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

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

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
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

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

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 9

1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四川省教育厅、绵阳市教体局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涪城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现将办法公布如下。

第一条:继续教育学时管理的对象

全区中小学在职、在岗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

第二条:继续教育学时规定要求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依据

依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统筹管理之规定,凡列入继续教育学时的培训活动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必须经过教育主管部门认定或授权的单位、机构举办的培训活动;二是纳入教师年度培训计划的校本研修活动。

(二)、继续教育学时的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之一,在“十二五”期间,各类教师必须完成360学时的全员岗位培训任务。其中,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有计划组织的规范性培训占60%以上学时(每学年必

须完成规范性培训不少于45学时)。新录用教师在上岗前要完成120学时的新教师培训任务。学时不足者均为当年继续教育不合格。新教师在试用期内未完成规定学时者延期转正,其他教师完成的继续教育年度学时作为教师职称评审、教师职务聘用、年度考核、评优选模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当年完成的继续教育学时超过规定学时部分的不得移做下年登记。

(四)、凡借调人员,其继续教育登记由借调所在学校将其资料转原所在学校统一登记。

第三条:继续教育活动列入登记的范围

(一)规范性培训登记范围

1、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或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市级培训机构记发的学时按照市教体局规定执行)。

2、参加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由高等院校组织的业务培训。

3、参加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教育教学竞赛、学术研讨会、课题研究、专题讲座、公开课、教研课、示范课、名师带徒以及送教活动等)。

4、参加经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认可的学习、培训、研修、学术活动、考察、进修、国培、远程教育

(以实际学习的学时计算,旅途和休息时间除外)等。

5、参加城乡研修协作体、市级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研修活动:《关于城乡教育研修协作体、市级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研修活动学时登记的实施意见(绵涪研修〔2011〕字第12号)》。

6、图书室进修:教师提供读书笔记、学后收获考核表。

7、按上级要求开展的网上学习和自学反思。

8、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文件规定的其它记入规范性学时登记的培训。

(二)灵活性培训登记范围

1、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举办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活动。

2、教师参加人事部门举办的计算机、科技知识和英语等晋升职称考试,由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举办普通话等级考试取得合格证的。

3、教师参加高(中)考命题及高(中)考阅卷、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诊断性考试阅卷,试卷分析。

4、学校开展的有计划、有过程管理和考核、有总结并上报区教师进修学校备案的且资源用于全区共享的校本研修。

5、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认可的其他继续教育活动。

第四条:继续教育活动的学时量计算标准

(一)规范性培训学时折算

1、教师参加省、市、区教师培训机构或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其它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以培训单位颁发的学时证明为计算学时依据。

2、参加教育学会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应降低一个层次凭有效凭据按开出学时折半计算。

3、教师参加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由高等院校举办的属本专业培训,凭有关文件或通知单以及继教证明,任职学校签字盖章,原则上每学年限高不超过30学时。

4、教学研究活动

(1)教研活动(教材分析):参加省、市、区级教研活动(教材分析),主讲(示范)者,分别以9、7、5学时计,听讲者,区级的每半天以3学时计,省、市级以主办单位颁发的学时证明为依据。

(2)公开课:主讲者按主办单位级别折算学时;主办单位聘请或指定评课者按主讲者学时的一半计算。听课者按听课时间记学时(校级除外)。

级别

省级及以上

市级

片、区级

折算办法

实际时数×7

实际时数×5

实际时数×3

(3)教育教学竞赛活动

教师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优质课、展示课、示范课、观摩课、说课、基本功竞赛中获奖,凭证书按获奖级别折算学时且一年累记不超过20学时。

级别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区(市)县级

一等奖

20学时

15学时

10学时

8学时

二等奖

15学时

10学时

8学时

5学时

三等奖

10学时

8学时

5学时

3学时

5、评选论文

(1)评选论文其级别以主办单位为准,凭获奖证书折算学时。教育学会所属各专业委员会应降低一个层次确定。同一篇文章只记最高等次的学时。

(2)由各级教育教学业务部门参与评选产生的音乐、美术、摄影、书法等艺术作品及参加体育竞赛获奖按评选论文的相应级别及奖次折算学时。一年累记不超过12学时。

期刊论文

评选论文

学术交流论文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地市级

5

6

4

2

3

2

1

省部级

8

8

4

4

3

2

国家级

10

10

8

6

5

4

3

核心期刊

12

6、课题研究

教师主动承担课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或教改实验,依据课题结题证书,根据排名情况和立项等级结题后一次性按下表记时。一年累记不超过20学时。

排名一

二、三

四、五、六

七、八、九

国家级

20

15

10

8

省级

15

10

8

市级

10

8

5

3

7、专题讲座(研讨)

参加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专题讲座(研讨)的听讲者以听课笔记为依据,按实际听讲时间计算学时(1小时记1学时)。

主讲者以聘书、讲稿或课表为依据,按主办单位级别折算学时:

级别

省级及以上

市级

区级

校级

折算办法

实际时数×9

实际时数×7

实际时数×5

实际时数×2

8、名师带徒

承担指导区内教师教育工作并且有明确的指导任务和职责的教师,以指导计划和活动记录为依据,按每次4学时计。(指导教师以区教育局、教师进修校安排的为准)

9、送教活动

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送教培训活动。送教者每半天按级别计。

级别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区级

学时

12

10

8

6

10、开展校本研修:

绵阳市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研修活动、涪城区城乡研修协作体活动;各学校按照《涪城区校本研修实施指导意见》开展以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与地方课程开发等为内容,以专题培训、观摩研讨、课题研究、案例研究、问题诊断、导师指导、远程教育等为形式的校本培训。根据校本培训申报记划和教师参训的实际情况核定学时。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每学期初将在规定时间内将培训计划、《涪城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研修申报表》;期末将在规定时间内将培训活动记录、总结、反思等材料上报区教师进修学校审核备案,且资源用于全区共享,圆满完成任务,由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市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共同审核确认的,每学年度最高不超过15个学时。没有进行申报备案的不得登记学时。

校本研修每学年15学时按如下内容分配:

(1)、学校组织开展的主题性集中培训。每学年度最高不超过4学时。

(2)、参加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有内容记载、考勤记录和考核成绩,每学年度最高不超过4学时。

(3)、校级公开课。每学年度最高不超过2学时。

(4)、校内外听课。有课后点评,每学年度最高不超过

1学时。

(5)、师徒式培训。师傅和徒弟可同时获得学时,每学年度最高不超过2时,但申请学时登记时须提交师徒协定、活动记划、过程记录、活动总结等材料。

(6)、教师个人自学活动学时登记。教师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如读书笔记),核实后按自学笔记每1万字记1学时,但每学年度最高不超过2学时。

11、教师参加A61网上学习:

(1)参加视频课程学习;(2)教师自主读书以网上提交读书笔记为准;(3)教师自主学习自学反思以网上提交自学反思笔记为准;每学年度最高不超过20个学时。

12、正式文件规定的其它记入规范性学时登记的培训,按照规定计算学时。

(二)灵活性培训学时折算

1、师德修养

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每年有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无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记5学时,有违反教师职业规范道德行为的不予计算学时。

2、教师参加由人事部门举办的晋升职称考试合格、任职上岗培训可记50学时。

3、教师参加高(中)考命题及高(中)考阅卷、试卷分析;每次记10学时。参加由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诊断

性考试阅卷,每次记5学时。

4、校本研修:

(1)学校教研活动:按正式活动时间折半计算学时。

(2)学校公开课(研究课):听课者按听课时间折半计算记学时。主讲者按一次4学时记;指定评课者按主讲者学时的一半计算。

(3)竞赛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赛课活动,按照获奖等级记学时。

级别

校级

一等奖

3学时

二等奖

2学时

三等奖

1学时

(4)听课笔记:5节课记1学时,每学年度最高不超过10学时。

(5)指导教师:承担指导校内教师教育工作并且有明

确的指导任务和职责的教师,以指导计划和活动记录为依据,按每次2学时计。(指导教师以学校安排的为准)

5、自学:由教育行政部门或任职学校安排或认可的自学,有自学笔记、心得者,每学年度最高不超过10学时。

第五条: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原则

(一)、实行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制度,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任职期内的职责之一。

(1)试用期内的教师,在试用期内必须完成120学时的继续教育,未完成规定学时量者,延期转正。

(2)完成继续教育的年度学时和任职期内总学时数的情况将作为教师职务评聘、考核晋升和评优选模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任职期内未完成累计学时者(除特殊情况外),视为任职期内考核不合格。

(二)、按有关要求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凭据的规范化管理。

(1)、登记凭据应在有效期内,即上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止。未在考核学年度内的凭据不予认定学时。

(2)、2011年起市教体局启用新的规范学时登记卡,教师的个人信息须填写完整并加盖学校公章,

(3)、凡系继续教育专用结业证书、学时证明等,必须提供原件。其它登记凭据若系复印件,须由进修学校审验原

件,无误后再由经办人在复印件上签名并盖章。凡未审验原件的复印件均不得作为有效凭据。复印件大小应与登记卡一致。进修校将在每年9月15日前在进修校进行原件复印件审核。

(4)、为避免重复登记,登记凭据(除学历证书、等级证书、获奖证书、报刊作品等原件外)经认定后,应由县(市、区)盖上“已登记学时”印章。

(5)、参加各教育学会及其分会、各高等学校组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前应事先征得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科研培训部门)同意,并将培训内容、时间、学时、参训对象等情况向进修学校申报备案,培训结束时发放有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科研培训部门)签章的学时证明,应视为有效凭据。

(6)“附件编号”。学时活动须提供凭据,登记者应在每一凭据右下角统一编号(如①②③……),并将编号对应填写在登记卡的“规范学时附件编号”栏内。按凭证由小至大粘贴。

(7)、每位老师的灵活学时,由学校审核、盖章并将审核结果报区教师进修校备案。

(8)登记卡袋按继续教育编号由小到大顺序装订。

(9)、登记凭据与填报内容、时间一致。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继续教育学时不予登记。

⑴、无登记凭据。

⑵、虽有登记凭据,但未填写登记卡。

⑶、登记凭据未填学校、姓名、内容。

⑷、登记凭据有自己涂改痕迹。

⑸、不在登记时限内的凭据。

⑹、凭据内容不符合要求。

⑺、未按期申报考核。

⑺、不属于登记范畴。

(四)、秉公登记与计算学时,弄虚作假者,一旦发现必须严肃处理。

(五)、若培训活动的项目或登记内容有交叉重复的,一律不得重复计算学时。

第六条、加强管理,严格审核

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集培训、考核、职务评聘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各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认真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对违反规定、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者,视其情节予以严肃处理。

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加强对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实施登记制度的业务指导,开展登记员培训;认真开展继续教育年审工作,选派敢于坚持原则、政策水平较高的人员作为登记审核人员,并切实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按照

规定审核登记内容和学时;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业务档案等。特别要加强对中小学校本研修的管理、检查和指导,注重研修实效。

各中小学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管理,把教师继续教育与年度考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作为本单位的继续教育登记员。严格按照规定做好登记工作,做到登记有据、登记内容规范,审核手续完整,表册资料齐全;切实加强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做到有计划、有培训、有考核、资料齐全。校长必须带头参加继续教育,并为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综合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实行“一表、一审核、一公示、一证”管理制度。

“一表”指《绵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学时登记卡》。登记规范性培训学时、灵活性培训学时等内容。

“一审核”指继续教育学时实行学年度审核制,以上一年9月1日至下一年8月31日为一学年。每年11月前,对上一学年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时登记审核完毕,接受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抽查或检查。

“一公示”指每学年学校学时登记员学时登记完毕,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将每位教师完成的学时公示一周,接受监督,确异议后,报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

“一证”指统一使用《绵阳市2011-2015年教师继续教育

学时登记册》(以下简称《登记册》)。学时登记审定后如实填写《登记册》。

(二)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审核部门

涪城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区中、小学教师、其他教育机构教师以及属于教师系列人员的继续教育学时审核、验印工作,并接受市、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检查。

(三)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时登记、审核三个程序操作流程

1、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活动结束后,应向培训组织单位索取培训学时证明,回学校请登记员审核登记。

2、登记程序

(1)教师将《学时登记证明》及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交任职单位学时登记员登记学时。

(2)任职单位学时登记员先审核证明材料原件并核对复印件,无误后在证明材料复印件上标明“已审核原件”字样及核定人员姓名,装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3)收集其他证明材料并汇总学时,填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学时登记卡》(以下简称“学时登记卡”),各学校负责初审认定,并按顺序整理成册。

(4)公示,接受教师监督,对登记不全、有异议的,据实

修改。

3、审核程序

(1)、申报:教师完成规定的学时后,持相关培训单位颁发的学时证明向学校提出验证申请。学校继续教育管理员根据原始记录指导教师填写继续教育登记卡,

(2)、审核: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对全区中小学教师的“规范学时登记表”内记载的学时及证明材料进行审核认定,验收审核并上报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初审、市教体局复审;小学由进修校审核),初审人员签名并合计总学时,加盖“学时登记专用章”。

(3)、由继教登记员将本学年度规范性培训与灵活性培训学时过录入《绵阳市2011-2015年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册》(以下简称《登记册》),并在《登记册》“盖章”处加盖“学时登记专用章”,登记人签名。

(4)、复审结束后,各中小学校必须对本校教师当年继续教育审核的学时完成情况进行公示。

第七条、继续教育学时的使用

根据《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及考核办法》(川人发[2003]95号)、《绵阳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的通知》(绵教体发〔2011〕98号)文件规定,专业技术人员须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登记册》是记载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有效凭证,是教师考

语文教师工作站工作计划标准范本

计划编号:LX-FS-A95184 语文教师工作站工作计划标准范本 After The Objectives And T asks Are Clearly Expressed In The Work, The Resources Needed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And The Procedures, Methods And Means Adopted Shall Be Planne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语文教师工作站工作计划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计划资料适用于工作中在确表达出目标和任务后,规划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以及所采取的程序、方法和手段,同时表达出各级管理人员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的权利和职责。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总体思路 全面总结前期经验,加强站内外的协调,不断完善保障机制,狠抓业务活动组织,以评价为手段,调动工作积极性,突出业务活动实效,规范日常运行机制,实施动态管理。 二、工作宗旨:求真务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工作原则:将工作站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三、工作重点 一个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五个平台:专家引领平台、课题研究平台、汇课研讨平台、网络交流平台、自我反思平台

1. 专家引领平台 我们通过本土专家、省内知名专家、国内知名专家的引领,促进教师对课标理念的理解,更加准确的研读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课题研究平台 依托工作站的省级课题《小学生规范书写能力的培养研究》,继续深入研究;另外投入研究XX年3月申报的国家语委科研项目课题《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应用能力的实践策略研究》;鼓励成员积极扎实地研究自己的小课题。 3. 汇课研讨平台 我们通过省级教学能手示范课、学科研讨课、组内研讨课、校级能手磨课、展示课、学习归来汇报课、优质课汇课等立足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继续教育新管理平台功能说明

教师继续教育新管理平台 功能说明 新的管理平台兼顾学籍管理和网络课程教学,集学员管理、授课教师管理、校本课程管理、课程学习与考核、教师人事档案管理等管理功能为一体,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提供一个教师管理的综合性、一体化平台。 新平台将具有如下十一项主要功能: (一)信息发布功能 通过平台可以发布最新的政策法规、培训动态、教育新闻、课程安排,以及最新的教育研究前沿动态等资讯,必要时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模块及邮件系统发至学员的手机或邮箱。 (二)学籍管理功能 管理平台将把全市的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部纳入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管理,为每位教师设置独立账号,记录教师培训的情况,可以实现查询、检索、统计等功能,继续教育的管理人员、各学校和学员本人,均可方便地查看教师的学习情况,并能够为参训教师提供定期的学习进度跟踪和提醒。 管理平台也面向学校开放,作为校本培训的管理平台,由学校指定专人管理,校本课程的培训情况也记录在学员的账号中。 (三)授课教师管理平台 建立培训师资库,记录教师的授课情况、研究成果,通过学

员意见反馈等方式,定期考核教师的授课效果并动态调整课程安排。 (四)学员选课及缴费管理 参训教师(学员)根据当前的课程安排,在平台上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并可通过网上银行缴纳学习费用。 (五)网络课程学习 学员除参加课程的面授以外,还可选择系统平台中的网络课程进行远程学习。 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播放网络课件,还可实时监控学员的在线学习情况,并根据学员的学习时间结合结业考试评定学习成绩并登记在案。 (六)学分(成绩)管理 管理平台记录学员每次参加学习取得的学分情况,继续教育的培训单位在课程培训(包括各学校的校本课程培训)结束后,可在平台中录入学员的学习成绩,学员也可随时查询自己的学习情况。 (七)验证申请及审批 学员在参加其他形式的学习并考核合格后,可向我市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机构申请验证,验证申请可在管理平台中提交,经验证机关审批通过后,自动计入学员学籍,并可根据需要,向学员出具学习情况的验证报告。 (八)新课程申报和审核 培训单位和授课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提交新申报课程的教学

河北北方学院教师岗位聘任实施细则

河北北方学院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为做好我校教师岗位聘用工作,根据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发[2007]59号)、《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冀人字[2007]76号)、《河北省省属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冀教人[2008]24号)和《河北北方学院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管理办法》文件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聘用原则 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遵循兼顾学科定位、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的原则,结合我校师资队伍规模及学科发展水平,统筹设置,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在首次岗位设置与聘用时,优先保障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大、重点发展的学科。 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注重业绩贡献和实际工作需要,以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受聘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校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 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既要照顾历史上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还要为学校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人才以及年轻教师的发展预留空间,以体现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统一与和谐。 二、基本条件 1.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术声誉和团结协作精神,教书育人,敬业爱岗,为人师表。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具备岗位所需的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3.具备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新教师按学校安排参加培训,应在规定时间内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首次聘用时,具有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可以参加同级教师岗位聘用;同等条件下,具有教师职务人员优先; 4.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达到“合格”以上等次; 5.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 6.竞聘高级岗位除应当具备以上基本任职条件外,还应当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论文或者著作达到较高水平或者有突出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

(新)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开展“精细管理办校,内涵发展育人”活动,实现教师资源均衡合理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有序流动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教育内涵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淡化教师的校籍管理,强化区域内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均衡、人文、灵活的用人机制, 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和内涵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实行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个人成长与教育均衡相统一,促进教师交流与保持队伍稳定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自2012年秋季开始,每年参加交流的教师比例占学校符合交流条件人员总数的15%-20%。通过交流,促使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逐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交流对象与条件 1、参加交流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健康,有较强业务工作能力。 2、凡任教满6年(男48周岁以下、女43周岁以下)的教师,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3、夫妻双方都在本校工作的应交流一方。 4、评选特级教师及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必须具备在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 5、申报小学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交流任教半年及一年以上的经历。 6、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参加专项支教任务的教师,视为具备异校交流工作经历。 五、交流形式及办法 1、符合条件教师推荐交流。根据交流方案和计划,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由本人申请,学校推荐,教育局协调,开展交流。 2、按照教育局文件,根据交流要求,凡是工作满5年(新招聘的教师自转正定级后算起)的在编在职教师,每年安排1名教师有序交流。 3、学校每年接受交流申请报告的截止日期为5月31日。 4、每年6月份由学校行政会议或校务委员会研究确定并公布当年交流人员名单。 5、交流人员名单根据申请人的情况按下列办法依次确定:按在学校服务年限长短排序;服务年限相同的,按各人出身年月日先后排序;出身年月日相同的,由校务委员会全体成员根据各人的工作能力和实绩打分,按得分高低依次排序。 6、交流人员的接收单位由本人负责落实。学校应当为其顺利流动提供一切可行的方便,但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2012年7月中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交流方案,宣传教师交

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不断适应高职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1、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按需施教、科学管理的总体思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主题,全面加强学院教师社会实践锻炼工作,在教学、科研及创新能力等各个环节上进行全面培养和训练,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提升教师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精、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为学院不断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2、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坚持奖惩并重,建立健全教师自主提高机制。建立完善教师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引入竞争机制,重点支持,定期考核,动态管理,择优汰劣。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2、坚持立足省内,统筹安排,辅之以省外(境外)实践锻炼的“就近就地”原则。 3、坚持实践的目标贴切,实践过程有实效,实践内容要饱和的“贴切性、实效性、饱和性”原则。 4、坚持教育主体化、个性化原则。在社会实践锻炼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师个性化的倡导, 使他们以积极的姿态、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5、坚持系统性原则。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省高校教师培训中心、承担教师培养工作的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沟通交流体系。学校各部门及教师积极参与,形成教师培养教育的系统网络,共同做好教师的社会实践锻炼工作。 二、参加社会实践的对象及期限 1、在学院“十二五”期间,45周岁(含)以下特别是35周岁(含)以下的中青年专任教师,必须按照培养计划分期分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时间累计至少为6个月。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科研任

十六〈〈常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办法〉〉

常州市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市教育局《关于下发<常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规划>的通知》[常教师(2001)字第17号文]精神,为加强对全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推进全市校本培训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组织管理机构 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和发展,由学校组织的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开展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 常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统筹全市中小学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总体规划、宏观管理。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对全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常州市教育教研室负责校本培训中校本教研部分)的业务指导及有关管理工作。 辖市区教师培训机构,按分级管理原则,负责对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的业务指导。开展校本培训的中小学可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也可依托现有的职能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校本培训。校长是开展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二、开展校本培训的基本要求 1、学校领导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2、有师资培训的目标和规划。 3、有健全的教师培训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4、能开发本校教师培训需求的师资资源和实质性的培训内容。 5、学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 三、开展校本培训实行申报审批制度 1、申报时间:凡开展校本培训的学校均须提出计划书报批,每年9月为下一学年度校本培训学校申报时间(2003年的申请报批时间为11月份)。 2、申报程序:由学校填写校本培训计划报告(附件一),一式三份,市直属中小学报常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市教育局人事处)、辖市、区中小学报所在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审批。 (1)市直属中小学的校本培训申请报告由市教师培训中心和市教育教研室按各自分工审查,市教育局批准。 (2)辖市、区中小学的校本培训计划书,由辖市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或培训机构审查,辖市、区教育局批准。 3、申报校本培训需提交的材料:校本培训计划书(附件一)、学年度培训计划;课程表。校本培训计划书要分析本校开展校本培训的条件,明确培训的目标,确定培训的重点,提出组织管理的措施等;学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范围和对象、培训目的和要求、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时间和管理,培训考查和考核以及落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岗位分级设置与聘任管理办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岗位分级设置与聘任管理办法第一章岗位分级设置与聘任原则 第一条教师岗位分级设置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保证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满足基础学科,急需发展的新兴学科的需求.在聘任时充分考虑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学术资历等因素,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就. 第二条教授一级岗位由国家统一聘任.教授二级岗位由学校根据国家的比例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统一设置,各单位推荐人选,学校统一聘任;各院(系)教授三级及以下岗位数由学校统一制定基本比例,并根据各院(系)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创新团队等情况进行调整,各单位按下达的岗位数推荐人选,学校审定. 第二章聘任条件 第三条对于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合格人员,聘任各级岗位的具体条件如下. (一) 教授二级岗位聘任条件 1,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由学校审核认定: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博导; 2)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任教授满16年,为学校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如学科创始人为国家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等做出重大贡献); 5)任职年限为10年—15年,且至少满足1项认定条件;

6)任职年限8年—9年,且至少满足2项认定条件. 2,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由学校评审确定: 1)任职年限为10年—15年,且至少满足1项评审条件; 2)任职年限8年—9年,且至少满足1项认定条件和1项评审. 3,认定条件 ● 获国家科研奖,教学奖1等奖(前3名),或2等奖(前2名); ● 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主任;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全国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 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负责人;国防科工委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 在《Science》,《Nature》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前三名以内. 4,评审条件 ● 担任国际学术组织领导职务;国家级学术组织任领导职务(一级学会或二级学会任正,副理事长职务); ● 973首席专家;863领域专家,主题专家,重大专项专家;总装预研专家;国家奖,基金委评审专家; ● 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863,国家科技支撑等科研项目重点或重大项目;

工作站工作制度

---------------------------------------------------------------范文最新推荐------------------------------------------------------ 工作站工作制度 根据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建立方案要求,为充分发挥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在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确保本教学能手工作站各项工作能有效开展,现将工作站工作制度制定如下: 一、教研制度 1.按照工作站工作计划,定期举行工作站教师交流汇报活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专题进行主题交流研讨,本形成文本资料。 2.在本工作站的大课题下站内成员也可以针对自己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确定子课题进行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工作站的整体沟通建立课题群,进行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模式的实践研究,并形成切实有效的理论。 3.通过教师的自我总结和学习归纳,形成本工作站教师特色群,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4.本工作站有计划地组织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教研活动,以带动工作站成员所在各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学习制度 1.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广泛阅读教育报刊杂志,积极在本工作站博客上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或通过QQ群进行研讨交流。 2.各成员应积极上传学案和课例、精品课视频等至工作站博客, 1 / 6

其他成员要阅读并给予评价,通过面对面的专题交流或是网上的留言交互形成教研氛围。 3.在工作站举行的教研活动中认真做好记录,并针对其中的创新点、异议点展开研究,尽可能形成教研论文在专业杂志发表。 三、责任制度 工作站成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积极参加工作站组织的专题报告、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各项活动。遵守工作纪律,不无故缺席工作站活动,要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对积极参与研讨和交流的教师给予相应表彰与奖励。 1.提高师德修养,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不断充实自我,为教育教学改革做出贡献。 2.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建立规范的工作室成员档案,记录培养过程。 3.每学期每位成员至少开设一节优质示范课,指导初任或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记录存档。 4.每学年在校内或校外做一次专题讲座。工作室成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人每学年承担一次校级以上的专题讲座,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今天,在拥挤热闹而且已显阴暗的楼道里,被一群家长簇拥着,一个个家长,学生的母亲或是父亲,都是那样热切的眼神,专注地听我说话。而家长们的问题归结起来,集中在两点:阅

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教师继续教育功在教育,利及社会,为落实国家、省、市、区教育部门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决议,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推进我校教育改革的新进程,展示城北初中教师继续教育特色,特订立如下管理制度,望广大教师配合实施: 一、继续教育管理目标 以师德教育为根本,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运用为重点,构建和全面提高教师德、能素质的继续教育内容体系。同时,学校划拨专项师培经费,以评估和激励制度为重点,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体系。 1、师德建设管理目标 严格贯彻国家教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十不准”。模范律己,激发和宏扬教师的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 2、学历培训目标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做出如下规定:男45岁以下,女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高学历进修,高学历每年递增。 3、职务培训管理目标 (1)所有专任教师都要在年内完成规范性培训50学时。 (2)按省、市、区教师培训意见,与教师个人相关专业培训必须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3)加强对学校后备干部、中青年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定期培训。 二、继续教育管理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让我校每一位教师都认识到教师继续教育是利及社会、学校、学生、个人的大事。 2、建立继续教育管理领导小组,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职责。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副校长负责全面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 3、落实经费投入,我校按教师培训需要下拨专项资金,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经常性费用。 4、明确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学习管理制度:我校实行每期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和寒暑期集中学习制度(按上级规定),实行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制度,教师晋职评优挂钩制度。 三、继续教育学习纪律 1、凡应参学的教师必须做到准时参加各级组织的集中学习,不可有任何理由和借口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2、凡是参学者必须做到人到心到,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不闲谈任何与学习无关的话,不影响别人的正常学习,尊重教者的讲课。 3、每次参学时,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有事有并先请假,经批准后再离开。 4、学习时要认真听老师辅导,并做好必要的记录不懂就问,相互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5、学习期间要自觉遵守秩序,爱护学习场地的环境卫生,做严于律己的楷模。 石良中学 2010.3 下面是赠送的保安部制度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上海财经大学教师职务聘任实施办法

上海财经大学教师职务聘任实施办法 (2016年1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实施细则》(沪教委人[2011]94号)、《上海财经大学章程》以及《上海财经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上财人[2013]5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师职务的聘任体现“分类管理、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聘约管理”的原则;个人按岗竞聘、学校按岗择聘。 第三条申报聘任教师职务的人员应依法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符合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 第二章岗位设置 第四条教师职务设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讲师(助理研究员)、助教(研究实习员)。学校依据《上海财经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办法》(上财人[2011]24号)和《上海财经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岗位聘用与考核办法(试行)》(上财人[2014]38号),结合我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的需要,结合岗位核定情况确定我校各学院(部、所)(以下简称学院)教师岗位数。岗位数的设置遵循“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支持重点学科,保证基础学科,扶持新兴交叉学科。 第五条根据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将当年度晋升高级职务的岗位数下达至学院,学院在下达的岗位数内提出本部门的教师职务聘任方案。 第三章评聘组织 第六条各学院成立由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教授代表等组成的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小组,负责对部门申报人员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查,对申报人员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等。评审小组成员人数不少于7人,本部门高级职务人员不足的,可邀请校内相关学科及校外同学科的高级职务人员参加。科研平台等部门可自行组建

教师工作站管理办法(总3页)

教师工作站管理办法(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并加快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中的相关要求,现对我校设立的“教师工作站”作如下规定: 一、管理规定 (一)“教师工作站”必须成立由企业、学校相关人员组成的组织机构,有固定且相对独立的办公场地、办公设备,由校企双方共同授牌,遵循相关规章制度。未经学校授权,不得从事利用学校名义开展的业务活动。 (二)各系每学期应根据示范校建设及专业建设要求,结合各系实际情况,与企业负责人或相关人员一起制订“教师工作站”的制度、考核细则、工作计划、预期成果等,并报学校批准后实施。各系要确保每学期必须有1-2名教师进驻。 (三)在各系每学期制订的“教师工作站”工作计划的基础上,相关老师在进驻工作站前都需与校方签订《教师进驻教师工作站协议》,填写《教师进驻教师工作站审批表》,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由各系初审后汇总,报教务处审核,学校领导批准,由教务处、国家示范校建设办公室备案后实施。 (四)“教师工作站”设立后由企业相关部门、学校各系、教务处共同负责管理。各系为“教师工作站”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工作站的组织、实施、检查和督促;教务处负责对“教师工作站”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对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做出相关处理。 (五)教师进驻“教师工作站”后,必须遵守“教师工作站”及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注意技术操作安全规程。否则,将视为违反同等学校规章制度,应受同样处罚。

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聘述职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聘述职报告简易版

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聘述职报告简 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本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多年来,始 终从事初三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另外还兼任 备课组长、工会小组长、党小组长的工作。 一、首先,谈一谈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一个“钻”字。 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及时掌握学术动 态,深入领会课改精神;努力钻研教材教法, 熟练掌握学科知识,科学运用教学策略;努力 钻研学情学法,真切了解学生心理,教会学生 学会学习。

正因为一个“钻”字,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日臻成熟,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历年中考中也比较理想,成为领导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初三年级把关教师。也正因为一个“钻”字,所以,我连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公开课教师,先后六次在进修学校做历史学科公开课,先后两次做xx市级公开课,先后四次在进修学校做历史教学成果交流,一次做xx市级教学交流,XX年,在东北三省历史年会上,我参加了说课、教学设计和论文的竞赛评比活动,并分获一等奖。另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先后获得了xx市历史教学新秀,xx市全天候教师,xx市双十优教师,xx市“三课一研”优质课教师,xx市第二届班主任论坛大赛一等奖,xx市学苑杯历史故事大赛一

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的 通知 武教师[2008]24号 各区教育局,局直属中小学校: 现将《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武汉市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管理,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管理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 (一)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三级管理体系 教师继续教育采用市、区、校三级管理方法。市教育局负责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宏观管理,制定规划,制发管理考核方案,负责继续教育组织协调工作;市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负责教师继续教育的日常管理、学分登记的指导工作和继续教育的科研工作;区教育局负责区级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区教师培训机构负责本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校本培训的管理、考核和学分登记工作;学校负责校本培训组织管理、考核工作,校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负责督促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 (二)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三级培训体系 教师继续教育要从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突出新课程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建立市、区、校三级培训体系,明确职责,相互合作,形成合力。

——市级培训。市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负责普通高中教师、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及中小学骨干班主任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负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区级培训者、区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培训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负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科研工作;负责开发市级继续教育培训资源(教材、案例等);负责市级专项培训和应急培训工作;负责开办市级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班。 ——区级培训。区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岗位全员培训工作;负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区级全员培训工作;负责校本培训的管理、指导工作;负责区级集中与非集中培训的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开发本区继续教育培训资源(教材、案例等)。 ——校本培训。学校根据《武汉市全面推进“校本培训”工作意见》(武教师[2004]5号)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需要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校本培训。 (三)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三级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办法实行学分制管理。在培训周期内,市、区、校三级管理单位要坚持“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的方针,加强继续教育过程考核,完善三级考核、评价体系。 市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负责市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考核;区教师培训机构负责区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考核;学校负责校本培训的考核。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确保5年培训周期内全校教师完成全员培训

中山大学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实施办法(试行)

中山大学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实施办法(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吸引和遴选优秀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完善教师评价和教师职务聘任工作,经广泛征求意见,特制定本实施办法(试行)。 第二条本办法用于校本部教师岗位教授和副教授职务的聘任工作。 第三条学校按照“公开招聘、择优聘任”的原则实行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制度。 第四条学校将根据总体发展目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任务要求,建立一个更加注重教书育人能力、更加注重学术成果质量、更加注重学术影响力、更加注重学术经历和发展潜力的教师职务聘任标准。 第五条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工作以“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院系教授、同行专家和各级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强调质量,倡导创新,引导学术事业健康发展。代表性学术成果指的是,申请人在所从事学科领域做出的具有系统性、标志性、创新性,并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术成果。 —1— 第六条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工作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在评价要素总体一致的框架下,分别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理科、工科、医科、公共外语与体育学科制定不同的评价细则。详见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 第七条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将分别从两个层面进行审核与评价。 第一个层面是对申请人基本条件的审核,主要包括:师德、学历学位、任职经历、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教学工作量、科研基本业绩、年龄及身心健康等。审核职责主要由院系和学校人事部门履行。 第二个层面是对申请人综合素质、教学科研水平与贡献、学术发展潜质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投入与教学质量、代表性学术成果水平与影响、学术经历与活动、学术潜力与规划。评价职责主要由同行专家、院系教授会议、院系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和学校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履行。 二、申请条件 第八条师德条件。中山大学聘任的教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忠诚教育事业,恪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教师工作站管理办法.

教师工作站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并加快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中的相关要求,现对我校设立的“教师工作站”作如下规定: 一、管理规定 (一)“教师工作站”必须成立由企业、学校相关人员组成的组织机构,有固定且相对独立的办公场地、办公设备,由校企双方共同授牌,遵循相关规章制度。未经学校授权,不得从事利用学校名义开展的业务活动。 (二)各系每学期应根据示范校建设及专业建设要求,结合各系实际情况,与企业负责人或相关人员一起制订“教师工作站”的制度、考核细则、工作计划、预期成果等,并报学校批准后实施。各系要确保每学期必须有1-2名教师进驻。 (三)在各系每学期制订的“教师工作站”工作计划的基础上,相关老师在进驻工作站前都需与校方签订《教师进驻教师工作站协议》,填写《教师进驻教师工作站审批表》,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由各系初审后汇总,报教务处审核,学校领导批准,由教务处、国家示范校建设办公室备案后实施。 (四)“教师工作站”设立后由企业相关部门、学校各系、教务处共同负责管理。各系为“教师工作站”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工作站的组织、实施、检查和督促;教务处负责对“教师工作站”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对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做出相关处理。 (五)教师进驻“教师工作站”后,必须遵守“教师工作站”及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注意技术操作安全规程。否则,将视为违反同等学校规章制度,应受同样处罚。 (六)进驻“教师工作站”的教师应按“教师工作站”的工作计划及协议条款从事相关的企业调研、管理、生产、研发等活动。除此以外的其他一切活动均属个人行为,由个人承担法律责任。

20181青云中心小学教师中级职称评聘方案

青云中心小学教师中级职称评聘方案(试行) 为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关于印发亳州市谯城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谯人社发〔2012〕157号)要求,结合实际,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教师讨论并修正,特制定我校教师职称评聘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2.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3.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三、聘任范围 薛阁办事处在编在岗教师中,取得或达到一级职称资格的未

聘或未评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聘任办法 1、组织方式:按照《关于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比例设置指导意见的补充通知》文件精神核定各学校一级应聘空岗数,中心小学制定量化评分细则,组织开展竞聘工作。 2、确定拟聘人员:(1)应聘人数小于等于岗位数时,在审核各应聘人员的有关条件符合规定后,直接确定拟聘人员;(2)符合任职条件的应聘人数大于岗位数时,按照评分细则进行量化考核评分,从高分往低分排列名次确定拟聘人员,分数相同者,已在农村聘过一级职称的教师凭一级聘任书优先聘用;如出现并列名次(同级别)的年幼让年长(以身份证年龄为准),年幼者第二年如有空岗直接聘任或报卷。(3)若符合任职条件的教师面临退休,男58岁,女53岁优先照顾。 五、工作程序 1、成立职称评聘领导小组 学校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由职称评聘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尹安峰 副组长:秦林、王海燕 成员:袁强、薛平、刘艳秋、高强、董玉民、李洁、谭友付、王成、陈雷、李收、周历声、桑影、柴腾跃、刘春玲、姜莹、王宗民、王瑜、郝建红、景成坤、张金玲、孙海燕、刘屹。

东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东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管理,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现在我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中小学在职教师(以下简称中小学教师),均属学分管理对象。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继续教育是指中小学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进行的学习培训。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和认可的各类培训;在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以下简称县级以上培训)中承担授课、指导、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中小学校根据本校实际组织开展的集体教研、听评课、学术研讨、专题讲座、支教等;中小学教师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出版著作、承担各级教改项目和科研课题、各项教学、科研获奖、志愿服务、拜师、带徒等自主研习活动;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学位)提升学习等活动。

第四条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周期,第一个周期时间为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以后依次类推。五年周期内,中小学教师应完成不少于360学分且每年不少于48学分的继续教育,其中,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提供不少于240学分的全员培训,市、县(区)提供不少于60学分的面对面培训;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和学校认可的教师自主研习活动累计登记不超过120学分;公需科目一般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第二章计算办法和标准 第五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和认可的各类培训,教师完成学习任务,经考核合格,依据课程类型及其重要性折算学分,原则上1小时为1学时,1学时计算1学分。结业证中书既有学时又有学分规定的以学分计算。 第六条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和认可的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凭有关证明材料,按每天1学分计算。 第七条在县级以上培训中,担任主讲教师、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的;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结对帮扶、教育志愿者、下乡送教等义务支教活动,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均可按其承担的培训学时数的两倍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 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原则 第一条智力引进是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指导思想下,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从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管理等部门中可聘请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相应兼职教师职务,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逐步在我校建立兼职岗位与专聘岗位相结合的聘用机制。 第二条聘请兼职教师必须明确具体的教学、合作研究、人才培养等任务,兼职岗位主要设置在新兴学科和新学科方向、前端领域、高水平学科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科。 第三条学校聘任与兼职教师本人在原单位已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同级的兼职教师职务,原则上不得高于本人在原单位已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如原单位尚未确定专业技术职务,一般不宜聘任兼职教师职务。 第四条聘请校外专业(技术)人员临时讲学、作报告或短期学术交流,以及高等学校之间互聘教师兼课,不聘任兼职教师职务。 第五条兼职教师职务,只在高等学校兼任教学科研工作期间有效,如不再兼任我校教学科研等工作,兼职教师职务应随之取消。 第二章职务设置及工作职责 第六条根据被聘教师的学术地位、工作内容和境内外有别分别授予: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兼职教授(兼职研究员)、客座教授。 第七条兼职教师职责: 1.为学校的发展及学科建设提供咨询。

2.开展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 3.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专业课程。 4.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讲座,提供学术信息。 5.担任研究生导师,指导或协助指导研究生。 6.担任与学校中心工作相关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聘任条件 第八条兼职教师基本聘任条件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愿参加南京理 工大学的建设,并承担相应工作任务。 2.学识渊博,贡献突出,为某一学科学术带头人或在本人从事 的专业学术界有较高的声望。 3.年龄一般在58岁以下,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及知名科学家的 年龄可适当放宽。 4.能够对我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作出 一定贡献。 第九条名誉教授聘任条件 名誉教授是授予境内外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企业集团等部门的著名专家学者的荣誉称号,聘请名誉教授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院士称号(包括相等同的学术荣誉); 2.学术造诣深,知名度高,曾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获得国际学术界公认。 第十条对我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境内外著名教授、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公务员、社会名人等可聘为顾问教授。 第十一条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某一学科有较高知名度,具

教师工作站管理规定

教师工作站管理规定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教师工作站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并加快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中的相关要求,现对我校设立的“教师工作站”作如下规定: 一、管理规定 (一)“教师工作站”必须成立由企业、学校相关人员组成的组织机构,有固定且相对独立的办公场地、办公设备,由校企双方共同授牌,遵循相关规章制度。未经学校授权,不得从事利用学校名义开展的业务活动。 (二)各系每学期应根据示范校建设及专业建设要求,结合各系实际情况,与企业负责人或相关人员一起制订“教师工作站”的制度、考核细则、工作计划、预期成果等,并报学校批准后实施。各系要确保每学期必须有1-2名教师进驻。 (三)在各系每学期制订的“教师工作站”工作计划的基础上,相关老师在进驻工作站前都需与校方签订《教师进驻教师工作站协议》,填写《教师进驻教师工作站审批表》,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由各系初审后汇总,报教务处审核,学校领导批准,由教务处、国家示范校建设办公室备案后实施。

(四)“教师工作站”设立后由企业相关部门、学校各系、教务处共同负责管理。各系为“教师工作站”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工作站的组织、实施、检查和督促;教务处负责对“教师工作站”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对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做出相关处理。 (五)教师进驻“教师工作站”后,必须遵守“教师工作站”及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注意技术操作安全规程。否则,将视为违反同等学校规章制度,应受同样处罚。 (六)进驻“教师工作站”的教师应按“教师工作站”的工作计划及协议条款从事相关的企业调研、管理、生产、研发等活动。除此以外的其他一切活动均属个人行为,由个人承担法律责任。 (七)“教师工作站”的各项工作应围绕我校示范校建设有序开展,应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并能有效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 (八)“教师工作站”的所有教师要深入了解行业技术发展水平,深入了解企业新工艺、新设备、新技能情况,应积极参与企业相关项目的研发,产品的生产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和知识水平。 (九)“教师工作站”负责人每学期需整理汇总相关教师在进驻期间的各项成果,做好相关记录,并定期向学校各系汇报,提交相关的书面资料及研究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