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剩女现象刍议

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剩女现象刍议

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剩女现象刍议
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剩女现象刍议

第31卷第3期Vol.31No.3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1年9月20日

Sep.202011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1.03.005

“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剩女”现象刍议

彭翠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20世纪后半期各种文学理论流派迅速更迭并与文化理论不断融合,共同阐释全球化时代的各种文化现象。当下社会中,“剩女”现象的出现和持久存在已然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后女性主义所主张的“尊重差异、包容差异”以及新女性的自我建构意识无疑为剩女摆脱身份焦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她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转剩为胜、做好新女性指明了道路。

关键词:剩女;后女性主义;新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40(2011)03-0021-04

20世纪后半期是各种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互相融合的时期,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女性主义等各种“后理论”的相继更替,预示了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大潮式微之后。在这样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理论本身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纯粹侧重形式的文学理论已经无可挽回地进入了衰落的状态,文学理论已经与文化理论融为一体,用于解释全球化时代的各种文化现象”。[1]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转变,显然与生气灌注的有机社会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对物质的支配和占有成为人们最现实的目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早已成为理想国中的一个童话,工具理性渐渐主导人们的情感世界。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剩女”现象诞生了。综观《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快乐大本营》、《为爱向前冲》等收视率颇高且引起重大反响的相亲节目,它们的一个共同旨归就是解决“剩男”、“剩女”的归宿问题,当然“剩女”问题尤为突出。她们充分体现着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前卫、对抗与妥协、竞争与对话、主流与非主流等诸多二元对立的“杂糅共生”。作为人文学者,我们有责任对这些文化现象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阐释。

一、剩女之“剩”及其身份焦虑

在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剩女”作为新词被收录其中。对于何为剩女这一问题,学界目前虽无统一定义,但诸多学者对此概念的界定基本一致。一般来讲,“剩女”是指那些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面容姣好,身材不错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找到理想伴侣,而被“剩下”的大龄女青年。媒体和公众一般喜欢把“3S”: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和“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压力作为这一群体的代名词。[2]

然而“剩女”本身的内涵并不止于“3S”和“三高”这样简单,目前所讨论的“剩女”至少包含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剩女是独身并且未曾结婚的女性,通常没有固定的男朋友。其次,剩女属于大龄女青年的一部分,年龄大都在30岁以上。第三,剩女是未婚大龄女青年中条件优秀的那一部分,学历在本科或者本科以上、收入较高、事业有成,经济条件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第四,剩女未必是失婚者,可能是“被动剩下”——

—想结婚而没有合适的人选和机会,也有可能是主动选择独身,不想结婚。最后,剩女的独身状态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因此这一群体是处于变动状态的。[3]此外,在2010年剩男剩女等级表中还有另外一种形象的特征描述。即:25到27岁为“初级剩客”,这些人还有勇气为寻找伴侣而继续奋斗,故称“剩斗士”;28到31岁为“中级剩客”,此时属于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32到36岁为“高级剩客”,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被尊称为“斗战剩佛”;36岁往上,那就是“特级剩客”,被众人尊为“齐

收稿日期:2011-07-28

作者简介:彭翠(1984—),女,山东曲阜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

天大剩”。尽管剩下的总是最优秀的,但大众所赋予的这种特征描述,一定程度上给大龄女性造成了心理上的自卑感。再加上各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和他者的窥视,无疑会让剩女自身产生一种身份的焦虑。但这种焦虑并非剩女单方面因素所致,而是社会建构和文化建构的共同结果。

从社会之维来看,高速发展的经济和高度激烈的竞争让这些走出家庭、自由独立的女性面对更大的生存压力。她们为了具备更多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上实现与男性的平等,只能拼命地工作和提升自我。紧张的工作和疲惫的身心让她们没有闲暇时间来接触工作以外的男性,以至于渐渐落入“剩斗士”的行列并慢慢升级为“斗战剩佛”乃至“齐天大剩”。其次,自从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后,女性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取得了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受教育的程度也随之提高。当今的女硕士、女博士屡见不鲜,满腹学问让这些精英女性更加地注重自我,宁缺毋滥是她们的共同原则。从文化之维来说,“男高女低”的传统思维限定了剩女的择偶范围。在婚配问题上,男性总是倾向于找社会经济地位比自己低的女性做配偶,而女性总是倾向于找社会经济地位比自己高的男性做配偶,因而形成所谓的择偶梯度。[3]中国自古讲究“门当户对”,千百年来的传统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素养的不断提升尽管有所弱化,但择偶梯度的存在依然是个不争的事实。女性的娇弱、温柔、胆怯、非理性等诸多气质从她们一出生就开始接受男权社会赋予她们的性别意识,让她们从一个小女孩到迟暮之年一直活在男性话语的建构之中,并将他们的建构内化到女性自身,最终成为妇女难以摆脱的第二性。这是普通女性的宿命,也是精英女性不得不面对的身份焦虑。

“妇女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的”。[4]这是波伏瓦的清醒,也是对于广大妇女的警醒。剩女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精英群体,她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社会和文化所强加于女性的传统束缚。作为一个理性主体,她们能够坦然面对身份的焦虑。这充分体现了剩女们对于婚姻、对于爱情的高度责任感和始终不放弃。同时也说明她们依然相信天长地久到白头的传说,依然坚守田园牧歌的浪漫,依然渴盼海誓山盟的幻景,依然期待缘分就在下一个瞬间……这些充满女性气质的诗性期待与剩女们所受的文化熏染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她们对社会建构所赋予的身份焦虑最坚定的驳斥。她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质疑和反抗,更有权力去坚持自我的生存哲学和婚恋观。纵然剩女们不能使自由独立的思想具有普适性,但自由、独立却是她们面对身份焦虑唯一能够转“剩”为“胜”的元动力。

二、剩女之“胜”与后女性主义

既然剩下的总是最优秀的,那么最优秀的就不可能被剩下。这看似一个悖论但却是一种辩证之思。除非剩女终生誓做爱情的守望者,否则她们一定不会被剩下。如果剩女只是为结婚而结婚,那么只要她们稍微把择偶梯度倾斜一下就可以实现。“我不做剩女”的呼声并不代表她们急于进入围城。相反,那是她们相信爱情迟早会来到的直率和勇于追求的坦白!所以,对于剩女们,社会没有必要为她们嫁不出去而忧心。但是“剩女”现象的迅速产生和不断蔓延却值得每一个人文学者深思,不论是从伦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学科归属出发,我们都有责任为“剩女”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作一番本质上的探究。在此,笔者意在运用女性主义观点审视剩女现象,使之成为一种正常的文化形态为大众所理解、接受。

何为“后女性主义”?学界对该术语的理解颇具争议甚至还有些混乱。我们所讨论的“后女性主义”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内部出现的新的理论分支,即运用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等新理论来认识女性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英国被称为“新女性主义”。[5]该思潮提出了实现男女差异性平等、认同差异、包容差异,并且认为差异并不必然带来性别歧视;呼吁建构女性自我意识,立志铲除地球上所有不平等现象与制度。概括地说,后女性主义思潮一是认为女性主义夸大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是一种“受害者”哲学;二是认为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原本就不该政治化,是女性主义人为制造出来的;三是认为对男女不平等问题不宜以对立态度提出,而应以寻求两性和谐的态度提出来。[6]无疑,这三个关注点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包容、对话、尊重差异和多元共生的后现代精神。较之传统的女性主义,它已经不再单纯地追求政治平等和妇女解放,而是有了更加理性的思考和自我批判精神。“剩女”作为女性群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最优秀的知识群体,她们理想的婚姻诉求在社会和文化的双重建构下无法抵达爱情乌托邦。她们要想转“剩”为“胜”,消除身份焦虑,获取一份心安,自然需要寻求一种学理上的依据和支撑。后女性主义的主张无疑是她们最好的理论武器和最得力的助手。

波伏瓦作为自由知识女性的典范代表之一,作为一位对自己所信奉的哲学身体力行的存在主义

者,作为一个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者的符号,她无不以其无穷的榜样力量激励着无数女性勇敢地挣脱重重枷锁,走上独立自主的自由之路;她与萨特保持了50年没有婚姻的情侣关系,成了很多女性向往自由、追求浪漫的“爱情神话”;[7]她的《第二性》作为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圣经”向所有的女性宣告:“妇女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的”;“要想在世界上留下痕迹,就必须团结起来”;要想“改变今天的生活,不要盯着未来,而是要立即行动”。[4]伍尔芙对后女性主义的贡献是:她认为,认识到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建构,能够受到挑战和发生形变;她拒绝“女性主义”意识,要求自己的女性性处于无意识状态,以便自己有可能“从与女性性或男性性的对抗中逃脱出来”。[8]此处提及的“女性性”和“男性性”其实就是所谓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即社会建构和文化建构的一种抽象概括。

在波伏瓦和伍尔芙等女性主义思想家的指导下,剩女们看到了了理性的光芒。后女性主义的理念让她们胜利地走出身份焦虑,成功地摆脱情感的困惑。于是,面对婚恋,她们积极争取、尊重自己、尊重爱情;面对社会,她们理解、宽容、不激进、不抱怨、倾听自己的真实的想法;面对男性,她们经济独立、自尊、自重、不拒绝、不勉强、不堕落。对于那些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意坐在单车后面看风景的女性,她们保持沉默。在一个物欲横流、道德失范的社会里,真正的剩女有足够的资本和定力与困境周旋。面对男权观念的传统文化,她们以“后理论”时代的精神对其包容并悬置;面对一生的归宿问题,她们执著地坚守和寻求。田园牧歌式的浪漫不仅仅是书里的叙事,现实之中的剩女几乎都相信彼岸并不遥远……尽管她们也渴望在茫茫人海中寻求一个可以让情感早日栖居的桃源,但作为一个身体主体和思想主体,她们更愿意遵循传统的秩序——

—尽管崇尚自由却并不想试婚、闪婚;尽管漠视大众猜疑的目光,但也情愿像波伏瓦那样忠实于她们自己的萨特,或者做一个金岳霖等待的林徽因……

高贵的气质和优雅的举止以及清醒的理智,不允许剩女对人生、对爱情抱以游戏的态度。她们为了人生理想和终极价值的实现,宁愿做一个后女性主义者!诸多女性的辉煌会督促和鼓舞着剩女们让梦随心飞,对所谓的“李莫愁”、“灭绝师太”之类的戏谑不予理会。她们知道缘分可遇不可求,她们明白宁缺毋滥的真谛。如果真地找不到合适的人,她们心甘情愿地被剩下,做一个真正的单身贵族。社会虽然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集合体,是各种伦理关系的不断组合,但后女性主义并不要求每一个女性都必须组成一个家庭。它包容每一个差异性的个体存在,甚至酷儿理论它也接受。在崇尚”Anything goes”(怎么都行)的后现代社会,后女性主义自然也认为存在即合理。所以剩女之“圣”才应该成为社会大众的关注点,而非剩女之“剩”的表象之维。

三、剩女之“圣”的新女性吁求

叔本华曾说:女人本身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她们轻佻琐碎、缺乏远见;简言之,她们永远不会成熟,只能是大孩子——

—是介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一种中间体;他还说过:女人从本性上来说意味着服从,每一位处于完全独立的非自然位置上的女人都要直接依附于某个男人,使自己接受他的统治和支配。这是因为她需要一位丈夫和主人。[6]黑格尔也下过类似的定论:“妇女当然可以教养得很好,但是她们天生不配研究高深的科学、哲学和从事某些艺术创作,这些都要求一种普遍的东西。妇女可能是聪明伶俐、风趣盎然、仪态万方的,她们不能达到优美理想的境界”。[9]这些带有男权色彩的言论尽管过于极端但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毕竟哲学家的任务就是从个别中揭示出具有普适性的真理。

不可否认,现实之中有太多的女性因为受教育的背景不同以及家庭出身、性格差异等种种原因的制约,导致她们没有健全的文化修养和优雅高贵的气质,以至难以摆脱普通妇女的女性气质。当然剩女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普通女性的不足:在本性上,剩女生来也富于幻想,面对爱与被爱的问题,文学的滋养无疑为她们又建构了一个新的爱情乌托邦;在家庭观念上,她们也渴望有个体贴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也想有个温暖的家;在事业上,她们也是感性至上,甚至虚荣、浅薄,也不相信自己能够干出轰轰烈烈的伟业,尽管她们已经经济独立……然而凭借后天的努力剩女们最终克服并超越了人性的弱点!她们理智地看待爱情,走出家庭、实现自我,在各行各业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她们尊重婚姻,尊重伦理,适度地让步也清醒地坚守。能够兼顾传统的优良品质,能够认清现实的生存境遇,这是剩女之“圣”的体现之一。

置身在充斥着浮躁和喧嚣的消费社会,在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中,剩女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遭遇社会的狐疑,顶着父母的压力,拧着岁月的指针,没有悲观情绪,用女性自己的话语和实践去回应他者的质疑。面对男权话语的专断,她们不愿拿波伏瓦、克里斯蒂娃和伍尔芙的出色表现来回应女性的幼稚、怯懦与无知;也不会旁征博引优秀的女性在各

个领域中所取得的种种成功和她们的不可复制来反驳黑格尔。剩女不仅仅具备诸多优越的条件,更为可贵的是她们还有一颗不愿与人斤斤计较的宽广胸怀。“剩女”虽是一种身份的表征,但并不意味着强势、专断和不可理喻,更不是社会的一场“瘟疫”。因为剩女们在爱情的守望中并没有绝望!她们胜利地冲出心理的防线,勇敢地去剖析问题所在。理智让她们在兼顾爱情理想的同时,也懂得了沟通、对话和妥协。这也是后女性主义烛照下的剩女之“圣”!

“女性之所以是女性,在于其根本上缺少某些品质”,但笔者以为女性之所以是女性,在于其根本上具备某些天生的美德!女人作为生命的孕育者,她们要承担起上帝赋予的责任,母性的光辉让她们与天地同在;作为世界的灵魂,女性与万物并生,“圣”女更是最美的风景。她们认为“两性不再仅为生儿育女相守,爱使他们相携相拥,相濡以沫……没有责任的爱,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但责任仅因为爱而存在,这样的爱才是生机勃勃的、鲜活的,这样的责任也才不致成为窒息恋人心灵的牢笼”。[10]秉持这样的观点,自然能够让剩女走出身份的焦虑,摆脱欲望的诱惑,用理性主体战胜非理性的纷扰,用男性话语来遮蔽性别的差异,这是剩女之“圣”的选择也是新女性的吁求。

现在的“新女性”既不同于“五四”时期停留在女性争取自由身的层面上,也与妇女代表们眼中的女性形象迥异。“可爱的新女性”具体表现为:有智慧、会选择、懂生活、有信仰、有处世原则、自我控制、真诚、活力、嫉妒、温柔、诗意、懂性爱、自由,等等。“它只是就问题说问题,并不去涉及总体规划和前景。它只讲策略,不讲战略;只讲具体,不讲抽象;只讲个人快乐,不讲群体利益;只讲妥协合作,不讲斗争;只讲实际,不讲理论。如果一定要追究其理论背景,也许可以勉强追溯到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说、反对宏大叙事以及倡导局部理论的思潮”。[6]剩女之圣,就在于依靠女性自身,通过自身的反省和觉悟,实现形而上的突破,活出真实且精彩的自我。

巴塔耶说:“爱情不需要文学,但是文学无法避免将个体的爱所承担但无法实现的丰富可能性与文学本身固有的丰富可能性联系起来”。[11]“剩女”作为知识女性的集合体,每个人都怀有一个文学的梦想。她们虽不崇奉柏拉图之恋,但文学家对爱的书写却是剩女们婚姻最美的向往和对爱最好的诠释。“你走出了我的世界不再回来,我却对你痴心不改;如果我的爱只能在梦里表白,我愿沉睡万载永不醒来”。这些肝肠寸断的誓言可以充分说明剩女的婚恋理念看似后现代其实更多的还是传统的爱情观。然而这种传统却是所有女性应该坚守而唯独“圣”女还在坚持的一种爱的典范。

从颠覆社会和文化的双重建构到剩女自我的主体性建构,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剩女”现象是一个文化的承载体,也是历史自我敞开的一个体现。笔者希望通过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剩女现象”刍议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人的关注和研究,同时也希望社会大众能够正确地看待剩女之“剩”和她们的独特存在。理解剩女、尊重剩女,在关注她们的同时更多地予以关怀而不是猎奇和猜疑。

参考文献

[1]王宁.“后理论时代”西方理论思潮的走向[J].外国文学,2005,(3):30.

[2]杨超.剩女现象产生原因的理性分析与感性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0.

[3]高修娟.“剩女难嫁”的社会学解读[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报,2011,(1):15-16.

[4]克罗蒂娜·蒙泰伊.第二性[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5]黄华.论“后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理论的历史分期[J].

新视野,2010,(4):81.

[6]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7]屈明珍.论波伏瓦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浙江学刊,2011,(1):29.

[8]拉曼·赛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陈蓉霞.两性冲突:生命界的性与爱[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2.

[11][法]乔治巴塔耶.色情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责任编辑:梁士奇)

谈《简爱》中的女权主义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谈《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谈《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摘要 《简爱》以女主人公简爱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坚强,独立,热爱劳动、自尊、自强、自信的女性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位值得赞美,歌颂的女教师形象。主人公简·爱--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但社会地位卑微的女子的思索和抗争,并通过简·爱曲折丰富的情感经历,体味简·爱对爱情、友情以及独立、平等、自信等的理解和实践。两性之间是平等的,爱情须得以平等和互相独立做为基础。女人必须有独立的人格,自尊自爱,不依附于其他人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热爱,才会有真正的幸福。书中也讨论了简爱的反抗意识,集中反映在她为自由,平等,独立和女性尊重而战。在盖茨黑德,简爱由顺从到为生存而战,在劳渥德,她为女性尊重和平等而战,也为拥有平等爱而战。最后她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 坚强,独立,热爱劳动、女性平等、自尊、自强、自信

目录 1前言 (1) 2 作者女权主义思想的产生 (2) 2.1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介绍 (2) 2.2作品《简爱》的介绍 (2) 3《简爱》中女权主义思想 (3) 3.1简爱的自尊心、自信心、反抗精神 (3) 3.2简爱的爱情观 (4) 3.3简爱的独立性 (5) 4《简爱》中女权主义反抗意识 (6) 4.1为生存而战 (6) 4.2为获得认同和尊严而战 (7) 4.3为独立平等而战 (7) 5结语 (9)

1前言 当今社会,女权主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女权主义泛指妇女要求平等权利的社会思潮。又称男女平权主义、男女平等主义。女权主义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提倡妇女在人类生活所有领域与男子具有同等权利。女权主义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伦理等领域。 在19世纪的英国,一位批评现实主义的文学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写出了一部代表女性主义思想的小说——《简·爱》。这部小说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书中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这部小说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它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离家不远有一家公园。每逢双休日,公园的一隅,大抵会有一群特殊的人们在此聚集。是饱经沧桑的老人,有男有女。在一旁两棵树之间拉起的一条细绳上,则挂着许多卡片,上书着“某男,35岁……”、“某女,28岁……”之类的信息。老人们在这里寻寻觅觅,不时相互间打听着:“男孩?女孩?”“多大了?想找什么样的?”。碰到感兴趣的,便会更深入地交谈下去,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孩子怎样,要求对方是什么条件……没错,这里正在发生的,是如今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已经见怪不怪的“父母代子女相亲”的一幕。 在这样的情境中,事件主角的“某男”和“某女”照例是不出现的,因为他们不着急。着急的是“某男”和“某女”的老爹老妈,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上公园替儿女“找对象”去!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父母总是格外地为子女操心,无论子女愿意不愿意。“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原本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何以竟然需要劳驾父母代为相亲?乍听之下,仿佛又回到了以往父母包办婚姻的时代。自然,貌相似而实不同。老爹老妈的着急也不无原因。那背后,是一个日益庞大的人群——“剩男剩女”的出现。在这其中,尤以“剩女”现象引发社会关注。 剩女云者,大龄未婚女青年之谓也。她们生活于现代大都市中,一般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三高”特征,却失意于情场,找不到理想的归宿。这些年来,其人群数量规模呈现不断膨胀之势,以致成为一种现象。“剩女”一词,亦被收录于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中。而据坊间流传的笑谈,同是剩女,亦有级别之分:25--27岁为初级剩女,名曰“剩斗士”;28--29岁为中级剩女,别号“必剩

客”; 30--34岁为高级剩女,尊称为“斗战剩佛”; 35岁往上是特级剩女,尊之为“齐天大剩”。 因为种种原因,一个女性选择单身生活。这样的案例,其实在历史上也是并不鲜见的。但是作为一个群体,作为一种“现象”,“剩女”的出现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新生事物”,为以往所未见。然则“剩女”何以会在当下出现,并且成为一种现象? “剩女现象”在此时此刻的应运而生,以愚观之,与中国女性面临的两项重大局限条件的转变有关。其一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引入。相对于以往,独生子女时代的女性获得的事实上而非法律文本意义上的地位的提升以及机会的平等,不必说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就是解放以后改革开放前的女性也难以望其项背。其二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民众思想观念的改变。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前者是一国之政策,是明确的白纸黑字正式的制度安排的转变;后者可以归入风俗习惯一类,约束人们行为于无形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转变。上述制度安排的转变,成就了“剩女”生长的土壤。 不难明白,在传统社会中,不会有“剩女”现象出现。因为那个时代的女性,“未嫁从父,既嫁从夫”,没有独立的人身权利。在婚姻上,除了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外,别无选择。鲁迅先生曾经借笔下的人物之口描述过传统社会的婚姻:“……可是这婚姻,是全凭别人主张,别人撮合:把他们一日戏言,当我们百年的盟约。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的住在一块儿罢!’”是的,那个时候,一个年轻女子即使想“剩”也剩不下,因为父母会将其许配给一个陌生的男子,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建国之后,虽然法律文本上明确男女平等,但事实上的男尊女卑不容易消除。譬如说罢,一个家庭育有一子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主义视角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主义视角 系别:外国语学院 :王佳慧 班级:11级8班 学号:18

Abstract In the 18, 19 century of England, a critical realist female writer, Jane Austen, appeared in the literature. Austen used female angle to create novels. Her Pride and Prejudic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novels. Austen paid attention to female inner world with woman exquisite writing style to describe a small quiet town three or four families’ stories. Austen broke man’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for a long time. This paper will begin from the feminism theory angle to analyz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and the influence of Austen’s works. Meanwhile, this paper studies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the novel by analyzing Austen and the environment of her time. Key words:Austen feminism Elizabeth character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伤逝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伤逝研 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伤逝》研究摘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明历史中,妇女始终被当做男权制度化的附属品,男权意识象无形的枷锁,禁锢着妇女的精神与肉体。在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遭受重重阻力,发展非常缓慢。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历史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的封建残余思想有所抬头,性别歧视在某些领域在加重,两性平等的认识被歪曲,女性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与误导,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题材小说,表面上看,《伤逝》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悲剧的背后,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女性地位的深刻认识,里面包含着鲁迅先生对妇女个性解放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与反省,这对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权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伤逝;女性主义;男权思想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渐紧密,国外的各种文化思潮也进入中国,并对中国的政治、哲学、文学以及学科研究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尤为突出,其经历了一个从单纯的理论认知,到理论创建,最终在实践中逐渐中国本土文化的痛苦融合过程。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妇女始终被当做男权制度化的附属品,男权意识象无形的枷锁,禁锢着妇女的精神与肉体。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男权特征,成为女权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增加了女权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难度。 严重的男权思想,也使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存与历史文化背景与西方的产生巨大差异,并在叙事方式、文体特征、性别意识以及情感世界等,都形成独特的特质。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关注和发掘不够,这无疑限制女性文学的影响了,因此,需要逐步的加以解决。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题材小说,九十年前,鲁迅就已经敏锐的认识到,女性的觉醒,不仅仅是依靠女性自身的独立意识与对自由的勇敢追求就能实现。《伤逝》表面上看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悲剧的背后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女性地位的认识,还有对妇女个性解放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深入分析鲁迅对女性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性别平等的解读,以及《伤逝》对近、现代中国女性爱情观、价值观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伤逝》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思想认识对和谐社会建设下中国女性发展的现实意义。 2、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四”时期,女权主义运动传入中国,为这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封建大国的妇女展示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但是,在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遭受重重阻力,发展非常缓慢。近百年来,中国的女性主义思维更注重于现实的需要与实际利益的争取,而很少从宏

“剩女”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从性别视角分析报道中的“剩女”现象

“剩女”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从性别视角分析报道中的“剩女”现象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发展迅速,人民物质、精神各方面生活水平提高,女性地位相较之前也有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都具备了高学历高收入,但是在婚姻关系上却得不到理想的归宿,这种现象也被媒体称为“剩女时代”,“剩女”的择偶难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剩女”究竟为何而“剩”,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某种程度上客观原因影响着主观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剩女”的报道内容分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对“剩女”问题进行探讨,说明由于社会性别敏感度不够,很多报道都是基于男性视角、男性的利益来提出并解决问题,从而忽略“剩女”本身的利益和这一群体出现带来的积极效应和影响。 关键字:“剩女”社会性别媒体报道内容分析 Who is to blame?The “leftover ladies”or the Social?——the Research of “leftover ladies” in media reports under the Gender Perspective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people'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to improve living standards, women's status compared to before also have greatly improve, more and more women are highly educated, high income but in marriage is not the ideal end-result, this phenomenon also has been dubbed "leftover women age", "leftover women" mating difficult to become a prominent problem in today's society. "Leftover women" and "left", why there are subjective reasons, there are objective reasons, objective reasons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 the subjective reas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the reports of "leftover women" content analysis, with a gender perspective to the problem of "leftover women", reflecting the social gender sensitivity is not enough, a lot of reports are based on the male perspective, the interests of the men to put forward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us ignore the interests of the "leftover women" itself. Keyword:leftover ladies gender media reports Content analysis 一、前言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 [摘要] 《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影片关注了当代女性生存与自我身份认同困境这一热点问题,导演迈克·尼维尔通过电影特有的光影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义先驱如何思考与践行的生活轨迹。《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它所呈现出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即使是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的今天,这部影片对于女性如何发现自我、寻求自我发展之路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女性主义;失语;觉醒;反抗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一部“星光熠熠”的女性电影,云集了朱莉娅·罗伯茨、斯黛尔斯、克莉斯汀以及“蝙蝠侠女友”玛姬·葛伦哈尔众多美女明星,茱莉亚·罗伯茨在这部影片中继续延续了以往美丽、智慧、独立的电影形象。故事发生在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卫斯理女子学院中,而这个学院并不是单单以治学文明,而是以培养名媛淑女出名,由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沃森作为一个刚刚从加州柏克莱大学毕业的美学博士,在大学里接受了女性自由改革的思想,她个人胸怀宏愿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教授,满怀理想的凯瑟琳受聘来到久负盛名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担任艺术史教授。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女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但在上流社会女性所受到的封建思想禁锢现象仍旧非常严重,在卫斯理这座著名的女子大学里,女学生们大都来自上流社会家庭,从小接受优秀的教育,但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使其个人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是将她们塑造成千篇一律的上流名媛,并且以嫁入豪门做个上流贵妇为终极目标。对学院的这种腐朽教育思想令凯瑟琳无法忍受,她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女性,力图在教育过程中散播自由种子,鼓励女学生们摆脱思想的桎梏,勇敢追寻个人理想之路。影片即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轴,讲述了女主人公凯瑟琳在女校中如何传播自由思想、如何帮助女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阻挠和挑战。 一、失语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女性主义巨著《第二性》中给从古至今的女性做出了定位——“第二性”。相对于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来说,女性永远处于被动和附属的次要位置上,甚至是到了现代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尽管第一次把性别问题提升到了社会结构的高度,但在其理论中仍然是“将男人定义为人,将女人定义为雌性——每当她的行为举止像人时,她实际上是在模仿男人。”女性在人类社会之中长久作为“他者”的身份存在。正如波伏娃所指出的,从来没有男人有这样一种意识去表现男人的特殊地位和处境,也同样没有人关注这种由性别而引发的问题,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男权社会造成的集体无意识,同样也是约定俗成的社会常态,而这种常态背后的不合理,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女性主义小说、电影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觉醒的女权主义者对女性的社会角色、身份的思考。 在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卫斯理女子学院所进行的教育实际上是为男权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贤妻良母,而对女性自身的发展是极度忽视的,在这里所有女性的行为标准是统一的,所有的人生目标是统一的,女性的自身需求是完全被忽视的,女性不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存在,而是作为男性华丽的附属品存在的。在男权社会的主导下,女性处于失声缄默的状态,而这种生存困境是完全被粗暴的男权制度所漠视的,更重要的是,生活于其中的女学生成长环境中完全受到男权思想的灌输,她们自身是无法意识到这种看似常态实际上却完全

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名利场》英语论文

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编号: 论文(设计)题目: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名利场》 学院: XXX学院专业:英语教育班级: XXXX级英语教育X班 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XXXX 指导教师: XX 职称 XX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本论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入手,去解读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其中主要以小说的女主人公蓓基·夏泼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她对独立、平等、自由的追求,探究女性主义思想给女性带来的积极改变,从而鼓励现代女性自强、自立、自尊。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内容主要包括:著名小说《名利场》的基本情节介绍,对女性主义理论的简单概括,历来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说明,《名利场》女主人公蓓基·夏泼对独立、平等、自由这些女性主义核心思想的追求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积极向上的女性主义思想给广大女性带来的重要启示。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通过对英国文学史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萨克雷这位著名作家以及他的成名作《名利场》,后来又观看了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我对这部“没有英雄的小说”以及里面特立独行的女主人公蓓基·夏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大家对这部经典小说的赏析多从女性主义及男权社会角度入手,因此本人决定以此作为自己的论文研究方向,借助女性主义核心思想的关键词独立、平等、自由来分析蓓基·夏泼的积极一面,并启示当代女性应该如何追寻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 4、主要参考文献 Thackeray, W.M. Vanity Fair.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8. 王贵云,2009,谈《名利场》中蓓基·夏普的积极一面。学院派批评,2009年第4期,第76-77页。 西蒙娜·德·波伏娃,1998,《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 张静,2011,寻找失落的自我-略论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存在主义女性观。 作家杂志,2011年第5期,第162-163页。等 教师: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年月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天使”形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8638670.html,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天使”形象分析 作者:吴桓球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4期 摘要:本文借助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关理论,通过对华盛顿·欧文的一个作品《乡村的骄傲》中女主人公形象、恋爱的态度和话语权利的解读,发现欧文笔下这位所谓的天使女子不过是被男权意识和话语体系所扭曲异化的不真实形象而已。 关键词:女性主义;天使;《乡村的骄傲》 《见闻札记》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最伟大的文学成就,创作于1819—1820年间,收录了欧文的散文及短篇故事集。其中的故事是依据美国和德国的民间传说写成的,以幽默睿智的文风见长,而散文大多以作者旅英时目睹的英国景色和风俗习惯为背景。(1)欧文向往田园生活,向往古代淳朴的风土人情,英国那宁静、优雅的田园风光最能激发他的遐思和冥想,字里行间常常浸透着一股忧伤和怀旧的气息。《乡村的骄傲》(The Pride of the Village)正是《见闻札记》中的一篇,文体风格介于故事与散文之间。描述了作者在经过英格兰一个偏僻乡村时听到的一则其实的故事。全篇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正如作者所说,“与时常听到的相类似”:纯真美丽的农家少女爱上了英俊潇洒的贵族军官,但由于地位悬殊加上军令难违,军官无情地弃地而去,最后,少女因伤心忧郁过度而死。故事虽真实的,作者却只是从别处听来,未曾亲眼目睹。然而经作者细腻温婉的文笔娓娓道来,故事中少女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却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2)凡阅读过《乡村的骄傲》的评论家往往把焦点投注在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强调作者细腻、传神的表现手法,褒扬作者有着一颗善良、敏感,对妇女倾注了无限热忱、关怀和怜悯的心。认为作者成功地把握了少女微妙的心理特征及其在神情和动作上的表现,加上描写细致入微,富有感情,整篇文章深深地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使人久久不能平静。而对故事的女主人公,则冠之于美丽善良、纯洁温柔的天使,是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至于故事的男主人公——贵族军官,作为如花少女夭折的直接杀手,现有的研究往往忽略,几乎没有任何的评论。所以笔者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解读探讨欧文的这篇散文式故事《乡村的骄傲》。 吉尔伯特和古芭在女性主义经典《阁楼上的疯女人》中指出(3)男性文化传统为妇女所设定的形象就是“天使”和“魔鬼”两类。天使类的理想女子是被动的、顺从的、无私的、奉献的。她们往往美丽温柔、贤良淑德,无怨无悔,为爱献出生命。在父权制文化传统中,男性是权威,女性被视为是低人一等的“第二性”,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话语,成为按男性期望和设计而产生的、囚禁在男性文本中的人物和形象,无论是天使还是魔鬼,都是被男权意识扭曲和异化的女性形象。欧文在《乡村的骄傲》中也正是依此标准来设计女主人公——一位温婉可人,生来就是被男人疼爱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首先体现在女主人公的形象刻画方面。欧文通过对女主人公——乡村少女在与男主人公——贵族军官的初见、再见和永别的几个场景细腻传神而动人的描写,凸显了男性作家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形象——百依百顺的柔情天使。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这位被称为“村中的美人和骄傲”(4)的乡村少女(凡引用原译文部分均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中国大城市出现年龄高\学历高\收入高的“三高”未婚女性青年群体,人们冠以她们“剩女”的称谓,并有关数据宣示,“剩女”现象现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针对这种社会现象,本文通过研究一些大龄白领未婚女性面临择偶难的困境进而引发思考,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剩女”现象的内在原因及其深刻本质予以发掘,同时,从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对其做更进一步的阐释,并针对此种现象提出笔者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剩女”择偶梯度性别差异男权思想交换 一何谓“剩女”现象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出色的女人往往很难找到男朋友,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独立自主,漂亮幽默,却总是形单影只,身边缺少男士相伴。有人将这些未婚大龄白领丽人称为“白大荒”,“白”:白领丽人;“大”:大龄女青年;“荒”:没有结婚、身边没有固定异性朋友,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身边“荒”着。那么,究竟什么是“剩女”?网上一位博友定义:剩女,也称“3S女”(single-单身,stuck-被卡住,seventies -生于七十年代)。“剩女”,简言之,其实就是大龄未婚女,她们大多在28至35岁,品貌出众,才能出色,收入稳定,但却迟迟嫁不出去。如果我们对“剩女”做近一步的解释,那么她们一般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剩女”是非常优秀的女人。主要针对社会的白领精英阶层分子,也是人们常说的“白骨精”。知识女性是这其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她们文化水平较高\素质较好\就业层次较高\社会地位较突出,这一系列的优秀后盾使成就意识成为她们的基本心向。在工作中,她们能够畅游自己生存的领域,受到别人的尊敬和崇拜,并且拥有一定的权力,在某些情况下,她们的成就甚至可以超越许多的男性;对于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她们可以标榜是“富阔”,所以外在的物质满足已经显得格外的表面化,她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人生有着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 其次,“剩女”是具有较高主体意识的女性。她们不甘于像传统女性那样做只能受动的被动存在的物,不相信命运对自己人生的摆布,她们对客体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被动存在,她们用积极的心态作用于自己的生活圈,主动的选择自我\完善自我,在理性认识层次上十分明确意识到确立主体意识的意义,[1]时刻关注自身的发展,有着较高的职业意识和成就意识,渴望得到应有的位置和承担必要的责任,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自觉自愿的在工作领域创出自己的蓝天。进而她们有能力养活自己,有能力让自己生活的愉快。面对生活,她们整天在忙碌中度过,在匆促的生活节奏下,她们在潜移默化中,习惯了没有男人在身边的生活。在朋友的圈子里,在工作的环境下,她们是被崇拜的对象,不仅是女性,男人更是倍加崇拜,在这样的环境下,女人的心理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她们有强烈的控制欲、较高的成就感、极大的自豪感,这些一直让她们的内心世界“变相”的发展,工作和精神领域的充实与现实生活的单调与空虚成为她们的交替心理,极度的内心渴望成为她们人生的导向。 第三,“剩女”大多个人眼光高,是完全的完美主义者。“剩女”的梦想是相当广阔的,对于很多“剩女”来说,她们大多生活在自己铸造的“虚拟环境”中。她们渴望自己能超越周围的人,成为女中豪杰,但现实社会对精英女性的排斥让她们不能容忍,以此她们就创造一个只属于她们的“虚拟世界”,让她们有种“悲伤的幸福”,在虚拟环境的氛围下,她们能够完全的享受自己的人生欲望,但同时这种虚拟的控制会让她们迷失自我,进而走向不归路。 最后,“剩女”闲暇时间少,工作压力大。社会层次高是很多剩女的一大特点,要么在热门行业任职,要么在单位任中层干部以上职务。生活对她们来说好像只有工作,面对生活,她们整天在忙碌中度过。她们有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陈染的《私人生活》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陈染的《私人生活》 张晶晶华南师范大学 [摘要] 陈染是活跃在八九十年代的一位极具女性气质的作家,其代表作《私人生活》就生动地体现出了这一特征,本文将运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浅析《私人生活》中表现出的女性主义。[关键词] 女性主义私人生活 所谓女性视角,我认为就是强调以某类性别经验入手的视角,女性以自己独特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视角为关照,抒写自我独特的经验和体验。作为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代表,陈染的作品对表现女性主义视角很具典型性。下面将对陈染的《私人生活》这一作品进行女性主义视角的解读。 一、注重“我”的感受的描写 《私人生活》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陈染以这样的形式表现了一个名叫倪拗拗的女孩儿从幼年到成年的独特而又复杂的内心情感体验。因此,注重“我”的感受便成为作者首先要突破的一点。男性作家往往擅长营造一个或虚幻或现实的世界,但自身却处于世界之外,他所注重的是展示这个世界,而陈染等一些女性作家则似乎更愿意走进自己所设计的世界之中,很直白的写出实实在在的“我”,尤其是“我”的感受。三毛曾经说过:“有一次,我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我就想:我不是‘他’,我又怎么能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我又回过头来,还是写‘我’。”这是女性作家写作意图的真实写照。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即使是最特别的见解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既定话语的烙印,而女性的视角则可以触及到男性无法触及的深处。 《私人生活》通篇都非常注重“我”的感受的描写,这是本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我”很孤独,意识到了我的问题是“一个残缺时代里的残缺的人”,还会为身体各部位起名字,觉得一个人是很多人;“我”冷漠,对大人的事我毫不关心,甚至支持父母离婚;“我”需要爱,因此,禾与尹楠的出现使我感到了从来未曾感受过的幸福;“我”忠于自己的内心,敢于说“不”,就算这个世界没有人与我同盟;“我”不愿承认现实,在禾与母亲永远离开之后,“我”固执地认为她们没有离开,只是安静地睡着了……主流作品中女性处于被忽略的角色,因此其内心世界也就无法被触及。陈染打破了这一樊篱,将主人公倪拗拗的内心世界毫无掩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二、对女性欲望的认同 封建社会中“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道德实际上主要是针对女性的,在男权社会中,男性之中盛行的是“性放纵”,拥有三宫六院的帝王自不必说,即使平民百姓也可以占有三妻四妾,与男性的荒淫无度相比,女性的性爱权利却被剥夺殆尽,她们饱尝性压抑的痛苦,稍有抗争则被斥责为淫妇。但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所谓的“淫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性爱的美丽。 《私人生活》中,作者对女性的性爱本能做了充分的肯定。“我”因为身上“被唤起”的某种欲望,因为“一种近在咫尺的与性秘密相关联的感觉”与一个“喜欢这种快感甚于喜欢他”的男人“紧密缠联在一起”;禾因为对“我”的喜欢与“我”发生的美丽的性爱,一切都是纯洁的,禾晶莹剔透的泪珠,翡翠绿色的玉石枕,禾的“两只桃子般嫩白而透明的乳房”,所有的一切象征了我们纯洁的爱情,可以跨越年龄,跨越性别的爱情;“我”看到伊秋与西大望“扭动在一起的身体”之后的“心惊肉跳”,“所有的毛细孔都在张开、放大、用力呼吸”,“我”意识自己长大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笔法,陈染在这里对女性的欲望做了充分地肯定。 其次,作者在描写“我”与别人的性爱的时候常用第三人称,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在“我”和T走进“阴阳洞”,T说“我们就在这儿”之后,作者的第一人称很自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Research on Feminism in Jane Eyre Abstract: The thesis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Jane‘s feminist consciousness by means of the approach of the feminist criticism. It firs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s of the feminism. Then it deals with the embodiment of the heroine Jane‘s feminist consciousness from three aspects. They are:rebellion of the traditional women‘s image, pursuit of equality and pursuit of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Finally it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Jane‘s feminist consciousness from the rise of the bourgeois democratic reform and her harsh living conditions. Key words: Jane Eyr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equality;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对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的女性意识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女性主义的定义和基本内涵;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女主人公简的女性意识的体现,它们分别是:传统女性形象的反叛,追求平等和人格的独立。最后从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掀起和艰难的生存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其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简爱》;女性意识;平等;独立的人格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美国的小说,该小说是由菲茨杰拉德创作的,这部小说是爵士时代的象征之作。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当中,作者主要是描述着一群女人的悲剧情节,这些女人在小说中主要是展示着玩世不恭、轻浮放浪的形象,结局都是悲剧。在本文主要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该小说中女性的一些悲剧形象和产生这些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女性主义;《了不起的盖茨比》;女性悲剧 作者简介:阮军(1976.5-),女,湖南邵阳人,研究生,石家庄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主要是以美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经济大萧条这段时间为写作背景,通过描述女性那些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坠落形象以及悲剧的下场,来叙说美国的一些现实生活中价值观的大改变。众所周知,在一战到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们主要追求的是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一些女性为了追求享乐主义,存有不知羞耻地追求财富、傍大款等心理,从而导致女性的悲剧下场,本文通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该小说所表达的金钱至上、男权主义、所谓的讨厌女性症状以及对新女性的恐惧。 1、女性主义界定 女性主义是在20世纪后半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它最早的发展也是因为当时美国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由此导致社会中的一些女性开始站起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女性主义不单单是为了消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为了改变女性被压迫的命运,而且也发展成为一种方法论原则,成为一种价值观和思想。同时,在狭义的解释中,可以把女性主义解释为从性别的关系中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在本文中,主要是从女性主义的狭义解释中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和隐含的意思。 2、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女性人物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中,主要描写的是在父权主义的形势下,严重形象糟糕、具有不良行为和习惯、素质低下、道德败坏、追求物质利益的一群坏女人形象,她们有许多的共同点,都是一种社会上负面形象的女性代表,自私自利、金钱主义、没有道德心和羞耻心、放荡萎靡,为了自己的追求恶意不择手段,不顾社会世人的眼光,独断独行,最后都是以悲剧收场。 2.1黛西·布坎南 黛西·布坎南是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金钱至上、自私自利、粗心大意、刻薄的女人,在小说中,她的老公是汤姆·布坎南,也是个既粗心又粗鲁、而且代表着富人阶层的一个人物。在小说中,汤姆的身份和财富是他的妻子黛西放荡的基础,从而导致黛西物质主义之上,既贪图金钱,同时没有内涵,看到有钱的人物就会主动粘上去,例如本文的盖茨比,当觉得他是富人的时候,与之交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2 中美基础教育对比研究 3 浅析电影《我是山姆》中的反智主义 4 汉语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探微 5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6 浅谈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猫形象 7 Creative Treason in Film Title Translation 8 哈代的女性观在苔丝中的反映 9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成语翻译初探 10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 11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体现 12 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13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14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5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16 浅谈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 17 The Effec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Creativit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18 充满爱与美的唯美世界——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主张研究 19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汉语数字成语英译策略研究 20 《支那崽》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21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22 A Lost New Woman in Patriarchal Society–Esther Greenwood’s Madness in Sylvia Plath’s The Bell Jar 23 法语给英语带来的影响 24 思维对汉英句子结构的影响---以《飞蛾之死》及其译文为例 25 论现实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 26 浅谈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功能及应用 27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 28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 29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Self-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30 ESA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31 浅析《茶花女》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爱情追求的道德障碍 32 国际商务谈判中礼貌策略研究 33 Feminist Consciousness Shown on Scarlett O'Hara Impacts upon Today's Female 34 英汉语广告的词汇比较研究 35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36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 37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8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 39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简爱女性主义解读

Introduction Jane Eyre is such a great novel that it hold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British literature. It is also the masterpiece of Charlotte Bronte, who is a famous talented realistic woman novelist in English literature history. 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various languages and adapted for movie, dazzling generations of readers all through the world.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female doctrine of Jane in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realism. Jane is neither a very beautiful woman, nor rich, but her genuine, selfless love for Rochester, and her good personality strike us deeply. It was written successfully to portray its heroine --Jane Eyre , a independent woman, who takes an positive and progressive attitude toward love, life , society and religions, and who dares to fight for the liberty and equality. Jane's sufferings are the deep reflections of the lives of lower-class people in Britain . The author shaped her heroine as a lower-class, awaken, and new feminine , who resists oppression and social prejudice strongly, fight for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dignity firmly ,and pursue happy life consistently. It is rather rare in the novels of that period. The period when Jane (the heroine in the novel Jane Eyre) lived roughly corresponds with the time of queen Victoria’s ruling. Victoria who ruled over the British Empire for over 60 years was a well known queen in English history. She mounted the throne in 1837 when British literature reached a prosperous period. In the 1940s, British literature reached its peak. The realists were one of the main groups at that time, and the author of Jane Eyre belonged to this group. A brief information about Charlotte Bront? Charlotte Bronte (1816-1855) was born in the family of a poor country clergyman at Haworth, Yorkshire, in northern England. In this period of tense class struggle appeared a new literary trend-critical realism.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of the 19 th century flourished in the forties and in the early fifties. The critical realists described with much vividness and great artistic skill the chief traits of the English society and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 system from a democratic viewpoint.S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