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int6 Section A 2导学案

uint6 Section A 2导学案

uint6 Section A 2导学案
uint6 Section A 2导学案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2 (3a-3c)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学习掌握下列词汇:by accident, ruler, boil, remain, smell, saint, national,

take place, doubt, without doubt

2)阅读短文,能按要求找到相应的信息。

3)通过阅读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4) 了解茶叶被发明的历史及生产制作的简要过程。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想象力,善于观察事物。面对难题,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发挥想象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掌握本部分出现的生词和词组,达到熟练运用的目标。

2) 阅读短文,获得相关的信息。通过阅读练习,来提高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

1) 阅读短文,获得相关的信息的能力。

2) 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

Ⅰ. Revision

1. Check the homework.

2.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in 2d.

Ⅱ. Lead-in

一、请一位同学讲关于神农发现茶的神话故事,让学生们了解中国茶叶被发明的渊源,并了解其发展过程。

1. What is the story about?

2. who invented tea in history ?

3. Who is shennong?

Ss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Ⅲ. Reading

自主学习方案

翻译下列词组:

1.偶然地

2.据说

3. 落入水中

4.在火堆上

5.泡茶

6.最上等的茶叶

7.茶圣

8.人们相信

9.发生(有预测性的)10.无疑11.泡茶

12.一位叫神农的中国统治者

Work on 3a:

1. Tell Ss to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match each paragraph with its main idea.

Para. 1

Para. 2

Para. 3

Ss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match each paragraph with its main idea.

2. 方法指导:先阅读所给的三句话,然后快速阅读短文,抓住每一段的主题句,找到答案。

3. 学生们,按老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并快速阅读三个段落。

4. 最后,教师让部分学生回答答案,并校对答案。

Work on 3b:

1. 告诉学生们再次阅读短文内容,并回答3b中的所有问题。

2. 学生们先阅读这些问题,理解它们的意思,然后带着相关问题仔细回读短文,并在短文的相关信息处划线。

3. 让学生们回答问题,并校对答案。

②.

⑤.

4. 让学生读一下自己的答案,并改正答案。

Ⅳ. Post reading

Read and fill the blanks.

Fill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aragraph.

Tea (after water), the most popular drink in the world _______ (invent) by accident. It is believed that tea _______ (drink) 5,000 years ago. It ______ (say) that a Chinese ruler ______ (call) Shen Nong was the first ______ (discover) tea as a drink. One day Shen Nong _______ (boil) drinking water over an open fire. Some leaves from a tea plant ____ (fall) into the water and remained there for some time. It ________ (produce) a nice smell so he ______ (taste) the brown water. It was quite delicious, and so, one of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 ks _________ (invent).

2. Fill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aragraph.

Lu Yu, “the saint of tea”, ______ (mention) Shen Nong in his book Cha Jing a few thousand years later. The book describes how tea plants _______ and used to make tea. It also discusses where the finest tea leaves _______ (produce) and what kinds of water _______ (use).

3.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proper forms .

People believed that tea _______ (bring) to Korea and Japan during the 6th and 7th centuries. In England, tea ________ (not appear) until around 1660, but in less than 100 years, it had become the national drink. The tea trade from China to Western countries ______ (take) place in the 19th century.

Work on 3c.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forms of the verbs in the box.

1. 告诉学生们本学习活动的要求: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2. 让学生们读3c中的内容,理解每个句子的大体意思。

3. 学生们阅读句子内容,回想短文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单词并用其恰当形式填空。

4. 如果不能直接填上,可以再去阅读短文,在相关的内容处,再仔细进行阅读,找到相关信息,并完成句子。

5. Check the answers。

Ⅴ. Language points

1. by accident 偶然;意外地e.g. The little girl knocked the glass by accident.小女孩不小心碰落了玻璃杯。

2. ruler n. 统治者;支配者rule (统治) + (e)r →ruler 统治者

e.g. The new nation needed a modern-minded ruler. 这个新兴国家需要一位现代头脑的统治者。

3. boil v. 煮沸;烧开e.g. Boil the potato for 20 minutes. 把土豆煮20分钟。

4. remain v. 保持不变;剩余

①作连系动词,后跟名词、形容词、不定式、分词等做表语。指保持某种状态。

e.g. Peter become a manager, but Mike remained a worker.

彼得成为经理,可迈克仍是工人。

②作不及物动词,意为“剩余”。

e.g. Only a few leaves remained on the tree.

树上仅剩下几片叶子。

5. smell n. 气味e.g. The apples give off a sweet smell. 苹果发出非常甜的味道。

v. 发出气味;闻到e.g. I can smell some nice noodle soup.我能闻到香喷喷的面汤味。

6. national adj. 国家的; 民族的nation (国家) + al →national

e.g. The group of dancers wore national dress. 那群跳舞演员穿着民族服装。

7. without doubt 毫无疑问;的确

e.g. Li Na, without doubt, is the best tennis player in China. 毫无疑问,李娜是中国最优秀的网球运动员。

8. take place 发生;出现

①是不及物动词,不能用于被动语态;常指事先安排或事发有因的事情。

e.g. Her sister’s marriage took place at 8:00 today. 她姐姐的婚礼今天八点举行。

②辨析:happen则常指偶然发生的事情

e.g. I happened to see Peter on my way to the museum. 在去博物馆的路上我碰巧遇到皮特。

9. It is said that a Chinese ruler called Shen Nong was the first to discover

tea as a drink. 据说有一位叫作神农的中国统治者最早发现了茶可以饮用。

It is said that…是个常见句式,表示“据说……”, that后面接完整的句子。

e.g. It is said that thirteen is an unlucky number in many Western countries.

据说在许多西方国家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本单元还有一个类似的句式:

It is believed that…,意思是“人们认为……”, 其后同样接完整的句子。

e.g. It is believed that tea was brought to Korea and Japan during the 6th and 7th centuries.

人们认为,茶在六至七世纪传到了朝鲜和日本。

10.《茶经》是我国唐代一部有关茶叶及品茶的专著,作者陆羽。该书共

分三卷十节,全面叙述了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生产技术以及饮茶

技艺和茶道原理,享有“茶叶百科全书”之美誉。

VI. Exercises

一、选词填空

smell, remain, ruler, boil, national

1. October 1st is __________ Day in China.

2. Humans are the _____ of the earth.

3. When fish goes bad, it _______ terrible.

4. They _________ in that forest for a year.

5. Water ______ at 100℃.

二、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1. I found the key __________ (偶然) when I was cleaning the house.

2. The May 4 Movement ___________(发生)in Beijing in 1919.

3. He’ll succeed ____________ (毫无疑问) this time.

4. ________ (据说) Shen Nong was the first to discover tea as a drink.

5. Tea _________________(被带到) Korea and Japan during 6th and 7th centuries.

Homework

1. Read the passage several times after school.

2. Make sentences with these words:

by accident, it is believed that, take place, no doubt, be used for, fall into

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20

1 2 10.2.2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由角得平行线判定的三种方法。 2、能运用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索并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2、难点: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自学指导】 一、由角判定线平行: 如图①所示,为我们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简图, 1、探 究:由三角尺前后的移动位置知,∠1和∠2是同位角,且相等,则画出两条平行线。 归纳: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 ,那么这两条直线 。 简单地说:同位角 ,两直线 。 如图,∠1=130°,∠2=50°,能推出a ∥b 吗? 2 、探究 如图,若∠2=∠3,能推出a ∥b 吗? 归纳: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 ,那么这两条直 线 。 简单地说:内错角 ,两直线 。 如图,∠1= ∠2 ,且∠1=∠3, 能推出AB ∥CD 吗? a b

1 2 4 3 32 4112 3 、探究3 若∠1+∠2=180°,能得出 a // b 吗? 归纳: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 ,那么这两条直线 。 简单地说:同旁内角 ,两直线 。 如图:∠B= ∠D=45°,∠C=135°,问图中有哪些直线平行? 【知识运用】 1、如图,添加哪些条件能判定直线a //b ? 2、(1)从∠1=∠2,可以推出 // , 理由是 (2)从∠2=∠ ,可以推出c // d , 理由是 (3)如果∠1=75°,∠4=105°, 可以推出 // 理由是 3、如图,已知BE 平分∠ABD,DE 平分∠BDC ,并且∠ 1+∠2=90°,那么CD 与AB 平行吗?为什么? A B E D A C B a b

5.2.2平行线的判定(2)教学设计

5.2.2平行线的判定(2)教学设计 数学 人教版 中 七年级主备人 5.2.2平行线的判定(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及合作交流发现另两个判定方法。 (2)会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定两直线平行,初步学会用几何语言进行简单推理和表述。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地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2)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设计说明:通过做题复习前两种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为探究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做铺垫。) 1.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2.如图(1) (1)如果∠1=∠4,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 ∥CD ; (2)如果∠1=∠2,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 ∥CD ; 3.如图(2) (1) 如果∠1=∠B ,那么______∥________; (2) 如果∠1=∠D ,那么______∥________; (3) 如果∠A+∠B=1800,那么______∥________; 如果∠A+∠D=1800,那么______∥________; A D 如图(2) A B C D E F 1 2 3 4 如图(1)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语言流畅,生动活泼,文中设计悬念,引人入胜。学生在朗读对话中可以领略到小鸟和驯鹿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故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话来体现小鸟小鹿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深厚友谊。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读好对话,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鸟、驯鹿爸爸、小驯鹿的头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体会“小树”和小鸟间的美好交往 (一)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你知道会走路的树指谁吗?课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谁?(小鸟)

2、一天这样的故事发生了,(出示森林早晨的课件)教师叙说:“就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七彩的阳光洒向幽静的树林,雾气渐渐散去,树林从一夜的沉睡中醒过来了。瞧,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3、小朋友们,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交流。 4、读一读第一节,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想象“会走路的树”的美丽。 指名读,评议,齐读 (设计意图:美妙的音乐、美好的春天、美丽的“小树”构成了美的境界。学生通过听、读、想感受美,欣赏美,通过有声的语言再现美) 5、有一只小鸟看到这棵金色的会走路的小树,也和你们一样好奇,他说了些什么呢?哪只小鸟来问一问?(出示: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指导读好问话,通过“让”、“坐一坐”等词语,体会小鸟好奇、急切的心情) 6、哪棵会走路的树来回答可爱的小鸟?(指名学生朗读) 7、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和善、友好)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觉到的?找出句子用美妙的朗读来回答。根据学生的朗读顺序出示,指导朗读。 例如:

直线、射线、线段 导学案 教案

知识点:线段、射线、直线及其表示方法 问题情境1:判断几何语言表述是否正确 问题模型:判断直线、射线、线段、点的表示方法是否正确 求解模型: 例题:下列语句准确规范的是( ) A.直线a 、b 相交于一点m B.延长直线AB C.反向延长射线AO(O 是端点) D.延长线段AB 到C,使BC=AB 分析:A 选项中的点不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B 选项中直线不可以延长,C 选项中表示射线端点的字母要写在前面,故排除A 、B 、C 。 答案:D 练习: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 .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 .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 .线段CD 和线段DC 是同一条线段 答案:C 2. 延长线段AB 到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C 在线段AB 上 B.点C 在直线AB 上 C.点C 不在直线AB 上 D.点C 在直线AB 的延长线上 答案:B 3. 下列语句和图形相符的是( ) A.语句:点C 在直线AB 的延长线上 B.语句:线段AB 与直线a 不相交 C.语句:直线a 、b 、c 相交于点O 直线 表示方法:1.两个大写字母;2.一个小写字母 直线不可以延长,只可以延伸 直线上一点及其一旁的部分是一条射线;直 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是一条线段 射线 表示方法:1.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的字母在前);2.一个小写字 母 射线不可以延长,只可以反 向延长 线段 表示方法:1.两个大写字母;2.一个小写 字母 线段不可以延伸,只可以延 长或反向延长

D.语句:反向延伸线段AB 为射线BA 答案: D. 问题情境2:根据作图语句画直线与点 问题模式:已知一点与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出图形 求解模型: 例题: 读出下列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出图形 (1)两条直线n 、6,相交于点P . (2)直线l 经过A 、B 、C 三点,点C 在点A 与点B 之间. (3)直线a 经过点A 、B ,点P 不在直线a 上. 分析:体会点与直线的关系. 答案: 练习:1. 如图,已知三点A 、B 、C , (1)画直线AB ; (2)画射线AC ; (3)连接BC . 答案:略 2.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l 与直线m 相交于点A,直线m 与直线n 相交于点C,直线n 与直线l 相交于点B ; (2)点M 在直线l 外,点A 、B 、N 在直线l 上,并且点N 在A 、B 两点之间. 解:(1)如图 (2)如图 根据题意确定已知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先确定点,再经过该点的直线或不经过该点的直线 C A B l A B C n m A N B .M

5.2.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宁夏石嘴山市第八中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学案(无答案)

a C B 石嘴山市第八中学数学“导、学、练、评、批”学案式教学模式 年级:七年级下 课型:新授课 备课人:马少军 七年级备课组 时间:3月9日 学生姓名 家长签字: 5.2.2平行线的判定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能说出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 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3.提高作图能力和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经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探究过程. 学习难点:用几何语言描述有关平行线的推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引入定义 1.教师通过实物展台投影作业本的横格,请学生观察横格线是否相交?然后总结平行线的定义。 二、平行线定义,表示法 1.结合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行线的认识: 平行线是同一 的两条直线。在定义中注意三个方面① ② ③ 特别注意:直线a 与b 是平行线,记作“ ”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或 。 三、作图探究平行公理及平行公理推论 1.在转动教具木条b 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b 与a 平行? 2.用直线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 画直线a 的平行线,能画条 (2)过点C 画直线a 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 的平行线平行吗? 3.观察画图、归纳平行公理及推论. (1)平行公理: (2)画平行线的步骤一 ,二 ,三 ,四 ,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直线不相交则平行 B.两直线不平行则相交 C.若两条线段平行,则它们不相交 D.若两条线段不相交,则它们平行 2、过A 点分别画直线a 和直线b 的平行线。 四、精讲精练 例1:如图所示,在∠AOB 的内部有一点P,已知∠AOB=60° (1)过点P 作PC∥OA,PD∥OB; (2)量出∠CPD 的度数,说出它与∠AOB 的关系。

线段直线射线导学案

【课题】 4.1 线段、射线、直线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并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事实,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能够运用几何事实解释和解决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考点】 重点:1、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 2、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事实。 难点: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考点: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及直线性质的运用。 知识铺垫: 1. 2. ①将线段就形成了射线;②将线段就形成了直线。 联系: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新知讲解: 1.直线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1)如图的直线可记作直线______或记作直线_______. m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类似直线的表示,我们一起来探究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2.射线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如图就是一条射线,记作射线或记作射线. a 注意:射线有个端点,向个方向无限延伸.用两个大写字 母表示时,端点O应写在M的前面。 在下面的图中画射线AB、射线EF E 3.线段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a 如图就是一条线段,记作线段或记作线段.

A B 练一练: 指出下图中的直线、射线、线段,并表示出来 小组探讨课本第107页“做一做”。 (1) 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 (2) 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探究:经过一点可以画直线,经过两点能画直线,只能画。 (3) 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猜想:如果将细木条抽象成直线,将钉子抽象为点,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直线,简称“两点直线” 小试牛刀: 1、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这样的墨线,这是为什么? 2、在一个平面内,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三点中的任两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四点中的任两点可以画直线,最少可以画条直线、最多可以画条直线。 3、如图,已知平面上三点A 、B 、C. (1) 画直线AC ;(2)画射线BA ;(3)画线段BC. A . B . . C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 B.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C.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射线 D.经过两点有无数条直线 2、下图中共有几条射线?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射线有几条?分别表示出来. 3、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墙上,木条可以绕着钉子转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要想钉稳木条,至少要钉_____________个钉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4、表示一个点可用_____________来表示,表示一条直线可用_____________小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它上面任意_____________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5、三条直线每两条都相交,则最多有_____________个交点,最少有__________个交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 侧重于读,要求读出感情;采用激疑、导疑、质疑、解疑等学习方式;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教学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创设一些情景(如配乐朗读、续编故事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知道会走的树是驯鹿。 2.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自己能续编故事。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动物头饰。 五、教学流程 (一)看图激趣,揭疑导入 1.《出示驯鹿角的课件》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看,这像什么? 2.小朋友们的想像可真丰富,其实呀,这是一棵会走路的树(板书课题)。这棵树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们翻开书,自己看看。 3.噢!原来这是驯鹿的角啊!(出示完整鹿的课件) 4.过渡:是谁以为驯鹿是会走路的树呢?小鸟与鹿爸爸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品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从而体会驯鹿爸爸与小鸟的友善交

往 1.驯鹿爸爸和小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要通过动感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这棵树与小鸟形影不离,相处得非常快乐。同时穿插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情,读出爱,读出文字的精彩。教师要指导读好对话,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小鸟好奇、急切的心情以及驯鹿爸爸热情、友善的态度。) 2.(小组讨论交流)这棵树带着小鸟去过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呢?(这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要使学生理解鹿爸爸乐意帮助别人,应注意充分发挥动感课件的作用,突破难点。) 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只要想象合理,应尊重并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同时配上音乐。) 4.齐读一至四自然段。 (三)精读五至九自然段,感受小驯鹿与小乌相见的惊喜与激动 1.第二年春天,小鸟又回来了,她看到了什么?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第五至九自然段。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让学生自读自悟) 2.指名读课文。(读中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同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3.质疑,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续编故事,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1.(出示课件)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编一编,看谁编的故事最吸引人。 2.续编故事表演。 评析: 1.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出种种情景,引导学生与文本不断对话,积极主动地发掘文本的含义和感情,甚至超越文本创造意义,而教师充分理解、尊重学生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新学网首页 > 语文 > 数学 > 物理 > 化学 §5.2.2平行线的判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经历探究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设计说明:复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为探究利用角的关系判断两直线平行做好准备,由平行公理推论自然引入新课。) 1.如图,已知四条直线AB、AC、DE、FG (1)∠1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 ________角. (2) ∠3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3) ∠5与∠6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4) ∠4与∠7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5) ∠8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2.如果a∥b ,b ∥c ,那么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平行线的判定(二)

5.2.2 平行线的判定(二)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初步了解推理论证的方法,会正确的书写简单的推理过程。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及运用 难点:会正确的书写简单的推理过程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过哪些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二、例题 例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解:这两条直线平行。 ■/ b丄ac丄a (已知) ???/ 1 = / 2=90°(垂直的定义) ??? b //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说明b // c吗? 方法一:如图(1),利用“内错角相等俩直线平行”说明;方法二:如图( 2),利用“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 (1)(2) 注意:本例也是一个有用的结论。 例2如图,点B在DC上,BE平分/ ABD, / DBE= / A,则BE // AC,请说明理由。 分析:由BE平分/ ABD我们可以知道什么?联系/ DBE= / A,我们又可以知道什么?由此能得出BE // AC吗?为什么? 解:??? BE 平分/ ABD ???/ ABE= / DBE (角平分线的定义) 又/ DBE= / A ???/ ABE= / A (等量代换) ? BE // 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注意:用符号语言书写证明过程时,要步步有据。 1 n 2 ~i b c a A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和反思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和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目标: 1、本课八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和反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儿童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通过多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调动情感 1、教师情境导入:草木茂盛的树林,鲜花盛开的草地(出示挂图)。这里的风景美吗?就在这个小树林里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树林里的鸟儿们都唱起了欢乐的歌。在一棵树上,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探着头。睁着黑豆般的小眼睛,这儿看看,那儿瞧瞧,她沉浸在着迷人的`景色中。忽然,小鸟惊叫起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小鸟看到了什么?(学生猜后)原来她看到了一棵会走路的树,揭题,板书:会走路的树。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们一定和小鸟一样的惊奇!你们的小脑袋里有哪些疑问,请快提出来吧。学生的疑问大致是:树怎么会走路呢?会走路的树究竟是什么?……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那美妙的故事吧。[从美妙的画面入手,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给孩子们美的享受,有设下了悬念,读文做情感的铺

垫。] 二、读中感悟放飞想像 (一)、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1、过渡:这篇课文是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故事从一个春天的早晨开始,小学语文教案《《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和反思》。(课件)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2、这时,一只小鸟看到了这棵会走路的树,非常好奇,它问了些什么呢?(出示句子:“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自由地读一读。 谁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评:小鸟充满了好奇心。 还有谁来读?· 评:老师从你的声音中听出了小鸟充满了好奇心,要是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再充满好奇,就更好了。 再试试看。···评:有进步了。 还有谁想读?··评:声音好听,表情丰富。 让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 3、小鸟这样问了,小树怎么说的呢?(出示:“当然可以,来吧!”) 自由读一读。 谁来做小树说一说。评:小树干脆、热情。 你再读读看。·评:真干脆、真热情。 还有谁想读?·评:也干脆、也热情。 还有谁想和他比赛?评:多么干脆,多么热情。 4、谁愿意做小鸟和小树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直线、射线、线段 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4.2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执教者:金峰初中吴盛兵 【学习目标】 1、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 2、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3、初步体会几何语言的应用. 【学习重点】探究“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学习难点】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的相互转化.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系:1、将线段向无限延伸可得到射线; 2、将线段向无限延伸可得到直线; 3、线段和射线都是的一部分. ★学习语言,探究新知 问题1.动手画一画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点A能画出几条直线? (2)经过两点B、C 能画几条直线? 一、直线的基本性质: ; 可以简单说成:. 1、直线:记作 或记作 2记作 或记作 3记作 或记作 趁热打铁 1.判断下列几何语句是否正确 ①记作:直线A () ②记作:射线AB () ③记作:线段FE () A B C A B l l O A A B A E F ——1——

④ 如图,射线AB 和射线BA 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 ) 1、点A 在直线l ;直线l 点 A . 2、点B 在直线l ;直线l 点 B . 两条不同的直线有 公共点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 ,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 . ★丰富语言,应用新知 1、请根据图形,写出相应的几何语言. ① ; ② ; ③ . 2、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 直线EF 经过点C ; (2)点P 在直线l 外; (3) 经过点O 的三条线段a 、b 、c ; (4)线段AB 、CD 相交于点B. 教师寄语:如果把人生比作线段,希望同学们像射线一样勇往直前,开创像直线一样无限美好的未来! C A B l B l A l B ——2——

5.2.2《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

平行线的判定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成功目标 1.掌握由角得平行线判定的三种方法; 2.能运用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重、难点) 二、成功自学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怎样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如图1所示,为我们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简图,

在画图的过程中什么角保持不变_______________ 归纳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那么这两条直线; 简单地说:同位角,两直线; 几何语言:∵∠1=∠2(已知) ∴AB∥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右图∵∠1=∠2, ∴_______∥________()。 ∵∠2=∠3, ∴_______∥________()。 三、成功合作 1.(6分)如图,∠1=∠2=55°,∠3等于多少度直线AB,CD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

归纳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那么这两条直线; 简单地说:内错角,两直线; 几何语言:∵∠1=∠2(已知) ∴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如图,∠1=55°,∠2=125°,∠3等于多少度直线AB,CD 平行吗说明你的 理由. 归纳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那么这两条直线;

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两直线; 几何语言:∵∠1+∠2=180o(已知) ∴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如图,由下列条件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根据. (1)∠1=∠2,可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3,可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C=180°,可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分)已知:如图,a⊥c,b⊥c。求证:a ∥b。 结论: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线的判定2

4.4平行线的判定(2)(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基本格式和平行线判定方法的推理过程. 2、学习简单的推理论证说理的方法. 3、通过简单的推理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的习惯和方法。 教学重点:平行线判定方法2和判定方法3的推理过程 教学难点:判定定理的形成过程中逻辑推理及几何解题的基本格式。 教具准备: PPT 小视频(引用乐乐课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2、结合图形用数学语言叙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3、我们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时,有几条定理?那么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除了方法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二、探究新知 1、如下图,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有一对内错角相等,即:∠1=∠2,那么a与b平行吗? 分析后,学生填写依据. 解:因为∠1=∠2(已知)∠1=∠3(对顶角相等)所以∠2=∠3(等量代换) 所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如下图,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有一对同旁内角互补,即:∠1+∠2=180°,那么a与b平行吗? 分析后,学生填写依据. 解:因为∠1+∠2=180°(已知) ∠1+∠3=180°(邻补角的概念) 所以∠2=∠3(等式的性质)所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归纳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和判定方法3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有一对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有一对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4、归纳所学的三条判定方法的简单表述形式: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例3 如图已知AB∥CD,∠ABC=∠ADC.问AD∥BC吗? 解:因为AB∥CD(已知) 所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因为∠ABC=∠ADC (已知) 所以∠ABC-∠1=∠ADC-∠2 即∠4=∠3(等式的性质) 所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讲解例4 先让学生思考后让学生试着解题,最后师评论。 三、小结与练习 1、练习(见第11、12张幻灯) 2、小结:(见乐乐课堂视频) 四、布置作业 P95 A组4、5小题 后记:老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做好牵针引线的工作。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在巩固练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注重图形的变化,在图形中为学生设置易错点再及时纠错。

语文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语文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鸟和驯鹿之间纯真的友谊,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字词,感受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欢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树齐读——树 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树呢?(柳树、杨树、松树……) 小朋友们看过的树可多了,它们的根都深深地扎在地下,会走动吗? 2.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认识一种与众不同的树。 用彩笔板书:会走路的“路”是个生字,因为我们走路需要用到

脚,所以“路”是足字旁,右边是“各”,用脚走了各种各样的路。 齐读课题——会走路的树 3.读了这个题目,小朋友们有什么疑问吗? 这棵会走路的树到底是什么样的呀?答案就在课文中,让我们赶快去认识它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思考:课文里会走路的树究竟是指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早晨好奇有趣陪 走路大概激动角 a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b读时有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注意“好”、“角”、“激”、“趣”等字的读音) c齐读生字词。 d去拼音读。 e开火车读。(小朋友们把文中的词语读得非常准确,把这些词语放进长句子中还能读好吗?)

6.1线段、射线、直线 (1)导学案

6.1线段、射线、直线 (1)学案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区分“线段、射线、直线”,掌握其表示方法,理解并能运用相关性质、 公理; 2.感受美妙多变的图形世界中,培养观察、分析、比较、探究等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组间竞争等形式,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增强进取意识,激发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学习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 学习难点: 掌握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 1. 阅读课本P148~P149,写出疑问: 2. 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⑴过两点B A 、分别画一条直线; ⑵经过两点B A 、画一条直线。 二、探索活动: 1. 情景创设: 为了吃到骨头,小狗可能走的路线有几条?你认为小狗选择的哪条路线是最短路线?请说明你的理由。 2.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__________________最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做一做: 请大家观察P147地图,由火车站到汽车站,你可以走哪些路线,其中你认为哪条路线是最短的?为什么

4.(1)如图:线段可以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那么图(1)的线段可以记作_____或_____或_____。 (2)射线可以用表示端点和射线上另一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 (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前面) 那么图(2)的射线可以记作_____ (3)直线可以用表示直线上任意两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 来表示。 那么图(3)的直线可以记作_____或_____ 5.议一议: (1)图中以A 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以B 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以C 为端点的 线段有条?以D 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图中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A B C D (2)下图中各有多少条线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 三、巩固练习: 课本P 149 练一练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A B a A B 图1 图2 A B 图3 m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下 5.2.2平行线的判定(1) 授课教师: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 郝宏文

5.2.2平行线的判定(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会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定两直线平行,初步学会用几何语言进行简单推理和表述。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地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三、教学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四、教学教具:多媒体、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如何用平行线的定义及平行公理的推论来说明两直线平行(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如果用平行线定义难以说明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平行公理的推论对条件要求较强,要有三条平行线,且其中的两条分别与第三条平行。你能否运用这两种方法来说明下面这两个问题的道理? 如果只有a、b两条直线如何判断他们是否平行呢?说明这两个途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二)新授

321 G H F E D C A B A B C D E 12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让学生回忆并叙述上节用三角板和直尺过一点P 画已知直线AB 的平行线的过程,你能发现这种画法实际上是画一对什么角相等吗?(让学生观察图形后回答,这两个角是直线AB 、CD 被EF 截得的同位角)。 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述平行线判定公理: ∵∠1=∠2 (已知) ∴a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练习: 1.已知∠1=54°, 当 时, AB ∥CD ?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的推导 先采用探讨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能不能从内错角之间的关系或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让学生观察图形分析∠1与∠2在什么条件下满足判定方法1,引导学生分析角之间的关系,发现新结论: 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简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述上面的推理过程 已知:直线AB 、CD 被EF 所截,∠1=∠2, 求证:AB ∥CD 证明:∵∠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练习:已知:∠1=∠A=∠C,

(完整版)《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课题《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类别:初中 学科:七年级数学(下册) 姓名:刘勇 学校:开原市靠山中学 【教案背景】 1、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2、学科:七年级数学下册(新人教版) 3、课时:第1课时 4、学生情况:目前,虽然我校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学生的个性活泼,学习积极性高,而且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完“三线八角”,初步了解了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及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是具备学好这节课的基础的。本学期学生初步接触推理证明,逐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教学课题】 数学七年级下册(新人教版)5.2.2平行线的判定,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节 【教学内容分析】 "平行线的判定"是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这一课 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通过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想象有转动的过程中存在有相交的情况,从而得出概念及平行公理,那么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想象两条线存在平行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两直线平行的有关判定方法。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分析、归纳等过程,从而获得相关知识,增强学生数学实践体验。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经历探究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已有知识,同时这学习新的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2’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会走路的树 2.通过昨天的学习这棵会走路的树就是指什么呀?(驯鹿)会走路的树就是指小驯鹿么?评价:这句话说得多完整呀!/说得真好! 3.师:这篇课文就是讲驯鹿爸爸、小驯鹿和小鸟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二、精读第1~2自然段6’ 1、小朋友,小鸟一开始知道他叫小驯鹿么?(不知道)那小鸟和会走路的树是怎么认识的呢?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引读1~2自然段: 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世界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驯鹿和小鸟就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早晨认识的,听,鸟儿们唱起了欢乐的歌,它东看看西瞧瞧!突然他就看见了这棵会走路的树,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生读。 3.小鸟怎么说的呀?指名。小树怎么回答的?指名。(出示:小鸟看见了。。。。) (1)小鸟你是好奇地问会走路的树,你好奇什么呢?(这棵树怎么会走路?)能给好奇换个词吗? (2)指名读(3生)

评价:树是植物,怎么会走路呢?的确让小鸟觉得很好奇。→我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树,的确太奇怪了!→小鸟是多么想到小树身上坐一坐呀!→齐读 (3)走到学生中间,问“我能到你身上….”教师随机问。 评价:小树回答得多干脆呀!→我听出来了,这棵小树很热情!→真是棵热情友好的小树! →让我们一起来做热情友好的小树,爽快地答应小鸟吧!齐读。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现在就请小女孩来做好奇的小鸟,小男孩来做热情的小树。 4.听出来了,小树和小鸟之间多么的友好啊!读读这一句话,(出示:玩了好一会。。。)从哪感受出小树对小鸟的友好。(超级链接,点红关键词语) 评价:想坐一坐,没想到小树带着他玩了好一会儿。→小树不光带着小鸟玩,还把小鸟安全地送回家,多好呀! 三、精读第3自然段10’ 过渡:美好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从这天开始呀,小鸟和驯鹿就真的成了好朋友,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从哪里看出他们彼此非常友好的呢?指名说。 交流: 1.出示句子: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 ▲指名读。 ▲你有没有听出他哪个词语读的特别好?(学生读得好就问/学生读得一般好可以这么说,老师听出来了,他在朗读的时候啊

《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江夏四中----蔡晚荣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强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会用几位语言描述几何图形,能根据几何语句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学习重点]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2.建立几何语句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及三种几何语言之间的转换。 一、情境引入,目标导学 [课堂前置·进门测] 1.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 2.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问题1:经过点A能画几条直线? 经过两点A、B能画几条直线?

2.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事实: (1)经过两点有条直线,并且只有条直线。 简单说成 (2)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原理的例子。 (3)直线的表示方法: ① ② (2)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3)当直线遇到直线: (4)你能用适当的语句表述下图中点 与直线的关系吗? 4.线段、射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

记作:线段AB记作:线段a (2)射线的表示方法: 记作:射线OP记作:射线b 5.判断对错: ①记作:直线A() ②记作:射线BA() ③记作:直线ab() ④记作:线段BA() ⑤画一条2cm的直线。() ⑥如图,直线AB和直线AC表示的是同一条直线() ⑦如上图,射线AB和射线BA 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 6.我说你画:已知点O、P、Q(如图) ①画线段PQ②画射线op③画直线OQ 三、初用新知,小试牛刀。

し (一)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EF经过点C (2)点P在直线外。 (3)线段AB、CD相交于点B (二)讲一讲:请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图中的关系。 四、当堂检测,达标反馈。 1.表示下列图形;: (1)(2)(3) 2.按下列语言作图 (1)连接AB.CD (2)作直线AD (3)作射线CB,交直线AD于点O (4)过点O作一条直线,交线段AB于M.交线段CD于N. 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点A、B、C,每过两点画直线,可以画几条? 4.指出下图中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有多少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