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空间隐喻文献综述

汉语空间隐喻文献综述

汉语空间隐喻文献综述

李发鹏(12307100143)导语:认知语言学于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在中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专注及论文的数量、质量都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而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受到了广大学者的积极关注,这是因为隐喻不只是简单的语言现象,而且在思维和行为中无处不在,同时也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在隐喻所有的类型中空间隐喻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类型,因为空间隐喻不仅可以表达和阐释许多抽象的概念,同时也表现为一种意象图式,在人们的概念形成过程和范畴化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空间隐喻的基本观点并着重分析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方位词的相关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以期从中汲取经验并合理地总结并解释汉语中的时空观念。

一、空间隐喻观简介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重要的研究课题,其所涵盖的种类繁多,在诸多类型之中,空间隐喻尤为重要,很多抽象概念均是派生之产物,在概念形成中发挥也尤为重要,究其原因,空间是人类生活之源,人脑中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自身和周围空间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人对空间的认知也因此成为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基础。用空间概念来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概念就是以空间域为始源域。将空间域的具体的意向概念投射到非空间的、抽象的目标域上,从而使其得到解释。Lakoff和Johnson 在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将隐喻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的第2种类型是“方位隐喻(orientation metaphor)”(Lakoff和Johnson 1980)。它不是用一个概念来构造另一个概念而是在同一个概念系统内部参照上下、前后、内外、深浅,中心(边缘)等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并将具体的方位概念投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之上,如情绪、时间、数量、范围、社会地位等比如happy is up , sad is down(高兴是上、难过是下)、“I'm feeling up ”(我感觉好极了)、“I'm feeling down ”(我心情很低落)。这个概念隐喻及其相应的语言不是任意的!而是植根于人们的物质经验及文化观念之中,向下的姿势与沮丧同现,而向上的姿势与高兴共存。此外“上下图式(up-down schema)”还可以广泛地映射于其他抽象范畴,比如”多是上、少是下”、”好是上、坏是下”等等。这些隐喻都是建立在人类共有的身体物质经验基础之上的,并存在于很多语言之中1。Langacker在1987年提出,空间隐喻的意象图式主要由动体、路标和路标三部分组成,表现的是动体与路标之间的某种静态或动态的不对称关系,其中动体为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它的空间方位处于待定状态;路标为参照物,为动体的方位提供参照;动体所经过的路线成为路径。2此外,空间不仅是用以构建时间的源域,也是用以建构事件结构的源域。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事件总是占据着一定的时间就像物体总是要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一样,事件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物体和空间的关系。据此,Lakoff等人20世纪90年代又提出了“事件结构隐喻”(EventStructure Metaphor)这一概念,其中心论断是:事件结构所包含的各个方面,像状态、变化、过程、活动、原因、目的、手段等,在认知上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是通过空间(space)、运动(motion)和施力(force)的隐喻来实现的。3

二、相关研究述评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一些外语学者译介的推动,隐喻研究逐渐成为主流,特别是其中的空间隐喻研究,更是成为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和焦点。从国内的相关研究来看,空间隐喻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词汇层面的研究和语法层面的研究。(一)词汇层面的方位词研究

1引自卢植《语言与认知----认知语言学引论》上海外国语言出版社2006

2引自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2005

3引自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2005

在词汇层面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分析了方位词里面内涵的概念隐喻,并从这个视角出发,探讨了空间隐喻在时间、数量、关系、状态等诸多方面的映射。这一方面的研究开始于空间方位及参照点的研究,代表人物是刘宁生。刘先生(1993)认为,汉语表达物体空间关系的方式可以用“目的物”和“参照物”的概念加以分析,如“书在书架上面”,“书”是“目的物”,“书架”是“参照物”;同时目的物和参照物还拥有独立于其他的一系列伴随特征,并决定了其所表达的空间关系语句的可接受信度,如汉语表达习惯是倾向于在表示处所意义的位置上放置具有较大、固定、持久、复杂、已知等特征的名词性成分;此外,这位学者还进一步指出对方位词“上”、“里”的选择归根到底是由名词所代表的物体的几何性质所决定的,定中结构的语序问题也可以用方位参照的理论来加以解释,即“修饰语”位于“中心语”的词序受制于汉语中“参照物”先于“目的物”的方位参照。

方经民(1999)更为详细地分析了汉语的空间方位参照,他的研究表明:空间方位参照渗透于语言之中,是认知空间中方位关系及其相关的认知过程在语言中的具体反映,空间方位关系是一种立体的、抽象的、深层的认知结构;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过程涉及到观察点的确立、方位词的选用、方向参照点的确立和位置参照点的选择4个方面。在言语交际之中有一定的限定策略,如“房间朝右”单独使用的时候不能说,这是因为使用了相对方位词“右”,其方向参照点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确立。

真正意义上探讨运用空间隐喻理论的是蓝纯(1999)。在《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一文中,通过对大量真实语料的分析,他有针对性地考察了现代汉语中“上”和“下”两个概念,并找出“上”和“下”方位的隐喻义拓展;通过对大量真实语料的考察和分析可以看出,汉语中许多抽象概念都是建立在空间隐喻基础之上的。该文初步得出下述结论:在汉语言中,“上”通常与好的事物相连,“下”通常与不好的事物相连;“上”与“下”还可以用来构造状态、数量、社会等级以及时间这一类抽象目标域;此外,“上”还有其独特的用法,即可以描述横向位置的改变。借鉴蓝纯的分析,蒋婷(2005)通过对英语语料的分析,研究了英语中的Up和Down两个概念,揭示了Up和Down两个词的原型义、拓展隐喻义、隐喻拓展方向及其相应的认知基础。

此外,一些学者利用基于空间隐喻基础之上的空间图式开展了方位词的研究。李字明(1999)提出空间图式是一种能产性极强的认知图式:在日常语言交际中,空间的范畴和关系被习惯性地投射到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上,如用“上、下”来表达时间:上半年~下半年、上周~下周;用“上、下”来表达权势关系:上宾、上帝、上苍、下属、下官。曾传禄也运用了空间隐喻理论分析了汉语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里(内)、外”这一类方位词表达和隐喻蕴含,并指出空间图式是一种能产性行极强的认知图式,在语言运用中人们习惯于把空间的范畴和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上,借以把握各种各样的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意象图式是认知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人们在对事物之间诸如空间关系这一类基本关系上所形成的认知结构。

(二)语法层面的方位词研究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对空间隐喻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空间隐喻词汇层面的研究上,语法层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戴浩一于1990年发表了文章《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当议》引。在这篇文章中,戴浩一提出了自己全新的观点,即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对汉语语法进行研究。戴浩一指出“汉语在表达空间关系时是整体先于部分,这一原则可以同时运用到“把”字句和“被”字句中,进而来说明语序的约束”。此外,汉语的时间表达也遵循同样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戴浩一提出了空间范围的原则,该原则认为汉语中表范围的解释和词序之间存在相互一致的对应关系,即在汉民族的基本空间知识中范围的观念有观念的基础,这个基础也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另外,戴浩一(1988)还提到原本用来指明物体在空间中的存在2或处所的方位词“在”可用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

(“我在听音乐”);原本表示“附着在某处”的“着”可用来表示状态的持续或正在进行的动作(‘我听着音乐呢”、“窗户开着呢”),并由此提出一个关于汉语体标记的空间方位理论,从而证明汉语中表示体标记的时间结构都可以用它们在时间轴上的空间结构来加以说明。除了戴浩一之外,Ning Yu是目前所可获得的文献之中较全面系统地用认知语言学观点描写和解释汉语空间时间系统的学者。他的观点可以表述如下:对时间的理解可以借助于物体和运动,即“时间流动是运动”这一基本隐喻。此外,他还通过对汉语中的事件结构隐喻(event structure metaphor)的探讨,发现汉语中的事件结构隐喻的映射方式与英语的基本相同,这也就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空间方位关系的认知是基本相同的,事件结构大多是通过空间的隐喻来实现的。

汉语缺乏明显的形态标记,不能通过词语内部屈折变化来表现特定的时体意义,其时体意义都是通过词汇的手段来实现的,而这些用以表示时体意义的词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表空间概念的词语。一些学者从语法化的角度对汉语中的方位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韩玉强在总结前人对空间隐喻时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主体参照和客体参照两种认知策略和历时性原则分析汉语时间的“前”、“后”,并努力揭示出其空间隐喻的认知基础。如韩文所述,“前”在现代汉语中指的就是“将来”。通过语言历时的考察,韩文发现在古汉语中、直到唐代中期之前,“前瞻”、“前程”、“前途”等这些现在表示将来的词语确切地讲都还是主要表示空间意义的。例如:

例1.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屈原《离骚》)

例2.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时体意义的词语都是从表空间概念的词语虚化来的。

通过对目前所了解的国内空间隐喻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汉语空间隐喻研究已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认知科学的方兴司史,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空间隐喻理论分析汉语,如戴浩一从认知角度对汉语空间关系的整体把握;刘宁生、方经民等对空间方位及参照点的研究;蓝纯和蒋婷从语料库的角度对汉语中“上”和“下”以及英语中up和down的个案研究;还有李宇明和曾传禄的空间图式的构建,这些都是汉语学者研究的结晶。但从搜集的资料来看,大部分的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简单借鉴,所作的描写也是避重就轻点到为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希望在以后能够看到中国学者能提出关于汉语的空间隐喻机制的理论。

三、参考文献

1.卢植.《语言与认知----认知语言学引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蓝纯.2005.《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

3.刘宁生.语言关于时间的认知特点与第二语言习得.《汉语学习》.1993

4.刘宁生.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拙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中国语文》.1995

5.方经民.论汉语空间方位参照认知过程中的基本策略.《中国语文》.1999

6.方经民.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世界汉语教学》.1999

7.]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口《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8.蒋婷.UP和DOWN的空间隐喻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

9.李宇明.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考察《湖北大学学报》.1999

10.曾传禄.汉语空间隐喻的认知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

11.戴浩一.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黄河译)《国外语言学》.1988

12.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叶蜚声译)《国外语言学》.1990

13.Ning Yu(於宁).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Company,1998.

14.韩玉强、刘宾.汉语空间隐喻时间中的“前”、“后”认知《修辞学习》.20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