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
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

8月6日

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

从来没有想过如何修炼自己,更没想过修炼到什么境界,近来,我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修炼自己!

一个人生长生活在尘世间,从家庭,从学校,从社会学到太多关于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但是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都是社会给予的答案,我们很少去判断,因为我没有判断的正确依据和方法,所以我们经常迷失了自我,经常很困惑,甚至迷茫!我们经常会受社会和周遭的影响去追求物欲,去追求我们可以看到的外在的衣食住行,而很少去关注我们的内环境这些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的心究竟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我们的思想究竟是如何掌控我们的行为的!我们是否任其信马由缰?

在过去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没有人告诉我应该如何去修炼自己。在不久之前,我发现了老子的《道德经》,当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感觉好就想研读甚至背下来。很好的想法但是由于其他的原因就放下了。其几天我终于失而复得,再次拿起道德经,决心背下它,并用它来进行自己的重新修炼。

我非常庆幸我生有机会和《道德经》结缘,庆幸自己在三十几岁能无他人指点找到宇宙秘籍,庆幸自己可以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来修炼自己,并成己达人!

谢谢您老子先生!

12:16 |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7月31日

熊春锦先生讲道章第四章-不盈

第四章不盈

——根据熊春锦先生04年2月2日讲座录音整理编辑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讲解:

第四章可以分为三段,“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是第一段;第二段,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三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共分为这三段,下面根据自然段进行讲解和复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一段三句,看起来简简单单,但是它的内涵确是非常的丰富。在解读这一章和这一段的时候,要与其他的段落贯穿起来,在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掌握。

虚空用中道妙门

“道冲而用之”,首先谈到了这个道冲,重点也是这个道冲,一个“用”,一个“不盈”,一个“渊”,一个“宗”。掌握了这几个字,基本上对这一段的内容就能够掌握好。

“道冲而用之”,关键是这个道。道本身可以说是无名无相,在有名的状态下,在后天的意识中,是难以寻觅,难以捕捉到的。当我们进入无为以后,在无为状态下,无论是通过形体,还是舌头,还是我们的心,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寻到道的实质。在早期更容易找到无为状态下的随意肌运动,这个随意肌包括了舌头的运动过程,放松以后就能找到。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倡大家诵经的原因,根据灵动的原理就可以理解,道理是是相同的。

自然调节和进入无为状态的是心。心有两大系统,既有他的宿舍——在胸腔中央,又有他的工作室——在大脑当中,再加上大脑皮层对大脑质层有一种锁闭的作用,所以心进入无为状态就比较难一些。但是可以通过随意肌的运动,带着我们调好心,修好这个心,去体悟无为的状态,进而能感悟到道。一旦心能进入无为状态,那么这个道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展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道虽然无名无相,非常不起眼,但是只要把握了用中这个关键的方法,那么窥见它也并不是那么困难的。大道以虚为体,以中和为用。这个虚就是空、无、静、定的状态。以中和为用,首先要建立起正觉、正念、正识,既认识外部的阴阳,也认识自己体内的阴阳,把这两个阴阳都把握住。再一个就是要注意无为与有为状态的体悟、实践和感触,在心灵中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认识论。有了这个基础,再来运用中,通过用中,就能进入众妙之门,进入道境。“道冲而用之”就是这个意思。一定要通过道,一定要通过中。当然中当中包含了虚,包含了空,包含了静,包含了定,你把握住它了,那么空、虚、静、定也就容易出现,从而迈进众妙之门的大门槛,才能体悟到道的境界是什么状态。

“冲”,也就是中,是虚,是静。这个“冲”字在这里是一个以象喻意的方法,以象比喻的方法。具体的讲解呢,就是两座大山之间的空地,一个空旷的地区,由于山上的水与风反复长期的冲涮而形成的一个空间、一块空地上的空间,就称之为山冲。很多傍山的农村就有依山建村,依山建镇,就是用了这个冲里面的空间。由于道境是虚不离实,用空又不离开实体,他是整体把握虚和实、有和无、体和用、有形和无形的一种方法。两山之间这个虚空的空间,那就是虚,就是冲,这个“冲”里面运用的就是中。这也就是说,道用就是在无为空间之内的运用,所以说这个“冲”也就是中的意思。

在第四章的后一篇谈到用谷,古代谈谷就指的是山,所以“谷”也离不开山的涵义,也是以象喻道,以山谷言道。因为在两山之间的空谷之内,无论是水,还是风,还是气,还是光,都是不住不流,不粘也不滞,自然也就没有盈满的现象出现。我们可以体会感悟一下这个空间的状态。如果从物质的观点来看,道德修养的实践,就要要高度重视上面所提到的虚心实腹。要确实使我们体内的阴阳处于一种中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去体悟中的妙用。实际上道的妙理的最后关键点,就是保持心理状态的中和,执两用中,谦虚处下,永不盈满,从而自觉地摆脱有为的制约。用这个“中”陶冶心性,再造性格和秉性,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有为对我们的制约。同时也要把握住徼,因为我们性格秉性中常常都有偏执,所以容易盈满,容易有以为的。只有用这个中来陶冶心性,才可能摆脱这些有为的能量对我们的制约,这样才能出现徼。如果正觉正念正识不能在我们大脑皮层建立,不能在心灵中树立起来,那么要把握徼就永远是一句空话。即使你认识到徼,而你的心性当中、秉性当中,没有重视这个道德修养的关键——处于中和状态,那么面对这个徼,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因为不具备这个基础。所以我们在再造后天的性格和秉性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这个基本前提,将自己心性的思维方式,从偏疑、偏执中尽快调整到中和状态,就是要用这个中来陶冶我们的心性。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给我们祖国命名时用了这个“中”字?这是希望我们后代都能秉承祖先们的愿望,能够认识大道的一种心愿。要后代人去望文生义,通过悟中、用中而尊道重德。这决不是后来某些人所曲解的那种意思,说中国就是世界中央的意思,那倒不是。这个“中”实际上是祖先们希望我们后代能够体明道、知道,使这个中能成为进入大道的一个标识,成为一个指路的明灯。因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道德文化史,从来没有离开过道德,都是紧紧围绕道德而展开的。虽然后来逐步地离道失德,丧失了这个中,但是我们从中华文化的传统命名当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对于我们后来者、华夏子孙后代,寄予了无限的关怀、期盼和希望,希望中华的子孙都能通过这个中,复归于德,复归于道。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去体悟这个中。《道德经》里多处讲到这个中,很多章节里都提到了这个中。所以这个中对于我们修养道德,陶冶心性,再造秉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习第一章时,大家对这个徼感兴趣,对这个妙感兴趣。那么在这里讲的就是具体方法——如何才能进入道,把握徼,把握妙?如何去观缴观妙?用这个众妙之门复归于道。

万物之宗天地根

“渊兮似万物之宗”,就是说道的用中、用虚的妙处。这些好处,这些妙处,可以说神妙莫测,妙趣横生,就像深不可测的渊一样,又清澈又深远。这种深广莫测、奥妙无方的境界,在有为后天意识的状态当中,是视之不见其形,体之不得其身。但是当我们一旦步入到无为之中,它却又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取之而不可得,舍之又不能离去。我们将在这个虚中所获得的经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能量,获得的方法,再转过来用之于有为。因为这是最符合自然法则的,有了它就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可以说用中之妙,的确是一种最科学的方法。他就是用虚来运有,用虚来证实,在这个虚的状态中,通过中步到了虚以后,就在这个虚里面,去感悟万物的本来面目,能够提取阴动为先的实质,能够寻到事物的本因,能够判断疾病

的本源。然后根据这种知识和结论,反馈到有为状态下、现实当中,按照这个法则去指导自己有为的方法。这样必然符合客观规律,既不左倾,也不右倾,而保持正确的路线,这才是用中之妙,这才是用中之渊。

这个中就是万物之根,就是大道,是生化天地万物的根宗,是事物的本源。寻中探索的方法,就在用冲之中,它的道理非常深奥。这实际上是对“道冲而用之”的深刻阐述,是在深刻的阐明为什么要用这个中、要用这个冲,因为它是复见本来、真正窥见大道的根本方法。只有通过这个方法,才能打开慧性之门,知识之门,进入根本当中去寻根问祖,确保我们在众妙之门当中,能够持久的、系统的、深入的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这一段对于我们体道者而言,又作何解释呢?这一章是讲进入观妙状态的具体实践方法论,就是圣人之治的系统方法论当中的根本方法。因为“道冲而用之”是观山根;那么“渊兮似万物之宗”的“渊兮”,也就是内观阴跷一窍。把这一切的理论,都囊括在这一章的第一段之中。这个理论在第二段又再深入的解释并强调。第三段也是这样。

要实践“山根观妙”这个方法,也是用的这个冲,用的这个中,用的是虚空。因为在人体,我们每一个人的额头,称之为“南岳”,属火。人的鼻梁、鼻子象征着中岳,也就是两座山。在这两个山的中间凹地,也就是山冲。在人面部的两个山之间是不是也像一个山冲呢?左右两道眉毛就像横卧着的山岭一样围护着,两边就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它能常风常炁,没有盈满的时候。用冲来形容我们面部山根这个区域,这是个绝妙的比喻。那么在这个地方如何用这个中?如何用这个虚、用这个道呢?因为我们要观徼、观妙,特别是观妙,那就要用好这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道冲而用之”的区域,也就是动静之间本身的妙地,所以要把这个地方抓住。

“或不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告诉我们:用中不能偏,不能离,不能落入后天有为之中。就像一个容器,所盛的水过多,装的东西过多了,肯定就会溢出来了,这便是偏离了适中。无论何时何事,只有保持一种中和,保持一种允许值,保持在允许的境界和状态之中,那么这个中、这个虚、这个静、这个空,甚至进入定,才能够登观道妙,去体悟深广无际的大道,进而寻根问祖,体悟大道无为的造化。

挫锐解纷扫心阴

第二段:“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里面是在说,要想实现圣人之治,就要对应到“常无欲”,对应到“无为”的状态中进行观妙。不仅要认识无欲和有欲、无为和有为;不仅要能够很准确地辨认、辨识事务的阴阳属性,而且还要分析解剖自己,把那些错误的、不正确的东西,都要尽快从自己的身心中清理出去,进而建立起正觉正见。这个正觉正见就是一个台阶,一个楼梯。没有这个正觉正见,在你脑袋里,在你心里,对阴阳属性还是不清楚,你对自己存在的毛病,自己的缺点优点,都还理不清楚,弄不明白,你还被那个欲念私心蒙蔽着心灵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去谈这个“挫其锐、解其纷”,更不用说“和其光、同其尘”了。这看起来是四句话,但从根本说是个一,要高度重视修心炼己,这个基础非常重要。

要注意保持无为状态。这种无为状态的保持,如果没有正觉、正念、正识作为基础,这对求证大道来说,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遥远,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只有身清静、心清静,你才能踏上这些云彩。因为还有有为的后天意识在心中和颅脑之内,这些障道的阴云,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必须逐渐去扫清,才有见青天之时。

虽然我们重视了修心炼己,进行了清理,树立了正觉正念,但是现在怎么样呢?一旦观山根“虚其心”之妙,或者观腹腔里“实其腹”之妙的时候,脑袋里所呈现的还是这个人的事,那个人的非;自己的欲念之事;心中的忧虑与烦恼等等,各种各样的心思、思绪、念头就会出现。这些出现的东西都是一种偏执,是一种“锐”的现象。有的人一听说山根观妙,他就执著得很,拼命去想那个月亮,这种非常执着的期盼,就像要等待捞取一个宝贝一样,怀着上下砰砰跳的不安心态。这不是一种锐的状态吗?在这种挫锐的状态下怎么能求真呢?怎么可能出现徼、把握妙呢?所以,老子在这里直接点出来要“挫其锐”,其意在于防偏、防执。。所以要重视平时的修心炼己,因为我们脑袋里的后天意识太顽固,包括对某些妙象的贪求、执着、攀比、嫉妒等等惯性的思维,都会在这种状态下出现,要把我们导向偏离中和的轨道,干扰破坏这种妙境。所以老子在这里一针见血的指出:要挫其锐。要把自已调节到不执著的稳定心态中,不管他出现也好,不出现也好,都要平静对待。当心放下来以后,可能又会随着出现纷纷纭纭的杂念。这个阴我心神,它就是要把陈年烂芝麻、腐谷子都释放出来,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它也会在脑子里闪现。这些都在影响着我们保持这种中和的状态,所以要注意不断地“解其纷”。

出世入世本同然

要高度重视平时的炼己,不断地克服在入世、出世中所出现的过偏过激和过于锋芒毕露的思绪,而且还要能从不断产生的错乱杂念中解脱出来。这两个层次,一个是主观意识所产生的锐,一个是阴我意识所诞生的纷,这两者是保持中和的最大障碍,是我们观徼观妙的拦路虎。要从根本上解决锐和纷的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平时的修心炼己,加强道德修养水平,来调适自心的思维,调整身心的中和状态,从而保持和维护好内环境的正确状态。锐与纷之所以能出现,说到底是心灵中有沙子、有垃圾,身心中还有阴性的物质,没有完全彻底的清理干净。对于我们心灵上这么多的锐和纷,克服的办法,就在于一挫一解,这就是“挫其锐,解其纷”的方法论和它的目的。真正把握好了,对于我们做人处世,对于求证《道德经》,都是一个科学的方法,所以要紧紧把握住。这一步不解决,这两个关键点不掌握好,那么这个锐气,后天意识的偏执,是难以克服的。要把握好“松、静、自然”这三点四个字,把它吃透,掌握好。可以说松、静、自然,也是对“挫其锐”的一种解析,都是要求保持这个中。但是我们有的人常常犯执的毛病,实践方法时,往往是用后天人心来揣度方法的内涵,执著地去进行不正确的实践,心中急于求成,反而对自己造成损伤。大家认真想过这些问题没有?把自己存在的这些问题理出点头绪了没有?应该是修整总结的时候了!

处中的问题是我们最常见问题,是最基本的课题。很多同学说杂念太多,净不下来。由此看来,这个“挫其锐”,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没有高度重视,而是单想凭主观意识的执著、用揣锐进入静的境界,这怎么可能呢?!这也是很多人多年实践却难以在山根观妙、难以在水府探玄,进而获得真实结果的原因。对于处中锻

炼的还不熟,没有融会贯通,没有真正去理解,而是以自己偏面的智识在执著地运用方法,所以始终被挡隔在众妙之门的外面。虽然拿到了钥匙,但是不会开,而且是乱开,当然这个门也就难以真实不虚的打开。

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是一个无私无欲的方法论,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基础的要求。离开了这个基础,那就是水上浮萍,根本没有办法长成参天的大树,也不能最终实现和保持与自然真理、自然道德能量的结合,这就是不能“和其光、同其尘”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进行道德修养的实践,就要体现出大公无私、无念无欲的心态,保持与自然真理、道德能量的充分结合,与之融为一体。要实现那种与众生百姓的本性光相合,众生一体,一体众生,与万物同体同源于道光德光之中,共同沐浴在道光本性之内。我们所说的“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为众生道纪照明镜”,这都是用的光,都是为百姓、为人民、为众生所作的无私奉献。要与众生同呼吸共命运,无私无欲的为众生服务,与众生的本性之光保持高度的和谐一致,与众生的心灵之光一起,共同回归道德之乡。这才是“和其光”的根本真意所在。

和光同尘勤炼己

我们认识“和其光”就要看到实质上去。要认识到众生一体、一体众生,你修出的这个光,就是为给众生的道纪作照明镜。任何一个人,如果他修养道德只是为了一己之私,他即是老死在再好的理论和方法之下,也决然不可能成功,因为他违反了基础的自然法则。基础的自然法则从本性上而言,就是众生皆道。众生心灵深层次的那一层光,与我们修证出来的光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不能把它据为私有,必须用你的光去照耀众生,使他们的本性光透发出来,为他们的道纪照明镜,帮助众生,使他们人人都觉悟道德,从而复归于道德,这才是真实不虚的“和其光”。

圣人都诞生在红尘中,生存于红尘中,证道可以说是不能回避红尘的,成就也就在红尘之中。形身在尘,修养道德在尘,成功在尘,服务于众生也在尘,这才叫作真正的“同其尘”。在这个“同其尘”当中,不断地保持和强化道德修养的成果,维护心身道德能量场,在这个世俗的尘缘当中出污泥而不染;既和光同尘,又不离道失德,用道德的身心奉献百姓众生,影响和教化众生,这就是“同其尘”的真正含义。炼己最好的地方就在社会当中,就在家庭当中,就在工作单位之中,就在社会之中。你不在尘中处世,就不了解什么是私欲,什么是私心?也不会掌握本性中阴我的全部内涵。不让阴我释放出来,那就是包藏祸心,不激活这个阴我心,就永远也难以认识它、清除它。如果积累多了,在关键的时候它集中爆发出来,那就成了你求证道德的最大问题。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因为炼己不纯最终而溃败下来,这种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所以要“同其尘”,就要无私无欲,要立起一颗众生心,在解放我们体内众生的同时,而且还要解渡整个世间的众生,这才符合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也符合道德的根本本质。离开这个根本而妄谈道德修证实践,那是永远也难以达到目的的。

对于我们道德实践者而言,如何具体运用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呢?在运用过程当中,必须要掌握好“挫其锐,解其纷”这两道关口,克服有为意识不断产生的干

扰,才能保持无为状态,进而处中而实现观妙。通过挫锐解纷不断深化修心炼己。在这个“道冲而用之”的状态之中,而未进入众妙之门之前,我们心灵执著于锋芒的显露,所以意念纷纭,心身散漫,都是最常见的现象。它直接影响了无为状态的保持,干扰我们的心身进入中和,影响进入虚、空、静、定的状态,如果真正锻炼到能止欲、拴心猿、锁意马,实践了无为观妙,似观非观,既不执著,也不昏沉,就能够达到“和其光”,也就能出现这个光。只有在出现这个光之后,才能谈到“和其光”。当这个光现于目前之时,那就会人在光中,光在人中,心身都沐浴在道德光海之中。这个光,是道德能量最客观的显示。它取之于道,要用之于道,用之于众生百姓。

湛然朗朗光同尘

“和其光”,对于实践道德者而言,不是口头上空谈“和其光”,而是要真实不虚地证得这个光,要见到这个光,而且要沐浴在这个光中。要用道德的光照耀体内体外,然后更深入地实践运用这个光,去为众生道纪照明镜。当然这些众生,首先是自己体内的众生;只有先解决好体内众生的归道问题,你的光才能高度的“和”。“和”什么呢?和“一”。首先要和于自然之光,和于道德之光,你才能有足够的能量,来为体内外,体周围,自己的家,甚至于乡,去实现更大范围的目标。和其光对于实践体道的人群而言,那就要充分把握好这个光的实质,科学的去求证验证更高能量层次的光。

要特别重视“同其尘”,有了这个光以后,就要去“同其尘”。首先是内环境的“同其尘”。我们这个尘身就是一个小天下。同于内才能同于外,就是首先让道的能量光同于体内的众生,解放体内的众生,再造性命。在同之于尘身的同时,解放内环境的众生。我们的肉身又称为臭皮囊,实际上它是在尘世里的一个载体,我们不是把它叫做尘吗?它是由后天的物质构造的,在没有完全向先天转换完成以前,它就是个尘。所以对于这个“同其尘”,首先就要落实在自己的体内身中,用和其光去照亮体内每个角落,光照所有的地方,完成系统性的整体再造,来达到全系统的和其光,向先天转换,让每一个细胞都共同沐浴在道德的光辉之中,滋养在道德的能量之内,产生后天向先天的系统转换变化。当这个过程完成之后,或者在完成的过程中,去实现与社会的同尘,将道德的光能奉献于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全世界。这才是我们对“和其光、同其尘”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那么“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如何理解和掌握好这三句?按照圣人之治的方法修养道德,达到了“和其光、同其尘”的真实境界以后,也就步入了众妙之门。众妙之门一旦迈入了,其实就是进入了一个道德光能的强能量场之中。在这个能量场之中,使自然、众生、百姓的本来,以及道的造化,中和之用的方法论,根本性的理论,本质性的物质等等,对这一切都可以明明白白,一览无余,了无尘痕。这些都需要在特定的状态下,比较稳定的状态下去观。看看你在这个光中是不是可以百步窥针,一览无余?任何有形的物质在这个光当中都变得透明了。在这个光当中,你一眼望去,整个世界都了然于胸了。这就是“湛兮”。这种透明状态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个“湛兮似若存”的境界,是完全可悟、可验的。我们在众妙之门中,能够进入这个光中,那么虚和实也就一样真切,没有虚妄的存在。这个“湛兮”,就是全面完成体道实践的真实通透状态。这个“湛

兮”也就是一尘不染,光明无碍,是一种大白的状态。所以它就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真实不虚的存在,能够看穿事物本质的客观存在。

天上地下唯道尊

当能够达到全面虚实相通,有和无都大成了的时候,也就与道同体了,与这个道大同了。当进入了这种高境界以后,那么你就是道的化身,就是道的成就者,也就是道德能量造就而诞生的真人。在这样的修为完成以后,还怎么去说这个人是谁呢?所以说“吾不知谁之子”。到了这个阶段,与道的光完全化合在一起,光充斥全身每个细胞,整体性的完成了先天转换。在这个时候,我也不能说明白他是谁的子孙。他是道的子孙嘛!当然也就不能认为是某个人的子孙。真人有形有像,他在与道同步进行实践,也就像生化万物、运用乾坤的缔造者一样,达到复归于道的本源之中,复归于万象之先;从有为复返于无为,复归于无名天地之始,也就是“象帝之先”。

“象帝”,就是生化万物、运用乾坤的缔造者。修真者达到了这种全面更深的一种状态,完成了在光中的再造、光中的重塑、光中的转换这个全系统工程。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人体生命再造工程,在道德之光的滋养培育下,真实不虚的实践完成了,那当然只能说是道之子孙,而不能象人间那样说他是某个人之子。

在古代还有这种情况,真正修炼成了真人,对自己的父母亲都不敢跪拜。历史上也有一些官吏强迫修道大成的人跪拜,结果这一拜,却把自己拜过去了。为什么呢?这可以说这种现象是对“吾不知谁之子”的一种解答。就象我们有的同学,在完成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当他对很多老师顶礼相拜的时候,对方也一定会以同样的礼节相还,这是一个道理。这就是说:当你达到哪一个层次、状态以后,那么就享受着与道性相对等、相对应的界位,这也是对“吾不知谁之子”的最好解释。如果达到了“象帝之先”的状态,那就更加完整圆满了。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可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说:“天上地下,唯道独尊”。这个气魄来源于“和其光,同其尘”的实践和验证。

23:19 |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7月30日

熊春锦先生讲道经第三章(二)

第三章安民

讲解二

——根据熊春锦先生04年1月24日讲座录音整理编輯

第三章一共可以分为四个自然段进行解读和实践。从“不尚贤”到“使民心不乱”为第一个自然段。第二段是“是以圣人之治”到“强其骨”。第三段就是“常使民无知无欲”到“不敢为也”。最后一段是“为无为,则无不治”。我们还是按照自然段落进行复习。

无私无欲心自净

从“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个自然段进行解读。要想读懂第三章,必须要把第一章、第二章联系起来综合进行解读。

人类在离道失德以后,也就从先天无为的内环境状态和社会治理状态,演变成为后天有为的内环境状态和社会环境状态了。这样一来,整个人体的内环境和社会状态,就都处在单一的“常有欲”的状态之中。可以说,现今世界人类都处在常有欲的状态,只有极少数的人,既处在常有欲的状态,又处在“常无欲”的状态。由于太多的人离开了常无欲的制约与平衡,这样一来整个社会的失道也就更为严重;有欲、私心也就成了人体内环境中最大的干扰力,同时也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在这种前提下,由于人类屏蔽了自己的心灵,屏蔽了自己的身心,整个大宏观宇宙当中的道德能量不能及时顺利地进入人体内,补充他们处在常有欲状态下的损耗;同时这种道德的能量也不能进入社会环境去维护社会的稳定。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关键就是人心对道德的认识偏离了、迷失了,心中的正觉、正念、正识已经丢弃了,心中的常无欲状态早已被人类遗忘了。正因为宇宙中的道德能量不能及时进入人们的心灵、心中和社会之中,才造成了整个道德观念的滑坡,降到了道德的底线。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感悟到、看到、分析到,再读《道德经》也就一目了然。

要改变这种现状,改造这种现象,关键就是不能单纯地崇尚有为状态。不尚贤也就是指不要崇尚还处在有为状态,并未真实进入无为、进入众妙之门的贤人层次的道德修养水平。贤人层次只是进道的一个阶梯,所以不要执着于贤人的修养境界。“尚圣不尚贤,几近于道”。这一点是我们每个修真者和关心社会道德复归的人应该注意的。看一看我们心灵的感悟是不是还存在于或停滞在崇尚有为状态的东西呢?我们的心灵是否真正地跨入了崇尚无为的状态呢?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尚贤的状态、有为的状态,而没有进入无为的真切感受,没有对无为的深刻实践,那么人体内环境的五行,也就容易出现相克、相伐、相争的现象。

“使民不争”。不尚贤而尚圣,就能使内环境当中的五行不出现相伐、相争,内环境就会非常祥和,五行相益、五行相生的状态就会滔滔不绝地运行,身心也就健康。放大到社会上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人们不去崇尚有为状态的名,那么社会民众也就不会为虚名相互竞争,这样整个社会也就会趋于稳定。因为有欲的追求莫过于“名利”二字。

“不贵难得之货”,就是抑制、清除人心对物欲的追求、贪求。这样,我们的心君就能够调节人体内五行不发生相互盗伐与内耗。放大来看,人人心无贪欲,整个国家的民众也就不会为私利、物欲而去盗窃,甚至去坑蒙拐骗、损人利己。贪欲之心的膨胀,名利私心的滋长,这是人类离道失德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难窥众妙之门的症结、病因。只有去掉这个病因、去掉名利之心,进行修心、炼己、修养道德;只有不见可欲,才是一种根本的釜底抽薪的治疗私心和欲念的根本方法。当众生心、大公心一旦真正确立起来,人体的内环境也就必然祥和、安泰,社会环境也必然不会有动乱的因素出现。这些是对第一段经文的一个粗浅解释。

这第一段的关键是要正确对等名和利。贤就是指的名,货就是指的利。我们内环境的乱就乱在名利之心上。根本的治疗、改变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在不见可欲这四个字上。不见可欲,不见,对于我们而言也就是“视之不见,听而不闻”,也就是要做到一种心中无物,沉纷止欲,把欲望制约在内环境生理允许值的范围之内。这样我们的心才不会动荡不安,不会被双眼所视、所见而迷惑,双耳所闻、所听而搅乱,对社会上那种追逐名利,甚至昧下良心、昧下自己的本根的不良现象,不仅不参与其中,而且要心身远离。治心是根本之道,治欲、炼己、修心是根本的良方。这一点我们要牢牢地把握住,才算是掌握了这一段的精髓。

金刚降心性不迷

第二段,“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怎么解读这五句呢?先看是以圣人之治。圣人之治是指的方法论,治身与治国的理论和方法是相同的。在这里首先强调一下治身,先对我们自己本身进行治理,使自己的心身复归于道德,复归于无为,复归于能够把握徼、把握妙,进入众妙之门,那样就一定能做到“内王外圣”。

内王外圣,就是注意身心中的心王,修证心王,将自己的心,心中的私欲、欲念、妄念、七情六欲,都使它下降并控制在道德修养允许值的范围之内,不要超过道德生理允许的界限。不是让大家完全没有后天的行为和愿望,而是要控制在不影响把握徼、把握妙的状态,这样才能从有为进入无为。

圣人之治的内涵非常重要,她是方法论。如何去实践由后天有为复归到先天无为,必须要掌握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其实太上的天元神修金丹方法论就是圣人之治,就是一部治身治国的上乘方法。她能够将人从有为、从后天导向符合道德的先天无为状态,从而把握徼、把握妙,进入众妙之门。所以老子在这里介绍了具体方法十二个字:“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四句将整个天元神修金丹方法论的性命双修纲领性地囊括其中。

虚其心,就是讲修心炼性、以性带命的真功夫。虚其心关键是这个虚字。如何步入到虚,如何做到不自见、不自视、不自伐、不自鸣?要将心炼成太极金刚镯中间那种空的状态、无的状态、虚的状态。只有心虚空了,没有后天过剩的欲念、欲望、自私利己之心了,立起了众生心、大公心,这样性功才能启动,修性的功夫才能出现,我们的性光才能在第三只眼的前方闪闪烁烁、稳定地出现。

虚其心对于我们每个修证道德的人而言,就是要刻苦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将世界观、人生观改变成为真实不虚的道生观,将这个欲心调整到符合内环境和社会环境允许值的状态。大公无私心是“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最重要的前提,到达心清静、性空明境界的时候,也就是虚其心最好的实践成果。心的清静,身的清静,必须以修心为统帅、为原则来实现。我们讲了十多年,其实都在“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四句中。如果我们的人心、后天意识、有为状态还没有达到虚的状态,没有清理、清除掉,那就难以步入实其腹的境界之中。即使终日苦炼、苦熬地去意守丹田,仍然是跳不出常人有为规则的游戏,难以做到性命双修的升华。如果能真正做到虚其心,修到了那种无欲、无妄的状态,心如止水,那么自然就可以顺利地步入命功真实不虚的、完整的修证。为什么要以性领命?

因为在性功之中,性即是申。心性为一,心和性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不将心修好、修正、修虚,要想全面实践、掌握、实证后面实其腹的方法论就很困难。如果掌握了这个修心,就不需要十年练炼己也能够快速地步入性命双修的根本实践之中。

在这里不妨重温一下吕祖的《百字碑》。吕祖的《百字碑》当中讲到了“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这个降心,就是真实地领悟了虚其心的作用而言的。要进行养气,就要忘言、忘守,心地空明,虚无明亮。可以说吕祖对《道德经》的领悟非常深刻,《百字碑》囊括了《道德经》这一章的深刻内涵,《百字碑》也是对虚心、实腹最好的注解。

当我们进入虚其心状态以后,当我们实现了虚其心,掌握了性命双修,从后天有为步入先天无为状态,也就领到了一张通行证,就能顺利地进行实其腹的实践和验证。实其腹主要就是讲炼命促性的功夫。我们已经介绍了“虚其心,实其腹”的系列方法,打开以往的教材系统地看一看,可以说都没有离开“虚其心,实其腹”这六个大字。在方法论上都是围绕着“虚其心,实其腹”而展开的,只是因人生法、因时生法、因对象生法,生出了许许多多的、众多的方法。但其关键都是强调抱道、怀道,要抱这个“一”,抱修心的这个“一”,炼气的这个“一”。我们申凝气聚、申气合一、精全宅满、真气充盈,也就复归到了那种“乾健”的状态。所以说对“虚其心,实其腹”的一系列性命双修的方法,都必须要很好地把握住它,才能实践真实不虚的圣人之治。

我们修的就是心中的圣、身中的圣,就要采用圣人之治的系统方法论。不利用这些系统方法论,我们的心就难以向先天转化,身也难以向先天转化。所以我们在实践这些方法论当中,要很好地体悟《道德经》在这里指出的深刻内涵,学习圣人的心,练习实践圣人的身,与圣性的修为同步。要能够心藏宇宙,包容众生;能够涵养万物,通天彻地,与天地合为一体,从有为步入到无为,进而达到无不为,实现实其腹的高境界。

实腹应得坎填离

“实其腹”当中,既含了性功也含了命功,是一个以性促命、以命促性,双向地、共同地、整体地再造生命的工程。所以只要把握住了“虚其心,实其腹”这六个大字,将性命熔之于一炉,共同在体内再造、烹炼我们的先天整体内环境,去除人欲,清理人心的欲望、私欲、私念,树立大公心、众生心,就能够对内环境全系统进行真实不虚地再造。

抓住了“虚其心,实其腹”,就可以将整个内环境进行翻天覆地的改变。改变成为什么?改变成为先天,改变成为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状态,从而进入众妙之门,复归于道。这是我们修证“虚其心,实其腹”终究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而“虚其心,实其腹”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能够时时、处处、事事不离“虚其心,实其腹”六个字,也就能够实现圣人之治。如果更多的人都

掌握了这一点,那么也就是更大范围地、整体性地复返先天,只要在性命上真实不虚地下功夫,就能整体实现真实不虚的圣人之治。这里面可以展开的内容太多,可以把我们这十来年所讲的东西,仅用这六个字就全部浓缩进去,所以希望大家掌握好这几句话。

第二段可以说是整部《道德经》对我们内环境具体进行再造的一个总纲,也是方法论方面的总纲。通过什么方法能使我们每一人复归到道的状态,从而脱离后天有为的封闭,脱离后天有为对我们沉重的累赘呢?怎么才能够从后天这个泥潭中拔起腿上岸,步入到无为、无欲、无私的状态呢?只有众生心和大公心,并且内环境能够产生变化;只有实其腹的变化,才能促使我们的虚其心更好地实现。这其中要注意它们相互的辨证依存关系。如果我们妄谈虚其心,只停留在嘴上去谈修心,而没有实其腹的气,没有真气,没有道德能量来支撑修心炼己,那么虚其心也就是空谈。

实其腹高度囊括了命功的修证。要刻苦地进行命功的锻炼,将我们的身炼开,将心身中的穴位、门窗、路径、仓库全部都建立起来,能够存纳、能够接受天德所赐予我们的光炁。一句话,就是要把宇宙的能量、道的能量、德的能量都能够引进来;进的来,就能变得了。这个进、存、储是为了更好的虚其心,同时也是促使我们形躯命体的全面变化。不要为炼而炼,为修而修,而是要将修和炼整体地把握住。以修心统帅炼命,也就是说以虚其心统帅实其腹,以实其腹促进虚其心。将这两者真实不虚地在我们心灵中整体地把握住。

我们有很多同学不是整体地把握,不是丢了这个,就是落了那个;要不就是颠来倒去,翻来覆去,一会抓这、一会抓那,始终不能掌握系统论,不能掌握“虚其心,实其腹”这两者之间的整体性。不知道如何相生,不明两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始终把握不住,陷在法里面不能自拔,沉在空谈道德里不能步出泥潭,其实这两者都是错误的。关键是要整体辨证地掌握虚其心和实其腹,并把她整体地控制和建立在我们的心灵之中。

只有以修心统帅实其腹,以虚其心来进入实其腹,这个实其腹才能够比较快速地发展和转化,从而达到我们实其腹当中的炼精化炁、炼炁化神这些变化过程的目标。天德给我们的德光表现在理义上就是一个“炁”,所以要吸收这个炁进入腹腔中进行变化。实其腹也是一个“地”这个地有承载之功,许多东西要靠这个地来承载、长养、生发。把握好了实其腹,实际上对虚其心也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不明白虚其心的根本内涵,不懂得炼己之道,单一地去谈论和实践实其腹,那必然难以进入众妙之门。因为丢了统帅,丢了内王外圣的根本改变,没有整体把握住虚其心和实其腹的协同作用。

请大家对自己这十几年、几年以来的实践,根据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好好进行反思一下。思什么?思不足、思差距,反思我们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是陷在虚其心里面空谈?还是陷在实其腹当中法执、法迷?所以很有必要根据圣人之治方法论,对自己进行一次很好的总结和反思,从而真实地去掌握系统论的方法论——圣人之治,全面、真实、尽快地去进行性命双修的生命再造工程。这样我们内证的速度,达到内王外圣状态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从而加速我们内环境的后天有为向先天无为状态的真实转换。

弱志强骨先后乘

再看一看“弱其志,强其骨”。其实这两句话也是讲性命双修。弱其志,弱的是什么呢?淡泊的是什么呢?希望大家淡泊的、减少的志是什么意思呢?志是指的后天、是指的有为、是指的我们很多人的执着。虽然有些人问:“这个志不是指志向吗?”是的,从正面也可以说要有宏大的志愿。但是当具体进入到实践当中,这个志愿就要放下来,否则就是有为的、后天的,同样障碍着你进入先天。我们强调平时要树立宏愿大志,这是为了建立正觉正念,清理心里的阴我所必须的。但是当真正进入到状态中进行实践的时候,这个志也得放下。因为放下是指所有的后天,包括后天的思维、后天的理念、后天的心识,整个主观意识都要淡化下来,进入弱其志状态。弱的是心,是阴我之心,也包括在阴我心上建立的正觉、正念。一旦跨入到无为,由于她真实不虚地与道相合,后天的所有都要化为烟云,一片道境,空净无尘,没有点滴的尘痕。这时所有的作为都是自然的显露,都是道和德的一种显化,没有丝毫后天。所以我们在内证过程当中,对弱其志要很好去地把握它。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知荣守辱,都是引导我们弱其志的方法。

要将这个志淡漠了、放下了、解脱了,进入先天也就非常快速和简单。弱其志与我们在后天有为状态下把握徼的时候,与常有欲以观其徼的状态并不矛盾。因为我们用正志、正觉、正念来进入常有欲以观其徼,一旦跨过了弦线,进入了妙,所有后天的、有为的、意识类的东西,就得全部放下。这一放下来,就与道合真同频了。所以弱其志在这里也是讲修心,它与虚其心相辅相成,是它的延伸和细化,在方法论上是一种细化。一般人在修养道德当中,都讲究要建立好的、美的、真的东西,对不对呢?完全正确。因为人是深陷在后天当中,后天的这一对阴阳有对有错,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去其错、去其丑、去其脏,才能够建立正的、美的、净的。但建立起来了以后,就不能再停留在美和丑、脏和净当中,而要超越它,进入新的太极,进入更深一层、更高一层的太极。高一层太极就要靠运用弱其志的方法,无对无错,无美无丑,无好无坏。弱其志在这里就是告诉我们要摆脱阴阳的制约,步入到无当中,步入到空,步入到虚的状态和环境。掌握了这个理念,我们再来看弱其志,也就明白了太上的苦心,他是在一步一步地、深化地、细化地指引我们这些后代步入先天无为的妙境之中,指引我们如何进入众妙之门。

“强其骨”,强骨,骨是什么?肾主骨,肾为先天之本,强骨就是指命功而言。强其骨与前面的实其腹相辅相成,也是一种深化。针对命体而言,人身的元精最重要。元精的充足与否,影响到全身的整体先天转化。如果骨髓不能充满真炁,在内炼当中没有看到自己整个骨架都变成了金黄色,象金子一般的闪闪发亮,而是骨骼松松、骨关节的韧带松驰,那就是命体显得太弱,不符合后天转先天的要求,不符合圣人之治方法论的要求。所以,要强其骨,就要加强对命功的实践和锻炼。这个强骨的实质含义,就是要将我们整个性命双修的成果推向一个高级状态和道德环境当中,如果不注意强骨,就没法支撑我们完成深层次的性命双修。

性命双修、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可以说是一个最高级的人体生命科学。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到命体上,要修炼出、验证出仙风道骨。离开强其骨,仙风道骨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很多同学走出去,人家一看七分病态、三分人形。有的是自己把自己败成了这样,没有掌握好“虚其心,实其腹”的整体理念,而是只抓一点而不知其余,迷在里面。有的人迷于人为辟谷,有的人迷于有为的颂经,

有的人迷于某方法,而不能把“虚其心,实其腹”的修证整体地抓住,来“弱其志,强其骨”。所以不仅性功没有成果,命功也遥遥无期,令人痛心、令人惋惜,令人着急,令人想拍案而呼!为什么就不能整体把握?为什么就不能掌握关键?为什么就不能科学地对待自己的内环境中性命这两个大系统?为什么眼光就一定要那么短、那么浅、那么近视?为什么就跳不高?你站高一点看,看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不也就整体地把握住了吗?不也就能够恰到好处地掌握方法论、实践论了吗?为什么要把自己锁闭在一个个小圈子里面不解放出来呢?希望我们复习了这一章以后,在座的同学和以后能够听到的同学,都能够实现这一部真实不虚的圣人之治的科学方法论,整体把握住这十二个大字——“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全面地、整体地实践内环境生命再造的系统工程。只有抓住了这十二个大字,整体地抓住了,并且实践了,我们才能进入无为之道,与道合真。离开了它绝对是歪理邪说。

心底无私何所畏

再来看下一段“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这一段指的是要人们使人心、民心不受后天智识的封闭和私欲的腐蚀,使心灵淳朴,由后天复返到先天,使先天本性脱离七情六欲的蒙蔽,使先天的慧性摆脱后天识心智性的屏蔽,使人人都能够认识和体悟到纯粹以后天意识用事的害处,明白有为和无为对身心健康的利弊关系。当每个人都有了切身的体悟以后,也就不敢再深陷于有为和私欲之中不能自拔了。这就是对这一段的真实解读。而不是如许多哲学家,甚至一窍不通的无知文人妄解《道德经》所讲的,说《道德经》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这真是犯了极大的口过罪业!

“常使民无知无欲”,不是愚民,决不是无知文人解读的那种愚民政策,而是教导人们要以道德规范心身,不要被后天的智识所封闭,不要被私欲所腐蚀,要保持心灵的淳朴,由后天复返到先天,要解放自己的本性,脱离七情六欲的蒙蔽。因为只有后天心智才能屏蔽先天慧性,只有智性退位,慧性才能出来。我们要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真理,并且通过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使每个人都体悟到纯粹以后天意识用事的害处。这害处在哪里?首先害在违背了道德所规范的自然总规律。我们看看社会上是不是这样,许多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欲望、贪心在坑蒙拐骗,希望能够瞒天、瞒地、瞒人,妄图能欺瞒过去。但是能瞒得了吗?瞒得了一时,能够瞒得了一世吗?道德的自然规律象铁一样的无情无私。我们教育人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人都能感悟到先天的自然脉搏,人们真正懂得自然规律以后,还敢胡为吗?还敢象现在这样不怕天、不怕地、不怕法律,唯我所用,一切唯我,人们还敢这样吗?我相信是不敢了!

用圣人之治的方法,使每个人都能体悟到“虚其心,实其腹”带来的好处和切身利益。当人们都有这样的体悟以后,整个社会的风气必定会好转,因为每个人都会畏惧大自然无情的因果律。离开了先天的制约,仅凭私欲,仅凭自己的一点私心而去恣意妄为,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安乐和太平,就自觉地不敢违法,也不会主动去碰触法律之网。

老子在这里讲的绝不是什么愚民政策,而是指的一条光明大道,是通过性命双修的生命再造,使自己更符合自然客观规律的光明大道,摆脱后天的制约,摆脱人

心欲望的屏蔽,去感受、去体会自然真常之道的自然规律、因果律。要是人人都掌握了因果律,还敢胡作非为吗?我想是绝对不会的。谁还愿意干那种违犯铁的法则的事,不然,那他将推也推不掉,自作自受地去享受坏的恶果。但是现在的人们都只注意到眼前鼻子尖下的蝇头小利,而不顾将来,不顾身后,所以才敢胡作非为,才敢无法无天,才敢无畏于自然规律。但是当他懂得了以后,也就会自然地生畏,生敬畏心,生恭敬心,诚信心也就会自然而生。所以说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是从根本上改造人心、民心的方法,是使人们能够健康长寿,使国运能够国泰民安的方法。可惜知道这个人天大秘密的人并不多,不能正确解读《道德经》的人太多。如果明白了圣人之治方法论对每个人内环境再造的功用,对治理社会的功用,我相信道德治世也就必然会使民族繁荣昌盛,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万朵金莲绽放的灿烂美景!

无为不争谁能敌

“为无为,则无不治”。什么叫为无为?为无为就是用中之道。前面一个为字是指有为,后面一个为字是指无为。也就是说,人们只要将心身的有为状态转化成为无为状态,以无为统驭心身的有为状态,实现后天向先天、有为向无为的根本转变之后,就没有不可改造的命运和国运。无欲才能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心治则性命再造必大成,心治则必国泰民安。治到什么状态?治到无为状态,将心治到无欲无为状态,就没有不可治理的事,就能实现“治大国若烹小鲜”,天下德化,民风淳朴,百姓自安,这是实践“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根本。

在我国历史上,真正比较科学合理地运用《道德经》的经验是有的,这就是大唐盛世。有人说我特别喜欢唐朝,为什么?因为唐朝在中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跟他相媲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影响深远,与大唐文化的鼎盛密切相关。看看现在世界各地,“华人街”一般都称之为“唐人街”,为什么?因为大唐盛世的那种思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非常巨大。大唐盛世的“贞观之治”达到了一个什么状态呢?达到了监狱里没有犯人的状态,监狱成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治国的奇迹呢?很多历史学家、政治学家都忘记和疏忽了一点。这种奇迹的出现,是因为利用了《道德经》。因为当时唐朝的天子姓李,他号称自己是老子的后代,要求所有的官吏和百姓民众人手一册《道德经》,每天都要进行念诵,而且还规定学府每年都要对《道德经》进行考试、考核,所以才奠定了大唐精神文明的基础。

由于《道德经》所内含的无穷无尽的能量,道能、德能渗透到了全国士庶民众的灵魂之中,深透到了整体社会环境之中,这个巨大的德能滋养了当时的中华民族,所以才出现了世界万国来朝的壮丽景观,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真正鼎盛的人文景观。可惜对于《道德经》在当时社会中普及的这一壮观现象,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因为某种偏见,而没有认识到《道德经》对唐代鼎盛所起的根本思想作用。思想建设、灵魂建设是上层建筑领域中的灵魂所在,人心、民心实际上是社会的根本基础。离开了人心的转化,离开了道德的教化,人心民心必然将逐步下滑,直至下滑到道德的底线。

如果真能拿起《道德经》进行深入的教化,那么整个人的内环境,整个家庭环境,整个社会环境,整个国家的环境,也就必然会出现明显的改观。所以说修之于身

而得道德之身;修之于家而得道德之家;修之于乡则得道德之乡;修之国则得道德之国;修之于世界则得一个道德的地球村。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促进我们道德内环境、道德家庭、道德社会、道德国家、道德世界的早日来临!

21:36 |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熊春锦先生讲道经第三章(一)

第三章安民

讲解一

——根据熊春锦先生03年11月13日讲座录音整理编輯

古校本: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已,則无不治矣。

通行本: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 ⊙⊙

释字:

上:帛书作“上”,通行本作“尚”,與“尚”相通。尚:《說文》尚,增加;希冀。另有,超過,高出;誇,自負。尊崇;尊重等義。賢:《說文》賢,多才也。從貝,比喻其才如貝之可寶。貴:《說文》貴,物價不低賤。此句中表示重視,看重之義。貨:《說文》貨,財物也。《漢書·食貨志》:“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 見:《說文》見,看見。另有顯現,出現之義。虛:《說文》虛,大丘。崐倫丘叫作崐倫虛。古時候,九個成年男子成一井,四井成一邑,四邑成一丘。丘又叫作虛。《段注》:“虛本謂大丘,大則空曠,故引伸之為空虛。”“又引申之凡不實之稱。” 實:《說文》實,富裕。表示家中田産、貨貝很多的意思。已:“已”有停止,完畢,做到、實踐等義。

〖注音〗恆:héng音横;弗:fú音福。

⊙ ⊙ ⊙

讲解:

真心坐听无弦曲

这一章看起来是对社会现象的描述,但是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拉到心身之中去领悟。《道德经》所阐述的就是这一点,要首先看人,这样才能消化吸收《道德经》。就像我们介绍的“贤人修”一样,为什么说“贤人修”,而不是“修贤人” ? 你对照一下,答案就在这里:“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句话本身就是“尚圣不尚贤”,因而是几近于道的方法。这一点一定要掌握好,就是不尚贤而尚圣。为什么尚圣不尚贤? 因为圣人的内治水平才是最近道的,几近于道的。“几”字没有点, 多一点就是“凡”字,少这一点就归于淳德全道。我们在阐述贤人修内容的时候, 在由庶人向贤人阶段转化的过程中,要将一些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障碍清理掉,要把心身变化的一些过程摆在面前,既不能求,也不能执。

“尚贤”就是推崇一种名不副实的贤人,这不是我们修真者所修的道德内涵和修证内涵。贤人修也是一种过渡阶段,只是一个由庶人到圣人的变化过程而已。如果执着于它而不知前面的目标,那么你内部的气机, 心身中的众炁、众申就必然混乱不堪。在推崇和向圣人阶段转化的时候,自己心身内部环境所有的东西,都会有一个阴动过程,其中所含的阴阳变化也是相互辨证的。如果执于这种状态, 那么内景争斗的现象,阴阳搏击的状态,就必然会过分激烈。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也是这样。在战国春秋时期,那时的贤人志士的道德状态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贤人的认识状态,内修层次,道德水平,内部修养,已经下滑到有名无实的地步。贤人已给社会引来祸害,人们都注重贤人的外在表面的浮华去模仿,追求打扮,爭相把自己装扮成贤士,而不是贤人本具的内在德行,因为那时自我标榜的贤人已经没有那个贤人之实了。所以当社会人们都在重视追求这种贤人之名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社会祸乱的必然。因为大家都在追求贤,有追求就有相争,矛盾即起,这是造成春秋战国社会动乱不息的重要原因。

淡泊明志生灵慧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同样,在我们内部如果心里过分重视所得的,认为很宝贵,结果反而会很容易丢失,因为你心里在战战兢兢地抱着它,贵了必然会招引,别人就会盗。有的人这种难得之货被盗之后,还弄的哭鼻子,一年哭好几次,甚至哭了多年,是不是犯了这个毛病呢? 你太珍惜这个难得之货,就会引起内盗外窃。如果心里能够放得开,能认识到天下一切难得之货都是自然大道的,不是我的,得与失都无所谓,你把心态调整一下试试看,哪有什么盗呢?哪有谁来盗你呢? 就像大海里的一点水一样,你和自然化合在一起,财货即使到我身上,是我的也不是我的,从理上认识它既是你的,也不是你。当你的心态往“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这个方向一转的时候,你体内的消耗就会降到最低,这时无论是外来的魔,还是自己的内魔,都会消失得干干净净喽!正因为你的心对你的货战战兢兢,这是在封闭自己,不能及时与自然化合,因而就会产生所谓的争,所谓的盗。

而且这个盗字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欲字,所以老子又指出:“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两句就指到了关键处,只要心有了欲望,就会有追求,有执着;

有了欲念,所以对自己身内的一切都看得贵如金,看得非常执着而深沉,又不愿意放下,当成包袱背上。但当我们能做到不见可欲心态的时候,当所有的欲望都消失了的时候,我们整个内环境中,万民的心不乱就成为一种自然现象。人内环境的统帅是心,把心里对一切财物的欲,把对名利的执着追求和对难得之货的贪求统统放下,把种种封闭自我的欲心统统放下,那么整个内环境肯定就会太平;心身与自然相合以后,与自然相应,无欲无求,内天地也就太平安宁了。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几句话是在告诫我们:无论是我们内环境也好,社会也好,你的家庭也好,整个自然也好,如何能做到不争、不盗、不乱?要做到不争不盗不乱,就要跳出阴阳,跳到正常的状态和水平,不要靠近贪欲这条线。过欲则为贪,不见可欲,心就不乱。修圣人、圣人修的状态,就是自己理自己的心,完全处在虚其心状态下,心要尽量放开放宽,重视腹中的气,做到“虚其心,实其腹”,这是圣人管理自己内环境,帮助别人调整内环境,教化众生,正确对待自然之道的方法。在学习时我们还要对照一下,看看我们自已是不是按照圣人之治对待内环境的?

弱志强骨坎离配

对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前辈们都有大量的阐述。我们在学习圣人之治的时候,在自己的生命再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圣人修的方法,以圣人的标准来治理我们的心,治理我们的身,而不能只尚贤。一定要修圣人的方法,以圣人的德行标准,以圣人观察万事万物的状态,来治理自己的身心内环境。治理的方法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吕祖《百字碑》中说:“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祖宗,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虚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云梯。” 吕祖这段《百字铭》是对这一段最好的发挥。实其腹是我们内证过程中要掌握的一个过程,也就是在腹中的取坎离,只要配合得好,就深化下去了。

“弱其志”的志,不是指五德中的志,是指知白守黑,知强守弱。这个弱其志的内涵,就是说后天的智识要处在无为的状态,要处在一种柔和的状态,“百炼金刚绕指柔”就是说的弱其志。我们在再造性命过程中,体现的是在个人内环境中的坚强,内在的无惧,而不是表面的一些现象,这就是深层内环境中的一种转换,达到实其腹和弱其志结合在一起。我们的志既要圆,也要柔,不要单从德行上解释志,中和、处柔、实腹的方向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但是外柔内方,内部无比坚强,其强无比;外面圆滑无比,能应万物。这样才能保持住这个良好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状态, 这就是我们想要修身的目的。

治理内环境所要掌握的大局和根本,说到底就是修心,修圣人之心,而不是庶人之心、贤人之心。我们在内环境中要检查自己的心是不是都到了虚的状态;在命功上要看看自己的下丹田,三个丹田是不是光炁都满了? 我们的志向是百炼金刚绕指柔。在任何状态下、任何环境下,无论是顺境,还是恶境?志向不退、不倒、不变,那么内环境就会支持我们向前走、向前炼?

只要人人都能认真展开对《道德经》的实践和认识,经常对内环境进行全面的验证,这样使整个内环境都处于阳势状态。修真者应当对这四句纲领性的话反复整体地理解掌握它,并且按照这个要求不懈地去实践,这样才能使人的心身这个小内环境,安置得有条不紊,使这个内天下无争、无盗、无乱;只有心身中不争、不盗、不乱,才能顺利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只有内环境处在一种无知无欲,没有任何追求,没有任何贪望的状态,才能使知者不敢为也。人的阴申中最大的信息量是什么?就是从小到大积累的智识,它可以说就是人体内的知者,我们的思维,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都出自于后天中。当我们真正处在“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境况时,这个知者——阴申也就不敢妄作妄为,它就失去了依靠,因而也就不敢争,不敢开门揖盗招引外邪;也就不会产生乱动乱摇,因为“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如此,小小的身躯不也就平安了吗?哪里还需要这么多知?为什么总在说自己体内不行,这个病治不好,那个问题解决不了?你把老子这一篇好好读一读,把你体内的这个天下先安一安,别尚贤,也别贵难得之货,别让欲念纷发,按照圣人治理身心的标准原则,“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再来看看内部的再造与治理是不是很轻松?其实并不是很难!达到了这种无为的状态,那就是无不治,没有什么不好治的!

如果自己对内境都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治理办法,随外环境的物流常所欲,自身还沒治好,更不用说齐家治国平天下了。自己内部的道能不足,那就只好依赖智喽!但是只要智识一飞,欲心一起,奸诈必然而出,那肯定是内天下难安。内境智识一起,难以进入进道亲德的状态,因为你的后天识心判断这个,强调那个,心中沒一刻安宁。要全面实现内环境的先天改变,就要控制后天智识,整体把握住它,才有可能将我们的转化过程变得轻松自然。大道不远不遥,就在我们心里面。只要真在心身内证出来,并不是非常难的。

今天我们对《道德经》这一章稍作了深化的讲解,对联系内在的变化,对《道德经》重点在我们内环境中全方位的实践和应用,都会有所帮助。《道德经》是修真的根本,我们进行心身的修证,对我们的家庭环境,周边的社会环境,对天地自然大环境,其道理就是一个一、一个零,很容易也简单。首先是要获得心灵的改变,心身一旦变得无比宽广了,那么很多难容之事也就容易理解了,整个身心再造也就进入崭新的阶段。希望大家都从这个顿悟的法门,进入全面淳德归道的状态,用我们老祖宗老子这个《道德经》的无穷能量,改造自己的内环境,早日使身心同步变化到理想状态。祝福每一个人都能逐步迈入道的大门,实现全面的生命再造,圆满地完成身心的变化过程,早日步入佳境!。

15:56 |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熊春锦先生讲道经第一章(四)

第一章观妙

讲解四

(根据熊春锦先生 2003-11-07 讲座录音整理)

今天开一个周末的“PARTY”(聚会),祝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今天非常高兴,因为今天同时是我们这块“道医天地”满月的纪念日。自从“道医天地”建立以来,确实成了大家非常温馨的家,使我也就能及时跟大家见见面,在空中聊聊天,谈一谈道德的内容,谈一谈《黄帝内经》的内容,共同学习提高。

打开门窗迎光明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道德经》。我们前面几课谈到了理论,现在需要将自己调整到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因为中华古老的“道德文化”是一个巨系统,这个巨系统必须要通过两种科学的模式,才能够真实不虚地接受、学习和了解,并且掌握它。所以,首先得将我们的身和心调整到符合“理炁科学”的框架内,符合“理炁科学”要求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之中,再来学习和实践“道德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将“理形科学”当中所存在的更为深刻的内涵解析出来,并且加以吸收和转换。所以还是希望大家搞好三调,调好自己的形,使自己的形体与自然相连没有障碍。也就是说要把我们形体上的门和窗打开,使它敞开,在这个家中能将自己的身和心都敞开,把门窗打开,来一次高质量地换气,对我们的身体进行通风换气。注意将你的百会打开,双手的劳宫穴打开,双足的涌泉穴打开。想一想,注意将任脉上的重要门户膳中穴打开,将肚脐眼“神门”拉开,将自己的夹脊穴打开,就象两扇门一样左右拉一拉,用意念去把它打开。我们身体这些看不见的生理系统,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就是说它是由我们的意念所能调控的。我们的主观意识对形体这些看不见的生理结构,具有可控性、调适性;这些可控性和调适性是随着意念力量的大小,而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用意念进行调控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个效果的。只要你注意了,并且去这样做了,就能产生不可名状的生理、生化效应和作用。把这些圆圆的门左右拉开以后,再想一想把全身所有的窗户都打开。也就是说把全身 365 个穴位都整体想一想它的分布位置,虽然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分布,那就整体式地想它全身无处不是穴,无处不是窍,都把它放松打开,这样有利于在讲解《道德经》的时候,都能获得一种不可名状的状态。

这种调适调节,也是在实践《道德经》第一章里这样一句话:“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个徼落实到我们身体上,也就是这些穴窍门窗,这些经络。通过这些可感、可知和不太容易捉摸的穴位、经络和气,体悟一下这个徼在我们身上的微妙。要学会这种体悟和感悟,否则就没有办法达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状态。不保持这种状态,要想研究《道德经》,学习《道德经》,实践《道德经》,那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对形的调适,首先重在对体表的穴位、经络,进行整体的开放性的调适。再深化下去,对身体的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甚至全身所有的液体,都要把它们调到松、静、自然的状态。因为“有水必有气”,所以对体内液体的调适非常重要。

光有形还不行。也就是说把握住了穴位和经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还要把握住其中的液体。有形的水是血,是神经液、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淋巴液,全身所有的水分,称之为“体液”。人为什么会有气?可以说与全身的这些水有密切的关系,水的流动速度决定了气的旺、盛、衰、弱。体内的液体流速过快,使气不可留,不可存,容易丢失;体液的交换流动过于缓慢,会使气滞存、气塞、气闭,不利于健康。

智慧树知到2019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学习本课《<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的出发点是()。答案:从“义理”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老子是()学派创始人。答案:道家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答案:道 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以立修己治人之(),察其()以善精义入神之()。”答案:大意#体#微言#用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启示我们看问题要有一种()()()()的思维方法。答案:辩证对立#辩证统一#对立统一#一分为二 下面几段话的观点正确的是()。答案: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 第二章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不勤”的意思是()。答案:不能穷尽 “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答案: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湛兮,似或存。”中的“湛”的指的是()。答案:幽深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一种()和()的处世之道。答案:先人后己#以退为进 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答案:适可而止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答案:同“现”,显露

从言语之道来看,明代殷谐的《海青击鹄图》赋予我们的生活哲理是()()()。答案:慎言慎行#守口如瓶#沉默是金 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用“上善若水”来说明老子所说的“道”,运用的是()的说理方法。答案:道法自然 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答案:适可而止 “圣人为腹不为目”中的“为腹”的意思是()。答案:注重内在实际 下面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含义近似的是()()。答案: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物壮则老 “生而不有”的意思是()()。答案:生养万物#不据为己有 第四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老子主要是从()角度来阐述修道与用道。答案:内在情绪 今天的人们学习《道德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执《道德经》之道,()”。答案:以御今之有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中的“能敝”指的是()。答案:守住道体 老子从“道”的角度认为统治者运用道来治理过国家的最高境界,是老百姓对统治者()。答案:不知有之 下列语句中与“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复”含义相同的是()、()、()。答案:周而复始#一元复始#循环往复

道德经 原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2019智慧树知到[大学美育(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版)]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大学美育(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版)]章节答案 [第一章测试] 绪论单元测试 1.【单选题】《大学美育》课程学习内容的逻辑路径是: 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认识美,传递美 欣赏美,创造美,发现美、认识美,传递美 答案: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我校《大学美育》课程校本特色专题的是:管理美学与美育 经济精神与美育 法治文化与美育 自然美与社会美 答案:自然美与社会美 1.【单选题】下列哪部作品是萨缪尔·亨廷顿的着作 《论语》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尼科马克伦理学》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答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2.【单选题】下面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时期的是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笛卡尔 答案:笛卡尔 3.【单选题】“劳动生产了美”出自马克思的哪本着作 《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答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4.【单选题】下面论述不符合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命题的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 “美是生活”命题关注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美是生活”说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 车尔尼雪夫斯基斯基通过“美是生活”命题强调了美的理想性 答案:“美是生活”说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 5.【单选题】在孔子的政治思想里,主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

“仁” “中庸” “礼” 答案:“兼爱” 6.【单选题】下列内容,哪一项不是出自老子《道德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即世界,世界即我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答案:我即世界,世界即我 7.【单选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人生境界 中庸思想 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 答案:人生境界 [第二章测试] 1.【单选题】从动物的快感进化到人的美感的根本前提是 答案: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2.【单选题】“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出自以下哪篇文章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三宝之光

亲爱的家人: 您好!谢谢您的每月一信,谢谢您参与2016年11月的网络读书会,《道德经学用每月一信 网络读书会》是一项社会公益祈福共修活动,我们为地球母亲的安平泰祈福;为社会和谐祈福;为家庭和谐祈福;为身心和谐、快乐幸福祈福!您的每月一信能够让自己感动吗?凡能 够感动自己的正能量分享,也能感动这个世界——感动,就是我们在收获上天赐予我们的祝 福能量。 十一月是收获月,我们走进十一月: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用不断地学习收获着太多太多的喜悦。小时候,我们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当我们含糊不清地喊出第一声“妈妈”、“爸爸”时,我们收获了语言;当我们迈出第一步时,我们收获了人生道路的起点。当然,我们那张笨拙的小嘴不知学了多少次;我们两条稚 嫩的小腿,不知摔了多少跤……从此,我们可以说出我们的心声,表达我们对世界的感受。 人生旅途中,我们在收获了快乐、富有后,还要在下一个时间继续播种“三宝”,继续用“三宝”来灌溉心田。我们的生命就是因为有新的更高层面的力量不断注入,而年轻,而健康,而热 血沸腾,而幸福天长地久! 但是,人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心理:想着不付出或付出很少,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收获;总是期 待着“天上掉下馅饼”,那可能吗?即使天上能掉下馅饼,会一直“掉”吗?“守株待兔”的故事 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想有所收获,那就得去默默地耕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千 古真理。 我们坚信“笨鸟先飞早入林”,只有先飞了,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们坚信凡只想索求的付出, 最终不会有结果,也不会有收获!因为付出本不一定全是回报!有能力付出的人,是世界上 最有福报的人! 现在,让我们进入【收获月的祈祷文】。 我们行走在三宝之光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收获着生命之神不尽的恩典,满揣着她的礼 物与祝福启程。 我明白,有时付出也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付出绝对不会有收获,人生路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绝望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之路。所以,有时的付出不一定有 收获,但不断地付出一定会有收获。所以,有时放弃也是大智慧。 我明白,人应当以信仰来敬畏“天”、服从“天”,以智慧来认识“道”、顺应“道”。天道是一个 伟大的组合!困境之中,心灵向上天祈祷,祈求上天之福佑;行动之前,研究自然之道,感 悟自然规律之特征,按“道”的规律去趋利避害。 我明白,满怀慈爱者,无所畏惧故勇敢;节俭之道,可以令人回到生命之源不衰歇;不敢为 天下先,并非孱(chán)弱无能,它有不争而胜的创造潜力。人若舍弃“慈、俭、不争”这三宝,则必死无疑!三宝中,以慈爱最重要。有了它,战则胜,守则固,天必将卫护他。修三宝,就是修最高等的风水。 我明白,能够把自己放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在下面,不用急,只要有生长的力量,下面的总会跑到上面来。修炼百分之百的信任、无条件的爱、全然的喜悦,这是一条通达大 安心、大自在的幸福路。

道德经原文

道可道 , 非常道。名可名 , 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 , 欲以观其妙﹔常有 , 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 , 同出而异名 ,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 众妙之门。 老子 : 「道德經」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 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 , 难易相成 , 长短相形 , 高下相盈 , 音声相与 , 前后相随。 恒也。就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 生而弗有 , 为而弗恃 , 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 , 就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 第三章 不尚贤 ,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 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 , 使民心不乱。 就是以圣人之治 , 虚其心 , 实其腹 , 弱其志 ,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 , 则无不治。 老子: 「道德经」 : 第四章 道冲 , 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 , 似万物之宗﹔湛兮 , 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 , 象帝之先。 老子: 「道德经」 : 第五章 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 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 ,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 不如守中。 老子: 「道德经」 : 第六章 谷神不死 , 就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 , 就是谓天地根。帛系若存 , 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 以其不自生 , 故能长生。 就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老子: 「道德经」 :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处众人之所恶 , 故几于道。 居善地 , 心善渊 , 与善仁 , 言善信 , 政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夫唯不争 , 故无尤。 老子: 「道德经」 : 第九章 持而盈之 , 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 , 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 , 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 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 , 天之道也。 老子: 「道德经」 :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 , 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 , 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 , 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 , 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 , 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 , 能无知乎。 老子: 「道德经」 : 第十一章 三十辐 , 共一毂 , 当其无 , 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 当其无 , 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 当其无 , 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 无之以为用。 老子: 「道德经」 :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 , 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 令人行妨。 就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 故去彼取此。

智慧树知到《管理会计》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管理会计》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变动成本法下的本期销货成本计算公式是() A:单位完全生产成本×本期销量 B: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量 C:期初存货+期末存货-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 D: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正确答案: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量 直接材料费用、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推销佣金以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都属于( )。 A:制造成本 B:直接材料 C:其他制造费用 D:变动成本 正确答案:变动成本 资金增长趋势预测法,就是运用( )原理对过去若干期间销售收入(或销售量)及资金需用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计量后,确定反映销售收人与资金需用量之间的回归直线y=a+bx,并据以推算未来期间资金需用量的一种方法。 A:回归分析法 B:判断分析法 C:加权平均法 D:季节预测分析法 正确答案:回归分析法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下列( )情况应该采取外购的策略。

A: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外购价格 B: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外购价格 C: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外购价格 D:自制单位产品成本>外购价格 正确答案: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外购价格 某产品销售收入800元,保本额500元,变动成本率为65%,则该产品的利润为( ) A:105 元 B:280元 C:175元 D:195元 正确答案:105 元 第二章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 ) A:结构性成本动因 B:成本动因理论 C:最佳价值链结构 D:执行性成本动因 E:价值性成本动因 正确答案:成本动因理论 以下那些属于执行性成本动因() A:员工 B:全面质量管理

如何面对挫折 赵妙果老师与《道德经学用》41章分享

如何面对挫折 赵妙果老师与《道德经学用》第41章的分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去享受老子关于宇宙规律之爱对我们的祝福!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mèi),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eì)。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yú)。大白若辱,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具有上德且知行合一者为“上士”。上士一旦有机会接触到大道,就会如饥似渴,勤勤恳恳,自强不息;坚信不疑,依法修行。具有小德且闻一善言心便喜,见一利欲心便乱者为“中士”。中士是道与非道之间的徘徊者,他们大多接触到大道后,或热血沸腾,或将信将疑。具有失德且嚣张无礼者为“下士”。下士听到大道之理,会憋不住要大笑,这种嘲笑,是把大道之理视为异端邪说的讥笑——这实在是一种愚痴的表现!这些人听闻大道要是不笑,那么道也就不是道了。 以下是老子对从事于道者的忠告: “明道若昧”是指光而不耀者。大道光明,精通大道者却外似愚昧,藏智敛慧,浑然无迹。 “进道若退”是指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进道之人是知止、知反、知退的勤而行之者;是真正孜孜不倦,以寻求大道之光的人;当他走向大道深处时,常人却误以为他在后退。 “夷道若纇”又好比若冬涉川——平滑的冰面比起伏的路面还要难行,更需谨慎而行之;过程中的种种挫折不是障碍,而是夷道的一部分,好比考试不是对针好学生的障碍,而是用来淘汰不用心学习者。 “上德若谷”是指上德之人,心德广大,如空谷一般,无所不容,无所不纳。 “广德若不足”是指德行广大,虽辽阔无边,包容一切,但广德者始终不自以为有德。 “建德若偷”是指德已厚,而不自以为厚;功已深,而不自以为深;兢兢业业,始终以圣贤之任为己任,以天地之心为己心;“偷”者,薄也。 “质真若渝”是指质朴纯真的德行,柔和而表现为平淡,出色而表现为普普通通的浅显。质真者,不矜其真,故渝也。

道德经原文注音版

道德经原文 第一章 Dào kě dào , fēichángdào 。 Míng kě míng ,fēi cháng míng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w ú míng tiān dì zhī shǐ,yǒu míng wàn wù zhī mǔ。gù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cháng wú yù yǐ guān qí miào ;cháng yǒu yù yǐ guān qí jiǎo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jiào)。cǐ liǎng zhě tóng chūér yì míng ,tóng wèi zhī(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 xuán ,xuán zhī yòu xuán ,zhòng miào zhī mén 。 ?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 tiān xià jiē zhī měi zhī wéi měi ,sīè yǐ。jiē zhī shàn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zhī wéi shàn ,sī bù shàn yǐ。gù yǒu wú xiāng shēng ,nán 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 yì xiāng chéng ,cháng duǎn xiāng xíng ,gāo xià xiāng qīng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yīn shēng xiāng hè,qián hòu xiāng suí。shì yǐ shèng rén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 chù wú wéi zhī shì,xíng bù yán zhī jiào wàn wù zuò yān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 ér bù cí,shēng ér bù yǒu ,wéi ér bù shì,gōng chéng ér 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fú jū。fū wéi fú jū,shì yǐ bù qù。 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

【赵妙果悟道心得】道德经第68章:用人之力

【赵妙果悟道心得】道德经第68章:用人之力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为将帅者不逞武;善战者不发怒:善胜者不硬拼;善用人者对人谦下,这叫做不争的品德,这叫做用人的力量,这叫做自古以来最高的准则。 【神奇生命】 1、生命就是修行,修行就是要懂得转圆,留了余地,才可能转圆。 2、做领导的人,是让自己成为环境,引领大家做人做事,把舞台让给大家绽放。而不是什么事都自己做,不是让事把自己做死了! 3、有能力还能尊重别人、有能力还受欢迎的人叫本事;有能力处处让人看不顺眼,那铁定会闯祸。 4、生气是下下策,生气产生的黑色毒素,登陆在人体哪里,哪里就产生不舒服,不生气命才大。 5、如果我们思想有病,那我们将收获病痛、失败、挫折。

爱与感恩的思维是一种高频率的光能振动,能改变体内细胞原子活动而引发化学变化。 6、如果我们的健康发生问题,您可以先构建一条健康程序,并将它印在您的心灵中,直到被您的血液吸收为止。 7、大自然的启示是:应该生发的时候就生发,应该静默的时候就静默,自己还给它个自己! 8、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秋天低垂的谷穗告诉我们,应该学会谦虚,过分张场昂首是不成熟的表现。 9、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10、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为;无为就是无执著;无执著就是没有任何愿与事违。 11、生活时常和我们开玩笑,您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您越远;您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得不到回报的付出,要懂得适可而止。 12、常常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帮助的手,您便可立地成佛,与上帝同在。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翻译】:道可以说,

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翻译】: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3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翻译】: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

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到宠爱或受到屈辱,以至于感到惊喜或惊恐。重视大患(即“宠”与“辱”)以至于如同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

什么叫宠辱若惊?由于得宠者地位卑下,因此得到宠爱就会为之惊喜,失去宠爱就会感到惊恐。这就是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人之所以有大患(即宠辱),是因为人患得患失而心中只有自己。如果人达到不患得患失、心中没有自己(即无身)的境界,那么人还有什么忧患呢? 所以,崇尚把自身献给天下者,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情愿把自身献给天下者,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评析]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注音版】 天(tiān)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之(zhī)为(wéi)美(měi), 斯(sī)恶(è)已(yǐ), 皆(jiē)知(zhī)善(shàn)之(zhī)为(wéi)善(shàn), 斯(sī)不(bù)善(shàn)已(yǐ).故(gù) 有(yǒu)无(wú)相(xiāng)生(shēng),难(nán)易(yì)相(xiā

ng)成(chéng), 长(cháng)短(duǎn)相(xiāng)形(xíng),高(gāo)下(xià)相(xiāng)倾(qīng),音(yīn)声(shēng)相(xiāng)和(hè),前(qián)後(hòu)相(xiāng)随(suí).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处(chù)无(wú)为(wéi)之(zhī)事(shì), 行(xíng)不(bù)言(yán)之(zhī)教(jiào), 万(wàn)物(wù)作(zuò)焉(yān)而(ér)不(bù)辞(cí), 生(shēng)而(ér)不(bù)有(yǒu),为(wéi)而(ér)不(bù)恃(shì), 功(gōng)成(chéng)而(ér)弗(fú)居(jū). 夫(fū)惟(wéi)弗(fú)居(jū),是(shì)以(yǐ)不(bù)去(qù).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出自于《尚书》。 A.对 B.错 答案: 对 2、季羡林先生认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A.对 B.错 答案: 对 3、天人合一自然观第一层含义就是人与天地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整体,割裂了人与自然,就形成不了一个系统的概念。 A.对 B.错 答案: 对 4、单选题:《道德经》的作者是()。 A.老子 B.庄子 C.荀子 D.墨子 答案: 老子 5、“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段话出自于《素问》。

对A. B.错 答案: 对 6、《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多个国家领导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 A.150 B.160 C.170 D.180 答案: 170 7、《西铭》是北宋大思想家张载的著作。 A.对 B.错 答案: 对 8、所以真正的道德不是所谓“礼”如何约束,而应是“道”如何要求,是“道”的实践活动。 A.对 B.错 答案: 对 9、《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的作者是()。 A.杜甫 B.李白 C.王安石

陶渊明D. 答案: 王安石 10、解放一词语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缠之;二月初乃解放。”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易经》包含由以下哪几部易书组成()? A.《连山》 B.《归藏》 C.《周易》 D.《卜筮》 答案: 《连山》,《归藏》,《周易》 2、《易经》又称《易》,成书于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约3000年前。 A.对 B.错 答案: 对 3、古人认为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应增厚美德,以厚德对待他人。 A.对 B.错 答案: 对 4、中国古人认为天地最大,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什么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可以用“坤”来比喻君子的美德。.

道德经-德经第48-50章

《道德经》选段讲解 第48—50章 封开县渔涝中学莫胜慈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讲授,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通过诵读欣赏,让学生领略道德经经典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积累国学经典写作素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与人为善、讲究诚信,善于保护自己的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对这三段选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与人为善》动画片,引入今天要学习的篇章:48章至50章 二、正课 (一)诵读 1、在激起学生的兴趣之后,一起诵读课文内容第48章至第50章; (教师留意学生诵读中的朗读错误的字,读完后提醒学生注意。)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2、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明确字音 3、再听范读:注意节奏和停顿。 4、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5、读完之后,抽几个学生朗诵。 讨论:录音里的方式大家喜欢吗? (二)理解大意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大家现在能理解这三段话的意思吗?在这几段话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呢? 展示译文,对照自己的理解。 2、学生诵读译文内容

3、这三段文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如:做人要与人为善,讲究诚信、保护自己等 (1)探讨与人为善的内涵 与人为善是一种仁爱的美德。对人对事光明正大,不以自己度人,不以偏见对人;长思人之长,反思之过。对生机有困难者,应同情其遭遇;对因感情失落而悲观者给与关爱,尽心尽力扶助其走出困境。 与人为善也是一种奉献和责任。应像是夜路上的灯光,引领人前进,也应如雨露阳光对大地的情怀。对失误者,启发其感悟,抛弃邪恶,走向光明,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义不容辞的。纵然有些情景是阴暗的、困惑的,但你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赤诚爱心,总能驱散乌云见彩虹。 (2)探讨讲求诚信的内涵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诚”就是内诚于、童叟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用。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话就是说:“人在理智的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参是孔子得意弟子。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出门,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妈妈回头杀猪给你吃。”她从街上回来,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她连忙制止道:“我不过是哄孩子,何必当真呢?”曾参却说:“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也就是教孩子说谎。”于是曾参坚持把猪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一诺千斤,诚实守信。 (3)探讨善于保护生命的内涵 这是说,个体生命生存于人世间始终处在一些或显现、或潜伏的危机和威胁包围之中,故而说,维持和保全生命不是一件容易事。上述两段引文其实深刻蕴含了两个方面的信息:其一、彻底流露了对人类的当下生存状况的不安和忧虑;其二、充分表达了对生命的超越性和无限性的向往和渴望。 《道德经》认为,人类应该善于保全自己的生命、学会作"善摄生者"。"善养生者"就是指能够自觉避开各种威胁,即便是遇到威险,也会最终逢凶化吉,渡过难关,保全生命,维持个体的生命存在。这是因为,"善养生者"本身没有那些可以被外来力量所控制、伤害、以及能够被置于死地的弱点。"《道德经》致

老子《道德经》全文 原文原版无标点整理

序:根据众多的考古资料得知,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原本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排序,这是老子以德进道的本义。本文是以熊先生所校《老子.德道经》为范本,对文字进行简体化,并去其标点,以求最大限度还原《德道经》原貌。 另外,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目前对《德道经》主流的断句方式都是有问题的,所以笔者建议,如果想更好的理解这本巨着的意思,还请看本文。 《道德经》全文 德篇 第一章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第二章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第三章闻道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纇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四章反复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五章中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觐殷死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第六章至柔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第七章立戒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八章请靓

山谷与人生——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

山谷与人生——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卷首语】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用简洁精炼的方式,来教导人们向自然学习;老子用自然的演绎力和联想力,希望人们要主动地与自然接触,向谷神学习,就是向山谷精神学习——山谷精神的灵魂是空,空的灵魂是生生不息、绵绵不绝、取之不尽的。当我们读到山谷精神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登山过程中,所看到山的整体,看到山峰与山谷,因为山谷的存在,才使得山峰显得更加雄伟。 【山谷的虚空意味着什么】 幸福人生如同老子所说的俊美山峰,人人向往,人人喜欢,但是俊美的山峰美在哪呢?美在山谷提供了一个“空”的意境,离开了山谷的虚空,就没有山峰和整个山的美丽。 这里一个关键是老子通过山谷的“空”,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人生哲理呢? 山谷的“空”意味着广阔,意味着有发展的余地,意味着不可穷尽。在具体生活中,我们落实“空”的智慧,就是要修炼一颗无我的心,学会放空自己,驱除欲望的枷锁,化除生活中许许多多不愉快的事情,让心灵更加自由与开放——自由与开放意味着面对无限和无限变化的可能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喜欢虚空,大家更愿意追求充满,追求看得见的东西。追求权力,追求名利,追求自我标榜,追求虚荣。因此,无法摆脱你争我斗、尔虞我诈的怪圈……这些都是社会动乱的根源,都是人类无法超越厄运的根源。 山谷的虚空是什么?是心善,是言善,是行善;是对人厚道,是不与人为了一句话而斤斤计较。 山谷的虚空是什么?是没有口舌,没有妄语,没有争斗是非,没有自以为是,没有自称为王。 山谷的虚空是什么?是清新,是法喜,是陶醉,是向往。 我们可以推想一下,我们具有这样像山谷一样的虚空胸怀吗?我们希望人生像山峰一样俊美吗?如果我们读懂了老子的山谷精神,那么一个人的福报也就快要到了,人生山峰和山谷精神就会更加稳定和常在。因为每个人生的山峰都伴随着山谷的存在,而且山谷恰恰是人生山峰存在的基础和背景。 离开山谷的人生山峰是不存在的,离开人生山峰的山谷也是不存在的。 【山谷的精神与人的心量】 我们用山谷精神,来观察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用山谷精神来观察日常生活中人和事。 如果遇到别人因为一句话就让我们不高兴;因为一件事就让我们不满意,就生气啦,发火啦。生气是什么概念?发火是什么概念?生气会在人体内产生一种灰色的气体,毒害我们健康的肾上腺素;发火会烧掉我们做的功德,会烧坏我们免疫系统。 所以,我们能不能把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的那些小事不要放在心上?我们一丝毫怨恨心都没有,我们的心是平静的、宁静的、、广大的、包容的,这就是山谷精神,这就是大道心,

《道德经》注音版第四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四十一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音版】 上(shàng)士(shì)闻(wén)道(dào),勤(qín)而(ér)行(xíng)之(zhī); 中(zhōng)士(shì)闻(wén)道(dào),若(ruò)存(cún)若(ruò)亡(wáng); 下(xià)士(shì)闻(wén)道(dào),大(dà)笑(xiào)之(zhī)。 不(bù)笑(xiào)不(bù)足(zú)以(yǐ)为(wéi)道(dào)。

故(gù)建(jiàn)言(yán)有(yǒu)之(zhī):明(míng)道(dào)若(ruò)昧(mèi); 进(jìn)道(dào)若(ruò)退(tuì);夷(yí)道(dào)若(ruò)颣(lei); 上(shàng)德(dé)若(ruò)谷(gǔ);广(guǎng)德(dé)若(ruò)不(bù)足(zú); 建(jiàn)德(dé)若(ruò)偷(tōu);质(zhì)真(zhēn)若(ruò)渝(yú); 大(dà)白(bái)若(ruò)辱(rǔ);大(dà)方(fāng)无(wú)隅(y ú); 大(dà)器(qì)晚(wǎn)成(chéng);大(dà)音(yīn)希(xī)声(shēng); 大(dà)象(xiàng)无(wú)形(xíng);道(dào)隐(yǐn)无(wú)名(míng)。 夫(fū)唯(wéi)道(dào),善(shàn)贷(dài)且(qiě)成(chéng)。

赵妙果《道德经》心灵舞者之第27章 处事要妙

赵妙果《道德经》心灵舞者之第二十七章处事要妙 ——第二十七章处事要妙—— 【原文】 善行无辙(zhé)迹,善言无瑕(xiá)谪(zhé),善数不用筹(chóu)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完善的行为不留痕迹;完善的言辞没有瑕疵;完善的计算不用器具;完善的关闭无人能开;完善的捆绑不用绳索却无人能解。所以,圣人总是善于助人,没有人被遗弃不顾;善于用物,没有物被弃不用。所以说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如果不敬重老师,不爱惜借鉴,虽然聪明确实糊涂,这里有奥妙的道理。 【悟道心得】 一、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智慧和耐心去完成的。 二、平常心就是道,缘来则应,去而不留,不用多计算,自然天成。 三、服务用嘴不如用心,像日月运行一样默默无闻,却长久不息。 四、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五、不要嫌那些向自己提意见的人,而不给好脸色;没有他们的提意见,哪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六、你是友善的,但有的人还会说你自私或动机不纯……不管怎么样,你还是友善的。 七、使用正面思维的语言,能够改变您和任何他人之间的能量! (作者:赵妙果) 【卷尾语】 在本章里,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来比喻“袭明”。“大道”无形无迹,蕴藏着玄机,一般人不易明了;老子以“善行,无辙迹”,比喻善于行动的人,做事不留痕迹;以“善言,无暇谪”,比喻善于言表的人,不会留下任何把柄被人指谪;以“善数,不用筹策”,比喻善于谋划的人,不用大肆张扬推断;以“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比喻善于平息事端的人,而不用使用任何武力;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比喻善于约束的人,不需要使用外加文约和压制。总之,深达事理内核,把握其潜在状态和发展趋势,就能在处理问题时如有春雨,润物无声。

道德经全文(王弼本)

道德经 据中华国学文库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整理 上篇道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chěng,读如逞),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龠(yua)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mián)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棁(zhuō)之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天之道也。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知(zhì)乎?天门开阖(h?),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