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晓风书店

晓风书店

她把“晓风”做成了传奇

【朱钰芳,杭州晓风书屋的老板。作为一家被称为“文人书店”的民营书店,晓风已经在这个城市存在了整整十五年。从一家面积不足25平米的小书店到如今遍布文教区的六家门店,晓风已经是这个文化名城的一个坐标。迄今,这家民营书店已经筹划的一百多场读书沙龙。陈丹青、麦家、赖声川、白先勇、刘震云、叶兆言、欧阳应霁……都是座上客。最近的一次读者活动,来同这个城市的文学爱好者们见面的是村上春树新作《1Q84》的译者施小炜。】晓风书屋的角落总能找到丰子恺的漫画。

有时候是高耸的书架墙上的一列小画;有时候是收银台前几本插画小本;有时候是几套干净的书签。如果有心,会发现“晓风书屋”招牌一旁,也是由丰子恺的漫画,两个小孩,坐在榻上玩。

晓风的老板叫朱钰芳,一个天性活泼的女人。

朱钰芳说,太喜欢丰子恺,所以当年托朋友找到了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想用这幅漫画。老太太很爽快,拿去吧。还亲手画了一张给她,这张画一直挂在晓风体育场店里。

这个城市,有不少人习惯踱进一家小小的民营书店,翻翻看看。或在某个事先告知的下午,听在杭州的作家文人聊天。尤其自由的是晓风在浙大西溪校区心理系隔壁的那家店,听作家聊天时,你大可以坐在店里的秋千上,也可以走到一旁拿点水果吃,一切随意。

丰子恺在《美术与人生》里有一段恬淡的话,说形状和色彩有一种奇妙的力,能在默默之中支配大众的心。山乡的居民大都忠厚,水乡的居民大都活泼,也是因为常见山或水,其心暗中受其力的支配,便养成了特殊的性情。

在这座自古就有“西湖书市”的城市,晓风书屋同这个城市的人们一起颐养着性情。

体育场路的晓风,是杭州的一个地标。

一个民营书店成为地标,实在是件骄傲的事,让人想起巴黎塞纳河畔,虽小而不起眼,但却被巴黎人视为宝贝的莎士比亚书店。朱钰芳曾梦想,做这样的一家百年老店。

而十五年前,晓风还只是家不足25平方的小书店,在保俶路和省府路口的一个临时建筑里。21岁的朱钰芳守着这个小店,就像守着一个婴儿,有顾客在店里,就不关门,有时候会守到半夜十二点多。

三年后保俶路拆迁,有个朋友给朱钰芳介绍了体育场路。1999年开始,晓风总店就搬到了

现在的位置上。这之后,总店又扩建了三次,有了现在两百平米的规模。

这个书店,不光卖书。

更有诱惑力的是他的文学沙龙,让这里成为了一个读书俱乐部。

至今,这家书店已经筹划的一百多场读书会、文学讲座、展览、漂书等和书有关的活动。陈丹青、麦家、赖声川、白先勇、刘震云、叶兆言、欧阳应霁……座上客一茬接一茬。

要同大型的新华书店比拼,必须有自己的范儿。

来杭州的文化人们也捧晓风的场。这些年来杭州的文人们,已经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要同这个城市的读者们见见面,聊聊天,喝喝茶。

三年前陈丹青来杭州,朱钰芳请他过来,就请他吃了碗片儿川,然后就拖来同读者们见面。又说到丰一吟一家。朱钰芳去上海探望,到了丰子恺在上海长乐路上的旧居。三层小楼,丰家已经收回了二三两层,一层还没有购回。于是到了楼下看到一张纸条:“要来丰子开旧居请按门铃”。朱钰芳描述当时,按了门铃,丰子恺的孙子探出来,扔下来一个钥匙。“小朱你自己开门”。

她的理想生活就是如此。一份满是故事、不会厌倦的工作。

她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只进喜欢的书。

第二句话是:我们一直都把顾客当作朋友。

在西溪校区的晓风采访的当儿,一个在店内翻了半天书的男人走过来,笑着问朱钰芳:你还记得我吗?我又搬回来了。他刚回浙大读博,父亲是浙大数学系的博导,晓风的老顾客。从2005年起,晓风陆续在大学、美术馆开出了五家店,平均每年一家。

浙大西溪校区的店,是浙大出版社邀请来的,因为出版社需要给他们的编辑经常接触外界的新书信息,于是晓风成了他们的公共阅览室。小和山、教工路、浙大紫金港校区这些店,是高校邀请的,因为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阅读氛围。最近的一家店,位于南山路上落成不久的浙江美术馆内,是美术馆来邀请的。他们需要一家像晓风这样的人文书店作为美术馆的配套。事实上,在杭州,像晓风这样守着理想,坚持“文学沙龙”的民营书店还有不少。除了晓风,杭州另一家著名的民营书店“枫林晚”也一直在坚守着读书俱乐部的形式,最近又有位于西湖边的“蓝狮子”开业,同样抱着读书沙龙的信条。

这个城市的文化,正在在以各种各样多元的形式整合着。

晓风书屋

地址:杭州体育场路527号

公交:817/K817 9 K228(夜间线) 28/K28 ,胜利新村站下

电话:0571-********

在特色书店普遍都在奋力不亏的情况下,晓风书屋一直维持着稳定的销售业绩。8000多名会员加上流动的散客,平均每天能买走200多本书。如果碰上书店搞活动,比如请来白先勇或者张信哲签名售书,那还要卖得多些。

晓风书屋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无论是在硬件还是服务性的软件方面。这也为它发展连锁加盟店打下了基础。“这个要看缘分和机会,没有想过专门去发展连锁店。今年有两个朋友找我一谈,那就这样开出来了。要是明年后年没人来找我,那可能几年也没什么动静。”朱钰芳觉得自己经营的最大特点,是心态好。2001年春天,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两夫妻开始了批发业务。没想到还做了点局面出来,现在每天从批发部出去的图书达到1500本左右,成了晓风书屋目前主要的利润增长点。“杭州一些小书店,还有主要是浙江其他城市的小书店,都来我们这里找书。我们其实想法也很简单。人文类图书不好找,我们经常出去找书,有时候找到好书,几本几十本人家不卖,现在我们可以多买些进来,然后再卖给别人了。”从本质上来说,朱钰芳喜欢书店,不喜欢批发,所以把新业务都交给老公去干,“他很支持我”。按店长的说法,这家店能做得好,跟两夫妻同心协力是分不开的。

来源:休闲网

“滿100送40”杭州“滿就送”戰火燒進書店

新華網浙江頻道(2006-12-23 09:24:38)

來源:綜合編輯:君君

剛剛從香港瘋狂“血拼”回來的杭州曉風書屋經理朱鈺芳,對香港年底勁爆的打折幅度念念不忘。

事實上,杭州各大商場的“滿就送”也早就刺激著她。

香港購物歸來的第一件事,她就決定——從今天起到28日,在自己的書店推出“滿100送40”的

優惠措施,把讀者從商場拉到書店來“血拼”。

在杭州,還有不少民營書店經營者也與朱鈺芳有著相同心思。書店效仿大商場,加入“滿就送”的

促銷大戰,究竟為哪般,杭州百貨業屢試不爽的“滿就送”,也適用於書店嗎?

今日早報讀者可先享“滿就送”

“一到節假日,商場就搞…滿就送?,大家都一窩蜂地去…血拼?。我們也想借鑒一下百貨業的這種促銷手段,讓大家也可以選擇到書店…血拼?。”朱鈺芳言語中流露出對商場“滿就送”創下驚人銷售的羨慕之情。

她告訴記者,她一直希望圖書能與節假日結合起來,圖書消費也成為人們節日裏的一個習慣性消費。

在今年銀泰店慶時,“滿400減160”曾讓杭城市民瘋狂了一把。當書店打出“滿100送40”,杭州讀者也會瘋狂嗎?朱鈺芳表示,對此持樂觀態度:“去年早報5周年時,曉風書屋等眾多杭城民營書店曾與早報聯合推出回饋讀者的全城最低折扣——7折,當天書店裏都快賣瘋了。”

記者計算了一下,曉風書屋這次推出的“滿100送40”,相當於打7.1折。

朱鈺芳說,如今,傳統書店受網上書店的低折扣衝擊很大,這一回,雖然優惠幅度和很多網上書店相比,算不了什么,但是對於很多不上網買書的讀者來說,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據悉,本次“滿100送40”活動只針對書店會員,但為了回饋早報讀者,從今天起,在活動前三天,早報和曉風書屋將聯合推出早報讀者專場。今日早報讀者將享有優先挑選圖書的三天“特權”。這三天裏,讀者不需要會員卡,憑當日早報,就可享受“滿100送40”。

“滿就送”讓其他書店急了

昨天,記者從杭城其他幾家民營書店了解到,近日,他們也正在醞釀優惠措施,有“滿就送”,也有“積分打折”等。杭州楓林晚書店經理朱昇華神秘地告訴記者,他們也會針對會員,打出前所未有的低折扣。

而有的書店,原本並沒打算促銷,一聽說曉風書屋如此優惠幅度,在電話那頭就開始“噼裏啪啦”地按計算器,考慮自家是否也要馬上跟進促銷幅度。

一家幾天後即將開業的民營書店,原本只想靜悄悄地開張,現在,同行紛紛大張旗鼓地搞促銷,剛進入圖書業的它,還沒摸熟杭州書店業的情況,也不得不考慮加入這場圖書“血拼”大戰。

記者了解到,杭州文史書店在今年7月,也曾小範圍嘗試過“滿100送30”(相當於打7.8折),該書店經理王海松告訴記者,這樣的促銷還是能吸引不少讀者的。

為了吸引讀者“血拼”圖書,杭城民營書店開始硝煙彌漫。一位經營者甚至向記者表示,希望幾家民營書店能否坐下來談談折扣的問題。

常玩“滿就送”根本玩不起

雖然,民營書店願意效仿大商場“滿就送”,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很樂觀。

一位民營書店店主告訴記者,曉風書屋打出“滿100送40”如此大的優惠幅度,基本只能保本,根本就沒有盈利了。朱鈺芳也表示,他們“滿就送”最終也不可能贏利,只能是作為一種吸引讀者到書店“血拼”的方式,培養一種消費習慣。

王海松表示,百貨業和圖書業利潤產生的方式不同。“別看是商場在…滿就送?,其實都是供貨商在讓利。但是,圖書行業不同,出版社怎么可能為了民營書店…滿就送?,自己承受利潤的損失呢?” 一些民營書店認為,如果圖書業要“滿就送”,也只適用於像“浙江博庫”這樣的圖書大賣場。但是,浙江博庫書城副總經理徐衝卻很堅決地表示,從商業角度講,“滿就送”同樣不適用於大賣場。

徐衝舉例說,杭州文二路的浙江圖書大廈一年的銷售額是6000萬元,這在圖書行業已經是非常好的業績,但是,銀泰搞店慶“滿就送”,“血拼”一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7000萬元,“我們做一年,人家做一天就可以了。百貨業搞…滿就送?雖然利潤低,但它因為銷售量大,總的利潤還是不少的,書店根本玩不起。”

一位業內人士提醒民營書店,很多消費者一見到商場的“滿就送”就失去理性,花幾千元錢買衣服是很平常的事,但是會因為圖書“滿就送”就花幾千元買書的人太少了,“購書者還是相對理性,不喜歡的書,再優惠也不會去買。”

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東輝因為教編輯出版專業,對於杭城書業很關心,他也在第一時間得知了曉風的這一促銷活動。他說,這樣的促銷幅度對讀者肯定是有吸引力的,但是不能經常搞,如果像百貨業那樣每周搞、每月搞,讀者也就“疲”掉了。

“圖書不可能有很大的爆發量,現在搞活動,看看銷售不錯,但其實無非是把讀者下個月用於買書的錢花在這個月了。就杭州圖書市場來說,搞…滿就送?無非就是在爭取自己書店在市場中的份額,而市場的總量是不會變的。”徐衝冷靜地旁觀這場圖書“血拼”大戰。

□今日早報馬良

>还没有注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