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学者关于软权力的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关于软权力的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关于软权力的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关于软权力的文献回顾

姓名:彭利兵学号:1008020204

国内学者关于软权力

的文献回顾

摘要:软权力的概念由美国约瑟夫?奈提出后,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笔者以中国学者对软权力概念的认识为视角,结合软权力的特征,对专家学者运用软权力理论,研究有关国际问题作一简要回顾。关键词:软权力;文化;国际关系

一﹑对软权力概念的认识

软权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我国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较早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一般将软权力的概念,阐述为文化。譬如,最先研究这一概念的是复旦学者王沪宁,他发表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三期的论文,题为《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一文中,很明显地他“把文化看作一种软权力”,与王沪宁持相同观点的,有河北师范大学法政管理学院张骥和桑红,他梦发表在《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三期的论文是《文化:国际政治中的“软权力”》,“就文化与国家力量﹑文化与国家利益以及文化与国家战略三个问题做若干理论分析”,论述了文化作为国际政治中软权力的特殊功能。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他们之后的学者们,尽管也把文化归属为一种软权力,但增加了较多的内容。如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教授刘德斌,他不再将软权力简单地阐述为文化,而是把这个概念

表述的比较全面和具体,即“软权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同化力与规制力。朱峰在《浅议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软权力”》一文中,对软权力的界定是:软权力是和硬权力相对而言的,它是一个国家通过吸引而得到期望的结果的能力,它是通过说服其他国家追随或使他们赞同可以产生出期望的行为的制度的能力,软权力的资源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吸引力,制度化的国内体系和竞争性的领导,适当的国际战略,确立国际机制的能力。张小明在《重视软权力因素》一文中,对约瑟夫?奈的观点重新进行表述,“奈认为软权力资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化﹑意识形态(或者价值观念)﹑国际规范与制度。”贺颖周际翔项玫在《浅析国家“软权力”理论》一文中,引用了倪世雄在《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书中,奈对软权力的界定,即软权力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价值标准,尤其是指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市场经济,特别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西方文明,指文化﹑宗教等影响。”祁迹卢德焕在《“软权力”与中国国家利益实现》一文中,认为软权力概念除了包括上述三个要素外,还认为经济和文化构成了软权力的主要来源,并重新对软权力进行界定,认为在信息时代,一国通过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在国际事务中实现预想目标的能力。李晓明在《国家形象与软权力—论运用非军事手段维持增进国家的对外影响力》一文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奈的软权力概念,认为软权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诉求,它是一种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它是通过使别人信服取决于你的或使

别人同意那种能够产生你所需要的行为的准则和制度来起作用的,软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约瑟夫?奈还认为,美国软权力的一个资源是其价值观念,另一个资源是文化输出﹑电影﹑电视节目﹑艺术和学术著作以及因特网上的材料。软权力也通过国际组织发挥作用,所谓软权力是指一国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其表现形式有文化﹑教育和大众传媒。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软权力包含三个要素: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西方文明。张小明认为软权力就是吸引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文化吸引力;第二;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第三,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

上述专家学者对软权力概念的认识大同小异,认为软权力主要包括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国际规范﹑经济体制等因素。

综述所述,笔者认为,软权力是文明的吸引力,经济体制的影响力,国际规范的创造力。

二﹑软权力的特征

软权力虽然是权力的另一张面孔,但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权力有许多不同之处,与硬权力相比更有独特的特征。我国有的专家学者在对软权力概念研究的同时,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软权力的一些特征,但对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少,现综述如下:

第一,软权力具有非垄断性和扩散性。对这个问题论述较多的是王沪宁,他认为文化和知识是不断垄断的,文化

和知识越是传播,软权力越大,越垄断,力量越小。

软权力的力量来自其扩散性。只有当一种文化广泛传

播时,软权力才会产生越来越强大的力量。而如果封

闭或垄断一种文化,那么就不能使它构成软权力的基

本的支柱。

第二,软权力具有非强制性和吸引性。软权力往往是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等非强制性的方式而不是军

事和经济制裁的强迫来起作用。例如,每年50万外

国留学生留学美国,就是缘于美国教育的先进性和培

养人方法有效性等方面的吸引力,在这些留学生中,

很大一部分精英最终都选择留在美国,也是美国文化

和制度等方面的吸引力,而这无疑又使美国在人才资

源争夺中占据优势。而那些回到自己国家的美国留学

生也将成为美国价值观的传播者。由此可见,吸引力

在软权力资源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软权力具有非物质性和无形性。它可以通过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和吸引,彻底同化一个国家。软权力发挥

作用通常是一个长期而无形的过程,它不会像军事征

服等来得那样简单和直接,但往往这种无形的影响是

更加难以防范的。

第四,软权力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硬权力具有相关性。尽管软权力是与硬权力相对的,但两者也是有联系的。

软权力的有效运用需要硬权力的支持。在全球化时

代,软权力越来越重要,但是软权力不会独断专行。

国家在自己的对外政策中,常常是软硬兼施,共同为

国家利益服务。

三﹑软权力的运用

(-)软权力理论首先是美国学者提出来的,应用这一理论研究美国有关问题,是我国学者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譬如李清玲用软权力理论,详细阐述了美国的信息战略,提出信息权的概念,认为美国实施信息战略的目的与手段是:第一﹑信息权体现在军事上为制敌权,其实质是信息战。第二,信息权在经济领域即为高科技标准的规范权。刘德斌以软权力为切入点,研究当今美国霸权的特性,认为美国软权力的表现形式,首先,是美国在生活和娱乐方面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所不在的影响和参透,这可以说是美国软权力的是基本形式。其次,是美国对人们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塑造和对国际行为规范的设定,这可以说是美国软权力的中级形态。第三,是“天赋使命”的神话与“美国第一”的传奇,这不仅是美国人的精神动力,也是其软权力的最高形态。刘德斌还提出了新形势下,美国霸权给我们诸多挑战和启示:首先,美国霸权不仅具有强大的物质上的威慑力量,而且还具有无所不在精神上的穿透力。其次,尽管冷战后地区冲突接连不断,但大国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集中于知识领域,并越来越表现为软权力之争。第三,“美国化”是美国软实力的战略辐射和无形扩张;它与现阶段的全球化进程相互推动,把美国的影响参透到地球的

没一个角落。第四,美国软权力对中国的挑战尤其尖锐。中国是当今世界各大国中惟一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异类”,美国软权力对中国的挑战尤具针对性。李智借助软权力理论,研究美国的文化外交,论述了美国对软权力的运用。指出美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向别国家所展开的文化输出﹑文化参透﹑文化侵略﹑以及“文化殖民”等文化外交行为,从实质上讲,是软权力(文化力)的运用和实施。

(二)我国学者不仅应用软权力理论研究有关美国问题,还用它研究世界范围的文化问题。首先是文化安全问题,赵刚在《全球化时代的“软权力”与文化安全策略》一文中,认为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本国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免受异质文化的参透﹑控制﹑同化和侵犯,保持本民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和独特性以及本国意识形态的自主性。在全球化时代,面对美国的文化霸权思想,中国要积极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做到:其一,发展创新民族文化,科学应对时代变迁。其二,吸取西方文明的精华,增强自身凝聚力和抵抗力。其三,增强安全意识,健全预警机制,维护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其四,加快自身发展,变被动为主动。田志峰在《软权力竞争: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文化安全》一文中,也讨论了文化安全的基本目标,制定文化安全战略。第二,加强文化安全的立法和执法工作,确立巩固共同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第三,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第四,加

强信息网络发展,抵制外来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冲击,第五,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先进文化。

其次是文化发展战略问题。李海娟在《“软权力”竞争背景下的文化战略》中,提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战略:第一,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坚持自我肯定,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主旨;第二,树立危机意识,积极应对“软权力”竞争挑战,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参与文化交流,借鉴世界上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最后,还有的学者借助这一国外理论探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李海娟在《“软权力”竞争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主的精神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互利观”,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在软权力竞争背景下的优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久远,作为中国学者有责任有义务结合时代背景,张扬我们的优秀文化,所以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有继续深入。

(三)运用软权力理论,研究国家形象﹑国家利益﹑中国和平崛起﹑外交的构想力等问题。首先是国际形象问题,谢晓娟在《论软权力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中,详细论述了国家形象的概念,认为国家形象是软权力中的重要因素,同时软权力是国家形象得以塑造和能够塑造的基础。国家形象影响各国对外政策的选择与国际关系的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权力或实力。李晓明在《国家形象与软权力——论运用非军事手段维持增

进国家的对外影响力》一文中,认为中国要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公正﹑平等﹑正义的价值取向,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塑造中国外交的完善形象,增强对外政策的影响力;第二,发展经济,量力而行,充分发挥对外援助的功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第三,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引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精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展现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创新精神。第四,重视科技,延揽人才,争夺新科技革命制高点,增强信息化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其次,有关国家利益问题,祁迹卢德焕在《“软权力”与中国国家利益实现》中认为,软权力与国家的文化利益与政治利益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软权力对国家利益的影响就显得很必要,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有关我国的和平崛起,外交的构想力等问题。和平崛起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宋效峰认为软权力既是推动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数。至于外交构想力,是龙小农在《外交构想力与软权力的形成》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外交构想力是软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形成软权力的重要渠道。

四﹑结束语

我国学者对软权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软权力理论的研究,如朱峰的《浅议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软权力”》,张小明的《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等。二是运用

软权力理论研究有关国际关系问题,如刘德斌的《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宋效峰的《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等。但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如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软权力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对中国而言,软权力具体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与约瑟夫?奈的概念有哪些不同?中国的外交实践中,要如何运用自己的软权力,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大国形象?有待讨论和研究的问题远不止上述所列,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想法,尽请专家学者指正。

参考文献:

[1]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2]张骥,桑红.文化:国际政治中的“软权力”[J].社会主义研究,1999,(3).

[3]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

[4]朱峰.浅议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软权力”[J]国际论坛,2002,(2),

[5]张小明.重视软权力因素[J]现代国际关系,2004,(3)

[6]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93.

[7]祁迹,卢德焕。“软权力”与中国国家利益实现[J].党政干部学刊,2004,(3)。

[8]李晓明。国家形象与软权力——论运用非军事手段维持增进国家的对外影响力[J]。太平洋学报,2004,(4)。

[9]李清玲。“软权力”与美国的信息战分[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0]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J]美国研究,2005,(1)

[11]贺颖,周际翔,项玫。浅析国家软权力理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2)。

[12]朱峰。浅议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软权力”[J]国际论坛,2002,(2)。

[13]李清玲。“软权力”与美国的信息战略[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4]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J]太平洋学报,2004,(2)

[15]李智,试论美国的文化外交:软权力的运用

[16]赵刚。全球化时代的“软权力”与文化安全策略[J]太

平洋学报,2004,(2),

[17]田志峰,软权力竞争: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文化安全

[J],学术交流,2003,(8)。

[18]李海娟“软权力”竞争背景下的文化战略[J]毛泽东邓

小平理论研究,2004(8)

[19]谢晓娟,论软权力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基础[J]理论前

沿,2004,(12)。

[20]宋效峰,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J]兰州学刊,2005(3)

[21]龙小农,外交构想力与软权力的形成[J]国际观察,2005,(5)。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毕业论文相关参考文献查阅方法

毕业论文相关参考文献查阅方法 一、文献查找方法 1.通过“百度文库”或者“google学术搜索”,输入关键词查找。 2.利用学校内部网络,登陆学校图书馆网站,在电子资源下列几个数据库中输 入关键词查找相关文献。 3.设计类题目可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网站查 找相关专利,参考借鉴。 https://www.doczj.com/doc/572888234.html,/zljs/ 二、参考文献的筛选和阅读 1.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查到很多文献(有时候有成千上万篇),此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筛选: (1)调整搜索关键词,比如把关键词由“切削”改为“车削”或者“铣削”,把“切削力”改为“车削力”或者“铣削力”等与自己课题结合更加紧密的关键词。 (2)利用第二关键词进行“在结果中检索”,例如在学术期刊网 (http://59.69.174.10/kns55/)中输入主题词“切削”后可以找到89071篇文献,再次输入主题词“不锈钢”进行二次检索后,文献篇数减少为1160篇,通过这种方法逐渐筛选出与自己毕业设计题目接近的文献。 2. 有时候会找到很少,甚至在数据库中找不到直接相关的文献,此时可以通过放大“主题词”检索范围来查找,比如把主题词由“1Cr18Ni9Ti”改为“不锈钢”等。 3. 文献查阅时也可以采用“倒查法”,如果看到某一篇文献比较有参考价值,但是文献里有些问题弄不明白,可以找到该文献后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深入阅读。 4. 文献查阅时,应首先阅读摘要,了解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

从而找到与自己课题关联密切的参考文献。 5. 阅读文献时,应首先阅读综述性文献,了解整个课题背景;然后阅读专业性文献了解别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方案、研究结论等。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小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Wilkins 1976 。”有研究表明,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有直接影响,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都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返之亦然。(杨梅珍,1997)。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戴曼纯,2002)但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是语言问题的核心。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语言词汇量是永无止境的。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投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个体智能是高是低,而在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最合适他们的天性和意愿发展、成长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其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来带动和发展其他领域的智能,尤其是他们智能弱项的发展。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组把本阶段的研究目标确定为: 1.通过教学理论学习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词汇的特点,优化词汇教学方法。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授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单词教学水平。 2.研究学生的记忆特点,教授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的方法,学生根据自身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开发和拓展英语语教学资源的能力,锻炼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有探索、创新精神,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的英语教师队伍,活跃我校活动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六、研究内容 1.改变创新词汇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数学效率; 2.探究多种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词汇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 3.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调汇学习策略的培养; 4.课外巩固记忆的系统化指导方法。 七、研究重难点 研究重点:调查整理五、六年级英语教材中的词汇教学内容,研究这些词汇教学与学生识记词汇的方法和习惯为切入点,研究高年级英语语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研究难点:研究五、六年级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研究一套适合高年级词汇识记和运用效果的课堂评价机制。 八、研究的创新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学生群体间的多向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合作情况,更加关注的是“互动场”这个“整体生活空间”的营造,追求词汇教学多向互动所形成的整体性、和谐性、有效性。 九、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怎么才能写好 如何读外国文献

为什么读文献? 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关键信息(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论述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

共词分析与共引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共词分析与共引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伍若梅/孔悦凡 2012-12-19 15:40:40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01期【英文标题】A Comparison on Co-word Analysis and Co-citation Analysis (School of Media Scienc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7) 【作者简介】伍若梅,女,1986年生,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情报学 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长春 130117 孔悦凡,女,1984年生,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图书馆学研究生。东 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长春 130117 【内容提要】文章主要从共词分析和共引分析的起源、研究对象及性质、前提假设、影响因素、应用过程及范围以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得出若干结论。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co-word analysis and co-citation analysis from aspects such as the origin, research objects, supposes, factors and application range, and have drawn a series of related conclusions. 【关键词】文献计量/共词分析/共引分析bibliomerics/co-word analysis/co-citation analysis

共词分析(co-word)和共引分析(co-citation)是随着电子文献形式和网络文献形式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两种重要的文献计量学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知识图谱逐渐成为科学计量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共词方法和共引分析方法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作为情报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均可广泛应用于科学评价、科技管理等诸多领域。尤其是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应用于学科范式可视化研究,但有的学者利用共词分析方法来研究,有的学者利用共引分析方法来对某学科或领域的范式进行研究。那么两者之间有何异同呢?为了更好地理解并恰当的利用这两种方法,本文试图从起源、概念、方法和过程等几个方面对二者做简要的比较分析。 1 共词分析与共引分析概述 共词分析法最早是由法国文献计量学家Callon提出的。利用共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不仅可以揭示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横向和纵向分析领域学科的发展过程、特点以及领域或学科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反映某个专业的科学研究水平及其发展历史的动态和静态结构,其最终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作为高层决策者制定战略决策和长远发展规划的基础。 共引分析法始于Small于1973年提出的以文献为单位的共引分析,是将一批文献(或著者、期刊)作为分析对象,利用聚类分析、多维标度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借助计算机,把众多的分析对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共引网状关系简化为数目相对较少的若干类群之间的关系并直观地表示出来的过程[1]。之后,共引概念推广到与文献相关的各种特征对象上,从而形成各种类型的共引概念,如词的共引、文献共引、著者共引、期刊共引、主题共引和类的共引等。自White和Griffth 1981年提出著者共引分析以来,其理论发展也已经比较成熟,除了可

文献查阅方法

《科技文献与网络资源实用技巧》 试题1: 当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遇到下列问题时,可使用中科院图书馆提供的哪项服务或工具?(参考网站:http://www.XXX/) (1)在查询、获取文献过程中有问题时,您可以考虑如何获取这些问题的解决答案? 服务名称:询问图书馆员 服务网址:XXX 您的评价:询问图书馆员是解决问题最为有效且快速的方式,通过与他们的直接文字对话,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实时解答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能提供很多检索技巧。 (2)在本地无法获取所需文献的全文时,您可以考虑通过什么途径获取全文呢? 服务名称:请求全文传递 服务网址:http://XXX 评价:全文传递是在本地无法获取全文的情况下,通过权限验证,在图书管理员的帮助下,通过已注册电子邮箱而获取原文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读者对文献下载的手续,只需要将文献名称等告诉管理员即可在使用权限范围内获得原文。 (3)当您需要借阅一本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时,您该怎么办? 服务名称:清华大学图书馆 服务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72888234.html,/ 评价:虽然在院图书馆有一个跨库检索系统,但是检索能力极为有限,很容易丢失信息的全面性,检索得到的资料很不完全,因此,直接上清华图书馆检索为最佳检索方案。 (4)当需要跟踪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新闻时,有没有帮助您的工具呢? 服务名称:引文跟踪服务 服务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72888234.html, 评价:引文跟踪服务能知道某一理论是否得到进一步证实,是否有了新的应用领域,某项研究的最新进展如何,某个研究结论是否真实可靠,本人论文是否被引用等。 (5)当需要管理您自己的书目信息,并在论文写作中自动编排参考文献格式时,您

基于典型期刊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化工领域研究特点及趋势——对

CIESC Journal, 2018, 69(2): 873-884 ·873· 化工学报 2018年 第69卷 第2期 | https://www.doczj.com/doc/572888234.html,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71149 基于典型期刊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化工领域研究特点及趋势 ——对《化工学报》、AIChE 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和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发文分析 吴曼1, 2,宋爱芳1,张岩1,郭庆杰2, 3 (1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信息中心,山东 青岛 266042;2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清洁化工过程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42;3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利用Scifinder Web 数据库,从年发文量、研究机构、索引词、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等 不同角度对《化工学报》、AIChE 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CES )和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IECR )4个国内外主流化工期刊近20年(1996—2015年)发表的49565篇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 讨,以期为我国化工学科“双一流”建设及同类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中国机构在国际期刊上日益增多的 发文量和上升的发文机构排名,显示了近年来国内化工科研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国际影响力。同时,国内各机构化 工学科的学术研究日益活跃,高水平学术论文成果的产出仅仅集中于少数顶尖科研机构的现象有所变化。《化工学 报》与三大主流期刊AIChE Journal 、CES 和IECR 的发文重点及热点基本一致。近10年(2006—2015年),中国 机构在“聚合物形态”、“离子液体”、“纳米颗粒”等方面对三大国际期刊发文有较大的贡献。 关键词:化工学科;文献计量学;《化工学报》;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G 255.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38—1157(2018)02—0873—12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based 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ypical periodicals —Analysis on Journals of CIESC Journal , AIChE Journal ,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WU Man 1,2, SONG Aifang 1, ZHANG Yan 1, GUO Qingjie 2,3 (1Library ,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 Qingdao 266042, Shandong , China ; 2Key Laboratory of Clean Chemical Processing of Shandong Province ,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 Qingdao 266042, Shandong , China ; 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igh -efficiency Coal Utilization and 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 (Ningxia University ) Yinchuan 750021, Ningxia , China ) Abstract: Using bibliometrical analysis method,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paper productivity,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dex term, cited literature and citation literature of 49565 journal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s of CIESC Journal , AIChE Journal ,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CES ) and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IECR )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1996—2015) from Scifinder Web database. It will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World-cla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periodicals in chemical 2017-08-22收到初稿,2017-11-02收到修改稿。 联系人:郭庆杰。第一作者:吴曼(1987—),女,博士。 基金项目: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ZR2016BB23);青 岛科技大学社科基金项目(17XB27)。 Received date: 2017-08-22. Corresponding author: Prof. GUO Qingjie, qjguo@https://www.doczj.com/doc/572888234.html,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Shandong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ZR2016BB23) and the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7XB27). 万方数据

国内外文献综述-实例

国内外文献综述(参考实例)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国内文献 魏涛、陆正飞、单宏伟在 2007年01期《管理世界》上发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文章,文章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管理的行为,发现不管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其盈余管理都相当依赖非经常性收益。 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2007)在2007年08期《经济研究》上发表文章,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行研究,运用数学估计的方法,对股票市场是否提高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问题进行研究。结论表明,股票市场确实提高了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程度。 国外文献 特里. 沃菲尔德(2005)以1993一2000美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盈余管理与高管激励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股权激励越高的公司更有可能发生为满足盈余预期而进行盈余管理。 爱普里.克莱恩(April. Klein)(2006)经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盈余操纵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盈余管理与CEO是否为薪酬委员会成员呈正相关,与CEO持有股份数量呈负相关,与审计委员会成员中是否有外部股东呈负相关。 三、主要观点 美国会计学教授,希历(Healy)和惠伦(Wha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利用职业判断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 美国会计学者,斯科特(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的观点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经营者在对一系列的会计政策进行选择时,会采用那些使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 国内学者的观点 邹小凡、陈雪洁(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

食品安全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综述 食品安全是一个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它涉及到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需求的满足与社会福利的改善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同时期由于食品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本章通过对食品安全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比较,以掌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脉络。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 食品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国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侧重食品数量安全(food Sedcurity)到侧重食品质量安全的转变过程。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机构举行的世界粮食会议上,将食品安全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维持健康的生存所必需的足够食物。1983年,FAO前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将食品安全最终目标解释为确保 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了一国的食品供给数量能否满足人口的基本需要,并且更关注社会弱势人群(如穷人、妇女和儿童等)的食品可获得性,以避免和减少饥荒和营养不良现象的发生,因而与缓解和消除贫困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题为《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文件中,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作为同意语,定义为:“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1996年,WHO在《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中,对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别,其中食品安全被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则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食品安全规制主体 食品安全规制的主体主要有规制机构、企业、用户(消费者)和非政府机构。针对消费者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的作用,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 May Aung(2004)在研究中表明,所有国家必须考虑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能够参加培训、决策以及国家食品安全系统的发展、调整和实施活动; AndrewFearne,JulieA.Caswell和Spence Henson(2007)的研究表明:根据各国食品安全形势、食品行业特征、消费者消费行为模式的不同,各国对食品行业的规制模式也有很大差异。Geoffrey podger(2005)的研究表明世界各国大致形成了两种食品安全规制机构设立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多部门共同负责的模式和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代表的由一个独

如何查文献

1.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可以试一下。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从Google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只看经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顺便推销自己吧。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很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 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下面是本人向老外作者要文献的一个常用的模板:Dear Professor ××× I am in ×××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assistance.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 。。。。。。。。。。。。。。。。。(你的文献题目) but I can 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assistance. Best wishes !(or best regards) ××× 本人的经验是讲英语的国家的作者给文章的机率会大,一般你要就会给,其它不讲英语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作者可能不会给。出于礼貌,如果你要的文献作者E-mail给你了,千万别忘记回信致谢.

国内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

国内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建议新手查阅)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是国内影响力和利用率很高的综合性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三个数据库已经成为大多数高等院校、公共图书馆和科研机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中,这三大数据库也成为中文学术信息的重要代表,体现了我国现有的中文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水平。 笔者结合工作和学习中的实践,就上述三大数据库的收录情况、检索功能、检索结果、检索界面、用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并通过检索实践举例进行比较分析,以供参考。 1 收录情况(数据较早,甚至不是2004年的数据,感觉更像2002年左右的数据,后面将尽可能给出最新的数据值。) 1.1 收录范围与数量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本文中简称“清华”)是由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共同研制出版的综合性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自从1994年来公开出版发行的6600余种国内核心期刊和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英文期刊全文,累积全文文献618万多篇,题录1500万余条,按学科分为理工A(数理科学)、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九大类,126个专题文献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本文中简称“维普”)由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制作。其前身为《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自1989年以来国内出版发行的12000种期刊,其中全文收录8000余种,按学科分为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图书情报、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等7大类,27个专辑,200个专题,按《中图法》编制了树型分类导航和刊名导航系统,基本覆盖了国内公开出版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期刊,同时还收录了中国港台地区出版的108种学术期刊,积累700余万篇全文文献,数据量以每年100万篇的速度递增。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本文中简称“万方”)是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属下的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万方期刊收录了我国自然科学的大量期刊以及社会科学的部分期刊,范围包括基础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人文科学等5大类,以及英文版期刊、中国科学系列杂志,共2500多种期刊。1.2 期刊收录情况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文献检索综述

基因工程能否在饲草,草皮和生物能源作物育种中起飞? 背景:基因工程提供了产生独特遗传变异的机会,其在性相容的基因库中不存在或具有非常低的遗传力。转基因植物的产生和育种,导致在几种主要经济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和芸苔生产中广泛使用转基因栽培品种。基因工程作物的监管批准过程缓慢,并受到广泛的政治干预。饲料草和豆类的情况更复杂。 种植最广泛的草料,草皮和生物能源物种(例如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柳枝稷,苜蓿,白三叶草)是高度自交不亲和性。与近交种相比,它们具有将其基因传递到相邻植物的高潜力。这些物种中的主要生物安全问题是花粉调节的转基因。由于人类消费是间接的,转基因饲料,草皮和生物能源物种的风险评估侧重于其环境或生态影响。虽然在这些物种的遗传修饰方面已经取得了显着的进展,但由于严格和昂贵的监管要求,转基因栽培品种的商业化非常有限。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唯一的转基因饲料作物是“Roundup Ready”(RR)苜蓿。RR 苜蓿的批准过程是复杂的,涉及几轮监管,解除管制和重新调节。然而,RR苜蓿的商业化是监管批准多年生异交杂草作物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其它的转基因饲料,草皮和生物能源作物的产生和测试,已经开发了不同的策略以满足法规要求。最近在转基因饲料和草皮的风险评估和调节的进展被总结和讨论。 关键词:草料和草皮,生物能源作物,草,豆科植物,转基因植物,基因流动,解除管制,生物安全,转基因,苜蓿,肯塔基蓝草

引言 饲料作物对全球畜牧业和可持续农业至关重要。常用的饲料作物包括单子叶草和双子叶豆科植物。它们代表了具有一年生或多年生,冷季或温季生长偏好,以及草皮形成或束型生长习性的不同组的植物广泛栽培的饲料草包括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果园草(Dactylis glomerata),肯塔基草(Poa pratensi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主要豆类饲料包括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除了用作饲料作物之外,一些缓慢生长的矮秆草是专门用于在运动场,草坪和路边的草皮或美化目的。草皮物种,例如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狗牙根,肯塔基早熟禾和creeping bentgrass (Agrostis stolonifera),通过提供安全的活动表面和防止侵蚀,为我们的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些饲料品种是高产的,并且具有用作生物能源作物的潜力。由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的生物燃料称为木质纤维素生物燃料。这样的生物质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形式的糖,其可以通过水解和随后的发酵转化为乙醇(Hisano等人,2009)。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是草本生物燃料作物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柳枝稷是C4温暖季节多年生本土物种,遍及北美。由于其高生物量生产,广泛的地理分布,高营养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它被美国能源部选为模型生物能源物种(McLaughlin和Kszos,2005; Schmer等人,2008; Casler等人,2011)。转基因技术已被用于改进草料,草皮和生物能源作物。因为技术允许

科研文献综述正文范例

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全面 《文献综述》写作规范(试行) 一、写作文献综述的总体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法学院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确定后,除传统研究论文写作形式外,可以围绕毕业论文选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提交研究成果代替传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论文)的答辩稿和终稿应当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致谢词等几部分,各部分的排版格式与法学院规定的普通论文排版格式一样,正文字数8000字以上。 二、文献综述的正文结构内容 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研究动态、研究进展、发展方向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体和总结。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即立题依据和综述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引言不宜过长,文句要简练、重点突出。 主体部分。文献综述的主体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是对全文主题的简明扼要的总结,包括对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进行必要的评述,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的论文标题一般采用“主题词+文献研究综述”或“主题词+理论研究综述”等形式命题。

国内期刊分类

国内期刊分类 1 、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版,2004年版。2008年版暂未出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2、什么是核心期刊?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3、什么是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4.什么是“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5、什么是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文献综述规范与范文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2012 届本科毕业生 毕业论文 ( 设计 ) 文献综述撰写规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 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 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 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 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 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 3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 2000 字左右的设计方 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 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 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 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 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 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国内外人力资源整合文献综述

2.4 国内外人力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 人力资源整合(Human Resource Integration,简称为HRI),作为企业管理整合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自19世纪美国发生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们从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作了比较多的研究。Schweiger,Walsh (1980)在著作中,讨论了雇员在并购中的冲突、紧张、职业不确定性、行为难题、压力、生产力损失、财务安全、工作地点的重新安排、同事间的信任等问题的典型感受。Krug,Nigh(1998)对跨国并购中的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离职原因进行了研究,认为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的大量离职与并购两企业所在国的文化差异、高的国际整合水平(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和被并购企业在并购前的绩效水平显著相关;文化差异越大、国际整合水平越高、并购前的绩效越低,其离职率越高。美国学者P·普里切特,D·鲁宾逊(1999)在《并购之后:如何管理被收购公司》中对企业并购对员工的心理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被收购公司人员的综合评价和挽留等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并购管理提出了一些指导原则。这本书是国内引进较早的,也是较为系统性地介绍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的著作,但由于这本著作是关于企业并购之后各方面的整合问题,比如财务、战略、组织结构等整合问题,因此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的研究就显得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在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亚力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1999),他在《并购的艺术——整合》中对并购后的几种主要形式的整合对作出了详细的讨论,以问题的形式一个一个相应回答,并配合相关典型案例加以讨论。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讨论了并购中人员的裁减主要要看公司下一步的战略,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导致裁员,有些恰好相反。关键员工对企业非常重要,要通过精神和物质激励、设置约束条件等各种方式保留优秀的员工。并从组织结构、薪酬福利等方面以本国的具体情况为背景做出了具体的方案。菲利浦·米尔韦斯,米切尔·马克斯(1999)在《兼并管理》中从组织的角度和人的角度描述了兼并管理的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