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儿汗国与西欧国家外交关系论析_徐良利

伊儿汗国与西欧国家外交关系论析_徐良利

伊儿汗国与西欧国家外交关系论析_徐良利
伊儿汗国与西欧国家外交关系论析_徐良利

从“西欧中心论”到“全球史观”的发展

从“西欧中心论”到“全球史观”的发展 侯永娟 (西华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541) 内容摘要: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逐渐走向了一体化的进程,各地区间的交流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历史的发展也从狭隘的以西欧为中心的论点而渐次着眼于全球的背景之下,去探讨世界各个地区的交流与互动。全球化与一体化成为了时代潮流。文章从不同时期对世界史的研究来论述从“世界史”到“全球史”的发展及其各个时期所具有的特征。从而展示全球史观对于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世界史全球史一体化全球化 地理大发现标志着世界体系开始出现,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产生,而在某种程度上,它使彼此隔绝的世界各国开始建立起持久和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从此后世界开始进入到了近代史的发展时期,人们的视野也扩大到了全世界的背景之下。有人说这一进程是积极的,是推动人类不断向更文明,更先进的时代前进,是文明国家对未开化国家的同化。同样也有人对世界历史全球化提出了质疑,认为它是更先进野蛮的开始。如果说希腊人对其他民族的称谓“野蛮人”是采用一种短兵相接的方式进行征服与占领的话,那么现代人对对待“野蛮”的方式则表现了出了更多“野蛮的行径”。于是人类社会被卷入到了政体世界体系,于是人们开始争论——谁是全球的中心,谁是文明的先行者? 早在19世纪的时候,黑格尔就提出了“西欧中心论”。并且将“西欧中心论”理论化。他在《历史哲学》中,用地理条件、精神、种族气质来证明他的理论。在黑格尔看来,非洲是“不属于世界历史的部分;亚洲从来没有加入过世界历史的进程;东欧斯拉夫人没有表现出独立的因素,而唯有日耳曼人本性优越。……日耳曼民族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日耳曼世界主要的各国是法兰西、德意志和英格兰”。①这样以来黑格尔就为“西欧中心论”提出了一个理论基点——种族优越论。如果说黑格尔是“西欧中心论”的理论倡导者,那么德国史学家兰克(Leopold Ranke)就是“西欧中心论”的这一理论的实践者。他认为“欧洲,确切的说是西欧的民族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主流或者主体,是支配世界的中枢,而其他的民族,包括东欧的斯拉夫人,马扎尔人以及欧洲以外的土耳其人等,不过是世界历史的附属物。”②他在1848年出版的《拉丁民族和条顿民族的历史》一书的序言中曾写道:“日耳曼民族和日耳曼——拉丁民族后裔的历史是全部近代历史的中心”;“这些民族……构成全部近代史的基础。”黑格尔和兰克的西欧中心的思想,为近代世界带来了极端的思想倾向,后来的军国主义、法西斯独裁主义的出现,都是受了这些理论的影响。他们所谓“落后种族及国家”的改进,使世界掀起了一轮新的浪潮。19世纪下半期,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已经将世界瓜分完毕,明确的全球地理概念已经形成,而此时的兰克竟然置欧洲之外其他地区的历史于不顾,还美其名曰在编写《世界史》,这样的世界史视野与比他早一个世纪

我国近现当代各时期的外交政策(1861至今)

中国近现代各时期的外交政策总结 一、中国近代各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①清政府的屈辱外交。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②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可见,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③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前期重点是袁世凯政府,他出卖盐税,承认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参加西姆拉会议等;后期是段

祺瑞政府,他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比前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④蒋介石政府以对外卖国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和扩大税源解决内战经费,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修改新约运动”。面对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侵华战争,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过了“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抗战胜利后,为了求得美帝国主义帮助打内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 ⑤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近代史上的屈辱外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同各国广泛建立外交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进入一个崭新时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实行对外开放。以“一国两制”方针,顺利地解决了港澳问题。我国的国际地位正不断提高。 二、中国现代外交政策有那些? 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了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新中国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成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第二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昭示着新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③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对外政策上

欧洲文明概论2019尔雅答案100分

。。。。。。。。。。。。。。。。。。。。。。。。。。。。。。。。。。。。。。。。。。。。。。。。。。。。。。。。。。。。。。。。。。。。。。。。。。。。。。。。。。。。。。。。。。。。。。。。。。。。。。。。。。。。。。。。。。。。。。。。。。。。。。。。。。。。。。。。。。。。。。。。。。。。。。。。。。 何为欧洲文明 1 【单选题】在哪一年以后,欧洲进入了文明发展的高速期()B A、1400年 B、1500年 C、1600年 D、1300年 2 【单选题】欧洲文明什么能够以大陆命名()C A、欧洲国家普遍面积比较小,没有形成独立的文明 B、沿袭历史特点,因为在欧洲古典文献中有约定俗成的固定说法 C、很早就形成了整体发展的特点,且具有非常鲜明的欧洲特色 D、欧洲国家之间历史关系比较复杂,文明的差异性不大 3 【多选题】关于欧洲的评价,正确的是()。ABC A、人类生活水平最高 B、环境指数最高 C、人类发展指数最高 D、自然资源最为丰富 4 【判断题】古典文明是指希腊罗马文明,奠定了欧洲文明的基础。()正确 5 【判断题】中世纪的欧洲处于黑暗时期,各方面的发展都较为落后,甚至有倒退的地方。所以对于欧洲文明的形成,中世纪几乎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错误 关于欧洲文明的现代讨论 1 【单选题】哈贝马斯认为欧洲文化能够承认分歧的原因在于()。C

A、众多民族生活于小范围土地上 B、海洋国家对外扩张包容性强 C、各方面的冲突导致文化极度撕裂 D、国家众多文化冲突大 2 【多选题】关于《我们的复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D A、由哈贝马斯、雅克德里达和温格尔·艾克共同起草 B、涉及到对历史教训的总结 C、起草于2005年 D、在关于欧洲特性和欧亚关系的他讨论后起草的 3 【判断题】从文化角度说,欧洲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形成欧洲的文化特色。()正确欧洲文明的现代特征 1 【单选题】意大利的历史地位不包括哪一项()B A、文艺复兴的起源地 B、欧盟的起源地 C、罗马教会的中心 D、古罗马帝国的中心 2 【多选题】欧洲文明的特性包括()。ABD A、提高质量 B、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的宝库 C、重建“欧洲中心论” D、强调文明要素的均衡发展和同步发展 3 【多选题】人和动物共有的处境包括()。ABC A、生命处境 B、物质处境 C、社会处境

当代中国外交-笔记

中美 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答:(1)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的策略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美关系时好时坏。美国对中国采取武力威胁和拉拢的双面政策,妄图使中国倒向自己一边。而中国站在中立立场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对美国的进攻都予以坚决的反击。 (3)第三阶段:70、80年代,79年中美建交,握手言和。 (4)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中美互利和互相竞争,在许多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3.简述中美建交的背景及其过程及其影响。 1)背景:美国方面:①70s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遏止和孤立”政策失败,③陷入越战泥潭;中国方面:①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②有利于改善中国地位,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2)过程:①乒乓外交: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②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访华。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揭开中美建交序幕。③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签订了《上海公报》,奠定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④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3)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对话,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⑤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 简述中美关系中的三个联合公报; 答:(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3)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 中国对美政策的演变 第一,联美反苏的“一条线”政策(1971-1982)。 第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1982-1989)。 第三,“韬光养晦”政策(1989-2000)。 邓小平提出战略策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

西方中心论的陷落

西方中心论的陷落 西方中心论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文化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西方文化优于、高 于非西方文化,或者认为人类文化围绕西方文化而展开,或者认为西方文化形态、理想与 价值方式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从而代表着非西方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都带有西方中 心论的色彩。 黑格尔是西方中心论的典型代表。在黑格尔看来,世界历史是“世界精神”发展和实 现的过程,而由于世界精神的“本性”是自由的,因此,世界历史也便是自由被意识的进 步过程。按他的说法:东方各国从古到今只知道一个人是自由的,希腊和罗马世界只知道 一部分人是自由的,而对于近代西方世界(日耳曼世界)的人们来说,一切人都绝对是自由的。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宣称,世界历史虽然开始于亚洲,但是“旧世界的中央和终极”却是欧洲。而欧洲的“中心”,“主要的各国是法兰西、德意志和英格兰”。他把中 国和印度说成是没有生气而停滞和缺乏内在动力的国家,中国有“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 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和印度可以说还在世界历史的局外,而只是预期着、等待着若干因素的结合,然后才能够得到活泼生动的进步。” 在现代世界,事关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民主制度、市场经济、现代化、合理性等等 具有普世意义的概念,似乎只有在西方才得到充分的实现。而非西方,长久以来被专制、 巫术、非理性与蒙昧主义所笼罩的世界,其历史与文化的实际意义,其在发展的过程之中 形成的对于世界的未来具有一般性意义的东西,只有在一种全新的视角与诠释之下,才拥 有全新的意义与价值实现的观念基础。一种奠基于道德主义和更高的一元主义道德纯粹与 坚定性基础之上的发展与价值观,标志着陷于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有限的技术倾向和社 会道德的沦落与妥协性不能自拔的西方文化与价值中心论的陷落。 作为当今世界几具有普世价值的民主制度、市场经济、现代化、多元主义等等观念与 制度形态性质的东西,其在捍卫人类道德的坚定性与一贯性上,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充 分完善化奠定一个观念性质的基础的意义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令人遗憾的。正善的道德 是人类精神成长与进步的基础。人类道德的成长,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如人类肌 体的健康,非全则毁。残缺的心灵与堕落性质的道德是人类恒久的最为危险与本质的敌人,道德建设的坚定与一贯性则是人类捍卫自身本性与完善性的基础与圭臬。只有在健全的道 德的基础之上发展现代科学与制度形态的体系,作为社会发展核心的科学与道德之间才不 会发生彼此矛盾与冲突,人类发展的完善与圆融性质才能得到基础性质的保障。而一种体 现建立在充分完善的道德基础之上的真善合一的具有超越性质的神性向往的特质的文化精 神的,正是中国道德本位(本体)性质的文化的方向。 当代世界从现代科技的发展之中受惠甚大,可以说没有现代科技,就没有整个当代世 界发展与进步的整个历史。然而一种技术主义的思维与价值方式的体系的缺陷在于它与一 种等而下之地理解、看待、触动与影响本质上属于精神性的生物的人类的观念、思想、习 惯与行为方式的思路密不可分。割裂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人类精神与道德气质的成长与进 步的本位性质的基础,片面地强调外在的物质与技术的发展的作用与意义,将是人类文化

当代中国外交史重点

当代中国外交史 1. 新中国外交三原则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主席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外交思想和方针,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这三个原则是开国元勋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在冷战已经开始、两大阵营对峙的背景下,新中国领导人为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和支持,确立了以“一边倒”为核心的外交三原则。 “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领导层放弃了中间地带理论,接受两大阵营理论。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宣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的经验教给我们,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然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中、苏结盟就是“一边倒”的落实。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毛泽东主席主张“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将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做普通侨民而不当做外交代表看待,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审查处理,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要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新中国要与各国在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关系,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完整的新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另起炉灶”表明新中国的对外关系同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胜利后的对外关系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这两项原则的目的都是巩固独立和主权,奠定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新中国外交三大原则的提出,解决了新中国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 ①“一边倒”,解决了我国如何正确处理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②“另起炉灶”,解决了如何在新的基础上同外国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决了如何对待帝国主义国家的问题。 新中国在很短的时间里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和势力;争取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和承认,并同其他一些友好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争取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与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

西方中心论

西方是积极的行动者,东方则是消极的回应者。西方是东方人所有行为的目击者和裁判者东方只能借助西方来界定自身,/东方不再是欧洲的对话者,而是沉默的他者。0[2]8东方人 之好坏与否应由西方人判定。按照东方主义的西方中心主论逻辑,东方是落后、野蛮、愚昧、守旧和懒惰的象征,是与处于中心位置的西方相对立的一种边缘性的存在,东方主东方主义对东西方关系的塑造,不是为了寻求一种知识和真理,而是为了实现西方对东方的统治和霸权,因此,东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霸权主义。东方主义所关注的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权力的问 题,它以知识的形式支持西方对东方的扩张、侵略和殖民,因此是/-知识的帝国主义.0[2]74,东方主义视阈中的东西方关系是一种霸权等级关系。赛义德在5东方学6一书中强调:/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0[1]8,在这种霸权关系中,东方被东方化了,它可以被制作成或被驯化为/东方的0,这种驯化和制作从属于西方对东方的统治关系。 赛义德认为,东方主义是西方为了实现对东方的霸权而刻意构建的一种理论和实践体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可能理解欧洲文化庞大的规章制度,欧洲正是借助它而对东方施加管理甚至生产的。东方主义具有强烈的西方中心论倾向,是一种十足的文化帝国主义,它宣称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不仅是西方的,而且是全人类的,它所具有的普世性使它成为人类文化的典范,因为它带给人类的是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福音。近代西方具有非常坚定的西方中心信念,黑格尔哲学就是明显的例证。黑格尔将历史视为人类自由意识的进步,这种进步是从希腊开始的,因为希腊人的精神是以普遍性作为对象的,而东方精神则没有从特殊. 二、/西方中心论0 /西方中心论0(West-centered Theory)又称/欧洲中心论0,就是将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和较早实现工业化归之于欧洲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认为欧洲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所有方面发展的中心,而欧洲以外的地区则是受其影响才得以发展的。/西方中心论0具体有三种模式。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处在停滞落后状态,在19世纪中国历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或主要线索是西方入侵,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发生的一些变化是由西方文明的冲击引起的。第一个层面主要关注世界通史的内容比例,认为以往编纂的世界通史著作中西方所占比例过重,世界史成了以欧洲史为主轴的历史。周谷城指出: “我写世界通史之前,曾翻阅了许多著作,发现其中有一共通之点,都是从埃及开始,接着便是希腊、罗马,谓之古典世界。古典世界之后,便是基督教。这样的作法便是欧洲中心论。”[6]( p.3) 这种现象在世界近现代史编撰中更为明显。有学者曾做过认真统计,并以吴齐本《世界史》“近代史编”为例,指出“该编上下两卷6 章24 节共910 页中,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历史合在一起大约只占21% 的篇幅,其余79% 基本上都是有关欧洲和北美的内容”。其中“58% 的篇幅给了欧洲,只有4% 涉及中国”。因此认为,这反映该著作仍然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我们的世界史研究经常围绕“西方有什么而东方没有什么的问题兜圈子,不遗余力地挖掘‘欧洲文化的优秀传统’,为其贴上理性、科学、民主、进取精神、宗教伦理等等光彩的标签,直至将欧洲树立为全球的榜样”[9]( p.Ⅷ) ,非西方地区的历史往往被表述为对西方历史和发展道路的模仿和赶超。第三个层面的反思则从世界史研究中一些概念工具入手,认为我们现在用以表述世界史的一些核心概念和范畴都源于西方经验,而不是源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因此用这些概念和范畴来叙述非西方的历史,也是“欧洲中心论”影响的体现。有学者认为这些概念都根植于西方历史经验的普遍论、进步论之上,反映西方对世界历史的元叙述。不仅西方学者用诸如“工业革命、现代性、资本主义以及个人自由”等这些“基于欧洲特定经验所产生的概念来阐释欧洲对现代世界的支配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8]( p.43) ,而且这些理论和概念也被非西方世界广泛接受,我们的历史研究同样无法摆脱。马克垚先生评价道: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历史学,可是我们的现代历史 学,还是从梁启超学习西方史学开始的。直到现在,我们既缺乏从本土资源出发、从自己的历史出发建立的历史理论,也缺乏从本身出发看世界而建立的世界史理论,世界史发展模式。”“我们历史科学使用的概念、范畴、模式、理论、规律,都 可以说是出自西欧的。”[10]( p.21)马世力先生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中心 确实曾经在西欧或欧洲,这是不容否定的;“西方中心论”的语调曾经充斥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革命史观仍然没有逃脱它的阴影。他在书中对费正清和柯文的两种解释中国近代史的模式都进行了批判,认为冲击回应模式“不仅有抹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在中国的存在倾向,而且(与马克思同样地)认为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产生了积极和必要的正面作用:它唤醒了沉睡着的亚洲社会,推动它们摆脱了停滞不变的过去”,柯文在其《在中国

当代中国外交名词解释40

---------------------------------------------------------------最新资料推荐------------------------------------------------------ 当代中国外交名词解释40 名词解释两条线战略: 概述: 是指 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修正主义加紧危害新中国,中国必须同时应对美帝苏修两大敌人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外交方针。 背景: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局势出现了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当时国际政治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美苏争霸过程中出现缓和的迹象,中苏分裂,使确立于建国前夕并在 50 年代主导中国对外关系的一边倒政策失去存在的意义, 其结果不仅使我国在与美国抗衡中失去强大的依靠力量,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又增加了一个强大对手。 中美关系没有明显改善,我国也逐步走上同时与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状态的道路。 同时,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国内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发生变化,强调阶级斗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国成为核国家。 对于外交与国际事务,主张支持左派政权,筹备第二次亚非会议,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包围城市。 为了增强同美苏两霸对抗的力量,毛泽东把我国的外交重点转向亚非拉国家,谋求与广大亚非拉国家结成反帝、反霸国际统一战线, 1 / 14

从此,我国的外交进入既反美又反苏的两条线战略时期。 内容: 团结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推进世界革命。 积极评价: (1)、有力地支持了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扩大了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自主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改变了联合国成员的结构,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2)、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国当时的软实力‐‐革命经验,借推进世界革命,进一步巩固了独立自主权。 (3)在实力悬殊的劣势下顶住了美苏夹击,而且突破了美国长期对我遏制的局面, 维护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大大提高中国对世界人民的影响力。 消极评价: (1)、在强调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上片面强调国家安全,忽视国家的发展。 两条线战略片面夸大美苏对我国安全的威胁,结果导致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的估计出现错位,夸大战争的威胁,影响和削弱了经济建设。 此外,由于受美苏压制的刺激,过分排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缺乏对接世界先进技术的主动性,片面强调自力更生搞建设,错失发展良机。

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现状及政策的分析

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现状及政策的分析 【前言】: 曾任美国国务卿的布热津斯基所说的:“中国,不论其具体前景如何,是一个日益崛起的潜在的主导性大国。”伴随着当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稳步提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进步也不能离开中国。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周边地区中国是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作为世界第三领土大国和第一人口大国,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不同领域具有综合实力或潜力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国总GDP总和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范围尤其在亚太地区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总之,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国际地位,保持清醒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妄自菲薄,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从更长远的层次考虑,中国必须有一个适合自我发展的外交战略,真正的做到和平崛起! 【摘要】: 当代中国在国际社会当中地位日益重要,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肯定,随着中国的真正崛起,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将与日俱增。然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外交也面临着困难挑战,台湾问题,中美关系,黄岩岛事件,已经钓鱼岛争端对于迅猛发张中的中国是极大的考验,因此我们的外交战略必须在坚持和平自主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创新,应用新视觉新方法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争端,促进世界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外交现状国际地位国际事务外交政策 【正文】: 上世纪末,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东欧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由此而引发的国际形势,格局和力量对比等一系列震荡和变化,这种变化给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改变本国国际地位的机遇。而中国则抓住机遇,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的提高,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与日俱增,并且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与作用稳步提高。 在此情况下,西方国家的政治家,学者,媒体不顾事实地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进而误导人们对中国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和排斥感,在此基础之上,中

西方中心论史观答案

史观:第一种观点是典型的“欧洲中心论”,在欧洲国家内部寻找其兴起的原因。第二观点是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认为“欧洲兴起”,只是人类历史上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强调各社会之间发展的相关性和互动性,将每个地区的发展都视为更为宏大的自然与社会结构运动的一部分。 史实: 1 、西方崛起于欧洲,的确如此。从公元前6 世纪初到前5 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城邦,通过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确立了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希腊人创立了“人文主义”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史学、文学、戏剧,成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古罗马说创造的罗马法律,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的确立产生深远影响。经过漫长的中世纪,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走向强大 2 、西方的崛起与其他文明成就之间的确存在着重要的关系,但把西方崛起的主因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显然犯外因绝对论的错误。11——12 世纪的西欧,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复兴,15 世纪前后,西欧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西欧相继爆发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欧社会发生的上述连锁反应,确立了西方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技和军事等领域的绝对优势,并最终形成西方对全球的支配局面。这时的西欧与世界上其他大多数自然经济仍处于主体地位的国家或地区相比,西欧已经崛起了。把1500 年前后西方在经济、科技、航海、贸易等方面落后于东方的史实,作为西方崛起较晚的理由是一种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的错误观点。事实上,西方迈入工业社会的门槛就已经宣告了西方的崛起。

文化相对主义和西方中心论

文化相对主义和西方中心论 文化相对主义就是对人类这种无限自我肯定潜能的否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文化相对主义的“什么都行”的立场正是不加批判地推崇特殊传统的另一种形式,在这一方面方面,它与西方中心论并无二致。 当前,第三世界关于进步可能性的讨论主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为了“进步”,第三世界必须一揽子接受西方现有的制度和思想;另一种则认为,第三世界特殊的文化和制度之传统必须保持原样,对地方传统的任何外在的批评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需要的。前者是西方中心论,后者则属文化相对论。 在本文中,我将指出,这两种观点都会给人带来严重的误解。只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足以说明它们的缺陷。今天,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中,妇女的权利仍然受到限制甚至是压制。我们是否准备把它当做文化习俗而加以接受呢?亦或我们想破除这一地方传统以便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这样做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全盘采纳西方现有的制度呢?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这一例子切中两种观点为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没有把握住“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都对各自独特的传统过分推崇,尽管推崇的原因各不相同。西方中心论者推崇他们的独特传统,是因为他们错误地将自己特殊的传统和思想视为普遍有效;与此相反,文化相对论者则就是为了自己特殊的传统而推崇自己特殊的传统。他们都缺乏一种体现在特殊性之中并又与之分离的“普遍”观。 本文提出的主旨是,构成所有这些特殊传统基础的“普遍性”是“人类的自我肯定”(self-assertion)。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所表现出的人类的自我肯定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无法穷尽出这种自我肯定所可能具有的各种意义。“人类的自我肯定”这一观念可以归溯到布卢姆伯格(Hans Blumenberg),他将它定义为“一种生存纲领,人类据此将自己的生存置于历史环境之中,并向自己表明他将如何与周围的现实交往以及怎样利用所能遇到的各种可能性。”尽管布氏讨论的主要是欧洲近代早期的人类自我肯定,但我们依然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它在世界所有其他地方的潜在萌芽。 本文的第一部分将阐述我对人类自我肯定的理解,探讨三个哲学概念:特殊、普通和无限。第二部分将利用一些具体的历史例证,来说明西方中心论者和文化相对论者都误解了人类自我肯定的“无限”性。在最后我将指出,第三世界可能的进步机会存在于制度创新之中,也就是创造出迄今为止在西方和第三世界都尚不存在的制度。 一 在布卢姆伯格引人入胜的著作《现代的合法性》中,“人类自我肯定”的话题与“可能的进步”这一话题密切相关。他在“可能的”和“不可避免的”进步之间做了区别。他认为,进步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过程”这一观念无疑并非人类

当代中国外交

当代中国外交 1、什么是外交(一句话),外交的特征(5个)? 外交是各主权独立的国家通过和平方式,为捍卫和促进国家利益所进行的官方往来活动。 特征:1)具有政治性(阶级性) 2)以实力为后盾(综合国力){硬相当的领土面积;软经济实力、军事} 3)以追求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安全、政治、经济) 4)与战争相对应的和平的活动 5)是政治与艺术的结合(具体的手段、方法、技巧) 2、自新中国以来,外交的演变和发展。“一边倒”、采取“一大片、一条线”的背景和内容、 新世纪以来,提出的新理念(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理由)、和谐世界观的内涵? “一边倒”时期(建国初期) (1)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关系变化 2)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壮大 3)美苏两国关系变化从合作到竞争 任务:1.得到国际认可2国家建设 (2)另起炉灶,不承认旧中国与外国签约的条约和外交关系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大片、一条线”的背景和内容: 背景:1)为了减轻来自于苏联的威胁 2)美苏关系发生了利于美国的变化 3)扭转外交上的被动局面 内容:大致上照地球的纬线,联合美、日、巴基斯坦、西欧等国家——一条线除了要团结一条线上的国家,还要团结其他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广泛 的国际统一战线来对付主要的敌人——苏联。——一大片 独立自主理由: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新中国外交的基石,也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畏强暴,不怕鬼不信邪,敢于顶住任何外来压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始终把独立自主作为外交的核心内容,这在毛泽东到胡锦涛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思想中是一致的。。我们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不信邪不怕压,对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弱化中国的图谋,保持高度的警惕。正是由于中国政府已独立自主外交的鉴定原则和灵活的策略,一次次化解了各种威胁,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和谐世界观的内涵: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在讲话中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实现各国和谐共处,建立民主的世界。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只有不同国家间和谐共处、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才是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关键和前提。 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建立公正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好比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带给世界各国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埋下了一系列隐

读《全球通史》全球史观与西方中心论

全球史观与西方中心论 ——对《全球通史》的思考 【内容提要】《全球通史》通过独特的“全球史观”论述了自人类起源至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文明。斯塔夫里阿诺斯代表性地改变了世界史研究中"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打破世界各地历史的割裂格局,确立了体现当代意识的全球性观念,成为史学著作以俯瞰的眼光完整而连贯地看待历史进程的典范。 【关键字】历史西方中心论全球史观 一、《全球通史》简介 英国当代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对《全球通史》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近年来,在用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单独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1《全球通史》分为上册——《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下册——《1500年以后的世界》。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采用跨时代意义的“全球史观”,从全球的角度俯瞰——而不是孤立的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进而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作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意图指出历史的不可分割性。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极具代表性。 正如书中提到的“孤立的文明因为缺乏和其他部分的联系而必然发展滞后、而与其他文明各种形式的联系广泛的文明必然最终脱颖而出”2一样,本书从人类的起源开始,将涉及到的历史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重点探讨了一些对于关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关键问题。书中注重描绘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变迁更迭的具体细节,比如人类的生产方式变革、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一些观念的更新,例如对妇女地位重视程度的改变。比较特别的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每章的结束都撰写了“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探讨回溯历史能够给予我们的启发——今天我们如何以史为鉴。 二、“西方中心论”与“全球史观”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全球通史》的两位作序者,刘德斌教授和高毅教授在中文序言的结尾部分,不约而同的都提到了书中似乎残存的一丝“西方中心论”。所谓“西方中心论”是“西方随中华文明近代落伍通过殖民化全球后逐步形成的优等心理,是对文明文化和历史的误解,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不自觉的前提。认为西方文化优于、高于非西方文化;或者认为人类的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或者认为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所有这些,都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3然而纵观全书我认为并非如此。不得不承认,作为西方的史学家,潜意识中存在名族优越感与对西方文明的偏好是有很大可能的。在本书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始终把工业革命以及政治变革仅看作是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从而也就把现代文明等同于西方文明,进而将现代化视作单向的西方化的过程。然而这样做必定会忽略了广大东方国家对于欧洲工业革命、思想启蒙运动的诸多重大贡献——由于印刷术的传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宣传资料与文献才 1(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3百度百科西方中心论 https://www.doczj.com/doc/524356963.html,/link?url=9y4C5LZoS01qxUqWg7BA8aaeGTPZ3a2W7mD0OiZ40JVaIrZqaRsWpAUFkTQ6qUmyiADbXWSIoZffQqZxjnAmOa

欧洲中心主义

“欧洲中心主义” 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优越性和特殊性,欧洲就是依靠这种内在的力量而兴起并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同时“欧洲中心主义”把欧洲的胜出永久化,把欧洲的道路和欧洲的模式绝对化与普遍化,认为任何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走欧洲的道路并以此断定人类社会历史将终结于欧洲模式。“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扭曲了历史,导致了人们对欧洲以外世界了解和认识的缺乏,从而不能正确认识整个世界和世界历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贡德.弗兰克运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史观”把被“欧洲中心主义”颠倒了的历史反转了过来,并彻底挖 掉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根基,宣告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真正终结。 “欧洲中心论”依据与两个支柱,一、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说黑格尔是“欧洲中心论”在地理方面的系统论述者,但是兰德斯十分露骨的予以阐述,热带国家的劳动效率低下,干旱的地带需要灌溉,谈到西欧,他说“欧洲确实有冬季,冷的足阻止病毒和害虫的大量繁殖。”还有降水等等的例子,得出结论胜利属于欧洲,从而得出种族优劣论,成为近代“欧洲中心论”本质成立的理论依据;另一个就是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认为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历史遗产,自由,民主,理性,得以在近代开启资本主义的大门。在韦伯那里有精致的论述。 在“欧洲中心论”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另外一条暗流——整体世界史观。在每一个阶段,史家都是在探讨如何更加理性的撰写世界史,寻求整体世界的发展规律,但是每一次在这个大浪过后,总会偏离航道,转到“欧洲中心论”上,也不能不说这个与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关。从亚历山大东征、文艺复兴开启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殖民,在东西方民族近距离接触时,西方凭借科技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古代就存在的文化优越论在西方不曾中断。但是当“欧洲中心论”在黑格尔、兰克手中发展成熟后,随着一战的结束,批判的声音终于不再是飘飘渺渺,开始明朗有力起来。从对“欧洲中心论”进行文化形态的批判,到整体史观和今天的全球史观。1917年,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出版了他的著作《西方的没落》,并预言了西方文化的必然衰落,对长久以来以欧洲文化优越感自豪的欧洲人以迎头一击,而汤因比(Am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年)的《历史研究》,表达了作者“我试图把人类的历史视为一个整体,换言之,即从世界性的角度去看待它。”并且在文明的考察中从斯宾格勒的八种发展到了二十一种。 总之从一战以后,尤其是二战,史学越来越走向多元化,“欧洲中心论”地位在动摇,对其批判越来越多,但是“欧洲中心论”根已深、蒂已固,坚持此观点的仍然不在少数,其一就是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960~1920)从理性资本主义的角度,再次论证了欧洲神话,由于欧洲的理性精神,资本主义在欧洲出现,而没有出现在中国。他因此也被认为是“欧洲中心论”最精致的论著者。但是其影响已经不是很大了。50,60年代的历史著作里还是可以看到“欧洲中心论”的痕迹,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对“欧洲中心论”批判的反批判,它们采取不同的形式维护欧洲奇迹论,其中如1981年埃里克琼斯的《欧洲奇迹》,最具典型,近些年来比较引人注意的史学流向是全球史观,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塔夫理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

当代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学论文 题目:当代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者:李龙杰 学校:河南大学 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080110215

中国的新外交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对外交往的持续扩大,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空前紧密,中国的外交也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中国将和谐从内政延伸到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国外交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领导人对自身执政能力如何提高的深刻认识,是如何治理内政和承担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责任的深度思考。而“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是国内执政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领导人对国际事务冷静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度探索。 二、中国新外交的表现 1、推广“国际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所追求的发展是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不是富者愈富、贫者愈

西方中心的由来及弊病

零、摘要 当前,第三世界关于进步可能性的讨论主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为了“进步”,第三世界必须一揽子接受西方现有的制度和思想;另一种则认为,第三世界特殊的文化和制度之传统必须保持原样,对地方传统的任何外在的批评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需要的。前者是西方中心论,后者则属文化相对论。本文主要讲前者,从其由来讲起,分析其弊病。 一、产生背景 西方中心论,是西方随中华文明近代落伍通过殖民化全球后逐步形成的优等心理,是对文明文化和历史的误解,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不自觉的前提。认为西方文化优于、高于非西方文化;或者认为人类的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或者认为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所有这些,都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 “西方中心”论是随着中华文明近代的落伍、西方文艺复兴后产生工业革命殖民全球的产物。“正当中国的大清皇帝们还沉浸在‘中国’、世界‘中央之国’的历史陶醉之中时,西欧通过‘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宗教改革’、‘农民起义’等一系列的变革,彻底砸碎了近千年来农奴式的封建割据统治和近乎窒息的宗教桎梏,向着近代文明的曙光迅跑。经过二百来年的殖民扩张和掠夺,非洲成了贩卖与屠戮黑人的屠宰场;美洲文明的创造者被屠至殆尽;印度与东南亚被掠夺得千疮百孔;最后,中央之国也成为了‘东亚病夫’。这样,西方成了人类文明的‘主宰’,西方人成了‘上帝的骄子’,全球的‘西化’之风从此地弥漫开来。 二、西方中心论的兴衰 a)西方中心论在战乱之中 历史地看,十九世纪是西方中心主义的第一个高潮,即现代国际关系的欧洲阶段。 作为惟一产生了先进现代工商业文明的地区,欧洲在十九世纪末以前的数百年里曾是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