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美版第16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第16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第16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第16册美术教案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材分析:本课将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带领学生了解佛教的起源,了解石窟艺术的造型方法、表现特点,促进学生理解和弘扬民族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学生分析:由于传媒信息常侧重于西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宣传,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容易感兴趣,加之对于石窟艺术、佛教知识知之甚少,所以要理解和感悟到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以极其赋予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相关信息,并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

设计理念:1、强化本节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2、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串联知识内容,发展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总结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石窟艺术,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讨论、分析,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3、道德情感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优秀美术传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欣赏导入。

欣赏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片断。

引出中国石窟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感受石窟艺术的精髓。并通过猜地点来导出课题《敦煌莫高窟》

二、深入探究,系统掌握。

(一)、敦煌莫高窟的概况

通过解说与图片大体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基本状况,对它有个基本的了解。

(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1、飞天

2、讲述一些本生、本缘的故事。

《鹿王本生图》(九色鹿故事)257库北魏

<九色鹿本生>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故事,古代一只有9种毛色的神鹿常在恒河边上饮水吃草,一天,有人突然落如水中,九色鹿听到求救声,便奋力把那人救起,那个被救的人答应九色鹿,永远不会透露它的行踪.但不久,国王的宠妃梦见了这只九色鹿,于是,国王出重金悬赏它,结果,那个被救起的人见利忘义,进宫告密,并引国王进山捕鹿,无路可逃的九色鹿,向国王痛陈那个小人的忘恩负义,国王被深深感动,下令保护九色鹿,于是,告密者遭到报应,全身长出毒创,而宠妃也因自己的贪婪羞愧而死.

《尸毗王本生图》275窟十六国

尸毗王割肉贸鸽的故事:

古印度有一个大国,这个国家土地肥沃,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国王名叫尸毗王,是一个胸怀宽广,爱民如子的国王。他心好佛法,立誓普救众生。一天,有只老鹰在追逐一只鸽子,老鹰紧追鸽子不舍,鸽子生命危机,飞来飞去无处躲藏,最后,飞到尸毗王的腋下,请求国王的保护。老鹰追来抓不到鸽子,就对尸毗王说:“这个鸽子是我的美

食,我现在饥饿难忍,请国王把鸽子交给我吧”尸毗王说:“我曾许愿,拯救一切生灵,现在鸽子寻求保护,我怎么能见死不救,让它去送死呢?”老鹰冷笑说:“大王既然爱惜一切生灵,如果我吃不到东西,就会饿死,难道我就不该得救吗?”尸毗王说:“我可拿其它食物给你吃”老鹰答到:“我只吃新鲜血肉,别的食物一概不吃”尸毗王暗想,我不能救一命,害一命,看来,只有用我的肉来换取鸽子才能同时救下两条生命。于是,他下令手下取来利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喂鹰,但老鹰又说道:“国王既然要以自身的肉来代替鸽子,那么我也不敢多要,只要和鸽子一样重量的肉。”尸毗王传令取来一秆秤,一头放上鸽子,一头放上割下的肉。奇怪的是,国王全身的肉都已割尽,还是不及鸽子的重量,国王十分纳闷,于是他忍着剧痛,奋力坐到秤盘上。这时,天地动摇,众天神都被尸毗王普救众生的善行所感动,齐声赞叹,并撒下无数天花。忽然,老鹰和鸽子都不见了,原来是帝释天和大臣化成老鹰和鸽子来试尸毗王的诚意和信心,最后帝释天以神力使尸毗王的身体恢复了原状。

尸毗王割肉贸鸽本生故事依据《六度集经?菩萨本生》;在敦煌石窟壁画中,现存有北凉第275窟,北魏254窟,隋代第302窟,五代第108、72窟等5幅,其中第254、275窟为早期壁画中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壁画中尸毗王的群臣有的独自垂泪,有的抱紧王膝,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充溢于画面上。本故事和上面的月光王施头故事均始创造于北凉,当时割据郭煌、酒泉一带的西凉政权被北凉消灭,北凉的统治者曾对敦煌施行屠城。悲壮沉痛的画面实际就是当时人民痛苦生活的反映。

《五百强盗成佛图》285库西魏

描绘了五百强盗早饭遭到官兵的镇压,受到挖眼的酷刑后,被放逐深林,后收释迦拯救皈依佛教而双眼复明的故事。

《须达那太子本生图》

说叶波国太子须达那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敌国仇家收买婆罗门八人,向他乞讨国中百战百胜的白象,太子慷慨施与。大臣入宫禀报国王,国王震怒,将须达那驱逐出国。须达那太子携妻儿驱车出走,一路上遇人乞讨,将马、车、衣物施尽,千辛万苦到遥远的檀特山中隐居修行。后来又有一个婆罗门来要他的两个儿子,须达那趁妻子不在,用绳索将儿子捆绑起来交给婆罗门,妻子归来痛不欲生。后来婆罗门将孩子带到叶波国出卖,被国王知道,深受震动,将孙儿赎回,并迎太子回国。

3、供养人像

问:唐代人物的造型特点?

4、佛传故事

5、经变画

(三)、敦煌彩塑。

问:你能找出莫高窟彩塑不同时代的造型特点吗?

(四)、藏经洞的发现与遗失

1、藏经洞的发现。

清光绪26年,莫高窟住持王元碌道士和雇工在清理16窟中的积沙时,由于窟壁十分干燥的缘故,沾水后产生聚变,发生一声沉闷的破裂声,在南道北壁壁画处,爆裂开一条若隐若现的裂缝来。王道士感到十分奇怪,用锄头敲敲壁面,发出嗡嗡的响声,说明里面有空洞,就和雇工用锄头小心地沿着拿道裂缝挖掘进去,发现门内有一间约三米见方的密室,王道士以为里面藏有金银珠宝,高兴得急忙点着蜡烛进去察看,然而他们们发现什么金银珠宝,这三米见方的密室却堆满了写本经卷、文书、织秀、绘画、和佛像绢嶓、托本等稀世古物,其中包括从十六国到北宋年间记载的各种宗教、历史、艺术、地质、民俗等方面的重要文物资料五万多件,甚曾称无与伦比的旷世宝藏。

2、藏经洞文物的遗失。

国外掠夺文物的影音的资料。

藏经洞的惊世发现使国外的“考察家”和文物间谍江魔爪伸向了莫高库,先后有英、法、美、日等国的考察家来敦煌盗走三、四万卷经书及许多珍贵的壁画、雕塑,给莫高窟到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灾难,这场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邻人不堪回首。

三、知识检测及课后延伸

填空:

1.石窟艺术源起于宗教的( )教。

2.中国石窟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麦积山四大石窟。

3.莫高窟始凿于十六国()时期,到()朝时达到鼎盛,

4.清光绪()年,莫高窟住持王元碌道士和雇工在清理16窟中的积沙时,发现一间约()米见方的密室,堆满重要文物资料五万多件,甚曾称无与伦比的旷世宝藏。

判断:

1.“舍身饲虎”与“割肉及救鸽”说的是同一个人?

2.石窟艺术是中国本土的原生艺术。

思考题:

对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与文物的遗失这一震惊中外的事件有何感想?

教学反思:

第1课:艺术与科学

教材分析:科学与艺术的话题正是目前探讨的热门的话题,也是我们的学生在现阶段需要认知和理解的内容。教材将这样的话题放在学期的第一课作为供学生学习探讨,对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能力具是有针对性的。教材中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并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提供了较为具有说服力的资料,教学目标鲜明。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所感知的片面的、感性的认识整理加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分析:“老师,我想知道,我喜欢画画,喜欢美术课,但是现在的学习越来越紧张了。大家都不知道我们现在学习美术对我们、对我们的将来有什么用?”这就是我们的学生,他们从懵懂的少年开始有了对自己的未来、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思考。对于科学与艺术这样深奥而严肃的话题有着自己蒙昧的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到现代科技对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了解科学与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有机的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了解科学与艺术的概念,上网查询课题相关内容,了解人们对科学艺术话题探讨的最新的动态。教师准备:powerpoint电脑教学课件、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雄伟的建筑、精美的绘画------设问: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经典的文化遗产。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具有了极大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你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什么力量在起着作用?引出课题:科学与艺术。

(二)、欣赏探究

活动之一:联系经典事例,体会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讲授:艺术、科学的概念。

科学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科学就没有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探讨:科学与艺术之间是否有联系列举:建筑艺术。从中体会,科学和艺术是有联系的。深入探讨:科学与艺术的具体关系,他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探讨:科学创造对于艺术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列举:绘画的发展,从岩画到电脑绘画的发展说明科学创造对于艺术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探究:艺术对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欣赏: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馆“鸟巢”的设计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

说明:科学的发明需要艺术的想象。

以手机的事例说明,人们对美的向往是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动能。

拓展:请同学例举生活中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经典范例。

讨论:艺术与科学结合失衡的例子。

总结:科学与艺术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

活动二:联系人物阐述将艺术与科学有机的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艺术与科学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也是人类所具备的两种独特的能力。每当我们关注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卓越的科学大师时,就会发现他们越是热爱和靠近艺术,从艺术的宝库里汲取营养,也就更容易创造出卓越的科学成果。

介绍:达芬奇的科学与艺术成果。

问题设计:你认为达芬奇到底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你能找到他的科学与艺术创造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三)、总结拓展

归纳:科学与艺术如同一对兄弟,人类在艺术与科学的互动平衡中向前发展。

说明:具有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具有严谨的科学实践能力才可以成为高素质的新时代的人才。

(四)、板书设计:

创造我们今天社会的文明是创造性的劳动

——包括科学和艺术创造

——科学和艺术是有关系的

——是相互作用的

教学反思:

第2课: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课业类型:欣赏与绘画

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曲折婉蜒;楼台耸立,船帆点点……让我们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那份痴情,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的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而意境是对恬美景物的“暇思无限”;而这种“暇思无限”,最能很好的表达方式是诗(词)。因为诗(词)的文学语言有内含深、寓意广、言简意赅的“功效”,能使欣赏者浮想联翩、遐思无限。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并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欣赏与感受中国文人画之“颠峰”;领略古代“江南才子”的“触景生情”,从而“借题发挥、挥写胸臆”,以至吟诗作赋、觅得佳句之过程。

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并用言简意赅的文学语言——诗(词)记录下来。

即:画读画意境文字记录诗(词),又可以诗(词)理解诗意意境绘画语言画。(诗、画相互转换)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六幅中国山水画作品,这些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成就,与相隔数千年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是艺术史上罕见的艺术珍宝。中国现代山水画,面对时代的发展,中西融合,表现出崭新的动人意境。教材所选学生的作品,以诗人画,表达了对山水画意境的感受。教材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不拘技法,自主进行学习。总之,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创作手法和意境的表现。

画家作品介绍:

《溪山行旅图》范宽(宋)

《溪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的巨峰巍然耸矗,山头灌木结成密林,树林中有楼观。山脚下,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山涧中一道细细的飞瀑直泻而下,溪声在山谷间回荡,为画面增添了响亮的水声。全幅画,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豆瓣皴点,刻画出北方山石浑厚苍劲之感,显示出一种逼人的磅薄气势。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范宽,中国北宋画家。名中正,字中立,因性情温厚,人称“范宽”,陕西耀县人。开始时他学李成和荆浩,后来他深入老山密林中体验自然,早晚观察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景色。他下笔雄劲浑厚,用墨厚实而滋润。山多正面巍立,石纹用豆瓣、雨点状皴笔,山势折落有势,顶植密林,枝如丁香,水际作突兀大石,屋宇笼染墨色,称为“铁屋”,画出秦陇间峤峦浑厚、严峻逼人气概。他与关仝、李成为北方山水画派的主流,称“三家山水”。

宋人论他的作品,说他不但写山水之貌,而且“善与山水传神”。传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辑人《故宫名画三百种》;《雪景寒林图》,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雪册萧寺图》等。

《万山红遍》李可染

用全景构图描绘了自然景色,两山之间,一股清泉顺流而下,在近处的缓坡中曲折流淌。山中小村充满宁静祥和的气氛。李可染用浓重的积墨法画出山的浑厚,用朱砂色层层点满画面,使全画呈现出深秋迷人的景色,借毛主席诗词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歌颂了欣欣向荣的时代。

李可染(1907—1989),中国现代画家。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在40年代的作品还留有朱耷、董其昌的影子,清疏简淡,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借助于写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深厚,深邃茂密。他从范宽、李唐、龚贤、黄宾虹等古今大师那里汲取了沉雄风格的营养,又迥然不同于他们。他遍游名山大川,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实践,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

《渔庄秋霁图》倪瓒(元)

这幅画是他55岁时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他成熟时期的典型画风。画卷描绘江南渔村秋景及平远山水,以其独特的“三段式”平远构图法显露个人特色。上段为远景,三五座山峦平缓地展开;中景是一片浩瀚而平静的水面,不着一笔,以虚为实;下段为近景,坡丘上几棵稀疏的枯树,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整幅画不见飞鸟,不见帆影,也不见人迹,一片空旷孤寂之境。画的中右方以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使全图浑然一体,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倪瓒作品平实简约的构图、剔透松灵的笔墨、幽淡荒寒的意境对明以后的文人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倪瓒(1301—1374),中国元代画家,元四家之一。原名埏,后改瓒,字元镇,号元林等,江苏无锡人,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原家富足,后家道中落,遂变卖家资,浪迹太湖一带。隐居江湖,洁身自好,过着飘逸淡泊的生活。画山水、枯木、竹石,多以水墨为之,偶尔着色。师法董源、赵孟顺,以侧笔干墨多画太湖两岸景色,创为“折带皴”。好作疏林坡岸,笔筒意远,惜墨如金,以天真幽淡为趣,给人一种林泉生活的闲情野趣,一种平淡天真、高洁空疏的思想意境。他的画面冷落荒凉的情调,也表现了当时处在外族统治下的一部分汉族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

《秋鹜》林风眠

他在方形的构图中,创造着令人神往的意境。清淡的笔墨,表现了风吹芦苇和逆风中仓惶飞离苇塘的秋鹜,画面给人以广阔的遐想天地。

林风眠(1900—1991)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先后在里昂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攻读雕塑、油画专业。他以特立独行的美术天赋、勇猛精进的求索精神,深入体悟西方美术的新奇表现与审美精髓,西为中用,以开拓革新的精神,开创了迥异于古人、他人,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画风,成为融会中西、凸现民族精神的杰出美术家。林风眠使用毛笔宣纸,但他不求书法力透纸背的效果,也不题诗于画,其运线的果断、疾速、遒劲,显出一种独立的个性。他常常融浓丽的彩色于水墨,突出人对大自然视觉感受的新鲜感、质量感,破除了传统水墨画略施淡色的程式,把自然和心灵视为创造艺术生命的源泉。他看重观察对象,但从不拘泥于表面的真实。

《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关山月

1959年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了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这是根据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的词意创作的。一轮红日从浩瀚的海上冉冉升起,霞光普照大地。画面上方是千里冰封,下面则是山峦起伏,连绵不断,浩浩瀚瀚,郁郁葱葱。古老的长城、奔腾的黄河、蜿蜒的长江及珠穆朗玛峰都跃然纸上。近景是片片青绿的丛山,点画了华茂的树木,显示了祖国江山的雄伟辽阔,使观者心旷神怡。画家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与中国

画的散点透视融和在一起,通过概括、取舍、提炼和精密的构思、巧妙的布局以及轻重、粗细、虚实的用墨,表现了气势磅礴、雄伟壮美的祖国山河。这一作品完成后,毛主席看了非常满意,亲笔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画名,使画面显得更加光彩夺人。

《山村》吴冠中

用传统的笔墨,描绘了山下的小村,通过线的流动、墨与白的穿插、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

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状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韵律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2)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的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⑶在老师的引导下,领略“文人”画之极——诗情画意的“流程”。

应会:

(1)尝试选用(或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

(2)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同时初步了解诗、画相互转换的过程与典型例示。

教学难点:

通过绘画语言品位、探求中国文人画之“颠峰”;领略古代“江南才子”的“触景生情”,从而“借题发挥、挥写胸臆”,以至吟诗作赋、觅得佳句之过程。

学习材料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欣赏讨论与实践

课时:5节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过程:学会欣赏

1.新课导人: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故,艺术要与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而中国

画的形式和一般的绘画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梦溪笔谈》中说道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得到客人送的《按乐图》很兴奋,王维说这是画的《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客人不信,请来乐工演奏那段舞曲,这才信服。因此说,图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空间、环境、音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历来的书画家,一般都精于诗词创作,如大画家、大文豪苏轼评价唐代的诗、书、画大家王维:“观摩诘画,画中有诗;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达芬奇说:“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清代文学批评家姜夔指出:“舒(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结合起来”。艺术家完成画的创作后,再作一首题画诗,这样画与诗相互补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使艺术家的艺术境界(作品),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诗情画意”。

分析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

2.讨论法(读画体会意境):

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

屈大夫(我们把画中人看作屈原)在那溪边独自抚奏着古琴,时而委婉忧伤,时而悲怆激昂;陪伴他的只是那涓涓的溪流;荒漠俯首、溪流停吟,仿佛在听他述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大丈夫的壮志未酬……。一群大雁掠过头顶,“呀”…“呀”地自南飞去,屈大夫多么希望那高飞的大雁和潺潺的流水能尽带走自己满腹的哀愁啊。

依画之意境作诗:

平地风起愁近秋①,沙飞卷带百花休②。落幸③屈子《离骚》④奏,雁去流水《九辩》⑤忧。

【解释】①愁近秋:古代不得志的文人对秋天的到来,总觉惆怅悲痛不已。②休:休息,这里指花谢了。③落幸:失落[失去],宠幸。④《离骚》:我国著名诗人屈原所作的文章。骚:即发牢骚。⑤《九辩》:屈原流放时做的第一篇为己辩白的文章。

诗的释义:

在戈壁荒漠的平原上,忽然刮起一阵阵寒…秋天到了,万物将失去春的生机,是多么令人愁怅呀。秋风吹起黄沙,打在美丽的花朵上,使花儿凋谢,也卷带着许许多多零落的花瓣,飞向天空、漂落远方。正在流放中的屈原面向旷野、溪水,一边弹奏着古筝,一边吟唱着《离骚》、《九辩》曲;他多么希望那南飞的大雁和涓涓的溪流能尽带走自己的满腹愁绪呀。

题《江山如此多娇》

磅礴旭日升中华,

九州沐浴金彩霞。

世纪更替逐浪高,

国昌民种富贵花。

《江山如此多娇》付抱石、关山月

题《万山红遍》

红遍万山染成林,飞流直下显白练。

幽燕大地升紫气,而今华夏小康里。

万山红遍李可染

学会比较

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表现意境的。学生按几个小组分析讨论课本第8—9页的山水画作品,并在班上交流。讨论题:(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 (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4)你能通过作品“读出”什么样的意境?(6)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学会表现

第2课时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学会观察,积极参与讨论与实践。

1、复习上节内容,根据各人的喜爱,自己临摹一幅山水画;

2、分小组推荐展示、分析、评价作品;

3、教师点评;山水口诀:“树为山之衣,石为山之骨;云为山之气,水为山之血。”

4、作山水技法——树法演示,学生跟进临摹;

1、树法:树杆:画杆之法无论中锋。侧锋四笔即成。

2、树杆穿插法:画两株以上之树于一从者,切忌平行须分形而或交叉而生。根顶亦须前后参差以免呆板。第一株为主树。较第二株(客树即稍远树而言)略低。以显宾主揖让之势。(如图二)

3、露根法:平坡臾土多不露根。但悬崖、临水则露根。分简式、繁式两种。(如图三)

4、树枝法:由杆生枝。枝须顺杆安(分配)。枝须相互穿插。分鹿角、蟹爪二种(如图四)

务须清晰。不可为叶所掩。

5、画叶之法分两大种:一曰“点叶”,另一为“夹叶”。(如图五、图六)

6、小树法:小树用处最多。或画于较远之山坡,或辅大树之姿势亦由填空补白、助山皱法者。其画法与大树同(如图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6、小结。

第3课时

1、复习上节内容,作山水技法——山石法演示,学生跟进临摹;

石法:山为石之积。故学画山先学画石。石以轮廓为先。以下圆不方为宜,向阳处笔宜轻,背阴处笔宜重。轮廓之法曰“勾”(如图八)石面之分全赖皱法。由披麻、斧劈、折带、泼墨等等。(如图九)

2、山之轮廓及皱法:山、石之异乃轮廓。形状稍不同。(如图十)

坡:土坡:水滨画坡,或生树木或筑亭榭亦可为人坐立之所,画法约同山石。(如图十一)石坡:也是平坡。有高低之分:高者环山低者(临)水(如图十二)。

路径:山水无程径则无生气。路径之意其形式均顺自然之势。曲折掩映不可全露。(如图十三)

第4课时

云水法

1、云烟法:山水苍茫、深远全赖云烟。

①遮盖法:先确定所需云烟大小,

②勾勒法::先拟定大势,以淡墨勾之,用笔须圆.后辅以远树

水法:

①泉水法:坡或岸近旁之空白处即为水也

②瀑布:两山中间泻出泉水者曰瀑布

③水口:同瀑布之法一样长窄为瀑布之水线宽短为水口之水线

芦苇、水草法

①芦苇:水滨作芦苇,先以墨画杆参差交叉、再淡墨由杆画叶(每株之叶不可混乱),最后画浓墨叶几片于淡墨叶上其根因近水故要齐。

②水草:水洼坡侧画水草先以淡墨再以浓墨数茎提之。

第5课时

独立作业(创作)

接前几节内容复习

讲授新课

取名为《山行》的范画(诗意画)展示给大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国画展示:深秋的石山中,蜿蜒的石玑。火红的枫林,祥云环绕着山林,几间茅屋在云中时隐时现……杜牧坐在一块小山石上赏秋,一旁站着端者酒具的书童。教师说:“诗意画的创作主要根据诗中说的内容来进行,尽量贴近诗意。用我们的绘画语言,将诗中的描绘的记录下来。

作业:

1、清王士贞(题画)

一斗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2、元马致远《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辅导:

教案实施后,特别是第一节欣赏课学生有着全新的感觉;他们都被伟大艺术所感染。故整个单元下来学生都非常认真。

作业交上来了,有的同学选择了王士贞的诗:一个身着蓑衣、头带斗笠,手执鱼杆的渔翁,坐在放着酒具的小渔艇上钩。有同学衬以长满枫树的江岸,也有饰以两三行残荷的堤边,还有的在水点缀几片落叶,这些都很好的把握住了诗歌的主题,突出了一个“秋”字,也有的同学选择了马致远《秋思》,斜阳欲坠,黑云蔽日。枯藤在老树上缠绕,有如吐信的长蛇,几根朽木成的小桥,驮着一位身着补丁长袍的书生:系着一匹毛长盖颈,腹瘦骨现的老马无力的走着,一旁是由竹子支撑的茅草屋,秋风卷着落叶吹在树前屋后,几只乌鸦在树梢上“哇”“哇”的叫着。我们仿佛听到书生的哀语自叹:哎!真倒霉,又在这里碰到该死的乌鸦。

教学反思:

第3课、中国画的形式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是构成作品艺术美感的重要的两个方面。

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3、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能力目标:

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尝试体验中国画的形式美。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体验笔墨情趣。

教学难点: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及相互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包括丰富、典型的各种风格的名作),画架、画板、笔墨纸砚等绘画用品。

学具准备:

准备笔、墨、纸、砚、色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师:调试多媒体设备,准备教具,组织教学。

生:准备学具。

二、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意境美是山水画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欣赏几张国画作品,在欣赏时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作品在哪些方面给你以美的愉悦?

演示课件作品并解说作品、作者、作品特点。

生:可能会回答,中国化色彩很艳丽;笔墨很有趣,很特别,形象不是很准确但很美等等。

师:同学们的看法很独特,很好,其实同学们刚才所说的这些都是中国画的形式美,那么什么是中国画的形式美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去学习《中国画的形式美》。

三、授课

1、演示课件

2、讲解形式美概念

通过刚才同学的剖析,我们知道所谓中国画的形式美就是在大小横竖不同的画幅中通过构图将点、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现需要有规律的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多样统一的美感。

中国画的形式美概括起来大致有:

形象之美、色彩之美、章法之美、笔墨之美四个因素。

师:

在了解了形式美概念的基础上,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国画去感受它的形式美。

首先让我们走进白石老人的《虾》

3、演示课件白石老人的《虾》与生活中虾的照片。

提问:白石老人笔下的虾在形象上与现实生活中的虾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分组讨论

师:

分别找学生回答。

生:

回答生活中的虾腿很多,是透明的,直的,显得呆板,不是很美;艺术作品的虾非常有趣,很灵动,与生活中的虾相差很多。(同学得出的结论会很好,如果说到笔墨老师应及时适当讲解,指出下面将对形象进行讲解)

师: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正像同学们所说真实的虾与白石老人笔下的虾区别很大,生活中的虾虽然很真实但很复杂呆板,用写真的方法很难表现出来,经过画家的概括、提炼、加工,艺术作品中的虾很简单、灵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师:

总结并演示课件

艺术作品中的虾形象概括、简单、比现实生动。

形象是绘画的基础,写神才是目的。

师:

欣赏了白石老人的大作后,接下来再让我们到中国画的色彩海洋中去畅游!

4、演示课件《井冈山》、《樱桃》、何海霞的《青山绿水》。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欣赏作品时仔细观察一下中国画的色彩美不美?如果美又有什么特点?(演示课件问题)

生:

分组讨论

回答:色彩很鲜艳,很好看,与物体本身的颜色接近,(同学在回答问题时不会很准确,教师要适时的启发点拨)

师:

补充

刚才同学说出了中国画用色的一些特点,但不够准确。中国画的用色除工笔重彩外基本上用装饰性比较强的固有色。色彩对于中国画的整体来说并不是主要的,而是墨的补充(演示课件显示答案)

师:

以上我们的欣赏学习侧重于中国画的内在形式美。那么中国画的外在形式美不美呢?

5、演示课件:手卷、立轴等

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中国画都有哪些形制呢?

生:

立轴、手卷、册页、扇面等。

师补充:

立轴易远看可以连续成条屏,手卷易近看表现大型题材。中国画除了外形之美之外,在构图、诗书、画印上也体现了章法之美。

演示马致远的《雪图》,吴冠中的《大漠》,讲解构图特点,马远、“马一角”、空灵美,《大漠》用线、用点及疏密对比等。

师:

刚才我们了解了中国画的形式美的各个因素,那么这几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如何呢?

6、重点讲解《露气》

演示课件《露气》整幅作品请同学欣赏

师:

提出问题

请同学议一议,说一说。这幅画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中国画的形式美?

生:

学生的回答会很多种。学生会在色彩、墨、色、章法等方面回答。

师:

师生互动并补充讲解。

1)、用墨

作品中用元气淋漓的泼墨荷叶,用大面积墨汁挥泼而成,酣畅而凝重,效果整体而又有小的变化,形成了虚实对比变化。

2)画面结构

整幅作品结构上分成两种组合,即体块组合与骨架组合。

泼墨荷叶形成体块组合,体块组合往往带有方正的倾向,这种方正给人一种非常雄阔、沉重、稳定的感觉;骨架组合是由荷叶的梗子、水草组成。右上方的泼墨和叶梗子瘦劲而形成斜势。由于荷叶体块大而重,梗子虽然刚劲仍觉得负担重,于是旁边加上一朵丰满的朱荷和一根与花边几乎平行的梗子,这一支撑使得叶与花组成的体块十分稳当。为了进一步加强两根梗子之间的联系,又在中间交错布置了几笔水草和小荷叶,使得这部分的花、叶、梗、水草之间组合的十分严整,体现出作者对形式美的探索和追求。

3)用色

在画面中只用红色划出一个花蕾,一个花朵,并安排在画面两端,两者形成互应之势,与大面积墨色对应,形成点缀之笔。

4)诗、书、画、印融合之美

在画幅中同时出现书法、诗文、篆刻、特别是书法、方圆并用,以方为主,略带隶书之意,形成线条与画面的大面积泼墨形成虚实对比,形成构图和谐之美。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综合艺术。

师:

总结,各因素的关系(各因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谐统一的)

师: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下面就让我们亲自动手去体验中国画的形式美吧!

四、学生创作

1)学生分成四组,各组由代表上前面创作。

2)放电影、课件。

3)老师巡回辅导。

五、总结

生:

各组同学分别展示创作作品。并派代表阐述创作原因、意图和主题,并评说作品意境美。

师:

总结本课,指出存在问题,鼓励学生。

六、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4、用电脑画山水画教案

教学内容与目标:

(1)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层处理功能和滤镜变形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3)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电脑图像处理功能进行创作。(2)难点: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将“滤镜”功能进行合理组合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课国画内容--5′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但是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复杂多变,我们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来画呢?

学生回答1,2,3

1、多媒体技术发展的现在能不能用电脑来画国画呢?

2、回答1,2,3

3、那怎么用电脑来绘画呢?我们就来来介绍一下。

二、画画前首先要有准备什么?(同步演示)5′

回答1,2,3

表扬总结--图片素材

图片是电脑绘画当中一样重要的元素

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运用图象处理处理软件photoshop将图片素材安排到合适的位置(同步演示)5′

要考虑到国画的构图特点:

1、散点透视(高远、平远、深远)

2、以小观大

3、虚实

四、把图片合并之后可以使用滤镜效果尝试各种效果(同步演示)5′

1、版画

2、浮雕

3、水墨

五、学生自主操作(教师课堂巡视辅导)20′

六、下课小结:本课希望同学们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技巧,并用它描绘出更美丽的画

七、课后练习5′

看看电脑画的国画和手绘的国画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呢?

课后反思:

5、陶艺创作

(教案1)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目标

应知:

(1)识陶艺是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2)解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应会:

(1)初步了解陶艺作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泥条成型法等的基本造型方法。

(2)分析优秀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运用陶艺的基本方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在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遗产重要位置,使学生了解陶艺创作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关系,并认识到陶艺创作要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讲解、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的陶瓷艺术,学会基本的泥条盘筑方法,激发学生运用泥土造型,创造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借以表达个性与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最基本的泥条成型方法,根据自己的构思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陶艺作品图片、陶泥、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1. 提问引入研究课题《陶艺》。

问题设计:(出示泥巴样品和陶艺作品)

⑴同学们,这两样东西分别是什么呢?玩泥巴与陶艺有联系吗?

⑵你了解陶艺吗?你想知道哪些关于陶艺方面的问题?

⑶你准备用哪些方法去了解研究陶艺?

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陶艺上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2. 分组讨论各小组所要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方案。

各小组制定各自所要研究的问题及方案,例如:a.了解陶艺的历史。b.了解陶艺作品的分类。c.了解生产陶艺作品的土壤条件。d. 了解陶艺作品的产地。e.了解陶艺作品的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

6、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

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作意识,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石膏模型数个、范画、素描工具等。

学具准备:写生物品、素描工具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营造学习氛围,增强学习兴趣。(课前搜集相关素描作品、资料)。

出示学生的素描作品,有什么特点?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

二、探究新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其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1、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解决方法:用石膏几何体实物或纸模型,在灯光照射下进行演示,教师分析并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表面所产生的明暗变化有什么特点。)

我们把一张白纸放在灯光下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总结: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2、影响物体明暗的因素(解决方法:分析在改变光源方向或物体的位置之后,明暗变化又有什么特点?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

a、物体受光角度的不同,明暗不同

b、观者距物体的远近、感觉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c、物体本身的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感觉不同;

d、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三、观察体会: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

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观察石膏球体,当光线照射的它时,会发现什么?(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三大面、五调子:亮面(直接受光面),灰面(侧面受光面),暗面(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四、主动参与: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老师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起稿,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铺大色调,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圆柱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图例分析:“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的变化。其规律是:用力越轻,颜色越浅;用力越重,颜色越深。排线形成的层数越少,颜色越浅;层数越多,颜色越深。(投影显示)

4、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五、学生实践:

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

注意把握以下问题: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明暗交界线不准;投影不准;排线问题;反光太亮。

六、欣赏讲评: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作品摆到前面,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从学生作业中选出质量较高与较差的作讨论评讲。肯定作业中的优点,同时启发学生,指出缺点与改正方法。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第二课时明暗表现

一、欣赏优秀素描作品

(课件、实物、学生收集),体会明暗色调在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分析,了解明暗素描使用的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及塑造出的不同情境。分析现代素描的表现、构成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多种具有尝新意义的素描表现方法,例如拼帖放、电脑制作等。

二、利用课件、演示、不同技法作品的比较

师生共同分析现代素描的表现、构成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多种具有尝新意义的素描表现方法,例如拼帖放、电脑制作等。

明暗素描的工具材料:笔、纸、墨水、水彩等

素描表现技法:基本技法(竖排线、横排线、对角线、随意线、交叉线、斑点、块面等)水墨技法、版画技法、电脑制作、综合技法

教师做适当的示范,也可让学生动手尝试。

讨论:还可以有哪些表现技法?

三、创作步骤:(教师示范和课件结合)

1、描出一件物体

2、反复叠印,留出空间进行想象、创造

3、完成平面形象的组合、设计

4、运用明暗变化画出空间立体关系

四、创作实践:教师给予帮助、辅导,

实践主题:以学生所带的写生物品和照片、图片等为依据,完成一件具有创意、有空间感、立体感的素描作品。也可进行想象创作。

要求:所表现的内容、形式、方法、工具、风格不限,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情感、意境等。

形式:可小组合作完成,也可独立完成。

五、欣赏评价: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反思:

7、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视觉传达是指人类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技术飞速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印刷美术,还包含有影像、电子、多媒体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沟通性”。它传达给观者信息,也需要观者的接受。设计中的传达应该使对方理解、接受而传达。本课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色彩在视觉传达中不同的搭配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与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视觉传达需要进行怎样的色彩搭配,才能达到传达信息、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能力: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尝试进行视觉传达的色彩设计。

情感:了解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视觉传达中的色彩能够表达情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视觉传达中的色彩搭配的特点,及色彩对人的情感产生的作用。

(2)难点:运用恰当的色彩搭配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学习材料:

教具:课件海报

学具:油画棒、彩色铅笔、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师:调试多媒体设备,准备教具,组织教学

生:准备颜料、纸等材料

二、情境导入:

1、什么是视觉传达?

师:出示一张海报,请同学们说出此海报有何特点?

生:回答(略)

师:这张海报是为了向人们传达一种信息,像这样通过视觉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设计就叫做视觉传达,它的重要环节就是发出和接受信息。

2、那么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应当具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三、探索新知:

由于视觉传达的重要环节是发出与接收信息,为了能让观者更好的接收信息,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它的色彩搭配通常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色彩是影响视觉最活跃的因素。

1、色彩知识回顾

色彩的联想和象征意义

冷色:绿、蓝、紫

暖色:红、橙、黄

无彩色:黑、白、灰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

2、小测试:

首先,我们来欣赏比较图片

(1)、明度对比强时,给人的感觉光感强,体感强,形象的清晰度高,锐利,明白,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在色相对比中,以对比色为主的色彩搭配给人的视觉效果最强烈,最丰富,最完美,最有刺激性,是最强的色相对比。

(3)、纯度对比加强,增强配色的艳丽、生动、活泼及注目。纯度对比不足时,颜色发灰,易使画面产生含混不清的毛病。

3、视觉传达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4、讨论总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总结:由于视觉传达的重要环节是发出与接收信息,为了能让观者更好的接收信息,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强烈的明度对比。

(2)、强烈的色相对比。

(3)、强烈的纯度对比。

这三个特点可单独运用,也可综合运用

四、我的封面我设计:

为自己的成长记录袋设计封面

教师提醒:1. 首先要决定主要色调和样式

2. 文字为主、图片为主、图文混排皆可

3. 主题明确,可以搭配一张自己的生活照

4、设计材料: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彩笔和颜料等

五、展示评价

六、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计划 一、班级及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标 1、造型·与表现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常用绘画基础知识和工艺设计制作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 2、教学难点:辅助学生在已有知识上建立链接并拓展,达到理解与积累。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内容 第一周清明上河图、我们的社区 第二周恐龙的世界 第三周画中的线条 第四周会动的线条 第五周卵石动物造型 第六周威武的盾牌 第七周会变的盒子 第八周彩墨游戏 第九周大嘴怪 第十周中国龙 第十一周吉祥图案 第十二周橙色的画 第十三周绿色和紫色的画 第十四周吃虫草 第十五周有趣的造型 第十六周一张奇特的脸 第十七周电脑美术 第十八周变垃圾为宝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新版)

三年级下册任课:

教学进度计划 目录内容 第一课恐龙的世界 第二课画中的线条 第三课会动的线条 第四课人物与环境 第五课我们的社区 第六课大嘴怪 第七课威武的盾牌 第八课别致的小花瓶 第九课会变的盒子 第十课有趣的蛋壳造型 第十一课橙色的画 第十二课绿色和紫色的画 第十三课彩墨游戏(一) 第十四课彩墨游戏(二) 第十五课卵石动物造型 第十六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第十七课娇艳的花 第十八课有趣的生肖邮票 第十九课变垃圾为宝

第一课恐龙世界 课时:课时任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能够以想 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完成一恐龙造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 望。 教学重点: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准备: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你参观才恐龙展览吗?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庞然大物 、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揭题板书 师:“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恐龙生活什么时代?都有哪些种类?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 、教师出示图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头部、身躯、颈部、尾部 四、布置作业:按自己喜好与兴趣制一头龙。 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 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七、课堂小结 八、课后延伸: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板书设计:恐龙世界 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 教后反思: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完整规范)

漳浦县东林小学 第一课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和景色,并画下来。 难点:能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彩色笔色笔挂图社区风景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 1、什么叫社区?(自己居住的小区;农村叫村庄) 2、谁想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3、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指名描述)师:羡慕你们的社区!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学生描述) 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

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1、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 (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我们的社区 表现社区的几个方面:环境与生活 教学后记: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学生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只是还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这堂课上的任务就是去引导学生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并创造美。把同村的学生分为一小组描绘自己社区的生活,他们都显得十分乐意,作业效果也很出色。 第二课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恐龙造型。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常用绘画基础知识和工艺设计制作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 2.教学难点:辅助学生在已有知识上建立链接并拓展,达到理解与积累。 二、班级及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目标 1.造型·与表现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 2.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四、教学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 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 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 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表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和景色,并画下来。 ] 难点:能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彩色笔色笔挂图社区风景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 1.什么叫社区(自己居住的小区;农村叫村庄) 2.谁想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3.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美版第五册美术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包括十八个课题。教学安排考虑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与前面学过知识的衔接,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突出艺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低年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17-2018上学期 邓海燕 2018年8月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同时本学期要多向学生讲授更丰富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更多的感受和观察. 二、教学目标 (一)总学习目标 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美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本册教学目标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美术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法,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20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均分配在各课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

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三 年 级 上 册 美 术 教 案授课人:唐佳露

1、我的小天地 (2课时) 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 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NO.1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教师作自我介绍,学生依次作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 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 今天我们是第一节课美术课,我想大家都想轻松一点,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幅外国名作. 学生欣赏讨论:1.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 2.从画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东西?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相关知识: 1.古典油画的特点 2.《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画面特点 NO.2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古代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这幅作品虽然好,可是同学们总觉得它离我们台遥远了是吧?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现代一点的东西。 提问: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那一个设计,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

小学三年级人美版美术下册教案全集及教学设计

第六册美术教案

第六册美术教学计划

六、教学进度(表格式)

第一课、我们的社区 学习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 学习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学习准备:彩色笔 学习活动: 一、导入。 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 2、什么叫社区?(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 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指名描述。 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 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 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 (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小学四年级人美版美术下册教案全集及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19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 探索4个学习领域。 本册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人文内容也有递进 关系, 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 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同时,每课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本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形成,绘画水平处于半抽象半具象的阶段,学生绘画能力 相差比较大。 2、学生观察力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 自己的情感。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3、学生对于绘画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写实期的学生往往回认为画的越来越好,这种意识 往往束缚他们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小,束手束脚,唯恐别人说画的不好。 三、教学目标: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 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一般的表达方式,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 兴趣。 3)、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发展创新意识。 4)、感受各种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5)、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6)、形成崇高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我的小天地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环境中包含的美产生兴趣,探究其中的审美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和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居室的特点和相关文化,让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教具:彩笔,铅笔,橡皮学具作业本,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看图片,提问:通过图片,你了解到这是什么地方?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①你认为自己的房间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②你准备怎样去改进或设计自己的房间布置?学生把自己房间拍成照片或画草图,并以自己房间为例,谈谈自己房间设计的特

点。 2.引导学生看书,欣赏美术作品。 3.提出问题:在你动手设计表现自己的小天地时,你会有哪些为难的地方? 解决问题: (1)画面主要内容的选择。 (2)画面的空间组合,简单的透视关系。 (3)物象之间的大小、前后关系。 (4)怎样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爱好。 4.课件:补充介绍在构图和内容上有新意的作品。 三、学生制作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喜爱的居室。 3.辅导中教师应以尊重学生的创作为原则。 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 学生展示、交流。 ⑴其他学生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⑵通过讨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业。

最新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及分析 一、班级及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2、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植物写生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2.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3.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内容分析 1.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 2.难点:植物的结构与特征。 三、教学方法:讲解 四、教学手段:演示、讲解 五:板书设计 1、植物写生

最新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精华)

1、《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3、在学习中引导相互交流,增强其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对恐龙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特点,学习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教学难点:以不同的绘画方式,进行恐龙的有趣造型表现。 一、组织教学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视频《恐龙》,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想看啊,请看大屏幕,好,视频我们看完了,想想影片中的主角是谁?对,就是恐龙,你想了解关于恐龙更多的知识吗? 那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恐龙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秘。(板书课题:恐龙世界)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图文、声音导入) 师:下面请大家边看大屏幕边听老师的讲解,继续游览恐龙世界。 恐龙们曾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神秘的全部灭绝了,这至今仍是科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曾有人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存在过,但通过考古发现的大量的恐龙化石证实恐龙的确存在。这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物种,这些惊人的动物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有的像5层楼房那么高,有的却像猫一样小。恐龙名字的原意是恐怖的蜥蜴,它与现代爬行动物很像。恐龙种类繁多,我们看到的恐龙只是恐龙世界中的少数,至今发现并记述的恐龙已近500种,可以分为食肉类、食草类和杂食类。 2.现在我们对恐龙世界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你知道的恐龙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霸王龙,看电视;长颈龙,看书。是啊,因为它有一个长长的脖子,所以叫长颈龙。 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恐龙图片,你喜欢哪种恐龙?为什么?( 生:这个,这是三角龙,因为头上有三个角,所以叫三角龙。雷龙,发出的声音像打雷一样。 鸭嘴龙、三角龙、剑龙、长颈龙、雷龙、霸王龙 3、仔细观察,恐龙由哪几组成部分?又有什么主要特征呢?(小组讨论) 由头、颈、躯干、四肢、尾巴,恐龙的主要特征:体型大、尾粗长,从头到尾的脊椎呈流线,后腿较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长有甲、剑等生长物; 4、那恐龙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出示几张原始环境的图片。我们来看大屏幕了解一下。 三、欣赏作品: 看了恐龙的生活环境,接下来,我们来看几幅小朋友眼中的恐龙世界,他们是怎样表现恐龙的,生:把特征画出来了,生:画出了恐龙的生活环境,老师啊看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是不是也想大展身手, 四、学生作业: 1、请画一幅恐龙及生活环境的想象画。创作要求:?构图饱满?想象丰富?用色大胆·形式多样 (有一点我们很清楚,没有人看到过真正的恐龙,它们现在的样子全是科学家们根据骨骼化石还原的,也许它们并不是我们从图片、影视中看到的这副样子,比如它们的皮肤的颜色、花纹,甚至是外形都会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大胆的发挥想象,把你想象的恐龙画出来。) 2、学生动手创作,师巡视辅导。(播放音乐) 五、展示评价 1.争当恐龙小勇士,到前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恐龙朋友,其他学生认真听哟,听完还要给与评价和建议。你们都喜欢谁的作品?说说为什么? 你先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你觉得他哪个地方画的好,突出了恐龙的主要特征,建议,后肢再画的粗壮些你先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你觉得他哪个地方画的好,色彩搭配的好,建议,环境再丰富些 老师呀,觉得这幅作品更棒一些,突出了恐龙的主要特征,线条疏密安排的很好,色彩搭配、有无环境添加,整体效果如何 六、小结:师:瞧,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现在恐龙世界又恢复了它的热闹景象。但是,它们还是生活在我们的想像和画面中。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怜的动物也面临灭绝的地步,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帮帮它们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像爱我们自己一样去爱你身边的每一种动物,为它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2、画中的线条 教学目标:1、了解线条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线条可以表达不同形象以及画家的不同感情,能用线条表现身边的景物,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民族自豪感。重点: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重点: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一、欣赏导入: 请同学们看这张充满线条的风景照,你们在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生:帆船的线条,波浪的线条, 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各种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画中的线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六册教案 武功县南仁 1、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 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 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 (板书课题) 2、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 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指名描述) 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 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 (学生描述) 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 (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2、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1、植物写生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条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植物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吃怪味的植物》(播放视频),思考: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这些植物给你什么感觉? (1)你们喜欢这些植物吗?生:喜欢 (2)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绿萝、龟背竹、芦荟、吊兰……(名字) 有什么作用吗?有愉悦心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使用、药用等作用。(作用) (3)你觉得这些植物给你什么感觉?尤其是美好的感觉一定要说一说。—清晰、叶子的姿态自然、形态各异…… 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植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为这些植物画张画,歌颂这美丽的使者吧。(板书课题:《植物写生》)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观察老师带去的植物。 打开书本第二页,结合书中的图片,和老师手中的植物,你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生:画中的叶子线条更概括。 2、欣赏画家笔下的植物。 欣赏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谁来说说画家是如何使用丰富的线条的?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1)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生:云南风景中,注重了线条的疏密;巴西铁树注意线条的前后遮挡。(2)这些孩子的画对你有什么启发呢?表现形式可以是刮画、国画、线描、等等。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疏密的结合…… 4.布置作业,教师辅导。 请同学们对两盆植物用线描的方法进行写生,作业要求:画面布局饱满。植物特征的表现。线的疏密、虚实变化。 我们的百花园已经建成了,请同学们带着你的作品来这里参展。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5、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三)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用其他方法(水墨、水彩、简笔画、剪纸等)表现植物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 2、放学了 教学目标:通过回忆使学生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人物动态的能力、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使学生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及要领,将记忆中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的美好瞬间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重点: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放学后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尝试用“单线小人添画法”画出生动的人物动态。从而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赞美之情。难点:如何画出人物在活动时的不同姿态。 一、导入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师:时间过得可真快,再上两节课,你们就要放学了,放学后你们最喜欢干什么呢? 生1:回家写作业。生2:去上补习班。生3:我要上舞蹈课。 师: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看一看这些同学放学后都干了些什么?(定格到几张人物动态照片) 生1:我看到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路队放学的场景。生2:我看到了放学后同学们打扫卫生的场景。 师小结:同学们的课外活动真的是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放学了》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 师:要想画好这一课,你们认为最难画的是什么?生:我认为最难画的是人物动态。(板书:人物动态) 师:对于同学们来说画人物是挺难的,要想画好有动态的人物就更难了。今天常老师教给大家一种方法能够快速掌握画人物动态的技巧,你们想不想学啊?生:想

小学四年级人美版美术上册教案全集及教学设计

第1课四季的色彩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 (I)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新授 I、欣赏。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 l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 (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④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l晦。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第2课生活中的暖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恐龙世界》教案

第8课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水彩笔、油画棒或者是蜡笔、美术书、美术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欣赏录像片段: 师语言描述:“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生活着一群庞然大物,他们曾统治地球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神秘的全部灭绝,成为科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他们是谁呢?”生:恐龙 师:出示恐龙化石的图片,向学生明确恐龙曾经存在的真实性。 在学生兴趣被吸引的同时播放一段视频短片(课件)激发学生的热情,直观的展示恐龙生活的世界使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引入课题。 师总结:短片欣赏完了,我们看到的是地球上一个神秘而古老的物种----恐龙,恐龙是地球上几亿年前的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它体形庞大,种类繁多,统治地球约1亿7千多万年之久,当然这些都是科学家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残骸、骨架、化石,及这些物质资料所处的地理环境研究推测得出的,最后恐龙的神秘消失给人类留下无数个谜团,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思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关于恐龙的更多知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秘。(出示课题)。 三、授新课: 1、欣赏恐龙展览,集体分析恐龙特征。

(新版)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1、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 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 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 (板书课题) 2、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 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指名描述) 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 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 (学生描述)

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 (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百变团花教案

《百变团花》教案 执教教师:魏永平 指导教学:叶扬荣陈青教材分析:本课是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简单易学,装饰性艺术性都很强。是剪纸系列课,开始通过此课教学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大胆尝试,活跃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用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制作出呈放射状 的剪纸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情。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剪团花及装饰教室,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合作能力。 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学习材料:彩纸、剪刀、胶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段魔术,想看吗?,一张正方形的纸把它剪三下,让它变个样子,你们相信吗?那可要睁大眼睛看好了,来你们帮我数1、2、3,瞧,漂亮吧,哈哈,你们上当啦,这不是魔术,只是一种剪纸方式。它把剪纸和折纸结合在一起,剪出漂亮的图案。对了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百变团花。——出示课题

为什么叫团花?它跟其它的剪纸有什么不同?(以圆形为主,将纸多次折叠后剪出的放射状图形叫团花。)想了解更多与团花有关的知识吗?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团花世界,感受她的美。 二、欣赏作品 讲述团花的历史及部分作品。(出示课件) 团花是中国剪纸历史最悠久,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代南北朝就出现了团花《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 1、说说这两个团花有什么图案?人们剪这幅团花时是想表达什么意思?(放课件) 寒梅报春寓意吉祥喜庆,五只蝙蝠象征五福我们称它为《梅开五福》寓意着新年的祝福。(用于春节,寓意福到了)《年年有余》(利用莲花、鱼的谐音和图形组成“连年有余”的吉祥图案,寓意富裕有余的美好生活) 2、老师这里还有两张团花,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的图案,猜一猜它们是用在什么地方?(放课件) 《喜字团花》(用于婚嫁) 《福禄寿喜》(用于生日祝寿) 3、同学们,团花真漂亮,你们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团花,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很多用途呢!(放课件)把团花用在了哪儿?(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探索研究 发放准备好的团花作品。(合作研究) ——如何折叠?讨论团花身上的花纹有哪些你们认识的花纹? 四、尝试练习 1、提示运用学过的8种图案 2、展评 ①你这团花的边缘轮廓很特别,是怎么剪的?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周次内容 第一周鸢尾花、植物写生 第二周巧用对称形 第三周放学了 第四周设计生活标志 第五周生命之源 第六周材质的美 第七周用彩墨画鸟 第八周用彩墨画鱼 第九周刻印的乐趣 第十周学画农民画 第十一周提袋的设计 第十二周降落伞 第十三周别致的花瓶 第十四周艳丽的大公鸡 第十五周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第十六周画家凡高 第十七周大师画我也画 第十八周电脑美术 第十九周精彩的戏曲

1、植物写生 课时 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内容分析 1.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 2.难点:植物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演示、讲解 板书设计 1、植物写生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

小朋友的线描画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六、小结、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2、巧用对称形 课时 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运用对称的规律。 能力: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 情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会欣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内容分析 1.重点: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 2.难点:具有创造性的制作。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