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禅宗_顿悟_论中的时间意识及其现代意义_詹冬华

禅宗_顿悟_论中的时间意识及其现代意义_詹冬华

禅宗_顿悟_论中的时间意识及其现代意义_詹冬华
禅宗_顿悟_论中的时间意识及其现代意义_詹冬华

《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No.1

在佛教思想史上,“顿悟”论渊源有自,影响深远。在禅宗看来,所谓“悟”就是“明心见性”、“识心自度”,是主体心念的当下澄明。这种“悟”不是舍却身心并迁跃至另外一个心地之境,而是自我本心的瞬刻证悟。因为,并没有另外一个真心需要被发现,彼心即是此心,前念迷则凡,后念悟则佛,因此,“悟”只是心念之间的顿然转换。同时,这里的“悟”并不期待着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任何时节和场所、一切日常的行住坐卧都是悟的契机,此亦即南宗禅所谓的“顿悟”。禅宗“顿悟”的解脱论和修行观依据一种独特的时间体验,问题的关键在于,瞬间即永恒何以可能?如何为这种独特的时间体验解码?这样的时间意识对现代人又有哪些启示意义?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析。

一、无念无住:破除对时间的执念

时间体验是解读禅宗顿悟论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点

已为前贤所注意到。李泽厚认为,禅宗的顿悟是在感性经验中达到超越同时又不离开感性,其“最突出和集中的具体表现,是对时间的某种神秘领悟,……这可能是禅宗的哲学秘密之一”[1](P196)。铃木大拙在比较历史和禅时也认为:“历史与禅都关涉着时间,但有本质上的区别。历史对于非时间性(Timelessness)毫无所知,甚至把它当作一种虚构;禅却反要贯穿时间与非时间。这就是说,非时间存在于时间,时间也存在于非时间。禅的生命呈现在时间与非时间的矛盾。”[2](P310)李泽厚和铃木都从某个理论维度触及到了禅宗的时间问题,两者的观点都非常精到且深刻。毫无疑问,就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而言,上述二者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启示与指引。那么,南宗禅究竟是如何在感性中达至超越的,其时间体验的心理机制是什么。这里结合慧能的顿悟禅思想,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浅解答。

慧能的顿悟禅思想可以用“无相”、“无念”、“无住”这“三无”来概括,《坛经》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

禅宗“顿悟”论中的时间意识及其现代意义

詹冬华,赖大仁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南宗禅的“顿悟”追求在瞬间达至永恒,强调不执著于诸法的流变无常,而一任心念的顿然转换。因此,其对过去与未来都不关心,既无所保留,也无所期待,它只在当下的显隐、生灭交替中洞见时间的本相。禅宗的顿悟还表现于对时间的圆融性体验。在这里,时间前后互摄,彼此映现,原有的时间秩序被打破,时间呈现为一种灵动活泼、圆满自足的状态。禅宗的时间体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开放敞亮的襟怀和姿态,坦然面对时间的流逝,并在对碎片化、“非历史”的时间感的深刻反思中追求永恒的意蕴。

关键词:禅宗;顿悟;时间意识;空观;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691(2009)01—0121—06

收稿日期:2008-10-21

基金项目:2008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诗学时间研究”(项目编号:WX0809)和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1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詹冬华(1976~),男,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博士。

赖大仁(1954~),男,江西师大文学院教授,江西师大文艺学博士生导师。

121

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3](P31)那如何理解这“三无”呢,慧能作了明确的解释:

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系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3](P32)

这里的“相”指事相,所谓“于相而离相”,就是参与到日常性的事物当中,虽有闻见身触觉知,但不执著于这些外境。“无念”也有同样的涵义。“无住”则与时间性相关。一方面是指万法刹那间生灭变现,没有固定常居的东西。这一点与佛教的缘起论是紧密关联的,正因为诸法没有自性,所以也不可能“住”而不迁。另一方面,是指人的心念在瞬刻之间转换,不作丝毫停留。所谓“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这里的不住,有点类似于柏格森所说的心理绵延。柏格森认为,科学和理性总是习惯于把本无间断的心理时间分割为一个一个的瞬间点,将其数量化。因为这是对绵延和运动进行分析的首要条件。但是,

“呈现在我们意识中的绵延与运动,其真正本质在于它们总在川流不息;……绵延所具有的瞬间性并不是同一的或外在于彼此的。它们在本质上是多样性的,是连续性的”[4](P73~74)。慧能所说的不住既是指外在诸法的流变无常,同时也指内在心念的转续变换。既然不住是万法的本性,那就没有必要执著于外境而生起诸般妄念了。所以,慧能所说的“不住”,还有不执著的意思。只有不执著才能无念,何为无念?慧能说:

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3](P60)

所谓“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就是一己之心念不作任何停留,没有预定的目的。随念生续,遍见法相,却没有执著之想,六识不染六尘,来去自由,才得以解脱。由此,无念并不是什么都不去想,剿绝任何的情识思量,一味地追求那寂灭虚空的清净之境。如果是这样,那清净之境倒恰恰成了捆缚心念的缧绁。所以,真正的无念是“于念而不念”,任由其刹那间生灭转续。慧能认为,人的本性清净,只是常人总是被妄念所迷,丢下自家的宝藏,向外寻求清净佛性。而事实上,“不见自性本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故知看者却是妄也”[3](P36)。

如此,不起妄念,随缘任运,便是求得解脱的不二法门。其后有马祖的洪州禅,主张“平常心是道”,劈柴担水,无非妙道;饥餐困眠,皆是修行,不能说没有受到慧能禅的影响。

慧能的无住无念、任运自在,与老庄的虚静、坐忘有异曲同工之处。从慧能的禅理论来看,他并没有像僧肇那样从本质上将时间证空,得出“物不迁”的结论。他还是遵循佛教的基本教义,认为诸法是迁变无常的。对时间迁流的认同成了后世禅宗时间意识的基本涵义。这正是禅宗与老庄玄学的契合之处。可以看一则公案:

问:“和尚在此多少时?”师曰:“只见四山青又黄。”又问:“出山路向甚么处去?”师曰:

“随流去。”……僧去招之。师答以偈曰: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5](P146)大梅法常禅师为南岳怀让系下二世法嗣,从其与禅僧的问答中可以看出,早期禅宗是以山岩云水作为依凭来体验时间的,从其勘破时间的方式及个体的生存态度来看,这实际上是庄子时间观的延续。四山青了又黄,枯木逢春,正是自然时间的迁变使然。但禅师并不恋往追来,伤时叹逝,只是一任随流而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禅宗的时间是摒弃情感体验的。

不过,慧能在体认外界客观性时间的同时,更重视内在的主观时间。他认为主观的心理时间也如万法一般,刹那间变迁,念念相续,不可断绝。这一思想直接来源于佛教,是老庄传统中所不曾有的。老庄哲学所要解决的,是无限的宇宙(自然)时间与有限的生命时间之间的矛盾。其超越的方式不外于“以人合天”,亦即使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大道相冥合,安于时变,顺生任化,从而求得精神的绝对自由。慧能从佛教的基本教义出发,认为万法都是心识的变现,是六识所遍达的诸境。《坛经》云:“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元不有。故知万法,本因人兴。”[3](P58)这样,万法的变化只不过是心识的变动而已,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就统一起来了,“万年一念,一念万年”[5](P1309)。时间的长短、前后、疾速等等差别只不过是主观之心识作用的结果,实际上都是“空”的。在心理时间的流逝过程中,念念相续而不住,但每一个心念都有悟的可能。在禅者看来,这种相续不住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铃木曾举过一个例子,日本的泽庵和尚告诉他的武士弟子柳生但马守,武士的心必须永远保持“流动”的状态,而“当心停滞在任何场所,就意味着这个流被打断,而正是这种打断,是对于心的健康有害的。以武士

122

而言,其意义乃是死”[6](P45)。因为,只要心稍作停留,它就会陷入拟议思量当中,而与禅悟就南辕北辙了。所以,慧能说念念不住是人的本性,也可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在慧能看来,迷与智、众生与佛都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故知不悟,即是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3](P58)。从悟的过程来看,的确是一瞬间完成的,所以名之为“顿悟”。顿悟最关键的就是破除执念、直指本心,使得自己的本性(自性,也即佛性)在悟的当下呈现出来。前念、今念、后念,等无差别,只要证得本心,便是正念。

慧能所说的念念不住的确是将外在的客观时间转到了内在的心理时间。而心理时间离不开记忆与期待,离不开当下的感知。正是心灵的这些功能才会有所谓的时间感存在。在早期佛教中,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到禅宗,则是竭力排除对过去事物的印象。正如法尔(Bernard Faure)所说:“为了达至无念的完美境地,早期禅宗表现出一种要排除任何精神意象的强烈倾向。禅宗强调当下的纯粹体验,之所以排斥记忆,是因为它有一种非思量性的观念:悟不是柏拉图式的记忆,也不是普鲁斯特式的对过去事情的回想。”[7](P184)慧能所开启的禅宗顿悟思想确实不注重过去的时间,这在后世禅门公案中随处可见:

问:“和尚年多少?”师曰:“秋来黄叶落,春到便开花。”[5](P845)

(洞)山云:“汝父名什么?”师曰:“今日蒙和尚致此一问,直得忘前失后。”……闽师问:“寿山年多少?”师曰:“与虚空齐年。”曰:“虚空年多少?”师曰:“与寿山齐年。”[8]洞里无云别有天,桃花似锦柳如烟。仙家不解论冬夏,石烂松枯不记年。[9](P372)

可见,禅宗对时间的主观体验纯粹是当下性的,过去是一种尘业,无需记挂心头。将来还没有到来,所以也不入当下的心念。既无所保留,也无所期待,所有的烦恼便无从生起。因此,只有现在才是真实的。但“现在”也不能为心念所执,“现在”处于显隐、生灭的交互之中,只要执念一生,它就不存在。这或许就是禅宗从瞬间跃至永恒的秘密。

二、瞬间即永恒:一种独特的时间体验

如前所述,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宗的顿悟是一种独特的时间体验。李泽厚将这种体验概括为“瞬刻即永恒”。他认为,顿悟之“顿”所关涉的正是时间的瞬刻与宇宙的永恒的关系问题。在特定的条件下,悟者突然感觉到这一瞬刻

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现、未融合为一体,物我、生佛之间没有界线,不知自己何所从来,何所由来。没有彼此的分隔,没有因果的限制。佛即我,我即佛。这时,时间是瞬刻永恒的,空间是万物一体的,这是禅的最高境界。用禅宗的话语来说就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景德传灯录》云:问:“达摩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时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8](卷4,《舒州天柱山崇慧禅师》)

问者所持的是一种分别知,这种分别根源于自我与世界的二元性。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生命时间)是可以分出前后的,他比年长的人要晚,比年幼的人要早。所以,他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达摩未来中土之前是什么样子。对于参禅者来说,这种分别心是顿悟解脱的最大障碍。在佛教中,过去、现在、未来构成了不断轮回的三世,但在禅宗,为了能够超越时间,它必须消除这三世之间的差别。其所采用的方式有几种,其一是忘记过去,不问未来,实际上也就是忘记时间:

(武)后尚问师甲子。对曰:“不记”。帝曰:“何不记耶?”师曰:“生死之身,其若循环,环无起尽,焉用记为?况此心流注,中间无间,见沤起灭者,乃妄想耳。从初识至动相灭时,亦只如此。何年月而可记乎?”[8](卷4,《嵩岳慧安国师》)师问:“今日是几?”僧云:“不知。”师云:“我却记得。”僧云:“今日是几?”师曰:“今日昏晦。”[8](卷8,《洞安和尚》)与此相关联的是,禅宗也不强调一味地沉思默想。当年六祖慧能将要入灭,石头希迁问六祖百年之后他该往哪里去,六祖说:“寻思去。”石头谨遵师父教诲,整日专心打坐,后经人点拨才知道,原来六祖的意思是叫他去投奔已在吉州弘化的青原行思禅师,也即石头的师兄。南岳怀让“磨砖作镜”点化马祖道一的公案也是一个绝好的例证。不难推知,禅宗对沉思冥想式的修行方式基本上是排斥的。因为,冥想不可能臻达铃木所说的“无时间”(Timelessness)的境地。正如法尔(Bernard Faure)所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冥想很可能会使那种被‘滑溜的时间’(奥古斯丁语)所俘虏的感觉更加明显。因为,禅僧们时刻默诵‘光阴似箭’,他们坚定的认为,每过去一刻都会减少在生命中达至觉悟的机会。”[7](P184)因此,禅者要想悟,对时间应该是漠然于心的:洞山云:

“和尚住此山多少时?”师云:“春秋不涉。”洞山云:“此山先住,和尚先住?”师云:“不知。”洞山云:“为什么不知?”师云:“我不为人天来。”[8](卷8,《潭州龙山和尚》)禅者,人与时间并不相涉,他只为“悟”而来,也只为

123

“悟”而去。因此,外在的“人天”若不能提供“悟”的契机,那便不属于禅者的生命所系,“我”只以“悟”的方式为自己命名。对时间的这种体验也关涉到禅宗的生死观:

天地无物也,我无物也,然未尝无物。斯则圣人如影,百年如梦,孰为生死哉!至人以是独照,能为万物之主,吾知之矣。汝等知之乎?[8](卷4,《天台山佛窟岩惟则禅师》)

问:

“和尚年多少?”师曰:“今日生,来日死。”[8](卷11,《韶州灵树如敏禅师》)

问:

“生死到来时如何?”师曰:

“遇茶吃茶,遇饭吃饭。”[8](卷11,《益州大随法真禅师》)

禅宗以般若知来看待生死,烦恼即是菩提,生死不异涅槃。所以,也只有在生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对生死的解脱。生死的细节遍布于生命的每一个边边角角,生死到来,不需要特别的仪式或准备,因为它就在日常生活中。

禅宗消除时间差别的第二种方式是时间的圆融互摄。也即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相互包含,融通无碍。这种时间观来自《华严经》。《华严金师子章·勒十玄第七》云:师子是有为之法,念念生灭。刹那之间,分为三际,谓过去现在未来。此三际各有过现未来;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为一段法门。虽则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名十世隔法异成门。[10](P65)

法藏在《华严义海百门·镕融任运门第四》中说:“融念劫者……由一念无体,即通大劫;大劫无体,即该一念。由念劫无体,长短之相自融,乃至远近世界,佛及众生,三世一切事物,莫不皆于一念中现。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现,念既无碍,法亦随融。是故一念既见三世,一切事物显然。经云:‘或一念即百千劫,百千劫即一念。’”[10](P110~111)心之闪念,并没有定体,它既可以照现一刹那,也可以包含极长之一劫,所以,时间三际中的一切都可以在一念中显现出来。心与法之间自然圆照,融通无碍。此即“一念万年,万年一念。”禅宗深受华严宗圆融思想的影响,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照时间:

福州严峰师术禅师,开堂升座,极乐和尚问曰:“大众颙望,请震法雷。”师曰:“大众还会么?还辨得么?今日不异灵山,乃至诸佛国土,天上人间,总皆如是。亘古亘今,常无变异。作么生会无变异底道理?若会得,所以道: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5](卷10,《严峰师术禅师》,P614)

禅师以当下之一念来涵盖天上人间、亘古亘今,这种观念直接脱胎于华严宗的时空圆融思想。华严宗有一个非

常重要的思想,即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认为万事万物都只是一个理,只是其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用。事与事之间各各独立,但又相互包含,任何一个东西都包含其他一切东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表现在时间意识方面,那就是每一个瞬刻都包含其它一切时间,过、现、未这三世相互涵摄,彼此沟通。禅宗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师曰:“一百年前,五十年后看取。”[8](卷15,《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

问:“和尚住此来有何境界?”师曰:“丫角女子白头丝。”(同上)

不难看出,禅宗对时间的圆融体验,打破了原有的时间秩序。每一世都可以映照其他两世的一切。每一瞬刻都各自圆足,又互摄互现。在这里,时间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环形的,而是相互连缀彼此圆通的网状结构,一如那光华熠熠的华严珠网。在僧肇看来,过去、现在、未来各住一世,彼此无法沟通,每一瞬刻皆是前后际断,僧肇是通过强调时间的间断性来否定其连续性,既而证出“物不迁”的结论。禅宗的体验正好相反,认为三世是相通的。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与僧肇相反的逻辑思路,而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恰恰是为了打破那种强大的时间逻辑控制:僧问:“故岁已去,新岁到来,还有不涉二途者也无?”师云:“有。”云:

“如何是不涉二途者?”师云:“元正启祚,万物惟新。”[8](卷15,《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

在世俗的经验里,故岁往,新岁来,人们送往迎来,时间是连续的。每一个瞬刻都是这样,将来的时间经现在成为过去,这是实实在在的时间之流,除此之外不可能有任何其它的时间。但在禅者,时间却可以不关涉到“往”与“来”:“元正启祚,万物惟新”。这里的“元正”即元旦,“祚”指年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随着元旦的到来,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万事万物都焕然一新。从字面上看,禅师的回答不仅没有超出常识,而且回答得还不全面,只说到了“迎新”,却没有“送往”。但是,禅师对时间的理解确实超越了惯常的二元论思维(“不涉二途”),并道出了时间的本相。在这里,时间不是过去和现在相连续,而是每一瞬间都当下现前。一切时都各自圆足,绽出顿悟永恒的禅机。因此,现在也是新,过去也是新。“往”与“来”的分别没有意义,二者本无差别。这也即是禅宗所说的“日日是好日”。因此,在禅者的眼中,每一个日子都携带着顿悟的消息,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绝妙的“入处”。消除了这种分别见,当然是“万物惟新”了。下面的偈语说得更分明:

上堂云:

“昨宵年暮夜,今朝是旦岁。都大寻常日,世人

124

生异见。不解逐根元,只管寻枝蔓。新旧只如今,子细分明看。若也更商量,秦时铎铄钻。”[9](P375)

“新旧只如今”,只是人们以分别的眼光来观照时间,所以会生出许多“异见”。在一个获得了禅悟的人那里,时间就以它本来的面貌展现出来。

傅伟勋先生认为:“在禅者的顿悟体验,每日每时便是当下呈现的绝对境界;能否当下呈现,端在我们的本心本性有否顿悟醒悟。禅者顿悟的‘顿’,便是铃木所要说的时与非时的互相交叉。所谓当下顿悟的‘当下’,所指的是随时随处,而不是定时定处。”[2](P310~311)这个观点有3处可注意,一是顿悟的发生条件(本心自性的呈现);二是“顿”的时间性特征(时与非时交叉);三是顿悟契机的获得(当下现成)。本文第一部分(“无住无念、自在任运”)讨论的即是顿悟生发的心理机制。第二部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则是从思想渊源上对禅宗的时间意识作了一个简略的描绘,其中也涵盖了对顿悟的时间与非时间问题的初浅论述。有关顿悟的契机,实际上就是佛禅所说的“时节因缘”(Temporal Conditions)。《涅槃经》云:

“欲知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佛性现前。”也即佛性的显现必须等待一定的时机,这个特定的时节未到,佛性不可能显现[12](P72~73)。在禅宗看来,这种与佛性有关的时间观仍没有脱离二元论的思维模式。修行者在证得佛性前后的时间体验仍然是二分的(表现为时间与永恒的对立)。慧能以来的顿悟禅则认为,佛性随时随地当下现前,并不依赖某个特定的时节因缘。正如法尔(Bernard Faure)所说:

“依照禅宗的顿教,没有必要期待将来某个事件中的醒悟,因为时节因缘总是现成的,任何人从根本上都是醒悟的。”[7](P186)当然,禅宗所表现的还只是这种新时间观的萌芽,真正将这种“平常心是道”、

“日日是好日”的经验感悟发展成一套有哲学高度的时间理论,还要等到日本镰仓时代的禅僧——

—道元。这牵涉到中国禅宗在日本的发展情况,非本文能详。

三、现代时间的悖论及化解的可能性

在技术主宰一切、消费成为时尚的今天,人们的时间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有关技术时代的时间观念,可参考吴国盛《时间的观念》第五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技术时代的人们已经完全地臣服于时间的暴政。时间已经被技术从生命中剥离出来,成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主宰者,谁也无法逃离它的控制。在所有的技

术发明中,钟表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以更为精确更为客观化的形式来测度时间。时间变得无所不在,充盈于生活的每一个点滴细节之中。海德格尔所说的“本源时间”悄然隐退了,时间只在连续不断的钟表嘀嗒中均匀地流逝着,同样是“不舍昼夜”。因此,时间的价值被前所未有地夸大了,“时间就是金钱”、“时不再来”等等,成为技术时代最具警示性和压迫感的时间宣言。时间已经脱离了生命,它被碎片化、无序化,成了技术时代的一个必要参数。正如詹姆逊所言:“今天时间是一种速度功能,显然只有按照它的速率或速度本身才能理解:仿佛旧的柏格森关于量度和生命的对应,即时钟时间和生命时间的对应,已经与虚假的永恒性或滞缓的持久性一起消失。”[13](P7)在这种情形之下,时间成了客观的、可供利用的有限资源,成了人们耗费的对象。无论你做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做,你都是在“花费”时间。这就是技术时代的时间悖论。一方面,时间被高度精确地切割,生活中的每一处都纳入了预算,时间确实增多了。另一方面,时间又似乎总是不够“用”,总也填不满那些近期或远期的事业规划表。于是,人们只好抓紧时间工作,又抓紧时间娱乐休闲,不断的从一种繁忙转入另一种繁忙。可以说,时间的客体化和非生命化,是造成人们“紧张的放松”这一生存悖论的最终根由。只有将时间还给人自身,才是解决这一悖论的最终途径。

与技术时代时间被精密切割这一事实相关联的是,时间的“现在”这一维度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时间就是速度和效率,时间被压缩了,并“被纳入到紧迫主义理念之中”。可以说,这个不断变化的信息化社会“已经把现在推向了极至,扰乱了时间尺度,强化了那些超越时空局限的欲望”[13](P54)。在后现代语境下,人们满足于当下的、瞬间的现实享受。消费时尚左右着社会的时间机制。“当这种‘全新全美’的时尚原则成为主宰,追新作为一种日常和普遍激情被确定下来,由时尚理念及其自身时间性重构的社会便形成了”[13](P51~52)。

由此可知,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时间体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技术时代以一种空间化和实体化的思维来观照时间,生命的绵延性被抽离出来,时间成了一个外在的“他者”,主体的人无一例外地受制于这个时间他者,毫无选择地奔命于对时间的“获取”与“耗费”当中。这种时间体验实际上是一种时间压迫感。另一方面,消费主义和享乐观念的胜利摈弃了过去和未来,而“现在”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这也使得现代人陷入了一种无根的漂泊

125

状态。毫无疑问,没有传统,时间就会显得轻飘,没有历史的厚重感;没有未来,时间就会混乱,失去明确的方向。于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遭遇着一种“时间关系的主观冲突化”[13](P69),这也就是时间自身的相互对立,现在与过去、现在与未来、现在与现在之间的对立。

怎样化解上述矛盾呢?或许,禅宗“顿悟”论的时间体验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去修禅甚至顿悟。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其价值,其启示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只有将时间还给人自身,使时间真正内在于人的生命和灵魂,让人不再做时间的奴隶,不再汲汲于分分秒秒的筹划算计,这才是摆脱这个困境的关键之着。勿庸置疑,古人也遭遇着时间体验的困境,但古人并没有让它凌驾于生命之上,完全臣服于它的宰治,而是不断地寻求着超越时间的路向。事实上,儒家的“不朽”,庄子的“安时”、“顺化”,佛禅的“空观”、“顿悟”,等等,都是古人参悟时间的种种法门(有关中国古代的时间意识,可参考拙文《中国古代三种基本的观时方式》,载《文史哲》2008年第1期)。在这诸种法门之中,“顿悟”对时间的超越是最为彻底、也最为有效的。

其次,现代人对时间体验的瞬时性和片断化来源于对过去和未来的漠视与弃置,这与禅宗顿悟的“瞬间即永恒”相去壤霄。前者是在非历史的当下时间体验中去感受断裂感,这是一种“非连续性”的时间观,人们的意识中“只有纯粹的、孤立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观念已消散殆尽,只剩下凝冻的现在”[14](P29)。而后者则是将每一个现时的瞬刻都当作顿悟的可能性来把握,永恒的意义随时绽出,这里的现在包含了过去和未来,但又不执著于过去和未来。可见,现代人的“非历史”和“排斥未来”仍然是一种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执著,只有破除执念,才能勘破时间的迷局。

最后,时间的迁逝感是自古至今最为普遍、最为尖锐的时间体验,这在现代技术消费时代表现尤甚。禅宗主张“无念无住”、“自在仁运”,而不是追往恋来,为时间的迁逝伤情累神,这是从主观心理方面超越时间的自然流逝。身处技术消费时代的人,虽然不可能真正做到不去惜时守时,但仍然可以做到超越名利欲念,以一种开放敞亮的精神襟怀去面对逝去的时间。

或许,在现代语境当中,完全按古人的思维模式去思考时间有点不切实际,但应承认,他们对时间的理解更为

人性化和诗性化,用现代术语来说,这是一种生态型的时间体验方式。我们考察古人的时间观念并把它作为现代人的一个参照,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人的时间观是弃置未用的思想遗产,只要将其汰芜存菁,去弊存利,纳入到当下的现实中来,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效用。用这种客观化、实体化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时间困境,无异于缘木求鱼,尽管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普遍,也很容易推广。可以说,如果现代人不是以一种“同情”的姿态去直面古人的思想困境,与他们一同去感受生命的分裂感与悖谬性,古人的时间体验同样很难起到太大作用。由此,这一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取决于我们对当下时间困境的认识与反省程度,另一方面又取决于我们重新体验古人思想悖论的姿态与方式。因为,古人的时间困境最终根源于生死问题,这是现代人同样无法回避的,他们对时间问题的种种思考能够给我们以极大启示,使得我们重新调整天人关系,刷新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并最终实现对时间悖论的超越。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庄玄禅宗漫述[A].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M].北京:三联书店,1989.

[3]郭朋.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

[5]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铃木大拙.佛洛姆禅与心理分析[M].孟祥森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7]Bernard Faure.Chan Insights and Oversights:An Epistem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Chan Tradi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8]景德传灯录[O].

[9]舒州白云山海会(法)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录[A].古尊宿语录(卷20)[C].中华书局,1994.

[10]方立天.华严金师子章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日]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M].王雷泉,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时间的种子[M].王逢振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3][法]吉尔·利波维茨基,[加]塞巴斯蒂安·夏尔.超级现代时间[M].谢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序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杜雪飞]

126

相互促进的两性意识觉醒

相互促进的两性意识觉醒 摘要: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在她的代表作《紫色》中,她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结局完美的故事,这里的结局完美不仅指女性的结局,同样也指男性的结局。本文从这部作品的男性角色入手,充分分析了角色转变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并以男性角色转变为主线分析了这部小说中黑人男性角色的觉醒意识。 关键词:艾丽丝·沃克;黑人男性角色;觉醒意识 艾丽丝·沃克是第一位获得普立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1977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紫色》问世标志着作者文学创作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些批评家认为沃克对《紫色》中的男性角色的处理破坏了黑人种族的民族团结和黑人男性形象,实际上却不然。这部小说中的男性角色同其他男权社会中的男性角色一样,都是存在个差的。“非裔美国社会有一个特点,即黑人男人和黑人女人之间存在的紧张的关系。这种紧张的关系可能源于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性别意识形态的影响,尤其是对性别角色的定义。而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非裔美国人的家庭关系中的两性关系。”[1] (P.59-60)换句话说,应该是种族、性别和阶级三种压迫一起形成了这种被非裔美国人广泛接受的性别意识形态。 作为整个黑人社会的女性来说,强烈的性别压迫也是她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障碍,“黑人男性可能是种族歧视的牺牲品,但性别歧视让他们可以作为妇女的剥削者和压迫者。”[2] (P. 19)因此,就在这个女性意识不断觉醒的社会环境下,男性的意识也在悄悄发生了转变。小说中的男性角色都或多或少被女性觉醒影响,随着他们自身意识形态的转换,黑人男性和黑人女性的关系也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下面即是对这部小说中的男性角色的逐一分析。 一、阿尔丰索 把阿尔丰索放在第一个位置,不是因为他是最光辉的形象,恰恰相反,他是信中最大的大坏人,最可恶的破坏者,也是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第一个黑人男性形象,是西莉一生的噩梦。而她的噩梦似乎就来源于阿尔丰索恶狠狠的那一句话:“你最好谁都别告诉,就跟你的上帝说去吧,不然你就得害死你妈!”[3] (P. 1)阿尔丰索是扭曲的父权社会中最典型的男权代表,他只顾自己,自私自利。他一生眼中没有爱,只有金钱,只有财产,正是他的死亡给西莉带来了全新的生活。 他的形象是如此的恶毒以至于我们不能把他作为所有父权社会男性角色的代表,他只能代表心里最阴暗最扭曲的那一类。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秒他都没有任何意识上的转变,自私险恶如他的人在社会上只有完全消失才能有助于建立一个拥有和谐两性关系的健康的非裔美国社会。 二、阿尔伯特

_古诗十九首_中的生命意识分析

第4卷 第4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l.4 N o.4  2004年12月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 ommerce and T echnology Dec.2004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分析 刘 涛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摘 要: 生命意识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古诗十九首》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既是下层文人失时伤志的反映,又体现出了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意蕴深邃,哲理性强。 关键词: 生命意识;古诗十九首;汉末诗歌 中图分类号: I27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85(2004)03-0065-02 The Analysis of Life Consciousness in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LI U T ao (Shandong P olitics and Law M anagement of Cadre C ollege ,Jinan 250014,China ) Abstract : Life consciousness are mainly about sighing the shortness of life ,unav oidable death ,about how to treat the life and how to greet the death.The intense life consciousness in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not only reflects the grief of the lower writer ,but als o embodies the profound thinking about the life value.S o the poems have a deep significance and a strong philos ophical nature. K eyw ords : Life consciousness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The poems in the end of Han Dynasty 收稿日期: 2004-01-10 作者简介: 刘涛(1974-),男,山东平邑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生命主题是《古诗十九首》中的重要主题,其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和生命主题都是在鲜明的生命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政治衰败社会黑暗之时,士大夫和下层文人的基本价值已被政治现实击得粉碎,人生的意义在他们的内心彷徨中不可能不发生动摇。时代的苦闷造成了东汉后期士人普遍的感伤,于是通过诗篇体现了他们的人生咏叹。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强烈感受正是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生命意识体现为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人类生命的本体、对人生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痛苦的超越。《古诗十九首》中抒发的生命意识以及人的觉醒,在哲学层面体现为人与诗的觉醒,对生命作深层的思考;觉悟到天地的无序,社会的混 沌,人的脆弱,以及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思想;在世 俗的层面,则直白地反映了世态炎凉和下层知识分子不遇的种种感慨之情。表现了社会的动乱,战争的频仍,国势的衰微,文士游宦天涯,思妇不甘寂寞,由此带来以夫妻生离、兄弟死别、友朋之间契阔相思乱离为基调的咏叹。具体而言,《古诗十九首》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其一,爱情意识。爱情意识是生命意识的一部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组诗的游子怀乡与思妇怨别类内容中。如: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客从远方来》)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孟冬寒气至》)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东城高且长》)5 6

论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局限

论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局限 ——《红楼梦》与《安娜卡列尼娜》对比研究 摘要:《红楼梦》与《安娜·卡列尼娜》是两部著名的经典长篇小说,并且都以描写女性的命运为重要内容。通过这两部小说,研究女性对于自身价值的发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具有重要意义。《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代表的女性,在爱情和生活中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灵魂的自由。《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对自己的爱情执着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质。虽然,她们都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对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探索具有同样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对《红楼梦》和《安娜卡列尼娜》进行比较分析。两部书中的女性都走了一条反抗旧的、腐朽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争取理想、爱情和个性解放的道路。她们大胆的追求爱情与人格的独立,反对封建势力下对女性的禁锢同样执着、热烈。文章从黛玉的恋爱与奴婢的反抗中,我们看到了与传统女性迥异的独立自主的人格的凸显,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这还只是一种朦胧的追求,但毕竟代表了一种新的观点,她们争求着平等,渴望着自由。而安娜不仅艳丽迷人,雍容优雅,而且表里和谐,还以其精神的美而具有魅力。她真挚、单纯、自然、善良,同时又有旺盛的生命力,炽热的感情和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在卡列宁那儿安娜得到的只是形式上的虚无的婚姻。安娜生活在不幸的婚姻中,她追求新的爱情,正是要求平等的一种追求。平等意识的觉醒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女性的解放首先应从精神层面上展开,只有当一个女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的时候,识到自己与男性一样应该而且可以平等地分享这个世界的时候,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新的两性伦理关系,女性解放才有可能。 关键词:女性意识;平等;自由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窦坤1,2,新科1 (1.师大学教育学院,710062;2.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063)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文化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天子所属之城, 即京师,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与远方相对举;专指以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用于周所封诸侯,称为诸夏,与四夷相对举。在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文化”一词源于《易经》。《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其意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到了汉代,文化成为相连的常用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与未经教化的“野蛮”、“质朴”相对举。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畴,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 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它不但占据了中国文明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而且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当代的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 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 ——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德州学院中文系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反映了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和思索。诗篇中建功立业的抱负,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叹以及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使文学自觉时代的文人士子生命意识得到强化,它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揭示了他们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使个体生命的自觉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先导式的启示。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生命状态;觉醒与升华 东汉末年,国势衰微,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这一时期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文人开始比前人有了更广阔的关怀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他们清醒地感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怀疑,在黑暗的社会中,文人转向了对人自身的思索。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困惑,生命意识随之觉醒。《古诗十九首》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汉末产生的《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诗中体现的生命漂泊之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探寻,充满了丰富的生命内涵。无论是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还是人生的无常之感,都体现出一种人性的复归,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生命、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诗中更加关注“人”这个本体,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凸显出强烈的人本精神,是文人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一、传统价值观的衰微与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谓永恒的价值,便是个人的道德自修,使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于道义,并为了道的弘扬延续而建立功业,《左传》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变,此之谓不朽。”古代的文人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以求名垂青史,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个体生命的价值完全附着于儒家体系,人生的意义就寄托在一个虚假的道德承诺里。这样的观念在《古诗十九首》里受到了质疑,在那个大汉王朝气数将尽的时代里,儒家经典已极难解释和平息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逐渐失去了理性的光彩和正义的权威,在政治舞台上悄然后退。文人自己的生命尚且朝夕不保,何论功名事业。面对生命

最新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新陈代谢之近代中国社会众所周知,所谓近代史,就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历史时期。而这个时期又以“五四”运动(1919)为界可划分为两个段落:前八十年和后三十年。这一百多年中,特别是前八十年,在中西剧烈碰撞、全面冲突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社会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国人通过对西方国家实力的认识、认可 ,不断对民族意识进行了新的体认和改变 ,使近代民族意识走上了理性化发展的道路 ,指示了民族意识向理性化、现代化迈进的方向。 笔者认为,民族意识是历史与时代高度统一的产物,它始终离不开也不能离开历史和时代的大舞台。从来在西方眼中就是朦胧一团的中国,使得西方人对中国充满着模糊的想象。然而,历史终究不会留下这个悬念,水中望月,雾里看花也只能是过去的过去。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犹如晴空霹雳一般惊醒了沉睡中的封建统治者,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毫不留情的踏碎了清王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天朝物产丰盈,无不所有,愿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大清高宗纯皇帝圣训》,卷276,页13)的闭关也终究挺不住炮口下的震撼。战争失败了,强烈的刺激感终于使得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有了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由此,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 要说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首先绝对不得不提这个人——林则

徐,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他,深刻体会到中西之间武力的差距,对这种压力的目睹身受,使他终不能去怀。他给朋友写过一封信,对中西武器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而“内地将牟兵丁,虽不乏久列戎行之人,而皆勓面接仗,似此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故所谋往往相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568-569页)。这显现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巨大落差。处在漩涡中心的林则徐便在时代波潮的鼓荡下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所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华事夷言》、《在中国做鸦片贸易罪过论》,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而且记录了中国民族最初借助文字了解到的西方形象和情态。他是从闭塞风气中走出来的人,但是,战争的权威性,在于它把矛盾至于生死存亡之中,并用暴力戳破了一个窟窿,迫使人们去认识自己的对手。在中世纪与近代之交,林则徐观念大变,既表现了御悔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识的开明。“惟林总督行事全与相反,署中养有善译之人,又指点洋商通事引水二三十位,官府四处探听,按日呈递。”(魏源《海国图志》,卷81,页6)尽管林则徐的新知中仍然参合着种种旧见,但民族意识的觉醒也由此可见。同时期,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以及一整套兵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的议论,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创深痛巨唤起了民族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

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渊源,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中国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基本条件,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思想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建设今天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说到底,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相关联。一部陈旧老书,一部

女性意识觉醒

"天下兴亡 文件类型:DOC/Microsoft Word 文件大小:字节 更多搜索:quot天下兴亡 "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关于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思考 吴春梅 妇女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断受到关注的问题,从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到近 代妇女解放问题的提出,乃至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妇女回家论"或"阶段就业论",它 实际上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女性话题的改变,以及隐藏在其后面的女性 地位的变化.回顾百余年来中国妇女的解放历程,分析其演变轨迹,无疑有助于我们 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当今妇女问题的有关论点. 一,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演变 关于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早在1928年,陈东原在其《中国妇女生活史》中曾有这样的描述:"三千年的妇女生活,被宗法的组织排挤到社会以外了.……宋代尤其是急转 直下的时代."其实,中国中古时期社会观念较为开放,妇女生活相对自由.而"唐宋时 期的政治环境与思想环境比较宽松,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禁锢也不严.即以妇女改嫁为例,不仅不加禁止,反而是鼓励提倡的,皇室,名门妇女夫死改嫁或离异改嫁者史不绝书,野史载之者尤多".也正因这样的环境,唐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礼教成为束缚妇女的精神枷锁与明朝时程朱理学被推到官方之学的地位密切相关. 明代对女子的压抑,是比较严厉的,明代统治阶级大力推崇程朱理学,皇帝和皇后亲 自编写《女戒》之类的书来提倡"女德",极力表彰妇女贞节.随着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礼教日益严酷细密,对妇女的压迫日甚一日. 当然,关于古代中国妇女地位的演变,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看法.如美国学者高彦颐 的《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即持这种观点.在这本书中,她指出:"五四"以来,"将女性受压迫看成是中国封建父权过去最突出之处.这一公式渗透到了各个

《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觉醒田佳宁 摘要: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绘了一个色彩绚丽的女性人物世界,其中就包括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象和具有女性意识觉醒的人物形象。所谓女性意识觉醒就是女性在客观的世界中,对自身的价值、地位的主观意识觉醒。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邢夫人和鸳鸯、袭人与晴雯、尤二姐和尤三姐这四组经典形象能够非常鲜明的突出女性意识的对立,更能体现在当时封建礼教的背景下,女性意识与时代对抗的伟大。 关键词:红楼梦;女性意识;人物对比 引言:众所周知的是,我国在过去的传统社会中,一直是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在残忍的封建礼教的约束下,女性的生活简直是苦不堪言,比如缠小脚、一夫多妻、借妻生育等陋习,不仅对于女性的身体,对于女性的精神上也是很大的折磨。即使到了相对比较开明的明朝和清朝也有约束妇女的“三从四德”这就像一把枷锁,牢牢地把女性的精

神囚禁在监牢中。而女性意识作为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历史中就一步步的瓦解了男权至上的封建礼教社会。下面就结合《红楼梦》的几个经典形象浅谈女性意识的觉醒。 1.林黛玉和薛宝钗 《红楼梦》塑造的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林黛玉作为文学史上一个崭新的额形象,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她有如天上仙子一般的美貌、有湘娥啼竹素女愁的感伤,有李清照般的才华,最重要的是有敢于蔑视权贵的独立自主的思想,总的来讲,林黛玉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形象。然而薛宝钗则是一个经典的传统主义形象,对封建礼教的态度选择无条件遵循和绝不质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选择明哲保身。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好像都信奉一种“中庸”之道,此处并不是完全否认中庸之道,而是如果过分的强调中庸之道,则会造成人们先天创造力的流失,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封建礼教下尤为重要。 《红楼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场景,就是元春省亲之时,黛玉宝钗二人各作诗一首,林黛玉的诗中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语言简洁大方,诗中既礼貌的表达了对于元妃到来的欢迎也将景色描绘的生动形象,寓情于景。而薛宝钗所作的诗则华而无实,用典颇多,刻意的去赞美皇恩浩荡和元妃归省,总之目的性极强。 黛玉就是一个敢于追寻自我的形象,在大观园也是独树一帜。宝钗则是小心谨慎,生怕哪里做得不对触犯了封建礼教。《红楼梦》通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意义

21 世纪的脚步已日趋临近之际, 世界文化结构也面临着重大的转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尽管西方现代的强势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后被证实其强势并不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一统天下。而世界新兴地区的崛起, 不仅从政治、经济, 也从文化方面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各种文化的多元并存, 可以说是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此全新局面的出现, 为了更好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由这一新的视域来再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立足于当代, 以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眼光考察其现实状况, 并在此客观基础上对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价值作一番全方位的透视, 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的探求以求其中真义。 那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 要说明这一问题, 首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简要回溯一下历史。 众所周知,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世纪时代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 然而近二个世纪以来, 它却备受蔑视、挑衅、挫折与打击。清朝末年, 一些怀抱救国图强宏愿的仁人志士, 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时, 已逐渐清醒地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种种流弊, 纷纷冲破儒学传统的束缚, 力倡变法, 以图改良, 于是, 西学东渐之风自此大盛。到辛亥革命时期, 儒家建制自上而下被彻底摧毁, 虽然就民族文化传统深层结构而言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但从此以后, 失去其具体的托身之所的儒学确已变成了“游魂”, 再也无法恢复它以往那种君临天下的地位。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本身即是以反传统为其重要标志的,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 导致“五四”激进分子对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采取敌视的态度,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致使“五四”以后教育界的主流视“读经”为大戒, 一般人不但平时接触不到儒学, 而且耳濡目染多为讥骂之词, 于是, 儒家的源泉至少在知识阶层中确有渐呈枯竭之象, 而此后近四五十年间, 更因民间社会被消解、荡涤而逃遁无地。一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 美国汉学家勒文逊还认为, 儒家将会是只有在博物馆里面才找得到的东西, 而国内在文革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扼杀更是史无前例的。此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受了一百多年的不断攻击与剿杀之后, 似乎已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然而从70 年代开始, 随着日本与所谓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的经济起飞, 人们再次目睹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潜力与魅力, 于是重新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 掀起了文化热潮。然而这一切似乎只限于学术界, 从总体上来看, 改革开放的20 年, 由于国门大开, 西方文化思潮纷涌而入, 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外来的先进文化上而忽略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加之以上种种历史的原因, 使得一代代国民“很少见到、听到”中华文化的精粹, 在他们的文化记忆中, 更多的是对它的否定与批判, 以致于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陌生”、“反感”、“怀疑”,甚至是“排斥”、“厌弃”、“打倒”。可以说, 这一令人堪忧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十年来, 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为宗旨的政策及相关法令, 并将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 推广普及教育, 然而时至今日, 尽管整个局面有所改善, 但总的成效却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与深入, 而另一原因, 既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易被忽视的, 那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之时往往只注意到突出其精神层面的道德价值, 而不注重对其现代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与宣传。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 在人们的头脑中, 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就只剩下了其德育功能, 更何况抽象、空洞“口号”式的宣传非但于事无补, 反而容易使人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 此项工作难于落实到思想意识的实际层面, 最终其结果只能是传统文化渐趋僵化、了无生机。这显然有违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如西方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那样, 文化“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 而是生命洋溢的, 有如一道洪流, 离开它的源头愈远, 它就膨胀得愈大。”如上所述, 我们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绝不缺乏不断发展自我的内在机

解决问题的重要范式一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解决问题的重要范式 ——一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王育琨 采访手记:让意识觉醒有方法 我一直在寻找让地头力落地的途径和工具。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要想实现公司每一个业务现场都有稻盛和夫的目标,需要教练文化。作为创始人和公司的灵魂,他就是公司的总教练。 经营之圣的总教练身份,让我对教练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与期待。2010年我接触到了第三代教练。很少参加培训课程,2010年却破天荒连续在上海和北京参加了Paul Jeong博士200多个学时的课程。同时有了超过200个小时的练习。我从Paul Jeong那里得到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当今问题解决最重要的范式是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当一个人和组织,认识到自己存在价值的时候,他们将会被赋予持续的、强有力的动机,并将体验工作和生活中的巨大喜悦”。 Paul Jeong是第三代教练的代表人物 第一代教练关注的重点:事实解析。这时,主要关注行为和绩效,看那些能够带来变化的东西。第一代相当于西医,直接有效解决掉出现的问题。第二代教练关注的重点:情感处理。重点看行为背后的价值和动力。在这个阶段,着重从情感上处理内在的问题。相当于中医,强调固本培元。第三代教练关注的主题:意识

聚焦。这时关注情绪后面的根源,关注那些情绪后面的主宰意识。那里自由、创造、具足,那里是无穷创造的世界。 每个人都是整体性的,每个人都是才智具足的,每个人都是富有创造性的。只不过因为受着各种各样情绪的左右,而挡住了视野。作为教练式领导,重要的就是通过强有力的问题,使团队打开视野,不断去觉醒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用意识去驾驭情绪,破解事实难题,激发与释放潜能。 2010年7月16-20日,Paul Jeong 博士在北京开设国际教练科学与艺术讲习班,我们就教练文化之与中国公司的关系做了访谈。我们深切的感觉是,当今问题解决的重要范式是个人生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觉醒,让意识觉醒有方法。现把采访内容呈现给读者。 提升人的品质将使公司获得成功 亚布力观点:您好,Paul博士,感谢您接受采访。许多中国一线企业家对教练 文化还比较陌生,教练文化对中国公司会有什么作用?中国公司为什么需要教练?您能将怎样的教练文化的图景展现在中国一线企业家面前? Paul Jeong:很多公司人力资源的高管总是问我,该怎么和自己的CEO谈这个问题,让他们接受教练文化。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教练文化,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具体如何做。那些年轻的员工,进入到公司去。他们非常热爱工作,也非常聪明和拥有智慧,他们有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但是如果依然延续那种老旧的领导力模式,他们将非常受苦。这些新鲜血液,刚开始的那些激情就会减弱,在这种老旧的领导力模式管理下,五年后他们就成为老旧一派了,或者就离开了。如果那些CEO有勇气去尝试,勇于去赌一把的话,面对新员工时,他就会说,如果你在 这两年内并非成倍地改变并提升自己的话,你就出局了。

浅谈萧红女性意识觉醒原因

浅谈萧红女性意识觉醒原因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成熟的女性意识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被人们称作“20时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除社会因素外,萧红的女性意识来自于她人生的种种苦难经历,她将这些经历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来展现了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及她们艰难的生存环境。她的作品,鲜明的以女性意识来关怀女性的生存、爱情、命运。本文就简单的探索萧红女性意识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社会因素:中古自古以来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一直处在弱势的地位,“男女卑”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在五四运动爆发后,“民主、科学”的大旗直指封建礼教,封建父权意识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女性意识逐渐得到觉醒和重视。五四运动给萧红的文学之路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她的作品在关照“人”的解放下展现出来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突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以她亲身的经历来表达女性的心声。她描写劳苦的被侮辱的女性人群,她将女性的苦难置于民族、社会之中,普遍的呈现她们的生存状况。 2、良师益友鲁迅的影响:鲁迅是萧红的良师益友,萧红受鲁迅的影响很大。萧红在文学创作上吸收了鲁迅的技巧,秉承了鲁迅风骨,但她又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表现出了女性特有的文学创造力,具有鲜明的创作特性。她对麻木愚昧的封建妇女做了深刻的揭露。 二、内部因素 1、童年的影响:萧红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在《呼兰河传》中可见,在她的童年中就只有外祖父给她疼爱,而她的父母亲人却没有给她任何的温暖和关爱,甚至还有外祖母对她的虐待。虽然这些都是童年模糊的记忆,但是却对她的人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叛逆性格,使她成为一个敏感多愁又孤傲叛逆的人。 2、爱情婚姻的带来的意识觉醒。萧红在童年时就是一个孤傲叛逆的人。在她上初中得知包办婚姻后,她毅然的离家到北京求学。但是后来讽刺的是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和逃离的未婚夫同居并被当作人质留在旅馆的经历让她认清一个现实:她战胜父权离开家庭,但却终究被男权社会所束缚,只恨她不是一个男人。之后她以为她和萧军是真爱,她为萧军全身心的付出,真心的爱着这个男人,愿意为这个男人柴米油盐,苦守清贫与饥饿。而她真心的付出却换来了萧军无尽的背叛与折磨,最终也只得离开。感情的经历让萧红明白一个道理: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繁重的。所以她的女性意识开始成熟起来,并且通过其文学作品表现出来。 萧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她的人生经历是悲惨的,但是也因为这些坎坷和悲惨使她的女性意识得到觉醒并成长。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习惯影响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传统文化之京剧。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2]其内涵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文献、文物等,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思想、观念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内化于人,形成整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并且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升华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诸子百家、艺术、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多种形式!至今,我们仍能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传统文化是柄双刃剑,既是现代文化的垫脚石,又是现代文化的绊脚石!这话我甚是赞同,下面请让我表出个人对传统文化现实意义愚见!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觉醒

爱情婚姻是文学领域古往今来永恒的主题之一,代表着人类的最大幸福和美好未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写爱情婚姻的可谓汗牛充栋。《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是写爱情的文学杰作,作为爱情缔造者的一方——女性都是重点刻画的对象,描写了她们爱情的幸福甜美,对爱情的主动追求及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 一 《西厢记》在爱情的追求上表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崔莺莺带着青春的郁闷上场,“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这“花落水流红”引起的“闲愁”是什么呢?是红娘所说的“愿俺姐姐早寻一个姐夫”?不是。因为在第一折的楔子中,老夫人交代过:“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既然终身有主,为何“心中无限伤心事”?原来自己要嫁的丈夫郑恒是个人品卑劣的人。从第五本第三折郑恒争婚的行为可以看出他纯粹是一个无赖:既会造谣,凭空捏造张生中举后做了王尚书家女婿,以骗娶莺莺;又会使野,要将莺莺“着二三十个伴当,抬上轿子,到下处脱了衣裳,赶将来还你一个婆娘。”莺莺是为自己将来嫁非其人而伤心发愁,她想追求两情相悦的真正爱情。这是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蔑视门第和权势的。她在佛殿与张生邂逅相遇时,对这个陌生男子的注视,并没有感到害羞或者躲避,而是“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临走还“回顾”、“觑末”。这与崔莺莺以前“往常但见了外人,氲的早嗔;但见个客人,厌的倒退;但见了那人(指张生),兜的便亲”的表现很不一样,她已经感觉到对方磁石般的吸引力,对张生萌生了爱慕之情。她这一“回顾”与“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封建礼教箴规是相违背的。而且事情发生在佛寺六根清净、修心养性的场所和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完全抛弃,也不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要把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很多解释应该是古为今用的,所以对传统的选择主动权还是在我们自己手上,能不能很好地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方面,这个责任也在我们自己。中国文化的内容都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学习它一定要融会贯通。 一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生命不仅仅是肉体,还要有精神,而且精神对肉体是起支配作用的。一个国家也是这样,经济是基础,但经济要怎样才能健康发展?这需要它的文化起作用。近代100多年来,西方国家凭借他们强大的物质文明来侵犯东方国家,整个亚洲地区除了日本之外,都先后沦为了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但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方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这些国家先后都摆脱了西方的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在政治上求得解放以后,这些国家在经济上谋求自主和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一些国家在经济上也纷纷发展起来,得到了自主,80年代后开始振兴。随着经济的振兴,这些国家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在这之前,这些亚洲国家因为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对自己的文化传统都缺乏信心,都有一种否定自己文化传统的倾向。可是当政治和经济恢复以后,这些国家在文化上就开始有一种自觉。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政治与这些东方国家原有的文化传统有许多的不同。怎么调整、处理这些不同,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原来这些国家都想向西方学习,甚至想甩掉自己的传统,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传统总是和现代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个辩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今天,西方文化的“熏陶”十分强烈,但我们传统的许多东西还是根深蒂固的。比如,“父债子还”这个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而且根深蒂固。如果不认同,他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因为整个中国的文化氛围就是这样的。为什么在我们接受了这么多的西方文化后,整个社会氛围中大家还认同这一点?这源于一个基本的认同,就是生命是怎么来的。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认识。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思想中,生命是一个个体,无论是他的肉体还是灵魂都是上帝赋予的,所以每个个体都跟上帝发生关系。虽然他也是父母生的,但那是上帝赋予他父母的一种责任,他和父母是一样都是上帝的子民,所以儿子跟父母都是兄弟姐妹,上帝给他养育下一代的责任,他有义务要把孩子养大成人。每个个体生命没有一个绝对的责任,而是大家共同对上帝负责,上帝为大家,人人为上帝,一个人的生命只有贡献给上帝才有意义。所以,生时增加上帝的荣誉,死后灵魂就可以上天了;如果一辈子都做有损于上帝荣誉的事,死后灵魂就要下地狱。因此,西方文化中个人的价值是被突出强调的,个人之间不直接发生关系。这是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生命。 另一种生命观以印度文化为代表。印度文化也强调人的生命是个体的,但是可以有多次,也就是有轮回的。这种轮回都是由神决定的,像婆罗门教讲是由梵天决定的。后来,佛教兴起后就批判婆罗门教由梵天决定人的命运的思想,强调个体生命轮回的决定因素是个人的行为,即佛教术语中的“业”,包括身、口、意三业。身,就是身体,也可以说是行动;口,就是嘴巴,代表言论;意,就是思想。所以一个生命的生成以及这个生命的轮回都是由身、口、意三业决定的。如果他的“业”没有消掉的话,他的生命就永远轮回。这样的生命观也是个体自身的,和其他人无关的,只不过是他自己的“业”没有消掉,所以借助他的父母生下来,而跟他的父母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这两种生命观中,生命都是个体,和其他个体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其他个体的问题要由其他个体自己解决,跟“我”这个个体没有关系。但是中国文化的生命观是一个族类的

女性意识的觉醒-2019年文档

女性意识的觉醒 i=r 女性”一词,是相对于“男性”而产生的,但在浩瀚的人 类艺术海洋中,却很难发现清晰的女性足印,因为现有的艺术史只是“男性的艺术史”。女性在艺术史中的集体失语已成为中西艺术史的一个共同“文化特征”。20 世纪“女权主义”的兴起,使女性重新开始认识自我,开始寻回那曾经在艺术史中迷失的自我。随着改革开放与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活跃于九十年代画坛 上的中国现代女性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命意识,重新阐释了女性”这个主题。她们用女性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女性的心去感应世界,用女性的方式去表现世界,将女性细腻的感觉,感性 的情绪转换成富有生命的语言符号。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激烈 反传统主义的兴起和泛滥,她们的创作往来于东西艺术之间, 往来于现实与记忆之间,往来于可视的形式表现与不可视而可感的精神意蕴之间,并试图在这复杂的经纬线上找到属于个人感受但却具有永恒意义的一种理想之美。使“女性艺术”这一概念的提出成为可能,也使“女性艺术”这一话题具有了全新的内容和 后现代”色彩。 、女性艺术内涵的界定 女性艺术其实是一种很模糊的概念,说法也很多。有的是从性别角度,认为出自女艺术家之手的艺术作品均为女性艺术;

有的是从题材角度,认为不管艺术家性别,只要是表现女性题材,都可看成是女性艺术。如果给女性艺术作个确切的学术定义,可 以这样认为:“凡出女艺术家之手,以女性的视觉描绘女性生活及展现女性精神情感,并采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的艺术,女性艺术。” 称为 二、中国现代女性艺术的现状 在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禁锢了中国女性的生存。二十世纪初,女性借“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风开始了 寻求自我独立人格的新追求。但那个时代的女性作品大多虽然具 有一定的女性自我意识,总体来说还是含蓄隐晦的。到新中国成 立,虽然女性在新社会中的地位变化可以说是“翻身做主人”,但是特定的历史语境使她们似乎忘记了女性作为“女性”的人类生存身份,以此为代价来实现对“平等”的追求。因此,在艺术文化领域,女性自身文化符号特色依然存在创作自觉的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禁锢被打破,随着西方女性主义势力的强大,我国的女性艺术力量也在其影响下逐渐壮大。女性艺术家逐步开始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女性独特的生存境和情感抒发。受西方女性 主义运动影响,中国女性艺术家作品中呈现出女性自我追问和试 图自我确认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心理。这些矛盾来自传统、家庭、性别等多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大语境。 1990年中国第一个女性绘画专题展——“女画家的世界”, 标志着“新生代”的女性画家登上画坛。这个时期,不管是女艺术家的数量还是作品的质量,都使中国女性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九十年代中国女性艺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逐渐自觉地从男性话语中分离出来,并把关注的重点转变到对自我价值的探寻上,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感性思维表现出女性艺术的独立价值。 由于更多地吸收了西方女性艺术的观念和样式,这个时代的女性画家逐渐摆脱了传统的艺术习惯和审美标准。各种艺术形式都被女性艺术家广泛的使用,女性艺术在多个领域都成为独特的风景。这些女艺术家有在绘画领域里的申玲、喻红、夏俊娜、刘虹、王彦萍、蔡锦、等;有使用装置或雕塑手段的姜杰、陈妍音、张温帙、向京等,她们展示着属于女性的视野和艺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