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观察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泵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泵 手术治疗可解除病人组织器官的原发病变或畸形,但手术创伤和强烈刺激引起的疼痛可成为继发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强烈的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且严重时影响病人的康复。骨科手术由于关节囊和骨膜的部分神经末梢比较丰富,相对于病人来讲创伤比较大。传统的镇痛方式如口服镇痛物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间断肌肉注射和静脉推注麻醉性镇痛药也不是最理想的镇痛方法。根据生理、心里、药代动力学及治疗学多发研究,病人自控镇痛泵(PCA)作为符合病人镇痛需要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1 短期不利影响 (1)耗氧量: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全身氧耗,对缺血脏器有不利影响。 (2)心血管功能:心率增快,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3)呼吸功能:手术损伤后伤害性感受器的接活能触发多条脊髓反射弧,使膈神经的兴奋脊髓反射性抑制,引起术后肺功能降低,特别是上腹部和胸部手术后;疼痛导致呼吸浅快、呼吸辅助肌僵硬致通气量减少、无法有力地咳嗽,无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导致肺不张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4)胃肠运动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少和胃肠功能恢复延迟。 (5)泌尿系统功能:尿道及膀胱肌运动力减弱,引起尿滁流。 (6)骨骼、肌肉和周围血管:肌张力增加,肌肉痉挛,限制机体活动;促发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 (7)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增强,应发手术后高凝状态及免疫炎性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和分解代谢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合成代谢性激素分泌降低;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 (8)心理情绪:可导致焦虑、恐惧、无助、忧虑、不满、过度敏感、挫折、沮丧;也可造成家属恐慌、手足无措的感觉。 (9)睡眠:睡眠障碍会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不良影响。 2长期不利影响 (1)手术后控制不佳是发展为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2)手术后长期疼痛(持续一年以上)是心理、精神改变的风险因素。 一什么是(PCA) PCA是病人自控镇痛,使用PCA泵持续地将镇痛药物从静脉或硬膜外注入患者体内,完成镇痛治疗。 二镇痛泵(PCA)的优点 1镇痛泵的使用能及时、迅速、有效地解除病人的疼痛,镇痛效果基本满意. 2利于抑制机体过于强烈的应激反应,加快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利于病人咳嗽、排痰,改善呼吸功能,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4利于病人充分配合治疗,早期进食,增加营养,促进早日康复,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三镇痛泵的使用适应症 1术前镇痛:很多病人术前受伤很重,如四肢、躯干、骨盆等处的骨折以及多发伤,复合伤。这样的病人术前可以使用PCA泵,术前减轻痛苦,改善病人休息和睡眠,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2术后镇痛:由于骨科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疼痛一般比较剧烈,使用镇痛泵进行镇痛治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佘守章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180)佘守章 手术后创伤不可避免地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和疼痛。疼痛应激一般持续几天到几个星期,可能会造成呼吸、循环、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等出现一系列紊乱或失调,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阻断手术后的疼痛反射弧,确保外科治疗病人围术期舒适无痛苦,抑制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维持器官功能正常极为重要[1]。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技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Sechzer和Scott提出以来[2]。随着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并与医学的紧密结合以及病人对术后镇痛要求的提高,微电脑PCA泵不断得到完善,九十年代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PCA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文献显示静脉途径PCA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率只能达到33%~51%,而PCA期间导致用药过量的病例亦时有报道。其原因在于镇痛药物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极大,手术后的不同时间段病人的疼痛强度也相差很大,静脉PCA较容易引起镇痛不足或药物过量。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TCI)技术,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浓度为指标,由计算机控制给药输注速率的变化,达到临床需要调节麻醉、镇痛深度目的。自控-靶控(PCA-TCI)镇痛新技术是将患者自控和靶控输注有机结合的创新技术,PCA-TCI 能使病人体内镇痛药物迅速达到设定的血药浓度,病人可通过PCA对血药浓度自如调控,最大限度地符合按需法则和给药个体化规律。本文介绍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及患者自控-靶控舒芬太尼镇痛新技术研究进展。 一患者自控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有效性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Sechzer和Scott为解决术后疼痛和分娩疼痛的难题而提出的一种镇痛技术[2]。患 者自控镇痛是患者根据其自身疼痛的需要,在设定的微电脑程序范围内,自行控制、调节镇痛用药的镇痛模式,目前广泛应用于术后疼痛治疗[3]。PCA具有良好 的心理治疗优势,能及时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体现镇痛的按需法则,随着专用PCA泵的诞生与改进,PCA治疗逐渐受到重视。

病人自控镇痛

病人自控镇痛 (一)PCA产生的原因PCA的方法是在对传统镇浦方法定时、定量肌注止痛法(IM)和持续静脉滴注止痛法(C1)进行客观评价的结果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方法,其设计思路以传统方法为基础,并随电子计算机技术与医学的紧密结合而发展并完善的一种新的技术。 肌肉内注射的方法是一宜应用的经典方法。它是按病人的体重计算出所需止痛药的剂量,有护士根据医嘱做肌肉注射,这种刻板的用药方式的最大缺陷是忽视了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和病人不同时段对不同止痛药用量的需求。现已证实,即使同一病人,在不同时段和不同疼痛强度下对止痛药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按公斤体重决定药物用量肌注时,对药物需求量大的病人常难以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而对需求量较小的病人,又可能因相对剂量过大产生多种不良反应甚至并发症。肌肉注射给药方法还有其他不足,如起效设,不能及时止痛;机体吸收代谢药物的速度不同,血药浓度波动大,可能按医嘱在预定再次给药时病人已出现剧烈疼痛;重复肌肉注射可增加病人肌肉注射的痛苦,同时每次注射均可能达到出现副作用或并发症的峰浓度,可加重病人心理负担,尤其是小儿的心理负担。持续静脉滴注止痛的方法可克服肌肉注射的某些不足,临床上可较迅速达到止痛,并持续维持镇痛效果,但是病人对药物需求量的个体差异问题仍不能得到圆满解决。有人发现椎管内用药,如硬膜外腔用阿片类药可用小剂量,单次给药,达到IM或CI给药的同样效果,并可维持更长时间的镇痛效果,此方法也未能改善镇痛治疗的个体化问题。从理论上说,适宜的给药途径,恰当的用药剂量是疼痛治疗既安全又有效的基本保证。但是,由于个体问对疼痛反应及其对各种止痛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按传统给药方法使用常规剂量虽可使部分思者达优良的镇痛效果,但常常有用药剂量不足或过大酌情况,因此面临镇痛效果不佳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然而对各种不同病人其对麻醉性镇痛药物等的敏感性又无法预知。有人报道.吗啡在不同个体内达有效镇痛的剂量可相差4倍之多。因此临床应用盲目性的问题必须寻找适当方法加以解决。1971年Sechzer提出了按需(Dn demand)止痛的用药原则,即根据息者自身的疼痛程度和镇痛需要,经医务人员施注止浦药物,借以解决用药盲目性的问题。按需用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临床用药的盲目性。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全程完善镇痛的比例。疼痛疗效大为改观,但是,与传统方法以及常规剂量硬膜外或静脉持续点滴的方法相比.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加,由于种种原因按需镇痛难以完全满足所有患者的止痛需要,同时频频地要求用药同样增加了思者与家属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镇痛需求与担心”成瘾”之间的乎衡成为患者要求镇痛时的心理矛盾。这当然与有些医护人员知识陈旧、观念落后有关,他们不了解在创伤与手术等生理条件下,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合理用药,是完全可以满足生理止痛需求,又避免

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俞虹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2期 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镇痛组,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用于镇痛;6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对照组,不给镇痛药物。记录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生命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第一产程明显缩短,两组第二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分娩镇痛罗哌卡因舒芬太尼 在确保母婴平安的基础上,进行分娩镇痛以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痛苦,是产科医师和麻醉科医师共同关注的课题。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其效果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妇60例,ASA I~Ⅱ级,年龄22~35岁,体重56~82 kg,身高154~175 cm,孕38~40周,将其作为镇痛组,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另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当未实施分娩镇痛的自然分娩初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体重、身高、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药物的配制:将舒芬太尼和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用生理盐水稀释为含0.1%罗哌卡因和0.4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液。 1.3镇痛方法:分娩镇痛前开放上肢静脉通道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5 min无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局部麻醉药中毒征象后,给予配制好的药液10 ml,酒精涂擦法测试感觉阻滞平面,待产妇感觉阻滞平面到T10,VAS评分≤1分时接镇痛泵,未给予任何镇痛药物处理。 1.4观察项目:①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②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③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病人自控镇痛泵使用须知(附图)

尊敬的患者: 您选择了使用我们的术后镇痛技术,这是麻醉科为建设无痛医院而开展的如无痛分娩、无痛内镜、无痛拔牙等技术外的一项重要工作。术后镇痛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您的疼痛,有利于术后康复。凡手术较大或不能耐受术后疼痛的患者均适用。按使用途径,术后镇痛分为椎管内镇痛和静脉镇痛两种。椎管内镇痛需要行脊椎穿刺并置入导管来完成,静脉镇痛则只需要留置静脉针。两种方法都需借助镇痛泵来自动持续地释放镇痛药物,以使镇痛效果持久而平稳。为了使您尽可能地得到术后镇痛带来的益处,请务必阅读以下注意事项: 1.椎管内镇痛的效果有赖于用胶布在您背后固定好的一条细导管位置的完好。请您小心翻 身,不要把胶布弄湿或用力拉扯,以免导管脱落。 2.静脉镇痛的效果有赖于药物能通过留置针顺利进入您体内。请保持镇痛泵与留置针之间的 通畅,包括保持三通接头的通畅,保持镇痛泵开关夹的开放状态。 3.镇痛泵使用过程中如果您还觉得疼痛,用力按压自控加药按键可使您的疼痛减轻;根据您 自身需要还可多次重复按压(见下图)。 4.镇痛泵使用过程中,如果您感觉有睡意,这是正常的。如果感觉到呼吸困难或不畅,就应 联系麻醉医生为您处理。联系我们白天请拨83162505,晚上可拨83162530(找值班麻醉医生)。 5.个别患者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或排尿困难,这可能与镇痛药物的副作用有关, 但也不排除应用抗生素等药物的原因。您可以暂时夹闭开关夹以观察症状有无改善。 6.镇痛泵可放置在床头、衣服的口袋里或悬挂在胸前,不必举高,也不应摔到地上。 7.镇痛泵药物用完后如果您仍觉得疼痛难忍,可考虑加药。请注意保留原镇痛泵,以方便我 们加药。 8.每天上午我们有专人为您拔除背后的硬膜外导管(部分病房由主管医生负责),如果镇痛 泵里的药物在下午用完了,请不必担心,可以留至次日上午再拔除。

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11-19T14:27:23.3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作者:赖晓萍[导读] 贵阳西南医院将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以取得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赖晓萍 贵阳西南医院贵州贵阳 550025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的产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产妇术后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产妇术后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以取得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舒芬太尼;剖宫产术;镇痛效果罗哌卡因是目前一种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镇痛的麻醉药物,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一种衍生物,具有很强的脂溶性,和阿片受体的亲和力也极强,属于一种强力镇痛药[1]。本文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0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86例,作为本次探讨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的研究对象,取得了如下结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0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86例为观察对象,产妇均为足月妊娠,并要求进行剖宫产,ASA I-II级。排除有先兆子痫以及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排除有酗酒、长期使用镇痛药物历史的产妇,排除有糖尿病以及严重腑脏功能缺陷的产妇,排除有硬膜外穿刺禁忌证等疾病的产妇。将所有产妇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3例,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9.61±3.24)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为(39.65±1.37)周;观察组患者43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78±3.16)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39.43±1.26)周。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可进行观察比较(P>0.05)。 1.2 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在剖宫手术完成后均使用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对照组产妇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镇痛,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的20ml,芬太尼使用量为0.5mg,加上5mg氟哌利多和68ml的生理盐水;观察组产妇术后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20ml,舒芬太尼使用量为100μg,加上5mg氟哌利多和68ml的生理盐水。两组产妇的药物输入流量均为2ml每小时,镇痛时间为两天,患者的镇痛泵统计量为1ml每次,锁定时间为15分钟,最大用药剂量不得超过4ml每小时。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手术过后第6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以及第48小时的疼痛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0-2分为无疼痛感;3-5分为有轻度疼痛感;6-7分为有中度疼痛感;8分以上为有剧痛感。对本组研究所有产妇在术后48小时内的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以及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收集到的两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使用不同镇痛方法在48小时内的镇痛效果:如表1,观察组产妇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产妇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3例)、皮肤瘙痒(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产妇发生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4例)、皮肤瘙痒(6例),呼吸抑制(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观察组产妇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会让产妇产生剧痛感,这种疼痛感会让产妇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加重产妇术后的痛苦,延缓其产后各器官损伤的恢复,甚至让产妇发生心理应激反应,进而产生一些列连锁反应,诱发心血管疾病[2]。因此,产妇在经过剖宫产后需要及时给予镇痛治疗,以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各项损伤部位的功能恢复。有资料显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是芬太尼的7-10倍[3]。相较于芬太尼,舒芬太尼具有镇痛效果更强、镇痛时间更长,药物作用更容易控制的优势,且其代谢产物含有去甲基舒芬太尼。该物质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其药物效价和芬太尼相差不大。另外,使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后会出现一些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舒芬太尼和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极强,因此导致的不良反应也较少。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使用舒芬太尼加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产妇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使用芬太尼加罗哌卡因镇痛的对照组,且对照组产妇产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舒芬太尼进行剖宫产术后镇痛,不仅具有良好镇痛效果,还能够降低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产程的影响及其副作用。方法第一产程潜伏期足月分娩初产妇150例,年龄20~28岁,体重55~80 Kg,ASA I级。随机分为三组:S组:0.5 ug/mL 舒芬太尼+0.08%罗哌卡因;F:2 ug/mL芬太尼+0.08%罗哌卡因;C组: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方法。观察硬膜外给药前及给药5 min、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V AS评分,按PCEA泵的时间、宫口开大程度、宫缩频率、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F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P<0.05)。S组和F组各时点V 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产程时间、宫缩频率、宫缩持续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率及运动神经的阻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芬太尼有使第一产程缩短的趋势。宫口开大程度及V AS评分三组在所有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缩短活跃期产程,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标签:舒芬太尼;芬太尼;硬膜外PCEA;分娩镇痛 分娩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持续性难以忍受的疼痛,不仅使产妇感到疼苦、烦躁或忧郁,应激反应最终对分娩过程和胎儿造成不利影响。舒芬太尼是作用于μ受体的强效镇痛药,镇痛强度大,作用时间长,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使分娩镇痛的效果更接近了理想的境界。本文旨在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中的镇痛效果的比较,以及对宫缩频率、宫缩持续时间、产程、新生儿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50例,年龄20~28岁,体重55~80 Kg,足月、头位、单胎、ASA I级。产妇均签署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无病理产科因素或药物过敏吏,无心、肺、肝、肾、神经系统疾病吏。随机分为三组:镇痛组的100例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50例,另选50例条件相仿者作为对照组(C组)。 1.2方法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S组和F组均采用经硬膜外导管给药后产妇自控镇痛模式。在产妇宫口开2~3 cm时取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头端置管3 cm,注入1.6%利多卡因3~5 mL为实验量,观察5 min确定导管在硬膜外腔。S级组追加0.08%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共10~12 mL,F组追加0.08%罗哌卡因+ 2.0 μg芬太尼共10~12 mL,C组不用任何药物。30 min 后镇痛组接PCA泵,PCA剂量为6 mL/次,锁定时间15 min,限量24 mL/h。S 组PCA泵内药液为:0.08/%罗哌卡因十舒芬太尼0.4 ug/mL;F组PCA泵内药液为:0.08%罗哌卡因+芬太尼2 ug/mL。整个分娩期间感觉平面控制在T8以下,期间如果镇痛效果不满意,追加5~10 mL同样的药液,宫口开全时停用PCA泵,待胎儿娩出后再次给药用于会阴侧切或裂口缝合,分娩结束后拔除硬膜外导管。

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体会

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3T12:54:52.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7期供稿作者:郭春杰[导读] 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应用舒芬太尼做PCIA术后镇痛 169例,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舒芬太尼于1974年被首次合成,1984年被FDA批准在临床使用,湖北宜昌人福药业2005年生产上市国产舒芬太尼,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为强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在肝内代谢,代谢产物去甲舒芬太尼有药理活性,约为舒芬太尼的十分之一,即相当于芬太尼的镇痛强度,因此舒芬太尼作用时间长,催眠作用比芬太尼强,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应用舒芬太尼做PCIA术后镇痛 169例,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69例舒芬太尼镇痛病人是随机分组,分普外科组61例,妇科组12例,骨科组96例,病人均选择ASA1~2级病人,年龄选择在22~70岁,均选用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泵采用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规格100毫升,标称流速2毫升每小时,锁定时间15分钟,PCA量为0.5毫升每次,舒芬太尼为宜昌人福药业生产的,规格50微克每毫升每支。 2 方法 普外科组61例病人,均为行腹部手术的静吸复合全麻病人,全麻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1毫克每公斤体重,芬太尼4微克每公斤体重,维库溴安0.1毫克每公斤体重,丙泊酚1~1.5毫克每公斤体重,术中吸入恩氟烷,静脉泵入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肌松采用维库溴安维持,清醒拔管后,静脉注入舒分太尼5~10微克加盐酸甲氧氯普安10毫克预冲镇痛,之后接静脉止痛泵,泵内药物采用盐酸甲氧氯普安20毫克加舒芬太尼2微克每公斤体重加地塞米松10毫克加盐水总量100毫升;妇科组采用硬膜外与腰麻复合麻醉,术式为宫颈癌根治术,泵内药物同外科组,手术结束给舒芬太尼5微克预冲量,接静脉止痛泵,;骨科组采用硬膜外加腰麻下行下肢手术的病例,泵内药物同上,在手术结束前硬膜外给予吗啡2.5毫克加氟哌利多1.25毫克加盐水总量5毫升注入止痛,之后接静脉止痛泵;术后止痛病人常规吸氧监护24 小时,分别于镇痛泵输注4小时,8小时,24小时,32小时进行记录评估: a生命体征血压,脉搏,脉搏氧 b镇痛效果观察,采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为无痛,10为剧痛,1分为活动时无痛,2分为静卧下无痛,3分为静卧轻痛,确定0~3分内为镇痛有效,4分以上为镇痛无效。c镇静评分, 0分清醒,1分偶尔瞌睡易于唤醒,2分奢睡,难以唤醒 d恶心呕吐, 0分无,1分有恶心呕吐。 3 结果 外科组42例镇痛1分以下,镇静评分4小时内为2分,8小时后为1分,余下18例镇痛为2分,镇静评分为1分,恶心呕吐 7例;一例镇痛无效,追加哌替定加异丙秦4分之3量,睡眠一小时后又主诉疼痛;妇科组镇痛评分9例为1分,3例2分,镇静评分为1分,一例恶心呕吐;骨科组79例镇痛评分2分,镇静评分1分,17例镇痛评分3分,镇静评分1分,恶心呕吐6例;全组病例血压,脉搏,脉搏氧无明显变化,均维持在正常范围。 4 讨论 全组病例一例无效改用了哌替定异丙秦,且患者仅仅维持了一小时就诉疼痛,说明可能该患者对麻醉性镇痛药耐受性强,效果不好;其余168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舒芬太尼在 PCIA中2微克每公斤体重是安全有效的,副反应也比较轻,尤其普外科,妇科病人中镇痛尤为确切安全,且病人感觉比较舒适安静,恶心呕吐不重可能与腹部外科病人常规胃肠减压有关,加上泵内复合地塞米松和盐酸甲氧氯普安共同作用,这种配比既经济又取得了好的效果;普外科病人8小时内镇静效果好,与全麻药在体内没有完全清除相关;骨科病人采用联合镇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因以往单纯采用硬膜外吗啡氟哌利多止痛效果差,达不到止痛的目的,而单纯应用2微克每公斤体重的舒分太尼PCIA止痛效果也差,故骨科的硬膜外给药相当于给预冲量,这样联合止痛解决了骨科病人创伤严重,骨膜疼痛反应重,肿胀痛重的问题,使骨科的术后疼痛也取得了好的效果,尤其地塞米松对减轻骨科疼痛有明显的优势。全组病例生命体征平稳充分证实了舒芬太尼对循环影响轻微,尤其舒芬太尼2微克每公斤体重的 50小时术后镇痛对循环是无影响的,对呼吸系统也没发现一例产生抑制的,脉搏氧均维持在98%以上。故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药物,安全优效。

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

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使用对照法将100例产前无服用鎮痛催眠药史并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女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和非镇痛组(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镇痛组给予1%罗哌卡因复合0.5ug/ml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对照组则非分娩镇痛;记录10min和30min时两组V AS评分、两组母体循环系统及胎心变化、两组产程时间与宫缩强度的变化关系。结果镇痛组V AS 评分比非镇痛组低(P<0.05);两组产妇血压、心率变化都在正常范围内;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明显且无明显副作用。 标签:舒芬太尼;分娩镇痛;观察;护理 医学研究表明,分娩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能促使产妇体内分泌儿茶酚胺,使产妇宫缩不协调,阻碍产程进展,导致难产的几率增大。因此,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对100例初产妇女进行了分组对照,对其中50例初产妇女给予镇痛分娩,经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ASA I-Ⅱ级、无硬膜外麻醉禁忌和产科高危因素、妊娠≥37w、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3~4 cm、产前无服用镇痛催眠药史并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00例,并将之随机分成两组,镇痛组与非镇痛组(对照组)各50例,镇痛组:0.1%罗哌卡因复合0.5ug/ml舒芬太尼;对照组:非分娩镇痛组。 1.2方法阵痛前开放上肢静脉通道,监护仪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及胎心率。当宫口开至3~4 cm时,左侧卧位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注入1%罗哌卡因复合0.5ug/ml舒芬太尼溶液5ml为试验量,观察5 min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和局麻药中毒征象后,再给予药液l0ml”为首剂,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改平卧20 min后产妇可自由选择体位,0.5h后硬膜外导管连接并开启镇痛泵,泵内药液为l%罗哌卡因。基础注药速率为5 ml/h,PCA量为2 ml/次,锁定时间15min,各组于胎儿娩出,侧切缝合完毕后停止泵药。 1.3项目观察两组母体循环系统及胎心变化镇痛效果,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 AS),疼痛程度分为0~10,0表示无痛,l0表示难以忍受的疼痛。于镇痛前,首剂后10 min、30 min记录V AS评分。观察Bromage改良评分,选取时点与V AS相同,评价下肢运动阻滞程度:0为正常;l为下肢感麻木,活动时稍感不便;2为不能抬起伸直的下肢,但能运动膝关节和足;3为不能抬起伸直的下肢及不能弯曲和伸展膝关节,但能活动足;4为不能抬起伸直的下肢及不能弯曲和伸展膝关节和足;5为下肢不能活动并且无知觉。分娩方式、产程时间,l、5 min Apgar评分,不良反应。

晚期癌痛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疗效观察

晚期癌痛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疗效 观察 (作者: 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 ) 作者:梅菊香,汪英,周泉华,陶瑛 【摘要】目的观察晚期癌症病人自控PCIA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晚期癌痛病人60例,采用PCIA连续输注:镇痛配方为氯诺昔康32 mg 加芬太尼0.5 mg、氟哌啶醇5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 mg 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混合液。观察镇痛效果、睡眠质量、镇痛前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有效镇痛率97.5%,并发症减少,病人睡眠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氯诺昔康联合芬太尼PCIA镇痛可持续有效控制晚期癌症病人疼痛,提咼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晚期癌症;PCIA;氯诺昔康;芬太尼;静脉连续输注 疼痛和癌症并不是同义词,至少有2/3的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会感受到疼痛,而多数患者都需要使用阿片类镇痛药[1]。晚期癌症患者常常伴有难以控制的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此外,疼痛还是癌症患者最令人恐惧的症状。适当应用镇痛药物(特别是阿片类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癌痛,由于此类药物常引起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1?3],故寻求良好的止痛方法,在

癌痛治疗中尤显重要。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我们采用PCIA 静脉连续输注镇痛药物用于晚期癌症镇痛6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 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 一般资料采用无对照开放试验,选择VAS评分8至10分晚期癌痛病人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皿至W级。其中胃癌16例,肺癌14例,肝癌10例,直肠、肛管癌9例,胰头癌3例,食管癌2例,子宫内膜癌2例,宫颈癌1例,前列腺癌2例,膀胱癌1 例。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36?83岁,平均(61.2 士2 2.6)岁。 2. 方法①首先给病人及家属介绍PCIA镇痛的优点、注意事项、 用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以便积极配合治疗。②认真分析病情,对疼痛进行全面评估,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镇痛效果进行评分。镇痛配方为氯诺昔康32 mg加芬太尼0.5 mg、氟哌啶醇5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 mg 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混合液。采用南通爱普医疗器械公司生产 的100 ml镇痛泵,使用PCIA镇痛背景剂量(2 ml/h)、自控剂量(0.5 m1)及锁定间隔时间(15 min)。③选择右侧颈内或颈外静脉或左侧颈外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接上三通管,便于补液和持续静脉镇痛。 ④疼痛程度的再评估及给药剂量的调整。给予负荷剂量 2 ml后,随 时观察疼痛治疗效果,定时用VAS评分法对疼痛进行反复评估,并结合具体情况尽量维持给药剂量、速度及给药间隔时间等参数相对稳定,观

pca病人自控镇痛(1)

病人自控镇痛 (一)PCA产生的原因 (二)PCA的方法是在对传统镇浦方法定时、定量肌注止痛法(IM)和持续静脉滴 注止痛法(C1)进行客观评价的结果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方法,其设计思路以传统方法 为基础,并随电子计算机技术与医学的紧密结合而发展并完善的一种新的技术。 肌肉内注射的方法是一宜应用的经典方法。它是按病人的体重计算出所需止痛药的剂量,有护士根据医嘱做肌肉注射,这种刻板的用药方式的最大缺陷是忽视了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和病人不同时段对不同止痛药用量的需求。现已证实,即使同一病人,在不同时段和不同疼痛强度下对止痛药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按公斤体重决定药物用量肌注时,对药物需求量大的病人常难以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而对需求量较小的病人,又可能因相对剂量过大产生多种不良反应甚至并发症。肌肉注射给药方法还有其他不足,如起效设,不能及时止痛;机体吸收代谢药物的速度不同,血药浓度波动大,可能按医嘱在预定再次给药时病人已出现剧烈疼痛;重复肌肉注射可增加病人肌肉注射的痛苦,同时每次注射均可能达到出现副作用或并发症的峰浓度,可加重病人心理负担,尤其是小儿的心理负担。持续静脉滴注止痛的方法可克服肌肉注射的某些不足,临床上可较迅速达到止痛,并持续维持镇痛效果,但是病人对药物需求量的个体差异问题仍不能得到圆满解决。有人发现椎管内用药,如硬膜外腔用阿片类药可用小剂量,单次给药,达到IM或CI给药的同样效果,并可维持更长时间的镇痛效果,此方法也未能改善镇痛治疗的个体化问题。从理论上说,适宜的给药途径,恰当的用药剂量是疼痛治疗既安全又有效的基本保证。但是,由于个体问对疼痛反应及其对各种止痛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按传统给药方法使用常规剂量虽可使部分思者达优良的镇痛效果,但常常有用药剂量不足或过大酌情况,因此面临镇痛效果不佳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然而对各种不同病人其对麻醉性镇痛药物等的敏感性又无法预知。有人报道.吗啡在不同个体内达有效镇痛的剂量可相差4倍之多。因此临床应用盲目性的问题必须寻找适当方法加以解决。1971年Sechzer提出了按需(Dn demand)止痛的用药原则,即根据息者自身的疼痛程度和镇痛需要,经医务人员施注止浦药物,借以解决用药盲目性的问题。按需用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临床用药的盲目性。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全程完善镇痛的比例。疼痛疗效大为改观,但是,与传统方法以及常规剂量硬膜外或静脉持续点滴的方法相比.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加,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 本1. 舒芬太尼临床应用 舒芬太尼于1970年合成,是芬太尼家族一个新的衍生物。它属于选择性的u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效果是吗啡的1000倍,阿芬太尼的40~50倍。由于具脂溶性高(约为芬太尼的2倍),240 min输注后时量相关半衰期(context sensitive half time,CSHF)为33.9min,而能迅速进入脑髓和其他组织,快速分布半衰期为1~2 min,清除率为12.7ml.kg-1.min-1,消除半衰期约160 min(芬太尼200 min),分布容积是1.7L.kg-1。舒芬太尼在组织中无明显蓄积现象,在脂肪和肌肉组织易清除资料来源 :医学教育网。在脑中只有微量的非特异性结合,所以易于消除,没有持续的镇静作用。因此,长时间应用舒芬太尼镇痛不会有延长药效作用时间,此现象可由CSHT来反映。 (1) 舒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舒芬尼在平衡麻醉中的应用:气管插管前3-4分钟给予舒芬尼0.25-2µg /kg可以有效预防喉镜刺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诱发胸部肌肉僵硬或声门闭合。输注速率低于1.0µg /kg可以有效维持术后通气和镇痛;血药浓度低于0.2ng/ml时可以恢复自主呼吸;应在手术结束前45分钟停止输注;在拔管前的45分钟内不应给药. 舒芬尼用于心脏手术:舒芬尼是冠脉搭桥手术快通道麻醉的适合药物。在欧洲最常用的诱导剂量是:1.0-2.0µg /kg;维持剂量:1.0µg /kg/h,此剂量可以保证快速拔管; 资料来源 :医学教育网 舒芬尼用于颅内手术时的全静脉麻醉: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效应部位浓度为3-5µg /ml;舒芬尼的初始单次给药剂量:0.3-0.6µg /kg;舒芬尼的输注速率:0.003-0.006µg /kg/min 直至关闭硬膜 ?手术结束后立即拔管. 资料来源 :医学教育网 舒芬尼用于ICU病人的镇痛和镇静用药量:机械通气时:0.75-1.0µg/kg/h;拔管时:0.25-0.35µg/kg/h (2)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分析

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在我院所收治并接受全身麻醉的静脉手术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芬太尼,实验组给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评价1级、2级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疼痛评价为3级的例数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副作用。实验组患者的清醒时间为(30.0±6.5)min,常规组患者的清醒时间为(47.9±9.4)min。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显著,对患者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影响小,镇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舒芬太尼;静脉手术;镇痛;麻醉;临床效果 舒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镇痛类药物,近些年在临床当中的应用主要是侧重于治疗过程中的麻醉,具备明显的镇痛效果,容易穿透患者的细胞膜,对于患者的肝肾功能、心肺功能基本上没有影响,副作用较低,基本上不会对患者形成术后并发症,在临床医学麻醉当中的应用显著[1]。对此,为了更加了解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本文以我院患者为例,探讨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的镇痛和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在我院所收治并接受全身麻醉的静脉手术患者172例作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86例。实验组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5.5± 2.8)岁;常规组中,男44例,女42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 3.0±3.5)岁。所有患者在心肺功能、肝肾功能方面完善,外科手术的类型主要包含脑颅手术、胆囊手术、常见的妇科手术、肝脾手术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手术类型等多方面的一般资料无任何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手术30 min之前均实行皮下0.5 mg阿托品注射,在手术室内实行开放静脉,常规连接监护仪,静息10 min之后,测量观察,并给予0.1 mg/kg力月西,0.12 mg/kg维库溴铵作为诱导。常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芬太尼,5 μg/kg。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0.5 μg/ml。在插管成功时持续泵注30 ml/h丙泊酚,手术消毒铺巾之后实验组持续泵注舒芬太尼。在手术12 h时对所有患者实行疼痛评价。 1.3观察指标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副反应。疼痛程度分级总共分为4个等级:0级:腰轻度不适;1级:轻微疼痛感,伴有少许出汗;2级:存在明显疼痛感,基本能够忍耐;3级:疼痛感剧烈,无法忍受,必须采用止痛药。

经静脉自控镇痛治疗晚期癌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91952533.html, 经静脉自控镇痛治疗晚期癌痛 作者:孙泽峰 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2期 【摘要】目的观察晚期癌症病人自控镇痛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晚期癌痛病人9例,采用经静脉自控镇痛泵连续输注:镇痛配方为吗啡100-150mg加氟哌啶醇5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70ml混合液。观察镇痛效果VAS评分、睡 眠质量、镇痛前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病人VAS评分明显下降有效镇痛率达98%,并发症减少,病人睡眠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吗啡联合氟哌啶醇经静脉自控镇痛可持续有效控制 晚期癌症病人疼痛,降低VAS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自控镇痛泵晚期癌痛吗啡氟哌啶醇VAS评分 【中图分类号】R73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052-01 目前各类癌症患者较多,尤其有些晚期癌症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复发引起的剧烈疼痛,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目前治疗癌症疼痛主要采用口服和(或)肌注镇痛药物,有些患者使用了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后仍不能很好控制疼痛,同时毒副作用较大,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根据此种情况我们探索改变给药方式,我科对晚期癌症的止痛,在三阶梯疗法的基础上,对那些疗效不佳的患者采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易于达到维持可控浓度,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1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无对照开放试验,选择VAS评分7至10分且经过规范的三阶梯口服药治疗效果欠佳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晚期癌痛患者9例,其中肺癌3例,胃癌肝脏转移1例,直肠癌会阴转移1例,直肠癌1例,喉癌1例,口底癌1例,卵巢癌1例。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45~83岁,平均64岁。 1.2方法 ①首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经静脉自控镇痛的优点、注意事项、用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签署毒麻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以便积极配合治疗。②认真分析患者病情,对疼痛进行全面评估,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记录用药前患者疼痛评分情况。③镇痛配方为吗啡100-150mg加氟哌啶醇5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70ml混合液。采用河南省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生产有限公司生产的自控镇痛泵,泵容量为275ml,最小泵入量为0.5ml/h。依据患者三阶梯阶段阿片类药物剂量日总量,口服阿片类药量的1/3-1/4给药或肌注用药量的1/2-1/3给初始药

硬膜外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效应

硬膜外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效应 随机、多中心研究 耿志宇吴新民贾乃光徐铭军孟冬祥王雷董经伟童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采用随机、多中心方法探讨硬膜外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分娩单胎孕初产妇2初例,自愿接受分娩镇痛,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证,年龄<35岁,孕周>37 周,体重<100kg,随机分为2组(n=120):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S组)和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F组)。当产妇宫口开至3cm时,L2~3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s组硬膜外注射0.15%罗哌卡因和0.5ug·/ml舒芬太尼混合液试验剂量5ml,观察5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追加上述混合液5~10ml,30min后以0.1%罗哌卡因和0.5ug·/ml舒芬太尼混合液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F组混合液以2ug·/mI芬太尼替代0.5ug·/mI 舒芬太尼,其他用药情况均与s组同。两组PCA剂量均为6ml,锁定时间均为15min。于镇痛前、镇痛10、30、6omin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法测定),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首次PCA时间、镇痛药物用量、低血压、镇痛不良反应、镇痛满意度、生命体征、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 结果:与镇痛前比较,镇痛期间两组vAs评分降低(P<0.05),镇痛效果满意;镇痛10、30和60min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S组首次PCA时间延迟约14min,PCA用量和有效次数减少(p<0.05),s组皮肤痛痒发生率增高(p<0.05)。PCA用量:舒芬太尼6ug,芬太尼36ug,用量比l:6。两组产后镇痛满意度优良率(分别为95%和93.5%)、镇痛起效时间、VAS评分、镇痛后催产素使用率、产后失血量、产程、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及新生儿产后1.5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舒芬太尼镇痛持续时间长于芬太尼,效价为芬太尼的6倍。 【关键词】舒芬太尼;酞胺类;镇痛,产科;镇痛,病人控制:镇痛,硬膜外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脂溶性高、镇痛性能强、作用时间长,具有良好的硬膜外镇痛效果。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用于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国外已广泛应用〕,国内尚待研究。本研究拟采用随机、多中心方法探讨硬膜外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选择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症的阴道分娩单胎孕初产妇240例(120对),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40对,北京妇产医院40对,中日友好医院和北京海淀妇产医院40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半)。ASAI或II级,年龄<35岁,孕周>37周,体重<100kg,身高>150cm,随机分为2组(n=120):舒芬太尼混合罗呢卡因组(S组)与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F组)。镇痛前开放上肢静脉,当产妇宫口开至3Cm时,L2~3间隙硬膜外穿刺头端置管4Cm。S组硬膜外注射0.15%盐酸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