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

1.社会分化: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它是指社会系统中原来承担多种社会功能的某一社会结构的要素逐渐发展为承担单一社会功能的多个社会结构要素的过程。社会分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划分: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

2.社会的特征(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3)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不同,它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有组织地结合起来的系统,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文化。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因此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更为丰富多彩。(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3.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首先,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其次,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第三,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第四,社会互动并不是非要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能发生。第五,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统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第六,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4.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答:①传授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的技能,即学习语言和其他文化;谋求一定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②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③指点生活目标。生活目标即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对于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通过社会化指点青年人生观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④提供角色人选。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5.集体行为的涵义:集体行为就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来说是自发的、无组织的群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集体行为的条件:(一)环境和场所(二)失范(三)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四)相对剥夺(五)权力斗争

6.群众:它指的是由于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利益而临时聚集到一起的人群。表意群众。是指为了其成员的个人满足而组织起来的,可以提供感情表达和释放机会的群众。行动群众。也就是正在行动的群众,即参加暴乱、骚乱或从事其他极端活动的群众。团结群众。其实这是表意群众的一种形式,但是这些群众还具有一些超越情感表达之外的社会功能。

7.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和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社会现代化的内容:第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它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第二,以民主和法制为核心的政治现代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没有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很难推进和持久。第三,以理性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化.所有人类创造的文化的各方面都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第四,城乡社区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要走城乡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城乡一体化是二者繁荣到一个水平上,打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分彼此,融为一个新一体的现代化。第五,以科层制为核心的组织管理的现代化。是指从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在组织结构、活动规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组织管理的科层制。第六,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现代化活动的主宰者。社会现代化的特点:答:①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②社会现代化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教育不发达,就不具备现代化的基本条件。③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

8.代际流动:所谓代际流动,是指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在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等方面的异同和变动。

9.合理社会流动的意义:第一,合理的社会流动有助于取代封闭、固定的分层结构,形成一个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第二,合理的社会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第三,合理的社会流动能有效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社会流动类型及划分的意义:从广义上讲社会流动是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上的社会流动一搬反指个人在社会地位的变化。由于划分流动的标准不同,因而流动的的类型也多种多样:A、按流动主体分: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B、按流动方向分有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C、按流动参照物分有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10.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社会控制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正常运行。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保持社会安定,统治阶级或社会利益的代表力量就要对越轨行为进行控制。(2)维持正常生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就要动用社会控制手段对破坏生活秩序者予以约束制裁,缺乏这种控制会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3)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社会就不能顺利发展。社会的正常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实现的。社会在运行过程中的有序是依靠社会控制来达到和保障的。(4)社会控制的反功能: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另外,僵硬而有力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标的追求。僵硬的社会控制常常会积累矛盾,酿成更严重的社会冲突,冲击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在发挥社会控制积极功能时,要注意它的反功能。社会控制的实现形式:答:1.习俗,道德和宗教 2. 政权,法律和纪律 3. 社会舆论和群体意识

11.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完成基本社会化之后,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

程。继续社会化是一种成年期的社会化。

12.同辈群体:指的是有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

13.文化的特征:1.地域性指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地方性。它意味着在特定的地域内呈现着较为相近、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使它们和另一地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或差别。2.共同性首先,指有些文化既发生和存在于这个地域,也发生和存在于那个地域,因此,便成为诸多地域的共同文化,或者说是世界性文化。其次,文化的共同性还指发生和成熟于特定地域的文化为其他地域所接受、所吸收的情景。有些文化最初是在某一特定的地域形成,但这种文化又可以为其他地域所接受,这样,先前的地域文化就转化为共同性文化。3.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又称文化的时代性,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并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4.继承性 文化的继承性是指任何一代人所拥有的文化,总是继承前人的成果,进行文化累积,在前人创造的文化基础上向前发展的。文化是一个不断继承和更新的过程,不能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去看待文化。

14.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1、社会性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后果都是社会的,其解决也需要社会通力合作才有可能。 2、公共性 3、破坏性

15.社会整合理论:是指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亦称社会一体化。社会学常论及的社会整合有文化整合、制度整合、规范整合和功能整合。

16.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他所强调的划分基层结构的三维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社会标准.

17.角色冲突: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1、角色内冲突角色内冲突是指发生在同一个人所扮演的同一角色内部的冲突。 2、角色间冲突角色间冲突是指发生在同一个人所扮演的不同角色间的冲突。 3、角色外冲突角色外冲突是指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扮演者之间的冲突。

18.角色失调人们的角色扮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失败,这些就是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即角色失调。

19.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和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初级社会群体特征:第一,成员有限。第二,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第三,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第四,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第五,成员难以替代。第六,群体整合程度高。第七,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初级群体的功能:正功能。第一,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第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第三,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负功能(1)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2)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20.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2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指组成家庭的成员及其相互关系。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的扩大化,可以理解为一个核心家庭加入非直系未婚家庭成员而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与其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是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的夫妇与其子女组成的家庭,一般是兄弟们结婚后不分家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家庭中至少有两对同代的夫妇关系。是家庭成员有三代血缘关系,但第二代成员缺位的家庭。第二代缺位有两种情形,一是不共同生活(如在外地工作),二是死亡。特殊家庭。单亲家庭:离婚者与未婚者与子女组成的家庭。重组家庭:指夫妇双方至少有一人已经历过一次婚姻,并可有一个或多个前次婚姻的子女及夫妇重组的共同子女。重组家庭的特点是人数相对较多、结构复杂。残缺家庭:未婚子女组成的残缺父母或者残缺一方的家庭叫残缺家庭。简述家庭的起源和发展。答: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的发展经历了四种形式。①血缘家庭。这是家庭发燕尾服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婚姻集团是按照辈分区分的,即辈分相同的男女五为夫妻。②普那路亚家庭。处在这一发展阶段上的家庭,已经禁止近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关系,最后逐步发展到也禁止旁系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它是群婚制的高级形式。③对偶家庭。它是从群婚制到一夫一妻制家庭形式的过渡。④一夫一妻制家庭。它是在野蛮期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交替时期由对偶家庭发展出来的。

22.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A、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B、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C、组织面员都具备各专来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D、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来的所有者。E、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玩例外地普遍适用。F、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科层制组织在弊端:(1)形式主义。科层制强调组织成员应严格照章办事,然而过度的照章办事也会产生形式主义的弊端,即组织成员将把照章办事本身视为首要的甚至唯一的行动准则,而真正的组织目标反而不被人重视。例如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科层制组织的职员会宁肯拘泥于组织的办事程序,而不是采取更好实现组织目标的灵活行动。(2)繁文缛节。科层制强调组织各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各种交涉应具有正式性,通常要求以公文的形式或特定的仪式来进行,由此会产生繁文缛节的弊端。过多的公文往来和举行仪式不仅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在很多情况下还将大大降低组织的工作效率,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3)用人困境。科层制虽然强调依才能录用职员,但同时按规章给予晋升的机会,这就会产生源于“彼得原理”的用人困境问题。所谓“彼得原理”是指个人的晋升往往依据其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而非依据此人是否具有所将晋升的那个职位的能力。由此会造成能力不充分的人不恰当地占据了较高的职位,从而降低了组织的行动能力。(4)人情味欠缺。科层制要求组织成员在办事过

程中应去除个人的思想情感对组织事务的干扰,避免由人的主观性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但是过度强调这一点,往往使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感到缺乏人情味,个性不能体现,成员彼此之间疏离和冷漠。而这将会挫伤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既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组织的发展。(5)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科层制强调组织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但组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规章制度的改变往往滞后,从而降低了组织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优点:相比较其他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它在严密性、合理性、稳定性和适用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任何形式。1.严密性。权力的层级结构制度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的可靠性。位于层级结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职权限制,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发生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把问题转交给哪个部门、哪个职位;如果需要做出某项决定,那么决定应由谁来做出。这种严格按等级、法规运作权力的结果,可避免组织之间、个人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2.合理性。科层制组织按照层级节制的原则,保证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组织内部存在大批专家,他们拥有专门知识,再充分利用档案,这样,组织就有可能通过精确的计算对未来的事件进行可靠预测,从而使组织的行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3.稳定性。在科层制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它的一个主要优势。任何行政法令、决定、条例都有书面形式的规定和记录,详细而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了组织行为的稳定性。4.普遍性。在韦伯创立科层制理论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科层制组织的崛起已被证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工业组织、政府机构、工会、宗教机构等一切大型的组织都经历了官僚制化的历程。在当代工业社会,科层制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科层制管理结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23.越轨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越轨的社会原因:答:社会学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等角度解释越轨行为何以发生。有社会失范论,亚文化群体论,和标签论。社会越轨的影响:1.破坏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安定。

2.破坏正常的社会生活,破坏大多数人的利益。越轨行为的判定标准。答:根据对越轨行为的界定,我们强调了要以群体或社会的规范为标准来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越轨,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社会行为规范都有其适应范围,超出这一范围,它就失去了作为评判标准的资格。同一行为在某一背景下被认为是越轨,在另一种背景下,则可能被认为题上正常行为。首先,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另外,同一社会中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还有,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评价。由此看来,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适用于行为者的群体和社会的规范,这里要考虑许多具体因素。这样判定标准就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情境下行为者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普通越轨被视为违反一般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相应的分类就有思想越轨,行为越轨,甚至身份越轨;而特殊越轨则是犯罪。违法行为:违犯法律规定的行为,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指触犯刑律而应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违警行为: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安秩序的规则、规定、条例的行为,严重的违警行为有可能转化为违法行为。违规行为:一切不按常规办事的行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社会越轨。越轨的原因分析:1、生物学的解释生物学的解释就是把人类生物、生理方面的特征作为社会越轨的原因。以意大利的犯罪学家龙布罗梭为代表。 2、心理学的解释心理学的解释就是试图从人类心理方面去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健康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越轨。越轨与控制手段:1、宗教2、习俗3、道德4、政权5、法律6、社会舆论越轨行为的负功能1、越轨的广泛流传,有可能弱化人们遵从的动机2、越轨会使生活充满不可预知的风险3、严重的越轨是一种社会解构的力量越轨行为的正功能1、越轨有助于澄清或重新定义社会规范2、越轨能增进群体的团结3、越轨能促进社会的变迁

24.社区要素:答:①人口要素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是社区存在的首要前提。人口规模决定着社区的规模。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②地域要素一定的有界线的地域。包括土地及地域中所能提供的资源。这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是人们进行共同生活的依据。③共同的社会生活。这是社区的本质特征。④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体系有自己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风俗和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社区其文化不同。⑤一定的地缘认同感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⑥制度和组织管理系统⑦一定的生活服务体系是社区成员的生产与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它包括商业服务业系统、文化教育卫生系统、交通通讯系统以及其他社会福利设施等。社区的功能: (1)经济生活功能(2)社会化的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4)社会参与功能. (5)社会保障功能简述社区的分类。答:社区可以其构成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类型,一般的分类方法有:①按社区中人们的主要活动或功能分类。可以分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宗教社区。②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地域广狭分类。可以分为巨型社区、中型社区和微型社区。③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可以分为自然社区和法定社区。④按社区的多元综合标准分类。可以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25.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去,以参与观察和半结构或非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实地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式有观察和访谈两种。主要优点:(1)实地研究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特别适合于那些不便于,或者不可能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的社会现象和问题。(2)适合于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动态特征。(3)研究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4)研究的效度较高。主要缺点:(1)概括性较差。(2)信度较差。(3)所需时间长。(4)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5)伦理问题。

26.城市化的含义1、人口集中城市化首先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一是人口集中场所的扩大,二是每个场所人口集中过程的强化。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二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 2、地域转化3、产业转型4、生活方式变革城市化的动力:1)工农业经济的发展。2)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3)城乡差别。4)城市的中心作用。如何看待城市化中的发展动力?答:城市化、城市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几千年时间,

但一直比较缓慢。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纵观世界城市过程,如下几个因素对它发生了积极:①经济发展。首先是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准备了基础。近代以来,工业化极大地失去了城市化。近现代工业要求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依托,要求便于工作捷的交通、运输及商业服务,这些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实现。因此,近现代大工业大多兴建于城市,这导致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②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及社会管理机构的完善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③城乡差别。城市中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④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高了现实条件。农村的推力与城市的拉力相结合失去了城市化的进程。分析我国城市化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答:1.城乡差别是继城乡对立之后出现的第二种城乡关系类型,它表现为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物质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明显差距,即城市优于农村。城乡差别由经济、政治、历史等多种因素造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城乡对立被废除后,城乡差别是它的自然继替。城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的高效率使城乡经济之间出现差距,城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也使得利益向城市一方偏离。只要不是用强力来维持,城乡差别就不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震荡。但是城乡差别毕竟不如人意。人们希望城乡平等、城乡协调发展,正像城乡差别不能用强力来维持一样,城乡差别的消灭也不能用强力,而只能靠经济发展、互相支持和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实现。2.城镇建设在我国城市化中的地位我国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政策,小城市(城镇)建设对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推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农村的必由之路。但8亿农村人口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走西方国家盲目发展大城市的老路。小城镇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小城镇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商品经济的活跃;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小城镇建设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7.什么是研究课题的操作化,操作化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操作化,也称具体化,或分解化。所谓操作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它是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研究课题的操作化包括抽象概念的操作化和研究假设的操作化。研究课题的操作化具体表现为调查提纲的拟定、调查表格的设计和指标的设计。拟定调查提纲是把调查内容条理化、具体化的过程。其功能是指出为了说明概念、检验假设要收集哪些资料。调查提纲有粗细之分,由思路变为大纲,再变为细纲。这一提纲细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研究课题的操作化过程。在拟定调查提纲时要求:围绕调查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即研究假设拟定提纲,提纲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各个方面。调查表格的设计是对调查提纲的进一步具体化,其中包括指标和项目设计过程。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概念,抽象概念的操作化实际上也是设计具体指标的过程。另外,调查表中,常使用一些短语或语句来征求人们的回答,用以反映某些问题所包含的内容,这些短语或语句称为项目,有的称之为题器,即反映某一问题的工具。显而易见,把抽象概念和大问题变为具体概念和具体问题以至项目或题器,就是把研究课题具体化、操作化了。

结构分化作为社会变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政策出台后,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奋斗目标,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行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大浪淘沙的新欣向荣的环境中,我国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迁,社会结构的变迁对社会发展和治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通过各种社会现存的各种问题明显表现出来,这正是当今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基础。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几年中,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迁,这种本质性的总体变迁,是积累性和革命性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对社会发展和治理产生广泛的影响,就其原因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的具体要求。向深化社会阶层的调和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传统的“计划供给制度、公有制经济”的社会结构被打破,出现了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形成的,以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和自由职业人员等所组成的新社会阶层。

(二)各社会阶层的具体状况必然影响该社会政治体系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涌现的新社会阶层,注定会作用和影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结果。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产生重要影响(三)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矛盾和冲突。我国新社会阶层正处在形成的过程,还很不成熟。总的看来,新社会阶层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带来的影响必然出现社会的变迁。 (四)通过社会变迁和发展,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把新社会阶层凝聚在党的周围,发挥其积极作用,执政党通过自身完善反促进社会变迁。使之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社会结构变迁社会治理形成的影响 结构分化作为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对现代化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机制:一是由变迁所体现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二是角色多元化和职业等级差异对阶层多元化、社会流动和教育普及的引发及促进作用。这两者都有助于消除封建的等级和世袭制,增加个人“自致”地位的比重。因此,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将结构分化的形态作为观察和描述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社会结构变迁对社会治理是广泛而深远的。

中国社会的分层现象

摘要:自新中国建国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不断变化发展,原本 延续了几千年的固有的政治、社会分层不断分化、重组,使得原有的分层结构迅速的变得纷繁复杂。而准确的把握社会的分层,并把分层的趋势引导向有利于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当今政府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关键字:社会分层政治分层政治力量 什么是分层?一提到分层,特别是社会分层,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划阶级,订成分”,就容易让人联想到那段以阶级成分划人等级的时代。确实,以出身论阶级古来有之,《汉书·食贷志》曰:“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其实,社会分层并没有那么多的功利主义在里面,就像我们学习要分清难易一样,社会分层只不过是我们认识人类复杂的社会结构的一种简便方法,只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罢了。 一就建国以来的社会分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建国初期到三大改造完成时期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 解放初期。中国取得独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当时的社会阶层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当时的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知识分子,则被划入小资产阶级,即中国形成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四大阶级并存的局面当时的经济,在城市以国营企业为主,个体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并存,在农村则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 (二)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之前发展时期的社会阶层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关于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私营企业实行"国有化",在农村实行“农村社会化”的表述1954年以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名义载入宪法。总路线规定要在相当长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三大改造于1956年完成,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基调。 但是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社会却开始走向混乱,在农村,农村合作社出现,集体公社的生活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的局面,严重挫伤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城市经济出现了“以钢为纲”错误思想。在社会阶级划分方面,出现了"文革"这一历史的倒退,"文革"中许多知识分子,许多的正派人生被以阶级定罪,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冤假错案,使共和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阶层及特点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一件大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单纯的公有制经济逐渐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转变,原来的三大职业体系——干部、工人、农民,受到根本性的冲击,1985年以后,政府放松了对农村居民的限制允许进城经商等,而几大阶级也开始分化与重组 1、工人阶级的分化重组。改革前,工人阶级成分十分纯粹,基本上是国有及集体企业工人,而改革后,“三资企业”兴起和壮大,逐渐形成了私营企业工人、外资企业工人、合资企业工人、乡镇企业工人等扩充,而且工人也不再单指原来的产业工人,工人开始分为了企业家阶层,“白领”阶层,普通工人,低收入工人。 2、农民阶级的分化与重组。在中国,农民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它具有三重涵义。一是职业的农民,二是阶级的农民,三是户籍的农民。职业的农民是

现阶段我国社会“两极分化”现象的思考

现阶段我国社会“两极分化”现象的思考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世界瞩目,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但是,由此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也不能忽视,其中,百姓最关注的是社会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一,两极分化的理论定义: 两极分化是一个阶级概念,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它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提出来的论断。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缘故,这个社会的人们向两极发展,以及形成了富有的剥削阶级,即资产阶级;另一极是贫穷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工人阶级,这就是两极分化。因此,两极分化是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作为贫富两极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财富占有上极为悬殊的现象(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也就是说,两极分化是阶级分化和对立的产物,是资本与劳动对立的表现形式。 二,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有能力的差别,再加上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遇到的机遇不同,所以贫富理所当然就不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明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必须澄清,而且,这些原因是我们老百姓无法改变的。一、贪腐、富商勾结、黑白勾结以及法制不严,少数人违法致富。这是主要原因,你可以对照你了解的巨富。二、政策本身的不公也是一个原因。我们的政策往往是富了少数人,穷了大多数。人民的钱用于社会福利和救济的很少,用于投资的太多,投资的结果,资本家拿走了多数,资本家更富了,物价在猛涨,老百姓更穷了。 一些观点值得关注: 一、我宪法写明“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就是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二、邓

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

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 东华小学王希贤 【内容提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这种想象的成因是什么,又有哪些解决的策略,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两极分化成因解决策略 纵观几年的教学实际,数学科班级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班级内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越来越突显出来,越到高年级班级之间的差距越大,就拿今年升中考试而言,班级之间的差距最多达到了将近30分。当然,这种差距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老师的问题,有学生的问题,也有班级管理的问题等等。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减少这种现象出现,在这里我想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形成两极分化的成因 1、教材因素:新教材在编排时强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老教材相比较,死记硬背的东西少了,让学生通过感悟来理解的东西多了,口头叙述的东西少了,思维训练方面的东西多了。例如:新教材取消了各种数量关系的总结,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相应类型的由易到难的训练让学生去感知;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替代了四则运算各部分关系的运用;六年级求“单位1”问题的解答,取消了用算式解答的方法,替代的是用方程解答等。同时在课本的编排方面知识的跳跃性更大了,相应知识的基本练习也少了,例如:六年级的分数乘法,课本省略了混合运算环节,一下子跳到了简便计算,再如,在安排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后,省略了连乘连除应用题的训练但又要求学生必须会应用等等,总之,知识的获得都是通过理解、感悟、实践得到的,过去那种通过死记硬背获得知识的情况少了,造成了思维灵活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对于理解能力欠缺、基础知识不好学生很难适应,势必造成学习数学的两极分化的现象。 2、学生因素:爱迪生曾说过“成功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他在承认后天

社会分工论共篇.doc

★社会分工论_共10篇 范文一: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1、简述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从人类的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劳动分工的需要。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化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内部也有分化。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是社会分裂为不同阶级的一个重要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 马克思主义提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由于以上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3、社会流动的类型及划分的意义 由于划分流动的标准不同,因而流动类型也多种多样。按照流动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按流动参照物划分,有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研究社会流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如研究垂直流动,可以解决我过目前干部制度中的终身制问题,干部能上能下,有利于建设成为一支知识 化,专业化,革命化,年轻化的干部队伍,研究水平流动,可以解决我过用人不合理的现象,加强人才交流,既可以解决用人不合理现象,防止近亲繁殖,也可以相互交流文化知识,有利于各类人才的脱影而出,等等。 4、影响社会结构性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1)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2)自然环境的变化。(3)社会价值观的变化。(4)人口因素:高阶层比低阶层更低的出生率;人口密度超过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移民的增加。(5)战争、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6)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层出现哪些新变化? (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总的变化趋势是社会分层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和演变。 (2)农村社会分层的变化。首先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一大批传统的农民成为现代企业工人;其次,由过去的乡村政治领导人和乡村能人转化为镇企业管

八年级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有一句话整个概括初中三年:“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用这样的描述对于初中三年来说,确实是再贴切不过了。单从这句话中,我们就会明白初二的重要性。也就是‘初二两极分化’直接造成‘初三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样的结果,仅仅是因为初二的知识点更多了、更难了吗?原因主要是: 1、学科增多、难度加大是主要原因。 初二学生成绩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科增多和难度的加大的缘故,因为上初二后学科中增加了物理,而且数学、英语的难度突然加大,知识点增多,每天老师都会上新课,部分学生就不知该如何复习课程,如何总结规律。其实,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初一),学科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很多学生已经明显感觉到学习的困难了,但相对而言,初一的课程比较简单,知识容量小,学生可以靠记忆、套公式来应付,许多问题都不曾暴露。而到了初二,课程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这个阶段,英语词汇量变大、语法增加,数学出现几何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更多的要靠理解和转化,因此部分依靠记忆性学习的学生,成绩也必然随之下降。所以八年级是成绩“分化”的问题的暴露期而不是发生期,而这个“暴露”大部分发生在初二第一学期的大考里,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防微杜渐,见微知著? 1、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细节: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是训练一个人按规律做事和把握细节的过程,对于学生无论在平时听课学习,还是考试测验中都会大有帮助。另外,从长远上看,初二上能不能养成好习惯,改正坏习惯,会对学生能否在中考减少细节扣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期中和期末考试是强有力的助推器:一谈考试,很多同学就会紧张,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总是把考试想成一个用来为难自己的障碍,而实际上考试是挑战更是机遇,是获得成就感的主要来源,我们应该充分准备,牢牢把握。初二上学期总体内容还不是最难,借助提前学习打下的基础,只要平时做好同步训练和提高,再多花一点精力复习,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没有问题的,这能有效的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坚定信念、信心百倍的应对下学期更为严峻的挑战,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3、改善学习方式。肯动脑筋,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4、知识面要尽量宽阔。要有大量的课外学习、大量的生活实践作为“背景”。家长要注重孩子的知识积累,为孩子创造课外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5、关注学习成绩的“智力含量”。不要只强调学生的成绩分数,而要看成绩是如何得来的。是靠死记硬背,还是明白了道理?是独立思考,还是仅仅模仿而已?是“形象思维”取胜,还是“抽象思维”的结果?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参与的程度。 6、心理愉快,成绩才能提高 学习成绩是综合素质的显现,在这个阶段应该让孩子在心理上平稳地过渡,这样孩子才能平静地学习,把成绩提上来。从前人的经验中总结出,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有学习兴趣、自信,以及得到适当的鼓励,这些学生的家庭环境通常都是比较宽松的。因此,进入初中后,家长要帮助孩子慢慢过渡,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学得好。此外,知识面广的学生学习方法会比较好,成绩也突出,而这也是家庭氛围可以营造和改变的。如家长关注孩子的课外生活,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及举行家庭聚会、郊游等活动,让孩子社会化,从而让孩子达到心理成长——独立,独立的心理意味着思想品质比较好、意志力强、情绪控制好,和懂得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跟着提高。 “学习成绩的差距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孩子,家长首先是要让孩子能很愉快地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第一次发言、第一次主动做事等都是进步,不能把孩子和其他优秀的孩子相比,而是要与自己比较,家长要重视的是学习过程,而不要过于重视学习成绩。

《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

《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 2014级社工王子傲 104042014026 摘录 1)对联系、连接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纽带及其网络的研究。 2)如何将人们凝聚为群体,并以群体的权威维持行为规范(不仅是一种习惯上的行为模式, 而是一种义务上的行为模式,道德意义上的规范)。 3)法人团体的宗教性质——葬礼,团结并一起长眠。 4)暧昧不清的意识状态不利于作出改变,要脱离或只是尝试摆脱传统的强大惯性影响,必 须发展出要求意识变得明确,或只是显得明确的氛围、环境。 5)两性同质性增强,相互间的需要程度则下降,婚姻关系的凝聚力降低,异质性是产生彼 此间需要的条件——古代性别分工 6)源自两个意象的相似性,以同情心(自足性的结合)为基础的机制而来的结合;源自两个意 象的异质性、互补性而来的契合/融合,对自我意象的补充、完整。 7)分工过程需要并且生产了社会秩序、和-谐以及社会团结,分工形塑了社会连接的方式。 8)法律可以作为社会成员行为方式、互动频率的外在表征。 9)集体意识并不可等同于整体上的社会意识,“尤其在高等社会里,它却是社会精神生活 很小的一部分”,这一术语特指由社会相似性构成的总体。 10)我们不该说一种行为因为犯罪才会触犯集体意识,而应该说正因为它触犯了集体意识才 是犯罪的。 11)倾向和意向乃是根源,快乐和痛苦只是枝蔓,社会生活也同样如此。 12)犯罪行为的界定和惩罚具有社会性,“原始的宗教在本质上是宗教的”,是共同体对某种 超自然的存在的维护和响应,而基础则是共同的情感。更私人性质的罪行及制裁措施只有在社会相应的发展之后才(可以)会出现。 13)犯罪是对集体性感情的挑战,“它总是攻击作为权威之根本的一致性。 14)犯罪在本质上是由对立于强烈而又明确的共同意识的行为构成的。 15)一切契约都假定,社会存在于当事人双方的背后,社会不仅时时刻刻准备着介入这一事

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及其思考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及其思考 作者:李裕平, LI Yu-ping 作者单位: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00 刊名: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10,24(4) 参考文献(23条) 1.张宛丽中国社会阶层研究二十年 2000(01) 2.李路路制度转型与阶层化机制的变迁--从"从间接再生产"到"间接与直接再生产"并存 2003(05) 3.仇立平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期刊论文]-社会 2006(04) 4.海勒论社会分层 2005 5.沃特斯;杨善华现代社会学理论 2000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2003 7.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8(01) 8.怀默霆中国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 2002 9.杭聪国家认同、国家制度建设和国民经济福利 2010(04) 10.薛涌市场经济的历史面向 2008(05) 1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2006 1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 2003 13.易锋杰"基尼系数"质疑 2002(02) 14.仇立平;顾辉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分层研究的阶级转向[期刊论文]-社会 2007(02) 15.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 2007 16.弗雷德·布洛克导言 2007 17.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前言 2007 18.乔纳森·特纳;邱泽奇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2001 19.戴维·波普诺;李强社会学 1999 20.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期刊论文]-社会学研究 2005(02) 21.张艺;侯慧丽中国各阶层人口的数量及阶层结构--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所做的估计[期刊论文]-中国人口科学 2004(06) 2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2002 23.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2(0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b7019323.html,/Periodical_jlzydxxb201004004.aspx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 于振勇 摘 要:文章介绍并重新思考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指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对于重新认识社会分工的原则与功能、社会分工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社会性别与社会分工的关系以及教育对社会分工的影响等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分工 柏拉图《理想国》一书围绕对正义问题的考察描绘出一种在他看来堪称理想的国家政体类型——王政或贵族政治。(《理想国》445D,以下凡引此书只在括号内注明页码及段落标号,下同。)在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其理想国家模型的过程中搀杂着他的社会分工思想。柏拉图也因此被看作是历史上比较早地具有完善的社会分工观念的思想家之一。尽管柏拉图塑造的理想国家在今天看来是荒唐并且令人难以接受的,但结论的荒唐并不能证明过程或方法的毫无价值。在笔者看来,《理想国》一书作为经典名著,其中存在不少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重新解读《理想国》,挖掘和思考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对我们或许会有新的启发。 一、社会分工的原则与理想国家的职业构成 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基于正义的原则。在柏拉图看来,每个人做符合他本性的事情而又不妨碍别人便是正义。(433B——E)这个正义是《理想国》自始至终贯穿着的一个重要观念——正义是国家得以成立的总原则。同时这个原则在柏拉图看来也是社会分工得以可能的总原则。柏拉图认为,国家与个人具有同一性,甚至认为,“当一个国家最象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462D)所以,存在于城邦中的正义原则也必然体现在个人身上。这样,具有正义观的公民会根据他的本性——个体的能力和自身的特质确定一项最适合他的能够体现他的个性并发挥他最大潜能的工作。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个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371B),由此构成了一个具有较强异质性的职业群体。在柏拉图看来,社会基本阶层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或者称为“金银集团”与“铜铁集团”,见547E)构成。统治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护国者,即士兵或职业军人。一种是社会或国家的管理者,主要指哲学王。被统治者在柏拉图看来属于普通人,是由从事各种一般职业的人组成的,包括农夫、木匠、铁匠、牧羊人、建筑工人、纺织工人、鞋匠等等。(371D ——E) 二、社会分工的功能 由此看来,柏拉图的社会分工实际上是职业分工。在以正义原则组成的城邦中,如何评判这些职业分工对城邦社会所发挥的功能呢? 既然城邦社会是基于正义原则组成的,这个正义原则也是城邦社会分工的总原则,所以,柏拉图坚持以正义原则作为评价社会分工的标准。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是正义的、好的社会分工。每个人根据其本性从事最适合于他的职业,因而他的优势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都坚持正义原则努力工作,整个社会的运行便是正常的,社会财富便能够达到最大化。反之,如果人们不坚持正义原则,每个人都从事与其本性不相符合的职业,那么社会便会陷入混乱中,并进而导致国家政体类型的变更。柏拉图认为,这样的社会分工是危险的,它会造成国家政体从理想的类型——王政或贵族政治逐步向其余四种不理想的政体类型(544D)演变并最终变成最不正义或最坏的政体类型——僭主政制。笔者认为,柏拉图在此将社会分工与国家的政体类型相联系并且认为社会分工与国家政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的看法是不符合现实的。事实上,社会分工——尤其是职业分工与国家政治结构之间并不存在那样强的关联,不同政治结构的国家可以存在相同的社会分工结构。同样,具有相同政治结构的国家也可以存在不同类型的社会分工结构。但柏拉图在此处的重要价值在于,他看到了社会分工对社会团结的重要功能。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在柏拉图那里相当于常态的社会分工,有利于社会的团结。违背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则相当于失范的社会分工,会造成社会团结的困难。尽管他没有提出常态的社会分工与失范的社会分工的概念区分,但这并不影响他关于社会分工功能的思想的价值。后来的思想家,譬如亚当·斯密、涂尔干等人则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尤其以涂尔干为代表。他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详细而全面地讨论了社会分工的功能,并提出了常态的社会分工与失范的社会分工的重要区分,由此看来,而柏拉图的上述社会分工思想并

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成因

二、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成因 为消解贫富两极分化.首先要找到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促成贫富两极分化的因素很多,市场经济的引入是其产生的外部环境,社会管理则是其产生的内在因素。从制度的角度来说.收入分配制度是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的直接诱因。新制度主义者们认为,形塑人的行为的是制度制度影响人的动机、目的和行为策略,因而在不同个体的行为交互作用下构筑了一定的政治结果。贫富两极分化正是在拉大收入差距的分配制度的激励下促成的结果。而这一分配制度是由国人赶超发达国家的心态促成的。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经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距甚远。国人正是深切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才产生赶超发达国家的急切心理。改革开放的实质是以新的激励制度激发国人劳动的热情,以此推进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备受社会诟病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自然成为改革的首选目标。平均主义被指是促使个人懒惰的分配制度,它不利于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更不利于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既然收 入差距太小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那么,把收入差距拉大必将激励劳动者为获取更多收入而奋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之所以得以正式确立并固化。是因为拉大收人差距的分配制度实质上是凸显精英功能的制度.强调精英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是过度照顾普通民众利益的制度,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是利益向精英倾斜的制度。既然这一制度维护的是精英阶层的利益,精英阶层自然而然会反过来维持这一制度,并通过国家政策使之固化。固化后的分配制度若要实现变迁,将遭遇路径依赖的陷阱。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确实能激励有能力和勤奋的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致富.而对能力较差和懒惰的个人形成压力。迫使其提高能力且改变懒惰的习性。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功。当政府认识到 收入差距拉大与国家经济发展成正相关关系时,政府将这一激励制度固化并逐步形成路径依赖。新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激励效应使为数不少的决策者逐渐产生“收入差距越大,激励效应越强”的观点。于是,普通劳动者与雇主或高管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加之精英阶层联合垄断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下层民众无法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从中分得更多的资源。中国劳动者工资收入总额在GDP中的比重长期在12%一17%的低水平徘徊.发达国家所占比一般是54%一65%。在1980年至2005年期间.这一比重还从17.1%下降至11%(章辉美等,20“)。劳动者收入所占比重在下降,而政府和企业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在上升。这一收入分配格局使得劳动者无法充分分享改革成果,极易激发社会冲突,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将下降。不仅如此,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固化,居民收入流动性在降低①,收入差距在高(李实,2011),进而形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趋势。贫困阶层,甚至连他们的下一代都失去致富的希望,因而产生对富裕阶层的仇视心理。他们尤其仇视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致富的官员、投机商人等群体。贫困阶层中的一些激进分子甚至通过制造突发事件以发泄其对社会的不满。贫富两极分化由此形成。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觉察到贫富两极分化现象的存在,在意识到其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后,着手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但成效甚微。改革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意味着精英阶层主动削减自己的既得利益,增加贫困阶层的利益。从经济人的本性来说,精英阶层不会自觉自愿地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将极力维持现存的分配制度.继续垄断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的直接原因是拉开收入差距的分配制度,深层原因则是分配制度的制定模式。因为精英制定的制度必定维护精英的利益。没有劳动者参制定的制度很可能损害劳动者的利益。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是由精英制定的.劳动者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并不大。精英通过制定制度、政策将本阶层的收入不断推高,而劳动者阶层的收人则不断压低。如此,贫富两极分化最终形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户县北街小学李瑞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不少教师感觉小学生学习上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而且分化的时间提前,分化的距离变大。教师普遍反映,课改后,一些学生能力上显得更优秀了,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显得更困难了。尤其是我们在使用苏教版以及人教版教材后,到三年级就明显感觉分化现象更严重了。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虽然始终是存在的,但分化时间提前,分化距离加大,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课堂上往往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困难的学生吃不了。很难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落差,因此两极分化现象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导致小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有智力因素,但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两极分化的比率更大些。为了缩小差距,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能教死了新教材。对于新教材,教师要努力吃透、悟透,努力领会新教材编排的特点与意图,把握新教材的脉络,能深“潜”进去,更能高“跳”出来,这样便能活用教材,教活教材。而且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该点到的要点到,该总结归纳的要总结归纳,避免各册教材之间出现知识的盲点。 二、教师要时刻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尤其要多关注那些上课容易走神的孩子,多鼓励,多提醒,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个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再者,教师

要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水平,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努力提升课堂调控能力。比如在课堂练习中有效关注反馈信息,关注出现错误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不让他们在起点处掉队。 三、教师要承认、善待学生间的差异。十个指头也有长短,我们不能硬拿那个短的和长的比,使学生觉得不论我怎么跳也是够不到那个桃子的,并因此失去学习的信心,变得更差。要分层要求,对于那些已经处在下极中的学生多从最基本的问题严格要求,比如基本的计算、概念、简单的应用题等要求他们必须会。夯实基础,避免他们掉队。太难解决的问题对他们可以网开一面。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保障每个孩子得到基本的、正常的、和谐的发展。 四、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缩小两端学生的差距,双方都能获益,尤其对后进生有很大的帮助。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中,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但又不敢问,也没机会问。问题得不到解决,日积月累差距越来越大。假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就有可能在自己熟悉的小团体中提出问题,因为小组讨论学习的气氛有助于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并且小组的集体智慧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对提供帮助的同学来说也是一次锻炼。双方都会有合作成功的喜悦感。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试述社会分化的类型。 答:社会分化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和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 (1)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 水平分化是指社会成员之间所产生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并非不平等的分化,这种分化只是他们在职能上的差别。水平分化一般表现为社会分工和生活的多样化,它使得社会的异质性增强。 垂直分化是指社会成员之间所产生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具有等级意义的分化,这种分化表现为社会不平等。在社会学中更加重视垂直分化的研究,因为垂直分化常常蕴涵着社会张力。 (2)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和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 基于自然因素的社会分化表现为人们对具有不同生物特征的人给予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使得人们具有了社会差别。这方面的社会分化主要有性别分化和年龄分化。 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是指社会对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人给予特定的评价,从而使他们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民族和职业是社会分化的两个重要社会基础。 2.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列宁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定义,他指出:“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

动。”这一定义将生产资料的占有作为阶级划分的物质基础,认为生产资料的占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进而影响着他们对劳动产品的占有。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它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的本质是剥削。 (2)阶级是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共同的利益使他们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阶级成员的共同行动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阶级成员的阶级意识;二是阶级内部的组织化程度。 (3)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在对待问题的态度上有差异,但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4)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当阶级矛盾不可协调时,就可能爆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在私有制条件下,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5)阶级的消亡有赖于消除阶级产生的基础,消灭私有制和生产力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基础。阶级的消亡意味着社会不平等的消灭,这也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前提。 3.试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韦伯承认,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是至少还有两个同样重要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不平等,这就是声誉和权力。由此,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和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对于这三种角度,韦伯虽然承认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强化,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他认为必须将其严格区分,认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当然它们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我国近年来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

我国近年来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 我们对社会阶层的分析和定位,其目的是要反映社会现状、阶层结构,使其成为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制定的依据。因此,对当前社会阶层的分析,应当尽可能地综合反映出各阶层具有的不同的共性、各阶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各阶层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以此为国家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化解这些冲突、解决这些矛盾提供必要的依据。要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就要正视各阶层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并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化解这些矛盾。 一、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阶级基础和构成特点 社会阶层是对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群体的称谓,阶层不同于阶级,但是和阶级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同一阶级内部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基层,不同阶级的成员也可以组成同一个阶层。 建国以来,我国曾存在四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剥削制度也自此消失。由此我国只存在着两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也属于工人阶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分配方式的变化,一部分生产资料占有者逐渐脱离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基本阶级。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正常且符合我国现实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阶级消亡创造条件,必须废除某些制度,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为了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部分的保留某些阶级和制度,或者说,在新制度的绝对控制下容许旧制度的某些因素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以使和它能满足其要求的那部分生产力相适应。”[1]对这部分脱离基本阶级的人来说,尽管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剥削阶级、没有形成新的资产阶级,但是他们毕竟是现阶段保留下来的旧制度和旧阶级因素的集合与体现,相别于社会基本阶级。 因此,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阶级基础发生了改变,已经不再只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或者说,我国当前社会各阶层再不会只来自于这两个基本阶级,而必须考虑到发生的新的变化。但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 同时,由于我国社会近年来发生的深刻变革,我国社会阶层构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特点为: 1,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阶级内部,阶层分化日益加大。在同一阶级内出现了具有相异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利益归属、价值取向、认同感的不同社会阶层。 2,分属不同阶级的成员因为其相近的经济景况、社会地位、共同的利益诉求等而可以成为同一阶层的成员;同一阶层的成员可以来自不同的阶级。社会阶层日益复杂化与多样化。 3,出现了不是来自于社会基本阶级的新的社会阶层。其成员构成包括如我国现在的各私营企业主等。这一类社会阶层和阶层成员是游离于我国社会基本阶级之外的。

新传必考理论精讲:涂尔干: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理论

新传必考理论精讲| 涂尔干: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涂尔干是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创者,也是很多问题领域的开创者,为近代意义上的社会学提出了崭新的范式。通过理解他的社会学理论,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窗口进入到以社会学为代表的整个社会科学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追求,以及方法上的突破。 与马克思、韦伯相比,涂尔干可能更强调社会如何成为可能,这是涂尔干社会学一个很重要的核心问题。韦伯很重要的一个提法是他对现代科层制、权力构成的关注,马克思主要是从阶级关系和经济斗争的角度,所以都对现代社会提出了一套看法。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我看到很多社会学教科书里几乎都把这三个人称为社会学的奠基人。 涂尔干的独特性可能是因为他从社会建构的角度上去思考,他的理论更多的是谈现代社会形成的条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所以他特别关注社会团结的问题。这对后来的功能主义形成了启发,成为它的一个重要源头。所以回到传播学,回到这样一个思想源头,其实涂尔干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就是在一个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形成自洽的群体意识、群体规范,也就是涂尔干所谓的社会分工。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的内涵 在涂尔干看来,人们普遍处于一个社会有机体中,人与人之间不仅是经济上的联系,更多的是社会关系的联结。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为了使这种抽象的社会现象具体化,涂尔干借助了当时的法律模式——“压制性法律”来进一步论述了该现象。在这种传统社会里,个体意识被集体意识全部覆盖,人们之所以能够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每个个体与集体是等同的,根本没有自己,只有社会在他们之中生存和活动,涂尔干将这种基于相似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机械团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开始进行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经济层面,社会转型促进了经济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只有通过劳动分工,人们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这看似加大了人们之间的分化,增强了个体意识,但人们在分工的过程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就像是人身上的器官,虽然各司其职,各有各的功能,貌似是分离的,但本质上是处于一个有机体当中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这与传统社会中基于相似性的团结不一样,涂尔干将这种基于个人意识差异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有机团结”。 急速变革时期的“失范现象”及其解决途径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个人意识不断增强,集体对个人的约束能力明显减弱,但是另一方面,新的社会规范并没有随着有机团结模式所占比重的增加而一并产

如何防止两极分化

如何防止英语学科的两极分化 李佩 “两极分化”指原来合在一起的常常发生冲突的团队或者势力向相反的极端集中。两极分化的应用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这个词语在英语的教学里也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英语教师在一线的教学中,往往会体会到学生有这样的学习程:即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习心理变化的一种正常现象,学生从由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转化为逆反心理。于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日趋明朗化了。何为“ 两极分化” 呢?这“ 两极” 应该是指:优秀生(吃不饱的学生)和学困生(吃不下的学生)。然而形成“ 两极分化” 的现象,不仅是家庭问题、学校教育机构方面的问题,社会方面问题,还有语言环境问题和学生自身的问题等等。学生自身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只是现象,不是事实。正如某老师所指出的:“ 后进生的差并不是差在… 不能学' 和… 不愿学' 上,实际上,… 不能学' 和… 不愿学' 只是差的结果,而不是差的所在。其成因与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是有直接联系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呢? 首先,英语学科的特殊性造就了学习的两极分化。英语学科的学习是一门语言学习,就像汉语一样,属于语言系统。而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但是英语与中文不同,它有属于自己的发音规则、拼写方法、使用习惯,所以,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尤其是跟语感有关的英语学习,自然感到吃力。。与此同时,对于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它,所以学起来不费劲。在农村,英语的学习是从三年级才刚刚接触,有的学生领悟力好就是比较有语言天赋,学起来相对容易。因此,对于英语的教学,首先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他,认识他;兴趣是一个人力求知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而对于一个刚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英语基础就是一张白纸。老师只有调动他画画的欲望,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描绘出丰富多彩的图画。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分化的路径与动力——以浙江省为例

Vol.33No.3 M ar.2012 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职业分化的表现、路径 (一)分化的表现 职业分化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密切关联,是指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逐渐分离成越来越细的专门性种类和专业性操作,所从事的工种的多样化。大体上,改革以来浙江的职业分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至1992年,这个时期职业分化主要是靠政策的牵引和计划安排。此时的浙江,职业分化的最大看点之一,就是农民的职业分化。浙江农民在国家政策的牵引下, 其职业分化显示了几个重要特征:即分化的规模较大、分化的速度快、分化的行业走向集中于工业、建筑业和商业。 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还处于计划指导之下,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人们依然守着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多数农民还不愿意脱离土地,人们的职业取向、交往方式等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还未有显著变化。 因而在建国后至改革前的这段时期内,人口还未出现不同职业间的大规模流动,职业分化不甚明显。而在1979年以后,不断膨胀的人口压力、农业生产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乡镇工业发展,使得浙江农民内部开始出现了分化现象。 历史上曾有着浓厚重商主义传统的浙江农民开始办企业、进工厂、走南闯北的做生意,浙江农民群体真正开始出现分化,开始向其他行业流动。从整个社会的流动趋向来看,这一时期农民分化的行业走向主要还是偏向于工业为主,其次是商饮服务业,再有就是文教卫生和运输、邮电业。从农民职业 分化的趋向和程度看,职业分化的程度和水平仍旧较低,并且由于政策的不稳定导致分化后的从业者的职业稳定性还较低,职业分化只能说是达到“中度分化”的程度,有着明显的早期工业化特征。 第二个阶段,1993年以来,主要是靠市场渠道流动,即劳动力市场的引导、分流。这一阶段的分化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市场分工的逐渐明确,职业分化的程度和质量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了 “高度分化”的程度。改革以来,由于进行了所有制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获得重要发展,浙江的职业分化迅速展开。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职业分类来看,浙江各职业的构成比例变化明显。负责人、技术人员、服务人员、 生产人员等从业人员比例均有所增长,农业人员的从业者比例下降很快,反映了浙江经济的迅速发展状况。同时,就业人员由从农职业向其它职业的转移,也反映了劳动力质量的上升。但是,从农业人员仍旧占有较大比重,这说明浙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仍旧有限。 总体来看,浙江职业分化的特点主要是:(1)规模大、 速度快。(2)职业品种多样化。自由职业者、职业投资人、中介职业人等新职业不断出现。(3)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提升明显,逐步超越了第一产业。特别是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的变化速度飞快。(4)制造业在所有行业中的就业人数以及产业规模上都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反映了浙江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分化的路径与动力 ———以浙江省为例 刘朝峰,王尚银 (温州大学 法政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要:改革以来,中国的职业分化是显著和突出的,但这种分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具有什么特点?分化是沿着什么路径进行的,以及分化的推动力是什么?探索这些问题,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转型的特征。 关键词:职业分化;路径;动力;浙江中图分类号:C91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3-0070-03 7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