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淮盐文化线路的判别与梳理

淮盐文化线路的判别与梳理

淮盐文化线路的判别与梳理
淮盐文化线路的判别与梳理

淮盐文化线路的判别与梳理

奚敏1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江苏淮安 223003) 摘要:横跨古淮河尾闾南北、南至长江口、北到赣榆县的两淮海盐产区,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海盐产区之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也是我国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盐区。所以才有“天下盐利淮为大”的说法。本文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分别从文化线路应具备的时间指标、空间指标和文化功能指标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阐述了淮盐文化遗产满足文化线路遗产判别的基本要求,其具备较高的资源价值、遗产价值和旅游价值。

关键词:淮盐;文化线路;发展建议

清道光己酉(1849)年,淮河南迁入江;咸丰乙卯(1855) 年,黄河北徙,海运兴起,漕、盐集散不再在淮安进行。淮安先失漕运总督之威,继失纲盐榷关之利,由此日趋衰败,城市建设不再发展。直到1983年4月,淮安楚州朱桥的田野上,石油钻探队“N参井”流淌出第一泓卤水,开启了淮盐历史的新篇章2。自此,探明淮安地下蕴藏着举世罕见的巨大的岩盐资源,储量为世界首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仅食盐产量就占江苏省产量的80%以上3,成为国家新的食盐生产基地和盐化工基地,成为迅速崛起的名副其实的新盐都。在这历史与未来更替的新时期,对淮安盐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无疑将延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与“盐”的不解之缘。笔者下文将从文化线路的新视角,对淮盐文化线路进行梳理。

一、文化线路的概念与内涵

近年,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出现的最为重要的新动向之一就是“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 or cultural itinerary)。国际上,自“文化线路”这一概念被“马德里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 4(1994年)正式提出以来,文化线路遗产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重视,文化线路的保护正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文化线路概念由CIIC首先提出,CIIC是The CIOMOS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ultural Routes的简称。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重要咨询机构之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为适应线性文化遗产的诞生和研究的开展,专门设立此机构,而文化线路的概念亦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诞生。

奚敏(1977-),女,江苏淮安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和旅游教育。

2李洪甫,刘怀玉等[M].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淮安,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273页

3李洪甫、刘怀玉等[M].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淮安,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3-3

4CIIC. Report on the expert meeting on routes as a part of our cultural heritage [R]. Madrid, Spain, 1994.

文化线路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文化线路的本质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交往和迁移的路线,包括构成该路线的一切内容和要素,除村庄、城镇、建筑、驿站、桥梁、码头、闸门等物质文化元素外,还包括和路线紧密联系的山脉、河流、陆地、植被等自然元素。5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线形文化景观,其尺度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国内或国际的;可以是地区内部或地区间的;可以是一个文化区域内部或不同文化区域之间的。6

——文化线路的价值构成也是多层、次多元的:既包含线路整体的文化价值,又有承载该线路的自然地本身(山地、平原、河谷等)的生态系统拥有的生态价值;不仅包括分布在线路内部的单体遗产(建筑等)自身的价值,还包括线路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价值。7

二、淮盐文化线路的形成

根据文化线路理论,文化线路遗产的判别要满足三个基本要素,分别为时间指标、空间指标和文化功能指标,笔者将根据这些要素来具体论述淮盐文化线路的形成。

(一)时间指标——两淮盐业的历史沿革

淮盐,古人曰其为淮南淮北之地所产的海盐。在追溯淮盐历史时,“煮海之利,重于东南,两淮为最。”这句话经常出现于官修史书的行文里或现代学者的著述中。从信史的角度去考量,其出处虽十分地模糊,但不失为对淮盐非常精辟的概括。那关于淮盐的最早记录,应该是上古历史文献汇编的《尚书》里有一篇关于区域经济地理的文献《禹贡》里的记载:“海岱惟青州,厥土白墳,海滨广斥,厥贡盐稀,海物维错。”8而这里关于“青州”和“贡盐”的记录,也证明了盐税征收的开始。

早在春秋时代,吴王阖庐就在苏北沿海发展盐业,之后战国时期的春申君、西汉时期的刘濞又进一步发展两淮盐业。从春秋战国时期在生产上完全附属于农业,向成为“淮海文化圈”重要支点推进的过程,两淮盐业成为了中国盐业的重要产区之一。隋朝时期,朝廷实施较为宽松的盐政。到了唐代,开沟引潮,铺

5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J].城市问题,2005(4):7-12.

6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J].城市问题,2005(4):7-12.

7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03):12-23.

8海岱惟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青州位于九州之最东方,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厥土白墳:土是白壤。海滨广斥:广阔的盐碱地。厥贡盐稀:贡物为盐、细葛布。稀应为“絺”。海物维错:多种多样的海产品。

设亭场,晒灰淋卤,撇煎锅熬,并开始设立专场产盐。此外,第五琦9和刘晏对盐法盐政的改革,奠定了后世的盐专卖制度。宋、金、元时期,盐的产、运、销等环节在前朝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制盐工艺方面,元代的煎煮法已相当精湛,这使得淮盐在此时期丰产质优。

明代,淮盐由煎盐发展到晒盐。《明史·食货志》记载:“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这就说明早在500年前,淮盐就有煎盐和晒盐两种生产技术。淮北日晒滩制盐,是由宋元时期的煎盐变革而来的,其以盐滩为主要设备,以海水为原料,以太阳和风力为能源,将海水提炼浓缩成卤水,再放入结晶池内曝晒成盐。到清光绪二十九年之后,由于淮南地区海势东移,土壤淡化,盐产日绌,煎盐就逐渐被淘汰;而不断改进滩晒技术的日益兴盛起来的淮北日晒滩制盐,亦从分散的小型砖池滩晒逐渐向大型泥池滩晒过度,使得淮北产盐占到两淮总产盐量的80%以上,从而奠定淮盐在我国盐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也正因此,才带动了淮盐产、运、销一路强势兴起,官方政府也才得以依靠大量盐税来夯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基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江苏盐业还曾作为革命军队的重要经济支柱,两淮盐场亦有“华东金库”之称。

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两淮盐业曾对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两淮盐业的历史沿革,可以这样概括:“起源于春秋,发展于隋唐,振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

(二)空间指标——跨越六省区域

横跨古淮河尾闾南北、南至长江口、北到赣榆县的两淮海盐产区,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海盐产区之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也是我国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盐区。所以才有“天下盐利淮为大”的说法。特别在明清时期,两淮盐运使司上缴给中央政府的盐税,“实居天下诸司之半”,10正常年份大致占中央全部盐税的45%以上。111因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农业文明时代,统治者们对食盐税收由来高度重视,视为命脉。

也正因此,在中国历史上,虽盐政多有变迁,盐法也屡经调整。然而,盐政盐法变来变去,食盐官营专卖的大格局却一直没有变。海盐的从生产、囤积,到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政府都在努力地进行严格的规范约束,以确保盐税长期稳定的实现。盐的生产有灶、有亭,囤积有垣、有仓,运输有关卡、有专线,收

9注释:隋至唐初,朝廷对盐业的生产、税收曾一度放任自流,时间长达128年。安史之乱后,全国大乱,朝廷的财政已无法支撑局面。唐肃宗在成都,战乱尚未平息,第五琦去成都面见唐肃宗时说道:“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若假臣职任,使济军甬,臣能使赏给之资,不劳圣虑。”唐肃宗惊喜不已,当即对第五琦委以重任,任命他为监察御使,不久他就创立了権盐制度。

10嘉靖《两淮盐法志》许序

11李洪甫,刘怀玉等.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淮安[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税有批验、有监掣,销盐也有规定的数量、地点和范围。因此,淮盐文化线路的空间指标可以通过两淮盐场的分布、两淮盐运管理衙门的设置、淮盐销售区域来体现。

1. 两淮盐场的分布

两淮盐区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南的盐区称为淮南盐场,淮河以北的盐区称淮北盐场。全盐区居黄海之滨,位于江苏通州、泰州、淮安三地。两淮盐场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宋朝时期的煮海为盐的工艺已很成熟;至元代两淮盐场已发展到30个,煮海规模居全国之首。明代和清初时期,两淮的30个盐场(见图1)分属通州、泰州、淮安三个盐运分司,其中通州分司所辖丰利、马塘、掘港、石港、西亭、金沙、余西、余中、余东、吕四10个盐场;泰州分司所辖富安、安丰、梁垛、栟茶、角斜、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10个盐场;淮安分司所辖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莞渎、板浦、徐渎、临洪、兴庄10个盐场。清康熙以后,两淮盐场逐渐省并,即裁撤、拆分、合并和改变隶属关系,至乾隆三十四年,两淮盐区共有23个盐场。23个盐场(见图2)分别属于通州、泰州和海州3个分司,其中通州分司辖石港、金沙、吕四、余西、余东、丰利、掘港、角斜和栟茶9场;泰州分司辖何垛、东台、伍祐、安丰、庙湾、富安、梁垛、草堰、刘庄、丁溪和新兴11场;海州分司辖板浦、中正和临兴3场。两淮的这些盐场是盐商们的常年活动地。

图1 明及清初两淮盐场分布

图2 清中晚期两淮盐场分布

2. 官督商销的两淮盐运管理

由于两淮盐税动关国计,所以明清两朝都非常重视淮盐管理,设立层层盐政官吏,对盐商的纳课、领引、配盐、运销各环节进行稽查,加强对淮盐产、运、销的管理。

首先,在扬州设有:两淮巡盐御史(后称两淮盐政),盐运史(两淮都转盐运史司的主管),经历(盐运史属官),广盈库大使(盐运司属官)和知事(盐运史属官)。

其次,在江都白塔河、淮安乌沙河分别设巡检(盐运史属官),在泰州坝、淮安永丰坝分别设监掣同知,在仪征、淮安分别设批验所大使。

再次,在通州、泰州、海州(乾隆二十四年前在淮安)三分司分别设运判(盐务分司主官),通州(今南通)分司驻石港,辖九盐场;泰州分司驻东台,辖十

一盐场。海州(今连云港)分司驻板浦,辖三场12。

最后,在两淮各盐场设盐课大使(运判属官),盐课司主官,从事盐课的征收。

另外,为了加强淮盐的销售管理,政府还在淮盐引岸的江西、湖北、江苏、安徽、湖南、河南各省设盐法道,均驻省城,职任大致同于盐运史,同时注重督察食盐的疏销。咸丰以后,各省区又多设督销、官运等局,督察淮盐的销售。

由于两淮巡盐御史(后称两淮盐政)司和两淮都转盐运史司的衙署都设在扬州,加之两淮盐业的主管官巡盐御史和盐运史以及盐运史的属官经历、广盈库大使、知事等也都常驻扬州,因此盐商们请引、纳课缴税等诸多事宜都需在扬州进行,扬州就成为盐商尤其是引商和运商的活动中心。同时,盐商为了支盐及运盐中的掣验等,需要往来于通州、泰州、淮安(乾隆二十八年始称海州分司)三分司的驻地石港、东台、淮安(乾隆二十四年改驻板浦),以及淮南淮北监掣官署永丰坝(驻清河)和泰州坝(驻泰州),山阳河北的乌沙河巡检司署和江都的白塔河巡检司署,淮南的批验盐引所署仪征和淮北的批验盐引所署淮安(乾隆二十四年后为板浦),盐课司署各盐场等地,以及引盐销地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河南六省城都成为盐商的活动点。

3. 淮盐的销售区域

明清时期实行的纲盐制度,即政府控制食盐专卖权,招商认引,按引领盐,划界行销。严格划定行盐疆界,如犯界行盐,则与私盐同罪。从清代行盐区分布图(见图3)中可见,两淮盐(即淮南盐、淮北盐)销售的区域范围是最广的,覆盖了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

图3 清代行盐区分布

明及清初,海州分司为淮安分司,辖淮北十盐场

根据《嘉庆两淮盐法志》卷六“转运一行盐疆界”记载:“淮南纲盐行江南省安庆、池州、太平三府,江西省南昌、饶州、南康、九江、建昌、抚州、临江、吉安、瑞州、袁州十府,莲化一厅,湖广省武昌、汉阳、安陆、襄阳、郧阳、德安、黄州、荆州、宜昌、长沙、岳州、宝庆、衡州、常德、辰州、沅州、永州、永顺十八府,荆门州、澧州、靖州三直隶州,永绥一厅。”“淮南食盐行江南省江宁、宁国二府,扬州府属之江都、甘泉、宝应三县及高邮一州,直隶通州属之泰兴一县和州并所属之含山县、滁州属之全椒一县。”即淮南盐行销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5省的34府2厅5直隶州。

“淮北纲盐行江南省庐州、凤阳、颍州三府,六安、泗州二直隶州,安庆府属之桐城一县,直隶滁州并所属之来安一县;河南省汝宁一府,直隶光州一州。”“淮北食盐行江南省淮安府属之山阳、清河、桃源三县,徐州府属之邳州一州,宿迁、睢宁二县,直隶海州属之沐阳、赣榆二县。”即淮北盐行河南、江苏、安徽3省的7府5直隶州。

总体而言,淮南和淮北盐的销售区域,涵盖了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6省的41府2厅9直隶州(其中滁州为淮南淮北食盐兼销)。两淮盐引区域在明清时期是全国最大的食盐销售区域,同时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同时,从事淮盐运销的盐商也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活动范围最广的盐商,对我国区域间的物质流通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也就甚为深广。

(三)文化功能指标——淮盐文化影响深远

论及淮盐文化,我们无法回避淮盐生产、运销和淮盐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辐射到政治和社会层面上的诸多历史事件。从古老的煎盐一路走到晒盐的工艺;从保留了四千年的两淮人用来煎盐的一块盐铁,到今天社会规模化生产的成片结晶塑池;从“两淮盐、天下咸,色味美九州”到“淮盐课税甲天下”的淮盐品牌经济脉动;从宋太宗垄断淮盐入江西,到清朝乾隆帝亲断盐引案;从与淮盐有关的历史传说到两淮盐乡独特风俗的形成;从外国银行掠夺淮盐课税的重要罪证,到“华东金库”的美誉;从盐河到盐帮,这些都无不体现了淮盐悠久历史的脉动,并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在历史的长河中以淮盐文化特有的共性,支撑着淮盐生产销售区域人文精神的定向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风尚。

1.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

明清时期的两淮盐业,缔造了扬州、淮安、盐城、仪征、泰州、汉口等城镇的商业文明,使这些城镇出现了市廛相连、巷陌繁密、商店鳞次栉比、百货聚集的繁荣,而且在交通线路上留下了众多河道、桥、闸、坝、码头、纤道、税关、客栈等交通遗址,在众多的城镇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在盐商的淮北聚落——淮安河下镇,2平方公里左右的弹丸之地,汇集了多个建筑遗存,包括住宅、庭院和花园、寺观、会馆、街巷,像恢台园、漪园、绾秀园、曲江园……,天兴观、闻思寺、广福寺、二帝阁、……,吴承恩故居、吴鞠通故居、杨仲宁尚书第、相孝廉梅兰堂、沈十洲祭酒第、刘慕薌先生慈和轩……,新安会馆、江宁会馆、浙绍会馆、福建会馆、润州会馆……,铜巷,钉铁巷、绳巷、竹巷……,走进这里,感受到随时随地和盐商、盐运发生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与淮安相似,扬州、仪征、泰州、汉口等地,盐商们留下的园林、宅第、会馆、宗祠、书院、街巷等建筑物,至今依然清晰可见。

2.盐商文化风尚影响了淮盐引岸乃至全国

盐商,特别是扬州盐商竞重风雅、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把酒放歌、纵情享乐的奢华生活风气,以及节庆、祭神、灯会等风俗习惯,也影响了淮盐运销的各个口岸,以及华东、华中地区乃至全国。例如安徽歙县因为有许多人举族迁往扬州从事盐业销售,随着两淮盐业的发展,歙县风俗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成化、弘治以前,民间安土重迁、勤于稼穑、生活崇尚节俭。及至正德末年、嘉靖初年,民风初变,种田便开始不被人们重视。至万历年间则开始民风大变,富贵人家奢风盛行,珠翠首饰,琳琅满目,当时人们将这种现象归因为“大抵由商于苏、扬者启其渐也。”13到康熙年间,就连当地土著百姓,也有趋逐奢靡之风,“家无宿舂而轻裘耀目”,俨然一副“扬虚子”的派头。据文献记载,类似的情况,也在徽州其他地方出现。扬州盐商的文化风尚和生活风气影响深广,不仅扬州盐商客居的淮安、仪征有“小扬州”之称,清江浦、通州、东台和泰州等地也都有“小扬州”之目14。

盐商的生活习俗,流及首都北京。由于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多次大规模南巡,盐商(特别是扬州盐商)的多次接驾所显示的财力和生活气派让帝王及其随从官僚都大为叹赏,因此,渐渐地盐商的风俗习惯对京城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在北京每年正月初二奉祀五显财神15,就与扬州邘沟大王庙财神崇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戏曲方面,尤其是盐商喝彩的徽剧,在乾隆年间进京献艺,引起了随后的

13许承尧《歙事闲谭》第十八册《歙风俗礼教考》

14惕斋主人:《真州竹枝词》、丘浚:《过山阳县诗》、乾隆《州乘一览》卷三《城邑》、范一煦:《淮壖小记》卷四、《海陵竹枝词》

15崇彝:《道城以来朝野杂记》第87页

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进京,对北京戏剧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小结

由上文可见,淮盐文化线路主要由盐商活动路线和运盐路线组成,并且这两条线路几乎是重合的。盐商运输销售淮盐的线路以水路为主体,陆路运输为辅助。淮盐运输的主要水路要道为淮河、运河(包括盐场内的运盐河、淮安至扬州的里运河、泰州至扬州的茱萸沟、扬州至仪征的仪扬河等)、长江,并利用淮河支流涡河、汝河及汉水、荆江、长沙河等,以及洪泽湖、鄱阳湖、巢湖、洞庭湖及其相关支流。这些江河水道与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六省境内各运盐口岸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淮盐运输网络。这一运输网络路程遥远,里程达4千余里;范围宽广,深入6省41府2厅9直隶州;区域文化多样,跨越两淮文化、皖文化、江汉文化、赣文化;因盐而兴盛的城镇繁多,淮安、泰州、扬州、仪征、汉口等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所以,淮盐文化是区域特征尤为明显的文化遗产,是在受到地理环境、物产资源、气候条件、风俗习惯、审美趣味、多民族交融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文化。

综上,淮盐文化线路既是淮盐运销之路,也是盐商传播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通道,更是两淮文化、皖文化、江汉文化、赣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的文明之路。

【9A文】徽州文化尔雅课

徽州文化 1徽州文化的内涵由主体要素、时间要素、空间要素、内容要素四个部分构成。正确答案:√ 2如果简单一点说的话,所谓徽州文化就是指宋代以来“一府七县”的徽州人所创造的精神、物质和制度文化的总称。 正确答案:× 3徽州文化的主体要素是徽州人。 正确答案:√ 4徽州文化的内容要素是以物质、制度精神和文化为主体的既有()又有()的典型文化。 A、区域性、丰富性 B、区域性、独特性 C、区域性、普遍性 D、独特性、普遍性 正确答案:C 5徽州文化的空间要素是徽州本土。 正确答案:× 1徽州文化的总体特点,一言以蔽之:博大精深。 正确答案:√ 2徽州文化的三大特点指的是丰富性、独特性、普遍性性。 正确答案:× 3徽州地处偏僻山区,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最多时不超过百万。 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A 4徽州文化流派纷呈,独树一帜,在很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徽派版画代表了中国传统版画的最高成就,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是宋以来学术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具有典型标本研究价值。 正确答案:√ 5从经济角度看,徽州在传统农业之外,还有闻名遐迩的商业;从社会角度看,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从文化角度看,徽州理学昌盛,有()之称。 A、海滨邹鲁 B、东南邹鲁 C、岭海名邦 D、文献名邦 正确答案:B 1在徽州文化形成之前,经历了江南越文化、山越文化和新安文化三个历史文化的发展时期,这些文化特别是山越文化,虽然与后来的徽州文化有质的不同,但为后来的徽州文化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铺垫和催生作用,它们无疑是徽州文化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正确答案:× 2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原()改为徽州,从此进入徽州时代,徽州文化的时代随之到来。 A、宣州 B、抚州 C、歙州 D、青州 正确答案:C 3徽州文化在进入元代以后,继续得到曲折发展。 正确答案:√ 4明代中叶以后,以乡族关系为纽带的徽州商帮在全国崛起,并在嘉靖和()之间得到繁盛发展。 A、万历 B、隆庆 C、泰昌 D、天启 正确答案:A 5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徽州本土数十万份徽州文书的被发现,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和重视,被誉为“继汉晋简帛、甲骨文、敦煌文献、明清大内档案之后,中华历史文化的第五大重要发现”。 正确答案:√ 1先进的中原文化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 正确答案:×

清代盐商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变化.

盐商对古代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以扬州为例明清社会,两淮盐商是在纲盐制下的经封建政府特许的专卖群体,他们虽然只具有商人身份,但是却是最富有的商业资本集团,他们垄断了两淮盐场所产食盐的全部流通过程,获得巨额垄断利润。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就无疑会在他们所在的地方产生不小的影响。 清代扬州盐商拥有雄厚的资本,在扬州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对扬州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方面阐述盐商在扬州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其所扮演的社会地位。 一经济方面 “扬州繁华以盐盛”,两淮盐业是明清时期扬州经济贸易支柱产业和众多的行业中的龙头。食盐作为一种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其市场之广需求之大自不必说,况且又实行了专卖制度,无疑,盐业就是一个暴利的行业,盐商因此也就积累了巨额财富,两淮盐业的兴废对扬州的兴衰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盐业贸易的兴盛带动了各商贸行业、手工业的发展,使得扬州经济十分繁荣,黄筠宰《金壶浪墨》中记载“江省繁丽,莫盛于苏扬”、《江都县续志》里也说“扬州富庶甲天下”,当时市井相连、鳞次栉比、舟车辐辏、生齿聚繁、富商大贾集聚,扬州得以跻身于世界十大城市之列。 盐商从经营盐业中获得巨额利润,他们把大部分利润用于衣、食、

住、行、文化等领域进行消费,是当之无愧的时尚消费引领者。他们又强烈的消费欲望,不断追求时尚,甚至达到了穷奢极欲、铺张浪费的地步,《扬州画舫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扬州盐务,竞尚奢丽,一婚嫁丧葬,堂室饮食,衣服舆马,动辄费数十万。”这样的消费习惯,虽然过于浪费不值得提倡,但是却在客观上刺激了扬州的经济发展,也在风尚上催生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带动整个城市工商业等各个行业的发展,那么扬州的繁荣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文化方面 盐商也为扬州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来有“人文荟萃”之称,这种厚重文化气息的形成,除交通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影响因素之外,还与明清之际扬州盐商对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封建社会,富商大贾有了物质条件,往往会为自己塑造社会身份,以求得自己个人地位和家族声誉受到社会尊重,这样,他们往往兴办学校、结交文人、招致名士、收藏字画、扶助贫仕等方式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虽然这些活动是为了满足盐商们对社会地位的追求,但是客观上促进了扬州文化事业的一度繁荣。 盐商们热衷于捐资修建书院,比较有名的书院有安定书院、敬亭书院、梅花书院、广陵书院。清代扬州府进士总达348名,还有11名一甲进士,这与盐商们对文化的重视和这些书院的修建有着很大的关系,扬州成为国内文化发达的重要地区。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更加引得四面八方文人对扬州的向往,不过更令他们向往的理由是盐

“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化一词的提出,文化全球化一词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对这一概念需从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文化全球化的含义等几个方面来界定。另外,英语作为应用极为广泛的语种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其存在状态与走向也应予以关注。【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文化/英语【正文】一、众说纷纭“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80 年代在西方报纸上出现的。90年代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一词被广泛地引用到各个领域,与此相关的概念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一般有以下几种理解: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第二,全球化不单指经济生活全球化,而且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第三,全球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都从各自的领域作出解释。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第四,应当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描述的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深刻变化,这样的变化并不是新现象。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全球化的表现(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术动态课题组,《世界经济全球化研究现状》,载《人民日报》,1998年8月22日。)。不过把全球化的概念理解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全球化可进一步理解为行为主体的发展并建

淮盐神韵(定稿)

淮盐神韵(解说词) 王善芳 相传公元13世纪,当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踏上中国大地,脚下是一片令他惊叹的神奇土地,他在游记里描述:“在漫长的海岸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这个让西方探险家所惊叹的盐就是属天下之珍、一国之粹的神奇精灵——淮盐。 淮盐因淮河两岸盛产海盐而得名。位于连云港市境内的淮北盐场是镶嵌在黄海之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位于中国版图的脐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西倚亚欧大陆桥,连通百国,腹地广阔,盐田星罗棋布,盐河纵横交错,占地360平方公里。 四千年来,垒垒淮盐似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四千年来,莹莹淮盐似一首隽永的乐章,谱写出了一曲动人心魄的淮盐神韵! 千年脉络耀古今 “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这美丽的诗句出自南朝诗人马融的《海赋》。 古老的歌谣,历史的脉冲,文明的剪影,岁月的苍茫……绘出了淮北大地上那辉煌悠远的一页,让我们拂去那积淀了四千年的尘埃,去触摸古老的淮盐大地上那盘亘而去的生命车辙、历史陈迹。 淮盐生产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有文字记载的也有两千多年。淮盐首见史籍的是汉昭帝时桓宽的《盐铁论》,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指出:“彭城(徐州)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东有海盐之饶”。公元前514年前的春秋时代,吴王阖闾就在苏北沿海发展盐业,据1992年东海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考证,西汉朝廷已向东海郡的伊芦、北浦、郁洲三盐场派出盐官。唐代宗宝应年间刘晏任盐铁史时,淮北建立专场产盐。到清末,淮北已有济南场、中正场、板浦场和临兴场四场。 因此说,淮北盐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用四句话概括:起源于春秋,发展于隋唐,振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

2019文化建设实施方案4篇

2019文化建设实施方案4篇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促进我院中医药文化发展,我院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及相关文件,根据各级卫生主管部门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要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体现中医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我院中医药文化特色。

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 统一。 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 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 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 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 文明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 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价值观念 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 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 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医 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服 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 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 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各科室要在医院 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医院宗旨

试论扬州盐商的社会影响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非学位课程试卷 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方向 考试科目扬州地方文化第一学期研究生姓名李艳学号MZ(12008) 考试成绩 导师评语: 导师签字 年月日

试论扬州盐商的社会影响 社会发展学院学科教学(历史) 李艳(MZ12008) 摘要:在古代扬州历史上, 盐业始终是一个支柱产业, 它直接影响到扬州城市的发展。形成于明中叶衰落于清末民初的盐商曾在扬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清朝时期,两淮盐税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4左右,对扬州经济作出重大的贡献,同时孕育出扬州书院、扬州八怪、扬州园林等知名文化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又铸造了扬州盐商的人文精神,推动了盐业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扬州盐商;政治影响;经济;儒商;青楼文化;园林 一、盐商起源与发展 “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2100年前的西汉吴王濞时期。“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而从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唐代后期统治者鉴于相对稳定的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因而重视东南海盐生产,其重臣良吏第五琦、刘晏相继担任盐铁使,先后制定榷盐法和整顿盐法,整改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尤以刘晏的改革破除积弊,简化盐税征收办法,减轻了商人负担,促进了盐的流通,两淮盐区食盐生产的极大发展奠定了它在全国食盐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而自明嘉靖、万历以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开始了新的振兴,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明代万历年间进行盐制改革,新的盐法制纲盐制的推行,使盐商们携家带口驻足扬州,扬州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扬州盐业经济又步入一个重要阶段。清承明制,清政府尤给予盐商种种优惠,盐业获利丰厚,积聚了大量商业资本,两淮盐商“以盐富”,因而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显赫,形成为除广东行商、山西票商以外全国又一大的商业资本集团。 清代中叶,扬州更是两淮盐漕运输的一大都会,设有两淮盐漕察院和两淮盐运使司,众多盐业商总寓居其地,财力人力物力之厚,富甲天下。清代两淮有30个盐场,所产之盐集中到扬州,行销苏、皖、赣、湘、鄂、豫六省,皆富饶地区。扬州位于长江、运河交汇点上,清廷设两淮巡盐御史衙门和两淮盐运使司衙门于此,前者由皇帝心腹主持,后者由三品大员开府。据《两淮盐法志》,乾隆间两淮每年食盐吞吐量为1525900余引(每引一般为300~400斤),成为康乾盛世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扬州盐商的私人财产亦很庞大,堪称富可敌国。盐商大户主要有陕帮、晋帮、徽帮,并在清代迎驾“以布衣上交天子”,(道光《歙县志》卷9)。高宗目睹江春实力,惊叹:“盐商之财力伟哉!”其时“扬州盐商豪侈甲天下,百万以下者谓之小商”。乾隆37年国库总资产为780余万两白银,两淮盐商的总资产,亦达7000~8000万两。汪喜孙《从政录》卷2、《姚司马德政由叙》、《扬州画舫录》和若干著述,对两淮盐商与扬州经济息息相关的状况及盐商所操盐业曾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都有不同程度的揭示。 嘉庆、道光以后,两淮盐业急剧衰落。两淮盐商走向衰退的原因包括很多方

文化的史诗大历史与小历史之间的应答.

文化的史诗:大历史与小历史之间的应答 文化的史诗:大历史与小历史之间的应答 当历史已然远去,该用怎样的笔法来呈现自己心中的历史和人物?宋徽宗时张择端曾用名画《清明上河图》对生活的现场进行细致描绘,历史、市井、人物志、故事在这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的画卷上徐徐展开,使之成为用中国古典美术技法对历史进行呈现的一个杰出的艺术典范.民俗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高有鹏出人意料地来了一次漂亮的身份转型,接连推出了《袁世凯》和《清明上河》两部长篇历史小说,对如何运用小说描绘河南文化氛围中的历史人物与历史景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令我们满足期待和生发惊喜的是:这两部小说既具有历史学、民俗学的巨大价值,同时亦具有对小说艺术生动的探索.这两部作品不仅有浓墨的大历史和细描的小历史的混杂交织,更有写实主义和莎士比亚式的浪漫诗情,线性叙述中复调笔法的运用呈现出的是历史的多维性,人物的内心采用的是工笔细描,而叙述行文则又似大写意.随着书中的人物在不同城市中的辗转,这个城市的民风、民俗、民食、民谣就如《清明上河图》上的描画一般,被作者翔实而又生动地书写了出来. 历史和文学有着相互呼应的有趣关系.历史可以通过各种学术性的钩沉被表述出来,即被历史学家的话语叙述所牢牢捕获;同时文学家也有着他们可以傲人的长项,他们通过文学叙述,也能使得已然被烟尘覆盖、被历史所捕获的不同话语重新呈现出不同的前所未有的生机.而历史又有大历史和小历史,历史学家往往为我们留下了坚硬的大历史,而文学家更钟爱小历史则是一种更为"蓬松"的书写方式.他们都召唤时光的复活与重生,但与历史学家的逻辑论证相比文学家更注重感性的理解性的穿透力,在叙述大历史的时刻为我们敞亮那些被遮蔽的小历史,就如一道光,照亮了被历史书写的闸门锁闭的生灵的心理.作品中,学者型的作者灵活地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在书写大历史的时刻,总是不忘唤醒无数的小历史的毛茸茸的可能性,这个文本因此成为一个大历史和小历史交织共生的文本尝试. 《清明上河》展开的是宋朝从仁宗到神宗再到徽宗的历史图卷,这个图卷也有一个中心人物---王安石.这同样是众说纷纭、异见丛生的历史人物,怎么样把人言言殊的王安石变法呈现为一个完整而可亲的众多人物的"行动史"和"感情史",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艺术工程.靠着王安石变法前后的历史,小说贯穿起了整个宋朝的大历史---几个皇帝的更迭和王安石在政治上的得意失意以及变法的诸种举措都被作者详述笔下,几乎所有当时重要的历史人物、文化名家都在此书中一露峥嵘,而情节线索又重点突出、清晰可辨.政治的翻云诡谲,人物的起伏跌宕,在历史和政治这面镜子下,作者为我们照亮的总是那些以中心人物为线索的群像.历史事件是经,人物性格是纬,两种坐标交叉而行,始终无法逃脱的一个主题是:命运.历史的劫数、朝代的劫数以及人物的劫数,在多种力的作用下,向必然的方向发展. 文学话语叙述的历史和历史学话语叙述的历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要刻画出一个人,叙述出一个故事,这些故事不是只有时间、地点和事件内容,而是要给一副骷髅装上肌肉、血液和神经,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些故事叙述的大历史因此必须是活生生的历史,而要达到活生生的一种状态,就离不开对小人物

江苏盐业集团:增品种、提品质,塑造中国民族食盐品牌!

江苏盐业集团:增品种、提品质,塑造中国民族食盐品牌! 2017年,盐业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取消了食盐产销区域限制,打破了市场分割格局,放开了所有盐产品价格,释放了盐业市场活力。江苏盐业集团以塑造中国民族食盐名牌为目标,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为主线,以争创“中国质量奖”为抓手,传承“淮盐”历史文化,改善食盐供给结构,积极响应盐业体制改革,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推进产品创新丰富“淮盐”品种江苏盐业集团以中国健康食盐领航者为目标定位,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趋势,坚守绿色、健康、安全的产品理念,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专利技术的新品种,先后研发了晶纯岩盐、澳洲冰晶盐、自然雪盐、食用菇盐等50多个新品食用盐和果蔬洗涤盐、餐具洗涤盐、医药用盐等60余种生活用盐,其中以澳大利亚昂斯洛盐场优质海盐为原料,推出了松茸菇盐、澳洲雪盐等中高端食盐;与日本三井物产、英国莫尔登盐业、瑞典盐业集团、台湾盐业公司等跨国企业合作,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目前,“淮盐”年产销量超过120万吨,在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国内20个省份,沃尔玛、麦德龙、永辉等全国性KA商超和200多家BC商超均有“淮盐”销售,产品种类丰富,包装形式新颖多样,以味美、粒均、色白著称的“淮盐”获得了全国2亿多消费者的青睐。同时,

江苏盐业集团推出“大清家厨”产品,设计理念独具匠心,源于清朝官服补子图案的精美包装,味道可口的佐餐酱料、酿造酱油、有机香醋、普洱茶油和来自东北黑土地的天然有机绿色小豆、玉米、大米等粮食作物一应俱全,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倾力打造的全国首家环球O2O轻奢生活品专营店——“甄品茂”,甄选天然、品质、健康的全球TOP10产品,以厨房、卫生间、餐厅为主线,销售意大利Abasa葡萄籽油、果蔬洗涤盐、餐具洗涤盐等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弘扬工匠精神铸就“淮盐”品质江苏盐业集团把质量作为生命线,坚持走以质取胜、质量强企的道路,以技术为支撑,推进“品质革命”,打造行业领先的卓越品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新建食盐产业升级改造、高端食盐研发生产、自然晶盐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实施机电一体化集成控制系统改造,关键工序核心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达100%,2016年被列为江苏省第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初步建成了符合GMP 标准的绿色健康食盐生产基地。“淮盐”生产通过了ISO9001、14000环境管理认证和QHSE认证等,采用瑞典进口设备、德国进口工艺,具有三重科技防伪功能,并在全国率先建立全省食盐质量安全电子溯源系统,实现食盐质量领先、来源可追溯、风险可防范。历史上,“淮盐”品质誉满天下,有“吴盐如花娇白雪”的美誉,1989年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06年荣

完整的公司企业文化实施计划方案

XX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目录 前言 (3) 一、理念篇 (4) (一)基本建设思路 (4) (二)指导思想 (4) (三)建设实施方针 (5) (四)建设实施的原则 (6) 二、规划篇 (8) (一)企业文化的四个方面 (8) (二)企业文化的具体构成 (8)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9) (四)企业文化实施需知的四个理解 (11) (五)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步骤 (13) 三、落地篇 (15) (一)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组织与推动 (15) (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载体与形式 (15) (三)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落地的三步曲 (16) (四)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要点 (17) (五)企业文化建设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19) (六)借助PDCA循环,动态改进文化工作 (19) 四、总结 (20)

前言 文化建设是理性改良和感性突破的结合,是一种平衡。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价值观的革命,但实践中却需要理性的改良,一步步耐心地牵引。文化建设本质上拒绝浮躁,但实践中也需要感性的突破,用绚丽的表相点燃起所有人的激情。所谓理性改良,意味着要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和组织建设,搭建员工事业平台。所谓感性突破,意味着应该通过或激动或温暖人心的各种活动,高速进入一种文化的氛围。感性呼唤,理性给予,建立起对文化的信心,从而完成自我的革新,两者缺一不可。 文化建设是一场长期的运动,也是组织最深邃的变革。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的统一。整个文化实施过程,是组织成员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过程,是对自身思想深处价值观的检讨过程,是对自身习惯性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反思、改进过程。人是倾向于维持均衡状态的,文化的变革与演进需要外界压力提供强大的动力,使组织及其成员的变革的动力大于自身惯性的阻力。有智慧和毅力的组织终将意识到,文化建设投一报万,是最辛劳但也是最伟大的自我投资。 行胜于言!思想的跳跃是为了行动的飞跃。文化只有和行动统一起来才有意义,文化理念的落地生根远远重于其表述形式。一个组织的文化之所以伟大,不在于这个组织提出了多少漂亮的口号,而在于这个组织是否长期坚持了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把他们渗透到整个组织当中,形成组织成员共同的心理契约,从而自然而然地规范成员的言行。只有行动,xx文化才能落到实处;只有行动,xx文化才会焕发勃勃生机;只有行动,xx文化才有永恒的生命力!

大运河文化广场

大运河文化广场 大运河文化广场 江苏淮安市区最大的市民广场。位于里运河北岸、清江大闸和水门桥之间的漕运路(即河北路)北侧,占地面积约7 万平方米。 淮安由于地处大运河和淮河(故河)交汇处,向为漕运襟喉、南北要津,历史上形成了集河、漕、盐、榷、驿为一体的独有的“运河文化”特色,具有丰厚的积淀。大运河文化广场即为体现这一历史文化景观而兴建。广场北端中心位置高高耸立一座抽象性主题雕塑,两侧辅以8幅石质浮雕,内容为:夫差末口陈兵图,磨盘(口)舣?舟待潮图、清江浦(漕)仓(船)厂盛况图、漕督躬亲盘验图、康熙码头巡河图、舟船过闸艰险图、通衢古驿晨旅图、水上立交壮观图。浮雕前有音乐喷泉。广场东西侧还竖有16根台柱,每根灯柱雕塑一位历史名人。右9根塑淮籍历史名人:韩信、枚乘、鲍照、粱红玉、龚开、吴承恩、阎若璩、吴鞠通、关天培;左7根塑治河治运历史名人:陈登、乔维岳、陈瑄、潘季驯、靳辅、郭大昌、黎世序。有四个柱子每个都画了四大名著之一。 广场环以绿树,间以草坪,气势恢弘,可容万人集会。2002年9月,“中国淮安? 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暨中国烹调协会授予淮安市“中国淮扬菜之乡”荣誉称号的仪式便在这里举行。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剧组以大型歌舞晚会为文化节活动揭幕。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战国,历隋、元二朝而全线贯成。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长1794公里,无论历史之久、里程之长,均居世界运河之首。两千余年来,大运河几历兴衰。漕运之便,泽被沿运河两岸,不少城市因之而兴,积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人将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同为汇聚了中华民族祖先智慧与创造力的伟大杰构。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正是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座落于杭州市城北运河文化广场,毗邻大运河南端终点标志——拱宸桥。运河博物馆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研究运河文化资料,反映和展现大运河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博物馆于2002年开始筹建,2006年9月建成开放。

2019版二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主观题规范练(六) Word版含解析

主观题规范练(六) 1.扬州盐商泛指古代两淮地区的盐业商人群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 ——摘编自王伟康《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材料二扬州盐商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兴建园林、会馆、书院、码头等,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乐善好施,赈灾济贫,积极倡办公益事业,造福于民众,推动了地方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世济民的抱负。……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也流及盐商活动的广大区域。 ——摘编自王雪萍《扬州盐商文化线路》材料三扬州文化铸就与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都有关系。如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图》的制造,是乾隆直接过问指挥,扬州政府官员负责,扬州艺人悉心制作,才成就了工艺史上的极品。再如源于盐商“例蓄花雅两部”的对戏剧的情有独钟,四大徽班才次第晋京,是皇上倡导,扬州政府官员亲自组织,盐商的积极效力,扬州戏曲的繁荣土壤,才使中国戏剧有了划时代的里程碑。 ——摘编自扬州大学学报《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扬州盐业兴盛的背景。(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扬州盐商的具体活动。(3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扬州盐商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历史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得出盐业历史悠久,据材料一“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得出水运交通发达,据材料一“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得出商品经济发展。第(2)问,据材料二“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得出注重城市建设,据材料二“积极倡办公益事业”得出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据材料二“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得出提高扬州文化底蕴。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与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都有关系”得出政府的重视,民众的推动,盐商的喜好;第二小问,归纳材料三主旨得出促进扬州文化繁荣和发展,改善社会风尚,结合所学得出阻碍社会经济的转型。 答案:(1)背景:盐业历史悠久,水运交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 (2)活动:注重城市建设,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提高扬州文化底蕴。 (3)原因:政府的重视,民众的推动,盐商的喜好。

什么是全球文化(译文)

什么是全球文化? 像一个醉鬼,人类跌跌撞撞地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危机,刚躲过一个,另一个就会尾随出现。随着核毁灭危险的消除和冷战的结束,人类似乎可以轻松一下了。然而还真没有喘息的机会,因为紧接着这一致命危机,另一种更不为人知但是危险系数依然很高的危机已然出现。 在如今这个自由开放的世界,一种新的威胁正在逼近,它将给生态和文化带来灾难。它是自由开放的产物,而这种自由和开放正是人们在长期集权主义制度下奋力争取的目标。然而奇怪的是,随着极权制度的垮台,全球化席卷了整个世界,最终却带来了这样的灾难。 在很多领域——很容易想到的领域就有经济、政治、通讯,甚至语言等——都会欢迎全球化的到来。但是全球化也会产生一些对人类未来都很致命的副作用。这并非只是愤世嫉俗者的猜测,连那些原本对全球化持肯定态度的人也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因此,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积极倡导全球化的书里却写下了如下这些话: 我对现行的全球化体系观察得越多,就越明显的感受到,它已经释放出了排山倒海似的巨大发展力量。如果我们不加以遏制,这些潜在的力量将会摧毁环境,根除文化… 由于全球化统一文化和吞噬环境的进程如此之快,所以它的确非常危险,因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它将会摧毁生态和文化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是人类力量以及其他生物力量历经数百万年才得以形成的。 如此不祥的东西实在是个威胁。然而,纵使有这些忧虑和担心,弗里德曼和其他与之想法相同的人都相信,只要不干预全球化的(技术推进)进程,就能避免它造成大规模的影响。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还是他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全球化将威胁自然和文化:不仅威胁到整个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而且还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及其所依赖的文化多样性。破坏环境最终势必破坏文化,反之亦然。 许多古代历史上,许多古代文明的消亡就是佐证,因为他们的发展远远超过自然资源的增长。我们现代文明的发展也受制于同样的条件。因此,如果所有农业都变成农业综合业,那么开辟自新石器时代的多样的乡村景观,将会变成单一作物的生态沙漠,因为很多动植物种类将消失,随之一起消失的还有整个乡村生活方式及其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那是人们传承了上千年的文化啊! 随着自然栖息地的消失,自然物种也在逐渐消亡;与此同时,随着扎根于自然环境的社会栖息地的消失,文化“物种”也在逐渐消亡。丛林的消失不仅消灭栖息在那里的动物,而且还影响了祖祖辈辈居住在那里的人类。只需计算下人类语言消亡的速度,就能精确地量化分析文化的消亡。世界上曾经有大约6,000多种语言,如今尚存的几乎不到一般,其中某些语言的语言使用者仅为一人。剩下的语言中,仅有几百多种语言拥有超百万的使用者,只有8门语言的使用者超千万,其中中文、印度语和英语是使用数量最多的语言。尽管语言和文化不完全一致,但是语言的消亡即便不会导致整个生活方式的消亡,但几乎毫无例外地会导致某些独特文化形式的消亡。所以,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只说英语,那么多样的文化就将被简化为单一的文化形式。 自然和文化以这样或那样微弱的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对一方的破坏必将会

不朽的文化史诗:延安文化

不朽的文化史诗:延安文化 读史可以鉴今。历史,包括古往今来的历朝历代。过去我们多把读古代历史当作读“史”,而把刚刚过去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近现代史实不予看重。殊不知,我们的今天正是传承着昨天;我们的明天,又是一个昨天!认真、公正、心平气和地审视昨天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指导我们今天以至明天的十分有意的东西。延安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立自强、奋斗不息的写照。读这样的文化史诗,我们除了心灵的震撼外,还应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不朽的文化史诗:延安文化 ● 在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和中国革命斗争的激流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根据地人民,铸就了一部不朽的文化史诗——“延安文化” ● 在这部伟大的文化史诗中,延安精神是“延安文化”的“风骨”,集中展现了延安文化的风貌和魂魄,揭示了延安文化的远大前程和生命力 ● 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延安文化”在各个领域迸发出了灿烂的“火花”,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第一乐章”。 1935年10月到 1948 年3月,史称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在这 13 年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和中国革命斗争的激流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根据地人民,铸就了一部不朽的文化史诗——“延安文化”。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把“延安文化”推向了全中国,最终完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第一乐章”的创作。 延安精神——“延安文化”的“风骨” 在这部伟大的文化史诗中,延安精神 (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反侵略、反投降、反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 是“延安文化”的“风骨”,集中展现了延安文化的风貌和魂魄,揭示了延安文化的远大前程和生命力。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展现了延安文化的凝聚力和发展方向。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文献明确指出:在现阶段,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中国,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将来,建设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知识分子和根据地人民正

文化活动方案汇编五篇(最新)

【热门】文化活动方案汇编五篇 活动主题:青年风采青春飞扬 主办部门:集团人力资源部 协办部门:集团企管部 活动类型:青年员工沙龙活动 活动日期:5月8日 活动负责人:xxxxxx 一、活动背景 青春,一个多么惹人爱的字眼;青春,一种动人的美好;青春,是我们所有生命绽放的骄傲。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正处于青春的风华,我们对青春有着特别的理解与想法。虽然,我们还没有缜密的思考,没有成熟的经历,但是我们拥有青春的激情与热血。一路走来,我们在青春的路上,描绘着属于自己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携手一起,共寻人生的青春风采。 二、活动目的 为丰富集团内青年员工的文化生活,增进青年员工之间的了解与感情,加深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让青年员工感受到集团的人文关怀,以更大的程度激发出青年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新思维,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让青年员工更加充分地展示出自身的青春风采,让我们的青春风采,在中达同飞扬,特举办此次沙龙活动。 三、活动主题 青春风采,人生价值 四、主办部门及协办部门 主办部门:集团人力资源部 协办部门:集团企管部 五、活动时间

5月8日周五,下午13:00,提前15分钟进场。 六、活动地点 集团中和楼三楼培训室。 七、活动对象 xxxx各单位安排3-5位青年员工参加,年龄要求28周岁及以下,学历大专及以上,要对沙龙活动有一定的兴趣与认识,并积极做好必要的准备。 八、活动流程 1、准备工作 (1)做好沙龙活动的宣传工作,以各单位人事行政部为主,进行宣传并落实好相关工作; (2)以“青春”为主题,确定三篇优秀文章,诗歌、散文不限; (3)落实出席活动的嘉宾、讲师、青年员工人数等; (4)落实活动所需的视频、PPT、文章资料、互动节目等; (5)活动前一天做好对培训室的布置工作,包括音响、话筒、电脑等各设备的调试,横幅的悬挂,桌椅的摆放等; (6)活动当天上午,再次做好相关确认工作,对活动开场、活动秩序、茶水供应等做好安排工作。 2、活动阶段 (1)自我介绍 每人用三句话来进行自我介绍,第一句介绍姓名、公司、部门、岗位,第二句、第三句任意。0.5小时 (2)美文赏读 三篇美文,指定三人进行赏读,并共同讨论文章主题。0.5小时 (3)励志演讲

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

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扬州画舫录》研究 自明代中后期,两淮盐商崛起,迄于它衰落的清末民初,四百年间,曾是扬州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声势煊赫的重要群体角色。尤其在清代乾隆朝,“其时扬州盐法全盛”,他们在淮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影响极大,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两淮盐商在获得大量的财富以后,仅将一小部分用以进行再生产,更多的钱财除报效朝廷、贿赂官府以外,就是用来挥霍享受,要么再做一些维护封建家族声势的“义举”。“其上焉者,在扬则盛馆舍,招宾客,修饰文采;在歙则扩祠宇,置义田,敬宗睦族,收恤贫乏。下焉者,则侈服御居处声色玩好之奉,穷奢极靡,以相矜炫已耳。……俗所谓盐商派诚为弊俗。”应当看到,其“上焉者”不仅在客观上,而且在主观上,对扬州地域文化内蕴(涵盖园林建筑艺术、书画艺术、学术文化、教育文化、戏曲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与民俗文化等若干方面)的形成和丰富起了很大的作用。两淮盐商既推动了扬州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对这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最终形或,也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兹结合李斗《扬州画舫录》等诸家记载,就以下几方面探究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的密切关系,并略述其促进扬州文化事业的客观贡献和作用。 一、两淮盐商和文人学士的交往 业盐于扬的盐典富商多与文士学者建立或深或浅的联系。这在《画舫录》等著述中不乏形象体现。 大盐商安麓村曾设计迫使书法家汪肤敏为之周旋、服务。先是“延之弗就,就之弗见”,遂“使人要于路,掖之入,见则命书戏目数出”,而汪“为其所迫,书而进之”。俟后良久,安方“迓于阶下,曰:…先生古君子,前特相戏耳?”,“乃款留堂上,水陆竞献,笙歌错陈”,“所奏戏文,即为所书戏目也,尽欢而罢”,“归为麓村母书寿序一通”。(卷二)即使著名文人与盐商间亦难免没有瓜葛。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归过扬州”时,安麓村就曾“赠以万金”(卷十)。一些名士在盐商大量馈送金银的礼遇下,纷纷与他们交往应酬。还是这位安麓村,在“重刻孙过庭书谱数石”后,找到当时“主持风雅”的袁枚“馈二千金”求其题跋。袁枚为其“书…乾隆五十七年某月某日,随园袁某印可,时年七十有七?二十二字归之”,而“安已喜出望外矣”。另一大盐商江春,也多结交、延揽名士,“奇才之士,座中常满,亦一时之盛也”(卷十二)。如诗人、书法家叶天赐,“方伯(江春)治事多资之”。《画舫录》形象记载了叶氏夺笔报江春的事迹:“尝随方伯议事某所,众胁方伯将作花押,天赐越阶夺笔脁之。众问为何如人卤莽至此?叶大呼曰:…吾啮江之饭,所以报之者在此时也。?江亦出门去,事赖以不失。”(卷十二)先后来往栖止扬州近30年的著名词人厉鹗,毕生设馆授徒为业,主要坐馆处则是扬州盐商巨子马曰?、马曰璐的园林小玲珑山馆。马氏兄弟雅好诗文歌酒,刻烛投壶,诗酒流连,结吟酬唱。曾书“淮东第一观”(后刻于扬州大明寺东院墙上)的书法家蒋衡,在蕃矨观写儒家13部经典著作80余万字,共历时12年。书与先归于盐务,为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所激赏,复由马曰璐费数千金为之装潢成册,经总督高斌进呈乾隆帝。乾隆赐蒋衡任国子监学正,并命刊石立于学宫,镌刻在190座石碑上,成“十三经”碑林,谓《太学石经》,当时陈列在北京的国学孔庙内。(卷二)马氏好结交文士,还不吝金银,资助那些崭露头角的寒门士子。如马曰?初识郑板桥于焦山,爱才若渴,得知其因家贫避债来此,即暗赠纹银200两。后来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名于世,所传扬州某盐商指使一老人骗郑氏为其作画的故事,则形象反映了盐商为与郑板桥交往,而求取书画,且以此为荣的一种社会时尚。 才高艺精的扬州八怪也常常成为两淮盐典富商的座上宾,并多寓其所筑宅园或其他园林。如华萳来扬州,由厉鹗之荐,得识马氏昆仲,参加了其组织的诗社活动。黄慎先后客居

泰州盐税文化

泰州的盐税文化 泰州在历史上泰州一直是淮南盐的主要产地,是一个盐业生产历史悠久、盐税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记载,公元前514年,由吴王阖闾、春申、已濞连续不断地在江苏沿海开始“东煮海水为盐”。汉代这里滨江临海广阔的海滩,生长大量的芦苇柴草可资煮盐,故为临海煮盐的最佳地点。《太平御览》记载:“南兖州地有盐亭百二十三所”,说明当时此地的煮盐业比较发达。唐代安史之乱后,泰州淮南大盐场当时作为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地区,兼岁入财政银两最多的优势,步入快速成长的阶段。唐朝后期,泰州“淮南大盐场”盐产量,已位居全国十大盐监之首。《两宋财政史》统计,当时全国盐利最高额为3113万贯,北宋末年两淮盐利收入在1500万至2405万贯之间。两宋期间淮盐产量占全宋盐产量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泰州大盐场地处两淮的中心地带,并占据了淮盐产量的一半以上。明代两淮盐场29个,其主要产量仍集中在泰州沿海地区。至清代中期,泰州盐业生产仍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据《两淮盐法志》记载,嘉庆七年至宣统三年110年间的四次统计,两淮共产盐84.6万吨,其中泰州中十场产盐49.7万吨。又据江苏省盐业志统计,光绪十七年两淮各盐场课岁白银8.4万两,其中泰州分司占61.4%。 食盐为人们日常生活之必需,盐税乃国家重要税源,历代封建王朝无不重视盐业的生产和营销。古代《盐法》规定:“凡私自煮盐、贩运盐、买卖食盐者,构成私盐罪。”至汉代武帝,始立《榷盐法》

(政府垄断食盐的烧制与营销)。唐代中后期,改为“民制官收”,并规定:“盗卖一石者,即处死刑。”宋元两代实行“盐引制”。明代续沿元制,对私盐定罪尤重,洪武初制《盐引条例》。到了清代,清政府为强化泰州域内的盐政管理,特在扬州府设置钞关,专司收缴盐税资金;后由两江总督林则徐在泰州南门城外竖立税碑,永禁越坝逃税;又派“扬州八怪”之一的画家高风翰坐镇泰州办理盐税事务。至此,泰州便成了黄海沿线盐商们贩运营销的大本营。 2001年,泰州市有关部门在税东街与海陵路交叉路口建起“古税务街”牌坊,其右侧的楹联为“溯唐宋赋源,盐税曾居天下半”,足见盐税文化在泰州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活动方案4篇

文化活动方案4篇 活动主题:七彩校园,梦想之旅 活动理念:人人参与,把校园嘉年华办成全校师生的节日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校园嘉年华活动,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展示成果,凝聚人心,振奋精神 活动效果:白天分主题游览,尽情狂欢;晚上浪漫游园会,放松心情 活动时间:6月20日(周日)09:00—21:00 参与对象:全校师生、校友、社会友人、亲属等 游览线索: 美味情缘→七彩校园→无线探索→梦想之旅 游览路线: 美味情缘:西山一条街 七彩校园:电教馆——二馆——大工商店——基础部——电教馆 无限探索:电教馆——西便门

梦想之旅:西便门——音乐喷泉广场 游览项目:四大主题游览区、六大功能体验区 具体介绍: 四大主题游览区 【美味情缘】主题区 开放时间:10:00—18:00 游览地点:西山一条街 主要内容:特色食品摊位售卖、美食diy、厨艺大比拼、健康贴士、各国特色美食图片展等 要求:倡导“快乐学习,绿色生活”主题,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兼顾,美食品尝与动手制作兼备,除设置食品售卖项目外,加重互动参与比重,例如现场厨艺展示、成品义卖、自制冰淇淋、蛋糕等 【七彩校园】主题区 开放时间:09:00—18:00 游览地点:电教馆——二馆——大工商店——基础部——电教馆

主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集中展示 要求:充分展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设置互动、游戏等参与性高的项目 具体内容: 1、缤纷社团展示——星星之火 主要内容:缤纷社团展示 要求:结合社团特色,设置展示、游戏、表演、体验、学习等互动项目。 2、各地民俗展——五湖四海是一家 主要内容:展示各地方民俗文化,展示地方特色 要求:体现各地人才汇聚大工,倡导融合、包容、民族团结,现场设置表演、展示区,表现各民族服装、食品、娱乐等差异特色,充分展示民族文化。 3、校园文化成果展——七彩校园 主要内容:展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要求:充分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精品工程,通过展览、留影、互动等形式展现我校特色校园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