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尊重学生 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2019年文档

尊重学生 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2019年文档

尊重学生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

一、个性化呼唤多样化、选择性、针对性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起码有8种以上智能,每个人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但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普遍存在“同质化”倾向——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法、同样的评价标准、同样的培养目标。这样的教育无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培养出的是整齐划一的“标准件”,不利于个性化、创新性人才成长。

中学教育不能定位在升学教育,而必须为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奠基,以教育滋养生命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多样化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培养模式多样化应该是多层次的,例如课程设置多样化、教育方式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教育资源多样化等,其中关键是以特色课程带动特色教学。

选择性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传统的“喂养式”教育,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不同个性、爱好、潜质的学生吃同样的套餐、同等的量。个性化教育就要变“喂养式”为“散养式”,在提供多样化课程的资源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根据个性自主选择。

针对性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升级。为不同兴趣潜能的学生量

身定制课程和培养方案,点燃学生身上的“火种”,使他们能在各自最佳的发展点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以利于各种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

所以,个性化教育就要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尊重学生个性特征,提供多样学习资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方向,根据学生个性制定教育教学的方法策略,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构建“5-5-2-8”课程架构与实施体系,提供个性发展空间

课程结构决定人才结构,课程质量决定人才质量。秉承“为每个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奠基”的理念,三十五中构建了“5-5-2-8”的课程架构与实施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课程,让他们自主选择课程,并提供针对性指导。

“5-5-2-8”的课程架构与实施体系的第一个“5”是指

“五有人才”培养目标,即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正义感与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创新型人才;第二个“5”是指“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即学部制、学分制、导师制、学长制、走班制;“2”是指共同基础类课程和兴趣拓展类课程两大课程类别;“8”是指八大课程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环境与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美学、体育与健康、德育与实践活动、心理与生涯规划。

学校将国家必修和国家必选以及校本课程整合为共同基础

类和兴趣拓展类两大课程类别。共同基础类课程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课程,实行班级授课制;兴趣拓展类课程是全体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学习基础选择不同领域和层级的课程,实行走班制。

兴趣拓展类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所要达到的水平分

为A、B、C三个层级:A级适合初步接触某领域的学生;B级适合具备浓厚的兴趣、潜质、愿意在该领域进一步提升的学生;C 级需要学生热爱该领域、有志向、具备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的能力。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展需求选择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由他们自主组建了话剧社、棒球社、电影社等50多个学生社团。每周二下午两节课,各个社团的学生们自主选择主题研讨、自主组织外出活动,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发展个性。这些社团也成为学生领袖的“摇篮”,不少社长精通某个领域且拥有大批“粉丝”。

三、量身定制课程,

针对性地满足特殊人才发展需求

2009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到三十五中调研时,满怀忧思地借“钱学森之问”提出“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

养不出杰出人才”?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这同样是一道

无法回避的命题。

领会总理讲话精神,我们大胆在办学体制、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主动整合各界资源,有针对性地为不同潜能的学生量身定制课程“套餐”和培养方案,点燃学生的“小宇宙”。

(一)与中科院联手创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培养科技拔尖创新人才

分析钱学森、杨福家等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我们认识到,高中阶段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科学、体验科学、恋上科学呢?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环境与资源,创设成长的空间与舞台。

秉承“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的大教育观,我们主动联手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学技术协会,于2010年联合创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由此,教育界与科技界联手,基于学生发展需求设计科技特色课程,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将学校科技教育与同步进入国家院所实验室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拓展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锻炼创新能力。

特色课程是特殊人才培养的基础。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的建设中,我们将课程建设作为“重头戏”。秉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宽厚基础与个性发展并重、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的原则,三十五中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搭配了五大课程“套餐”——国家基础必修必选课程、综合选修课程、中科院课程、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172种营养均衡且风味独具的“菜点”。

其中,中科院课程是学校与中科院合力打造的“特供”课程。在高一的基础性课程单元,每周半天请科学家为学生讲解科技前沿和热点,帮助学生开拓科学视野、启发科学兴趣。“机器智能未来能取代人的智能吗?”“揭开纳米尺度这个神秘世界”……首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学生在1年里聆听了50余名一线科学家和科技管理工作者的讲座,推开科学之门。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贯穿整个高中阶段。学生走进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实践,寒暑假参与国内外的科学考察活动,学习科研方法、体验科研过程、增强实践能力。首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学生们拜访了近20个院所,还到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和长白山中科院野外台站等地开展野外科考。

学生们收获最大的还是在高二、高三学年的课题研究单元。由中科院实验室提供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在中科院和学校“双导师”指导下完成一项课题研究。“运用植物-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小鼠脂肪来源诱导多功能性干细胞系的培

养及分子鉴定”等都是学生们的研究方向。

中科院专家们表示,通过做课题,学生不仅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提升了科学素质、锻炼了科学能力,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三十五中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教材中心原主任朱慕菊认为培养班实现

了三大创新:教育界与科技界联手,真正实现了科学家走进课堂、融入课程,是一种制度创新;在课程设计的思路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实现了基础教育课程与科技教育课程的融合,是一种课程创新;跳出追求高分的模式,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目标,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二四制”课程改革整合优化中学6年课程,提供“全营养式”教育

作为教育部和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进行4年“六年一贯制”课改实验的基础上,三十五中今年启动“二四制”课程改革实验。我们穿越学段、穿越学科、穿越体制,整体优化中学6年的课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提供“全营养式”教育,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二四制”课改项目班的课程分为五类:大纲课程、素质拓展类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国际体验类课程、大学先修类中科院课程。除第一类课程外,后四类课程都可由学生自主选择。

在大纲课程中,我们整体优化课程,打乱授课顺序,并改革评价方式。例如,从初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物理课,从初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化学课,请外教负责英语“阅读与写作”课。语文教师杜老师将7年级和9年级语文教材中关于诗歌的内容融合,用四周时间带学生系统、深入地领略诗歌的魅力,并让学生自主

创编诗歌。初一孩子的才华令我们刮目相看,PPT上展示的正是他们的作品。

历史、地理、政治被列为研究性课程,采取上大课的形式,课堂由教室拓展到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大课堂。考核将不再采取答卷考试的形式,而是学生选取教材中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学校会举行开题论证、中期汇报、课题结题等,引导学生研究、完成一项社科类课题,并最终形成一篇有价值的论文。

素质拓展类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潜能进行个性化

辅导和培优,发掘并培养特长。社会实践类课程则利用小学段带学生们外出开展社会实践。国际体验类课程是学生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交流小使者”,到美国或加拿大的高中插班就读半年。在大学先修类中科院课程,学生要在学校与中科院共建的智能化、生命科学、空间科学、计算数学、纳米科学和云计算6个高端实验室中,开展探究性实验和课题研究,中科院专家和学校的6名博士(博士后)作为导师进行指导。

为便于学科交叉整合,三十五中成立人文类(语文、英语)、科学类(数学、物理、化学)、社科类(历史、地理、政治)、艺体类(音乐、体育、美术)四个备研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们的思维和视野都经历着冲击,体验着惊喜。

定位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四制”课改实验班的课程供给方式,不再是以考定教,而是以学定教,学生对想“吃什么”或“吃多少”有充分自主权。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

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式学习。评价方式不再依赖于考试成绩,而是实行学分制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基于学生个性与基础进行发展性、个性化评价。

(三)开发“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培养中国的国际性人才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教育国际化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目前,国内多所高中开设了中外合作国际课程,引入SAT、A-level等课程满足学生出国升学的需求。可教育国际化不能只停留在为少数人出国提供服务,而应该惠及绝大多数没有条件和机会出国的学生。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所以,教育国际化绝非西方化,更非美国化,它包含着本土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教育本土化两个维度。推进中国教育国际化,就应该在交流、碰撞中实现融合、创新,促进我国高中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最终服务于推动国内高中课程改革,服务于培养中国所需的国际性人才。

基于上述思考,北京三十五中与美国凯沙通高中合作办学,共同开发建设“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整合融通中美高中的优势,进行课程融合与学分互认,学生毕业后可获得两所学校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

我们提出国际部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育人目标最终通过课程实现。我校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没有照搬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课程,而是以中国基础课程为主体,吸收美国课程中为学生所需的内容,追求西为中用、中西合璧。

目前,国际部课程内容涵盖四个单元:中国高中基础课程、美国高中特色课程、青年素质教育课程、中国国学文化与艺术课程。课程形式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其中,中国高中课程为必修课程,占课程总额的81%。

美国高中特色课程单元为选修课程,包括数学英语、商科英语、国际文化英语、理科英语等衔接国外大学专业课程的学术英语课程,以及经济、金融、体育、艺术、职业生涯规划等。

在青年素质教育课程单元,学生接受20余种素质课程的全面训练,涵盖职业素质、审美素质、生活素质等多个层面。由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着重提高他们的沟通适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领导能力。

学校还为学生设计了中国国学文化与艺术课程单元,开设中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欣赏、书法、国画、国学讲座、古文赏析、诗词赏析、茶艺、中国文化遗产探究等课程,为学生打下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让他们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此外,我们在不同阶段开展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帮助学生出国之前了解中国、出国之后关注中国、学业

有成后报效祖国。

基于这个项目,我们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开发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拥有中国独立知识产权、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的中西合璧的国际高中课程。为此,我们将国际部定位为教改的“实验田”,率先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试点探索,助力高中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五制”改革都在国际部试点,并初见成效。

我们希望通过课程班的实践,带动全校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教学方式的变化,带动全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样,5%的学生出国升学只是项目的“附加值”,而95%不能出国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国际化的成果,以中西合璧的教育造就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国际性人才。

(四)艺术、体育坚持普及与特长结合,奠基学生终身素质艺术和体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我校在这方面实行普及教育与特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给具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空间。

以艺术教育为例,我校初、高中都有艺术教育班,并在今年挂牌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的生源基地,由大学教师和本校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并开设艺术类大学先修课程。

同时,我们提出“人人懂艺术人人会才艺”的美育理念,并在每周四下午开设艺术选修课,每年12月31日举行全校学生才艺展演。学校的民乐团、舞蹈团、合唱团、京剧团等屡次在北

京乃至全国夺得大奖,其他艺术社团也百花齐放。

四、探索推行“五制”改革,深入推进个性化教育

明年三十五中搬入新校舍后,将在高中推行“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即学部制、学分制、导师制、学长制、走班制。如前所述,我们将成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部、艺术特长部、国际部、普通高中部等,为不同潜能特长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而学分制和走班制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程,每个人都有一张专属的个性化课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为了加强学生辅导的针对性,我们推行导师制和学长制。任课教师都将担任几个学生的导师,负责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学年初始,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容应对学段考试;毕业前,指导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并对未来择业或继续深造等问题提供咨询,甚至包括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就任何学习中的问题或学校里的日常事务约见导师。

学长制是指一些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经选拔可担任低年

级学生的指导工作。进入第二学年的学生,可以申请报名担任低年级学生辅导员,以自身的经验和体会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中学生生活,增加对“走班制”的了解,指导新生如何选课和制定学习计划,熟悉校园生活,结识新同学等。实验证明,学长的工作

对新生帮助很大,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同时也锻炼和提升了学长的组织管理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正义感和责任心、协作精神等。

工业时代的学校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无视个体差异,严重制约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后工业时代的教育,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独立的个人。个性化教育集中体现着“以人为

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需要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我们的探索也将继续!

作者系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