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形成原因:(1)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三主要矛盾:1、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

2、人民大众与本国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

四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1、同:性质相同、任务相同

2、异: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者(最主要):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

前途: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

走资本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失败成功

主力:人民群众更广泛

五、分期(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以1919年为界,按革命性质分为两个时期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近代前期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1840—19世纪60年代)

2)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完全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3)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的深化时期(20世纪初—1919五四运动前)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近代后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

2)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4)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六、基本线索

1、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并与中国的反动势力相勾结,逐步把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的屈辱史

2、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及其走狗的抗争史和中国各阶级各阶层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3、中国近代化的缓慢发展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两大主题

(1)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2)实现近代化和国家富强关系:相互联系近代史: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现代史上:国家富强是第一位

单元一: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知识结构

阶段特征

世界:

世界资本主义处于工业资本主义阶段。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更多的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列强的侵略扩张激起亚洲人民反抗,形成亚洲革命风暴;此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中国:

本阶段的时代特征: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全方位剧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太平天国运动,因为新的时代而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农民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任务,因此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起点。

剧变的原因:19世纪前期,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接近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时期。而这时的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已显示出衰落趋势。

剧变的表现:

1、政治上:

(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中国政局发生变化:

两次鸦片战争,开始控制清政府

满洲贵族势力减弱,汉族官僚地主势力增强。

清政府对西方侵略者的态度由排斥到抵抗,再到妥协、投降,继而“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以奕訢、曾国藩为代表的新官僚集团势力膨胀。

(3)社会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国人民的斗争进入新阶段,带有新的时代特点,即反封建的同时反对外来侵略,形成了以太平天国运动为标志的第一次高潮。

2、经济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自然经济占主体;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封建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虽然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但为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3、对外关系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闭关自守政策破产。

4、思想上:鸦片战争促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重新认识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萌发,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但向西方学习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师夷长技”。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单元复习线索:

线索一、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军事侵略——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

一、战争背景与原因:

1、背景分析

19世纪中期的中英关系

·正当的中英贸易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发地位。(原因: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闭关锁国、购买力低。)另:鸦片战争后,英国商品输出并没有象西方想象的大幅增加,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期后,中国全面出现入超·英国的鸦片走私

(1)目的:直接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目的打开中国门户

(2)危害:既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也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A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B引起中国白银外流,清政府出现"银荒";

C 腐蚀清政府军队,清政府出现"兵弱";D腐蚀清政府官吏,清政府更加腐败;

E加重劳动人民负担。

(2) 性质:英国无耻地用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手段,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这绝不是正当的

商务,而是贩毒和掠夺。

·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

(1)措施:①整顿海防;②缉拿烟贩;③收缴鸦片;④虎门销烟。

(2)评价:①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举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②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③林则徐是民族英雄。④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仅仅是借口、导火线,而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结论:

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直接原因:英国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

二、战争经过

1、鸦片战争的性质:

从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看: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不仅是要保护鸦片贸易,更主要的是把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是主要目的,以适应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表明这次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被迫进行的则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2、时间:1840——1842年

阶段:1)英国挑起战争(1840、6)(2)英国扩大战争(3)战争结束(1842、8)

3、

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

第二阶段:1841—1842年,英扩大战争,占香港岛及东南沿海一些城市

第三阶段:1842年8月,英军闯入长江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

3、各阶层在战争中的表现

(1) 爱国将领:略

(2)人民: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3)政府:组织抵抗不力,导致战败。

4、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和教训

(中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自卫战争,为什么失败?)

(1)主观原因:中国:A清政府的腐败和妥协,战和不定、指挥不当,军备落后。

B经济技术落后

(2)客观原因: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蓄

谋已久。

总之,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根本

认识:①战争双方力量对比是胜负的关键之一;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③战争结局与战争指挥有直接关系。

教训: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

三、战争的影响

1、被迫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⑴中英《南京条约》(1842,内容)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A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香港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长达百余年之久。

B赔款2100万银元。使得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

C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处为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便利列强对中国输出商品掠夺原料,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D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

·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租房和永久居住

一般情况下,最惠国待遇是相互给予的。但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是它们并不以最惠国待遇来对待中国。另外,它们还提出了利益均沾问题。只要任何国家在中国取得新的侵略特权,英国都可以享受(割地、赔款等特殊项目除外)。

⑵中美《望厦条约》(1844,内容)侵犯了中国的领海权

⑶中法《黄埔条约》(1844,内容)

2、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⑴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经济上:中国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解体和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是个渐进的过程)。

⑵主要矛盾变化

⑶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变化

⑷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开始打破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客观上使中国逐步摆脱与世隔绝的状况,加速了旧制度的解体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4、促进了新思想的萌发

5、加剧了阶级矛盾

分析: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与贸易的政策。

·原因:

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和封闭性经济基础。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统治者形成盲目自大的心理是其思想基础

清政府害怕沿海汉族人民与外商的接触会危及其统治

明朝中后期以来西方殖民者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和骚扰

·打破:鸦片战争失败后标志着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破产。

·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对西方殖民地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只会妨害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不了解世界,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造成了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

·认识:任何国家妄图用自我封闭的办法抗拒资本主义的世界潮流只能使自己落后挨打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一、原因

1、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法等企图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提出“修约”要求

2、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3、英法取得克里米亚战争胜利

4、“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徘徊不前的原因

(1)中国自然经济的暂时抵制作用。

(2)外国商品有不少根本不适应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要求。

(3)大量输入鸦片,削弱了中国购买外国工业品的能力

二、经过:

1、第一阶段1856—1858

英军炮轰广州---开始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联军在广州设立占领委员会。伯贵投降,成为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攻占大沽和天津

《天津条约》的签订(1858,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爱珲条约》(1858)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便于西方列强影响和控制清政府

·增开十个通商口岸。列强的侵略势力从原来的东南沿海一带扩张到了北方沿海、长江流域以及中国腹地,为列强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

·外国军舰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2、第二阶段1859—1860

大沽之战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和北京

《北京条约》的签订(1860)--结束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使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并威胁北京的安全。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不但使我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而且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以后强租新界又作了准备。

·准许华工出国。关于准许华工出国的规定,与现时我国劳务出口有本质的区别。那时的所谓华工出国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性质是一样的,其实质是掠夺。

·对英法军费赔偿增加到各80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口岸的特点:多:通商口岸达10个;广: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深: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与中国腹地。

通过《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看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对外经济侵略的特点。三、俄国侵占北方大片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公里图表见P13

早在清康熙年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已正式签订过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及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地区在内都是中国领土。

俄国在近代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主要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此时正是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俄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英法的欧洲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扩张性极强的军事帝国,其对中国的领土野心远大于占领市场的欲望,俄国是近代时期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①丧失更多领土(英俄)和主权,侵略范围扩大

②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基础: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清朝统治者开始成为外国侵略者的附庸与工具,出现了暂时的“和好”局面

原因:①清政府利用外国侵略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统治

②外国侵略者利用清政府维持和获取更多权益

③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便利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终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统治者内部分化,出现洋务派和顽固派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各国的侵略目标有差异。

1、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中期陆续完成,而俄国在1861年才进行农奴制改革。因此,在侵华过程中,英国一直是主角,法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因此成为配角,俄国只是扮演“帮凶”角色。

2、在侵华目标上,英国关注经济特权、谋取经济利益,俄国主要兴趣在于扩张领土。差别的根源在于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同。

3、按马克思的说法,殖民侵略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后果。这一论断对英国适用,因为它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工业品和资本主义方式,但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没有双重后果。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背景、原因、进程、性质、结果、影响)导与练P84

克里米亚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1、战争得胜一方都是英国和法国。

19世纪中期的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两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事实说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具有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2、战争的结果都加深东方弱国的殖民地化。

克里米亚战争后英法在土耳其的势力增强,土耳其成为欧洲列强宰割的对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事实说明,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面前,落后必然挨打。3、战争的结果引起失败者的新变化。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推动国内的资本主义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力图“自强”、“求富”。中俄所不同的是,俄国从整体上改革了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从而实现了历史的转折,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洋务派从整体上保留了旧的封建生产关系,只是部分地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结果以破产而告终,中国仍然沿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道路发展。

4、两次战争在性质上有差别。

克里米亚战争是英法在“保护”土耳其的名义下对俄国的战争,是列强之间的争夺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的侵略战争。

5、战争失败者的不同反应,也有地理因素的影响。

俄国毕竟与西欧资本主义有直接的接触,了解资本主义的先进性。中国地处亚洲,鸦片战争以来才对西方有所认识。

第二、政治侵略

1、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攫取中国领土、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中国成为半主权国家

·司法:

·领土:

·领海:

·关税:

·贸易:

3、镇压革命:太平天国

★第三、经济侵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一、前提: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以实现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过程:

·《南京条约》规定关税协议(1842)----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税率最低的国家。

·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1853)--第一个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进一步丧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了关税税率值百抽五的原则

·英国人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说务司----完全丧失

二、经济侵略的方式

(一)主要方式——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走私鸦片为主要方式的经济侵略,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是同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影响:1865年中国在对外正当贸易中第一次出现入超,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二)次要方式——早期资本输出

1、办洋行。洋行是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的贸易机构

伴随着洋行的发展,中国社会中逐渐出现了一些特殊身份的商人——买办。买办是替外国资本家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买办为侵略者的各项经济侵略活动服务,在一般情况下,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只有通过中国的买办才能达到侵略和掠夺的目的。买办阶级的出现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半殖民化在阶级关系上的一个重要表现。由于买办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特殊关系,决定了他们的经济地位与政治态度。这是我们学习近代史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

2、开银行;

3、经营轮船公司,垄断内河航运;

4、设立工厂,掠夺资源

(三)带有野蛮掠夺色彩的手段——贩卖华工(变相的奴隶贸易,掠夺中国劳动力)(1)背景:资本主义侵略加剧中国农民破产;《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

(2)手段:收买地痞、流氓诱骗掠拐华工,贩卖到海外充当苦力。

(3)实质:变相的奴隶贸易。

第四宗教和文化侵略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的相关条款)

思考:

①概述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及其侵略活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之间的关系)

②列举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名称、时间、双方、内容、影响)

③概述本阶段侵华的主要国家(4个)的侵略目的及其各自的活动。

线索二、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

第一、地主阶级抵抗派抗击侵略的斗争

两次鸦片战争中地主阶级抵抗派反抗侵略的斗争及代表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敢于面对现实,领导了中国的禁烟运动。

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英勇捐躯。

第二农民阶级的抗争——三元里抗英与太平天国运动

Ⅰ三元里抗英: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Ⅱ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王朝统治下长期积聚的阶级矛盾,在鸦片战争的影响下汇聚而成社会矛盾的总爆发,是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农民阶级与封建主义两大矛盾的集中体现。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打击的目标主要是清王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势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军与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殊死抗争,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伟大斗争,把旧式农民战争推向了顶点。

一、原因与背景(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与亚洲革命风暴)

1、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加剧了阶级矛盾。

3、自然灾害严重

5、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理论和组织准备)

①理论来源:把西方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②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等。

③理论特点:将农民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对“拜上帝教”的认识

中国历史上许多农民领袖常常利用宗教和封建迷信来组织和发动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也不例外。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把基督教教义、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些带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的农民革命思想和信条。拜上帝教在洪秀全组织、发动群众参加反封建压迫斗争中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后在太平天国的斗争实践中,拜上帝教成为了农民领袖们维护自己特权地位的一种工具,成了杨秀清个人牵制天王,树立威严的工具,演化变质成为一种邪教。李大钊说过:“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与鸦片战争影响之间的关系

太平天国运动是多年来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偿付大量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战后开辟通商口岸,便利了西方商品的输入,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一批农民破产,流民增加;战后鸦片贸易猖獗,白银大量外流,加上统治集团生活腐败奢侈,更加剧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二、过程:

1、前期斗争(1851——1853):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颁布纲领(1)金田起义(1851年)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形成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4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平均分配产品

评价: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

未实施的原因:绝对平均、战争环境

( 5 ) 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北伐—西征—东征

定都天京后的太平天国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进行北伐,攻破北京,推翻清朝;发动西征,控制长江中游以保天京安全;组织东征,阻断清政府漕粮运输,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

▲北伐:

时间:1853年。

目的:直捣北京,推翻清朝统治。

将领:林凤祥、李开芳。

失败原因: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后援不利,固守待援,北方严寒

清军的围攻。

影响: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震动了清朝的统治;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东征和西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征:▲东征:

时间:1853年。时间:1856年。

目的:巩固天京革命的大本营。目的: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经济力量将领:赖汉英、石达开。将领:秦日纲、石达开。

作战地区:皖、湘、鄂、赣。经过:秦日纲东征破江北大营;秦、石会战役:石达开指挥湖口战役。师破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

结果: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

▲意义

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太平天国运动的前期军事斗争发展到最高潮。

2、转折(1856)--------天京变乱

(1)原因

·在军事斗争上,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减退

·在个人生活上,贪图享乐,广建宫室,迅速腐化

·在领导集团关系上,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日益尖锐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经过

(3)影响:①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②使清军获得喘息机会

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从胜利发展走向失败灭亡的转折点,是太平军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3、后期斗争(1856——1861):

(1)重建领导核心:为摆脱危局,重整朝纲

军事: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

政治:干王洪仁玕总理朝政。

(2)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3)防御战

再破江北大营

三河镇大捷

再破江南大营

东征苏南,逼近上海

安庆保卫战

天京保卫战

天京陷落---失败

三、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1、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失败原因

主观上: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内部分裂)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教训: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历史功绩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打破了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具有世界意义,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5、时代特点: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新旧交替的年代里,时代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2)一些领导入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反映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并不是这场农民战争的产物,因此不可能实行。

(3)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4)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索四、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新思想的萌发

第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倡导新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

一、新思想萌发原因

1、清朝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经世致用的观念,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思想基础

2、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出现

核心:学西方,求强国御侮之道。

倡导者:林则徐和魏源。

二、地主阶级的新思想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起到了探求西方知识,放眼世界的开拓作用。

事迹:·注视西方,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

·仿制西方战舰;

·主张建立新式海军

2、魏源——《海国图志》

(1)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来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师夷长技”只是手段,御侮图强才是主要目的。

(2)特点: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专著

(3)作用:开阔了人们视野,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3、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

(1)原因:

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和林则徐、魏源等人思想的影响,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一批程度不同地与现实政治问题相联系的作品。

(2)概况:

姚莹《康輶纪行》、徐继畬《瀛环志略》

·对新思想的评价:

⑴进步性:首开“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对后世思想家产生重大影响。

⑵局限性: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没有形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潮流

更没有进行一定规模的政治实践。

第二农民阶级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资政新篇》

一、《天朝田亩制度》-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小农思想来改造中国,带空想落后性

1、内容与原则:

·土地分配问题: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产品分配问题: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3、评价: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

4、未施原因

客观上:当时的战争环境

主观上的局限:空想,无法实施(根本原因)。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可以满足农民要求土地的愿望,但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办法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根本无法实行的空想。

《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企图通过摧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整个社会经济改造

为纯粹的小农经济,这是明显落后的了。

二、《资政新篇》---全面学习西方,按资本主义模式来改造中国,符合历史潮流

1、目的:

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不仅重视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主张效法西方民主政治。

2、内容:见教材P30

(1)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

(4)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主张与外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3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4、未实行的原因: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严峻的形势

《资政新篇》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不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任何积极作用。不是农民战争产物,没有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要求,没能得到广大农民的共鸣,缺乏实践的必要社会基础。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1)产生背景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2)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即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

(3)群众基础不同:

前者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

(4)作用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但《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行。

(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

《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线索五、交替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

第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被打断

第二中国经济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第三外资出现但中国民资尚未产生

知识扩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思想特点及其成因

1、清政府:

面对侵略一方面由抵抗到妥协求和,另一方面顽固坚持旧的传统,拒绝进行任何改革。

原因:由满洲贵族顽固的阶级立场决定的与其当时的腐朽性有一定关系。

2、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知识分子:

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并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军事技术以抵制外来侵略。

原因:其思想的转变是在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也是由其爱国立场决定的。

3、洪秀全:

引进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教发动革命,并力主以绝对平均主义改造中国社会。

原因:其思想也是由其小农的地位和立场决定的。

4、洪仁玕:

提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新方案,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并发展资本主义,但对西方认识了解尚浅。

原因:其思想转变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传入影响的结果,但也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有关。

江南经济的变化与东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原因。

宋代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始终在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也产生在东南地区。江南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和手工业的发达,比较容易接受资本主义方式。

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分布在江南地区,从而给其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外国商品的涌入,首先瓦解了当地的自然经济,为近代工业的出现开辟了原料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外国人开办的洋行、银行、工厂、轮船公司,为中国人展示了新的投资天地,刺激中国的商人、官僚、地主也投资于新式工商业,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

东部地区邻海沿江、交通便利,农业发达、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东部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在农业经济时代,南北差距、东西差距就存在,近代以来这种差距加大形成了我国经济东部领先于西部、南方强于北方的格局。

东部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在于外国的商品和投资,而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首先解体。因为外国投资的目的不是要促进中国发展;也并非所有的通商口岸都能迅速发展为大都市,《南京条约》开放的五处口岸也只有广州、上海迅速崛起,其他三处——福州、厦门、宁波,由于区位优势被取代,由于周边地区地理环境、交通或物产的限制,发展规模始终有限。

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比较。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开放国内市场,从而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再次融入世界体系。两次两种性质,折射了中国百年间的巨大变化。

1840年后中国被外国以武力打败之后的被迫进入世界市场,主要是适应外国资本主义的需要,其结果是中国成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21世纪的入世是我国基于自身经济发展需要的自主决策,是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加快自身发展的决策,其结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的来说,必将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向世界水平迈进。

客观地说,这两次都给中国带来发展机遇,关键在于如何应对。19世纪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不能充分利用海关、税收等方面的条件保护民族经济,更何况清政府本身就是一个腐败的政府。21世纪时,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使得我国政府能够自主的选择入世的时机和方式,我国政府适应入

世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1.1 复习笔记 一、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1.相关概念 (1)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属于理论社会学范畴。 (2)中国社会思想史 中国社会思想史是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社会问题、社会管理及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中国社会思想史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源泉,是研究和正确解读当代中国社会运行逻辑的重要基础。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进展 (1)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引进已从初期浮光掠影式的介绍或翻译,发展到较为系统的深入研究。 (2)在中国社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照搬西方概念或理论与中国现实社会生硬比附的现象已大为减少,社会学家大都集中精力研究中国改革发展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 (3)中国社会学家已有了“文化自觉”意识。

①充分认识到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如不能与中国自身的实际及传统相结合,形成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则不能对中国的应用社会学研究发挥指导作用; ②认识到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必须从中国社会中寻求,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的国度,因此,要建设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就不能忽视中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思想之精华及其当代意义。 3.中国社会学界对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努力 (1)新中国成立以前-孙本文 ①民国时期,孙本文在《社会学原理》中指出:“中国社会思想,为研究中国社会学者必须研究之材料。” ②20世纪40年代中期,孙本文发表了一篇名为《五十年来的中国社会学》的论文,又于1948年出版《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均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③在中国社会学发展规划中,孙本文先生把“中国社会思想史”作为“中国理论社会学的建立”中最首要的任务提出来。 (2)社会学恢复重建后-费孝通 ①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社会学家反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思想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②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写的一系列学术反思性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中国社会学界要加强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的研究,真正“中国的”社会学的发展,必须要以中国丰富的社会思想为基础,才能继往而开来,自立于世界社会学之林。 4.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地位 (1)从建立新中国社会学的角度看, 我国的社会学,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为其发展目标,就需要我们在吸收借鉴西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第16课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抗日战争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难点: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方式】 采用讲授法,分析法,归纳法与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师:升国旗唱的国歌原名叫什么? 生:《义勇军进行曲》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段国歌吧!(文娱委员领唱,学生齐唱国歌) 师: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里,民族危机意识始终笼罩在国民心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便是这种意识的集中反映。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从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看,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生:华北事变或日本侵华;抗日救国或救亡图存。 师:这一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请大家翻开课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著名战争──抗日战争。 讲授新课 一、全民族抗战 (问题探究1)(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该问主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让学生体验探究新知识的艰辛和获得新知识的愉悦)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提示) 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必然要从对外扩张中寻求摆脱困境的对策; ②自明治维新以来,侵略中国是日本既定的国策;[来源:学.科.网] ③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④日本法西斯专政逐步建立; ⑤西方主要国家推行绥靖政策; ⑥中国国力较弱; ⑦中国国内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⑧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活动,国民政府对日本推行妥协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气焰。 1.卢沟桥事变 (问题探究2)(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的威胁,国民党和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样的决定?两党关系发生了什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册)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

(完整word版)中国社会思想史重点

1.周朝宗法文化——特点、天明观、宗法制、表现、内容 2.孔子的人性学派,“仁”结合的思想、内容 3.孟子的人性论的具体内容(“四心”、“四性”)、性善论、孔孟人性论的比较 4.荀子的性恶论内容,社会分工轮、社会组织论、社会群体论 5.墨子的兼爱思想及评价 6.老子与庄子:道家的思想主旨、“无为”的内涵、老子对“无为”的表述(用天为看待社会管理)、庄 子的“逍遥” 7.管子:四维(社会分工基础上提出) 8.韩非子:“法术势”之间的关系,“法治”思想与现代法治的区别,对“法治”思想的评价 9.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思想内容 10.玄学:玄学的演变史、几个流派、各个理论、代表人物、具体内容 11.朱熹:天理、人欲、理俗观 12.王阳明:知行关系、两知论 一、周朝宗法文化——特点、天明观、宗法制、表现、内容 西周时期的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 (一)血缘纽带: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按地域划分国民,而氏族社会是按血缘划分,血缘纽带是唯一的联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国家政治制度中,血统关系逐步减弱。对殷商社会“德”的分析中,我们看到血缘依然是结构规则。 (二)嫡长子继承制:费孝通先生对“社会继替制度”的分析大家应该熟悉,“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吕氏春秋·慎势)。确立宗法政治制度的作用就是确立规则避免纷争,与之配套的是“分封制度”。 西周的宗法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周公在推行封建制度的同时,亦制定了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规定了权力传承关系的两大原则: (据王国维《殷周制度考》) 1、父死子继;(非兄弟、非女儿、非他人) 2、嫡长子继承制,其他子为庶子,爵位降一级。 宗法制的作用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对宗法制度的评价 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3、但是,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三)亲亲尊尊:“亲亲”与“尊尊”,关键在于把“亲亲”的家族伦理准则推广到社会,运用于政治,从而成为全社会的结构准则,因此成为宗法社会。 1、亲亲——亲其所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社会规范乱了,家礼乱,国必乱。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社会学)doc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 思想史:真正构成思想史对象或素材的不是人类的一切思想和情感,而是那些以理论形态以及叫系统化呈现的学说和思想。 社会思想:就是人们对于实际存在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反映,是人们对社会结构模式和社会运行模式的认识或设想所形成的观念和理论。 社会思想史:是以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和认识对象的思想理论发展史。他从整体上、结构上、组织与制度上去考察社会,从历史和发展的方面去把握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并使这种考察从一般的经验层次提升到论与学说的抽象层次。 中国社会思想史:应是在中国这个地域范围内土生土长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生存规则、政治模式、经济状态经过了整合,有一定存在能力和一定群众基础,并顺应人民和自然的需求,自然而然地进行进一步的同化和异化的过程,便是中国社会思想史。 一、商人的社会政治意识 1 “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意识:王权专制意识,须听从王命,动用刑罚,对臣民拥有杀生大权,但是商王对国家也负有责任。后世影响: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基本理念之一。

2 敬德与重民思想的萌芽:“德”已经包含了政治与道德的内涵,重民思想的萌芽。后世影响:成为西周京德保民思想的渊源。 二、西周的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 1 宗法社会:“宗”是指宗族,“法”是指规则,规范。“宗法”是宗族内部的规范体系,所奉宗主的继替规则。 2 宗法文化:“亲亲”“尊尊”,是一种孝道,是宗族共同体凝聚的需求,巩固宗法秩序的功能。 后世影响: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安定,宗法意思浸入中华文化血脉之中,确立了中国社会基本性质。 三、周公的社会思想(儒家思想主要渊源) 1 天命观:“惟命不于常”,周公的天命观与传统天命观有区别,上天的意志、命令是可以改变的,不会永远无条件垂青于一朝一姓,承天受命于人间行为联系起来,不是上天转移天命,而是自己失德失去上天的眷顾。上天的意志与人间行为的道德相关,道德伦理内涵。后世影响:是孔孟天命观,宋明理学天理观之滥觞。 2 敬德保民:“德”在周公思想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 1)敬德:“德”是个人的德行,政治上的德政。“慎罚,保民” 2)慎罚:敬德思想一大主题 合义合宜,避免滥用刑法 罪小不做反省,不可不杀,罪大而悔改,可予以饶恕 用刑之道在于使民心悦诚服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全国抗战的爆发》教案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道七七事变的史实、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培养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迁移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钻研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4、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 【教学重点】 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课前准备 课题相关图片、视频素材的收集准备。提醒学生做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新旧卢沟桥照片,并讲解:卢沟桥确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 它成为历史名桥,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仅仅是因为它的建筑水平很高吗?不,当然不是。美丽的卢沟晓月,可爱的石狮子,在1937年7月7日,却经历着一场血雨腥风。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历史见证! 二、进入新课 (一)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经过: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 3、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4、抗日英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等壮烈牺牲。 5、性质: 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 合作探究:七七事变是偶发事件,还是蓄意挑衅? 七七事变是日军精心策划,蓄意挑衅。①日军先举行军事演习,为调兵遣将作了准备,为士兵失踪的借口留下伏笔;②演习地点选择在卢沟桥附近,这是当时北平通往南方和京外各地的唯一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③强行入城遭拒,日军当即开炮轰击,这说明日军早已准备扩大事端。 (二)国共二次合作 1、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3、国共两党军队纷纷开赴抗日前线。 (三)南京大屠杀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重难突破: 1,苏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和“华约”。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另一方面,美苏两国势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使世界在近五十年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一章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1.1 复习笔记 一、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1.相关概念 (1)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属于理论社会学范畴。 (2)中国社会思想史 中国社会思想史是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社会问题、社会管理及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中国社会思想史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源泉,是研究和正确解读当代中国社会运行逻辑的重要基础。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进展 (1)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引进已从初期浮光掠影式的介绍或翻译,发展到较为系统的深入研究。 (2)在中国社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照搬西方概念或理论与中国现实社会生硬比附的现象已大为减少,社会学家大都集中精力研究中国改革发展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 (3)中国社会学家已有了“文化自觉”意识。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充分认识到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如不能与中国自身的实际及传统相结合,形成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则不能对中国的应用社会学研究发挥指导作用; ②认识到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必须从中国社会中寻求,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的国度,因此,要建设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就不能忽视中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思想之精华及其当代意义。 3.中国社会学界对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努力 (1)新中国成立以前-孙本文 ①民国时期,孙本文在《社会学原理》中指出:“中国社会思想,为研究中国社会学者必须研究之材料。” ②20世纪40年代中期,孙本文发表了一篇名为《五十年来的中国社会学》的论文,又于1948年出版《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均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③在中国社会学发展规划中,孙本文先生把“中国社会思想史”作为“中国理论社会学的建立”中最首要的任务提出来。 (2)社会学恢复重建后-费孝通 ①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社会学家反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思想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②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写的一系列学术反思性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中国社会学界要加强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的研究,真正“中国的”社会学的发展,必须要以中国丰富的社会思想为基础,才能继往而开来,自立于世界社会学之林。 4.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地位 (1)从建立新中国社会学的角度看,

第4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第18课全国抗战的爆发教案岳麓版1

第18课 全国抗战的爆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掌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了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即兴表演卢沟桥上中、日两军的对话和动作,人物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让学生上台讲解,使学生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其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学习重点: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学习难点: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进行全国抗战的起点? 【学生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在课本勾画,补充即可。注意做到要点化、序号化) 一、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概况:日军借口士兵失踪,突然炮轰__卢沟桥__和宛平城,发动__全面侵华__战争。 结果:卢沟桥失守,平津相继沦陷。 影响: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__全面侵华战争__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__全国抗战__的起点。 二、国共第二次合作

初步形成:__西安事变__和平解决。 正式形成: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__国共合作__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__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__。这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和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正式形成。 军队改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__八路军、新四军__,开赴抗日前线。 三、南京大屠杀 时间:__1937__年12月,日本军队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屠杀人数:__30多__万人。 评价: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罕见暴行,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产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教学步骤 (一) 导: “卢沟晓月”是北京著名的景色之一,但壮美的卢沟桥,却在80年前见证 了人类最野蛮、最残暴的侵略,见证了人类最大的丑陋,那是怎样一段历史,请大家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 全国抗战的爆发: 一、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概况:炮轰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结果:卢沟桥失守,平津相继沦陷。 影响: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国抗战的起点。 二、国共第二次合作: 正式形成:八一三事变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三、南京大屠杀: 时间:1937年12月,日本军队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屠杀人数:30多万人。 评价: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罕见暴行,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020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 【导语】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一、学习设计思路 德国有一位的教学学家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因此,本次教学设计将以学生为主体,我将以“走进希腊——感悟希腊——理解希腊”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即通过基础性的探究展开对希腊的了解,接着通过感受希腊的民主政治来进一步了解希腊,最后通过对希腊公民的认识达到对古代希腊为何被称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希腊地理条件、城邦特点和公民素质,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 【过程与方法】 从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有关知识,分析希腊独特的海洋性自然环境对于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利用图示法,演绎法等方法,引导深入探究希腊公民的素质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相关素材,合作探究古代希腊作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造就一种文明制度。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作用 难点:理解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 四、学习方法 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神入历史,结合多媒体演示法充实课堂内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篇【圣才出品】

第五篇隋唐宋元时期的社会思想 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儒学社会思想由兴盛而转入低潮的时期,从隋唐至两宋,是儒学社会思想由三教纷争、融合而复兴的时期。隋唐时期,纷争多于融合,两宋时期则是融合多于纷争。其结果就是出现了一种名曰儒学而实际上糅合了儒、释、道三教的道学社会思想,或叫新儒学社会思想。 第十五章隋唐佛教的本土化社会思想 15.1 复习笔记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逐渐在中国扎下根来,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到隋唐,佛教进入鼎盛时期。隋唐时期,佛教最重要的发展成就是心性论的展开。 一、天台宗的社会思想 1.简介 天台宗渊源于南北朝时期,而创于隋,盛于唐,中唐以后趋于衰落。天台宗是由于这一宗派的智者大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而得名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智颚(531~597年)和湛然(711~782年)。 2.教旨 天台宗主要是依据《法华经》,其教旨主要是“三谛圆融”和“一念三千”,认为世界万

物和“尘世”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人心一念的产物。 (1)“三谛圆融” 在佛教天台宗看来,解决社会秩序失调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一个“空”字。智颚认为,世间人们所谓的“有”都不过是“假有”,只有把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看作虚幻不实的(“空谛”),都看作一种假象,是看上去似乎“有”的一种假借的概念(“假谛”),才能符合于佛教的最高真理——中道(“中谛”)。“ ①“空谛”是世界万物的实质,是从“道”的角度着眼的,所以又可以叫作“真谛”。 ②“假谛”是从世俗的角度着眼的,是权宜之计,所以又可以叫“俗谛”。 ③“中谛”是空与假的统一,是“真如”(佛性),因此,空、假、中三谛是互相融通的,它们都系于信仰者的一心,就是“三谛圆融”了。 (2)“一念三千” 一念是指人的某种念头,而三千则源于佛教作为轮回报应学说依据的“十法界”。 ①十法界 十法界是指世界的“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世人、天人)加上“声闻”、“缘觉”、“菩萨”和“佛”。这十法界又都是相通的,所以可以细分为百法界。 ②百法界 百法界又各有“十如是”,即“相”(表相)、“性”(性质)、“体”(质体)、“力”(力量)、“业”(作业)、“因”(根据)、“缘”(条件)、“果”(结果)、“应对”(报应)、“本末究竟”(总体),于是又可以分为千法界了。 ③千法界 千法界中之每一界又各有三种世间,即众生世间(有生命的世界)、国土世间(众生所依的生存基地)、五蕴世间(构成各界的物质和精神因素),于是又可细分为“三千法界”。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最新】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14年12月23日授课班级:高一(1)班 课时:1课时类型:新授课 一、课程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七课。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人民取得的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是凝聚了中华民族力量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本课的内容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是日本的侵华事变史实以及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二是中国军民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本课的教学将紧紧围绕这两条主线,注重分析日军侵华原因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且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考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他们还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能力,分析问题缺乏深度、广度、高度。 所带的班级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自主探究能力比较强。 高一学生在初中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接收到大量的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史实,但是他们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缺乏对知识的全局的、系统的把握。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分析法,在充分回顾初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老师适当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更加深层次的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地位以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以及怎样理性的看待当前两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像、音乐、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篇一: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全套)】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 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 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 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 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 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 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 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 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 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 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 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 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 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思想史复习资料

中国社会思想史试题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 2、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 3、统一化 4、亲亲、尊尊 5、敬天;明德;保民 6、立德;立功;立言 7、劳动;社会生活的基础8、理9、命;赏罚10、顾炎武 二、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宗法制 天子以嫡长子继承制世代相传,其他诸子则转为诸侯;诸侯也是嫡长子继承 制,其别子另封;别子也是嫡长子继承制。以此类推。这种社会组织系统称为宗法制。宗法制度是西周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特点。(5分) 2、“明分使群” 这是荀子提出的命题。在荀子看来,要建立作为社会意义的“群”,首先必须对人群进行必要的社会角色定位与职业分工,使每个人在社会中有其固定的位置,这也就是“分”。“分”是“群”的前提与基础。(5分) 3、“生人之意” 这是柳宗元提出的概念。意指御寒、饥渴、性、自卫等人类的社会生活需求。(3分)柳宗元把“生人之意”看作是人类社会不断变迁、进化的依据。人们的衣、食、住、行、性等社会文化,都是满足“生人之意”的结果,是因为其“利于人、备于事”才被人们发明和接受的。(2分)4、“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 朱熹继承发展了张载、二程的人性假说,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把人性分 为“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1分)。天命之性是“理”之在人者,是人化了的“理”,是至善的;“气禀之性”是气之在人者,有善有恶。天理赋予的人性皆善,且无论圣凡,皆同;气禀则(因天地之气、父母之气不同而)不同。(4分)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

1、在孔子的社会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何关系? 在孔子看来,“礼”是行为规范,是外在的;“仁”则是道德要求,是内在的。(2分)但二者又有密切关系:严格地遵守“礼”,也就是仁。遵守礼的行为,体现在心理上,即其内心体验,就是仁;仁的道德体现在行为上,就是“复礼”、守礼。(3分)“仁”和“礼”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没有内心的仁,礼将失去意义;但仅有内心的仁,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则仁也不能落实。仁与礼,一内一外,相辅相成。(3分) 2、简述孟子性善论的内容。 性善论的主要内容有: (1)人性中皆有“善端”。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都是人心所固有的。(3分) (2)强调人所独具的向善的可能性。认为人心向善是人区别于动物而独具的高贵的一面,所以人应该努力向善,不可自暴自弃。(3分)(3)按照孟子的观点,个体的人之间确有善恶之分,但若从人文历史演进的大趋势来看,自然是趋向善的。(2分) 3、韩非是如何看待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本质的? 韩非像他的老师荀子一样相信人性是恶的。但是他又与荀子不同、荀子强调人为,以之为变恶为善的手段,韩非则对此不感兴趣。在韩非和其他法家人物看来,正因为人性是人性的原样,法家的治道才有效。法家提出的治国之道,是建立在假设人性是人性的原样,即天然的恶,这个前提上;而不是建立在假设人会变成人应该成为的样子,即人为的善,这个前提上。(3分) 由于利欲之心是出乎人们的本性,所以韩非认为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自利自为。人人都在为自己打算,以“计算之心”,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对待人和事的。韩非看来,普天之下,都是为自己的利欲而奔波的人,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以人们的“自利自为”作为基础的。可以说,两千年前的韩非,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社会交换论者。(5分) 4、韩愈排斥佛、道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

抗日战争 教案1(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 【三维目标】 1.知识:卢沟桥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四次会战、中共全面抗战路线、日军的侵略罪行、抗战的胜利 2.能力:对片面和全面抗战路线本质及结果的认识,培养学生用阶级的观点和比较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思想:认识抗日战争是在统战旗帜下,全民族的抗战,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教材分析】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难点: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因。抗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地位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2)合作教学法 【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是星期一,同学们刚刚参加完升旗仪式回来,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升国旗唱的国歌原名叫什么? 学生:《义勇军进行曲》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段国歌吧!(文娱委员领唱,学生齐唱国歌) 教师: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里,民族危机意识始终笼罩在国民心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便是这种意识的集中反映。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从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看,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学生:华北事变或日本侵华;抗日救国或救亡图存。 教师:这一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请大家翻开课文第30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著名战争──抗日战争。 【讲授新课】 一、全民族抗战

1.日本侵华的原因 为了全面掌握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适当地补充资料,从世界史的角度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地位。 ⑴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 现实原因: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的野心,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有利条件:中国的国内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2.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战。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外敌当前,国共两党捐弃前嫌,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两个战场。 3、中共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组织四次会战 中国广大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日军曾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仅仅一个上海,日军就打了三个多月。日军恼羞成怒,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已经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群野兽!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2、潘家峪惨案 3、七三一部队 (播放纪录片、幻灯:南京大屠杀片段及照片、影片《屠城血证》片断、潘家峪惨案、七三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txt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txt 【篇一: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课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一) 南京晓庄学院王海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百家争鸣”局面的 形成 2、教材建议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其中重点讲述儒家思想。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 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运用“抗震救灾”素材启发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 【设计思路】围绕“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各家思想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问题研讨】本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第一个专题内容,内容丰富,但在备课中对查阅资料不够完整,教学中对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的深入讲解度把握不够准,课题之间的过渡还需要流畅,课堂气氛不活跃,问题设计缺乏新颖。但个人认为在教学导入中结合现实生活。课堂总结感染力度强,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弘扬民族文化。争取更大进步。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 “抗震救灾”感人图片,让学生指出从国家领导人,人民子弟兵,社会各界,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全世界人民对灾区帮助的画面,这是什么力量汇聚在四川灾区呢?。这些表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最大特点为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出现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教师提问::“百家争鸣”中所谓“百家”真是一百家吗?“争鸣”又指什么呢? 学生回答:所谓“百家争鸣”指诸子百家,形容数量很多。“争鸣”为诸子百家之间相互争辩。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学生回答:思考中?? 教师引导: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中国社会思想史重点

1. 周朝宗法文化——特点、天明观、宗法制、表现、内容 2. 孔子的人性学派,“仁”结合的思想、内容 3. 孟子的人性论的具体内容(“四心”、“四性”)、性善论、孔 孟人性论的比较 4. 荀子的性恶论内容,社会分工轮、社会组织论、社会群体论 5. 墨子的兼爱思想及评价 6. 老子与庄子:道家的思想主旨、“无为”的内涵、老子对“无 为”的表述(用天为看待社会管理)、庄子的“逍遥” 7. 管子:四维(社会分工基础上提出) 8. 韩非子:“法术势”之间的关系,“法治”思想与现代法治的区 别,对“法治”思想的评价 9. 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思想内容 10. 玄学:玄学的演变史、几个流派、各个理论、代表人物、具体内 容 11. 朱熹:天理、人欲、理俗观 12. 王阳明:知行关系、两知论 1、 周朝宗法文化——特点、天明观、宗法制、表现、内容 西周时期的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 (一)血缘纽带: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按地域划分国民,而氏族社会是按血缘划分,血缘纽带是唯一的联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国家政治制度中,血统关系逐步减弱。对殷商社会“德”的分析中,我们看到血缘依然是结构规则。 (二)嫡长子继承制:费孝通先生对“社会继替制度”的分析大家应该熟悉,“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吕氏春秋·慎势)。确立宗法政治制度的作用就是确立规则避免纷争,与之配套的是“分封制度”。 西周的宗法制度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周公在推行封建制度的同时,亦制定了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规定了权力传承关系的两大原则: (据王国维《殷周制度考》) 1、父死子继;(非兄弟、非女儿、非他人) 2、嫡长子继承制,其他子为庶子,爵位降一级。 宗法制的作用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

中国社会思想史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思想定义: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定义: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和继承或斗争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范围:①关于社会起源问题②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问题③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规律问题④社会制度及其功能问题⑤关于社会问题的揭露与解决方案的设计⑥个人与社会问题⑦社会行为的控制问题⑧文化的性质与功能问题⑨地理人口与社会现象问题⑩社会理想和社会进步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特殊性:①中国社会思想在维护社会秩序以及如何调整封建社会中阶级关系方面较为突出。②特别重视人的问题,人本主义色调特别浓重。③往往与伦理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纠缠在一起。④中国社会思想家对社会演变的兴趣特别浓厚。⑤比较完整的有体系的社会理想较之西方相对缺乏。⑥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农民战争,其中反映出的社会理想也很多。 神话和传说形式保留下来的社会思想具有什么特点? ①非常粗浅、简单而不发达。②各不相关、没有系统。③在全部古神话中,可分为人对自然和人对社会两类、而属于人和社会的一类为数甚少,绝大多数是反映人和自然斗争的情况的。④只是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隐隐约约的反映出一些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进化的思想,没有抽象的社会思想。⑤不能忽略其保留下的社会思想,应重视其对后来的思想家的思想形成的启迪作用。 试评西周宗法制的社会学意义:①周代的宗法制反映在周代统治阶级思想中,社会权力继替标准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把阶级等级、名分观念看的比血缘观念更重要。②宗法制建立说明在周代统治阶级思想中已意识到要对生活实行有效控制,必须有一套社会组织体系,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必须“名分”分明。③在整个人类历史来看,社会继替的原则是由身份到契约或能力的发展过程。周代宗确立了以身份为继替标准的原则,并由此形成一个社会控制的组织体系。周代的宗法思想标志着古代中国社会组织思想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如何理解周公旦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对后代的影响是什么?㈠①敬天思想:西周统治者灭商之后,继承了商代的神权社会思想,周公旦称受命于天,所以要敬天,就是因为他认为周代的统治权是由天赋予的。②明德思想:周公旦认为上天授命的原则是看谁有德行,所以他主张“明德”。“德”作为一个社会伦理范畴,是指人对社会规范的体会,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发生作用的,利用这些行为规范去调整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统治阶级道德的重要职能。③保民思想:德行施于尊祖敬宗,施于人事,就是“保民”。周公旦认为,天的意志是靠人民的意志来体现的。④周公旦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是要使用怀柔的办法,让人民安于现状,听其统治。从根本上讲,其目的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但他注重社会下层的疾苦,注意调试社会下层的人与人关系,以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的思想,是对中国社会治理思想的一个发展。㈡影响:①他代表了君师合一的理想②他成了后来儒家学派理想的政治楷模③他的天命随民心与德性而转移的思想成为后世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之滥觞。 孔子关于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是:①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②孔子的“克己”也是一种人的心理素质的修养,是要把“礼”的规范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的过程。“仁”是孔子提倡的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③仁是礼的内心,礼是仁的表达形式。仁是内心的深情厚谊,由此而求表达,于是有礼乐。没有内心的仁,礼乐将失去意义。但仅有内心的仁,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则仁也不能落实。仁与礼,一内一外,相反而相成。“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提倡的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仁是礼的内心,是内心的深情厚意;仁是出于自己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一种规范与自由合一的状态;仁是孔门教育的宗旨,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 仁是一种人与人彼此间痛痒相关息息相通的心情;“求仁”与“知命”相配合,知命才能求仁;仁道的范围很广,而其基础是孝悌。 孟子“性善论”的社会学意义?:如果我们把人性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话,孟子的人性则指人的社会性。第一、“性善论”认为人性之中皆有“善端”,能够启发人的自信,鞭策人们努力向上,包涵人人平等的观念。第二、“性善论”强调人所独具的向善的可能性,揭示出如果人们重视环境的作用,鼓励他人,鼓励自己,成为理想人格,就有可能成为理想人格。第三、性善论是从人文历史演进角度立论的,所以包涵人文历史演化的思想。 试评孟子的社会分工论:①孟子认为,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是与生产领域内的社会分工同样重要或更为重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