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教学大纲21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教学大纲21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教学大纲21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教学大纲21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作为其它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的讲授,了解中国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基本变迁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变迁的互动关系;掌握中国气候、水系、植被、地貌、疆域、政区、军事、人口、农业、城市和交通等必要的历史地理知识;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基本方法及学科性质。为深入认识中国历史、中国国情,解决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写作史学论文,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

学生首先应熟悉教材和弄懂老师讲授的内容,掌握中国历史地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进一步应阅读指定的参考书和文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注意培养用地理学眼光分析、解决历史学问题的意识、能力以及相应的写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共36学时)

本课程讲授一学期,计36学时。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使用时可以灵活掌握或作适当调整。

第一章导论(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基本方法与学科性质

2.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与著作

[内容]

一、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与学科属性(什么是中国历史地理)

1.对“中国”的简单理解

2.“历史”指历史时期

3.“地理”指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方面,再细分。

4.研究对象与时间范围

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古地理学。现代地理环境地理学。时间上限。下限。

5.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简史与学科属性

古代沿革地理时期,被看成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沿革地理向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演变以及近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当前历史地理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属于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是一门具有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另有一种是把历史地理学作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还有一种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二、研究内容与学科框架

1.理论与方法论

2.历史自然地理

历史气候。历史植物地理。历史地貌。历史水文地理等。

3.历史人文地理

历史人口地理。城市历史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疆域政区地理。历史军事地理。

历史文化地理。历史民族地理等。

4.区域历史地理

5.历史地理文献研究举例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1.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研究方法与手段

历史文献资料法。举例。实地或野外考察与科学原理相结合。现代科学的一些新手段、新方法,如放射性C测定、孢粉分析、树木年轮分析、电脑分析、统计计量法、遥感技术的应用。

[思考题]

1.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2.“历史上的中国”指什么?

3.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4.《禹贡》的双重意义。

5.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6.结合现实,说明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化建设及环境变迁的关系?

7.名词解释

历史地理地理环境沿革地理《山海经》《读史方舆纪要》《长水集》《华阳国志》郦道元法显裴秀杨守敬徐霞客

第二章历史自然地理(10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中国历史时期气候、水系、植被、地貌变迁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变迁的互动关系

2.理解历史时期有关气候、水系、植被、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内容]

第一节五千年冷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一、地质时代的气候演化概况

地质时代。冰期。间冰期。三次大冰期。冰后期。影响气候形成与演化的因素。

二、冰后期的气温周期性变化

1.5000年前的温暖湿润气候

方法:主要是考古资料。证据。

2.三千多年来的冷暖交替

公元前10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方法:主要是物候资料。证据。包

括公元前11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又进入到一个新的温暖时期;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进入第二个寒冷期;公元600年到1000年第三个温暖期;公元1000到1200年第三个寒冷期;公元1200到1300年第四个温暖期。

公元1400年至今的第四个寒冷期。包括从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方法:主要是方志资料。证据。和1900年以来的气温波动时期。方法:主要是仪器观测资料。

证据。全球变暖与气候异常。

3.近5000年气温周期性变化的主要趋势

4.气温变迁的原因分析

自然因素。社会原因。

三、近五千年干湿程度的变迁

1.方法

历史文献中的水灾、旱灾纪录。证据。

2.主要特征

五六千年前与温暖期相同,为一湿润期,此后气候转干,距今2500年前气候稍湿润,然后再次变干,近500年旱灾多于水灾。

四、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二节江河之变——历史时期的水系变迁

一、水文概述

径流。河流(上游,中游,下游)。水系。流域。湖泊。湖盆的成因类型。沼泽。

二、黄河流域的水系变迁

1.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改道

战国中期以前河道。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北宋后期河道。

金至明代后期河道。明代后期至清咸丰河道。清咸丰以后河道。

黄河下游改道、泛滥原因的探讨。影响。

2.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的湖沼变迁

三、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水系演变

1.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河道的变迁

荆江河床的演变。城陵矶以下分汊型河道的变迁。长江上游河道的变迁。

2.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湖泊的兴废

云梦泽的演变。洞庭湖的演变。彭蠡泽和鄱阳湖的变迁。太湖平原水系的变迁。长江上游湖泊的变化。

第三节历史时期的植被变迁

一、植被概况

植物及分类。种群。植物群落。植被及类型。生态系统。

二、历史时期中国植被分布演变

1.主要森林地带原始植被状况的变化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寒温带、温带森林地区。华北暖温带林地区。华中、西南的亚

热带林地区。华南、滇南、藏南热带林地区。

2.草原地带原始植被状况的变化

北部的温带草原。青藏高原的草甸和草原。

3.荒漠地带原始植被状况的变化

三、历史时期中国植被变迁的趋势及其原因

1.总的趋势是天然植被地区逐渐减缩,栽培植被代替了天然植被。

2.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

3.各地区在植被变迁原因、过程上差异很大

如华北平原、黄河中游平原、太行山区及晋北地区、豫、鄂、川、陕交界处。

4.历史时期植被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影响。后果。

第四节历史时期的地貌变迁

一、地貌概况

地貌形态类型。海岸。海岸线。中国的海岸类型及分布。沙漠(地)。戈壁。沙漠化。荒漠化。中国沙漠(地)分布现状。

二、历史时期的沙漠和沙漠化

1.历史时期的沙漠

科尔沁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成因。

2.地质时期形成而在历史时期扩展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河西走廊地区沙漠。成因。

3.历史时期中国沙漠化演变的趋势

沙漠的扩大

三、历史时期的海岸成陆问题。

海岸变迁的原因。辽东湾海岸的历史变迁。渤海湾海岸的历史变迁。苏北海岸的历史变迁。长江河口与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变迁。杭州湾的历史变迁。

[思考题]

1.概述你的大学或家乡所在省(直辖市或自治区)主要的自然地理要素的变迁

2.试述历史时期我国冷暖、干湿变迁的原因。

与影响。

4.简述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5.绘制海河水系主要支流及流向。

6.历史时期主要沙漠区的名称及其地理位置

第三章历史政治军事地理(8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制度变迁、疆域盈缩的主要特征

2.理解历史时期有关政区、疆域、军事等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3.掌握长城的历史地位与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

4.了解历代中国政区沿革与疆域盈缩的过程及边疆政策

[内容]

第一节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制度变迁与政区沿革

一、概述

(地方)行政区划。政区(行政区)。正式行政区。特殊行政区。行政区划四要素。政区沿革。地方行政制度。

二、先秦时期的地方和周边控制

1.商西周的诸侯方国

分封制(封建制)——直接统治区与间接控制区。分土(领地或采邑)而治。

(商朝)王畿与诸侯方国。

(西周)宗周与成周所在地区与封国。宗法制。采邑制。

2.郡、县的起源与郡县制的萌芽

(春秋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县的出现。地方行政区划单位—郡的设置。中央集权的行政区划制开始出现。

(战国时期)郡县制与采邑制的并行。

三、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

1.秦代郡县制的确立

中央集权的行政区划制度正式形成。郡县二级政区制——以郡辖县。分民(多少人口)而治。

2.汉代的郡国并行制

西汉初,恢复封建制。后削藩。

郡级政区:郡。王国。县级政区:县。邑。道。侯国。

属国。西域都护府。

3.州制的产生

西汉置13刺史部(俗称13州)和1司隶校尉部,共14个监察区。

东汉大部分时间,为13部(州),是监察区而非行政区。

东汉末,州成为郡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

4.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

三国至西晋时期州制的发展。东晋至隋初州郡制的混乱。

四、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

1.隋、唐前期的州(郡)县二级制

2.唐后期五代道(方镇)、州、县三级制

唐、宋时代道制与路制区划

3.宋代的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两宋的行政区划。辽、金、西夏、大理的行政区划。

五、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

1.元朝行省制的创立和多级政区制。

2.明清省制的演变

明代的行政区划。清代的行政区划。

3.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城市型政区—“市”的出现。市制的演变。

六、对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演变规律的探讨与启示

第二节中国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

一、“中国”概念的演变

1.“中国”概念内涵的演变

2.“中国”概念外延的扩展

3.“历史上的中国”

4.疆域与领土的区别

二、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

1.北部边疆的历史变迁

东北边疆。近代东北疆土的丧失。北部边疆。外蒙古的丧失。西北边疆。近代西北疆土的丧失。

2.南部边疆的历史变迁

西南边疆。中印边界的争端。中缅、中老和中越边界的变化。东南海疆变迁。南海诸岛的争端。钓鱼列岛主权归属。香港、澳门的恢复主权。

三、中国疆域形成的特点与启示

1.特点

有延续性,基本范围相当稳定,逐步扩展。

2.经验与教训。

疆域形成、扩展的经验。领土丧失的教训。

第三节中国古代军事地理

一、什么是历史军事地理

军事地理学。历史军事地理。

二、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棋盘型格局

四角:关中、河北、东南、四川。四边:山西、山东、湖北、汉中。中央

腹地:中原。上述九大地域是中国历代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战略要地。

三、长城的发展与历史地位

1.长城的修筑简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秦汉时代的万里长城北朝各国的长城隋代的长城金代的界壕明代的万里长城

2.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

安定与和平的保障

3.长城所传递的历史信息

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长城的开始修筑。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制统一国家和第一道万里长城的并肩出现。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多民族长城的修筑相伴。

[思考题]

1.试述西汉武帝至南北朝州郡制度的演变.

2.简述隋唐至明清中国政区之沿革。

3.概述你的大学或家乡所在省或市的政区沿革。

4.请从层级变化、县级政区特征、政区边界划分原则等方面分析近2000年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规律,并说出原因?

5.试述历代中国疆域的盈缩?

6.简评清代政区与边疆建设的成就及贡献

7.名词解释

行政区划政区分封制郡县制西域郡、国并行制十三刺史部侨置州郡县与改土归流唐代道制节度使制唐府制羁縻府州行省制度明“三司”棋盘型格局

8.绘制中国略图,标出中国古代的传统区域划分

9.简述长城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历史人口经济地理(6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中国历史上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变迁及重要人口迁徙的主要特征

2.熟悉历史时期有关人口、农业、手工业等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3.掌握中国古代黄河流域农耕区的兴衰原因及经济重心南移原因

4.了解历史时期农业开发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内容]

第一节历史时期人口的增长、分布和迁移

一、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变迁

二、历史时期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

1.汉族聚居地区南、北人口分布的变迁

2.内地、边区人口分布的变迁

三、历史时期中国的重要移民与经济、社会发展

1.中国古代移民的类型与特点

2.西晋永嘉之乱以后的北方人口南迁与南方开发

3.唐后期五代的北方人口南迁与南方开发

4.宋靖康之乱以后的北方人口南迁与南方开发

5.周边民族内迁与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

6.边疆地区的人口迁移与民族分布

第二节历史时期农耕区的地域拓展

一、黄河流域农耕区的扩展及兴衰

二、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

三、珠江流域的农业开发

四、丘陵山区的农业开发

五、边疆的农业开发

1.移民实边

2.屯田戍边

3.北部农牧业分界线的推移

第三节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种植制度

一、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

1.史前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2.新出现农作物传播路径

棉花马铃薯

二、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

1.短期和定期的轮荒耕作制

2.土地连作制的确立

3.黄河流域两年三熟制的产生

4.长江流域以及南方其他地区一年两熟制的出现

三、历史时期农业开发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1.围湖造田引起的湖泊面积萎缩

2.山区的开发与水土流失

3.沿农牧交错带的垦殖与土壤沙化

第三节手工业与经济都会

一、几种主要手工业的地区分布

丝织业、棉织业、陶瓷业

二、经济都会的分布与变迁

[思考题]

1.试述秦汉时期与隋唐时期的人口分布?

2.历史时期蒙古高原地区民族构成的变迁

3.略述我国历史上三次自南而北的人口大迁徙的时间、原因及其影响。

4.试述清代及近代人口迁徙的特点?

5.简述中国古代主要农业区的历史变迁

6.战国秦汉时北方农牧分界线的变迁

7.明清时期主要外来农作物的品种及影响

8.简析历史时期农业开发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9.举例说明植被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0.简析历史时期基本经济区发展与王朝兴衰之间的内在联系。

11.以历史实例分析人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开发之间的相互关系。

12.名词解释

靖康南渡“湖广迁四川”,“家在大梧桐树下迁来”,“家从珠玑巷迁来”

第五章城市历史地理与历史交通地理(6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中国历史上城市兴起发展分布、都城内部规制变化的主要特征

2.熟悉历史时期有关城市(镇)、交通、都城等的基本概念

3.了解历史时期城市兴起发展的过程和古代都城内部规制的变化

4.熟悉历史上一些重要的陆路交通路线

5.了解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内容]

第一节城市兴起发展的地理分布和交通路线的变迁

一、城邑的萌芽、早期城市的兴起(夏商)与两周时期的城市发展高潮

二、统一王朝大型都城的建立与全国交通—城市体系的形成(秦汉)

1.川陕交通与蜀道难

秦岭通道:子午道等。巴山通道:金牛道、米仓道等。

2.云贵川西南交通

石门关道(五尺道)。旄牛道。

3.越五岭通道

湘桂道。大庾道。循梅道。

三、北方城市的残破与南方城市的发展(魏晋南北朝)

四、全国城市体系的重建与发展(隋唐五代)

1.中原地区的主要陆路交通路线

2.隋唐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

五、城市重心的东移与江南市镇的繁荣(宋辽金)

宋时期以开封为中心的水道交通

六、全国政治中心的北移与运河地带城镇的发展(元)

元时期的京杭大运河

七、北京的建立与全国各类工商城镇的繁荣(明)

1.北京与周围地区交通道路

太行山前山麓地带的南北大道: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华北通向东北的三关:古北口、喜峰口、山海关

华北通向内蒙、山西的主要太行关口: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井陉2.明清京杭大运河

3.明清时期江南近代化进程与城镇的发展

八、边疆、沿海城市的发展与近代全国城市总格局的确立(清)

1.清代铁路交通

2.清末通商口岸城市分布

第二节对外交通的历史发展

一、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1.西北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

2.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二、海上交通的发展和港口城市。

第三节中国古代都城的分布、迁移及平面布局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主要都城的分布、迁移

1.七大古都的选址及其兴替的历史地理背景

2.历史上定都的原则与实施

经济条件。形胜条件。交通条件。统治集团的地域背景条件。

二、中国古代都城内部平面布局(内部规制)的变化

1.有城无郭、宫城即都城的布局。以早期商代都城为代表

2.城郭相连,城小郭大的布局。如秦都咸阳城、西汉长安城等

3.内城外郭,坐北朝南,东西对称的中轴线的布局。如汉魏洛阳城、三国南朝建康城、隋朝大兴城唐朝长安城、隋唐洛阳城等

4.皇、里、郭三重城结构和开放性的里坊建置。如、宋代东京城、元明清北京城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类型及兴起的客观背景。

2.试述我国古代都城选择的主要原则,以及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建都地点和过程。

3.以实例说明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定制成熟时期的特征。

第六章人文九州——中国历史文化地域差异(4学时)

[教学要求]

1.熟悉历史时期有关学术文化、风俗、区域人群等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中国历史上风俗文化地域差异的演变以及各区域人群的性格等特征

[内容]

一、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文化。文明。历史文化。区域文化。风俗文化。历史区域人群。方言。学术文化。二、中国历史文化区域差异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1.先秦时期

2.秦汉时期的三大风俗区。

3.隋唐时期的风俗区

4.宋代的风俗区

5.明清时期的风俗区

三、历史区域人群及其形成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1.元以前中国人群现象概述

2.明清以降各地的区域人群

概述。区域人群举隅:山西的人群。安徽人群。浙江人群。近现代的人群现象。四、学术文化中心区的转移与政治经济关系

[思考题]

1.举例说明秦汉、明清文化发达地区(各1例)的差异之处

2.以实例说明历史区域人群形成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3.名词解释

文化。风俗文化。历史区域人群。学术文化。

五、参考书目

邹逸麟等:《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蓝勇等:《中国历史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蓝勇等:《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晓峰等:《历史地理学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简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版

竺可桢:《天道与人文》,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钱穆等:《中国高层讲座》(第一辑文化的坐标),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饶胜文:《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大纲编写:周建红)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 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 1、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教学法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绪论近二十章),一定要掌握和突出重点。 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相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达到融会贯通。 七、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课时,2学分。平时成绩为总成绩的20%,期末采用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八、各章节教学进度及安排 绪论(2课时)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上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课时) 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课时)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特点,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形态,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掌握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课时)

蓝勇历史地理学课后复习题总结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导言;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方法和手段:文献逻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

中国历史地理大题通吃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1、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2、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对于中国气候变迁史的研究,最早的学者是竺可桢(绍兴人,1890-1974)。 课本34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 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 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 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也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3、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一)是中国的森林植被不管从总量上讲还是从分布范围上讲,是递减趋势。尤其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人进林退,再具体说是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存地域,一是人的生产能力或生活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速度而已,(二)是从植被类型的变迁来看,总趋势是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逐渐缩小(或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4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森林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破坏森林的后果: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5简述一下历史时期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的大势 :趋势:一方面是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一般从纬度上讲简单说是人进动物退甚至是人增加动物减少甚至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退缩,那么北半球的中国当然是逐步南退。如大象、犀牛、扬子鳄、大熊猫等,另有特殊情况下是西退,人将其逼近彼处,如野驴、野骆驼。另一方面是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都大大减少,一些已经灭绝,而且就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加速度进行着。 原因有三:首先是由于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了动物的自然繁殖(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不能应变者被自然淘汰。如猛犸);其次是由于历史时期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变化,使动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过去的气候异变导致某些猿类从树上来到了地面,诞生了人类,而今天人们的不当行为正将动物从森林中赶出—因乱砍滥伐导致作为动物栖息地的森林植被减少,灭绝其家园、进而灭绝动物本身。 6用历史上两种野生珍稀动物变迁说明野生动植物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野生动物的分布,一方面人口增长、膨胀都会相应的缩小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往往又是以依赖一些野生动物资源为背景的。如今,随着环境恶化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危机。是人们发现主义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最终应该是有利于自己的。具体分一下两个方面:A一方面历史时期生物群落间本来存在现实上的生物链,这种生物链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生态平衡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生态链向简单化的发展,使生态处于低层次的平衡,这本身不利于社会的发展。B一方面历史时期中国野生动物绝大多数是资粮性动物,因此形成的一些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 社会发展与野生动物兴衰往往是一对矛盾体,一把双刃剑。要把保护野生动物与发展社会经济统一起来。 7、简述近5000年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 一、分两方面来讲:量和质。即量的减少(自然和社会因素)和质的恶化(多为人为因素所致)二、 1.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历史学专业本科试用)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54 总学分:3 开课学期:第3学期 适用专业:历史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这门课程,学生可以系统了解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的变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变化;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的变化;中国历史交通地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了解历史行政区划与今天行政区划的关系,历史上的人文活动于今天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从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上气候变迁、森林植被的变迁、河流水文的变迁沙漠变迁等等诸多方面,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历史上疆域变迁、行政区划的变迁,深刻理解当今国际政治与国家关系,中国当代行政区的由来等等;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了解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等等。 2、能力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历史上人类活动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

3、素质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掌握人类在历史上活动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等。 三教学时数分配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绪论(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导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历史地理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研究现代历史地理学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地理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难点: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 【教学主要内容】 一、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二、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三、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掌握近一万年以来气候变化发展的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历史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学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从学科的发展是来看,如果从沿革地理这个角度来讲,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科学,如果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它又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 2、尽全时空观念: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大部分组成,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既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的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地域的信息符号。 3、人地互动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将人地关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这里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紧密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 4、水土流失: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和人为活动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国水土流失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六级。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5、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现仅为大片盐壳。 6、沙漠化: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7、统万城:又称“白城子”,这座古城遗址气势浩大,它是1600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赫连勃勃都城,但唐代开始逐渐被风沙淹没。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的沙漠之中,城址东北有淖泥河,向东南注入无定河。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是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 (二)教学目的: 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历史文献方面的基础知识; ②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献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从专业角度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和选文。 (四)教学时数:全部课程的教学总时数约54个课时(一学期,周3课时) (五)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2、展示图书,多作阅读、检索、翻译等练习。 3、课上增加学生发言、参与讨论的机会,应占总课时数的20%以上。 二、课程内容 第三编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第八章纪传史的大量编修 教学要点: 隋唐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史籍编修概况、对后世的影响。唐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牛弘传》、《刘毅传》、五代、宋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通志总序》、元修纪传史举要及选文《王安石传》。 教学时数: 10学时 教学内容: 1.1 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1) 1.2 唐修纪传史举要(4) 1.3 五代、宋修纪传史举要(3) 1.4元修纪传史举要(2) 第九章编年体的发展 教学要点: 《资治通鉴》介绍及选文、《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资治通鉴》介绍(1) 1.2 选文《魏孝文帝迁都》(2) 1.3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1)

第十章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 教学要点: 政书体的概念及发展源流,《通典》及续编、《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会要体概念及《唐会要》、《五代会要》等介绍,选文《文献通考总序》、《朱敬则请择史官》。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1.1 《通典》及续编介绍、选文(2) 1.2 《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选文(2) 1.3 《唐会要》、《五代会要》及其他会要介绍、选文(2) 第十一章纪事本末体的创始 教学要点: 纪事本末体的概念,纪事本末体的发展过程,代表性著作,优缺点,纪事本末体的续编和仿作,选文。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1 《通鉴纪事本末》及续编和仿作(2) 1.2 选文《杨氏之宠》(1) 第十二章唐宋时期方志地理名著 教学要点: 方志地理书的发展源流,唐宋时期方志地理书的体例特征和编修状况。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元和郡县图志》介绍(2) 1.2 《太平寰宇记》介绍唐(1) 1.3 《元丰九域志》介绍(1) 第十三章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史通》的产生 教学要点: 史学评论的概念及发展过程,《史通》的内容及影响,选文《二体》、《曲笔》。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1 史学评论及《史通》介绍(1) 1.2 选文《二体》、《曲笔》(2) 第四编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第十四章纪传史的续修 教学要点: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辞书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

(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剑雄、吴松弟、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面向历史系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旨在向学生讲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并向学生传授以地理思维模式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视角。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基础上,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尽全时空”与“人地互动”的思维模式,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三)教学内容 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地理学;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共授课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将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与论文写作有机结合。 二、本文 第1章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点与基本理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1 导论(1学时)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 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1.2 历史地理学重要典籍与研究动态(1学时) 历史地理学要籍。 历史地理学人物。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考核要求: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历史地理学要籍与人物。 第2章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教学要点: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规律;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2.1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3学时)

2.2 气候变化的规律。(2学时) 2.3 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1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概况;气候变化的规律 第3章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 教学要点: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3.1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1学时) 3.2 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2学时) 考核要求: 土壤的形成;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 第4章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 ——以西北地区为主 教学要点: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4.1 中国沙漠的分布。(1学时) 4.2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4学时) 4.3 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 第5章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 教学要点: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及现代启示 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5.1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相关原理与理论。(1学时) 5.2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1学时) 5.3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3学时) 5.4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第6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 教学要点: 历代人口概况;影响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分布的原因;中国历代移民与文化 教学时数: 5学时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总学时:60 学分:4 理论学时:60 讨论学时:无 开课学院:社会学院适用专业:社会学 大纲执笔人:庄华峰、马陵合大纲编写时间:2007年1月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社会史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系统讲授使学 生掌握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只是框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 体现象,析其源、辨其流、叙其程、述其果,进而讲述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众传承的互动关系,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论理的形成演变过程。社会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联系。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打破教师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留出

一定空间,精选出带有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和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通过互联网跟踪国内外高校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动态,并引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艺,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减少课堂内容的枯燥性,增强课堂内容抽象表述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从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本科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史相关理论、社会史研究方法;婚姻生活;信仰习俗;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变迁史;近代社会转型与社会生活的过渡性特征等。 难点:社会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学与社会史的嫁接)、社会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社会变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 中国古代社会史部分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历史地理学研究综述2000年

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华林甫 2000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8月初在昆明云南大学举行“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将出版论文集),会上专家们就历史地理学领域内各种问题和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运用新兴的G I S技术展开了广泛、深入而饶有兴趣的热烈讨论。本年度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有:谭其骧著《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侯仁之等著《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5月)、王北辰著《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7月)、朱玲玲著《文物与地理》(东方出版社2000年4月)、葛剑雄著《碎石集》(学苑出版社1999年7月)、翁俊雄著《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景爱著《沙漠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10月)、李治安著《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王妙发著《黄河流域聚落论稿——从史前聚落到早期都市》(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胡阿祥著《“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阙维民著《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构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张伟然著《湖北历史文化地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鲁西奇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等。吴传钧、施雅风二院士主编《中国地理学九十年发展回忆录》已经问世(学苑出版社),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已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华林甫汇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也已面世。 本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可观,仅就笔者寓目的二三百篇而言,已经涉及到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各个领域。下面择其主要而概述一年来的研究进展。 一、历史地理学理论 “历史地理”一词从何而来?什么时候中国才有?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中国科技史料》第4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作者根据中、日两方面的背景资料和依据,提出了“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看法,认为这一名称于1901~1904年随日本近代学制而传入我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1935年3月1日被《禹贡》杂志用作英文刊名,开始扎根于学术界。 “历史地理学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呼唤它的新生”。这是孙天胜、曹诗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一文(《晋阳学刊》第6期)中提出的观点。该文从学科性质、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入手,指出“历史地理学”命名上存在着名实不符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回归到研究社会历史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轨道,“现实的历史地理学的命名有悖于科学规范”,而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在这里,他们提出如此前所未有的观点和名词,虽未必能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无疑会促进学科理论探讨的进一步深入。 最近二十年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已出版专著十余部,但在学科理论、区域、专题和时段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待于今后不断加强。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陕西师大学报》第4期)一文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中历史经济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的科学,并培养学生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理念。 三、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为学科核心,从人地与时空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为历史教学提供空间舞台的支持,而且在复原过去各个时间断面的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角度讨论历史现象的环境成因机理,为历史现象寻求原动的起始因素,对于我们深化中国历史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历史系必修课,其它专业学生可以作为非学位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透彻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方法,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地理有用于世的作用有一个清晰化的认识,并能掌握一定程度的识图能力,并结合学生的考古学的知识,利用丰富的地理学、历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历史学和地理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撰写出一定程度的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文章,达到历史学学士应具有的专业水平。 其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原始材料的学习,要求对学科性质、归属有认识,了解主要的历史地理文献,特别是阅读部分古代地理文献。 (二)对历史自然地理的气候变化和人文地理中的政区沿革要重点掌握,然后对历史植被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重点学习。 (三)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名词要掌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在实际讲授中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并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课程内容 导言(2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学习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现状。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认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观念 教学内容 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由传统历史地理学向现代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葛剑雄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规律,是地理学的分支。但由于历史地理的研究主要依靠历史文献,必须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为历史学所用,也被看作为历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 中国历史地理学不仅具有历史地理学的共性,而且具有中国的个性。这是由于这门学科在中国有与其它国家不同的发展过程,也拥有举世无双的优越条件,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学术的进步和人类的未来作出独特的贡献。 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 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兴学科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于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距今也有二千多年了。《禹贡》虽然是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却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而且由于其中的内容来源不一,并不排除一部分记载来自战国后期以前的时代,可以说,中国人注意并记录以往的地理现象,开始于战国以前。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专着,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并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尽管作者班固并不以地理学见长,但由于他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所以还是开创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雏形。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代追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 《汉书·地理志》的作者生活在公元1世纪,但依靠当时保留着的历史文献,对早在公元前11世纪以来的一些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关隘、寺庙、纪念地等都作了记载和简要的考证。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所记载的范围也不限于当代或作者的见闻所及,而是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使《水经注》成为继《汉书·地理志》以后最重要的一种历史地理著作。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幺地方,之所以能知道春秋战国时的政治态势和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之所以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及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