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亚小花蝽在农业生物防治的应用

东亚小花蝽在农业生物防治的应用

东亚小花蝽在农业生物防治的应用
东亚小花蝽在农业生物防治的应用

东亚小花蝽在农业生物防治的应用

摘要:许多小花蝽物种会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其原来的生境结构也吸引了研究者们的注意。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通常包含了这些捕食性小花蝽,而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较之在自然生态系统下更多的相关知识。室内饲养的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成虫对棉蓟马成虫、烟粉虱4 龄若虫、朱砂叶螨雌成螨和甘蓝蚜成虫的捕食作用。东亚小花蝽的捕食量与害虫密度正相关,寻找效应与害虫密度负相关。随着我国农业无公害生产的快速发展,小花蝽作为重要的生物防治天敌已经为人们所重视。

关键字:东亚小花蝽投放时间生长繁殖捕食高峰人工饲养

正文:小花蝽(OriusWolff )具备体型小,适应性强,食量大,分布广的特性,是农田、果园等生态系统中多种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对象前期多为蚜虫、蓟马和红蜘蛛,中、后期多为红铃虫、造桥虫、棉铃虫等害虫的卵和初孵幼虫。成虫喜食花粉和蜜露,在棉花现蕾开花期间,可见到不少小花蝽在花内取食花粉和捕食蓟马。我们合理东亚小花蝽的利用可以有效的防治虫害的发生。

1.小花蝽的生理学特性

1.1 小花蝽分类

小花蝽(Orius)隶属半翅目花蝽科(Anthocoridae),可捕食蚜虫、蓟马、叶螨、粉虱等害虫,是一类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天敌。小花蝽世界性广泛分布,已知80余种,我国已知11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小花蝽的优势种为东亚小花蝽(O.sauteri),微小花蝽(O.minutus)和南方小花蝽(O.similis)。

1.2 东亚小花蝽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2.5毫米,全身具微毛,背面满布刻点。头部、复眼、前胸肯板、小盾片、喙(端节除外)及腹部黑褐或黑色,头短而宽,中侧片等长,中片较宽。喙短,不达中胸,第一节长为头的四分之一。触角4节,淡黄褐色,有时第一节及最后一节色略深,第一、二节短粗,第二节棒形,第四节略似纺锤形且扁平。前翅爪片及革片黄褐色,楔片端半常较深,深时为深褐色,浅时与革片色相似。膜片无色,半透明,有时具灰色云雾斑。前翅缘片前边向上翘起,爪片缝下陷,膜片有纵脉3条,中间一条不明显。各足基节及后腿节基部黑褐色,其余为淡黄褐色。前胸背板前端不形成明显的领,中部有凹陷,后缘中间向前弯曲,侧缘微呈弧形,后叶刻点粗糙,略呈横皱状,背板四角没有特长而直立的毛。小盾片中间有横陷。雄虫左侧抱器螺旋形,背面有一根长的鞭状丝,下方有一齿较小,右侧无抱器。卵长茄子形,表面有网状纹,长0.51毫米,宽0.21毫米左右,初产时乳白色,中期灰白色,后期黄褐色,近孵化时卵盖一端有一对红眼点。

若虫一般4龄,少数3龄或5龄。初孵若虫白色透明,取食后体色逐渐变为桔黄色至黄褐色,复眼鲜红色,腹部第六、七、八节背面各有一个桔红色斑块,纵向排成一列。

1.3东亚小花蝽的生长繁殖

小花蝽一年发生8~9代,以成虫在树皮缝隙、蔬菜地的枯枝落叶等处群集越冬,以树皮缝隙中数量最多。常10头左右聚集在一起,至翌年2月中、下旬开始活动,迁向杂草、蔬菜及蚕豆田、绿肥田,3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第一代若虫于4月上旬发生,4月中旬达到高峰。第二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蓝花草籽、四季豆、黄瓜、番茄、辣椒等作物上活动。第三代5月下旬至7月上旬继续在蔬菜上活动繁殖,其中有一部分于5月下旬迁入棉田。在棉田共繁殖5代,6月1代,7~10月上旬繁殖4代。9月份以后,小花蝽数量逐渐减少,集中在迟衰开花多的棉田取食花蜜,10月上旬棉花衰老,小花蝽逐渐迁向开花的蔬菜作物(如丝瓜、蛾眉豆等)继续取食花蜜,于11月上旬开始群集越冬。根据室内用蚜虫饲养,小花蝽各世代不同虫态历期如表4。成虫一般多在上午羽化,羽化一天后即可交配,一般交配后2~5天产卵,交配产卵的迟早与温度有关,温度低交配产卵推迟,反之提早。卵散产在嫩叶背面主脉基部和叶柄组织内,有的产在嫩茎和幼嫩青铃尖端组织内,外面露出白色卵盖,卵盖边缘隆起,中间凹陷。产卵的叶片,一般有卵2~5粒,最多达10余粒。据室内饲养,每雌平均可产卵16~64粒,最多达136粒。雌雄性比为1.64:1。成虫有趋光性,常在嫩头、叶片背面和苞叶内进行捕食活动。

2. 小花蝽的应用

2.1 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对象

捕食对象,前期多为蚜虫、蓟马和红蜘蛛,中、后期多为红铃虫、造桥虫、棉铃虫等害虫的卵和初孵幼虫。成虫喜食花粉和蜜露,在棉花现蕾开花期间,可见到不少小花蝽在花内取食花粉和捕食蓟马。据各地饲养观察,成虫日平均可捕食红铃虫卵10~13粒,红蜘蛛为4~6头,棉铃虫卵为2~10粒。若虫行动活泼,觅食能力强,活动场所和捕食对象与成虫相似。其日捕食量,红铃虫卵为3~15粒,红蜘蛛2~9头。在蕾铃苞叶中,小花蝽的若虫数量最多,红铃虫产在青铃萼片内的卵,有不少被其取食,取食量比成虫大一倍。成虫和若虫在食料缺乏的情况下,有互相残杀的习性。

2.2 东亚小花蝽的活动习性

小花蝽棉田消长规律小花蝽分布的范围很广,一般有蚜虫为害或开花的植物上,都有它的存在。早春多在杂草上活动,以开花的香蒿上最多。夏熟作物以蚕豆田数量最大,蔬菜作物以开花的胡萝卜上最多,夏季则以棉花上的数量最大。

2.3 东亚小花蝽的适应能力

小花蝽每年在棉田出现4~5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6月下旬,第二个高峰在7月中旬,第三个高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四个高峰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第五个高峰在9月中、下旬。其中以第二、三高峰最大。这两个高峰期也是全年多种棉虫(如小造桥虫、棉铃虫、红铃虫、红蜘蛛、棉蚜等)发生为害的盛期。因此,小花蝽在棉田数量的消长与害虫发生的始盛期是一致的。但第四个高峰期后,草间小黑蛛的发生数量达到高峰,小花蝽被其捕食而受到明显的抑制,故从第三个高峰后,小花蝽随着草间小黑蛛的增殖而下降。小花蝽抗逆的能力较强,如1978年7~8月高温干旱,日平均气温为29.7℃,相对湿度78%,雨量共计只有23.9毫米,除T一纹豹蛛外,其它天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小花蝽的种群数量则很少受到影响。同时,小花蝽在食料不够的情况下,能以花粉作为食料来维持其一定的种群数量,这是它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因而受害虫发生数量变动的影响较小。

2.4 小花蝽的对红铃虫也有作用

小花蝽对2、3代红铃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1977年在沔阳县2、3代红铃虫卵盛孵期间,用双目解剖镜定期检查青铃萼片内卵的结果,发现小花蝽捕食第二代红铃虫卵的数量达59%,第三代达43%。1978年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接红铃虫卵于棉叶和铃上,连续2~3天,捕食率也达43~60.8%。红铃虫卵被小花蝽取食后,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卵壳完整,但被吸空塌瘪呈白色;卵少量被吸食后,卵壳部分凹缩呈棕褐色。棉田施用化学农药对小花蝽有较大的影响,一般常规施药区(用药13次)内小花蝽的数量比不施药区减少1~3倍。据上海农科院试验,不施药区红铃虫卵被捕食达43.5%,而施药区仅被捕食16.8%。同时证明,小花蝽对2、3代红铃虫的自然控制效果,视红铃虫发生数量决定,在一般发生年份,效果比较显著,在发生量大的年份,则只能起一部分控制作用。

3. 小花蝽的引进时间

3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第一代若虫于4月上旬发生,4月中旬达到高峰。第二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蓝花草籽、四季豆、黄瓜、番茄、辣椒等作物上活动。第三代5月下旬至7月上旬继续在蔬菜上活动繁殖,其中有一部分于5月下旬迁入棉田。在棉田共繁殖5代,6月1代,7~10月上旬繁殖4代。9月份以后,小花蝽数量逐渐减少,集中在迟衰开花多的棉田取食花蜜,10月上旬棉花衰老,小花蝽逐渐迁向开花的蔬菜作物(如丝瓜、蛾眉豆等)继续取食花蜜,于11月上旬开始群集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迁入棉田,早发棉田迁入时间早,迟发棉田迁入时间较迟,相距10天左右。发生数量以第一类棉田最多,第二类棉田次之,第三类棉田较少。主要原因是第一类棉田棉苗长势好,害虫数量多,有利于小花蝽迁入繁殖。到后期,早发棉田虽然早衰,但棉虫种类增多,食料并未受到影响,所以仍能保持比较多的种群数量。据1978~1979年6~8月在沔阳县汉江公社棉田调查,有些棉田小花蝽的发生数量,在捕食性天敌总数中一般都居于首位。

4. 东亚小花蝽的饲养

4.1 东亚小花蝽饲料

饲料是解决小花蝽人工大规模繁殖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国内外对此做了诸多研究, 旨在寻找营养合理、成本低、繁殖周期短、易收集又不易污染饲养环境的饲料。小花蝽的饲料大体可分为植物源饲料、动物源饲料和人工饲料三类。

4.2 东亚小花蝽饲养条件

4.2.1 东亚小花蝽饲养的温度

小花蝽的生长发育受温度、湿度、光周期的影响较大。温度对小花蝽卵孵化率、交配、产卵、羽化均有显著影响。高温强日照条件下小花蝽的活动能力增加, 搜索范围扩大, 捕食成功率提高。小花蝽卵、若虫在低于10摄氏度和高于32摄氏度时均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成虫在22~ 30摄氏度均能正常繁殖, 其中在24 ~ 28摄氏度范围内繁殖力最高。

4.2.2 东亚小花蝽饲养的湿度

相对湿度在70% ~ 80% 以上卵孵化率最高。干燥条件下卵容易干瘪, 湿度过高饲养

容器壁上凝聚水珠容易将若虫淹死。东亚小花蝽以交配或未交配的雌成虫越冬。王方海等( 1994)发现,越冬场所的土壤湿度影响小花蝽的存活率。室外自然条件下的越冬存活率仅为7.74%。在控制土壤含水量( 4% 、12% 和20% )的条件下,越冬存活率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递增。土壤含水量为20%时存活率最高,平均为81.11%。3月中旬气温回升后将

越冬小花蝽雌成虫移入7摄氏度的冰箱贮存至5月上旬,存活率为55%,而自然条件下小花

蝽已全部死亡。16L:8D是小花蝽生长发育最适宜的光周期。

4.2.3 东亚小花蝽饲养的冷藏

邹卫辉( 2004) 发现东亚小花蝽卵的孵化率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冷藏期在11天以内, 卵孵化率只是缓慢下降, 保持在50% 以上;超过21天, 孵化率大大降低, 呈

现出随冷藏时间的进一步延长而急剧下降; 冷藏21 天仅有13摄氏度9%的卵可以孵化。

郭建英( 2002) [等发现将东亚小花蝽成虫移入冰箱冷藏前经15摄氏度, 12L:12D 预处理1~ 4 d, 对其冷藏较为有利。这可能是由于低温条件下, 小花蝽既能取食, 活动量又小, 可积累较多体能, 有利于长期冷藏。

5.结语

了解东亚小花蝽的发育历期、捕食量、产卵量及其成虫对不同密度的蚜虫、蓟马和红蜘蛛捕食功能反应和自身干扰反应等对东亚小花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非常重要。这说明东亚小花蝽的捕食量与害虫密度正相关,寻找效应与害虫密度负相关。随着我国农业

无公害生产的快速发展,小花蝽作为重要的生物防治天敌已经为人们所重视。在国外,已有关于小花蝽在苜蓿茎杆上、黄豆芽上及土豆芽上产卵的报道。国内也有关于黄豆芽n11和寿星花¨23作为小花蝽产卵基质的研究。本文在实验室内条件下用绿豆芽苗作为

东亚小花蝽的产卵基质进行饲养,产卵量较多,使东亚小花蝽在室内连续饲养。东亚小花蝽作为1种很有价值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研究其室内大量饲养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东亚小花蝽的利用可以有效的防治虫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于毅,孟宪水,严毓骅东亚小花蝽产卵选择性及产卵部位[ J] 中国生物防治, 1997, 13( 4 ): 185- 186

[2] 王广鹏东亚小花蝽人工大量饲养技术研究[ D ] 吉林:吉林农业大学, 2006

[3]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捕食性天敌一小花蝽的研究昆虫天敌19813—(2):37-39。

[4] 王方海, 周伟儒, 王韧. 东亚小花蝽的生物学和及其人工繁殖[J ] . 昆虫天敌, 1998 , 20 : 42 - 441

[5] 邹卫辉. 东亚小花蝽人工饲养技术及捕食作用的研究[D] .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041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 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型。 2. 鞭毛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单生鞭毛)、(丛生鞭毛)和(周生鞭毛)。 3. 从应用角度,把真菌分为(霉菌)、(酵母菌)、(蕈菌)三类。 4. 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共生关系)、(拮抗关系)、(互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猎食关系)。 5.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主要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等4种方式。 6. 真菌菌丝体形成各种特化结构,主要有(假根)、(吸器)、(菌核)、(菌环)等。 7.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进行增殖的过程分为(吸附)、(侵入)、(复制)、(聚集)、(装配)等步骤。 8. 纤维素酶分为(C1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等3类。 9. 无隔膜菌丝产生(孢囊孢子),有隔膜菌丝产生(分生孢子)。 10.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多少一般规律是:(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11. 真菌的有性孢子分为4种,即:(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12. 培养基的类型按成分不同划分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三大类。 13. 霉菌菌丝从功能上划分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

菌丝)。 14. 病毒的结构主要有(衣壳粒)、(衣壳)、(核髓)、(核衣壳)。16.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受(土壤类型)、(深度)和(季节)的影响。 17. 细菌的生长曲线可以划分为(延迟期)、(对树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等4个时期。 18.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根据生理作用划分为:(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等六大类。 19. 原核生物的三菌是指(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 20.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有:(无性孢子)和(菌丝断裂)。 21. 通常根据宿主范围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微生物病毒)。 22. 微生物的特点有:(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种类多)、(生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易发生变异)。 21. 放线菌为分枝状细菌,宽度和(细菌)类似,但(长度)和(分支)则是无限制的。 22. 杀虫真菌侵入寄主的过程有:(附着)、(萌发)、(侵入)、(增殖)等4个过程。 23. 根据产物的不同,乳酸发酵有三种类型:(同型乳酸发酵)、(异性乳酸发酵)和(双歧杆菌乳酸发酵)。 24. 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中(C)、(H)、(O)、(N)、(P)、(S)等6种元素占菌体细胞干重的97%。

农业气象学试卷汇总(含答案)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一) 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某一瞬间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天气; 2.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_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 3.在地面辐射差额 R = (S'+ D)(1 - α) - r 公式中, α为反射率 , r 为地面有效辐射 ; 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的导热率和土壤温度, 同时还受地面和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的影响; 5.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的开始; 6.大陆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大; 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和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 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 9.农业气候三要素是光、热、水; 10.农田中的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处; 三.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 ____ 指向 ____ ;A A.地面;空气 B.空气;地面 C.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 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 2.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 _____ ;C A.短波辐射 B.中波辐射 C.长波辐射 D.超长波辐射 3.在北半球 0 - 66.5° N 纬度间,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____ 日;B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称为降水 ____ ;A A.距平 B.平均变率 C.极差 D.相对变率 5.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的 ___ ,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 ____ ;A A.高;小 B.低;小 C.高;大 D.低,大 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大致出现在林高 ____ 倍的地方;B A. 1 B. 3 C. 4 D. 6 7.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 ____ ,低压在 ____ ;C A.右前方;左前方 B.右前方;左后方 C.右后方;左前方 D.右后方;左后方 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 ____ 气候型;B A.草原 B.地中海 C.季风 D.高山 9.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 ___ ,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 ____ A A.大;大 B.小;大 C.大;小 D.小;小 10.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 ____ ;C A.海陆风 B.山谷风 C.季风 D.焚风 四.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标"错") 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

生物防治

1.生物防治概念 a)防治对象: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寄生性种子植物、螨类、鸟类、兽类等 b)如何防治:传统上化学防治是主要手段,但污染环境,利用生物因子防治病、虫、 草、害。 2.生物防治学概念 a)研究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机理和方法的科学 3.教学大纲(Course Outline) 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4学时) 第二章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The principle of Biocontrol (2学时) 第三章土传病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Soil borne diseases(10学时) 第四章叶部病害与产后病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Foliar and Post harvest Diseases (4学时)第五章植物害虫的天敌Natural enemy of plant pest insects(4学时) 第六章昆虫病原生物Entomopathogenic organisms (6 学时) 第七章杂草和鼠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weed and rat(4 学时) 4.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植物有害生物与防治 1.Plant Pest and Control 5.有害生物(Plant Pest)是指那些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及其相关产品,并造成经济损失的 生物。 6.病、虫、草、鼠害是重点。 a)发生主要种类:1600余种病虫害(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s pests ) i.528 蔬菜病害(vegetable diseases) 第一节60%真菌病害(Fungal diseases) 第二节20%病毒病害(virus disease) 第三节8%细菌病害(bacterial diseases) 第四节12线虫病害(nematode ) ii.196 蔬菜虫害(vegetable insect pests) 7.鼠害 8.农作物病虫害危害:作物产量损失(Crop loss):一般为7% ( in general), 严重发生导致25%损失( in heavily infected fields)或绝收 产量降低 9.水稻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为主,发生面积10.5亿亩次;病害以为纹枯 病、稻瘟病、稻曲病、病毒病为主,发生面积4.7亿亩。 10.农作物病虫害危害 11.作物产品质量下降(Products quality declined) 病菌在农产品内产生有毒物质(pathogen can secret some substances toxic to human and livestock),例如镰孢菌、曲霉菌(Fusarium spp,Aspergillus spp )产生 毒素(toxins) 12.为什么作物病虫害发生加重? a)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b)品种变化(variety change) c)病菌变化(pathogen variation) d)耕作制度变化(Tillage system change)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课程论文) 姓名:艾孜提艾力?阿卜力克木 班级:农学091班 学号:093131112 2012-5-14

微生物农业中的应用 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对微生物资源的利用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如酿酒、制醋等。近代,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 微生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 由于其生长周期短, 易于大规模培养等优点, 已经被运用于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随之出现了被称为“白色农业”的微生物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对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要。近年来, 以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食品、微生物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进步。 1微生物饲料 能够用于微生物饲料的生产及调制的微生物, 主要有细菌、酵母菌、担子菌及部分单细胞藻类微生物等。其主要产品是: 单细胞蛋白(SC P ) , 发酵饲料, 微生物添加剂, 酶制剂, 赖氨酸等。乳酸菌广泛用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饲料发酵剂, 它是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类正常有益菌, 在动物肠道内和饲料中, 乳酸本身既是营养物质, 又有抑制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的作用。SC P 不但蛋白质含量丰富, 而且还含有脂肪、糖、核酸、维生素和无机元素, 因此是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的多功能食品或饲料, 在饲料生产中, 主要由微型藻类及一些富含蛋白质的微生物产生。但是由于SCP 核酸含量较高, 核酸在畜体内消化后形成尿酸, 而家畜无尿酸酶, 尿酸不能分解, 随血液循环在家畜的关节处沉淀或结晶, 引起痛风症或风湿性关节炎。为此应发展脱核酸技术, 生产脱核酸SCP , 未脱核酸

东亚小花蝽在农业生物防治的应用

东亚小花蝽在农业生物防治的应用 摘要:许多小花蝽物种会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其原来的生境结构也吸引了研究者们的注意。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通常包含了这些捕食性小花蝽,而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较之在自然生态系统下更多的相关知识。室内饲养的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成虫对棉蓟马成虫、烟粉虱4 龄若虫、朱砂叶螨雌成螨和甘蓝蚜成虫的捕食作用。东亚小花蝽的捕食量与害虫密度正相关,寻找效应与害虫密度负相关。随着我国农业无公害生产的快速发展,小花蝽作为重要的生物防治天敌已经为人们所重视。 关键字:东亚小花蝽投放时间生长繁殖捕食高峰人工饲养 正文:小花蝽(OriusWolff )具备体型小,适应性强,食量大,分布广的特性,是农田、果园等生态系统中多种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对象前期多为蚜虫、蓟马和红蜘蛛,中、后期多为红铃虫、造桥虫、棉铃虫等害虫的卵和初孵幼虫。成虫喜食花粉和蜜露,在棉花现蕾开花期间,可见到不少小花蝽在花内取食花粉和捕食蓟马。我们合理东亚小花蝽的利用可以有效的防治虫害的发生。 1.小花蝽的生理学特性 1.1 小花蝽分类 小花蝽(Orius)隶属半翅目花蝽科(Anthocoridae),可捕食蚜虫、蓟马、叶螨、粉虱等害虫,是一类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天敌。小花蝽世界性广泛分布,已知80余种,我国已知11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小花蝽的优势种为东亚小花蝽(O.sauteri),微小花蝽(O.minutus)和南方小花蝽(O.similis)。 1.2 东亚小花蝽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2.5毫米,全身具微毛,背面满布刻点。头部、复眼、前胸肯板、小盾片、喙(端节除外)及腹部黑褐或黑色,头短而宽,中侧片等长,中片较宽。喙短,不达中胸,第一节长为头的四分之一。触角4节,淡黄褐色,有时第一节及最后一节色略深,第一、二节短粗,第二节棒形,第四节略似纺锤形且扁平。前翅爪片及革片黄褐色,楔片端半常较深,深时为深褐色,浅时与革片色相似。膜片无色,半透明,有时具灰色云雾斑。前翅缘片前边向上翘起,爪片缝下陷,膜片有纵脉3条,中间一条不明显。各足基节及后腿节基部黑褐色,其余为淡黄褐色。前胸背板前端不形成明显的领,中部有凹陷,后缘中间向前弯曲,侧缘微呈弧形,后叶刻点粗糙,略呈横皱状,背板四角没有特长而直立的毛。小盾片中间有横陷。雄虫左侧抱器螺旋形,背面有一根长的鞭状丝,下方有一齿较小,右侧无抱器。卵长茄子形,表面有网状纹,长0.51毫米,宽0.21毫米左右,初产时乳白色,中期灰白色,后期黄褐色,近孵化时卵盖一端有一对红眼点。 若虫一般4龄,少数3龄或5龄。初孵若虫白色透明,取食后体色逐渐变为桔黄色至黄褐色,复眼鲜红色,腹部第六、七、八节背面各有一个桔红色斑块,纵向排成一列。 1.3东亚小花蝽的生长繁殖

农业气象学(园艺10级)考试试卷A卷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农业气象学》课程考试试卷(A 卷)答案 专业:园艺 年级:10级 考试方式:闭卷 学分:3.0 考试时间:11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面表中) 1、气候与天气的区别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天气是对气象要素瞬间的描述,气候是对气象要素长时 间变化特点描述 B 、一个地方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而气候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C 、一个地方天气长期异常会导致这个地方气候异常 D 、天气是可以改造的,而一个地方的气候是不可以改造的 2、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预报都有潜在条件,一般是指 条件下的空气温度。 A 、绿色矮小植被覆盖地面上1.5米高处 B 、水泥地面上1.5米高处 C 、绿色矮小植被覆盖地面1.0米高处 D 、水泥地面上1.0米高处 3、一天之中,城市早晨空气中污染程序最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早晨汽车排放的尾气最多 B 、城市早晨风速一般很小,污染扩散慢 C 、早晨气温低、逆温层最厚,没有空气对流 D 、早晨辐射小,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概率低。 4、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 。 A 、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 B 、东北地区的雨季滞后 C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 D 、南部沿海严重干旱 5、在综合考虑光的敏感性和空气温度对生育期影响的前提下,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 。 A 、延长 B 、缩短 C 、不变 D 、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6、早晨太阳周围之所以呈红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蓝紫色光 较多的结果。 A 、吸收 B 、散射 C 、反射 D 、透射 7、如果把太阳和地面都视为黑体,太阳表面绝对温度为6000K ,地面温度为300K ,则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密度是地表面的 倍。 A 、20 B 、400 C 、160000 D 、3200000 8、假设地轴比现在更加倾斜,黄赤交角增大,地球上将出现 。 A 、极昼极夜范围缩小 B 、热、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C 、中高纬度气温年较差增大 D 、赤道气温升高

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思路

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思路 一、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害虫发生 害虫天敌资源调查是生物防治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抑制有害生防成灾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措施,保护利用天敌是其中的主要方面。在自然界。天敌对害虫的发生起着巨大的抑制作用。保护天敌一般并不需要增加费用和花费很多人工.因此。农民群众更容易接受。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已成为我国害虫综合防治的基本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发挥天敌的作用,实践中还创造了不少改造农田环境。 创造更适宜于天敌生存和繁殖的条件.以增殖天敌的经验。1987年,中国农科院生防所在山东烟台市召开全国第一次天敌保护利用学术讨论会.总结提出我国对天敌保护利用的含义,概述为:“天敌保护利用是指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人为的杀伤,创造适于天敌生存和繁衍的良好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天敌在自然界控制有害生物的作用。” 二、优势种天敌人工大量繁殖释放治虫 天敌商品化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天敌的人工或机械化大量繁殖技术。近年来,我国在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的研究上已取得可喜成就。主要有赤眼蜂、平腹小蜂、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尤其是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已在全国取得卓越效果。 三、生防农药治虫 生物农药有以下三个类别: 1.微生物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制剂。 2.农用抗生素。是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治病杀虫的功效。农用抗生素分为农抗杀虫剂、农抗杀菌剂和农抗除草剂。

3.生化农药(又名特异性农药)。是指那些自然界存在的生物化学物质.经人工合成或从自然界的生物源中分离或派生出来的化合物,如昆虫信息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农业害虫生物防治对保护农业环境和减少化学性农药对人类的危害具有兴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大农业生物防治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强农业生物防治的效果。 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思路

16种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生态风险评价

2018年一第13卷第6期,202-211 生态毒理学报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V ol.13,2018No.6202-211 一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18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22) 一一作者简介:何丹(1993-),女,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毒理学,E -mail:danhe1993@https://www.doczj.com/doc/572795930.html, ;一一*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 -mail:caihongyu2013@https://www.doczj.com/doc/572795930.html,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80113001 何丹,林荣华,门兴元,等.16种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生态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18,13(6):202-211 He D,Lin R H,Men X Y ,et al.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16pesticides to Orius sauteri [J].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2018,13(6):202-211(in Chinese) 16种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生态风险评估 何丹1,林荣华3,门兴元2,孙猛2,程沈航1,姜辉3,于彩虹1,*,郑礼2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 3.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100125 收稿日期:2018-01-13一一录用日期:2018-03-02 摘要:东亚小花蝽是我国北方林木二果园和农田的优势天敌昆虫三为评估常用化学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毒害作用,首次测定了16种田间常用化学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24h 急性接触毒性,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三结果表明所试除草剂二杀菌剂和杀虫剂中的吡蚜酮对东亚小花蝽较为安全,3倍田间最高推荐剂量下的校正死亡率低于33.33%三阿维菌素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二吡虫啉和啶虫脒对东亚小花蝽的半数致死浓度LC 50分别为36.567二15.798二4.992和4.487mg a.i.四L -1,农田内风险可接受三噻虫嗪二联苯菊酯和呋虫胺对东亚小花蝽的LC 50分别为0.002二0.080和0.968mg a.i.四L -1,农田内危害商值分别为3976.36二69.03和16.93,在农田内对东亚小花蝽造成的风险均不可接受三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合理施用化学农药以保护和利用东亚小花蝽三 关键词:农药;东亚小花蝽;急性毒性;风险评估 文章编号:1673-5897(2018)6-202-10一一中图分类号:X171.5一一文献标识码:A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16Pesticides to Orius sauteri He Dan 1,Lin Ronghua 3,Men Xingyuan 2,Sun Meng 2,Cheng Shenhang 1,Jiang Hui 3,Yu Caihong 1,*,Zheng Li 2 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an 250100,China 3.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Ministr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0125,China Received 13January 2018一一accepted 2March 2018 Abstract :Orius sauteri is the predominant natural enemy of trees,orchards and farmlands in northern China.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esticides on O.sauteri .The 16common pesticides were tested for their 24h acute toxicity towards O.sauteri under the laboratory conditio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was car -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tested fungicides,herbicides and pesticides pymetrozine were harmless and the corrected mortalities at triple maximum recommended field concentrations were less than 33.33%.The concentrations for killing 50%tested O.sauteri (LC 50)of avermectins,emamectin benzoate,imidacloprid and acet -amiprid were 36.567,15.798,4.992and 4.487mg a.i.四L -1,respectively.The risks of them in field were acceptable.

农业微生物学试卷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微生物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L型细菌 2.质粒 3.荚膜 4.鞭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包括、、、芽孢和纤毛。 2. 真菌的无性孢子有、、厚垣孢子和分身孢子。 3. 真菌的有性孢子有、、和担孢子。 4. 病毒的一般增殖过程包括、、和装配和释放。 5.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主动运输和基团转移。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所有的细菌都具有荚膜。() 2. 支原体是一类有细胞壁、能独立营养、已知最小的原核微生物。() 3. 细菌的鞭毛和菌毛都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4. 酵母菌和霉菌是真菌分类学的名称。() 5. 病毒具有独立的代谢能力。() 6. 凡在同一菌丝体(同一菌系)上产生的不同性细胞能结合产生有性孢子的为异宗配合。() 7. 有些病毒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

8. 凡是微生物本身不能自行合成,但生命活动又不可缺少的、微量的特殊有机营养物,常称为生长因子。( ) 9. 寄生于原核微生物体内的病毒叫噬菌体。() 10. 生长因素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本身又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 ) 四简答题(每题 9分,共 45 分) 1. 微生物的一般特点是什么?简要说明。 2. 巴斯德(Louis Pasteur)对微生物学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3. 柯赫(Robert Koch)法则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的意义何在。 4. 简单比较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菌落形态特征。

5. 除膜泡运输外,比较另外四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的特点?

农业气象学(农学、植保10)考试试卷A卷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农业气象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面表中) 1、在综合考虑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________。 A 延长 B 缩短 C 不变 D 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2、有关气压带、风带的正确叙述是________。 A 极地高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都是遇冷空气下沉堆积形成的 B 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都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 C 高、中、低纬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都是一样的 D 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副热带高压带 和极地高压带控制地区晴朗少云天气较多 3、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________。 A 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 B 东北地区的雨季滞后 C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 D 南部沿海严重干旱 4、农民在秋季晴天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驴粪和草皮一起烧,产生滚滚 浓烟,这样做起的作用是________。 A 有利于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 B 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 C 浓烟使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 D 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 5、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 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⑤⑥D①⑤⑥ 6、重庆的雾是________雾。 A 辐射雾 B 平流雾 C 地行雾 D 其它雾 7、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预报,是指________的空气温度。 A 绿色矮小植物距地面1.5米高处 B 绿色矮小植物距地面1.0米高处 C 空旷祼地距地面1.5米高处 D 空旷祼地距地面1.0米高处 8、当江淮流域进入梅雨季节时,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位于________。 A 20°N B 20-25°N C 30°N附近 D 大于30°N 9、下列哪些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________。 ①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②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 ③夏秋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④冬季北方寒冷干燥的天气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害虫生物防治终稿

综述 第一节 害虫生物防治的概念途径和方法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①广谱性化学杀虫剂的不合理利用 ②害虫产生抗药性 ③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④产生抗药性 ⑤3R ⑥环境污染食品污染 一、害虫生物防治的概念 农药 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 土壤中移动 土壤胶体吸附 化学降解 植物吸收 光化学降解 挥发 持续农业的特点 (1)农业的外来能源投入必须降低; (2)环境必须得到改善; (3)生产者的获利必须不断提高,同时产品价格制定合理,对消费者来说也能接受。 持续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完善的整体化的综合性体系,具有长效特点,力求在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中维持一个动态平衡,犹如力争害虫和天敌之间也应保持一个动态平衡一样,把害虫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所允许的为害水平以下,发挥其长效特点。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是一门研究利用天敌控制植物病害、虫害和农田杂草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研究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叫害虫生物防治。 新技术:昆虫不育性(辐射不育、化学不育、遗传 不育等)、昆虫激素及信息素、噬菌体、内疗素和 植物抗性等 二、害虫生物防治的原则与方法 害虫生物防治的原则 ①农田生态系统的理论为基础 ②建立有效的害虫生物防治体系 ③害虫生物防治的途径与方法 ④增加自然界害虫天敌的个体数量 ⑤改变本地昆虫的种群结构 防治方法 从国外引进 从国内移植 创造害虫天敌在野外繁殖的条件 人工大量繁殖害虫天敌 配合其他防治方法来增加天敌的数量和增强天敌效能天敌昆虫 昆虫病原微生物 应用农业技术或造林技术去增加天敌数量和增强效能 直接保护天敌 增加自然界天敌食料 三、害虫生物防治的历史 广东省于1951年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试验。50年代东北地区研究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人工繁殖金小蜂防治越冬代棉红铃虫; 湖北、湖南、四川先后从浙江引进大红瓢虫防治柑橘吹绵蚧 山东引进日光蜂防治苹果绵蚜获得成功; 《天敌昆虫图册》, 《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中国生物防治》和《昆虫天敌》等 四、生物防治在IPM中的地位 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是一整套害虫治理系统,这个系统考虑到害虫的种群动态及其有关环境,利用所有适当的方法和技术以尽可能相互配合的方式,来维持害虫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即低于引起经济危害的水平。 明确地提出了: 1)用经济阈限来决定是否有防治的必要; 2)不彻底消灭害虫; 3)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 对害虫防治实施其“综合”行动。总的来说,它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属于种群水平,是最基本的层次,它是实施单一种群或混合种群控制方法的联合; 第二层次属于群落水平,考虑多种生物的作用,实行多种有害生物控制方法的联合; 第三层次是最高层次的联合,属于系统水平,它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将多种有害生物的控制方法,溶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管理措施中。 这一技术体系是以自然控制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中心,以行为调控为辅助手段,以进行科学的化学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为目的 第六章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应用 昆虫病原线虫分类地位: 线虫门(Nemathelminthes)侧腺纲(Secernentia)小杆目(Rhabditida)。世界上已知有11个科的线虫能寄生昆虫,具有用于生物防治的潜力。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科的线虫,即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异小杆线虫科(Heterorhabditidae)、索线虫科(Mermithidae)、新垫刃线虫科(Neotylenchidae)和滑刃线虫科(Aphelenchidae)。 斯氏线虫科和异小杆线虫科能迅速杀死害虫,被称为昆虫病原线虫。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这几个方面:①有机肥的腐熟;②生物固氮作用;③土壤中难溶的矿物态磷、硫的转化作用;④生物农药等。 一、人粪尿、厩肥等都是很好的有机肥,这些肥料在施用之前都必须经堆积腐熟后才可使用,否则,会因为有机肥发酵发热而烧坏作物。有机肥腐熟过程就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同时产热的一个过程。有机肥在堆制之初,由于富含有机养料而导致大量微生物生长,在微生物生长的同时,有机物被分解,这时产生了大量的热,导致堆积的有机肥温度上升,在高温和一些耐热的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堆积肥中的一些难分解的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等也开始分解,并在堆肥中形成了腐殖质,之后,堆积的肥料开始降温,在这过程中继续有许多有机质被分解,新的腐殖质被形成,最后,堆积的有机肥完全腐熟,而成主要以腐殖质为主的稍加降解就能为植物直接利用的有机肥了。 二、生物固氮,这在土壤中的许多微生物中都有这种功能。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用固氮能力强的菌种接种到植物上或施用到大田中去,即所谓的菌肥或增产菌。 寄生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就是一种很好的固氮菌。这种细菌在土壤中自由生活并不能固氮,但当它侵入到豆科植物的根部结瘤后即具有从大气中固氮的能力。 把根瘤菌接种到植物根部,结瘤后,植物即能依此而固氮,从而节约了化肥,提高了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已得到大面积应用。 我国在建国初期,即在华北地区推广应用花生根瘤菌接种剂,接着又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大豆根瘤菌剂,在长江流域使用紫云英、苜蓿和苕子等的根瘤菌剂。目前根瘤菌接种剂已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成为栽培豆科植物中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 在国外,许多科学家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或基因技术,使一些树木或作物获得固氮机制。如在新西兰,科学家将自养固氮菌融合到松树的外生菌根原生质体中,培养200天后使松树具有固氮作用,除根瘤菌有固氮作用外,光合细菌中的红螺菌和蓝细菌也能进行固氮。其中固氮的蓝细菌是提供氮肥来源的一类重要的生物,目前,已在许多国家水稻中试养蓝细菌,促进水稻增产获得成功。在印度,曾有广泛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完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使用蓝细菌后,可使每公顷土壤增加氮素约20~30公斤,稻谷增产10%~15%。近年来,在我国湖北省也大面积放养蓝细菌获得成功。 三、地球的岩石中含磷量很高,但多数磷都以难溶性的磷酸盐形式存在,这些不能为植物所利用。而土壤中含有的一些细菌如氧化硫硫杆菌、磷细菌等可以通过产酸或直接转化磷盐存在的形式而成为植物可利用的成分。因而在农业生产上,我们可以培养这类细菌,然而把它们放养到缺磷肥的土壤中去,通过这类微生物的转化,即可使该土壤成为富含磷肥的地块而使作物高产。 四、人们为了防治病虫害,获得粮食高产而广泛使用农药,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农药的多达1300多种,其中主要是化学农药。过去化学农药在植保工作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化学农药对所有生物都有毒害作用,有些化学农药在土壤中很难降解,如六

二种活体饲料对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2011,48(3):566—568 二种活体饲料对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 刘文静 1,2 张安盛 1 李丽莉1门兴元1 张思聪 1 周仙红 1 于毅1** 徐洪富 2(1.山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100;2.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泰安271000) 摘要本文比较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 )幼虫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 )2 种活体饲料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 (Poppius )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果蝇幼虫饲喂的东亚小花蝽幼虫发育历期12.36d ,与西花蓟马饲喂的(12.19d )相近。果蝇幼虫饲喂的东亚小花蝽产卵量(89.58粒)与西花蓟马饲喂(95.72粒)相当。表明果蝇幼虫与传统活体饲料西花蓟马饲养东亚小花蝽的效果相当,可以很好的满足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要求。由于西花蓟马饲喂成本比较高,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果蝇幼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活体饲料。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果蝇幼虫,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生殖力 Effects of two live diet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Orius sauteri (Heteroptera :Anthocoridae ) LIU Wen-Jing 1, 2 ZHANG An-Sheng 1 LI Li-Li 1MEN Xing-Yuan 1 ZHANG Si-Cong 1ZHOU Xian-Hong 1 YU Yi 1** XU Hong-Fu 2 (1.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for Plant Virology of Shandong ,Jinan 250100,China ; 2.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China )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Orius sauteri (Poppius )fed on two different live diets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 )and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 ),was compare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velopmental period (12.36d vs 12.19d )or fecundity (89.58vs 95.72eggs )between O.sauteri fed on either diet.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diets are equally suitable for the mass of rearing of O.sauteri in captivity.Key words Orius sauteri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larvae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development ,fecundity *资助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200803025)。**通讯作者,E-mail :robertyuyi@https://www.doczj.com/doc/572795930.html, 收稿日期:2011-02-28,接受日期:2011- 04-28小花蝽(Orius spp.)是蓟马(Thripidae )、蚜虫(Aphididae )、粉虱(Aleyrodidae )、叶螨(Acarina )等小型农林害虫的天敌(崔素珍,1994),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 (Poppius )食性广、捕食能力强,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 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天敌昆虫(潘恕, 1986;包建中和古德祥,1998)。日本在2003年登记了生物农药南方小花蝽,广泛用于设施农业的害虫防治。美国和欧洲现已有200多家天敌公司对包括美洲小花蝽Orius insidiosus 在内的多种小花蝽进行商品化生产(Lenteren ,1997)。 近年来国内对东亚小花蝽、南方小花蝽的生物学、产卵基质、饲料和饲养工具等做了一系列研究,其中饲料问题是能否实现东亚小花蝽大规模繁殖的关键所在。目前用来饲养小花蝽的活体猎物有蓟马、 蚜虫和螨。活体猎物饲养小花蝽效果较好,但也存在活体猎物饲养的技术难题。另外活体饲料还可能将其自身的天敌带入小花蝽饲养种群,造成种群不纯。活体猎物饲养小花蝽目前还仅限于试验阶段,离规模饲养还有较大差距(Dickel ,1992)。本试验选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 )幼虫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农业微生物学试卷B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微生物学(B)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菌毛 2.芽胞 3.消毒: 4.灭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我国规定饮用水每毫升的菌数不超过个,每升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个。 2. 采用50~60℃温度处理产品一定时间,则可以达到防腐的目的,这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发明的______________灭菌法。 3. 细菌的运动器官是,其具有抗逆性的休眠体是。 4. 真菌菌丝的变态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和附着枝。 5.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包括、、芽孢、鞭毛、纤毛和糖被。 6. 病毒的对称包括、、复合对称和复杂对称。 7.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包、、和化能异养型。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氨基酸的分解主要是通过脱羧作用和脱氨作用。() 2. 细菌DNA分子有2个复制点,而真核生物染色体有多个复制点,彼此会完成DNA复制。() 3. 一定时间内(一般10min)杀死微生物所需要的最高温度称为致死温度。() 4. 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发生在重组体细胞,而后者性细胞的结合。() 5. 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产生内毒素。() 6.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生理防御机能,没有选择性。()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7. 专性厌样养微生物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8. 朊病毒是一种只含RNA,不含蛋白质的病毒。( ) 9. 在微生物中,冷冻温度多指-18℃以下的温度。( ) 10. 有极少数消毒剂可以用作防腐剂。() 11. 原核微生物一般有1个以上的复制起点。() 12. 植物病原微生物对人类而言都是有害的。 ( ) 13.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能独立营养、已知最小的原核微生物。() 14. 细菌的荚膜具有保护菌体、贮藏养料、堆积某些代谢废物、作为主要表面抗原及是某些病原菌必须的粘附因子。 ( ) 15. 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都有质配和核配阶段。( )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有何差异? 2.病毒核酸可分哪几种类型?其复制以什么链为摸板。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 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 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 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 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 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 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 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 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 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

设施园艺的生物防治

19(3)125-130 中国生物防治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2003年8月 设施园艺的生物防治 吕宝乾1,陈家骅1,黄居昌13,杨健全1,崔丽洁2 (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研究室;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 350002) Biocontrol of F acilities H orticulture LΒBaoqian,CHEN Jiahua,HUAN G J uchang,YAN G Jianquan,CU I Lijie (Institute of Beneficial Insect,Plant Protect College,Fujian Agricultural&Forest 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 提要:本文综述国内外设施园艺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分析设施园艺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展望生物防治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生物防治;设施园艺;无公害 中图分类号:S62;S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9261(2003)0320125206 利用设施栽培生产反季节、超时令的蔬菜、果品及花卉,以满足市场需求,是我国园艺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1]。设施园艺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的生产。我国温室、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连年增加,截至1999年,全国设施园艺面积已达到1396000hm2,较1980年初期增长193倍多[2]。 由于重茬、连作、温室环境导致栽培作物病虫害加重,每年总产量因病虫害造成损失20%以上。各地在防治蔬菜病虫害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长江流域城市一般使用农药2~3kg/ 667m2,多的5kg以上;北方保护地蔬菜用量更大,据有关单位调查,北京郊区菜地用量在9kg/ 667m2以上[3]。由于用药量大,蔬菜的生长周期短,因食农药污染蔬菜中毒的事件时常见诸报端。1998年调查,中毒人数10万人,死亡人数23000人,以上仅为急性中毒情况,而慢性农药中毒则难以统计。因而减少农药对生物危害(农药残留,农药的生物浓缩)、对环境污染(大气,土壤,水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影响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出口),在设施园艺中进行生物防治,生产无公害蔬菜、瓜果已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4]。设施园艺具有隔离性、封闭或半封闭性,其环境相对较稳定,引进、释放天敌容易定居,种群易建立而不易散失;设施的环境条件或小气候(温、湿、光、氧等)可通过人为地适当调控,形成一个有利于所施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侵染害虫发病的环境,而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生物防治易获成功。 1 国外设施园艺的生物防治 美国农业部对全国生物防治的人力和资金都有较大的投入,在31个州中设立了73个生 收稿日期:2002203226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2N089) 作者简介:吕宝乾(1977-),男,硕士生;3通讯作者。 5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