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生态经济县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生态经济县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生态经济县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生态经济县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2月2日)

@@@

同志们:

这次县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2006年的工作,部署2007年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现在,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讲两方面意见。

一、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应对煤矿关闭带来的严峻经济形势,积极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影响,正视困难、破难攻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实施“四个**”发展战略,突出科学发展、稳定和谐、为民务实、提高能力四个重点,以“山洽会”为契机,以办好“节会”为龙头,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平中新校区建设、换届选举和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力打好经济攻坚战,经济发展实绩好

2006年是我县受煤矿关闭影响最为凸现的一年。面对这一困难,我们采取抓好资源整合、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引导企业增资扩产、推动技术创新和延长产业链、搞活商贸等措施,克服煤矿关闭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9.9亿元,比增10.7%;完成工业总产值22.8亿元,比增16.6%;完成县级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227万元,比增30.1%;税收收入1.78亿元,比增20.4%。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2006年全县共新增民营企业86家,民营经济纳税总额达1.5亿元,占全县纳税总额的85%。

(二)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2006年全县新引进招商项目47个,合同投资总额3.8亿元,实际投入3.98亿元(含往年项目再续投入)。落实了“山洽会”招商项目36个,总金额20.8亿元,其中合同项目30个,合同金额12.9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10.8亿元的120%;意向项目6个,意向金额7.9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4.2亿元的188%。在建成和完善县工业园首期1000亩工程、引进14家企业入园的基础上,又筹资1000万元开发1000亩土地作为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了路网建设并意向签约了汕头壮丽印刷等多家企业入园。同时着手规划论证三期工程。宜华木业、宁江建材、联华石材、朝阳木业等一批重点招商项目有效推进。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转制,成功拍卖了城北五厂,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引进香港老板投资1亿元开发城北五厂市政工程。

(三)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了今后发展方向

2006年,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并组织专家进行策划论证,摸清县情,找准定位,创新发展理念,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并确立了建设“生态经济县、文化先进县、安康和谐县”的三大发展战略,为我县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描绘了宏伟发展蓝图。

(四)建成山区中学新校区并成功举办“山区中学百年校庆·新校区落成暨第二届脐橙旅游节”,文教事业上新台阶

一是教育卫生事业凸现新亮点。县委、县政府倾全县之力,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仅用10个月时间,超常规地建成了占地400亩、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平中新校区,成功举办了“山区中学百年校庆·新校区落成暨第二届脐橙旅游节”,很好地展示、宣传、推介了山区。尽力改善医疗条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就医难问题,建成了县人民医院医技大楼、门诊综合大楼。全县有11万多人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65.2%。二是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以县文化广场、休闲广场、新田花园小区空地等为阵地,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健身舞会,广场文化成为我县文化生活的一大亮点。同时,积极开展“村村乐”、“百村行”等活动。全县共开展54场“先进文化进农村”文艺演出活动,成功举办全县民间文艺汇演,《山区船灯舞》被省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三是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推进。加强了“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了文明镇村、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建设。全面完成省市下达我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控制指标,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达到全市中上水平。党管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有效推进。科技、体育、民政、统战、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公路交通建设成效明显。全面完成了S225线大柘至石正段改造。扎实推进S331线八尺至差干段改造,完成了150多公里镇通村公路水泥硬底化建设。长田至石正段公路已立项并将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梅赣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并协助做好规划论证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山区大柘至梅县城北接**环城高速公路加密线工程立项。二是城市建设展现新貌。全面完成环城路、平城中路和平城中路九巷等城区道路改造工程。整修、美化了县城南入口,积极推进城南新区规划建设和老城区改造的论证工作,积极争取凤池水库立项。初步完成了县城新垃圾场的前期建设工程。三是旅游产业有新步伐。做好县旅游产业发展策划,完成了五指石核心景区公路建设,扎实做好建设五指石水库的前期工作,努力打造“中国丹霞地貌盆景”旅游品牌。完成南台山景区入口公路建设,抓好南台山环山公路立项,首次提出并开始建设南台山森林公园,使之成为我县县城的后花园,努力打造“世界第一天然大佛”旅游品牌。积极申报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四是机关作风得到转变。继续深入开展机关作风评议活动,初步营造了廉洁高效、求真务实、同心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了执行力。

(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谐稳定态势得到巩固

一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按照“整修、完善、规划”的方针,抓好长田官仁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创建了新农村建设“山区模式”,得到了省、市肯定。全县15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有效推进。继续做强做大脐橙、油茶、南药三大产业,今年新种植脐橙3000亩、油茶11000亩、南药7000亩,目前我县脐橙面积达3万亩、油茶2.4万亩、南药近万亩。大力发展“一镇一品”、“一镇多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增收得到有效保障。扎实开展“洁净山区·绿满家园”三级联创活动,全县共有103个村达到洁净合格村标准。全县共投入

1500万元植树造林2.6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6万亩。二是重视解决民生问题。2006年全县共投入1.1亿元实施十项民心工程,较好地解决了群众住房、饮用水、就业、就医、行路等方面的困难。收缴社会养老保险费3000多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数的110%。社会保险待遇实现100%社会化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低保人群生活保障金得到足额发放。有效防御“珍珠”、“碧利斯”、“格美”三次台风袭击,全县实现人员零伤亡,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抓好292户农村贫困户安居工程建设和449户“全倒户”灾后重建工作。全县新增就业岗位1695个,1683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7%,全县劳务输出近4万人,每年回收资金达2.5亿元以上。进一步巩固了“减负”工作成果,继续推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全年共减轻农民负担762万元。三是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继续开展“严打”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治安防护网络,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扎实抓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四级网络”建设,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对非煤矿山、关闭煤矿及其它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妥善处理了县燃料加油站汽油跑漏事件,全县社会政治保持和谐稳定。2006年全县继续保持了“三个没有”:即没有出现大的安全生产事故,没有出现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没有出现重大恶性案件。四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重大决策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扎实有效开展各种活动,政府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七)顺利进行县镇换届选举,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配强县镇领导班子。圆满完成了县、镇两级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全部实现组织意图,并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以“三个走在前面”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以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党建工作为重点,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建设达到应组建的100%。扎实开展第二批“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全县136个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新农村这个主题和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中心,共筹资500多万元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三是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认真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举办各种理论学习培训班,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抓好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县共有136个村级党组织4964名党员参加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程度达到97%。五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了两个《条例》的学习执行力度,做好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延伸,制定了《山区县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方案》,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工作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在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良好工作基础之上,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为我县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全县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的来说,2006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与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小的格局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县、镇财政经济仍然比较薄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经济结构总体还不尽合理。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支持县域经济局面的企业太少,粗放的资源型经济短期内不能得到有效改变;重点项目建设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进展不快。三是生态建设形势严峻。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对林木

资源的保护形成威胁。木材行业整合任务艰巨,保持和建设良好生态面临挑战。四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近年来各类信访、群体访、重复访比较突出,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社会稳定面临考验。五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面还比较大,扶贫任务较为繁重。六是个别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深入、精神不够振作,特别是执行力还不够高。对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2007年工作

今年是实现今后五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做好2007年工作,对我县今后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切实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将保持强劲增长,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山区的支持力度,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四个**”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内部条件看,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生态经济县、文化先进县、安康和谐县”三大发展战略,明确了今后发展方向;同时,全县干部群众精神状态良好,工作扎实有效,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挑战,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竞争更为激烈,各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态势逼人,对于区位差、经济总量小的我县来说,如不迎头追赶,我们将后无“追兵”。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环境,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切实增强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紧抓机遇、主抓发展、狠抓落实,加快发展。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四个**”发展战略,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县、文化先进县、安康和谐县”的总体要求,突出发展特色工业、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山区、加强作风建设四个重点,抓落实,求实效,推动山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以发展特色工业为核心,全力建设生态经济县

工业是立县之本,强县之源,是我县建设生态经济县的核心所在、希望所在。我县在特色工业发展上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为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工业放在首位,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使我县成为工业主导型经济。今年要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1、集中主要精力,狠抓大项目建设。经济要发展,项目是关键。要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式发展”的思想,真正把项目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全力推进现有重点项目建设。要集中力量推进宁江年产180万吨旋窑水泥、宜华汇胜木业、城北五厂开发、联华石材、差干多金属矿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行重点建设项目县领导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及时帮助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强化重点项目的督查制度,推动建设进度。对在建的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加快建设,尽早建

成投产;对已经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要抓紧筹备尽快开工建设。二是积极向上向外争取大项目。要精心策划一批具有优势的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笼子”,做到该争的一点不漏、能争的丝毫不让、难争的坚决突破。目前开春在即,正是谋划全年资金项目的关键时候,各镇、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大项目的跑办力度,搞好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三是做强特色工业项目。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县域工业的发展壮大主要是靠特色取胜。因此,要重点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努力做大做强木材、建材、石材、铁矿、机械、稀土等资源型工业,尽早形成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铁矿方面,要抓紧依法依规整顿规范开发秩序,尽快组织生产,并引进外资发展铁矿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木业方面,要加快木材企业的整合,重点培育朝阳、友邦、元宝、宜华、仕达、达成等木制企业的发展壮大,发展高档家私产业;水泥企业方面,要合理开发和调配石灰石资源,引导现有5间水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增产增效,力促宁江旋窑水泥在上半年动工建设;机械制造方面,要加快国企转制,充分利用原有的品牌和技术基础,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重组和改造机电、水泵、轴承、汽车配件、铸造等传统机械制造业,重点做好广州柴油机厂与县恒明汽车底盘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合作,争取做强做大;稀土方面,要抓好稀土矿专项整治,规范稀土开采秩序,加快推进广东富远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广晟公司的整合重组工作,尽快组织生产并新上新型磁性材料厂;石材方面,扶持联华、中联石材加快建设进度,大力开发高档、新型的石材系列产品,促成联华石材大柘厂区上半年动工建设,中联石材在5月份前投产。

2、充分激活内力,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的主体。去年我县民营经济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民营经济纳税总额达到全县税收总额的85%,是财政收入的主力军。要按照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活的原则,充分激活内力,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再上新水平。今年民营经济发展目标是:新增民营企业5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500户;培育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企业2户,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户,1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户。工作重点是:一是加强引导。如何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和投向,关系到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从本县来看,去年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近20亿元。这一方面说明老百姓手中有钱,另一方面说明老百姓的理财观念比较传统。这也反映出我县发展民营经济还有很大的潜力。因此,要加大宣传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办实业,支持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改制重组,使我县民营经济尽快做大做强。从县外看,一些民营企业家看好我县的投资环境和生态资源优势,想以各种形式到我县来投资办实业。对此,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利用好。二是创优政策环境。要树立“双赢”的理念,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所有开放的领域,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拉动我县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要继续实行民营经济纳税大户奖励政策,对年纳税1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县委、县政府继续给予表彰奖励,充分保护好、发挥好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三是铁心支持。政府与企业是唇齿关系,相互依存,企业发展了,山区经济也就上去了。山区的发展要靠民营经济来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要靠政府来引导扶持,搭建平台,因此企业与政府要找准最佳结合点,共同推动,共同发展。我们要致力于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发展平台,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的企业发展环境,形成全县上下都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共同支持企业发展的氛围。四是改革盘活。采取破产等转制手段,对未转制的部分国有、集体企业资产通过民营企业、民营资本改造、经营、激活,实现破而后生、破而发展。

3、敢于借助外力,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实践证明,山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有大的投入,

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投入。应当肯定,我县通过多年抓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全县看,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情况差别很大,有的单位年年超额完成,有的单位一年到头都是空白;从引资规模看,大项目仍偏少,招商引资质量不高;从引资质量看,大的工业项目少,项目带动性不强;从认识上看,有的同志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还没有从思想深处凸显招商引资的“重要位置”。如果这种局面不彻底改变,将直接影响招商引资工作的整体推进,贻误非常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因此,全县上下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一把手工程”,实行“一票否决”,做到人人关心招商、人人参与招商、人人支持招商,形成“全县大开放、全民大招商”的良好局面。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是:新引进项目60个,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以上。主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全力推进园区建设。要集中精力抓好县天河工业园一期完善、二期建设和三期规划论证及土地报批工作。要加快二期工程建设进度,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筹资力度,加快工程进度,抓紧完成园区用地的报批和土地平整,确保二期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上半年全面完成,尽快引进企业入园。三期工程要抓好土地的规划和审批,重点围绕申办“产业转移园区”做好工作。要积极探索园区建设经营管理新体制,尽快成立工业园管委会,制订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入园企业评估制度,提高入园门槛。各单位各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密切配合,在水、电、路、通讯、办证等方面为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快捷服务;工业园建设涉及的镇、村要识大体、顾大局,积极配合解决园区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尽最大努力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各镇要结合实际,建设好镇级工业小区。二是狠抓招商引资责任制的落实。今年,县委、县政府拿出17.5万元奖给2006年度完成和超额完成招商引资的单位,表明县委、县政府坚决执行招商引资奖惩政策的决心。前段时间,县委、县政府对2007-2008年度的考核办法作了调整,调整后的考核办法更趋于合理,更易于操作。各单位要确保完成各自的招商引资任务,一把手亲自出动、亲自挂帅,加强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联系合作,主动接受产业转移。驻外机构和招商小分队要加大招商力度,提高招商效率,争取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三是创新招商方式。重点抓好园区招商,充分发挥园区的洼地效应;注重企业招商,以商引商,依托政策和资源优势,引进合作伙伴,形成产业集群;更加注重产业转移招商,坚持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并举、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并举、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并举,以量的扩张带动质的提高。要着力抓好已签约项目的履约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及时跟进,促其早日落户。要加强项目库建设,精心策划和包装一批招商项目,做到建成一批、在谈一批、储备一批,确保项目不断,建设不断。四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项目、资金、人才都可以引进,唯独环境不能引进。各镇、各单位、各部门要把优化发展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努力营造亲商、敬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行政服务中心要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完善“一站式”服务,为招商引资上项目提供快速通道。加大企业投拆中心工作力度,及时解决企业投诉问题。

4、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城镇化步伐。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县委、县政府把建设山水城镇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目的就是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我们要创新工作思路,创新经营城市理念,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筹资机制,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适宜人居的山水城镇。今年,要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根据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持续发展的原则,围绕“北控、东拓、南进、西调、中优”的县城规划,拉开城区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今年重点做好县城各片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中心镇、新农村示范点的布局规划,力争6月底前完成扩大县城总体规划范围的修编工作。把黄花陂列入南台山森林公园,南台山森林公园纳入城区,统一开发管理。同时,要严格规范项目审批,加强规划报批后的跟踪监察,强化规划管理工作。二是有效推进市政工程建设。今年要着力抓好七项重点建设工程:①城南新区规划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工程。把城南新区的规划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作为城建的重点,规划论证方案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争取下半年启动;抓紧启动城南新区公路建设;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新汽车客运站的立项规划,力争8月底前开工兴建。②新看守所建设工程。力争在8月底前建成并交付使用,同时做好原看守所、武警中队的搬迁和建设工作。③县老干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在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争取在今年7月底前全面完工并交付使用。

④南台山森林公园开发规划建设工程。3月底前完成南台山森林公园的规划论证,抓好景区的管理和建设;尽快建成南台山景区公路及公园入口门楼,森林公园岭下河堤力争今年下半年开工,使南台山森林公园初具规模。⑤凤池水库测设论证工程。要在3月底前完成规划论证并着手进入立项申报工作。⑥城北五厂市政开发工程。城北五厂的转制和职工安置工作已大部分完成,下一步的重点是分阶段做好搬迁工作,协助开发商做好市政开发工程规划和建设,争取尽快实施。⑦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全力配合中国公路咨询总公司做好梅赣高速公路山区段线路的测设论证工作;争取立项建设山区大柘至梅县城北接**环城高速公路加密线。县城是一个县的名片,县城建设事关山区的对外形象。因此,各有关部门要从自身职能出发,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服从和服务于城市建设大局,以实际行动推进各项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三是全面提升城镇经营管理水平。树立“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思想,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要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试点工作,下大力气抓好城市环境和车辆营运秩序的综合整治,搞好城区绿化亮化工程,有效解决脏、乱、差问题,努力营造洁净、绿化、亮丽的城市环境。要充分发挥广大市民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市场活动。

5、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强县。我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人文历史底蕴厚重,生态环境独具特色,处于闽粤赣三省交汇处,距离梅城不到一小时的路程,具备了打造旅游强县的基本条件。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加强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打响山区生态旅游品牌,使之成为我县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要重视搞好山区旅游的宣传包装和推介工作,积极参与各类宣传推介活动,主动组织参与自驾车旅游宣传活动,进一步宣传推介山区旅游,提高“国家AAA级旅游区、中国丹霞地貌盆景”五指石和“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南台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泡温泉─赏茶花─看大佛─品脐橙─游五指”成为我县的一条旅游热线。今年要以经贸活动为载体,继续举办第三届脐橙旅游节,以此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提升接待和服务水平。要抓紧建设一批有一定档次的接待服务设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解决好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服务。今年争取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一间星级宾馆。同时,要加强旅行社、导游队伍和酒店的管理,提升接待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五指石、南台山景区标识、标牌,加强景区险段安全设施建设;力争立项建设五指石二期景区公路,5月份后动工建设五指石水库。年内要完成南台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工作,引进外资兴建大佛寺和观佛台。启动申报省级旅游强县工作。

(二)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我们要在去年抓好15个示范点的

基础上逐步铺开,重点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设具有山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做到“三个突出”:

1、突出发展理念,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一要继续做大做强脐橙、油茶、南药、优质稻四大农业产业。坚持以产业化的思维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依托现有的种植加工基地,大力扶持发展广东新大地、南台药业、金绿果业、**金穗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发展种植脐橙、油茶、南药、优质稻,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延长产业链,努力提升“山区脐橙”、“客味浓高山茶油”、“南台药业”、“辰曲大米”等农产品的知名度。今年计划新种植脐橙3000亩、南药5000亩、油茶5000亩、优质稻2万亩,力争培育一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健全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发展“一镇一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各镇要因地制宜,明确主导产业,加快专业镇、村建设步伐,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在大柘镇已建成木业专业镇的基础上,着力把差干建成旅游专业镇、长田建成油茶专业镇、仁居建成脐橙专业镇。抓好烤烟、西瓜、甜玉米、种猪、新西兰兔、湘云鲫等种养基地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推广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畜-沼-果”相结合的立体小庄园模式,发展农业园区经济。三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和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各镇要通过招商引资上1个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同时,要重视发展群众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建立完善农副产品供销网络,发展农副产品订单生产。

2、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注重解决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农民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此,要整合力量,加大投入,进一步统筹新农村建设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科学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要抓好村容村貌整治。继续推广长田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做法,采取“整修、完善、规划”的形式,重点抓好“大柘→八尺→差干”和“大柘→东石→差干”两条旅游线两边的新农村建设。继续开展“洁净山区”大行动,重点实施“三清五改”,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二要抓好农村道路建设。力争上半年完成S331线八尺至差干段公路改造;完成100公里农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在2008年前全面完成300人以上自然村通公路建设任务;抓好县到镇路面破坏严重的公路立项改造;完成长田至黄花陂、良畲至丹溪、中行至仲石公路改造。三要抓好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做好黄田、富石水库及高峰滩灌区等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工程,做好县城防洪堤围的项目审批,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抓好县城饮用水源沿途环境的治理;加强农村电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完善山区电网网架,完成差干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动工建设大柘110千伏变电站和中行至石正3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基本实现300人以上自然村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

3、突出生态理念,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一是积极创建林业生态县。我县具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要充分保护好、利用好、建设好。要深入开展“绿满山区”行动,今年高标准完成南台山森林公园5000亩林分改造示范基地建设和2万亩藜蒴种植任务,积极推进国省道和农田林网等沿线绿化,做好城镇和农村“四旁”绿化工作,完善52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完成110公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力争实现林业生态县目标,将龙文-黄田市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将南台山森林公园升格为省级森林公园。

要狠抓森林资源的管护,严格森林、林木资源及林地管理,坚决制止乱砍滥伐,维护林业秩序。采取有力措施,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二是抓好环境保护工作。依法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土规划,加强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和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加强韩江流域、柚树河等重点流域饮用水源保护。重点抓好水泥企业立窑窑尾治理和木材加工企业的粉尘治理,加强县城北区空气污染治理,使全县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空气。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建设。今年要争取1000亩土地整理开发指标。

(三)以实施民心工程为抓手,全力构建和谐山区

建设安康和谐县,必须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县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山区百姓。今年,我们要以实施民心工程为主抓手,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环境,让山区人民安居乐业。

1、继续积极实施民心工程。高度关注民生,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积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办好事,做实事。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着重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救灾、救济、优抚、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等制度,努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今年要将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1200元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做好石正、仁居福利院的完善建设,启动大柘、八尺、上举等镇福利院改造,力争全部达省二级敬老院标准,争取新建一幢托老大楼。抓好村(居)委办公楼建设,兴建一幢社区服务综合大楼,对全县44个村址进行新建、修膳,力争全面解决村(居)委无址办公的问题。切实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实施全民安居工程,推进城镇廉租房建设,完成292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和100户省属水库移民安居工程建设。妥善解决优抚对象、劳动模范、企业军转干部、伤残军人、复退军人及失地农民、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高度重视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实现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0%以上;落实村医财政补贴政策,加快4个空白村卫生站建设步伐,年底基本实现“每村一个卫生站、一名医生”的目标;加大卫生投入,加快农村中心卫生院的建设,今年力争完成4间卫生院的改造工程,力争7月份前动工兴建县妇幼保健院;加强卫生监督,健全重大疫病防控和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和遏制公共卫生事件和人畜疫病的发生,力争年底完成消毒供应中心建设。

2、继续抓好文化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巩固和扩大“普九”成果,全面免收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和课本费。加大农村学校危房改造,确保年底前全部取消农村中小学C、D级危房。基本完成小学布局调整。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抓好山区中学申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工作,争取上半年达标验收。根据我县实际,尽快研究并确定山区中学老校区的使用方案,充分发挥好老校区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好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县进修学校的合并工作,力争3月份动工兴建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年底前完成并交付使用。县进修学校校舍划归县一小后,尽快抓好县一小的扩建工程。做好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选址和建设工作。认真实施“文化山区”建设规划纲要,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建设,整合和挖掘文化资源,积极做好《山区船灯舞》申报国家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工作。加强和完善县、镇、村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净化、活跃文化市场。全面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以广场为主阵地,

抓好广场文化、节庆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等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努力建设山区文化先进县。加强人才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引进文艺创作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县发展战略顾问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县经济社会决策水平。

3、进一步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稳定压倒一切,平安重于一切。各镇、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把维稳工作作为第一责任,时刻绷紧维稳这根弦,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牢牢把握本地区社会稳定的态势。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镇、村,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维稳工作格局,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大力实施“平安山区”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夯实维稳基础工作。继续坚持“严打”方针,推进警力下沉,重点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刑事犯罪、两抢一盗、六合彩赌博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二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县、镇、村、组四级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立足于早、化解于小、着力于解,切实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包案领导必须与群众见面,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关闭煤矿的监管力度,着力解决非煤矿山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油、汽库等重大危险源及易燃易爆场所的治理和监控,加强对“三小”场所和人群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努力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他们充分履行职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切实加强统战工作和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在和谐山区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工作。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干部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乡风文明”建设为重点,在全县广泛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全县人民的思想和力量引导和凝聚到加快山区发展的共同目标上来。切实抓好人口和计生工作,加大经常性工作力度,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机制,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开展创“双无”活动,严肃查处违法生育,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继续强化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管理先进水平。加强科技工作,促进科技普及,鼓励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力度,切实做好体育、残疾人以及机要、档案、保密、气象、侨联、对台、宗教、人民防空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四)以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县委决定,把今年定为我县的作风建设年。今年要突出以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建设“生态经济县、文化先进县、安康和谐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1、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目标任务确定之后,能否取得实效,干部是决定因素,作风

是重要保证。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保持一种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始终保持一股干劲、一股拼劲、一股韧劲,敢想敢干,遇到困难敢于碰硬去克服,遇到矛盾敢于碰硬去解决,遇到得罪人的事敢于碰硬去面对,以知难而上不言难、迎难而上不怕难、克难而上不留难的精神,破难攻坚,全力以赴,干出亮点。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来接受群众、实践和历史这三把“尺子”的检验。要发扬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好传统、好作风,做到心系百姓,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千家万户,在第一线调查研究摸实情,在第一线排忧解难抓落实,在第一线开拓创新求实效。

2、进一步提高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贯彻落实的能力”,执行力的强弱决定着工作成效的大小。对于今年确定的大事实事,特别是“十项重点建设项目”,各镇各有关单位要本着对事业、对山区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逐项深入研究,逐项分解任务,逐项制定具体落实措施,使工作责任项项明确,工作任务件件有落实,工作目标月月有进度。执行凝聚着心血和责任,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着能力和水平。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执行上比精神,在执行上见高低,在执行上比贡献。决不能满足于层层开会,不能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坚决避免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无效,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3、加强班子建设。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选拔任用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竞争上岗,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选人用人环境,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优化班子结构,合理配置干部,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积极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重视选用中年干部。尤其要选准配强“一把手”。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山区发展后继有人。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继续办好《学习论坛》,以增强执政为民意识、提高干事创业本领为重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培训为基本内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要扩大党内民主,增强班子的团结和谐。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到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重视做好老干部工作,让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继续实行镇党委书记、镇长实绩考核和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实绩考核制度。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继续加强机关、社区、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继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者、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成为平常时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的时代先锋。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入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真正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县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从政。要自觉接受监督,不为权势丧志,不为钱财动心,不为酒色忘形,真正经得起锤炼、耐得住艰苦、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必须注意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做到原则不能背离,纪律不能违反,党纪国法的“红线”和做人做事的底线不能突破,以廉政促勤政,以勤政促发展。

同志们,做好2007年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乘势而上,为圆满完成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 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 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

市场经济管理学论文(选修课)

市场经济管理学选修课论文 指导老师:赵雨 班级:21116X 学号:10 姓名:高闪

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策略 摘要 关于市场经济管理学,写论文的时候,我推敲了好久,觉得写一篇关于农业园绿色营销方面的课题,当今绿色营销成为营销主流,绿色营销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以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高度和谐的营销方式。环境、资源等问题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树立绿色观点,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产品及制定绿色营销组合策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都市观光农业园需要实施绿色营销策略,进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此,需要对都市观光农业园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其实际制定有效的绿色营销策略,推动都市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企业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有利于节约资源使用和符合良好社会道德准则的商品和服务,并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引导并满足消费者有利于环境保护及身心健康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 当今世界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绿色营销将成为21世纪的营销主流。众多企业为适应时代要求,开始从传统营销向绿色营销转变。都市观光农业开发绿色产品,其顾客素质较高,有绿色营销的市场基础。但由于都市观光农业园大多资金投入少,项目较分散,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和知名品牌,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还要进行绿色营销的研究,扩大市场效应,树立产品的绿色形象,以保证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观光农业园;绿色消费;绿色营销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作业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作业题(CZ组)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标准是( C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2、四种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错误的是(D ) A.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 B.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D.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4、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吻合的是(B ) A.自由放任政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缓和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D.以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5、降低贴现率的政策(A) A.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意愿 B.将制约经济活动 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 D.通常导致债券价格下降 6、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C ) A.政府购买 B.税收 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7、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B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8、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用的财政政策是( A )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 D.增加转移支出 9、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 10、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 D ) A.贷款 B.利息 C.债券 D.存款 二、判断题 1.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反比,与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F ) 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T ) 3.贴现政策中最主要的是贴现条件。( F ) 4.在经济学中,广义的货币是=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T ) 5.经济增长是指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有事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T ) 6.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三种,其中计价单位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F ) 7.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 T ) 8.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 F ) 9.商业银行性质和一般的企业一样,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代客结算。(T ) 10.提高劳动力数量的方法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F ) 三、简答题 1.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萧条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当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收入水平增加。一方面,扩张性财政本身意味着总需求扩张,另一方面,通过乘数的作用,扩张性财政会导致消费需求增加,因此,总需求进一步扩张。当然,在扩张财政时,由于货币供给不变,利息率会提高。这样,投资需求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一般情况下,扩张性财政的产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最终结果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2.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填写下表 政策种类对利率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对GDP的影响 财政政策(减少所 上升增加减少增加 得税) 上升增加减少增加 财政政策(增加政 府开支,包括政府 购买和转移支付) 财政政策(投资津上升增加增加增加

第四章 生态经济系统与生态经济学基本原理

第四章生态经济系统与生态经济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和功能关系 1.物质关系 (1)自然物流主要有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小循环和地球化学循环。前者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周期性循环,主要通过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存留和归还来实现。一般来说,这种循环的范围小,流速快,周期短。后者范围大,周期长,影响面广。 (2)经济物流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消费过程中的物流。 (3)自然物流与经济物流的相互转化最初主要是在农业和采掘业的生产过程中,自然物流与劳动的结合使其开始转化为经济物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终了,全部经济物流又先后不断地转化为自然物流。两种物流相互贯通,成为同一线性转化过程的不同环节,且这些环节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以维持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秩序的完善和发展(如图)。 自然物流是经济物流的基础,表现为自然物流是经济物流的来源和归宿。经济物流又可反馈作用于自然物流以促进其高速转化和物质积累。 (4)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平衡关系 A≡W;A≡B+W1+r1-R;B≡C+W2+r2;C≡W3+r3 2.能量关系 (1)自然能流 包括太阳能(以及与太阳能流有关的生物能、矿物能、水能、风能等)、地热能、潮汐能等。 食物链、食物网是生命系统能量的主要通道;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活动等则是非生命系统自然能流的主要表现形式。 (2)经济能流 生态食物链、生产链、流通链等是经济能流的主要通道。 (3)自然能流和经济能流的相互转化 a.自然能流向经济能流的转化 太阳能:农林牧渔业是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接口,是自然能流向经济能流转化的生物渠道。采掘业开采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电力行业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发电,是自然能流向经济能流转化的工业渠道。 其他:地球内能如核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引力能如潮汐能的利用。 b.经济能流向自然能流的转化经济能流大部分以热耗散的形式退出经济活动,向自然能流转化。 经济能流也可以反馈能的方式“转化”为自然能流(如煤炭开采、作物种植等)。 (4)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渐降阶,且很少有能量多级利用的情况。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一)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一) 摘要: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河北省为例,剖析了该省生态环境恶化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对策;河北省 国际著名的思想库罗马俱乐部指出,“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1]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特选取区位重要但生态脆弱的河北省为例,探讨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途径。 一、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生态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为原料或动力开始的。只有劳动与自然界结合,才能创造财富,才能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保证。 2.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精神享受。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是工农业生产必备条件,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生活的基本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能够使人们神清气爽,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环境舒适性的要求逐步升高2]。 3.生态环境能够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资源条件的制约,恶劣的生态环境将造成水源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农业生态恶化等,危及工农业生产的基础,限制经济发展。相反,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增殖能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4.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承载平台。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尊重自然规律、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是一个倡导节约自然资源、更是一个科学开发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社会。因此,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3]。 河北省地处北纬36°05'~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位于华北平原,内环京津,东临渤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海岸线长487km2。全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350~650mm,多集中分布于7—9月间。土地总面积为1876.93万hm2,其中,耕地589.3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1.40%,林地506.37万hm2,占26.98%,草地451.63万hm2,占24.06%。 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该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且对保持京津冀地区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省是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虽然该省已采取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和建设措施,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资源紧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摆脱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 三、河北省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河北省属于全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2007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630.07万hm2,轻度以上水蚀面积547.05万hm2,轻度以上风蚀面积83.0万hm2。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和太行山、燕山山脉。其中,风蚀区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的坝上,面积为8 2.04万hm2,以及秦皇岛沿海0.91万hm2,其他区域主要是水蚀。由于水土的大量流失,耕地遭受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同时,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淤积水库、塘坝,降低了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缩短了水利设施使用年限4]。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总目录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导论 第二篇微观经济理论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五章产品市场理论 第六章生产要素理论 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 第三篇宏观经济理论 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 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二章开放经济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 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部分联系的 2、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指()A.技术B.信息C.价格D.行政命令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是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由于存在资源浪费而产生的稀缺 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市场出清D.完全理性6、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B.通货膨胀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 7、关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并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而应当是相互补充的。 B.规范经济学是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是以规范经济学作为指导的。 C.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的、决策性的问题,就越具有规范性。 D.以上说法都对 二、多项选择 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体格决定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D.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 A.宏观经济政策B.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3、下列关于资源稀缺性的正确的说法有() A.资源稀缺性是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 B.地球上的资源本来就少 C.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世界各地 D.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 三、判断题

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名词解释 1.区域: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开发:一般指对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属于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的过程。 3.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关于企业合理选址的理论,即通过对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和集聚效益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选择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厂理想区位的理论方法。 5.人力资源的概念: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一般来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但有时也指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 6.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 7.经济发展又称经济进步,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过程。 8.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9.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周围地区,从而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10.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11.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和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2.资源结构: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13.区域主导产业:是指那些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产值上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区域主导产业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14.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当时还不成熟、经不起竞争,且具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产业。

做好“生态+”文章 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引领区

工业高端化农业品牌化服务业特色化生态环境绿色化——缙云县打造全市生态经济引领区助推大花园建设调研文章 做好四篇文章、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是缙云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创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全面培育我县经济新引擎、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一项重要改革创新,也是我县争当绿色发展标杆、实现五个走在前列的历史性机遇,必将有力推动我县加快建设和谐美丽好缙云,与全省同步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对缙云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如何推进大花园建设,我县紧紧抓住全面做好?特富美安?四篇文章这个落脚点,提出要立足?特?字扬优势、突出?富?字促增收、紧扣?美?字优环境、做实?安?字惠民生,为下步工作指明了鲜明方向和具体路径。本文试从打造全市生态经济引领区这个角度,分析我县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总结我县突出优势,并探讨下步思路,为大花园建设提供参考。 一、我县生态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近年来,我县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增长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民生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过去五年,全

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大关,年均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年均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从**调整为**。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更是顶住压力求突破、加足马力提成效,?五个走在前列?大步迈进。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增幅较去年同期(**%)较大提高,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为**,形成了?一产‘基础’稳增,二产‘关键’提升,三产‘方向’加快?的产业格局:农业经济增速加快,实现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居全市第**,比一季度提高了**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明显回升,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其中新产品产值率达**%,较去年提高了**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增加值分别增长**%和**%。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亿元,全市排名第**,增幅**%,较一季度提高了**个百分点。 在看到巨大经济建设成就的同时,我们更要认清形势,扛起责任,补补短板,推动我县生态经济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要持续加快突破对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注重科技创新,强化重组、提升,优化工业空间布局;要持续加快打响农业品牌,落实县农产品加工功能区建设,做好农旅融合文章,解决**等问题;要持续增强民间投资增长动力,加快**等投资项目进度;要持续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帮助优质企业改造提升和扩大生产。 二、我县生态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生态经济学复习要点的整理

生态经济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和解决生态经济问题、探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旨在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2.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经济系统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类的经济活动要受到生态系统的容量的限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所构成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时应,那么就能达到生态经济平衡的结果,如果两个系统彼此冲突,那么就可能出现生态经济失衡的状态;人类社会有可能通过认识生态经济系统,是自身的经济活动水平保持一个适当的“度”,以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3. 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4.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5. 生态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则为指导,遵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规律,运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林业综合集约经营,以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提高林业的综合生产力,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同步发挥,生态经济效益最高的生态经济型林业。 6. 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指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方式,高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变工业排泄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模式。 7. 生态需求:所谓的生态需要,就是人类为了获得包括维持可持续生存和满足发展需要等方面内容在内的最大福利而产生的对生态产品的需要。 8. 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用友好方式,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9.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10. 生态价值:是指哲学上“价值一般”的特殊体现,包括人类主体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 11. 生态产品:所谓生态产品,就是有利于(至少无害于)生态环境和身心健康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关于价值内核的生态经济论文

关于价值内核的生态经济论文 一、何为自然资本: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 “自然资本”一词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Pearce和Turenr 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中将经济学生产函数中的资本称为人造资本,进而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自然资本,从此开启了学术界对于自然资本的研究。1993年英国伦敦大学环境经济学家Pearce在他的著作《世界无末日》中提出用自然资本和另外两种资本来估算可持续发展能力,Turner也提出了将自然资本作为可持续性评价标准的观点。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了《扩展衡量财富的手段》的研究报告,将资本划分为4个部分:人造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提出一个国家的财富应该包括自然资本,并将土地、森林、湿地等作为自然资本的组成部分,对世界各个国家的自然资本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2000年,保尔?霍根等出版了题为《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的论著,自然资本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世界上知名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为大多数专家、学者和管理者所接受。2011年联合国《迈向绿色经济》报告中认可了自然资本的价值,认为自然资本是人类福祉的贡献者,是贫困家庭生计提供者,是全新体面工作的来源①。然而到底何为自然资本?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学者们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包括自然资本(产)、生态资本(产)、环境资本等,但本质却基本接近,他们对于自然资本的论述大致从三个角度进行。 1.将自然资本直接等同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丁认为自然资本指一切自然资源。EISerafy(1989,1991)指出生态环境提供环境产品和服务就是自然资本,把自然资本分为可再生的自然资本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本。刘思华(1997)认为生态资本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总量(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和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潜力、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使用价值②。Hawken(2000)指出自然资本可以被看做支持生命的生态系统的总和③。王健民等(2002)认为,生态资产从广义来说是一切生态资源的价值形式;从狭义来说是国家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带来直接、间接或潜在经济利益的生态经济资源从生态资产价值的角度,指出生态资产的构成包括生物资产、基因资产、生态功能资产和生境资产(以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适宜度来度量其价值)四大方面④。 2.将自然资本界定为一种有用的资源和环境存量。 Constanza等(1997)认为“资本”是在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的物资或信息的存量,每一种资本存量形式自主地或与其他资本存量一起产生一种服务流,这种服务流可以增进人类的福利⑤。Daily(2000)认为自然资本是指能够在现在或未来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自然资源及环境资本的存量⑥。黄兴文等(1999)将生态资产定义为“所有者对其实施生态所有权并且所有者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生态景观实体”⑦。董捷(2003)指出所谓生态资本是指产出自然资源流的存量,也就是能为未来产生有用商品和服务流的自然资源存量⑧。 3.将自然资本范围扩大到纯自然资本和人造自然资本。

经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1. 经济学原理的假定前提有哪些? 西方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定:第一,经济人的假定。经济人假定也称为理性人假定。“经济人”被规定为经济生活中的一般的人的抽象,基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 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这一假设条件的主要含义是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上述两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它们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 2.假设某学生有10小时的时间用于准备即将到来的经济学与英语的考试。在给定该学生时间资源的条件下,试画出其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该学生没有认真复习,而是去玩电脑游戏了,那么,相对于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而言,他的分数“产量”在何处?如果该学生将学习时间从10小时增加到15小时,那么,他的分数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何种变化? 给定10小时学习时间的条件下,该学生的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所示。缺乏效率的学习时间会导致其分数“产量”位于先前勤奋学习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下方。如果学习时间增加,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沿东北方向向外移动。

3.假定下表是供给曲线Qs= -3+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 =4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1)供给价格弧弹性的公式: 2)21(2)21(Q Q P P P Q Q P P Q P P Q Q E ++???=???=??= 6.12)37(2 )35(3537=++?--=E (2)供给价格的点弹性公式 1.6 5 4 2)'23(E 5 423Q 4P P ]P Q )[('=?=?+-==?+-==? =?==Q P P Q P Q Q P dP dQ P dP Q dQ E 时,当求导对表示 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 ;Qs=2+6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Qd s Q 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14-3P=2+6P ,得出 10,34 == Qe Pe 此时需求价格弹性为: 4 .01034 31034 )'314()('=??=?--=?-=?-=P Q P P Qd Q P dP dQ Ed 供给价格弹性为:=?=Q P dP dQ Es 8.010******* )'62()('=?? =?+=?P Q P P Qs 5.运用供求图,说明下列事件对运动衫市场的影响。 (1)皮夹克价格下降。 (2)发明了新织布机。 a.皮夹克价格下降。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_吴兵

科学管理 -211- 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第05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r.2014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 吴兵 包丽艳 刘艳君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130012 摘要 吉林省西部位于西部草原生态区,在全省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职能和生态职能。依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主体功能定位,以及基于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基础理论及原则,合理确定了区域的生态经济功能分区,在分析各功能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的发展方向和保护重点,为大力推进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情况和依据。关键词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研究 1.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基本内涵 生态经济区划是以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基础和约束条件,根据区域范围内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特征、城市化水平、农业发展方向和生态保护措施等状况,以生产活动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为目的所进行的产业、人居、生态等人类活动与生态安全的区域划分。主体功能区是基于环境保护前提下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它强调在保护下发展的宗旨,但主体功能区的落实必须附之相关的倾斜政策和措施。生态经济区划既不同于生态功能区划,也不同于经济区划,更不同于主体功能区划,它与三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是三者的综合。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共处的有效途径。经济区划是依据区域经济活动强度、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以利产业布局和经济的有序发展。 2.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原则 2.1 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相似性与差异性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在同一区域内相似性最大,不同区域差异性最大。根据这一原 则,将相似性最大、差异性最小的乡镇合并为一个生态经济区。 2.2 发展方向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原则。吉林省西部的水资源、土地资源、风力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差异明显,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质量不同,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自然不同。承载力低的区域应以保护为主,承载力高的区域以发展为主。生态经济区划中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必须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2.3 发展空间与环保要求共轭的原则。经济发展需要足够的空间支持,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此,生态经济区划应在满足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为区域经济发展确定最大可能的空间范围,使经济发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要求相适应。 2.4行政单元完整性和区划单元空间相对连片的原则。区划时既要按照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又要尽量保证乡(镇)级行政界限的完整性, 兼顾县级行政界限的完整性原则, 并在地域上相对集中连片。 2.5 区划单元与主体功能区对接的原则。区划的宗旨是为了保障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生存安全,为了保障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高一级的生态经济单元应保持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同步性,而低一级的生态经济单元应与主体功能区的类型相对接,同一基本生 吴兵(1975-),女,硕士,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规划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吴兵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4.05.074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评判doc21(1)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评判 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一个由一系列经济链与生态链以及经济与生态链环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动的庞大系统。构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判体系,应当以区域经济发展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作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随地都在运动变化着的。 A prehensive and Evaluative Study of the Degree of Harmony Bet ween Regional Economies and Eco-development [Abstract] As a long-lasting pursuit theme of present time, the harmo 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 is a large, interactiv e and mutual influencing system constructed by a series of economic a nd ecological chains, and links between these chains. It is the organic c onformation of four levels of the degree of regional economies, of prot 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regional ecology, of relativeness between regi onal economies and ecology, and of diffusion of pollution in regions th at ar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athway to construct 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degree of harmony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es and eco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通过章教授的自然辨证法课程,我对自然辨证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自然辨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方法训练,对提高能力和开 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我大体明白了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内容: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辨证法.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可 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同时自然辩证法不可能也不应该以自己的哲学研究来代替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 关于自然辨证法,虽然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多,但是,我更为感兴趣的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探索.要想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么一个信息,即人类是自然选择的 产物.这不仅是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思想的最好解释,同时也是当今 科学界的共识.其次,在确定上个观点后我们就要从源头来了解自然 和人类的起源.关于这个方面,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 若斯教授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他认为,在 地球的发展进程中,与生命有关的大的事件有三个.第一是生命在地 球中的出现,第二是人类的出现.在第一个大转折点中,生命从非生命物质转化过来,所有的生物种类都是通过适应其生存环境,以基因突 变和自然选择的方式进化而来.也就是说,生物的基因能够适应环境 的变化.在人类出现以后,这个方式改变了.人类通过改变环境来使环境适应自己的基因,也就是说,不再改变自己的基因来适应环境.今天,随着人类关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知识不断增加与深入,人类能够很快既改变自己的基因,又改变其所处的环境,这样,地球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也就即将到来了. 了解了上述三个转折点,我们知道了人类而且只有人类能够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环境.由于我们拥有独有的变革环境的能力,人类不

经济学原理随堂作业答案(2015华工)

经济学原理 第二章生产什么? 1.10.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 A.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消费其他商品的总效用之比 B.等于该商品的价格 C.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该商品的数量之比 D.是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参考答案:D 2.11. 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 A.随服务水平的增加,效用服务的成本越来越低。 B.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总效益。 C.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总的支付意愿将减少。 D.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额外收益 参考答案:D 3. 1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 A.该商品的效用总量趋于递减 B.该商品的平均效用趋于递减 C.该商品的效用增量趋于递减 D.该商品的总效用趋于递减 参考答案:C 4. 13.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参考答案:C 5. 14.如果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那么()。 A.该商品的总效用已经是最大 B.商品没有效用,它不是消费者想去享用的东西 C.在考虑要购买这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达到了他的均衡点 D.该商品的总效用肯定也等于零 参考答案:A 6. 15.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是200元,商品X的价格是20元,商品Y的价格是6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取最大效用,他应该()。 A.停止购买 B.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 C.增购Y,减少X的购买量 D.同时增购X、Y 参考答案:C 7.1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正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参考答案:B 8.17.对于公共产品的概念,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因消费者人数增加而导致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B.因消费者人数增加则导致其他人消费的增加 C.不因公共产品的增加而导致消费者消费的增加 D.不因公共产品的减少而导致消费者消费的减 参考答案:A 9. 18. 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提出了以下假设:()。 A.消费者是社会人 B.消费者对商品存在偏好 C.消费者是理性人 D.存在预算收入的约束 参考答案:BCD 10. 19.下面属于序数效用论观点的是()。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任意一种组合都能明确说出其偏好顺序 B.消费者的偏好有传递性 C.消费者均衡条件是:消费者使自己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D.消费者更偏好数量多的商品组合 参考答案:ABD 11.20.公共产品的特征有()。 A.消费的非竞争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D.消费的竞争性 参考答案:ABC 12. 21.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任何人对公共产品消费者不影响其他人,其原因有()。 A.消费者的增加不增加提供公式产品的生产成本 B.消费者的增加不对其他消费者产生拥挤 C.消费者的减少将减少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 D.消费者的减少将减少对其他消费的非竞争性 参考答案:AB 第三章如何生产? 1.2 2.如果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某一个可变要素的收益递减,这意味着: A.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产量的增长等幅变化 B.产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 C.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小于产量的增长幅度 D.产量的增长幅度大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 参考答案:B

生态经济学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课程作业 学号: 311405040226 姓名:袁程 专业班级:自环1402 作业得分 批阅人签字 批阅意见:

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一、生态经济 1、定义 生态经济简称ECO,“ECO”取自“经济的(economic)”和“生态的(ecological)”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 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 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 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 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 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 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 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 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2、特征 时间性 指资源利用在时间维上的持续性。在人类社会再生产的漫长过程中,后代人对自然资源应该拥有同等或更美好的享用权和生存权,当 代人不应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换取自己的舒适,应该主动采取“财富 转移”的政策,为后代人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同我们一样拥 有均等的发展机会。 空间性 指资源利用在空间维上的持续性。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不应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并要求区域间农业资源环境 共享和共建。 效率性 指资源利用在效率维上的高效性。即“低耗、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它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 产出的资源消耗量和环境代价,来不断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和社会经 济的支撑能力,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 3、计量 运用数学方法,对生态经济系统内物质与能量的各种运动进行的计算。内容包括: 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据保护资源所允许的最大费用标准与开发资源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一)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一) 摘要: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同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由于区域资源禀赋不同和市场决策与政府调控的不完全竞争性,在单纯的市场价值与政府宏观调控下,很难实现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区域整体发展最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尽可能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实际,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动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对策思考;协调发展 一、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如何,在这个部门内,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1]。 (一)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2]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3],生产力既包括

科学的力量,又是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4]。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5]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与自然界的。”6]人类生产“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7]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是人们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组成。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对象,既有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自然物,如:森林,矿藏,土地等,也有间接来自自然界的物品如:棉纱,钢铁等。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人类社会的生产不能离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8]。 (二)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1.自然资源的禀赋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 区域经济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格局,主要有:长三角:城市集群互补型合作。长三角是中国的城市群,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城市群之一,集吸引外资、对外投资、贸易、物流、金融等多项功能为一体,是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和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基地,最大的外向型经济综合体,也是重要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基地。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区域城市之间的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