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YTT企业家俱乐部]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YTT企业家俱乐部]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YTT企业家俱乐部]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YTT企业家俱乐部]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保健食品的基本概念

1.1我国保健食品定义

在1996年施行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了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保健食品又称功能食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颁布、并于2005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此定义包含三个要素:首先,它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其次,它必须具有一般食品不具有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即第三功能;再次,它不是药品,不能取代药品作为治疗疾病的产品。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一种特殊食品,强调的是所含功效成分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作用。

1.2世界各国保健食品定义

国外保健食品的名称和定义很多,如特殊营养品(增补品)、计划性食品、类药剂营养品以及功能性食品。如在欧美称“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也称营养食品,德国称“改良食品”,日本先称“功能性食品”,1990年改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并纳入“特定营养食品”范畴。

日本从法律上赋予功能食品的定义:“功能食品是具有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止疾病、恢复健康等有关功能因子,经设计加工成对人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

“特定保健用食品”的定义:“是指在饮食生活中,以特定的保健为目的而摄取的食品。其所声称的保健功能必须在医学上、营养学上得到证明”。

美国《膳食补充剂健康教育法》将“膳食补充剂”定义为:“它是一种旨在补充膳食的产品(而非烟草),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如下膳食成分:维生素、矿物质、草本(草药)或其他植物、氨基酸、以增加每日总摄入量而补充的膳食成分,或是以上成分的浓缩品、代谢物、成分、提取物或组合产品等”。

美国后来将这一类食品称为“健康食品”(Health Foods)或“营养食品”(Nutritional Foods)。美国膳食协会认可的定义为:该食品具有除一般营养价值外的其他保健功效,并在食品的加工与贮存过程中不被完全破坏的食品组分。

澳大利亚国家食品局给保健食品下的定义为:保健食品是表面上与传统食品相似,并被作为普通食品来消费的食品,但该食品已经改变,而起到除满足营养需求之外的其他生理功能。

新加坡营养学会给的定义为:含有一些生理活性成分,从而可以防病治病,并促进最适健康的食品,但不是药品。

在由几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们合编的功能性食品专著中认为:“功能性食品可以被定义为,除其营养价值外,对人的健康、体能及心智状态,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任何食品。”

1.3 保健食品必须符合的要求

(1)经过必要的动物和人群功能实验,证明其具有明确的保健作用。

(2)各种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急性或慢性危害。

(3)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传疗效作用。

(4)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明确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应确定与保健功能有关的主要原料名称。

(5)必须在保健食品GMP生产厂家生产。

(6)可以以食品、药品某些主要剂型生产,可以不注重食品的色香味属性。

1.4 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区别

(1)保健食品进入人体后,其生理活性物质含量能达到调节生理功能的浓度,具备对人体的生理调节功能。

(2)保健食品是针对特定人群而设计的,一般有特定的食用范围。

(3)保健食品食用量有一定限制,不能饥则食、渴即饮。

(4)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可以在标签、说明书上标示出来,而普通食品不得标示保健功能。

(5)保健食品的产品属性既可以是传统的食品属性,也可以是胶囊、片剂等新的食品属性。

1.5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1)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具有保健功能,对生理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保健食品不能有任何毒性及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

(3)保健食品即便在某些疾病状态下也可以使用,但不能代替药物的治疗作用。

(4)保健食品的有效成分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而药品的有效成分是单一的。

(5)保健食品的摄取决定、摄取时间、摄取量都是随意的,而药品的服用必须谨遵医嘱。它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并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应,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表1 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的区别

2 保健食品的分类

(1)一般分类:营养素补充剂、中药型保健食品、微生态型保健食品、活性成分型保健食品、添加剂型保健食品、混合型保健食品。

(2)按生理调节功能分类:调节免疫功能食品、延缓衰老食品、改善记忆食品、促进生长发育食品、抗疲劳食品、减肥食品、耐缺氧食品、抗辐射食品、抗突变食品、抑制肿瘤食品、调节血脂食品、改善性功能食品、调节血糖食品等。

(3)按功效成分分类:碳水化合物类、功能性脂类、功能性氨基酸类、肽与蛋白质类、维生素及类似物类、自由基清除剂类、微量元素类、益生菌类、植物活性成分类等。

(4)按原料来源分类:植物类、动物类、益生菌类。

(5)按保健食品的形态分类:酒类、片剂类、胶囊类、冲剂类、饮料类等。

(6)按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分类:自我服用型、馈赠亲友型。

3 保健食品功能及功效成分

当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可受理的保健食品功能可分为28种: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体力疲劳、减肥、改善生长发育、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改善睡眠、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作用、促进泌乳、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润喉、辅助降血压、增加骨密度、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黏膜有辅助保护、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营养补充剂。

目前对保健食品功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尚无确切的定义。一般认为,保健食品功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是指保健食品中能够起到调节人体特定生理功能,并且不对机体产生不良作用的活性物质。按GB16740-1997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可分为:多糖类、功能性甜味剂、功能性油脂、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类、活性肽和活性蛋白质、益生菌、矿物质等。这些物质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必须能在保健食品中稳定存在,即在食品的加工与贮存过程中不被完全破坏,而且它们在保健食品中应具有特定存在的形态和含量。

(2)在进入人体后,它必须能够对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有效地使机体向健康方向发展。

4 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及审批机制

4.1批准文号

卫食健字号:保健食品2003年9月之前是由国家卫生部审批的,批准的产品证号是:卫食健字

国食健字:2003年9月之后保健食品的审批由卫生部移交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的产品证号是:国食健字

4.2审批机制

《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根据国务院的指示,2003年9月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承担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职能。获得国家批准的保健

食品,在生产上市前还必须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

国产保健食品的申请,申请人首先向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初审同意后报SFDA审评批准。SFDA收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的审查意见、申报资料和样品后,对符合要求的应当在70个工作日内组织食品、营养、医学、药学和其他技术人员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并作出审查决定。准予注册的,向申请人发给《国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进口保健食品的注册申请,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填写《进口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并将申报资料和样品直接报送SFDA。SFDA应当在受理申请后的70个工作日内组织食品、营养、医学、药学和其他技术人员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并作出审查决定。准予注册的,向申请人发给《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5保健食品的生产技术

与普通食品相同,一个产品从实验室到工厂生产,必须经过中试,其中有些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条件要求较严格的还需经过多次放大试验。中试的目的是检验小试确定的工艺是否合理,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确定适用的设备,考察水、电、汽的消耗量及生产率,从而计算产品的成本。通过中试确定正确的生产工艺,并根据中试数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确定生产工艺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1)生产工艺应合理、稳定、成熟,适合工业化生产。

(2)生产工艺不能对产品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3)工艺连续性强,尽量减少手工操作。

(4)工艺简单、流程简捷。

(5)运行成本低。

(6)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保健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技术有:

5.1提取技术

提取分离的效果如何,往往影响保健食品的色泽、风味、功能及安全性,并关系到工艺是否合理及产品的成本,因此正确进行提取分离极其重要。首先要了解原料的性质、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的性质及稳定性,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安全、高效、简单而经济的提取分离方法。

(1)溶剂浸提法

浸提是利用适当的溶剂从原料中将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浸出的方法有3种:浸渍法、煎煮法、渗透法。

(2)水蒸气蒸馏法

水蒸气蒸馏法是使原料与水共热,使原料中的某些易挥发成分与水共沸,同水蒸气一起蒸出,经冷凝、冷却,收集到油水分离器中,利用提取物不溶于水的性质以及与水的相对密度差将其分离出来,就得到所需的提取物。主要用于某些芳香油、某些小分子酸性化合物、大蒜素等的提取。

(3)压榨法

压榨法是利用机械力将含水较多的果实及蔬菜或含油多的种子的细胞破坏,从而得到汁液或油液的方法。在榨汁或榨油前可进行预处理,如加热处理使蛋白质凝固,降低汁液黏度,提高出汁率。

(4)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以二氧化碳为萃取剂,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附近的条件下,从液体或固体物料中萃取出待分离的组分。这是一种新的提取分离技

术,萃取能力强、溶解能力大、效率高,而且提取物充分体现天然性能,对于提高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的纯度和活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多用于鱼肝油的分离。

(5)微波萃取

微波萃取的溶剂为极性溶剂,在固液浸取过程中,微波穿透到介质内部将微波能量转换成热能使介质整体被加热,同时微波辐射使附在固相周围的液膜变薄,而且使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结合力削弱,促进扩散过程的进行。主要应用与香精油、油脂及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6)水提醇沉法

利用水溶性成分溶于水或酸、碱、盐溶液而不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的特点,在提取时一般先将原料物质脱脂和脱游离色素,然后用水或稀酸、稀碱、稀盐溶液进行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即以等重或数倍的甲醇或乙醇、丙醇等沉淀析出,现在广泛用于粗多糖的提取。

5.2 沉降、分离技术

(1)沉降技术

沉降技术是利用某种力的作用,利用分散介质及其密度差,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分离的过程。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增稠、用作分级或分离、澄清(果汁、酒类)。

(2)分离技术

原料提取后的悬浮液分离和两种相对密度不同的不相混溶的液体的分离,可以采用分离法,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如离心分离法、膜分离法(超滤、反渗透、电渗析、微虑、纳滤、气体膜、渗透蒸发)、高效微量现代分离技术(HSCCC、HPLC、TLC、ATPP)等。目前,高效逆流色谱已在分离纯化生物碱、黄酮、木质素、香豆素、多糖等成分的研究中获得成功。

5.3 浓缩技术

物质的提取液由于固体物含量过低,需经过浓缩达到一定含量,对进行后续处理在操作上有很大的帮助。浓缩是利用物理方法从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的单元操作,是溶质和溶剂均匀混合液的部分分离过程,也指溶液浓度提高的操作过程。在工厂中,浓缩主要有蒸发浓缩、冷冻浓缩、常压浓缩、真空浓缩、反渗透浓缩。

5.4 干燥技术

食品干燥是将食品原料经过在自然条件下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其水分蒸发,使其含水量降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程度,并在低水分条件下长期储藏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这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当外部介质的水分蒸汽压小于物料水分蒸汽压时,物料中的水分就会蒸发相变,向环境转移,只要不使介质中水蒸气分压达到平衡点并供给物料水分汽化所需要的热量,水分蒸发就会继续下去,一直达到内外蒸汽分压的平衡。在食品中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加热干燥、气流干燥(热风干燥)、接触干燥、辐射干燥、喷雾干燥、加压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5.5杀菌技术

为了保藏食物,首先要进行杀灭和抑制微生物的杀菌技术处理。过去的加热杀菌会使热敏性物质化学结构变化导致营养组分的破坏、损失,或导致不良风味等。现在常用的杀菌技术有超高压杀菌技术、低温杀菌、生物保藏、超高温瞬时杀菌、巴氏杀菌法、微波杀菌、欧姆杀菌、紫外线杀菌、电离辐射保藏技术、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超声波杀菌、臭氧杀菌。

5.6微胶囊技术

所谓微胶囊技术,其实指的就是利用天然的或者是合成的高分子包囊材料,将固体的、液体的甚至是气体的微小囊核物质包覆形成为直径在1~5000μm范围内(通常是在5~400μm大小之间)的一种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技术。

经过微胶囊化技术所形成的这种微型胶囊的外形是多样化的,可以是球状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常用的微胶囊技术有界面聚合法、喷雾干燥法、溶剂脱水法、空气悬浮法、孔膜挤压法、凝聚法、包结络合法、低温喷雾、锐孔-凝固浴法、流化床喷涂法等。

6.保健食品评价方法

保健食品评价包括: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

6.1安全性毒理学试验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包括经口急性毒性试验(LD50)、联合急性毒性、一次最大耐受量试验。

第二阶段,包括遗传毒性试验,30天喂养试验,传统致畸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6.2功能学试验

功能评价是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进行动物和人体试验加以评价确认。保健食品所宣称的生理功效必须是明确而肯定的,且经得起科学方法的验证并具有重现性。2007年4月卫生部发布了《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的新标准,提高了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标准,保健功能的评价扩展到28项,人体试食试验增至20项,动物试验的判定标准也有所提高。

6.3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

按照《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企业在申报保健食品时应提供产品的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及其定性、定量测定方法,说明了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在保健食品中所处地位,它是保健食品保健功能的关键所在,也是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

我国保健食品测定较多的功效成分主要有:总皂苷、总黄酮、粗多糖、维生素、烟酰胺、叶酸、矿物质、褪黑素、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角鲨烯、胡萝卜素、茶多酚、大黄、前花青素、人参皂苷、牛磺酸、核苷酸、低聚糖、大蒜素、免疫球蛋白、番茄红素、肌醇、SOD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7.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7.1.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传统养生学有2000余年的历史,“食养”是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食品及药食两用之物品达到养生的目的,从商周至明清时期,已有专著75部,近代专著更是数不胜数,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论与经验,为我国发展现代化、科学的保健食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保健品产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1980年全国保健食品厂不到100家,到1992年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已近1000家,产品不下2000种,年产值25亿元人民币,至1994年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已超过3000家,生产保健食品3000余种,产值300亿元人民币,大约占食品

生产总值的10%左右。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大概有30家左右,有少数几个超过10亿元的企业。这是保健品行业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但仅仅建立在广告宣传和庞大的营销攻势基础上的保健品行业难以支持长久的发展。1994年底,新闻媒体对假劣“保健食品”的反复曝光,引起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不信任感不断加强。

表2 保健食品行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1)起步阶段(80年代初—80年代末)

保健食品主要是以滋补品类为主,而且大部分是以酒为载体的药酒,宣称有辅助治疗作用,没有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之分。无论是企业的自身技术、治理水平、市场营销还是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熟悉,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启动成长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

海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花钱买健康”成为时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面对溃乏的消费方式,在国内保健品企业大量促销下,这种消费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保健品市场上开始出现口服液和胶囊型的保健食品和添加中药的化妆品。一大批民营企业如太阳神、沈阳飞龙、巨人等迅速崛起。然而,对于功效的神奇夸大把保健品当作神丹妙药来卖的营销方法注定为将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3)竞争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本世纪初)

保健食品行业进入竞争和繁荣阶段,从广告大战到直销的高速发展,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出现反复,1995年到1998年保健品行业经历了一个低谷期,企业数量和销售额大面积萎缩。1996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有关保健食品的行业制度规定,保健食品行业的逐步规范推动了新一轮保健食品消费热潮的兴起。1998年保健食品开始走出低谷,保健食品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到2000年年产值超过500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4)“信任危机”阶段(2001—2002)

保健食品行业连续发生负面事件,企业盲目夸大宣传,媒体连续的负面报道迅速造成了“恶果”,“三株”从年销售额80亿元到跨台,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信任度不断降低,从2001年开始,这个行业再次陷入“信任危机”,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保健食品消费一路走低,2001年销售额200亿,2002年产值减少到175亿。2002年之后国家对保健品行业加大了监管力度,

(5)“盘整复兴”阶段(2003—2008)

2003年的SARS让消费者重新建立对保健食品的信心,行业明显呈现回暖增长的态势,顾客对保健品的“不满意”转变为“部分满意”,需求有了极大增长。保健品品种呈现多样化的事态,但是产品范围还是比较窄,保健功能中具有调节免疫、降血脂和抗疲劳三项功能的保健食品占到67%。中国加入“WTO”,来自国际市场要求中国政府开放直销市场的呼声,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点关注,行业内出现重新洗牌,在这一阶段,国外保健食品巨头纷纷以高姿态进入直销,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卫生部要求2003年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达到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的要求方可生产保健食品。2003年行业产值为300亿元,2004年增长到400亿元,2005年超过500亿元。

2005年7月1日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保健食品广告暂行规定》,加强了注册过程中对保健食品名称的审核,并将鼓励生产企业申报新功能、使用新原料,对保健食品的安全性设立了定期监控机制等。此两项规定的实施,给操作不规范的相关企业设置了一个新的门槛,有利于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淘汰了许多不具备核心能力的市场竞争者。

2005年通过保健食品GMP企业为897家,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已审批保健食品11275个,其中国产保健食品10639个,进口保健食品618个。2009年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已有1600余家,保健食品年产值1000多亿元。

对此,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何维表示,保健食品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好,具备一定的规模化,但是也有不足。保健食品行业如果要谋求更大的发展最好能够在提高科技含量、品质提升、功能特征显著、营销模式创新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在2010年7月8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健康科技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经过2003~2008年6年的调整期,从2009年开始即迈入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据海关统计,2010年5月,我国保健品进出口额2888万美元,同比上升55%,其中出口额1285万美元,同比上升64%;进口额1604万美元,同比上升49%。这说明日本、韩国以中药为基础的保健食品,甚至欧美的一些保健食品对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迅速崛起,其发展历程虽几经挫折,但蓬勃发展的势头引人瞩目。从1996年《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出台至今,我国保健食品种类和产值迅速增加,产品类型从第一、二代保

健食品进化到第三代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的消费方式由过去主要用于馈赠,转变为现在的自己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保健品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

第一代保健食品,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产品,是最原始的功能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仅根据食品中各类营养素或强化的营养素的功能和其他有效成分的功能来推断该类产品的保健功能,这些功能没经过任何实验予以验证。目前欧美各国都将这类食品列入一般食品,我国在《保健食品的管理办法》实施后也不允许这类保健品出现。

第二代保健食品,必须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现在市场上大部分保健品为此代产品。

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需要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种生理调节功能,还需查明具有该功能的功能因子结构、含量、作用机理及此功能因子在食品中应有的稳定形态。第三代保健食品在我国正蓬勃兴起,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第三代产品较少。

在目前的中国,现在是三代产品分别在不同的市场区域存在,但从总的方向来看,一代处在被淘汰的边缘(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二代产品占据着中低端,三代产品位于中高端。在2000年之后大量的跨国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带来了发达国家大量先进的营养保健产品。这些产品几乎都属于第三代产品。在进行销售产品的同时,他们做的大量的工作就是普及营养保健知识,教会消费者如何签别,选择保健食品。当消费者以挑剔的眼光再审阅国内的很多营养保健品时,难看的包装,含糊不清又夸大不实的功效,使其信任感大幅降低。最后的受益者无疑为做知识行销的跨国公司。虽然他们付出的很多,但收获的也大。

据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国内10大城市统计,有91%的少年儿童、73%的老人和46%中青年人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各类保健品。保健品生产企业的总数、品种数量、年产值和利润已经达到药品的50%。一个多品种、多层次、多功能、技术成分含量高的保健品工业体系已经在全国形成,它将和医药产业一起,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

7.2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流行品种

7.2.1排毒市场

在排毒养颜市场,一直以“云南盘龙云海”的“排毒养颜胶囊”为代表,“排出毒素一身轻松”;“广东一品堂”,“芦荟排毒深层排毒”;“解放蔬而康”以“宿便之苦”为切入,“宿便的女人老得快”,“宿便的人们要解放”,很快占领了消费者的视野。

7.2.2补钙市场

哈药集团的新盖中盖、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进入了市场稳定期,钙尔奇D片进入医院后一直销量较好,补钙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近年市场状况来看,中老年和儿童一直是市场消费的重点,主要补钙的策略以“吸收好”、“促进钙沉积”、“离子补钙”、“改善骨质疏松”为重点,也就是集中在功效策略上。推广策略以哈药集团为代表,广告轰炸、名人效应一度成为电视垃圾,建立知名度的同时被人们所唾弃。挂名复旦科技园上海久怡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的补钙产品--烹饪钙,它打破了传统的补钙观念,将补钙与烹饪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简单有效的补钙方式,让一家老小在饮食中补钙,不再细分人群,从而使补钙产品成为家庭用品,把卖点定位在“方法方式”上,可以说是补钙市场的一朵奇葩。

7.2.3润肠通便市场

丁氏润通茶是青岛海龙生物的润肠通便类产品,2002年前曾经由北京御生堂公司总代理,由于产销、运输等问题的纠缠2003年发明人丁存义收回经销权自己经营。在以“润通”为主题的产品中,丁氏润通茶已经在悄无声息中成为保健品营销的企业大牌。主张“以润为通、清补兼为”,排体内百毒,还补充各种养分和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

7.2.4减肥市场

(1)吸油基“吸油”本身这样一个对于减肥市场全新的概念,直接蕴含在产品名称中,将“减油”划分成消费者减肥的第一标准,以美国宇航背景、吸附肠道油脂、生动化“三八式”的生活案例作为产品持续传播的几大法宝,牢牢地围绕“吸油”做文章。

(2)SO瘦虽然SO瘦的市场变化很多,市场起步也较晚,但从一开始进入市场至今,一直是消费者(尤其是35岁以下消费者)心中的时尚大品牌。在产品策略上,SO瘦一改往日减肥茶传统老套的形象,而是针对年轻,时尚,收入较为可观的女性群体发起了进攻。在传播上,准确的切中了年轻时尚群体对减肥(确切地说“瘦身”)的渴望和更高的追求。另一方面,在所有同类产品打国外牌、宣传自己产品如何优势的时候,SO瘦逆向行走策略,和其更加本土化、时尚化、新锐化的“草本瘦身”概念,快速从吸油基、仟佳丽、黄金瘦身梅等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

(3)曲美或大印象无疑是市场上的老将,虽然在炒作力度和宣传攻势上,老将没有新兵的气魄和冲劲,但是其市场积淀毕竟也是新产品所不能比拟的。大牌代言人的影响力,市场根基的雄厚,终端的平稳走货,更是很多实力和能力不强的新产品所不能及的。

7.2.5睡眠市场

资格最老的要数脑白金,2001年全年销售额为8.01亿元。随着脑白金营销的重点向礼品转移,太极集团借此良机,于2002年4月投下了“重磅炸弹”----睡宝片,一面世就占据了保健食品市场的第五位,仅比脑白金低0.1个百分点,2002年6月份排在了保健食品市场的第三位。另外,安神补脑液、太极睡宝、睡宝珍维胶囊等纷纷投入睡眠大战。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还有康尔寿睡得香、安睡灵、咔哇等不少地方性品牌投入市场,全国各地推广的睡眠类保健食品品牌,估计达到50种以上;以服务营销为利器的天年、中脉、夕阳美等众多企业也均有改善睡眠产品推广,且均表现不俗。

7.2.6清咽市场

多年来,咽喉药品、保健品市场没有形成容量非常大的主流市场,国内年销售额一直在20亿左右徘徊,市场上主要产品有“金嗓子喉宝”、“西瓜霜”、“草珊瑚”为代表的将近有十年历史的一、二线品牌,三五年历史的三线品牌就更多了,其中单金嗓子喉宝的年销售额就将近6亿元,各产品主要策略为“预防咽喉病症”、“保护嗓子”等。自从“清华清茶”以“老公,烟戒不了,洗洗肺吧”的差异性策略快速打开全国市场,“清烟毒”、“清肺”市场就再也没有平静过。“清华清茶”不回避“戒烟难”,力求“在不能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努力避免不良后果”,是保健品销售的上智策略,经销商很快就产生了巨大利润(各地经销商月销量在两个月内过百万、几百万)。可惜由于操之过急,涉嫌违归,经销失控,很快就归于无形。以“草珊瑚含片”闻名的“江中制药”凭借公司良好的运营机制,推出“亮嗓胖大海清咽糖”,从产品命名到剂型都非常简单,容易理解,在原有“草珊瑚含片”的基础上

把产品方便化,是清咽市场的绝对优势品牌。“亮嗓”的突破不仅在命名上跳出“清肺”、“良咽”的怪圈,而且严格以“清咽润喉”为卖点,这也是江中最明智的地方--避开暂时性热点,是为了赢得更大更长久的市场。

7.2.7免疫力市场

免疫力调节一直是保健品不愿触及、难以操纵的一个市场,“SARS”发生以后,这个市场立即成为最热门的市场。免疫力的提高,实际上最直接的体现是对疾病的抵抗力、对外界变化的适应力的提高。因此,产品的功效很难具体把握。免疫力调节一直没有领导品牌,主要原因是免疫力低下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亚健康”——这是一个泛滥也是一个很悲哀的名词,众多企业都栽在这个看似庞大的市场中,难以为继。东阿阿胶一直以补血为卖点,在国家重点保护品种中占有一席之地,2003年,东阿阿胶开始打“提高免疫力”牌,但是具体战略部署一直没有开始。如果企业对原料严格监督,生产“提高免疫力”系列产品,企业将更上一层楼。

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具有的28种功能,都是有不同的适宜人群的,在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标签,外包装,是否标有保健食品的蓝帽子,然后你是否是适宜人群,再购买。

7.3中国保健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对策

7.3.1存在问题

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新产品不断涌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使保健食品处于严重的信誉危机。我国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科技投入不足,基础研究薄弱

企业规模较小,科技人员的比例低,同时科技投入过低,使得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低水平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大多属于第二代产品,保健功能比较集中,大约有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的加剧。针对专门人群的新的功能领域鲜有企业涉足,尤其缺少新一代功能因子水平保健食品的开发能力。我国目前保健食品能生存下来的只有20%,正常销售的仅5%,销售规模较大的仅1—2%。

(2)广告宣传泛滥、虚假现象严重

保健食品行业一直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行业之一。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夸大功能等现象可谓屡见不鲜。回首行业历程,三株口服液一夜之间从辉煌到陨落,太阳神、沈阳飞龙、巨人、海王金樽等也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保健食品品牌的短命视令人扼腕。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高额利润使生产商忽略了对产品的科研投入而陷入了轻研发、重广告的怪圈。广告宣传夸大其词,对保健食品含义理解不清、概念模糊,混淆了食品与药品的本质,生造概念大肆炒作,利用虚假承诺欺骗消费者。更有甚者,买通权威作为卖点,产品被市场淘汰不在质量上做文章,而是重新装扮一番粉墨登场。

(3) 质量把关不严,伪劣产品现象严重

保健食品产品标示的营养素或保健成分严重不足或没有,有的连卫生标准都未达到。再就是保健食品目前品种单调、原料相似,功能相同,同质化严重,产品档次低。企业一拥而上的最大驱动力是保健品“遍地黄金”的高额利润,保健产品的利润一般可达100%到200%。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许多企业经营者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催生市场, 而对产品质量问题重视不够,甚至以假冒伪劣产品牟取暴利,成为行业的害群之马。保健食品企业生产条件差,一些企业不符合《保健食

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不具备保健食品自检能力,片面重视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忽视生产环境的改善,产品质量的提高;一些企业为突出产品的功能效果,置消费者健康于不顾,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物品;还有一些企业非法生产经营保健食品,如有的采用盗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有的冒充使用保健食品标志,有的将普通食品当作保健食品进行宣传,有的生产假冒伪劣保健食品,有的未经批准擅自生产保健食品。

(4)县级以下医疗机构药房管理的不规范严重影响农村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购买热情

在我国,保健品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药房、超市销售。而对于县级以下特别是农村消费者来说医疗机构的药房是保健品的重要购买渠道之一。由于没有明确的法规,我国县级以下特别是农村医疗机构的药房在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养护、使用各个环节中存在许多弊端,给群众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影响农村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购买热情。

(5)保健品行业法规不规范、政府监管力度不足

近年来,保健食品行业迅速发展,而行业立法滞后,使得不法分子乘虚而入,扰乱了保健食品的正常市场。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更是与世界接轨的“绊脚石”。

(6)行业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规范和游戏规则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虽已发展20余年,但一直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规范和游戏规则,这极大的阻碍了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更是与世界接轨的“绊脚石”。

(7)销售模式混乱,手段方式层出不穷

目前全国销售方式主要采取直销、会议营销等方式,会场人员有的采取哄骗等措施,销售有的采取强硬措施,例如上海多种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曾报道某家保健食品公司以社区体检为诱饵骗老年人朋友到会场体检、听课然后进行销售,或者以其他医疗机构为名召集老年朋友在一起从而进行会议营销。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个别保健品企业不谋求长远,只顾眼前利益使得市场混乱、诚信度更低。

(8)保健品行业诚信度极度危机——保健食品市场一直处于严重的信誉危机

广告的泛滥、科技含量不高、质量把关不严、行业管理混乱,造成国民对保健食品行业的诚信危机。从“鳖精事件”到针对某些保健品的质疑,以及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保健品行业多次出现信任危机。据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管理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认为保健食品能达到预期全部效果的只占3%,认为部分有效的为60%,认为没有任何效果的为26%,认为有副作用的为2%;中央电视台公布的新闻调查结果是,群众对保健食品的不信任率为53%,非常不信任率为34%。所以,企业如何突出重围、寻求重建消费者信心之路,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9)国外保健品企业的威胁

安利、宝洁、美国全球健康联盟、杜邦等一批保健品跨国公司在中国设厂、推出产品,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国外保健食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量每年均以12%以上的速度增长,近年来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以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在如此内外夹击、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的话语权有旁落他人之虞,将面临釜底抽薪般的竞争。更应注意的是据了解,国外保健品企业正在抓紧同国内的有关研究机构合作,在技术标准上控制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它的严重性正如西方控制着西药的标准,我国人很难在西药上有所作为一

样,这种局面一旦形成,我国的保健品企业必将成为国外企业的廉价加工厂或者原材料供应商,给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投入了一枚“原子弹”。

(10)生产企业竞争实力较低——我国保健食品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缺乏与国外跨国保健食品集团竞争的能力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总额在0.5~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38% ,投资总额在1百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占41.39%,投资总额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以上数据表明,我国保健食品的生产企业中,多数属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不超过6家,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不超过18家。规模企业较少,缺乏竞争力。

7.3.2建议与对策.

⑴研究保健食品标准,制定各类保健食品通用的国家标准.

⑵尽快修订和完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有关条款,并争取对保健食品单独立法.

⑶建立健全食品广告监督管理法制体系,加强对违反广告宣传规定的监管措施.

⑷加强基础研究,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开发功效成份明确的保健食品.

⑸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中药保健食品.

⑹打破地域界限,加速组建大型保健食品企业集团,积极实施"品牌"战略.

⑺制订标准,开展对保健食品企业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

⑻把中国保健食品推向国际化.

⑼中国保健食品必须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⑽对保健食品企业进行GMP和HACCP管理.

⑾加强宣传与监管,促进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

⑿保健食品行业应以诚信为基石,改变不良行为,取得新的腾飞.

7.4中国保健食品发展趋势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经逐渐壮大。虽然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动下,中国保健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发展将呈现消费者群体多元化、保健品销售模式专营化、宣传模式推陈出新以及保健品成日常消费四大趋势。

目前我国保健食品的功能多集中在免疫调节、抗衰老、抗疲劳等领域,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产品功能分布将逐步发散,趋向合理,中药保健食品、老年保健食品、职业保健食品、昆虫保健食品、海洋保健食品、第三代保健食品等是我国保健食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国保健业将持续高速成长阶段。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0.07%,而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相差甚远,这充分说明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可发展潜力巨大。近几年内地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正以15%-3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12%的增长速度,估计,2010年保健品人均消费可达到100元,保健品市场的总额将达到1300个亿的消费量,到2020年市场的总量可以突破4500亿。

(2)外企投资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将会一路升温。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安利、雅芳、仙妮蕾德等400多家进口保健食品进入了中国市场,据美国闻名的NPD

市场调查公司统计,每100个购买保健食品的中国人中,大约有15人购买洋品牌保健品。2009年,安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其中营养保健食品的销售额超过100亿人民币。

(3)保健市场开始规范,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所有“药健字”的保健品自2003年1月1日起已停止生产。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取消“药健字”批号,“药健字”号药品一律不得在市场上销售。过去保健食品在内地的药品零售商店、超市、大卖场、百货公司、医院及专卖店中均有发售。现时中国取消“药健字”批号,保健食品将以“食健字”产品销售,获“食健字”批号的保健食品不得在医院和药店出售,超市、大卖场将逐渐成为保健食品的主要销售场所,业内人士分析大卖场将会在保健食品的流通中占据主导地位。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将会强制执行GMP生产标准。这项措施将会大大加强行业规范,并推动保健行业的良性发展。

(4)第三代保健食品将成为主流

目前国内生产的保健食品主要处于第二代,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需要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理保健功能,还需查明具有该项保健功能的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及其作用机理。由此可见第三代保健食品的科技含量及其功能效果的优越性。

(5)模式由传统的大渠道流通模式转向面对消费者的形式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日益成熟和理智。对于难于辨别“真伪优劣”的类似的保健食品,消费者更加认同具有品牌优势的保健食品。所以,保健食品企业的竞争已经发展到终端消费者的竞争。谁拥有终端消费群体谁就能把握保健业的财富分配权利。

(6)知识行销将会是开拓消费市场,并获得忠实顾客群体的主要形式。

中国保健食品传统营销方式是“天上打广告,地下铺通道”,2004年中国保健行业以倡导个性化服务为特征的营销模式,逐渐成为保健品市场的主流模式。根据中国保健协会的估测,按照销售额计算,采用非传统营销方式的产品的销售收入已经在2003年超过传统模式,成为支撑行业的主要支柱。而跨国企业们先做美誉度再做知名度的营销策略,培养了大批忠实的消费群体。

(7)消费者消费心理逐渐成熟,对于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拥有良好口啤的保健品牌青睐有加。

另外,从保健食品类型来讲以下几类是发展方向:

(1)中药保健食品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主张“食补防病,病后调理”的中国养生学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以中医中药为理论指导的中国传统保健食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有独特的优势。1994年10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一项关于把中草药列为《食品补充剂》的法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通过核准,准备耗资5亿美元开发研制新中草药产品。而德、法、意三国则每年大量进口中草药。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预见各国人民对中药保健品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因此,研究开发中药保健食品并尽力采用国内外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使新研制的中药保健食品具有功效持久、显著、无毒副作用,便于携带、存放和服用的特点是保健食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2)老年保健食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到1.3亿人,占总人口的10%。据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桂勋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与教育”一

文中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5.98%。另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0.42%;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68亿,占总人口的27.71%。因此老年保健食品行业成为朝阳产业,市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和潜力。

(3)职业保健食品有待开发

目前我国有职业危害的企业已达数万家,直接接触有害作业的劳动者达数千万人。因工作性质或环境污染导致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形成严重的职业病。因此,迫切需要尽快开发适宜各种特殊职业环境所需要的保健食品,这样既能为特殊职业劳动者提供保障辅助措施,又为行业生产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

(4)昆虫保健食品有待深入开发

昆虫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其生物量超过其他生物总量的10倍之多。昆虫虫体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并且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蚂蚁、蝗虫、蚕蛹、蚯蚓等保健价值都比较高。昆虫将成为仅次于微生物和细胞生物的第三大蛋白质来源。墨西哥、日本、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都已生产出多种昆虫保健食品,制成蜜饯、饼干、面包、罐头、酱料、饮料等。我国昆虫研究以蚂蚁、蜜蜂等昆虫为原料的开发势头很好。

(5)海洋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有广阔的海洋资源。海洋中生活着无数的海洋生物,除了目前市场行情比较看好的鱼油(以鱼类为主提炼加工而成)外,海绵、软珊瑚、乌贼、海参与海苔等海洋无脊椎生物将成为新型海洋保健品的原料。以海产品为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6)基因食品将成为未来保健食品的发展主流

氨基酸、核酸产品在保健品市场上独占鳌头,它们的主要优势是能够被人体直接吸收,从而省略了其它保健食品需要合成、转化等等一系列“加工”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把他们列为“生命工程”。

我国的转基因工程研究居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专家预言,21世纪人们进医院不再是为了治病,而是检查身体上哪组基因出现了“故障”从而进行修复,由此可见,将人类需要的功能基因导入到保健食品中,例如将适用于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的功能因子导入到保健食品中,用基因技术制造出诸如诱导癌细胞自杀的制剂、不使人发胖的脂肪、不含糖的甜饮、甜点等,都被列入21世纪保健食品科研开发、生产、消费的议事日程。

(7)保健食品功能趋向专一化

以往为了扩大目标消费群,尽可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保健品功能宣传大而全,一种产品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适用于诸多病症,大有“包治百病”的气势。从理论上看,这样虽然覆盖了更大范围的目标消费者,却犯了“术非专攻”的忌讳,什么病都能治的理念传到消费者耳中也就变成了什么都不治。激烈的市场竞争表明,这种粗放的目标消费群定位已不再适用。于是,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选择某一特定消费群体作为目标消费群,量身定做,推出适合这一群体的单一功能保健品。如针对中学生的记忆类保健品;针对老年人的补钙类保健品;针对中年男性的补肾类保健品;针对中青年女性的美容、减肥类保健品等。

(8)采用高新技术生产保健食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保健品竞争的核心必将是科技含量,保健品企业只有不断更新技术和提高技术含量,使产品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广告战中走出来,转向高层次的技术战、服务战,才有能力进军保健食品市场。在食品加工业中常见的高新技术主要有生

物工程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微胶囊技术、低温技术、组织化和重组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能大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力的推动保健食品行业的高校快速发展。

健康成为本世纪人们追求的第一目标,保健食品行业将成为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增长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专门针对亚健康人群而设计的保健食品只要加强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保健食品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含量,不断采用高新技术使保健食品向原料天然、功能有效、安全性高的方向发展。利用合理的营销手段,注重主体宣传和中国的传统优势,努力树立品牌形象,加强与国际的合作与竞争,加大科研投入、诚信经营,着重开发大众消费品将是保健食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营销策略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营销战略 食品质量与安全 0930402031 刘鹏 前言: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近年来世界各国保健食品发展的增长速度都很快,保健(功能)食品在欧美各国被称为“健康食品”,在日本被称为“功能食品”。 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等特殊剂型。但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可以标示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的标签不得标示保健功能。 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了解了现在保健食品的市场状况如下文。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驱动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 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国家的宏观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成熟度和认知度的提高,竞争企业的成熟,这预示着保健食品行业逐渐步入一个理性增长发展期。 1、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行业发展的永动力 2005年出台《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同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所有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在2006年3月前都要通过GMP论证。从历史发展情况看,任何一次政府加大规范管理保健食品行业,最终都将极大地促进行业的发展。 2、中国天然食补的保健传统是行业发展的原动力 中国悠久的中药保健传统文化,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国民一直能接受食补的概念。 3、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是行业发展的促进力 中国连续3年GDP保持增长率接近10%,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的增强是保健食品行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4、人口众多,逐步进入老年社会是行业发展的持续增长力 中国人口基数大,而且上世纪60年代的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即将进入退休年龄,据预测中国在2015年左右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保健意识更强烈。 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假冒伪劣产品,影响整个行业的品牌度

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

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保健食品市场逐步走向活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这就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保健食品监管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目前保健食品市场监管现状 (一)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在保健食品安全方面,近年来就发生过树胶冒充蜂胶、螺旋藻重金属超标、牛皮下脚料等劣质材料冒充驴皮制作伪劣阿胶等事件,更存在减肥、睡眠等功能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除此之外,当前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虚假夸大宣传,宣传保健食品具有治疗作用,故意混淆与药品的界限,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二)法规体系与监管工作不相匹配 当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相关知识了解有限,而市面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广告宣传四处可见,误导消费者的宣传更是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对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但保健食品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却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缺乏系统的监管法律制度,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保健食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但

《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至今仍未出台,造成政府监管、行政执法法律依据的缺失,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难以到位,惩戒威慑作用不强。 (三)保健食品企业“多、小、散、低”,监管难度大 我区现有各类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一千多家,大多规模小,分布散,购进销售缺乏科学管理,而且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较弱,大多数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分不清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卫生许可证号等,不了解经营保健食品如何进行索证索票、如何进行进货验收记录等,也不清楚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如何区分,对监管部门的要求也不当回事。 (四)监管力量薄弱 保健食品原来是由卫生部门监管,在实际工作中,卫生部门只注重保健食品准入的许可,把保健食品按照普通食品进行监管,而未注重对保健食品的专项监督,致使保健食品监管基础薄弱。通过机构改革,保健食品监管这块职能划到药监部门,虽然药监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保健食品监管职能科室,但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数量众多,且大多数在农村,点多面广,单凭科室里两三个人很难起到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监管人员对部分经营保健食品的单位提出诸如索证索票、建立台账等工作要求时,经营者往往敷衍了事。 二、各地对保健食品监管的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各地药监部门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在健全制度、创新思路、强化整治、完善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

中国化妆品行业的SWOT分析

中国化妆品行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 化妆品行业的进入不是非常简单的。“商标忠实性”是消费者行为的重要特性之一,而产品的差别是这种商标忠实性的基础。行业内的企业经多年经营,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顾客群体,这些消费者可能喜欢他们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或者欣赏他们产品的外观设计、售后服务等等。当消费者习惯于使用某种商品的产品,要消除这种忠实性就必须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产品差别是化妆品的主要进入壁垒之一。 1)纤丝秀发也抗老化 根据欧盟商业部调查显示,2005年的头发类产品营业额比2004年上涨了16%。对于这个不容易有新意的市场而言,16%已经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在诉求Home Spa概念以及防晒成分之外,头发的抗老化产品成为2006年的新贵,并且有持续走俏的趋势。 2)在家也能享受美容院的呵护 SPA指是新式的休闲美容方式,即在一个放松、休息、享受的美妙场所,由专业美疗师提供的美疗服务。SPA不是一般的减肥或护肤,而是女人善待自己、护理身心、让身心得到享受与放松的方式,是现代女性消除疲惫,为身心减压的有效手段。以往在化妆品业绩里只占据极小份额,屈居无关紧要配角的家庭洗浴产品,2006年将会令人刮目相看,举凡沐浴乳、泡泡浴液、各种头发保养品,都会以亮丽的姿态与脸部保养品分庭抗礼。此外,这类产品也不再仅仅扮演清洁用品的角色,而上升到能“心理治疗”的高度,以成分中含有舒缓、减压、心灵按摩、排毒功能等诉求,来吸引向往家庭生活的消费者。 3)“绿色”“有机”持续发烧 消费者所重视的生活价值,自然会成为化妆品公司设计产品时重要的考量依据。对天然、纯净、安全、无害的化妆品的需求,是所有爱美的女人共同的愿望,因此,环保、再生、绿色、有机——这几个字眼在2006年将会成为化妆品界的重要表述名词。 4)轻松点击美丽送达 一向以金字塔尖端顾客为服务对象的Giorgio Armani,刚刚于2005年底宣布开设两个直属于公司的入口网站,一个销售香水;一个销售化妆保养品。而在世界各地都有专卖店的The Body Shop,也投入在线购物行列,2005年的业绩较前年大幅增长达57%。2006年里,很多化妆品的大品牌,都将在网上开设直属售卖网站,卖的不是老产品,而是刚上市的新产品。

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前景

保健食品定义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在我国,只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才能称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往往是对日常饮食的补充,它们本质上仍属于食品的范畴,只是针对特定的适宜人群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前景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处于求生存、求安全、求品质这样一个由低到高不断演进的过程之中。中国人自古就有保健养生的习惯,但几千年封建统治,保健养生是王公贵族、社会富人的专利,普通民众以生存为基本需求,养生几乎是一种奢望。 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尤其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带来社会的巨大变迁,人们的生命与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生活观念发生了巨

大的改变——保健养生作为一种更高的需求,已经成为社会性的时尚需求,保健产业,也成为21世纪的最活跃、最具希望的朝阳产业。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超越了世界上所有国家,但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只占其总支出的0.07%,而欧美国家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相差甚远,这充分说明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把全球范围保健需求的强势成长所带来的财富流动称为“财富第五波”,他预言人类对保健养生的需求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和大潮流。对于中国来说,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速成长带来百姓生活的日益富裕,将紧随世界性保健需求强势增长的步伐,而使保健品行业充满商机和诱惑。具估计,2010年保健品人均消费可达到100元,保健品市场的总额,将由目前的500亿左右,扩大到1,300个亿的消费量,到2020年保健品市场的总量可以突破4,500亿!总体而言,中国的保健品行业,是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 (1)保健品行业的现历程 自上世界80年代以来,中国保健品行业开始正式起步,几经波折,中国保健品行业逐步由混乱走向秩序,由低级走向成熟。 表一: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历程表 时期阶段厂家数年产值(元) 产品特点 上世纪80年代兴起阶段100 16亿滋补为主 80年代末-1995年初旺盛阶段3000 300亿营养及传统补药 1995年-1997年底平滞阶段1000 100亿中草药、生物制剂及营养补充剂 1998年-2000年底复兴阶段3000 500亿(其中保健食品306亿) 2001年—2002年底盘整复兴848(仅指保健食品) 200亿(仅指保健食品) 2003年—至今触底反弹、清理门户1640(仅指保健食品) 500亿(仅指保健食品)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

中国保健食品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国际食品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张志祥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食品委员会会长 目前,国际、国内对保健食品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论。我国的定义是: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包括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补充剂,并且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尽管世界各国的保健食品概念和范围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包含以下条件:①心须是无毒无害的食品,符合应有的营养卫生安全要求。②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而且明确具体经科学验证的特定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膳食摄入和对各种必须营养素的需要。③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的。④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一、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 综观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先后经过了缓慢起步到迅速崛起,再到蓬勃发展、无序膨胀,最后国家进行标准规范管理的过程。①缓慢起步阶段(1949——1979)。少数补药、营养补剂成为主流。据考证,我国的保健食品源自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及食疗养生学说,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历代药食同源、食疗养生理论及实践,为我国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9——1979年期间,在我国还没有保健食品这个名称,这个时期的保健食品统称补

药或营养补剂,绝大多数属于传统的中药补品,如用人参、鹿茸、阿胶、灵芝等制成的丸、散、膏、丹、茶及传统药酒约百余种。少数新开发的营养补剂如氨基酸类、麦乳精等,其中蜂乳、蜂王浆是20世纪60年代上市的,国内外都比较畅销,剂型也比较新颖,有蜂乳胶囊、蜂王浆口服液。②迅速崛起阶段(1980——1985)。在1980——1985年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保健食品的品种增多,产量逐渐上升,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各种口服液、维生素及蜂王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东北的人参王浆、北京蜂王精、杭州的双宝素名声大噪,维生素本来是老产品,此刻却焕发青春,有口嚼片、冲剂等剂型,其中“果味维生素C”,1980年上市后一鸣惊人,年销售量达到一亿多片;中药补品有龟苓膏、灵芝浸膏、田七片、至宝三鞭酒、北茋精口服液、人参蛤蚧精口服液、参桂鹿茸口服液等。这一时期食品强化剂也逐渐增多。到1984年上市保健食品约有1000种左右,生产企业800多家,年销售额约为20亿元,已初具规模。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也于1984年相继挂牌成立。在此期间,保健食品迅速崛起,主要是滋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品种还是比较单一,但剂型发展较快。主要剂型有口服液、胶囊、冲剂、片剂、膏剂、散剂、糖浆等,以及传统的中药剂型,其中口服液是由中药复方提取的口服溶液,能体现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功效。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绝大多数产品没有进行实验验证,仅根据产品的某些成分推测其功能,属于原始的第一代保健食品。③蓬勃发展阶段(1986——1990)。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出诸多新

护肤品行业的分析报告

护肤品行业分析报告 一.润肤品中国市场品牌进展历程 在今天的中国,润肤品 / 护肤品差不多从奢侈品变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2002 年市场规模约为 165.6 亿元人民币。 2003 年 12 月 11 日,在业界流传四年之久的欧莱雅收购小护士的传言终于成为事实,这不仅标志着国际巨头欧莱雅集团真正踏入了中国的大众护肤品市场,也意味着中国护肤品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总的来讲,中国润肤品 / 护肤品品牌进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 70 年代 ~1982 年):上海品牌垄断国内市场 以上海家化为代表的上海润肤品 / 护肤品品牌在那时风靡全国。至今,专门多人对美加净、郁美净、孩儿面、皇后牌珍宝膏等品牌仍然经历犹新。 第二时期( 1982~1996 年):跨国公司抢滩中国,土洋品牌泾渭分明

这段时期,跨国品牌如欧莱雅、玉兰油、强生、资生堂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护肤品 / 润肤品营销真正起步,这些品牌以高定价瞄准高收入的年轻女性。与此同时,安利、雅芳等外国品牌把直销模式引入了中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广东军团如小护士、丁家宜等上升势头特不快,而大宝集团树立的价廉物美、平民化的品牌路线也特不成功。在那个时期,跨国品牌和本土品牌各自占据着高端市场和中低端市场,正面交锋比较少。 第三时期( 1996~2002 年):本土品牌专业细分市场突围 2002 年的市场规模是 1982 年的 200 多倍。同时,消费者对护肤品 / 润肤品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滋润肌肤上,还出现了防晒、美白、保湿、祛痘、香熏美容、男性护肤等方面的需求。定位于大众消费品的国内品牌在产品功能上找卖点,从功能市场、细分市场、专业市场上突围。比较成功的有小护士(维他命防晒)、索肤特(木瓜减肥)、丁家宜(一洗白)、珊拉娜(祛痘)、大宝(男士也能够用)等。 第四时期( 2002 年至今):跨国品牌中低端延伸,本土品牌中高端跨越

行业报告世界保健品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

四世界保健品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 第一节世界保健品市场概述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身的健康日益关注。90年代以来,全球居民的健康消费逐年攀升,对营养保健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在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药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保健食品的销售额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球保健食品的销量将超过600亿美元,2010年时,该值会接近1000亿美元。全球保健品市场容量为2000亿美元,保健食品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目前美国有保健品生产企业530家,每年共有1000多个保健食品品种投放市场,其保健食品的销售额达750亿美元,占食品销售额的1/3;欧洲的德国有800家保健品生产企业,整个欧洲的保健食品有2000余种;日本是最早研制保健食品的国家,也是保健食品主要生产国和最发达的保健食品市场。其保健食品的生产企业达400多家,年产保健品3000多种。近两年它的保健品销售额为15000亿日元。其最大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家是otsaka制药公司,年销售额就达14.8亿美元,主要生产保健饮料等强化食品以及膳食纤维等添加剂等第一代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在欧美称为“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也称营养食品,德国称“改良食品”,日本先称“功能性食品”,1990年改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并纳入“特定营养食品”范畴。世界各国对保健食品的开发都非常重视,新功能、新产品、新造型和新的食用方法不断出现。综合欧美保健品市场有以下特点:①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保健食品品种多,销售量最大。②植物性食品、植物蛋白受宠,保健茶、中草药在美国崛起,销路看好。③工艺先进、高科技制作,产品纯度高、性能好,多为软胶囊、片样造型,或制成运动饮料,易于吸收概括国

2016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016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保健品市场空间巨大,但市场中竞争者众多,集中度低。业内有部分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产品和营销手段没有特色、仅靠高强度的广告投入和虚假宣传。随着产业走向规范,消费者的认知不断提升,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产品有特色、营销有新意的公司,可能脱颖而出,把握住保健品行业巨大的商业机会。 由于现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保健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当今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老年保健品市场需求旺盛,进一步促进了保健品行业的展。2014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1858.29亿元,比2013年有所增长。保健食品行业中的大部分产品层次和附加值不高,所有营养保健食品中,绝大多数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阶段

一、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1、驱动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 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国家的宏观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成熟度和认知度的提高,竞争企业的成熟,这预示着保健食品行业逐渐步入一个理性增长发展期。 驱动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

2、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制约因素 3、细分行业状况 中国保健食品细分行业现状

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超过50%。

2009-2014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二、保健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保健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2000年,我国保健品市场份额达到了创纪录的500亿元,这说明消费者的保健欲望增强,而且把这种欲望变成了现实需求。如果保健品行业的营销手段作出相应调整,这个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 1)、消费者对保健品的需求旺盛。 首先,我国居民素来就有进补的习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自制传统补品的炖、熬、泡等制作过程繁琐,消费者转而购买服用方便的保健品。 其次,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消费者将更加注重自身保健。

中国化妆品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化妆品市场环境 分析 第一章美容化妆品营销环境分析 第一节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 国家对美容化妆品市场的整顿源于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对美容化妆品市场多次曝光,成分严重超标、铅汞中毒,针对目前美容化妆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旨在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权益的中消协“2005健康·维权年主题”美容化妆品消费调查活动已经启动。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美容化妆品消费调查,并同期开展消费教育活动。调查期间,其联合地方消协揭露美容化妆品的虚假、夸大宣传,公布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和消费者对美容化妆 品市场的满意程度。 通过这一活动,推动相关标准和制度的建立,促进美容化妆品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权。美容化妆行业消费投诉致使该行业信任危机重重,但通过对美容化妆品市场近两年的研究

发现,美容化妆品市场并没有因为信任危机萎缩,反而增长更为迅速,并有向国际知名品牌集中的趋势,消费更加理性。而医药企业有在逆向中寻找市场机会的天然优势。 另外,目前我国的美容化妆品行业已发展成为继房地产、汽车、旅游、电子商务与家电产品之后的又一大热点行业。但美容化妆品市场规范程度不高,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宣传屡禁不止,缺乏规范性的行业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消费者因使用化妆品和接受美容服务而引起的纠纷日渐增多。仅去年全国就受理美容化妆品投诉2.8万件。 除此之外,我过对于一些医药公司、化妆品、瘦身、丰胸等产品的广告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在化妆品这一块。所以,如果要在广告这一块做好那就是不能够有半点的夸大其功效,按照其实际情况出发。这样就要求我们的产品有足够的实力才可以在市场上站住脚。 二、经济环境 总体看,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要高度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以及潜在通胀压力上升可能对我国经济带来的风险。 当前,供给条件对我国经济运行的约束较轻,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较高,而资源环境成本又难以构成比较有效的硬约束。在结构矛盾突出、国际收支继续双顺差的背景下,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

中国保健品历史-保健品市场现状分析

回顾中国保健品历史分析保健品市场现状 中国保健品发展现状: 从2000年开始,保健品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保健品消费一路走低。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保健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只有2000年的一半,约250亿元,而2002年,保健品销售额再度下降至200亿元左右。 但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极大,近20年来,中国保健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为15%~3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3%的增长率,1999年全国保健品消费额为400亿元,仅占当年社会总体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7%,人均支出仅为31元/年,是美国的 1/17,日本的1/12。 同时,令人担忧的是,在目前4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中,2/3以上属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不超过6家,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不超过18家。在4000多种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二代产品,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的加剧。再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的泛滥,使国内保健品企业面临整体信誉危机。 与此同时,外资纷纷涌入中国保健品行业。到2001年底,已有近400个进口保健食品获准陆续登陆我国保健品市场。安利、宝洁、美国全球健康联盟、杜邦等一批保健品跨国公司或在中国设厂、或在中国推出产品,吹响了进军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号角。据统计,近5年来,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以平均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作为全球营养保健品巨头的安利公司,自1999年推出纽崔莱营养保健食品以来,已连续3年位居中国保健食品销量第一名,而在2002年中国保健食品业193亿的总销售收入中,安利(中国)保健食品的销售就占了近1/6,高达30亿元,而这些产品还只是安利向中国推出的少数营养保健品。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同名25063)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同名25063)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 王涛,茅根年 (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21)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居民生活的热点,保健食品作为我国传统的食疗文化继承的食品备受居民青睐。虽然保健食品目前己经形成比较规范的产业,但是在保健食品的生产、研发、经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得保健食品处于严重的信任危机边缘、木文分析了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保健食品; 问题; 监管; 对策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Health-care Food in Our Country Wang Tao, Mao gengni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eiyang District, Xi’an 710021)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are focus on preserving their health, especially the health-care food as traditional dietetic therapy. At the present, although the health-care food industry is a standard business, there are a lot of questions in production, researching and market of the health-care food. The problem has caused the serious crisis of confidence. The essay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health-care food, and give suggestion to the health-care food supervision. Key words: health-care food; problem; supervision; measures 1 引言 近些年,居民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高的还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现代文

中国化妆品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化妆品市场分析报告 化妆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变化。1987年的产值仅18亿元,生产企业只有100家左右,发展到2000年,全行业的销售收入已经达138亿元,拥有3000多家生产企业。从1987年到2000年,化妆品行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8%左右。 国际化妆品市场,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许多国家与地区出现了经济衰退,但全球化妆品的销售情况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据《国际市场追踪》(MTI)的权威统计报告,国际化妆品市场近年来的增长速度达到20%左右,而另一家全球市场调查公司Euromonitor的调查资料显示,亚太地区化妆品市场增长较快,并预测今后亚太地区还会有较高的发展趋势 1、品牌竞争状况 目前我国化妆品市场上,国际化妆品企业的品牌有: 欧莱雅集团:“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兰蔻、碧欧泉、赫莲娜、薇姿、理肤泉、欧莱雅专业美发、卡诗”等。 宝洁公司:“玉兰油、SK-Ⅱ、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润妍、伊卡露”等。 联合利华:“夏士莲、力士、旁氏”等。 法国LVMH集团:“迪奥、CD、纪梵希”等 法国产香水:“爱琪美、莲娜丽姿、欧洲之萃、香奈尔”等 巴黎贝丽丝香水有限公司:“贝丽丝” 意大利的“范思哲” 丝宝公司的:“丽花丝宝、舒蕾、洁婷、美涛、柏兰、风影”等。 资生堂的“欧珀莱、资生堂”。 雅芳化妆品公司:“雅芳”。 深圳靳羽西化妆品有限公司的“羽西、阿迪达斯”。 安利公司:“雅姿“ 郑明明化妆有限公司的“郑明明”。 自然美(NB)集团的“自然美”。 香港丽丝达:“小护士”。 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的品牌有: 上海家化:“六神、清妃、美加净、佰草集、COCOOL、高夫、梦巴黎”。 北京三露厂:“大宝”。 奥尼化妆品有限公司:“奥尼、西亚斯、百年润发”。 珠海姗拉娜化妆品公司:“姗拉娜品牌、喜肤品牌”。 四川可采实业有限公司:“可采眼贴膜” 广东雅倩化妆品有限公司“雅倩、清逸、佳雪、玉丽”等。

保健品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保健品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保健品行业现状与趋势 分析一、保健品行业概况 1.1市场总体规模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的花费约占其总支出的7.0%,而欧美国家的消费者用于保健食品方面的花费平均占其总支出的25%,消费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近几年,我国内地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以15%—30% 的速度增长,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据预计,到2020 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总量可望突破4500 亿元人民币。 1.2企业投资规模及地域分布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很不平衡。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这 6 个沿海省(市)的保健食品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一半,而新疆、宁夏、西藏、青海等中药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只有不到30 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1.3 保健品年产能分析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期。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保健食品消费市场。截至2010 年底,我国共批准保健食品近万种,年销售额近1500 亿元左右,巨大的消费市场为保健食品行业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1.4 保健食品形态近几年来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以平均每年超过12%的速度增长。作为全球营养保健品巨头的安利公司,自1999 年推出纽崔莱营养保健食品以来,已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保健食品销量第一名,中国已成为安利在全球的第四大市场。宝洁、强生等健康强势品牌也正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当前传统型保健品的市场份额约占44.3%;其次是现代型保健品,约占36.8%;最后是功能型保健品,约占15%。传统保健品的吸引力已经渐渐冲淡,但受传统观念影响,仍将是国内市场的一个主要品类。(图3)保健食品品种主要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调节血脂这3 个功能上,高达6 成以上。功能如此集中,表明保健食品结构不合理,因此,有必要在保健食品功能方面加以拓展。保健食品前景看好的有8 大类:即中国传统食疗与新技术结合内产品、功能因数明确的第三代产品、名牌产品、老年产品、保健饮料、常见病及多发病预防和辅助治疗产品、休闲产品、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而从全球角度来看,保健食品产业是朝阳产业,属于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全球保健食品销售额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保健食品年销售额近万亿元人民币。因此,保健食品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二、中国保健食品增长源动力有关资料预测,2012 年中国有1500 亿元左右的保健食品市场容量。 2.1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行业发展的永动力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保健食品行业的管理和规范,2004 年 2 月成立了中国保健协会,并拟对原有《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进行修订,2005 年出台《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同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所有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在2006 年3 月前都要通过GMP 论证。从历史发展情况看,任何一次政府加大规范管理保健食品行业,最终都将极大地促进行业的发展。 2.2 中国天然食补的保健传统是行业发展的原动力 中国悠久的中药保健传统文化,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国民一直能接受食补的概念,中药保健食品其增长幅度将高于其他保健食品的增长水平,预期可达两倍之多。目前,国际上也正在慢慢接受中药保健食品。 2.3 人口众多,逐步进入老年社会是行业发展的持续增长力 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基数大,就已经保证了市场发展的潜力,更重要的一点是,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老年人,而且60 年代的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2015 年前后都进入退休年龄,在据预测中国在2015 年左右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保健意识更强烈。 三、中国保健食品市场消费者需求态势分析 3.1 2010 年中国保健食品消费者调查分析(以北京市场为例)

行业现状中国保健品发展现状

中国保健品发展现状 从2000年开始,保健品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保健品消费一路走低。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保健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只有2000年的一半,约250亿元,而2002年,保健品 销售额再度下降至200亿元左右。但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极大,近20年来,中国保健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为15%~3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3%的增长率,1999年全国保健品消费额为400亿元,仅占当年社会总体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7%,人均支出仅为31元/年,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同时,令人担忧的是,在目前4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中,2/3以上属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不超过6家,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不超过18家。在4000多种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二代产品,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的加剧。再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的泛滥,使国内保健品企业面临整体信誉危机。 与此同时,外资纷纷涌入中国保健品行业。到2001年底,已有近400个进口保健食品获准陆续登陆我国保健品市场。安利、宝洁、美国全球健康联盟、杜邦等一批保健品跨国公司或在中国设厂、或在中国推出产品,吹响了进军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号角。据统计,近5年来,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以平均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作为全球营养保健品巨头的安利公司,自1999年推出纽崔莱营养保健食品以

来,已连续3年位居中国保健食品销量第一名,而在2002年中国保健食品业193亿的总销售收入中,安利(中国)保健食品的销售就占了近1/6,高达30亿元,而这些产品还只是安利向中国推出的少数营养保健品。 据美国著名的NPD市场调查公司统计,在100个购买保健品的中国人中,大约有15人购买洋保健品。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里还将继续上升。 今年6月28日,当SARS的阴影刚刚从中国的上空散去,安利全球董事会主席史提夫.温安洛就飞抵广州,和中国签订了1.2亿美元的增资计划,其中8000万美元将用于追加生产投资和新一期的工厂扩建。包括安利(中国)的多位高层人员都表示中国是安利全球市场的一个策略重点,也是它海外的最大市场。而今年的SARS事件不仅显示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巨大需求空间,也促使安利加快了生产本地化的步伐。 中国保健品史上的九大品牌 一、辉煌不再 1.太阳神:盲目多元化 企业名称:中国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领军人物:怀汉新(现名骆辉),太阳神创始人、生物健技术持有人。 王哲,哈佛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1997年接替怀汉新出任太阳神集团总裁。

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化妆品的概述及分类 (一)、化妆品的定义 化妆品是以化妆为目的物品的总称,在希腊语中,化妆的词义就是“装饰的技巧”也就是说发扬自身优点,将缺陷加以弥补,在中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将化妆品定义为:“是以涂搽、喷洒或其它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化妆品包括:基础化妆品、美容化妆品、特殊用途化妆品三部分。基础化妆品是为了保护皮肤、毛发以及增进皮肤和毛发健康的制品;而美容化妆品是为了修饰脸面、指甲等部位,使之增加美丽而使用的制品;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面部、毛发等部位具有防御功能的特殊的理化处理的制品。所以不论是化妆品或是特殊用途的化妆品都不同于药品,其目的主要就是清洁、护肤、美化等作用。 (二)化妆品的分类 清洁类、卫生类化妆品:如洗面奶、洁面奶、洁面水、洁面露、洁面霜、面膜、香波、磨面膏、 洗手液、洗发膏、花露水、爽身粉、空气清新剂、去痱水、足粉、古 龙水、洁面嗜喱等。 护肤类化妆品(包括营养类和药物类):如雪花膏、冷霜、营养霜、奶液、蜜、香脂、防裂油、精华素、美白露、防晒霜、防晒水、眼角霜、凡士林、防晒油、紧肤水、收敛水、保湿露等。 护发类化妆品:如护发素、头油、发乳、发蜡、防晒香波、药性发乳、调理香波、须后水等。 美容类化妆品:如胭脂、唇膏(变色和不褪色唇膏)、眼影粉、眼影膏、粉饼、指甲油、香水、脱毛膏等。 美发类化妆品:如摩丝、定型水、定型嗜喱水、染发香波、直发剂、染发膏、染发摩丝、生 发水等。 美容类化妆品:如胭脂、唇膏(变色和不褪色唇膏)、眼影粉、眼影膏、粉饼、指甲油、 香水、脱毛膏等。

保健食品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保健食品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身的健康日益关注。90年代以来,全球居民的健康消费水平逐年攀升,对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十分旺盛。保健食品在欧美称为“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也称“营养食品”,德国称为“改良食品”,日本称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并纳入“特定营养食品”范畴。世界各国对保健食品的开发都非常重视,新功能、新产品、新造型和新的食用方法不断出现。 国外保健品行业发展趋势 全球保健食品市场容量为2000亿美元,保健食品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目前美国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530家,每年共有1000多个品种投放市场,其销售额达750亿美元,占食品销售额的1/3。据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Nutritional Business Journal (NBJ)研究结果表明,由膳食补充剂、功能性食品饮料、天然有机食品、三大类构成的保健食品市场,其中前二者占据了整个份额的85%左右,而各个国家因国力、民俗等因素又有不同。 国外保健食品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①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保健食品品种多,销售量最大,并将主导市场。②维生素、矿物质类保健食品所占比例稳定。③小麦胚油、深海鱼油、卵磷脂、鲨鱼软骨、鱼鲨烯等软胶囊制剂类新产品销

量增加,并有扩大海外市场之势。④“素食”及植物性保健食品所占比重逐渐增大。⑤保健茶、中草药保健食品继续风行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现状 据1996年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是指能调节人体机能、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只适合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病为目的。此定义包含三个要素:(1)它不能脱离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2)它必须具有一般食品无法比拟的功效作用,能调节人体的某种功能;(3)它不是药品,不是为治疗疾病而生产的产品。可以说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一种特殊的食品。 目前,国家卫生部对保健食品功能受理和审批范围限定有27种,包括:促进排铅、改善睡眠、促进泌乳、减肥、改善营养性贫血、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清咽、辅助降血压、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份、改善皮肤油份。我国从1996年至2005年,共批准了6514个国产保健食品(总功能项次10000多个),进口产品为523个,每年新增批准的保健食品有数百种之多。 2009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已超过日本,具世界第二。

化妆品行业目前的现状

本文由清飞扬贡献 文档可能在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化妆品行业目前的现状 盼望投机,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老板急于求成。使企业风险增大,问题增多而复杂化,资金的缺乏难于请到上等的管理人才,反过来影响又生产及营销的能力,而没有好的生产及营销能力,便不能获得进一步的资金,老板更急… 化妆品行业是国家投资比较少,机会的行业。 年化妆品行业给国家上缴的税利是亿元。包袱比较轻的行业,同时又是为国家创造高税利,发明大量就业 年是亿元,年是亿元,年是亿元。从几个数字可以看出,化妆品行业为国家贡献是比较大的 随着精细化工、生物科学、资料科学的飞速发展,化妆品既是一个产业也是一种文化。化妆品是多种学科的结晶。细胞科学在皮肤医学中的深入,以及人类基因工程的起动,使化妆品向着更富有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 国化妆品消费是人均块钱,年代初。年初上升到人均块钱,年上升到块钱,可以说我国化妆品的人均消费水平上升得是很快的 大大地高于全国的消费水平之上,广东、上海和北京三个地区人均消费水平达到元。而发达国家的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为美元。从而可以看出我国化妆品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护肤类的占护发类的占美容类的占香水类的占护肤类的产品仍然是化妆品消费的主流。 从化妆品的分类看。 美容类的产品上升得很快,从近几年的动向看。有专家预测到年美容类的产品要占到要占到第一位。 年为亿元,国化妆品的销售额年为亿元(人民币)年为亿元。年为亿元,年为亿元。前十五年化妆品的销售额平均以速度递增,最高年份达到至年起,增长率有减缓趋势。 销售额的年增长率曲线,从博雅对护肤品的统计分析来看。有年一个周期的快速增长到略缓,再快速增长再略缓的特点。 每次从曲线开始上升阶段起,博雅发现。市场上就有一个或几个以祛斑、美白为主诉求的产品品牌在作强势促销。 每次的增长速度加快,不过。否就是由这些以祛斑、美白为主诉求的产品品牌所带来、或促成、或形成,博雅还在研究中,尚未确定。但我可以肯定:现在增长减缓,为下一次的高速增长,积蓄力量。 大概归纳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分析近二年化妆品行业所遇到困难。 对化妆品行业的影响; 国内外经济结构的调整。 走私和假冒伪劣化妆品,市场规范化水平低。对于老实守法的企业形成的冲击,导致了企业的困难; 年外资企业在中国投入的化妆品广告费用是亿元,国外化妆品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冲击。而我国企业的投入还不到 引进外资个项目,年。新增条化妆品生产流水线,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投产,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2016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 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保健品市场空间巨大,但市场中竞争者众多,集中度低。业内有部分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产品和营销手段没有特色、仅靠高强度的广告投入和虚假宣传。随着产业走向规范,消费者的认知不断提升,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产品有特色、营销有新意的公司,可能脱颖而出,把握住保健品行业巨大的商业机会。 由于现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保健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当今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老年保健品市场需求旺盛,进一步促进了保健品行业的展。2014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1858.29亿元,比2013年有所增长。保健食品行业中的大部分产品层次和附加值不高,所有营养保健食品中,绝大多数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阶段 时间节点详细内容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末)保健食品主要是以滋补品类为主,而且大部分是以酒为载体的药酒,宣称有辅助治疗作用,没有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之分。无论是企业的自身技术、管理水平、

市场营销还是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识,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启动成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 期)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花钱买健康”成为时尚,保健品市场上开始出现口服液和胶囊剂型的保健食品和添加中药的化妆品。一大批民营企业如三株口服液、太阳神、沈阳飞龙、巨人迅速崛起。 竞争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 初)保健食品行业进入竞争和繁荣阶段,从广告大战到直销的高速发展,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出现反复阶段,在1994年出现低谷,1998年保健食品开始走出低谷,到2000年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企业数量和年产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001年太太药业和交大昂立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保健食品行业进入顶峰时期。 “信任危机”阶段(2001年-2003 年)保健食品行业连续发生负面事件,企业盲目夸大宣传,媒体连续的负面报道迅速造成了“恶果”,“三株”从年销售额80亿元到跨台,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信任度不断降低,从2001年开始,这个行业再次陷入“信任危机”,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保健食品消费一路走低,2002年产值减少到175亿。 “盘整复兴”阶段(2003年-2005 年)2003年的SARS让消费者重新建立对保健食品的信心,需求有了极大增长。中国加入“WTO”,来自国际市场要求中国政府开放直销市场的呼声,引起政府和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