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路径选择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路径选择

CAIXUN财讯

-42-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路径选择 □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 王志鹏 / 文

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承担着促进国家区域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使命,面临着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任务,更蕴含着巨大变革和创新活力。在这一背景下,特别需要重新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明确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适应把握并引领新常态,谋划未来发展道路,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常态 县域经济 路径选择

新常态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县域经济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撑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停滞,反而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依然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县域经济整体平稳发展,并从县域入手,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大发展,激发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培育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扩大回旋空间、增强应对底气,真正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2)县域经济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驱动因素有了显著的变化,其核心在于质量。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减弱,同时传统产业供大于求,产能严重过剩,投资扩张空间缩小,投资增长明显放缓。新常态下,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将由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转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创新驱动,迫切要求将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3)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根本途径

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县域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城乡统筹,可以有效缓解转移人口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更好吸纳农村劳动力,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业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既能够便捷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又可以有效避免大中城市过度拥挤,有利于推进城乡人口、产业、空间深度融合,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主要问题 (1)县城劳动力流失严重

城市良好的生活设施,多向的发展空间,优越的子女教育条件,吸引着县

域人口逐渐向发达城市流动。相对于城

市人才队伍建设,县域人才队伍更为明

显地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

素质不高等问题,特别是产业发展的急

需人才、创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普遍匮

乏,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提升后劲和竞

争力。人才投入不足,是县域人才面临

窘境的主要原因。产业的集聚效应使得

先进的生产力集中在发达城市,县城的

产业由于规模、技术的优势,难以形成

竞争力,因此县域企业在职工薪酬福利

方面与大城市存在较大差距。除了受经

济相对薄弱的客观限制外,也有部分地

区重招商引资轻招才引智,中小企业主

人才意识淡薄、舍不得投入等主观因素。

(2)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封闭、开放

合作不足

在传统的地方考核体系指引下,县

域经济发展以竞争为导向,往往更多侧

重利用本区域内的发展资源,采取差异

化政策,吸引外部投资强化自身竞争力。

从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来看,这有助于形

成发展竞赛,在短期内促进发展基础好、

政策灵活的县域经济优先发展。但同时,

由于县域竞争多于合作,县域经济发展

往往自成体系,区域资源共享性也相对

较差。

(3)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度高,规

模较大,而县城及中心镇普遍规模偏小,

聚集和吸纳人口、产业的能力相对不足。

现实中,我国很多县域城镇功能不健全,

城镇化质量不高,教育、医疗、科研资

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缺乏,缺乏足够的承

载力,很难吸引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

集聚,还往往容易导致大量人口外流,而

要素聚集程度不高又导致各项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资成本高、使用效

率低,使得城镇的集聚效应更难发挥,

容易形成城镇化滞后的累积因果循环。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引进人才和培养本土人才并举

县域企业、政府在引进人才的过程

中不仅要加大投入力度,更重要的是突

破体制性障碍,畅通引进人才的“绿色

通道”。鼓励企业前期加入高校、科研院

所的科研开发,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

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开发、生产、

销售紧密结合,校企优势融合的合作机

制,克服了长期存在的研产脱节、学企

分离的弊病。重外来人才、轻本土人才

培养,是当前人才使用中的一个普遍现

象。基层还拥有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土

专家”、“田秀才”,中小企业中也还有一

批技能性人才,把这些现有的人力资源

开发好,提高自主消化吸收能力、研究

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将是宝贵的

高技能人才资源。

(2)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动县域

协同发展

在城镇经济体系中,县域经济有相

对稳定的空间区域,有比较独立的自组

织生产体系和行政管理主体,是相对独

立的区域经济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县域

经济是封闭的。相反,在区域一体化日

益加强的趋势下,县域经济发展应立足

自身禀赋,主动突破行政地域边界,以

区域市场为主导,在更大范围的城市群

和都市圈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区域

的协作机制。县域应利用自身空间节点

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融入城市群、

都市圈的协同格局,构建功能互补、分

工合理的区域发展体系,在区域城镇体

系中承接来自大中城市的技术、资本、

人才、信息、管理等要素辐射溢出,促

进城乡之间研发、生产、服务、销售等

方面的交流融合。

(3)加快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要适应我国经济阶段

性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实现质量更好、

结构更优的发展新常态,促进自身经济

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

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

力正从要素驱动的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

转变。以新型工业化为依托,加快推进

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化和工业的集

聚化,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

化、服务化,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

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

壮大主导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

兴产业。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发展

一批特色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

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财政贡献

率高的主导产业,发挥特色竞争优势,

同时“有进有退”,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

度,继续化解过剩产能,改造提升传统

产业,将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

为主导产业。

作者简介:王志鹏(1992~),男,

山西临汾人,山西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型经济转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