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佛教的哲学特点

浅谈中国佛教的哲学特点

浅谈中国佛教的哲学特点
浅谈中国佛教的哲学特点

浅谈中国佛学哲学特点

[摘要]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从哲学思想方面来说,佛教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伦理道德的规范,对心理活动的分析,形成了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完整严密的体系对我国的哲学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佛学禅宗哲学特点

一位大哲人曾经说过:“初知科学远离宗教,深知科学归依宗教。而在三大宗教中,我们中国受佛教的影响是最大的,我们都知道佛中参禅是一项很重要的部分,禅的本意是思维修养、静虑定心,原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修炼方法,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在其流传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适应,逐渐演变成中国式的佛教,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禅宗始于南北朝,始祖为菩提达摩,传至慧可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惠能为六祖。六祖惠能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他与孔子、老子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欧洲将他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列。禅宗传入中国后,逐渐演变,脱胎换骨,最后成为中国佛教的正宗流传于世。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中国本土的高僧,像智者大师、善导大师、六祖惠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等法门龙像,灿若群星,薪火相传,续佛慧命,共同参与创造了中国化的佛教,也为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

总体来说,我们将中国的佛学总结为以下三大哲学特点

(一)亦出世亦入世

本来印度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人生无常,不值得留恋,应该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人们在现世解脱是不可能的,只有万念俱灰,历世苦修,才能达到涅槃境界。

而中国佛教却从淡薄入世与出世的界限,到不离世间求解脱,最后把出世之佛教完全变成世俗化的佛教。特别是中国的禅宗,更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成佛理想。惠能曾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似求兔角。”神会也说:“若在世间即有佛,若无世间即无佛。”宋代的著名禅师宗杲甚至提倡“喜时怒时,净处秽处,妻儿聚头处,与宾客相酬酢处,办公家职事处,了私门婚嫁处,却是第一等做工夫,提撕警觉底时节”,也就是说,世俗的一切事务乃至人们的一切动作施为,皆是佛教的一等做工夫处。他反对把在家和出家、世俗和僧侣对立起来,赞扬李邦产在富贵丛中参得禅,杨亿虽身居翰林也参禅,张商英做江西运转使也参禅。这种在世俗事务中参禅,宗杲认为比终日打坐念禅的禅师要强得多。由于佛教的这种儒学化与世俗化,出现了僧侣禅师与士大夫相互交游!酬唱的局面。大慧宗杲之于张九成,雪窦重显之于曾会,佛印了元之于苏轼,大觉怀琏之于王安石,黄龙祖心之于黄庭坚等。而士大夫参禅者更多,唐代的王维、柳宗元、宋代的王安石、杨亿、理学家周敦颐、二程、陆九渊等,无不热衷于参禅或出入于佛老。

中国佛教的亦出世亦入世,迎合了人们徘徊于出世与入世间的特殊心态,使得士人近佛成为可能。

(二)相通于本地文化

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从古代百家争鸣到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与其说是信奉各类宗教,不如说中国人什么宗教的不信,而佛教主张境界论,认为世界是“色空”。“色”是物质,亦即人的肉体;“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讲什么都不存在,而是指

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反过来说,虚幻的世界又是存在的、真实的,是一种境界。所以说:“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在解释世界起源的理论方面,与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不同,佛教认为世界“真如”,本来就是如此。在终极关怀问题上,佛教追求“极乐世界”、“西方净土”,不光自己得到幸福,而且要“普度众生”。禅宗认为,佛就在自己的心中,所以它强调心、佛、众生是一体的,三位一体,心外无佛,离开了你自己,外面没有佛。佛教实际上是“无神论”宗教,这一点与中华民族理性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饶宗颐说过:“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呢?我想,一是因为佛教讲仁慈,也讲孝道,与中国的伦理相通。二是佛讲平等,把神的观念冲淡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高适应性,使其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能够接受和宣扬。

另外,大乘佛教的许多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在许多方面也是声气相通的。它的入世思想与中国儒家历来倡导的经世致用思想相合拍;它的“人皆可成佛”思想与中国儒家宣扬的“人皆可为尧舜”的观念相合辙;它的“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又与中国儒家“尽心知性”及务实性格相吻合;而佛教各派都提倡的禅定修行方式以及“清静”等观念,又与中国道家的“静观玄览”、“坐忘”、“清净自然”等契合。

(三)佛儒结合互补

儒学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最为深远持久,自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之后,儒学逐渐上升为社会的统治思想,至唐韩愈提出恢复孔孟道统后,儒学的影响逐渐增大。其中,主张修、齐、治、平,提倡为王道政治服务的入世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历代“士大夫阶层”,在他们的身上崇道也好,近佛也好,无不打上了“儒学的印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国济民的兼济之志一直是儒家文化为士大夫们规定的价值理想,士大夫们也始终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克己复礼”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在封建制度下,国家盛衰兴亡皆系于皇帝一人,对士大夫大多采取唯我所用的态度,顺之者取,逆之者则弃,广阔的历史舞台并没有给那些有独立精神的士大夫们提供一片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这必然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人生观发生矛盾。而大乘佛教强调济人利物救世的思想。“佛出人间”,佛性就寓于世俗之中,佛性实际上就是人性的净化及高度升华。因此,佛教不能离开人世间,而个人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群体。强调的是在苦难的基础上觉悟,在觉悟基础上帮助启发他人,在乐助他人的同时坚定地扩展自己的觉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彻底的人生解脱。可见,这种中国佛教思想,刚好可以和儒教思想互补。深受儒家人生哲学影响的封建士人,在遇世事不济,人生遭遇挫折之时,便选择林泉自隐,修身养性,作为对人生失意的一种暂时的逃避,在出世与入世间都能找到慰藉,从而更加深了佛教的影响。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佛学本身的哲学思辨性强,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同时又能和中国的本土的文化深入契合,符合人们的心里寄托和传统思想道德,从而流传至今,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着,通过对佛学的哲学研究,也可以让我们从内心思想境界得到慰藉与提升。

参考文献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韩少功、韩刚译作家出版社1989年月版

《妙法莲花经》(转引自张澄基先生《什么是佛法?》一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摘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纪宝成 (摘自纪宝成校长4月2日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演讲) 文化的特点是说高深就非常高深。说具体,传统节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新文化运动、西方学科制度的引进等,却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应有的鄙视。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倡导国学教育,目的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破坏 当青年学生托福成绩达到令人惊异程度之时,却连中国的语言也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古文,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古文也看不懂,一些博士论文在语言运用上十分不熟练,标点符号不会点,错别字连篇。不少人谈到外国的事情时了解很多,但在谈到屈原、司马迁时知道的就很少,再了解司马迁和屈原讲过什么、写过什么时知道的人就更少。 文化大革命后,在政治上、思想上都进行了拨乱反正,但是在传统文化上却始终都没有矫正到位。这种现象需要各方人士深刻反省。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受到列强的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败后割地赔款,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此时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即“西学东渐”,开始了学习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从蒙昧中走了出来,科学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开始生根发芽。然而新文化运动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了非常激烈的全盘否定态度,而且以后一代一代人把中国的落后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以至于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丝毫没有自豪感。这种状况令我们感到惊讶,外国人更为惊讶。 1913年,英国人庄士敦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领导之一的陈寅恪先生早就预言: 激情方式,将对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埋下深层的隐患”。不幸而言中,它的确埋下了深层的隐患。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哲学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大哲学传统中,中国哲学是唯一绵延数千年而未中断过的哲学。先秦时代就有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特别是儒、道两家。继先秦哲学之后,又有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等。中国哲学致力于“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宇宙论、本体论、知识论、历史观、人生观等方面,都建构了许多哲学范畴,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天人关系、群己关系、人我关系、知行关系、理欲关系、义利关系等,注意对对象世界的整体把握,强调知识与德性、理智与情感、认识与行动、理性与信仰、责任与道德、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主张仁智双彰、美善相乐、德才兼备,讲中庸、仁义、和谐、礼义、统一、内省,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寻求智、真、美、善的有机统一。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整个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引导和影响着文学、艺术、伦理、教育、科学等其他文化要素。 中国传统哲学有其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既不能一概加以排斥,也不能无批判地继承,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创新。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一些优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相通之处。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源远流长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如“五行”说起源很早,它概括了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相应的属性;水向下,润湿、味咸;火向上,燃烧,味苦;木可直可曲,味酸;金可顺从人意改变形状,味辣;土可以种植庄稼,收获百谷,味甜。“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由此阴阳“五行”说不但广泛地说明了各种事物成分、结构的差别和多样性,而且广泛地说明了各种事物的内外联系、关系的差别性与多样性。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其主要理论形式是“气”一元论。中国古代尚未形成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却提出了接近于物质要领的“气”。人们常常用阴阳“二气”和“六气”来概括说明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对这一现象与过程的高度概括。“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它和“五行”相配合,构成了世界的秩序。 中国哲学无论是观察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生活,以及探索人自身机体活动,都具有多方面的辩证思维、辩证观点和辩证方法。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点,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阴阳相补、相依相持就是各种事物的基本联系和发展,而“五行”变化,相生、相克又表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天、地、人物,构成了一个包举万有、统摄万象、道生气出、变化日新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传统哲学关于整体性思维方式,关于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矛盾观,都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中国哲学历史上的知行之说,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的观点。如行先后知、由行而致知的见解,强调了行是知的基础。有的哲学家还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认为在知与行这对矛盾中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 中国传统哲学常把对社会历史变迁的考察和把握,叫做通古今之变。社会历史皆是由古到今的,而变化的结果是今胜于古,这一思想提出了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的观点,如“仓凛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为邦本,本固邦安”等等,这些思想无疑是蕴涵着唯物史观的一些因素的。 实事求是地、科学地阐述中国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

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哲学的发展 【摘要】 中国的哲学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论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和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及阶段剖析中国哲学的发展,同时研究作为中国哲学代表的儒学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哲学对社会带啦的影响。 【关键词】 哲学概念儒家道家佛家新儒家学派 【正文】 一.哲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使得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一古老的学科。作为世界哲学三大系统之一的中国哲学(其他两大系统是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研究中国哲学。 在展开对中国哲学的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哲学到底是怎样的学科。关于哲学的定义,在哲学界始终无定论。并且随着历史的扩张和不同时代对不同感兴趣的问题,哲学的含义不断变化着。一般情况下,认为哲学是一套方法论。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政治和哲学教科书上的主导思想。中国的着名哲学家牟宗三也曾说过:“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响说明的,便是哲学。”相比较来说,这是一种更加通俗的理解。那么,哲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哲学所涉及的是科学解决不了,神学的答案又不令人信服的问题。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起劲仍为确切的只是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不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反观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确未曾离开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介乎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探讨。 二.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否认中国哲学体系的存在,这几乎在西方哲学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实际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哲学的特质是重“主体性”,“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有很好的逻辑,是以知识论为中心展开的。 2.中国的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但是西方哲学没有很好的人生哲学。西方人对生命的想法主要是来自文学,艺术,音乐,最后是宗教。 3.中国哲学重实践,实践上初期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表现善的思想;西方哲学主要是重知解的。综上可知,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不能采用和西方哲学一样的方法。中国哲学的分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注重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应用。 三.中国重要哲学思想及发展历程 中国哲学的发展总是和中国文化的繁荣保持着大致同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中国哲学的主要阶段分为五个时期: 1.孕育期(殷周)——带有宗教色彩,代表人物是姬丹 2.雏形期(春秋战国)——具有人文色彩,百家争鸣,诸子峰起,代表人物是孔子,老子,墨子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表现手法溯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表现手法溯源 作者:肖媛, Xiao Yuan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美术系,内蒙古,赤峰,02400 刊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OWUDA MONGOLI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11,32(1) 参考文献(6条) 1.温玉成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 1999(01) 2.米根孝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 2001 3.胡同庆;胡朝阳佛教石窟造像的视觉心理艺术效果[期刊论文]-敦煌研究 2005(03) 4.范瑞华中国佛教美术渊源 1996 5.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 2003 6.李翎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 199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何志国.He Zhiguo印度佛像初传中国的阶段性与各阶段的传承性[期刊论文]-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 2.侯亚红关注新疆克孜尔石窟[期刊论文]-大众文艺2011(3) 3.徐玲犍陀罗佛教美术综述[期刊论文]-黑龙江史志2009(18) 4.彭景荣.PENG Jing-rong论我国的佛教美术及其传播[期刊论文]-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8(4) 5.马学仁犍陀罗艺术与佛像的产生[期刊论文]-西北民族研究2001(4) 6.陈晓露.Chen Xiaolu从八面体佛塔看犍陀罗艺术之东传[期刊论文]-西域研究2006(4) 7.王蕴锦晚期犍陀罗佛教艺术研究[学位论文]2010 8.耿剑.Geng Jian克孜尔佛传遗迹与犍陀罗关系探讨[期刊论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5) 9.何志国.HE Zhiguo佛教偶像起源及其在贵霜朝的交流[期刊论文]-敦煌研究2010(1) 10.朱军论贵霜艺术中神像的设计风格[期刊论文]-美与时代(下半月)2005(4)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c4415912.html,/Periodical_zwdmzszxb201101074.aspx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2009年03月24日 08:23:15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传统哲学是相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而言的。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黑格尔把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哲学。今天,人们关注中国传统哲学,是期望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发展脉络 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先秦子学。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子学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两汉经学。汉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始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用了大约近400年时间。此外,在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外来文化第一次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汉代的主要哲学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一反两汉时期繁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这一时期,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

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本与末、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的关系;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裴(危页)、欧阳建、郭象、范缜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在兴起,儒释道三教首次处于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阶段。 隋唐佛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隋唐佛学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是佛性问题,也就是心性论问题,内容包括人的心理活动、感觉经验、道德观、社会观、认识论以及宗教实践等。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700年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主要有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和张王(张载、王夫之)气学三大流派。宋明理学探讨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心性论、知行观、修养论、境界论等。 明清实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明清实学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实学思潮遍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 乾嘉朴学。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人们不敢再谈论政治,因而转向了训诂考据。朴学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法,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也称乾嘉汉学、乾嘉考据学。乾嘉朴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使之获得了空前发展。

《中国哲学的一般特点》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小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哲学的一般特点 ①中国哲学主要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人间哲学,一种为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的哲学。 ②在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方面,中国哲学一直没有做好。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遵循的准则是不同的。前者是人伦关系,后者法理关系。中国古代哲学要人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遵循同一法则,视君臣如“父子”,视官员为“父母官”,视百姓为“子民”。是一种重大的知识局限。这种知识局限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③在以自由原则主要是思想自由和个体自由原则为前提的哲学体系中,中国传统哲学是被排斥在外的。但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哲学仍然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且有自己适用性或有效性的公共哲学。这种哲学对宇宙、自然人伦、社会关系、生存和生命的思考,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官制度,对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解决有才能者的出路,实现其政治与社会抱负,维持社会层级或阶层的流动性、有序性和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曾经起过决定性的作用。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君主政治中,相对开明的君主体制和完全开放的文官制度,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维持和延续,并且促成其不断改良、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制度因素。 ④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指导下的家庭、社会和国家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当然,随着现代性的自由原则的被承认,随着现代法权观念的确立,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已经受到广泛质疑。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实际上是个体法权作为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现代法治体系的建立。现代法治体系的核心思想是现代契约理论,家庭、社会和国家,或者公民、公民社会和国家,都只是那个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个环节,形成一种有着不同社会功能和权利、责任、义务的社会主体。 ⑤在今天,国家权力至上或公权至上的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公民权利的保护和维持成为焦点,国家权利或公权的监督和约束成为常态,有限政府的要求成为必然。 ⑥当然,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官制度、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论,如何与现代科技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融合,吸收并且融入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宽容和谐现代文明观念,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节选自张国清《智慧与正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价值表现在对如何处理个人与宇宙、他人、自身的关系的思考。 B.中国文官制度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成中华文明不断改良发展进步的作用。 C.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D.市场经济观念支撑起了以现代契约论为核心思想的、强调个体法权的现代法治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佛教考古

网上找到的 中国佛教考古获重大发现 邺城遗址出土数千佛像 2013年05月19日 1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孙自法 0人参与0条评论 3月1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博士向媒体介绍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考古发掘情况。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日下午在北京宣布,2012龙年春节期间,该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北吴庄抢救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遗迹,共出土编号佛教造像2895件(块),未编号造像碎片有78个自封袋达数千件。 此次发掘出土佛教造像数量众多,根据发掘过程中的粗略统计,有题记的超过百件,绝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少数为青石造像。根据造像特征、题记年代等初步判断,这批佛教造像时代主要是东魏北齐时期,另有个别北魏时期青石造像,亦见到个别唐代风格造像。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博士说,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的考古发现与发掘,是目前所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遗物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藏坑,也是中国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其出土佛教造像具有重大的学术、艺术和历史价值: 分享到: 更多

一是埋藏坑位于邺南城外郭城区内,其地层堆积、打破关系明确,造像时代特征显著,为今后研究东魏北齐邺城的都城制度、外郭城范围、东郭城区时代沿革,以及中国古代历史上灭佛运动和佛像痤埋制度等都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是编号佛教造像数量达2800多件(块),其位置清晰准确,层位关系均有科学记录。 三是出土佛教造像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多数为背屏式造像,另有部分单体圆雕的佛和菩萨像;题材包括释迦像、阿弥陀像、弥勒像、释迦多宝像、思惟太子像、观音像、双菩萨像等;多数造像保存有较好的彩绘和贴金痕迹。这些都充分显示北朝晚期邺城作为北方地区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 四是这批佛教造像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和唐代,北魏晚期、东魏、北齐、唐代各时期纪年明确,时代前后衔接,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类型和题材提供了可靠的标本。 朱岩石表示,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田野发掘工作虽已初步完成,但是该区域的考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展开,特别是埋藏坑与具体遗迹或古代寺院遗址是否有关系、该遗迹对东魏北齐邺南城外郭城的探寻能够提供怎样的线索等,均需要下一步探讨。目前,邺城考古队最紧迫的工作是如何科学、全面地保护和整理这批珍贵文物。 据悉,由于出土佛教造像表面的色彩保护、金箔装饰加固、碎块拼接缀合等工作非常艰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针对这批文物的特性,制订详细保护方案。(完)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张倩20126298 环境工程一班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的诸种意见 中国人很早便对文化类型有所认识。中国古人通过将中原地区华的农耕文化与周边四夷的游牧文化或渔猎文化加以比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类型观;两汉以后,又将本土以入世精神为特征的儒家文化与来自南亚以出世精神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加以比较,进一步突出本土文化重伦常礼教的类型特征。近代以来,人们更是从文化比较学的角度界定文化类型。如严复,李大钊等人就把中国文化归结为“农业—宗法型”;梁漱溟则将中国、印度、西方分别为文化三类型。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关于文化分类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按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产生、演变、丰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在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土壤里完成的,中国因地域广阔、复杂,自古就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即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河谷型文化的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的文化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明显;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突出;海洋型文化特点是开放性和冒险性较强。 第二种意见是按照观念文化和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孕育诞生在农业宗法社会的母体之中。大约在氏族社会后期,中国就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其后,农业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干。长期的农耕生活对中华民族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人们安土重迁,追求生活的稳定与安宁,缺乏冒险精神。中国封建统治者视农业为立国之本,认为商业和手工业是“困辱游业”,甚至认为“务末”则丧国。 第三种意见则是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在形成期,是儒、墨、道、法并行格局,而发展期则是儒、法、道、佛并行,其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居中制衡作用。由于这样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各家思想相通互补,互为关联的诸多因素,规定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和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形成传统社会共同的思维定式,使中国文化定位论理政治类型,中国古代论理道德、政治、法律,特别是论理道德纲常的概括和总结,具有把论理纲常提高到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加以论证的特点。 第四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制文化。因为在他们看来,观念文化与经济制度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与不同时期垄断生产资料从而垄断精神生产的阶级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此,按社会形态、阶级属性分类是最基本的方法。而且,为使这种分类不仅表现出文化的时代性,同时表现出文化的民族性,还可以在分类的标准上加些内容。如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有家国一体的宗法特征,可成为宗法奴隶制文化。 上述分类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各种特点及这些特点的内在联系划分的。由于这些特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但他们分别刻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特点,都有一定的理由。 (2)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两千多年前便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实用化、世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入世功能。它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作用至今,实在得益于伦理――政治这一文化类型的粘合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

第二章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历史上的三大文明区: 东亚, 东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地中海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世界古代三大哲学家: 孔子释迦牟尼亚里斯多德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概况 萌芽期(商周时期) 奠基和形成期(春秋战国) 全面成熟时期(汉代明初) 嬗变期(明中叶清)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期 (商周时期) (一)《易经》 《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 阴阳来源于《易经》 八卦基本符号 : 天(乾), 地(坤), 雷(震), 火(离), 风(巽), 泽(兑), 水(坎), 山(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 (二)《尚书.洪范》 中提出的"五行说": 尚书洪范中提出的"五行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阴阳""八卦""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二,古代哲学的奠基和形成期 (春秋战国) 孔,老,墨学说产生标志着古代哲学的奠基 (二)战国末期古代哲学全面形成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儒,道,墨,法,名,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临淄稷下学宫 战国时 儒家有八派,以思(子思)孟(孟子) 学派和荀子学派影响为最大. 三,古代哲学全面成熟时期 (汉代明初) (一)汉代经学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汉代确立的儒家经典有: 《易》,《书》,《诗》, 春秋》《礼》,《乐》,《春秋》 1,官方哲学的重要代表董仲舒 董仲舒的主要学说: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性三品",三纲五常君,父,夫;仁,义, 礼,智,信. 董仲舒哲学思想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哲学思想学术思想由纷杂走向统一的的完成,哲学的经学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成为我国入世"哲学的代表. 2,无神论者王充(27~约97) 王充在《论衡》《问孔》等著作中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它包括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里面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 不开的。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家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有三个打的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缓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 教育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天道观和人性论(教育的根本在人性,人性的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的关系论述 a、天道观和天命观在古代,不仅是人性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历史观和社会观等的基础,不同的天道观和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的历史观和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天道观的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的本体论的问题,也就是宇宙观和世界观的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的是人性论的问题,有不同的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的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的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是人与天合,人与天地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 中国的佛教造像是以印度为本原的,在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孔雀王朝时代,阿育王以“达摩”治国为由,大力弘扬佛法,数建石柱,广立佛塔,开创了印度最早的佛教造像艺术。它由次大陆传入我国中原以后,在2000多年发展和演变中逐步形成它在中国的特色,并把佛教造像艺术推向顶峰。 佛教造像艺术的产生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首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天竺国(古印度),盛传于亚洲各国,距今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由于佛教历史悠久,传播范围极其广泛,因而,佛教造像,石窟寺处处可见,特别是在中国,虽然历经几千年,饱经风蚀战火,但仍能完整地欣赏到佛教造像的艺术盛况和遗迹。 在公元前2世纪的古印度,佛教造像仍然是塔、寺庙和窟殿,佛的形象尚未出现。公元前1世纪期间,佛教分裂为大乘和小乘两个派别,大乘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进而把佛神化,佛的形象才开始出现。此时佛教传播逐渐广泛,南传入斯里兰卡和东南亚诸国,渐次形成具有小乘教特色的石窟艺术;传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带,形成具有中亚特色的石窟艺术;传入我国塔里木盆地北缘,形成龟兹石窟艺术。接着向东推进,并向南北展开,逐渐形成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佛教造像艺术。 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 中国除了有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外,遍布全国的还有已成规模的石窟和摩崖造像250多处。仅四川境内大大小小的窟龛造像佛就有百处之多,分布在50多个县境内。 早期的中国佛教造像,是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传播途径的,以新疆为起点,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北魏和盛唐是两个高潮,形成了中国佛教造像先后400多年的鼎盛时期。 在中国,佛教造像的风格是由古印度的塔庙式发展为窟龛式、佛坛式的。在传承过程中,工匠们把古印度的佛教造像艺术与中华民族特点相结合,产生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形成了龟兹、凉州、平城、中原、北齐5种不同的造像风格,并为隋唐现实主义的佛教造像风格奠定了基础。隋代的佛像造像,主要分布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山西太原天龙山、山东青州云门山石窟等,具有雄健劲拔、清新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人生的理想、境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一、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也 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我国先秦哲学家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其中孔子、老子、庄子的思想影响可以说是最大。如果我们把这三位大哲学家作为典型,并通过他们来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不同类型哲学家的人生境界问题,可以对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生境界的问题有一总体的了解。(一)孔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论语?为政》篇中记载着孔子的一段话,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和以后的儒家都认为,人们的生死和富贵不是能靠其自身的努力而追求到的,但人们的道德和学问的高低却因其自身努力的不同而有不同。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可以说是他成圣成贤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是他成圣人的深化过程。“知天命”可以解释为对“天”(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有了一种认识和了解,这也许可以算是“求真”的范围,因为这一阶段孔子仍

然把“天”看成认识的对象,还没有达到“同于天”的阶段,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此境界虽高,但还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而耳顺”:“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言语,便可分别真假,判明是非”,这种境界是一种超越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其心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这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它是在“知真”“得美”而后达到的一种圆满的“至善”的境界。孔子的“知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就人生境界的追求说的,这是孔子对自己追求“真”、“美”、“善”的总结。(二)老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老子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真、善、美,这就是所谓“同于道”的境界。老子把“道”视为真、善、美的统一。他在《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可以说是老子对人生境界追求的叙述。他认为,人最高的理想是效法“道”,而“道”是自然而然的。他所说的“道”最基本的涵义应是指超越性的最高的准则,道在《道德经》中有多种涵义:(1)“道”是超于感官经验的,“无色”(夷)、“无声”(希)、“无形”(微)都是用以说明“道”的超越性;(2)“道”虽是超越性的,但它却是最真实的事物存在的根据;(3)“道”作为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就其为超越性的最高准则说的。从以上三点可以说明,老子的哲学是要探求天地万物之本源、存在之根据,从而创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中国古代思想哲学的特征

人们常常以西方哲学的认知理性精神作为典范模式,考察中国哲学传统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结果往往使后者的本来面目处于扭曲状态。中国哲学传统数千年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与西方哲学传统不同的基本特征,这就是重视“人”、“伦理”和“社会”。也正是由此出发,中国哲学传统对各种哲学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建构起了它自身也很有特色的理论体系。1、推崇“人”,重视“情”中国文化史与西方文化史的不同之处之1是中国从没有发生过某种宗教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事实。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虽然是天命论者,但是“不语怪力乱神”:他所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神。又如儒家所倡导的“入世”观,强调积极的干预现实生活,也是1种重视“人”的体现。同是中华思想主流的道教思想从未占据过思想统治地位并且生活在儒家的阴影之下,道家并非绝对的消极无为。庄子1方面在执着“齐物论”,但另1方面却在讲“人世间”:“子之所爱,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于佛教,从进入中国的1刻起便开始了中国化。虽然佛教的思想在中国盛极1时,但是仍无法撼动中国主流的儒家思想,与此同时,佛教思想也在向着儒家的思想靠近。禅宗的心性修养为中心的哲学观和孟子的行善轮、先验论在本质上是1致的。儿它的主观唯心主义又深刻影响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因而整个中国哲学都在推崇“人”的重要,强调人的主观的活动去改造这个社会。中国哲学传统注重“情理”的思想倾向,在伦理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事实上,如果说西方哲学传统主要把道德问题归结为受理性支配的意志问题的话,那么,认为“人之大伦”首先在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儒家思潮,却十分强调伦理规范的情感意蕴,尤其是肯定了基于血缘亲情关系之上的“情理”的重要意义。孔子曾针对宰我有关三年之丧的质疑,依据“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的亲子之爱回答道:“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明确把道德践履的必然准则建立在血亲情理的真诚性和安适性之上。孟子则肯定“事亲为大”,并以“亲亲”释仁。深受儒家影响的郭象认为:“君臣上下手足外内乃天理自然”。王阳明也主张:“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正是在这种倾向的指导下,朱熹才把孔子认可的合乎血亲情理的真诚性、因而是“直在其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做法,进1步誉为“天理人情之至也”。其实,宋明理学所特别注重的“天理”,作为“天地人物万善至好底表德”,在本质上正是“人情”即“血亲情理”自身的本体化,与君臣、父子、夫妇的三纲伦常密不可分,所谓“道是在物之理,性是在己之理。然物之理都在我此理之中。”对于“情”与“性”的内在关联。孟子以情释性,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视为人性四端,强调“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荀子以性释情,认为“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董仲舒主张:“情亦性也”。《谈经》中“无情无佛种”,把“有情”看做是人的1个基本特征。宋明理学则以“心、性、情”的相互关系作为1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二、对伦理的苛求中国古代哲学注重伦理道德,这与西方所重视的科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人对于伦理的苛求可以从中国的亲族称谓看出。在1个大的家族中,存在着父母兄弟姐妹,此外还有祖父母祖母,伯叔舅,姑姨,姑奶奶姨奶奶,甥侄等等。对于儿子也有长子,支子,庶子等称谓。这些复杂的称谓透露出的两个原则: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这正是儒家的社会秩序观中很重要的1部分。据历史资料,在周代中国已经形成了严密的政治伦理哲学观。这套观点强调有孝有德,讲求宗法等级,这也是中国几千年社会政治伦理的基础。而作为中国哲学核心的儒家文化强调的“仁”“义”“恭、宽、信、敏、惠”“杀身成仁”这些伦理之上的观点则贯穿中国历史,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之1。这种对伦理的追求1是为了捍卫“三纲五常”,也就是捍卫君主的统治。儒家思想某种程度上就是关于秩序的学说。它从家族中的长幼尊卑发展到国家的等级观点,用仪式的不同来标明不同的等级,通过对仪式的遵守维持等级的不同。同时,对伦理的追求也是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是圣人君子型完美化身。这种理想的人格必须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品质标准,而为了追求这种标准,牺牲人的生命是应该的。正如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义,有杀身以成仁。”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