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

《心理学》

第一章 人的心理
学习目标:
1、熟记心理学的概念2、能说出心理学的体系3、能解析心理的实质4、能说出学习心理学的意义5、能解释心理学研究的原则6、能说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引 言
1、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心理不协调
2、人为什么会产生苦恼?--需求不能满足
3、人为什么会产生孤独?--交往需要
4、在你到一个新的环境时经常产生什么情绪反应?
5、人为什么会做梦?梦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吗?
6、人与人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上吗?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一)含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原因: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两者之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二)性质:
心理学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把心理学称为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心理学不仅是一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学,也是一门认识与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科学
二、心理现象分为: 个体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对象: 个体心理现象和社会心理现象
(一)个体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含认识、情感、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情绪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3)意志过程: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2、个性心理 :
(1)个性心理(心理动力和个性心理特征)
(2)心理动力: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3)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在认知、情绪与意志活动中形 成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气质、性格等 )
(二)社会心理现象:人们在共同的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以怎样的方式产生心理的?
(一)脑产生心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实现反射的机制是: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心理发生、进行和完成的环节:客观刺激-内部过程-外部行为。
(二)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人的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

神经系统两部分
周围神经系统分布全身,与脑、脊髓和全身器官相联来接受刺激信息
中枢神经系统则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
脑 的 构 造
脑的构造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后脑、中脑和前脑
后脑包括小脑和延髓
中脑包括脑干的一部分,主要机能是视觉的皮层下反射中枢
前脑的主体是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结构
重量约为1400克,在大脑左右两半球之间由中央沟区分,两个半球之间则由胼胝体连接
大脑皮层的不同脑区位置: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视觉中枢位于枕叶 ,听觉中枢位于颞叶,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语言区主要位于大脑左半球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人的心理 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狼孩的故事:说明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明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特性:
 能动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不同的。
 社会性:不同的社会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同。
第三节 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实践意义: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对自己的了解与自我教育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心理学有助于了解自己和自我教育
(二)心理学知识有助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三、心理学的分类
(一)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成年人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学科
(二)生理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
(四)教育心理学 :研究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人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五)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群体环境下个体心理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六工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包括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
(七)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原理诊断及治疗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以实事求事的态度进行研究
2、系统性原则:考虑内、外因素的关系和制约作用
3、发展性原则:用发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意见或态度,以此来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问卷调查,另一种是晤谈法
问卷法是采用事先拟定的问题,由被试按问题的回答来搜集相关资料,以此来分析和

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
晤谈法是通过面谈方式搜集资料来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的研究法
第一节 感觉的概念与分类
学习目标:
1、熟记感觉的概念,知道感觉的重要性。
2、能概括感觉的生理机制
3、能说出感觉的类型
一、什么是感觉
(一)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特点
第一,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面对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第二,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第三,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产生是整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分析器:感受器—传导神经—神经中枢
人体的各种感官都有相应的分析器,如视觉分析器、听觉分析器、嗅觉分析器、味觉分析器、触觉分析器等。
三、感觉的种类:
㈠外部感觉:
⒈视觉:适宜刺激为380~760毫微秒的光波,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视细胞。
视觉后象: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颜色视觉: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眼引起了颜色视觉经验。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从而得到融合的感觉。
视敏度:即视力,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⒉听觉:适宜刺激为20~20000赫兹的声波。
⒊嗅觉和味觉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感觉。
味觉是由溶于水的化学物质通过味蕾产生的感觉。
⒋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称为肤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㈡内部感觉:
⒈机体觉(内脏感觉)
机体觉由于内脏活动作用于感受器而产生的,包括饥饿、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
⒉平衡觉(静觉)
静觉是由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⒊运动觉(本体感觉)
运动觉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第二节 知觉的概念与分类
学习目标:
1、熟记知觉的概念,能区分感觉与知觉。
2、能解释知觉的生理机制
3、能说出知觉有哪些类型
4、能解释社会知觉偏差的现象
一、什么是知觉
㈠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㈡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共同点 区别 联系
感觉 对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知觉的基础
知觉 的直接反映 整体 感觉的深入
二、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的产生是分析器系统(多种分析器)综合活动的结果

三、知觉的种类:
㈠物体知觉:以物质和物质现象为对象的知觉。
⒈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负责处理物体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
⒊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及速度的反映。
真动现象: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 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
似动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或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运动的现象。
①动景运动; ②自主运动; ③诱导运动
㈡社会知觉:以社会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
⒈对他人的知觉:⒉自我知觉⒊人际知觉
㈢错觉(illusion)
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包括视错觉、形重错觉、时间错觉和方位错觉。
方向知觉与性格
从心理活动看,人们运用视觉线索和前庭感觉信息时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当两类信息不一致时,有的人更多地依赖于内耳前庭感觉的信息,而有的人则更多地依赖于外部环境的视觉线索。
四、社会知觉的偏差
⑴首因效应(prinacy effect)
最先接受到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的现象。
⑵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最后接受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⑶晕轮效应(halo effect)
对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印象后,倾向于根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戴恩实验)
⑷刻板印象(stereotype)
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第三节 感知觉的基本规律
? 学习目标:
? 1、熟悉几个概念: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 、感觉对比。
? 2、能解释知觉几个特性的含义,并能说明这些特性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感知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用来度量的感觉阈限的大小的指标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就是指感觉出来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
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也成反比关系:即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二、感受性的变化:
㈠感觉的适应:
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适应。
? 暗适应:指由亮处到暗处时视觉感

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 明适应:指由暗处到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㈡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对比:同一分析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1)同时对比是刺激物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现象。
(2)继时对比是刺激物先后作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2、不同分析器的相互作用。
(1) 一种分析器的微弱(强烈)刺激,能提高(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
(2)感觉补偿,它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3)联觉也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三、知觉的特性
㈠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特性。
影响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2、对象的动静状态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3、人的主观状态,如符合人们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事物更容易成为人们的知觉对象
㈡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对客体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进行整体性的反映的特性。
主观轮廓图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
(1)接近性:凡距离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2)相似性:凡形状或颜色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被看成一个整体。
(3)连续性:凡能够组成一个连续体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5)良好图形: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一个不规则的图形看成是一个完美的图形。
㈢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并有语词加以标志的特性。
影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者的主观因素(知识经验、实践经历、兴趣爱好、言语提示)
㈣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即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恒常性主要发生在视觉范围内:如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等。
第四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 学习目标:
? 学会怎样根据感知觉的规律来进行组织教学。
一、感觉强度律的运用
刺激物的强度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教师讲课的声音大小、板书大小都要适度,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听清楚;实验、演示应该使实验现象明显,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二、知觉选择性

规律的运用
? 根据知觉选择性的规律,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感知对象。
? 对象的活动性是知觉选择性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讲课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适当的手势动作等都可以使对象被优先感知。
? 演示直观教具和做实验如果注意增加活动的特点,效果会更好。
? 知觉对象的新颖性具有吸引力,容易被优先感知。因此,教师要使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一定新意。
三、知觉理解性规律的运用
根据知觉的理解性是知识经验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规律,教师应该使感性认识与语言指导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做到语言和直观相结合。
四、克服社会知觉偏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社会知觉的偏差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既不能凭第一印象,个别品质或某种新异性去看待学生,更不能用固定不变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教师要善于从全面、深入、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学生,更要善于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五、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运用
运用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从而提高感知效果。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学习的积极性。
补充: 观察和观察力的培养
一、观察与观察力
(一)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二观察力即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知觉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善于发现事物典型特征的能力。
二、观察力的培养
(一)明确观察目的任务
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首要条件。观察的目的任务愈明确,观察者对知觉对象的反映就愈完整,愈清晰;反之,否则,盲目地知觉就会走马看花,甚至无所收获。
(二)做有关的知识准备
观察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一个知识贫乏的人,对相应事物不可能作精细的观察。因此,要使学生从良好的观察中培养观察力,就要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为观察做好知识准备。
(三)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训练
合理的观察方法或程序一般是从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到整体,即先对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认识。再分出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现察了解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对整体获得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
(四)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要获得良好的观察效果,就要及时把所见、所闻、所得详细记录下来(或作笔记和日记),并且对这些片断的、日积月累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理清脉络,了解到事物的关系,找出前因后果,写

出总结或报告。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习惯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五)要启发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
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使学生的观察有明确的方向性。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析事物的特点,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要诱导学生抓住事物的重要特征。要指导学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启发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三章 记 忆
学习目标:
1、熟记记忆的概念,能说出记忆的过程。
2、能背诵记忆表象的概念,并能概括记忆表象的特点。
3、能说出记忆的类型。
4、能区分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及其产生的条件。
5、能说出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
6、熟记保持与遗忘的概念,能说出遗忘的规律,并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克服遗忘。
7、能说出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8、能区分再认与重现
9、掌握把记忆规律运用到教学中去的方法。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的反应,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三个环节。
? 过去经验是指: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
在人脑中的保持,以后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重新得到恢复的
在人脑中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与体验的保留和重现的过程,就是记忆。
记忆包括“记”和“忆”的过程
? 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 在人脑中积累与保存经验的完整的心理过程
?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指个体识别与记住事物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是记忆的前提
? 保持:是指已识记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是忆的 关键
? 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 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 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是已识记过的事物的过程,称为再认。
二、记忆表象
? 记忆表象:感知过的客观事物在大脑中保留的形象。
? 特征:1、直观性2、概括性
? 1、直观性:记忆表象保留了有关客观事物被感知时的某些特点,比较具体生动,与感知映像有一致性
? 2、概括性:记忆表像舍去了事物的次要特征,保留了主要特征的特点
? 记忆表像的各类:
? 根据表像的感知特点:
? 1、视觉表像:视觉获得的事物形象在脑中浮现
? 2、听觉表像:听觉器官获得的声音表像
? 3、运动表像:做过的动作在大脑中保留的形象。
? 根据表像的概括性:
? 1、个别表像:某

个特定事物的表像
? 2、一般表像:事物泛化的表像
? 三、记忆的种类
?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把记忆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 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 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 语义(逻辑)记忆:是指个人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
? 情绪记忆:是指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 运动记忆:是指个人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运动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二)根据保存信息的久暂分类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有0.25~2秒。
2、短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约为5秒~1分钟,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时间为1分种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
第二节 记忆过程
?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与重现三个环节
? 一、识记
? 识记是获得事物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一)识记的类型
根据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以把记忆分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1、无意识记:又叫不随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无意识记带有明显的偶然性。人们对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操作过的动作,阅读过的资料,当时并没有识记的意图,也没有考虑用什么方去识记,但事后却能回忆和再认。
无意识记的特点与表现
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
并不是所有接触过的事物都能被记住,而是只有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人浓厚兴趣并能激发人的情感的事物,才容易记住。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零碎的知识,就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
无意识记是学前期儿童记忆的主导形式
它对学前儿童获得许多前科学概念、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无意识记虽然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缺乏意识性和目的性,是一种偶然而又被动的识记,所以它不能帮助人积累起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有意识记
是指个体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
它是个体有意识地或是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这种记忆行为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
2、根据学习者对识记材料是否理解分
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它是建立在更高智力水平上的

记忆。
~!!!!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①材料本身是有意义、有内在联系的,由于学习者知识经验水平的局限,对材料一时还不能充分理解;②材料本身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如外文生词、仪表数字、电话号码、人名、地名、年代、化学元素符号等,学习时要靠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
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惟加工。有些材料是有意义的。人们识记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惟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这纳入认知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意义识记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主体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二)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目的任务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
2、活动的任务、性质对记忆效果的影响:记忆材料成为人的活动的直接对象时效果好。
3、材料的数量、质量、顺序、特点影响识记的效果:
形象优于抽象;序位效应;初始效应;近时效应;
4、策略与方法: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二、保持(一)概念
保持是人们通过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与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一个环节。
(二)记忆内容的变化1.数量的变化2.质量的变化3、最大的变化----遗忘
(三)遗忘1、概念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称之为遗忘。
2、遗忘的作用:积极的方面,消极的方面
3、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的遗忘进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是先快后慢
?表明人类的遗忘不是均速进行的,刚学过以后在短时间内的遗忘比较快,量也比较多
? 随着时间的消逝,遗忘逐渐缓慢下来,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4、遗 忘 的 原 因
(1)记忆痕迹衰退说
? 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
? 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
? 这种说法接近于常识,容易为人们接受,因为某些物理的、化学的痕迹有随时间而衰退甚至消失的现象
(2)干扰抑制说
? 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干扰的结果
? 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 干扰抑制理论与记忆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忆痕迹并没有从头脑中不消失,只是由于相互抑制而造成了遗忘
? 干扰抑制分为两类: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与记忆材料的干扰
? 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或抑制作用越大
?倒摄干扰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前学

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
? 对于不同内容材料的学习要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
? 同样在学习某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前摄抑制干扰和倒摄抑制干扰
(3)动机性遗忘说
? 动机性遗忘说又称为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所致
? 个体会把一些痛苦经历压抑到潜意识领域里而导致遗忘
? 遗忘是维护自我、自信的动态过程,以避免生活中的痛苦记忆而引起焦虑、羞耻感或不安等
? 这种难以回忆的经验,既不像记忆痕迹衰退理论所说的是痕迹的自然消失,也不像记忆干扰说所述的由于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所造成的抑制
? 但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催眠或自由联想等,能够恢复被压抑的记忆
? 如果能消除人为的压抑,消除记忆材料与消极情绪之间的联系,那么遗忘现象就可能被克服
(4)线索依赖性遗忘
? 遗忘不是由于痕迹的消退,而是因为检索线索困难所致
? 图尔文(E.Tulving)将线索依赖性遗忘和痕迹消退说做了重要的区分
遗忘有两种可能性:
? 一种可能是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消失了,这是痕迹消退说的观点
? 另一种可能是信息仍存储在记忆系统里,但一时不能被提取出来,这是线索依赖性遗忘.
(四) 增强记忆效果的规律
? 1、有意义的材料较无意义的材料遗忘慢
? 2、运用性记忆在充分巩固后不易遗忘
? 3、形象的材料不易遗忘
? 4、数量较大的有意义材料遗忘较快
? 5、过度学习有利于避免遗忘,通常学习的量达
? 150%时效果最佳。
6、对较长的材料,材料的首尾部分遗忘较少,中间部分遗忘得多。
? 7、分散学习较集中学习效果好
? 8、两种相似的学习材料,前后间隔时间短,容易造成干扰而造成遗忘。
三、再认与重现(一) 再认
1、含义: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确认是以前识记过的是再认 。
2、 再认的条件
(1)对事物的认知速度和确定程度很大程度取决记忆的巩固程度;
(2)当前呈现的事物同经验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
(3)与再认的场合因素有关
(二)重现(一)概念:重现(回忆)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过去经历过的事物。
(二)种类
1.按有无预定回忆任务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
? 无意回忆是无预定的回忆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是自发生产的;
? 有意回忆往往是有特定的回忆任务,需要意志努力。
2.按是否借助于中介性联想,又可分为直接重现(回忆)和间接重现(回忆)
直接重现(回忆): 是直接由回忆任务或当前某些情境因素所引起。
间接重现(回忆):也叫追忆,是在不能直接回忆过去有关经验的情况下,需要借助于中介联想,找出有

关线索,经过思惟分析,然后才能达到对有关经验的回忆。
第三节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 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一)头脑清醒,无疲劳感(二)有能够“记住”的 信心
(三)记忆的目的任务明确(四)有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
二、 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记忆的任务
(二)充分注意运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三)重视复述训练(四)注重知识的归纳和系统化
三、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的复习或练习
1、复习及时2、复习要适量3、适度的超额学习4、多样化的复习指导
第四节 中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 一、良好的记忆品质
?1、敏捷性:记忆速度的快慢2、持久性:保持时间的长短
?3、精确性:记忆事物的精确度4、准备性:能否根据需要迅速地把需要的事物提取出来
二、中学生记忆的特点
(一)中学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二)识记的在有意性随目的性的增加而发展
(三)意义识记的方法占主导地位(四)抽象识记能力有了较大发展(五)记忆广度增大
三、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 (一)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1、意义识记和理解记忆2、多通道协同记忆
3、掌握记忆的技术(PQ4R法)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复习
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
? 定位法:将记忆的项目与熟悉的地点相匹配
? 形象记忆法:把抽象的材料赋予一定形象而进行记忆的方法
? 联想记忆法:通过当前的事物回忆另一事物
? 谐音记忆法:根据记忆的内容读音,编成一句读音相同的话。
(二)根据遗忘的规律,防止遗忘
三、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的复习或练习
(三)正确地再认和回忆1、阅读与试图回忆2、有效地进行追忆:
过度学习:把学习进行到能够回忆的程度以后还继续进行的学习
第 四 章 思 维
? 学习目标:
? 1、能背诵思维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思维的特征
? 2、能说出思维有哪些过程,并能说出思维各环节的关系
? 3、能解释思维的各种类型
? 4、能背诵概念的含义并掌握概念教学的正确方法。
? 5、能说出一般问题解决基本过程,能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 6、能说出创造性思维的阶段。
? 7、能背诵想象的概念,说出想象的类型
? 8、能解释思维的品质,并学会怎样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什么是思维(一)思维的定义
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二) 思维的基本特征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基本特征
?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对感官不能把握的,或不在面前的客观事物,借助一定的媒介,并通过概念、

判断和推理形式的加工来反映事物
?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以及找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 思维所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 (三) 思维与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认识过程 反映属性 反映方式 认识阶段 反应事物关系
感觉 个别属性 直接反映
感性认识
表面特征
外部联系
知觉 整体属性
思维 本质属性 间接反映 理性认识 本质、内部
二、思维过程
? 思维活动表现为对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具体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二)比较与归类(三)抽象与概括(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三、思 维 的 种 类
(一)根据思维的性质分1.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
(二)根据解决问题有无确定方向分
1.聚合思维 又称为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并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 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
1.直觉思维一种非逻辑思维,是指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或新现象时,能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过程
2分析思维: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分析与推导,最终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的思维
(四)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分
1.常规性思维 又称为习惯性思维和再造性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和程序,运用惯常方法或模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
2.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文学家塑造新的典型人物形象,设计师发明新的机器等
四、思维和语言
(一) 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第一,语言具有概括性 第二,语言具有物质性 第三,语言是交流思想与感情的工具
(二) 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第一,思维和语言的本质属性不同 第二,思维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 第三,思维中的概念与语言中的词相关,但是并非一一对应 第四,思维规律与语法结构与规则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
第二节 概念的获得 一、什么是概念
1概念的定义:概念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

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 2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3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4概念的外延是属于这个概念的一切事物
二、概念获得的两种途径
(一)概念的形成
通过同一类事物的大量例证,经过比较,独立发现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方式 如:三角形
(二)概念的同化
学习者利用已掌握的概念,通过对新概念的定义的理解,从而获得新概念的方式。
如: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必须要先掌握“平行 线”、“四边形”的概念。
三、概念获得的条件
(一)正确对待已有概念
? 1、已有概念可以为概念获得提供感性经验。
? 2、经验中的概念可作为获得科学概念的基础。
(二)正确使用变式
变式——概念中非本质的属性的变化
变式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反应事物的本质属性
(三)适时给概念下定义 定义是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概念内涵的过程
(四)恰当使用概念否定的例子 否定例子所反映的是似是而非的事物 ——外表相似,本质不同的事物 如:电笔不是笔。(五)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第三节 问 题 解 决
? 问题解决是重要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思维的目的
?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通过各种认知操作的活动,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活动
一、 问题解决概述
(一)什么是问题:问题是指蕴含着个人面临障碍的目标,既不能认知又不能用习惯反映,是个体在达到所欲期望目标过程所遇到的障碍
问题有三个要素:(案例)1 有一组已知的问题情境和条件的描述2 欲达到或期望的目标问题所要求的答案3 遇到障碍
(二)什么是问题解决
? 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 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活动,具有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普遍形式 。
? 问题解决的三个基本特征:目的性,运算序列,知运算
? 具体来说,问题解决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有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包括外在的动作操作和内在的心理操作过程;要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 问题解决具有两种类型:常规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一般性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问题提出发现问题:是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
第二个阶段,分析问题(明确问题)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与关键因素,把握问题的实质,使问题的症结明朗化,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第三,提出假设。 根据问题的性质,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策略,拟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假设。第四,检验假设
(二)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创造是提供了新颖的,首创性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
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也分为四个阶段:(P82)
1、准备期 2、酝酿期3、豁朗期 4、验证期
准备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酝酿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豁朗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栏栅处”
(二)迁移作用
迁移是指已有知识与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或者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 迁移可以分为: 正迁移负迁移
? 正迁移: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能促进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 负迁移:已有知识与经验阻碍了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 概括能力越强,迁移的范围就越广泛
(三)原型启发
? 原型启发: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因受到某种客观事物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 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
原型对问题解决能否起到启发作用取决于:(1)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特征上或属性上的联系或相似性(2)个体是否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中
(四)定势的影响
? 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 定势是个体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
? 当解决相似或相同问题时,定势有助于人对问题的适应而提高反应与解题的速度。
? 对变化了的情境或问题,定势常具有消极作用,会阻碍人产生更合理与有效的思路,从而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率
(五) 功能固着
?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着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六)动机和情绪状态
? 一个人的动机状态,对解决问题起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 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字曲线
(七) 个性特征
? 具有远大理想、意志坚强、勇于进取、富于自信、有创新意识、人际关系良好、果断、勤奋等人格特征的人,常常能克服各种内外困难,善于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气质类型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方式
第四节 想象与创造一、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
? 想象最突出的特征: 形象性 新颖性
(二)想象的功能
1. 预见功能 想象的预见功能是指想象能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的反映
2. 补充功能 想象的补充功能是指弥补人类认识活动在时间与空

间上的局限和不足
3. 代替功能 想象的代替功能是指当某些需要和活动不能满足或完成时,可以通过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某种替代与满足。(如阿Q)
二、想象的种类
(一)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 无意想象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 有意想象:称为有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
? (二)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有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形或符号标志的事物的意义二是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点: 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不可或缺的心理成份
创造想象的思维加工形式: 黏合:如孙悟空 中国龙 夸张:型化:小说中的各种人物象
3. 幻想是指与个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也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可以把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 积极的幻想是指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实现的可能性,积极的幻想也称理想 消极的幻想是指不符合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性的幻想,消极幻想也称空想。
三、 想象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一)想象是激励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精神力量(二)想象拓宽了人们的思路
(三) 想象在不同创造活动中的作用不同
第五节 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一、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
(一)思维能力: 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思考:影响思维力的因素有哪些?遗传,境与教育
(二)思维品质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二、中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高中生: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
三、中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二)运用启发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三)加强言语训练。(四)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五)加强对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睡眠与梦境
? (一)睡眠:一种改变的意识状态
? 觉醒:脑皮质不断接受各种刺激而兴奋,并且消耗能量。
? 睡眠:是一种生理性的保护抑制,它的作用是使皮质细胞不再接受刺激,防止皮质细胞的破坏,促进消耗物质的恢复。
第五章 注 意
学习目标:
1、能背诵注意的概念,并能解释注意的特征。
2、能解释注意的功能
3、能说出注意有哪些类型及特征,能说出引起各种注意产生的原因。
4、能说出注意有哪些品质,并能解释这些品质的影响因素。
5、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
第一节 注意概述一、什么是注意
1、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
2. 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 指向性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 集中性: 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抑制。
特别提示
?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注意本身并不反应事物的任何属性,它是伴随其它心理过程而出现的,他只是起到觉醒、维持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的作用。
? 二、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2. 维持(保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 调节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1.无意注意
什么是无意注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 个体的主观状态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情绪和精神状态
?
? 知识经验
?
? 期待:期待出现的事物比较容易引起注意
? 2. 有意注意
?
? (1)什么是有意注意
?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
?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 个体的意志努力
?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 3. 有意后注意
? (1)什么是有意后注意
?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

力的注意。
?
? (2)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
? 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 活动的自动化
? 各种注意的关系
? 类型 ? 目的性 ? 意志努力 ? 性质 ? 例如
? 无意注意
? (不随意注意) ? 无 ? 不需要 ? 低级、自发的 ? 窗外的歌声
? 有意注意
? (随意注意) ? 有 ? 需要 ? 高级、自觉的 ? 学习、听课
? 有意后注意 ? 有 ? 不需要 ? 最高级、自觉性程度很强 ? 电脑打字“盲打”,打毛衣不用看
?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
? 人在注意状态下,不仅其心理活动更为集中地指向一定的对象,而且其外部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推测其注意状态,以实现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监控。通常,人在集中注意时,其感官活动、身体动作和生理活动均有相应的外部表现。
? 感官活动
? 当人们专注地观察事物时,其感官就会朝向相应的对象,表现为感官趋向活动,如凝神聚目或侧耳倾听;当人们陷入沉思或浮想联篇时,就会表现为感官回避活动,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当人们注意不集中时,就会目光呆滞,不能随老师的活动而活动。
? 注意的外部表现
? 身体动作
? 当人们集中注意时,与活动无关的身体动作就停止了,常常表现为静止状态。如学生在认真听课时,其目光注视着老师,而其他动作都停止了。当学生做出多项与学习活动无关的身体动作时,可大致判断其走神了。
? 生理活动
? 人在集中注意时,其肢体血管收缩,头部的血管舒张。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吸气愈加短暂,而呼气则愈加延长。在注意高度紧张时,还会出现“屏住呼吸”这样的呼吸暂停止的现象。
?
? 第二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 (一)尽量防止引起分散注意的刺激的干扰
? 1、尽可能保持教室周围环境的安静
? 2、要尽量减少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
? 3、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慎重地处理偶发事件
? 4、教师的教态要得体
? (二)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
?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 2、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 3、教学语言要讲究艺术
? 4、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 二、正确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
? 1、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 2、组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
? 3、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的要求锻炼自己的有
? 意注意
? 三、善于转换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及其培养
? 一、注意的广度
?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 黑色圆点 8~9个;
? 外文字母 4~6

个;
? 几何图形 3~4个;
? 汉字 3~4个。
?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 主观因素:如活动任务、个体经验、
? 情绪等。
?
? 客观因素: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
?
? 二、 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
? 注意的起伏
?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 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难直接控制的。
?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
?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 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
? 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
? 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生病——健康)
? 小 资 料
?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
? 思考:这规律告诉老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
? 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
?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托诺夫(platonov)说:“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无论干什么事,不能漫不经心!”培养自己注意力的可靠途径就是训练自己能在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下都专心学习或工作。一旦确定了要干的事,你就有计划有目的集中注意力,去干好要干的事,不受其它刺激的影响和干扰。据说毛泽东主席青少年时为了自己的注意力,就常到繁华闹市去读书,而且能不受周围的影响。坚持无论读书学习,还是干事情,都把它们当作锻炼注意力的机会和场合,经常训练就会逐步形成良好注意的习惯。
? 三、 注意的分配
?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
?
? 小实验:一边用脚画圈圈,一边用笔算这道算术题:35+48+59=?
? 做题的效果怎样?
? 注意分配的条件
?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 四、 注意的转移
?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 v 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
? 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
? 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还较低,难以同时兼顾两件事情。
? 初中低年级学生在注意分配

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注意了抄写就忽略了听讲。初三以上的学生由于各种技能技巧的稳定性有了提高,才使注意分配能力逐渐向较高水平发展。
?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任务,较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如高中生既能听讲又能抄写,既能注意教师讲解的主要问题,又能注意问题的前后联系。这种有机结合,说明高中生注意分配能力已日趋成熟。
?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
? 学习目标:
1、能背诵并能解释情绪情感的概念。
2、能区分情绪与情感。
3、能说出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4、能通过人的表情判断人的情绪状态。
5、能分别说出情绪、情感的类型。
6、能分析各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7、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调节学生的情绪。
8、能说出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知道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一、概念
?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 对于上述定义,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 (一)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
? (二)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形成不同的关系是态度产生的原因
? (三)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使人产生情绪情感




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 (一)联系
? 情绪与情感相互依存: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 (二)区别
? 1.从需要角度来看 情绪是指那些与某种机体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情感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 2.从反映角度看
? 稳定性:情绪带有情境性;情感则既有情境性,又有
? 稳定性与长期性。
? 反应方式:情绪具有外显性,而情感具有内隐性。
? 反应强度:从反映强度上,情绪表现得更为强烈,具
? 有更多的冲动性。情感显得隐蔽,更难显
? 示其强烈的性质。

三、情绪情感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 (一)认识过程对情绪情感具有重要影响
? 1.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的前提
? 2.对刺激情境的认识决定着情绪情感的性质
? 3.影响情绪情感的强弱
? (二)情绪与情感水平和性质反过来又影响认识过程
? 积极良好的情绪情感,能激励感知的主动性,改善记忆活动的各项品质,增进思维和想象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认识的效率;而消极的不良情绪情感会干扰认识活动的顺利进行影响认识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对认识过程产生消极影响

四、情绪情感的功能

? (一)信号功能:
? 如兴奋时心跳加快,呼吸加速;气愤时,紧握拳头,咬牙切齿。人逢喜

事精神爽,喜上眉稍
? (二)调节功能:
? 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主体行动的调节;二是情绪与情感内部的自我调节。
? 如适度的焦虑能促进人的学习,羞惭心和内疚能使一个人把自己控制在一定的道德底线之上;我们常根据别人的外部表现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等。
? (三)感染功能:
? 如小孩看到别的哭自己也哭,电影演员陈强演《白毛女》中的黄世仁的事。

四、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一)面部表情:
情绪在脸部肌肉活动上的表现。(嘴角、眼、眉)
(二)体态表情:
情绪在身体动作和肢体动作上的表现。 (身体动作与姿势)
(三)言语表情:
情绪在说话或语句上的表现。(语速、语调、节奏等)


五、情绪分类
? 情绪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心境、激情和应激。
? (一)心境
? 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
? 心境的特点,从强度上,是微弱而较平静的;从持续时间看,一般较长,少则几天,多则几年;从影响范围看,具有非定向的弥散性。
? 原因:工作的顺逆、事业的成败、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环境的影响、过去的片断回忆、无意识的浮想等,但主要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个性有密切的关系。
焦虑自评量表(SAS)
要求:
①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②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感觉,选择最适合您的答案
A.没有或很少时间,计1分;B.有时有,计2分;C.大部分时间有,计3分;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计4分。但5,9,13,17,19为反向记分。
③评定一般可在10分钟之内完成。
? 1. 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或着急。
? 2. 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 3. 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
? 4. 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
? 5. 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
? 6. 我手脚发抖打颤。
? 7. 我因为头痛、背痛和颈痛而苦恼。
? 8. 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
? 9. 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 10. 我觉得心跳得很快。
? 11. 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 12. 我有过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 13. 我吸气、呼气都感到很容易。
? 14. 我的手脚麻木和刺痛。
? 15. 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 16. 我常常要小便。
? 17. 我的手脚常常是干燥温暖的。
? 18. 我脸红发热。
? 19. 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 20. 我做恶梦
?

? 将20条题项的得分相加算出总分“Z”。
根据 Y=1.25 × Z,取整数和部分的标准分。
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