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统计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统计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统计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

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涵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简述统计学的基本分科。

3.统计学与数学之间有何关系?

4.统计学的发展是沿着哪两条线展开的?

第三章统计整理

1. 影响次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如何选择分组标志?

第四章统计特征值

1.什么叫集中趋势?测度集中趋势常用指标有哪些?

2.什么是几何均值?其适用场合是什么?

3.均值、众数和中位数有何关系?

4.什么叫离中趋势?测度离中趋势常用指标有哪些?

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第九章统计指数

1.指数具有哪些性质和作用?

2.编制综合指数有哪些要点和原则?

3.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何区别和联系?

4.在计算加权综合指数时,指数中的分子和分母必须是同一时期的吗?为什么?

5.指数体系具有哪些作用?

6.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哪两个因素?各自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1、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2、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第一章绪论

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涵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统计”一词包括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科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

关系。

2.简述统计学的基本分科。

答: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可将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根据统计方法研究和应用,可将统计学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3.统计学与数学之间有何关系?

答:统计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并不能独立地直接研究和探索客观现象的规律,而是给各学科提供了一种研究和探索客观规律的数量方法。数学只是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数学基础,而统计学的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数学研究的是抽象的数量规律,而统计学则是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数学研究所使用的是纯粹的演绎,而统计学则是演绎与归纳相结合,占主导地位的是归纳。

4.统计学的发展是沿着哪两条线展开的?

答:统计学的发展过程始终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二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计。

第三章统计整理

1. 影响次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组距与组数。(2)组限与组中值。(3)总体单位实际分布的特征或类型。2.如何选择分组标志?

答:(1) 根据统计研究目的进行。 (2)适应被研究对象的特征。 (3)必须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性。

第四章统计特征值

1.什么叫集中趋势?测度集中趋势常用指标有哪些?

答: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测度集中趋势也就是寻找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测定集中趋势常用的指标有:众数、中位数和分位数、均值等。

2.什么是几何均值?其适用场合是什么?

答:几何均值也称几何平均数,它是N个变量值乘积的N次方根。几何均值是适用于特殊数据的一种平均数,它主要用于计算比率或速度的平均。

3.均值、众数和中位数有何关系?

答:从分布角度看,众数始终是一组数据分布的最高峰值,中位数是处于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值,而均值则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对同一组数据计算众数、中位数和均值,三者之间具有以下关系:在单峰分布条件下,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o e M M x ==;如果数据是左偏分布的,则o e <M <M x ;如果数据是右偏分布的,则o e >M >M x 。

4.什么叫离中趋势?测度离中趋势常用指标有哪些?

答:数据的分散程度是数据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所反映的是各变量值远离其中心值的程度,因此也称为离中趋势。测定离中趋势的指标主要有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和标准差、极差、平均差以及离散系数等。

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答:为了消除不同组别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第六章 抽样推断

1.什么叫抽样?抽样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见教材-第123124页

2.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

见教材第126页

3.什么叫估计量?评价估计量优劣有哪些标准?

见教材第135页

4.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有何意义?必要抽样数目受哪些因素影响?

见教材第142-143页

第九章 统计指数

1.指数具有哪些性质和作用?

答:指数的性质可概括为:(1)相对性,即指数是总体各变量在不同场合下对比形成的相对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相对变化;(2)综合性,即指数反映的是一组变量在不同场合下的综合变动水平;(3)平均性,即指数是总体水平的一个代表性量,它所反映的事物的对变动水平是平均意义上的相对变动。

指数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

的变动方向和程度;(2)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影响的大小。

2.编制综合指数有哪些要点和原则?

答:编制综合指数应掌握两个要点:一是要引入同度量因素对复杂总体进行综合;二是要将同度量因素固定,以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

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在编制数量综合指数时,一般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在编制质量综合指数时,一般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3.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1)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2)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计算综合指数要求掌握总体的全面资料;平均指数既适用于全面资料,也适用于非全面资料。

联系: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平均指数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加以使用,而且两者的经济意义和结果相同。

4.在计算加权综合指数时,指数中的分子和分母必须是同一时期的吗?为什么?

答:在计算综合指数时,无论是数量指数还是质量指数,指数中分子分母的权数必须是同一时期的,因为只有将权数固定在同一时期(同是基期或报告期),权数保持相对不变,才能具体考察另一个因素的变动水平及其总量指标变动的影响。

5.指数体系具有哪些作用?

答:指数体系的作用有:(1)对现象进行因素分析;(2)对单个综合指数的编制有指导意义;(3)可用于对指数进行推算。

6.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哪两个因素?各自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结构影响指数和固定构成指数。前者是将各部分(组)水平固定在基期条件下计算的总平均指标指数,用以反映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后者是将总体构成(即各部分比重)固定在报告期计算的总平均指标指数,该指数消除了总体结构变动的影响,专门用以综合反映各部分(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

第十章相关与回归

1.什么是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有何区别?

见教材第228-229页

2.什么是相关系数?它是如何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的?

见教材第233页

3.什么是回归分析?什么是相关分析?二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见教材第230页

4.什么是样本的决定系数?它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见教材第241页

5.简述显著性水平与预测精度之间的关系。

见教材第242页

1、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答: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表现为:(1)概念不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3分)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分)

2、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答: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2分)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1分);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1分)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1分)。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资料讲解

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 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 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 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 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 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 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适用于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重点调查的调查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有点在于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总体的基本情况资料。 9、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P31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测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化程度较高 4)应用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统计学期末复习-公式汇总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全面调查 非 全面调查 一次性调查 经 常性调查 统计学复习 第一章 1.“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的关系;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4.统计工作的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区分: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6.标志: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A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如:性别、职业、血型色彩 B 数量标志—标志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指标名称体现事物质的规定性,指标数值体现事物量的规定性 第二章 1.统计调查种类 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填报单位——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调查什么)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选择调查方法。

统计学简答题期末复习题

1. 什么是统计学?为什么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达到对事物性质的认识?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统计设计、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达到对事务性质的认识是有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和统计方法的特性共同决定的。(1)从客观事物方面来说,根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同样,任何一个数据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二者作用的对立统一。(2)从统计方法来看,统计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专门用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显示数据的特征,进而分析和探索(或推断)出事物总体的数量规律性。 2.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1)总体: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通常是人、物体、交易或者事件)的总和,是在至少一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独立的个别事物所组成的整体。(2)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单位,是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被实际调查的子集合体。(3)参数:是对总体特征的数量描述,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参数通常是一个未知的常数。(4)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是对样本数据特征值的数量描述。 3.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 (1)总体分布:整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通常称为总体分布。(2)样本分布: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得到n个样本观测值的概率分布,则为样本分布。(3)抽样分布:就是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4.简述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概念及其联系。 (1)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2)两者间联系:一方面反映了统计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统计方法研究和探索客观事物内在数量规律性的先后两个过程。 5.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中心极限定理就是对于一个抽自任意总体(均值为μ,方差为σ2),样本容量为n的随机样本。当n 充分大时(通常要求n≥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将近似于一个具有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 6.解释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的含义,它们有什么联系。 (1)置信水平: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率,也称置信系数。(2)置信区间: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3)显著性水平:是指当原假设实际上正确时,检验统计量落在拒绝域的概率。联系:置信区间越宽,置信水平越高,显著性水平越低。 7. 几何平均数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几何平均数的使用条件:总指标等于各个变量连乘积的值,一般用来计算社会经济问题的平均发展速度。 8. 抽样推断时为什么必须遵循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只有遵循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才能排除主观因素等非随机因素对抽样调查的影响,从而使样本单位的分布接近总体单位的分布,样本对总体才具有较大的代表性。这样,根据样本的调查资料来估计和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才能较为科学和准确。 9. 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陈述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了不起一个随机样本;(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来具体数值;(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a,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5)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并做出决策:若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内,拒绝原假设H0,否则不拒绝原假设H0。也可以直接利用P值作出决策,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的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

统计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 1.应用统计设计是应用统计调查潜的的准备工作。(对) 2.应用统计应该遵守的原则有(ABCD ) A 真实性B准确性C时效性D经济性E实践性 3.调查对象——符合调查目的的、若干具有相同性质的调查单位组成的集合。 4.调查单位——统计调查登记的项目和标志资料的承担者 5.填报单位——负责向调查机关报送调查资料的单位。 6.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可以是同一单位,也可以是不同单位。(对) 7.应用统计调查的要求(ABCD)A 准确性B及时性C 系统性D 全面性E条件性 8.非抽样调查包括(ABCD) A普查B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 D 固定样本调查 E 分类调查 9.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是属于抽样调查(错) 10.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的结果可以用于推断总体(错) 11.调查时间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二是调查的事件所发生的时间。 12.总体——统计对象的全体 13.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个体 14.样本——在总体中被抽取的部分总体单位 15.样本单位——组成样本的个体 16.样本框——可以选择作为样本的总体单位列出的名册或排序编号。 17.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 18.抽样比——样本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19.样本框可能与总体一致,也可能与总体不一致。(对) 20抽样调查和非抽样调查都是在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来进行调查。(错) 21.非随机抽样调查选择调查样本调查者带有(A ). A较强的主观性B 较强的客观性 C 较强的灵活性D自由性 22.非抽样调查适用于(A) A 探索性研究B前沿性研究 C 事后研究 D 事前研究 23.非随机抽样调查(C) A、可以确定抽样误差 B 可以用数理方法估计误差 C 无法确定抽样误差D 能定量地推断总体 24.任意抽样是(B)A随机抽样B非随机抽样 C 典型抽样D 全面抽样 25.判断抽样是(C)A随机抽样B典型抽样C非随机抽样D 全面抽样 26.配额抽样与分层抽样() A 相同 B 都是随机抽样 C 是不同的抽样 D 是不同的类型 27.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 A可以用于推断总体 B 不可用于推断总体 C 可随意确定样本D 不可随意确定样本 28.随机抽样对总体中每个单位被抽取的概率(A)A相等B不相等 C 较大 D 较小 29.纯随机抽样与任意抽样(B )A相同B不同C 整体抽样D 部分抽样 30.分层抽样层与层之间的差异(A)A大B小 C 不定 D 平均 31.分层抽样层的内部差异(B )A 大B小 C 不定 D 平均 32.整群抽样,群与群之间的差异(B)A 大B小 C 不定 D 平均 33.整群抽样,群的内部差异(A)A大B小 C 不定 D 平均 34.多阶段抽样就是分层抽样(错) 35.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是(A )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

2015秋季学期《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 某厂4月份产量与1月份产量相比增长了10%,若已知4月份产量为1000,那么1月份的产量为(A )。 A.909.09 B.976.45 C.968.73 D.1032.28 2.以下各项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 )。 A.工龄 B.健康状况 C.工资水平 D.劳动时间利用率 3.连续变量( C)。 A.表现形式为整数 B.取值可一一列举 C.取值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 D.一般都四舍五入取整数 4.了解某公司职工文化程度情况,总体单位是( B)。 A.该公司全体职工 B.该公司每一位职工 C.该公司全体职工文化程度 D.该公司每一位职工文化程度 5.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D )。 A. 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 B. 该市全部工业设备 C.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D. 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 场、超市随机调查了200 名顾客。该公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C )。 A. 直接观察法 B. 报告法 C. 访问调查法 D.很难判断 7.企业要对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把关,那么,在质量检验时最合适采用的调 查组织方式是( D)。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8. 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C )。 A. 组距

C. 组限 D. 组中值 9.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 )。 A.选择分组的标志 B.划分各组界限 C.区分事物的性质 D.对分组资料再分组 10. 在分组的情况下,总体平均指标数值的大小(C )。 A. 只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与各组单位数无关 B. 只受各组单位数的影响,与各组变量值水平无关 C. 既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又与各组次数有关 D. 既不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也部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11. 在组距数列中,用组中值作为计算算术平均数直接依据的假定条件是(D )。 A. 各组次数必须相等 B. 各组必须是闭口组 C.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相等 D.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在各组内呈均匀分布 12. 标志变异指标反映了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B )。 A. 集中趋势 B. 离散趋势 C. 变动趋势 D. 长期趋势 13. 抽样误差( D)。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B. 既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控制 C. 可以避免, 但不可以控制 D. 不能避免, 但可以控制 14.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估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C )。 A. 实际误差 B. 可能误差范围 C. 平均差异程度 D. 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15.凡是用来反映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被称为( C)。 A. 增(减)量 B. 增加速度 C. 广义指数 D. 狭义指数 16.用来反映个别事物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称为( C)。 A. 总指数 B. 类指数 C. 个体指数 D. 平均指数 17.在综合指数的变形中,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所用权数是(D )。

大学统计学简答题复习及答案

习题一总论 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 ?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统计调查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是有 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②侧重点不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调查深入细致,同时也注重定性调查; 而重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总体的数量状况,着眼于普遍情况,注重量的调查。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和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使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总体: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样本:是指在全及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那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它的基本计算形式是用总体的单位总数去除总体的标志总量。 调和平均数:是根据变量值的倒数计算的,是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叫倒数平均数。 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表明总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相对指标,也叫比重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 类型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分层抽样,它是先将总体按某个主要标志进行分组(或分类),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组(类)中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机械抽样:它是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然后按固定顺序和相等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 综合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为观察某个因素指标的变动情况,将其他因素指标固定下来计算出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法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来计算总指数,根据选用的权数不同,平均指数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固定权数加权平均法。 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变化上受随机因素的影响,非确定性的相互依存关系。 回归分析: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虽然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但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值,可以通过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式来反映,这种表达式根据相关现象的实际对应资料,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建立,这类数学方法称为回归分析。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的活动过程。 统计指数:广义指数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比较指标,及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的相对数。狭义指数仅指反应不能直接想家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它对总体单位不做任何分类排队,而是直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来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方式。 季节分析的含义:是指某些现象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的变动。 总量指标:是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 相对指标:是指说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来求得,其结果表现为相对数,故也将相对指标称为相对数。 平均指标:是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性水平指标,其数值表现为平均数。 1计算运用总量指标的原则。 (1)在计算实物指标时,应注意现象的同类性 (2)统计总量指标时要有明确的统计含义和合理的统计方法

《统计学》复习题(专升本)

《统计学》复习题(专升本)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正好等于相邻两组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将此值()。 A. 归于上限组 B. 归于下限组 C.归于上限组或下限组均可 D. 重新分组 2、把两个地区的粮食产量相对比,所得到的相对指标是()。 A. 比例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 只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 B. 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C. 受权数和变量值的双重影响 D. 都无影响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单位成本降低6%,实际降低10%,则计划完成程度()。 A.97.94% B. 166.67 % C. 100.5% D. 95.74% 5、某企业2010年A产品销售收入比上一年增长8%,其中由于价格上涨增加销售收入为3%。那么,产量比上年增长()。 A. 5% B. 4.85% C. 11.24% D. 24% 6、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工人年龄 B. 工人性别 C. 工人体重 D. 工人工资 =270-0.5x,8、每吨铸件的成本(元)与每一个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c 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个单位(吨),成本就会()。 A. 提高270元 B. 提高269.5元 C. 降低 0.5元 D. 提高0.5元

9、 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 )。 A. 编制相关表 B. 进行定性分析 C. 绘制相关图 D. 计算相关系数 10、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状况进行了解,统计总体是( )。 A .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 B .某个工业企业 C .该地区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 .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11、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 A .变量值的大小 B .组数 C .组中值 D .各组界限 12、拉氏的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编制公式是( )。 A . ∑∑0 001p q p q B . ∑∑0 10 p q p q C . ∑∑0 1 11p q p q D . ∑∑1 11p q p q 13、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所有方面的特征是( )。 A .必须完全相同 B .不完全相同但至少有一个方面相同 C .完全不相同 D .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14、从纯理论出发,在直观上最符合随机原则的抽样方式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15、 如果零售物价上涨8%,销售量下降8%,则销售额( )。 A .没有变化 B .有所增长 C .有所下降 D .无法判断 16、连续变量分组,若第一组为200以下,第二组为200-300,第三组为300-400,第四组为400以上,则数据( )。 A. 200在第一组 B. 200在第二组 C. 200在第三组 D. 200在第四组 17、某种产品产量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10%,2015年比2013年增长了12%,则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 )。 A. 12%÷10% B.(112%÷110%)—1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精编版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统计学复习题1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统计数据按测定层次分,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如果按时间状况分,可以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2、由一组频数2,5,6,7得到的一组频率依次是0.1 、0.25 、0.3 和0.35 ,如果这组频数各增加20%,则所得到的频率不变。 3、已知一个闭口等距分组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6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8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可以确定为640,其组中值为620 。 4、如果各组相应的累积频率依次为0.2,0.25,0.6,0.75,1,观察样本总数为100,则各组相应的观察频数为___20 5 35 15 25___。 5、中位数e M可反映总体的集中趋势,四分位差D Q.可反映总体的离散程度,数据组1,2,5,5,6,7,8,9中位数是 5.5,众数为 5 。 6、假如各组变量值都扩大2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 ,那么算术平均数扩大为原来的2倍。 四、计算题 1、某班的经济学成绩如下表所示: 43 55 56 56 59 60 67 69 73 75 77 77 78 79 80 81 82 83 83 83 84 86 87 88 88 89 90 90 95 97 (1)计算该班经济学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第一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2)计算该班经济学成绩的众数、四分位差和离散系数。 (3)该班经济学成绩用哪个指标描述它的集中趋势比较好,为什么? (4)该班经济学的成绩从分布上看,它属于左偏分布还是右偏分布? (3)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所在区间? 4、对成年组和青少年组共500人身高资料分组,分组资料列表如下: 成年组青少年组按身高分组(cm) 人数(人) 按身高分组(cm) 人数(人) 150~155 155~160 160~165 165~170 22 108 95 43 70~75 75~80 80~85 85~90 26 83 39 28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修订

统计学简答答案 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数据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 (1)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2)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 (3)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2.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简述这些因素与样本量的关系。 (1)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有:所要求的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和估计时所希望的估计误差。 (2)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样本量的大小与置信水平成正比。置信水平越大,所需样本量也就越大; 2)样本量与总体方差成正比。总体的差异越大,所要求的样本量也越大; 3)样本量与估计误差的平方成反比,即允许的估计误差的平方越大,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小。 3.简述统计数据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1)按计量尺度: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2)按收集方法: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3)按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特点:(1)按计量尺度分时:分类数据中各类别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间的顺序是可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2)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3)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4.在假设检验中,当不拒绝原假设时,为什么不采取“接受原假设”的表示方式? (1)在假设检验时,当拒绝原假设时,表明样本提供的证据证明它是错误的;当没有拒绝原假设时,也没法证明它是正确的。 (2)采用“接受”原假设的说法,意味着样本提供的证据证明了原假设是正确的。但由于原假设的真实值是什么并不知道,没有足够的证据拒绝原假设并不等于能够证明原假设是真的,它仅仅意味着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拒绝原假设,只表示手头上这个样本提供的证据还不足以拒绝原假设。5.什么是判定系数?它在回归分析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判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记为R2,公式为:R2,=SSR/SST. (2)在回归分析中,R2,主要是用于测度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取值范围是[0,1]。R2,越接近于1,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好;R2,越接近于0,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差。若所有观测点都落在直线上,R2,=1,拟合是完全的;如果R2,=0,回归直线对数据完全没有拟合。 6.解释95%的置信区间 如果用某种方法构造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5%的区间不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那么,用该方法构造的区间称为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7.说明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 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估计区间,该区间通常是由样本统计量加减估计误差得到的。与点估计不同,进行区间估计时,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可以对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给出一个概率度量。 8.测度两个分类变量相关性的统计量有哪些?他们有什么不同? 测度两个分类变量相关性的统计量有以下几个: Φ相关系数、列联相关系数(c系数)、v相关系数 (1)Φ相关系数:描述2×2列联表数据相关程度最常用的一种相关系数且Φ系数没有上限。 (2)列联相关系数(c系数):主要用于大于2×2列联表的情况且c系数小于1.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P11 1.3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答:①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通常是用文字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此统称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是用数值来表现,因此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②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则是在实验室中控制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③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通常是在不同的空间获得的,用于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比如要检验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本。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参数。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要抽样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统计量。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P40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非概率抽样? 答:概率抽样的特点: ①抽样时是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②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③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 非概率抽样的特点: 操作简便,时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高。 非概率抽样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的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同时也适合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如产品包装测试、广告测试等。 概率抽样适合调查的目标是用样本的调查结果对总体相应的参数进行估计,并计算估计的误差,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P109

统计学复习题2

《统计学》复习题(二) 一、 判断题 1、在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汇总时,往往将男性用“1”来表示,女性用“0”来表示,所以可将性别视为定比数据变量。( ) 2、 在进行普查时涉及的调查项目越多越好。( ) 3、 进行普查时,规定标准时间的目的是为了按时完成调查工作。( ) 4、 欲了解我国国民的年龄构成,对人口按年龄分组,适合采用等距式分组。 ( ) 5、 直方图适合用于显示连续型分组数据。( ) 6、 当均值小于中位数,且中位数小于众数时,数据分布具有左偏特征。( ) 7、 标准化是指将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使其平均数为1,标准差为0,改变了改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 8、为了解学生参加英语培训是否能提高考试成绩,对某高校学生培训前后的英语成绩进行检验,这属于配对样本的检验。( ) 二、单项选择题 1、用部分数据推断总体数据的方法,属于( ) A 、理论统计学的内容 B 、应用统计学的内容 C 、推断统计学的内容 D 、描述统计学的内容 2、总体个数为N,用每隔一定数量的方法抽取容量为n 的抽样方式是( ) A 、多步抽样 B 、分层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系统抽样 3、由切比雪夫定理知至少有( )的数据落在算术平均数正负2个标准差内 A 、88% B 、75% C 、93% D 、96% 4、在坐标轴中,横轴刻度表示直方图的( ) A 、频数 B 、组中值 C 、组距 D 、组限 5、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 A 、均值大的一组数据差异程度大 B 、均值小的一组数据差异程度大 C 、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相同 D 、无法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6、时间序列的加法模型中t T 代表( ) A 、季节变动 B 、不规则变动 C 、循环变动 D 、代表长期趋势 7、设总体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2δ的正态分布,从总体N 中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容量为n 的简单随机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 ) A 、2(,)μδ B 、2 ( μ C 、2 (,)n δμ D 、2 (,)1 N n n N δμ-?- 8、进行假设检验时,在样本量一定的条件下,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减小,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就会(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不确定 三、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 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参考答案:×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参考答案:√ 3. 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参考答案:√ 4. 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参考答案:√ 5.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参考答案:√ 6. 我国目前基本的统计调查方法是统计报表、抽样调查和普查。() 参考答案:√ 7.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参考答案:× 8. 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准确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 9. 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低于最大变量值。() 参考答案:× 10.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 11. 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参考答案:√ 12. 对于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参考答案:× 13. 样本成数是指在样本中具有被研究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样本单位数的比重。() 参考答案:√ 14. 样本容量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参考答案:× 15.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唯一的。() 参考答案:× 16. 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 参考答案:× 17. 在直线回归方程Y=a +bx中,b值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参考答案:√ 18. 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γ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参考答案:× 19. 平均指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参考答案:× 20.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完全相同,因为它们都是将各个变量值的差异抽象化了。() 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参考答案:B 2.某地区有15家生产同种产品的工厂,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一个工厂B.每一件产品 C.所有15家工厂D.每个工厂的产品 参考答案:B

统计学简答题复习

1.什么是统计学?为什么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达到对事物性质的认识?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这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和统计方法的特性共同决定的。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一定事物的质总是表现为一定的量的特征;一定的量的特征代表事物的某种性质。从客观事物方面来说,根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任何一个数据,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性反映了事物本质的特征和联系,决定了事物的内在本质是有规律可循的,偶然性反映了事物个别表现的差异性。统计就可以从大量事物的表现中探索到内在的、本质的的数量规律性。 2.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答:总体:所研究的全部个体(元素)的集合。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参数: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参数通常是一个未知的常数。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由于样本是我们所已经抽出来的,所以统计量总是知道的。 3.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 (1)总体分布:整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通常称为总体分布。(2)样本分布: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得到n个样本观测值的概率分布,则为样本分布。(3)抽样分布:就是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4.简述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概念及其联系。 答: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取得、加工整理和显示数据资料,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的科学。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总体未知的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推断和估计。 联系: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两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描述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和前提,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关键。 5.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答: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随机样本,当n充分大时(通常要求n≥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 6.解释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的含义,它们有什么联系。 答:在对参数估计的许多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称为置信水平。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 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被称为显著性水平。它们的联系是: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宽,显著性水平越低。 7. 几何平均数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几何平均数的使用条件:总指标等于各个变量连乘积的值,一般用来计算社会经济问题的平均发展速度。 8.抽样推断时为什么必须遵循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答、只有遵循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才能排除主观因素等非随机因素对抽样调查的影响,从而使样本单位的分布接近总体单位的分布,样本对总体才具有较大的代表性。这样,根据样本的调查资料来估计和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才能较为科学和准确 9.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答:⑴陈述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⑵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 ⑶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其具体数值 ⑷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 ⑸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作出决策。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也可 以直接利用P值作出决策,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的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 10.相关系数(r)绝对值的大小是如何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性的? 答:相关系数r是根据从总体中抽取的随机样本的观测值x和y计算出来的,它是对总体相关系数p 的估计。当r=0,表明没有线性相关关系;当0<▏r▏<1时,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若r>0,表明x和y为正相关,若r<0,表明y为负相关;当▏r▏=1时,表明x和y完全线性相关,若r=1,表明x 和y完全正相关;若r=-1,表明x和y完全负相关。 11.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众数是一种位置代表值,它的应用场合比较有限;中位数具有稳健性,数据值与中位数之差的绝对值之和最小;均值就是算术平均数,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众数最容易计算,但不是永远存在,同时作为集中趋势代表值应用的场合很少;中位数很容易理解、很直观,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既是它有价值的方面,也是它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的地方;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