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的邀请

社会学的邀请

社会学的邀请
社会学的邀请

社会学的邀请

第一部分社会学视角

第一章地位的重要意义

没有行动的个人,社会、机构、组织和群体统统都不会存在。而且这些结构一定是嵌入性的,当我们共同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我们就形成了结构。

我们自己的抉择受到我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我们有时能有时不能的资源控制。

本章将首先分析我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影响我们所作抉择的一些方式。

处于类似地位的人往往具有相近的喜好,并会作出类似的选择。

我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我们是谁

我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着我们对资源的获取,也决定着我们能否作出切实可行的选择。

布迪厄:社会学说明的是群体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能够控制群体发挥作用的规律去努力驾驭他们。

世代:婴儿潮一代、X一代、新千年一代

每一代的属性决定了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如何行事和我们的思维方式。

历史事件会以我们通常不能理解或不能欣赏的方式塑造不同代人看问题的态度。

年龄、社会性别和种族:人口统计学因素和电视喜好

人口统计学因素demographics是非常重要的。属于不同人口类别的人们,不会拥有共同的经历或社会影响。

我们选择观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反映了我们生活所处的不同流行文化世界,由此也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生活方式簇:人口统计学因素和消费

生活方式簇lifestyle clusters——它是根据人们的消费偏好,群体成员身份,品位,价值观和态度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社会生活的象征意义:作为标志的都市传闻

社会学通过鼓励我们既要退后一步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完整地审视我们所想所做的模式,又要走近一步察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经验,从而使我们得以了解全局。

权力,特权和地位

社会学不只描述社会,说明我们的偏好是如何形成并具有模式性的。它也可以对我们如何确立这些模式及其原因提供批判性分析,并能帮助我们对是否希望维持这些模式提出问题

我们关于平等和机会原则的信念,可能与因群体特征而限制人们获得机会的现实是相冲突的,这些特征大多是与生具有的,它可以限制某些人的机会,而给予另外一些人以权力和特权。

重视社会地位的意义。

全书概览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的核心问题。

第二章社会学的想象力

我们所想所做,甚至我们如何感觉,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个性特征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有重大关系。

社会学提供了一种工具,让我们能够理解我们是如何想和如何做的,以及为何会这样想和这样做。

社会与个体:历史与人生

社会学的想象力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是分析作为个体的我们与塑造我们生活的更大的社会和历史力量之间关系的意愿和能力。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历史”不仅意味着我们所处的时空,它还意味着我们从中发现自己并且获得资源的相应地位。在古典社会学的术语中,“历史”意味着我们在更大的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地位。

“人生”,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包含了我们的个体经历。它是关于作为个体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所思所行及所作的选择

我们是在我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中(也就是在我们的“历史”中)行动的。

生活机会

处于相似地位的人会作出相似的选择。

生活机会life chance:个体可能获得的成就是以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与其所能得到的资源为基础的。

一方面,个体的成长轨迹随着我们所能作出的选择而改变,但另一方面,个体所能遇到的机会和障碍却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社会问题:私人难题与公共问题

社会学是……

社会学是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差异性后果的系统研究

系统研究

社会学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信息empirical information,或以经验或以观察为基础而不是以观念或他人的权威为基础的信息之上的。

社会学的系统研究维度包含两个核心问题:方法method和立场stance。方法问题涉及应把哪些东西算作资料和如何收集资料。立场问题涉及社会学家与其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个体

社会学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是与个体的分析联系在一起的。个体社会学是与人类有关的。如果再进一步缩小范围,社会学家首先关注的是我们的社会和文化特征。

社会学家研究的是现实的人类建构: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及我们自己,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富有意义,以及如何选择我们通向未来的道路。

社会学家最感兴趣的仍是我们的社会自我和文化自我。

社会学上有时会用能动性agency一词来说明个体的重要性,它意味着个体有选择和行动的自由。

我们通常都会遵循“阻力最小路径”path of least resistance原则,其含义是为他人所接受和期望的行动和信仰,但是否继续遵循它们,则是我们每个人在生命中每一秒都要作出的选择。

社会

社会的三个组成要素——结构、文化和互动

结构structure包括关系与社会网络模式,包含了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的组织。

文化culture包括我们人为建构的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的关系。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meterial culture涉及填充我们周围世界的材料。认知文化cognitive culture 包括语言、思想、信仰、知识与观念。规范文化normative culture包括行为的规则,规范是由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组成的。

互动interraction包括我们的结构地位内部文化资源的交换

差异性后果

社会权力的分析应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它影响了我们的所想所做以及为何会这样想这样做。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那些有途径获得并能够控制重要的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人,比起那些无法获得这些资源的人,会有更多不同的选择。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揭示和分析此类不平等的程度。

社会学的呈现方式

微观分析法micro approach和宏观分析法macro approach

我们即是社会的产物,又是社会的创造者——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的行动是如何受到我们所处社会地位影响的,以及我们又是如何改变我们的行动方式的。

科学社会学和改革社会学

科学社会学scientific sociology致力于将研究呈现为客观的、超然的、非评价的和无私利的。信奉科学的视角和方法,使得社会学家与其他学科的学者相比,增添了更多的合法性。

改革社会学reform sociology不太关注客观的、科学的观察,而是更关注描述、分析与纠正社会不平等。

改革社会学家从内部关注人们生活经验的呼声,强调人们自己的故事、生活经历以及作出选择的能力的意义。

历史背景:工业革命

孔德对科学社会学的贡献

实证主义positivism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某些主张进行检验,并证明其起作用的因果关系,从而有可能确切地知道这些主张是否正确。

马蒂诺对改革社会学的贡献

社会学作为一种工具

社会学为我们更好的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工具。其中一种工具就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它是社会学视角的基础。

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透视事物的表面,揭开假面具,呈现真面目。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事物的本质。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工具,使我们看到一直隐藏在我们背后的东西。社会学同样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我们是否实践了声称要实践的东西——即检验我们宣称的价值与我们行动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计划未来。

第三章寻求答案

社会学是指“系统的研究”。社会学家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理论和收集资料,来更好地认识人们的行为,并探索其背后的原因。

社会学的研究乐趣fun之一是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而社会学的美妙beauty之一则在于其研究范围的极其广泛性,因为它关注研究人类的观念,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收集资料:科学研究循环

当研究者的工作始于特定理论或解释,并通过收集资料来验证这些理论时,他们所用的就是演绎法deductive approach。

始于观察,继而提出理论时,他们用的就是归纳法inductive approach。

经常运用演绎法的研究者关于收集定量资料quantitative date。定量资料可以用某种数字加以测量

经常运用归纳法的社会学家则更多的依赖定性资料qualititative date,它是指由被研究对象自己提供关于人们生活经验的资料。

社会学解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正式假设,综合性理论或深入描述。

理论

理论能够反映我们努力描述世界的意图,体现我们去解释现实及探求原因的想法。理论是系统性的和不断发展的表达形式,在社会学中,理论theory旨在解释人们为何会那样想,那样做。

假设

社会学家有时需要验证涉及特定变量的理论

假设hypothesis是一个可验证的陈述,它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观察、可测量变量之间的关系。

从抽象概念到具体指标的转换过程被称为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

收集资料

调查法surveys

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访谈法interviews

实验法experiments

二手资料分析法secondary data analysis

概括化

概括化generalization是指从资料到理论的过程。

社会学研究中的经典案例:涂尔干和杜波依斯

涂尔干论自杀

自杀与社会整合:涂尔干的开创性研究

如果他能证明社会力量能够影响像自杀这样的极端个人选择行为,那么它们也必然会塑造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行为。

我们可以用科学研究循环模型先来解释涂尔干的基本理论。

各种外部因素影响着人类行动,而那些外部因素本身便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

从理论到假设这一环节中,涂尔干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假设:社会整合影响个

人选择。

下一步是将假设可操作化。涂尔干将自杀作为测量个人选择的指标,其假设便成为“自杀与个人所处的社会群体的整合度呈反向变化”

科学研究循环的下一环节是资料收集,目的是验证假设。

收集到资料以以后,下一步就是概括化。

至此,涂尔干关于社会力量存在和影响的理论已经形成——社会是一个实体,他外于个体的存在,并拥有无异于物质世界的真实力量。

研究与社会学想象力:自杀研究的新进展

涂尔干之所以在社会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源于他确立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杜波依斯关于种族的研究

杜波依斯向我们说明了研究也可以是归纳性的,它来自实地研究。杜波依斯的研究方法具有更多的解释性特征,他鼓励社会学家去倾听自然情景下被研究者的声音。

肤色界限the colour-line

二重性twoness

面纱the veil

面纱是可以进行透视的,人们可以忘记甚至注意不到它的存在。杜波依斯的观点是我们的认识会因面纱而扭曲,对此我们甚至可能根本意识不到。

社会地位的重要意义

社会事实与批判说明

第二部分社会学的大观念

第四章汉堡是一个奇迹——社会结构与组织

涂尔干关于社会整合的观点

找到社会的核心部分,将会使得解释他们如何和为什么变迁不已成为可能。

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ence:即一个群体共享的一套观念、信仰和价值。涂尔干将集体意识描述为“一个社会的普通成员所共有的全部信仰和情感,它形成了一个具有自己生命的固定体系”

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ur:即生产的专门化程度。它确定了生产过程在何种程度上被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包括工作的专业化程度。

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即社会各部分相互联系和稳定的程度。传统社会以机

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为特征,社会的凝聚力是基于稳定性或共同性,其中事物知识在有限的变化范围内发挥作用。现代社会以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 为特征,社会的凝聚力是基于差异性和相互依赖性,其中社会变革是一种常态。

从根本上来说,在现代社会,由传统社会形成的整合如一的世界,已被由多元社会组成的许多个世界所取代。因为只有有限的共享经验,人们很难形成一种统一的信念或共享的价值观。个人更少受到集体意识的约束,从而也使得个人可以更加自由的去走自己的路。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通过外在的法律来强化秩序。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危险在于,个人主义有可能变得如此极端,以至于将不再有任何意义上的共同体,既不会有集体意识,也不会有相互责任感。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是现代社会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

汉堡是一个奇迹:相互依赖性

汉堡是一个奇迹,是指一种象征,它表明了人类相互依赖的极其复杂性和看似自然性,也表明了我们甚至没有认识到的共同分享的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的相互依存,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依赖我们自己对生存的领悟。

传统社会中的社会整合——门诺人

当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和相互依赖性

对现代社会来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把极大的相互依赖性(由于专业化)同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跟一种弱的集体意识相关联)联系到了一起。我们由于极端的劳动分工而不能自给自足,但是我们却有一种强烈的独立的愿望。

独自玩保龄球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指相互依赖的社会网络,共享如何采取行动和相互见的信任,以帮助我们达到共同的目标。

社会资本的下降,一个原因是地理位置重要性的下降。我们与工作场所之间关系的变化,对社会资本也有影响。影响社会资本的一个就业方面的因素在于,妇女更广泛的参加有偿劳动的转变。由于经济原因我们会发现我们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场所,而不是投入家庭或共同体中。

扩大社会资本

在一个拥有大量社会资本储备的社会里,生活是相对轻松的。首先,公民参与的网络形成了健全的普遍互惠的规范,并促进了社会信任的出现。这种网络有利于进行协作与交流,扩大声望,并使集体行动困境得到解决。

对社会资本形成特别重要的是,扩大人们与不同于他们自己的人在非正式背景下互动的机会。

如果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能被组织起来去促进当地社区成员同他人非

正式交流机会的话,社会资本就能有所提高。

美好社会

第五章劳动力+树=书桌——生产与革新

工业革命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膨胀而发展的。资本主义capitalism是指一种基于私人财产的经济制度。在这一制度中,追逐利益的个人、公司和组织相互进行市场竞争。

劳动力和技术革新

涂尔干认为,强调相互依赖性的有机团结是社会进化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则将革命(彻底推翻既有的社会关系)看做是实现美好社会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认为工业革命威胁到了我们人类的核心东西。

劳动力labour power是指人们生产的能力或把原材料转换成产品的能力。技术革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是指永无止境地在生产中开发的新技术和工具。

马克思的五个预设

马克思的目标是理解工业革命的变革,并分析他们将把我们带向何方。他始终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他首先提出的就是劳动让我们成为独特的人。基于这一基础,他解释了我们如何建设社会。他认为我们的生产方式因为技术革新而发生变革,它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关系。最后,他根据这些预设预测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他提出,美好社会最终会实现,那时人的劳动的价值将会得到体现和尊重。、

人类必须生产

我们人类必须建立或构建我们和自然的联系,这就需要生产。

生产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

我们把自己投入产品之中

是劳动力把价值赋予产品。由于工人是价值的源泉,所以马克思认为工人应该拥有或控制产品,至少是对产品的价值拥有话语权。如果我们不能控制我们的产品,我们也就不能控制我们自身作为人类独特的东西。

经济决定社会

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制度是为统治精英利益服务的。

但从长远来说,生产为社会关系提供的是一种不稳固的基础,因为我们的生产方式、生产制度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动态的。

在人类历史的某一时点,当社会制度跟不断发展的它们曾依赖的经济或生产基础不再适应时,新阶段就会出现。

短期和分配是实现美好社会的障碍

共产主义所代表的这个美好社会,找到了在社会关系发展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

短缺:资本主义和技术革新

短期scarcity这个问题有时可以看做是个生产问题,即没能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但它也是一个技术问题:我们缺乏充分的技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所需要的东西,而且人类也缺乏能力生产足够多的产品来满足人类的全部需求。

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因为它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超过了以往任何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需要自由市场,但资本家希望垄断。结果就在资本家内部形成恶性循环,资本家彼此竞争,为不断提高生产率,而降低劳动力成本。为提高生产率,他们试图在工人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更多产品,这主要通过技术革新来实现。他们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机械化和去技术化deskilling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因此一个工作可以让工人中的任何一个去完成,而这需要的技术培训很少。

分配:资本主义和社会关系

资本主义的成功是建立在那些从这一制度中获益极少的劳动者基础之上的。

异化alienation就是指与社区的分离,与工作伙伴的分离,与我们制造的产品的分离,最重要的是与我们生产的创造性、动态性、独特的人类潜能的分离。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必然会导致人类价值降低,而且会使人成为商品。革命和美好社会

马克思预言,工人将会通过推翻那些占有现存制度的物质或经济利益却不做任何贡献的人,夺回控制自己劳动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人。

一旦我们通过技术革新解决了短缺问题,美好社会将会通过给予我们控制劳动权力和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来降低或消除异化问题。

变革经济学

第六章我思故我做——权力、权威和社会控制

韦伯与观念的重要性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资本主义需要即使基本需求和需要得到满足依然努力工作的人。

非自由劳动者或奴隶是没有效率,因为强迫他们工作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为了达到高效率和理性规划的目的,工作动机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由于受到外部的强迫。韦伯认为,这种工作态度的转变是新教改革所致,它预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

路德的两个观念,促进这种新的工作态度的产生:所有信徒都受到上帝的召唤和

把工作视为天职。

努力工作和禁欲生活的结果是,新教徒开始富裕起来。

人们工作不是因为他们必须工作,而是因为他们要遵守他们所感受到的上帝的圣召——韦伯称之为新教工作伦理Protestant work ethic。

合法性权力和权威

权力不是像马克思概括的那样仅仅是对生产资料的经济控制。韦伯提出了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一项公共行动中即使参与这项行动的其他人反对依然能否实现自己意愿的机会。

强制coercion是一种被施加者视为不合法的权力。

权威authority的效力要高得多,权威是被施加者认为合法的一种权力。

合法性存在于信者的心中。

传统型权威

传统型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依靠的是“日常生活惯例为每个人提供了毋庸置疑的行为规范”这一信条。

卡里马斯型权威

卡里马斯型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这种权威依赖与领袖的卡里马斯“一种特殊的人格品质,由此这个人被看作非凡的,被赋予了超自然的、超人的或者至少是极不寻常的力量和特质”

法理型权威和科层制

法理型权威rational-legal authority,基础是规则、程序和为了以最有效的方式达到目标而建立的原则。

科层制bureaucracy是一种基于以最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原则上的组织。

度量工作之所以能做到如此精确,是因为它剥夺了尊严——因此,它才又可能清楚地看到谁的成本增加了,谁的成本没有增加。

权力的来源

韦伯把三种类型的资源(阶级、地位和党派)联系起来提出了权力的多维观。阶级class

阶级是一个经济或物质变量。包括两个主要要素:拥有经济资源和在市场中的技术知识。首先,阶级意味着你拥有多少财富。其次,阶级意味着你知道什么和你能做什么。

控制经济资源的人,大多数比控制其他资源的人拥有更大的权力。

地位status、

地位是基于职业声望、道德身份或接近拥有其他权力的人的社会等级。

一个人的地位体现着其权力。

党派Party

党派是指组织起来实现某个特定目标的能力。

观念,权力和行动

理解权力的运作,会启发我们看到我们可能不曾认识到的权力。犬儒主义和绝望是维持现状的工具,但是社会学则给了我们改变原有事物方式的一个重要工具——希望。

第七章自我与社会——现实的社会建构

本章将重点分析认知的重要性、我们所认为的事物是真实的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到我们怎样去思考和行动。我们依据已有的看法去行事,而我们所拥有的看法则是我们关于现实的社会构建的产物。

现实的社会建构包括目标物、知识以及行为准则的建构,他们被我们集体共享。这些被创造出来的产物,会塑造或限制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其结果就是社会互动、集体行动所需要的可预测性及秩序。

建构文化constructing culture

我们缺乏其他动物所具有的复杂本能,我们可以自己作出选择,甚至可以自由进行意志体验。

伴随这种自由而来的问题是,它使得个体的生存变得不稳定起来。

为了使可以给我们提供包护的集体行动便利运行,我们构建出了文化。文化还可以提供我们所期望的稳定性。

文化是我们人类在确定跟自然界以及社会中其他成员之间关系是构建的所有东西的总和,它是我们借以同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的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它包括我们生存其中的社会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过去与现在的产物。

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人类技术

物质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在把人们之间以及把人们同外在环境联系起来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具体到物质文化来说,事物只有在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并存在与一定的社会框架中才有意义。

我们所创造的物质对象,可以引导我们得到特定的结果,但同时又会有一种限制我们意识到可能的替代物的未预期后果。

认知文化cognitive culture:语言、观念、信仰与知识

语言是一种共享的符号体系,其意义是集体持有的。

语言的社会意义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检验词语意义的唯一方式就是看它们在别人互动中的应用。

词语依赖与社会的一致认同。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sapir-whorf hypothesis,一个人所使用的语言会塑造他对现实的感知,并进而影响他的思想和行动。

尽管价值观有助于我们达成文化认同,但它通常是一般性的,并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念和行动是绝对不能分开的。当人们奉行某种价值观念时,我们应该知道是谁、在何种情况下、为了何种目的而奉行。

规范文化normative culture:行为的规则

规范文化是指我们所共享的行为准则。一旦被共享,规范morms 就会为我们提供理所当然的指导,去决定可能作出的行动与互动。

规范使我们的行动变得可以预测,为我们提供秩序的规范,使得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便利。

伦常mores 大规范,它是被集体共享的严格的规范。

习俗folkways是另一种类型的规范,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一般的指引,但在如何遵守它们上允许我们有所变通。

规范很大程度山是无形的,无论是大规范还是小规范,我们几乎都注意不到我们在遵从它们。但当人们违反这些规范时,它们的存在就变得明显了。

建构自我constructing self

社会化socialization就是我们共同创造的世界形塑个体的思维及行动的过程。

社会学家通常认为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自身,主要是因为那些形塑了我们的观念和行动的社会互动和经历。

通过社会化,我们习得我们的文化中适当的思维和行动方式。

社会性别的社会化:学会扔东西

自我和社会

为分析社会和自我在其中的地位对我们影响的程度,我们需要“自我”这一概念。自我self就是构成个体的特征和经验的综合体。它包括我们对自己是谁的认识。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自我”这一概念超出了人的身体所包含的东西。它包括社会纽带关系,这一关系提供了使我们知道我们是谁所必需的背景。

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

我们通过镜子按以下三步知道我们的自我:

1、我们设想我们在他人面前怎样表现——但实际并不知道他们会怎样理解我

们。

2、我们设想他人将会怎样判断对我们的认识。我么不仅试图知道他们怎么看我

们,还试图知道他们是否认可我们。

3、我们根据我们所设想的他人会如何评价我们认为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来判断

我们的自我。

主我和客我

主我I 是行动着的我们的一部分,是对他人态度的机体反应。客我me则规划行动并判断我们接着该怎么做,这是自我社会化了的一部分。

客我做计划,主我行动,然后客我评判。

米德关于自我观点的一个优点就是“有他人在场”。它强调了能动性的重要性。一般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即我们共有的对他人所占据位置以及基于这些位置所期望的行动的认识。

自我不仅是由这些特定的态度【基于我们具体的个体互动】组合构成的,而且是由一般化他人或者我们所属的作为整体的社会群体的社会态度构成的。

当我们发展我们的自我时,我们就从一个没有深植于大的社会结构中的自由流动的行动。转变到了限制我们选择的更富有结构性和组织性的行动。

自我只能存在于同他人自我的确定关系中。在我们的自我和他人的自我之间划不出严格的界限。

社会是一个大的游戏,而社会学的任务就是把它弄清楚,尽力去理解它。作为个体,我们制订了规则并教会他人认识它们。没有规则,就没有游戏。我们必须根据他们的规则来操作,否则我们将终止游戏。问题是,一旦我们制定了规则,它们就超越了我们个体的控制。它们就超越了我们的个体控制。他们会存在于那些做游戏的他人的集体意识中。为了改变规则,你必须改变所有游戏者的观念。这将是一个困难的工作,因为规则被创造出来首先就是为了限制各种可能性的,而改变则意味着允许存在各种可能性。

建构社会constructing society

建构社会介于建构文化和建构自我之间的阶段,是组成社会或社会结构的共享的“现实”概念的发展。第一步,我们建构文化;第二步,文化创造我们;第三步,我们创造的文化开始与我们分离,变成一种背景,我们生活于其中并依赖其作出选择。它提供给我们一种限制可能选择的结构。

社会结构的层次

地位与角色

地位是指我们相对于他人在社会中所占有的位置。

地位意味着权利和义务。即具有一定地位的人被期望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行事,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作为个体是谁,而是因为他们所占有的位置。

角色是指示地位占有者所被期望的行动。我们占有某一地位,就同时扮演某一角色。

地位与位置相关,角色则与行动相关。

在任何社会中,都会有些地位是天生的而且很难改变的,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es。相反,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es则是个体可以选择的或者逐渐占有的社会位置。

无论是先赋还是自致的,那种似乎总是支配着他人对我们的认识,而不考虑我们所占有的其他地位的地位,被称为主导地位master status。

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地位的结合体被称为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群体social group包括一组相互联系的地位和一个表明群体内外的分界线。

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s不太正式,但却是关系亲密、持久的并使我们的整个自我完全融入其中。次属群体secondary groups则相反,他更加正式、关系不亲密、是更加工具性的关系,我们的自我仅有一小部分融入其中。

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教给我们,亲密性并不是我们所有关系中的规范,我们通常更喜欢那种允许我们随意交往的相对匿名性。

制度institutions

制度包括相互联系的社会群体,以及他们的地位与角色,目的是实现某些领域的社会需要。

现代社会有五类重要制度,家庭,教育,政府,经济,宗教。

自我、社会与认识

根据托马斯定理Thomas theorem,我们以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东西为基础去行事。

如果【人们】把情景定义为真实的,那么其结果就是真实的。

托马斯定理对社会有几个主要结果。如果我们与他人共同的思维和行动,我们将会轻松地实现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相信他们能够按期望去做,我们就可以只关注我们所应做的事情而不用担心其他人做什么。

作为个体,我们不能只“创造我们自己的现实”。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的背景中,如果我们不同意或是与他们的集体意识相违背,我们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所建构的结构支持既有的现状。那种结构性的组织,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局限。一旦超出这些范围,就会触犯众怒。

规划我们的世界

从社会到自我:剧本中的生活

具有“自上而下”倾向的社会学家所感兴趣的是,我们的表现受我们的位置所限定的程度。

从自我到社会:拟剧论

作为个体,我们首先创造了社会结构,当发现它被打乱时,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它复原。这种反应表示社会秩序来源于个体的行动,而并非简单地起源于强加给个体的外部社会力量和内部遗传的本能。根据这种“自上而下”的思路规划的社会世界,是我们日常表演的动态结果。我们并不像机器人一样遵守社会的指令,而是主动地、连续的参与到建构的活动中。

理解我们的选择:结构和选择

我们绝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是我们建构了社会,同时通过能动性,我们也可以重构社会。但为了进行这种重构,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是在一条把我们引向某些方向而非其他方向的道路上。我们建构世界,但我们是在我

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中建构世界的。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个体行为,同时,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结构。

第八章“是”的含义——后现代生活

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或社会结构的体现,后现代强调的是我们的社会世界的多元性、相互联结性和全球性特征。

现代思维把现实的性质看做是单一的,并且是可以通过主要运用科学方法的轻言研究去认识。相反,后现代主义则是关于现实的哲学和理论思维。它对现实的单一性质提出质疑,并怀疑我们能用绝对术语去认识有关的现实。它把现实看成是多元的和被社会建构的。

故事:叙事和元叙事

在后现代世界里,我们发现了个人故事或叙事narratives的泛滥。我们讲故事是为了理解我们的生活和我们周围的世界。

处在关于我们自身经验的叙述层次之上的是元叙事metanarratives。元叙事是有关我们讲的关于现实本质的大故事,它可以使我们理解周围世界。元叙事为我们所讲的故事提供了一个总的架构,把它们联结成了一个连贯的整体。

元叙事对我们很有用,因为它们可以提供一种秩序感或者内在一致感。

后现代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没有一个故事能把我们统一起来。结果一方面是社会和人的分裂,另一方面是个体自由和自我认同的扩张。

图像:现实,认识和超现实

选择:消费现实

强制选择selection imperative:选择不仅是一种取舍,更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网络:小世界

全球化

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扩张,使美国和西方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在全世界蔓延开来,从而导致了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出现。

动力的发展使我们摆脱了实践和空间的束缚,并从根本上增加了在本地之外我们与现实的联系。这种变化的一个社会影响是,彼此不一样的人跟那些较少与当地社区联系的人之间出现了更大的分离。

我们的社会网络关注的是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而不是本地和社区,地方文化就这样被分裂了。

赛博化

关注网络并不仅仅是为了向我们证明:我们正在重新定义社会结构和文化。它也

包括对自我的重新定义。我们从孤立的、独一无二的现代性自我,转变到了相互联系的、动态的、后现代自我。

赛博化cyborgization把人、技术和网络结合在一起。使得人类、机器和环境之间的分界线也变得模糊起来。

人们经常说,有一天他们终将成功,变成自我实现的,自我满足的,或者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其他标准。尽管这种观念描述了这样一种暗示着改变的过程。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们还是设想达到一个确定归宿的可能性,他们以一种不变的自我意识为基础。然而后现代的现实则是,我们处于永不停止的变化之中。

跨界:交叉的边界

后现代体现了跨界transgression,我们发现边界是模糊的,这些边界在既定的现实的现代定义中我们认为是不容置疑的。

世界上没有纯正的文化,我们共享、交换、乞求、借鉴甚至偷取别人的文化,而且别人也在这样做。

这种后现代思维方式的一个明显含义就是相对主义relativism。

后现代社会学必须关注行动、建构和选择。它必须使答案能够为人解释,为什么在当下、历史的背景下,我们会有自己的行动和思维方式,并充分认识到那些把我们跟远处的人相联系的网络。它必须让人们能为自己说话。它不去关心提供最终的答案和普遍的社会规律。,而是更关注提供实用的智慧。

尽管后现代性意味着元叙事和完全确定性的终结,但它可能还意味着信念的再生。

第三部分我们生活的世界

第九章联结纽带——家庭

婚姻关系的变迁,是与更广大的社会、经济和历史变革相连的,这些变革影响了故事中的人物对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其所作的选择的认识。

这一章,我们将要考察为了适应更广大的社会背景家庭变迁的方式。首先,我们将概括介绍家庭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这种背景是如何影响我们对家庭的定义的。其次,我们将分析家庭对社会有何作用并分析家庭中的个人,最好,我们将分析我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是以怎样的方式塑成了我们个体的选择,尤其是关于配偶的选择。

家庭结构与历史变迁

从历史上来说,家庭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中心,没见事情都围绕它们开展。

相比起扩大家族网络和资源,爱情在婚姻中所占的分量相对较小。

自从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家庭的迅速萎缩。家庭不再是权力流动的主要途径。

作为一种制度,家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其他社会要素掩盖了。

制度家庭

从传统上来说,家庭一直是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中心;婚姻是建立社会关系的主要途径。

制度家庭institutional family中,家庭是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转换的中心制度。作为制度而言,家庭、经济、教育、宗教和政治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家庭成员地位的结构以及他们的角色期待都是相当清晰的。

千百年来,人们结婚的一个理由是,单个人仅靠他自己的力量去做每件事,将无法生存下去。

伙伴家庭

随着人们离开土地而为他人工作,工作就成了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指家庭之外的领域,在这里,经济和政治成为同家庭相分离的不同制度。家庭则成为私人领域private sphere的一部分。

在大多数工业社会中,以社会性别为基础的隔离领域separate spheres成为了理想化的形式,男人属于公共领域,女人属于私人领域。

伙伴婚姻companionship marriage重视夫妻关系而不是扩大家庭外在的联系,重视爱和情感的支持而不是经济和社会资源的交换。

后现代家庭

后现代家庭postmodern family发展了伙伴婚姻模式,因为它们也是建立在爱情和情感基础上的。但它们缺少了20世纪50年代到时伙伴家庭风行的制度性压力和鼓励。家庭已经成为我们个人身份建构的一部分,因而它也反映了个人选择的多样性。

尽管伙伴家庭强调家庭成员关爱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它建立在女人失去进入公共领域的机会这一基础之上,所以伙伴家庭是不平衡的。

在后现代家庭中,基本的价值观不是团结友爱而是自主,这给了家庭成员特别是女人们在公共领域更大的选择和自由。

后现代渗透家庭postmodern permeable family强调双方共意的爱,共同养育,温文尔雅。因而,后现代家庭比伙伴家庭更有弹性,更能适应一个多变的世界。它们不需要符合一种特定的方式,只要给予我们基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健康即可。

婚姻作为一种地位,它常常是人们通过事先和另一半同居,取得稳定的工作或者开始一项事业,进而积蓄存款,甚至通过孩子而确立的。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婚

姻过去常常在这些投资实现之前到来,而现在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婚姻过去常常是成年人个人生活的基础;现在有时候它却是一个人功成名就的标志。

家庭的外表特征和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不再狭隘地由更大的社会规则所决定。这一事实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是,我们获得了按照自己的选择行动的自由。对我们不利的是,至少在家庭背景下,这破坏了涂尔干所论及的社会整合。我们失去了控制我们该如何行动的社会规范,同时也降低了社会秩序及稳定性。

家庭的功能

家庭的专有定义exclusive definitions of the family关注家庭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家庭是由两个或者更多因血缘上、姻缘上或收养关系组成的群体,并且居住在一起。

家庭的宽泛定义inclusive definitions of family涉及的就是家庭所履行的功能。家庭所具有的两类重要的功能是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功能和个人需要individual needs功能。

社会网络

分析把个人和社会网络整合在一起的三种方式:通过家庭传承社会地位,新家庭的形成,以及家庭的再生产。

社会地位:继承生活机会

家庭出身,是形成我们社会地位的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我们可以终生利用的资源。家庭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把我们嵌入会影响我们获得资源的社会网络之中,自此影响我们的人生成就。

新家庭:平衡同与异

乱伦禁忌incest taboo这几乎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规范。一个核心的社会学假定认为,我们结合在一起比单独的个人更强大。我们可以从其他人的能力、学识、经验和资源那里获益。乱伦则限制了我们和其他人的社会联系。

外婚制exogamy即挑选外族的人结婚,限制跟亲密关系的人结合在一起的共同性。如果配偶被随机选出,我们极有可能不会有共同的语言、价值观、信仰、观点或者规范。所以我们通常都会从自己的群体中挑选伴侣,这就是内婚制endogamy。

再生产reproduction:寻求人口和社会的联续性

在更早的时期,一个大家庭被视为资产或资源,因为家庭农业下的孩子是重要的劳动力资源。现在,太多的孩子则是家庭财政和家庭流动的拖累,他们作为消费者而非生产者。

孩子出生,让他们接受群体的价值观和规范。这是社会的再生产,它对社会的生存来说也是必然的。

我们首先是从家庭成员中学习社会自我,并且明白了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

服从他人的权威。我们学会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

个人需要

生理需要

情感和心理需要

社会结构和家庭选择

伴侣选择

我们的社会地位影响着我们对所爱的人的认识。

我们只能选择那些我们能够联系上的人。我们受家庭,朋友和我们所属组织观念的影响。我们更容易被与我们相似的人吸引。

选择与我们拥有共同社会特征的人结婚被称为同类婚homogamy。包括年龄,种族,宗教和社会阶层在内的四个因素影响了这种选择。

爱情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这些力量促进了我们的选择。

工作与生活兼顾

人们总是发现自己竭力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寻找平衡,而最后往往是工作占据上风。

真正不平衡的是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工作没有为我们留出实践来尽家庭责任。

家庭与变迁

家庭作为公共社会机构的重要性正在日渐萎缩

第十章教育

我们在教育上投入,一方面,我们学到了生活的深层奥秘“真正的大学教育只有一个目标——不是教你学会怎样谋生,而是让你懂得这被物质滋养的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获得了胜任一份好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和文凭。

教育有助于建构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个人成长。但是也帮助构建并维护了社会权力和不平等。

教育与机会

教育在美国历史上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展和制度化的过程。

教育体制随着政治体制变化发展的路线,有助于解释教育是如何成为一项无论公民的支付能力如何所有人都应享有的一种权利。

美国教育体系简史

教育得到拓展和扩大,基于这样一种假定:受教育的公民对于在民主国家从事适当的工作是一个基本要求。

从一开始,公共教育的目标就包括实现个人需要和满足社会需求两个方面。

教育超越了其他一切划分人们等级的方式,成为人们地位的最佳均衡器——社会机器的平衡器。

社会变迁是可能的,社会措施可以解决社会问题。

获得教育权利

理想化的学校是,不管人们的社会背景和出身如何,都能通过受教育而实现流动,而且所有人都同等享有受教育机会。

教育正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其目的在于以能力而非阶级、种族和社会性别这些因素来划分人群。

教育与社会秩序

我们能从教育中得到的益处是社会化、文化传递、职业培训、文化创新和儿童保育。

社会化

通过学校,我们从家庭的私人领域过渡到了社会的公共领域,并且学习作为成员参与者和社会公民所必需的价值和规范。

文化传递

孩子为了在社会中生存,同时也是为了确保社会自身的存在,而学习基本的常识和必要的技能。

正式文化official culture

正式文化就是为了考试而必须了解和学习的。

有一个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掌握的知识库,它对我们集体来说很重要,它代表我们共同的文化,为我们进行变革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正式文化就是我们集体良知的一部分,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部分。

非正式文化unoffical culture

非正式文化是一些不在我们学习大纲之内,但也许对我们的生存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知识。我们既要学会在同辈文化中定位自己,就会接触那些可能不适于正统学习的思想和言行。

学校是一个让孩子学会自立以及同辈群体peer group建立联系的地方。

同辈群体中也通常存在等级性。

职业培训

除了这些一般的文化传递,学校还是学习对将来工作游=有用的知识技能的地方。

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要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掌握不同的技能,而学校则负责为这些不同的岗位选择和培训人才,并在这一过程中教授相应的价值观以

社会学想象力

我读《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前言 米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50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相继发表有《性格与社会结构》、《权力精英》等,《社会学的想象力》则被视为主要代表作。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死后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 《社会学的想象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它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像力”的重大意义。 二、本书的内容 在本书“前景”的第一章中,米尔斯揭示了人们时刻感到社会生活中的陷阱,而为了要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全貌,人们需要一种心智的品质,他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接着米尔斯以9章的篇幅讲解如何才能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他用了正反两种方法,即批判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良风气,避免类似的错误和建构良好的研究风气,提供发挥社会学想象力的平台。 第二到六章,米尔斯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也就是他所说得: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偏向。 第二章——宏大理论。米尔斯对宏大理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作了精细的分析,通过引用原著里面的话和转述再解释其思想,他提出并证明宏大理论家们构建的概念王国排除了人类社会的许多结构性方面,也排除了被人们长期以来正确认识为理解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方面,宏大理论的面具是用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替代了轻松自由的想象力,企图迷惑读者,从而构造一个不切实际的概念王国,而强大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则可以避免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出现这样的缺陷。他告诫我们形成系统性思考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心智习惯,否则易导致对概念的盲目崇拜。 第三章——抽象经验主义。抽象经验主义就是对一种过于强调在具体细节上进行"科学方法"的痴迷——对方法的关注超过了对社会研究本身的关注,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反而被忽略了。米尔斯认为,方法的熟练程度不能够决定研究的价值,相反,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可能是用研究者"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的。 第四章——形形色色的实用性。米尔斯指出社会科学的混乱,既是道德上的,也是科学上的;既是学术上的,也是政治上。在对研究价值的实用性的批判中,米尔斯认为这是一个伦理论题,如果研究者选择的研究问题难以保持价值的中立,难以避免评估偏见,那么这种研究将把社会引向一个难以预计的不利的一面;而"自由主义的实用性"是围绕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但是他们倾向于分散关注点,对事实调查有着天生的癖好,保有对多元主义含混的因果关系的信仰,降低了观察现代社会全貌的可能性。而后来出现的"保守主义的实用性"则将社会学家的关注点与商业紧密相联,他们为经理们的代言人,成为某个独特领域的专家。由于能力、时间、财力、精力及研究的需要,我们往往只研究某一个小的领域,尤其是做田野调查,必定是在一个小的范围进行的。 第五章——科层制气质。米尔斯说,抽象经验主义的技术方法及其科层式的运用,目前一般是结为一体的。并且将会造成一种科层制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者组成了各种学术组织,将独立的个人整合起来,在组织中有明确的分工,一切都被程式化了,以便组织中的个体能够尽快熟悉和掌握它们。学术新手可以在这里接受培训,按照资历排列个体在组织中的地位,尽管你没有任何研究成果,但凭借资历依然能够在组织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层制的危害在于抑制了思想的自由本质,将思想也纳入种种预先设定好的框架之中,因为如果你的思想成为这个组织的"异见",那么你将被驱逐于组织之外,因此拥有科层制气质的组织也是意识形态的工具。 第六章——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主要指的是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的方法在社会学中的应用,社会学的科学化。确切的讲是“僵化的程序”。 在对社会科学中出现的几种流行趋势进行了相当充分的批评之后,第七到十章讨论社会科学的道德建设。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家的理想形象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像力》其主旨,并非探讨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什么,而是追寻一种路径,指明每个社会学家,乃至每个社会科学的学者,为什么应当选择掌握社会学的想象力;假社会学的想象力,他们的使命又是什么。米尔斯批判了一个当今知识分子阶级的社会定位,塑造了他理想中的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 为此,米尔斯在书中摆出了战斗的姿态,在全书的第二至第六章中,他严厉地批判了社会科学中的几种流行趋势。而在第七至第十章中,米尔斯从否定性批判走向了对知识分子本位的寻找,我不得不说,这一次他站到了社会现实的对立面上,他渴望召唤社会知识分子来教化科层制顶峰的领袖和弱智化了的普通大众——一个使徒般的理想。 社会学的想像力是米尔斯战斗的武器,他将其定义为一种视角的转换,即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他认为只有这才能使人认清自身价值,从焦虑与淡漠的陷阱中挣脱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这个价值缺失的时代。同时,社会学的想像力帮助社会学家回归经典的社会分析:关注历史中的社会结构,主旨与紧迫的公共论题和持续的人类困扰直接关联。 而社会学的领域中,显然有一些与传统目标背道而驰的趋势,这种倒退不仅使社会学研究变得无益,在米尔斯眼中,知识分子也将因此被这个无知的世界所消化。 第一种趋势是宏大理论流派,米尔斯对宏大理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作了精细的分析,从而刺穿了宏大理论的面具,宏大理论用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替代了轻松自由的想象力,企图迷惑读者,从而构造一个不切实际的概念王国。

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就完全不能解决关于冲突的问题,因而被米尔斯尖刻地称为“百分之五十只是晦涩的用词;百分之四十是众所周知的教科书社会学”,另外百分之十,鉴于它的含糊不清,很可能被借作意识形态上的工具。 而方法论的登峰造极,则造就了另一不良的趋势,即对“抽象经验主义”的盲目崇拜。他指出,通过对各类研究的简单的加总,绝不可能达成对社会的完整认识,而只是一种奇怪的砌砖成墙的努力。他鄙夷抽象经验主义对系统的研究历史和比较方法的拒绝,也怀疑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信息的缺失和数据的人为修饰。虽然也有人辩解称这种方法论的抑制将助长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专业化的进程,但米尔斯似乎对称为“科学家”不屑一顾,他认为这使他的群体降格为助产婆式的专家。 抽象经验主义对时间、机构和金钱的特殊需求也极有可能使社会科学的研究堕落为一种行政职能,发展出一整套恐怖的科层制体系,并为整个社会的科层化服务。社会科学的学者事实上被称作“学术行政官”,他们组成互相攻讦的派系,排斥独立学者,服务于社会的非民主领域,培养出自身的“合理性功能”并试图创造更广泛的“功能合理性”,他们是十足的权威的工具。而有这样一群社会科学的学者正在变成为某一特定群体服务的实用性角色。学者对“改变世界”的渴望,或是自身理想和价值的缺失,使他们积极投靠社会上层,追逐实用性而非其它。他们研究他们的新主顾们的问题,试图通过“学术”的方式为急需证明其权力正当性的决策层生产“权威”。米尔斯用悲哀但愤怒的语调评价说:“若是说有人正在出卖自己,那就有些天真了,而且也不甚妥当;因为,这种苛刻的词汇只有在确实有东西出卖时,才是妥当的。” 现今时代的社会科学,不再关注人类的多样性,放弃了比较研究,过分强调专业化从而不愿整合社会科学的各个部分作系统化的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抛弃历史,切割历史,狭隘地看待历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作者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他在这本书中解释了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并对那个时代的美国社会学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批判,最后对社会学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和期待。 本书的作者米尔斯是美国社会学家,他是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1916年8月28日,卒于1962年3月20日,他所生活的这个时期正是社会学蓬勃发展的时期,死后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米尔斯对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便是提出了“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概念,他倡导培养和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去洞悉社会现实背后隐藏的社会结构问题。他分析了当时美国的结构、阶层、制度,并以此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他的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的冲突和矛盾,并带有浓厚的价值取向,对后来的冲突变迁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的第一章先从人们的生活入手,描述了现在很多人觉得自己感到生活和眼界受限,充满了困惑。这个现象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关,进入工业社会后,世界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之快对于古时候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而从这个现象,作者就提到了社会学的想象力的重要性。人不应该只着眼于自己生活的表面现象,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被社会影响着,每个个人问题的背后都有复杂的社会结构问题的联系,而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社会结构对于个体生活的影响。作者认为,充满社会学想象力的研究者,在分析社会时会思考三种类型的问题:社会的结构,此社会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此社会中的主流人群是哪种。这三种问题会引导研究者把视角从自己转向更宏观、更客观的社会视角上。社会学的想象力并不仅仅可以用于在研究社会学上,它还可被应用在其他人文科学上,也可用于艺术中,这些文化都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它们洞悉社会现实,传达有利于发展的价值理念,并且在一定程度内可以预测社会发展的前景。第一章中,作者也写到了他写本书的目的,他想确立社会学对于社会文化的作用,强调社会学通过文化形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本书的第二章到第六章是主体部分,主要内容是米尔斯对于美国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批判,标题分别为: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形形色色的实用性、科层制气质、科学哲学。宏大理论的代表是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这种观点中,社

如何培养社会学想象力

如何培养社会学想象力 如何培养社会学想象力基础的涉猎 我一直不赞成上来就说要培养“社会学想象力”,让学生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因为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任何一种视角的培养也必须建立在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一张口说话、一动笔写文字别人就可以看出他是社会学出身,就好比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戴着什么颜色的“有色眼镜”来看世界的,那这时候再说“社会学的想象力”也不迟。 作为一个刚入校的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尽快摸着社会学的边,对社会学略有一点感觉,首先不是要看什么书,而是要对“人、社会及其关系”、“为什么人以社会的形式存在,而其它动物在自然中的存在形式不是社会”、“社会是何以可能的”等问题有点思考。这种思考可以不必很深刻、更不一定很系统(当然能够深刻、系统更好),但通过这点初步的思考,激发起学生自身寻求答案的兴致、兴趣。 人群中的另一个你 接下来,找一本国内的《社会学概论》教材,像高教出版社吴铎老师的《社会学》等,都可以。(在此并不建议先用郑杭生老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因为郑老师的书主要是从社会运行这个角度来对社会构成基本内容进行阐述的,或者说是从动态、纵向

上对社会构成的基本阐述。这种阐述对于略有一点点基础的学生或教科书的编写者、研究者来说是相对新颖、独到的,但个人认为并不适合高考压力下刚解放出来从未接触过社会学书籍的学生。当然读了其他教科书之后,郑老师的教材也是后面的必读之书。)这本教材越浅显、越易懂越好。 先从社会化这部分着手读起,然后依次社会互动、家庭、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区、社会文化;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变迁及现代化;社会问题与控制、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等。也就是从微观向宏观、从静态向动态(后面去读社会学的发展史时讲到孔德的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时也就较容易理解、再读郑杭生老师的教材也就能接受并且可以看出该教材与其它教材的不一样)、从社会常态向社会异态一步步阅读,因为这比较符合常人的思维逻辑习惯。 读完这样一本或几本教材,无论纵向还是横向上,对社会的基本构成内容都有个大概的了解了,同时对前面思考的问题也会形成一点点自己的看法。就算没有找到答案,但我想最基本的东西应该已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或深或浅的轮廓。此时会激发更多的关于社会的思考,如:由自身想到“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责任”,甚至会联想到中外古人的一些对待社会的态度、如何立世等,像中国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时,可以读一下一些国外的社会学教材。如: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学》。 社会学发展史的学习 下一步,就要阅读一点社会学发展史方面的书。上来千万不

《社会学想象力》读书报告

《社会学想象力》读书报告 摘要:《社会学想象力》是著名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九大主旨、两大论题、一个概念和一个治学之道。社会学想象力是贯穿全书的核心分析概念,以这一概念为中心,从社会学想象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它以及如何培养它三个方面来整理自己的学术档案。 关键词:社会学想象力;社会科学;米尔斯;心智品质 米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社会学想象力》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本书主要阐述了“九大主旨”、“两大论题”、“一个概念”和“一个治学之道”。九大主旨分别为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形形色色的实用性、科层制气质、科学哲学、人类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自由和理性、论政治;两大论题是批判美国社会科学几种流行趋势和社会科学前景的建构;一个概念指的是社会学想象力;一个治学之道是指米尔斯的治学实践。九大主旨、两大论题和社会学想象力密切相连,两大论题是通过对九大主旨的论述和分类而得到阐述,而社会学想象力是贯穿全书的核心分析概念。前面的正文部分主要是通过直接表述、举例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来阐述观点,而附录中米尔斯则以他的治学之道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发挥社会学想象力。 一、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什么 米尔斯并没有给出“社会学想象力”这个名词的确切定义,而是贯穿在全文的阐述中。这种做法,可以让我们充分发挥“社会学想象力”来思考和学习这一概念,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认为理解“社会学想象力”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词:心智品质和视角转换。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用信息增进理性,看清事情的全貌,也可以说是人类理性本身在人类事务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这种实质性的理性不仅可以让我们理解个人生活历程与历史以及社会的关系,而且还将对我们置身的社会、历史和我们自身的命运产生结构性的影响力。 社会学想象力也体现为从一种视角转换到另一种视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从最私人化、最直接的个人转换到最不私人化的社会变迁,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获得了对社会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充分认识。也就是说,要了解个人变化,我们要超越个人变化本身来

品读社会学想象力(李康翻译版)

品读《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翻译版)讲解人:葛鹏 地点: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一、作者简介 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25岁获博士学位。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逝世。C·赖特·米尔斯50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被视为其主要代表作。他与人合作编译的《韦伯社会学文选》也被认为是权威译本。米尔斯1962年病逝于纽约,年仅46岁,死后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主要译著和著作有:《韦伯社会学文选》(与格斯合译,1946)、《性格与社会结构》(与格斯合著,1953)、《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 二、本书结构 第一章承诺,米尔斯通过承诺这一章,引出社会学的想像力这一概念,并结合现实对它作了详细解释,阐述了它在现实生活中以及学术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到六章分别是····,这几章是米尔斯所要重点论述的几种久而成习的偏向。我也是重点讲述这几章。最后

第七到第十章以及附论治学之道。米尔斯借助社会学的想像力的观点和思想,详细的阐述了自己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以及政治、治学等各个方面的思想观点和看法,更为深入详尽的阐述出了社会学的想像力的内在本质及应用。我们先来看第一章,承诺。 三承诺 (一)社会学与社会学的想象力 因为我们没有社会学基础,所以要想知道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首先就得明白什么是社会学。按照学者观点,社会学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学科。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简要的说,社会学就是研究人的行为或者行为轨迹的学科。 那么,什么是想象力,米尔斯说,想象力就是从一种视角转换到另一种视角的能力。比如说政治-心理,单个家庭-全球各国,神学院-军事机构,石油工业-当代诗坛。(p7)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群体····· 米尔斯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是社会学想象力,通过他的表述,我把社会学的想象力归纳为,一种人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够有助于我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我们自己又会遭遇什么的心智品质。也就是说,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

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回顾米尔斯的学术生涯时,沃勒斯坦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米尔斯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洞察力的社会科学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将因为其中实质性的具体分析而被长久阅读。但是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很多别的学者。”那么,米尔斯真正超卓于众的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米尔斯和他那个年代大多数的社会学家相比、尤其是与我们这个年代大多数的社会学家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某一个分支社会学领域的专门家,而是有着自己关于社会学的一整套纲领和构想。比如,虽然他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权力新贵:美国的劳工领袖》、《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和《权力精英》等“社会分层三部曲”,自下而上地逐一对二战后美国的各个社会阶层进行分析,但他却并不是一个狭隘的社会分层研究专家;他引介和翻译的《韦伯文选》至今仍被认为是一部“均衡得当”的“精熟”之作(特纳语),但他同样也不是一个狭隘的韦伯研究专家。事实上,米尔斯从未将自己局限于某一个分支领域,以上的研究都从某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对于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纲领和构想,他的抱负在于从整体上来重建社会学,而这纲领和抱负就集中体现在《社会学的想象力》这部名著当中。 《社会学的想象力》(以下简称《想象力》)最早问世于1959年,距今正好整整五十个年头。长期以来,这本书一直被当作这个学科的经典入门读物,人类学、政治学等邻近学科也往往把它列入本科生的必读书目。这一方面提高了它的普及率和影响力,然而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对它的低度理解。一个概念的流行往往就是它自身空洞化的开始,在走上神坛成为经典的同时,“想象力”本身却成为一个不被反思和讨论的概念,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筐”,米尔斯在使用它时原初的含义和关怀则逐渐被遗忘。 实际上,《想象力》如今所取得的经典地位,往往使人们忽略了米尔斯在他那个年代的学术界只是一个孤独的边缘人,是一个不为主流所喜的“异端”。虽然他的《白领》、《权力精英》等作品都是社会学著作中少有的畅销书,但在学术圈内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欣赏,反而被贬斥为“庸俗社会学”,利普塞特和斯梅尔塞就曾经评价米尔斯对于美国的学院派社会学来说“无足轻重”。《想象力》刚问世时也并没有引起米尔斯期待中的反响,像爱德华·希尔斯这样的主要社会学家甚至对它有过十分尖刻的批评。对于米尔斯在体制内的失意,埃尔文·古尔德纳在《西方社会学正在到来的危机》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话:“米尔斯终其一生都没成为正教授;他的‘失败’提醒我们,那些严肃的参与者往往总是那些有能力承受代价的人”。 这些具体的历史脉络,在如今的社会学教科书中已经隐而不彰了。这里自然牵涉到在通常的“辉格党”学术史写作中如何处理知识“断裂”的问题。但是,我在此想要指出的是,事情的复杂之处在于,对米尔斯边缘化的历史处境的了解,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想象力》的写作简单地浪漫化为向主流叫板、挑战风车的个人英雄主义之举。在某种程度上,我更愿意将其看作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美国社会学的批评和反思,米尔斯本人也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举个简单的例子,《想象力》中重点批判的两个主要人物中,“宏大理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米尔斯虽然早在翻译《韦伯文选》时就与之交恶,但是,已有学者的研究指出,米尔斯与帕森斯一样,都深受欧洲尤其是德国社会理论的影响,强调对宏观社会结构的把握,而对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上一代美国本土社会学家过分关注小情境的社区研究感到不满;至于“抽象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拉扎斯菲尔德,米尔斯更是直接在其领导下的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中心担任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劳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社会学课堂上我被分配的任务是读这本书的前景和附录部分,初读《社会学的想象力》,总是感觉到一头雾水,读了半天不知道米尔斯说的事什么意思,这两部分我读了三遍,才正在读懂。这才发现这是一本很有深度的书,于是就坚持读了下去。 读完这本书,第一感觉是米尔斯告诉了我们现在社会科学应该如何发展以更好地担任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家的使命,作为社会学的学习者或者将来的研究者该具备哪些素质、该注意什么。因此这本书不是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专著,而是对学科发展的反思与展望。米尔斯很犀利地揭露批判了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几种研究偏向和社会科学界的腐败现象,强调“社会学想象力”的重大意义。 《社会学想象力》是米尔斯针对他所处时代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提出的“社会学想象力“这一术语。这本书的结构是这样的,米尔斯先后对当时社会理论的四种趋势进行了集中而充分的批判,即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形形色色的实用主义、科层制气质。米尔斯并不是对术语的争辩,他主要的是揭示这四种流行趋势的主要特征。接着,米尔斯对我们应该怎么做研究,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关注人类的多样性;探讨个人胜过、历史和它们在社会结构中交织的问题;坚持理性、民主、自由的原则,不能回避研究的政治意义。总之,米尔斯实际是告诉我们应该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以及关注研究的意义。 我读的时间最长的就是第一章前景部分,在这一部分中,米尔斯从当代美国社会中“个体的困扰”入手,指出“造成这种跌入陷阱的感觉的,是世界上各个社会的结构中出现的似乎非个人性的变化”,普通人感到适应不了如此突然就要面对更广泛的世界,不能理解置身的时代对自身生活的意义,“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信息”,“需要的以及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而这种品质正是全书始终贯穿并论述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接着,米尔斯论述社会学想象力是什么以及重大意义。这种想象力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从一种视角转换到另一视角的能力,……,涵盖从最不个人化、最间接的社会变迁到人类自我最个人化的方面,并观察二者间的关系。它所作的最有成果的区分是“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能建立起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能帮助社会科学研究完成其学术和政治任务。 米尔斯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讨论主题,主要集中在本书的第二到第六章,也就是他所说得: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偏向。 第一种偏向:宏大理论。作者以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为例,转述社会系统的主要内容,以示证明其语言长篇大论的晦涩和难懂。作者认为这只是对概念的组合和分解。由此作者提问?宏大理论是混乱不堪的繁文冗词还是其中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呢?答案是:有价值的东

浅述《社会学的想象力》

浅述《社会学的想象力》 摘要: 米尔斯在书中说道:“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关键词:社会想象力米尔斯社会学界想象力 一、什么是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以下简称《想象力》)最早问世于1959年。米尔斯在当时的体制内是失败的,他一生都没有被转为“正教授”。但是他的这本书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社会学科的经典入门读物,人类学、政治学等邻近学科也往往把它列入本科生的必读书目。这一方面提高了它的普及率和影响力,然而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对它的低度理解。一个概念的流行往往就是它自身空洞化的开始,在走上神坛成为经典的同时,“想象力”本身却成为一个不被反思和讨论的概念,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筐”,米尔斯在使用它时原初的含义和关怀则逐渐被遗忘。 米尔斯在书中说道:“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个人困扰与被提到公共议题中的社会问题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社会结构的整体与成分,其结构背后的特定涵义,以及其在横向纵向中的历史地位。米尔斯认为,这些是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人考虑到的问题。“社会学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的联系,这是社会学的使命与前景。” 可见,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想象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看,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议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心智能力。个人困扰是个体在其直接接触的狭小的环境范围内、在与别人的直接联系中遇到的,是私人事务,让个体觉得“他感到自己珍视的价值受到了威胁”,但其实,很多个人困扰其实已经不是个人困扰,“是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的困扰,是由个人意外的更宏观的结构等因素导致的”。另一方面是以“历史的视角”,个人要“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际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际遇。” 吉登斯在其《批判的社会学导论》一书中说道,“在我看来,它指的是社会学分析过程中几种联系在一起的不可或缺的感受力。要理解由当今工业社会——指最初形成于西方的当今社会——所由产生的社会世界,就必须借助于三种社会学想像力,它们是历史的感受力、人类学的感受力和批判的感受力。”1在谈到社会学的想像力的时候,曾经举了一个喝咖啡的例子:一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但社会学家并不这样看。首先,咖啡并不只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东西。作为日常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咖啡还具有象征价值.有时候更是一种社会礼仪,就像喝酒一样。第二、咖啡中含有咖啡因,理论上算是一种毒品,但是人们却并不认为喝咖啡的人就是吸毒者;第三,喝一杯咖啡使一个人卷入到了全球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中。因为咖啡产业可以为许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样也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基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基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发表时间:2019-04-04T09:13:58.2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作者:刘琳[导读]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米尔斯基于对帕森斯等的宏大理论以及伯纳德.贝雷尔森等的抽象经验主义的全面批判,进而提出新的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米尔斯批判传统社会学对概念的盲目崇拜以及在方法论上的束缚,他认为抽象经验主义在方法上形成科层化,并在成果应用上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 400067) 摘要:《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米尔斯基于对帕森斯等的宏大理论以及伯纳德.贝雷尔森等的抽象经验主义的全面批判,进而提出新的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米尔斯批判传统社会学对概念的盲目崇拜以及在方法论上的束缚,他认为抽象经验主义在方法上形成科层化,并在成果应用上不可避免的带有科层制作用。他力求通过“社会学的想象力”挣脱传统社会学的束缚,在谈及治学之道时引出自己的研究经验过程。基于米尔斯的理论,通过对《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解读,分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关键词:社会学的想象力;研究方法;历史背景 一、选题、议题:视角的转换 社会学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自己研究的领域及问题,研究的问题大多来自研究者的生活,此外还包括一些文献的阅读、他人的经历等。如何将一个自己关注的问题转换成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提到,如果觉得自己所珍视的价值受到威胁,那只能是个人的困扰,算不上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因为自己学习意愿不强而不接受教育,这是自己个人的困扰;如果公众觉得自己所珍视的价值受到威胁,那就变成了公众议题,就有了研究的价值,比如因为教育机会的不公平而无法接受教育,这就属于公众的议题了。社会学研究如何将个人的困扰变成公众的议题,换句话说,我们如何去探究表现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内涵。研究者在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后应该试着去联系社会背景,将其置于社会情景中思考,将问题化小为大,思考生活中的小问题在社会中是否是常见的、普遍的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值得研究员花时间去研究的,作为社会学的研究者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还应有自己对事物的基本判断。 米尔斯提到,运用社会学想象力的基础在于区分出“困扰”和“议题”。同样,这也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社会学研究的是多种情景下的关联事物。这里涉及了一种研究思维—视角转化,进一步将视角转换分为与现实的联系和思维转换的能力。思维的转换包括了联系现实、“举一反三”。联系现实,是基于社会学家对“社会”的重要性研究,研究问题有了“社会”这个大背景才具有意义,才能从个人情景中跳跃到公众背景下。“举一反三”,研究问题的来源包括阅读他人的文献,从别人的研究问题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包括用新理论解释旧问题、新的研究方法验证旧问题、旧问题的新变化等等。 二、调查方法的选取:避免抽象经验主义 社会学研究还注重调查方法的选取与具体应用。社会调查方法的选取在于社会研究本身,研究的问题、调查的对象不同,社会研究方法的选取也不同。按照米尔斯所说,抽象经验主义更关注科学哲学,而不是社会研究本身,他们的研究有一套系统的、成规的方法体系,研究问题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省时省力。抽象经验主义者偏向于个体主义,无法联系社会结构。但事实是,社会学研究关注社会运行,离不开对社会结构的解读。以怀特的《街角社会》为例,该书是怀特对一个意大利贫民区的社会结构的探究,采用实地调查法深入调查对象的生活,了解最真实的生活。怀特了解科纳维尔的社会结构是一种等级制度的社会,他选用深入实地研究的方式,通过熟人介绍,以“自己人”的身份融入到群体中,参加他们的俱乐部、政治活动,从活动中感受调查对象的行动以及社会结构的特点。怀特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自己的调查进行调整,反复回到调查地感受变化。 怀特赋予了调查研究灵魂,他注重社会研究本身,对调查对象的认识不仅仅是作为工具,研究的目的也不知识为了将知识上升为科学哲学。作为社会学者,选取社会研究方法的灵魂在于,研究者对研究本身的重视,方法的选取充分考虑研究问题的社会背景以及调查对象的特点。因克尔斯在“现代人的研究”中,看到现实中的“非理想”因素,研究“工厂工作经验对现代化的影响”,一步步排除其他因素,根据实际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实验组与对照组。这一经典的研究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启示在于,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方法的选取应符合现实的情况。 三、调查过程中的“价值中立” 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不同,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可重复性,其研究的过程是可以被复制的,研究的结果可以被检验;而社会科学具有不可重复性。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社会”与“人”,调查对象是具体的人。人具有主动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情有不同的想法,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中对同一事情也具有不同的看法。这样,在具体的社会调查过程中,针对调查对象搜集来的资料是不具有可重复性的。社会调查员作为社会人,其本身对调查的事物就具有一定的看法,在调查过程中很容易带入自己的情感。而研究要求科学的逻辑性与严谨性,要保证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提到,在调查研究中,要尽量保持“价值中立”,韦伯也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过社会研究者要“价值中立”。所谓“价值中立”,通俗地来说就是研究者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不能带有自己价值观、世界观去完成调查。在怀特的《街角社会》中,怀特将自己融入到“街角帮”,以他们的“身份”过着他们一样的生活,怀特参与他们的活动,但是不去影响他们的生活。怀特尽量扮演一个“观察者”的身份,保持自己的“价值中立”,不去破坏或者改变调查对象的生活。 四、调查结论:实用性与科层制 结论部分往往是论文撰写的重点,结论部分体现了自己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写作者会给出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在研究主题选取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自己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考虑自己研究的价值。在主题选取的过程中,研究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用性,研究的结果就有可能用于去解决某一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关注社会与人,关注社会问题的存在并且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社会的主体是人,所以社会学的调查就在于对人的关注。那么社会学研究者研究的主题就要贴合时代的要求、切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社会学调查的结果具有多种多样的实用性。

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想象力与文化自觉 【摘要】: 社会学是一门以理论来解释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学科。本文分别论述社会学想象力与文化自觉的概念,以及社会学想象力的培养方式,并且选取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认同为角度,阐释如何看待文化认同这一概念,最后得出社会学想象力对文化自觉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社会学想象力、文化认同 一社会学想象力是社会学的内在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以理论来解释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学科。学科创立之初,孔德、马克思、韦伯、斯宾等人都为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的运行方式阐释出了独到的见解。社会学研究以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见长。 社会学想象力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米尔斯这样定义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应该培养一种可以洞察这个社会本质并找到某种满意的解释与启发的想象力。社会学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我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我认为,想象力研究是社会学研究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社会学想象力对不同的个人在自身成长发展与其外在作用方面都是有意义的,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人,能够以自身独特视角了解外界,并且能够清新的认识日常经历,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米尔斯曾提出过,所有的社会学研究都是在经验层次基础上的研究,因而,所有的社会学研究都离不开对历史的研究,历史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甚至是全部。这便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全面的看待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除此之外,社会学想象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内涵:社会结构的视角。米尔斯把社会结构的视角看作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基本工具,利用社会结构的视角,人们能够区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与“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议题”。米尔斯认为,“社会学想象力正成为文化生活的主要共同尺度和特征,这种心智品质可以在社会科学和心理学中发现,但它远远超出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这些研究,”因此,历史的结构的视角应该被运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亦或是政治学、美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中都应该被广泛运用。 二如何培养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想象力的培养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经验到理论,从个别到一般,从单一到复杂的过程。培养社会学想象力,可通过以下途径:跨学科学习、建立学术档案和培养历史、结构观。跨学科学习需要我们意识到:我们研究所依据的材料、概念和方法,要综合学科知识来阐明问题,防止单一学科的理论专业弊端。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学好社会学要求,理解政治经济法律知识,突破社会学学科限制。此外,米尔斯认为培养社会学想象力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个学术档案,多读书,多思考,多记录。比如说,我们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要认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内容,具体内容:米尔斯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讨论主题,主要集中在本书的第二章到第六章,也就是他所说得: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偏向。下面介绍的是5种偏向和读后感,第一种偏向:宏大理... 米尔斯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讨论主题,主要集中在本书的第二章到第六章,也就是他所说得: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偏向。下面介绍的是5种偏向和读后感, 第一种偏向: 宏大理论。作者以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为例,转述社会系统的主要内容,以示证明其语言长篇大论的晦涩和难懂。作者认为这只是对概念的组合和分解。由此作者提问?宏大理论是混乱不堪的繁文冗词还是其中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呢?答案是:有价值的东西有,不过埋藏得很深,不过总是说了点东西。因为问题变成:当宏观理论中排除所有妨碍理解其意义的东西,能够看到可以理解的内容之后,那么,它说了什么呢? 我们不敢妄下结论和判断,但是我们可以从宏大理论中发现一些让我们有点迷惑的问题:当社会均衡存在,以及与之匹配的社会化合控制手段齐全时,怎么还有人不守规矩呢?这是帕森斯没有回答的问题,原因在于他静止的看待问题,无法解释社会变迁,也就是说没有历史观的思维方式?迷惑二:是什么东西把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呢?答案不止一个,那是因为各种社会结构的统一性程度和类型有深刻的差异。实际上,根据不同整合方式我们可以

构想出不同类型的社会结构。而在帕森斯的理论中,过分强调共享价值的单一效果,缺乏系统系的经验研究,当我们把这种宏观理论放在历史的真实上,会发现该理论的概念是多么无关痛痒。 不过,总而言之,不存在什么能让我们理解社会结构的统一性的宏大理论和普遍的体系,对于古老的颇为恼人的社会秩序问题,其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 第二种偏向: 抽象的经验研究。抽象的经验研究是对方法论的抑制。研究抽象经验主义的问题是固步自封在阐述、解答问题的武断认识中,仅仅局限于程序式的研究步骤中。就其研究结果而言,经常堆积成繁多而琐雪的细节上,却对这些细节形成一定规范形式缺乏足够关注;事实上,这样的研究忽略了任何值得研究和确信的东西,除了形式,什么都没有。简单说,抽象经验主义者们所做的,就是将他们目前所假定的那种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式的教条主义方法)奉为唯一的科学方法。而这种方法严格限定了人们所选择研究的问题和表述问题的方式,简言之,方法论似乎决定了问题。他们仅仅基于对方法的运用,而不考虑其问题、内容和领域。或许我们可以说,由于此类研究花费昂贵,对于经验主义者而言,在研究时常常考虑提供经费利益集团所关心的问题,这些利益集团的问题是分散且大量的。对此类研究的简单相加的总和,绝不可能达成对于国家的阶级结构、地位和权力的完整认识。就学术而言,这些流派代表了古典社会科学的退却。他们退却的手段是对方法和理论进行过渡渲染:而其主要原因则是它们与实质性问题没有紧密联系。假如真的只存在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高高在

运用社会学想象力分析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资料

运用社会学想象力分析现在大学生就业难 问题

精品资料 运用社会学想象力分析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党和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社会各方面应有力配合,积极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把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学 前言: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走向“大众化”,目前,大学生就业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本科毕业生到技校“回炉”的现象。在当前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上,技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比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还要高一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比较严峻的形势。大学毕业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社会性问题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一大学生数量过剩,供过于求。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全国每年仅招收20多万大学生。到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也只有108万。自从98、99年大学扩招以后,到了2003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已经达到380万,2004年突破420万。而200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已是599万人。这样一个无限制的扩招,使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而且更主要的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大学生数量剧增,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000万,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算,每一个经济增长1%带来80~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还有近1000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二,大学生不能正确地了解自己 首先是自身的素质,现在的大学生受以前的思想的影响,给自身定位颇高,对有些岗位不愿意做,其实针对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有很多岗位已经与原来的工作内容有很大差异,但因为受传统观念影响,高学历的人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岗位,低学历的人又不能适应这样的岗位,造成科技与人才的浪费。比如在现在的招聘会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拿着简历投很多家单位的多个岗位,这看起来相对增加了我们的就业成功几率,但很多时候这些简历的投放都是无效的。我们应摆脱这种盲目的状态,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自己适合哪类工作,哪些岗位。投放简历前,我们应问问自己,我期望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我为什么要找这份工作?我的能力、性格等是否胜任这项工作?明白了这些问题,很自然的就会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应聘,也会大大地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因为是有明确方向的,去应聘的是自己最期望得到,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其次,在专业方面的专业技能欠佳,现在的大学生缺少经验。“大学生职业能力欠缺”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形成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就业鸿沟。因此,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就迫在眉睫。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最先要提出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在文中回答说,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界,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的全貌。米尔斯是一位注重历史社会学的学者,他曾提出过,所有的社会学研究都是在经验层次上的研究,既然这样,所有的研究都离不开对于历史的研究,历史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甚至是全部。所以米尔斯强调在历史上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就如他的那个著名的例子一样的,喝咖啡表象了什么?吉登斯将它所意涵的概念归结如下,首先,喝咖啡并不只是一种提神的东西,它作为我们日常的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还具有象征价值。第二,喝咖啡远远不止“喝”那么简单,咖啡是一种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对大脑有刺激的作用。许多人和咖啡是为了提神。第三,某人喝了咖啡就等于卷入了遍及世界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关系。第四,饮用一杯咖啡的行为足以推定过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它的存在牵涉到了西方曾经对于南美和非洲的殖民。最后,咖啡还是当代许多关于全球化、国际贸易、人权和环境破坏的争论的焦点。利用米尔斯的视角,这样的一件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却牵涉了如此多的社会问题。 这不正是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米尔斯这样认为,当今的社会学的基本框架是由宏大理论和抽象的经验主义的方法和各类流派委之以的实用性构成,这是一个经典的传统的结构。但是由于历史运用古板,科层制的泛滥,这一体系在今天看来显得死气沉沉。在书中,米尔斯是作为一位批评家出现的,他就宏大理论对概念的盲目而偏执的崇拜是理论脱离了普及和明了,成为了臃肿的艰涩的概念。着迷于试图在宏观上解释一切的理论家们,利用规范性结构扼杀了自由的想象力。在这一点上对于帕森斯这位集大成者予以了不留情面的评价外,也对其理论的修正者们提出了尖利的质疑,比如默顿对于宏大理论进行修正后提出的中层理论,推翻功能普遍性假设的多功能分析,也只能按照一定的路线和框架对经验事实进行解读。 米尔斯提出了三种类型的问题来说明社会学的结构是怎样考量社会的。一、一定的社会作为整体,其结构是什么?它的基本组成成分是什么,成分之间如何联系?二、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该社会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对于人性的整体进步,他出于什么地位,具有什么意义?三、在这一社会这一时期,占主流的是什么类型的人?什么类型的人又将逐渐占主流?社会各方面对“人性”有何意义? 经验主义在回答上述问题的时候,应当证明的问题是“怎样的抓取事实”而不是为事实所淹没;怎样使思想和事实紧密联系在一块而不是使思想脱离事实。这是米尔斯对于经验主义的批判。 米尔斯将宏大的理论视为,在句法上浑浑噩噩,对语义学业茫然无知。定义的目的是让争论能集中在事实上,好的定义的应有结果是把术语的争论转变为对事实的不同看法,从而掀起进一步研究的恶所需的争论。但是现有的理论呆板的限于高层次的抽象,以致他们所构造出的“分类体系”,以及他们构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