通缩小镜观察炭笔的笔迹,可直接观察到炭分子 B.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墨水滴入清水杯中,整杯水会变色,可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海绵受挤压后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6.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的是() A.花开时香味扑鼻B.扫地时尘土飞扬

财产清查》教学设计

第七章《财产清查》教学设计 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学习主体及对象情况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各章节内容的学习后,对本学科有种“爱憎兼备”的情况:憎为基本理论、原理的晦涩;喜为在账务处理方面,突破难点后的成功感。本部分教学内容,是整个会计基础工作的必不可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做好资料的准备。从考核的角度看,本部分考点不多,不属于考纲重要内容,但本部分的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及合理的学习方法引导,对学生增强本学科的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教学思路 本部分内容的教学,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转换(假定为物资管理员、出纳员等)来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利用小组合作来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从而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银行存款清查方面,将教材内容与会计模拟实操内容相结合;在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面,着重引导学生在迁移借贷记账原理的基础上,辅以“逆向思维”的方法,根据实际问题进行灵活处理,以达到教学双方的和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和种类; 3)掌握各种财产清查方法的适应范围。 *能力目标1)掌握两种物资盘存制度的区别; 2)基本能熟练根据会计工作规范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账务处理。 *情感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规范、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日后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四、教学重点 1.两种物资盘存制度的区别; 2.银行存款的清查; 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五、教学难点 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2.“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运用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1.7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情解读 (一)考点提示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二)复习建议 基础自查: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分配制度? 2.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 3.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4.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分配公平? 5.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6.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 7.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考查重点:我国的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关注热点:1.工资制度的改革,各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央企薪改方案。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体现我国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3.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企业内部的薪酬分配权是企业的法定权利,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定,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重点知识探究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正确认识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1)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2)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是指劳动收入以外的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各种收入。主要包括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等。其中,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是指惠农政策、社会保障等所带来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退休、养老金、价格补贴等收入。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 2.判断分配方式的标准 (1)按劳分配的判断标准: ①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②必须是劳动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表现形式: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导学案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导学案 内容标准: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意识,初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 (二)能力: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培养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知识:理解我国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明确财产继承权及怎样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 一、课前延伸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阅读学习课本P106――109页,解决下列问题: 1、我国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__、__、__和__的权利。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国家运用__法律手段和__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__。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是__。 3、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依据法律规定,公民的遗产继承可分为-----------和-------------两种方式。优于。 二、课内探究 (一)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小组内讨论:该农民对拖拉机享有哪些权利? 结论: 2、尝试归纳:(阅读课本P107-108页) 我国法律是怎样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 3、交流讨论:(结合P108页漫画) 当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怎么做?

(二)、精讲点拨: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 第一顺序: 第二顺序: 小组内讨论: 当公民的合法继承权受到侵害时怎样做?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与大家分享。 (三)、有效训练,迁移应用 1.在我国,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A.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B.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C.通过行政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D.通过宪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2.我国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在法定继承当中分成两个顺序,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继承顺序是()A.子女兄弟姐妹父母

最新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 内容标准:二 3.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受法律保护,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的经济权利的自觉性。 2.能力:增强学生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培养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3.知识:理解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是受法律保护的,明确财产继承权及怎样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 教学重点、难点: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财产权和遗产继承的相关案例,查阅相关法律知识。 学生准备:调查各自家庭近年来新增了哪些财产;了解自己周围的遗产继承事例。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造反运动”,如果指令者说向右,大家的头要向左转;如果指令者说向前,大家的头要向后转。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活动:词语解释“拾金不昧”并评价这样的行为

设计意图:选取与财产有关的话题,激情引趣,初步认识财产,导入课题。 二、共同探究体验感悟 【老李的故事一:财产所有权】 情景表演:老李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出租车司机老李,今天我送一位乘客去火车站。他下车后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我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人民币,这时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我想我就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于是我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捐给患病的学生,帮助这位学生治病。 【巧学善思】 (1)本例中,这5000元应该归谁所有? (2)王某对这5000元应该享有什么权利? (3)老李对这5000元行使了哪种权利?老李有权这样做吗? (4)老李的行为是拾金不昧吗? (5)老李该不该把钱还给王某呢?为什么? (学生组内交流、探讨,并展示。) 设计意图:用学生身边的事例,通过出租车司机的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财产所有权,学会区分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明确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然后出示法律在线,让学生掌握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法并学会运用。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九课 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案鲁教版

班级: 姓名: 第九课 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的经济权利的自觉性。 [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等合法权益。 [知识]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 教学重点、难点: 1、“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既是本课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2、“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导言:我们在生活中都拥有一定的财产。财产属于谁?公民应当如何依法获取和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财产留给谁?我们有没有财产继承权? 共同探讨: (一)、财产属于谁? 1、 学生观察教材106页连环画,并结合“相关连接”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 拖拉机是该农民拥有的财产吗?该农民为什么能够这样做? 学生讨论、总结:公民享有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学生自学107页第二段和“相关连接”,了解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相关规定,知道在我国,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民事法律手段和刑事法律手段是我国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主要方式。 3、 寻找维权途径: 案例1:小明把爸爸给他买的昂贵的网易通带到了学校,张浩因与小明争吵,一怒之下,把小明的网易通摔碎。 学生讨论:小明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略 案例2:教材109页。村民老张与村委会签约承包荒地栽果树,获得丰收后,新上任的村干部毁约,侵犯老张的合法私有财产。 学生讨论:村委会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老张应该怎么办? 师生共同小结:当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受到侵害时,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帮助。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财产留给谁? 1、 自主学习、感悟 案例:王某全家六口人生活在一起,父母已退休在家,弟弟是某中学的教师,儿子小明刚读初中。王某夫妇开服装店,有存款42万元,还有个人财产图书、字画等。天有不测风云,王某因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临终前对全家人说,把图书、字画留给当教师的弟弟。 问题探究: 1)、哪些属于王某遗留的财产? 2)、王某遗留的财产在继承时应如何分配? 3)、假如王某的妻子不愿将图书字画给王某的弟弟,应该怎么办? 学生自学教材109---111页内容,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基本概念:财产继承权 继承人 被继承人 遗产 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继承权。保护公民的继承权,是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八年级(上) 思品教学案

地理导学案及答案

第3讲世界陆地和海洋 班级学号姓名 一、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分布 ⑴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29%为。 ⑵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 ⑶南北两极附近海陆分布不同,北极地区为,南极地区为。 ☆做一做☆ 1.在下面左右两图中分别填出大洲、大洋名称。 2.七大洲 ⑴概念 大陆:指面积广大的陆地,全球有(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是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是半岛。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 ⑵七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洲、洲、洲、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洲、洲;洲跨东西两半球。 ☆做一做☆ 2.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上图中画出南北回归线和120°E、90°W

(2)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东西半球中的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上。 (3)下列哪个纬度上陆地所占面积的比例最大?()A.0°B.30°S C.30°N D.60°N ⑶大洲分界线 亚洲、欧洲分界线——山脉、河、山脉、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线——运河、红海、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海峡 南美洲、南极洲分界线——海峡 欧洲、非洲分界线——海峡、地中海 3.四大洋 ⑴四大洋的名称及特点 _____洋: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_____洋:呈“S”形。 _____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_____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⑵海、海峡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⑴平原:海拔一般在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⑵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面坦荡或起伏,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 ⑶山地:海拔在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较陡。 ⑷盆地:周围、中间,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 ⑸丘陵:海拔一般不超过米,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下,坡度和缓的地形。 ☆做一做☆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财产属于谁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政治导学案 第四课第二框题财产属于谁 备制人:李吉媛复核人:使用时间:2012年10月15日编号:11 【课型】预展课 【授课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含义,理解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方式,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不侵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重难点】重点: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方式 难点:侵害财产所有权承担责任的方式 【学习活动安排】 新闻播报----搜集新闻材料时,要抓住新闻中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事件,注意多关心热点新闻,更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目标展示----注意目标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仔细阅读课本相对应的部分,然后根据自学问题,找到关健词和句子,并组织答案。(参照教材P46——P49) 1.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2.我国的,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 3.我国的,是保护公民全法财产及其所在权的锐利武器。 4.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侵害财产所有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5.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侵犯财产罪,它包括哪些罪名? 6.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应及时寻求,依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要运用自主学习中的的知识处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 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哪些? 2. 小王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什么权利?这项权利是如何体现的?

(1)小王买了一辆小轿车。 (2)小王驾车送自己的儿子上学去。 (3)办理相关手续后,小王驾车进行运营。 (4)三年后,小王把这辆车志掉了。 3. 甲出国前将自己的DVD机委托给乙保管。乙在甲走后,擅自将甲的DVD机低价卖给丙。甲回来后得知DVD机被卖,便要求丙返还原物。丙不给,理由是该机是自己花钱买来的,对其拥有所有权。为此,甲丙二人争执不下。 (1)你认为DVD机的所有权应该属于谁? (2)甲、丙二人应通过什么途径确认和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能力提升-----整理本节课的思路,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让中国人民蒙受灾难,也保全中华民族更加团结、坚强和成熟。地震后,人民群众纷纷为抗震救灾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从财产权角度看,人们行使的是() A.财产的占有权 B.财产消费权 C.财产的收益权 D.财产处分权 2.2010年1月18日,《南京晨报》消息:南京一名86岁的独居老人陷入病危,他将存有27万元的银行存折送给了照顾他5年的一个农村保姆,老人是在行使自己财产的()A.占有权 B.使用权 C.处分权 D.收益权(二)非选择题: 农民王某于2011年5月4日,在县城农贸市场买了一头小牛。2011年5月8日由于一时疏忽,小牛从家走失。走失的小牛恰好被邻村的农民于某拾得,并将其赶回自己的家中。于还对他人说这头小牛是自己从集市上买来的。2011年6月5日,于牵着拾得的小牛到集市上去卖,正好在路上遇到王某,当即被王某认出,王某即向其索要,于某拒绝返还。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王某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农民王某和于某,谁取得小牛的手段是合法的? (2)王某和于某,谁对这头小牛享有所有权?为什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全国获奖导学案

地理高效课堂导学案 课题:《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一、【复习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及资料概况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能通过地图认识到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3.学会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 4.了解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文化特点。 二、【复习梳理】 1.位置(1)海陆位置:日本位于洲东部,洋西北部。(2)纬度位置:日本大部分属于带,中纬度。 2.领土组成:由、、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岛屿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岛,首都是。 3.自然环境(1)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2)地形特点:以、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是日本最高山峰。 (3)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4.日本多火山、地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5.发达的经济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2)经济特点:为主的经济。 (3)工业分布:沿岸和沿岸狭长的地带。分布原因: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而且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地,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4)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主要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6.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日本民族构成单一,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三、【合作探究】 【例题1】(2011 年山东临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 500 多次,当地时间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日本迄今震级最高地震——里氏9.0 级地震,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 程度的海啸袭击。不久以后的3 月24 日,在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 级地震。

学生个人财产安全教案

中学教案活页纸主备人:林建凤审核人: 课题学生个人财产安全教育课型课时学习目标1,对学生进行财产安全知识的宣传。 2,使学生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财物的丢失。 3,在发生一些突发状况应该如何应对,把损失降低到最低。 学习重点如何防盗,避免丢失。 学习难点提到防盗意识。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

一、导入安全教育内容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个人财产吗? 个人财产指个人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 中学生的财产指什么呢? 中学生的财产主要是指金钱,饭卡,手机,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等。 二、中学生应如何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1)提高警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一般防盗的基本方法是人防、物防和技防。其中人防”是预防和制止盗窃犯罪唯一可靠有效的方法。事实上发生在在校学生周围的盗窃案件大部分是由于在校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淡薄而引起的,不注意对自身财物的保管,给盗窃作案分子以可乘之机。 在日常生活中,在校学生应从以下几个环节上加强安全意识培养,提高防盗能力。 1.尽量不要在书包内存放大量现金和与学习无关的贵重物品,以减少别人的注意力;对于大额现金不要随意放在身边,应就近存入银行,同时办理加密业务,将存折和印鉴、密码、身份证分开存放,最好不将自己的生日、手机或家庭电话号码、学号作为自己的存折或信用卡的密码,防止被他人发现盗取。 2.二是对贵重物品如手机、快译通、相机等,一来学校应该交由老师帮忙保管。 3.同学外出采购、游玩尽量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如必需带的钱款较多,最好分散放置在内衣袋里,外衣只放少量现金以便购买车票或零星物品时使用。 4.外出时,不要把钱夹放在身后的裤袋里,乘公共汽车不要把钱或贵重物品置于包的底部或边缘,以免被割窃走。在挤车或拥挤时,包应放在身前,不管是吃饭购物或拍照时,包不能离身,至少不能脱离视线,以免疏忽被人拎走。 5.在人多杂乱的地点不要翻点现金,以免被扒手盯上。同时也不要因不放心而不时摸放钱包的的地方,这样同样会引起狡猾的扒手的注意。 中学生的财产指什么呢? 学生积极主动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财物丢失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的。 2

辽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 3-7-2 财产留给谁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财产留给谁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明确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2、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 3、遗产继承权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协商解决继承问题,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要依法予以维护。 目标达成: 在遗产继承中,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继承问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各小组组长提问 【创境激趣】 情景预设 看案例,引入新课 【自学导航】 学生边阅读教材76-80页,边找出重点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 2、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其二(),其三()。 3、第顺序继承人包括()、()、()。 4、继承方式包括()、()。 5、我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和()。 【合作探究】 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并做好交流的准备。 1、被继承人?遗产? 2、遗产必备的条件? 3、继承人?继承权? 4、法定继承人?继承顺序? 5、继承方式种类?

6、理解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赠? 7、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怎么办?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知识迁移 1、 2、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按照法律规定,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有 ( ) ①法定继承②赠与国家③遗嘱继承 ④遗赠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2.张先生从小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家后一直承担着照顾爷爷奶奶的责任,两位老人生前立下遗嘱,去世后由张先生继承他们的一套私房。后来两位老人去世后,张先生的叔叔提出要继承该私房。对此,大家有不同见解,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该由叔叔继承,因为叔叔是第一顺序继承人B.应该由张先生继承,因为张先生是第—顺序继承人 C.应该由张先生继承,因为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D.该房产由张先生和叔叔共同继承 3.公民徐某有一儿两女,妻子早逝,几年后徐某也因病去世。留下遗嘱把自己的一套房产和3万元钱留给一直悉心照顾自己的小女儿继承。这种继承方式属于 ( ) A.遗嘱继承 B.法定继承 C.馈赠继承 D.遗赠继承 4.下列不属于我国继承法所确认的遗产范围的是( ) A.公民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B.公民正当工作所得到的工资 C.公民合法的股息、红利、房租等收入 D.公民承包的土地 5.下列关于法定继承两个顺序的关系描述没有错误的是 ( ) A.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开始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B.没有第——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C.第一顺序继承人都放弃继承或丧失了继承权,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D.两个顺序继承人同时继承并且份额相等 二、简答题 1、遗产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现身说法这一环节的体验,培养自己相互尊重、互相关爱、相互谦让的精神。 (2)通过感悟比尔盖茨的决定树立奉献社会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案例《刘大勇家的遗产风波》的分析,提升自身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小组探究了解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的含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原则;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等知识。 【教学重点】: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教学难点】: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教学方法】:小组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家庭会议”音频;将学生分成小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比尔·盖茨

【设问】你们认识这个人吗? 学生:回答 过渡:比尔·盖茨利用自身优势抓住了机遇,继而通过不懈努力成为IT领域的佼佼者。成功不仅给他带来了名望、地位,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令人羡慕的财富。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材料一:美国《福布斯》杂志3月份公布了2014年全球亿万富豪榜,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阔别四年后,以760亿美元的净资产重新登顶世界首富宝座。 过渡:那可能有人就想了,要是当比尔·盖茨的孩子得多幸福啊!他有那么多钱,以后一定有大笔的遗产可以继承。是这样的吗? 材料二:盖茨夫妇先前多次提到,除了给自己的3个孩子每人留下了1000万美元和价值1亿美元的家族住宅外,其余98%的财产,将全部留于以他和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但最近一次,他们说:“我们决定不给孩子留财产。” 过渡:盖茨这种处理财产的方式可以吗?他的孩子真的什么都得不到吗?这就涉及遗产继承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财产留给谁》。 设计意图:借助时事新闻,运用情境创设法,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处理财产的方式为依托导入新课,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为结尾学以致用环节埋下伏笔。 二、依托案例学习新知 环节一:以案说法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掌握孟子的一些名言和《孟子》中的成语 3、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二、教学重点: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教学难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创作背景: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题目是编者加的。“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习过程: 一. 学生迅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