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学现代研究进展

针灸学现代研究进展

针灸学现代研究进展
针灸学现代研究进展

针灸学现代研究进展(一)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针灸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现将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机理研究概述如下。

一、经络研究概况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指导着我国针灸及其他各科临床实践。而经络实质究竟是什么?它是生物机体内尚未被发现的新结构?还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对此,国内外学者们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尝未获得肯定的结论。现代研究主要从循经感传现象、针刺作用传导途径、内脏与体表的相关、经络的形态学基础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不少的资料和经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并阐明经络实质打下了基础。

(一)循经感传与规律的研究

“循经感传”是指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从被刺穴位出现的循古典经脉路线而扩散的感觉传导现象。这种现象一直被认为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以前对此曾有不同称谓,如“经络现象”、“经络敏感现象”、“经络感应现象”、“针刺感传现象”、“经络感觉现象”等,日本学者最初称之为“针响”。1979年5月中国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议规定、统一称为“循经感传现象”,简称循经感传。从1972年至1978年,中国共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按照统一规定的普查方法和分型标准,对不同民族、性别、年龄的健康人群进行了63000多人次的普查分析,结果发现感传出现率最高达45.2%,最低为5.6%,大多数在12%~24%之间,其中显著型最高达2.2%,多数在0.2%。学者们还对203例莫桑比克人进行了循经感传现象的调查。亦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人群之中,基本上无种族、地域、年龄等方面的差别。?

1.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

①循经感传的路线感传的路线大多数与《灵枢?经脉》所载的经脉循行线基本一致,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差异。如超过、不及或另出旁支,也有《灵枢》所无的路线。四肢较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变异较大;也有感传到表里经或其它经的“串经”现象。②循经感传的性质循经感传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常与个体、刺激方式和强度有关。针刺和指压时多产生酸、麻、胀、抽动、冷、热等感觉传导;电脉冲刺激时除上述感觉外,尚有水流感、蚁行感、虫样蠕动感等;艾灸时则多产生热感或麻感;穴位注射后以酸、胀、沉重感居多,偶有热感、冷感等。感觉的性质,还和针刺的部位、深浅、手法等有关。这说明“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记载,以及古人关于“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勿过其道”等论述确有其科学依据。③循经感传的速度循经感传速度有快、慢两种。快的如触电样放散,可立即走完全经;但多数为慢性传导,其速度比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为慢,从每秒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一般在0.10米/秒左右。但个体差异很大,似与刺激强度、频率、受试者的情绪及环境、温度等有关。且不同个体,不同经脉或同一经脉的不同部位感传速度也有差别:四肢部较躯干部快,而且有“间歇”现象和通过关节时的停顿现象,或越过某一部位的“跨越式”传导。从其慢性传导速度的范围似与《灵枢?五十营》篇中“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其速度合2.8~3.6厘米/秒)的气行速度接近。说明古人对循经感传的速度乃至经气运行速度的观测是何等精确、慎密了。④循经感传的宽度和深度多数的感传宽度为线状、绳索状,粗细大约在2~5毫米之间,部分为横径1~3厘米的带状。感传的宽度与刺激的方法、强度、不同个体、不同经脉、不同部位有关。其中电脉冲刺激多呈一定宽度的带状,针刺或穴位注射呈线状、绳索状。一般四肢远端较窄,近端和躯干部较宽。所以对古代不同针具和不同针灸方法,以及针刺方法和手法的多样性仍有深入挖掘和探讨的必要。感传深浅也有一定规律性:一般四肢末端及头面部肌肉浅薄处感传似在皮下;肌肉丰厚处感传较深似在肌肉中。⑤循经感传的方向和回流刺激四肢末端的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方向单向传导;而刺激躯体部任何一个经穴而出现从该穴向两个相反方向的感传。这说明感传的传导是双向性的。更有部分受试者引发的感传至终点后,尚可沿原路线返回传导至原刺激点,大多数受试者在停止刺激后,感传又能由原传导路线向刺激穴位回流,直至消失,这就是感传的回流特性。循经感传的双向性和回流特性乃是古人各种控制感传手法的作用基础,它证明关于“按之在上命气下行,按之在下令气上行”的操作手法确有科学依据。⑥循经感传的趋病性所谓感传的趋病性,是指循经感传在传导过程中有“趋向

病灶”的特性。即感传沿该经脉线循行到接近“病灶”的部位时,即偏离本经而趋向病所。如有单位观察到聋哑病人的感传均有入耳趋势,只要一经入耳,其他经亦可入耳。又有人发现一腰痛患者,十二经感传均由井穴起传至腰背志室穴而终。有的针灸医生还体会到,部分患者在发病期,其相关经脉的循经传导十分明显,一旦疾病缓解,其感传随之减弱或消失。这种趋病性充分证明古代医家所强调的针灸治疗中的“气至病所”是有其实践基础和生理学依据的。⑦循经感传的可阻滞性在循经感传线上附加一个阻滞刺激,可使正在传导的感传不再向前传导。当阻滞因素撤除后,感传又可恢复并继续向前传导。这一特性就是感传的可阻滞性。如感传延伸的前方有手术切口、疤痕、肿瘤、肿胀等时,感传可被阻断。在感传线上或其前方施加机械压迫、注射液体、冷冻降温或皮肤刺激干扰(如软毛刷反复轻刷)等等常可阻断。有人对102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在郄门穴上施加压迫,可使针刺内关的针效显著降低。⑧循经感传的接力性循经感传的接力是指对于某些短程感传,若在其终止部位施针刺、电针、电脉冲等刺激,常能使感传继续前进,这是提高感传率、延长感传距离的有效方法,也是促使“气至病所”的常用措施,古人的“接气通经法”就是对此特性的具体应用。

2.伴随感传出现的一些功能反应:伴随感传出现的一些功能反应,也叫可见的经络现象。循经感传作为一种主观感觉,从生理学的角度虽不能直接加以记录或显示,但某些循经感传显著者针刺时常可伴随感传而出现一些功能反应,如红线、白线、红疹、皮丘带等。其循经出现的长短不一,红线、白线的宽度约1~2厘米不等,红疹、皮丘疹宽度约1厘米。有偶尔出现一次的,有重复出现的,出现时持续时间为几十分钟至十几小时不等。也有研究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针刺时循经出现的发汗、立毛现象和沿经皮肤温度、肌电发放,以及血流图的变化,循经出现的这些功能变化,目前虽然还仅只是在部分受试者身上记录到,但它无可辨驳地说明循经感传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主观感觉,其循经部位还会出现各种复杂的功能反应,它的路线是有迹可寻的。

3.经络的隐性感传:“气至病所”能提高疗效,这已为针灸临床医家所公认。但事实上很多病人针刺时“得气”后,并未循经感传,也获得良好疗效。这种“传而未感”的情况,使学者考虑到可能存在一种“隐性感传”现象。1977年有人开始对隐性感传现象进行研究。方法:先在井穴行电脉冲刺激,受试者没有感觉到有循经感传现象,然后用小型叩诊锤从原穴以上各个不同穴位水平沿与经脉垂直线体表给以连续叩击。结果每个水平上都出现阳性点;叩击此点,受试者就会有一种特殊的麻胀感向井穴放散。如把这些阳性点以一条假想线连结起来,恰好和古典该经循行路线相吻合。由于在电脉冲刺激过程中如不附加叩击,受试者并不能觉察感传线的存在,故称此线为隐性循经感传线。对循经感传显著者用同样方法检查,结果表明隐性感传线就是显性感传线的继续,而且均能贯通全经。对于显性感传者,不给井穴电刺激,仅用叩击方法即可出现隐性循经感传线。对200例患者的调查中,有107例可查到隐性循经感传线,检出率为68.5%。隐性感传现象在正常人中也存在。有人对100个正常人用同样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观察到隐性循经感传阳性者94人,占94%;不稳定性者4例,占4%;没有隐性感传者2例,占2%。表明正常人较患者的隐性循经感传线更为显著,经络感传现象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属病理现象。经络感传还可用针刺手法、电钅是针、循经加热、药物循经导入等方法进行激发。

4.循经感传与五官脏腑的关系

《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藏,外络于肢节”,网络联缀了人体各部组织,当经络功能发生变化时,可在相应脏器有反应。从经络敏感人的观察中得到了体现。

①感传至五官时的变化?当感传循着经络至面颊部时,受试者觉下齿发痠;至迎香时,觉鼻内发痠;至唇部时,觉嘴唇“变厚”;至眼部时觉眼花或视觉明亮;至耳部时觉耳鸣;至咽喉部时觉得咽干、言语困难;至面部时,面肌抽跳,同时可记录到肌电发放等等。②感传至脏腑时的变化?当感传到肺时,受试者每分钟肺通气量从5.250毫升增加到7.300毫升;刺激脾经腧穴感传到达腹部时,受试者腹内觉灼热感;当刺激心包经有关穴位时,感传沿心包经至心区时,一位冠心病的受试者,原来心区闷重不舒,即刻感到心区豁然开畅;然传到达肾区时则腰部感觉痠胀;感传到达外阴部时,受试者自觉有尿意等。

5.循经感传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循经感传与针灸临床之间关系十分密切。这不仅表现在循经感传调查中,受试者反映感传所到部位出

现的痛阈、触觉阈、以及脏腑、五官机能的相应变化;而且还表现在针灸疗效和针刺镇痛及针麻效果等方面均与循经感传的有无、强弱和是否到达“病所”等有直接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指出“气至病所”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大量的临床观察资料证明感传越显著,疗效越好。有人对170例近期心电图ST段、T波有不同程度改变的冠心病患者,观察针刺内关穴时心脏收缩间期、心输出量等8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170例患者感传与针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3,P<0.01。说明了感传显著程度和针刺效应的优劣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还有人运用手法激发循经感传并使之到达病所,治疗102例久治不愈的面肌痉挛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其中感传上达头面者效果更佳。大量的临床事实提示了循经感传与临床疗效是息息相关的。当针刺穴位循经感传到痛症部位时,能提高镇痛疗效。例如:心绞痛患者,当针刺“内关”穴感传循经到胸前时,疼痛即可缓解或显著减轻;胆绞痛,针刺“阳陵泉”穴感传循经到达右胁部时,疼痛就减轻或消失;月经痛患者,针刺“太冲”穴感传循经到达小腹部时,痛经常获得缓解等等。这就是“气至病所”,“气至而有效”也。关于循经感传的客观指标,近年来不少学者也在积极探索,有用肌电图进行观察的,有用皮肤电阻测定的,有用血流图与血管容积脉波观察的,有用红外热象图、幅射场照相术进行观察的,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6.其他循经感传的经络现象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还发现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经络现象。它们是经强路线客观存在的又一重要证据。国外有人将其称之为“活的经络图”,也是我们研究经络生理、病理活动现象及其机理和探讨经络实质的重要线索和依据。①循经皮肤病循经皮肤病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经络现象,由于它行程清楚,肉眼可见,直观地显示了经络的特殊循行路线,被人们誉为可见的经络现象。迄今为止,我国学者总计观察了25个病种、343名患者的478条皮肤病员中,分布于经络全程或接近全程的共137条,占总数的28.67%;循经皮肤病以其直观的形态学变化,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古人所描述的经络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的。②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是在病理情况下,机体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其分布路线既不同于神经血管的走行路线,也不同于某些神经痛、感觉障碍或内脏病变所致的皮肤过敏的Head氏带,而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相吻合,其宽度在0.3~3厘米左右。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癫痫和反射性癫痫双重性质的循经走行的感觉癫痫,并称之为“循经性感觉性癫痫”。

7.影响循经感传现象的因素

循经感传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前述部分因素外,尚有以下因素与感传出现率有关:

①时间因素一般认为夏秋季感传出现率较冬季高,但上、下午差别不大;望日感传出现率较朔日为高。

②温度一般认为皮温、室温升高时感传出现率也相应提高。反之,当皮肤温度低于20℃时感传即不再出现。天热时感传高,天冷时则降低;甚至同一受试者在室温低时其感传速度减慢,感觉传导距离短;若提高室温后,感传速度迅速加快,传导距离也延长。③刺激方式不同的刺激方法出现的感传率有显著差异,一般以针刺或电刺激的感传率较高,而按压法较低,穴位药物注射的感传率高于电刺激法。艾灸也能引出循经感传,但感传率更低。④刺激强度同一刺激方法刺激强度大感传反应大。但刺激过大引起疼痛时则感传反而减弱。⑤穴位在穴位方面,一般在刺激非穴位时其感传率均低于穴位刺激。测循经感传似以井穴、原穴为好。⑥受试者心理状态一般是心情愉快、较平静状态下感传出现率较高;反之情绪不佳,波动起伏状态下感传出现率显著降低。

针灸现代研究进展(二)

8.循经感传的激发①传统针刺手法导气手法激发经气的传导,一直为针灸学家所重视。近年来,有人以小幅度捻转、震颤、循摄等方法,对45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了1641次的激发,其循经感传的出现率高达82.1%。另有人相继运用大体相同的手法对100例青少年受试者进行针刺激发,经30日的针刺激发,全部出现了感传。②电钅是针短程接力有人在对57例聋哑人的三焦经或大肠经采用电钅是针在井穴上刺激,当出现短程感传时,则在其终止处再加刺激,如此多次短程接力,感传可由短变长,直至头部入耳③入静诱发入静诱发是指通过诱导入静改变人体的功能状态,结合穴位刺激以诱发感传。有人曾在118例战士和中小学生中入静诱发,其感传出现率达85.6%。此外,尚有人用输血胶管,以40℃热水灌流加温及

循经加温与电钅是针相结合的方法与激发感传。还有人利用药物离子透入或循经导入,发现口服利血平可使感传速度明显减慢,而用A TP和许多行气活血通络的药物则感传程度明显加快。

(二)体表循经线检测方法的研究

经络现象研究结果证明,人体体表确实存在着某种与古典医籍记载基本一致的轨迹,但只有以客观的方法将这些特殊的轨迹检测出来,才有可能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这项工作从1980年开始逐渐被重视,研究者们注意结合边缘学科,利用现代科学的新技术寻求一些客观的检测方法。1986年被列为国家“七五”攻关计划,为经络研究中的主攻方向之一。

1.皮肤电测量:自1958年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就开始对经穴电阻进行了测定。20世纪70年代至今不少人对经络路线的皮肤是否真正具有低阻抗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人用两电极法,以低频脉冲皮肤阻抗仪对隐性感传线的皮肤阻抗进行了研究。测试出大肠经、三焦经、胃经、心包经的隐性感传线具有低阻抗的特征,且在已截下的肢体上循经低阻抗线仍然存在。还有人采用测试电极逐步向前推进和电极连续扫描两种方式对心包经进行了检测,以微机进行取样和数据处理,也证实了皮肤低电阻点基本上是循经的。在经穴阻抗的研究中,还有人对其测试方法、测试电极、测试的电参量进行了多方位观察,尽管对于经穴的电学特性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大多数研究者最后均认为皮肤低阻点的分布确有其循经特点。此外,也有人对经脉皮肤电位进行了测量,但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

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有人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经络的循经路线。至80年代中期有人将Te99过锝酸钠洗脱液注入健康受试者或患者的穴位(主要是腕踝部穴位),然后以大视野γ-闪烁照相机自动扫描,记录放射性同位素迁徙过程的图象,将示踪轨迹与古典经线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轨迹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与古典经线基本一致,肘膝关节以上部分也大致吻合。但对身体其他部位经络路线的显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穴位声发射信号: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人率先以弹簧压力计在穴位上施加恒定的压力(500~1000g)激发声信号,以声电换能器在预定的部位接收,发现在该穴所属经脉的循行线上可以记录到相应的声发射信号(低频机械振动波)。近年来有人用4个探头同时记录,对大肠经的循行路线进行检测,根据208经次观察的结果,本经穴位的声信号出现率均显著高于两侧旁开的对照点,显示了低频声信号循经传播的特点。此外,亦有人在羊体的“胃经”(模拟人的胃经循行路线和经穴位置)也可记录到循经声信号,其在“胃经”诸穴的出现率为80.05%,而在对照部位的出现率则为43.68%。但由于体内产生低频振动的声源较多,且传导这种信号的基质目前也尚不清楚,故这项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在体表循行线检测方法的研究中,还有人对皮肤经穴的超微发光进行了研究,测出14条与十四经脉路线基本一致的高发光线,其发光强度与循经感传有一定关系。另有人借助红外成象技术、液晶热象图和辐射场照相术等开展了一些研究,也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循经感传现象的客观指标

循经感传现象的有无、强弱、距离长短和显著程度的判定,往往要依赖于受试者的主观感觉和陈述,这对于准确进行客观定量和进一步深入探讨颇为不利。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求一种能精确反映这一现象的客观指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有过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归纳其要大约有如下二大类:1.间接指标:根据循经感传与脏腑器官机能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有人尝试用感传所到之处的器官效应为指标来间接指示感传的客观存在与其到达之部位,其结果与受试者主观感觉和陈述基本吻合。例如:心电图、脑电图、局部肌电、局部血流图、肠鸣音监听、胃肠蠕动的X线监视、肾功能测定等。近年来又有用局部血管容积、器官血流图、局部微循环或甲皱微循环等指标的变化来间接指示循经感传的到达。但此类指标并非循经感传本身属性的客观显示,也不能直接显示感传路线的轨迹,更重要的是有些出现器官效应的受试者不一定均有感传,所以难以广泛应用。2.直接指标:人们一直在期望找到一种可以直接指示循经感传的客观存在并显示其“感传路线的体表轨迹”的指标——直接指标,至今尚无满意结果。但所做的尝试中也有部分可供借鉴或参考之处。例如有人用瞬间肌电为指标、阻滞感传为手段,客观地测试出感传经过的体表轨迹;也有人通过皮肤电阻测量来显示感传的到达及路线;还有人用局部血流图多位点监视或循经线皮肤微循环变化、或穴位振动图、各部痛阈、耐痛阈的循经变化、或感传线上其他生物物理学特征的变化(如红

外线热图像、辐射场摄影、超声波摄影、冷光测定、液晶热图像等),以及循经皮温、电泳漆技术等来显示经络感传的存在和到达。张维波等(1996)用高灵敏度CO2呼出量测定仪证实,针间使穴后,心包经近心端经线上CO2呼出量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经线外对照区,起针后经线上的回降又较对照区显著。似乎说明:此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得气”、“气至”或循经感传的到达。在国外也有人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如匈牙利的Eory(1987)用此法观察到针肺云门穴引起的肺经CO2呼出量的值沿经线呈波动或传播,其速度为每秒几厘米。但未能进一步重复和深入探讨。由于此类指标技术设备要求高而且复杂,而其稳定性、特异性、重现性均较差,所以要使循经感传研究向纵深发展,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仍是感传路线的客观显示方法或指示标志。这一探索目前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四)循经感传形成机制的研究:对于循经感传现象的形成机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大体上可概括为两种观点。1.“中枢兴奋扩散”: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循经感传形成的根本环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是由于针刺穴位时产生的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内的定向扩散所致。也就是说感传循行于外周,实质则在中枢。其主要依据是,循经感传现象是以皮层感觉功能为基础,一旦大脑皮层感觉功能或高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循经感传现象就不再发生。例如,有人发现脊髓完全横断者在损伤水平以下不能引出感传;腰麻后刺激麻醉水平以上穴位,25例感传显著者均有感传,且有半数以上的感传进入麻醉区直达足趾。但刺激麻醉水平以下的足趾井穴时,24例麻醉完全者有22例未感觉到刺激,也未出现感传。在对55例截肢患者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残肢端的穴位,其中有34例(61.28%)出现患肢感传,并且也具有循经性、可阻滞性和传导速度较慢等特征。由于这些截肢者出现循经感传的部位已失去了“外周”的物质基础,说明了是“中枢”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气功诱导入静后能使感传率大大提高,而且练气功者易出现自发感传现象。以上依据均为循经感传形成机制的“中枢兴奋扩散”假说提供了佐证,但“中枢兴奋扩散”说难以对足三阳经、任脉、督脉等跨越身体多个部位的循经感传路线作出合理的解释。2.“外周动因激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循经感传现象形成的根本环节在体表,它可能是由于体表的神经感受装置被针刺时沿经传导的某种“动因”所依次兴奋,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了主观感受到的感传。其主要依据是:①循经感传的路线与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分布不一致,感传的速度较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慢。②感传不仅是一种主观感觉上的变化,一部分人可继发产生循经的红线、白线、丘疹、水疱和皮下出血等,还可发生循经皮肤病。③循经线上的低阻抗、高发光等其他生物物理学特性的发现和实际运用,以及在感传线上施加压迫、局部冷冻或注射液体能直接阻断感传,而对周围神经动作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则无明显影响。④感传在肌肉、肌腱手术后改道行走,遇到创伤、关节或瘢痕时也会受阻或绕道。还有截瘫患者身上出现“跨越式”传导等,恰能说明在体表某些失去感觉的区域内,仍有某种依照某固定路线而进行的传递过程继续通过,当传导跨出感觉障碍区后,又再度被高级中枢感知。但是,“外周动因激发”的理论又无法解释幻肢感传、自发感传、气功入静提高感传率,以及情绪变化能影响感传等事实,同时在形态结构、物质基础方面至今仍未发现循经线与其他部位的差别。根据近20多年我国循经感传现象研究的大量资料,在考察了外部结构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一般关系后,有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以外周循经过程为主导的外周中枢统一论”的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在循经感传的形成过程中,外周和中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外周有循经的实质过程,中枢则有循经的功能联系,为探讨循经感传的机制提出了一个方向。

(五)经穴脏腑相关及其联系途径的研究

祖国医学认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路径;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它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映点,又是针灸疏通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的刺激点,故而是人们研究经络和脏腑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结合动物实验,人们对穴位功能的特异性及经穴与脏腑相关的调整作用与联系途径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经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和双向的良性调整功能,说明经穴、脏腑之间确有相对的特异联系。从已有的实验资料来看,神经系统特别是自主神经系统是实现脏腑相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也有些研究结果提示,经络脏腑之间可能还有其他的联系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六)经络实质的几种主要观点与假说

大量的临床资料观察和实验研究,特别是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证实了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但经络的实质是什么?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各种假说。他们都从某一侧面涉及到了经络的实质,但尚需大量的、扎实的实验依据予以验证。目前对经络实质的看法大体上有以下3种观点:①“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②“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但又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③“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1.经络的形态学研究《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有力地证明,古人对人体是进行过解剖研究的。有学者根据《内经》有关经络学说的记载,认为:第一,经脉循行路线,包括“目可视之”、“切可得之”、“刺可出血”、“行于脉内”的营血循行与“外可度之”、“刺可出气”、“行于脉外”的卫气循行两大体系。第二,营血循行体系,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范畴;卫气循行体系,是与现代神经系统有关的体内感传结构,是目前研究经脉实质的重要对象和主要途径;并提出理论研究应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向体内感传结构进军,特别要从感觉神经生理、病理,尤其是功能等方面深入探索。①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灵枢?经筋》篇说:“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从手太阳经筋之循行分布,尤其是用指弹之感应能到达小指来看,手太阳经筋与尺神经实际上是同一组织结构;又“足少阳经筋……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这同运动神经“锥体交叉”的情况极相类似。又从经筋的病变表现来看,如“口僻”、“转筋”、“筋驰纵缓”等,与神经的关系颇为密切。不少学者认为刺激体表经穴能引起循经感传,并迅速地引起相应的脏腑器官功能的变化,只有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才可能完成。因此,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分不开的。有人根据尸解的结果指出十二经脉与外周神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与肌皮神经的外侧束和前臂外侧皮神经的走行几乎一致,手少阴心经的循行线与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走行相应,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线与正中神经的走行基本一致等。有人报道胸腹部的任脉、胃经循行部位与肋间神经及腰神经有一定的关系,背部膀胱经内侧线的循行部位与交感神经干在体表的投影有一定关系,强调了经络与神经节段分布有其相关性。腧穴与经络的关系是密切不能分割的。有学者在尸体对腧穴进行形态的观察,发现324个腧穴0.5厘米针周范围内,有脑或脊神经分布者占323个穴位(99.6%),其中与浅层皮神经有关的304穴(93.8%),与深部神经有关的155穴(47.8%),与深浅神经均有关的137穴(4

2.3%)。说明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并且发现经穴与相关脏器的神经分布同属一脊髓节段,或在该脏器所属的神经节段范围内,表里两经也基本上隶属相同脊髓节段。也有人指出针刺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66个特定穴,其之所以能治全身疾患与神经节段分布有关,从而认为躯体—内脏神经节段联系,可能是经络实质之所在。有学者运用组织化学方法对动物及在外科手术过程取到小块人的组织,包括躯体深浅部位的结缔组织、膝关节囊、骨胳肌、内脏浆膜、内脏器官取下的新鲜组织做成切片或恒冷箱切片,检查结果:不论人或动物,在上述各个器官的结缔组织中的小血管周围,用显微镜都可以看到有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终末分布。但它们只分布在阻力血管,并且是双重神经分布。在同一细小动脉双重分布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走行不仅有相同的,而且有相异的。研究者认为:“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小血管并行的卫气,是它们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交感两种节后纤维和阻力血管密不可分与古人从临床实践提出气血和经脉密不可分是一致的。因此研究者认为:交感神经系统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经络与血管的关系?《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九针论》篇说:“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难经》更明确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从以上所举,古人已知经络与血管的密切关系。并且对动脉与静脉血亦有描写。如《灵枢?经水》篇就提到“血之清浊”;《灵枢?血络论》篇:“血气俱盛而阳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前者刺之则射,是刺中动脉,后者血黑以浊,不能射,是指静脉血。有学者对309个穴进行了观察,正当动脉干者为24穴(占7.26%),旁有动脉的262穴(占84.36%)。从腧穴部位来看,经络与血管是密切有关。有人发现穴区动脉的配布有一定的形式。如规则性的辐辏型与放射排列型以及不规则排列型。一般幅辏型排列者,穴点常位于其中央部。③经络与淋巴管的关系《灵枢?寒热》篇说:“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

气使生?……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此处所说瘰疬、鼠瘘,是颈及腋下淋巴结肿大,乃寒热之毒气留于脉所致。明确地指出了经脉与淋巴管的关系。有学者研究认为:可以看到人体的经脉与淋巴管收集丛或淋巴管和淋巴结有关。督脉、任脉和带脉与淋巴收集丛有关。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下肢的足太阴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几乎与分布在该处的深的或浅的淋巴管完全一致。有学者按中医经典理论,对12个胎儿尸体的下肢,在三条阴经的近趾端穴位,包括下肢的支脉分布终末处,注入绘图墨水,观察到显示的淋巴管循下肢阴经而走,在三阴交处有交会或靠拢,位置在胫骨后缘,内踝上3.11±0.10同身寸,深度在1/4~1/3同身寸,与三阴交穴相一致。此外,有学者在针麻手术中直接刺激一些组织,发现刺激神经多引起麻感;刺激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肌肉、肌腱或骨膜多引起酸胀感。④经络与皮肤电阻的关系?皮肤电阻测定的资料表明:在经络穴位上呈现有电阻低和通电量高的特点,故又称“良导点”。并在测定中发现:经穴导电量高,非经穴导电量低;气血旺盛者导电量高,气血虚弱者导电量低。认为经穴是人体导电的门户,经络是电子流动的路线。但是,用皮肤电现象来解释研究经络学说,还有学者持不同的看法,因为实际研究的结果,常因局部出汗、干湿度、温度、测定探头的压力,环境的安静、精神情绪等均会影响测定值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个人体,在不同的时间中,测定值的波动也很大。

针灸现代研究进展(三)

针刺作用传导途径的研究:研究针刺作用的传导途径,也是研究经络的一个方面。①传入途径探讨?实验证明当有关神经通路的某一部分受到阻滞、切断或破坏后,针刺效应就相应的消失。如切断动物眶下神经,观察人中穴的传入途径,发现切断神经后,针刺该穴不再引起升高血压效应;封闭正中神经及阻断臂丛神经,或切断颈6、7、8脊髓后根,都能直接影响针刺内关效应的发生。因此,认为针刺人中发生的作用是眶下神经传入的,针刺内关的作用是正中神经传入的。进一步记录动物腧穴部位神经细束的生物电变化,人体针刺得气时的肌电变化以及定位损毁或切割脊髓的实验证明,针刺信号经外周神经传入脊髓,并在脊髓的腹外侧部传至高级中枢与痛、温觉的传导通路有密切关系,“得气”感觉的持续与深感觉传导通路关系较大,深部感受器是产生针感的主要感受装置。实验证明:“足三里”穴的主要传入途径有躯体神经和血管壁神经,单独切断坐骨神经的隐神经,或单独阻断股动、静脉管壁的传导,均不能使电针“足三里”对电刺激内脏神经引起的皮层诱发电位A1、A2波的抑制作用消失。如果两种措施合并,则在多数动物这种抑制作用消失,少数动物还存在轻微的抑制的作用。如果再切断大腿上部全部躯体神经(除上述神经外,又切断股背侧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并高位(鼠蹊部)阻断股动脉、股静脉和闭孔动脉血管壁的神经传导,电针“足三里”对皮层诱发电位的抑制作用完全消失,这表明穴位电针传入冲动,最后是通过躯体神经和血管壁神经丛两条道路传入的。有人研究认为:各经穴的主治症(尤其是四肢部),绝大部分同节段反射联系是一致的。穴位有相对的特异性:穴点就是内脏病理生理状态在体表的机能感应点。躯体内脏神经的节段性联系是其物质基础。②传出途径探讨?有不少学者研究认为,针刺引起的某些效应是通过植物性神经起作用的。如切断动物颈交感神经和内脏大神经,或用药物阻滞植物神经的传递,针刺人中、足三里、公孙等穴的效应不再出现。当切断动物迷走神经或注射药物阻断副交感神经后,原先针刺不同穴位产生的各种效应:如足三里使心率加快,内庭增加小肠运动,素髎、人中升高血压等,都大为减弱或消失。因此认为,植物性神经可能是针刺效应的传出环节。③中枢部位关系的探讨?《灵枢?海论》篇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从经脉循行来看,督脉循行“……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足太阳经脉循行“从巅入络脑”,其病变有“脊强反折”,“狂、癫疾、头项痛”等脑部疾患。说明经络与脑部的联系是密切的。科学工作者通过微电极技术观察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观察到强烈的痛刺激能使脑细胞产生放电现象,这时如果给猫的肢体上某穴施以电针,或者直接刺激神经干,就会发现这种非痛刺激可以减弱上述这种反应,说明针刺能明显地降低机体对痛刺激的反应,而这种针刺的效应是针感和痛感在脑内进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丘脑、脑干和脊髓水平上都可看到痛觉冲动和针刺传入冲动相互作用,针刺冲动对痛觉冲动产生抑制作用。④与神经—体液关系的探讨?主要是神经介质及激素两方面的研究,针刺的效应可以从体液成分的改变反映出来。通过狗的肢体灌流和猫的交叉循环实验,结果发现电针狗的肢体“足三里”等穴,可使另一侧肢体的血管对某些伤口血徐缓激肽和组织按等致痛物质的舒血管反应受到抑制;通过甲

乙两只猫的交叉循环实验,在21次实验中,电针甲猫能使乙猫内脏大神经皮层诱发电位被抑制的有七次,部分被抑制的有八次,没有变化的有六次,抑制率达71.4%。说明被针刺猫的体液因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未针刺之猫。⑤针刺与神经介质的关系?实验研究表明,用优降宁增加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能加强电针的镇痛效果;如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降低脑内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使间脑和低位脑干的5-羟色胺明显降低,同时电针和吗啡的镇痛作用也明显减弱。说明5-羟色胺在针刺镇痛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学者用密胆碱(CH3)注射至动物脑室内,以降低脑内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结果发现当脑内乙酰胆碱(ACh)含量明显降低,使针刺的镇痛效应也明显减弱。说明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作为中枢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针刺的作用与单胺类物质有关,与吗啡的作用类似。当用利血平耗竭脑内单胺类物质以后,吗啡或电针的镇痛作用均不能再出现。若用乙酰胆碱在脑室内注射,可以提高痛阈,乙酰胆碱加电针则痛阈显著上升,两者有协同作用。有学者用电针刺激大白鼠“水沟”“承浆”穴后,使其皮肤痛阈明显升高,同时丘脑内真性及假性胆碱酯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并认为电针后真性酶活性加强,可能代表丘脑内乙酰胆碱含量有所增加,而假性酶活性的加强,则有助于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调节。多数实验研究结果认为: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者数量的增减,直接影响到针刺的镇痛效果。镇痛效果好的,外周血5-羟色胺含量增加,5-羟色胺增加量与临床镇痛效果呈线状关系。例如针麻效果好的病人,血中儿茶酚胺显著下降。另有学者报道,使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啶有加强电针镇痛的作用,临床应用氟哌啶或氟哌啶醇能显著提高针麻效果。脑室内注射单胺类递质可以出现痛阈明显提高,具有增强针刺镇痛的效果。有人认为:脑室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具有镇痛作用,但比5-羟色胺为弱;也有报道认为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痛阈明显升高;有的认为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提高痛阈,但无统计学意义,若去甲肾上腺素加电针,则痛阈显著上升。科学家在近年发现,当针刺镇痛时,动物脑内内啡呔含量明显增加,而且与镇痛效应相关。延缓脑啡呔的降解可以大大延长针刺镇痛效应。在临床观察到,用针刺镇痛时,人脑脊液中内啡呔的含量显著增加。并在人体和动物实验中证明,针刺镇痛效应可部分地被吗啡拮抗剂纳洛酮所对抗。⑥针刺与内分泌的关系?研究表明针刺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针刺能加强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表现在针刺可使血液中的加氢皮质素和组织氨的含量升高,还可使肾上腺的类脂质、胆固醇和抗环血酸的含量明显减少,核糖核酸、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多,以及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针刺的效应是由于激活脑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影响肾上腺皮质的机能。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影响:表现在针刺能使肾上腺髓质中的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数目增加,胞体增大,胞质反应加深等。针刺休克动物,能使其血糖上升,血液中乳酸、丙酮酸等含量显著增加,而肝内、肌内的糖元相应减少。如将动物腰部的交感神经链抽去,或用药物阻滞其针刺部位的神经传导,此时原肾上腺素的释放效应则完全消失。因此,初步结论是针刺使肌体释放肾上腺素的效应是通过整个神经反射弧而产生的。对脑垂体—甲状腺系统的影响:临床上观察到针刺合谷、天突等穴可促进甲状腺素的功能活动,故针刺治疗对单纯性甲状腺肿有效。研究者还发现针刺或电针后,原血糖高者下降,低者上升。说明针刺对甲状腺机能有调节作用。对脑垂体—性腺系统的影响:针刺能使生乳激素分泌增强。临床观察到针刺还可以治疗不孕症及继发性闭经,使患者排卵过程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动物实验表明,针刺后家兔卵巢的间质细胞普遍出现黄体化,还可以看到性器官形态学的改变。研究者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导下,通过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的作用所致。对脑垂体后叶的影响:针刺兔的“素髎穴”使休克兔的血压回升,这是由于针刺该穴能增强脑垂体后叶功能的缘故,如切断垂体柄,则血压升高的效应基本消失。针刺或电针还能引起脑垂体后叶抗尿激素的形成与释放。

(五)经穴脏腑相关及其联系途径的研究:祖国医学认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路径;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它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映点,又是针灸疏通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的刺激点,故而是人们研究经络和脏腑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结合动物实验,人们对穴位功能的特异性及经穴与脏腑相关的调整作用与联系途径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经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和双向的良性调整功能,说明经穴、脏腑之间确有相对的特异联系。从已有的实验资料来看,神经系统特别是自主神经系统是

实现脏腑相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也有些研究结果提示,经络脏腑之间可能还有其他的联系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六)经络实质的几种主要观点与假说:大量的临床资料观察和实验研究,特别是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证实了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但经络的实质是什么?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各种假说。他们都从某一侧面涉及到了经络的实质,但尚需大量的、扎实的实验依据予以验证。目前对经络实质的看法大体上有以下3种观点:①“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②“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但又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③“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1.经络的形态学研究

《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有力地证明,古人对人体是进行过解剖研究的。有学者根据《内经》有关经络学说的记载,认为:第一,经脉循行路线,包括“目可视之”、“切可得之”、“刺可出血”、“行于脉内”的营血循行与“外可度之”、“刺可出气”、“行于脉外”的卫气循行两大体系。第二,营血循行体系,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范畴;卫气循行体系,是与现代神经系统有关的体内感传结构,是目前研究经脉实质的重要对象和主要途径;并提出理论研究应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向体内感传结构进军,特别要从感觉神经生理、病理,尤其是功能等方面深入探索。

①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灵枢?经筋》篇说:“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从手太阳经筋之循行分布,尤其是用指弹之感应能到达小指来看,手太阳经筋与尺神经实际上是同一组织结构;又“足少阳经筋……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这同运动神经“锥体交叉”的情况极相类似。又从经筋的病变表现来看,如“口僻”、“转筋”、“筋驰纵缓”等,与神经的关系颇为密切。不少学者认为刺激体表经穴能引起循经感传,并迅速地引起相应的脏腑器官功能的变化,只有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才可能完成。因此,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分不开的。有人根据尸解的结果指出十二经脉与外周神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与肌皮神经的外侧束和前臂外侧皮神经的走行几乎一致,手少阴心经的循行线与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走行相应,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线与正中神经的走行基本一致等。有人报道胸腹部的任脉、胃经循行部位与肋间神经及腰神经有一定的关系,背部膀胱经内侧线的循行部位与交感神经干在体表的投影有一定关系,强调了经络与神经节段分布有其相关性。腧穴与经络的关系是密切不能分割的。有学者在尸体对腧穴进行形态的观察,发现324个腧穴0.5厘米针周范围内,有脑或脊神经分布者占323个穴位(99.6%),其中与浅层皮神经有关的304穴(93.8%),与深部神经有关的155穴(47.8%),与深浅神经均有关的137穴(42.3%)。说明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并且发现经穴与相关脏器的神经分布同属一脊髓节段,或在该脏器所属的神经节段范围内,表里两经也基本上隶属相同脊髓节段。也有人指出针刺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66个特定穴,其之所以能治全身疾患与神经节段分布有关,从而认为躯体—内脏神经节段联系,可能是经络实质之所在。有学者运用组织化学方法对动物及在外科手术过程取到小块人的组织,包括躯体深浅部位的结缔组织、膝关节囊、骨胳肌、内脏浆膜、内脏器官取下的新鲜组织做成切片或恒冷箱切片,检查结果:不论人或动物,在上述各个器官的结缔组织中的小血管周围,用显微镜都可以看到有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终末分布。但它们只分布在阻力血管,并且是双重神经分布。在同一细小动脉双重分布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走行不仅有相同的,而且有相异的。研究者认为:“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小血管并行的卫气,是它们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交感两种节后纤维和阻力血管密不可分与古人从临床实践提出气血和经脉密不可分是一致的。因此研究者认为:交感神经系统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经络与血管的关系?《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九针论》篇说:“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难经》更明确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从以上所举,古人已知经络与血管的密切关系。并且对动脉与静脉血亦有描写。如《灵枢?经水》篇就提到“血之清浊”;《灵枢?血络论》篇:“血气俱盛而阳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前者刺之则射,是刺中动脉,后者血黑以浊,不能射,是指静脉血。有学者对309个穴进行了观察,正当动脉干者为

24穴(占7.26%),旁有动脉的262穴(占84.36%)。从腧穴部位来看,经络与血管是密切有关。有人发现穴区动脉的配布有一定的形式。如规则性的辐辏型与放射排列型以及不规则排列型。一般幅辏型排列者,穴点常位于其中央部。③经络与淋巴管的关系《灵枢?寒热》篇说:“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此处所说瘰疬、鼠瘘,是颈及腋下淋巴结肿大,乃寒热之毒气留于脉所致。明确地指出了经脉与淋巴管的关系。有学者研究认为:可以看到人体的经脉与淋巴管收集丛或淋巴管和淋巴结有关。督脉、任脉和带脉与淋巴收集丛有关。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下肢的足太阴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几乎与分布在该处的深的或浅的淋巴管完全一致。有学者按中医经典理论,对12个胎儿尸体的下肢,在三条阴经的近趾端穴位,包括下肢的支脉分布终末处,注入绘图墨水,观察到显示的淋巴管循下肢阴经而走,在三阴交处有交会或靠拢,位置在胫骨后缘,内踝上3.11±0.10同身寸,深度在1/4~1/3同身寸,与三阴交穴相一致。此外,有学者在针麻手术中直接刺激一些组织,发现刺激神经多引起麻感;刺激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肌肉、肌腱或骨膜多引起酸胀感。④经络与皮肤电阻的关系?皮肤电阻测定的资料表明:在经络穴位上呈现有电阻低和通电量高的特点,故又称“良导点”。并在测定中发现:经穴导电量高,非经穴导电量低;气血旺盛者导电量高,气血虚弱者导电量低。认为经穴是人体导电的门户,经络是电子流动的路线。但是,用皮肤电现象来解释研究经络学说,还有学者持不同的看法,因为实际研究的结果,常因局部出汗、干湿度、温度、测定探头的压力,环境的安静、精神情绪等均会影响测定值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个人体,在不同的时间中,测定值的波动也很大。

2.针刺作用传导途径的研究研究针刺作用的传导途径,也是研究经络的一个方面。①传入途径探讨?实验证明当有关神经通路的某一部分受到阻滞、切断或破坏后,针刺效应就相应的消失。如切断动物眶下神经,观察人中穴的传入途径,发现切断神经后,针刺该穴不再引起升高血压效应;封闭正中神经及阻断臂丛神经,或切断颈6、7、8脊髓后根,都能直接影响针刺内关效应的发生。因此,认为针刺人中发生的作用是眶下神经传入的,针刺内关的作用是正中神经传入的。进一步记录动物腧穴部位神经细束的生物电变化,人体针刺得气时的肌电变化以及定位损毁或切割脊髓的实验证明,针刺信号经外周神经传入脊髓,并在脊髓的腹外侧部传至高级中枢与痛、温觉的传导通路有密切关系,“得气”感觉的持续与深感觉传导通路关系较大,深部感受器是产生针感的主要感受装置。实验证明:“足三里”穴的主要传入途径有躯体神经和血管壁神经,单独切断坐骨神经的隐神经,或单独阻断股动、静脉管壁的传导,均不能使电针“足三里”对电刺激内脏神经引起的皮层诱发电位A1、A2波的抑制作用消失。如果两种措施合并,则在多数动物这种抑制作用消失,少数动物还存在轻微的抑制的作用。如果再切断大腿上部全部躯体神经(除上述神经外,又切断股背侧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并高位(鼠蹊部)阻断股动脉、股静脉和闭孔动脉血管壁的神经传导,电针“足三里”对皮层诱发电位的抑制作用完全消失,这表明穴位电针传入冲动,最后是通过躯体神经和血管壁神经丛两条道路传入的。有人研究认为:各经穴的主治症(尤其是四肢部),绝大部分同节段反射联系是一致的。穴位有相对的特异性:穴点就是内脏病理生理状态在体表的机能感应点。躯体内脏神经的节段性联系是其物质基础。②传出途径探讨?有不少学者研究认为,针刺引起的某些效应是通过植物性神经起作用的。如切断动物颈交感神经和内脏大神经,或用药物阻滞植物神经的传递,针刺人中、足三里、公孙等穴的效应不再出现。当切断动物迷走神经或注射药物阻断副交感神经后,原先针刺不同穴位产生的各种效应:如足三里使心率加快,内庭增加小肠运动,素髎、人中升高血压等,都大为减弱或消失。因此认为,植物性神经可能是针刺效应的传出环节。③中枢部位关系的探讨?《灵枢?海论》篇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从经脉循行来看,督脉循行“……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足太阳经脉循行“从巅入络脑”,其病变有“脊强反折”,“狂、癫疾、头项痛”等脑部疾患。说明经络与脑部的联系是密切的。科学工作者通过微电极技术观察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观察到强烈的痛刺激能使脑细胞产生放电现象,这时如果给猫的肢体上某穴施以电针,或者直接刺激神经干,就会发现这种非痛刺激可以减弱上述这种反应,说明针刺能明显地降低机体对痛刺激的反应,而这种针刺的效应是针感和痛感在脑内进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丘脑、脑干和脊髓水平上都可看到痛觉冲动和针刺传入冲动相互作用,针刺冲动对痛觉冲动产生抑制作用。④与神经—体液关系的探讨?主要是神经介质及激素两方面的研究,针刺的效应

可以从体液成分的改变反映出来。通过狗的肢体灌流和猫的交叉循环实验,结果发现电针狗的肢体“足三里”等穴,可使另一侧肢体的血管对某些伤口血徐缓激肽和组织按等致痛物质的舒血管反应受到抑制;通过甲乙两只猫的交叉循环实验,在21次实验中,电针甲猫能使乙猫内脏大神经皮层诱发电位被抑制的有七次,部分被抑制的有八次,没有变化的有六次,抑制率达71.4%。说明被针刺猫的体液因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未针刺之猫。⑤针刺与神经介质的关系?实验研究表明,用优降宁增加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能加强电针的镇痛效果;如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降低脑内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使间脑和低位脑干的5-羟色胺明显降低,同时电针和吗啡的镇痛作用也明显减弱。说明5-羟色胺在针刺镇痛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学者用密胆碱(CH3)注射至动物脑室内,以降低脑内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结果发现当脑内乙酰胆碱(ACh)含量明显降低,使针刺的镇痛效应也明显减弱。说明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作为中枢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针刺的作用与单胺类物质有关,与吗啡的作用类似。当用利血平耗竭脑内单胺类物质以后,吗啡或电针的镇痛作用均不能再出现。若用乙酰胆碱在脑室内注射,可以提高痛阈,乙酰胆碱加电针则痛阈显著上升,两者有协同作用。有学者用电针刺激大白鼠“水沟”“承浆”穴后,使其皮肤痛阈明显升高,同时丘脑内真性及假性胆碱酯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并认为电针后真性酶活性加强,可能代表丘脑内乙酰胆碱含量有所增加,而假性酶活性的加强,则有助于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调节。多数实验研究结果认为: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者数量的增减,直接影响到针刺的镇痛效果。镇痛效果好的,外周血5-羟色胺含量增加,5-羟色胺增加量与临床镇痛效果呈线状关系。例如针麻效果好的病人,血中儿茶酚胺显著下降。另有学者报道,使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啶有加强电针镇痛的作用,临床应用氟哌啶或氟哌啶醇能显著提高针麻效果。脑室内注射单胺类递质可以出现痛阈明显提高,具有增强针刺镇痛的效果。有人认为:脑室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具有镇痛作用,但比5-羟色胺为弱;也有报道认为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痛阈明显升高;有的认为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提高痛阈,但无统计学意义,若去甲肾上腺素加电针,则痛阈显著上升。科学家在近年发现,当针刺镇痛时,动物脑内内啡呔含量明显增加,而且与镇痛效应相关。延缓脑啡呔的降解可以大大延长针刺镇痛效应。在临床观察到,用针刺镇痛时,人脑脊液中内啡呔的含量显著增加。并在人体和动物实验中证明,针刺镇痛效应可部分地被吗啡拮抗剂纳洛酮所对抗。⑥针刺与内分泌的关系?研究表明针刺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针刺能加强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表现在针刺可使血液中的加氢皮质素和组织氨的含量升高,还可使肾上腺的类脂质、胆固醇和抗环血酸的含量明显减少,核糖核酸、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多,以及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针刺的效应是由于激活脑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影响肾上腺皮质的机能。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影响:表现在针刺能使肾上腺髓质中的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数目增加,胞体增大,胞质反应加深等。针刺休克动物,能使其血糖上升,血液中乳酸、丙酮酸等含量显著增加,而肝内、肌内的糖元相应减少。如将动物腰部的交感神经链抽去,或用药物阻滞其针刺部位的神经传导,此时原肾上腺素的释放效应则完全消失。因此,初步结论是针刺使肌体释放肾上腺素的效应是通过整个神经反射弧而产生的。对脑垂体—甲状腺系统的影响:临床上观察到针刺合谷、天突等穴可促进甲状腺素的功能活动,故针刺治疗对单纯性甲状腺肿有效。研究者还发现针刺或电针后,原血糖高者下降,低者上升。说明针刺对甲状腺机能有调节作用。对脑垂体—性腺系统的影响:针刺能使生乳激素分泌增强。临床观察到针刺还可以治疗不孕症及继发性闭经,使患者排卵过程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动物实验表明,针刺后家兔卵巢的间质细胞普遍出现黄体化,还可以看到性器官形态学的改变。研究者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导下,通过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的作用所致。对脑垂体后叶的影响:针刺兔的“素髎穴”使休克兔的血压回升,这是由于针刺该穴能增强脑垂体后叶功能的缘故,如切断垂体柄,则血压升高的效应基本消失。针刺或电针还能引起脑垂体后叶抗尿激素的形成与释放。

二、腧穴研究概况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主于体表的部位。由于腧穴与经络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研究经络的同时,对腧穴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现将研究概况简述如下:(一)腧穴的形态结构研究现代学者从经络学说或神经、神经体液学说等多种途径结合形态学、组织学和新的科学手段,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穴位的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穴位解剖学观察20世纪

60年代初期就有人在尸体上对十二经脉309个穴位(以一侧计)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其中正当神经干者152穴,占49.18%;邻近神经干者157穴,占50.81%。还有人解剖了全身361个经穴,报道与神经有关者205穴,占56.8%,表明穴位与周围神经有密切关系。而且,腧穴具有表皮较薄,神经末梢丰富,粗纤维多,髓纤维多和Ⅱ类纤维多等特点。另外,腧穴处的感受器有相对密集的趋势。Kellner根据1200张切片的观察发现,穴位神经末梢比周围组织丰富,穴区由感觉神经末梢支配的皮肤表面积为2.8毫米2,非穴区为12.8毫米2,并发现腧穴是效应器与感受器明显集中的部位(麦氏小体等)。通过观察,人们还发现腧穴处的神经分布与相关脏器的神经支配同属于相同的脊髓节段,或在该内脏所属的神经支配节段的范围内。有人报道胸腹部的任脉、胃经循行部位与肋间神经和腰神经的关系,以及背部膀胱经的内侧线分布的腧穴与交感干及交—脊联系点在体表投影的重合关系等,强调经络与神经节段分布有一定的关系。穴位结构与血管、淋巴管也有较密切的关系,有人观察十二经的309个穴位的结果表明,针下正当动脉干者24穴(占7.26%),针旁有动、静脉干者262穴(占84.36%);也有人在对361个经穴的观察中发现针刺点近动脉干者58穴(占16.1%),近浅静脉者87穴(占24.7%)。还有人用电泳法显示穴位,并对此观察了穴位处脉管的X线显微结构,认为某些穴位如缺盆、云门、极泉、冲门、维道、气冲、急脉、承扶、秩边等均与相应的淋巴部位相一致。由此可见腧穴的形态学结构与神经关系最为密切,动、静脉次之,淋巴管次之。另外,有人统计,经穴中有62.5%的穴位在肌肉分界处,其余的穴位则位于肌肉、肌腱之中或起止点上,可见穴位与肌肉、肌腱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2.穴位组织学观察研究者以人的需截肢的肢体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活动同心电极“蓝点法”,作腧穴针感定位标记。共观察了足三里等14个腧穴的44个针感点的形态结构。见痠、麻、胀、痛(不包括刺皮肤时的痛)、痠胀、痠麻、痠痛、胀麻、胀痛、痠胀痛及无针感等11种性质不同的感应,分别定位于肌肉、肌间结缔组织、肌腱、骨膜、关节囊、关节囊内的结缔组织及皮下结缔组织中。发现一种结构可产生不同性质的针感;而同性质的针感又可分别出现于几种不同的结构中。从总体看,腧穴针感主要形成于深部组织中。并以穴次为单位,定性计数了血管、神经和各类感受器等微细结构;从分布、数量,出现频数的平行关系以及病理等几方面,分别评价了针感点中各种微细结构作为针感形态学基础的可能性。见到神经干、支、血管(管壁的神经装置,下同)和游离末梢在所有腧穴中普遍存在,数量最多。其中神经干、支和血管为100%;游离末梢在54%以上。在24个定位于肌肉的针感点中,它们的出现频数与肌肉的各种性质的针感频数呈平行关系。肌梭在肌肉丰厚的腧穴中,仅次于游离末梢,出现频数亦基本上与针感频数平行。其余的感受器,如腱梭、环层小体、克氏终球等为数较少,但在某些部位,并不完全排除它们作为针感结构的可能性。研究者认为:血管、神经干、支,游离末梢三者与腧穴所在部位为主的感受器,共同组成针感的形态学基础。有人在任脉、督脉及胸腹背腰等处腧穴观察到,这些腧穴的分布,与神经支分布间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腧穴的针感感受器以游离神经末梢为主。以痛为主的耳穴,其感受器也是浅部神经末梢。有人对头皮部位的腧穴进行形态学观察,例如百会、上星、印堂、丝竹空等穴,在尸体上做连续切片,没有发现带有包囊的感受器,也很难区别腧穴与非腧穴的不同,因此认为头皮部腧穴的针感,可能是刺激毛囊神经网或骨膜上的感受器所产生。有学者在需要截肢的肢体上,探讨穴位针感的组织结构。他们在术中分别刺激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骨膜等组织,引起多种类型的感觉,结果表明:针刺神经干多数引起“麻”的感觉,刺激肌腱、骨膜多数引起“酸”的感觉,刺激肌肉多数引起“酸”、“胀”的感觉,而刺激血管则往往引起“疼痛”感。另有人用蓝点法研究足三里等35个穴位,见蓝点全部分布在深部组织。以蓝点为中心,在1.5毫米直径视野内,见到神经束的有4穴次,见到血管的则有26穴次,因而认为血管与针感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也有人用改良蓝点法、注射墨汁和留针等3种针感标记法,观察了合谷、内关、涌泉、三阴交等23个针感点,在针点周围1.5毫米范围内,可见到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小血管及其壁上的神经,以及环层小体和神经干等结构,从而认为针感是针感点周围多种神经结构综合性反应的结果。还有学者对人的合谷穴作了系统的观察,认为合谷穴区的针感感受器以肌梭为主,并提出针感感受器的“二重结构说”。如此等等,均试图采用先进的技术从微观上探索经穴的结构。

针刺机理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

针刺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实

践经验、确切的临床疗效以及完善的系统理论。在2009年12月举行的以“针刺穴位组学”为主题的第36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指出,如何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及多学科交叉理念,走出一条既适合中医针刺自身特点又获得国际研究领域普遍认可的创新性研究框架、评价方法和规范化体系,有效推动国内针刺研究与国际领先水平接轨,已成为当前我国科研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针灸机理研究的现状

疗效确切机理不明:针刺以其显著的疗效逐渐被西方医学界接受,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重要国际组织对针刺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科学性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会议执行主席、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院士介绍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针刺可通过脑梗塞病灶周围的重组、相关功能区域的被激活、未受损伤的大脑半球的代偿等途径,促进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或重组。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的符文彬医师说,针刺是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疗法。会议执行主席、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韩济生院士指出,针刺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内源性阿片肽,发挥镇痛作用。同时,针刺还可以根据身体当时的病情,对内环境发生紊乱的部分进行调整。针刺加强内环境恒定的作用可能相当于中医学界所称的“扶正固本”1997年,NIH以大型听证会的形式明确了针刺具有确切疗效,并予以大力推广,同时也指出针刺作用机理还不明确,尚无法与现代医学理论相融合。与会专家也指出,虽然针刺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显示出了明确的疗效,但其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正是预见了针刺机理研究潜在的社会效应与发展契机,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科技大国明显加大了对其的研究力度与资金支持,以期解释针刺作用机理的奥秘;NIH还专门组织筹备了补充替代医学中心,对针刺机理研究的资助经费在10年间由最初的200万美元骤升至1.2亿美元。针刺研究海外兵团凭借先进的现代影像学技术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已逐渐引领了国际针刺机理研究的主流方向。

曾占主导地位的实验与观点被否定: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国际针刺机理研究面临难得的机遇,即曾占主导地位的实验与观点被否定。所谓“主导地位”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穴位特异性这一核心问题,代表性研究成果为美国加州大学Cho教授关于针刺视觉穴位特异性的研究报道,该文也成为迄今为止针刺影像学机理研究最具影响力且发表期刊等级最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但Cho于2006年底撤回该文并否定了曾承认的穴位特异性观点。二是研究模式,即“基于模型的多组块设计模式以及由此所得出的负激活边缘系统理论假说”,主要是美国哈佛麻省总医院Hui的研究成果,该假说已成为当前占国际针刺机理研究主导地位的理论,但基于该研究模式所发表的文章,实质上依然是否定穴位特异性的存在。

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员认为,中医重“时间结构”,西医重“空间结构”。以往的研究仅关注针刺特性在大脑的空间表征,而忽略了对其过程特性的考察。由于针刺本身具有持续性效应,基于模型的多组块设计已不能满足对针刺效应的准确诠释。田捷强调:“由于针刺具有持续性效应,现存的研究模式将严重导致分析结果产生偏差。”为解密针刺对中枢神经的具体调控途径与作用机制,我国科学家率先提出并初步建构了针刺时空编码脑网络的系统性研究模型,该模型以传统中医针刺持续性效应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从针刺中枢神经的时空二维分析层面,重新诠释并证明了针刺穴位存在特异性的重要理论学说。相关研究不仅对占国际针刺机理主导地位的负激活边缘系统理论提出挑战,提出大脑核团存在时变响应特性的重要观点,而且证明了Cho已撤回的文章中针刺视觉功能特异性的结论是正确的,而原先错误主要是由于其采用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不当而导致的结果不可重复。田捷带领的团队近两年已在国际SCI检索的多种权威期刊连续发表了十多篇针刺机理研究文章,并获得国际针刺主流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与跟进。

科学阐释针刺作用机理:与会专家指出,千百年来针刺医学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健康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我国虽已将针刺机理研究列入国家攻关计划并已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但无论在资金投入力度上还是整体研究规模上,与国际学术领域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研究技术与手段尚未与国际主流学术界接轨,尚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心理论成果;在已发表的大量高影响因子SCI检索的论文中,以国内单位署名的文章数量较少,尚缺乏标志性成果,国际针刺机理研究的主导地位仍由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把持。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认为,21世纪是组学研究的时代,数千年的临床实践所显示出的针灸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正是通过不同穴位的配伍组合

实现的。目前,在针刺镇痛、经穴效益特异性研究、针刺影像学研究相继取得重要进展之时,“针刺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正是为了满足当前国家对于传统中医药研究的迫切需求。通过科学阐释针刺的作用机理,切实推动针灸学术的发展和针灸临床水平的提高。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戴汝为院士认为,中医针灸学与复杂系统和系统科学存在天然的关联。人体和大脑都是两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采用系统学理论与综合集成研讨方法和大成智慧工程结合,深入研究中医穴位组穴的理论和方法,将为中医药的发展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田捷表示,针刺穴位组学的研究涉及从神经影像学、临床治疗学多个学科层面和持续性、特异性、协同性多个角度,努力剖析针刺穴位组学关键科学前沿问题及解决方法,部署和实施针刺穴位组学这一创新性大科学计划意义重大。与会专家认为,针刺穴位组学研究应坚持基于临床、回归临床,源于传统、高于传统的原则,以产生标志性的成果为导向,以针灸常用穴位、穴对、穴位处方为研究对象,以针灸临床优势病种为研究载体,综合运用数据挖掘、功能神经影像学、神经生物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全面梳理针灸临床常用穴位配伍的规律,系统挖掘针灸穴位配伍的生物信息基础,通过技术与方法的创新与突破科学阐释针灸调节双向性和整体性的作用特点,从本质上回答针灸作用的科学性。与会专家指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密针刺理论,并不是以解释其作用机理以及指导临床应用为终极目标,更不是简单地将针刺西化为“西方医学的分支,”而是希望通过针刺“确切物质基础”这个桥梁,真正建立中医针刺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关系,解密针刺穴位组学的配伍效应,最终为针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理论依据,使得针刺在国际医学大循环中不断求得完善和发展。

建立穴位组学的思考

“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的概念源自人类对生物遗传物质的研究。当基因的研究由个别基因的克隆转为大规模系统研究,例如要对人类全基因进行测序时,就进入大科学时代,基因组学应运而生。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蛋白质。要对无穷数量的蛋白质结构功能进行梳理,就有必要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以一个蛋白质或酶为单位,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进而找出组织中蛋白质影响新陈代谢的规律性,称为“代谢组学”。以上三个命题是生命科学进步的支柱,有其坚强的生命力。中药的数量可称浩瀚无边。把重要的中药进行化学分析,找出某一中药单一成分的药理作用,同一中药多个成分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多味中药组方的作用规律,进行指纹对应,是一个极度浩大的工程。有人正在考虑中药组学的方案。

“穴位组学”概念初探:针灸是在体表上施加物理刺激,通过扶正固本、调整机体功能而治疗疾病的技术之一。“针”法属于机械刺激,“灸”法属于温度刺激。两者之间又有相关性。目前对针刺疗法的研究显著多于对灸法的研究。决定针刺疗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部位(穴位),二是刺激方式,两者具有同样的重要性。经络与穴位:人体穴位总数365个,分布在14条走行于体表的经络线上,其中12条分别与“脏腑”相连。关于经络的实质,目前尚无定论,暂不加展开,本文主要从功能上加以讨论。每条经络各有其名称,有的与当今解剖学所知的器官的名称相对应,如心经,心包经,肝经,胆经,脾经,肾经,小肠经,大肠经,膀胱经等等。有的并不是以实质器官命名,如三焦经,督脉(督导所有阳经),任脉(总任所有经)。众所周知,同样一个“心”字,中医的“心”(心主神明)与解剖学和生理学上所指的“心”(循环器官)不是同一概念;解剖学所指的“内脏”与中医的“脏腑”也不是同一概念,余可类推。因此,要研究穴位特异性,还需要确定一个基本的坐标系。研究时不能单纯根据经和穴的既有名称,而是研究某一经络的特定功能。对所指的功能要有一个严格的、公认的科学界定。界定的范围越具体,科研越容易进行;界定的范围越广泛模糊,研究的难度越大,结果不易分析。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说,对一条经界定的功能范围越广,得到“阳性”结果的机会越多,因为很多功能都可以通过多级的联系,找到“相关性”。以视觉为例:在14条经中,与视觉有关的经至少可列出8条,包括胃、小肠、大肠、肝、胆、心、膀胱、三焦,其巡行路径均可到达眼的周围。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认为,眼/视觉功能与所有的经都有关系。《灵枢·口问》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按此理论,可以说不存在与眼睛和视觉无关的经,同时也就不存在视觉功能所特有的经。文献上常可看到,通过刺激两个穴位所产生效应不同,就得出经穴是否有“特异性”的结论,未免有草率之嫌。穴位的物理位置:穴位沿经分布。个基本问题是,每个穴有多

大?按照物学概念,“点”是一个坐标,是不占面的。但穴位肯定要占面积,至于其直径多大,并无明确规定。有人说穴位应有绿豆那么大,但无确切根据。按照推,至少应该大到可以插进一根针(直径.3mm左右)。所谓取穴的“准确性”,应该从这个假定的原点出发,判定具扎针时偏离的程度。目前没有形态证据来界定经络和穴位,因此只能从能出发来测试。假定某一个穴可以降血压,那么距离标准点越远,降压效果应该递减。由此可以画出几个同心圆或椭圆,离开中心越远作用就越小,直到降压效果消失为止。如果无穷延伸,超出了某一点,可能又会进入临近的另一条经、另一个穴位的功能同心圆区。要深入进行“穴位组学”研究,这样基本的定量研究是必须的,哪怕只进行几个代表性穴位的测定与分析。否则就会成为空对空的议论。该项操作的困难,在于找到一个公认的、可重复的功能指标(例如降血压,改变心率,改变痛觉敏感性等等)作为检验的标准。同时必须指出,对穴位进行刺激的质和量(手针的手法,电针的参数),也应该是可以确切描述的、可重复的。谈到穴位的定位和大小,有人认为,它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数值。正常情况下,气血正常运行,并不显示穴位的存在。只有在病态时,气血郁滞,才有穴位压痛等等表现。这就是朱兵所认为“穴位是动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这一论点的出现,为穴位研究又增加了难度和变数。施加于穴位的刺激:刺激的方式和质量是针刺是否能产生预定疗效的重要依据。根据以上讨论,研究穴位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其是否有特异性,要注意以下条件:(1)在特定病种的患者身上,找出有疗效的穴位,进行适宜刺激,客观记录患者症状的变化(改善,不变,恶化);(2)将刺激穴位与非穴位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对比,观察疗效是否有显著差别?还可对比刺激疾病相关经上的穴位与无关经上的穴位,观察疗效是否有显著差别?(3)在正常人或动物身上进行研究,结果也可供参考。

穴位特异性的研究途径

对穴位特异性的理解:穴位特异性的概念可以有两个极端的理解。一是全身无处不是穴,因为14条各有络脉连,穴位遍布全身。二是经络宽仅1毫米,离经几毫米就失去针刺的意义。在这两者之间,还有广泛余地任人开发。其中包括“相对特异性”的论点。即体表有一些相对敏感点,给予同样的机械刺激,可以产生巨大的反应。生理学家侯宗廉发现合谷穴下神经纤维分布特别密集。针灸学家石学敏院士发现,“人迎”穴实际上毗邻“颈动脉”,在该区进行针刺可产生非常明显的降压作用。并指出国外用埋藏电极方法电刺激颈动脉来治疗高血压,与针刺“人迎”穴有异曲同工之妙。科学家在集中精力钻研经穴位特异性的同时,不妨开放思路,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虑,以fMRI为例,迄今为止常用的方法是用block设计,观察针刺信息到达脑的特定区域。比较不同穴位引起脑影像的差异。Cho等1998年提出[Cho,PNAS1998]针刺膀胱经穴位引起人枕叶BOLD信号发生变化;给眼睛光刺激,也可引起枕叶类似变化,由此得出膀胱经穴位与视觉有特异联系的结论。针刺膀胱经邻近(2-5cm以外)穴位则不能引起上述变化,进一步证明膀胱经穴与视觉有特异联系的理论。这一论文在PNAS发表后,作为经穴具有特异性的科学论据,引起了巨大反响。但由于不能重复此现象,Cho及其部分合作者2006年主动要求PNAS杂志将此文撤除。实际上,从中医理论视角也难以理解,为何强调膀胱经与视觉相关?因为上文已经说明,没有一条经可以认为是与视觉无关。如果强调只有膀胱经与视觉有关,则应该提出所有其他经均不相关的证据。针刺激活不同脑区,应该有一个时间、空间过程。已知针刺的镇痛作用的后共同通路可能是通过脑干下行,控制脊髓背角对伤害刺激的敏感性。针刺在第一时间兴奋了大脑运动皮层,是否会转而导向下丘脑和低位脑干,激活下行抑制通路,是值得加以追踪的。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针灸临床研究报告的回顾与分析》的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针灸治疗病症的范围及疗效,具体如下:1、已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证明针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的疾病、症状有:放疗和/或化疗的不良反应过敏性鼻炎(包括花粉病)胆绞痛抑郁症(包括抑郁性神经症和中风后的抑郁症)急性细菌性痢疾原发性痛经急性胃脘痛(消化性溃疡、急性和慢性胃炎、胃痉挛)面部疼痛(包括颅颌功能紊乱)头痛原发性高血原发性低血压引产膝关节疼痛白细胞减少症腰痛胎位不正妊娠呕吐恶心和呕吐颈部疼痛口腔疼痛(包括牙齿疼痛和颞颌关节功能障碍)肩周炎术后疼肾绞痛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扭伤撞击网球肘2 、已初步证明针灸有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的疾病与症状有:腹痛(急性胃肠炎或因胃肠痉挛引起的)寻常痤疮酒精依赖和解毒贝尔氏麻痹(面瘫)支气管哮喘癌症疼痛心脏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竞争压力症候群闭合性颅脑损伤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耳痛流行性出血热流鼻血(狭义,不含

广义或原发性疾病)结膜下注射引起的眼痛女性不孕面肌痉挛女性尿道综合征纤维肌痛和筋膜炎胃动力功能障碍痛风性关节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带状疱疹(人(阿尔法)疱疹病毒3 )高脂血症卵巢功能减退失眠分娩痛哺乳不足非器质性男性性功能障碍梅尼埃病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性皮炎肥胖鸦片、可卡因和海洛因依赖骨性关节炎内视镜检查引起的疼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疼痛多囊卵巢综合征(斯坦-综合征)儿童气管拨管后术后恢复期经前期综合征慢性前列腺炎瘙痒症神经根疼痛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原发性雷诺氏综合征下泌尿道复发性感染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反射性)尿潴留(外伤)精神分裂症药物性唾腺分泌过多干燥综合征喉咙痛(包括扁桃体炎)急性脊椎疼痛颈部僵硬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肋软骨炎烟草依赖抽动—秽语综合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尿路结石血管性痴呆百日咳3、其它传统疗法难以奏效,且个别针灸临床对照试验报告有效,因此针灸值得一试。这样的疾病与症状有:黄褐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色盲耳聋弱智肠易激综合征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性膀胱慢性肺心病小呼吸道阻塞4、在提供了特殊的现代医学知识和足够的监测设备的条件下,可以让针灸医生尝试的疾病与症状有:呼吸困难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昏迷婴儿惊厥冠心病心绞痛婴幼儿腹泻儿童病毒性脑炎后后遗症渐进的和假性延髓麻痹

针刺疗法镇痛的分子效应被确认

小小的银针何以能够镇痛?目前科学家在这个医疗领域的认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近日,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研究论文证实,腺苷分子在强化针刺对躯体的作用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在鼠模型的实验中添加应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品,使得针刺疗法的正面效应增加到原来的3倍。腺苷是天然化合物,具有调节睡眠、抗炎及影响心脏的作用。但是腺苷也是一种天然的镇痛剂,受伤后皮肤上的腺苷会变得很活跃,以此来抑制神经信号并缓解疼痛,其缓解方式与利多卡因的作用方式相似。科学家发现:由于针刺的作用,该物质在深层组织中也很活跃。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观察了针刺对周围神经系统的作用,又对原有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完善工作,从而成功揭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针刺可产生信号,使得大脑分泌有自然镇痛功效的腺苷。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了有一只鼠爪不适的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并施以针刺疗法。针刺部位是一个接近膝部的著名穴位足三里穴,每次针刺治疗时间为30分钟。所用的针非常细,并且在针刺时以轻柔手法捻转5分钟(跟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以的情形很相似)。研究小组对腺苷水平作了观察。对于腺苷水平正常的小鼠,针刺减少其不适感程度达到2/3。在腺苷受体被敲除的小白鼠中,针刺疗法无效。当腺苷在组织中出现时,甚至不再进行针刺,不适感也减少了。接受针刺疗法期间及结束后即时,接近针刺点(针刺穴位)的组织中腺苷水平是治疗前的24倍。认识到腺苷在针刺中所起的作用后,研究小组立即着手探索一种叫做脱氧柯福霉素的抗癌药物的作用,该药可使组织消除腺苷的难度变得更大。结果是:该化学物质戏剧性地增强了针刺的治疗效果,使肌肉中积累的腺苷增加到近原来的3倍,而有效作用持续时间也延长到3倍以上。研究小组组长、神经科学家、医学博士Maiken Nedergaard说,这一新发现为针刺疗法增添了科学份量。“4000年来,针刺疗法一直是世界上一些国家与地区医学疗法的中流砥柱。但是因为未被完全理解,许多人对该疗法的有效性表示怀疑。在本研究中,我们提供了有关针刺减少身体疼痛的生理机制信息。”罗彻斯特大学转化神经医学中心协同主管Nedergaard补充说。

时间:2010-07-06 11:57:35 阅读:23 次责任编辑:乔俊弘

小小的银针何以能够镇痛?目前科学家在这个医疗领域的认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近日,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研究论文证实,腺苷分子在强化针刺对躯体的作用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在鼠模型的实验中添加应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品,使得针刺疗法的正面效应增加到原来的3倍。腺苷是天然化合物,具有调节睡眠、抗炎及影响心脏的作用。但是腺苷也是一种天然的镇痛剂,受伤后皮肤上的腺苷会变得很活跃,以此来抑制神经信号并缓解疼痛,其缓解方式与利多卡因的作用方式相似。科学家发现:由于针刺的作用,该物质在深层组织中也很活跃。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观察了针刺对周围神经系统的作用,又对原有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完善工作,从而成功揭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针刺可产生信号,使得大脑分泌有自然镇痛功效的腺苷。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了有一只鼠爪不适的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并施以针刺疗法。针刺部位是一个接近膝部的著名穴位足三里穴,每次针刺治疗时间为30分钟。所用的针非常细,并且在针刺时

以轻柔手法捻转5分钟(跟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以的情形很相似)。研究小组对腺苷水平作了观察。对于腺苷水平正常的小鼠,针刺减少其不适感程度达到2/3。在腺苷受体被敲除的小白鼠中,针刺疗法无效。当腺苷在组织中出现时,甚至不再进行针刺,不适感也减少了。接受针刺疗法期间及结束后即时,接近针刺点(针刺穴位)的组织中腺苷水平是治疗前的24倍。认识到腺苷在针刺中所起的作用后,研究小组立即着手探索一种叫做脱氧柯福霉素的抗癌药物的作用,该药可使组织消除腺苷的难度变得更大。结果是:该化学物质戏剧性地增强了针刺的治疗效果,使肌肉中积累的腺苷增加到近原来的3倍,而有效作用持续时间也延长到3倍以上。研究小组组长、神经科学家、医学博士Maiken Nedergaard说,这一新发现为针刺疗法增添了科学份量。“4000年来,针刺疗法一直是世界上一些国家与地区医学疗法的中流砥柱。但是因为未被完全理解,许多人对该疗法的有效性表示怀疑。在本研究中,我们提供了有关针刺减少身体疼痛的生理机制信息。”罗彻斯特大学转化神经医学中心协同主管Nedergaard补充说。

刺络放血疗法

一、泻血疗法简介1、泻血疗法是自古以来被全世界验证为一种有效的自然疗法。瘀血学说肇始于《内经》,奠基于仲景;《内经》有血泣及恶血之论,仲景《金匮要略》有瘀血之命名。万病根源在于瘀,人之所以疼痛部位不同, 患的疾病不同,就是因为不同的地方被瘀血堵塞,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把这些瘀血疏通,供血正常,人体各器官恢复正常功能,病痛就会自然消失,人自然变得健康美丽。2、泻血疗法原于经络学、针灸、拔罐。其理论是在向人体各个器官供血末端最易淤塞的51个通道上,系统并针对性泻出体内的寒滞及瘀血,使全身气血畅通,则向全身各器官正常供氧和输送营养,气血顺畅了,各器官就能发挥正常功能,很多相应病痛就会自然消失。经十九年的邻床证实:泻血疗法可治愈人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并且操作简单、见效快、治愈率高、治病彻底、不易反弹,且无任何副作用!是人人都能学会的自然疗法!中医采用各种手法和中草药活血化淤;西医采用对抗方式作用于已经产生的病灶甚至开刀手术;泻血疗法是另一种我们可以选择的自然疗法!瘀血:堆积在毛细血管中,堵塞血液循环不流动的坏死的血。泻血:利用相关设备配合拔罐器,抽出坏死的瘀血。

【现代进展】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近二十余年,刺血疗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疗法本身不断革新刺血疗法本身的革新,主要表现在刺血针具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刺血方法的不断补充与完善上。刺血针具,在古代是较为简陋而粗糙的,所用针具基本上未脱离《内经》所载之锋针、镵针、铍针等。由于制作粗劣,对肌肤损伤大。又缺乏消毒措施,往往造成出血量过多,针后感染等意外事故。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载有刺血后出血不止的急救之法,表明这类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现代,首先是对原有针具进行改造,如三棱针、小眉刀古已有之,目前在保持其原有特点的前提下,采用不锈钢铸造,外形轻巧,尖端细小锋利,既利于消毒,又对肌肤血管损伤微小,特别是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之师怀堂氏,还对古代之镵针、锋针进行革新,以适应现代治疗的需要。其次是刺血针具的不断创新,如皮肤针,是在民间流传的箸针基础上创制出来,具有治疗病种多,对肌肤损伤小,刺激轻微,易于为病人所按受的特点,在我国已广为流传。近年来又进一步发展成电梅花针,据临床对照观察,其对不少病症的治疗效果,较之普通皮肤针为高。另如,上海的针灸学者研制出滚刺筒这一新的刺血针具,操作简便,刺激面积大而损伤轻,亦颇受患者所欢迎。刺血方法的发展,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刺血手法的增加,在原有的点刺、挑刺的基础上,现代又增添了皮肤针的叩刺、滚刺筒的拉刺以及用手术刀的割刺等,手法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适应不同病症的需要,更有推广价值。二是刺激部位的增加,在古代,刺血疗法使用的穴位比较局限,据我们研究,用得较多的为肘膝以下特定穴、经外奇穴和病灶区及病理反应点等。现代,除体穴仍保留此特点外,已有较大的发展。如耳穴,最常用的刺血穴位就有十余个,对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多种病症,有较独特的效果。又如皮肤针,其叩刺部位几乎遍布全身,包括重要的体穴、阳性反应点及阳性反应物,体表各个部位等。近来,有人将皮肤针试用于头针穴位的叩刺,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治疗部位的增加,无疑为治疗范围的扩大提供了前提。

2、治疗范围不断开拓

刺血疗法尽管是最古老的医疗方法,在古代,由于受到种种的限制,其治疗病种比较局限,多用于一些急

性病的救治,如中风昏迷、卒急疼痛、疔疮毒痈等,对慢性痼疾治疗的文献资料鲜见。现代,随着刺血法本身的发展,其所治病症不仅已从传统病症向现代病症转化,而且治疗病种获得极大的增加。据统计,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中,临床报道用刺血治疗的病症有近一百种之多,遍及内、外、骨伤、妇、儿、皮肤、眼、耳鼻、咽喉各科。既包括多种急性病症,如小儿高热惊厥等急危重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急性痛症,急性毛囊炎、淋巴管炎、丹毒等急性炎症性疾病;还包括不少难治性慢性病,诸如骨与关节结核,红斑性肢痛、神经性皮炎及银屑病等。刺血疗法,除了治疗疾病外,还可用于预防某些疾病。有临床实践证实,针刺耳穴,对急性传染性急膜炎有良好的防止传播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刺血疗法近年来更在美容保健领域中崭露头角,如一些影响美容的面部皮肤病:痤疮、黄褐斑、面部色素斑等,采用点刺放血之法,其有效率达到85%以上,成为针灸美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科学验证治疗效果

我国古代,鉴于自然科学水平较低,加之中医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刺血疗法的疗效观察,多是医者的直观考察或患者的个人体验。见之于文献的,一般也多为个别医案,且往往有浮夸之词。为了客观地、科学地验证刺血疗法的确切效果,现代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是大样本重复观察验证。个别医案虽也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毕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进行大样本重复观察以验证疗效,十分必要。自六、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发表的有关刺血疗法临床论文,极大多数都是多病例报道,如有用患部点刺放血治疗冻伤患者,一次报道就达1000例之多,有效率为96.9%。另如上海曙光医院皮肤科报道,用耳部静脉放血治疗扁平疣100例,结果痊愈率为49%,总有效率为54%,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刺血对本病的实践效果。

(2)是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在大样本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设不同的对照组加以严密的观察,不仅可以更严格的肯定疗效,而且有助于揭示其临床治疗规律。刺血疗法中,这方面工作尚未大面积开展,但从已有的实践看,其前景是喜人的。如用皮肤针治疗近视眼,通过一系列对照观察,证实了以下几点:a、叩刺经穴和经验穴的效果,较之叩刺局部为佳;b、基础视力好者(0.5以上)痊愈率高,差者(0.1以下)恢复到正常视力较困难;c、电梅花针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皮肤针;d、治疗期间不戴眼镜的效果比戴眼镜的好。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刺血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临床规律。

4、机理研究日趋深入

刺血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而取得重要进展的则在近十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颇有意义的探索。(1)对血液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刺血疗法对感染性疾病的血象有明显的影响,耳穴刺血后可使急性感染儿童的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升高,中性下降。临床还发现,刺血治疗前后的血像变化呈双向调节作用,可使升高的白细胞降低,又可使减低者回升。另外刺血疗法对血液中K+、Na+、Ca++,含量也具有调节作用。证实刺血的退热、消炎及止痛等功能是有某种客观基础的。(2)对血管功能的影响:刺血疗法是直接刺破血管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传统理论一直认为具有行气活血之功。现代研究显示,以皮肤针叩刺大椎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脑血流图证实刺血确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和改善血管弹性的作用。而对血瘀病人的甲皱微循环观察也发观,刺血改善了微循环障碍,缓解了血管痉挛,促进了血液循环,从而改进了组织缺氧状态,这与中医活血化瘀说颇为吻合。(3)对神经肌肉的影响:刺血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体液的综合调节而达到的。有以刺金津、玉液出血为主观察中风后遗症患者针刺前后握力的变化,结果证明,刺血对神经、肌肉的生理功能有良好的调整作用。肌电图也显示,刺血疗法可使运动系统疾病患者的异常自发肌电减少或消失。(4)对免疫防御功能的影响:不少实验证明,刺血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激发体内的防御机能,如有人以刺血疗法治疗病毒性疣病,并在刺血前后做了OT 和PHA皮试、末梢血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测定。结果发现,上述各项免疫指标,在治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且在治疗后一月随访,免疫指标仍然继续增高。(五)消化功能的影响:刺血对胃肠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实验资料也证实了这一作用,如挑刺四缝穴后,可以使胃蛋白酶的活性增高,原胃酸较高者稍下降,较低者均上升。同时,还可使肠内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含量增高。除此之外,刺血疗法对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等也做过临床观察,从已有的工作看,基本上证明了刺血疗法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是多方面的,是双向的,也是一种良性的调节。当然,要全面阐明其作用机制,还有很艰巨的工作要做。

4、目前国家对泻血疗法认定泻血疗法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渊源,但是有此技能的民间中医世家对自己的技能都不会外传。所以一方面这种简便显效的泻血疗法没有广泛的服务于民,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也从没有正式认同并立法。从2006年开始,韩式泻血疗法传入中国,通过两年多的临床实践,于2008年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并下批文推广,目前全国泻血疗法推广中心已经成立。

三、适应症1、康复高血压、关节炎、手脚冰凉;各种胃肠炎、烧心、胃酸过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痉挛、腹泻、便秘、积食;劳累过度而引起的头疼、偏头疼、顽固性头疼;气喘、胸闷;慢性疲劳;各种脱发;视力减退、充血、眼压异常、遇凉风出眼泪等;风齿、牙齿怕凉等;黑斑、老年斑、脂溢性皮炎、小疙瘩;忧郁症、心烦意乱、心跳胸闷;健忘症、记忆力减退;噩梦惊醒、失眠;尿失禁、痛经、风寒、便血、月经不调;各种皮肤炎、白癜风、红血丝皮肤;皮肤特别黑的人;脚后跟皮肤开裂,脚气;腰、背、胳膊、腿酸痛;个别部位易出汗;各种气滞的现象,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40岁肩痛50岁腰痛;浑身浮肿;感冒;癫痫病等等。2、保健经过对2、3、6、8号泻血,直至泻通,并定期坚持泻血理疗,恢复人体的胃肠功能和肝肾功能,对身体会有很好的保健作用。3、美容美体提升上眼脸消除下眼脸浮肿(眼袋)消除粉刺祛斑白皙皮肤缩小毛孔淡化鱼尾纹收紧双下巴瘦脸丰胸收紧皮肤细腿(大.小腿)减肥四、为什么要泻血我们这里所说的淤血指的是坏死的血液。自然界的规律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堆积在体内的淤血越来越多,同时人体自身净化淤血的能力又越来越弱。加之自身年龄百分比,就是人体的淤血所占的比例。淤血会导致人的衰老、死亡,泻血能还您原有的健康和美丽。

五、泻血概要1、鲜血与淤血的区别鲜血:颜色鲜红,脱脂棉能够很快吸收,凝固的时间与鲜血比要慢好几倍;淤血:偏黑,从人体出来就是凝固的,不被脱脂棉吸收。泻出的血液,一但离开人体,随着温度的下降就会凝固,但鲜血和淤血的凝固速度不同。出血后马上凝固的是淤血;出血后过一段时间温度下降后才凝固的是鲜血。2、拔罐前的针刺次数用大罐(拔罐器):15—20针,小罐10针以内。3、每次泻血的拔罐次数康复:5次,体虚弱者3—4次(针刺后+拔罐,为一次)。最后空罐一次,以清理针眼的积血。

4、开始泻血时,三天一次:三次后,可一周一次。以后视出淤血情况和身体状态,可半月或一月一次。泻血不可急于求成。

5、停止泻血的标准针刺15次后,在20秒内流出约半罐左右流动的血液,可停止泻血。

6、泻血专用工具泻血笔、泻血针、拔罐器、医用消毒液、一次性医用手套、消毒纸巾等。

7、泻血是注意事项(1)泻血部位、泻血器具严格消毒;(2)泻血笔、泻血针、拔罐器专人专用;(3)泻血当天不可喝酒;(4)泻血者应佩带口罩、手套;(5)肉眼可见的血管处不可泻血(6)每次泻血总数最多不超过200毫升;

8、禁止泻血的对象未满7岁的儿童,孕妇,一次服用5种以上西药的患者,七十岁以上的老弱者,血小板减少患者。

六、泻血须知(1)必须按顺序系统泻血根据泻血疗法临床研究,专家们得出了更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必须按照系统的泻血方法和泻血顺序才能达到理想的理疗效果。首先必须对2、3、6 和2、3、8号部位依次系统泻血,根据个体体质差异,每隔3到7天一次,坚持到泻通,然后再针对性做其他穴位。要注意的是:很多的病不是一日形成,必须按疗程坚持定期泻血,直到按顺序泻通相关穴位为最佳效果。(2)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泻血疗法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虽然泻血疗法对很多疾病能够很快速改善甚至康复,对2-3-6-8号泻血,高血压,中风,癌症,糖尿病,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症等都可以预防。但是毕竟出血量因不同人有不同的安全值,最保险的出血量是每月小于200cc。原则上瘀血出得越快越好,但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是不能及于求成的。一般情况下,1、每次泻血不超过100CC;2、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治疗间隔天数,一般3—7天一次(如每次间隔三天,每次出血量最好小于50cc);3、根据不同人的出血量,每次治疗部位数最多不超过8个。(3)关于调整反应在泻血过程中,很多疾病都会出现正常的调整反应。比如鼻炎、类风湿等,严重的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最多五到六次调整反应,现象是症状明变得显加更严重,并出现肿胀。这些都是正常的好转反应,只要继续施术,几天后就恢复了,不必要害怕。(4)泻血过程中禁食牛肉,泻血当天禁酒泻血过程中食用牛肉会影响瘀血的流出,但停止泻血一周后就可以解除这个禁忌了;泻血期间最好禁酒,饮酒后体内会出现缺氧,缺氧心跳就会加快,心跳加快,血压就会升高,变稀的瘀血易移动,会堵塞到意想不到地方,这样的比率虽然不足5%,为了预防万一,还是不饮酒的好。(5)泻血后12小时内不能洗澡泻血部位抹上小分子的水解胶原蛋白后针孔会马上得到修复,因为人体真皮层有百分之

七十五以上是胶原蛋白。但为安全起见,当天不洗澡为好。当天触及还会有点痛痒,过二天就没事了。(6)泻血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补充营养泻血疗法出血量较大,一定要及时补充营养,特别是体虚者,必须先补后泻。特别是吃些有利于造血的营养。人的大脑对泻出瘀血的敏感远大于献鲜血,所以大脑会下达命令全身配合造血,这就改变了人体的生物钟,使人容易嗜睡,身体发软无力。虽然睡一觉醒来后精神会很好,但整天磕睡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有一定见底的文章----突破针灸理论创新的瓶颈

针灸、经络问题的实验研究虽先后经过两次“攀登”,却依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而且犹未知“柳暗花明”在何处。面对这久攻不下的困境,于是那些前赴后继的“登山队员”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有人甚至提出了“经络理论的研究究竟能不能进入实验室?”的疑问。那么传统经络理论是否应当并且能够进入实验室?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何时并且以何种方式进入才有意义?要令人信服地回答上述疑问,必须首先剖析经络理论的基本构成。

一、珍珠与珍珠链——针灸理论的基本构成

科学理论或假说是对经验事实的解释,是由解释构成的逻辑体系。也就是说一种理论或假说包含两种成分:其一,经验事实——关于现象之间规律的知识;其二,对经验的解释——关于现象或规律的本质说明。如果把经验事实比作一颗颗珍珠,理论说明就好比串联这些珍珠的链环。经络学说作为构筑中医理论体系大厦的两块基石之一,同样由经验事实和理论说明两种成分构成,但经络学说的“珠链”就像该学说所描述的那样——“如环无端”,珍珠与链环紧密交织,难以分辨和分解,以至经络的研究已在实验室中研究了几十年,却从未有人明确阐述过“经络学说说什么”这一最基本问题。这好比拿着一幅完全不懂或自以为是的藏宝图去发掘宝藏,其结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搞清古代经络学说的基本构成,提炼出其科学内涵,并用现代科学语言重新表达,是研究经络学说的第一步或者说关键的一步,而完成这一步的前提首先是对经络学说的正确理解。科学发展的基本形式一般表现为一个不断更换“珍珠链”的过程,正如法国著名科学家及科学哲学家皮埃尔。迪昂(PierreDuhem)所指出的那样:“在理论中有效的一切东西,可以在描述部分找到;另一方面,在理论中为假且与事实矛盾的无论什么东西,尤其可以在说明部分找到”(《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华夏出版社1999年)。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的进步主要表现为科学理论中“说明部分”的不断更新,而当旧理论中说明部分被淘汰时,其纯粹的“描述部分”几乎可以整体地进入新理论,从而使新理论继承旧理论全部有价值的部分。分析针灸理论构成的目的在于:将古人发现的经验事实或总结的规律与古人对这些事实和规律的解释严格区分开来。可以这样说,针灸领域一些旷日持久的争论或者理论研究久攻不下的症结正是在于人们长期混淆了针灸理论中这两种不同的成分。例如,对于针灸理论的实验研究,长期以来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以为研究的目的在于为针灸理论框架——“珍珠链”寻找科学证据,以证明该理论的科学性。其实恰恰相反,针灸理论实验研究的目的正是在于更换旧的“珠链”,否则我们的研究对于科学的进步而言便毫无意义——不可能实现理论创新的目标。这样说丝毫不影响经络学说在针灸学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也不影响它对现代研究在指导思想方面的启迪作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经络学说之“链”的捆绑,古人关于“人体特定部位间存在特定联系”这一伟大发现的“珍珠”恐怕早已散落殆尽了。然而经验永远是理论生长的根系,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事实不能被旧的理论框架盛装之时,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将经络之链打开,释放出其中宝贵的珍珠,并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为其配制更为适合的新“链环”,使之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

二、解“链”取“珠”——针灸理论进入实验室的先决条件

针灸理论可以进入实验室。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实验室最适用于物理学、化学研究,因为物理学、化学大厦主要是由一条条定律支撑的。针灸理论在进入实验室之前的第一步也应当是将其中的“经验规律”成分先抽提出来,这一过程我称之为“解链取珠”;接下来自然是鉴别所提取的“珠子”的真伪与品质,去除混入的“鱼目”,再将确认的“珍珠”分成若干级别,看一看其中有没有迄今尚未被认识的新品种,若有便意味着源头创新的突破点。一句话,当我们将针灸理论送进实验室时,一定要确认输入的是赤裸裸的、纯真的“珍珠”,而不能连珠带链整体输入,更不能丢掉“珍珠”而送入“珍珠链”——否则便是“买椟还珠”!这一步骤主要应当在理论研究室和临床完成。!对于经络学说而言,现在我们必须做出一个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摘要: 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药研究和使用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财富。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成为国家支持的一个热点,也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这场研究热潮势必会为传统中药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中医药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瑰宝,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近几十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内对此也更加重视。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加快中药的新药研发和中药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实现中药现代化是我国药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就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结合传统中药生产的特点,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探索、认识、发展传统中药,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这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途径。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1、高通量药物筛选(HTS技术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药物筛选方式,是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体系。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作为药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方法,不仅在药物筛选寻找活性化合物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方面亦能发挥作用 [1]。 2、提取新技术 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取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以下面是几种提取分离新技术: (1超临界流体萃取(SFE-CO2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萃取的新型技术 [2]。有研究表明,采用超临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剂型的基础理论、制剂的生产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合理的临床应用,研究、设计和开发药物新剂型及新制剂是其核心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特别是数理、生命、材料、电子和信息等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造,极大地推动了药剂学的发展,使药剂学从经验探索阶段步入了科学研究阶段。 现代药剂学的核心内容是:在现代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技术开展药物剂型及制剂的研究,在完善和提高现有普通剂型及制剂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的同时,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的出现是药剂学领域中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大量新型药物剂型及制剂的问世是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药剂学总体发展方向: ?基本理论(缓控释、透皮、靶向理论) ?新剂型、新制剂、新辅料(高分子胶束等) ?新技术、新机械和设备(粉末直接压片等) ?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剂型重要性(作用特点): 1)剂量准确、给药方便 2)改变药理作用 3)降低毒副作用(“三小”:毒、副作用、剂量小) 4)增加稳定性 5)调节给药速度(“三效”:高、速、长效) 6)提高疗效(“三定”:定量、定时、定位) 药物制剂或剂型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使用方便综合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主要成果,概括为:快速起效、缓控释和靶向性新技术、新制剂与新剂型。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新进展。 1.快速起效新技术、新制剂与新剂型 根据某些需及时治疗的疾病(如心绞痛等),尽管临床首选方案是采用注射给药,但该用药方案必须在医疗机构中实施,对处理远离医疗机构的突发性病例无能为力,虽然散剂、颗粒剂、泡腾制剂的冲服固然有快速起效作用,但携带和使用极为不便,因此,研制具有快速起效、携带方便的药物制剂及剂型是其主要研究方向,口腔、鼻腔和肺部给药系统为研究热点1.1 速释型口腔给药系统药物经口腔粘膜吸收直接入血,具有快速起效,生物利用度高(避

经络腧穴学_习题集,附答案

绪言 一、单项选择 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逢源》答:B 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 A、渡舟 B、继洲 C、思邈 D、《经》 E、滑伯仁 答:C 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 A、唐代思邈 B、北宋王惟一 C、晋代皇甫谧 D、明代继洲 E、元代渭伯仁 答:D 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思邈、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C 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答:D 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思邈 B、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D 二、多项选择 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素问》 B、《灵枢》 C、《足臂十一脉灸经》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答:C、 E 三、填空题 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穴。 答:华佗夹脊穴 2、北宋时期的2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之用。 答:铜人模型,考试 3、在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文献,为()()。答: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7、《针灸大成》是()医家所著。 答:继洲 8、《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答:皇甫谧 四、判断题 1、《灵枢》又称《针经》。( 对 ) 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对 ) 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错) 4、首次提出阿是穴的医家是思邈。( 对 ) 5、“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完整系统理论。(错)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特约专稿江苏中医药2004年第25卷第10期 中药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丁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210029) 提要自1996年国家正式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 ,中药学的研究和产业均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回顾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充分认识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明确中药现代化的内容和任务 ,并建议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措施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397X(2004) 10 - 0001 - 04 中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千百年来 ,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朽贡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 ,中药在现代医药学领域的地位日显重要 ,在“回归自然”的世界性潮流中 ,中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中药学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一门学科。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 ,长期以来 ,学科及其产业化发展均较为缓慢 ,逐渐拉大了与现代科学的距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 ,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 ,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但与此同时在学科发展方面相对落后的现状亦日益突出 ,为此 ,国家自 1996 年以来启动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并在此基础上 ,于 2002 年 11 月由国家科技部、计委等八部委联合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 - 2010年)”,极大地推进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1 . 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1.1.1中药资源丰富 20世纪90年代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表明 ,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达 12807 种 ,其中药用植物 11146 种 ,药用动物 1581 种 ,药用矿物80种。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 580 万亩 ,药材生产基地600 多个 ,具有一定规模的栽培药材达 200 余种。自国家推进中药代化工程实施以来 ,各地陆续组建培育了一批地产中药材的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 ,将一些名贵道地药材的生产 ,加工由零星的不规范状态 ,逐渐向集约化、规范化、优质化发展 ,为全面推进 GAP打下了一定基础。此外 ,在野生变家种方面 ,尤其是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的人工养殖和种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1.1.2 科学研究力量较强多年来 ,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中药科研人员 ,形成了具有较高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的科技队伍 ,中药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此外 ,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正在中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 重点研究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扶持了一批骨干制药企业 ,以加强中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仪器设备、生产条件有较大的改善 ,初步形成了中药科研、开发、生产相结合的体系。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 ,我国历代积累了丰富的中药临床应用经验 ,中医药文献浩如烟海 ,仅可统计的秘方、验方即达30余万首 ,有记载的就有 6 万余首 ,被国际药学界称为人种药理学的原始资料。对这些珍贵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功 ,一批中药文献数据库已经建成。 1.1.3 中药标准化及规范化建设业已起步近年来国家在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九五”至“十五”期间组织进行了“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以及“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等攻关研究。自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正式施行以来 ,我国在药品研究与生产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此后又陆续制定了《新药审批方法》及有关中药部分的一系列补充规定 ,对中药的分类、药物安全性的非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内容以及要求均有明确和详细规定 ,为我国中药规范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88年国家科委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与卫生部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验动物标准》 ,以及1993年国家科委推行的《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定(试行)》,标志着我国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实施的 GLP 正式启动。1982 年卫生部颁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99年颁布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这

现代密码学 学习心得

混合离散对数及安全认证 摘要:近二十年来,电子认证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第一个应用就是对数字文档进行数字签名,其后Chaum希望利用银行认证和用户的匿名性这一性质产生电子货币,于是他提出盲签名的概念。 对于所有的这些问题以及其他的在线认证,零知识证明理论成为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工具。虽然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却导致高负荷运算。最近发现信息不可分辨性是一个可以兼顾安全和效率的性质。 本文研究混合系数的离散对数问题,也即信息不可识别性。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认证,这种认证比因式分解有更好的安全性,而且从证明者角度看来有更高的效率。我们也降低了对Schnorr方案变形的实际安全参数的Girault的证明的花销。最后,基于信息不可识别性,我们得到一个安全性与因式分解相同的盲签名。 1.概述 在密码学中,可证明为安全的方案是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效率一直就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属性。即使在现在对于认证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还是很少有方案能兼顾效率和安全性。其原因就是零知识协议的广泛应用。 身份识别:关于识别方案的第一篇理论性的论文就是关于零知识的,零知识理论使得不用泄漏关于消息的任何信息,就可以证明自己知道这个消息。然而这样一种能够抵抗主动攻击的属性,通常需要许多次迭代来得到较高的安全性,从而使得协议或者在计算方面,或者在通信量方面或者在两个方面效率都十分低下。最近,poupard和stern提出了一个比较高效的方案,其安全性等价于离散对数问题。然而,其约减的代价太高,使得其不适用于现实中的问题。 几年以前,fiege和shamir就定义了比零知识更弱的属性,即“信息隐藏”和“信息不可分辨”属性,它们对于安全的识别协议来说已经够用了。说它们比零知识更弱是指它们可能会泄漏秘密消息的某些信息,但是还不足以找到消息。具体一点来说,对于“信息隐藏”属性,如果一个攻击者能够通过一个一次主动攻击发现秘密消息,她不是通过与证明者的交互来发现它的。而对于“信息不可分辨”属性,则意味着在攻击者方面看来,证据所用的私钥是不受约束的。也就是说有许多的私钥对应于一个公钥,证据仅仅传递了有这样一个私钥被使用了这样一个信息,但是用的是哪个私钥,并没有在证据传递的信息中出现。下面,我们集中考虑后一种属性,它能够提供一种三次传递识别方案并且对抗主动攻击。Okamoto 描述了一些schnorr和guillou-quisquater识别方案的变种,是基于RSA假设和离散对数子群中的素数阶的。 随机oracle模型:最近几年,随机oracle模型极大的推动了研究的发展,它能够用来证明高效方案的安全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工具。这个模型中理想化了一些具体的密码学模型,例如哈希函数被假设为真正的随机函数,有助于给某些加密方案和数字签名等提供安全性的证据。尽管在最近的报告中对于随机oracle模型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但是它仍然被普遍认为非常的有效被广泛的应用着。例如,在这个模型中被证明安全的OAPE加密

经络腧穴学试题集答案

经络腧穴学试题 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经络是人体运行__,联络__,沟通__,贯穿__的经路。 2、十二经脉循行规律是手三阴经从__,手三阳经从__,足三阳经__,足三阴经从__。 3、胃经脾经循体__,肝胆经循体__,肾与膀胱经循体__,任脉循体__,督脉循体__。 4、手三阴经包括____、____、____三条经脉。 5、腧穴可分为__、__、__三种类型。 6、十四经穴属于____与__腧穴的统称。 7、腧穴的定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8、根据骨度定位法,胸腹部脐中至耻骨联合为__寸 9、__在手背 第一、二掌骨中间,第二掌骨中点的穴位。 1 0、迎香穴的正确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__当鼻唇沟中。 1 1、足三里的定位在犊鼻穴下__,当胫骨前嵴外侧__处。 1 2、根据骨度定位法,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横纹为__寸。

1 / 11 1 3、中府穴在距前正中线旁开__寸,平__间隙。1 4、列缺穴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__寸 15、足三阳经包括____、____、____三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督脉的主要功能是() A、总督一身之阴脉 B、总督一身之阳脉 C、约束诸经 D、调节十二经气血 2、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 A、上肢屈侧前线 B、上肢屈侧中线 125 C、上肢伸侧中线 D、上肢伸侧后线 3、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经脉特点() A、内属脏腑 B、运行气血主干

C、外络支节 2 / 11 D、走行浅而易见 4、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额头部 B、面部 C、上肢部 D、下肢部 5、下列不符合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次序的是() A、胆、肝、肺 B、大肠、胃、脾经 C、心、小肠、肾 D、三焦、胆、肝 6、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C、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7、足三阳即总的循行规律() A、从胸走手 B、从足走腹

论中药现代化的利与弊

医药论坛 论中药现代化的利与弊 柴振平,马国静,白亚灵,曹伟敏 河北以岭医药集团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由传统中药发展来的中药现代化存在的优势与弊端。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利;弊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82(2010)05-743-03 2009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甲流全球肆虐,中药发挥独特防治优势:甲型H1N1流感疫情首现墨西哥,随后迅速蔓延至全球。中药在甲流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连花清瘟胶囊成为我国首个与达菲对照进行循证医学研究,证实治疗甲流疗效确切的药物。连花清瘟胶囊与达菲相比,病毒转阴率相当,在退热,改善咳嗽、周身酸痛、乏力方面明显优于达菲,并且安全性高。连花清瘟胶囊在抗甲流战役中,发挥了积极而明显的作用。中药现代化惠泽苍生。 所谓中药现代化,即在传统中药的经验和临床实践积累上,依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符合并达到国际主流市场标准,可在国际上广泛流通。传统中医与高科技嫁接!,让几千年蒸煮在砂锅里的中药,走向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这使得中药现代化与传统中药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中药现代化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更加彻底坚决。 1 基础性研究 随着自然科学中许多新概念、新方法的渗入,加上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进,中药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a、中药种质资源质量标准化研究;b、传统中药化学成分分析;c、中药药理学的基础研究也从探讨药效学为主开始转向作用机制、方剂组成、配伍规律等多方位发展,并从单一药效学指标向多指标研究发展;d、中药的毒理学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于本世纪初创立了络病理论系统[1],提出了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并通过广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通络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对络病共性病理环节的确切治疗作用。以岭的络病理论创新以及应用,为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2 规范建设[2] 2 1 中药的良好农业规范(G ood A g ricu ltura l P ractices, GA P) 中药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成药与中药饮片的质量、疗效。中药材质量的优劣涉及到很多方面。中药的GA P包括了中药材的种质研究、选种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炮制规范及质量评价方法,以及中药材生产经营的集约 5158 978 9799 74 6159 219 0299 70 7159 118 9999 66 8158 959 0199 72 9158 899 0099 68 10158 878 9899 72 平均158 888 9999 70?7-ACT:A E活性酯=1:1 1(质量比) 序号收率(%)水分(%)含量(%) 1159 479 0499 85 2159 809 0199 83 3160 028 9799 78 4159 778 8899 80 5159 898 9699 79 6159 969 1299 84 7159 998 9899 83 8160 019 0399 81 9159 909 0199 83 10159 828 9999 81 平均159 869 0099 82 #7-ACT:A E活性酯=1:1 2(质量比) 序号收率(%)水分(%)含量(%) 1158 858 9799 73 2158 478 9999 74 3157 999 0399 71 4158 369 0599 70 5157 988 8999 72 6158 668 9799 68 7158 689 1099 70 8158 799 0899 67 9158 469 0399 73 10158 498 9899 68 平均158 479 0199 71 3 讨论 头孢曲松钠作为国家基本药物有很大发展前景,其低毒、长效、抑菌作用强的特点使其使用非常广泛,现今头孢曲松钠的合成工艺已日臻完善,再提高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通过降成本,提高质量才能达到市场要求。通过本实验,认为原料质量比7-ACT:A E活性酯=1:1 1时的收率最高含量最高质量最好,所以认为这种配比为最适配比。 参考文献 [1] 王汝龙,原正平 药物[M],1999年第三版 [2] 谢如刚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3] 许恩忠 头孢三嗪[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3 14 收稿日期:2010-03-08 743 黑龙江医药H e ilong ji ang M edic i ne Journal V o l 23N o 52010

现代密码学课后题答案

《现代密码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判断题 ×√√√√×√√ 选择题 1、1949年,( A )发表题为《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的文章,为密码系统建立了理论基础,从此密码学成了一门科学。 A、Shannon B、Diffie C、Hellman D、Shamir 2、一个密码系统至少由明文、密文、加密算法、解密算法和密钥5部分组成,而其安全性是由( D)决定的。 A、加密算法 B、解密算法 C、加解密算法 D、密钥 3、计算和估计出破译密码系统的计算量下限,利用已有的最好方法破译它的所需要的代价超出了破译者的破译能力(如时间、空间、资金等资源),那么该密码系统的安全性是( B )。 A无条件安全B计算安全C可证明安全D实际安全 4、根据密码分析者所掌握的分析资料的不通,密码分析一般可分为4类:唯密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选择明文攻击、选择密文攻击,其中破译难度最大的是( D )。 A、唯密文攻击 B、已知明文攻击 C、选择明文攻击 D、选择密文攻击 填空题: 5、1976年,和在密码学的新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的思想,从而开创了现代密码学的新领域。 6、密码学的发展过程中,两个质的飞跃分别指 1949年香农发表的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和公钥密码思想。 7、密码学是研究信息寄信息系统安全的科学,密码学又分为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8、一个保密系统一般是明文、密文、密钥、加密算法、解密算法 5部分组成的。 9、密码体制是指实现加密和解密功能的密码方案,从使用密钥策略上,可分为对称和非对称。 10、对称密码体制又称为秘密密钥密码体制,它包括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 第二章 判断题: ×√√√ 选择题: 1、字母频率分析法对(B )算法最有效。 A、置换密码 B、单表代换密码 C、多表代换密码 D、序列密码 2、(D)算法抵抗频率分析攻击能力最强,而对已知明文攻击最弱。 A仿射密码B维吉利亚密码C轮转密码D希尔密码

经络腧穴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经络腧穴学试题及答案 绪言 一、单项选择 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逢源》答:B 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 A、刘渡舟 B、杨继洲 C、孙思邈 D、《内经》 E、滑伯仁 答:C 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 A、唐代孙思邈 B、北宋王惟一 C、晋代皇甫谧 D、明代杨继洲 E、元代渭伯仁 答:D 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孙思邈、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C 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答:D 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D 二、多项选择 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素问》 B、《灵枢》 C、《足臂十一脉灸经》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答:C、 E 三、填空题 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穴。 答:华佗夹脊穴

2、北宋时期的2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之用。 答:铜人模型,考试 3、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文献,为()()。 答: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7、《针灸大成》是()医家所著。 答:杨继洲 8、《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答:皇甫谧 四、判断题 1、《灵枢》又称《针经》。( 对 ) 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对 ) 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错) 4、首次提出阿是穴的医家是孙思邈。( 对 ) 5、“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完整系统理论。(错) 6、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错)第一章经络总论 一、单项选择 1、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 答:E 2、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 答:A 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 答:D 4、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docx

摘要 : 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 中药研究和使用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 是中 华民族的一大财富。近年来 ,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为国家支持的一个热点 , 也成为一大研究热 点。这场研究热潮势必会为传统中药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中医药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瑰宝 , 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 , 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近几十年 来, 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 国内对此也更加重视。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加快中 药的新药研发和中药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实现中药现代化是我国药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 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 , 就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 , 结合传统中药生产的特点 ,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 , 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 , 探索、认识、发展传统中药 , 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 , 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 , 这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途径。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1、高通量药物筛选 (HTS 技术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的新的药物筛选方式, 是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 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体系。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作为药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方法 , 不仅在药物筛选寻找活性化合物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 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方面亦能发挥作用 [1] 。 2、提取新技术 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提取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以下面是几种提取分离新技术:

(1 超临界流体萃取 (SFE-CO2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萃取的新型技术 [2] 。有研究表明 ,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的有 效成分与传统煎煮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相比 , 往往具有更强的药理活性 [3] 。 (2 超声波浸取技术。超声浸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 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4]。 (3 微波浸取技术。微波浸取技术[5] 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浸取率的新技术, 微波一可使极性分子超高速旋转 , 平均动能迅速增加 , 使其温度迅速升高 ; 二是通过离子传导 , 离子化的物质在超高频电磁场中以超高速运动 , 做转向及定向排列 , 产生撕裂和相互摩擦引发热效应。 3、分离纯化新技术 分离纯化的目的是将无效和有害组分除去, 尽量保留有效成份或有效部位, 为不同类别中药制剂提供合格的原料或半成品[6] 。 (1 大孔吸附树脂。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具有大孔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共聚体, 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该技术在皂苷、黄酮、生物碱及其他类化合物的分离中已经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7] 。一般情况 , 中药复方提取液经该技术处理后 , 得到的固形物一般仅为原生药的2%-5%,而且吸湿性极强的糖、氨基酸、多肽等水溶性杂质被除去 , 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 , 有效部位或成分含量纯度可提高 10-14 倍, 而传统的水煮法约为 30%,醇沉法约为 15%;临床用药剂量可明显降低 [8] 。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9]主要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 纯化和浓缩。 4、制剂新技术

现代密码学教程课后部分答案考试比用

第一章 1、1949年,(A )发表题为《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的文章,为密码系统建立了理论基础,从此密码学成了一门科学。 A、Shannon B、Diffie C、Hellman D、Shamir 2、一个密码系统至少由明文、密文、加密算法、解密算法和密钥5部分组成,而其安全性是由(D)决定的。 A、加密算法 B、解密算法 C、加解密算法 D、密钥 3、计算和估计出破译密码系统的计算量下限,利用已有的最好方法破译它的所需要的代价超出了破译者的破译能力(如时间、空间、资金等资源),那么该密码系统的安全性是(B )。 A无条件安全B计算安全C可证明安全D实际安全 4、根据密码分析者所掌握的分析资料的不同,密码分析一般可分为4类:唯密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选择明文攻击、选择密文攻击,其中破译难度最大的是(D )。 A、唯密文攻击 B、已知明文攻击 C、选择明文攻击 D、选择密文攻击 5、1976年,W.Diffie和M.Hellman在密码学的新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的思想,从而开创了现代密码学的新领域。 6、密码学的发展过程中,两个质的飞跃分别指1949年香农发表的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和公钥密码思想。 7、密码学是研究信息及信息系统安全的科学,密码学又分为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8、一个保密系统一般是明文、密文、密钥、加密算法、解密算法5部分组成的。 9、密码体制是指实现加密和解密功能的密码方案,从使用密钥策略上,可分为对称和非对称。 10、对称密码体制又称为秘密密钥密码体制,它包括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 第二章 1、字母频率分析法对(B )算法最有效。 A、置换密码 B、单表代换密码 C、多表代换密码 D、序列密码 2、(D)算法抵抗频率分析攻击能力最强,而对已知明文攻击最弱。 A仿射密码B维吉利亚密码C轮转密码D希尔密码 3、重合指数法对(C)算法的破解最有效。 A置换密码B单表代换密码C多表代换密码D序列密码 4、维吉利亚密码是古典密码体制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密码,其密码体制采用的是(C )。 A置换密码B单表代换密码C多表代换密码D序列密码 5、在1949年香农发表《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之前,密码学算法主要通过字符间的简单置换和代换实现,一般认为这些密码体制属于传统密码学范畴。 6、传统密码体制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指置换密码和代换密码。 7、置换密码又叫换位密码,最常见的置换密码有列置换和周期转置换密码。 8、代换是传统密码体制中最基本的处理技巧,按照一个明文字母是否总是被一个固定的字母代替进行划分,代换密码主要分为两类:单表代换和多表代换密码。 9、一个有6个转轮密码机是一个周期长度为26 的6次方的多表代替密码机械装置。 第四章 1、在( C )年,美国国家标准局把IBM的Tuchman-Meyer方案确定数据加密标准,即DES。 A、1949 B、1972 C、1977 D、2001 2、密码学历史上第一个广泛应用于商用数据保密的密码算法是(B )。 A、AES B、DES C、IDEA D、RC6 3、在DES算法中,如果给定初始密钥K,经子密钥产生的各个子密钥都相同,则称该密钥K为弱密钥,DES算法弱密钥的个数为(B )。 A、2 B、4 C、8 D、16

《经络腧穴学》试题集答案

经络腧穴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经络是人体运行____,联络____,沟通____,贯穿____的经路。 2、十二经脉循行规律是手三阴经从____,手三阳经从____,足三阳经____,足三阴经从____。 3、胃经脾经循体____,肝胆经循体____,肾与膀胱经循体____,任脉循体____,督脉循体____。 4、手三阴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经脉。 5、腧穴可分为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6、十四经穴属于_______与____腧穴的统称。 7、腧穴的定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骨度定位法,胸腹部脐中至耻骨联合为____寸 9、____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中间,第二掌骨中点的穴位。 10、迎香穴的正确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____当鼻唇沟中。 11、足三里的定位在犊鼻穴下____,当胫骨前嵴外侧____处。 12、根据骨度定位法,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横纹为____寸。 13、中府穴在距前正中线旁开____寸,平____间隙。 14、列缺穴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____寸 15、足三阳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督脉的主要功能是() A、总督一身之阴脉 B、总督一身之阳脉 C、约束诸经 D、调节十二经气血 2、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 A、上肢屈侧前线 B、上肢屈侧中线

C、上肢伸侧中线 D、上肢伸侧后线 3、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经脉特点() A、内属脏腑 B、运行气血主干 C、外络支节 D、走行浅而易见 4、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额头部 B、面部 C、上肢部 D、下肢部 5、下列不符合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次序的是() A、胆、肝、肺 B、大肠、胃、脾经 C、心、小肠、肾 D、三焦、胆、肝 6、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C、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7、足三阳即总的循行规律() A、从胸走手 B、从足走腹 C、从头走足 D、从手走胸 8、“阴脉之海”是指:() A、督脉

中药现代化的必要性

中药现代化的必要性 姓名:刘曙辉学号:5801308021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优秀文化数不胜数,中医中药作为我国的医药博大精深的理论流传到今天仍然深受人们认可,常年作为国人看 病就医的首选,它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精粹的传承和发扬。在工业化、信息化的当今社会,中药的现代化发展也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 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因其源自天然,毒副作用小,而具有保健、预防、治疗、康复等综合作用。近年来,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潮流兴起传统天然药物日益展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产业前景,已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一、什么是中药现代化 将中药的使用从粗放型向规范化转变,与现代药学技术相接轨,这个说法说要比中药现代化更准确一些。 中医药现代化必须走系统医学的道路。也就是说,必须彻底摆脱西医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在系统论指导下的医学研究,才是中医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医现代化走中西方思维方式互补之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西方人惯用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即将整个世界(包括人自身在内)作为一种外在的对象进行研究,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截然分开,相互对立(即主体和客体呈二元性)。 简单地说,就是从传统中药发展提高到现代化中药;具体地说,中药现代化来源于传统中药的经验和临床,依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符合并达到国际主流市场标准,可在国际上广泛流通。这个过程,就是中药现代化。其具体内容包括:中药理论现代化、中药质量标准和规范的现代化、中药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中药文化传播的现代化和提高中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摘要: 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药研究和使用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财富。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成为国家支持的一个热点,也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这场研究热潮势必会为传统中药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中医药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瑰宝,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近几十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内对此也更加重视。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加快中药的新药研发和中药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实现中药现代化是我国药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就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结合传统中药生产的特点,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探索、认识、发展传统中药,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这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途径。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1、高通量药物筛选(HTS技术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药物筛选方式,是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体系。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作为药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方法,不仅在药物筛选寻找活性化合物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方面亦能发挥作用 [1]。 2、提取新技术 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取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以下面是几种提取分离新技术:

药学概论中药现代化的方法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药学概论》 主讲教师:李月明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15)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试论有机合成在新药创制中的作用 2)试论述药学与化学和医学的关系 3)试论述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 4)简述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 5)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论述中药现代化的方法 6)试论述药物化学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 7)简述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的主要途径 8)简述药理学研究在新药创制过程中的作用 9)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对新药创制的影响 10)论述药物制剂对药物药效的影响 11)试总结近二十年来药物制剂方面出现的新技术 12)结合反应停事件论述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 13)简述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作用 14)简述药理学在新药创制中的作用 15)简述生物工程在新药创制中的作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3500-40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挑战(精)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挑战 2002-04-22 中医学有5000年历史,曾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建国以来,我国三代领导人都曾作过重要的指示,1985年6月20日中央再一指示:“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组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管理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 但是,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还比较落后,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仅占3%的份额,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洋中药却占到97%,几乎垄断了国际中药市场。更有甚者,近年洋中药大举进入中国,抢占国内市场,目前洋中药进口额已超过我国中药出口额。为此,政协委员李连达在去年政协会议上提出0875号提案《关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提案》,就发展我国中医药现代化事业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一、政协0875号提案的主要内容 1.发展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

中医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伟大宝库,应该努力发掘,认真继承;而另一方面,中医学又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江主席曾多次指示:“发展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灵魂”,也应该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灵魂。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以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全力推进中医现代化与中药现代化。 2.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院,处境十分艰难。 据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23%,而在这么少的经费分配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仅占8.7%(相当国家财政支出的0,2%),却承担着1/3的农村医疗和1/4城市住院病人的医疗任务。一个中医院的经费仅是综合医院的18%。 经费严重不足,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1)国外研制新药投入

现代密码学小论文

目录 现代密码学的认识与应用 (1) 一、密码学的发展历程 (1) 二、应用场景 (1) 2.1 Hash函数 (1) 2.2应用场景分析 (2) 2.2.1 Base64 (2) 2.2.2 加“盐” (2) 2.2.3 MD5加密 (2) 2.3参照改进 (3) 2.3.1 MD5+“盐” (3) 2.3.2 MD5+HMAC (3) 2.3.3 MD5 +HMAC+“盐” (3) 三、总结 (4)

现代密码学的认识与应用 一、密码学的发展历程 密码学的起源的确要追溯到人类刚刚出现,并且尝试去学习如何通信的时候,为了确保他们的通信的机密,最先是有意识的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加密信息,通过一些(密码)象形文字相互传达信息。接着由于文字的出现和使用,确保通信的机密性就成为一种艺术,古代发明了不少加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方法。 事实上,密码学真正成为科学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由于军事、数学、通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中对军事信息保密传递和破获敌方信息的需求,密码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广泛的用于军事情报部门的决策。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开始考虑如何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安全地完成各项事务,从而使得密码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民间,也进一步促进了密码技术的迅猛发展。 二、应用场景 2.1 Hash函数 Hash函数(也称杂凑函数、散列函数)就是把任意长的输入消息串变化成固定长度的输出“0”、“1”串的函数,输出“0”、“1”串被称为该消息的Hash值(或杂凑值)。一个比较安全的Hash函数应该至少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输出串长度至少为128比特,以抵抗攻击。对每一个给定的输入,计算 Hash值很容易(Hash算法的运行效率通常都很高)。 ●对给定的Hash函数,已知Hash值,得到相应的输入消息串(求逆)是计 算上不可行的。 ●对给定的Hash函数和一个随机选择的消息,找到另一个与该消息不同的 消息使得它们Hash值相同(第二原像攻击)是计算上不可行的。 ●对给定的Hash函数,找到两个不同的输入消息串使得它们的Hash值相同 (即碰撞攻击)实际计算上是不可行的Hash函数主要用于消息认证算法 构造、口令保护、比特承诺协议、随机数生成和数字签名算法中。 Hash函数算法有很多,最著名的主要有MD系列和SHA系列,一直以来,对于这些算法的安全性分析结果没有很大突破,这给了人们足够的信心相信它们是足够安全的,并被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协议当中。

安徽省精品课程《经络腧穴学》复习题

一.A型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1.正经是指:A.十二经筋 B.十二经别 C.任脉和督脉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脉 2.内踝上8寸以下分布在下肢内侧前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阴肾经 E.足阳明胃经 3.手三阴经的走向是:A.从头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胸 E.从头走足 4.手三阳经的走向是:A.从头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胸 E.以上均非 5.足三阴经的走向是:A.从头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胸 E.从足走胸腹 6.足三阳经的走向是:A.从头走足 B.从手走头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胸 E.从头走手 7.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两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四肢末端 E.背部 8.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部 B.胸腹部 C.上肢末端 D.下肢末端 E.以上都不对 9.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四肢末端 E.背部 10.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四肢末端 E.以上都不对11.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部规律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C.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E.以上都不对 12.手三阳经在上肢的分部规律是:A.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B.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E.以上都不对 13.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14.上肢内侧面,经脉从前到后分布的顺序依次是:A.肺经、心包经、心经 B.心包经、心经、肺经C.肺经、心经、心包经 D.心经、肺经、心包经E.心经、心包经、肺经 15.十二经脉中属正确表里配对关系的经脉是: A.手太阴与手少阳 B.手太阳与手太阴 C.足太阳与足太阴D.足少阴与足少阳 E.手少阴与手太阳16.十二经脉中属正确属络关系的是:A.足太阴经属脾络肾 B.手少阴经属肺络大肠 C.足阳明经属脾络胃D.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 E.手心包经属心包络心 17.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A.手小指端 B.手中指端 C.手无名指端 D.头面部 E.胸腹部 18.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A.鼻旁 B.手小指端 C.目内眦 D.足小趾端 E.目外眦19.符合十二经脉气血流注顺序的是:A.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 B.手阳明、足太阴、足阳明、手少阴 C.足阳明、手少阴、足太阳、手厥阴 D.手太阳、手阳明、足少阴、足厥阴E.以上都不对 20.下列经脉表里络属关系错误的是: A.手少阴与手太阳 B.足厥阴与足少阳 C.手阳明与手太阴D.手少阳与手少阴 E.足太阳与足少阴2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手阳明与足阳明在鼻旁交接 B.足阳明与足太阴在足大趾内端交接 C.足少阳与足厥阴在足小趾次趾端交接 D.手太阴与手阳明在手食指端交接E.足少阴与手厥阴在胸中交接 22.能统摄全身阳气和真元的经脉是:A、手阳明经 B、足阳明经 C、足太阳经 D、督脉 E、阳跷脉23.能总调全身阴气和精血的经脉是:A.手太阴经 B.足太阴经 C.任脉 D.阴跷脉 E.阴维脉24.有“阳脉之海”之称的是:A.任脉 B.督脉 C.阳跷脉 D.阳维脉 E.冲脉 25.有“阴脉之海”之称的是:A.任脉 B.督脉 C.阴跷脉 D.阴维脉 E.冲脉 26.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的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阴脾经 C.任脉 D.督脉 E.冲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