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原生态功能区划与草原资源开发利用刍议

草原生态功能区划与草原资源开发利用刍议

草原生态功能区划与草原资源开发利用刍议
草原生态功能区划与草原资源开发利用刍议

草原生态功能区划与草原资源开发利用刍议

作者:衣兰智;张培栋;孙娟01-27 14:30:27

草原的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区划是继自然地理区划和农业区划之后的一种基于对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再认识的区划。它是按照区域不同等级生态系统的整体联系性、空间连续性及相似性和相异性,在认真分析区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其生态过程的特征和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强度和生态安全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空间区域的划分或合并,从而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为指导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健康发展,以及制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生态功能区划的对象是区域生态系统。草原作为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它其中的各种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多样的结构,进行着各种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功能,构成区域生态环境综合体。草原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草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传统的各种区划实质就是将整体划分成若干部分,即“分区划片”。而且不同等级的分区单元之间有一种关系,可以由高级区划单元合并产生高一级区划单元。其地域划分,既不能出现重叠,更不能发生重复。划分的理论基础是地带性规律,依据原则是地带性原则、区域相似性与差异性、区域相关性与共扼性原则等。生态功能区划则与以前各种区划有所不同,区划的对象是生态系统,目的是主导生态系统功能的分异认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属性规定了必须在生态系统的复杂系统理论和等级结构理论基础上,在不同的尺度上坚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原则,来研究区划的方法。结合本研究的特点,为了科学、客观地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特提出以下原则:

第一,与生态安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环境处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生态安全评价揭开了草原发展的优势因子与限制因子,而功能区划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针对影响草原生态安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区划与管理。

第二,与生态环境现状相结合的原则。草原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草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要点是以正确认识草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必须把握草原的生态环境现状,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功能区划,为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与自然地理特征相结合的原则。不同区域间存在着自然地理特征的相对类似和绝对差异,生态功能区划应建立在充分认识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草原的资源和环境特点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使草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又不至于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第四,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生态系统功能是由区域的生态环境、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功能决定的,在空间尺度上,任何一类生态服务功能都与该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通过对比草原间各生态服务功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草原生态功能区划的重要内容和前提。

第五,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防止重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分析,要考虑各生态要素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即突出自然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环境要素和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的保护的同时,将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结合起来。

草原生态功能分区与环境评价的方法草原生态功能区划主要方法是在确定区划目标前提下,在区域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等,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趋势,明确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区域分异规律等。因此,所谓生

态功能区划的方法也主要指生态敏感性分析及适宜度评价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其中定量的方法有大系统论分析法、多目标数学区划、评价指标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法,定性的方法有地图叠加法、因子加权法、专家咨询法、生态因子组合法。

这些方法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以下简称3S)技术的结合能够全面有效地对草原资源与环境进行科学评价。3S技术及其产品以数字方式进行存储和传输,以数字处理和定量分析为主,极大地提高了空间研究和分析的速度。在中、大比例尺的空间尺度上,3S技术在资源调查与监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应用尤为广泛。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具有明显的宏观特性,应用3S技术进行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地面调查,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其现实状况和历史动态变化。而且,GIS的运用不仅局限于最后评价阶段,它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始终,从数据的预处理到空间和属性数据库的综合管理,都需要依赖GIS技术。因此,RS和GIS技术为进行区域生态安全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技术手段,也将在草原资源与环境的评价方面发挥重要的功能与作用。

生态功能区划的一般程序与内容

在对草原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之前,首先要进行草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选取并确定能反映草原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特征的指标体系,进而利用这些指标,分析、评价草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功能的区划,并指出各草原分区的生态环境功能要求和发展方向。

草原生态环境调查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条件、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社会结构情况、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等五方面内容。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评价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敏感性分析、分区生态环境要求及发展方向四个方面。

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针对区域典型生态系统,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综合特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应根据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分析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分异规律,明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区域,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分为极重要、重要、中等重要、一般四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水文调蓄功能、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生态系统土壤沙化控制服务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物质保持服务功能等。

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区域内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反映了区域生态系统遇到干扰时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在同样的干扰强度或外力作用下,各类生态系统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的大小。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实质就是评价具体生态过程在自然状况下潜在变化能力的大小,并用其来表征外界干扰可能造成的后果,并确定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评价过程首先针对特定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评价,然后对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分布特征。

通常影响一个地区生态敏感性因素很多,如土壤渗透性、植物多样性、地表水、坡度、特殊价值等等,对生态因子进行分级及权重,如将一个城区划分为:最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非敏感区四个等级。最敏感区指对城市开发建设极为敏感,一旦出现破坏干扰,不仅会影响该区域,而且也可能会给整个区域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的地段。敏感区指对人类活动敏感性较高,生态恢复难,对维持城市生态良好功能及气候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地段。弱敏感区指能承受一定的人类干扰,但严重干扰会产生水土流失及相关自然灾害,生态恢复慢。非敏感区指可承受一定强度的开发建设,土地可作多种用途开发。

分区生态环境要求及发展方向若想实现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合理分区与科学管理,必须针对草原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敏感性特点,科学地指出各功能区内各类资源开发“禁区”,并加大对水、矿产资源、牧草资源、旅游资源等重要资源及城镇道路设施建设的生态

环境监管工作力度,以避免因开发建设不当造成重大生态破坏问题。这就要求在为草原生态环境分区时,必须明确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力布局,制定各分区的生态保护目标和环境保护措施。生态功能区划的一般程序所示(见下图):

不同草原功能区的分析

在结合关于中国草原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环境保护部与中科院共同编制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把我国草原进行简单的生态功能区划,各类生态功能区面临的问题和保护方向如下:

水源涵养草原生态功能区该类型区主要存在问题: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大;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生态功能衰退;天然草原过度放牧等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土壤侵蚀严重;湿地萎缩、面积减少;冰川后退、雪线上升。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发展方向:对重要水源涵养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对水源涵养区的保护与管理,严格保护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限制或禁止各种不利于保护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如过度放牧、无序采矿、开垦草地等。严格控制载畜量,改良畜种,鼓励围栏和舍饲,开展生态产业示范,培育替代产业,减轻区内畜牧业对水源和生态系统的压力。

土壤保持草原生态功能区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特别是陡坡开垦、矿产开发、城镇建设、草原过度放牧等人为活动,导致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和石漠化危害严重。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发展方向:全面实施保护天然草地、退牧还草工程,严禁陡坡垦植和过度放牧。严格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生态监管,控制新的人为土壤侵蚀。发展新能源,保护自然植被。

防风固沙草原生态功能区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过度放牧、草原开垦、水资源严重短缺与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沙尘暴等。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发展方向:在沙漠化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严格控制放牧和草原生物资源的利用,禁止开垦草原,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

调整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草业,加快规模化圈养牧业的发展,控制放养对草地生态系统的损害。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草、退牧还草,恢复草地植被。

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生态功能区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过度放牧、生物资源过度开发,外来物种入侵等,导致草原等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发展方向: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尤其是自然保护区群的建设。不得改变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用途,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发建设,实施重大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生态影响评价。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引进外来物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防止生态建设导致栖息环境的改变。

生态旅游草原生态功能区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人为因素干扰过多,草地退化,环境质量下降,城镇无序发展,环保设施严重滞后,城镇生态功能低下。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发展方向:加大对生态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立法立案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城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结语

对草原资源开发利用时必须正确认识草原资源的整体功能和作用,除了合理追求经济功能利用外,更应该发掘其潜在功能,提高生态和环境效益,实行制度创新,促进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应该对草原资源进行新的功能区划,从而达到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目的,更大限度地实现草原资源与环境的价值。

稿件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责任编辑:蔡薇萍

专项复习此为图草原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专项复习题 此为图草原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 (2)鼠、兔、蛇、狐、鹰都是动物,统称为者。 (3)图中有条食物链。 (4)如果狐大量减少,那么鼠和兔将会 (5))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____部分和者。 下图是植物细胞结构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指的部位的名称。 (1).[ 1 ] ,[ 2 ] , [ 4 ] ,[ 5 ] (2).细胞是构成生物的。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食物网的简图,请回答:

下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⑦]反光镜)(6分) (1)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先转动[ ]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 (3)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A细胞质中含有[ ] ,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 胞不能。 (4)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5)细胞结构中,[ ] 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像,放大倍数等于[ ] 和[ ] 乘积。 (2).取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3).转动使镜筒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 ] 。 (4).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 。 (5).制作临时装片时,常用碘液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染色,染色可使下列哪一结构看得更清楚?()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叶绿体 (6).绘画生物细胞结构简图时,对图中较暗部位的表示方法。小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了一些圆形的大小可以改变的中央透明、周围有黑圈的结构它们是。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分别如下图所示,你认为 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2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监测工作方案

附件1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监测工作方案 草原资源监测是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的重要信息平台。多年来,草原监测结果,为依法实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管理制度及实施草原生态建设项目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各级政府制定宏观决策,调控畜牧业生产,合理利用草原提供科学依据。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创新,我区草原监测工作基本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逐渐成为了外界认识内蒙古草原的一扇窗户。 今年,是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二年,对补奖政策实施后的草原生态做出科学客观的监测和评估,是摆在我们草原监测工作者面前的硬任务,是对监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全区草原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发布全区草原监测信息,科学分析与评价补奖机制生态效果,依据国家草原监测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及时、准确的获取全区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动态信息,掌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保护建设工程生态效益状况,逐步建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评估体系,编制各类专题监测分析报告和年度监测总报告。 二、工作内容及技术方法 (一)天然草原监测:监测天然草原5月份返青状况、7月份

植被长势状况、牧草生长旺季最高月产量及群落各项指标。 全区在主要草原类型上设置988个监测样地。技术方法按照《草原返青期地面观测方案》、《国家草原监测技术操作手册》、《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监测工作业务手册》(初稿)要求。 (二)人工草地及其他饲草料监测:监测人工草地、青贮饲料、农作物秸秆的面积、分布、产量等状况; (三)植被恢复情况及草畜平衡状况监测:以2011年的监测数据为本底资料,从今年开始,在补奖机制实施区域,定期对植被恢复情况和草畜平衡状况进行跟踪监测。为提高监测精度,科学评价草原补奖机制实施成效,8月份在完成草原资源常规监测的同时,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监测样地,样地数量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而定。通过对天然草原生产力、人工草地产量监测及实际饲养的牲畜头数,分析评价该区域的草畜平衡状况。 (四)草原生态状况监测: 掌握本地区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的等级、面积、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等。 (五)工程生态效益监测:退牧还草工程、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前后、工程区内外植被和生态状况的变化等。 (六)草原自然灾害监测:草原火灾、鼠虫害发生次数、面积、分布以及预防和损失等情况,草原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情况等。 (七)典型牧户抽样调查:为掌握实施奖补机制区域内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开展典型牧户抽样调查工作。全区33个牧业旗

草原生态系统保护

草原生态保护 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草原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与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它不仅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是欧亚大陆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体是东北-内蒙古的温带草原。根据自然条件和生态学区系的差异,大致可将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分为三个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主要点: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 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 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瞪羚,黄羊,高鼻羚羊,跳鼠、狐等善于奔跑的动物,都生活在草原上。由于缺水,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我国广阔的草原上,饲养 着大量的家畜如细毛羊滩羊,伊犁马、三河马,库车高皮羊等。

这些家畜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肉、奶和毛皮。此外,草原还能调节气候,防止土地风沙侵蚀。 由于过度放牧以及鼠害、虫害等原因,我国的草原面积正在不断减少,有些牧场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草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世界草原的总面积为45亿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24%,仅次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圈固定能量的比例中,草原生态系统约为11.6%,也居陆地生态系统的第二位。 草原也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我国草原的类型较多,从整体上看,内蒙古草原以多年生、旱生低温草本植物占优势,建群植物主要是禾本科草类,基中以针茅和羊草最有代表性。前者为丛生禾草,后者为根茎禾草,根茎发达,对防风固沙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中部为稀疏草原,以大针茅为主;西部为荒漠草原,以丛生戈壁针茅为主。 草原对大自然保护有很大作用,它不仅是重要的地理屏障,而且也是阻止沙漠蔓延的天然防线,起着生态屏障作用。另外,它也是人类发展畜牧业的天然基地。 草原生态系统所处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较强、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一般都在250-450毫米,而且变化幅度较大。蒸发量往往都超过降水量。另外,这些地区的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这种气候条件,使草原生态系统各组分的构成上表现出了一些与之适应的特点 从总体情况看草原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适宜于奔跑的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探讨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探讨 摘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统。但是,由于人们对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缺乏全面的认识.致使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已威胁到草原生态系统的安全,降低甚至丧失了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功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应深刻认识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其服务功能,并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充分发挥其功能.从而实现环境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关键词:中国;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Exploration on Service Functions of Grassland Ecosystem Li Guoqi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 environmental science class one of 09 grade) Abstract:The ecological system is the support system of life on earth.However,people do not hav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functions of grassland ecosystem.As a result,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comes worse,which threatens the safety of grassland ecosystem,reduces or even deprives some functions of grassland ecosystem,and has affected people S lif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refore,profound understanding should be given to the health and service functions of grassland ecosystem,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give full play to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thus to realize synchronous increase of environment,economy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Chian;typical grassland;ecological system;service functions; asses 前言:草原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据《中国统计年鉴》(1988)提供资料,我国可利用的草原面积为3.365亿公顷,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7.1%左右。目前, 随着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现象的加剧, 人们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逐渐增多, 但与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相比,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目前仍然不足。 1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义 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指草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成为人类提供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用. 如太阳能的同化、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对污染物的吸收、贮藏养分等。它能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及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现代文明提供重要作用。 2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容 不同学者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方法不一,下面以何广礼的研究为例简述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 2.1 草原生态系统的环境生产功能及环境生产层 草原生态系统在不作为草原牧业生产或作为草原牧业生产之前,能以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珍稀动植物、保持水土、绿化美化环境等景观资源和环境效应产生经济价值。草原生态环境的生产开发,其目的是在保护和扩大草原面积的前提下.利用草原巨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和诸多效应,产生多样化的经济效益。如美国近年来的草坪业销售和经营产值高达74亿美元,且草坪业每年以18%的速度递增,是当今美国十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的草坪业也是草业各分支中发展最快、产业化程度最高的部门;西欧在草原畜牧业达到相当的水平后,目前已将草原生产的重点从提高植物一动物生产,转换到提高环境效应和动物保健;1990年.著名的英国皇家草原研究所更名为国家环境与草原研究所。这些都说明,草原巨大和多样化的环境功能和效应,能够为草原生态多样化的环境产业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应用和市场前景。目前,内蒙古各盟市也开发了一大批草原旅游项目.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和扩大就业及

物联网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传感器与物联网技 术》 综合报告 题目:智能环境与物联网技术 专业: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二О一六年六月 摘要

环境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而物联网技术也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始被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本文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智能环境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移动计算,信息融合等技术对空气环境,海洋环境,河,湖水质,生态环境,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通过构建全国各地环境质量的检测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和综合分析,建立全国性的污染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为采取环境治理措施和污染预警提供更客观,有效的依据。 关键字:智能环境物联网技术传感器

目录 1引言 (4) 1.1 物联网简介 (4) 1.2智能环境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4) 2需求分析 (4) 2.1智能环境功能需求分析 (5) 2.2各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1大气污染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2海洋污染监测子需求分析 (5) 2.2.3水质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4生态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5城市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3其他非功能需求分析 (6) 2.3.1可靠性需求 (6) 2.3.2开放性需求 (6) 2.3.3可扩展性需求 (6) 2.3.4安全性需求 (6) 2.3.5应用环境需求 (6) 3详细设计 (6) 3.1各环境监测子系统解决方案 (6) 3.2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结构图 (5) 3.2.1各子系统环境监测拓扑结构图 (6) 4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基于耗散结构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分析

第25卷第1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Vol.25No.1 2011年1月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in.2011 文章编号:1003-7578(2011)01-011-04 基于耗散结构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分析* 巩芳1,2,常青2,郝晓燕2,文宗川2 (1.内蒙古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呼和浩特010018;2.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51) 提要: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熵作为度量标准,从草原生态系统的冲击力、复合承载力和反馈力三个角度分析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并提出了通过 构建完善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增加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负熵流,通过转变牧区经济的发展方式,完善保护草 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政策减少正熵的流入,从而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耗散结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熵理论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复杂系统,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既是自组织的,也是他组织的,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统一。文中着重研究它的自组织方面,通过分析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来探索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理论由普里高津(I.Prigogine)于1969年提出,是指"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当外界条件达到某阈值时,量变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会自动出现一种自组织现象,系统的各子系统会形成一种互相协同的作用,从而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一种时间、空间和功能的有序结构"。一个系统要处于耗散结构,即动态有序,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系统必须开放;2)远离平衡态;3)非线性相互作用;4)涨落现象[1]。上述条件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把耗散结构概括为:在非平衡条件下产生的,依靠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输入和输出条件来维持其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序系统。一个系统达到生态产出最大、功能稳定和生态平衡状况时,就是该系统最高级的生态环境耗散结构。 2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特性分析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特性。首先,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与牧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经济和社会系统不断向草原生态系统输入正或负熵流,正熵流输入导致草原生态恶化,如,过度放牧和无序开垦等;负熵流输入时草原生态得以恢复,如退耕还林(还草)等。第二,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气候形成的春生夏长,秋收冬眠,花开花落,四季循环,正是非平衡系统中的时、空有序态。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同时,草原生态系统受当地人口、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导致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在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时,随机的突变可能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第三,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草原生态系统包含多个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不 *收稿日期:2009-11-09。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项目《制度创新视角下的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08B025);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基于生态资本化理论的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NJsy08062)资助。 作者简介:巩芳(1972-),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生态经济,牧区经济。 Email:gongfang110@sina.com

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目次 前言 (ⅱ)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野外观测总体技术流程 (2) 6 草地生态系统类型 (2) 7 野外观测样地选择与样方设置 (3) 8 野外观测指标体系 (3) 9 野外观测技术方法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草地各类灾害等级表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野外观测表 (8)

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类型、样地选择与样方设置、野外观测指标体系、野外观测技术方法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及省级行政区域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其他自然地理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4814 草地气象监测评价方法 GB/T 50138 水位观测标准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15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LY/T 1225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 NY/T 53 土壤全氮测定法 NY/T 1121.4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量的测定 NY/T 1233 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SL 276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草地生态系统grassland ecosystem 指在中纬度地带大陆性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由多年生耐旱、耐低温、以禾草占优势的植物群落的总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生产者的陆地生态系统,本标准中包括草甸、草原、草丛和稀疏草地。 3.2 草甸meadow 指在中度湿润条件下形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 3.3 草原prairie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及建议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及建议 摘要: 多年来,我国北方草地生态主要由于超载的人口,加上不适宜的追求眼前利益的政策引导,滥垦、滥牧、滥采、滥伐,造成大面积的草地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文章阐释了草地沙漠化的成因、现状;提出了必须由国家高度重视治理、全民行动、长期坚持治理才能解决草地生态问题及遵循客观规律保护建设利用草地,恢复自然生态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草原生态;恢复;草地沙化 草原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全球草原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3。草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但却养育了全球近1/3的人口,人们的食物结构中有11.5%来自草原。同时,草原又具有保护陆地生态环境多样性、减少沙尘危害、减少水患、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但是,在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干扰以及近年来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全球有近一半的草原已经退化或正在退化。草原退化已成为当今全球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 1 草原沙化原因及现状 1.1 草原沙化是自然现象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 草原是介于荒漠与夏绿阔叶林带之间的地区,草原上的植物属于夏绿旱生性草本群落类型。草原气候的特点在于比夏绿阔叶林带干旱,但比荒漠要湿润。如果气候持续比原来更加干旱时草原便向荒漠过渡,这就是荒漠化的过程。沙漠化是一个环境退化现象。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有的一直处于裸露状态,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即是如此。另一类沙漠,主要是平沙地,被后来出现的黄土层和土壤层所覆盖,处于潜伏状态。这种被埋藏在地表以下的粉沙,被称作“古风成沙”。由于人类将森林伐尽,将野草烧光,其结果是将地表土搞得支离破碎,在表层土薄的地方,地下潜伏的粉沙便暴露出来。由于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季风强烈,地下暴露的粉沙便四处吹扬,形成地表沙层,聚起沙丘。于是原先的草地、耕地变成了现在的沙漠。中国北方的许多沙漠都是人造沙漠,如毛乌苏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人造沙漠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存在,在非洲、美洲分布广泛。草地的沙漠化使大气侯变得干燥,土地滋生能力

草原物联网监测管理系统

草原物联网监测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 草原是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美化绿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草原资源使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我国每年因草原火灾、病虫害而损失惨重;局部地区乱垦滥占草原地问题严重;草原超载放牧、利用方式不合理、畜牧结构和生产方式不够科学、防灾减灾措施不力等。因此,如何对草原进行有效的监管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另一方面,受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等手段的限制,草原资源中蕴含的大量信息尚没有被采集、处理、展示和利用,许多数据和信息也没能很好的实现共享,这给草原资源的长期研究、草业可持续发展、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等带来阻力。 因此,对草原各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管理,使数据规范化、数字化,并建立一个草原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定点对多点的实时监测管理,数据的合理利用和共享,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通过建立海普草原物联网监测管理系统,对草原资源、利用程度及草原灾害发生发展趋势的监测预警,能够及时预测预报草原灾害发生和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分析草畜平衡状况,直接为发展草业生产提供指导和服务。 二、建设目标 2.1、资源共用

建立一张覆盖全区域的通讯网络,涵盖所有业务前端的监控、监测传感系统,移动终端系统和各业务后台子系统,可以互联、互通、互控。传输网络有多种类型可选择,可以是专用网络(如光纤、微波、WiFi、卫星等),运营商网络,或综合应用多种网络,采用混合组网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硬件上实现所有硬件资源共用,数据资源共用;采用一套监测、监控设备,实现采集的数据供各个业务部门综合利用。软件上所有的应用都基于一个平台,一套系统,统一登录入口。各业务系统间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不同的管理权限调用不同的数据进行统计、查询、分析、处置等。 2.2、数据共享 各项业务和数据的展示、运算和控制都基于一张电子地图来实现,把基础数据、资源数据、设备设施等整合到一张图中。根据不同业务的需要,调用不同的专题地图,叠加基础底图来分析展示。 所有业务系统都基于一个数据库来实现,保证数据的统一性。数据库整合各种草原专题数据,如火灾监测预警、病虫害监测预警、私挖滥采监测预警、生态环境监测等,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来调用所需要的数据,呈现给用户。 2.3、业务联动 当发生报警时,前端各子系统有机联动,以提高管理部门快速反应和准确处理的能力。以发生火灾为例,当监控点监测到发生火灾时,监控点系统第一时间传回火灾发生的位置、时间信息给管理平台;管理平台自动声光报警和短信提示报警,查看周围保护资源和查看周围扑火资源;联动调用附近视频监控系统回传显示火点的视频监控图像,查看燃烧情况;调用周边的气象站获取火点周边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信息,并结合周边的植被、地形地貌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姓名:袁斌学号:1130080120 摘要: 草原生态系统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近年来,过度放牧、滥垦、无计划的乱开矿,使我国广袤的草原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问题。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草原生态系统是以各种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构 成的功能统一体。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草原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与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它不仅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一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 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是欧亚大陆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体是东北-内蒙古的温带草原。根据自然条件和生态学区系的差异,大致可将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分为三个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 草原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据《中国统计年鉴》(1988)提供资料,我国可利用的草原面积为3.365亿公顷,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7.1%左右。我国草原的类型较多,从整体上看,内蒙古草原以多年生、旱生低温草本植物占优势,建群植物主要是禾本科草类,其中以针茅和羊草最有代表性。前者为丛生禾草,后者为根茎禾草,根茎发达,对防风固沙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中部为稀疏草原,以大针茅为主;西部为荒漠草原,以丛生戈壁针茅为主。草原对大自然保护有很大作用,它不仅是重要的地理屏障,而且也是阻止沙漠蔓延

草原生态系统建模问题

草原生态系统建模问题

一.问题重述 草原生态系统由黄羊,草,狼组成。黄羊吃草,黄羊的过度繁殖会导致草场退化;草场面积过小也会抑制羊群的繁殖。狼吃黄羊,直接影响黄羊的种群数量,也间接地影响草场的生长;而当羊群种群数量太小时,狼群总体的繁殖率也会下降。草场,黄羊,狼群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 现需要根据草场,黄羊,狼群之间满足的一系列条件建立草原“草场--黄羊--狼”的生态模型,并研究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模型的假设及约定 (一)草场基本假定 1.草场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 2.每平方公里在供养50只以下黄羊情况下,草场不退化, 且以每年百分之0.08的速度恢复。 3.当黄羊数量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50只时,草场面积减小 率与黄羊超过50只的数量成正比,比例系数0.0001 。 4.草场恢复到1000平方公里后不再增加(容量封顶)。 (二)黄羊种群基本假定 1.当前黄羊种群数量60000只

2.草场充足,没有狼群情况下,黄羊群净增长率0.1 3.草场不充足会导致种群繁殖率下降,下降率与每平方公里平均黄羊数量减50长比例,比例系数为0.07 4.狼群存在会减少黄羊的数量 5.草场完全退化后,黄羊次年灭绝 (三)狼群基本假定 1.当前狼群种数50只。 2.黄羊种群数量与狼种群数量之比超过300:1时,狼群净增长率0.01。 3.羊与狼的数量之比低于300:1时,会导致狼群繁殖率下降,下降与狼群总量与黄羊总量值比成比例,比例系数为α。 4.每只狼平均每年吃掉20只黄羊。 5.黄羊灭绝次年,狼群灭绝 。 三.研究问题 1.建模并分析α=5时,200年后生态系统的状态; 2.回答这种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最终状态; 3. [1,10]之间,讨论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模型的建立 1.草场建模

草原生态补偿与发展

草原生态补偿与发展 草原生态补偿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和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不但可以在制度上保证农牧民的生计,也可以从行为上引导农牧民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从而实现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我国草原生态现状 我国各类天然草原总面积近4×108hm2,约占世界天然草原总面积的13%,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7%,在我国农田、森林等绿色植被生态系统中占63%,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主体生态系统。草原资源不仅直接或间接的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尤其是在防止土地的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和旱化等方面起到极其重大和不可代替的作用。由于我国主要的天然草原集中分布在年降水量小于400mm的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再加上一些地方满负荷、超负荷的开发利用草原,致使我国草原不断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受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草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 1.1草原退化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草原退化面积15%,80年代中期达30%。

近期地面调查和遥感调查结果显示,中度及其以上草原退化面积占到总可利用面积的50%~60%,已沦为次生裸地或实际利用价值极低的“黑土滩”退化草原面积约占总退化面积的40%;南方草地退化面积为1400×104hm2,占南方草地总面积的30%,其中重度退化草原为280×104hm2。 1.2草原沙化问题 我国沙漠化面积正随着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扩大,沙漠化面积平均年增长率为1.49%,其中80%的土地荒漠化发生在天然草原。沙化草原主要发生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而最为严重的是开垦活动频繁的农牧交错区。中国大部分草原由于植被被严重破坏、过度放牧、水资源匮乏、沙丘移动引起沙化而失去利用价值。据调查,我国沙漠化潜在发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全国目前已有风蚀沙化的土地面积为160.7×104hm2。 1.3草原盐碱化问题 目前,据调查显示,我国草原盐碱化面积已达930×104hm2以上,大面积发生于东北地区的内蒙古西部、松嫩草原、甘肃、新疆、青海等地的干旱荒漠区绿洲边缘草地及干旱大水漫灌的改良草原。

草原生态监测点 设计方案

围栏设计方案总造价 10万元 1.试验点外部围栏:100亩的监测场地外围需要安装围栏1100米左右,建设标准按照《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NY/T1237-2006执行。预留大门旁增设立柱便于安放标志牌。 2.内部气象站等观测设施保护围栏:需要建设近50米长高标准围栏。建设标准参考一下内容: 材料:网片采用优质低碳钢丝(3-6mm)焊接而成,立柱采用5㎝左右圆管,材料表面采用PVC浸塑处理或选择静电粉末喷涂、镀锌等方式。 安装方式:网片采用卡接连接方式,附有防雨帽、连接卡、防盗螺栓等。立柱采用混凝土预埋式。 颜色:绿色。 具体规格如围栏平面示意图所示。

围栏平面示意图 三、门 1.监测点大门 监测点大门采用粗框网门形式,宽度为3-4米(双开,单扇宽度1.5-2米),高度与外侧围栏高度一致。 单扇门样式:内网片孔距参照围栏网片,丝径为围栏网片丝径的2倍。门边框为围栏网片边框的2倍。(注意:为安装门锁作好预留件。) 门立柱:高度高出围栏立柱0.3米),焊管直径为围栏立柱2倍。 2.气象观测站围栏小门 气象观测站围栏小门采用与大门相同材质、相同样式的粗框网门,宽度为1.5米,高度与围栏高度一致。

四、标牌,小区分隔及拍摄标志 1.监测点大门标志牌 (1)正面标准样式 (2)标牌材质和字体要求 监测点门牌采用不锈钢材质。底色银色,字体为宋体加粗、字颜色为黑色。 安装方式:标牌固定在大门旁的预留的围栏立柱上,保证标牌坚固,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 (3)标牌使用规范

2.小区标志牌 (1)标志牌位置 在常规监测区、虫害观测区、改良监测区、科研试验区分别设置小标志牌,位置如监测点平面示意图所示。 (2)正面标准样式(以常规监测区为例) m 65m

草原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pdf

草原是各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的好与坏,对各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近年来,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十分严重,降低了草原的涵水功能,从而导致水土流失的出现。另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场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土地沙漠化面积迅速增加,降低了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制定草原生态保护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当前草原的发展现状 我国属于草原资源大国,天然草原的面积已经超过了4亿h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位居世界第2位。但站在人均占有量角度来说,只有0.33hm2,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般。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绿色屏障,更是畜牧业养殖过程中的主要依赖源,在草原的周围还涉及到很多少数民族。所以说,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可促使牧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最终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在20世纪末,我国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将生态建设放在了促使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上。在西部地区,草原等绿色植被面积占总面积的79%,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草原过度放牧情况的出现,以及乱垦乱挖等,草原的退化速度也在持续增加。因此,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2我国草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恢复草原生态系统,降低草原灾害风险。要解决水的问题,我国大多数草原地区常年少雨,干旱现象十分严重,如果某一年降雨量较多,草原植被的生长环境也会得到改善。如果能将水源问题解决,将会为草原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要解决草原承包问题,草原承包制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实施了降低40年的时间,如果按照以往的发展效果,草原经济也会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生态系统的逐步恶化,草原的社会功能也无法更好的突显出来。在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应该将草原的经济目标转移到生态目标上,本着生态优先、物尽其用为原则,将自身强项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济的良性发展。基于此,各地区政府可以指定出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对草原的所属权进行重新划分,按照现有的承包方式进行依法流转,从而形成资源入股式的发展模式。另外,还可以实施红利发展模式,将每年的草原收益按照合适的比例发放给牧民,从而激发出牧民对草原的保护热情,最终实现保生态、惠民生的良好效果,实现对草原生态经济功能的深入开发。2.2提升相关机构的思想认知程度。为了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规定的实施对保护对象来说十分重要,只有严格落实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因此,想要实现草原保护效果的全面提升,需要在保护措施实行过程中加入硬件建设。相关管理机构应该做好保护工作设置情况的对比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保护框架,将整个草原覆盖其中;对相关企业可以对工作人员队伍进行优化,培养他们的草原意识;对基础设备进行合理完善。例如,新疆地区的草原面积巨大,为保护工作提出了很大考验,相关保护机构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入了卫星定位系统,对草原各地区实施卫星监控,一旦发现人为破坏草原现象,便可以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为相关保护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禁牧或者限制放牧手段,避免草原遭受到大范围破坏,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依靠科技和技术创新,做好草原保护工作。2.3提升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为了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有效恢复,我国相关机构提出了一系列生态保保护措施,如退牧还草、天然植被保护、保护责任区域建设等,为相关经济的有效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相关机构部门需要对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在保护措施,从而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例如,在具体的策略制定之初,可以对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进行深入调查,并与当地牧民展开深入交流,还要做到田间一线,对一手资料进行深入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将保护策略的可执行性进一步提升。 3总结 在今后各地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与当地草原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开展科学放牧,以此来解决草原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除此之外,各地区还要以生态内涵为基础,建立起高效生产、持续化发展的现代畜牧业,为少数民族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严秋.云南永胜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施行现状及建议[J].养殖与饲料,2017(4):106-108. [2]包延东,刘长仲.甘南州天然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恢复治理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7,47(3):108-109. 作者:杨伟 单位:花园乡草原监理所

草原生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一、项目提要 (1) 二、编制依据 (2)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3)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6)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6) 一、项目建设背景 (6)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7)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8) 第三章建设条件 (9) 一、项目区概况 (9)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0) 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13)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3) 一、建设单位概况 (13) 二、研发能力 (14) 三、企业财务状况 (14)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5) 一、市场分析 (15)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17)

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17) 四、销售队伍与销售网络建设 (17)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18)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18)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18) 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18) 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21)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2)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3) 一、投资估算依据 (23) 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23) 三、资金来源与筹措 (24) 四、资金使用与管理 (25) 第八章财务评价 (25) 一、财务评价依据 (25) 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26) 三、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26) 四、财务效益分析 (27) 五、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28) 六、财务现金流量 (28) 七、按平均年利润计算的主要经济指标 (29) 八、不确定性分析 (29)

九、财政有偿资金还本付息表 (30) 十、财务分析结论 (30)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31) 一、环境影响 (31)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31) 三、环保部门意见 (32) 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32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 (32) 二、农民增收 (33) 三、其他社会影响 (33)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34)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34)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35) 三、经营管理措施 (35) 四、技术培训 (35) 五、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36)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36)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36) 二、问题与建议 (36)

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中草原生态气象监测

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草原生态气象监测 随着气候的发展变化,沙尘、险风、暴雨等对农田草原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对沙尘、险风、暴雨的监测、预警在气象观测活动中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草地资源做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倍受关注,我司秉承保护生态环境的职业素养和高度,把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开发列入重点项目,并投入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力量,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指标体系,用来指导实际工作中有关计量和评价方面的数据收集和积累工作。 FAMEMS900系列草原生态监测气象站是方大天云针对草原生态环境监测需求设计的一款草原公园、水源地专用生态环境监测站。通过对空气质量、全类型降水、土壤成分、土壤湿度、日照和辐射、氧气含量、负氧离子、二氧化碳浓度等草原生态环境关键指标的长期连续监测,定性定量反应湿地对生态环境改变的大气组分调节功能、水分调节功能、净化功能和局部小气候调节作用,为气候生态环境评价及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一、系统内容 FAMEMS900系列草原生态监测气象站是方大天云针对草原生态环境监测需求设计的一款草原公园、水源地专用生态环境监测站。通过

对空气质量、全类型降水、土壤成分、土壤湿度、日照和辐射、氧气含量、负氧离子、二氧化碳浓度等草原生态环境关键指标的长期连续监测,定性定量反应湿地对生态环境改变的大气组分调节功能、水分调节功能、净化功能和局部小气候调节作用,为气候生态环境评价及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FAMEMS900系列草原生态监测气象站支持直连RS232/RS485通讯和无线GPRS通讯。数据传输间隔可以在数据中心软件平台设置,最低加密间隔为1分钟。系统电源采用交直流供电方式,根据不同观测要素选配不同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铅酸蓄电池。自动气象站在特定地域还可以选配传感器加热设备及备用电源系统。整站机械结构方面主要采用铝合金主材,表面烤漆防腐防锈处理,机箱加防水密封工艺处理,确保了系统在野外长期工作情况下的稳定性能和外观情况,是区别于其他民用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系统指标 工作环境:-50 ~ + 50 ℃、0 ~ 100%RH 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 >6000 小时 防护等级:IP65 ,防雷击、防电磁干扰、防盐雾腐蚀 采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采集器,智能化32位CPU 数据存储:128MB内部存储,约1千万个数据记录。支持扩展USB1.1,USB2.1存储器

草原生态恢复新思路

草原生态恢复新思路 摘要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过度放牧及全球变化等原因,我国北方四大沙地植被严重退化,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国内外研究者围绕沙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草原可持续性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然而,往往无法兼顾牧民收入和生态恢复的双重利益。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草原生态恢复的新思路—草原牧鸡,并在浑善达克沙地开展试验与示范。本文从草原牧鸡是否可行及为何开展草牧鸡两个方面展开综述,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草原牧鸡在浑善达克沙地的可行性,旨在为该创新思路的执行与示范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草原牧鸡;自由放养;生态恢复;可持续管理 中图分类号s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6-0037-02 0 引言 我国拥有天然草地近60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1.7%,约为全国耕地面积的3.2倍、天然林面积的3.4倍,是中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在缓解气候变暖、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的人为破坏及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草原退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口及牲畜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天然草场超载过牧严

重,可利用天然草地资源不断退化,导致草地生产能力降低,引发了土地沙漠化、碳汇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已有90%的可利用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存和国家的生态安全。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围绕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草原可持续性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如飞机播种、人工造林、生物网方格、舍饲轮牧、禁牧围封、季节休牧、人工草地建设、自然力修复等,然而,种种尝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往往无法兼顾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利益,探寻生态治理新方法的任务依然艰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以浑善达克沙地为试点,开展了新的探索,即草原牧鸡技术试验与示范推广,即示范推广放牧养殖各类小型禽类消费者(以鸡为主),控制大型消费者(以牛、羊为主)数量,改善经济结构,以期改善因牛羊过度啃食、践踏等引起的草原退化问题,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保证当地牧民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草原牧鸡是否可行及为何开展草原牧鸡两个方面展开综述。 1 草原牧鸡的意义 1.1 草原牧鸡有利于提升草原固碳潜力,加快生态恢复步伐 草地是面积最大的绿色资源,具有固碳能力大、固碳成本相对低廉、固碳形式比较稳定、地球温度调节器等多重功能,是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保障。通过提高草地管理水平来增加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是一种低成本的固碳减排途径,其固碳形式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