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2-2 DNA贮存遗传信息过关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生物2-2 DNA贮存遗传信息过关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生物2-2 DNA贮存遗传信息过关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生物2-2 DNA贮存遗传信息过关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2

2.2 DNA贮存遗传信息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和无毒R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结果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类型的哪种细菌()

A.有毒R型

B.有毒S型

C.无毒S型

D.有毒S型和无毒R型

解析:选D。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并非所有无毒R型细菌都转变成了有毒S型细菌,大多数R型细菌未得到转化,因此在小鼠体内两种菌都存在。

2.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处理中可得到S菌的是④⑤⑥

B.可得到S菌的是④⑤

C.除⑤外其余各项处均可得到R菌

D.可得到S菌的只有⑤

答案:D

3.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A.用14C和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解析:选D。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是DNA的特有元素,而C、H、O是它们共有的元素,不能区分DNA和蛋白质。

4.(2010年高考上海卷)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解析:选A。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后,利用大肠杆菌中脱氧核苷酸来复制形成子代噬菌体的DNA,根据半保留复制原则,新合成的全部DNA分子中将有两个DNA分子含有被32P标记的母链,而新合成的蛋白质全部由大肠杆菌中被35S标记的氨基酸合成,因此一定含有35S。

5.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个双链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碱基分子上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酸

C.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含有4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

解析:选B。在双链DNA分子内部,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对一个碱基来说,一侧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另一侧通过氢键和另一个碱基相连。

6.下列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表述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是蕴含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析:选B。从遗传学角度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从细胞学角度看,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从分子学角度看,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也就揭示了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

1.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解析:选D。①中DNA酶将S型细菌的DNA分解,转化因子不存在,R型细菌不能转化为S 型细菌。②相当于直接将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③在高温加热过程中,R型细菌被杀死,虽加入了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也不能生成S型细菌。④中R型细菌的DNA不能转化S型细菌。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只有②中含有有毒性的S型细菌,导致小鼠死亡。2.(2011年山东枣庄三中高一质检)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为DNA

解析:选B。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并非“主要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有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还有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内;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硫元素;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3.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见下表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A的

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解析:选C。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由RNA控制其性状。③中的组合病毒感染植物后,病斑类型是b型,应分离出b型病毒。

4.能将小白鼠致死的肺炎双球菌的类型是()

①R型活细菌②S型活细菌③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④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选B。该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R型活细菌→没有毒性→小白鼠存活;

S型活细菌→有毒性→小白鼠死亡;

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失去毒性→小白鼠存活;

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发生转化(R型菌转化为S型菌)→小白鼠死亡。5.(2010年高考上海卷)右图是

某生物模式图,组成结构a的物质最有可能是()

A.蛋白质

B.RNA

C.DNA

D.脂质

解析:选A。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主要包括蛋白质外壳及其内的遗传物质。结构a是噬菌体尾丝,由蛋白质构成。

6.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35S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解析:选B。3H、15N既可标记在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又可标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而32P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DNA分子上,35S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其DNA进入了细菌细胞,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子代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外壳大都以细胞的成分为原料合成,所以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结构成分中只能发现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带有的3H、15N、32P,完全没有35S。故正确答案为B。

7.(2010年高考上海卷)细胞内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

A.G的含量为30% B.U的含量为30%

C.嘌呤含量为50% D.嘧啶含量为40%

解析:选C。根据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得知,A=T=30%,则G=C=20%。双键DNA分

子中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50%。U 是RNA 中的特有碱基,DNA 分子中无碱基U 。

8.在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 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A .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 .含腺嘌呤17%的样品

C .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 .含胞嘧啶15%的样品

解析:选B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中,A 与T 之间可以形成2个氢键,而G 与C 之间可以形成3个氢键,3个氢键稳定性强,因此,G 和C 含量多的生物,稳定性大于G 与C 含量少的生物。

9.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

B .S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C .白眼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D .基因片段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解析:选B 。S 基因控制果蝇的白眼,所以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组成基因片段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故B 正确。

10.一个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40%,两者之和占DNA 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该DNA 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

A .28%

B .24%

C .14%

D .44%

解析:选A 。已知A1+G1=(A +G +T +C)×24%,A1=140%G1,所以G1=10%(A +G +T +C),

则A1=14%(A +G +T +C),又由于A1=T2,A2+T2+C2+G2=12(A +T +G +C),所以T2=28%(A2

+T2+G2+C2)。

11.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分析图A 可以看出,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R 型无毒的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 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 )

A .14C 和18O

B .35S 和32P

C .14C 和32P

D .35S 和18O

(3)分析图B 可以看出,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此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分析图A可以看出,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细菌混合后,可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小鼠将死亡。(2)蛋白质含有S,不含P元素,核酸含有P而不含S元素,因此可用35S和32P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3)分析图B可知,加入S型细菌的DNA,R型无毒的细菌发生转化,表现了S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型细菌的DNA进入了R型细菌细胞中,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也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答案:(1)死亡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型细菌,使小鼠死亡(2)B (3)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12.下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其内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有32P?________。

(2)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_____,仍存在于________。

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的实验:

①配制适合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T2噬菌体,其体内的______________被标记上32P。

解析:(1)大肠杆菌应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经搅拌离心后,放射性物质存在于沉淀物中,说明被32P标记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细胞内。

(2)若培养时间较短,可能有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而存在于培养液中;若培养时间过长,大肠杆菌可能会裂解,释放出增殖的噬菌体。

(3)要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首先要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让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得到被32P标记的噬菌体。

答案:(1)大肠杆菌不含有(2)①没有侵入大肠杆菌

培养液中②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

(3)①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②在培养基中接种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接种T2噬菌体,继续进行培养

③DNA

13.根据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⑥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分析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

Ⅰ.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________________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Ⅱ.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Ⅲ.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原则。

(3)DNA分子中的碱基有________种,碱基间配对方式有________种,但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解析:(1)根据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依次推断出①~⑥的名称。

(2)根据DNA的立体结构可知,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其外侧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通过氢键连接而成的碱基对,碱基对的形成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DNA分子中的碱基共4种,配对方式共2种,即A-T、G-C,由于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答案:(1)胸腺嘧啶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脱氧核糖磷酸(2)Ⅰ反向平行方式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Ⅲ氢键碱基互补配对(3)42不同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

的千变万化每个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