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4章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客体永久性

答:客体永久性是知觉常性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这个概念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实际上,这已进入了表象的范畴。一般认为乳儿要到8~12个月时才有这种能力。

2.深度知觉

答:深度知觉是对一个物体多深的认识,乳儿大约在两三个月时就有这种能力。吉布森的视崖实验证明两个月大的乳儿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乳儿长大到能爬过视崖时,表现出明显的视崖恐惧。研究表明三个月大的儿童能够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对知觉进行分类。

3.依恋

答:依恋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这种关系被具体描述为乳儿和照看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它主要体现在母婴之间。依恋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

二、简答题

1.新生儿具有什么样的无条件反射?它们有何作用?

答:儿童刚刚降生以后,主要是依靠由皮下中枢实现的无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新生儿具有的重要的无条件反射包括:

(1)食物反射,接触儿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

(2)防御反射,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刺激或痛觉刺激产生泛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3)定向反射,儿童出生两周左右就能对强烈的刺激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向光源。

(4)巴宾斯基反射,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的时候,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以后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

(5)抓握反射,物体接触手掌的时候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体悬挂起来,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6)惊跳反射,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消失,又叫摩罗反射。

(7)游泳反射,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像游泳一样的动作,这种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以后消失。

(8)行走反射,用两手扶在新生儿的腋下,使其脚心着地,他就会做出行走样的动作。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两个月消失。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而来的,是本能性的,是固定神经联系,因此,它的适应性是非常低的,但是它同时又是形成条件反射的自然前提。

2.什么时间被称做大脑发育加速期?它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答:(1)母亲怀孕的最后三个月和儿童出生后的头两年被称做大脑发育加速期,在这

段时期由于脑细胞的体积和神经纤维的增长,使脑的重量不断增加。新生儿的脑重平均为390克,相当于成年人的1/3。9个月的时候增加到660克,2.5~3岁的时候,脑重量增加到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2/3。

(2)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个体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个体心理的发展。

大脑皮质功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比意志过程占得优势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随着大脑功能的发展,皮质抑制功能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大脑皮质抑制功能的发展是大脑功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神经系统结构的发育,促进了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为心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理条件。

首先,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功能的不断增强,使条件反射形成速度逐步加快,是个体学习效率提高的基本前提。

其次,皮质抑制的发展使大脑更可能细致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刺激。对于儿童心理发展来说,皮质抑制功能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

再次,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和发展,1周岁时,语言的强化作用开始出现,在幼儿期,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不断增强。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为个体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3.请谈谈你对儿童早期动作发展的理解。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有何意义?

答:(1)儿童早期动作的发展

①儿童动作发展和动物动作发展的本质区别

手的动作和直立行走作为人类特有的动作,标志着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儿童的动作,是在大脑皮质的直接参加和控制下发展起来的,而动物的动作机能则在出

生不久经过一定的练习就逐步成熟了,大脑皮质的支配作用则远远不能与儿童相比。

②乳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或规律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b.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如果使乳儿俯卧在平台上,他首先出现的动作是抬头,至于俯撑、翻身、坐、爬、站立,以至行走,则是按照一定顺序发展起来的。

c.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乳儿首先出现的是躯体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躯体动作、双臂动作、腿部动作等,以后才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等。

③乳儿手的动作发展

a.儿童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这是人类操作物体的典型方式。随着这种操作方式的发展,手才有可能从自然的工具逐步变成使用或制造工具。

b.儿童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这就发展了儿童对隐藏在物体当中的复杂的属性和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就发展了儿童的知觉和具体思维的能力。

④乳儿爬行和行走的发展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意义也是非常巨大的。行走动作的发展同样要经过一个漫长的道路。首先,大约三个月的时候,开始能够翻身,到第六个月的时候,能够坐起来,大约八九个月的时候,开始会爬。爬行虽然被认为是乳儿期比较自然简单易行的动作,但是婴儿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协调头和肩的运动及伸手和蹬的动作。

(2)儿童早期动作发展的意义

①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儿童心理的发展,跟儿童的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分不开。同时,儿童的心理不是儿童行为和活动中的一种消极的副产品或副现象,而是始终积极地参与在儿

童的动作和活动中的。一方面,它作为动作和活动的前提,调节着全部动作和活动的过程;另一方面,它又作为动作和活动的结果,来进一步参加到以后的动作和活动中。

②为了发展乳儿的动作,应该使他有一定的练习动作的机会,这就要求提供适当的设备。例如,使儿童在干净的地板上爬来爬去,在有木栏的床上学习站立和迈步。同时,也要提供一些适当的玩具,如活动的、颜色鲜亮的、发声的、大的玩具,以及乳儿喜欢的图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主题1

主题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探寻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胎儿、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D 5.C 6. B 三、填空题 1.脑 2.客观现实 3.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4.0~6 5.冯特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简答题 1.①个体心理的发生。 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③学前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古老,是因为人类探索自己心理现象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制约,很长时间都不能从科学的角度揭示心理的实质;年轻,是因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才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学术界把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心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①心理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尽管人的心理活动对客观显示的放映不同于镜子和照相机,但是,不论心理活动过程多么复杂,其内容都可以从客观事物中找到源泉。脱离客观现实,个体就不会产生任何心理现象。 ②心理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 个体的心理按其内容、源泉和发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客观现象的映象总是在不同个体的大脑中形成,因此又是主观的。个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简单、被动的复制,而是在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的,是对客观现实积极、能动的反映。 六、论述题: 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源于实践的,但同时又会为实践服务。 1.学前儿童心理学源于社会实践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 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材培养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些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进化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建立,神经生理学、医学等科学的发展,及录音录像、微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更好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提供了前提。 2.学前儿童心理学服务于社会实践 第一,学前儿童心理学对于早期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家长如果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了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就能使家庭教育向着科学化方向迈进;另一方面,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科学有效地贯彻教育方针,确定适当的教育内容及方法,正确组织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 其次,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为一切与学前儿童有关的工作领域服务。学前儿童心理学不仅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其他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如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儿童文艺工作、儿童玩具和服装设计工作等,只有在结合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后,才能更好地开展、更具生命力。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青年初期学生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11章青年初期学生心理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青年初期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非白即黑,这是()阶段的思维特点。[2007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相对性 B.二元论 C.约定性 D.绝对性 【答案】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帕瑞对青年期的思维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二元论阶段。青年初期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要么对,要么就错,没有“灰色区”,易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 ②相对性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不再毫无区分地把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而是通过比较不同的理论、方法,进而找到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③约定性阶段。个体在分析问题时已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2.埃里克森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A.信任对不信任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亲密感对孤独感 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答案】C 【解析】婴儿期(0~2岁)的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学龄期(7~12岁)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年期(12~18岁)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5岁)的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3.在帕瑞对青年期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中,约定性阶段表现为()。 A.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 B.不再毫无区分地把知识当做不变的真理 C.能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什么事情都无所谓对错 【答案】C 【解析】处于约定性阶段的个体在分析问题时已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能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到两个相反的观点都可能是正确的。 4.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创造力达到最高峰是在()。 A.青春期 B.青年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 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从出生

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儿童心理学》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在拜读之后,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这份责任感,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把自己和学生们看作是平等的对待,用他们的心去思考,去体会。 总的来说,《儿童心理学》是一本挺不错的书,书中有许多理论如果能与自己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应该能使自己的工作上升一个台阶。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1908—1991),字伯愚,江苏省赣榆县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18年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写过许多儿童教育论著。1930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师从于一批有名的学者,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在大学期间,完成了《教育研究法》一书,这本书被指定为许多大学的教学参考用书。大学毕业以后,任厦门集美师范研究部主任兼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师,主编《初等教育界》、《儿童导师》两种教育刊物。1936年春,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研究室任研究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1938年应桂林江苏教育学院邀请,任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1941年起先后应聘任四川教育学院、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教授。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教授兼教务长,并兼中业学院院长。解放后,任中央出版总署编审局副处长兼教育组组长,后改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1951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报》编委。 80年代以来,他创办了《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一全国唯一的儿童心理、教育心理方面的专业性杂志,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大词

典》、《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等书。 他的主要著作有《小学课程研究》(1930年),《小学学生出席与缺席问题》(1930年)、《小学行政新论》(1933年)、《教育研究法》(1935年)、《小学研究工作实施法》(1937年)、《儿童心理学》(1962年,1979年)、《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年)、《朱智贤心理学文集》(1990年)、《思维发展心理学》(与林崇德合著,1986年)、《儿童心理学史》(与林崇德合著,1988年)、《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1990年)。 《儿童心理学》(196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分上下两册出版,是作为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儿童心理学课用的教科书。1979年修订后再版。全书共479页,36.9万字。此书1987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儿童心理学》这部著作是朱智贤教授在60年代为解决教学急需而编写的一部专业性教材。此书首次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系统地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全书共有11章组成。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第二,第三章组成。此部分主要解决了儿童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在回顾中外儿童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批判地吸收了前人儿童心理发展观中合理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第二部分由第四、第五、第六章组成,此部分分别论述了新生儿(0一1个月)、

学前儿童心理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辅导 安徽省潜山县教师进修学校王结才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学前儿童指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的婴幼儿,即0-6岁的儿童。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以个体发展为研究重点的发展心理学,可以细分为儿童心理学(以0-17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不同分支学科。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 第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化的发生与发展,对一个人最终形成成熟后的个性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心理发展是个体在活动中整个反映结构不断改造更新的过程。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保进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信息既是人类千百万年来进化的结晶,又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基础。 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我们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得到统一的,心理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先天程序的展开,也不能机械地归结为后天环境的复写。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又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三)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任何一个个体的心理发展都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 (四)关于关键期的概念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

朱智贤 儿童心理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作者:林崇德文章来源:本站资料点击数:689 更新时间:1/16/2008 朱智贤(1908—1991),字伯愚,江苏省赣榆县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18年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写过许多儿童教育论著。1930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师从于一批有名的学者,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在大学期间,完成了《教育研究法》一书,这本书被指定为许多大学的教学参考用书。大学毕业以后,任厦门集美师范研究部主任兼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师,主编《初等教育界》、《儿童导师》两种教育刊物。1936年春,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研究室任研究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1938年应桂林江苏教育学院邀请,任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1941年起先后应聘任四川教育学院、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教授。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教授兼教务长,并兼中业学院院长。解放后,任中央出版总署编审局副处长兼教育组组长,后改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1951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报》编委。 80年代以来,他创办了《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一全国唯一的儿童心理、教育心理方面的专业性杂志,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大词典》、《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等书。 他的主要著作有《小学课程研究》(1930年),《小学学生出席与缺席问题》(1930年)、《小学行政新论》(1933年)、《教育研究法》(1935年)、《小学研究工作实施法》(1937年)、《儿童心理学》(1962年,1979年)、《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年)、《朱智贤心理学文集》(1990年)、《思维发展心理学》(与林崇德合著,1986年)、《儿童心理学史》(与林崇德合著,1988年)、《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1990年)。 《儿童心理学》(196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分上下两册出版,是作为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儿童心理学课用的教科书。1979年修订后再版。全书共479页,36.9万字。此书1987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儿童心理学》这部著作是朱智贤教授在60年代为解决教学急需而编写的一部专业性教材。此书首次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系统地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全书共有11章组成。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第二,第三章组成。此部分主要解决了儿童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在回顾中外儿童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批判地吸收了前人儿童心理发展观中合理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第二部分由第四、第五、第六章组成,此部分分别论述了新生儿(0一1个月)、乳儿(1个月一岁)、婴儿(1岁一3岁)、学前儿童(3—6,7岁)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还阐述了不同发展阶段儿童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与规律,并结合儿童所具有的心理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第三部分由第七、第八、第九章组成。此部分重点论述了学龄期(7,8岁一11,12岁)儿童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住意、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和个性(包括自我意识、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及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第四部分由第十章组成,重点讨论了少年期(13,14岁一15,16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男童和女童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统考2014年研] A.语文测试成绩 B.数学测试成绩 C.工作记忆容量 D.游戏模式 【答案】D 【解析】儿童的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大约l4~22个月的男孩就偏爱小汽车之类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玩娃娃和毛绒玩具。l8~24个月的婴儿即使在没有其他玩具的情况下,也通常拒绝玩异性孩子的玩具。进入幼儿园后,儿童一般都喜欢从事与性别相符合的活动或中性活动。因此,学前期男童与女童的最大差异是游戏模式上出现了性别差异,此差异大于其他三方面。 2.在家庭生活中,盈盈的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她目前对音乐的喜爱,而盈盈也认同了父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体现的发展现象是()。[统考2014年研] A.同步现象 B.再社会化 C.相互社会化

D.远端——近端发展 【答案】B 【解析】再社会化是指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3.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的心理学家是()。[统考2014年研] A.蒙台梭利 B.霍尔 C.斯宾塞 D.桑代克 【答案】B 【解析】霍尔的复演说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特征。C项,席勒一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看做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4.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调()。[统考2014年研] A.社会起因 B.个体起因 C.婴儿期的发展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上))【圣才出品】

第7章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上) 一、名词解释 1.Learning disability[中科院2007研] 答:Learning disability中文翻译为“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亦称“学习无能”,是指无显著智力缺陷的学龄期儿童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出一种或多种异常状态,致使在学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不能进行有效学习的综合征。其基本症状有:①实际行为与期望行为之间有显著差异,儿童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实际的学习成绩远低于其实该年龄和智力水平应达到的成绩;②有一些特殊的行为障碍;③缺陷集中在包含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方面,常在学习、思考、说话、阅读、写作、拼写、听讲、推理或算术方面出现障碍;④并非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或情绪问题、缺乏学习机会引起。 二、单项选择题 1.儿童最容易接受教育影响的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的最佳有效期,它是在()时段。[2004年6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快速发展期前 B.快速发展期后 C.快速发展期 D.最近发展期 【答案】A

【解析】研究表明,在某些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引导和启发的效果也不一致。在发展的快速期即将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效果最好,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的最佳有效期,被认为是儿童最易接受有关教育影响的时期。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特点的是()。 A.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 B.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的兴趣 C.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 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加强 【答案】D 3.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游戏 B.学习 C.娱乐 D.体育活动 【答案】B 【解析】从小学时期起,学习活动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关于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及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及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本卷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幼儿期是在以下哪个年龄段范围内?() A.1-3岁 B.0-1岁 C.7-12、13岁 D.3-6、7岁 2.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是()。 A.脑的成熟 B.遗传素质 C.实践活动 D.教育 3.狼孩阿玛拉和卡马拉的经历主要反映了()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和教育 D.实践活动 4.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 发展。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实践活动 D.环境和教育 5.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主导作用的是()。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生理成熟 6.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教育 C.活动 D.生理成熟 7.关于行为主义学说,以下不正确的是()。 A.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 B.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值得关注 C.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D.不同的环境可以塑造不同的个体 8.儿童逐步摆脱具体事物或具体形象的束缚,开始根据各种假设对命题进行逻 辑运算,这属于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的儿童能在具体事物或具体形象的帮助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逻辑运算。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0.()的儿童出现“象征性游戏”,即能用一个物体去代替别的物体,自 己假装为某一个角色。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_______是描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征。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_______指的是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况、速度、水平等方面的差别。 3. _______是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持续观察,到一定阶段后予以总结。 4.为了探究某个班级儿童的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采用每周观察1-2次,每次2-3个小时。若干次后,把所有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总结的方法是_______。 5.个体观察又称_______,指的是研究者仅对某一特定儿童做专门的观察。 6. _______指的是在日常生活情景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7. _______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最常见的一种辅助研究方法,它是通过与儿童的交谈来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8.采用谈话法时,研究中应特别注意,_______应该是儿童可以理解、接受并愿意回答的。 9.格赛尔认为,_______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发展的条件。 10.幼儿园的班级规模一般一个班的幼儿不超过_______个。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发展心理学属于基础心理学类。() 2.人们对心理发展机制的研究标志着心理科学的成熟水平。() 3.纵向研究设计又称聚合交叉研究。() 4.为了研究3-5岁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水平,在同一时间分布对3岁、4岁和5岁三组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做测定,属于横断研究设计。() 5.以研究规模为依据,观察法可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6.自然实验法中,儿童通常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所有收集的资料比较符合实际,但是自然实验中的实验情景不容易控制,所以在很多实验中自然实验法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法来加以验证、补充和完善。()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上))【圣才出品】

第7章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上) 一、简答题 1.学龄初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答:(1)学习活动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儿童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开始形成和分化,学习策略也在逐步形成和丰富。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有些小学儿童在感知、思维、语言、情绪、社会性等方面表现出学习障碍。 (2)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也随之获得发展。小学儿童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小学儿童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逐步发展,对概念的掌握逐步丰富、深刻和系统,各种推理能力以及思维的品质都在迅速发展。 (3)在新的社会生活中,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也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为自我意识更加深刻,逐渐发展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与此同时,随着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成分的逐渐减少,儿童对他人的认识也逐渐趋于客观和深刻,其社会性认知迅速发展。随着儿童社会性交往的发展和范围的扩大,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品德发展表现出协调性的特点。儿童逐步形成系统的道德认识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道德动机、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都在迅速发展。

2.简述学龄初期儿童学习的特点及其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1)学龄初期儿童学习的特点 从学龄初期开始,在学前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下,儿童逐渐以学习这一比较高级的活动形式作为主导的活动形式。 ①狭义的学习和广义的学习 儿童在学校里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狭义的学习,是和在生活中所进行的广义的学习不完全相同的。儿童在学校里所进行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根据国家规定的内容,根据儿童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考虑科学知识本身的系统性,把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加以选择、安排,并用合乎儿童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使儿童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掌握人类长期以来所积累的有益的知识经验。 ②学习、游戏和劳动 学习、游戏和劳动虽然都是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的活动,但它们又是有区别的。 a.学习和游戏不同 游戏的目的包含在游戏活动的本身中,成人并不向儿童提出在游戏活动以外某种外加的、遥远的目的;在学习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求儿童明确认识学习的目的,要求儿童善于使自己的全部活动服从于这一目的,并在以后适当的时间里对这一目的实现的情况进行检查。 在学习中,教师的指导具有更大的组织性,对儿童提出更高的和更复杂的要求,而游戏就不完全如此。 学习和游戏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学习带有严格的强制性。儿童对于游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兴趣去参加或不参加,而学习是社会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是儿童必须做到的,是不允许完全按意愿或兴趣行事的,是一种具有严格要求的社会的义务。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6章 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6章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亲社会行为[人民大学2007研] 答:亲社会行为是指准备帮助他人或采取有益于他人行动的行为,如助人、合作、分享等。从很早开始,儿童就表现出多种亲社会行为;当儿童自愿帮助他人而不考虑任何外在奖励或没有个人动机时,则是一种利他主义,这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主要形式;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如父母抚养方式、成人的榜样、大众传媒,儿童的移情能力、社会认知能力、道德判断水平等因素。 2.性别认同[南开大学2006研,中科院2005研] 答:性别认同是指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 ①性别同一性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儿童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 ②性别恒常性指对一个人性别不变性的了解和认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性别的时间恒常性,也称性别的稳定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时间或年龄而发生变化;第二,性别的情境恒常性,也称性别的一致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服饰、发型及所从事的活动而发生变化;第三,性别的非动机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愿望而改变。研究表明,幼儿达到性别稳定性的平均年龄是4岁左右,达到性别一致性的年龄是5岁左右。研究还表明,幼儿首先获得的是关于自己的性别恒常性,然后是关于其他同性别儿童的性别恒常性,最后是关于其他异性儿童的性别恒常性。

3.恋母情结[东北师大2005研] 答:恋母情结原义指男孩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绪,后统指幼儿对异性父母的依恋、亲近,而对同性父母的嫉妒和仇恨等复合情绪,也称为俄狄浦斯情结。相传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子因应验一个神谕,无意杀死生父,娶母为妻。弗洛伊德借此论证儿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儿童在性器期(3~5岁)男孩出现恋母妒父的情绪,潜意识中想取代父亲独占母亲的爱,但因父亲比自己更强大有力,故心理上常以父亲自居,极力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态度;到了青春期,这种冲动还会出现,直到有了性爱对象才会获得解决。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害怕被父亲阉割,而逐渐消除恋母情结。女孩俄狄浦斯情结的产生意味着爱的对象从母亲转向父亲,这一情结在女孩意识到自己没有“阳具”时达到了顶峰。如不能很好得到解决就会成为未来神经症的根源。新弗洛伊德主义批评恋母情结缺乏科学根据,弗洛伊德自己也认为许多人并未表现出这一情结,许多男孩和父亲、女孩和母亲感情十分融洽,毫无敌意。但他又说前一种情况是因恋母情结完全被压抑所致,后一种情况则是同性恋的表现。过分强调恋母情结等儿童早期经历在人格形成的作用,会导致忽视后期教育的意义,陷入早期经验决定论的境地。 4.假装游戏[中科院2003研] 答:假装游戏是指表现出既与现实相似而又充满了戏剧性色彩的游戏活动。这种游戏的根本特征是“替代性”、“假定性”。假装游戏在婴儿期就出现了,持续整个学前期。它的发展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经常做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学前儿童联系和巩固先前获得的知识技能,促进创造力的发展,练习各种社会角色,从而发展社会性技能;还能帮助儿童区分幻想和现实。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4章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客体永久性 答:客体永久性是知觉常性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这个概念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实际上,这已进入了表象的范畴。一般认为乳儿要到8~12个月时才有这种能力。 2.深度知觉 答:深度知觉是对一个物体多深的认识,乳儿大约在两三个月时就有这种能力。吉布森的视崖实验证明两个月大的乳儿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乳儿长大到能爬过视崖时,表现出明显的视崖恐惧。研究表明三个月大的儿童能够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对知觉进行分类。 3.依恋 答:依恋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这种关系被具体描述为乳儿和照看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它主要体现在母婴之间。依恋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 二、简答题

1.新生儿具有什么样的无条件反射?它们有何作用? 答:儿童刚刚降生以后,主要是依靠由皮下中枢实现的无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新生儿具有的重要的无条件反射包括: (1)食物反射,接触儿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 (2)防御反射,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刺激或痛觉刺激产生泛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3)定向反射,儿童出生两周左右就能对强烈的刺激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向光源。 (4)巴宾斯基反射,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的时候,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以后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 (5)抓握反射,物体接触手掌的时候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体悬挂起来,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6)惊跳反射,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消失,又叫摩罗反射。 (7)游泳反射,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像游泳一样的动作,这种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以后消失。 (8)行走反射,用两手扶在新生儿的腋下,使其脚心着地,他就会做出行走样的动作。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两个月消失。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而来的,是本能性的,是固定神经联系,因此,它的适应性是非常低的,但是它同时又是形成条件反射的自然前提。 2.什么时间被称做大脑发育加速期?它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答:(1)母亲怀孕的最后三个月和儿童出生后的头两年被称做大脑发育加速期,在这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徐丽君 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儿童心理学》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在拜读之后,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这份责任感,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把自己和学生们看作是平等的对待,用他们的心去思考,去体会。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圣才出品】

第1章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名词解释 1.Sequential design[中科院2007研] 答:Sequential design中文翻译为“序列研究设计”。序列研究设计是一种在几个月或几年内对不同年龄群的被试反复进行研究的设计。它是将纵向研究设计与横向研究设计交叠在一起构成的、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①发扬了纵向研究设计系统、详尽的特点,使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易于掌握,同时发扬了横断研究设计较大面积测定的优势,加强统计处理,克服纵向研究设计样本少、有时间限制等问题。②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段,又通过追踪的纵向研究,以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③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研究的时间。 2.Cohort effect[中科院2007研] 答:Cohort effect中文翻译为“同辈效应”。同辈效应是指同龄人群体因生活在类似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经历类似的历史事件而对群体成员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横断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之一。通常在横断研究中反映出的年龄差异因未能考虑不同同辈之间文化或历史因素的影响,就可能混淆年龄和同辈效应。不同的同辈间与年龄有关的差异,部分是由他们在成长经历中的文化或历史的差异所导致,而不是由真正的发展变化引起的。

3.纵向研究[南京师大2003研] 答:纵向研究是指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依据的研究方法。它与“横断法”相对。纵向追踪的时间可持续几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其优点是符合个体行为发展的本义,由同一对象所得资料,便于解释发展过程中行为改变的因果关系,也能较系统地掌握同一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其缺点是费时费力,难以进行大量研究,且不易查明或控制影响被试的各种条件,当被试的生活条件变化时,不易有效地进行前后比较等。 4.Development[中科院2007研,东北师大2003研] 答:Development中文翻译为“发展”。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个体生理与心理随年龄增加而变化的过程。期间,个体的心身表现出量和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年龄有密切联系,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从而形成年龄特征;发展还有顺序性,并且常受遗传、环境、成熟、经验等因素影响。现代心理学甚至把生命开始(受孕)作为研究起点。狭义的发展是指从出生到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同一时间内观察不同年龄组的心理发展水平的研究是()。(2003年8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比较研究 B.追踪研究 C.横断研究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心理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着,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说明-内容提要-目录 《儿童心理学》1993年修订版说明 《儿童心理学》是1961年初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会议指定朱智贤教授编写的。1962年初版,1979年再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贯彻马克思主义观点、吸收国内外科学成就、联系我国实际、能够体现我国当前学术水平的综合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曾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对培养我国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1987年,此书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80年代末,朱智贤教授根据各地教学的需求和适应国内外儿童心理学进展的需要,决定第二次修订《儿童心理学》。此时,他正领导和主持着跨“六五”“七五”规划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由于全国二百余位心理学家的艰苦研究,朱老已收集了大量的国内的第一手资料。因朱老年事已高,所以命我协助他制订修改方案,并请我所讲师李虹做具体工作。 不幸的是这位杰出的心理学大师和教育家于1991年3月5日离我们而去。朱智贤教授的逝世,是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一位卓着的学者和导师。朱老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包括修订他的传世着作《儿童心理学》。为了努力完成朱老未竟的事业,为了使他的学术思想更好地在读者中间传播,作为他的忠诚的及门弟子,我不顾自己学识的谫陋,担起了这个扛鼎式的严峻任务,按照朱

老生前的要求,我从1991年暑假开始修订起他的《儿童心理学》。 在修订过程中,我注意突出朱老的学术思想。 其一,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并以这四个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赛如一条主线,贯穿于全书的始终。 其二,以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为叙述体系;每一个年龄阶段,又从一般特征、神经系统(或生理特征)发展、动作或活动发展、言语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来展开,构成全书的框架。 其三,尽可能引用中国近年研究材料。在应用实际资料中,除保留极少数经典性的老的实例之外,基本上换上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新的研究资料。为了贯彻朱老生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的思想,我们尽可能使用我国心理学家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材料,特别是他领衔的“中国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课题的研究成果。 总之,三版的《儿童心理学》反映着朱智贤教授原着的结构、观点、体例和风格。 修订的过程中,朱师母杨敏老师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和关怀;李虹、庞丽娟、王耘、雷雳、申继亮等做了大量的工作,给予我多方面的帮助,使我感激之至。 我用三版《儿童心理学》寄托我对老师的悼念和哀思,体现了我们师生的真挚情感: 师如父胜于父传道终生精心栽培沐春雨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圣才出品】

第3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答:(1)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①承认遗传是先天的,但并不是神秘的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②既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也不夸大遗传的作用 一方面,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是不行的。例如,一个生来全色盲的孩子,无法辨别颜色,无法成为画家。而且,由遗传带来的解剖生理特征,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另一方面,也绝不夸大遗传这个条件。因为它只能提供儿童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但绝不能预定或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如一个言语器官生来很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就不可能学会说话,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狼孩”、“猪孩”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2)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 ①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例如,儿童虽然同样生来就有健全的头脑和眼睛,但有的孩子能读书识字,有的是文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②社会生产方式是环境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儿童的环境条件或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心理发展有巨大作用。生产力发展不但影响国民经济生活,而且影响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发展,从而也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社会生活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常常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来实现的。 ③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来对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包括教材、设备等),并且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儿童心理施行的有系统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就是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把儿童培养成为德、智、体都获得发展的人才。 ④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要使教育工作真正能对儿童心理发展起良好的作用,在教育方向确定以后,父母和教师还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内部矛盾以及教育跟这个内部原因、内部矛盾的辩证关系。 2.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遗传是先天的东西,环境和教育是后天的东西。先天的遗传对一个儿童来说,只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而不能决定发展的现实性,决定发展现实性的则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应该辩证看待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与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