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1

社会学概论1

社会学概论1
社会学概论1

《社会学概论》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 A 】

? A.孔德

? B.斯宾塞

? C.涂尔干

? D.马克思

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 B 】

? A.社会规范

? B.社会事实

? C.社会制度

? D.社会问题

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B 】

? A.严复

? B.章太炎

? C.费孝通

? D.雷洁琼

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 A 】

? A.问卷调查

? B.实地研究

? C.深度访谈

? D.定量分析

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是【 D 】

? A.问卷调查

? B.实地研究

? C.定量方法

? D.定性方法

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 C 】

? A.生产关系

? B.交往关系

? C.社会关系

? D.群体关系

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 B 】

? A.文化传播

? B.文化采借

? C.文化杂交

? D.文化冲突

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 C 】

? A.马克思

? B.雷克斯

? C.布劳

? D.帕森斯

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 A 】

? A.基本社会化

? B.正向社会化

? C.重新社会化

? D.反向社会化

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 D 】

? A.基本社会化

? B.正向社会化

? C.反向社会化

? D.重新社会化

11、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 C 】

? A.互动论

? B.交换论

? C.拟剧论

? D.理性选择论

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B 】

? A.个人选择

? B.印象管理

? C.自我坦白

? D.扮演角色

13、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 C 】

? A.亲密距离

? B.个人距离

? C.社会距离

? D.公众距离

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 D 】

? A.合作

? B.学习

? C.共享

? D.交换

15、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 A 】

? A.初级群体

? B.次级群体

? C.正式群体

? D.同辈群体

16、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称为【 C 】

? A.第一部门

? B.第二部门

? C.第三部门

? D.第四部门

17、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 A 】

? A.社会控制功能

? B.传播知识功能

? C.文凭功能

? D.社会选择功能

18、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B 】

? A.涂尔干

? B.滕尼斯

? C.齐美尔

? D.韦伯

19、韦伯提出的进行社会分层的三项标准是【 B 】

? A.经济、政治和文化

? B.财富、权力和声望

? C.财富、权力和文化

? D.权力、社会和地位

20、20.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这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 A 】

? A.功能主义

? B.结构主Y

? C.马克思主义

? D.后现代主义

21、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 C 】

? A.垂直流动

? B.水平流动

? C.代内流动

? D.代际流动

22、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是【 A 】

? A.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

? B.精神生活发展

? C.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 D.劳动力素质提高

23、社会行为规范处于非常模糊不清或基本失效的一种社会状态称作【 D 】

? A.偏差

? B.越轨

? C.犯罪

? D.失范

24、文化传递理论把社会文化分为【 A 】

? A.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 B.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

? C.正向文化和反向文化

? D.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

25、因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的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状况称为【 D 】

? A.社会失范

? B.社会偏差

? C.社会矛盾

? D.社会问题

26、社会病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B 】

? A.社会整合理论

? B.社会有机体理论

? C.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

? D.社会冲突理论

27、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既得利益不同,人民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因此在采取某种行为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矛盾和冲突。这是【 B 】

? A.利益冲突理论

? B.价值冲突理论

? C.社会解组理论

? D.社会失范理论

28、信息成为战略资源,整个社会以知识价值论为基础,先进的通讯和信息系统成为社会改革的手段。这是【 D 】

? A.知识社会论

? B.知识体系论

? C.信息价值论

? D.信息社会论

29、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 】

? 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 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 C.科学技术的进步

? 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0、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B 】

? A.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 B.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

? C.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 D.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31、1895年,在《原强》一文中首先介绍了斯宾塞及其社会学的学者是【 B 】

? A.康有为

? B.严复

? C.章太炎

? D.谭嗣同

32、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指的是社会学

的【 B 】

? A.描述性功能

? B.解释性功能

? C.预测性功能

? D.规范性功能

33、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D 】

? A.介人性研究

? B.问卷调查

? C.社会实验方法

? D.实地研究

34、初级社会关系是次级社会关系的基础,但社会关系大量表现为【 C 】

? A.初级社会关系

? B.血缘关系

? C.次级社会关系

? D.结合关系

35、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 A 】

? A.社会属性

? B.群体属性

? C.资源属性

? D.价值属性

36、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天然气属于【 A 】

? A.矿产资源

? B.环境资源

? C.生物资源

? D.替代资源

37、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D 】

? A.文化模式

? B.文化集丛

? C.文化特性

? D.文化特质

38、在文化的功能中,表现为提供知识和积累成果两方面的是【 C 】

? A.反功能

? B.价值功能

? C.社会导向功能

? D.整合功能

39、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 A 】

? A.哥伦比亚学派

? B.芝加哥学派

? C.哈佛学派

? D.牛津学派

40、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被称为【 A 】

? A.价值观念社会化

? B.思维社会化

? C.思想社会化

? D.文化社会化

41、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强调人的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思想,他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 B 】

? A.五个阶段

? B.六个阶段

? C.七个阶段

? D.八个阶段

42、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被称为【 B 】

? A.语言

? B.符号

? C.词汇

? D.语法

43、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需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这种观点来自于【 A 】

? A.科学管理理论

? B.人际关系理论

? C.组织行为理论

? D.权变理论

44、根据韦伯对合法统治的分类,世袭制属于【 B 】

? A.魅力型

? B.传统型

? C.法理型

? D.法治型

45、反映并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的原始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紧密相联的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制度,被称为【 D 】

? A.自发制度

? B.派生制度

? C.从属制度

? D.本源制度

46、属于教育制度的显功能的是【 C 】

? A.社会控制功能

? B.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

? C.文凭功能

? D.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功能

47、一个社区中的各种组织或子系统在本社区内部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被称为【 D 】

? A.社区块状格局

? B.社区纵向格局

? C.社区条状格局

? D.社区横向格局

48、我国的农村社区大致有两种形态,即【 B 】

? A.散村和乡镇

? B.散村和集村

? C.乡镇和村落

? D.集村和乡镇

49、韦伯主张从三项标准来进行社会分层,即【 A 】

? A.经济、政治和社会

? B.经济、政治和教育

? C.经济、政治和文化

? D.政治、文化和教育

50、美国社会学家特纳提出了两种形式的社会流动,即【 C 】

? A.结构流动和自由流动

? B.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 C.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

? D.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51、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是【 D 】

? A.违例行为

? B.违法行为

? C.违规行为

? D.违章行为

52、在失范理论中,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这种适应方式被称为【 B 】

? A.形式主义

? B.退缩主义

? C.反叛

? D.革新

53、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是【 C 】

? A.宏观控制

? B.外部控制

? C.制度化控制

? D.内在控制

54、在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中,认为不存在客观意义上的社会问题的理论是【 A 】

? A.社会建构理论

? B.社会解组理论

? C.文化冲突理论

? D.行为偏差理论

55、家庭矛盾冲突的一种极端行为表现是【 D 】

? A.夫妻离异

? B.女离家出走

? C.家庭解组

? D.家庭暴力

56、在社会预警系统中,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认识和参与社会问题防治的知识属于【 A 】

? A.社会干预中心

? B.社会支持网

? C.警示教育体系

? D.监测系统

57、按照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A 】

? A.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 B.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 C.社会进步与社会倒退

? D.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58、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C 】

? A.《社会静力学》

? B.《社会分工论》

? C.《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59、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是【 B 】

? A.费孝通的江村调查

? B.陈达的民众生活费用调查

? C.毛泽东的农村阶级状况调查

? D.晏阳初、李景汉的河北定县调查

60、3.社会学研究应该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指的是社会学的【 C 】

? A.描述性功能

? B.解释性功能

? C.预测性功能

? D.规范性功能

61、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 D 】

? A.文化特性

? B.文化模式

? C.文化集丛

? D.文化特质

62、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是【 B 】

? A.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 B.自发性合作

? C.指导性合作

? D.契约式合作

63、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群体分为【 B 】

? A.内群体和外群体

? 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 C.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 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64、本源制度包括【 B 】

? A.政治制度

? B.婚姻家庭制度

? C.教育科学制度

? D.思想文化制度

65、教育制度的潜功能体现在【 A 】

? A.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

? B.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

? C.实现社会化的功能

? D.文凭功能

66、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 C 】

? A.文化发散论

? B.社会结构论

? C.精英阶级理论

? D.政治循环论

67、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阶层结构中,20世纪60年代服从国家安排回乡的下放职工属于

【 A 】

? A.专业技术人员

? B.离退休人员阶层

? C.办事人员

? D.社会管理者

68、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特纳的分析,任命某人某项荣誉称号,属于【 D 】

? A.结构性流动

? B.垂直流动

? C.代内流动

? D.赞助式流动

69、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C 】

? A.偏差习惯

? B.偏差心理

? C.偏差行动

? D.偏差文化

70、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都被称为【 A 】

? A.违规行为

? B.违例行为

? C.违章行为

? D.违法行为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学的研究功能包括【 ABCD 】

? A.描述性功能

? B.解释性功能

? C.预测性功能

? D.规范性功能

? E.探索性功能

2、文化的特征包括【 ABCDE 】

? A.创造性

? B.习得性

? C.共享性

? D.累积性

? E.特殊性和共性

3、合作的主要类型有【 ABCE 】

? A.自发性合作

?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 C.指导性合作

? D.教育性合作

? E.契约性合作

4、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E 】

? A.人口

? B.区位

? C.经济

? D.文化

? E.组织

5、偏差行为的负功能包括【 ABCD 】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 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 E.减少公共物品的提供

6、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BCDE 】

? A.社会以群体为基础

? B.社会以人为主体

? C.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 D.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 E.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7、显性的冲突方式可以分为【 ABCDE 】

? A.争论

? B.拳斗

? C.械斗

? D.仇斗

? E.战争

8、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庭出现了一些变迁,这些变化的主要表现有【 BCD 】

? A.家庭结构趋予复杂

? B.家庭规模趋于缩小

? C.家庭功能有所变化

? D.家庭价值观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 E.家庭生活方式个性化

9、现代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农村社区相比较具有的特征有【 BCDE 】

? A.社会分工复杂

? B.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

? C.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 D.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 E.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10、社会控制的方式有【 BCDE 】

? A.精神控制

? B.法律控制

? C.道德控制

? D.习俗控制

? E.宗教控制

11、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起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为此进行了开拓性工作的老一辈社会学家有【 BCD 】

? A.章太炎

? B.许仕廉

? C.孙本文

? D.吴文藻

? E.严复

12、公共部门的缺陷一般统称为“政府失灵”,主要包括【 ABDE 】

? A.社会上占少数的人群对某些公共物品的需求不易获得满足

? B.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在使某些人满足的时候,另一些人却可能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 C.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为

? D.公共部门在提供某种公共物品之前通常长时间讨论,造成公共物品的暂时不足

? E.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在规模、质量、成本、责任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

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

1、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2、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意义的。

3、科层制

科层制(又译官僚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科层制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它对以后的组织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

5、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

6、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又称文化扩散,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

7、个人空间

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

8、组织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9、社会不平等

持广义意见者的学者认为社会不平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和群体之间的任何差异。

10、社会学本土化:

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11、宗教

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是对神的敬畏与信仰。宗教有负功能,也有正功能。

12、交换

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之间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

13、私人部门

所谓私人部门是指为私人所拥有,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

14、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包括三类内容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既社会行为基本规范体系。

第四大题:简答题

1、简述社会学的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有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就用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敏感性、国度性、宏观性、实践性和科学性。2、简述宗教的正向功能。

1,促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秩序。2,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3,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3、简述社会化的主要功能。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有:

一、文化传承

二、社会稳定

三、各我自我完善

4、简述群体的特征。

广义上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狭义上指通过直接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类群体。

5、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⑴以农业为主要职业,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

⑵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较少流动;

⑶社会结构、社会分工简单;

⑷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

⑸家庭作用重要,血缘关系浓厚,人际关系紧密。

6、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观。

最新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资料讲解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60分没问题)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

社会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4全)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孙中山写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康有为在青年时代就撰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2.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___实证哲学教程_》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思想体系。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在1891年。 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__来看待。 5.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___。 6.马克思主义认为,___需要____是人的本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8.社会需要是人们的___社会关系____基础。 9.西方流行的需要学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_需要层次论_______。 1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1.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___自我意识___的获得是一个关键环节。 12.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13.___社会关系____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 14. ____语言___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性符号之一。 1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文化是指( D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3.“工作安定”属于( B )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4.“镜中自我”是( B )提出来的。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 5.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千秋 正确答案:B 2.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主干家庭 B.联合家庭 C.核心家庭 D.其他家庭 正确答案:C 3.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正确答案:B 4.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 A.角色丛 B.复式角色

精选文库 C.先赋角色 D.实际角色 正确答案:A 5.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优势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正确答案:C 6.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称作()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反社会化 正确答案:A 7.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同事一起春游 B.赶时髦 C.抢购 D.球迷闹事 正确答案:D 8.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库利

精选文库 B.林顿 C.托马斯 D.米德 正确答案:D 9.文化是指()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正确答案:D 10.“老年保险”属于哪种需要()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1.马克思认为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经历()阶段。 A.生存 B.享受 C.发展 D.生理 正确答案:ABC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

经典《社会学概论》作业1答案.doc

《社会学概论》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 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 的生活共同体。 2 社会学: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 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4 本能:先天遗传的固定性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 5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7 6 合作:是不同个人或团体为了达到统一目的而互相配合的相互合作方式。 7 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型,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8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 二、简答: 1 社会学的基本特征答:(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 (2)社会学的研究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5)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2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答:(1)需要是人的本性。 (2)人与动物、人性与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的三阶段。 3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答:首先,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了个人之间的交往。第二,态度的类似性。双方对待某些事情的相似的态度,更容易使双方走到一起。 第三,双方距离的远近。较近的距离更有利于双方的交往。 第四,交往频率。偶尔的交往不能建立起固定的关系,人际关系只有通过频繁的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4、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 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从出生到青年期的二十年间,先后经过社会化的三种不同场所,这就是家庭、学校和邻里社会。这三个场所虽有先后,也有区别,但互相配合,互相重合,牵连在一起。人们的个性主要就是在这样的场所中,逐步形

社会学概论作业

社会学概论作业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有机体论 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赛提出的社会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种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2、社会进化论 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首先提出的社会学理论。他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 3、结构功能理论 状态和规范是影响行动的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在行动过程中,人们在确定目标和手段时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但这种自由受两方面的制约,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规范对这种选择进行指导和调节,环境状态则为行动提供机会或障碍。 4、交换理论 是指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5、社会结构 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互相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6、基本社会化 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二、简答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1、社会变革的需要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它的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一些思想家强烈要求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这种社会变革,但是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沉重地打击了上帝创世说和各种非科学学说,开拓了人们对宇宙的新认识,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深远、广大的空间。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在17-18世纪思辨的历史哲学发展的同时,在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启示下,经验的社会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这种研究的兴起出于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首先是从社会统计发展出来的。其次,是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社会研究出经验和资料,社会研究为社会学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方法。 2、简述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 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理性发展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社会发展三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他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的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还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唯心主义,二是形而上学赫伯特、斯宾塞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社会学概论简答题

一.简述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 1.芝加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3.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式和完善 4.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二.简述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1.宗教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言世界末日,抵毁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 2.宗教的神是超人间的,宗教的教义有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它们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做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 3.宗教宣传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害人,以残忍的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 三.简述社会角色的涵义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织的基础 四.简述调适产生的原因 1.由冲突引起的调适 2.由社会发展或变迁引起的调适 3.由文化交流或迁移引起的调适 五.简述群体的特征 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2.有一定的为群体人员所接受的目标 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5.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六.简述后福特主义的特征 1.灵活的专项化生产代替了大规模标准化的消费商品的生产 2.减少所有不能提高产品最终价值的间接劳动形式 3.随着信息处理资源越来越掌握在企业一线区域,工作团队的自主权增加,企业内部协调信息发生了从中央集权处理到分散处理的转换 七.简述中国社区发展的原则 1.民主原则 2.民众需求原则 3.自力原则 4.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 5.精神文明、特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并重的原则 八.简述中国城市群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市群形成的过程人为因素过大,行政干预过高。缺乏市场机制下的自然发育 2.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依然受限于现行行政体制的束缚,彼此求大求全。缺乏产业分工,利益的冲突和矛盾易发,降低了整体和各自的效率和效益 3.城市群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国比重还不高,对全国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拉动还有限 4.城市群内部结构不完善,大中小城市还比较少。缺乏接连中心城市与众多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中间环节

社会学概论作业1-5

社会学概论作业1-5

2010年社会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社会”一词源于(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弗洛伊德 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 3、“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 )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5、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 6、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C ) A.泰罗 B.法约尔 C.麦格雷戈 D.梅奥 7、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A )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一个社会学家( C )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韦伯 D.吴文藻 9、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C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10、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 B )”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11、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A ) A.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 12、社会保险是(B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 13、“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那种理论的观点。( A )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目(有答案)

任务1 单项选择 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2分)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 (2/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2分) A、语言 B、直立行走 C、思维 D、劳动 (3/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为中介发挥作用。(2分) A、主观因素B、社会因素C、客观条件D、自然环境 (4/3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2分) A、数量规模的体现 B、个人关系的总和 C、结构的总和 D、关系的集合 (5/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年代。(2分)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 6/3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2分) A、生理的 B、自尊的 C、安全的 D、归属的与爱的 (7/32)、文化是指()。(2分)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C、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D、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8/32)、()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2分) A、康有为 B、严复 C、吴文藻 D、费孝通 (9/32)、马克思认为,()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2分) A、经济交往 B、国际交往 C、政治交往 D、人际交往 (10/32)、人的社会需要产生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条件是人的()。(2分) A、物质需求 B、生存需要 C、生理需求 D、规则需求 (11/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2分) A、需要层次论 B、宏观需求理论 C、激励理论 D、社会需求理论 (1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自考《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史上最全

自考《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史上最全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而产生出来而必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结合关系: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作业一 判断题: 1. 声音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错) 2.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对) 3. “社会"一词源于中国。(对) 4. 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把目前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称为“第三次浪潮”。(对) 5. 社会保障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慈善事业。(对) 6. 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是从实际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对) 7. 马克思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错) 单选题 1. “社会"一词源于(中国) 2.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帕森斯)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继续社会化) 4. 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麦格雷戈) 5. 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马斯洛) 6. 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人际关 系密切) 7.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一个社会学家(韦伯) 8. “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 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竞争) 多选题 1.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体) 三种形式 2. 根据人口与地域两个特征可以把社区划分为(巨型社区、中型社区、微型社区) 3. 以组织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社会组织划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教育组织、军事组织) 4. 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现实性强、集体的产物、大众传播) 5. 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6. 社会保障的特点有(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人道 主义) 7. 社会文化的传播有两种不同的渠道(正式的、非正式的) 8. 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 阶级性) 社会学概论作业二: 判断题 1. 马克思主义从宏观上指出了人类的社会需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本动力。(对) 2. 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梁启超,在1891年。(错) 3. 人的需要是社会世代交替、继续发展的前提。(错) 4. 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是从实践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对) 5. 马克思是从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对) 6. “文化类型”说是由韦伯提出的。(错) 7. 需要的特点包括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错) 8. 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的社会的特征是劳动。(对) 9.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从微观上阐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错) 单选题 1. 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劳动) 2. 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 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古典管理理论) 3. 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马斯洛) 4. 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朋友谈心) 5. 由父母及未婚女子组成的家庭是(主干家庭) 6.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7. 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芝加哥学派)提出的。 8. 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9. 我国消灭阶级采取的政策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 10. “工作安定”属于那种需要.(安全的) 多选题 1. 我国农村保障工作的主要范畴有(农村救灾、“五保”制度、合作医疗、扶贫) 2. 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生存、温饱、享受) 3. (社会控制论、社会均衡论)思想于40-50年代在西方社会学界盛行 4. 人类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包括(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人有较长依赖生活期、人有语言能力、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5.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依赖关系、顺应关系、 掠夺关系) 6. 集体行为的类型有(骚动、传闻、社会运动) 7. 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实用性设备、象征性设备) 8. 未来社会学学派分为(经院学派、罗马俱乐部学派、赫德森学派) 9. 我们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规范需要) 10. 社会控制的目的实是使人们遵从(社会行为规范、法律 和道德规范) 11. 需要是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它具有(必然性、客观性、社会性) 社会学概论作业三 判断题: 1. 越轨行为是对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实施社会控制的对象。(对) 2. 交往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错) 3. 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复式角色。(错) 4. 我国目前的阶级结构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一个个体劳动者阶层。(错) 5. 一个人担当了两个人以上的角色,就叫做角色丛。(错) 6. 人类的社会与动物的社会的根本区别是劳动。(对)单选题 1. 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水平流动) 2. 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米德) 3. 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个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 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 4. “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安全的) 5.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 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说法(“文化类型”说) 6.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享乐主义) 7. 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实践哲学教程》) 8. “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库利) 9. 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 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角色从) 多选题 1. 社会控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 2. 社会交往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个人成长、文化传播的手段、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3. 根据互动的性质区分交往的类型有(竞争、合作、冲突、顺应) 4. 家庭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有(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 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5. 我国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家长制管理较为普 遍、行政因素干预管理、重人性、轻规则) 6. 根据组织的严密程度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7. 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社会分工的需要,而分化的生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族、智力) 8. 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指(畜牧业、畜牧业、商业)从农业 中分离出来 9. 农村居民的生活特征表现为(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高、同质性高) 10. 农村的居住特征主要体现为(一家一户单干、大聚居小分居) 社会学概论第四次作业参考答案 判断题: 1. 阶级的本质是剥削。(对) 2. 社会舆论的控制与约束作用是靠法律规定来实现的。 (错) 3. 历史上最使人瞩目的分层形式有等级制、种姓制和剥削制。

社会学概论

一、填空题(20×1′=20′) 1、社会的基本功能包括、、导向的功能、继承和发展的功能四个方面。 2、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三条原则是综合性原则、原则和原则。 3、文化的结构包括、、文化模式三个层次。 4、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 5、社会角色的失调有角色冲突、角色不清、、等情况。 6、社会学分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即、、客观法。 7、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自我、。 8、社会学对社会不平等的研究有两大理论传统:以为理论渊源的理论传统和以理论为理论渊源的理论传统。 9、要想实现机会平等的社会流动,必须同时实现原则和原则。 10、社会控制体系是通过和来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5×4′=20′) 1、社会学 2、社会越轨 3、角色距离 4、集合行为 5、业缘关系 三、简答题(5×6′=30′)

1、“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相比有哪些特点? 2、构成社会问题的要素是什么? 3、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 4、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如何理解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四、论述题(2×15′=30′) 1、结合实际案例,试阐述透视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视角。 2、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衰落? 一、填空题(20×1′=20′) 1、整合的功能、交流的功能。 2、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原则。 3、文化特质、文化丛。 4、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 5、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6、主观法、声誉法。 7、本我、超我。 8、马克思阶级理论和韦伯三位一体理论 9、普遍性和自获性 10、社会控制手段和社会控制过程

社会学概论1-5重点讲义资料

社会学概论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5-26 19:01:22 一、单选题 1. (5分) ? A. 符号互动论 ? B. 冲突主义 ? C. 功能主义 ? D. 交换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4 理论流派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 A. 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 ? B. 全世界每年净增加人口达到7000-8000万 ? C. 因为家庭计划与某些宗教理念抵触,家庭计划在世界范围内远不够普及 ? D. 世界人口增长的速率已经放缓,历史最高点在20世纪60年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0.1 人口增长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强调“共享价值观”作用的是( )学派。 以下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准确的是( )。

3. (5分) ? A. 信息 ? B. 宣传 ? C. 娱乐 ? D. 广告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2 传媒功能和影响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 (5分) ? A. 政治、法律、经济、上帝 ? B. 上帝、法律、经济、政治 ? C. 上帝面前、法律面前、政治、经济 ? D. 上帝、政治、法律、经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1 社会不平等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 某人特别喜欢看纪录片,那么这个人其实是在使用媒体的哪个功能?( ) 人类走向平等进程的顺序是( )。

? A. 个人需求多元化 ? B. 城乡性别比重差异 ? C. 婚姻倾度 ? D. 家庭的需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3 婚姻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6. (5分) ? A. 社会因素 ? B. 生活方式 ? C. 地理和气候 ? D. 遗传因素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2.1 健康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7. (5分) ? A. 城市贫富区域分隔 ? B. 郊区有更好的学校和环境 ? C. 内城年久失修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自由择偶的困境?( ) 影响健康的最大因素是( )。 发达国家的郊区化和内城衰败其本质是( )。

社会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 4全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 孙中山 写下了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 撰写了 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2. 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 次提出 “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思想体系。 3 ?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 康有为,在1891年。 4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 __来看待。 5?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 6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 _________ 是人的本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 器官而做事 ,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社会需要是人们的 —社会关系 _________ 基础。 9?西方流行的需要学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 一需要层次论 1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 11 ?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___自我意识___的获得是一个 关键环节。 12 ?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 相互作用 、 相互影响 的活动。 13 ? 社会关系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 14 ? _ _语言—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性符号之一。 1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 二、单项选择题 1 ?“社会” 一词源于( A A.中国 B 第一信号系统 、 第二信号系统 。 德国 )。 ?美国 C ?英国 D . 2. 文化是指(D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3. “工作安定”属于(B 丿需^<。 A.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 自尊的 4. “镜中自我”是(B )提出来的。 A.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 托马斯 5?—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 叫做(B )。 康有为 在青年时代就 —实证哲学教程_》中首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

兰大网络教育社会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内容: 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 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内容: 交际场合一般人们之间的距离应保持( ) A、18英寸以内 B、18英寸到4英尺 C、4英尺到12英尺 D、12英尺以上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个性的中心内容及形成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人格的完善程度 B、自我的完善程度 C、道德的完善程度 D、学习的多少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 )首先修正了理性决策模型中的绝对最优标准,提出了具有相对性的满意化决策准则,从而提出了被人们称为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型。 A、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B、戴维.伊斯顿 C、拉斯韦尔 D、西蒙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是社会教化的起点,是个体遇到的第一个社会化的执行者,也是极其重要的执行者,个体社会化成功与否与家庭的父母教化有直接的关系。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大众传播 学员答案:A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无) 第二章 1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2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3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4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5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6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7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8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9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10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11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2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3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4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三章 1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3 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社会学概论》作业1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社会学概论》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3、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4、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二、填空题 1、孔德 2、群学肄言 3、哲学基础 4、普遍的社会现象 5、社会性 6、1943 7、情景主义 8、情感性 9、相互发展10、条件反射学说 三、选择题 1.A 2.C 3.B 4.D 5.B 6.A 7.B 8.B 9.B 10.D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著作是对社会的解释,主要有: (1)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第二个论点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自身,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组成了不同于其他动物靠本能而结合的社会。 (3)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第三个论点是: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别领域。 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表现在: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 (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3、社会交往的意义:①人类离不开交往。②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可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并认识自己。③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以扩大文化的享用范围,不同世代间的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④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人们的共同活动或交往推动着社会发展。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①传授生活技能。②教导社会规范。③指点生活目标④提供角色人选 五、论述题 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受以下条件的限制: (1)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 (2)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