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

二、社会心理学的本质属性

同物理、化学或生物、地理等科学学科一样,社会心理学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性的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充分表现在其研究的科学过程中,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过程,都是科学的,具有与其他科学学科同样的科学取向。而有所不同的,是它们的研究对象。

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是一种缓慢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本书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

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E.Ross)分别出版了取名为〈〈社会心理学〉〉的专著。因此,有不少心理学家以此将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24年,弗罗德.阿尔波特(F.Allport)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其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并注重在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正是社会心理学随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青春期的发展(30年代—60年代)

1930年前后,一批热心而杰出的学者,集结于社会心理学的旗帜之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库尔特-勒温被称为当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真正开创了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传统。

3.不断走向成熟(70年代—80年代)

70—80年代,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深度,以及研究成果应用的程度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经典的研究课题或领域,在此阶段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如归因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等。

80年代,环境心理学兴起,大大推进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应用。

4.不断发展(80年代——)

80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已经走向成熟,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代的社会心理学在继续发展着

四、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特色

1.重视对于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的研究。文化因素在我们的社会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是真正理解人的社会行为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2.研究的多元化和综合性。

3.对于情感研究的关注。在以往的研究中,情感方面的研究有所忽视,在未来的发展中,情感因素会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们的重视。

五、影响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

1.他人的特点和行为

人们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是与出现在人们社会情境中的他人密切相关的,他人的特点与行为,是引起人们相应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因素。

2.人们的认知过程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人们的认知过程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3.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

整个自然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对我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噪音、空气污染、过分拥挤等对我们的心境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4.社会行为发生的文化背景

人类的任何一种社会行为,都必然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应该充分考虑社会行为所发生的文化背景。

5.我们的生物及遗传因素

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与研究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多元性的研究理论与研究

第二章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三个步骤

1.知觉,社会认知活动是从对人的知觉开始的,这是我们认识他人的第一步;

2.判断和评价,在对他人有了一个初步的或者是感性的认识后,人们就会根据这些认识来对他人作出判断和评价;3.推论和解释,即行为归因。

二、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

认知者即社会认知的主体,认知者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知识和经验、自身的情绪状态以及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都会影响其社会认知。

2.被认知者因素

被认知者的许多特点,都会影响人们对他的认知和评价,影响人们的印象,例如被认知者的谈吐、服饰、表情、、行为方式等,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突出的线索会特别受到重视。

3.认知情境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这种社会认知情境,可以提供帮助认知者了解被认知者的线索。

三、印象形成的规则和方式

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1.评价的中心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基本上是从评价(好—坏)、力量(强—弱)、活动(积极—消极)这三个角度来描述对一个人的印象的,而“评价”又是印象形成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向度。

2.印象的一致性。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人们倾向于对其不同的特质形成较为一致的评价,也即我们倾向于将他人视为某种“内部一致”的人。

3.核心特性的作用。构成印象的各种信息资料,在实际的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其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特性便被称为核心特性。阿希通过实验发现“热情”和“冷淡”是影响印象形成的核心特征。

印象形成的方式:

1.平均模式。这种模式表明,人们一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的。

2.累加模式。这种模式认为,人们在根据部分信息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时,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整体得分越高,整体印象也就越好。

3.加权平均模式。这种模式认为,人们是将所有特性加以平均,同时对于较重要的特性给予较大的权数。如形成对某科学家的印象时,可能对“智慧”的加权比“吸引力”要大。

四、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首因”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也即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指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2.近因效应。“近因”一般指后成因,也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3.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指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了好的印象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发现某人某些方面不好,就认为他什么都不好。如“爱屋及乌”、“以偏概全”、“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等。

4.投射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通俗地说就是“推己及人”或“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5.仁慈效应,也叫宽大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的特性进行评定时,好的评价常多于不好的评价。

6.刻板印象,也称类化原则。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五、几种主要的归因理论

1.海德的自然心理学观点

“自然心理学”即每个普通人都具有的对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

海德将个体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如环境、他人的影响和任务的难易等,若将行为的原因归之于此,则是外在归因或情境归因,人们就很难断定在类似情况下其行为是否会再度出现;另一种是个体自身的原因,如能力、动机、兴趣等,若将行为的原因归之于此,则是内在归因或特质归因,就会增加人们预测其行为在类似情况下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2.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着重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认为原因可由“内因—外因”和“稳定—不稳定”这两个向度任意组合而成。不同的归因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在我们形成期望或预言某人将来的行为时,稳定—不稳定向度非常重要;而在我们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时,内因—外因向度更有意义。

3.凯利的三维理论

剀利是归因理论方面的权威之一,他的理论称为“三维理论”或“三度理论”:

区别性信息: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因对象而异,若因对象而异,则区别性高,反之则低;

一贯性信息: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因时因地而异,若不随时、随地而异,则一贯性高,反之则低;

一致性信息:指行为者的行为与他人相比是否特殊,是否与众不同。相同则一致性高,不同则一致性低。

三种信息的组合不同,则导致行为的原因不同。

六、归因偏差分析

归因理论描述的是一种理论而又合乎逻辑的程序,实际上,人们有时候对行为原因的推测显得既不理性也不合逻辑。因此,有必要对存在着的一些归因偏差进行分析。

1.非动机性偏差,指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的归因误差。

2.动机性偏差,指由于某种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时出现的偏差。最常见的动机性偏差是自利偏差,是因人们维护自己自尊心的需要而产生的。

七、情绪与社会认知的相互影响

1.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情绪影响感受性。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感受性,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感受性;

情绪对知觉的影响。情绪状态会影响人们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的知觉。当个体正体验着积极的情绪时,他就会用赞同的眼光去知觉和评价这些刺激;

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情绪影响着记忆的信息范围,也影响着信息在记忆系统中的组织方式;

情绪对思维的影响。处于良好状态时的思维活跃而敏捷,条理清晰,推理严密,更有创造性。

2.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认知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图式或认知网络对情绪的影响;

评价和归因对情绪的影响;

言语对情绪的影响;

期望对情绪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态度

一、态度的特点

1.态度的社会性。态度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取的。就态度本身的内

容及其变化而言,充分体现了其所包含的社会特性。

2.态度的统合性。态度不是在其他心理过程(如感知、情感、意志)产生的初期形成的,而是在这些心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是这些心理过程整合的结果。

3.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一方面与个体的观念世界,尤其是其中的信仰和价值观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包含了相当大的经验成分,是在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直接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4.态度的媒介性。态度作为一种统合性的心理过程,是行为的一种准备阶段,是由心理构成转换成行为的中间环节或媒介。

5.态度的动力性。态度表现为一种激发的、始动的,以及协调的动力机能。

二、态度形成(或改变)的三阶段

1.模仿或服从阶段。态度形成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奖励或免于惩罚;态度改变是被迫的,也只是表面的改变。2.同化阶段。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态度形成的动机是同化者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因而采取一种与他人相同的态度和行为。

3.内化阶段。这一阶段,个体的内心已真正发生了变化,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打算,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和多元性。

2.家庭的影响

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及父母的影响,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而表现出来的。

3.同伴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朋友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个体会以同伴的态度、观点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保持一致。

4.团体的影响

每一个团体都有其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要求其团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因此,个体自身所参加的团体,

对其态度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

5.观察学习指通过对他人言行、态度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从而习得或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四、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和评价;

情感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喜欢和厌恶、尊敬和鄙视等;

意向(行为倾向)成分:指个体做出行为前的一种准备状态。

五、态度的功能

工具性、功利性功能:1.适应性的功能;2.自我防御的功能;

非工具性、功利性功能:3.价值表达的功能;4.认识和评价的功能;

六、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其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是内化的心理反映倾向,是行为的一种准备状态;

2.态度与行为之间又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3.态度与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分析:

1.由于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组成,它必然与行为有内在联系,对行为具有动机和驱动作用;2.由于态度有不同的层次,各个层次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不同;另外,还有一些因素、情境影响着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因此,态度与行为并非总是完全一致的。

七、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1.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认知和情感是否一致;态度形成是否以个体的直接经验、经历为基础的;态度是否是对特定事物、具体的、明确的。

2.行为反应方面的因素:单一行为与多重行为;暂时行为与长久行为。

3.态度主体自身的因素:利益、人格。

八、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1.说服者:专业性、可靠性、吸引力

2.传递的信息:信息的差异性、信息的情绪性、信息的组织性

3.被说服者:原有态度强度、心理免疫、人格特征

4.情境:预警、分心

说明:任何一个说服的过程,必须有一位信息的传播者——即说服者,他对某一问题有一定的看法,并力图说服他人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要做到这一点,说服者必须设计好一套“传递的信息”,即对传递的信息内容精心组织,对信息传递的方式精心安排,以说服他人相信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诱使和劝说他人放弃原有的态度和立场。同时,说服过程并不单纯是在传递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的,一定的客观情境也影响着说服的效果。另外,被说服者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说服的效果还受到被说服者本身特点的影响。

九、认知不协调理论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年首次提出来的。费斯汀格认为,认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说是某种特定的知识,他把对有关环境、他人及个人的行为、知识、观点、信念的总和,称之为认知结构,将认知结构中的基本单位称为认知因素,并且认为这些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协调、不协调、无关三种。费斯汀格认为,假如出现认知不协调,就会使个体产生心理上的不愉快和紧张感,而这种不愉快和紧张的感受,会使人形成一种压力,迫使其想方设法去减轻或解除不协调状况,使其认知达到平衡协调。

消除认知不协调的方法:1.改变某一认知因素,使其与其他因素之间不协调的关系趋于协调。2.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3.增加新的认知因素,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结构。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评价:

正面评价: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用范围广;从微观的认知领域跨越到了广大的社会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

负面评价:对协调与不协调本身的规定;具有模糊性。

第四章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1.优势反应强化说

优势反应强化说认为,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他的优势反应就会增强,这时会促进熟练活动并提高效率,但也会干扰非熟练活动并降低效率。

2.评价理论

优势反应强化说认为他人在场会提高动机水平,评价理论认为这一理论没有说明他人在场为什么会提高动机水平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能提高动机水平,并且认为他人在场不一定导致动机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评价理论进一步指出仅仅有观众在场还不足以解释社会促进或社会干扰作用,观众的评价才是形成这种作用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活动者正是以为他人正在对自己进行评价,于是动机水平提高,从而产生促进或干扰作用。

二、从众现象产生的心理

1.相信他人心理。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和实践经验总是有限的,因而他人往往成为我们所需要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般,我们对所面临的事物了解得越少,就越看重他人的意见,也越容易产生从众现象。

2.寻求安全心理。人生活在群体中,总希望能与他人关系融洽,不喜欢被群体视为越轨者。与群体保持一致能不担风险,获得安全感;而与群体作对则会导致内心冲突和不平衡,产生不安全感。

3.忠于集体心理。有时个人从众是为了实现集体的理想和目标,体现了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反映的是一种忠于集体的心理。

三、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1)群体的规模。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

(2)群体的一致性。群体中持不同意见的人越多越降低从众性,群体中一致性程度越高,个体越倾向于从众。(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其成员之间的依恋性及对群体规范和标准的从众倾向也越强,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

(4)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

2、个体因素

(1)知识经验。个体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

(2)个性特征。个人的智力、自信心、自尊心、社会赞誉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智力高、自信心强的人不容易从众,反之,智力低、性格软弱、有较高社会赞誉需要的人容易从众。

(3)性别差异。男女从众现象的差别很小。

3、刺激因素

(1)刺激物的清晰性。刺激物越模糊不清,人们越有可能以他人判断作为自己判断的参照系,越表现出从众行为。

(2)刺激物的内容。如果刺激物的内容是无关紧要的,不涉及原则问题的,人们较容易从众;而如果是涉及伦理、道德、政治等原则问题的,人们一般不容易丧失立场。

(3)文化差异。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从众程度存在差异。鼓励个性和独立的民族其成员更不容易从众。

四、比较从众和服从行为

同:服从和从众都是迫于压力而采取的相符行为。

异:(1)压力来源不同。服从的压力来源于外界的规范或权威的命令;从众的压力实际上来源于个体的内心,从众是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2)发生方式不同。服从是被迫发生的,带有强制性;从众是自发形成的,外界并没有强迫或命令个体必须服从。(3)造成的后果不同。不服从会使个体受到惩罚,同时也会引起社会或组织运转失调,无法维持正常的秩序;不从众只会引起个体内心的不安和失衡。

五、影响服从的因素

1.命令者的权威性2.服从者的道德水平3.服从者的人格特征4.情境的压力

六、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

1.侵犯的生物观

(1)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死本能是支配人的行为的本能之一,它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冲动,当它指向外时,就会成为对他人伤害、侵犯、攻击的动因,引发出人的侵犯行为。

(2)洛伦兹习性学观点:洛伦兹在观察动物伤害其他个体的基础上认为,不论以什么途径和方式,有机体内滋长的能量总得释放出来,因此侵犯是本能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战争就是人的侵犯本能发泄的结果。

(3)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观:认为大自然的自然选择会将有利于物种生存的行为方式保存和遗传下来,人类之所以有侵犯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该学派片面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受到诸多批驳。(4)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研究:研究了激素、遗传、染色体等对侵犯行为的作用。

2、挫折—侵犯假说

该假说认为侵犯主要是一种受挫折的后果。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

条件;二是挫折的产生,将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3、社会学习理论

这一学派强调个人后天生活经验的重要作用,认为侵犯行为和其他许多社会行为一样,主要是个人后天社会学习的结果。

(1)社会强化说。强化是指通过个体行为,或者是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对其行为本身所施加的影响。通过强化,可以使某种特定的社会行为增加或减少。实验表明,如果强化儿童粗鲁的行为,就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和侵犯行为。

(2)观察与模仿。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班杜拉认为,人类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侵犯行为主要也是通过这种观察和模仿而形成。如果儿童经常耳闻目睹各种侵犯现象,就可能学会各种侵犯行为。

七、对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1.宣泄说。即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侵犯性情感,就让他以某种方式把这种情感释放和表达出来,以达到消除其实际的侵犯性行为的目的。如通过参加和观看有关的文体活动,把自己所受伤害发泄到其它物方面等等;2.榜样说。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侵犯行为主要与观察和模仿等习得性经验有关。因此,要控制和预防侵犯行为,应当经常给学习者提供非侵犯性榜样。

3.惩罚说。对侵犯行为进行惩罚,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侵犯行为。无论是实际上被实施了惩罚或是预先了解到将可能受惩罚,都能使侵犯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4.置换说。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受到挫折,但又不能对引起挫折的来源施行攻击,于是便转移攻击目标,寻找替罪羊,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侵犯情感。置换虽然可以避免直接侵犯行为,但往往造成对无辜者的伤害。5.规范说。即利用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内化的各种社会道德规范来抑制个体的侵犯情感和行为,因此,儿童期道德品行的培养,在预防和消除人类的侵犯行为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八、对利他行为的促进

1.鼓励与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同情心是人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基础。

2.注重对儿童的教育。对于社会中利他行为的促进,应该重视对儿童助人和利他行为的培养。而在对儿童助人和利他行为的培养中,尤其应该注重模仿和家庭的教育力量,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

3.强化儿童的利他行为

4.有效的助人技能

5.注重社会舆论和宣传。对于利他行为的促进,是需要整个社会都大力协助和积极参与的,绝非社会心理学家单方面的事情。因此,应该注重社会舆论和宣传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和促进利他行为和助人为乐现象。

第五章社会认同

一、自我的结构

1.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者弗洛伊德的自我结构说

弗洛伊德在其潜意识观念的基础上,将人的自我结构分为“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伊底:也称“本我”,是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成分,包括了我们人类本性中原始的冲动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以快乐为原则。

自我:是从“伊底”中发展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或协调“伊底”的需要和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代表的是理性,以现实为原则。

超我:是主要通过父母的教养在童年早期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以良知和道德为原则。2.当代相互作用分析的创立者艾里克-伯恩的自我结果说

伯恩发展了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解释和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父母”、“儿童”、“成人”的自我结构学说:所谓的“父母”,是自我结构中记录下来的关于外部事件的集合,对于儿童来说,其外部事件多与父母有关,包括父母的言行举止、告诫或鼓励等。

所谓的“儿童”,是自我结构中对自己内部事件的记录,包括儿童的感知与体验。

所谓的“成人”,是在“儿童”的基础上,对由“父母”所代表的外界信息的加工,“成人”自我表现出来的是自立、成熟、客观、有自己的主见等等。

二、自信的维护

自信,是对生活的热情;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因此,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心,而自信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维护的:

1.每个人的“自我形象”是由自己来控制的。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其自我形象的影响。认为自己的自我形象不好的人就会有自卑感,这深深地影响到个人自信心的建立。因此,为了保持你的自信心,就应

该充分认识到,是你自己在决定着你对自己的看法,是你自己在决定着你对待自己的态度。

2.不要让别人来设定你自己的生活标准。为了保持或建立自信,应该自己为自己设立生活的标准,或者对自己生活的标准进行认真的思考,选择符号我们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不受他人左右。

3.认识和调整不现实的生活目标。

4.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

5.看到你自己的长处和力量。

6.努力提高与发展自己。

7.积极乐观地与人相处。

三、性别认同的理论和解释

性与性别是我们的基本分类,也是我们最基本的社会认同。关于儿童的性别认同,有以下几种解释:1.精神分析的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对于性别的认同,主要是由于对于自己同性父母的“自居作用”,即儿童通过想象、模仿将自己置身于其同性父母的地位,以他们自居,模仿他们的行为。

2.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强调儿童性别认同中的认知因素和所起的作用,认为性别的认同主要来自于儿童认知的发展。儿童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性别特点和差异并进行自我归类的。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性别认同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而实现的。儿童观察父母的行为并作出与自己相同性别父母的相符行为,他们是在行为不断得到强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性别的认同的。

四、社会化的内涵

1.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即使自己的行为表现符合所属的社会文化的规范。因此,社会化包含了对于社会规范以及对于社会价值和社会态度的学习。

2.人的生物基础,人的社会化和适应,都将有赖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而人类社会功能的根基,是人的生物学特征。

3.人的心理基础,人的心理是人类整体的最为突出的特征。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变化最大的也是人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的发展。

五、社会化的过程理论

1.弗洛伊德与“心理性欲发展”

心理性力,被弗洛伊德定义为“里比多”,主要表现在婴幼儿以口部活动为主的求乐活动中。弗洛伊德以心理性力的发展及其表现,为考察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指标,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4个阶段:口唇期(0—8个月)、肛门期(8个月—4岁)、性器期(3—7岁)、性潜伏期(5—12岁),并区分了各阶段的行为与心理特征。

2.荣格与“人的后半生”

弗洛伊德的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很少涉及到人成熟期以后的发展。荣格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继承和发展者,首先将对于自身发展的研究,推进到了整个生命全程。荣格将人生发展分为4个阶段,也分析了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

童年(1—20岁):这是一个从内外经验的混沌状态中去领悟意识的时期;

青年(20—40岁):这是一个发展自我和积累经验的时期;

成年(40—60岁):这一阶段会遇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摇摆和矛盾;

老年(60岁以后):这一阶段将会遇到如何关注生命及其意义,以及如何面对死亡。

3.艾里克森与“心理社会发展”

艾里克森是精神分析理论在新的阶段的发展与推动者,他强调社会环境或社会文化对人发展的影响,并且认为在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面临相应主要的问题或矛盾,以此特殊的矛盾为依据,艾里克森提出了著名的人生八阶段论:

乳儿期:基本的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自主与羞怯学前期:主动性与内疚感学龄儿童期:勤奋与自卑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成年早期:亲密感与孤独感成年中期:创造性与失落感成年晚期:自我完善与人生绝望

4.皮亚杰与“儿童认知发展”

人的社会化发展与人的认知发展是相互关联的,皮亚杰对此做了经典的研究。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4

个重要的阶段:“感觉运算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半)、“具体运算阶段”(7岁半—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岁—成年),每一个阶段都有适合于该阶段儿童的学习任务,因此应按儿童阶段发展的规律促进儿童的发展。

5.科尔伯格与“儿童道德发展”

科尔伯格从道德发展来考察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的发展:在这一水平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不是以真正的内在标准为基础,而是依赖于外部的控制。

习俗化水平的发展:这一水平的儿童具有内化了的道德判断,不再只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来评价事物,而是能够考虑到社会或大多数人的利益。

后习俗道德水平的发展:这一阶段,好与坏的标准不仅仅考虑社会的准则,而是发自于内在的良心或人类善良的本性。

六、社会化过程对我们的启发

1.生命全程观。不仅强调了社会化发展的纵向全程,而且突出了其中的质的变化。

2.整体发展观。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的情感发展、个性发展以及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等是相互联系的。3.发展意味着变化。社会化的过程是发展变化着的,当这种变化来临的时候,我们要作出某种特殊的行为反应。4.变化之中的阶段。社会化的过程不是变化无常的,而是在变化中呈现着阶段性,每一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任务。

5.让儿童拥有童年。儿童期有儿童期的特点,儿童的社会化也是逐渐发展的过程,如果人为地改变这种过程,就可能“拔苗助长”,我们应该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六章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功能

个体性功能:1.传递功能:传递信息;2.保健功能:沟通情感;3.协调功能:协调情感与行为;

社会性功能:4.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5.增强群体合力和凝聚力。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

1.人际交往是一种内在需要。每个人都有一种亲近、接近他人的亲和动机;人际交往也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自身的一种重要手段。

2.人际交往与自我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说,人际交往过程是个体借助于交往来认识或证实自己,从而表现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过程。

3.人际交往与自我完善。人际交往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都是在这种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

三、人际交往的工具

人际交往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才能进行,符号系统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

1.语言符号系统与语言交往。语言符号系统是人际交往的最重要的工具,是其他交往工具所无法代替的。语言的交际功能既体现在交流思想上也体现在交流感情上。

2.非语言交往的手段。非语言交往一般指个体运用动作、表情、体态、语调等方式进行的交往活动。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只有借助于非语言符号系统才能更好地完成交往活动,因此,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人际交往的必要形式。

四、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主要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交流感情、互通消息的过程。信息沟通是人际

信息沟通的要素:信源、信息、信道、信息接受者

信息沟通的一般模式:

信源(信息发出者):选择有意义的信息,准备发出;

编码:对信息的组织,编码后的信息称为“信号”,容易被他人接受、理解;

信道(通道):指传递信息的方式;

译码:指信息的接受者用自己的认知模式对信息进行解释和接受;

信息接受者:评价、反馈信息。

五、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单方相识阶段。单方相识阶段的人际关系,实际上只包含交往双方一些简单的接触,只是交往的一方单方面了解另一方,尚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

2.表面性接触阶段。这一水平的人际关系,双方涉入与投入的程度都很低,实际上都是以相应的角色在进行交往。

3.亲密性接触阶段。这一阶段上人际关系的发展,主要是由于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其基本态度、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以及其个性品质、相互接受程度等因素所促成的,因此会产生强烈的感情联系。

六、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因素

1.邻近性。邻近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由于居处相邻,或者是由于工作和活动等空间距离上的邻近,彼此之间可以增加相互吸引,有助于建立和促进相互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同学、同事、邻里之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

2.交往频率。交往频率指人们相互接触的次数的多少,一般说来,交往的频率越大,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因为交往频率的高低,对交往双方是否产生共同经验,是否产生共同理想,以及其相互之间的了解程度和情感体验的深度等,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3.相似性。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交往双方如果有较多类似的地方,则相互之间的吸引就容易发生,同时也就会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发展。相似性包括交往双方的年龄、性别、地位、职业、观点、态度、行为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是否具有共同的特点。

4.互补行为。互补性指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人,可以在活动中相互吸引的关系。它是以双方都得到满足为前提的。正是有了互补性,社会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

5.容貌与仪表。在人际交往之初,人们易为对方的容貌、仪表所吸引,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漂亮的人更易被人喜欢,更容易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发展。

6.能力与吸引力。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内在品质如能力和智慧等,其吸引力的强度比外在的容貌、体态更为强烈。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非常有才能的人会被别人看作是一种威胁,因此并不受周围的人欢迎。

7.人格品性和吸引力。个人的品质和品性,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中非常重要。因此,要想维持和提高自己的持久吸引力,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是关键。

七、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1.贝尔斯测量法2.社会测量法3.社会测量矩阵4.社会测量图示

第七章团体心理

一、团体的基本特点

团体不同于人群,人群是个体的无序聚合,而团体是个体的有机组合。

1.团体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社会心理特点

2.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

3.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4.有调节行为的规范

5.成员之间心理相容程度比较高

二、团体的功能

团体是社会的基本功能单位,团体的功能既是其自身存在的必要条件,又是社会对团体的要求。团体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功能。团体的组织功能,主要表现在承担社会分工和组织指挥成员活动两个方面。

2.激励功能。团体是个体活动的舞台和场所,能够给个体提供施展才能、实现自己抱负和人生价值的机会,因而也就使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3.协调功能。团体是个体的有机组合,能够协调团体成员的人际关系,促进团体成员人际关系的发展。4.教育功能。由于人的社会化、人的发展都是终身的过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团体是个体终身接受教育的学校。一方面,团体可以给成员进行有关规范和制度的教育;另一方面,团体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另外,团体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它的纪律、规范、舆论都会激励其成员奋发向上,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责任感、荣誉感等等。

三、影响团体吸引力的因素

1.团体的领导。团体领导或领导班子的特点,主要领导者的作风和领导方式,以及领导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团体的吸引力。如果领导和领导班子齐心协力,而团体主要领导人又有较高的威信,则团体对成员就会有较强的吸引力;另外,民主性的领导方式,能够提高团体的吸引力,领导班子成员素质高,能够增强团体吸引力。

2.团体的外部压力。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来自团体外部的压力,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显著地提高团体的吸引力。但是,和消极性的压力相比,积极性的压力会产生较高的吸引力,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维

持较长的时间。

3.团体活动的定向。团体活动既可以集体定向(指团体成员所承担的任务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目标体系),也可以个体定向(指团体成员所承担的任务联系不大或彼此孤立)。一般来说,集体定向有利于团体吸引力的提高。4.团体成员的集体意识。指团体成员对团体的态度和接受与认同的程度,包括对团体的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以及作为团体成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果团体成员的集体意识越强,该团体的吸引力量就越大。

5.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如团体的规模、团体的气氛、团体的社会地位,以及团体成员的个性特征、知识水平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团体的吸引力。

四、提高团体吸引力的途径

搞好领导班子建设,施行民主领导

适当组织合作与竞争

实现目标管理

提高团体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重视情感激励

强化团体规范

组织团体活动

利用外部影响

五、集体意识的形成

1.参与团体活动。

2.教育引导,提高对个体与团体关系的认识。

3.制定集体主义的行为准则。

4.建立良好的团体氛围。

5.发挥集体意识的能动作用

六、有效团体决策的效果

1.准确性高。团体决策是经过团体成员充分讨论作出的决定,综合了各方面的长处,相对而言,作出的决定准确性比较高。

2.富于创造性。经过团体讨论作出的决策,集中了各种意见的精华,既具有创造性,也具有可行性。

3.团体成员能了解决策的依据和意义。经过团体成员充分讨论后的决策,团体成员就会充分了解决策的依据和意义,这不仅可以提高团体成员对决策的确信程度,增强执行的自觉性,而且能够激发团体成员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4.有利于激发团体成员的创造动机。团体决策给团体成员提供了显露才华、发表意见的机会,满足了成员自尊的需要,提高了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动机。

5.有利于增强团体的吸引力。团体成员在参与决策、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更能够使他们在共同的目标下统一起来,因而可以促进团体吸引力的提高。

七、影响领导的主要因素

1.领导者本身的特点。领导者本身的特点是影响领导行为的首要因素,包括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社会心理条件和身心条件,如领导者的资历、品格、能力、知识以及与被领导者的关系等。

2.被领导者的特点。有效的领导行为必须符号被领导者的特点,要考虑被领导者教育程度和知识经验的差异、成就动机等方面的特点。

3.团体内外的环境。团体内外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是制约领导行为的客观条件,领导者只有考虑并依据团体内外环境进行活动,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八、领导者应具有的素质

领导者素质主要是指担任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领导者素质对团体的发展及提高团体的吸引力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研究表明领导者的素质应包括德、识、才、学几个方面:

1.领导者的“德”。领导者的德主要表现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情操。

2.领导者的“识”。领导者的识主要表现在其胆识和远见方面,有识才能高瞻远瞩,才能勇于开拓。

3.领导者的“才”。领导者的才主要指领导者的能力和才能,这是领导者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领导者应该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创新能力等。

4.领导者的“学”。领导者的学主要表现在领导者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方面,领导者应具备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领导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第八章社会心理学中的人与社会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归因问题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 A.结构过程 B.个体过程 C.人际过程 D.团体过程 2.认为人类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心理学家是【】 A.麦独孤 B.冯特 C.弗洛伊德 D.荣格 3.“我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对人类行为加以控制”,这句话反映了________的观点。 【】A.人本主义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主义理论 4.在理解行为的途径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比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更强调【】 A.心理状态 B.人格特质 C.行为预测 D.社会变量 5.强调个体的行为由其社会角色提供的理论是【】 A.角色理论 B.诱因理论 C.生物理论 D.认知理论 6.以下选项中不是学习理论的特点的是【】 A.强调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 B.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在环境 C.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 D.强调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7.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往往在大多数方面都被别人作较高的评价,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1

【】A.正性偏差 B.晕轮效应 C.整体印象 D.第一印象 8.“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 A.自我图式 B.自我概念 C.自我觉知 D.自我确认 9.以下选项中关于“自我检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B.故意低估自己的成就和贡献 C.为自己预期的失败事先准备理由 D.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检讨 10.我们常常认为毛泽东有魄力、有勇气、百折不挠,这实际上指的是一种【】 A.个人图式 B.团体图式 C.角色图式 D.自我图式 11.根据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进行归因,则李四是【】 A.内因 B.刺激物 C.行动者 D.环境背景 12.以下关于遗传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决定个体人格发展 B.环境提供发展空间 C.环境能改变遗传因素 D.遗传和环境互不干扰 13.Kelmen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是【】 A.服从——认同——内化 B.认同——服从——内化 C.内化——服从——认同 D.服从——内化——认同 14.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方面的因素的是【】 A.卷入程度 B.吸引力 C.可靠性 D.分散注意 15.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这是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团体冲突 B.社会学习 C.认知 D.心理动力 16.以下选项中属于态度的间接测量方法的是【】 2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历年题目汇总

自考2047社会心理学(二)历年真题汇总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 A.家庭环境 B.生物遗传 C.学校环境 D.社会情境 2.个体是通过微观环境来感知社会现象并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如:朋友、家庭、( ) A.学校 B.意识形态 C.社会制度 D.文化 3.人在某种情境中习得一定的行为,而当这种情境再现时,他会出现同样的行为。持这种观点的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理论 C.场理论 D.学习理论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监狱”实验属于( ) A.模拟研究 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5.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点 C.心理倾向 D.心理活动 6.通过记录皮肤电、心率或瞳孔收缩等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刺激的态度。这种研究态度的方法叫( ) A.生理记录法 B.行为观察法 C.假路线技术法 D.纸笔测验法 7.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是( ) A.倒U关系 B.U型关系 C.线性关系 D.反比关系 8.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 ) A.登门拜访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技术 9.弗斯汀格(L.Festinger,1957)提出的理论是( ) A.模仿理论 B.刺激反应论 C.归因理论 D.认知失调论 10.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 )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减少认知 D.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浙江省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绝密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社会心理学中 社会态度和态度的改变 所属的研究领域是 A.群体心理 B.环境心理 C.个体心理 D.人际交往 2.普通的他人对拥有特定角色的某人或某群体应该表现出来恰当行为的期望称为 A.角色 B.角色期望 C.规范 D.角色义务 3.一个人表达某种态度后赢得了周围人的尊敬二支持和喜欢,更好地适应了环境,这体现的是 态度的 A.调节功能 B.自我防卫功能 C.表达功能 D.知识功能 4.下面关于自我暴露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喜欢和自我暴露之间有性别差异 B.自我暴露速度越快越好 C.社会赞同会影响自我暴露 D.对一般人最适合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5.罗斯等人指出人们有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期望他人也以我们同样的方式 行动,这是一种 A.自我服务偏差 B.自我中心偏差 C.基本归因错误 D.显著性偏差

6.儿童常常模仿父母或者其他榜样人物的态度和行为,这是一种 A.顺从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7.在儿童教育方面,成人用温和的劝告进行循循善诱的说服比采取粗暴的二严厉威胁的二甚至 打骂的方法更容易引起儿童消极态度的转变,取得更好的效果,认知失调研究范式中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A.诱导服从范式 B.努力正当理由范式 C.不足阻碍范式 D.自由选择范式 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们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 被称为 A.优先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特征 D.新近效应 我们所拥有的关于我们是谁的有组织的一组观念和情感称之为 A.自我决定 B.自我觉察 C.自我概念 D.自尊 10.可以用来解释 枪击扳动了手指 的侵犯行为理论是 A.本能理论 B.控制源理论 C.挫折侵犯理论 D.诱因理论 11.著名的谢利夫自主运动范例用来研究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A.顺从 B.服从 C.偏离 D.遵从 12.处在团伙中的个体有时会跟随团伙表现出一些暴力行为,而这种行为在他单独时不会表现 出来,这种现象称之为 A.个体化 B.行为传染 C.去个体化 D.服从 13.日常生活中,人们购买东西时讨价还价所面临的冲突形式是 A.非零-总和型 B.零-总和型 C.接近-避免型 D.双重接近-避免型 14.个体关心的是如何使自己的得益以及其他人的得益都能达到最大限度,这类人可称为 A.竞争者 B.合作者 C.个人主义者 D.平均者 15.在工作群体中,群体成员为达到个人目标而彼此依赖于固定的稀缺资源,会干扰或阻碍其 他成员的努力,就会产生 A.顺序依赖性 B.交互依赖性 C.汇合依赖性 D.反向依赖性 16.从沟通与组织的关系上进行分类,可以把沟通分为 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B.上行沟通二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C.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D.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2018年4月自考00266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和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社会行为的主体是 A.人 B.社会 C.行动 D.物质 2.《被奴役的儿童》使用的方法是 A.生活史分析 B.文献法 C.跨文化研究法 D.观察法 3.同辈群体又称 A.同龄群体 B.大众群体 C.学校群体 D.邻里群体 4.一般社会化的核心是 A.政治社会化 B.经济社会化 C.道德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5.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始于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6.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指的是认 知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自我控制性 D.完形性 7.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这个现象是 A.假定作用 B.类化原则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8.总加量表法的发明人是 A.古德 B.李克特 C.苏西 D.塔南 9.规模小且互动性强的群体是 A.次属群体 B.首属群体 c.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10.将社会与戏剧舞台进行比较的学者是 A.米德 B.库利 C.戈夫曼 D.班杜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资料

自考 04265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S1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1、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社会和人的社会行为。在格尔登·阿尔波特的经典定义中,社会心理学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的研究 2、人之社会行为的起因:(随研究深入发展) ⑴他人的特点和行为;⑵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基本的认知过程;⑶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们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⑷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发生的文化背景;⑸与社会行为相关的生物和遗传因素 3、社会心理学内涵的综合理解或总结:“社会心理学主要侧重于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起因,研究和确定在社会情境中影响和制约我们的情感、思想、行为的各种因素” S2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1、心理学,德国学者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实验或科学的研究方法,一直被认为是当代心理学的最重要标志 2、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他们取名为《社会心理学》的专著。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弗罗德·阿尔波特于1924年出版了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专著,该书曾经被广泛作为美国各大学的教科书,深深影响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尤为关键的是,弗罗德·阿尔波特是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来展开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的;同时注重研究社会情境中个体的行为。 4、乔治·米德以符号与语言展开社会心理学研究;约翰·杜威立足于社会现实,提倡一种心理学的社会实践;墨菲最早研究人格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对社会和团体规范及人际关系的开拓性研究;巴特莱特对于记忆和思维所作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影响了社会认知的心理学研究;库尔特·勒温被称为当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倡导者,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奠基者;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弗利兹·海德,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提出者费斯廷格;合作与竞争理论的提出者达奥奇;归因理论的主要发展者哈洛德·凯利;旁观者效应的主要研究者达利 5、社会心理学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侧重发展倾向:其一是认知领域的发展,其二是应用方向的发展。认知倾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当代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仍然是关注于认知因素对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影响作用 6、社会心理学发展表现出来的特色:⑴重视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的研究⑵研究的多元化和综合性⑶对于情感研究的关注 7、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阶段:⑴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1879-1908)⑵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⑶青春期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60年代)⑷不断走向成熟(70-80年代)⑸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S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研究:观察是所有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概念心理学) 2、实验研究法: ⑴被系统操作的因素称为“自变量”,被研究的行为称为因变量(概念心理学) ⑵在社会心理学家进行实验研究,决定一个自变量是否影响某种行为变化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也是评价实验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①第一个条件时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②保持其他因素的持续稳定 3、相关研究法: ⑴实验法难以实施的原因:①是由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超出研究者所能控制的范围;②基于一些伦理方面的考虑 ⑵相关法的内涵:侧重于观察一个因素的变化,是否与另一个因素的变化相关。相关指数从-1.00到1.00,从0.00起到+-1,分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高 ⑶相关研究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资料和信息,并能同时对许多因素做出有关的分析与评价。缺点:往往不能说明因果关系 ⑷实验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两研究方法。

全国2015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标准试题

绝密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 写在答题纸上三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1.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 提出来的三A.麦独孤B .G 四奥尔波特 C . 费斯汀格 D.F 四奥尔波特 2. 在对他人的知觉中,最新获得的信息对形成他人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这是 在起作用三 A.新近效应B .优先效应C .慈悲效应 D.晕轮效应3. 是对自己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评价三A.自尊B . 自我C .自我认知 D.自我概念4. 每个人最重要二最核心的态度是A.自尊B . 自我概念C .自我 D.自我认知5. 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三 A.尊重B .人际吸引C .合作 D.助人行为6. 有关吸引的认知理论,主要就是 的对称理论三A. 海德B . 纽科姆C . 伯恩 D.扎琼克7. 与助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和回报规范三A.团体规范B .社会责任规范C . 社会伦理 D.社会习俗8.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是学习而来的,这种学习有两种机制,一是 ,二是模仿三A. 条件反射B . 联想C . 负强化 D. 强化) 页3共(页1第 题试)二(学理心会社 #74020

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4)

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4)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

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合作的协商理论:由考默利达和契科夫提出。按照这一理论,在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有着最大的期望结果、最小的期望结果和最可能的期望结果。个体或群体之所以合作是因为他们希望建立能产生最大期望结果的关系。最可能赢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浙江省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 真题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2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7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人际过程的是( ) A.态度改变 B.侵犯行为 C.组织行为 D.种族偏见 2.认为自卑感是推动人格发展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 A.阿德勒 B.冯特 C.弗洛伊德 D.荣格 3.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比心理学的社会心理

学更倾向于( ) A.实验 B.调查和参与观察 C.文献研究 D.历史比较 4.“人们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基础而决定采取何种行为”,这是________的观点。 ( ) A.角色理论 B.诱因理论 C.生物理论 D.认知理论 5.突出强调外部因素作用的社会心理学流派是( ) A.人本主义流派 B.行为主义流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结构主义流派 6.以下选项中不是学习理论的学习机制的是( ) A.强化 B.联结 C.模仿 D.聚焦 7.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通常采取的最简单的模型是( ) A.平均模型 B.加权平均模型 C.刻板印象模型 D.图式化模型 8.以下选项中属于个人知觉中的情绪线索的是( ) A.距离 B.身体姿势 C.悲伤 D.目光接触 9.“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是指( )

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资料

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资料 第一章社会学心理学概述 1.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2.杨国枢认为,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奢侈品阶段——心理学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调味品阶段——心理学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必需品阶段——心理学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 3.按照杨国枢的观点,当今心理学科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二是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社会,实验,认知也因此成为心理学的四个支柱,其他心理学分支是在这四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为什么要学社会心理学 1.人们对他认得认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二是从情境出发,知道对方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有什么样的反应。 2. 和等人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的五个维度是: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愉悦性,公正严谨性。我国王登峰,崔红等人提出的“大七”理论。 3.王登峰,崔红和杨国枢等以中国文化和语言为背景,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结构七因素:外向性:指个体活跃,合群,乐观;善良:指个体利他,诚信,重感情;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沉稳;才干:指个体坚决,坚韧,机敏;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4. . 等人发现,对现在的人而言,生活的意义不在于钱或者名声声响亮而在于四个方面有优势:一是能够自主,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决定,而不是由他人决定;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的决定或者他人交给的任务完成;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四是自尊对自己友情性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美国心理学家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系统科学。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沈德灿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常被分为三个领域:(一)个体过程,包括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二)人际过程,包括侵犯和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一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三)团体过程,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最有影响的三个学派精神分析是第一势力,行为主义是第二势力,人本主义是第三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宣布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包括两个部分: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其中前者研究心理的元素分析,后者是用历史分析法写成的心理学专著。 .古典精神分析最致命的弱点是它忽视了外在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而把人看成是一个可以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封闭体系。 3.阿德勒用补偿作用,权力意志,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等外部因素解释人格的成长与发展。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个体心理学。 4.荣格的主要贡献是无意识理论的发展,在他看来,无意识可以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的心理学被称为分析心理学。

2019年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

2019年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练习题 1. 目前通行的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主要是建构于什么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 B ) A. 精神分析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理解剖理论 D. 符号互动理论 2. 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其传统的研究方法是跨文化的:( B ) A. 问卷调查法 B. 现场研究法 C. 历史资料法 D. 实验室实验法 3.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现代社会科学,主要研究:( B ) A. 个人心理 B. 社会心理 C. 人类社会行为 D. 人类社会结构 4.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怀特的《街角社会》在收集资料时基本上采用的是:( D ) A. 访谈法 B. 文献档案法 C. 实验法 D. 观察法 5. 解决实验者倾向性的办法之一,是采取实验中的:( B ) A. 不问法 B. 双盲法 C. 单盲法 D. 暴露法 6. 第一个用“价值中立”概念来表达客观性原则的是:( A ) A. 迪尔凯姆 B. 帕森斯 C. 韦伯 D. 马克思 7. “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应是独立于研究者的:( B )

A. 经济地位 B. 价值立场 C. 家庭环境 D. 男女性别 8.社会心理学的三种主要的研究取向除了心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外,还有一种是:( C ) A. 政治学取向 B. 经济学取向 C. 文化人类学取向 D. 教育学取向 9.人格在心理学当中常指一个人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 D )A.人品特征 B.学习状态 C.道德情感 D.心理面貌 10.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经历的:( C ) A.家庭结构 B.人际关系 C.社会化进程 D.学校教育 11. 弗洛依德认为,在人的人格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伊列克缀情结和:( C ) A. 皮格马利翁情结 B. 马林诺夫斯基情结 C. 俄迪浦斯情结 D. 米尔格拉姆情结 12.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自我概念,一个是self,另一个是:( C ) A. I B. Me C. ego D. super-ego 13.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特征行为和思想的身心系统的:( A )A.动力组织 B.内在潜能 C.情感侧面 D.心理面貌 14.Self是个体有关自己的:( B ) A.客观经验 B.主观经验 C.具体思维 D.抽象思维 15.最早提出印象形成中的近因效应的是:( D ) A.阿希 B.戈夫曼 C. 林语堂 D.卢钦斯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2047社会心理学(二)试题和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不包括 A.社会认知 B.个体社会化 C.社会意识 D.社会态度 2.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三 A.观察 B.实验 C.思辨 D.归纳 3.团体从表面一致的压力阻碍了不同意见的发表,使得团体不能对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和分析的现象是 A.群体压力 B.小群体意识 C.群体决策 D.群体影响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 监狱”实验属于 A.模拟研究 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5.在 条件下人们会使用威胁三 A.体力不支 B.智力低下 C.丢了面子 D.冲突不明显 6.社会心理学成熟期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是 A.社会认知趋向 B.人际关系趋向 C.群体决策趋向 D.社会态度趋向 02047#社会心理学(二)试题第1页(共4页)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江苏省自考2012.04月社会心理学(一)00266真题

江苏省自考2012.04月社会心理学(一)00266真题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属于社会心理学中个体过程研究领域的是() A.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 B.拥挤与环境心理学 C.态度与态度改变 D.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2.社会心理学真正建立是在() A.1895年 B.1908年 C.1924年 D.1935年 3.以下属于社会心理学中人际过程研究领域的是() A.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 B.归因问题 C.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 D.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4.生物理论强调______和遗传差异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A.环境 B.本能 C.人际交往 D.暗示 5.在学习理论的三种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遗传本能 B.联结 C.强化 D.模仿 6.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 A.第一印象 B.知觉 C.个人感觉 D.个人知觉 7.以下属于认知理论的是() A.角色理论 B.归因理论 C.交换理论 D.理性决策论 8.______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A.慈悲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9.人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人们对他的期望行事,这种现象叫做()

A.自我确认 B.自我检控 C.体像 D.自证预言 10.以下对侵犯行为的界定中不正确的是() A.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 B.是一种为获得利益而做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如职业杀手的杀人行为 C.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 D.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 11.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这种现象称为() A.侵犯行为 B.兴奋转移 C.去个体化 D.个体化 12.根据社会进化论的观点,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社会责任规范 B.相互性规范 C.社会公平规范 D.社会利益规范 13.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因素包括预先警告

自考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自考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1) 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 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期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一定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望。 13、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容易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这种由角色引起的冲突叫角色冲突。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4年10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24分) 1.对现存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的一种研究技术叫( B )。 A.调查研究 B.档案研究 C.自然研究 D.现场研究 档案研究就是对现存材料加以分析、整理的一种研究技术。40 2.根据詹尼斯和费希巴赫的研究,恐惧程度与态度的改变呈( B )关系。 A.U型 B.倒U型 C.W型 D.M型 要利用害怕这种消极情感来转变态度,第一,必须引起沟通对象一定程度的害怕(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呈倒U型关系,中等恐惧程度最容易使态度产生改变);第二,必须向沟通对象指出恰当的应付方法或解决方法。78 3.认知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 A )。 A.成反比例 B.成正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关 影响认知失调程度/影响失调程度有以下几个因素:1、失调程度随着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加大而增加;2、失调程度随着有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增加;3、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例;4、为了估计上述因素造成的失调程度,还必须考虑各个认知的重要性。失调程度可以由下列公式来表述:失调程度=不一致的认知数*重要性/协调的 认知数*重要性。90 4.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决定复杂纷繁的问题或任 务。这是归因中的( C )。 A.行为中心偏见 B.自我中心偏见 C.显著性偏见 D.观察者偏见 显著性偏差(显著性偏见):有人指出,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复杂纷繁的问题或任务。119 5.“侵犯行为总挫折的结果”;“挫折总会导致某种侵犯性”这种理论观点是由( D )提出 来的。 A.劳伦茨 B.班杜拉 C.弗洛伊德 D.多拉德 挫折——侵犯性理论是多拉德等一批心理学家在1939年提出来的。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侵犯行为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总会导致某种侵犯性”。197 6.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只要是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就是( B )。 A.利他行为 B.助人行为 浙02047#社会心理学(二)试题第1 页共3 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第七章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第七章 第7章人际关系 第1节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 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社会测量法的重要特点:①社会测量法涉及社会性变量; ②社会测量法容易引起被测人的较强的兴趣与动机;③测量结果的应用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 社会测量法只是测量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在些基础上还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和分层测量法。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指数分析。 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公式: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j列中被选数目/(n-1)(∑:被选数目之和,n:团体成员人数)。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相互选择数目之和/所有可能的相互选择总数(可作团体内聚力指标)

例:团体10人,互选共15,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为:0.3 (互选之和:C2 10=10x9/2=45) 第2节人际吸引 吸引: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原因:(1)人类具有亲和倾向。魏斯提出了亲和对人的六种价值:①依附②社会整合③价值的保证④可靠的同盟感⑤得到指导⑥教育他人的机会。(2)为了克服寂寞。 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它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社会关系为基础把寂寞分为两类: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寂寞常和焦虑联系在一起。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2)联结原则: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3)社会交换原则: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对

自考--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doc

社会心理学 1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最先接受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这种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在某些时候,人们最后所接受的信息也能左右其形成的印象,这种最后接受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3中心品质:那些与刺激物的其他若干特征联系密切、对印象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品质称为中心品质。 4、刻板印象:就是类别化的产物,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5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 6印象管理: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 7登门槛效应: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又称为得寸进尺效应。 8门面效应: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的多,这种现象称为~。 9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0、睡眠者效应:由于信息源的低可信性的影响使人们不能恰当地估算信息内容,从而形成否定性的态度;随后由于这种影响的消失又能对信息作出正确的估计,使否定的态度变得肯定。这个反效果被称作~。 1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外在压力试图破坏相恋两人的爱情关系,反而使两个人爱的更深的现象。 12、武器效应: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作~

13、去个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14、社会助长:也称为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15、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16、冒险转移: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 17、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8、依从:使指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19、过渡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20积极性偏差: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钟特别宽大的倾向,)这就是积极性偏差,也称“宽大效应”。 21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22获得性启发,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来进行判断方法。那些很容易就能回忆起来的信息被认为比那些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更平常,就是~。23调整性启发: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地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 24社会干扰: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作社会干扰或社会干扰作用。 25社会惰化:也被称坐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制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二、填空选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