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科普宣传网站系统设计文档_20120213_V1.0

地震科普宣传网站系统设计文档_20120213_V1.0

地震科普宣传网站系统设计文档_20120213_V1.0
地震科普宣传网站系统设计文档_20120213_V1.0

地震网后台系统设计文档

一、系统分析与设计

1.系统分析 (3)

1.1需求分析 (3)

2.系统设计 (3)

2.1.系统目标 (3)

2.2.系统功能结构 (4)

2.3.系统流程图 (4)

3功能概要说明及功能模块图 (5)

3.1.登录模块 (5)

3.2地震信息模块 (6)

3.3地震百科模块 (6)

3.4防震知识模块 (7)

3.5地震史话模块 (8)

3.6疑难问答模块 (8)

3.7用户管理模块 (9)

3.8站点管理员模块 (10)

4.数据流图 (11)

4.1站点管理员模块 (11)

4.2用户管理模块 (12)

4.3地震信息表 (13)

4.4问题信息表 (14)

4.4答案信息表 (15)

5.数据字典 (15)

5.1管理员信息表 (15)

5.2用户信息表 (15)

5.3地震信息表 (16)

5.4问题信息表 (16)

5.5答案信息表 (16)

5.6权限信息表 (16)

5.E-R图 (17)

二、系统详细设计 (19)

1.系统用例图 (19)

1.1用户和管理员管理用例图 (19)

1.2地震百科用例图 (20)

1.3地震信息用例图 (21)

1.4防震知识用例图 (22)

1.5地震史话用例图 (22)

1.5疑难问答用例图 (23)

2.系统主页面说明 (24)

2.1登录模块设计 (24)

2.2主界面设计 (24)

3.各功能子模块详细设计 (27)

3.1站点管理员管理界面 (27)

3.2用户管理界面 (29)

3.3地震信息管理模块 (30)

3.4疑难问答管理界面 (33)

4、系统详细设计图 (36)

4.1登录模块 (36)

4.2 站点管理员模块 (38)

4.3用户管理模块 (41)

4.4、地震信息模块 (44)

4.5、地震百科模块 (48)

4.6、防震知识模块 (51)

4.7、地震史话模块 (54)

4.8、疑难问答模块 (58)

三、参考文献 (64)

四、附录 (64)

一、系统分析与设计

1.系统分析

1.1需求分析

鉴于近年来地震灾害日益严重,引起了人们和政府的普遍重视。为此,本小组根据分析一般地震网站需求,建立地震科普宣传网站,尽可能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向广大民众及时提供各地的地震信息以及开展对地震各方面知识的宣传。该网站的目的是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地震,关注灾害,学会自救,学会救人,发扬爱心精神。

1.2可行性研究

现在每个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地震信息宣传网络,要想本网站系统从中脱颖而出,必须有其独特之处。

经济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

j2ee技术在当前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在企业级管理系统当面j2ee能够很好的完成需求所需的业务,结合此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使用非常适合的工具java web技术来实现此系统,包括后台与前台。

此系统使用java web技术来实现,通过使用现行技术非常成熟且流行的三大web 框架struts2.x,Hibernate3.0,Spring2.5的组合来实现web开发设计的通用4层模型,即Action层,Service层,DAO层,Domain层。SSH可以很好的构建系统的框架。

系统设计

2.系统设计

2.1.系统目标

本后台管理系统是根据中小型地震网的需求进行设计,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界面友好,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操作简单。信息查询灵活、快捷、数据存储安全。

·实现各种记录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功能。

·对用户输入的数据,系统进行严格的数据检查,尽可能排除人为错误。

·合理的分配权限,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2.2.系统功能结构

根据地震科普宣传网站系统的特点,可以将系统分为地震信息、地震百科、防震知识、地震史话、疑难解答、后台管理6个模块,其功能结构如下图2.2:

地震科普宣传网站系统

地震信息后台管理

疑难解答

地震史话

地震百科防震知识

地震快讯地

访

图2.2 系统功能结构图

2.3.系统流程图

地震网后台管理系统的系统流程图如下图2.2:

管理员登录

验证账号与权限

登录成功进入管理主界

根据权限判断管理版块

查看模块信息增加模块信息删除模块信息

修改模块信息退出系统

查看任何信息增加任何信息

修改任何信息

删除任何信息

超级管理员

普通管理员 图23系统流程图

3功能概要说明及功能模块图 3.1.登录模块

该模块是系统管理员进入系统的窗口。管理员要进入系统必须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否则会进入登录失败页面。

管理员登录进入登录界面是否通过验证进入管理界面

登录失败页面

返回

Y N

图3.1登录模块框架图

3.2地震信息模块

根据地震信息的相关定义,主要设计了地震快讯、地震专题、地震访谈、地震救援四个子模块,可以允许超级管理员和此模块管理员进行查看、增加、修改、删除地震信息。

(超级)

管理员

地震信息模块

地震快讯地震

专题

地震

访谈

地震

救援

查看地震快讯增

访

访

访

访

地震信

图3.2地震信息模块框架图

3.3地震百科模块

该模块包括地震知识、地震政策与法规、发表文章、世界奇异地震四个子模块,同样允许超级管理员和此模块管理员进行查看、增加、修改、删除地震百科的信息。地震百科模块框架如图3.3

(超级)

管理员

地震百科模块

地震知识地震政策

与法规

发表文

世界奇

异地震

查看地震知识增

地震百

图3.3地震百科模块框架图

3.4防震知识模块

该模块包括地震基本常识、避震救助方法、房屋抗震知识、震后生活指南、震后心理调节五个模块,同样允许超级管理员和此模块管理员进行查看、增加、修改、删除防震知识的信息。防震知识模块框架如图3.4

(超级)

管理员

防震知识模块

地震基本常识地震救助

方法

房屋抗

震知识

震后生

活指南

查看地震基本常识增

防震知

震后心

理调节

图3.4防震知识框架图

3.5地震史话模块

该模块包括典型地震、地震趣闻、地震史料三个子模块,同样允许超级管理员和此模块管理员进行查看、增加、修改、删除地震史话的信息。地震史话模块框架如图3.4

(超级)

管理员

地震史话

典型地

震地震趣闻

地震史

查看典型地震增

地震史

图3.5地震史话框架图

3.6疑难问答模块

该模块包括查看已回答问题,查看未回答问题,查看答案三个子模块,同样允许超级管理员和此模块管理员进行查看、作答、修改、删除的问题与答案信息。疑难问答模块框架如图3.4

(超级)管理员

疑难问答

查看已作答问题查看未作

答问题

查看答

看答案修

图3.6疑难问答模块框架图

3.7用户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查看用户信息,更新用户信息,删除用户信息和添加用户信息四个功能,同样允许超级管理员和此模块管理员进行查看、添加、修改、删除用户信息。用户管理模块框架如图3.4

(超级)

管理员

用户管理

查看用户信息添

图3.7用户管理框架图

3.8站点管理员模块

该模块包括查看管理员信息,更新管理员信息,删除管理员信息和添加管理员信息四个功能,同样允许超级管理员和此模块管理员进行查看、添加、修改、删除管理员,同时赋予权限。站点管理员模块框架如图3.4

超级管理

站点管理员

查看管理员信息添

图3.7站点管理员框架图

4.数据流图 4.1站点管理员模块

查看

管理员信息表

管理员信息添加、修改、删除

管理员信息

4.2用户管理模块

查看

用户表信息表

用户信息

添加、修改、删除

用户信息

查看

地震信息表

地震信息

添加、修改、删除

地震信息

查看

问题信息表

问题信息

添加、修改、删除

问题信息

查看

答案信息表

答案信息

添加、修改、删除

答案信息

5.数据字典

5.1管理员信息表

名字:admininfo 别名:

描述:储存所有有权限进入系统的管理员信息

定义:管理员信息表=系统分配ID+账号+密码+权限+邮箱 位置:管理员信息数据存储

5.2用户信息表

名字:userinfo 别名:

描述:储存所有注册用户的信息

定义:用户信息表=系统分配ID+用户名+密码+邮箱

位置:用户信息存储

5.3地震信息表

名字:earthquakeinfo

别名:

描述:储存地震信息的所有信息,包括地震信息,地震百科,防震知识,地震史话这四个模块的所有子菜单信息。

定义:地震信息表=系统分配ID+标题+作者+时间+来源+内容+子菜单归属+系统板块位置:地震信息数据库记录存储

5.4问题信息表

名字:questioninfo

别名:

描述:储存所有用户提出来的问题信息

定义:问题信息表=系统分配ID+提问者+内容+时间+邮箱+关键字+是否发布+是否回答位置:问题信息数据记录存储

5.5答案信息表

名字:answerinfo

别名:

描述:储存所有管理员回答的问题的答案信息

定义:答案信息表=系统分配ID+问题ID+回复者+时间+内容+发布

位置:请假员工登记信息数据记录存储

5.6权限信息表

名字:powermodulemapinfo

别名:

描述:储存管理员权限和对应管理版块的信息

定义:权限信息表=系统分配ID+权限+管理版块

位置:权限信息数据记录存储

5.E-R图

(超级)管理员

系统分配ID

账号密码权限邮箱

管理

用户信息

系统分配ID

用户名

密码

邮箱

地震信息

系统分配ID

标题时间来源内容

子菜单归属所属系统版块

问题信息

系统分配ID

提问者

内容

是否发布

回答与否

关键字邮箱

答案信息

系统分配ID

问题ID 回复者是否发布

内容时间权限信息

系统分配ID

管理版块

权限

二、系统详细设计

1.系统用例图

1.1用户和管理员管理用例图

(超级)管理员

用户管理

添加用户

删除用户

更新用户信息

添加管理员

删除管理员

更新管理员信息管理员管理

查看用户

查看管理员信息

管理员地震百科管理

添加地震定义

查看地震定义

添加地震政策与法规

查看地震政策与法规

添加发表文章

查看发表文章

添加世界奇异地震

查看世界奇异地震

查看地震百科信息

更新/删除

<>

<>

<>

<>

<>

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

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0号 《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代省长:郭庚茂 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3号)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地和场地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本办法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批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相关资料,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询提供便利。 第七条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纳入政府建设工程管理程序的其他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 第八条下列建设工程(具体项目见附件)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一)交通工程;(二)能源工程;(三)通讯工程;(四)公共设施工程;(五)特殊工程;(六)其他重要工程。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 第十条地震安全性评价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工程建设概算。 第十一条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不得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或者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第十二条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后,应当编制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建设单位应当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送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 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定,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审定未通过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必须重新评价,并承担所需费用。未经审定或者审定未通过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不得使用。 第十三条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依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 (二)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采用的资料和有关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全面; (三)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标准收取评价费用,不得扩大收费范围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向建设单位提出整改或者停工的建议。 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有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参与验收。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民房建设工作的指导和城乡结合部村(居)民建房的管

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宣传

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宣传 做到以下四点: 1)学习地震知识 ——学习地震知识可使你在地震时不害怕、不惊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了解家庭、学校和办公房所处的地质构造情况。 ——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办法。 ——注意身边自然界的异常现象。 ——不要听信和传播地震谣言。 (2)室内防震措施 ——高柜要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较高的家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最危险的是组合家具,可用角铁或结实的木条固定各部分,再和墙体连接,或干脆拆除。 ——固定底座带轮子的家具或物品,如钢琴等。 ——固定桌面上的贵重物品,如计算机等。 ——系紧或加固悬挂物,如灯具、挂钟镜框和厨房用品等。 ——取下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 ——卧室,尤其是老人或儿童的卧室,尽量少放家具和杂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 ——有条件的家庭,可设计一个室内避震空间。如重点加固一间居室或在床上增设结实的抗震框架等。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电、水、气阀门的位置,掌握正确的关闭方法。 ——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农药、有毒物品放在屋内。 (3)室外防震措施 ——正门、楼道、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选择疏散避震的安全场地。场地应就近、宽敞,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砖墙、路灯和变压器。——发布临震预报的地区,应按政府安排,按指定地点修建临时防震棚。在外期间注意卫生,防火,储备饮用水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 (4)准备一个防震包 ——防震包应足够结实,内装食品、水、急救药品等基本生活用品。因为是备用应急,所以应按保质期及时更换食品和水。另外,还应准备小铁铲、钳子、改锥等工具,可以在你自救或救人时发挥作用,准备一哨子,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你被埋地点。 30年前的7月28日凌晨,北方工业城市唐山瞬间剧烈颤抖,无数熟睡中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失去了生命,24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各种各样的奇异现象在地震前被发现,假如地震再次来临,这些现象能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么?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地震专家———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地震分会会长何永年研究员。震前的神秘现象 1976年7月中旬,唐山街头卖鲜鱼的人突然增多。据打鱼人说:7月20日前后,离唐山不远的沿海渔场,梭鱼、鲶鱼、鲈板鱼纷纷上浮、翻白,鱼儿像是疯了一般,渔人们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运气。 7月25日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船员们惊奇地发现,油轮四周海面上的空气咝咝作响,一大群深绿色翅膀的蜻蜓飞来,栖在船窗、桅杆、灯和船舷上,密匝匝一片。不久,油轮上出现了更大的骚动,一大群蝴蝶、蝗虫、蝉、麻雀以及不知名的小鸟也飞来了,“长湖”号油轮几乎成了避难的诺亚方舟。 七月下旬起,距唐山较近的蔡家堡至大神堂海域,渔民们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从来是碧蓝的海水,一夜之间变成了土黄色。唐山附近的一些村子里,池塘的水忽然莫名其妙地干了,有的池塘却又腾起水柱。 地震的前夜,神秘现象更是到了最高潮。唐山林西矿区,飘来了一股淡黄色的散发着硫磺味的“臭雾”。在通县,有人发现一支卸下的20瓦日光灯管闪闪发光。昌黎县虹桥公社马铁庄大队的李会成看见邻居家的二百多只鸽子突然倾巢而出,盘旋着久久不肯下落。7月28日凌晨,抚宁县大山头养貂场的张春柱被貂的叫声惊醒,全场415只貂,在笼里乱蹦乱撞,惊恐万分。 科学解释尚不完善 这些前兆的出现确实和地震有着密切联系,有些现象的成因还不能非常确切地解释,但基本的原理说得通。”何永年解释说,地震前的物理异常可分为人可感知的宏观异常和只有仪器可以探测的微观异常。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我们都知道,地震同刮风、下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客观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也在不断增强。 一旦真的遇到了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能惊慌,不要盲动。根据感觉判断地震是大、是小,是近震,还是远震。一般近震是先上下颠动,后左右晃动,而远震是只有前后左右的晃动感。如果是小震或者远震,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屋基本都具备抗震能力,大可不必慌乱。 其次,要采取正确的躲避地震方法。 在家怎样避震: 安全提示: 1、先躲后跑,不要先跑; 2、往牢固地方躲(床下、开间小的地方,有支撑的地方;) 3、来得及的话先开门,关煤气、电源等。 避震时,要根据地震时你所处的位置,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要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它的旁边,如:桌、床等,也可以赶快跑到开间较小、有支撑的房间去,如:厨房、卫生间等。 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 在避震时,要爬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卷曲起来。要注意保护头部和颈部,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顶在头上,闭上眼睛,防止异物伤害。 三、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安全提示: 1、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2、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离; 3、如果遇到拥挤,解开领扣,双手交叉胸前,护住胸口。 大震发生后,如果附近有应急避难场所,要在大人的引导下赶赴避难场所。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一般依托公园、绿地、操场、广场建设,里面具备突发应急事件应急的基本功能。比如,应急指挥、应急物资发放、应急棚宿、应急厕所等。 地震发生后,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不要急于拥向楼梯口,容易造成挤踏。 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不要急于打电话,以免线路拥挤,影响救灾指挥通讯。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报告编写要求 目录 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2.报告文字要求 3.报告图件要求 4.报告表格要求 5.符号及单位的使用 6.公式使用 7.术语使用 8.参考文献、资料、图件等的引用 Ⅱ报告编写内容与格式的要求 A.封面 B.扉页 C.目录 D.前言 1.技术思路 2.地震活动性 地震资料 区域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现代构造应力场 历史地震影响 近场小震活动 3.地震地质背景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区域地震区、带 近场和场区活动构造 4.地震烈度及地震动衰减关系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地震动衰减关系 5.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地震构造法 历史地震法 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6.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 潜在震源区划分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计算 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7.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场地条件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场地地震反应计算与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8.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或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与场地地震地质灾害有关的工程地震条件勘察 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9.结论和建议 地震环境评价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地震小区划 使用建议 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为配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的实施,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编写规范化,并且更加符合评审及工程使用的需要,特制定本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对工作规范《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规定的4个等级工程所进行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包括区域性地震区划)的最终报告的编写。 在编写最终报告时,其内容和格式必须符合本要求,不应增加或减少陈述的内容,但对于本要求没有包括而实际工作大纲要求进行的有关工作,可以增加相应的陈述内容。 本要求的章节条款顺序,是对最终报告的建议模式。实际报告章节安评。应在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实际工作大纲的要求和编写者的论证思路来编排。 2 报告文字要求 报告文字安排 2.1.1 叙述应条理清晰,行文流畅,章节安排符合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论证思路。 2.1.2 论述理论与方法时,如本次工作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引用其他研究者的已有成果,则论述应从简但必须给出相关的引用参考文献;如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本次工作提出的新成果,则应在正文中(或以附件形式)详细给出理论阐述或对方法的原理及工作步骤的论述,可能的情况下应与现行方法进行比较并给出比较的结论。 2.1.3 对本次工作所采用的数据或资料进行论述时,如系引用现有的数据或资料,本次工作未有任何新的改动和补充,则应直接给出引用内容及其出处;如数据或资料系本次工作新的研究结果,则应加以详述;如数据或资料系对现有数据进行了部分改动而得到的,则也应对改动情况和改动原因加以详述。 2.1.4 报告各部分内容应前后衔接,上下文相互引用时(尤其是图件、表格等)须保证查有出处。 2.1.5 报告中所用专有名称、地名、人名等,必须保证上下文的一致性。 文字印刷质量以清晰为标准,报告全文排版风格应一致。 报告中不应出现错字。 3 报告图件要求 报告中图件只对文字的表述起补充和提示作用,不可替代文字说明;凡文字说明不可取代图件表示的地方,必须给出相关图件。 图件必须插放在报告文字引用处的下方或紧接一页,但幅面大于报告文本页面数倍的大型图件,可以附件的形式进行引用(不编排图件引用编号),并可将图件按附件形式置于报告尾部或独立于报告本体。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讲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地震实验报告 姓名:沈 班级:班 学号: 时间: 2015年05月 指导老师:张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一: 1、浅层地震装备的基本组成; 2、认识GEODE96浅层地震仪的主要结构,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方法; 3、地震波认识。 实验二: 1、掌握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仪器介绍 1、仪器简介 全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和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0Hz,使得采样间隔可以从20毫秒到16微秒。采样到的数据叠加到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它介质上。内置预触发器,每道有16K的内存。用硬件相关器对震源信号进行实时相关运算。Geo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如下图)

2、主要操作功能键及快捷键 注释: 1锁定与解锁;2清除界面;4检测噪声;7保存 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每个GEODE用数传线按规定串联,通过数传盒与笔记本电脑的USB口连 接。 2、每个GEODE接上12V电源。 3、开关接到与笔记本相连的第一个GEODE上。 4、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UP处。 5、采集控制程序,并按工作需要设置好各项参数,然后进行正常数据采集工作。 6、出采集控制程序之前,应将数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DOWN处。 7、卸下各连接线并清理整齐。 8、注意的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移动数传线与GEODE的连接头时,必须退出采集控制程序。另外Y型头上有红色标记的与GEODE的前12道相连接。而且采集控制软件运行的语言环境必须是英语(美国)。

地震科普知识70问

地震科普知识问 一、地震常识 、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答: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 、地震是什么? 答: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答: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倍。年日本大阪神户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颗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 、地震有几种类型? 答: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 、什么是构造地震? 答: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以上。 、什么是火山地震? 答: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左右。、什么是塌陷地震? 答: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

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什么是诱发地震? 答: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什么是人工地震? 答: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有哪些?是如何引起的? 答:火灾,由房屋倒塌、煤气泄漏和明火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什么是震级? 答: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震级小于级的地震为弱震;震级大于或等于级,小于或等于级的地震为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级小于级的地震为中强震;等于或大于级的地震为强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级的地震为巨大地震。 、什么是烈度?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答: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们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只一个,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破坏大;反之烈度低,破坏小。 、什么是震源? 答:地壳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什么是震中? 答:从震源向上垂直对应地面的地方。 、什么是震中距? 答:从地面上任一点到达震中的距离。 、什么是地震波?分为哪几种? 答:当地壳内岩石产生断裂发生地震时,有一部分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称为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横波和面波。 、地震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从震原发出的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师宗县龙庆民族中学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汇报 深入持久地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全校师生员工防震减灾意识和素质、实现有效减灾、保护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满足我校师生员工现实需求和期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做到了思想统一、组织健全、措施得力、保障到位,切实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列入我校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曲靖市市地震局、教育局联合所发文件(曲教联【2011】1号文件),我校根据自身科普特色的实际情况,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进行责任分解,形成了校长决策,分管牵头,组织实施,班主任老师落实的机制,制定了方案,使得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宣传先导,课堂普及,打造阵地,凸显活动”的创建思路,不断实施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宣传先导,营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就启动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创建工作,首先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在这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了“四会”,即行政办公会、全体教师会、全体班主任会、全体学生会,通过这四个会议进行各个层面的宣传动员。二是利用校园载体宣

传。即:宣传橱窗、黑板报、周末放假讲话等宣传平台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比如:今年3月份出了一期《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5月份在“5.12”活动期间分别出了一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的国旗下讲话,通过这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组织发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声像资料。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防震避震常识》、《防震避震常识挂图》、《地震科普知识和地震紧急避险常识》等声像资料及时师生员工手中,做到家喻户晓。 (二)课堂普及,让学生人人受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注意发挥课堂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让学生受到深入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这方面我们安排了“五种”课堂,一是专门安排地理老师对初一、初二各班级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课,每月1节,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二是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下雨天体育活动不能进行,我们就利用学校电视网组织学生在电教室观看科普教育片,其中我们有意识地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让学生观看,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受教育。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记录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地震实验报告 姓名:沈 班级:班 学号: 时间: 2015年05月 指导老师:张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一: 1、浅层地震装备的基本组成; 2、认识GEODE96浅层地震仪的主要结构,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方法; 3、地震波认识。 实验二: 1、掌握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仪器介绍 1、仪器简介 全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和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0Hz,使得采样间隔可以从20毫秒到16微秒。采样到的数据叠加到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它介质上。内置预触发器,每道有16K的内存。用硬件相关器对震源信号进行实时相关运算。Geo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如下图)

2、主要操作功能键及快捷键 注释: 1锁定与解锁;2清除界面;4检测噪声;7保存 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每个GEODE用数传线按规定串联,通过数传盒与笔记本电脑的USB 口连接。 2、每个GEODE接上12V电源。 3、开关接到与笔记本相连的第一个GEODE上。 4、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UP处。 5、采集控制程序,并按工作需要设置好各项参数,然后进行正常数据采集工作。 6、出采集控制程序之前,应将数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DOWN处。 7、卸下各连接线并清理整齐。 8、注意的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移动数传线与GEODE的连接头时,必须退出采集控制程序。另外Y型头上有红色标记的与GEODE的前12道相连接。而且采集控制软件运行的语言环境必须是英语(美国)。

地震科普知识的资料

地震科普知识的资料

地震科普知识的资料 关于地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要发生地震500多万次,其中只有5万多次左右人们能感觉得到,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造成破坏,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我们该怎样面对地震?下面我们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第一部分地震基础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 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 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呢?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使岩浆冲击地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火山地震影响范围比较小,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比如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者矿山采空区的塌陷,都会引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一般破坏程度不大。

度快,但比较弱,使人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横波传播速度略慢,但比较强,能造成巨大的摇晃,给地表建筑带来严重破坏。 地震的破坏程度,除跟震级的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的传播等因素有关。我们把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严重,烈度最高。从震中向四周扩散,烈度逐渐减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烈度区。 地震时,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个点叫震中。震源到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地面任意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地球上的地震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从世界震中分布图可以看出,全球地震分布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大陆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上。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从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可以知道,我国地震分布很广,全国约有20多条主要地震带。 第二部分地震宏观前兆现象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异常有微观异常和宏观异常。 微观异常如地形变、地电磁异常等,主要靠高精度科学仪器探测。 宏观异常指人们感官能感觉到的异常,主要有地下水异常、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实施 ...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中震发防[2005]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的行政许可行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局制定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五月十日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 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的行政许可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是指省级以上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依据工程建设单位的行政许可申请,对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组织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审定,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依据核准的行为。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有关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的申请与受理、审查与决定、监督检查等活动,应遵守本细则。 第四条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为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中国地震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地震局)。 第五条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第六条本项行政许可实行分级实施。 中国地震局负责附表一所列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 省级地震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除附表一以外的其他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附表一详情) 中国地震局负责全国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七条依法须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依据核准的,在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后,依据本细则的第六条规定,工程建设单位应向省级以上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提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申请。 工程建设单位可委托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提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申请。

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

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区地震局积极谋划,认真制定宣传活动方案,联合区教育、民政、人防办等部门组织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社会民众的避震救助能力,我局认真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不断提高我市人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新沂市第二十八届科普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为了做好防震减灾的宣传活动,协调各部门在活动周期间的具体分工和合作,共同做好本次科普周宣传活动,确保活动成效。5月13日我局专题召开宣传周工作会议,就本次活动周工作进行布置。 二、创新方法,广泛宣传 地震局干部职工全员出动,宣传周期间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月16日,我局会同市科普宣传领导小组在市体育场开展宣传周活动。展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板、发放防震减灾等材料,共发放XX余份。开展防震减灾现场咨询,解答群众提出的防震减灾知识疑问。 月17日在窑湾镇开展农村科普大集活动。对村民进行了地震科普知识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当地村民讲解了地震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等,并向村民们发放了《农村居民抗震常识》、《灾害防御科普》等。通过此次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切实增强了村民们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三、宣传气氛浓厚,普及效果显著。 这次防震减灾宣传科普活动,各部门、各乡镇、各企业积极筹划,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提高公众的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构筑和谐发展提供防震减灾保障,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 5月9日至15日为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做好今年“”及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提高人们在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能力,深入推进我县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县创建工作,结合创建工作目标,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第五章

第五章 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5.1 概述 该工程场地位于呼和浩特市南约9km 的八拜乡境内。地貌上是处于大青山冲洪积扇的边缘带上,呈北东—南西微倾,坡度2°左右,地面平坦,海拔高程在1047~1053m 。现今的地貌景观是大黑河冲积、湖积及大青山冲洪积的产物。地下水埋深在3~5m ,西北浅,东部深。 在工程场地进行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剪切波速测试及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等野外工作,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及剪切波速测试钻孔位置如图5.1所示。 图5.1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及地震钻孔位置示意图 5.2 地层岩性 根据地震钻孔资料和区测报告,工程场地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粗砂、细砂、砾砂(Q 4al+pl )和上更新统湖积粉质粘土、粉砂(Q 3l )组成。按照其岩土组成、成因和时代的不同自上而下简述如下:

图5.2 地震钻孔DZ1柱状图

图5.3 地震钻孔DZ2柱状图

al+pl):黄褐色,稍密,稍湿,土质均匀,分选好。 ①粉土(Q 4 al+pl):黄褐色,中密,稍湿—饱和,局部含有少量砾砂。 ②1粗砂、细砂(Q 4 al+pl):杂色,密实,湿。 ②2粗砂、砾砂(Q 4 l):灰绿色,可塑,湿,局部夹薄层粉砂。 ③粉质粘土(Q 3 l):深灰色,中湿,局部含有有机及炭质斑点,层理清楚,据水平 ④淤泥质土(Q 3 层理。 l):灰色,可塑,湿,切面光滑,有光泽,有层理。 ⑤粉质粘土(Q 3 l):灰色,密实,湿,局部颗粒粗,含矿物成分。 ⑥粉砂、细砂(Q 3 工程场地地震钻孔柱状图见图5.2、图5.3。 5.3 活动断裂探测 本次工程场地活动断裂探测选用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法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阻率方法,它集电剖面和电测深于一体,采用高密度布点,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数据量大,信息多,观测精度高,探测的深度灵活。在识别断层、破碎带等方面非常有效。 5.3.1 方法原理 高密度电法探测的物理前提是地下介质间的导电性差异。野外工作时,首先沿剖面按10m间距一次性布好多根电极,观测时,仪器可按照特定的装置方式接通电极,依次测量剖面上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视电阻率剖面,进行计算、处理、分析,便可获得地层中的电阻率分布情况,从而可以划分地层、圈闭异常等。 5.3.2 使用仪器 本次野外测试采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WDJD-2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和WDZJ-1多路电极转换器所构成的WGMD-1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系统硬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①对50Hz工频干扰压制优于80dB;②输入阻抗:>50MΩ;③从电脉冲宽度:1~60秒,占空比为1:1;④转换电极数:60路;⑤绝缘性能:≥500MΩ;⑥最大工作电压:400V DC;⑦最大工作电流:2A DC。 5.3.3 测线布置及地质解释 如图5.1所示,在工程场地的东侧和南侧分别布设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P—P′和R—R′(表5.1),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得到了2条高密度电阻率法剖面及其地质解释剖面(图5.4、图5.5)。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宣传单 一、公众防震知识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1、学校的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的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3、公共场所的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4、户外的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5、遇到特殊危险时的自救方法 燃气泄露时:用湿毛巾后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昼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由捂住中、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卫东区行知小学

特殊观测系统在地震勘探的应用

特殊观测系统在地震勘探的应用 地震勘探是地质勘察的一种方法,关系到地质分析的效率和效益。地震勘探中的特殊观测系统,有利于提高地震勘探的水平,优化地震勘探在地质分析中的应用,落实特殊观测系统中的实践性,进而发挥特殊观测系统的优势。因此,本文通过对特殊观测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标签:特殊观测系统地震勘探炮点 地震勘探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增加了地质勘测的压力,引发了多项勘探问题。特殊观测系统在地震勘探中具有实践性的价值,加强地震勘探在野外环境中的控制力度,提高地震勘探的作业水平。特殊观测系统在地震勘探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益,完善地震勘探的环境,体现了特殊观测系统的积极性与控制性,强调地震勘探的准确度。 1地震勘探中特殊观测系统的原理与布置 特殊观测系统在地震勘探中的原理是:在矿区地震勘探的过程中,地震波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障碍物,不能保障地震勘测的质量。特殊观测法在地震勘探中,取代了传统的勘探方法,通过研究激发点得出地震勘探反射波的路径,记录相关的反射点,合理安排信息处理。 地震勘探中特殊观测系统的布置方法为:首先确定地震勘探的震源点,在震源处实行放炮激发,途中会经过需要勘探的障碍物,而障碍物的另一侧需要安置接收装置,便于获取地震勘探的数据资料;然后根据震源点和接收点的数据信息,得出相关的数据资料,利用特殊观测系统移动震源位置,比对数据后得出障碍物的信息;最后将震源位置与接收位置相互调换,重新安排特殊观测系统的应用,获得另一部分障碍物的信息,由此得出整个障碍物的信息,找准矿区勘探中的障碍物[1]。特殊观测系统在地震勘探中的布置方法,需要加强准确性的控制,保障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消除潜在的误差信息。 2地震勘探中特殊观测系统的设计 特殊观测系统的综合性强,需要根据地震勘探的方法进行设计,确保其符合地震勘探的需求[2]。特殊观测系统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主要是勘探地下障碍物的信息,得出障碍物的准确信息。特殊观测系统在地震勘探中,需要采取灵活修改的方式,合理安排修改,落实特殊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地震勘探中特殊观测系统比较常见的设计方式,如:(1)安排专业人员执行修测,按照地震勘探的方式,设计出灵活的特殊观测系统;(2)充分准备特殊观测系统应用中所需要的设备,促使系统设备能够满足实际设计的需求,避免出现发送或接收问题,还能保障炮点分配的准确性;(3)特殊观测系统中应该保障覆盖次数设计的准确性,尽量设计出高于正常值的次数,便于特殊观测系统应用的调节,辅助地震勘探能够准确的得出障碍物的信息,满足现代地震勘探的需求,表现特殊观测系统

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研究_伍忠良

第31卷第2期2011年03月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J OURNAL OF X I.AN UNI V ERSI T Y OF SCI E NCE AND TEC HNOLOGY V o.l31N o12 M ar12011 文章编号:1672-9315(2011)02-0194-04 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伍忠良1,马德堂2,沙志彬1 (1.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510760;2.长安大学地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海底地震仪(OBS)可以获取纵波、转换横波等多种有效的地震波信息。丰富的多波勘探信息对于弄清水合物内部速度结构、提高地层的分辨率具有重要意义。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为海底地震数据采集提供最佳的海底地震仪分布形态、分布间距等观测系统参数。本文中结合国外OBS在天然气水合物中的应用成果,采用射线追踪法,实现了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海底地震仪;观测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P315.61文献标志码:A 1发展现状与观测系统设计的意义 1992年欧盟成立的欧洲大陆边缘水合物储量预测技术委员会(HYDRATECH),于当年6~7月在挪威外海斯瓦尔巴特(STOREGGA)滑塌区(水深840~1150m),采用海底地震仪(OBS)进行了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二维地震和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使用的海底地震仪有法国地调局的M icr O bs,德国K.U.M.-Obs 以及海底高频检波器等设备,一共采集了2次。第1次于6月22日~7月3日,进行了三维地震与M-i c Obs的联合采集,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特定的目标体,使用了3@7矩阵排列,其排列间距为400m,如图1所示。第2次于7月7~20日,采用OBS进行了二维地震数据采集。OBS间距根据地质目的而呈现不等间距排列。调查资料为后续天然气水合物速度结构分析提供了较好的纵、横波研究资料[1]。 2001年英国BP公司在墨西哥湾雷马油田(ThunderH orse O ilF ield)采用OBS进行了三维地震联合采集,使用了80台G eoPr o OBS,组成了8@10OBS方阵,排列间距为400m,获得了良好的纵横波信息[2]。可见,无论是深海油气勘探,还是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尽管投放海底的OBS的个数有限,但通过合理安排OBS布设方式、排列间距、炮点及炮线间距,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纵横波及其转换波的有效信息。 2观测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这里主要采用射线追踪方法获得OBS能接收到的各类波的射线路径、旅行时、面元叠加次数等运动学参数,根据这些参数综合判定观测系统的优劣,继而选取最优的野外采集观测系统。射线追踪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求解初值问题的/打靶法0(Sa m bri d ge,Kennet,t1990)[3]、求解边值问题的/弯曲法0(Per-eyraet a,l1980)[4]和基于程函方程的波前法(V ida le,1990)[5]等。鉴于三维射线追踪方法耗时多,这里采用/二维拟三维0的方法,即在以往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水合物目标体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然后沿多个特定方向切取二维地质剖面,按野外采集的作业方式以及不同的OBS间距与分布形态,用/打靶法0进行二维射线追踪,再统计分析OBS分布区间内各类波特别是转换横波的面元叠加次数,据此判断OBS间距与分布形态的合理性,并确定最优的OBS的间距与分布形态,从而实现观测系统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收稿日期:2010-06-10 基金项目:国家/8630计划重大项目(2006AA09A202) 通讯作者:伍忠良(1967-),男,湖南安乡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勘察研究.

地震科普知识资料

地震科普知识资料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要发生地震500多万次,其中只有5万多次左右人们能感觉得到,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造成破坏,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我们该怎样面对地震?下面我们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第一部分地震基础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 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 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呢?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使岩浆冲击地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火山地震影响范围比较小,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比如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者矿山采空区的塌陷,都会引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一般破坏程度不大。 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这类地震大约占

到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而且振动的强度大,影响的范围广,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也就最大。 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这样的地震10到20次,不过大多数发生在海洋和荒芜人烟的地方。 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相差30多倍,也就是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将近1000个5级地震所产生的能力。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人们感觉到的振动是由于地震波传播造成的。 地震时,往往是先感到上下颠动,然后左右摇晃。这是由于地震波的特性引起的。地震波主要由纵波、横波等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但比较弱,使人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横波传播速度略慢,但比较强,能造成巨大的摇晃,给地表建筑带来严重破坏。 地震的破坏程度,除跟震级的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