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印发2010年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编报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0年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编报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0年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编报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0年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编报意见的通知

鲁农开办字…2009?59号

关于印发2010年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

存量资金项目计划编报意见的通知

各市财政局、农发办,省监狱管理局、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报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项目计划的要求,结合山东实际,省里研究制定了2010年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编报意见。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2010年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编报意见

2.2010年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产业化经营

项目计划编报意见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编报通知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09年12月25日印发

附件1:

关于编制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基本原则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为主要任务和目标,坚持将中低产田改造作为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各市安排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财政投资不得低于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总投资的90%;突出农田水利建设,合理配置农业、林业、科技以及其他农业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大力推广应用各种先进实用农业节水灌溉及旱作农业技术,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平原地区要大力推广渠道防渗、地下管道输水等田间节水措施,充分利用地表水。丘陵山区要加强抗

旱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支持集雨灌溉、节水灌溉等工程。切实把项目区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集中资金重点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2009年启动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6个项目县,严格执行国家农发办批复的三年规划,在存量资金中每县至少安排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土地治理项目区要与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支农资金项目相衔接,在项目区选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等方面加强资金整合,统筹安排,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规模效益。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开发方式。努力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注重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相结合。

(三)继续坚持规模化开发。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的基本原则,土地治理项目区要在“十一五”规划范围内并尽可能与老项目区衔接,实行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年度治理。积极推进以土地治理项目为平台的支农资金整合,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效益。有条件的市要适当集中资金,集中投入,按

灌区或流域统一规划,集中治理,实施规模化开发,努力建成一批规模较大、标准较高、产业优势突出、效益明显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四)大力促进产业化经营。继续做好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工作。省确定金乡县、泰山区、莱城区作为省级试点。各市可根据当地情况安排试点。围绕发展优势主导产业,以粮、棉、油、菜、果等大宗优势农产品为重点,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扶龙头”的原则,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集中投入,连续扶持,使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配套衔接,相互促进,加快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继续开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实施土地治理项目试点工作。允许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单独申报土地治理项目,其申报项目的面积可适当降低,原则上不低于1000亩。各地可根据情况自愿申报,试点情况在计划中单独说明,与2010年计划一并上报。

(五)切实加强农业项目的有机整合。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为平台,搞好各类农业项目、资金的组合配套,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努力把项目区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三、具体要求

(一)项目数量。土地治理项目安排应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年度中央财政资金在370万元以下的开发县,只能安排一个土地治理项目。

(二)治理面积。单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的治理面积,原则上平原地区不低于1万亩,丘陵山区不低于5000亩。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项目区的治理面积不低于5000亩。

(三)投资标准。参照国家农发办确定的亩投资标准,考虑到我省的实际情况,2009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亩投资标准平原地区执行900元,丘陵山区执行1100元。土地沙化治理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市要在认真考察评估、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立地条件和建设内容,对不同项目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投资标准。但以市为单位平均计算,原则上同一类项目亩投资标准不得低于上述标准。

(四)建设标准。今年土地治理项目投资标准有较大提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要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进行全面的高质量建设。平原井灌区土地治理项目区工程节水灌溉面积要达到100%,河(库)灌区土地治理项目区工程节水面积要达到70%以上。农田水利建设必须做到机电井泵管全面配套,实现灌溉节水化、电气化;农业措施中机耕路要全面提高建设标准,田间干道要达到沙石路标准,保证晴雨畅通;要增加进地桥涵等田间工

程的建设数量,满足农民耕作需求。年度计划必须满足上述标准、要求。在同一项目区内,不能部分地块进行高标准治理,另一部分地块搞低标准改造,搞所谓的“核心区”和“辐射区”。

(五)农民筹资投劳。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规定(试行)》(国农办…2005?239号),按照“一事一议”政策要求,充分征求和尊重农民意见。加强宣传发动,并通过“竞争立项”、“先建后补”和“业主负责制”等多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切实调动农民筹资投劳搞开发的积极性。

(六)农业措施中的土壤改良、机耕路建设等内容,必须提供现状资料及情况说明;农机具购置、良种补贴2010年不再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

(七)科技推广费。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农办…2006?13号)有关政策规定,合理安排科技推广费。各市随当年土地治理项目安排的科技推广费,按不超过当年土地治理财政资金投入总额5%的比例安排,如不具备条件,可不安排或少安排科技推广费。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项目科技推广费,应控制在财政投资的3%以内。科技措施中不再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苗圃建设等内容,科技推广费应主要用于对项目区农民技术培训以及良种良法配套等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八)严格项目监理、工程招投标和公示。严格执行国家农

发和省办的有关规定,切实组织好项目建设监理、工程招投标和公示工作。各市要加强对监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真正发挥监理的作用;项目工程招标,一律由县级以上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组织实施,要成立招标领导小组和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必须三分之二以上人员是有职称的专家,规范操作程序;要认真做好项目建设前、建设中和竣工后的公示工作,公示的内容和格式严格执行省办的要求办理。

(九)加强项目运行管护。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国农办…2008?183号),对项目运行管护做出科学合理安排。项目管护费按土地治理项目年度计划中各级财政资金的1%提取,专项用于以往年度土地治理项目的维护。要落实到具体项目,纳入2010年项目计划。工程管护费提取情况按2010年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计划报表中有关要求填写并单独反映。

四、计划申报

(一)项目评审。所有土地治理项目经省级审查合格后,才能编入土地治理项目年度计划。各市应依据省下达的2010年中央财政资金投资指标,在科学编制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基础上,对申报的项目要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审,评审可行方可纳入计划。要确保项目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项目规划设计图纸按照1:5000

比例绘制(省、市、县各存一份),要认真做好项目区现状图及真实影像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单项工程设计必须有项目工程量清单及综合单价分析,项目工程概算要清晰、完整。

(二)计划编报。各市须在2010年1月20 前向省报送项目计划。报送项目计划应包括项目可研报告(3份)、计划编制说明书(5份)、计划报表及附件(3份)、山东省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明细表(3份)、相关试点工作说明或方案(3份)。2010年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报表参数请到https://www.doczj.com/doc/56503830.html,下载专区下载,报表格式和指标解释与2009年基本相同,请按照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流程进行编报。

(三)其他要求。各市要高度重视计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编制工作的组织指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高质量地完成2010年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编报工作。省财政直接管理的20个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县2010年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编制工作由所属市负责统一组织。

附件2:

关于2010年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编报意见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事宜的通知》(国农办[2009]196号)、《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国农办[2009]178号,以下简称《申报指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10年中央财政存量资金投资指标的通知》(国农办[2009]187号)、《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通知》(财发[2009]34号)、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财发[2008]62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山东实际,现就我省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编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进一步优化我省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二、扶持原则和重点

2010年我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发挥优势的原则;二是质量安全第一的原则;三是环保优先的原则;四是与农业产业化“515”工程和农业发展银行积极配合的原则;五是优胜劣汰的原则;六是坚持促转变增消费的原则。

在上述原则下,我省2010年产业化经营项目将重点扶持旨在确保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种植、养殖项目和旨在提高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档次和水平的加工项目,集中培育企业旗舰、大力培育企业集群、着力培育名优品牌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以下项目实行优先扶持:(1)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项目;(2)参加2009年两类项目竞争立项,符合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立项条件的项目;(3)符合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有助于产业链条延长、产业升级的项目;(4)在同等条件下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项目;(5)与农民建立了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市场竞争力强的项目。

三、扶持范围和对象

(一)扶持范围:

各市要围绕粮油、畜禽、果品、蔬菜和水产五大优势产业及专用小麦、专用玉米、苹果、花生、棉花、蔬菜、肉牛肉羊、奶牛、肉禽、生猪和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选报项目。项目安排原则上限于农业综合开发县。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限制的产业和项目包括:中

成药加工、粮食酿酒工业、木材深加工、纺织工业,深海养殖及捕捞项目,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和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公约附录的加工流通项目。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不予扶持的项目:原料主要来源自营基地、不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国家政策明令禁止的项目。

(二)扶持对象

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含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审定的龙头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

四、扶持方式和申报数量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采取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扶持方式;同一项目单位、同一年度只能申报一种扶持方式;鼓励项目单位在申报2010年贷款贴息项目时,积极申报与农发行合作的贷款贴息项目;未上缴国有股权分红收益或经营亏损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企业不得申报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对于2009年获得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补贴项目的单位不得申报贷款贴息项目。

(一)财政补助方式

1.投资规模。重点项目的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为100万元,一般项目的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为50万元(合作社30万元)。

地方财政应按规定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并实行无偿补助。

2.龙头企业申报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总额不高于项目建设总投资的30%,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70%;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总额可达到项目建设总投资的50%。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特别是高于规定的部分,须根据自身财力可能如实申报。

3.财政补助扶持方式主要适用于示范带动作用强、以产品为纽带、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一定联结农户和生产基地规模、组织结构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强、开展技术改造创新、产品结构升级、污染物治理等成长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为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财政补助资金总额20%以上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其余80%可用于龙头企业项目。

5.财政补助资金使用范围

(1)种植基地项目: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所需的灌排设施、土地平整、农用道路、输变电设备及温室大棚,品种改良、种苗繁育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2)养殖基地项目:基础设施,疫病防疫设施,废弃物处理及隔离环保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3)农产品加工项目:生产车间、加工设备及配套的供水、

供电、道路设施,质量检验设施,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设施,卫生防疫及动植物检疫设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对农户进行培训等。

(4)流通设施项目:农副产品市场信息平台设施,交易场所、仓储、保鲜冷藏设施,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卫生防疫与动植物检疫设施,废弃物配套处理设施等。

原则上按不超过财政补助资金的3%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环境评估费等项目前期费用。

(二)贷款贴息方式

1.贷款贴息扶持对象重点为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加工龙头企业。

2.2010年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原则上60%用于固定资产贷款贴息,40%用于粮棉油糖肉大宗农产品加工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其中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肉大宗农产品加工项目,也可适当用于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

3.2010年固定资产贷款贴息范围为2008年1月1日以后立项,在2009会计年度发生并支付的利息;中央财政原则上对落实单笔固定资产贷款500万元以上、6000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贴息;固定资产贷款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4.2010年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范围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并支付的利息;中央财政原则上对落实单

笔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以上、且累计达到500万元以上、6000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贴息;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期限为实际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5.对于同时申请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的项目,中央财政贴息的贷款额度上限合计为6000万元。

6. 根据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固定资产贷款贴息率为5.4%,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率为4.8%。

(三)同一项目单位申请连续扶持的,在申报材料中,须详细说明项目单位现状、实施项目能力、上期项目与拟申报项目的关系等;同一项目申请连续扶持的,在申报材料中,须全面总结上期项目建设、运行、效益情况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分析上期项目与拟申报项目的关系等。同一项目单位或同一项目,需同时说明2009年和2010年申请农发资金之外的财政专项资金的情况。

(四)申报数量

各市要严格按照省下达的2010年各市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标上报项目(其中,2009年实行省财政直接管理县[市]在所属市申报指标内安排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项目各1个,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上报)。财政补助项目,综合考虑各市开发县数量、近两年计划安排情况、当地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等因素,确定各市申报数量;贷款贴息项目,根据各市省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和2009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状况,确

定各市申报数量(见附表4)。

各市最终项目数量及投资规模,根据各市项目申报质量及国家、省项目评审情况确定。

五、立项条件

(一)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1.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法律法规;

--辐射带动能力强,项目直接带动农户300户以上;

--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竞争能力强;

--规范生产,品质优良,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产加销各环节联系紧密,产品80%以上有销售合同;

--项目用地手续合法、符合规划、合理节约;

--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投资估算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筹资方案可行。

2.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法律法规;

--辐射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农户500户以上,加工项目向农户采购的原料占所需原料的70%以上,流通设施项目涉及的农产品,80%以上来自当地农户;

--资源优势突出,原材料供应有保障,有利于培育当地优势主导产业;

--开发产品科技含量高,达到相关标准,竞争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大,销售方案切实可行;

--技术方案先进可行,技术依托可靠,工艺路线合理;

--设备方案先进,与技术方案、工艺路线匹配;

--项目用地手续齐备、符合规划、合理节约;

--低耗节能,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投资估算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筹资方案可行;

--预期效益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二)项目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龙头企业

--2007年底前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经营期两年以上;

--经营业绩良好,连续两年盈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2008年固定资产净值500万元以上,净资产300万元以上、且不低于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

--近两年资产负债率低于65%,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上(含A 级,未向银行贷款的除外);

--财务规范、管理严格,资产优良,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

--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能保证项目按

计划建成和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

--与农民以多种形式,形成联结紧密、科学合理的利益共同体。

2.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7年底前登记注册,并于2009年底前转为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社员以货币出资、非货币出资等形式入股,成为经济实体;

--2008、2009年至少1年不亏损,净资产不低于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

--产权明晰,运行机制合理,章程规范,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独立核算,盈余返还;

--以产品和服务为纽带,农民自发组织;

--农民社员80户以上且至少占社员总数的90%。

(三)项目单位法人代表应具备的条件

1.法人代表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诚信记录;

2.法人代表的知识结构、能力等满足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六、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创新扶持方式。各市要积极探索扶持合作社的有效途径,创新扶持方式,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保护农

民的应得利益。

(二)积极引导合作社申报项目。各市要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规定和立项条件,积极引导合作社申报产业化经营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对合作社申报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优先立项扶持。

(三)多形式、多渠道扶持合作社。在同等条件下,产业化经营项目要优先扶持已经牵头组建合作社的龙头企业;优先扶持合作社参与经营管理的龙头企业等。

七、统筹安排产业化经营与土地治理项目

(一)各市要围绕发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扶龙头”的原则,统筹安排产业化经营与土地治理项目,以整合资源、集中资金、重点投入,完善产业链条,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要在科学分析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突出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建立起以原料基地为基础、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断提高项目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产业化经营项目要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组织带动农户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种养基地;优先扶持与农民订立规范收购合同,按照保护价收购基地农产品,与农民建立了科学合理利益联结机制的龙头企业;优先扶持农户或合作社以土地使用权等形式入股,参与企业二次利润分配的龙

头企业。

八、项目评估及投资规模确定

各市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初步审查评估,要严格项目立项条件、评审标准和评审程序,确保项目评审的客观、公正、规范,确保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全面、可靠。

贷款贴息项目审核时应重点把握:参照产业化经营补助项目立项条件,审核项目申报单位是否符合要求;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范围,银行贷款评估情况,贷款合同,贷款落实情况,贷款归还情况,利息支付情况;附表、附件是否齐全。

财政补助项目评估时应重点把握:项目申报单位是否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立项条件,是否具备承担项目建设的能力;项目的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项目与区域优势主导产业的衔接情况,对农民增收和就业的带动情况;附表、附件是否齐全。

九、报送材料要求

(一)上报材料要求

1.贷款贴息项目

(1)项目申报文件及说明,一式八份。包括:贷款贴息项目申报情况,选项的原则和依据,审核程序和方法,贴息项目的确定和贴息资金安排情况,上报比例情况等。

国家农发办统一制发的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中央财政贷款贴息项目附表格式(附表1):《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

2020年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2020年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201X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产业培育年”活动,狠抓特色产业培育,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201X年产业扶贫投入资金总量4.7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0.45亿元,信贷资金1.14亿元,产业带动建档立卡农户5.53万人。目前,完成规模种植茶叶5.3万亩,配套建设园区道路28公里,蓄水池63口。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基地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办一批的思路,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有效整合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资金、品牌、销售网络等资源优势,注重培植和引进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依托现有基础,扶优扶强、优势互补,不断增强

龙头企业的行业带动能力和示范引领能力,走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二是做优做实专合组织。创新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借助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优势,发展各类专合组织;三是做精做细家庭农场。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有序流转,引导城镇小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济人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创办家庭农场。 (二)注重回引创业,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南江黄羊、通江银耳、巴州川明参、恩阳芦笋等独特品牌优势,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等,重点在建设用地、财税扶持、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对招商企业予以充分优惠,并重奖投资额度大、销售收入高、税收入库多的有功企业。对招商落地企业,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挂联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个责任单位、一套促进机制“五个一”推进机制,全方位服务招商企业。二是积极回引创业人士。借鉴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全民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库,针对在外成功人士特点专门制定推介项目

最新浅谈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

浅谈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所谓农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一种经营体制。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最初的经营模式,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多种经营模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产销一体化公司等。不管哪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都不外乎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基地、技术、资金、市场等。在这些要素中,资金是首要的,如果缺乏资金支持,一切将无从谈起。 一、资金支持是农业产业化有力的助推器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资金支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比较效益;有利于把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有利于促使弱质农业转变为商品农业,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经营中的推广;有利于推动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具体讲: 1、通过资金支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对农村经济的拉动力。优势主导产业具备区域资源优势、产品特色明显、市场占有率高、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等特点,在农村经济中起联系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如:优质大宗农产品种养殖业、生态旅游农业、绿色食品、畜牧业、高科技生物农业、果林业等。 3、通过资金支持发展农产品基地,增强依托辐射力。农产品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

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托和条件。通过资金支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在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的连片生产格局。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系列化、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标准,最终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 4、通过资金支持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整体联动力。健全的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育和完善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并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运销中介组织及电子化信息网络市场,才能按产业化要求稳定销售渠道,减少市场风险,提高运销效率,保证运销增值。 5、通过资金支持促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增强发展推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推动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如科研院校所、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促进产学结合;支持生物农业、新型种苗、农药、兽药、肥料、转基因、胚胎繁育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农技推广体系;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对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产量与品质,促进科研、生产、经营相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支持。事实上,由于缺乏资金,我国有限的农业科技投入研究出来的成果约有60%以上得不到推广和应用,处于长期“休眠”状态。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比例。 二、资金支持不足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由上可以看出,发展农业产业化,不管哪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

山东省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山东省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为切实保护全省土壤环境,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和环境保护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的通知》(环发〔2013〕46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为出发点,以耕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制、市场、行政、科技等手段,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省土壤环境状况,明确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确保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国家下达的目标值;基本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对全省60%的耕地和服务人口50万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初步控制被污染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推进典型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逐步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促进土地利用与土壤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到2020 年,建成全省土壤环境保护体系,全省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三、主要任务 (一)确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 1.以耕地、服务人口1000人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确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以下简称优先区域)。2015年年底前,各设区市要提出优先区域的划分方案,明确本行政区域内优先区域的范围和面积,报省政府批准。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和污染源排查的基础上,划分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建立相关数据库。(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卫生计生委,其中,划定耕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以省国土资源厅为主,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优 先区域以省环保厅为主。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其他为配合部门,下同。) 2.建立并实行严格的土壤环境保护制度。禁止在优先区域内新建有色金属、皮革制品、石油煤炭、化工医药、铅蓄电池制造等排放重金属、持久性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项目,从严控制在优先区域周边新建可能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项目。对严重影响优先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的工矿企业,要予以限期治理,未达到治理要求的由县级以上政府依法责令停业或关闭,并对其造成的土壤污染进行治理。(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土 资源厅) (二)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 1.严格环境准入,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造成新的污染。坚持“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原则,在重点规划环评和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工矿企业项目环评文件中强化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内容,防止在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造成新的土壤污染。有色金属、皮革制品、石油煤炭、电镀、聚氯乙烯、化工医药、铅蓄电池制造、矿山开采、危险废物处置、加油站等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项目,须在环境影响评价时,同步监测特征污染物的土壤环境本底值,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对现有土壤污染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的企业,不得建设除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以外的其他项目,有关部门不予办

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两篇

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两篇 篇一: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入库审批、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设施管护、资金使用及管理等工作,根据《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XX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XX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方式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XX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XX省使用中央或地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等省级以上财政性资金安排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和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入库、实施、竣工验收等行政管理工作。所属土地整理机构具体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组织实施,受委托进行项目踏勘复核、入库材料和规划设计初审、项目实施监督及成果初验等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州(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监督管理,所属相关事业单位负责项目踏勘、材料初审等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管理,所属土地开发整理机构是项目实施的承担单位。

第四条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履行职能,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入库、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设施管护、资金使用等监督管理并提供技术服务,对拟上报的基本农田面积、灌溉水田面积、项目资金安排明细等有关情况进行核查。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国土资源厅在省级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解决,按不超过当年国家和省级项目投资预算的2%安排,不得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 第五条项目管理坚持下列基本原则: (一)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则; (四)、实行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项目内容 第六条国家投资项目是指国家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耕地开发整理的项目。建设期1-3年,建设规模和新增耕地率要求如下: 土地开发:丘陵山地100-600公顷(1500-9000亩),坝区平地400-20XX公顷(6000-30000亩),新增耕地率60%以上; 土地整理:丘陵山地100-1000公顷(1500-15000亩),坝区平地400-20XX公顷(6000-30000亩),耕地率3%以上; 土地复垦:丘陵土地60-400公顷(900-6000亩),坝区平地200-1000公顷(3000-15000亩),新增耕地率40%以上。 第七条省级投资项目是指以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或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

农业产业及种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农业种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通过介绍农业种植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反映项目单位资金面情况,通过分析国家宏观、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以及地方政策等,论证项目政策支持背景及获取资金支持的政策依据,通过详实介绍项目情况,反映项目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投资规模、技术工艺先进性、规划进展情况、组织情况、相关应对机制(如环保、节能、资源利用等),着力分析项目存在的价值和前景,深度透析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形成申请资金可行性的充足论据,是专门针对农业种植项目获取政府资金支持的专业报告。其撰写方法如下: 第一部分农业种植项目背景信息 一、农业种植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

(四)项目的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第二部分农业种植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农业种植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二、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必要性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产业关联度分析,市场分析; 三、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农业种植项目优势

一、组织优势 二、技术优势 涉及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项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等。 三、市场优势 四、模式优势 五、其他优势 第四部分农业种植项目产品规划 一、农业种植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农业种植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先进性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农业种植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三)促销策略 第五部分农业种植项目建设规划 一、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地 (一)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石阡古耕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石阡县古耕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五月编制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石阡县古耕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石阡古耕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石阡县古耕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3、项目建设地址 (1)种植基地:花桥镇、本庄镇、甘溪乡、石固、龙塘 (2)加工产业园:石阡县荆竹农业产业园区 4、项目产品 项目主要产品为:保健酒、保健茶(降三高养生茶)、花茶、中药饮片、天门冬、黄精等。 5、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建设1000亩天门冬、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基地; (2)建设年产3000吨中药饮片生产线; (3)建设年产1000吨保健酒生产线; (4)建设年产1000吨保健茶、花茶生产线。 6、项目投资概算 总投资:10000万元,资金来源于公司筹及银行贷款。 资金用途:中药材基地建设1000万元、中药饮片加工基地3000万元、保健酒生产线2000万元、保健茶、花茶生产线4000万元。 7、效益分析 项目年产值33000万元,年利润4800万元,税收1815万元,

投资回收期为4.1年(含建设期);直接和间接带动当地就业达400人。 8、项目投资亮点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点,各项扶持政策大力支持:2015年7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六项实施计划》、《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黔府发〔2015〕8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医药产业、健康养生产业发展任务清单的通知》(黔府办函〔2015〕40号)等文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和省关于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税费、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 (2)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发展中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些年来,以苗药为代表的制药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药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我省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完善的规模化、标准化栽培规程的同时,促进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壮大地方主导产业。 (3)石阡古耕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先进的制造技术,充分体现无污染、原产地、高营养与药食同源的园区发展理念,促进园区生态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条,推动资源精深加工向绿色化、标准化、精细化与功能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饮片、保健酒、保健茶、花茶的精深加工和制造。实现产、供、销更有效地结合,是更好地发展产业

有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

有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发表日期:2008年10月19日出处:新华网作者:中共中央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强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发表日期:2008年2月1日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作者:中共中央国务院 “(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等。探索采取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方式,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抓紧研究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康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龙头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健全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支持发展“一村一品”。” 3、《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国发〔2009〕25号)发表日期:2009年5月12日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 “四、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 (十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结合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技术进步,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基金)要向农产品加工企业适当倾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企业巩固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十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类金融机构要对农产品加工、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原则,对信用记录较好、有订单但暂时出

山东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山东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0-12-27 17:04:17 来源:乳山财政信息网浏览:176次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0?73号),为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是指财政部门安排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以下简称“项目资金”)。 第三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是指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强化设施配套、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的,集中联片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土地综合整治的活动。 第四条按照“渠道不变、集中投入、各计其效”的原则,统筹安排以下资金组成项目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国有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相关涉农资金。 第五条项目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款专用,按年度预算分期拨付使用。 第二章资金管理

第六条项目资金属于财政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跟踪问效”,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和规范使用。 第七条项目资金由中央、省、市、县共同承担。按规定的投资规模,中央和省投入70%,市、县投入不低于30%。超出省确定项目投资规模的资金,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所在地承担。 第八条项目资金中,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可安排不超过20%的资金,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内村庄和社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具体包括供电设备、给排水设施、村内道路、村庄绿化等。 第九条每年2月底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所在设区市的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根据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编制要求,汇总上年度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编报本年投资计划及项目预算草案,并以市政府名义上报省政府。 第十条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按照省政府要求,对各市上报的上年度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本年度建设计划与预算草案进行审核,依据评估和审核结果,明确年度工作要求。 第十一条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草案进行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有关手续是否完备;申报材料是否真实、完整;项目预算造价、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与换算、费用和费率计取是否合理、准确等。

国土资源部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土资源部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法规类别】土地利用和治理 【发文字号】国土资发[2000]316号 【法宝提示】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失效依据】国土资源部公告2016年第10号――关于公布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发布部门】国土资源部 【发布日期】2000.11.07 【实施日期】2000.11.07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土资源部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土资发〔2000〕316号 2000年11月7日颁布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切实做好耕地开发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土资源部、财

政部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国家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缴中央财政部分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包括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 重点项目是指国家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耕地开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示范项目是指国家在耕地开发中,为完成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任务,具有示范作用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补助项目是指国家对特定地区耕地开发给予适当资金补助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项目的审查确定和组织实施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四)以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为主,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 (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六)因地制宜,先易后难,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四条国土资源部负责项目的审查确定、年度项目计划与预算的编制、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及项目终验等管理工作;地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审核、实施、初验及成果管理等工作。

楚雄州州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

2014年楚雄州州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 申报指南 一、项目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和《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扶持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2014年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开展市场开拓及品牌创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项目安排坚持效益优先、突出重点的原则。 二、扶持重点和主要支持环节 2014年,项目主要围绕全州优质粮食、绿色蔬菜、食用菌、种子等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市场开拓及品牌创建四个方面进行补助。重点支持对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力强、发展影响较大的项目。 (一)原料基地建设项目。主要扶持:以州级龙头企业为主体在州内依法流转土地、直接建立经营露天种植200亩以上的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或者合同订单种植500亩以上的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或者标准大棚设施栽培50亩以上的农业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流转土地、露天种植200亩以上的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或者标准大棚设施栽培50亩以上的农业示范基地;专业大户依法流转土地、种植粮油类作物面积100亩以上的原料基地,或者标准大棚设施栽培20亩以上的农业示范基地。 (二)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推广农业新科技及实用技术,开发新产品,以及企业自主研发、校企合作及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等。2014年重点支持标准化育秧、育苗、节水技术等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三)农产品加工项目。主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减少产后减损,提高综合效益,购置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备补助;州级龙头企业为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引进和推广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及新工艺、购买先进生产设备生产新产品等补助。 (四)市场开拓及品牌创建项目。主要扶持外向型龙头企业(合作社)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在省外大中城市或国外建立营销网络的项目。重点支持2013年新增自营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项目,以及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和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龙头企业项目。 项目主要支持2014年新开工或在建(续建、扩建)项目,已完工项目不予支持;2012年—2013年已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和省、州级财政支持的项目,原则上不再给予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项目不列为州级重点支持范围。 三、申报主体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按《楚雄州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标准确认公布的州级重点龙头企业。列入监测整改的龙头企业不允许申报。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标准2013年以前登记注册运行,实际成员数100个以上,产权明晰,有规范的章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监督机制,独立的会计核算,生产基地有规模,产品有品牌,带动农民增收作用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专业大户。种植基地有规模,推广先进农业科技,自产农产品年综合收入10万元以上,有一定认知度,从事种植、养殖、初级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业科技及信息服务。 四、申报材料

西安电子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西安电子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 建议书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 2014年至2017年我国新增装机中,光伏电站仍占据较大比例,但 分布式光伏发电增速显著。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新 增装机量增长率分别达到205.0%、358.5%。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18年新增装机规模有所下降,但分布式光伏发电仍同比增长5% 左右。当前,我国光伏产业链的下游应用中光伏电站仍占据主要份额,但分布式光伏份额快速提升。2018年末,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已占总装 机量的约28.70%。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电子材料产业也迎 来高速发展,成为新材料领域中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的《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电子材料 行业“十三五”发展研究》数据显示,“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推 进实施的背景下,制造业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而电子材料作为智能 制造的生产配套,将迎来广阔的市场机遇。但由于电子材料行业资金 投入量大、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环境要求苛刻,一直是我国电子信 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国内电子材料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且多在中 低端市场领域,进口依存度仍较大。但随着国内下游市场需求量的增

加,下游电子信息产业向中国转移,国产产品的成本优势及区位优势 为电子材料国产化提供了发展空间。 电子材料是指电子技术中使用的具有特定要求的材料。根据其作 用和用途不同,电子材料可分为电子功能材料、封装与装联材料、工 艺与辅助材料三大类。其中,电子功能材料是指具有电、磁、声、光、热等物理效应并通过这些效应实现对信息的探测、变换、传输、处理、存储等功能的材料;封装与装联材料是指在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中用于 支撑、装联和封装等使用的材料;工艺和辅助材料主要是指电子元器 件(组件)、电子功能材料、封装和装联基板的制造工艺与加工过程 中使用的材料。 该电子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8890.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794.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02%;流动资金5096.23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6.98%。 达产年营业收入41805.00万元,总成本费用32023.93万元,税金及 附加371.06万元,利润总额9781.07万元,利税总额11501.24万元,税 后净利润7335.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165.4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 率51.78%,投资利税率60.88%,投资回报率38.83%,全部投资回收期 4.08年,提供就业职位619个。

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产业扶贫是有效的扶贫手段,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要脱贫模式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一根据市、县两级扶贫开发会议精神,结合我村20xx—20xx年扶贫工作开发规划,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核心,以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夯实农民增收脱贫的根基,特制定新华村20xx-20xx年农村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新华村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旁,距成都35公里,崇州市3公里,双向6车道怀华公路横贯境内,主干交通便利。现新华村共20个村民小组,1024户,总人口3093人,其中妇女1267人,劳动力1876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64人,常年外出打工383人。全村低收入486户,1323人,低保户34户。党员91名,党小组17个。全村人均收入低于全乡平均水平。 二、指导思想 以“产业扶贫、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全面发展”为指导;以群众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搞好农村产业扶贫为主线,坚持防止返贫与巩固提高相结

合,产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提高农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程度,努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力争综合实力增强,加快全村脱贫致富步伐。 三、20xx-20xx年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全村20xx年-20xx年计划总投资220万元,其中申请成都市扶贫资金50万元,申请县级扶贫资金70万元,对口帮扶单位40万元,村级公共服务资金60万元。 新华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发展上作了一些尝试,其中,富硒大米种植、蔬菜基地、西瓜种植等有一定基础,在这次扶贫开发中拟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扶持。 (一)富硒大米基地建设(见附表1) 可行性分析:水稻种植是新华村传统,种植技术较为简单农民易于掌握;新华村已与崇州市国家粮食储备库合作多年,由国家粮食储备库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对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去年全村种植1800余亩,每亩比种植一般水稻平均增收300元;经济效益明显,有技术和市场保障。 建设规模:3000亩 建设内容:以改善基地内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对19组、12组、20组、3组、4组、5组、6组、15组、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实施方案

第一条为加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通知》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农业厅关于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指符合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标准条件,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核认定,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第三条本办法中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第四条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的管理必须符合国家、自治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原则,符合世贸组织有关规则。第五条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的使用范围:(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主要包括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水利设施、道路维修、农田改造等费用支出。(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支出。包括各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繁育,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服务和技术培训服务等费用支出。(三〕农业保护经费支出。主要包括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防灾救灾支出等。(四)农业社会化服务支出。主要包括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检验检测、农产品咨询等费用支出;为重点龙头企业提供培训、信息、营销等服务支出。第六条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使用应实行项目管理。凡取得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支持的龙头企业应根据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批复的项目预算,具休组织实施。第七条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应与重点龙头企业或项目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第八条财政部门或农业主管部门要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并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第九条取得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支持的龙头企业要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第十条取得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支持的龙头企业要定期向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报告项目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对不按规定使用资金的,财政部门或农业主管部门可停拨项目资金或中止项目执行。第十一条项目完工后,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应根据批批复的预算等项目文件,对项目的技术、财务、资产等情况进行验收。对在项目申报和项目执行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的龙头企业,取消该企业今后的申报资格,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第十二条本办法由自治区农业厅和财政厅负责解释。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019年整理年山东省土地占用补偿标准资料

? 2009年山东省土地占用补偿标准 各地补偿安置的具体金额标准都不一样。详细情况应咨询当地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般来说当地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会以联合下文的形式明确补偿金额的具体标准。另外目前国家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管理极严,如果征用耕地,首先应看建设方是否办理了相关手续。如果未办理相关手续,则应立即向当地土地管理执法监察部门举报。 单位:元/亩 补偿名称补偿标准补偿单价 水田按工程占用前3年水田平均年产值1162元计算,每亩水田的土地补偿费取年产值的6倍计算6972 旱地按工程占用前3年旱地平均年产值756元计算,每亩旱地的土地补偿费取年产值的6倍计算4536 园地土地补偿费按水田补偿标准的50% 3486 经济林地经济林土地补偿费按水田补偿标准的50% 3486 用材林地用材林土地补偿费按水田补偿标准的40% 2789 疏林地土地补偿费按水田补偿标准的30% 2092 未成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按疏林地的标准补偿2092 水塘按水田补偿单价的70%计算4880 河滩地陡坡地按旱地补偿单价的70%计算3175 荒地田埂按水田补偿标准的20%计算1394 附表二 安置补助费标准 单位:元/亩 补偿名称补偿标准补偿单价 水田按工程占用前3年水田平均年产值1162元计算,每亩水田的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取年产值的6.78倍计算7878 旱地按工程占用前3年旱地平均年产值756元计算,每亩旱地的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取年产值的6.78倍计算5126 园地安置补助费参照水田的标准计算7878 经济林地安置补助费参照水田的标准计算7878 用材林地安置补助费按水田安置补助费的50%计算3939 疏林地安置补助费按水田安置补助费的50%计算3939 未成林地安置补助费按疏林地的标准进行补偿3939 水塘按水田补偿单价的70%计算5515 河滩地陡坡地按旱地补偿单价的70%计算3588 附表三 调剂耕地补偿标准 单位:元/亩 项目补偿标准备注 水田11000 含外迁区和邻村邻组调剂 旱土6000 山林5000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云府登331号 大政办发〔2007〕29号 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等 四个文件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国家行政机关各委办局(司行社区): 《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试行)》、《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州人民政府研究通过,并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登记(云府规登准〔2007〕30号),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五月九日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补充耕地工作,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省土地管理条例》、《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州级(含州本级)以下所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包括政府投资、用地单位和个人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或土地复垦义务以及社会投资从事土地开发整理的活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包括: (一)重点项目: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耕地开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二)补助项目:指对特定地区耕地开发给予适当资金支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申报立项、评审论证、计划下达、项目实施及竣工验收,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州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年度开发计划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负责组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审定、年度项目计划与项目投资编制、项目实施监督及项目初验。 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申报、实施、自查等工作。 第五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由县(市)国土资源部门于每年4月30日前集中申报。新建项目实行年度申报和审定,续建项目实行年度核定。 第六条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符合以下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并已列入县(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 (二)以开发未利用土地和复垦损毁耕地为主;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 (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五)土地权属清楚无争议,县乡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积极性高,后续利用措施可行; (六)项目投资标准不超过该类工程国土资源行业预算定额标准。 第七条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区位具备土地开发整理所必需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经拟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改造等建设方案,有关措施与资金已经落实,拟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或正在实施。 (二)建设规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面积原则上在20~200公顷之间,可不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3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 (三)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60%;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40%。 (四)建设期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期限原则不得 第八条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程序: (一)县(市)国土资源部门于每年4月30日前将申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报州级国土资源部门; (二)州级国土资源部门从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中组织部分专家现场踏勘、论证和审查,根据项目条件进行筛选入库(占补库);

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项目

附件1: 2018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省级现代农业 产业园创建项目申报指南 一、建设目标 以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岭南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聚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化绿色产品引导、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构建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利益机制,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全产业链开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和带动农民增收。 二、申报条件 申报条件主要包括规划布局、主导产业、科技支撑、农民增收、绿色发展、政策支持、管理机制等7方面要求: (一)规划布局合理。有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全面统筹布局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重点突出二、三产业板块。 (二)主导产业突出。突出南亚热带及热带特色资源优势,围绕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产业中的1个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品牌)”要求。 1.种植规模。种植的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形成规模化加工原料生产基地,能够满足供应加工原料。 2.产值规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农业产值50%以上; 3.产业化规模。种养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产加销一体化,有一批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产品加工(物流)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二三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50%以上。 (三)科技支撑有力。现代生产要素集聚,主导品种优良,生产技术先进,设施装备领先;

龙头企业建有研发机构,与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协作关系,科技研发投入大,科技创新能力强,技术集成,产业融合。 (四)带动农民增收显著。规模经营显著,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园区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 (五)生态绿色发展。农业生产清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高,果茶菜等农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成效显著,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耕地质量逐年提升;经营品牌化,创建了一批名牌农产品,形成地方公共品牌;无公害农产品全覆盖,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50%以上;质量可追溯,主要农产品或加工品实现质量可追溯。 (六)政策支持到位。当地政府制定出台扶持产业园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投融资方式,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水电路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七)管理机制健全。建立政府领导挂帅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协调机制,成立产业园管理机构和开发运营机构,产业园建设主体清晰,管理机制健全。 三、资金用途和补助标准 (一)资金用途。资金重点用于: 1.产业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产业园农田生产区域基础设施,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2.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区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区道路、通信、水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及原料、产品贮藏设备,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业服务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园区农民参与和分享全产业链的收益,建立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4.扶持发展绿色农业。建立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高效优质安全生产模式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