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课用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

上课用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

上课用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
上课用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

【中考练兵】 备课: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2013龙岩)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 )

A .2.5m

B .2.5 dm

C .2.5cm

D .2.5 mm

2、(2013郴州)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 ,宽为18.35cm 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

A .1mm

B .1cm

C .1dm

D .1m

3、2013年1月11日到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 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 2.5um=2.5 um ×10-6m

B. 2.5um=2.5 ×10-5dm

C. 2.5 um=2.5×10-6cm

D. 2.5 um= 2.5 ×10-9m

4、(2013宜宾)1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 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 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 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 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 )

A .126km/h

B .70km/h

C .52.5km/h

D .30km/h

5、(2013年兰州)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

A .黄河水

B .岸边的高楼

C .他乘坐的游艇

D .迎面驶来的游艇

6、(2013乐山)当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正在:( )

A .匀速行驶

B .加速行驶

C .减速行驶

D .正在转弯

7、(2013乐山)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

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 .经过6s ,甲在乙前面1.2m 处

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8、(2013武汉)“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9、(2013年上海市)甲、乙两车分别从P Q 、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t s -图像分别如图4(a )、(b )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甲v 、乙v ,P Q 、间的距离为s ,则 ( ) A .

乙甲v v >,16s =米 B .乙甲v v >,8s =米 C .乙甲v v <,16s =米 D .乙甲v v <,8s =米

10、(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

A.船

B.山

C.河岸

D.树木

11、(黄石市2013年)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汽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110km/h 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 ( )

A . 30.6km/h

B . 102 km/h

C . 118 km/h

D . 32.6km/h

12、(2013年苏州市)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 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 、B 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 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 A .在B 点保持静止 B .沿BE 方向运动

C .沿BC 方向运动

D .沿BD 方向运动

13.(2012四川自贡,第20题)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t S

V 可知,物体的 (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

14、(2013 湖北)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州十号”飞船,并开创了中国载人应用型飞行的先河。火箭升空120秒后,逃逸塔与箭体分离,在分离的瞬间,下列关于逃逸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失去重力

B .速度为零

C .仍有向上的速度

D .速度反向

15、(2013浙江杭州)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 5s ,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 刹车。在限速为110km/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

A.3m

B.7m

C.15m

D.25m

16、.(2012安徽)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 点运动到N 点:第一次先从M 到P ,再从P 到N ;第二次直接从M 到N 。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

A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第16题

17、. (2012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 图像为图2所示a 、b 、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 )

A. 甲的s-t 图一定为图线a

B. 甲的s-t 图可能为图线b

C. 乙的s-t 图一定为图线c

D. 乙的s-t 图可能为图线a

18.(2012山东滨州,第11题)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

2 6 10 2 6

S/米 8

t/秒 4 8 12

4 a b c 图2

19、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在第2s内通过20m,在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这3s内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D、只有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

20、请根据右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2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2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A、9米/秒

B、12米/秒

C、4.5米/秒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23、(2013台州)从2012 年9 月起,我国海监对钓鱼岛区域实行常态化的维权执法巡逻.“海监50 ”绕钓鱼岛巡逻,以宣示主权,以钓鱼岛为参照物,该船是___________的,海警以他乘坐的海监船为参照物,他是

24、(2013?沈阳)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

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

物体相距 m.

25、(2013?娄底)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

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

句子中龙舟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26、(2013达州)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 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为参照物.

27、(2013金华)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

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

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

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

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

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米/秒。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米/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米/秒。

28、(扬州市2013年)如图,我国“歼15”舰载机已在“辽宁舰”

上成功起降,“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舰载机往航母甲板

上降落时,以_______为参照物,舰载机是运动的;舰载机着舰后由于

_________继续高速运动,所以必须适时放下着舰钩,钩住甲板上的拦

阻索,达到强行减速目的,其中涉及的力学知识是_____ __

(选填一项);当舰载机停在航母水平甲板上时,其重力与______力

属于平衡力。

29、(2013年河南省)图2为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时的频闪

摄影照片,所用闪光灯每隔相等时间闪亮一次,拍下此时木块的位置。

由照片记录可知木块的速度________,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___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0、(2013 四川雅安)如图12 所示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 照片。第二次木块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距离是 cm ; 由图可知, 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 , 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 。( 均选填“相等” 或“不相等”)。

31、(2013 甘肃庆阳)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32、(1)如图6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 __s 。(2).如图4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cm,物体的长度是 cm 。图5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

33、全国铁路已进行多次大提速,“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的车次前都以字母“Z ”,其中Z85次和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 h,它的平均速度约等于 km/h 。Z85次和Z86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中_________次列车稍大。

34、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____________运动,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m/s .在最后一个2.25s 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_m/s 。

三、实验探究题

35、(2013年烟台)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

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1O 甲所示.此

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____,汽车行驶了20min 后.表盘的

图6

36、(7分)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

“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

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

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的是(选填图

中的选项字母)

四、计算题

37、(2013泰安)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晚上20: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次日凌晨5: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39.心电图仪(如图17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 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18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 min。则:

(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 min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 s;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

(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40、今年,江苏省要推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

(1)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

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

不会)判为超速?

(2)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

为超速?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

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

41、2010年暑假,运用物理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1)在经过如图所示公路交通"标志牌"时,马上根据"标志牌"上18km和40物理意义,算出在不违反《交通法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上桥最短时间,请你将运算过程展示出来.

(2)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上为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交通部门在公路边竖立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边分别竖立50m 100m 200m"标志牌"为估测所乘汽车速度,于是用秒表测出汽车从"确认牌"到200m"标志牌"所用时间为5s,则所乘汽车平均速度是多少km/h?如果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要求最低限速为60km/h,最高限速为120km/h,那么,此时汽车行驶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42.一货柜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前进,货柜宽1.8m.从垂直于车前进的方向飞来一颗子弹,子弹从货柜的一侧射入,从另一侧射出,在货柜上留下的两孔在车前进的方向上相距10cm,试求子弹飞行的速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1、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 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4、机械功原理 ⑴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⑵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5、⑴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⑵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⑶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符号表达式:P=W/ t推导式p=Fv(F单位是N,V单位是m/s) ⑷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 1 J / s 6、⑴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⑵公式: ⑶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W=Gh。 ⑷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 功。 ⑸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FS。 ⑹总功等于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7、“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⑴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⑵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⑶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内能与热量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10m 的过程中人不做 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 ·m 。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 斜面:W 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 额=f L 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

斜面:W 总= fL+Gh=FL 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 斜 面: 滑轮组: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四、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 P W t = η W 有用 W 总 = η Gh FL = η Gh FS = Gh Fnh = G nF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复习(填空)

2010年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部分)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1.物质的结构 (1)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和 组成的。 (2)物质一般以 的形式存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3)原子的中心是 ,原子核由 和 组成, 绕核运动。 (4)量度宇宙的大小通常用 ,量度原子的大小通常用 。 2.质量 、 (1) 叫做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测量质量通常用 。 3.密度 (1)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的公式: ,国际单位是: (3)密度测量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 )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 我们把 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 物体叫参照物。 (2)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 的。 ? 3.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的物理意义: 。 ②速度的公式: ,v 表示 ,s 表示 ,t 表示 。 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 km/h 。 ④匀速直线运动: 叫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 械运动。 (2)平均速度 \ 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的程度. 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t s v 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4.长度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 、 和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要根据测量要 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

最新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2016--2017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大纲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 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 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 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二、内能 1.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热量: 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b.单位:焦耳(J)。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 原子核 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 核外电子 二、质量符号:m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5、天平的使用方法 (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 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 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 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3、符号:ρ单位:千克/米 3 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 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 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 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2)可鉴别物质。(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 (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注意:研究或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长短。 (3)比较速度的大小。 2、速度(V)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九年级物理(上)期末专题复习(九) ——《电能和电功率》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 小刚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 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 15 min内消耗电能0.3 kW·h,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 A.空调器B.电冰箱 C.电视机 D.收音 机 2. 标有“6 V 1.5 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 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 V的 电源两端,小灯泡的电阻及实际功率约为( ) A.24 Ω0.67 W B.20 Ω0.8 W C.24 Ω0.96 W D.20 Ω0.67 W 3. 如图所示,小灯泡规格为“6 V 3.6 W”(灯丝电阻不变), 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 A;当滑片P移至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4 V,则( ) A.小灯泡灯丝电阻是6 Ω B.电源电压是10 V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是10 Ω D.滑片P位于b端时,滑

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0.8 W 4. 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1∶2,只闭合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R1消耗的功率为P1;只闭合S2时,R0消耗的功率为0.8 W,R2消耗的功率为P2,且P1∶P2=9∶8,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电源电源为12 V B.R0的阻值为40 Ω C.R2的阻值为20 Ω D.R0先后两次消耗的功率之比为3∶2 5. 阻值为6 Ω的电阻与一个“6 V 3 W”的小灯泡串联后接到9 V的电路中,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在此电路中将“6 V 3 W”的小灯泡换成“6 V 4.5 W”的小灯泡,那么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电源电压不变) A.等于4.5 W B.小于4.5 W C.大于4.5 W D.等于3 W 6. 标有“220 V40 W”和“220 V60 W”的两只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两灯均发光,实际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 ) A.P1>P2B.P1=P2 C.P1<P2D.无法确定 7. .灯L1标有“8 V16 W”的字样,灯L2标有“12 V36 W”的字样,两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要保证两灯不损坏,电压U的最大值应是( ) A.8 V B.12 V C.16 V D.20 V 8.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当手移动变阻器滑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 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 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 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3节比热容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九年级上册考试物理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考试物理复习提纲【篇一】九年级上册考试物理复习提纲 电学初步 1、静电现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

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①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②连线要横平竖直;③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①路径法②拆除法③支点法) 3、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注意:①在不超过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②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精品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应背知识点 热和能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也称比热)。(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0.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kg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1.热量的计算: (1)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 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2)Q放=cm(t0-t)=cm△t降 (3)Q吸=Q放(也叫热平衡方程。如果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在不计热损失时才能使用)1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3.热值(q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J/kg(固液)、J/m3(气) 14.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mq;(Q放是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m 是质量,单位是kg。) Q放=v q;(Q放是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m3;v是体积,单位是m3。) 15.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16.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17.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8.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石墨,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或开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在串联电路中分为电源短路和用 电器短路两种,并联只有电源短路一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 1. 在手电筒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 ) A. 电池 B .灯泡 C.导线 D .开关 2. 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 金属 B .人体 C .铅笔芯 D .橡胶 3. 下面是小华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进行观察分析后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单独工作,它们 是并联的 B. 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 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 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D. 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4. 对一确定的导体,其电阻 R= U/I 所表示的意思是 ()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B 导体中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 C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 D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5. 某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大量程为 0-9A ,小量程模糊不 清,为了确定小量程是多少。 先将大量程接入电路,指针位置如图所示,然后改用小量程接入同一电路,指针位置如图 所示,则该电流表的小量程是( ) A. 0-0.6A B . 0-2A C . 0-3A D . 0-6A B. 电流表既可N 串联在电路中,也区以并联在电路中使用 C. 两灯泡串联时,即使发光时亮度不同,通过它们的电流也是相同的 D. 分别用电流表的两个量程测量同一个用电器的电流,测得的示数一定是相同的 7.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时,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用电流表测出 A 、8 C 三处 的电流分别为I A 、I B 、I C 。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I A V I B B . I A V I C C . I B> I C D . I A= I C 8. 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 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L I B L 2 C || S 第6题图 j 靠近电源正极,测得的电流越大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大小通常以10-10m做单位来量度。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水例外);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盛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外形。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外形,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周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轻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 4、原子及其结构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组成,原子的中央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四周,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1nm=10-9m 二、质量: 1、质量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2、质量的测量 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3、天平的使用 注重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 使用步骤: 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三、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密度 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 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 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

人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金属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第2节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3节比热容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1、热机: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内燃机: 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 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第2节热机的效率 1、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 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3)。 公式:①Q=qm 变形:m= Q q q= Q m 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

2018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复习(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复习(填空) 2017年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部分)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1.物质的结构 (1)宇宙是由组成的。 (2)物质一般以 (3)原子的中心是组成,绕核运动。 (4)量度宇宙的大小通常用。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2)密度的公式:(3)密度测量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 我们把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的。 3.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的物理意义:。 ②速度的公式:,v表示,s表示,t表示。 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 km/h。 ④匀速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

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用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程度. s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v?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t 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和;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 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 (3)长度的单位 ①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②单位换算:1 km= m, 1 m= dm= cm= (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1 h=60 min,1 min=60 s。 (2)测量工具是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用的计时工具。 ①定义:叫误差。 ②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与和有关。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同一长度时选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④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错误是由予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是不应发生的,应当避免。 (1)力的单位:,简称,符号为0.5 N。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二是。 (3)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金属类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大多数非金属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国际制单位是千克(kg) 4.1t=103kg 1kg=1000g=103g 1g=103mg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改变而改变。(纸片变成纸团) 质量不随物体的地理位置改变而改变。(篮球放在教室和太空)5.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改变而改变。(一定质量的水变成冰)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改变而改变。(餐具消毒) 6.天平的使用:先看、估测再使用。 ①看天平的称量,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质量)②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避免被测物体超过天平的量程;方便加砝码。 使用口诀:天平放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左物右码,加码从大;求和为称,正确记录。 7.特殊测量:取多测少法 例:测量1个大头针的质量m,可取10的整数倍个大头针(一般20-30个),测出总质量m总,再除以总个数就是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写成公式:m=m总/n 形状规则:利用数学公式直接计算

8.测量物体体积可以下沉的物体:排液法溢液法 形状不规则 不能下沉的物体:捆绑法悬挂法9.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先把它放在水中吸足水后再测量。10.常用到的体积单位:ml、l 、cm3、dm3、 m3 1ml=1cm3=1×10-3dm3=1×10-6m3 11.等容法: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使用,利用的是转换的思想。 例:一位同学要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水、量筒、烧杯。结果一不小心将实验室中唯一的量筒打碎了,问该实验能不能继续进行?如果可以,应该怎么进行该实验? 分析: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空。 ②给烧杯中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总,则水的质量m水=m总-m空 ③此时烧杯中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V烧杯=V水= m总-m空/ρ水 ④把水倒掉,给烧杯中装满牛奶,测出总质量mˊ总,则牛奶的质量为m牛奶=mˊ总-m空因为是装满,所以V牛奶=V烧杯=V水 ⑤ρ牛奶= (mˊ总-m空)ρ水/ m总-m空 12.剩液法:测量具有粘滞性液体的密度。 例: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方案一:先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空,然后向其中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总质量m总,然后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