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型铸锻件行业“十二五”规划_清晰文字版

大型铸锻件行业“十二五”规划_清晰文字版

大型铸锻件行业“十二五”规划_清晰文字版
大型铸锻件行业“十二五”规划_清晰文字版

最新

大型铸锻件行业“十二五”规划

(清晰文字版)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中信重工世界最大18500T 油压机(上)

及世界最大520T 铸件压机活动横梁(下)

大型铸锻件行业“十二五”规划

一 前言:

大型铸锻件制造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既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性行业,也是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更是我国国防建设必需的行业;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行业,也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大型铸锻件行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大型铸锻件产品是电力、冶金、石化、造船、铁路、矿山、航空航天、军工、工程等装备的基础部件,其经济带动性强,辐射作用大,是产业链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大型铸锻件在重型机械设备,冶金业中的轧钢设备,电力工业中的发电设备,兵器与航空航天工业,石油、化工、舰船制造、机车车辆等装备中广泛使用。大型铸锻件是重大装备典型的关键零部件,既可独立作为各行业大型设备的备品备件,如轧钢机用热轧支承辊,冷轧工作辊,火力发电机组用无磁性护环等,又可以作为各行各业重大装备的重要受力部件,如火力发电机组中汽轮机高、中、低压转子,汽轮机缸体、水轮机大轴、转轮体,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核反应堆压力壳,飞机用镍基合金涡轮盘等。

重型机械行业深化改革,艰难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跨入新世纪以来,重型机械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呈现稳步快速发展态势,工业总产值增幅每年都在30%左右,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一年一个新台阶,不断创造历史新高。大型铸锻件分行业在“十一五”前三年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给大型铸锻件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危机的不断加深而越发严重,冶金行业成套产品与配套件市场严重萎缩,部分企业增速减缓。

大型铸锻件行业在“十一五”期间重型机械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2006年,一重集团公司建成150MN自由锻造水压机;2007年,二重集团公司建成160MN自由锻造水压机,并在国家大飞机建设项目的带动下,经国家批准建造800MN模锻液压机,设备预计2011年投产;2008年,上海重型机械厂建成165MN自由锻造油压机;中信重机的185MN自由锻造油压机预计2010年

建成投产。以上重型锻压设备的陆续建成,大大提升了我国大型、超大型铸锻件生产能力,可望彻底改变我国大型、超大型铸锻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中国一重投资23亿元建设世界一流的铸锻件生产基地,新增100吨电炉、160吨钢包精炼炉及150MN水压机等重型设备,预计到2010年,将年产钢水50万吨、年锻件24万吨至25万吨、年产铸钢件6万吨至7万吨,其生产能力等级将会达到“7654”的世界一流制造目标,即:一次性提供钢水700吨、最大钢锭600吨、最大铸件500吨、最大锻件400吨,吨位等级产量达到世界第一,解决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对大型铸锻件的需要。可以生产以大型热壁加氢反应器、煤液化反应器为代表的重型容器,以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蒸发器、稳压器为代表的核岛设备,以三峡叶片及高中低压转子为代表的大型发电设备铸锻件,以特大型锻钢、铸钢轧辊为代表的工矿配件等大型铸锻件。

中国二重通过改造,新增150吨钢包精炼炉、160MN自由锻造水压机等大型设备,拥有中国最大的碱性酚醛树脂砂造型系统,企业现已具有可一次性冶炼浇注800吨级优质钢液、一次性浇注单重500吨级以上铸件、600吨级钢锭、300吨级锻件的能力。中国二重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立足于国家综合实力的充分体现,着力推进“一个中心(成都研发中心)、两个基地(德阳制造基地和镇江出海口基地)”建设,通过自身发展和对外合作,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快速提升了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成套、成线的研发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和制造能力。

上海电气重工集团在已有能力和资源基础上,以闵行和临港制造基地为基础,优化产业结构,突破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制约,整合核电设备原材料生产与核岛主设备制造等优势资源,形成相对紧密的核电产业集团。闵行基地热加工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将全面满足AP1000大型铸锻件向超大、超重、高技术发展的要求,实现压力容器、蒸发器、稳压器、堆内构件、主管道等核电主锻件年产5000吨的能力。临港基地形成具有承制年产2套1000MW级压水堆的核岛主设备(压力容器、蒸发器、稳压器等)、1700MW第三代压水堆常规岛半速机组和195MW高温气冷堆压力壳、蒸发器等关键设备的能力。

太重十二五期间瞄准打造国际一流的重型装备集团这一目标,加快实施进入“四个领域”,即:新能源(风电、核电)、高速铁路、煤化工装备和环保产业领

域。主要依托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高速列车轮对组成关键件国产化项目、重大技术装备大型铸锻件国产化研制项目、风力发电设备项目、大型露天矿半连续开采工艺成套设备项目,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与技术提升。

“十一五”期间大型铸锻件行业技术取得显著进步。以CPR1000为代表的二代加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整套锻件已经实现首台套的制造,个别企业实现批量制造;以超超临界高中压转子、超纯净低压转子、超临界汽缸等为代表的火电铸锻件已完成首件试制,部分产品已实现批量化制造;以AP1000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铸锻件,已有个别产品实现了首件制造,例如:AP1000锻造主管道等。在大型化方面,实现了5000mm轧机用特大型铸件400吨级(净重480吨)、特大型锻件200吨级(净重226吨,使用钢锭450吨)的制造;实现了核电常规岛发电机半速转子300吨级锻件(净重226.4吨、锻件重量320吨、使用钢锭560吨)的首件制造等。钢锭大型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完成了300吨级、400吨级、500吨级钢锭的跨域,目前最大钢锭达到580吨,制造能力达到世界水平。

二 现状与差距

(基本情况、“十一五”规划预计完成情况、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差距);(一)“十一五”规划预计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大型铸锻件行业集中核心技术力量,把核电铸锻件研发作为技术开发和创新的重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特别是围绕二代加和第三代核电铸锻件的国产化研制,从冶炼、锻造成形、热处理、机械加工、焊接、无损检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突破性的攻关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和诀窍的专有技术。一重实现批量制造二代加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整套锻件,二重实现首台套的制造与部分锻件的批量制造,二重生产的核电管板等关键零部件的质量合格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至今,一重、二重已经交付和正在生产的核电设备材料涵盖C P R1000所有锻件。第三代大型核电铸锻件也实现了单件产品研制的突破。例如:一重研制成功A P1000核电蒸汽发生器锥形筒体锻件,二重2009年底率先在世界上成功完成了A P1000锻造主管道试制件的制造。

“十一五”期间大型铸锻件行业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取得丰硕成果,针对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对大型铸锻件国产化的迫切需求,开展的“大型火电机组关键铸锻件制造技术研究”等项目工作,开展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克多项关键制造技术,10%C r型高中压转子、3.5%N i C r M o V超纯净低压转子、9%-12%C r型汽缸体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高低压复合转子 、12%C r型汽缸体等产品已成功生产。一重、二重等企业10%C r型高中压转子、3.5%N i C r M o V超纯净低压转子和9%-12%C r 型汽缸体实现了小批量制造。

“十一五”期间冶金设备铸锻件与备件制造方面也取得显著进步。例如:一重2006年成功浇注净重480吨鞍钢5500m m宽厚板轧机牌坊(长15910×宽4671×高2200m m5包合浇);中信重工采用10炉冶炼6包合浇的方式一次性组织829.5吨精炼钢水,成功浇铸了毛坯总重达520吨的油压机上横梁(长11950×宽3800×高4590m m),这是目前世界上一次组织钢水最多的特大型铸钢件。二重成功制造226吨5500m m宽厚板轧机支承辊(使用钢锭450吨)。在石化容器制造方面,一重2008年制造了1600吨加氢裂化反应器(长度:46337×直径5373m m),该设备为在企业出厂前最重容器。二重“十一五”期间大型容器制造方面取得加大进步,随着重型容器一期的逐步达产与二期改造的完成,千吨级重型压力容器的制造与批量制造成为可能。

“十一五”期间大型模锻件制造技术有了显著提高,以大运飞机约1m2钛合金整体框为代表的模锻件相继制造成功,标志着大型模锻件制造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二五”期间随着800M N大型模锻压机、200M N模锻压机的相继建成投产,相信,模锻件大型化与制造技术会有更大提升。

随着船舶吨位的巨型化,船用铸锻件制造技术进步明显,90机型与98机型锻件实现了首件或部分批量制造。其它方面,中信重机2008年成功浇铸世界最大球磨机齿轮(Φ7900×12000m m、375吨钢水)等。

(二) 国外技术发展趋势

世界上大型铸锻件的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欧洲和中国。日本每年锻件生产量在75万吨左右,韩国产量在90万吨左右。国际上在大型铸锻件生产制造方面处于先进水平的企业主要有日本制钢所室兰制作所(J S W)、日本铸锻

钢公司(J C F C)、日本的神户制钢、韩国的斗山重工(D O O S A N)、法国的克鲁索(C r e u s o t-L0i i i r e I n d u s t r i e)等。据大量的市场调研和相关资料介绍,以上国外厂家,不仅有先进的装备,还有先进的工艺技术,在大型铸锻件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各自的主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日本制钢所(J S W)室兰制作所整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具有制造1000M W以上能级核电站压力容器的能力和技术,装备有100t电炉、120t超高功率电炉、150吨钢包精炼炉(3台)、100吨电渣重熔炉、80/100 MN水压机(240t-m操作机,带激光测长)、120MN专用筒节油压机等重型设备,最大钢锭生产能力为600吨。J S W2006年锻钢产品产量为8万吨,2007年为7.7万吨,2008年达到8万吨t,2009年达到9万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12万吨。自1970年至2003年底,共生产各种等级的核电压力容器、蒸发器和稳压器等产品的封头、法兰、筒体等大型锻钢件1320多件。日本制钢所(J S W)室兰制作所具有制造百万千瓦级以上核电站压力容器的能力和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掌握了大直径筒体的体外锻造技术。1986年,采用钢包精炼炉生产了第一支600吨钢锭,且钢中P、S、S i、M n及微量有害元素含量极低。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发了带接管段筒体的锻造工艺技术。2000年,核电容器的封头和连接法兰采用整体锻造工艺技术进行生产,使封头制造工艺得到优化,也增强了核电装备的安全性能,同时大大缩短了制造时间,节约了大量的材料和能源、制造成本。

日本制钢所(J S W)室兰制作所能成熟生产600吨钢锭(已生产过64支600吨钢锭,600吨钢锭平均直径4130mm),130吨超低碳不锈钢锭,最大锻件350吨,最大不锈钢锻件210吨、最大铸件430吨。2000吨级加氢反应器。200吨锻钢支承辊。生产12%Cr超超临界、超临界机组高中压转子、超纯钢低压转子、缸体;1000MW级大型核电机组铸锻件;燃气轮机轮盘、叶轮;风电叶片、主轴、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高低压复合转子;超导发电机铸锻件;2000吨级加氢反应器;包括高铬轧辊在内的各种优质轧辊;模具材料;轧机用大型机架、轴承座;氢合金;垃圾处理设备等。

日本铸锻钢公司(J C F C),1970年由新日铁和三菱共同投资。主要设备有:100吨电炉、150吨钢包精炼炉(3台)、90吨VOD炉、80/100 MN水压机(240t-m

操作机,带激光测长)等。主要产品及份额为:发电站用汽轮机转子公司总产量的54%,重型组合曲轴和其它一般锻件占总产量的16%,轧辊占总产量的17%,其它用于各种工业设备的一般锻件占总产量的13%。技术水平:最大能够生产510吨超纯钢钢锭。最大锻件300吨,最大铸件330吨,最大不锈钢铸件150吨。可生产高铬轧辊,1000MW级的核电铸锻件,600MW级及以上的超超临界机组火电铸锻件,联合循环机组高中压整体转子,IN 706燃气轮机轮盘,超纯钢燃气轮机叶轮,大型船用曲轴、传动轴等。2006年锻钢生产为4.9万吨,2007年为5万吨,2008年到2010年维持这个水平。

日本神户制钢所最大钢锭生产能力为500吨。主要产品结构为:柴油机曲轴占总产量的55%,船用螺旋桨轴和中间轴占总产量的15%,轧辊、模具、压力容器等其他产品占35%。其中神户制钢生产的中速发动机整体曲轴和低速发动机组合曲轴占了整个世界市场份额的40%。 2006年锻件生产为8万吨,2007年为8.2万吨,2008年达到8.6万吨,预计2010年达到11.5万吨 。投资计划之后锻钢生产能力将从目前的每年8.6万吨 增加到每年12万吨,低速柴油机组合曲轴的生产将从每年360根增加到540根。

韩国斗山重工集团(D O O S A N)生产能力世界最大,2007年锻件产量为12万吨,2008年达到14万吨,最大钢锭生产能力为500吨。拥有120吨电炉,85吨电渣炉,155吨钢包精炼炉,130M N压机(400t-m操作机)等重型设备,斗山重工的钢水全部要经过钢包精炼,因此钢水的纯净度很高,对于较大型的钢锭全部采取真空浇注。斗山重工是继日本制钢所、日本铸锻钢和神户制钢所以后,在世界上能够生产500吨大钢锭的又一个大公司。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电站整体低压转子用超纯钢,牌号为3.5%N i C r M o V,化学成份:P<0.004%,S<0.002%,S i0.02%,M n0.02%,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类低压转子钢的最大钢锭已达到500吨,用于制造1000M W核电低压转子锻件,交货重量为170吨,直径大约Φ2700m m左右。在压力容器的制造上(包括核电站用反应堆压力壳、化工加氢反应器)也有很强的实力和业绩。

克鲁索锻造曾是世界有名和法国最强的核电锻件生产企业。被E s s o r集团公司收购后更名为克鲁索锻造,与同时被收购U.I.G.M工厂组成S f a r S t e e l l公司,新公司可完成包括核反应堆在内的大型核电设备从原材料到加工组装一整套制

造过程,能够生产1300M W级核反应堆成套的铸锻件,形成强大的核电设备的制造、加工和组装的成套能力。其中世界大型核电锻件市场的占有率为40%。石油精炼器大型锻件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为28%。主要产品有核电压力容器、蒸发器、堆内构件、主管道及常规岛汽轮机转子,大型石化精炼反应器、加氢反应器等。该公司以生产下注钢锭和空心钢锭见长,特别是空心钢锭技术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

近年国外同行都在积极应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 S W斥巨资进行更新改造,法玛通并购克鲁索等都是具体应对举措。

(三)国内大型铸锻件行业主要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改等情况

我国能够提供大型优质铸锻件的主要企业是一重、二重和上重。2007年一重锻件产量11万吨,二重7万吨,上重5万吨。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国内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在技术水平方面,中国企业也有一定差距,部分大型、复杂铸锻件尚未攻关成功,只能依靠进口。在生产能力上,也无法满足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如火电设备汽轮机、发电机每年需要的转子几百根,前几年80%以上都依靠进口。我国重型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大锻件制造的材料利用率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锻件材料利用率为50~55%,而韩国为60~65%,日本则高达70~75%。这主要是由于锻造工艺的落后和零件分体锻造比例较多导致的。

为了满足和适应我国核电发展战略,尽快突破大锻件制造的瓶颈,国内一重、二重、上重都已经进行大规模的系列化改造,建造新的大型水压机和锻造操作机,提高我国大型铸锻件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国家核电发展战略需要和加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操作机的配备,锻件的形状精度有望得到良好的控制,锻造节奏将大大加快,锻造过程加热次数有望减少,这将有助于减少后续机械加工工作量、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省能源和避免由于多次加热而导致的晶粒粗大等内部质量问题,同时也对有操作机条件下的大锻件成形制造工艺的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

1一重“十一五”期间技改、技术进步情况及“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一重确立了“成长持续化、管理集团化、市场国际化、技术

产业化”的“四化”发展战略目标,明确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地域性战略布局,即在富拉尔基建成世界一流的铸锻钢基地,在大连建成世界一流的核电石化容器制造基地,在天津建成世界一流的成套设备基地。

一重“十一五”期间在炼钢方面新增100吨电炉和160吨钢包精炼炉及6个350吨真空铸锭室,在锻造方面,新增150M N水压机(配630t m锻造操作机)、新增筒节轧机,12500吨水压机配400t m锻造操作机;在大型轴类件热处理及机械加工方面,新增2台400吨重型卧车,新增2台300吨重型卧车等重型设备。基本能力目标为到“十一五”末期,通过技术创新,使一重制造等级达到“7654”,即一次提供钢水700吨,最大钢锭600吨、铸件500吨、锻件400吨;为把富拉尔基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铸锻钢基地、大连棉花岛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核岛主设备及大型石油化工容器制造基地、把天津滨海基地建设成为重型成套装备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大型成套设备技术总负责和系统集成,并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重大技术装备新领域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一重“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重大装备专项”3个课题,即“大型铸锻件制造工艺-大型高质量铸件的材料冶炼与成型控制技术”、“大型铸锻件制造工艺-大型铸锻焊件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大型铸锻件超声波自动检测技术”,并作为合作单位参与了7项课题。

一重“十一五”期间核电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研究成果显著,二代加核电锻件已实现批量生产,第三代A P1000核电锻件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备年产5套核电压力容器批量生产能力,并形成稳定的生产线;常规岛低压转子研制工作正在进行中;大型先进压水堆重大专项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完成堆内构件制造技术试验室研究,并开展工业性试验;研制成功A P1000核电蒸汽发生器锥形筒体锻件。

火电大型机组铸锻件制造技术,具备年产300M W以上转子240支的产能和技术。超超临界机组超纯低压转子和12%C r转子研制成功,掌握水电大型机组铸锻件制造技术,具备年产5套700M W以上机组成套铸锻件的产能和技术,大型上冠、下环可批量生产。

大型轧辊、石化容器、曲轴曲拐等已可稳定批量生产。 五米轧机支承辊研

制工作正在进行中;国内最大管壳式大型换热容器研制成功;90机型用曲轴试制认证完成。

一重“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目标是:继续强化四大支柱-大型铸锻件、冶金设备、石化设备、电站设备,延伸产业链,统筹配置资源,走成套化和批量化道路,向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迈进。

2二重“十一五”期间技改、技术进步情况及“十二五”发展目标

近十年来二重集中公司的核心技术力量,把核电铸锻件研发作为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的重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特别是围绕二代加和第三代核电铸锻件的国产化研制,从冶炼、锻造成形、热处理、机械加工、焊接、无损检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突破性的攻关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二重知识产权和诀窍的专有技术,已经在批量制造二代加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整套锻件。仅2008年至今,二重已经交付和正在生产的核电设备材料涵盖C P R1000所有锻件。特别是今年5月,二重成功地锻造出我国第一支E P R1000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发电机半速转子,实现了中国百万千瓦级核电转子自主化、国产化零的突破;中国二重生产的核电管板等关键零部件的质量合格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2009年底率先在世界上成功完成了A P1000主管道整锻制造。为此,在国家科技部下发的《关于发布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试点结果的通知》中,二重自主研制的核电大锻件被认定为“首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

中国二重通过改造,新增150吨钢包精炼炉、160M N自由锻造水压机等大型设备,企业现已具有一次性生产700吨级钢水、一次性浇注单重500吨级以上铸件、600吨级钢锭、300吨级锻件的能力。

二重承担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大型火电机组关键铸锻件制造技术研究”项目等工作,针对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对大型铸锻件国产化的迫切需求,开展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克多项关键制造技术,10%C r型高中压转子、3.5%N i C r M o V 超纯净低压转子、9%-12%C r型汽缸体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高低压复合转子 、12%C r型汽缸体等产品已成功生产。1100M W核电半速发电机转子也已成功生产。二重自主制造的主管道1:1模拟件综合技术指标已完全符合美国西屋公司的设计技术标准。A P1000主管道热段弯管是第三代核电站核岛的关键部件,

钢种为超低碳控氮不锈钢,对钢的化学成分和纯净度要求苛刻。模拟件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装备制造业基本掌握了第三代核电A P1000整体锻造主管道制造关键技术。

2010年初,二重与国核工程公司签订第三代核电A 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和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主管道采购合同,这是我国加快推进第三代核电自主化的重大突破,也是对中国二重第三代核电A P1000大型铸锻件制造能力和技术实力的充分认可。

二重完成的“三峡700M W机组大型铸锻件研制”项目,通过自主研究,掌握了大型水电机组不锈钢铸件的关键技术,如:大型铸件成型过程数值模拟技术,大吨位超低碳不锈钢精炼和成分精确控制技术,大型水电铸件的内部质量和缺陷控制技术,热处理组织和高力学性能保证技术,大型叶片的型线检测技术等。二重完成了三峡700M W机组上冠、下环的研制,连同已经形成的水轮机叶片和导叶的批量生产能力,完全具备了700M W及以上大型水电机组关键铸件的成套制造能力。

2001年,二重在国内率先完成了三峡左岸首件叶片的国产化研制并通过了国务院三峡办组织的技术鉴定,其后,又完成上冠铸件研制。2009年完成三峡地下机组2件上冠、1件下环、13件叶片和18件电渣熔铸活动导叶的研制。2009年6月,二重用电渣熔铸制造的三峡地下机组活动导叶通过了国务院三峡办组织的技术鉴定。近年开发的铸造新产品有:600M W以上超超临界汽缸体和阀体、1000M W和1750M W核电汽缸体、700M W大型上冠、下环、叶片。

二重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

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立足于国家综合实力的充分体现,着力推进“一个中心(成都研发中心)、两个基地(德阳制造基地和镇江出海口基地)”建设,以拓展国内外装备市场为战略着眼点,通过自身发展和对外合作,主导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快速提升大型装备的成套制造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成套、成线的研发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和制造能力,具备与国际先进大公司抗衡的能力。

形成年产5套第三代核电重型压力容器锻件的生产能力,其中3套为包含压

力壳、蒸汽发生器、稳压器、支撑件及核电主管道在内的全套核电锻件。到2013年,形成年产风电增速箱2500台及风电主轴和转轴2500根的生产能力。

3上重“十一五”期间技改、技术进步情况及“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上重在原有80吨钢包精炼炉,200吨电渣重熔炉(最大电渣重熔钢锭205吨)的基础上,新增100吨电炉、120吨钢包精炼炉、450吨电渣重熔炉、500吨真空室、165M N自由锻压力机(配630吨米锻造操作机)等设备,制造能力与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上重“十一五”期间重点研究内容包括核电核岛大型铸锻件(主要为二代加、高温堆、A P1000示范工程)、大型半组合船用曲轴锻件、大型火电及核电常规岛大型铸锻件和冶金轧钢设备大型铸锻件等四类大型铸锻件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与试制。初步掌握了二代加核电容器大锻件的制造工艺技术,并在生产中不断改进完善;三代A P1000大锻件正按攻关目标有计划推进。完成了300M W、600M W低压转子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完成了25吨曲轴锻件下注钢锭的工艺技术开发。完成了4300m m宽厚板轧机2.5%C r支承辊300吨电渣重熔钢锭、350吨双真空钢锭的冶炼与浇注;5%C r带钢支承辊已进入批量制造。核电大钢锭等级从200吨级提升到500吨级。

上重从2008上半年开始申报并同步实施了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二项主课题:A P1000堆内构件制造技术和A P1000控制棒驱动机构制造技术。旨在与第二代改进型核电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作比较,在产品结构和技术指标上有差异部分进行科技攻关,目标是实现第三代核电A P1000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实现制造国产化。目前二项项目均已进行原材料、技术文件准备和工装的设计制造阶段。

上重“十二五”企业技术发展总体目标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关键,以员工队伍建设为根本,加强两个基地的建设,突出核电核岛成套设备、大型铸锻件、大型船用曲轴等三大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三大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将上海电气重工集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型装备制造集团。

4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十一五”技改情况及现状

中信重机公司实施了以“新重机工程”为重点的技术改造项目,包括重型冶铸工部、重型锻造工部,重型铸铁工部,重型加工工部和重型热处理工部的建设。冶铸基地建设项目:2008年3月竣工投产,主要设备有80吨电弧炉、150吨钢包精炼炉(V D)炉、150吨钢包精炼炉(V O D)炉等。锻造基地建设项目:新上了185M N油压机和750t m锻造操作机、250t m锻造操作机等主要设备。“新重机工程”预计2010年建成投产,将具备一次实现精炼钢液900吨,最大钢锭600吨,最大铸钢件600吨,最大锻件400吨,最大铸铁件200吨的生产能力。

中信重机公司公司拥有80吨、50吨、30吨偏心底电弧炉各一台;,60吨钢包精炼炉一台、150t钢包精炼炉二台;100吨、200吨、300吨、600吨真空浇注设备共10台。,能够生产包括矿山、建材、冶金、电力等在内的大型磨机端盖、中空轴、齿圈、回转窑轮带、托轮、轧机牌坊、船用铸钢件、不锈钢铸件等。

2008年5月,中信重工采用10炉冶炼6包合浇的方式一次性组织829.5吨精炼钢水,成功浇铸了毛坯总重达520吨的上横梁。这件油压机上横梁长11950m m,宽3800m m,高4590m m,毛坯总重达520吨。这是目前世界上一次组织钢水最多的特大型铸钢件。

锻造方面,该公司拥有84M N、31.5M N、16M N自由锻水压机,R A W200/200-5000/750高精度大型轧环机等大型锻压设备;将于2010年投产了世界最大的185M N自由锻油压机。可为能源、化工、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最大单件重量达到350-400吨的自由锻件。

5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概况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华锐重工)是国内大型高端铸件产品生产基地,其产品广泛服务于电力、船舶、冶金、石化等行业,主要有电站产品(汽轮机高中压外缸、内缸、各种阀体,水电上冠、下环、叶片,各种阀体,燃汽轮机汽缸等);船用件产品(挂舵臂、舵杆承座、舵销承座、尾柱、尾销等);兆瓦级风电轮毂、底座及各种冶金车辆铸件、装卸机械铸件、轧机铸件等。新开发了船用螺旋桨等新产品,正在研发核电站主泵泵壳新产品。拥有100吨钢包精炼炉、50M N油压机等大型设备。大型铸件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可一次提供300-360吨真空冶炼的优质纯净钢水,最大铸件单重180-200吨。大型船用曲轴国产化

研制工作,截止目前,50-90型曲轴已累计出产32支。公司已具备了年产70支船用曲轴的能力。

(四) 主要差距

面对市场对大型铸锻件的旺盛需求,一重、二重、上重等多家大型铸锻件生产企业都明显准备不足。据介绍,2007年,中国对300M W以上机组的汽轮机、电机的低压转子需求约在210根左右,但一重由于生产能力所限,只提供了8根,而二重和上重加起来也不到8根,其余的只能靠进口解决。近年虽然有所好转,但总体趋势未变。而进口的大型铸锻件交货期长,价格一般比国内高30%-50%。

在制造能力不足的同时,中国企业在高端大型铸锻件的研发能力与国外也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代表大型铸锻件最高水平的核电设备方面,国外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不仅不转让大型铸锻件的制造技术,而且还不提供其成品锻件,导致我国一些已开工的电站工程项目严重拖期。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站将有30000M N机组立项建设,但国内核电大型铸锻件的制造技术水平还不能满足这样的建设需求。由于制造水平的差距,我国从2005年开始就第三代核电的技术引进与国外进行谈判,但无论是二代加的C P R1000、还是从美国引进的A P1000、从法国引进的E P R等百万千瓦核电,都在大型铸锻件的引进方面遇到了问题。尤其是近期掌握世界核电大型铸锻件最高制造技术的日本非但不转让大型铸锻件的制造技术,还提出诸多附加条件,不提供其成品锻件,导致我国早就与国外订了锻件合同的红沿河等核电项目严重延期。

第三代A P1000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二代、二代加核电

站更新换代的机型,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之一,但

A P1000对核心设备中关键部件的要求也更高、更为苛刻。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

和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便是首批第三代核电A P1000自主化依托工程,三门核电

站1号机组更是世界首座A P1000核电机组。

在首批第三代核电A P1000自主化依托工程中,主管道是我国唯一没有引进国外技术的核岛关键设备,由于主管道是连接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的大型厚壁承压管道,是核蒸汽供应系统输出堆芯热能的“大动脉”,也是保证核安

全的关键设备,性能要求很高。A P1000技术更将主管道由二代、二代加不锈钢分段铸件焊接形式改成了不锈钢整锻带管嘴一体化形式,制造难度极大,A P1000主管道在世界范围内没有成功的先例。

三、 市场需求特征及发展预测

(相关行业发展概要、市场容量与需求特征、“十二五”需求预测)

(一)大型铸锻件“十二五”市场需求预测

据预测,全球经济可望于2011年转入复苏阶段,我国经济的复苏可能提前到2010年,因此,“十二五”期间的重型机械市场需求总体上仍然看好。近年来,大型铸锻件需求兴旺,特别是核电铸锻件、超临界汽轮机机组铸锻件。

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电力、石化、冶金、船舶等行业的发展将对大型铸锻件产业发展起巨大拉动作用。

根据尚未颁布的国家发改委《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对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了进一步调整,即在原规划到2020年达到40000M W的装机容量上扩容30000M W,达到70000M W,力争2020年核电占电力总装机的比例达到5%以上。如果一套1000M W压水堆核电机组核岛部分的主要组成件按3亿元计算,对大型铸锻件产品需求将达几百亿元。据分析,2020年前,全球每年至少需要二十多套核电锻件,因此,未来核电大型铸锻件市场前景广阔。

在电力领域,未来几年我国电力火电装机按每年50000M W计算,每台大型燃煤机组需要大型锻件200吨计算,预计每年火电锻件年均需求量2万吨左右。按水电发展规划,如每年平均新装30台500M W及以上大型水电机组,按照每台大型水电机组需要大型锻件200吨至240吨计算,预计每年水电锻件年均需求量7000吨左右。火电与水电机组大型铸锻件需求预计在2.7万吨左右。

在石化装备领域,预计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到2010年达4亿吨,2020年达5亿吨左右,将新建和改造20多个千万吨级大型炼油厂。加上大型加氢反应器的需求量的增加,预计每年需锻焊结构的厚壁重型容器30台左右。煤化工装备方面,随着神华集团的我国第一座年产油品500万吨的煤液化工程建设,其他地区

煤制油基地建设也将启动。预计锻焊结构重型容器市场将有每年40台的需求。锻焊结构重型容器市场总计需求70台左右。

我国低速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有:沪东重机、三井造船、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合肥熔安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青岛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无锡市安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该公司等。根据预测,2010年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将达到400台以上。目前国内企业制造能力仍然不足,市场需求广阔。

(二) 相关行业发展概要

1冶金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是钢铁材料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占全国GDP的4%,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需陡势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冶金产业稳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由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求下滑,我国钢铁产业产能已严重过剩。截至2008年底,粗钢产能已达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某些先进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仍要依靠引进和模仿。应当看到,钢铁产业在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这种调整对冶金机械,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9年度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是:力争在2009年遏制钢铁产业下滑势头,保持总体稳定。到2011年,钢铁产业粗放发展方式得到明显转变,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十二五”期间,预计钢铁产业将严格控制产能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2010年冶金行业有所复苏,但总体形势仍然不够乐观。随着冶金行业的复苏,

“十二五”期间冶金行业成台套与备品备件大型铸锻件市场逐渐向好。

2电力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电力制造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核电与风电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更是得到飞跃式发展与进步,火电与水电略有增长。

从电力供应情况来看,新增发电能力保持较大规模,电源结构明显得到优化。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90510MW,其中三峡最后七台机组等一大批水电站投产,全年共增加水电装机20100MW,占全部投产机组的22.21%,是我国投产水电最多的一年;风电装机新增4660MW,发电总量达128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26.79%;火力新增规模比重持续降低,新投产1000MW机组四台,单机容量6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占新投产容量比重高达63.11%。

目前,火力发电仍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主力军。2008年我国电力装机构成中,火力发电约占76%,其中燃煤机组占火力发电总量的98%,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还给环境和运输带来了巨大压力。要想实现电力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尽早解决制约电力发展的瓶颈问题。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核电建设也有了飞速发展,目前投入运行的11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约为910万千瓦,在建的24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约25400M W。核电自主研发和建设能力也不断提高,实验快堆、高温气冷堆、热核聚变装置等一系列科研工程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达到了新水平,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国内已经能够生产1.5M W的风机,两个兆瓦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已经在深圳、上海开始试运行。

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4000M W,平均每年新增800M W,2010年底累计装机约5000M W。2020年规划目标是30000M W,风电在电源结构中将有一定的比例,届时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10亿k W容量的3%,总电量的1.5%。2020年以后随着化石燃料资源减少,成本增加,风电则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会发展得更快。2030年以后水能资源大部分也将开发完,近海风电市场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风电装机容量将会超过1亿k W。

3石化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国家各项鼓励和扶持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石化行业发展

迅猛,向着规模化、一体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对设备的性能、质量、供货

周期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制造企业也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石化装备领域,预计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到2010年达4亿吨,2020年达5亿吨左右,将新建和改造20多个千万吨级大型炼油厂。加上大型加氢反应器的需求量的增加,预计每年需锻焊结构的厚壁重型容器30台左右。煤化工装备方面,随着神华集团的我国第一座年产油品500万吨的煤液化工程建设,其他地区煤制油基地建设也将启动。预计锻焊结构重型容器市场将有每年40台的需求。

随着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必将扭转石化行业增速下滑的趋势,2009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

走势。随着陆续密集出台的八大产业振兴规划,撬动中国经济新支点的产业调整与振兴框架已经初露端倪。以振兴规划为蓝本的发展战略将促进石化行业的新一轮大发展。未来时期内,石化产业增长速度将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相协调,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1年增加值达到1.75万亿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基本完成。

2009年发布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是:2009~2011年,石化产业

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力争实现平稳运行,经过三年调整和振兴,到2011年,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4船舶工业发展概况

2003年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造船产量快速增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已经具备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以下称三大主流船型)自主开发能力,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也实现了突破,大型船舶企业造船周期和质量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但是,船舶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投资、产能严重过剩、船用配套设备发展滞后、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进展缓慢等矛盾日益显现。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急

【汽车行业类】电动汽车各技术领域十二五规划分报告

(汽车行业)电动汽车各技术领域十二五规划分报 告

电动汽车各技术领域“十二五”规划分报告 10.3.18版 背景和需求 1国内研发和产业化基础 1.1目前产品技术水平和关键技术掌握情况 1.1.1充电机关键技术情况 十壹五期间,国家制订了加快落实“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战略,为了满足纯电动汽车的运行需要,国内“十城千辆”计划的试点城市纷纷开展中小规模充电站建设工作。我国电力科研机构在配用电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控制技术,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充电站关键技术等方面研究开发经验丰富,且具有较强的试验检测能力。 在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研究领域,已经进行了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系统相关技术研究,在电动汽车充电机、动力蓄电池成组应用等方面具备了很强的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已研发出系列充电机,参和建设了奥运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和上海世博会充电站(电池更换站),进行了电动汽车供充电系统相互影响研究和测试,开展了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模式、配套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建成了国际领先的电池特性实验室。在快速充电技术方面,国内的多家科研机构都开展了研究。其中,北京交通大学在恒极化快速充电方式研究中,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阶段性成果。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技术及装置,将电池剩余容量从20%充到80%,充电时间缩短至常规充电时间的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充电机产品性能有待进壹步提高:目前使用的充电机产品输入电流谐波含量较高,轻载条件下的转换效率较低,对不同车辆及电池系统的适应性较差;1.1.2充电站关键技术情况 自“九五”以来,以电动汽车研发为重点,已经对电动汽车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支持,已经形成了多种车型,在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示范运行工作。和车辆示范相配套建设了部分充电站,初步掌握了充电站和电池更换站的设计方法,且建成了壹批充电站。其中2008年建成的北京奥运电动公交车充电站采用电池更换方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已建成的国际规模最大的充电站。结合奥运充电站,国家电网X公司专项开展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和电网相互影响的测试和研究工作。 1.1.2氢能基本设施关键技术情况 我国从十五期间开始氢能基础设施的研发,通过863项目的支持,完成了俩座加氢站的建设,初步掌握了加氢站的系统集成技术。但目前国内加氢站数量仍然较少,制氢技术也比较单壹,设备的开发和集成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的差距,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设备水平仍达不到加氢站的实际要求,加氢机、压缩机、高压储氢瓶组等关键设备等基本依赖于进口。国内目前最高的加注压力为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1.2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情况 1.2.1充电站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情况 2010年初建成的上海世博会充电站用于满足120辆纯电动公交车的电能补充需求。站内主要设备有112组备用电池、2套(4个)电池快换机器人、28个单元(每个单元可放12个电池箱)电池充电和存储架,28个单元充电器架(每个单元可放9kW充电机8台,30kW 充电机4台)。针对锰酸锂电池采用7台9kW充电器为壹个车的电池进行充电,针对磷酸铁锂电池采用俩台30kW为壹个车的电池进行充电。2009年,在北京市北四环健翔桥建成了北京纯电动乘用车示范充电站。武汉市利用市公交集团的场站资源,共同建立了混合动力公交车的维修保养阵地,在市区内建立了电动车辆的充电站。天津市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开发区各建设壹个充电站。杭州市建立了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出租车2座充电站(换电站维护中心)。株洲在株洲市黄河南路公交河西基地院内,建有五个充电车位,壹个带维

乡镇卫生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归流河中心卫生院 二0一三-二0一七年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达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一总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卫生院的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现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五年工作计划如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抓住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坚持原则 按照上级部门决策、部署,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为重点,做好疾病防控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以扩大对外交流为延伸、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办院思路。 具体目标和任务 一、继续引深行业作风建设,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 医院的行风建设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行风正,服务就好,效益才大。未来五年内,我们仍将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1.继续定期组织学习有关行风建设制度和上级指示精神,制定相应的工作

计划和实施方案,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做好群众满意度调查,搞好行风评议工作; 2.坚持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为人民服务思想理念的培养,从根本上纠正不良风气,使职工自觉执行自治区卫生厅“八不准”“十严禁”等有关规定; 3.完善医德医风档案,并按照医德医风评分标准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规范进行年度考核,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推进合理治疗、合理检查,推行临床路径; 4.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决打击在药品购销活动和医疗服务中“收红包、拿回扣”“开单提成”等违规现象,坚决制止“吃、拿、卡、要”,坚决纠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风气; 5.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利民惠民政策,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二、扎实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积极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们卫生院的基本工作和任务,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全面完成好国家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尤其是卫生应急、疾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工作。 1.加强乡村一体化管理:采取培训、规范、考核等办法对辖区14个卫生室的行政、业务、人员、财务和药品购销等实行统一管理,药品要集中采购,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2.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继续搞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健

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为贯彻落实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充分认识新材料产业标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国高度重视新材料开发应用。标准是新材料开发、产业化及推广应用的重要支撑,是规范新材料市场秩序,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维护产业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对于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促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黄金、稀土等原材料工业规模巨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截至2012年,原材料工业现行有效标准11814项,占工业和通信业现行有效标准的20%。各行业日益重视新材料标准化工作,新材料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快,2010年以来发布了碳纤维、光学功能薄膜、功能陶瓷等100余项新材料标准,推动了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但总体上看,我国材料标准体系仍以传统材料标准为主,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健立,关键标准前期研究、技术攻关相对不足,标准制定所需的工艺参数、材料性能等基础数据缺乏。以我国技术和标准为基础的新材料国际标准未取得突破,被动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新材料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需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400个重点产品涉及近千项标准,大多数需要新制定。为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充分推动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品更新换代,迫切需要加快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支撑新材料产业发展对标准的需求为核心,以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为依托,加快重点新材料标准研制步伐,加强新材料标准化工作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参与新材料国际标准化活动,全面提升新材料产业标准质量,推动新材料标准有效实施,形成覆盖面广、创新性强、重点突出、开放协调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为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发展战略)大学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XX大学X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2011-2015) XX学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二级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学术科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特制定XX学院学科与科研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 一、目前学院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院逐步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各教学系相关学科相结合,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在院领导精密部署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在开拓中前进,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 鉴于学院创办时间短,科研力量薄弱的现实,学院一直坚持“以院内力量为主、借助院外力量”的方针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主要借助院外科研力量;而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相关性研究、职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研究,则以院内研究力量为主。目前,两方面稳定的研究力量约为30人左右,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学科队伍中含博士生导师1名,学科带头人3名,学术带头人2中,学术骨干6名,XX市优秀中青年教师2名,XX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名。 2、保证资源持续投入,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五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建设学科平台建设,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学术论坛、职业技能大赛参赛机制、“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优、从临时制、随机制到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对本学科发展的有效支撑。目前,学院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农民工学院两个研究单位;藏书上万册的

新能源汽车“十二五”专项规划

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二零一二年三月四日

不晚,发展不慢,但由于传统汽车及相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投入不足,差距仍在,中高端技术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大攻坚力度,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向创新驱动转型,抢占技术制高点,培育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变革,确保我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国家重大需求 1.产业升级的需求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面临着节能减排的严峻挑战。我国继2006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之后,在2009年又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2010年、2011年产销汽车均超过1800万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道路交通消耗的燃料量也将持续上升,导致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为了使我国2020年乘用车燃油经济性达到国际同期水平,平均油耗应降至5升/百公里以内,采用混合动力为代表的重大汽车节能技术势在必行。同时,以混合动力技术为龙头,可以带动传统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综合集成与全面进步。 2.技术转型的需求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看,发展电动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转型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从车用能源角度看,电可以作为我国车用主体替代能源之一。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汽车中乘用车保有量将会达到1.5亿辆和2.5亿辆的规模,这些车辆全部使用电力驱动情况下所使用总电量分别为电网总发电量的6%和7%。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后,可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常规充电,对电网起到“填谷”作用,提高发电设备的综合利用率,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我国发展电动汽车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我国具有电动汽车相关材料资源优势,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永磁电机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材料方面具有资源优势。我国具有巨大的、多元化的汽车市场优势,而且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后发优势。我国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中,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科技跨越的需求我国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高端技术方面总体上尚未形成竞争优势。在电池成组技术、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车用电机电力电子集成技术、强混合动力机电耦合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同时,我国在整车动力系统发展方面面临着国际新一轮低碳科技竞争压力。针对能源及环境的压力,各国纷纷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汽车CO2排放法规目标,促进了低碳技术的发展与竞争。从排放标准来看,汽车厂商仅仅依靠传统车的技术进步无法满足排放限值,必须依靠技术革新。从技术的潜力分析结果来看,将CO2排放降低40%以上的技术途径主要集中在深度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氢能燃料电池技术。 二、发展战略与目标

2021年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 ___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新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民营医院、股份制医院的异军突起,对共立医院的位置产生巨大冲击,由于历史原因,我院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市场竞争中,实力强,管理好,经营活,待遇优的医院自然占据主动位置。为此,我院的业务发展状况,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医院业务发展壮大的前提下,才能使其他工作获得较大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在区委、区 ___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准确 ___和大力支持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以服务创品牌,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医院初期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协作取得丰硕成果;全院实行了微机化管理;大庆妇产医院的成功打造和健康运营及前列腺汽化电切技术、妇科微创技术、腹腔镜踩特色技术的成功开展,使医院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医院现有

占地 ___平方米,建筑 ___8000平方米。开放床位195张,现有职工253人,其中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医护人员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55人。全院开设5个病区,13个医技科室,12个职能科室。主要更新设备有飞利浦双螺旋ct机、岛津500 ___高频线机、cr数字成像系统、钼靶乳腺机、飞利浦四维彩超、经颅多普勒、电子胃肠镜、血液透析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办院的空间和规模较小,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强;特色专科的优势不够凸显,学术影响不够大,诊疗范围较为局限,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较少,临床疗效和技术水平不突出;学术队伍中高层次、影响力大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不足,制度贯彻执行力有待加强,管理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分析和研究,逐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 要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我国新材料产

医院发展规划

XXXXXXX医院发展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1、历史沉淀,赢得广泛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经过七十五年的发展,医院的技术实力、科室设置、专科建设、人才队伍等重要发展指标达到了较高水平,奠定了在周边医疗市场的龙头地位,在区域内获得了较好的影响力。除XX市外,病源还辐射周边县市,是XX市及周边县市疑难危重病人救治的主要承担单位。 2、二次创业,奠定良好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在内涵建设方面,采取“扩容提速”、管理工具的应用推广、项目化成本控制等措施,医院服务能力、质量控制、精细化管理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服务品质和医疗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员工服务理念明显转变。 (二)发展环境 1、医改背景下的新机遇。医药卫生改革实施以来,“保基本、强基层、补短板”的改革思路已确定,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XX作为“做优做强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的改革试点,我院作为XX市最大的公立医院,必将成为改革的重要前沿基地。医院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积极投身改革,把握有利政策,顺应

改革趋势,才能促使医院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2、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新挑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提供的便捷性、有效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推进“互联网+”技术及移动技术的应用,构建医疗服务线上线下的全面整合,丰富医疗服务供给渠道,将是医院今后发展的关键。 3、区域医疗市场竞争的新格局。在外来人口减少,社会办医力量不断壮大及XX市区域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下,人们的就医选择将会越来越多,这必将导致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必须在内涵建设上下狠功,着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在做强、做优的同时,需以品牌学科建设为主轴,服务改善为辅助,推进医院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结合我院现有发展基础,凭借新院的环境、资源及设备优势,并依靠互联网技术,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品牌学科影响力,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一家富有爱和责任的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二)发展定位 1、在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发展高端和特需医疗服务。

新材料行业发展前景新材料行业分析

新材料行业发展前景新材料行业分析 行业政策新材料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乎都需要新材料的支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文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中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2月22日,中国首部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将着力推动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六大新材料升级换代和自主创新,到“十二五”末,新材料产业规模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实现我国由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变。“十二五”期间,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

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将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新材料品种。 行业现状经过几十年奋斗,我国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具备了良好发展基础。 新材料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我国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发端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新材料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品种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21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6500亿元,与 20xx年相比年均增长约20%。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 部分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自主开发的钽铌铍合金、非晶合金、高磁感取向硅钢、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超硬材料、间位芳纶和超导材料等生产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新材料品种不断增加,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自给水平逐步提高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2016~2020年) 学院 一、专业建设基础 至“十二五”建设期末,本学院开设专业个数,在校生人数(第一稿统计时间节点为2015年7月10日,第二稿编写时增加2015级新生数)。专业名称等。 简述“十二五”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果(专业调整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与多媒体课件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成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建设、以及本学院各专业建设的特色等方面)。 二、“十三五”期间专业人才需求预测 结合“五个对接”企业调研成果、研读《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后的体会、以及通过其他调研(如发改委、经信委、行业协会等渠道)获得的有关数据,形成未来五年本学院各专业人才需求的预判。 三、“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亟待突破的主要问题 1. 检查“十二五”规划的专业建设目标是否全部实现,若有未能实现的,查找原因,结合今后五年的发展趋势,指出该目标是否需要延续或调整。 2. 以“五个对接”的前四个作为重点,分析研究对接契合度,

找出差距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深入思考通过未来五年的建设,本学院哪些专业能够实现升本,目前的现状与四年制应用技术型本科之间有多大差距,要缩短这些距离,需要突破哪些主要问题。 四、“十三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总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引领,围绕学校“十三五”期间提升办学层次的战略目标,针对“十三五”南通地方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研究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新契机,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方案,论证学院内、跨学院的专业整合、及新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形成本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由此凝练出具有本学院特色的“十三五”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五、“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 确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可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以地方产业升级转型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应用型人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智慧化校园建设作为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整合的平台,以新技术、新技能培养作为实训基地建设改造的目标,以专业升本、提升本学层次作为发展动力,以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态势作为参考目标。 规划目标的可考虑办学层次、专业结构、建设规模、新办专业、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教学成果、教改项目、对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精品开放课程、教学

汽车行业十二五规划

汽车行业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已经进入尾声,“十二五”大幕即将揭开。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十年,也就是“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将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的关键十年。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机遇,中国就有可能跻身全球汽车强国之列,如果错失未来十年,就可能失去一次崛起的好机会。各大车企及集团也纷纷公布自己的“十二五”规划: 一汽集团: 500万台的整车销量,20%的市场占有率,为了完成2015年的两个硬性指标,一汽拿出的经费是1500亿元。 9月10日,一汽副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主任骏向记者表示:“不是问题,一汽目前经费充足,现在我们完成任务的最大瓶颈是时间。” 据骏透露,目前一汽“十二五”战略规划已经完成,容涉及产品规划、技术规划以及投资规划多项容。“十二五”期间,一汽旗下的商用车、轻型车、微型车、轿车、客车五大车型产品将全面启动,每款车型都将有明确的产品系列和年产销目标。“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保证每年推出不同新车,提升一汽整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骏对记者说。 根据之前媒体公布的数据,一汽2015年规划的产能目标为400万辆,与东风汽车相同,低于上汽集团500万辆的产能规划。此次,一汽在原来400万辆产能规划的基础上再加100万辆,充分表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沉默久的一汽集团准备蓄势待发,不再甘为人后。

在业人士看来,目前在合资领域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一汽集团,唯有依托做强做大自主品牌产品,才有重新回归“引领”位置的可能,做自主是一汽集团“十二五”战略规划的核心思想,只是这一次市场留给一汽的时间并不多。复产红旗90%靠自主 在一汽的“十二五”战略规划中,红旗复产被列为重要容。据骏透露,红旗复产计划从产品战略规划到市场定位全部由一汽集团总经理建一亲自拟定。 红旗复产话题重启,源于8月26日一汽轿车对外发布的一则公告。公告容显示,为完善公司产品战略布局,一汽轿车董事会通过了C131项目,该项目投资额为17.85亿元。按照一汽集团部规划,代号C131项目即定位为高端C级车型的红旗自主品牌轿车。 自上世纪90年代,一汽开始与德国大众合作、买断奥迪100知识产权开发红旗轿车以来,无论是小红旗系列,还是高端红旗轿车HQ3,都因过度依赖外国汽车公司技术,而备受媒体和消费者诟病。 对此,国庆60年红旗检阅车总设计师、一汽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助理兼车身部部长郭茂林言之凿凿地告诉记者,此次红旗产品开发90%由一汽集团自主完成。“这90%是指第四代红旗的造型、底盘、发动机、车身、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和整个电子匹配标定工作,剩下的10%则由国外咨询公司与一汽集团共同完成。”据郭茂林透露,目前一汽研究团队正在开发两款红旗产品。新红旗将在原来大红旗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秉承大红旗简洁、庄重、大气、典雅的造型理念[综述图片论坛]。其最高端的车型配置中将含有一汽自主研发的双离合

人民医院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

人民医院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医院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县第一人民医院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切实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扎实做好卫生责任目标管理工作,狠抓政风、行风建设,努力完成了全县的医疗救护任务和上级指令性任务。通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得到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医院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 xx县第一人民医院属于县级全科医疗卫生单位,是城镇职工医保定点医院,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院,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承担着全县人民的医疗、救护任务,是全县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中心。为了加快医院的发展建设步伐,按照xx县委、县政府县城搬迁工作的要求,医院于2007年3月正式迁往六库租房开展业务工作。在六库开设江东分院和老干村门诊,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和住院诊治工作,基本能满足患者看病就医的需求。(二)医疗服务情况。 1、医院设置病床65张,年门诊量7435人次,年业务收入达120万元以上;体检总量40262人次,包括征兵体检1000人次,学生体检7500人次及其他各类人员体检31762人次。 2、及时有效完成我县境内医疗救护任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46次114人,出动车辆46台次,共投入药品费五仟元。 3、采取措施,降低药费,按照全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收费标准》,药费降低5-10%;对持有《云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额领取证》及《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人群,一律免收挂号费和诊查费,减免20%的床位费。 (三)在医疗工作中切实以落实“医院管理年”、“平安医院”创建、“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契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一是注重医疗安全。不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安全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严格执行医疗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定了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预案,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做好急救急诊工作,年重大责任和医疗安全事故发生数为“0”。二是完善了临床“三基“、“三严”考核培训制度,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理论考试;严格规范医疗文书,年处方书写合格率98%以上,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96%以上;门诊处方划价合格率98%以上,住院病历划价合格率98%以上。三是着力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措施,认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技术,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职责,加强了医院感染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杜绝了感染事件的发生;四是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和规范临床用药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四)医院人才队伍有所增加。全院共有职工57人,其中卫技人员43人(医13人,护26人,药2人,技2人),占职工总数的75%;工人和后勤人员14人,占职工总数的25%。 1、卫技人员43人:高职3人(医2人,护1人),占卫技人员的7%;中职14人(医2人,护10人,技1人,药1人),占卫技人员33%;初职26人(医9人,护15人,技1人,药1人),占卫技人员的60%。 2、执业情况:执业医师12人,执业护士26人,执业药师1人。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典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经典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

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Xx技术职业学院 “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我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工、文结合的格局。专业由“十二五”初的15个发展到“十二五”末的17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17个专业中,工科类专业6个,占35.0%;文科类专业11个,占65%。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二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3.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100万元左右,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00万元,实验室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总间数52间、座位数4000多个;实训(实验)实15个;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4.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谨、健全。“十二五”期间,学校进一步理顺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科学合理、运

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 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 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 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3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6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7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9年共培养了近8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二是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高等教育持续 发展条件不足不稳;三是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

2019年市卫计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市卫计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化医改,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科学谋划“十三五”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一、“十二五”卫生计生工作成绩斐然 (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推进 出台实施《关于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实施意见》,从今年4月1日起,全市公立医院药品取消15%的加成,CT、磁共振、超声检查价格在现行基础上降低10%,适当调整和提高了诊察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和中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规定,纳入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市卫计委和市级公立医院签署医改目标责任书,将公立医院落实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药品带量采购“三同步”、执行四项措施、建立五项制度等内容纳入综合目标考核。18年4-9月份我市公立医院总收入73915.36万元,医疗收入65391.1万元,比18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0.2%和6.3%;门急诊及住院耗材费用占比9.8%,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门急诊及住院药占比为30.6%,同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 (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1. 提升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自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和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试点市以来,紧紧围绕流动人口享受各项服务等内容,实现了重点突破。全面整合部门资源,做好各类政策的高效衔接,积极促进流动人口在子女入学入托、劳动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和困难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总体水平;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计生统一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协同参与”的流动人口均等化工作体制机制。

深圳市新材料“十二五”规划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规 (2011—2015年) 新材料是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和先导,是当今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领域,推动着产业的优化升级。新材料产业关联度高、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是我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对我市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创造深圳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等,编制《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是指导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本规划的实施,深圳将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1.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新材料产业规模约590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涌现出以光启、比亚迪、中金岭南等为代表的新材料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杜邦、住友、日东电工等跨国企业已在我市建有大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 重大项目密集启动。日东电工偏光片、沃尔热缩材料等项目已建成投产,龙邦芳纶复合材料、星源材质锂电池隔膜材料、盛波光电偏光片等项目已开工,光启超材料、旭硝子玻璃基板、杜邦工程塑料、清溢光电掩膜版等项目有序推进。这些项目建成达产将增强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后劲。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新材料 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0〕37号? 2010年4月6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编制的《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

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讲解-共18页

××××××医院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9年—2020年) 2019年9月

目录 一、“十二五”发展概况.......................................................................................................................... - 1 - (一)医院规模发展情况..................................................... - 1 - (二)技术力量发展情况..................................................... - 2 - (三)医院管理逐步规范..................................................... - 2 - (四)教学工作稳步推进..................................................... - 3 - (五)医疗业务开展情况..................................................... - 3 - (六)存在的问题......................................................... - 4 - 二、发展思路............................................................................................................................................ - 5 - (一)指导思想........................................................... - 5 - (二)发展目标........................................................... - 5 - 1、总体目标............................................................. - 5 - 2、阶段性目标........................................................... - 6 - 三、主要任务............................................................................................................................................ - 6 -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医院规模 ..................................... - 6 - (二)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 7 - 1、加强内涵建设,狠抓医疗服务质量 ....................................... - 7 - 2、加大重点学科管理力度,为学科建设搭建平台 ............................. - 7 - 3、完善专业设置,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 - 8 - 4、加强分院建设,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 ..................................... - 8 - 5、大力发展健康服务..................................................... - 8 - (三)加速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 9 - (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力度,打造三峡库区医学临床教学示范基地 ........ - 10 - (五)强化“科技兴院”意识,以科研促发展 ................................ - 10 - (六)加大医疗设备投入,为医疗技术的发展搭建平台 ........................ - 11 - (七)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 11 - (八)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 - 12 - (九)加强医院内涵文化建设,提升品牌形象 ................................ - 12 - 四、保障措施.......................................................................................................................................... - 12 - (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思想和组织保障 ........................ - 12 - 1、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 12 - 2、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 .......................................... - 13 - 3、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 13 - 4、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安全稳定 .......................................... - 14 - (二)加强体制与机制创新,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 - 14 - 1、坚持以院长负责制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健全院科两级管理体系 .............. - 14 - 2、积极主动适应医改政策,探索医院改革路径。 ............................ - 15 - 3、以人为本,改善职工福利待遇,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 - 15 - (三)资金和后勤保障.................................................... - 15 - 1、加强成本核算,拓宽医院发展融资渠道 .................................. - 15 - 2、加强后勤保障,支持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 - 15 - (四)开展风险分析调控,确保稳步快速发展 ................................ - 16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