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CB设计安全距离及要求

PCB设计安全距离及要求

PCB设计安全距离及要求
PCB设计安全距离及要求

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

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缘表面测

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

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

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

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

2.5mm,保险丝装臵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

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二次侧部分之电气间隙≥0.5mm即可

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

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

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

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

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

(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

(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

(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

3、绝缘穿透距离:

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

——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

——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

——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

4、有关于布线工艺注意点:

如电容等平贴元件,必须平贴,不用点胶

如两导体在施以10N力可使距离缩短,小于安规距离要求时,可点胶固定此零件,保证其电气间隙。

有的外壳设备内铺PVC胶片时,应注意保证安规距离(注意加工工艺)零件点胶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胶丝等异物。

在加工零件时,应不引起绝缘破坏。

5、有关于防燃材料要求:

热缩套管 V—1或VTM—2以上;PVC套管 V—1或VTM—2以上铁氟龙套管 V—1或VTM—2以上;塑胶材质如硅胶片,绝缘胶带V—1或VTM—2以上

PCB板 94V—1以上

6、有关于绝缘等级

(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

(2)、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3)、附加绝缘:除基本绝缘以外另施加的独立绝缘,用以保护在基本

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

(4)、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

(5)、加强绝缘: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

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

各种绝缘的适用情形如下:

A、操作绝缘oprational insulation

a、介于两不同电压之零件间

b、介于ELV电路(或SELV电路)及接地的导电零件间。

B、基本绝缘 basic insulation

a、介于具危险电压零件及接地的导电零件之间;

b、介于具危险电压及依赖接地的SELV电路之间;

c、介于一次侧的电源导体及接地屏蔽物或主电源变压器的铁心

之间;

d、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

C、补充绝缘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a、一般而言,介于可触及的导体零件及在基本绝缘损坏后有可

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零件之间,如:

Ⅰ、介于把手、旋钮,提柄或类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轴心之间。

Ⅱ、介于第二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穿过此外壳的电源线外皮之间。

Ⅲ、介于ELV电路及未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

b、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

D、双重绝缘

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 insulation

一般而言,介于一次侧电路及

a、可触及的未接地导电零件之间,或

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电路之间或

c、TNV电路之间

双重绝缘=基本绝缘+补充绝缘

注:ELV线路:特低电压电路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之间的交流峰值不超过42.4V或直流值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

SELV电路:安全特低电压电路。

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条件下或单一故障条件下,任意两个可触及的零部件之间,以及任意的可触及零部件和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仅对I类设备)之间的电压,均不会超过安全值。

TNV:通讯网络电压电路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携带通信信号的电路。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 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

安全距离规范汇总

安全距离规汇总

目录 1、仓库的安全距离 (3)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4)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5)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6) 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7) 6、消防器材安全距离 (7) 7、高坠半径 (8) 8、工厂车间布置 (9) 9、一级石油库安全距离 (10) 10、石油库外墙安全距离 (11) 11、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一) (11) 12、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二) (13) 13、临时架空线距离 (14) 14、可燃、助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 (15) 15、甲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15) 16、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16) 17、防火间距(一) (16) 18、防火间距(二) (17) 19、防火间距(三) (17) 20、防火间距(四) (18) 21、防火间距(五) (19) 22、甲乙类液体储罐间距 (20) 23、防火间距 (20) 24、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21) 25、高层建筑疏散 (22) 26、车间安全通道宽度 (23) 27、厂道路宽度 (24) 28、焊接作业距离 (25) 29、钢平台距离要求 (26) 30、易燃易爆商品储存条件 (27) 31、电线管线距离 (28) 32、电线敷设高度 (29) 33、配电箱距离 (30) 34、电灯和风扇距离 (31) 35、开关插座距离 (31) 仓库为什么要划出清晰的“五距”标线 (33) 生产车间为什么要划出清晰的“疏散通道”标线? (38)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

安全距离与自我空间

安全距离与自我空间 每个人与人交往,都希望有一定的安全感并下意识的保护自己的隐私,所以,为了得到这种安全感,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在心理上感觉到自己的独立。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再去餐厅就餐的时候,如果身边靠的很近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话,会觉得不舒服,不自在,甚至有些反感。有些人为了避免这样,通常会想出各种办法,或者将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或者直接避开与人相邻。在乘坐电梯或者挤公交的时候,当身边的人太多,到了挤人的地步时,许多人会觉得很不舒服,很反感,想尽量避免这种身体上的碰触。这些情况,都是被人侵犯了私人领域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有些焦虑和压抑了。 FBI认为,每个人都是需要一定的自我空间的,这种空间跟人们的年龄、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联系都不大。研究说明,男性对私人空间的渴望比女性更为明显和宽广。不管男性还是女性,一旦缺少了私人空间,他们就会感到无助与焦虑,甚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状态。这种情况在陌生人之间尤为明显。FBI认为,从两个人的空间距离感可以看得出两个人的关系的亲密度。比如两个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双方都会给自己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保证自己的安全感,而一旦两个人开始认识,空间距离会明显缩小。关系越亲近,两个人的空间距离会越小,比如情侣之间的手拉手和相拥,都是空间距离随着关系亲密度的改变而改变的。 对此,FBI还针对犯罪者的心理做了一系列专门的研究,他们发现:许多有着极端行为的犯罪分子都是对空间要求非常强烈的人。一旦有人冒然闯入他们内心的私密空间,他们往往便会采取一些行动,这些行为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温和的避让和提醒,但如果情况的不到改善,则很可能酿成犯罪行为。所以,在与人的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必不可少的。过分的亲近,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度,这会让人产生反感。长时间的研究之后,FBI分析了对空间距离的渴望和态度代表的一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种是会随时与人保持亲密空间的人。这种人的底线是很低的,与朋友和亲人之间的距离非常小,而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稍大。这种人在对待亲人朋友和陌生人的时候态度是迥异的。对于亲人朋友,他们可以无限纵容,即使是有些小小

36张安全距离图及及法规依据解析

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距离。 距离是安全最有效的保障。 36张安全距离图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4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主要依据: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1.0m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2.2m~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4.1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 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3.2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9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气瓶与燃具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8.7.2 软管与家用燃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2m,并不得有接口。《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0.2.8 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国家标准GB50160中有关安全距离列表

内容摘抄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表4.1.9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

2. 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 3. 当相邻设施为港区陆域、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距离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4. 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规定减少25%; 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25%; 6. 地面敷设的地区输油(输气)管道的防火距离,可按地区埋地输油(输气)管道的规定增加50%; 7. 当相邻工厂围墙内为非火灾危险性设施时,其与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防火间距最小可为25m; 8. 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或执行相关规范。 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 表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 2. 表中D为较大罐的直径。当1.5D小于30m时,取30m;当1.5D大于60m时,可取60m;当丙类可燃液体罐相邻布置时,防火间距可取30m; 3. 与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可按与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减少50%,但散发火花地点应布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之外; 4. 辐射热不应影响相邻火炬的检修和运行; 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间距,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10m(火炬除外),但不应小于30m; 6. 石油化工工业园区内公用的输油(气)管道,可布置在石油化工企业围墙或用地边界线外。

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姓名: 学号:

一、引言 日本俳句的简洁性常会将人们对于材料和细部的体验和感知的那种“自在状态”给分离出来。 建筑的触感领域是靠着触感限定的。当构成一处建筑空间的细部材料性凸现出来时,我们就打开了触感领域,我们也就强化了感受体验,投入到了心理的维度。 今天,左右着建筑“产品”的工业和商业力量倾向于使用合成材料;木窗框上要套上防水的乙烯塑料套子,金属要电镀,或者是涂上一层人工合成涂料,瓦也要用人工合成的色彩层覆盖一遍,石头上面则被弄得就像有木头肌理一般。由于使用了这些工业或是商业方法,触感就被消除或是降低了,因为材料和细部的肌理和本质被掩盖了。 我们对于建筑空间的整体性感知有赖于触感领域里的材料和细部,就像一道大餐里的味道有赖于真实食料的口感一样。想象一下,人们只能吃人造味道食物的感觉。所以,建筑中,如果失去触感,人造合成环境的幽灵就会占据上风。 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处理的一些问题.例如高密度居住区里出现日照、通风不足,嗓声增多.生活互相干扰.室外活动用地过少等现象.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又如工厂地区附近的建筑物由于空气、水、土壤会受到污染,轻者影响居民健康,重者导致居住疾病流行.同样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类似这样的问题已不局限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范畴,而是进而衍成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但是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适用.因此可以说建筑环境心理学大大促进了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城市环境设计。 当熟悉空间的环境心理以后,就可分析人们的生活空间,推断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心理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个人空间与他人空间的交叉.空间的开敞感和封闭感等。这样。在进行建筑设计或环境设计之际,就可以恰当地组织空间,慎重地布置建筑物或建筑群,合理地调整它们的面积、高度和距离,充分考虑和处理人和物的静态和动态的关系.经过这样处理的设计,不仅具有环境心理的学术依据,而且开阔了设计视野,能从环境心理的龙度设计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心理方而的要求。庭院空间环境心理学设计住宅庭院是居民室外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住宅群庭院的空间设计与人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在设计时应结合环境心理学,综合考虑人对其生理、安全、交往、休闲与自我实现的多方面的需求。所谓环境心理学,就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与处于其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状况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最适化,强调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目标取向和循环本质。生活在环境中的人对“实体环境”刺激能进行储存、了解、组织与重构,形成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甚至形成“环境压力”.住宅庭院空间作为一种外部空间环境,应具有归属感、领域感、私密性和实用性,进而创造出人性化、功能化的美的空间。 在个人化的空间环境中,人需要能够占有和控制一定的空间领域。心理学家认为,领域不仅提供相对的安全感与便于沟通的信息,还表明了占有者的身份与对所占领域的权利象征。所以领域性作为环境空间的属性之一,古已有之,无处不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应该尊重人的这种个人空间,使人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如古人在家中围墙的内侧常常种植芭蕉,芭蕉无明显主干,树形舒展柔软,人不易攀爬上去,种在围墙边上,既增加了围墙的厚实感,又可防止小偷爬墙而入;又如私人庭院里常见的绿色屏障既起到与其他庭院的分割作用,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又起到暗示安全感的作用,通过绿色屏障实现了家庭各自区域的空间限制,从而使人获得了相关的领域性。在园林绿地中,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定也是一

各类安全距离标准与依据(36项图文详解)

各类安全距离标准与依据 (36项) 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距离 距离是安全最有效的保障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4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主要依据: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1.0m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2.2m~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4.1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 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3.2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9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和谐办公室心理距离需安全

和谐办公室心理距离需安全 迷茫!与领导之间远近两不宜 子华(男,24岁)工作时间:1年 刚参加工作时,我抱着走“群众路线”的想法,尽量远离领导,和同事打成一片。我以为只要认真做事,就能在公司立足。可是3 个月试用期还没到,我就被炒鱿鱼了——因为领导觉得我“表现平平”。不久我又找到另一份工作,吸取上次的教训,我频频在领导 眼前晃悠:开会时总抢着坐在他旁边,隔三岔五主动汇报工作…… 同事们的鄙视早在我的意料之中,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有一次无意 中听到领导说我“太爱出风头”…… 心理处方: 愤怒!被最亲密的同事出卖了 阿若(女,25岁)工作时间:3年 我和阿梅是同时进公司的,又在同一个部门工作,关系一直很好。出于信任,我和阿梅无所不谈,从个人隐私到对公司的种种看法。 可我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会反目成仇:前些日子,部门主管辞职了,公司决定在我和阿梅之间选一个接替这个职位。论资历和实力,我 们不相上下。可最后,我落选了,后来才知道,是阿梅找人到领导 那儿告了我一状,说我对公司有诸多不满…… 心理处方: 职场上,最可能出卖你的那个人,往往就是知晓你秘密最多的“密友”。要知道,很多时候,同事之间除了合作伙伴关系,还是 潜在的竞争对手:当你们目标一致时,同事是你最亲密的战友;当 你们利益发生冲突,这种关系就变得摇摇欲坠。言多必失,在与同 事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务必管好自己的嘴。

为难!客户提出非分之请 李健(男,27岁)工作时间:5年 我是做销售的,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几年来,我与一些重要客户成了很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吃饭、打球,感觉如鱼得水。这种状态让我的同事们羡慕不已,但我却是有苦说不出:一是 为了维护这种“朋友”关系,我的日常开销大增;二是一些熟客户 会请我“看朋友面子”,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而这些“便利”是以损害公司利益为代价的…… 心理处方: 没有任何显性的或隐性的利益冲突,是成为“朋友”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你与客户,本来就是因为利益走到一起的,而且这种利益 时常会发生冲突。所以,客户注定难以成为你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与客户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务必要记住“吃人嘴软,拿人手软”这 句话,守住与人交往的心理底线,坚决不做违反原则的事——这是 你与客户保持平等对话权利的前提条件。 「专家建言」 职场关系备忘录 想建立良好的职场关系,距离不是问题。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吧: 1、弄清自己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职责,决定了你的立 场和处事方式。 2、相互尊重。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包 括尊重对方的隐私和劳动成果等等。 4、大局观念。与同事发生矛盾时,要站在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忍耐和包容。 5、保持距离。与领导、同事和客户都要保持适当距离,不搞小 团体。

专家对垃圾焚烧炉安全距离的质疑

2008年9月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08〕82号文件(颁布之日起执行)附件中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的技术要点6的部分内容引起了专家的质疑:“根据正常工况下产生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等)无组织排放源强计算的结果并适当考虑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提出合理的环境防护距离,作为项目与周围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控制间距,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新改扩建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米。” 在得知标准已经出台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心急如焚,连夜赶写了一份建议书递交给国家环保部污染控制司、科技标准司,建议书认为我国建设垃圾焚烧炉应当十分谨慎,它对附近(数百米内)居住的民众,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尤其在我国当前十分严峻的环境形势下,在许多垃圾填埋场附近出现了高发病区,300米的环境防护距离缺乏充分论证,是国内外从未见过的,风险太大。 在建议书中,赵章元还列举了三点自己担忧的理由: 1.生活垃圾焚烧排放的二噁英,不能只按照一般常规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方法计算和考虑环境防护距离。 2.国内外参考性的经验和教训。 3.推导出300米的环境安全距离数据缺乏代表性。 赵章元简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专家组成员 【访谈正文】

全球性的垃圾危机垃圾填埋和焚烧存在弊端 冯永锋:我这几年一直在关注垃圾问题,但关注得一直很肤浅。有两大问题我比较困惑,一是垃圾分类为什么难以推进,二是焚烧方案为何如此受追捧。 当前驱动焚烧有许多原因,我觉得有三个原因,一是很多城市觉得焚烧可以减少废物量,让它消亡了,就很简单。二是有很多焚烧炉的生产厂商,包括国内和国际的大厂商在推销他们的产品。第三,由于这两年所谓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的概念,给焚烧炉提供了很好的托辞。 我们今天想就重点就垃圾焚烧在中国的现状问题,来进行探讨。根据您的观察,现在国内开始建或者准备建焚烧炉的城市目前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赵章元:现在是处于全球性的垃圾危机之中,整个地球被垃圾覆盖了一层,每个国家都几十年了,我们国家是建国几十年,都填埋在一起,所以越积越厚。全球最大的垃圾场是从美国加州起、经夏威夷到日本,整个北太平洋,形成一座大垃圾山,有人说是“第七大洲”,面积超过欧洲的三分之一,厚度30米,全是垃圾组成的,整个太平洋那半拉都被污染了。你想它在盐水下常年浸泡,可想而知了。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均处在垃圾包围之中。典型的就是纽约那个大垃圾山,505英尺高,比自由女神像高过半头。当地每年有几百万加仑的污水往外放,受害的还是附近的老百姓。再就是意大利的纳普勒斯,他那个垃圾堆,由于当地的老百姓忍无可忍,结果把25万多吨垃圾就扔在公共交通大马路主干道上,市民游行一周,交通堵塞,小孩儿停课,最后出动交通警察扫垃圾,造成了社会很大的不安宁。 中国现在也一样,重庆南岸区长生镇垃圾场2004年民众13次拦截垃圾车,不让走,说我们忍受不了臭味了,造成4000吨垃圾就堵在路上了,当地警察、公安出面,交通堵塞,造成了社会不安宁。像我们北京有没有呢?最近大家都知道,北京三个最大的垃圾填埋场阿苏卫、六里屯、高安屯当地居民先后多次出来拦截垃圾车,少则数百人,多则两千余人,有的是公开上街争论,有的是到国家环保总局门口围拢起来,高安屯是上街游行,道路上不让通行。垃圾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社会不安宁,之所以说是垃圾危机,确实是没办法,现行政府管理是有点儿不太适应,没有跟上这个脚步,到底垃圾问题怎么发展,采取哪些措施?有点儿滞后了,所以民众来推动政府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讨论垃圾焚烧问题,我觉得政府搞垃圾焚烧是出自于好意,想要解决垃圾填埋的污染问题,但是它有两大弊病,第一,成本太昂贵,动不动就是多少亿。第二个大弊病就是它的污染问题,一直是一个悬案。我们开始是怀疑,能不能解决它的“二噁英”污染,一些项目承办单位多次表态说没问题,没有任何污染,我们一些政府官员也说没有任何污染,让大家放心,但是实际怎么样呢?大家并不放心,因为他有事实在后边摆着呢。 日本是世界上垃圾焚烧曾一度视为占上风的国家。据一些权威机构分析,日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大全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 1.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下列规定:220KV为3000mm;110KV为1500mm;25KV和35KV为1000mm;10KV及以下为700mm。 2.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其所携带的非绝缘工具、材料)与带电体之间须保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0mm,当受限制时不得小于600mm。 3.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 10KV及以上到110KV:不小于3000mm 220KV:不小于4000mm 330KV:不小于5000mm 500KV:不小于6000mm 4.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 5.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000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天桥及跨越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6.除专业人员外,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7.在电气化铁道区段使用架空索道或绞车时,应先做好调查研究,其钢丝绳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距离应大于5000mm,并有接地。 8.进行V型天窗作业应具备的距离条件: ①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间的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②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距下、上行电力机车受电弓瞬时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③距上、下行或由不同馈线供电的设备间的分段绝缘器其主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1.2m。 ④所有上、下行线间横向分段绝缘子串,爬电距离必须保证在1.2m及以上,污染严重的区段要达到1.6m。 9.隔离开头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330mm;隧道内支持结构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正常情况下为300mm以上。 10.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7000mm。 11.支柱在行人较多的地方接地线应埋入地下100mm。 12.《技规》中对接触线的高度有何规定: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小于5700mm(旧线改造不小于5330mm);在编组站、区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小于6200mm;站场和区间宜取一致;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不小于6330mm。(一般导高5700-6500,客专5300-5500;受电弓静态抬升5183-6683)13.我国货物列车最大装载高度为5300mm。 14.160km/h区段,接触网腕臂、非支接触线悬式绝缘子、非支接头线夹在直线处距离受电弓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1350mm。 15.接触网供电线距峭壁、挡土墙和岩石最小空气绝缘距离1000mm;接触网供电线不同相两线水平排列时,最小空气绝缘距离2400mm。 16.轻污区绝缘子泄漏距离规定为920mm。 17.对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m以上者,若使用沙土灭火时,可不停电;对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4m的燃着物体,用水或一般灭火器进行浇灭,接触网必须停电;对距接触网超过4m的燃着物体,用水烧灭,可以不停电。 18.横越停留列车时,严禁钻车,必须从车钩上、车门处越过或在停留车5m以外绕过,并要防止提开车钩,注意邻线来车。

小区环境心理学分析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景观设计 学院:建筑学院 姓名:申超 学号:201005806 指导老师:程麟

【摘要】应用环境心理学学科理论对居住小区进行调研、分析,解析户外环境与人群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层次之间人们行为模式的差异与联系,探寻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户外空间的需求,寻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心理需求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心理;年龄层次;行为模式;公共空间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近年来,景观设计项目中越来越重视对人的行为习惯与心理感受的考虑,“以人为本”成为首要设计思想。如何将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有效地应用在居住小区景观实践设计中的研究正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普罗旺世小区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研究,探寻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求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的方法。 1 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 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场所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一方面。应用最多的五条理论依次为:环境感知理论、私密性需求、领域性特征、个人空间尺度理论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 1.1 环境感知理论 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器官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感知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感知。人通过环境感知来感受和评价公共景观。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环境的感知又有所不同。 1.2 私密性需求 私密性即人们(个体或群体)设法控制自己对别人开放或封闭的程度。私密性包括四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是一种能动的过程,重要的是要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环境的设计是尽可能提供私密性调整的机制。所谓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考虑使用者的私密性,就是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使陌生人之间的接触平静和有效。 1.3 领域性特征 领域性指个体或团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物体。领域有三种类型:首属领域、次级领域和公共领域。其中的次级领域与我们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半私密空间较为相似。领域性行为有两个作用:认同感和安定、家的感觉。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秩序感和安全感。故在景观设计中应包括增进领域感和设计可防卫空间等多种设计手法。 1.4 个人空间尺度理论 个人空间是人们周围看不见的界限范围内的空间,主要指的是人际距离,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关。包括:亲密距离(范围为0~0.45m)、个人距离(0.45~1.20m)、社交距离(1.20~3.60m)和公共距离(3.6m以上)。在景观设计中主要给人提供不同空间功能下的舒适距离。 1.5 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 根据生物学的交叉圆理论,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相互交往的场所,即活动领

心理过程与安全(2020年)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心理过程与安全(2020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心理过程与安全(2020年) 在第一章已经概要的讲述了人的心理过程,是由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组成。在安全生产中研究人的心理过程是因为生产活动的实践为人的心理过程提供了动力源泉,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首先,人在生产活动中,从认识其各种表面现象,发展到认识其内在规律性,从而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某种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人的这些心理过程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生产实践的;其次,人在生产的实践中,又通过心理活动,反作用于所进行的生产活动,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企业高效、安全地进行生产;第三,人们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往往受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企业自身的条件不同,人们对安全生产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所不同,从而制约着人们对安全生产的心理过程的发展。这些均说明人的心理过程与企业安全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这就是研究人在企业安全生产

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现实意义的。 (一)感知觉与安全 认识过程,指人在反映客观事物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最简单的认识活动是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它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如光亮、颜色、气味、硬度等;在感觉的基础上,人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称为知觉。如机器的外观大小等。但是,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仅能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人们还需要利用感知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加工过程,以求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这就是思维。例如,人们为了安全生产、预防事故的发生,首先要对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予以感知,也就是要察觉危险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大脑进行信息处理,识别危险,并判断其可能的后果,才能对危险的预兆作出反应。因此,企业预防事故的水平首先取决于人们对危险的认识水平,人对危险的认识越深刻,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小。

作业安全距离

在日常项目建设、施工维修等各种作业中,考虑到设备设施、器具、人和周围环境、物质的安全关系,需要设置一个相对的安全距离,为方便查阅,我们从各处资料中,整理出了各式各样作业的安全距离,希望对大家有用。 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M,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M。 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 35kV—1.0m,l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米(介质压力0.4至0.8Mpa)和不小于6米(介质压力0.8至1.6Mpa);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1.2米;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米;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米;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5.高空作业防坠,应该是高于2米无防坠措施,才算高空作业。 6.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M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M,垂直方向都是5M。 7.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1.5米,并有指示牌。楼主这个1.5米也是安全距离吧。 8.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一) 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 9.消防安全通道3.5m,独头通道要在尽头设车场。 10.消防路上官桥高度5米。 11.公路与石油库安全距离40米。 12.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高度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13.瓶间距8米,最低不得小于5米。 14.石油库与工矿企业的安全距离:一、二、三、四、五级石油库分别为60、80、40、35、30米。

最全的安全距离图文解析

最全的安全距离图文解析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 (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

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4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主要依据: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1.0m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2.2m~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8.3.4.1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 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8.3.3.2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9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气瓶与燃具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8.7.2 软管与家用燃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2m,并不得有接口。《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10.2.8 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它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1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5.1

心理安全距离解析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一个和你不太熟悉的人渐渐地向你靠拢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压力非常大。同样,你渐渐靠拢一个和你不太熟悉的人时,对方也会突然后退几步。这个现象就是由于个人的安全领空——心理安全距离被侵犯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在距对方1.5米左右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强大的压力,他有时就会问你:“你有什么事吗?”当然这个距离有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安全距离,以保证自己领空不受侵犯。这是一种个体防御机制本能作用,保证自己不受侵扰的心理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能保护自己不受他人或其它动物侵害,是积极防御。 对这个距离的深入程度,会因双方的交情深度和交往程度而不同。比如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这个距离就会缩短,即使你侵犯了对方的安全距离,对方也很少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其实,心里安全距离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程度的距离段。比如:身体体表以皮肤为起点至人的一个中指长度左右的这段距离可以称为亲密距离。这段距离上接触的人大多都是夫妻、情人、亲密无间的朋友、亲情等之间,才会允许在这段距离之间接触。另一个距离段就是以亲密距离为起点,再向外延长大约1.3米左右的距离,总长度大约1.5米左右的个人空间,可以称为人际交往距离,在这个范围外围的谈话、交流会比较舒服,在熟悉的朋友圈之间的交往就是在这个距离外围,如果侵犯了这个距离,个体的安全感就会降低,并且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亲密距离之内的人之间的交往是允许有体表皮肤接触的(当然手之间的接触有所不同),而人际交往距离则一般不允许有皮肤接触,当过份逼近交往人时会把不安全感强烈地传递给对方,这样对方会有拒绝与你交往的感觉产生,会影响你们之间的交往。 当然,这个距离也不是绝对的。在拥挤嘈杂的公共汽车、电梯上,在人潮涌动的集市上这个距离会失去意义。这样的场合,你同别人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由自己的意志决定的。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假如你喜欢某小姐,却不好意思向她表白,就可以通过缩小你和她之间的距离,来表达你的爱慕之情。这样做等于向她表白:“我喜欢你!”而她也会理解这个意思,如她没有后退,你就可以认定她的意思为:“我也喜欢你!”假如她惊惶失措地向后退,你不必断定她不喜欢你,她也许是因为害羞,或没有思想准备。你完全可以另找机会,以比较礼貌的方法再试一试。如果在没有表白之前,你靠近她时总感觉到她有强烈拒绝你的压力感时,可能对方真的不喜欢你,那你就可能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才能得到这份爱情,也或许是途劳无功也说不定。

安全心理学感知觉测试

1.认知心理与安全 黑格尔曾经说过:你无法质疑知觉,因为你唯一拥有的工具便是知觉。感知觉是我们世界的第一步,人们会充分利用一切感官的知觉作用。在这一层次上,主要研究的是人的感知能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产品的各种属性。 1.1人的基本感知觉与生产的基本属性 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从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与人机感情交流相关的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远距离感觉、近距离感觉。远距离感觉包括视觉和听觉,它们提供位于身体以外具有一定距离处的事物的信息,对于人类的生存有重要意义,在各种感觉中得到最好的发展,近距离感觉提供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身体的有关信息,包括味觉、嗅觉和皮肤觉。皮肤觉又可细分为触觉、温度觉和痛觉。感觉作为人类接受外界信息的一种途径,不同的感觉为人类感知产品不同的属性提供了一个生物基础。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的产生不仅需要具体的客观对象,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过去经验、知识甚至还可以补偿部分感觉信息的缺欠。人们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产品自身的各种属性会对人的感觉器官产生刺激,从而使人知觉到产品的存在,当人接受的刺激符合人的需求时,人就会对该产品产生正性情绪,根据符合程度的不同从而产生兴趣、愉快等情绪。 由上图可见,影响产品影响人感情的属性很多,首先是外形和色彩,因为人类接收到的

信息80%来自于视觉,由于视觉对于人类的生存有重要意义,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视觉得到了最好的发展,仅仅凭借视觉的经验,人就可以迅速的判断产品出形状、色彩、材质甚至重量等基本属性的特征,“一目了然”这个成语非常恰当的描述出了视觉的信息量大、判断迅速这样一个特征,人们的情感往往是从视觉开始的。 1.1.1视觉疲劳的案例及测试题 由于路面亮度纵向均匀度不够易导致驾驶员视觉疲劳而引发事故 烟台市交警一大队辖区内的北马路路段,则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作为市区内的主干道之一,北马路路段道路两侧商业网点林立,夜间商铺大多开启霓虹灯招揽顾客,由于该道路本身路面照明水平相对较差,加之在霓虹灯的交相辉映下,很容易产生道路亮度不均匀,纵向路面亮带与暗带交替出现,导致驾驶员行车时出现“斑马效应”,无法正常观察路面状况,成为行车安全的一大隐患。据有关部门统计,路面亮度均匀度差异加之灯光照明水平较低且昏暗均匀的路段更易引发交通事故。(《烟台新闻—健康便民》) 会动的圈圈 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刚出生的婴儿既不能把握物体的远近和大小,也没有关于时间的概念。这些知觉是随着他们后天不断的生活实践才发展完善起来的。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家费棱格尔的研究,视知觉活动遵循的是简化原则,即按照刺激物的相近、相似或连续等特性将其组织为简洁完美结构的原则。这一原则有利于人们向外界搜集信息,因为它是这种搜集变得更加有效和省力,以致使有机体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认识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