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历史、现状与未来1

陈勇2秦宏宇3

北京市的人口规模近几年以较快速度增加,而伴随着人口剧增,城市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2015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北京今年提出了新的人口调控目标,即2020年控制在2300万以内。

要缓解人口压力,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北京市还应着眼于区域协调发展。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人口是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京津冀区域的人口规模和分布也会受到影响。回顾北京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历史可以看出,人口规模的演变发展与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政策演变进行梳理。

一、建国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变动的历史过程

(一)1949-1957年:人口迁移流动相对自由时期

1、流动人口状况

1949年到1957年,我国人口迁移基本处于比较自由的状态。解放初期,由于农村土地改革使许多人分得了土地,从而吸引了大量城市流动人口返回农村, 因而城市暂住人口相对较少, 北京市1949年暂住人口仅6 万人。

随着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北京作为新中国首都,当时也正值社会建设的蓬勃开展时期,因此需要有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在这种形势下, 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到1951-1952年达13 万人左右,1957年北京市流动人口14万。4

2、主要政策及影响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1本文系陈勇教授主持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陈勇: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3秦宏宇: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讲师,社会学硕士。

41949-1957年北京市流动人口数据来源于:鲍思顿、段成荣,《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历史趋势分析》,《西北人口》,2001年第1期,第3页。

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1951年7月,公安部出台《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标志着统一的城市户口管理制度开始形成。在条例实行的目的中提到“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之安全及居住、迁徙自由。”此条例规定,户口管理一律由人民公安机关执行,并制定了发生迁出、迁入、出生和死亡等户口变动时需要办理的相关手续。

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经常的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户口登记制度。

在上述政策背景下,这一时期人口迁移比较活跃,人口规模呈上升趋势。

(二)1958-1984年:人口迁移流动的户籍严控时期

1、流动人口状况

1958年, 在冒进的“大跃进”政策的影响下,各地城市不切实际地发展工业部门,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北京市1958年和1959年暂住人口分别达到了27.0万人和27.79万人,创造了改革开放前流动人口的最高峰。5而到了1960年,在当时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影响下,流动人口规模急剧减少,1960-1962年间全市流动人口在10 万人以下。1960年到1970年的11年间,流动人口规模仅扩大了5.6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100人。一直到1977年以前,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虽有上升的趋势,但是增长非常缓慢。

1978年以后,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中国流动人口开始迅速增长。1978-1984年是改革开放的初始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改变了20多年来城乡粮食供给的紧张情况, 使国家放松对农民进城的限制成为可能。”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的束缚, 加之土地数量有限,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寻求就业成为必然。而随着北京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1978年北京市流动人口达到21万人,1979年北京流动人口总量为26.5万人, 到1984 年就已经超过了70万人。7

2、主要政策及影响

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作为我国第一个户籍管理法

5马小红、侯佳伟、黄匡时,《北京迁移流动人口60年:回顾与展望》,《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2009年,第273页。

6冯晓英,《当代北京流动人口变迁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7张真理,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史略( 1978-2008),兰州学刊,2009年第7期,第114页。

规正式颁布,条例规定:“公民因私事离开常住地外出、暂住的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应当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延长时间或者办理迁移手续;既无理由延长时间又无迁移条件的,应当返回常住地。”该条例的颁布“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首次以法规形式限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8

1962年12月,公安部出台《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对农村迁往城市的,必须严格控制;城市迁往农村的,应一律准予落户,不要控制;城市之间必要的正常迁移,应当准许,但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的,特别是迁往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五大城市的,要适当控制”,这时已经开始控制北京的迁入人口。

1975年修正后的《宪法》取消了关于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文。

这期间,北京市严格限制外地人口流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尤其是1960年到1977年,由于实行了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户籍管理制度及配套政策,北京市的流动人口规模基本保持在10万人左右。

(三)1985-1994年:人口迁移流动的快速发展期

1、流动人口状况

1985到1994年,北京经济快速发展, 1985年北京市国民生产总值为257. 8亿元, 而到1994年就猛增到1084.03亿元, 增幅超过了三倍。9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大量外地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和城镇寻找就业机会,流动人口总量快速增加。1985年流动人口总数为66万人,1988年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31万人。10根据北京市对流动人口进行的抽样调查, 1994 年在京居住的流动人口为287.7 万人。

2、主要政策及影响

1985 年, 我国正式取消了在城市暂住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的限制, 开始对流动人口实行暂住证管理。1985年11月26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暂住人口户口管理的规定》(京政发〔1985〕166号文件)。这一规定要求“凡从本市行政区域以外来京暂住人员, 均应向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其中十六周岁以上(含十六岁)暂住期拟超过三个月的, 必须申领《暂住证》”,将流动

8姚秀兰,《论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改革》,《法学》2004 年第5 期,第46页。

9张真理,《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史略( 1978-2008)》,《兰州学刊》,2009年第7期,第114页。

10鲍思顿、段成荣,《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历史趋势分析》,《西北人口》,2001年第1期,第2页。

人口中的外地来京人员与本地户籍人口加以区分, 并且申领《暂住证》时要交验一系列相关证明。11这一规定从法律上正式给予农民进京许可,允许外地人员来京经商和务工、参与首都建设与服务。

由于这一时期北京市政府对流动人口采取开放政策,流动人口总量迅速增加。

(四)1995-2002年:人口迁移流动的管理控制期

1、流动人口状况

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一方面繁荣了北京经济,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因此,这一阶段,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控制流动人口规模。

1997年11月1日, 北京市进行的首次外来人口普查结果表明, 在京居住一天以上的外来人口为229.9 万人,全市流动人口总量与1994 年相比,减少43.6 万人,而到了1999 年,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流动人口已经降到了149.6万。

但是随着全国范围内的一系列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建立新型户籍制度改革的进行, 随着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措施, 北京市也随之而动, 流动人口的数量应声上扬。12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增至256.8万人,而2001年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北京市流动人口又升至262.8万人。2002年的流动人口仍然是快速飙升的态势, 总量达到286. 9万人, 一年增加24.1万人。

2、主要政策及影响

1995年7月15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13中指出“本市对务工经商人员实行规模控制, 严格管理, 加强服务, 依法保护的方针”, “公安、劳动、工商行政管理、房地产管理、税务、计划生育、城建、规划等机关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 分工负责, 相互配合, 加强对务工经商人员的管理工作”。从户籍、治安、房屋、务工、经商、卫生、防疫、计划生育、收容

11北京市公安局“实施《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暂住人口户口管理的规定》的细则”(1985年11月26日颁布)。

12张真理,《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史略( 1978-2008)》,《兰州学刊》,2009年第7期,第115页。131995年4月14日北京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6月4日北京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遣送等方面, 对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实施严格的治安管理和人口规模控制,这一时期流动人口规模扩张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14

(五)2003至今: 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调整转型阶段

1、流动人口状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日益得到重视,流动人口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为流动人口的就业和迁徙提供了一个政策宽松、保障全面的制度环境。

2003年之后, 北京市每年的流动人口增长数量依然较大, 2003年全市在京居住一天以上的流动人口为409.5万人,比2002年的386.6万人增加22.9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人员为307.6万人,比2002年增加20.7万人。15从2006年到2010年是北京市流动人口的高速增长期。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人口)1581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3.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4.3%。16 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根据《北京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达到81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

2、主要政策及影响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此后,北京市开始在“以人为本”的人口管理理念指导下对流动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不仅逐步清理和废止了对流动人口带有歧视性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 而且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在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逐步实现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公平对待, 不断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17

2005年3月25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废止《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曾经阻碍流动人口进入北京生活和工作的多种限制, 在法律上正式失效。

这一时期, 北京市流动人口进入了平稳期, 但增长规模仍然很大。

前述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变动的历史过程说明:流动人口规模变动受到经济14冯晓英,《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评述》,《北京社会科学》2008 年第5 期第68页。15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2003年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公报

16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7黄匡时、王书慧,《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演变》,《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31页。

形势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政府政策的调节。但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应在尊重这一规律的前提下,实施合理的引导政策。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从整体上来看,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趋于减缓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市流动人口增加尤为突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447.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4.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0.6%,远远高于常住人口3.8%的年均增速。2000年每5个常住人口中有1个流动人口,到2010年每3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流动人口。18从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来看,2006-2010年是北京市流动人口的高速增长期。而在2010 年以后这种增长势头又有减缓的趋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流动人口81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万人,增长2.0%,增量比上年减少12.9万人,增速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19说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增量、增速进一步放缓。

图 1:北京市历年流动人口数量及趋势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18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变动特点》,2011-05-30

19北京市统计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北京市2014年统计公报》解读,2015-02-12

(二)从性别比来看,流动人口的性别比呈下降趋势且渐趋平衡

一般的观点认为,流动人口一般是青壮年劳动力, 而且男性居多, 妇女则要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和老人。然而,分析历年流动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 流动人口的性别构成经历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均衡化过程。

通过对比近20 年的数据可以发现, 流动人口性别比不断降低,有明显下降的趋势。1994 年,北京市流动人口性别比为173;1997 年,这一数据高达195;而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流动人口性别比降到128;2006 年为123;2010年普查时又进一步下降到119,而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流动人口性别比为104。性别结构变动的这一过程说明, 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流动人口队伍中来,流动人口中女性规模逐年升高,这也是流动人口举家迁移方式的体现。

图2:北京市流动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 (1) 1994 年- 2006 年数据来自翟振武等《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第31 卷第2 期2007 年3 月。

(2)2010年数据是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3)2012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1-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三)从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来看,呈现集聚性,并由城市中心向外扩展北京市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2014年末,城市功能拓展区流动人口最多,达到436.4万人,占全市流动人口的53.3%;其次是城市发展新区,流动人口为296.9万人,占36.3%;而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流动人口相对较少,分别为54万人和31.4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6.6%和3.8%。20

虽然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流动人口数量最多,但是近几年基本趋于稳定,并且比例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而城市发展新区流动人口增长势头迅猛,并且比例逐年增高,从2005年的26.4%提高到2014年的36.3%,这说明北京市流动人口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出由城市功能拓展区逐渐向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的趋势。

从数据可以看出,首都功能核心区流动人口比例下降,而生态涵养发展区由于地处远郊,生产和生活社区建设都受到一定限制,流动人口数量也较少。2014年末,门头沟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四个区县常住外来人口均不足10万,占全市比重仅为2.6%。21

表1:北京市2005年——2014年流动人口数量(单位:万人,%)

20北京市统计局,《2014年北京市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及特点》,2015-06-18

21北京日报,《人口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常住人口突破2150万》,2015-05-22

备注:其中“比例”为各功能区流动人口数量占当年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的百分比。

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西城;

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

城市发展新区: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

生态涵养发展区: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延庆。

图3:2014年北京市各功能区流动人口数量占全市流动人口总量的比例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四)从结构来看,流动人口群体在年龄、学历、居住时间、流动原因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1、新生代流动人口规模急剧增加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在我国已经持续了20多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变化,流动人口群体不仅在规模上增加,其内部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根据2010年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新生代流动人口规模达383万人,占北京市流动人口总数的54.3%,说明本市有超过一半的流动人口出生于1980年以后。流动人口的代际更替悄然发生,新生代流动人口已成为北京流动人口的主体。

2、流动人口文化素质提升,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流动人口群体的文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北京市6岁及以上外来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9.4

年,提高至2006年的10.7年,2012年达到11年。

具体来说,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主要表现为文盲的比例大幅度下降,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略有增加,大专及以上的比率不断上升。

2000年,北京市有一半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只有9.9%的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到2003年,在北京市6岁及以上流动人口中,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上升至10.7%。之后这一比例继续攀升,由2010年的24.4%提高至2012年25.7%。22与此同时,流动人口中文盲的比例在不断下降,由2003年的1.9%,降至2010年的0.8%。这说明流动人口的学历构成发生转变,20世纪80年代流动人口以小学学历为主,现在是以初中为主,并且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者占四分之一。流动人口群体文化程度构成不断升级,呈现出不断知识化的特点,这将会为首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雄厚的人力资本。

3、流动人口居住时间长期化趋势明显

流动人口一直以来都被强调其“流动性”,很多人认为流动人口居住状态不稳定,呈现“居无定所”的状态。虽然频繁流动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居住地点都是比较稳定的,许多流动人口居住时间较长,实际上处于“留”而不是“流”的状态。

2012年,从外来人口在京居住时间看,81.4%的常住外来人口在其居住的乡、镇、街道居住时间超过一年,其中近四成居住时间为三年以上。23居住5 年以上者的比例更是高达47.3%。这表明有近一半的流动人口在北京有较强的立足基础。这部分人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以及这种职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打算在北京长期居住,成为较稳定的流动人口群体。

也就是说,流动人口群体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飘忽不定”。在当前人口流动呈现明显家庭化趋势的背景下,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和对未来的打算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留时间长,呈现“流动人口不流动”之势。24

4、经济收入、寻求就业机会是首要目的

222000年、2006年数据来自《中国信息报》,2003年数据来自《北京市2003年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公报》,2010年数据来源于第六次人口普查,2012年数据来源于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

23北京市统计局,《常住人口平稳增长,外来人口呈常住化态势》2013-11-14

24陈蓉:《“举家迁徙”背景下流动人口家庭模式问题之探讨》,《改革与开放》2012年第12 期上,总第3 56 期,第36页。

2006 年“北京市 1 ‰流动人口调查”结果表明,流动人口迁移到北京主要是农村经济收入低下等“推力”因素和北京经济优势的“拉力”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过分析流动人口的迁移原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这一结论。2010年全市流动人口总量为704.45万人,其中迁移原因为“务工经商”的有520.62万人,占73.9%,远远高于其他几类原因。2012年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经济型原因,占79.5%,其中因务工经商迁移的位列第一,比例为70.9%。尤其是15-54岁年龄组的流动人口,他们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务工经商,占本年龄组人口迁移原因的比重均在60%以上,这部分人群是外来人口的主体。25虽然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有一定的束缚,但出于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人们仍会不顾艰辛涌入城市。因此,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获得更高的收入,是大部分人口流动的普遍性动因和强大的力量源泉。

三、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的影响

京津冀区域覆盖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2013 年GDP 达6.2万亿元,占全国 1 /9。近几年,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比较明显,并且以迁移流入为主。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影响这一区域的人口状况,尤其会影响北京市的流动人口规模与分布。总的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

(一)明确城市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从现实情况来看,北京既承载着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又承载了重要的经济、贸易和金融等中心的功能,这是北京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突出的关键。

城市功能集中必然会带来人口集聚效应,给北京人口的向心集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81人/平方公里(2011年为1230人/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密度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开始向外围逐渐降低。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953人/平方公里,是城市功能拓展

25北京市统计局,《常住人口平稳增长,外来人口呈常住化态势》2013-11-14

区的2.9倍,是城市发展新区的22倍,是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09.9倍。26中心城区功能聚集和人口聚集已经成为北京人口问题的聚焦点。

2014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北京并发表讲话,对北京的核心功能,做出过明确的城市战略定位,要求坚持和强化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四个中心”明确了北京的功能定位。

明确城市定位,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保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非核心功能的疏解,能够有效控制人口规模,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解决“大城市病”难题。

(二)均衡配置公共资源,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

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导致特大城市人口过于膨胀的重要原因。虽然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重要原因,但也不排除公共产品配置的影响。优质公共资源的配置,包括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是导致人口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教育资源为例,教育资源的配置会直接影响人口搬迁。居民选择居住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随学而居”,也就是说,离学校的远近是很多居民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区域如果有了好的教育资源, 就会有人到该区域安家落户, 就会到附近找工作, 就会形成一个人口聚集地。27从资源分布看,全国知名的小学、中学、大学大部分聚集在北京,且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据市教委数据,2013年全市高校在校学生和教职工数为102万人,分功能区看,中心城区为85.3万人,占全市总量的83.6%;分隶属关系看,央属高校为63.5万人,占62.2%。央属高校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为58.4万人,占中心城区高校人数的68.5%,占央属高校人数的92%。28

医疗卫生机构亦是如此,据市卫计委数据,2013年全市医院共有647个,从业人员21.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医院数为438家,占全市总量的67.7%,医院从业人员为17.1万人,占全市的79.5%。驻京部队的15家三级甲等医院全

26北京市统计局,《2014年北京市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及特点》,2015-06-18

27赵秀池,《均衡配置优质公共资源、疏散首都中心城人口》,《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第3页。28https://www.doczj.com/doc/566072560.html,/Article/fwkx/2015/05/23/095904289858.html 2015年8月10日访问。

部位于中心城区,涉及从业人员3.6万人。优质公共资源的高度集中是导致人口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行政部门资源也会吸引大量的劳动力。目前,北京四环以内区域承担了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等核心功能。众多行政、事业单位坐落对区域内各行业的发展形成重大影响,形成区域“行政经济”这一独特现象,带动了为其提供服务的行业发展。这些服务行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特别是低端劳动力的需求较大。29

由于北京市与周边地区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心城区优质的公共资源对流动人口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通过鼓励部分行政办公、教育、科研、医疗等城市功能向新城等外围地区疏解,均衡公共资源,可以改善人口过度集聚的状况。

(三)以业控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人口规模的调控,从经济角度说是劳动力市场调控,根本上是经济发展的调控。30发挥产业对人口流动的引导作用,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就业岗位是比较有现实意义的方法。通过控制和疏解与首都功能定位不相符合的产业,降低低端传统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鼓励部分人口随产业外迁,减少人口集聚规模,切实做到“以业控人”。

从2013年底,北京已经开始疏解工作,动物园批发市场、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和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场所都被动员搬迁。这些市场从业人员众多、摊位密集、客流量大,仅“动批”的从业人员就超过3万。31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2010年就已拥有100多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0万多从业人员,日均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根据北京市规划委的统计,北京城区中有上百个小商品交易市场。仅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小商品市场就吸纳了约20万外来人口就业。32除上述批发市场以外,一些高消耗产业、物流基地等也是疏解的重点。

有数据表明,北京市流动人口中从事体力劳动和商业服务业的人口比重较大,而从事脑力劳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机关办事人员比重较小,职业阶层还处在

29李茂、张真理,《北京人口发展矛盾、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中国市场》第28期第85页。

30张炜,《解读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的目标要点》,《前线》2014年4期,第104页。

31https://www.doczj.com/doc/566072560.html,/a/20150210/13495671_0.shtml 2015年8月10日访问。

32京华时报,《京津冀协同发展:2020年北京人口不超2300万》,2015年05月01日

较低水平。33虽然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9.4年,提高至2012年的11年,但仍是以初中为主,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者仅占四分之一。这就决定了部分流动人口的职业选择范围较窄,满足不了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坚持高端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压力。

(四)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经济协调发展

人口迁移流动的原因以经济因素为主,而北京与天津、河北相比,具有比较强大的经济优势。从人均GDP看,2014年,北京、天津人均GDP均超1.6万美元,而河北仅为6500余美元,不足京津的1/2;从城镇化率看,京津冀三地城镇化率分别为86.4%、82.3%和49.3%,34说明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劳动力资源分布也呈失衡状态。在京津冀区域流动人口中,河北是京津两市流动人口的重要来源地。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北京流动人口达704.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在北京流动人口中来自河北的最多,占22.1%,来自天津的占1.2%。天津流动人口为299.2万人,其中来自河北的最多,占25.2%,来自北京的占0.8%。与北京相邻的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等市常住人口均低于户籍人口,人口外流现象明显。35与京津相比,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很多中小城市对于人才资源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因此,协调京津冀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是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的关键策略。通过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北京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增强周边地区的就业吸纳能力,会减少周边城市人口过度向北京集中,减轻北京人口增长压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市流动人口在未来不会无限集聚。可以预计,在充分尊重人口迁移规律的前提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未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增长幅度会逐步降低,增长速度放慢,达到一个稳定的程度。

33武玉,《城市化进程中首都流动人口变动的新特点与问题》,《人口与社会》2015 年第2 期,第91页。34北京市统计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产业、交通、生态一体化初见成效》2015-07-09

35北京市统计局,《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识与问题分析》2015-05-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