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医学高级职称中医肛肠学考试用书

2015年医学高级职称中医肛肠学考试用书

2015年医学高级职称中医肛肠学考试用书
2015年医学高级职称中医肛肠学考试用书

2015年医学高级职称中医肛肠学考试用书

更多题型,题库请到《天宇考王》官网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5b6762509.html,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

年真题等。试题量:768道。

案例分析题:每个案例至少有3个提问,每个提问有6~12个备选答案,其中正确答案有1个或几个,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得1个得分点,每选择一个错误答案扣1个得分点,扣至本提问得分点为0。

某男性患者,51岁,肛门周围肿痛一天就诊,伴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门左侧红肿,触痛明显,质硬,皮温高,舌红,苔薄黄,脉数。

1、此时内治宜选

A、托里消毒饮

B、仙方活命饮

C、普济消毒饮

D、透脓散

E、银翘散

正确答案:B

2、此时外治应

A、阳和解凝膏外敷

B、冲和膏外敷

C、金黄膏外敷

D、切开引流

E、金黄散调成糊状灌肠

正确答案:C

3、两天后患者肛门肿痛加剧,痛如鸡啄,肛门左侧红肿,按之有波动感,身热已退。舌红苔黄,脉弦滑。治疗方法为

A、金黄膏外敷

B、托里消毒饮内服

C、脓肿一次切开手术法

D、一次切开挂线手术法

E、任其自行破渍

正确答案:C

4、在行脓肿一次切开手术时应注意

A、切口呈放射状

B、切口长度与脓肿等长

C、寻找内口

D、搔刮脓腔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某男性患者,59岁,便血半年就诊。血色鲜红,伴便后肿物脱出,舌红,苔白,脉浮数。

5、以下疾病中不能除外的是

A、直肠息肉脱出

B、内痔脱出

C、肛乳头状瘤脱出

D、脱肛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6、鉴别以上疾病首先应选用哪种方法

A、肛门指诊

B、直肠镜检查

C、X线气钡双重对比检查

D、乙状结肠镜检查

E、肛门望诊

正确答案:B

7、经检查确诊为单发性直肠息肉,可选哪种手术方法

A、注射疗法

B、结扎法

C、电烙法

D、直肠结肠切除术

E、切除法

正确答案:B

8、若配合汤剂内服可用

A、参苓白术散

B、少腹逐瘀汤

C、槐角丸

D、黄土汤

E、小蓟饮子

正确答案:C

9、对本病例的治疗还应考虑

A、注意术后复发

B、预防术后感染

C、术后保留灌肠

D、除外恶性病变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某女性患者,27岁,走便2~3日一行,质干硬,因肛门疼痛~周就诊。检查时见截石位12点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创面底浅色鲜红。舌红,脉弦数。

10、诊断是

A、早期肛裂

B、陈旧性肛裂

C、皮肤皲裂

D、早期上皮癌

E、炎性外痔

正确答案:A

11、治疗中不正确的是

A、切开疗法

B、扩肛法

C、生肌玉红膏外敷

D、便后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E、内服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

正确答案:A

12、该患者未坚持治疗,两个月后再次就诊时发现原肛管裂口加深,边缘呈"缸口"增厚。此时诊断考虑

A、陈旧性肛裂

B、早期肛裂

C、结核性溃疡

D、肛窦炎

E、肛瘘

正确答案:A

13、最佳手术疗法应选择

A、扩肛法

B、切开疗法

C、肛裂侧切术

D、纵切横缝法

E、缝合裂口

正确答案:C

14、若患者症见大便干结,数目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裂口深红,口干咽燥,血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疗原则是

A、清热润肠通便

B、养阴清热润肠

C、理气活血,润肠通便

D、活血化瘀止痛

E、益气润肠通便

正确答案:B

15、内服方宜选

A、凉血地黄汤

B、六磨汤

C、润肠汤

D、六味地黄汤

E、增液承气汤

正确答案:C

某女性患者,36岁,肛周反复流脓半年,脓质稠厚,肛门胀痛,肛旁截石位10点距肛缘2厘米有一溃口,舌红,苔黄,脉滑。

16、此时诊断不能除外

A、肛瘘

B、肛门部汗腺炎

C、肛门部毛囊炎

D、骶前畸胎瘤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17、如要进一步确诊首先应做哪项检查

A、肛门指诊

B、肛门镜检查

C、直肠腔内B超

D、X线碘油造影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A

18、如始确诊为肛瘘,其内口最有可能位于

A、截石位6点肛隐窝处

B、截石位9点肛隐窝处

C、截石位10点肛隐窝处

D、截石位3点肛隐窝处

E、截石位7点肛隐窝处

正确答案:C

19、内服方宜选用

A、托里消毒饮

B、二妙丸和萆解渗湿汤

C、青蒿鳖甲汤

D、黄连解毒汤

E、仙方活命饮

正确答案:B

20、最佳手术疗法是

A、挂线疗法

B、切开疗法

C、结扎法

D、引流法

E、切开与挂线结合疗法

正确答案:B

21、切开后仍有较多脓水,此时应注意

A、检查有无支管或残留管道

B、有无肛周脓肿

C、有无局部感染

D、继续引流

E、扩大切口

正确答案:A

某女性患者,43岁,肛旁流脓2年,检查时见肛旁截石位2点距肛缘6厘米有一溃口,镜下检查发现内口在截石位6点肛窦处,以探针探查发现瘘管通过外括约肌深部。

22、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A、挂线疗法

B、切开疗法

C、内服托里消毒饮

D、切开与挂线结合疗法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23、肛瘘的预防与调摄包括

A、保持肛门清洁

B、早期治疗肛周脓肿

C、早期治疗肛瘘,避免外口堵塞

D、肛瘘术后防止"桥形愈合"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24、诊断最可能为

A、低位复杂性肛瘘

B、高位复杂性肛瘘

C、低位单纯性肛瘘

D、高位单纯性肛瘘

E、肛门部汗腺炎

正确答案:D

25、低位复杂性肛瘘的最佳手术方法是

A、挂线疗法

B、切开疗法

C、结扎法

D、引流法

E、挂线切开结合疗法

正确答案:B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开创单机版,手机版,网页版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更多题型,题库请到《天宇考王》官网下载:https://www.doczj.com/doc/5b6762509.html,

中医肛肠病学试题-含复习资料--副本

中医院师带徒阶段考核 《中医肛肠病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直肠上、下静脉丛的划分是以什么为界线C A.肛直线B.肛门白线C.齿线D.肛管直肠环 2、在正常情况下,粪便主要储存于C A.直肠内B.结肠内C.乙状结肠内D.直乙交界处 3、齿线以上直肠粘膜对痛感迟钝的原因是由于D A.交感神经支配B.副交感神经支配C.体神经支配D.植物神经支配 4、肛门的神经支配是A A.阴部内神经的分支B.交感神经的分支C.副交感神经的分支D.以上都不是 5、哪个疾病不适合肛门镜检查?A A.肛裂B.混合痔C.直肠炎D.直肠息肉6、肛肠科最常用的检查与治疗体位是A A.侧卧位B.截石位C.蹲位D.膝胸位7、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首见于AA.《五十二病方》B.《内经》C.《外科全生集》D.《山

海经》 8、漏管是以什么命名的?B A.部位B.症状C.形态D.疾病特性 9、肛门周围痈疽包括D A.肛门痈B.悬痈C.坐马痈D.以上都是 10、尖锐湿疣是一种性病疣,由HPV感染所致,其潜伏期为D A.3-15月B.1-10月C.6-18月D.1-12月 11、大肠传输试验检查最常应用于哪些疾病?D A.直肠前突B.直肠内脱垂C.会阴下降综合征D.以上都不是 12、排便造影检查最常应用于哪些疾病?C A.直肠前突B.直肠内脱垂C.A、B都是D.A、B都不是 13、在混合痔手术过程中,若外痔静脉丛不很明显,应在外痔中间C A.作‘V’字形切口B.作倒‘V’字形切口C.作放射状切口D.不必切口 14、40岁以上,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及便血,首先应考虑BA.痔疮B.直肠癌C.肛裂D.结直肠炎 15、腹痛、腹泻交替发生,大便无明显脓血、粘液,常伴的一

中医肛肠历年回忆中级试题

2011年本人不就是为了核分数,而就是给以后考试的同胞们一些考点的提示。所以第三、第四门内容就不分开写了。 1、肛提肌形状:漏斗形 2、坐骨直肠窝容量:50ml 3、右侧结肠运动:集团推进? 4、肛门直肠的生理功能:吸收水分 5、结肠每日从肠内容物中吸收钠:200mmol 6、结肠每日从肠内容物中吸收氯:150mmol 7、环痔术后第二天肛门括约肌痉挛,排尿障碍:麻醉影响 8、术后疼痛:解剖因素? 9、术后即时性出血:术后当天 10、手术后吸收热:37、50C-380C 11、病例题肛裂(具体不记得哪个证型了) 用方 条件假设——陈旧性肛裂伴肛管狭窄:纵切横缝法 12、肛瘘挂线、内痔结扎术后发热:异物刺激。 13、利多卡因极量:400mg 14、普鲁卡因极量:1000mg 15、腰俞穴体表定位:第21椎下凹陷处。 16、病例题捻发感:急性坏疽

17、病例题分叶感:骶前畸胎瘤 18、浅部脓肿:放射状切口 19、深部脓肿:弧形切口 20、肛周皮下多处瘘管及外口,相通,无内口,皮色暗褐而硬:化脓性汗腺炎 21、脱肛临床表现哪项没有: 22、年老体弱,有冠心病史,直肠脱垂7cm,治法:肛门环缩术? 23、结肠癌分型最多见:管状腺癌 24、结肠癌分型最少见:未分化癌 25、小儿息肉,距肛缘5cm,治法 26、结肠癌肝转移、黄疸:血行转移 27、病例题结肠癌脾肾两虚治则用方 28、病例题结肠癌正虚邪实治则用方 29、首要临床表现为梗阻:左半结肠癌 30、病例题血虚便秘,治则,用方 31、直肠癌齿线上7cm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 32、病例题果酱色大便小儿肠套叠 33、溃疡性结肠炎肠外表现没有的:慢性活动性肝炎 34、溃疡性结肠炎西药首选:氨基水杨酸

中医诊断学实验指导大纲

《中医诊断学》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 学时学分:总学时:90 总学分:实验学时:9 实验学分: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中医专业本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本大纲主笔人:胥筱云、鲁法庭、杨梅、何丹 一、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一)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

中医诊断学实验是一门以中医诊断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发展中医诊断学的实验性学科。 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综合采用有关的方法技术对中医学实验对象进行检测和观察,以最大程度地揭示其内在机制、作用原理,其目的在于: 1、达到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巩固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知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中医诊断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操作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件。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中医诊断素质,激励学生发现知识的局限性,主动自学、积极思考,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4、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包括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他人的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协作精神,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中医学实验的操作实施方法,掌握相关实验内容的目的要求。 2、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安静和良好的课堂秩序,尊重指导教师。 3、爱护实验设备、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 4、学生实验前要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及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5、实验课后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工作。 6、注意安全,严防触电、火灾等事故发生。 二、中医诊断学课程简介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

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中医内科学(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胃痛 1.1心下痞(胃痞):胃脘部胀满痞闷不舒,但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 1.2心嘈: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辣非辣,胸膈懊憹,得食暂止或食已复嘈。 1.3泛酸:泛吐酸水,分为吞酸、吐酸。吞酸:酸水上涌于口而复入于胃中。吐酸:吐出酸水。 1.4胃脘痛: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伴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 2.1胃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寒邪客胃,气机郁滞;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情志失畅,肝胃不和;体虚久病劳累,脾胃虚弱。 2.2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在理气药的选择上应注意什么? 肝体阴用阳,阳明胃土喜润恶燥,且内热最易伤阴,故投药慎用香燥,可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3.1胃痛与腹痛 胃痛者,位于心窝以下之胃脘部。腹痛者,位于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4.1试述胃痛与肝脾的关系。 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润而主受纳。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横逆犯胃,致气机痞阻,发为胃痛。脾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络,同居中焦,皆为后天之本。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水谷得以受纳腐熟,精微得以转输运化。两者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可及胃,胃病可及脾。 4.2在胃痛的治疗中如何理解“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由于胃痛主要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所以通则不痛即理气和胃止痛是治疗胃痛的基本法则。只是运用中要针对引起不通的机制(寒、热、食、气、虚)来辨证论治。寒者散寒以通,热者泄热以通,食停者消食以通,气滞者理气以通,血瘀者化瘀以通,阴虚者益胃养阴以通,阳弱者温运脾阳以通。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把握“胃以通为补”的真谛。 5.0分型与主方 寒邪客胃,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化肝煎合左金丸。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停滞,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亏虚,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二)呕吐 1.1呕吐:胃里的食物、痰涎、水液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1.2干呕:呕吐的一种,有声无物。 1.3反胃:食入之后,停留胃中,脘腹胀满,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1.4泄肝安胃:对于肝气犯胃,通过疏泄肝气的方法,使肝气条达,胃不受侮,则胃自安和。 2.1为什么说呕吐不论虚实均存在胃气上逆?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圣济总录》:“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说明引起呕吐的直接原因是胃气上逆。其中,实证者,若邪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致呕吐;若食滞内停,胃气壅阻,则浊气上逆致呕吐。虚证者,若脾胃虚寒,脾不升而胃不降,则致呕吐;若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则致呕吐。可见呕吐者不论虚实,胃气上逆是病机关键。 2.2如何根据呕吐物进行辨证? 呕吐酸腐难闻者,多属食积肉腐;呕吐黄水苦水者,多属胆热犯胃;呕吐酸水绿水者,多属肝热犯胃;呕吐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呕吐清水者,多属脾胃虚寒;呕吐少量黏沫者,多属胃阴不足。 3.1呕吐与反胃 呕吐者,吐无定时,吐出物多为食物或痰涎清水,量或多或少。反胃者,朝食暮吐而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不化之宿谷,量较多。 3.2呕吐与噎膈 呕吐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病情轻,病程短。噎膈者,进食哽咽不顺,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吐多出现于进食时,病情重,病程长。 4.1呕吐、胃痛、泄泻均与肝气有关,其病理变化及治疗有何异同?

2020年中医肛肠学(正高)模拟试题

2020年中医肛肠学(正高)模拟试题 [多项选择题]1、 服药方法的主要内容是 A.服药时间 B.服药多少 C.服药冷热 D.服药的剂型 E.服药时的配伍 参考答案:A,B,C,D [材料题]2、 男性,63岁。大便表面带血及黏液半年,伴有便意频繁,里急后重,体重明显减轻。体检:腹部未扪及明显肿物,大便隐血试验(+)。 [子母单选]1. 此时对诊断最有效且简单的方法 A.钡剂灌肠 B.内镜检查 C.肛门指检 D.腹部B超 E.CT检查 参考答案:C [子母单选]2. 检查结果符合直肠癌,对确定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钡剂灌肠 B.内镜检查及活检

C.肛门指检 D.腹部B超 E.CEA测定 参考答案:B [子母单选]3. 若确诊为肛管癌,未侵犯周围脏器,则需采用下述哪种手术方式 https://www.doczj.com/doc/5b6762509.html,es术 B.Dixon术 C.Hartmann术 D.拉下式直肠癌切除术 E.姑息性病灶切除术 参考答案:C [多项选择题]3、 肉桂治胸阳不振,寒邪内侵之胸痹心痛,与其何种功效有关 A.温中散寒 B.行气血、运经脉 C.补火助阳 D.补益气血 E.散寒止痛 参考答案:B,E [多项选择题]4、 能行气消食化痰的药物是 A.枳实

B.厚朴 C.莱菔子 D.佛手 E.香橼 参考答案:A,B,C [多项选择题]5、 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A.阵发性绞痛 B.肠鸣音亢进 C.大小肠普遍胀气 D.溢出样呕吐 E.全腹胀 参考答案:C,D,E [多项选择题]6、 地龙的功效是 A.定惊 B.利尿 C.清热 D.平喘 E.通络 参考答案:A,B,C,D,E [材料题]7、 患者女,40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痛2年。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深压痛,Murphy征阴性。B超检查:胆囊壁无增厚,大小正常,胆囊内可见多个小结石,胆总管直径1.0cm,下端显示不清。既往有胰腺炎病史。

中医内科学重点考试必过

1)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降。 治则:解表达邪。 2)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的一种症候。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治则:外感咳嗽,祛邪止咳;内伤咳嗽,扶正补虚。 证型: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内伤咳嗽 1.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3)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 不能平卧。 病机:外邪触动伏痰。 治则:发则治标,平时治本。 分型: 1.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4)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5)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疮疡的一种病征,属内痈之一。 病机:血瘀。 治则:祛邪。 证型: 1. 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6)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 主要临床特征。 7)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 证。 8)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治疗原则: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9)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病机:心脉痹阻。 治则: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证型: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散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10)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 的不足。

67 肛肠科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便血,色鲜红,手纸带血、滴血、射血;脱垂,便后肿物脱出肛外,轻度可自行还纳,中度需用手托回或休息后复位,重度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脱出;肛门可伴坠胀、异物感、瘙痒、疼痛,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进行诊断,要点如下: (1)症状:出血、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体征: 肛门视诊:有无内痔脱出,肛周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肛管直肠指诊:I、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分会制定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年)。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 )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 )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 )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 )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 )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 )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 )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 )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 )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 )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 )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 )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 )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 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 ) A、红舌 B、绛舌 C、淡白舌 D、紫舌 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 A、热邪壅肺 B、胃热亢盛 C、肝胆火盛 D、阴虚内热 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 ) A、肺 B、肝胆 C、脾胃 D、肾 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 ) A、迟脉 B、弱脉 C、濡脉 D、微脉 20、滑数脉多见于( ) A、痰热内蕴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气郁结证 D、阴虚内热证 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 ) 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此属( ) A、表热证 B、里实热证 C、里虚热证 D、戴阳证 23、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 )

中医内科学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内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关键在于:(D) A.恶寒的轻与重 B.发热的轻与重 C.咽喉肿痛与否 D.有无流行性 E.脉数与否 2.治疗咳嗽,应以治肺为主,还应注意治:(A) A.肝、脾、肾 B.心、肝、肾 C.心、脾、肾 D.心、肝、脾 E.肝、胃、肾 3.喘证的病变部位在:(B) A.心、肺 B.肺、肾 C.心、肾 D.脾、肾 E.肺、脾 4.肺胀痰浊壅肺证的治法是:(A) A.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B.宣肺化痰,止咳定喘 C.宣肺定喘,健脾益气 D.健脾化痰,宣肺定喘 E.健脾化痰,补土生金 5.肺痨的外在致病因素是:(B) A.燥邪 B.瘵虫 E.痰浊 D.瘀血 E.水饮 6.治疗盗汗阴虚火旺证,应首选:(D) A.玉屏风散 B.六味地黄丸

C.一贯煎 D.当归六黄汤 E.生脉散 7.尿血与血淋的鉴别,主要在于:(D) A.尿色的深浅 B.尿量的多少 C.尿味的情况 D.有无尿痛 E.以上均非 8.胸痹重证,阴寒极盛者,其治法是:(C) A.散寒化痰通络 B.理气通阳化瘀 C.芳香温通止痛 D.益气温阳散寒 E.回阳救逆固脱 9.不寐实证,其病位多在:(E) A.心、脾、肾 B.心、肝、小肠 C.心、肺、大肠 D.心、脾、肝 E.肝、胃、心 10.气厥实证反复发作的原因,常是:(A) A.精神刺激 B.头部外伤 C.嗜食肥甘 D.思虑过度 E.先天禀赋 11.痫证风痰闭阻的治法是:(A) A.涤痰熄风,开窍定痈 B.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C.涤痰开窍,化瘀通络 D.熄风开窍,化痰定志 E.化痰通络,镇心安神 12.胃痛的治疗,主要是:(C) A.调肝理气止痛

中医肛肠学考核试卷及答案(借鉴材料)

中医肛肠科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直肠上、下静脉丛的划分是以什么为界线() A.肛直线 B.肛门白线 C.齿线 D.肛管直肠环 2、在正常情况下,粪便主要储存于() A.直肠内 B.结肠内 C.乙状结肠内 D.直乙交界处 3、齿线以上直肠粘膜对痛感迟钝的原因是由于() A.交感神经支配 B.副交感神经支配 C.体神经支配 D. 植物神经支配 4、肛门的神经支配是() A.阴部内神经的分支 B.交感神经的分支 C.副交感神经的分支 D.以上都不是 5、哪个疾病不适合肛门镜检查?() A.肛裂 B.混合痔 C.直肠炎 D.直肠息肉 6、肛肠科最常用的检查与治疗体位是() A.侧卧位 B.截石位 C.蹲位 D.膝胸位 7、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首见于() A.《五十二病方》 B.《内经》 C.《外科全生集》 D.《山海经》 8、漏管是以什么命名的?() A.部位 B.症状 C.形态 D.疾病特性 9、肛门周围痈疽包括() A.肛门痈 B.悬痈 C.坐马痈 D.以上都是 10、尖锐湿疣是一种性病疣,由HPV感染所致,其潜伏期为() A.3-15月 B.1-10月 C.6-18月 D.1-12月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 1、在肛肠局部解剖中,齿线下区的重要结构有() A.直肠柱 B.肛门括约肌间沟 C.栉膜 D.肛乳头

2、肛门疼痛时,应首先排除() A.血栓性外痔 B.直肠癌 C.肛周脓肿 D.各期内痔 3、大便时带脓血粘液,首先不考虑() A.肠易激综合征 B.溃疡性结肠炎 C.克隆氏病 D.结直肠癌 4、锁肛痔的临床特点是() A.大便习惯改变 B.大便变形 C.腹痛 D.大便出血 5、新生儿哭闹不止、拒乳、腹胀,应考虑() A.先天性巨结肠 B.先天性肛门闭锁 C.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会阴瘘 D.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 6、肛瘘术后伤面久不愈合,其原因有ABD A.内口无处理 B.糖尿病患者 C.原有肺结核 D.伤面继发感染 7、大便时有肿物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应考虑是() A.Ⅱ期内痔 B.Ⅲ期内痔 C.Ⅰ度直肠脱垂 D.Ⅱ度直肠脱垂 8、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的特点是() A.位置深隐 B.位于提肛肌以下 C.局部症状不明显 D.全身症状明显 9、肛诊触到肿块,应考虑的疾病有() A.直肠癌 B.痔疮 C.直肠息肉 D.肛乳头肥大 10、下列哪些疾病不会引起排便障碍() A.直肠前突 B.混合痔 C.直肠脱垂 D.直肠内脱垂 三、问答题(共30分,每10分): 1、为什么门静脉高压者“痔出血”不宜手术结扎?

现代肛肠科学复习资料

肛肠科学复习资料(严禁变成txt带入考场!) 第一章:中医肛肠科名词解释 第二章:肛肠学历史相关问答 第三章:肛肠学解剖相关问答 第四章:肛肠科学诊治相关问答 第五章:痔的相关问答 第六章:肛裂的相关问答 第七章: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相关问答 第八章:肛瘘相关问答 第九章:肛门直肠脱垂相关问答 第一章:中医肛肠科名词解释 01.会阴: 1)广义: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部的全部软组织结构。边界由骨及韧带组成,前为持股联合,后为尾骨尖,两侧由前至后依次由耻骨下支,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围成的菱形之中。 2)狭义:男性从阴囊根部至肛门;女性从阴道前庭至肛门 02.肛管:是消化道的末端,上接直肠,下止于肛门缘,是直肠壶腹下端至肛门之间的部分,长约3~4cm,前壁较后壁稍短。其两侧为坐骨直肠窝;前方男性有尿道和前列腺,女性有阴道;后方为尾骨。 1)解剖肛管:从肛门缘到齿线,长约2~3cm。(皮肤肛管) 2)外科肛管:从肛门缘到肛直环上缘平面,长约4cm。(括约肌性肛管) 03.四线: 1)肛门皮肤线:即肛门缘,是消化道最低的界限 2)肛门白线:位于肛缘与齿线之间,距肛缘上方1cm 3)齿线:梳状线,由肛瓣的游离缘,连合而成,上为直肠,发生于内胚层,下为肛管,发生于外胚层,距肛缘上方2-3cm,80%的肛肠疾病源于此 4)肛管直肠线:肛直上缘的水平线距肛缘上方 04.三带: 1)柱带:肛直线至齿线的环状区域,因括约肌收缩,粘膜形成皱壁呈柱状。 2)痔带:齿线至白线 3)皮带:白线至肛门缘、 05.肛管其他解剖标志: 1)肛瓣: 肛柱的下端相互之间借半月形的黏膜襞相连,这些半月形的粘膜皱襞即肛瓣 2)肛柱: 齿线上方,又名直肠柱,是直肠下端垂直的黏膜皱襞,长约1-2cm 3)肛窦: 又称肛隐窝,是由相邻的两个肛柱与肛瓣围成的袋状小窝,口上底下,象一个漏斗,深约3-5mm,底部有肛腺的开口。大便干燥肛窦容易受损伤并且窝内易存积粪渣,而引起肛窦隐窝炎。发

成中医大中医诊断学重点整理

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法、诊病、辨证、诊断综合运用、病历书写。 2..认清几个概念: 1.症(症状、体征) 2.证(证候、证型) 3.病 4.辨证 3. 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 : (1)司外揣内(2)见微知着(3)以常衡变 4.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整体审察(2)诊法合参 (3)病证结合 5. 西汉·淳于意: 创立“诊籍”,作为诊断的原始资料 6. 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脉法。 7. 元·敖氏着《点点金》及《金镜录》为论舌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敖氏伤寒金镜录》为现存最早舌诊专著 8. 清·汪宏《望诊遵经》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着 9.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二十七脉. 10.近代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二.问诊 1.恶寒:无风自冷,得温不解。(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表失煦) 2.畏寒:自觉怕冷,体温偏低,得温可缓。(阳气内虚,机体失煦) 3.恶寒发热:(1) 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 (2) 恶寒轻,发热重-表热证 (3) 发热轻,恶风-伤风表证 4.但热不寒中,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加重): (1)日晡(申时,午后3~5时)潮热-腹胀便秘,阳明腑实 (2)湿温潮热-身热不扬,湿温热伏 (3)阴虚潮热-骨蒸颧红,阴虚阳亢 (4)身热夜甚-斑疹舌绛,热入营血 5.但热不寒中,微热(轻度发热, T 37°~38°之间) (1)阴虚内热(病程长,午夜发作)-长期低热,五心烦热 (2)气虚发热(持续,劳累加重)-烦劳则甚,中气下陷 (3)气郁发热(时发时止,情志不畅)-情志不舒,气郁而化火 (4)血虚发热-面白,舌淡 (5)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湿温粘滞 6.寒热往来(1)少阳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2)疟疾病:寒热往来,大汗,发有定时。 7.问汗: (1)自汗-阳虚、气虚、表卫不固 (2)盗汗-阴虚内热 (3)战汗-正邪相争邪盛正衰-身热脉躁,正盛邪衰-身凉脉静 (4)绝汗: 亡阳-汗清稀、冷、味淡,亡阴-汗粘手、热、味咸 8.问疼痛: 1 胀痛:气滞疼痛 2 刺痛:瘀血疼痛 3 冷痛:寒证疼痛 4 灼痛:热证疼痛 5 重痛:湿邪困阻所致,亦可见于肝阳上亢,气血上壅之时。

中医内科学考试要点

中医内科学考试要点 第一章:肺系病证 感冒 1各家学说: A北宋。《仁斋直指方》首见“感冒”之名。 B朱丹溪创立辛温、辛凉两大治法。 C明清时期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D林佩琴。《类证治裁》对虚人感冒提出“扶正去邪”的治疗原则,并明确提出“时行感冒”。 2病证特点: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头痛脉浮。 3病因病机:六淫、时行病毒侵犯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4病位:肺卫。 5病证鉴别: A风温—病势急、寒战高热神昏谵妄。 B流感—症状重、发病急、传变快,具有流行性与传染性。 6辨证要点: A辨风寒、风热、暑湿。 B辨时行与普通感冒。 C辨体虚感冒—气虚与阴虚。 7病证治则:解表达邪或解表宣肺。 8病证分治: A风寒—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B风热—发热重恶寒轻、脉浮数—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C暑湿—身热恶风肢体酸重,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苔薄黄腻脉濡数—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者—合六一散或加赤茯苓)。 D虚体感冒: ○1气虚—恶寒发热无汗,素神疲气短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无力—益气解表—参苏饮。 ○2阴虚—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9预防调护: ○1慎起居适寒温。○2注锻炼强体质。○3易感者每天按迎香穴、冬春服贯众汤、夏暑服藿佩汤。○4时感流行可服贯众、板兰根、生甘草汤预防;室内食醋熏蒸消毒、加热消毒2小时每日一次。○5发热者适当休息,饮食宜清淡。○6药煮沸后5—10分钟即可,趁温热服。○7得汗、脉静、身凉为病邪外达之象。 咳嗽 1各家学说: A咳嗽最早见于—《内经》,其《素问》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B明.张景岳将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C《医学心悟》进一步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肥厚

中医肛肠病学

肛门直肠疾病 肛门直肠疾病是指发生在肛门直肠部位及其周围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痔(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瘘、脱肛、息肉等。中医古代统称为“痔” 、“痔瘘” 等。 一、解剖生理概要 肛门直肠是消化道的末端,是通于体外的出口,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直肠起源于内胚层,而肛管起源于外胚层,由于两者起源不同,所以其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内衬组织等也各不相同。两者以齿线为分界,因此齿线在临床上是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 (一)直肠 直肠上端在第2—3 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结,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终止于齿线,并与肛管相连。直肠全长12an。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时由 于直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同,下端则扩大为直肠壶腹,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成直角形成会阴曲。因此,在行肠镜检查时应注意此解剖特点。肠管上 1 /3前面和两侧为 腹膜所遮盖,中1/3 前面腹膜向前反折成为直肠膀胱凹陷或直肠子宫凹陷,此凹陷为直立位腹腔最低点。直肠下1/3 完全在腹腔外。直肠壁肌层与结肠相同,直肠肌层在其下部肥厚成为肛门内括约肌。直肠内表面是一层较厚的粘膜,直肠粘膜有三个呈半月形的横皱襞,又称直肠办。上皱襞在齿线上12en 处,是直肠与乙状结肠的分界皱襞。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下皱襞位于左前壁,在齿线上5cn处。直肠下端 粘膜有6—10 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隐窝底部有肛腺体的导管开口,肛腺分布于粘膜下呈分支状,部分分支可穿透肛管周围组织。肛腺分泌的粘液有润滑直肠下端的作用。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6 个米粒大小、黄白色的乳头状突起,称肛乳头。肛窦炎时,肛乳头可肿大,反复炎性刺激时,肛乳头可呈纤维性增生,或呈乳头瘤样改变。 (二》肛管 肛管是消化道的最末端,长约3an,其外端为肛门缘,上端与直肠相连接,齿线为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肛管有解剖肛管与外科肛管之分。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an,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 肛管皮肤。 (三)齿线 肛门办与肛管皮肤之间相连接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界线,叫齿线或齿状线。齿线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表12—1)一定的规律。肛门动脉由阴部内动 脉分出,在肛管分为数小支。骶中动脉是腹主动脉的连接分支,一般很小,与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吻合。静脉的排列与动脉相似,主要来自两个静脉丛,以齿线为界,齿线上为痔 内静脉丛(直肠上静脉丛),主要分布在直肠末端的右前、右后和左侧,是内痔的好发部位。直肠上静脉丛向上,经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汇入门静脉。齿线下为痔外静脉丛(直肠下静脉丛),分布于齿线以下肛管周围皮下,经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流人髂内静脉。齿线以上的直肠上静脉丛曲张发生内痔,齿线以下直肠下静脉丛发生曲张形成外痔。两组静脉丛同时在同一方位曲张形成混和痔。直肠上静脉无办膜,血液可逆向流动,且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在肛门白线附近相互交通,使门静脉与体静脉相通。门静脉高压患者,此处是一侧支循环,所以,门静脉高压患者“痔出血”不宜结扎。 肛门直肠的淋巴组织分为上下两组,上组在齿线以上,包括直肠粘膜下层、肌层、浆膜下及肠壁外淋巴网。这些淋巴网的淋巴液主要有三个流向:向上至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再至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最后至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向旁至提肛肌上淋巴结,再经闭孔淋巴结,最后至

主治医师(中医肛肠科学)-中医肛肠科学(B1型题 2)

主治医师(中医肛肠科学)-中医肛肠科学(B1型题 2) 1、肛裂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肛门局部望诊 B.探针检查 C.乙状结肠镜检查 D.指诊检查 E.肛门镜检查 2、肛瘘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肛门局部望诊 B.探针检查 C.乙状结肠镜检查 D.指诊检查 E.肛门镜检查 3、一期内痔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肛门局部望诊 B.探针检查 C.乙状结肠镜检查 D.指诊检查 E.肛门镜检查

4、单纯性肛瘘仅有一个外口,直通入齿线上肛隐窝之内口者 A.完全瘘 B.内口瘘 C.内盲瘘 D.外盲瘘 E.外口瘘 5、单纯性肛瘘只有外口而无内口者 A.完全瘘 B.内口瘘 C.内盲瘘 D.外盲瘘 E.外口瘘 6、单纯性肛瘘只有内口而无外口者 A.完全瘘 B.内口瘘 C.内盲瘘 D.外盲瘘 E.外口瘘

7、Ⅱ度直肠脱垂 A.直肠粘膜脱出,淡红色,3~5cm B.直肠全层脱出,圆锥状,5~10cm C.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圆柱状,10cm以上 D.肛管脱出,5~8cm E.颗粒状脱出,3~5cm,暗红色,易出血 8、Ⅲ度直肠脱垂 A.直肠粘膜脱出,淡红色,3~5cm B.直肠全层脱出,圆锥状,5~10cm C.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圆柱状,10cm以上 D.肛管脱出,5~8cm E.颗粒状脱出,3~5cm,暗红色,易出血 9、脱肛的病因病机 A.中气不足,气血亏损,气虚下陷 B.脓肿溃后,余毒未尽,血行不畅 C.湿热下注,毒阻经络,热胜肉腐 D.热结肠燥,皮肤裂伤,湿热蕴阻 E.湿热下迫,经络阻滞,淤血浊气凝聚 10、肛裂的病因病机

A.中气不足,气血亏损,气虚下陷 B.脓肿溃后,余毒未尽,血行不畅 C.湿热下注,毒阻经络,热胜肉腐 D.热结肠燥,皮肤裂伤,湿热蕴阻 E.湿热下迫,经络阻滞,淤血浊气凝聚 11、肛瘘的病因病机 A.中气不足,气血亏损,气虚下陷 B.脓肿溃后,余毒未尽,血行不畅 C.湿热下注,毒阻经络,热胜肉腐 D.热结肠燥,皮肤裂伤,湿热蕴阻 E.湿热下迫,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 12、脾虚气陷型脱肛用 A.四君子汤 B.参苓白术散 C.归脾汤 D.补中益气汤 E.苓桂术甘汤 13、脾气亏虚型直肠息肉用 A.四君子汤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推荐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推荐 《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 《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方剂的配伍记忆方法因人而异,不要轻易变换。如果采用方歌推荐教材上的方歌,如果采用趣味歌决记忆推荐上海中医药出版社的《趣味方剂手册》。 《中医针灸学》以第7版教材(必备) 这个版本的教材完美涵盖了新大纲所有内容。特殊腧穴的记忆一定要用歌决系统记忆,事半功倍!针灸缺乏模拟题,手头能用的模拟题不是太难(针灸专业)就是严重超纲,或者不是按照7版教材编写。 推荐大家使用那本北中医编写的、天价的《复习全书》中的针灸模拟题部分。特别是后面将近250道模拟题非常有价值。(个人感觉) 《中医诊断学》的第5版或者第6版教材:考纲总体上以第5版为主,但最近几年也涉及到第6版的内容。 《中医中药学》:以第7版教材为主(必备)。归经这一部分主要参看以前版本。 还有就是第5版教材是绿色封面,1983年左右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为什么1983年版的书到现在还在不断印刷?(1995年是6版,2001年是7版)其中缘由得靠自己琢磨。 必备真题。其实这种书哪本都一样,只要题目收得全就可以。所有题目的答案建议都去教材上找,找不到就是教材版本问题。一定要看《大纲》上的试题解答,并核对答案,因为现在的真题书的答案错误真的很多! 可选参考书(可选)。 《中医120分》跨越篇,形式不错,可惜和教材比系统性、全面性相差太远,而且错误也太多了。

中医内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重点中医内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 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关键在于:(D) A. 恶寒的轻与重 B. 发热的轻与重 C. 咽喉肿痛与否 D. 有无流行性 E. 脉数与否 2. 治疗咳嗽,应以治肺为主,还应注意治:(A) A. 肝、脾、肾 B. 心、肝、肾 C. 心、脾、肾 D. 心、肝、脾 E. 肝、胃、肾 3?喘证的病变部位在:(B) A. 心、肺 B. 肺、肾 C. 心、肾 D. 脾、肾 E. 肺、脾 4. 肺胀痰浊壅肺证的治法是:(A) A.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B. 宣肺化痰,止咳定喘 C. 宣肺定喘,健脾益气 D. 健脾化痰,宣肺定喘 E. 健脾化痰,补土生金

5. 肺痨的外在致病因素是:(B) A. 燥邪 B. 瘵虫 E.痰浊 D. 瘀血 E. 水饮 6. 治疗盗汗阴虚火旺证,应首选:(D) A. 玉屏风散 B. 六味地黄丸 C. 一贯煎 D. 当归六黄汤 E. 生脉散 7. 尿血与血淋的鉴别,主要在于:(D) A. 尿色的深浅 B. 尿量的多少 C. 尿味的情况 D. 有无尿痛 E. 以上均非 8. 胸痹重证,阴寒极盛者,其治法是:(C) A. 散寒化痰通络 B. 理气通阳化瘀 C. 芳香温通止痛 D. 益气温阳散寒 E. 回阳救逆固脱 9. 不寐实证,其病位多在:(E) A. 心、脾、肾 B. 心、肝、小肠 C. 心、肺、大肠

D. 心、脾、肝 E. 肝、胃、心 10. 气厥实证反复发作的原因,常是:(A) A. 精神刺激 B. 头部外伤 C. 嗜食肥甘 D. 思虑过度 E. 先天禀赋 11. 痫证风痰闭阻的治法是:(A) A. 涤痰熄风,开窍定痈 B. 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C. 涤痰开窍,化瘀通络 D. 熄风开窍,化痰定志 E. 化痰通络,镇心安神 12. 胃痛的治疗,主要是:(C) A. 调肝理气止痛 B. 调肝和胃止痛 C. 理气和胃止痛 D. 调理脾胃止痛 E. 调肝理脾止痛 13. 治疗噎膈气虚阳微证,偏于肾虚者,应首选:( D) A. 启膈散 B. 五汁安中饮 C. 通幽汤 D. 右归丸 E. 左归丸 14. 呕吐的病位在:(B) A. 肠肝、脾

主治医师考试题库(中医肛肠科)(专业代码:327)

《主治医师考试宝典(中医肛肠科)》系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辅导软件,适用于主治医师中医肛肠科学考试,软件试题库设计紧扣最新主治医师中医肛肠科学考试大纲、考试教材,符合主治医师中医肛肠科学考试考试题型与考试科目,复习辅导资料、考试资料丰富,免费试用、试题库巨大(注册版试题量达1万多题、81万多字),辅导软件收录主治医师中医肛肠科学考试历年考试真题、模拟试卷、押题试卷、复习试题集,试题辅导软件囊括了目前所有的最新主治医师中医肛肠科学考试科目: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中医肛肠科学,并提供专业级的主治医师中医肛肠科学考试解题方法、答题技巧、考试要点精解。通过全面、针对性强的强化考试辅导训练、考前培训,提高您主治医师中医肛肠科学考试的应试能力,辅导您考试成功。我们免费提供主治医师中医肛肠科学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地点、报考条件、考试时间、成绩查询、合格分数线。 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5b6762509.html,/ZC_ZYGCK.html 电脑版:电脑单机运行,人机对话全真模拟考场,终身免费升级使用。 在线版:不限电脑、方便多台电脑(平板电脑可用)、不同地点使用。 手机版:适用安卓手机,方便随身携带,随处可以学习。 【使用说明】 1.所有版本的考试宝典都可以免费下载试用,满意后再付款购买正式版注册码。 2.因文件包含大量题库和图片文件,所以比较大,建议用迅雷下载。 3.下载并安装好的考试宝典软件已包含所有试题,只需用注册码注册即可完全使用,不需再重新下载。 4.支付成功后,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确认并领取注册码。 5.取得注册码后,请联网注册,注册后不需联网也可使用,没有使用时间限制,没有题量限制,终身免费升级。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