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移植修复胫骨骨不连

带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移植修复胫骨骨不连

带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移植修复胫骨骨不连
带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移植修复胫骨骨不连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带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移植修复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2013

年对30例胫骨骨不连患者,治疗组15例应用带旋髂深动静脉的髂骨瓣或髂骨皮瓣移植修复,对照组

15例采用单纯髂骨移植。结果长期随访发现,治疗组的髂骨瓣均成活,胫骨骨不连骨性愈合时间最早6个月;对照组移植骨再生时间最早9个月,骨髓腔再通时间最早1年。

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

带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修复胫骨骨不连,对比单纯髂骨移植,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疗效可靠。

关键词:骨不连;游离髂骨瓣;骨再生;骨髓腔再通doi :10.3969/j.issn.1671-2722.2014.02.004

Treatment of tibia nonunion by transplanting iliac bone flap with deep iliac circumflex vessels SHI Rong-jian,LIU Yan-song,ZHU Hui,et al

(Department of Hand Surgery,Xuzhou Renci Hospital,Xuzhou,Jiangsu,2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ransplanting iliac bone flap with deep iliac circumflex vessels to treat tibia nonunion.Methods During 2003to 2013,30cases with tibia nonun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in the first group,iliac bone flap with deep iliac circumflex vessels or cutaneous iliac flap was transplanted.In the control group,simple iliac was grafted.Results By a long term following-up,all the iliac bone flaps survived,The earliest grafted bone united was 6months,the earliest osteoanagenesis was 9months and recanalization of the bone cavity was 1year.Conclusion With the microsurgery techniques,anastomosing iliac bone flap with deep iliac circumflex blood vessels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ibia nonunion.

Key words:Bone nonunion;Free iliac bone flap;Osteoanagenesis;Recanalization ·临床论著·

文章编号:1671-2722(2014)02-0127-02

带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移植修复胫骨骨不连

石荣剑1,刘衍松1,朱辉1,郑大伟1,寿奎水2

(1.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江苏徐州221000;2.无锡手外科医院手外科,江苏无锡214000)

基金项目:徐州市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22D1268)收稿日期:2013-11-05

作者简介:石荣剑(1971-),男,副主任医师,科主任。

骨移植在骨不连的治疗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临床进行的大多数骨移植都是无血供骨移植。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众多学者发现,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疗效显著。2003—2013年,临床观察30例胫骨骨不连患者,其中15例胫骨骨不连或骨缺损患者行带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修复为治疗组,另15例单纯髂骨移植病例为对照组,术后随访5年以上,临床研究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胫骨骨不连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0~45岁,平均34岁。病史3~36个月,平均20个月。治疗组(带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组)15例,骨质缺损最长5.8cm,最短2.6cm,平均3.7cm;对照

组(单纯髂骨移植组)15例,骨缺损长度小于3.0cm。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带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组)

术前常规行X 线检查以明确骨不连类型,行多普勒彩超检查以明确植骨受区血管情况。手术在硬腰联合麻醉下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处理受区,一组切取带血管蒂髂骨瓣。

受区的处理:胫前外侧做弧形切口,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出骨缺损两端,彻底清除骨折端的纤维组织,以摆锯切去两端硬化骨,以钻头扩通两端髓腔,设计骨槽后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断端。游离胫前或胫后动脉及伴行静脉近端以供吻合。

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切取:依照旋髂深血管在体表做投影线,由髂嵴中部起,沿髂嵴弧度切至髂前上棘,继续向前沿腹股沟韧带切至股动脉搏动处,然后沿股动脉向远侧延伸3.0~4.0cm。在股三角靠近腹股沟韧带处显露股动、静脉,必要时可切断腹股沟韧带(术毕修复),分离出旋髂深动静脉。由起始处

斜向髂嵴分离,在髂前上棘内下方游离出股前外侧皮神经,并做好保护。根据受区需要设计骨瓣的大小和形状,用骨凿取下全厚髂骨,保留髂前上棘。保留骨膜及0.5~1.0cm的髂肌肌袖,以免损伤血管。此时骨瓣仅有血管蒂与之相连,观察骨瓣断端渗血良好即可备用(伴有皮肤缺损者同时游离浅层的旋髂浅动脉可增加骨皮瓣的皮肤血运)。待受区处理好后于旋髂深动静脉起始处切断血管蒂部,髂骨断面良好止血,供区创面直接缝合。

骨瓣固定和血管吻合:将取下之游离髂骨瓣按受区缺损情况予以修整后填入受区,将骨密度较高的髂骨嵴置于骨缺损皮质骨一侧,可辅以克氏针或螺钉可靠固定,周围植入咬碎的松质骨骨块。C型臂透视见植骨位置佳后分别将旋髂深动静脉与胫前动静脉吻合(切取旋髂浅动脉的骨皮瓣可以将旋髂浅动脉与受区胫前动脉的远端吻合),可见骨瓣良好渗血。周围皮肤软组织拉拢覆盖,皮肤软组织紧张者,可于切口一侧做减张切口。

1.2.2对照组(无血管的髂骨移植组)

受区骨不连断端处理同治疗组,根据骨不连处缺损大小切取髂骨块,修剪成骨栓、骨条、骨块和骨粒。将骨栓塞入骨不连处的髓腔里,将骨条围绕在骨不连周围,骨块及骨粒填充中间缺损,良好固定骨折端。

术后治疗组常规行抗凝解痉及抗感染治疗,对照组行抗感染治疗。两组均支具固定,随后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术后每月复查X线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骨愈合情况。

2结果

骨性愈合的判断主要以X线检查和肢体负重为标准。治疗组15例全部骨性愈合,愈合率100%。其中9例术后2个月出现骨痂生长,6例术后4个月出现明显骨痂生长。部分患者术后9个月移植骨出现了皮质化,术后1年出现了骨髓腔再通。根据骨缺损长度不同,骨愈合时间为6~18个月。对照组骨性愈合11例,愈合率73%(4例二期行髂骨瓣移植获得治愈),愈合时间在9~18个月。所有病例长期随访,最长达5年以上。

典型病例:患者男,33岁,2010年1月车祸伤致左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急诊行外固定支架固定+血管神经修复。术后7个月X 线检查骨缺损约5cm,行钢板固定+游离髂骨瓣移植。术后半年骨不连修复,术后随访至一年半骨折完全愈合,恢复负重行走。

3讨论

髂骨是一个多源供血、血供丰富的骨瓣供区。旋髂深血管蒂管径粗,平均2.77cm;主干长8~10cm[1]。

带该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移植,能够为骨缺损提供

较丰富的血供,

明显提高植骨愈合率。

Doik

1977

年做了两种骨移植骨愈合时间的

光镜对照研究发现,带血运骨瓣6周即可有骨痂出

现,

12

周即可达到95%个体的愈合;而单纯骨移植

12周还未见桥梁骨形成,16周时仅有56%个体的愈

合[2]。大量临床实践对照表明,带血管骨移植在骨血

管化、骨愈合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单纯骨移植。

髂骨具有皮质骨和松质骨兼备的优点,能提供

的骨块体积较大[3]。术中应将髂骨嵴置于胫骨皮质图1术前

图2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及外固定

支架固定术后7个月骨缺损

图3,4带血管蒂骨瓣设计及切取

图5髂骨瓣移植及

钢板固定术中

图6术后3个月骨折端见骨痂生长图7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及负重

(下转第131页)

骨一侧,术后2~3个月骨愈合后保护性下地负重,

以通过应力作用促进移植髂骨早日皮质化。

我们随访发现治疗组部分病例出现了移植骨部位的骨髓腔再通(见典型病例)。其他未出现骨髓腔再通的病例,髂骨块周围都出现了明显皮质化,随着下肢负重时间的延长,X 线片观察移植骨瓣可增粗[4]。本组临床观察认为,骨髓腔再通与否对下肢负重短期无差别,远期效果对比还需进一步长期观察。

由于单纯吻合旋髂深动静脉,对皮瓣的血液供应有限、伴有软组织缺损者,可采取同时游离旋髂浅动脉的髂骨皮瓣移植以增加皮瓣血运。但需要确定旋髂浅动静脉在受区可供吻合的血管情况,如无合

适血管吻合,可将旋髂浅动脉与旋髂深动脉—髂腰动脉交通处吻合,以增加皮瓣和骨块血供。

骨不连的治疗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对一些骨不连病史短、局部血运好、缺损长度不大病例,采用单纯髂骨植骨就可以治愈。另外近年来,随着Ilizarov 骨延长技术在我国的推广,许多长段的骨缺损也得到了很好的修复。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掌握各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适应证,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方法治疗,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5-7]。

参考文献:

[1]郑和平,张发惠.显微外科解剖学实物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4.269-272.

[2]金杭晴,邱蔚六,林国楚.单纯骨移植和血管化骨移植的研究近

况[J].国外医学,1989,28(3):261.

[3]陈振光.显微外科在骨移植应用方面的回顾与进展[J].中华显

微外科杂志,1997,20(3):169-172.

[4]姚忠军,胡军,严永祥,等.髂骨皮瓣移植加外固定器固定修复胫

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8):492-495.

[5]

曾炳芳,康庆林.四肢骨不连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185-186.

[6]郭大强,郭伟文,李展添,等.急诊游离髂骨骨皮瓣一期修复下肢

骨皮肤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3,27(4):353-355.[7]蒋萍萍,潘朝晖,赵玉祥,等.改良髂骨骨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掌背

复合组织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3,27(3):311-315.

图8术后9个月

骨瓣皮质化,骨髓腔再通

图9术后18个月

图10拆除钢板

3.2损伤动脉残端病理变化的可能因素

损伤动脉残端在炎性区域内因局部组织损伤、水肿及炎性刺激、色素沉着、瘢痕形成而闭塞变性坏死。在正常区域内,分支远端因管腔血流瘀滞,且滋养血管中断,旷置一段时间后,周围组织床血供不能满足动脉自身营养,导致内皮细胞变性,肌层及外膜纤维化、瘢痕化,最终导致管壁变性,内膜中断甚至闭塞。而于分支近端,因有动脉血流从分支分流,管腔内血液持续流动,虽有滋养血管中断,但血管营养仍良好,内膜连续,管壁结构存在且无明显破坏,外膜弹性佳。

3.3术中注意事项

在肢体创伤,尤其是软组织严重缺损并伴有一组主干动脉损伤后,尽管因保留有另一组主干动脉,肢体血运存在,也应尽可能在急诊手术时恢复损伤动脉的连续性,以避免动脉残端变性,给皮瓣移植时供血动脉的选择带来困难。

参考文献:

[1]贺长清,王福建,吴学建,等.借用健侧胫后血管桥接背阔肌皮瓣修

复小腿严重毁损伤[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1,24(4):209-210.

[2]Sukru Yazar,Chin-Hung Lin.Selection of recipient vessel

in traumatic lower extremity[J].J Reconstr Microsurg,2012,28:199-204.

[3]Anthony Echo,Jamal M,https://www.doczj.com/doc/5e3653376.html,e of the descending

branch of the lateral femoral circumflex vessels as a composite interposition graft in lower extremity re-construction[J].J Microsurgery,2011,31:241-245.[4]张春,张展,郭峭峰,等.吻合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严重创伤后

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3):180-182.[5]张丕红,黄晓元,龙剑虹,等.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缺损时受区血管

的选择[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8):458-462.[6]张功林,章鸣,郭翱,等.桥式吻合血管游离背阔肌瓣移植修复小

腿软组织缺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7):289-290.[7]高顺红,陈超,焦成,等.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供血的游离组织瓣修

复小腿软组织缺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1,27(4):201-203.[8]Shun-Hong Gao,Shi-Ming Feng,Chao Chen,et al.A new re-cipient artery for reconstruction of soft-tissue de-fects in the lower limb with a free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the reversed descending branch of the Lateral fe-moral circumflex artery [J].Plast Reconstr Surg,2012,130:1059-1065.

[9]于亚东,邵新中,白延彬,等.小腿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

修复[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32(8):498-499.

(上接第128页)

皮瓣移植术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各种外伤引起的严重手部皮肤缺损,单纯植皮成活困难,且影响手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的皮肤缺损,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后期手功能的重建,由于带蒂的腹部皮瓣将患者与腹部连为一体,一般要3~4周,长时间的单一体位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精心的护理对于皮瓣的顺利成活至关重要。 方法: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热压伤者,先行切痂,待2~3d后再行皮瓣移植术。对合并骨折、肌腱、血管损伤者均Ⅰ期修复,移植皮瓣后妥善固定。手术分期进行,Ⅰ期手术:在腹部按照便于转移、适宜血管蒂部生长、兼顾血运是原则根据创面大小按比例设计皮瓣,在深筋膜浅层分离,形成皮瓣。修剪皮瓣的皮下脂肪,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将皮瓣转移至手部创面上,抗菌纱布内敷,包扎固定。Ⅱ期手术:Ⅰ期手术后8~15d,经皮瓣阻断试验证实血供良好后行断蒂术,修复受损创面。 一、术前心理护理 病人伤后担心手部功能受影响或残废,术前担心皮瓣移植不成功或外形不美观,会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此,入院后即对病人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合理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解释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必要性及选择皮瓣的重要性,帮助病人了解手术方法、目的及手术后注意事项并以成功病例作宣教。 二、一般护理

①保持病室的安静舒适,室内严禁吸烟,以免导致血管痉挛,造成修复组织坏死;②做好病人的饮食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③注意保护病人供区与受区组织,感染创面必须做好创面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工作;④参与手术方案的制订,以便配合术后的护理。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 腹部皮瓣移植术后固定妥善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术后患者体位要有利于皮瓣的动脉充盈及静脉回流通畅,并应防止皮瓣受牵拉、受压和皮瓣张力过大,需调整患肢至皮瓣蒂部,不过度扭曲影响皮瓣血运,保证皮瓣远端稍高于蒂部,选择尽可能舒适的体位。要求患者术后1周绝对卧床休息,1周后可下床做适度活动。夜间加强巡视病房,防止睡眠时无意识的动作致皮瓣蒂部扭转或影响固定,必要时用枕头垫托肘部及手臂,以增加肢体血运,减轻肌肉疲劳与不适。 2、皮瓣血运观察及护理 及时观察创面敷料有无渗出、出血,观察皮瓣的颜色。皮瓣颜色微红或鲜红表示血运好,皮瓣颜色灰白或苍白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如有水泡或发紫多由于静脉回流不畅或蒂部受压引起,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皮瓣的张力,正常皮瓣质地柔软且有弹性,如果发现皮瓣肿胀、发亮,说明张力太大,应打开敷料解除压迫。术后皮瓣均有水肿,轻者无需特殊处理,一般1周后开始消肿。皮瓣的局部护理:术后皮瓣局部用烤灯持续照射,烤灯距创面30~40cm,保持局

吻合血管或带血管蒂的皮瓣移植

吻合血管或带血管蒂的皮瓣移植 小腿外侧皮瓣 小腿外侧皮瓣,是以腓动脉为血管蒂的皮瓣。由腓动脉发出的皮支多数穿过小腿外侧肌间隙浅出供养皮肤。因此,此皮瓣亦属于肌间隙动脉供养的皮瓣。该皮瓣作为移植时常以腓动脉为血管蒂。也可以切取皮支血管蒂皮瓣,小腿的血供影响较胫动脉为小,但血管口径较细,吻合较困难。顾玉东于1986年报道首先采用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创面5例均获得成功。目前,小腿外侧皮瓣亦是常用皮瓣供区之一,它既可作为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又可行带血管蒂的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和足部创面。小腿外侧是非持重部位,也较为隐蔽,切取皮瓣后对功能和外观影响较上肢小。 【应用解剖】 小腿外侧部皮瓣的血供来源于腓动脉,然而腓动脉发出的皮支和肌皮支的形式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其皮支的形式,腓动脉可分3种类型: 1.I型 腓动脉起端发出的皮支,经过小腿外侧肌间隙而直接进入小腿外侧皮肤。此皮支血管口径较细约为0. 3mm。 2.II型 腓动脉在进人跗长屈肌肌腹前由主干发出比目鱼肌肌皮支,此分支在比目鱼肌肌腹内常分为两支出比目鱼肌筋膜,然后进人小腿外侧皮肤。此肌皮支血管口径一般在0.5? lmm。 3.III型 腓动脉主干进入跗长屈肌肌腹后,在小腿中1/3段中点附近,及小腿下1/3段分别由主干发出跗长屈肌肌皮支,皮支与肌腹呈垂直方向,穿出肌筋膜后进入小腿外侧皮肤。但作为小腿外侧皮瓣血供者主要有2支,它们进人皮下之点分别位于腓骨小头下13?17cm和18? 21cm间,外径为0. 2?0. 5mm;皮动脉蒂长为4? 5cm。伴行静脉外径为0. 4?0.1mm。排动脉远侧穿出深筋膜点,在外踝之上6?8cm处,然后形成两条主要终支一为外錁后动脉,自外踝上方的后内侧向外侧走行;另一为穿动脉,向前穿过骨间膜至外踝上方的前内侧。而且腓动脉主干在踝关节平面与胫前胫后动脉均有较粗的交通支相吻合。这就为小腿外侧部皮瓣采用游离移植,或顺行或逆行转移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小腿外侧部皮瓣的静脉回流,为上述皮支或肌皮支的伴行静脉,当设计小腿逆行岛状皮瓣时,由于下肢静脉结构紧密,数目较多,则常需要将小腿后侧的小隐静脉包含在皮瓣内有利于皮瓣的静脉回流。小腿外侧皮瓣切取范围可达30cm* 16cm。 【适应证】

带蒂皮瓣转移术护理常规

带蒂皮瓣转移术护理常规 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所附着的皮下组织所形成 的组织块。一般按供区部位命名,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掌背皮瓣。常见的有轴型皮瓣(皮瓣供区有轴心动静脉通过显微外科技术与受区血管吻合建立循环系统,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非轴型皮瓣(不含轴心血管,移位时需保留一定的皮肤蒂,如腹部皮瓣)。带蒂皮瓣是带有皮下组织和脂肪的皮肤,移植时必须有一部分与供皮区相连,相连皮肤称为蒂。皮瓣移植后暂时有蒂部血运供给营养,使受皮的创面血管长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断开完成皮瓣移植。带蒂皮瓣转移术适用于肢体创面深部组织外漏、拇指脱套伤、游离植皮、手指再造等。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手术后被动体位时间久难受,生活绝对不能自理,要有心理准备。 2.协助做好各种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出凝血时间测定。3.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卧床需要,劝其戒烟。4.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前 1d备皮,包括受区与供区皮肤,手术晨用 75%乙醇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5.术前1d,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敏感试验。6.手术晨按医嘱使用术前用药。 7.术后病室的准备,患者术后应安置在安静、清洁、通风的病室。室温保持在25 ℃左右,若在炎热的夏季,最好放置在距窗

户近的床位,因通风较好,易使伤口干燥,不至于因局部出汗、潮湿引起伤口感染及皮肤接触面溃烂,凡腋下、手指间皮肤面互相接触处要用锦垫纱布隔开。 二、术后护理: (一)协助生活护理。 (二)局部观察局部烤灯照射14d左右,烤灯距患肢皮瓣距离为30~40厘米,每小时观察皮温、肤色、充盈及有无出血点一次,并与健侧对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术后皮瓣的观察尤为重要,应从固定、渗血、温度及血运几方面进行,皮瓣固定包扎过紧,可压迫皮瓣影响血运,故如有过松或过紧应及时调整;皮瓣渗血属异常情况时,有少量渗血时,可用沙袋压迫止血,如有大量渗血易使皮瓣变硬,压迫而致皮瓣坏死,应立即进行结扎处理;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术后6 h~8 h即应查看伤口血运,特别是术后1 d~2 d最重要;查看时要看皮瓣远端缝合部位有无蒂部反折、扭转、受压等,观察皮瓣皮肤的颜色、温度、返红试验、皮肤的弹性,如皮肤颜色红润,皮温正常,返红试验好,按之有弹性,说明血运好;如皮肤颜色苍白或青紫、皮温低、伤口敷料有渗出或异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四)卧位术后患者平卧7 d,仰卧为宜;患肢下垫薄枕,防止患肢担空过久产生疲劳及慢性牵拉,引起皮瓣疼痛、撕脱;双腿微屈,膝下垫软枕,以减轻腹部张力;嘱患者放松裤带,避

显微镜在基层医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显微镜在基层医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全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基层医院医疗设备逐渐完善,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基层医院医生也提出了进行精细手术的要求,这种要求使得近年来显微镜在基层医院临床骨科手术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而现代社会发达的交通和生产、生活中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此类病人也越来越多。 手术显微镜的产生,使医生能够看清手术部位的精细结构,可以进行凭肉眼无法完成的各种显微手术,大大拓展了手术治疗范围,提高了手术精度和病人愈合率。现在,手术显微镜已成为一种常规医疗设备,主要供医院临床各科室进行手术与检查使用。按手术部位划分,手术显微镜可以分为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妇科、整形外科、显微外科等数种,也有一些手术显微镜属通用型,配属的附件较多,组合后可供各科使用;按外部形状划分,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其中,移动式有立柱式和夹持式,固定式有悬吊式、墙式及桌式等。 自从1960 年Jacobcon 做小血管显微吻合实验成功以来, 我国陈中伟(1963 年) 首先报道世界上第1 例断肢再植成功, 接着断指再植亦成功, 由此掀起开展显微外科技术的热潮, 大大提高我国显微外科在世界上的威望。现在显微外科已被国家标准学科分类列为三级学科, 这预示着显微外科在下个世纪将会有一个 大的发展, 它必将对提高外科各个领域的医疗技术水平起到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断肢(指)再植断指再植至今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程。60年代为开创期, 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仅为51%;70年代为发展期,再植成活率提高到92.9%;80年代是硕果期, 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攻克了约0.2mm微血管吻合,远期通畅率达90%以上,推 动了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指尖再植、小儿断指再植、多平面离断指再植、十指离断再植等的成功均反映出我国断指再植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1];进入90年代是功能期,断指再植的根本目的是恢复手指的功能,尤其是指尖再植除了恢复手指功能外,还恢复手指的良好外形。掌握好再植指征,改进内固定方法,重视神经肌腱的各期修复,加强系统的功能康复,仍是今后进一步提高再植手功能所需共同探讨的课题。在基层医院尤其是较偏远的地区,因转诊困难,往往会延误此类病人的治疗时机。如果能开展断指再植手术,将大大减少该地区此类病人的致残率。 创伤(面)显微外科修复(1)皮肤缺损创面修复尤其是较大面积创而处理较为困难。过去只是凡士林沙布覆盖待其生长肉芽皮片封闭创面。病程长,遗留弹性差的植皮面,不耐磨压易受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后,可以通过带血管蒂皮瓣移位术或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术进行修复,可以一期封闭创面而治愈。 (2)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单纯皮肤缺损的创面,采用皮瓣移植修复可以一期封闭创面而治愈,大大缩短了病程,而伴有肌肉、肌腱、管、神经等多种组织缺损的创面,亦可采用带血管蒂的或吻合血管的复合组织瓣移(位)植进行修复,狭得一期封闭创面和修复其他组织缺损恢复其功能之目的。 (3)大型创面和小型创面的修复超过15cm以上的创面,很难通过附近带血管蒂皮瓣移位来修复,多数需要采取几个不同部位的皮瓣或组织瓣经过吻合血管组合式移植进行修复。或者切取邻近两个部位、同为一个血管蒂的联合皮瓣移植进行修复。小型创面是指一般为2cm ×2cm~3cm X 6cm特殊功能部位的创而,需要通过特殊部位小型皮瓣移植修复者。例如手指掌关节处、指腹、指蹼等部位皮肤缺损,需行小型皮瓣移植才能恢复较好的功能和外观。这些小型皮瓣无知名血

皮瓣移植术知识简介

第1章皮瓣移植术 第一节局部皮瓣移植术 局部旋转皮瓣移植, 【适应证】 肢体小面积皮肤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者。 【禁忌证】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1.体位根据需要而定。 3.手术操作 (1)根据创面大小、形状、位置,在其一侧创缘外设计比实际缺损略大的皮瓣。 (2)皮瓣的顶边应高于创面上缘。旋转角度越大,超越的距离应越大。 (3)皮瓣旋转轴心至皮瓣顶角的距离应略大于旋转轴心至缺损区最远处的距离。 (4)供区在手背时,在腱周膜表面掀起皮瓣,注意防止损伤桡神经和尺神经在手背的分支。 【注意事项I 1.皮瓣旋转后,靠近原创缘一侧皮肤常形成小的皱褶,早期不宜修整。 2.若皮.瓣旋转后张力较大,可在张力最大的部位做与皮肤张力线垂直的小切口。深至皮下组织浅层以缓解张力。 3.必要时选用皮片移植修复供区创面。 4.手指掌侧、足底、手掌皮肤不宜作为局部转移皮瓣。 二、对偶三角皮瓣(Z形)移植术 【适应证】 四肢皮肤的线状瘢痕挛缩者。 【禁忌证】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 3.片状瘢痕挛缩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体位根据需要而定。 3.手术操作 (1)沿线状瘢痕的纵轴切开瘢痕。 (2)在纵轴的两侧做附加切口,形成角度相同的2个三角形皮瓣。 (3)在充分游离2个三角皮瓣后,相互换位,并缝合相对皮肤缘。缝合后的切口呈“Z”形。 (4)三角皮瓣角度的大小,取决于挛缩线所需延长的长度。一般三角皮瓣的角度以45。?60。为宜。 【注意事项】 1.跨关节的线状瘢痕挛缩,常伴有深部组织如肌腱、关节囊、神经血管束的挛缩,必须在形成2个三角皮瓣的同时,松解深部的挛缩组织,使关节能被动充分伸直后,再进行皮瓣的交叉换位,以达到延长挛缩线并改变其瘢痕挛缩的力学方向。 2.若线状瘢痕挛缩线过长,2个三角皮瓣达不到完全松解的目的,也可设计多个对偶三角皮瓣,并将对偶的数组三角皮瓣互换,以达到松解效果。 推进皮瓣移植术 (一)V-Y推进皮瓣移植术 【适应证】 手指指端皮肤缺损伴骨外露者。 【禁忌证】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 3.手术操作 (1)在指端缺损掌侧创缘的两侧向近端做2个斜切口,2个切口相交于远指横:,形成基底部在截指平面的三角形皮瓣。 (2)切开皮肤至真皮下层,不要深及皮下组织,保证手指两侧指神经血管束不[损伤。 (3)用组织剪在“ V”形皮瓣的深面、指骨掌侧分离,并锐性切断皮肤与骨膜间3纤维隔。

带血管蒂皮瓣的手指创面修复术前术后护理

带血管蒂皮瓣的手指创面修复术前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3-02-19T10:28:25.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邱娥[导读] 皮瓣水肿护理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必要时可拆除部分缝线,局部理疗促使水肿吸收。 邱娥(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湖北通城 437400) 【摘要】目的为确保带血管蒂皮瓣的手指创面修复术效果好,本文在此探讨此项手术术前、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35例手指部皮肤缺损或伴伸肌腱缺损创面的带血管蒂皮瓣的手指创面修复实施供、受区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3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外观满意。结论此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效果好,术前后精心护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障。【关键词】带血管蒂皮瓣手指创面修复术护理手术供区受区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237-01 手指皮肤缺损或伴伸肌腱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损伤,2004年5月~2006年11月我科采用带血管蒂皮瓣手指创面修复术35例,手术效果好,外观满意,手术供区无功能影响,笔者体会到手术前准备,手术后护理是关系到手术效果与成败的重要环节,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手指部皮肤缺损或伴伸肌腱缺损创面应用带管蒂皮瓣共35例,男24例,女11例,其中掌背皮瓣修复10例,示指背皮瓣修复9例,示指前皮瓣逆行转移修复4例,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6例,桡神经浅支神经营养皮瓣修复4例,掌背皮瓣带示指固有伸肌腱修复皮肤伴伸肌腱缺损2例,皮瓣面积1.5cm×2.5cm~5.5cm×4.5cm,皮瓣全部成活,其中示指皮瓣修复供区需植皮,其他供区无需植皮,术后外观满意。对手指皮肤组织缺损的修复带血管蒂皮瓣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效果好,手术在同个手进行,术后无需特别固定,患者轻松。其中3例皮瓣水肿经护士及时观测发现并经医生积极处理,皮瓣全部成活。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准备 2.1.1 受区准备带血管蒂皮瓣移位术作为良好的自身修复,材料只有在受区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理想效果[1],(1)对慢性感染创面必须进行病灶清除,包括彻底切除感染创面、窦道、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及血运差的瘢痕组织,创面换药,使受区变成一个基部健康,相对无菌的创面[2]。(2)受区局部有急性炎症者,应先切开引流,待炎症清退后再行手术。(3)手部没有创面为瘢痕组织,应温水浸泡,去除污垢保持清洁,洗净指蹼间,修剪指甲,并消毒无菌纱布包扎[3]。 2.1.2 供区准备供区准备包括:(1)供区局部情况检查,有炎症、皮癣、瘢痕等情况时尽量不予采用。(2)皮瓣切取后,应对供区部位的功能和形态无明显影响。(3)尽可能选择位置隐蔽,对外观影响小的皮瓣。(4)选择血管恒定,变异较小,易于切取的瓣。 2.1.3 一般准备及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戒烟及术后3天须绝对卧床的意义,指导训练患者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术后卧床的需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介绍手术后意义及预后,说明焦虑不利于康复,使之保持乐观心态。 2.2 术后护理 2.2.1 局部观察(1)色泽:正常皮瓣色泽较健处稍红,如色泽青紫,表示静脉回流受阻,苍白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观察色泽变化时应避免在强光下进行,以防出现偏差而导致误诊。(2)毛细血管充盈反应:用玻璃棒或小指指床压迫皮瓣皮肤呈苍白,压迫物移去后皮色应在1~2 s内转为红润,如超过5 s或不明显都应考虑有循环障碍的存在。(3)皮肤温度测量:正常皮瓣温度维持在31 ℃以上,降低到27℃~31 ℃,提示静脉性血循环障碍,皮温降低到27 ℃以下,则提示动脉性血循环障碍。(4)局部水肿:引起局部水肿的原因很多,术后初期的水肿是外伤和手术创伤所致的正常组织反应,一般术后3天可逐渐改善,局部水肿伴有其他征象者,常被认为是病理变化的存在或出现的先兆,应立即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2.2.2 预防血管痉挛(1)加强保温措施,忌寒冷刺激,室温保持在25 ℃~30 ℃,患处烤灯局部照射,采用40~60 W,距离30~45 cm,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及烫伤。(2)患肢制动,保证体位舒适,避免疼痛刺激。(3)戒烟,严禁烟雾吸入。(4)解痉药物应用。 2.2.3 皮瓣水肿护理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必要时可拆除部分缝线,局部理疗促使水肿吸收。 2.2.4 预防感染早期应用抗生素,及时更换敷料,病室保持清洁,每日可用紫外线灯照射2次,每次30 min,消毒时保护患者眼睛。 2.2.5 功能锻炼术后即可进行同手健指屈伸锻炼。早期可行局部超短波理疗,术后2周患指可行主、被动屈曲,伸直锻炼,按摩,原则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侯春林.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手术图解.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10. [2]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72-676. [3]范启申.现代手外科显微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4-56.

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小腿和足部 创伤后骨髓炎临床观察

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小腿和足部创伤后骨髓炎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3-07-05T15:01:22.420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黄卫能[导读] 移植肌皮瓣:使用肌皮瓣对受区创面覆盖,动、静脉要与受区血管吻合,注意务必将肌肉充分填满死腔和骨缺损部位。 黄卫能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人民医院541800 [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小腿和足部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小腿和足部创伤后骨髓炎患者4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清创加开放式的植骨术对发病部位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的进行比较,并在随访过程中对疗效更进一步的观察了解。结果在术后1 至5 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游离肌皮瓣移植的机制主要是利用血运组织的丰富对创伤面覆盖,消灭不容易清理的部位的病变组织,对于难治性小腿和足部创伤后骨髓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游离肌皮瓣移植难治性小腿和足部创伤后骨髓炎临床观察当小腿和足部在受到创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骨髓炎,在这个过程中骨质会发生慢性硬化以及骨膜逐渐增厚[1],使得血运较差,而被其包围受到感染的骨病灶也正是致使局部感染控制困难,并且出现迁延性的原因,病灶周围的软组织广泛的出现缺血症状和纤维化[2],抗生素应有的杀菌浓度和自身机体的免疫能力都难以得到有效地发挥,所以要想彻底治疗小腿和足部在创伤后的骨髓炎必须对受感染的股指和周围软组织清除干净。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09 年2 月-2013 年3 月进行治疗的小腿和足部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平均20人。40 例患者中男36 例,女4 例,年龄在18至76岁之间,患者病程大都在一年至四年。所有患者都接受过至少4次最多5 次的手术和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治疗骨髓炎依然没有得到治愈。所有的患者符合骨髓炎的诊断标准,具体要求为在骨折后的至少六个月内局部感染依旧没有得到彻底治疗;足部或小腿软组织缺损部位或窦道出现排脓现象;通过X线片显示跖骨或是胫骨出现死骨、骨硬化、软组织肿胀;骨髓炎的常见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3]。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清创加开放式的植骨术,而治疗组患者采取游离肌皮瓣移植的治疗方法。治疗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清创,其次为游离肌皮瓣移植。在手术开始前要先取病灶内发生感染的渗出物细菌培养,用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为了保证病灶区域内的主要血管运行通畅,要利用超声对足部或小腿部的主要血管检查,保证其通畅程度。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 清创彻底,受区血管准备 所有被感染、出现病变的瘢痕化皮肤和无生机的软组织都要去除,还要清除干净的就是肉芽组织、坏死的骨头及产生死腔的硬化骨。本次患者中有7 例患者在经过清创后胫骨部位因为骨头缺损而局部不稳定,需要借助单边固定架进行固定。在清创彻底完成购,对受区暴露后要吻和的静、动脉解剖,直到血管的自身结构、周围结构和动力正常,动脉段端出血呈现喷射状,通常解剖的长度大约延伸至发生炎症部位的10--15 厘米[4]。 1.22 游离肌皮瓣切取以及移植 切取背阔肌肌皮瓣:清创工作结束后保证患者侧卧,肌皮瓣切取的大小要依据患者的患肢实际缺损皮肤的面积和死腔大小,并且在切取时要保证比创面的长度和宽度各自放大2 厘米,当皮瓣的宽度不足6--8厘米的时候,对供区可以直接缝合[5]。在完成合理的设计后,将设计线的边缘前边切开,从远向近心端、从前往后把肌皮瓣掀开,之后是胸背动脉血管神经蒂的解剖,对大圆机的旋肩胛动脉和血管结扎,目的是确保移植的肌皮瓣有足够长的血管神经蒂。本次研究中 10 例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最小面积5 厘米×5厘米,最大面积32 厘米×l3厘米。 切取腹直肌肌皮瓣:选取一侧腹直肌用来设计肌皮瓣,肋缘下2 厘米处的位置是肌皮瓣的上缘,皮瓣下缘控制在半月线以内,通常内侧不会越过中线,外侧最多可以在腋前线部位[6]。同样当皮瓣的宽度不足8厘米的时候,对供区可以直接缝合。依据设计需要在在下腹部的位置选取皮瓣蒂部的切口,向内侧翻起腹直肌,锐性对腹壁下动、静脉解剖,直至其进入腹直肌,保证移植的肌皮瓣有足够长度的血管蒂[7]。需注意的是在对腹直肌前鞘切开时,要在距离前鞘内l~2 厘米、外侧缘l~2 厘米的位置切开,方便切取后的肌皮瓣可以对腹壁牢固修复,防止形成腹壁疝。。本次研究2 例游离腹直肌肌皮瓣移植,面积分别为6 厘米×5 厘米和25厘米×10 厘米。移植肌皮瓣:使用肌皮瓣对受区创面覆盖,动、静脉要与受区血管吻合,注意务必将肌肉充分填满死腔和骨缺损部位。本次研究2例胸背动、静脉与足背动脉、大隐静脉吻合,4 例与胫前动脉、大隐静脉吻合,3 例与腓肠内侧动、静脉吻合;l 例腹壁下动、静脉与胫前动脉、大隐静脉吻合;1 例与胫前动脉、小隐静脉吻合。有2例患者小腿受区动脉长度不足,使用侧大隐静脉移植。 1.23 术后的护理 在手术后要将患者的患肢抬高,进行常规的解痉抗凝和保温治疗,同时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2 至3 周。要对皮瓣色泽变化、弹性变化、皮温变化以及毛细血管反应等密切观察[8]。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皮瓣移植术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得护理各种外伤引起得严重手部皮肤缺损,单纯植皮成活困难,且影响手功能得恢复。临床上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得皮肤缺损,有利于创面得愈合与后期手功能得重建,由于带蒂得腹部皮瓣将患者与腹部连为一体,一般要3~4周,长时间得单一体位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精心得护理对于皮瓣得顺利成活至关重要。 方法: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热压伤者,先行切痂,待2~3d后再行皮瓣移植术、对合并骨折、肌腱、血管损伤者均Ⅰ期修复,移植皮瓣后妥善固定。手术分期进行,Ⅰ期手术:在腹部按照便于转移、适宜血管蒂部生长、兼顾血运就是原则根据创面大小按比例设计皮瓣,在深筋膜浅层分离,形成皮瓣。修剪皮瓣得皮下脂肪,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将皮瓣转移至手部创面上,抗菌纱布内敷,包扎固定、Ⅱ期手术:Ⅰ期手术后8~15d,经皮瓣阻断试验证实血供良好后行断蒂术,修复受损创面、一、术前心理护理 病人伤后担心手部功能受影响或残废,术前担心皮瓣移植不成功或外形不美观,会影响今后得工作、学习与生活。对此,入院后即对病人得思想状况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合理得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解释修复软组织缺损得必要性及选择皮瓣得重要性,帮助病人了解手术方法、目得及手术后注意事项并以成功病例作宣教、 二、一般护理 ①保持病室得安静舒适,室内严禁吸烟,以免导致血管痉挛,造成修

复组织坏死;②做好病人得饮食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机体得抵抗力;③注意保护病人供区与受区组织,感染创面必须做好创面及其周围皮肤得清洁工作;④参与手术方案得制订,以便配合术后得护理。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 腹部皮瓣移植术后固定妥善与否,直接影响手术得成败。术后患者体位要有利于皮瓣得动脉充盈及静脉回流通畅,并应防止皮瓣受牵拉、受压与皮瓣张力过大,需调整患肢至皮瓣蒂部,不过度扭曲影响皮瓣血运,保证皮瓣远端稍高于蒂部,选择尽可能舒适得体位。要求患者术后1周绝对卧床休息,1周后可下床做适度活动、夜间加强巡视病房,防止睡眠时无意识得动作致皮瓣蒂部扭转或影响固定,必要时用枕头垫托肘部及手臂,以增加肢体血运,减轻肌肉疲劳与不适、2、皮瓣血运观察及护理 及时观察创面敷料有无渗出、出血,观察皮瓣得颜色、皮瓣颜色微红或鲜红表示血运好,皮瓣颜色灰白或苍白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如有水泡或发紫多由于静脉回流不畅或蒂部受压引起,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皮瓣得张力,正常皮瓣质地柔软且有弹性,如果发现皮瓣肿胀、发亮,说明张力太大,应打开敷料解除压迫。术后皮瓣均有水肿,轻者无需特殊处理,一般1周后开始消肿。皮瓣得局部护理:术后皮瓣局部用烤灯持续照射,烤灯距创面30~40cm,保持局部温度在25~30℃,既可以观察血运,又能起保温作用。与健侧比温差在3℃以内,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 第一节局部皮瓣 局部旋转皮瓣 【适应证】 肢体小面积皮肤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 【禁忌证】 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 【操作方法及程序】 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体位:根据需要而定 手术操作: 1.根据创面大小、形状、位置,在其一侧创缘外设计比实际缺损略大的皮瓣。2.皮瓣的顶边应高于创面上缘。旋转角度越大,超越的距离应越大。 3.皮瓣旋转轴心至皮瓣顶角的距离应略大于旋转轴心至缺损区最远处的距离。 4.供区在手背时,在腱周膜表面掀起皮瓣,注意不要损伤桡神经和尺神经在手背的分支。 【注意事项】 1.皮瓣旋转后,靠近原创缘一侧皮肤常形成小的皱褶,早期不宜修整。2.若皮瓣旋转后张力较大,可在张力最大的部位作与皮肤张力线垂直的小切口,深至皮下组织浅层以缓解张力。 3.必要时选用皮片移植修复供区创面。 4.手指掌侧、足底、手掌皮肤不宜作为局部转移皮瓣。 对偶三角皮瓣(“Z”字成形) 【适应证】 1.四肢皮肤的线状瘢痕挛缩, 【禁忌证】 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 3.片状瘢痕挛缩 【操作方法及程序】 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体位:根据需要而定 手术操作: 1.沿线状瘢痕的纵轴切开瘢痕。 2.在纵轴的两侧作辅加切口,形成角度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皮瓣。 3.在充分游离两个三角皮瓣后,自行换位,并缝合皮肤相对缘。缝合后的切口呈“Z” 字形。 4.三角皮瓣角度的大小,取决于挛缩线所需延长的长度。一般三角皮瓣的角度以45~60°为宜。

【注意事项】 1.跨关节的线状瘢痕挛缩,常伴有深部组织如肌腱、关节囊、甚至神经血管束的挛缩,必须在形成两三角皮瓣的同时,彻底松解深部的挛缩组织,使关节能被动充分伸直后,再进行皮瓣的交叉换位,以达到延长挛缩线并改变其瘢痕挛缩的力学方向。2.若线状瘢痕挛缩线过长,两个三角皮瓣达不到完全松解的目的,此时可设计多个对偶三角皮瓣,并将对偶的数组三角皮瓣互换,以达到总的松解延长的效果。 推进皮瓣 V-Y推进皮瓣 【适应证】 手指末节远端皮肤缺损,伴骨外露。 【禁忌证】 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 【操作方法及程序】 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 手术操作: 1.在指端缺损掌侧创缘的两侧向近端作两个斜切口,两切口相交于远指横纹,形成基底部在截指平面的三角形皮瓣。 2.切开皮肤至真皮下层,不要深及皮下组织,以保护手指两侧指神经血管束不被损伤。 3.用组织剪在“V”形皮瓣的深面、指骨掌侧分离,并锐性切断皮肤与骨膜间的纤维隔。 4.钩住“V”形皮瓣的远侧缘,并向远侧牵拉,覆盖指端缺损区。皮瓣远侧缘可与甲床及指甲残端缝合。缝合皮肤后,切口由“V”形改变为“Y”形。 【注意事项】 1.根据残端缺损情况,选择掌侧或者两侧V-Y皮瓣。 2.受创伤影响,V-Y皮瓣血液循环容易出现障碍。 矩形推进皮瓣 【适应证】 1.手指末节指端皮肤缺损。 2.其他平面软组织缺损必要时也可适用。 【禁忌证】 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 【操作方法及程序】 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皮瓣移植术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各种外伤引起的严重手部皮肤缺损,单纯植皮成活困难,且影响手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的皮肤缺损,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后期手功能的重建,由于带蒂的腹部皮瓣将患者与腹部连为一体,一般要3~4 周,长时间的单一体位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精心的护理对于皮瓣的顺利成活至关重要。 方法: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热压伤者,先行切痂,待2~3d 后再行皮瓣移植术。对合并骨折、肌腱、血管损伤者均I期修复,移植皮瓣后妥善固定。手术分期进行,1期手术:在腹部按照便于转移、适宜血管蒂部生长、兼顾血 运是原则根据创面大小按比例设计皮瓣,在深筋膜浅层分离,形成皮瓣。修剪皮瓣的皮下脂肪,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将皮瓣转移至手部创面上,抗菌纱布内敷,包扎固定。n期手术:I期手术后8~15d,经皮瓣阻断试验证实血供良好后行断蒂术, 修复受损创面。 一、术前心理护理 病人伤后担心手部功能受影响或残废,术前担心皮瓣移植不成 功或外形不美观,会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此,入院后即对病人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合理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解释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必要性及选择皮瓣的重要性,帮助病人了解手术方法、目的及手术后注意事项并以成功病例作宣教。 般护理

①保持病室的安静舒适,室内严禁吸烟,以免导致血管痉挛,造 成修复组 织坏死;②做好病人的饮食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③注意保护病人供区与受区组织, 感染创面必须做好创面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工作; ④参与手术方案的 制订,以便配合术后的护理。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 腹部皮瓣移植术后固定妥善与否, 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 术后患 者体位 要有利于皮瓣的动脉充盈及静脉回流通畅, 并应防止皮瓣受牵 拉、受压和皮瓣张力过大, 需调整患肢至皮瓣蒂部,不过度扭曲影响 皮瓣血运,保证皮瓣远端稍高于蒂部,选择尽可能舒适的体位。要求 患者术后 1周绝对卧床休息, 1 周后可下床做适度活动。夜间加强巡 视病房,防止睡眠时无意识的动作致皮瓣蒂部扭转或影响固定, 时用枕头垫托肘部及手臂,以增加肢体血运,减轻肌肉疲劳与不适。 2、皮瓣血运观察及护理 及时观察创面敷料有无渗出、出血,观察皮瓣的颜色。皮瓣颜色 微红或鲜红表示血运好, 皮瓣颜色灰白或苍白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或 阻塞,如有水泡或发紫多由于静脉回流不畅或蒂部受压引起, 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皮瓣的张力,正常皮瓣质地柔软且有弹性,如果 发现皮瓣肿胀、发亮,说明张力太大,应打开敷料解除压迫。术后皮 瓣均有水肿,轻者无需特殊处理,一般 1 周后开始消肿。皮瓣的局部 护理:术后皮瓣局部用烤灯持续照射,烤灯距创面 30~40cm ,保持局 部温度在25~30C ,既可以观察血运,又能起保温作用。与健侧比温 差在3C 以内,每次测量前应移去烤灯,记录室温。一般带蒂皮瓣需 保留 3~4 周。 3、疼痛护理 由于长时间的姿势固定, 病人被固定的关节会感到酸痛难忍, 护 士应关 心体贴病人,给予有效的热敷、按摩等物理措施以缓解疼痛, 或采用听轻音乐、看电视节目等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从而减轻疼痛。 疼痛可使机体释放 5 羟色胺,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如不及时处理,易 导致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 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 确认引起疼痛的原 因,及时遵医嘱给予止痛镇静药物。 四、皮瓣断蒂 必要 应及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