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据意识简谈

证据意识简谈

证据意识简谈
证据意识简谈

证据意识简谈

在二十公会议上,公安部提出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公安民警,必须要切实增强证据意识。

何谓证据意识?

“意识”一词,是属于人的主观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特指与客观物质相适应的人的主观(包括主动与被动)认识反映。证据意识,毫无疑问,简单理解,就是人们对于证据事物的认识和反映。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之所以如此讲,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者,从理论层面来看,对于证据的性质问题,迄今为止没有真正定论,仅从证据法学的角度来讲,理论上就存在有十余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谁是谁非,并无定论,这种局面已严重地阻碍了我国《证据法》的专门立法工作。

二者,证据问题的学科定论问题没有解决。理论研究工作中,存在着将证据学与证据法学严重混淆,甚至根本漠视普通证据学与司法领域之外的证据运用现象,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存在有将证据事物法律专有化的错误倾向,这无助于正确解决证据的本质问题。

三者,作为我国三大诉讼法律证据蓝本的刑事诉讼法第42条对“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都是证据”的规定,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存在有误解,很多情况下,学术理论上,错误地将法律规定代替对“证据”事物的真理性认识,而根本无视其在逻辑与事实层面上存在的问题与谬误。

四者,公安民警应树立怎样的证据观与如何树立正确的证据观,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和解决。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我们觉得,公安部提出“证据意识”一词,无论对理论研究抑或是公安执法实践活动来讲,都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是一个极为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证据对于公安执法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一)诉讼意义

从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来看,其性质表现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管理力量和刑事侦查机关,其主要任务是两项:一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负责对社会治安的行政管理,二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刑事案件依法行使侦查权。

这两项活动,都具有诉讼的意义,俗称“打官司”,而众所周知,而众所周知,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没有证据,就赢不了官司,就会败诉,其利益也就得不到法律的帮助与支持。具体来讲,话分两头:

从刑事诉讼方面来说,刑事案件事实的最终确认和认定处理,依据诉讼程序的法律规定,是在人民法院,而人民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则是通过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形成不了证据的合理锁链,法院则无法认定事实,相应的对相关的法律责任人也无法判决处理。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使用证据以真实地反映案件事实。

发现犯罪事实是一回事,而能否依法定的证据形式科学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犯罪事实则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在刑事诉讼中,按照我国目前的公诉案件的办案程序规定,公检法三机关是有着明确的职责分工的,这不像我国古代司法官员与行政官员“双肩挑”的情形。例如,曾撰写历史上著名的《鹿洲公案》一书的蓝鼎元,历史上就曾经是清朝雍正年间广东普宁县的知县,后又兼理潮阳县事务,就其自己的讲述来看,他就至少兼管了相当于现在的县长、法院院长、公安局长、检察院检察长以及税务局长分内的很多工作。由于古代的一个县官既是辖区的行政官员,也是司法官员,这种情形下,他可以亲自目睹和调查案件事实情形,并依据亲自调查的事实情况亲自处理案件,做出判决。而这种情形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做到了。现代社会已将审判权、起诉权与侦查权作了分

割化的有程序连接的明确分工,这是由客观上的犯罪量的增大和官员的缺少矛盾斗争的结果,也是社会职责分工进化的必然产物。在目前社会来讲,世界各国普遍地都有侦查、起诉与审判的分工,不论具体的情形如何,但基本的大的界限是明确的,即案件首先是侦查机关的侦查,在对案件事实基本调查清楚的情况下,采用一定的法律证据形式保留案件事实的基本情况,向负有起诉权的监察机关提出起诉意见,检查机关审查同意再向法院正式起诉,交由法院最终对案件作出具体的判决和处理。这种诉讼模式,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事实问题是:法院的审判人员从始至终永远也不会看到真实的犯罪事实,他们所看到的都只是反映犯罪事实存在的证据性“事实”。一个客观的现实是:法官只是在依据证据处理案件,而并非依据事实断案。所谓的“以事实为根据”这一法律根本性办案原则要求,我认为这不应该成为法院的办案原则,而应当是公安机关的办案根本原则,而法院审判官员认定和处理案件的原则永远都是以实际存在的证据作为处理案件的根本原则的。这种现实存在的情形告诉我们,要保证法官能够客观、公正、正确地处理好案件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作为侦查机关的人民警察必须要能够客观、及时地使用法定的证据形式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

犯罪事实。只有如此,公安机关所承办的刑事案件才能够诉的出去,赢得了官司,人民警察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工作价值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从治安案件的查处方面来说,大量的涉及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案件归公安机关管辖和直接处理,但治安案件处理的依据仍然离不开证据,没有证据对客观违法事实的反映性支持,治安案件中涉及违法的事实情节也难以得以认定,案件性质也就无法认定和处理完结。

(二)自我权益保护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人们的一切权益问题都普遍地受到法律的调控,而公安机关在诉讼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比较严重的涉及人身自由、财产权益等方面的事务,这样的话,由于利害关系的影响,一些涉案人员及其家属、甚至律师等人员都会有一些对公安机关以及办案人员的控告现象产生,在此基础上,新的矛盾纠纷和诉讼活动现象随即就会产生,这些现象诸如控告公安机关及其警察刑讯逼供、变相刑讯逼供、违法扣押、滥用强制措施、违法使用警械、武器、超期羁押、治安案件事实认定以及适用法律不当等产生的行政诉讼等,都是具体的表现形式。

这些问题和现象不论是有还是无,不论是被无中生有的诬告陷害,还是错告失实,抑或是实际发生和存在,都必须要通过再进一步的相关机关(检察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进一步调查或(行政)诉讼机制才能得以解决,由于涉及到公安机关以及公安人员的执法合法性以及公安机关的声誉及权益问题等,如果没有相应的证据形式对在此之前民警执法行为事实情节的反映,公安机关及其警察自我合法权益的实现和保护目的也必然不会实现。从这一方面来讲,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如果缺少证据意识,也就不会有相应的使用合法证据形式保留和反映案件事实的相应做法,这就极有可能会导致在相应的诉讼中产生一些极为不利的严重后果。

二、对于“证据”事物学术理论及法定证据规定的一些基本看法

(一)对于证据事物学术理论研究状况的分析与看法

由于学术理论上,对证据性质的认定存在着极大的认识差异,客观上必然会导致我们的包括警察在内的执法人员对证据事物认识的模糊性,也会导致实践中的实际运用的差错问题。因此,警务人员在学习证据理论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课本,照葫芦画瓢。要

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认定态度。

从现有的理论学派来看,各种证据观不下十余种,诸如事实说、材料、资料说、根据、依据说、凭据说、手段说、方法说、原因、结果说、统一说、信息说等。对于这些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是摆在警察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极容易在这些众说纷纭的不同观点面前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从。

从总体上来分析,理论研究过程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观点多样化是非常正常的,是符合做学问、搞研究活动的认识规律的,但从事具体实践工作则绝不允许如此,因此,对于警察来讲,有一个选择和甄别问题,如何选择和甄别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判断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对待这些不同的理论学说。我们必须要看到,有很多的学术观点,仅局限于单纯的提出观点,就“观点”而观点,严重地缺乏科学的理论体系的阐释和解说论证,还有的仅仅是猜测,一个仅有论点而没有论据和严密论证的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不符合写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的根本要求的,对于司法实践活动来讲,也起不到任何具体的指导作用和意义,这就不足以为信,了

解和知道有这么回事足矣。

(二)对于我国法定证据观的看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这一规定被视为我国传统的法律证据观,学术理论上称之为“证据事实观”对这一规定应如何看待呢?

首先必须要明确,不论这个规定正确与否,在司法实践当中,它都毫无例外地在实际地发挥着指导性依据作用,必须要严格执行,以体现法的严肃性。

第二,要明确法条规定与理论基础的关系

法律对证据制度化的规定,源于一定的理论基础,是一定证据理论的法律化的表现。但法律规定并不能够完全代替真理,并不是真理的化身,这一点也必须要明确,如果法律能够完全代替真理,那么法律也就会僵化,法学研究也就成为毫无意义的事情了。

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的法律制度,包括证据制度在内,基本上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这一点是基本正确的,但不乏在具体法律制度和机制建设中的机械化、形而上学、照抄、照搬现象,这一点也必须承认。我国证据制度的建立即是一个典型。

“证据”与“事实”不能够完全划等号。“事实”

一词,通常与“实践”范畴相关联,特指实践的结果,即一定的行为人通过自身的探索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活动所产生的现象。而“证据”一词,一般不直接和实践活动发生关联,但二者又具有某种间接联系。通常情况下,证据事物包含有事实,一定的事实总是作为证据的内容,即凭据而存在的,是作为证据的表现形式——即凭证的反映对象。因此,证据不能够直接成为证据。证据范畴,通常是直接和“证明”活动范畴发生关联,实践活动通常发生在证明活动之前,也因此,事实现象出现在证据事物之前,证明活动中,真正能够作为证据的事物,通常是凭证。所谓凭证,依据我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的“作为证明的凭据。”因此,实质性的证据,只能够是凭证,而不是事实。如果说,“证据”直接就是“事实”,那么,实践活动中对证据的审查判断,就成为多余的事情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三款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问题在于,该条第一款对证据是“……事实”的规定与第三款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的规定无疑是具有内在的逻辑矛盾的。因此,法定证据“事实观”不具有说服力。另外,司法实践中存在于大量的冤假错案中的虚假性证据同时也印证了有些证据不

是事实。所以说,不论从逻辑的观点,抑或是从事实层面来看,都有力地表明了从本质上来看,证据不是事实。

既然如此,对我们的执法警察来讲,又应该是他们如何正确引用和对待刑事诉讼法第42条的规定呢?我个人认为,正确的观点,应当是将刑事诉讼法第42条的规定看作是对执法干警的一个应然性要求,但其规定并不是实然性的证据——即学理性的“真理”权威“证据概念”解释。惟有如此,方能够使我们的干警树立起正确的法定证据意识,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1款和第3款中存在的逻辑矛盾也方能够释通。

三、证据意识之我见

如前所述,公安部提出“证据意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所在,我认为就是抓住了证据学以及证据法学理论构建的基本核心问题所在。

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无疑都具有自身所要研究和解决的基本问题,而无论是证据学或证据法学所要研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除了“法”的因素以外,毫无疑问就是实际的证据存在和证据意识的关系问题。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是解决其他证据具体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何谓证据存在?

证据存在是指不以人们的证据意识为转移的对客观事实使用凭证形式进行反映的证明活动方式。

标示同客观事实的存在相区别的证据存在,它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证据的证明方式。

证据与证明的关系可以引用哲学上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来阐述。即证据是证明活动的物质基础,证明活动是证据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物质属性。世界上没有离开证据的证明,也不存在离开证明的证据;离开证据的证明和离开证明的证据都是不存在和不可思议的。

标示同客观事实相区别的证据存在,它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证据的证明活动方式。

证据证明也同其它物质运动形态一样,,有它特定的“物质”(作者注:在这里之所以要将“物质”一词标上引号,主要原因是历史上曾存在有神示证据形式)承担者,这就是凭证性认识资料的证明方式。因为只有凭证性认识资料的证明才是证据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证明,没有凭证性证明资料,作为证明主体的人就不会存在,证据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何谓证据意识?

所谓证据意识是指的人们对证据存在的认识活动

现象的总称。它包括各种形式的学术理论观点,人们的证明活动习惯风俗、使用证据进行证明的心理以及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证据法律制度。其中,证据法律制度是属于“证据法”理论学科的专有研究对象和范畴。

证据意识的最基本的含义和特征就是:它是证据存在的反映,相对于证据存在来说,它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现象。可以说,不同的凭证性认识资料的证明方式制约着一定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于证据事物的认识过程和证据制度的建立。

众所周知,证据具有客观性的特征,在理论研究过程中,总有人认为证据不一定具有客观性的特征,其主要论据在于历史上曾经存在有神证的证据表现形式,古代与现在的证据形式中也有人证的证据表现形式,而这些证据不一定是客观的。对此问题应当如何看待呢?

总体来说,人们无论采用哪一种证据形式,从具体内容上来讲,都不免有与作为反映对象的具体事实不相符合的问题存在,也就是说,证据的内容有失真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作为证明活动的某种特定方式来说,证据必须具有特定的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即具体的凭证,没有凭证的

证明活动是不存在的。

证据存在的客观性并不在于它要否认或排斥证据表现形式的主观性的存在,它只是表明,作为人的一种对客观存在事物的主观认识性证明活动方式是客观存在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使用什么样的证据形式才能够适合客观事物、事实的真实性问题的表现,即“再现”客观事物、事实。

解决此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问题在于,证明活动的目的在于使那些并没有亲身接触到客观事物及其现象、事实,但又有权力对作为证明对象的人或物进行处置的人要进行了解,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便于其今后的实践活动,产生一定的个人或社会效益。这就给作为证明活动主体的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作为证明主体的人使用凭证作为证明的凭据时,其所使用的凭证必须要真实可靠,要能够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事实。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因为任何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事实,相对于证明活动而言,都具有历史性的特征,相对于凭证而言,一定的客观事物、现象、事实产生存在于前,它是凭证产生的前提,即凭据,是作为证据的内容而存在的;而凭证则产生于后。然而,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现象、事实,都处在和周围的不同事物的相互联系、作用而

产生的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自然或人为的相互作用,都有可能使事物原有的现象、事实发生湮灭、消失,因此,客观及实地发现客观事物和现象、事实,客观、及时地调查取证,形成凭证性证明资料,以固定保全客观事物和现象、事实,形成客观事物和现象、事实的现实存在性,确定事实的真相和假象则是问题的关键,唯有如此才能够解决是那些在证明活动过程中,让采证人看什么、听什么的问题。因此,凭证性资料的证明方式不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按不依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客观实在性。

使用证据问题是十分复杂的。但是,只要从凭证性资料的证明是证据存在的基础这一点去作分析,就不难发现,全部复杂的证据关系,归纳起来不外乎凭据关系和凭证关系两大类。

只有把证据现象区分为证据存在和证据意识,进而区分出凭据关系和凭证关系,才能进一步解决证据历史领域中的其他一切问题。

四、警察证据意识的养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据对于人民警察的作用和意义在前文已作了简要的说明。养成良好的证据意识,无疑对于做好警察的本质工作具有极大的作用和意义。

(一)要切实认识和处理好违法、犯罪事实和证

据的关系,准确把握证据的客观性。

对于侦查人员来讲,案件当中所存在的违法性、犯罪性事实问题,一般是指的违法、犯罪行为人通过自身的行为在客观上所造成的物质性后果。这种事实性后果,通常是直接反映违法、犯罪行为人行为过程的法律依据,即我们通常讲的“以事实为依据”,然而,这种事实后果通常在侦查人员正式介入之前,就已经发生和客观存在,它是证据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相对于证据来说,它仅仅是证据的内容,即凭据,通常情况下,侦查人员对于这种事实情况的掌握和了解,必须要通过凭证反映,如果没有有形的证据表现形式,即凭证,那么,对于侦查人员来讲,这种事实就只能够是一种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事实,而形成不了现实性。

在侦查实践当中,一般情况下,侦查人员首先了解和掌握的,就是报案人、控告人、检举、揭发人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对事实问题的反映性材料。由于案件中利害关系以及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控告、检举、揭发性材料中的真假性问题,是需要侦查人员进行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将这些控告、检举、揭发性材料作为办案的线索,进行事实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证据,以客观反映案件事实。因此,

发现事实、形成证据,是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

另外,在侦查实践中还要注意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孤证不能定案”。学术理论上,很多人将此理解为单独依靠某一个证据不能定案,我认为这种理解尚不全面,除了这一种含义之外,其更深刻的含义在于,“有证尚需有据”。也就是说,如果某人报案、控告、检举或违法、犯罪嫌疑人坦白、自首,但查无实据,此种情况下不能盲目将其作为证据使用。“证”与“据”,二者是一整体,不能分割使用。如果盲目或武断使用,就会造成案件的硬伤,也就是常说的“案件事实不清”,退补侦查、疑难案件以及冤假错案的造成,不能说和此种办案方式没有关系。

基于证据意识培养的学与教的设计

基于证据意识培养的学与教的设计 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核心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评价交流等环节,而在这每一步中都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证据意识.也就是说,对于合作中的学生,我们除了要知道他在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主张外,还应当要求他说出提出支持这些主张的证据.证据是材料、数据和理由的总称,“基于证据的科学探究”才是一种有“根”的探究,这样的课堂才能称为理性的课堂. 为达到这个目的,探究教学应基于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设计教学,保障学生对证据的关注;应基于学生的实际行为改善教学,促进学生证据意识的发展;应采用评价优先的策略,来促进学生证据意识培养目标的达成.下面,以“物质的密度”教学为例阐述具体的做法. 一、教材分析——分析探究任务,确定学习目标 鉴于探究教学中的证据意识是指“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目的的关注证据的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而活动的载体是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达成对“证据支持主张”的心理认同.因此,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分析应着眼于主要探究活动进行分析.要明晰活动中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评价交流等环节证据意识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具体叙写为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学习目标. “物质的密度”(苏科版)的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种物质的比值一般不同”,从而“诞生”密度的概念.值得称道的是,教材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作为密度的定义,这是重视学习经历并主张探究发现的一种体现.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用“区分表面被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作为问题提出的背景;以“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作为目标达成的途径.学习后应达成如下要求. 1.通过“如何区分表面被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的讨论,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并体会“有依据”的提出问题的价值. 2.能根据已有经验,有依据地对“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进行猜想. 3.能够设计出实验操作的草图(测量一组质量和体积),并能逐步完善并表达出改善的理由,直到“能选两种不同的物质,每种物质各选三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来完成实验. 4.会同时使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质量和体积,能如实记录数据.

培养证据意识,用事实说话

培养证据意识,用事实说话 缙云县溶溪小学江小娅 摘要:科学是一种实证系统,要用事实、用证据来说明。可证据意识在很多人的脑海里还是很模糊。本文从当前课堂中存在的一些忽被视问题,以及本人对“培养证据意识,用证据说话,用事实说话!”方面的一些感悟加以阐述。 关键词: 科学证据意识存在问题策略 “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这一主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对于科学本质的界定,众说风云,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也各领风骚!但一致认同的是:“科学是一种实证系统。” 对于科学教师而言,不懂得科学的本质是“严谨和证据”,不懂得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引领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就不可能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真的学科学、学真的科学,也绝对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可证据意识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的脑海里还是很模糊,甚至被忽视了。 一、当前存在的现象: 1、被忽视的数据 数据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最真实的记录,是学生探究情况的真实反馈,是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调查、访问、记录等等方式获得的,是学生探究科学的依据,是学生用以认识和解释已有知识经验和客观世界的依据。因此,它对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真实性都有极高的要求。可是教学的过程中却往往被忽略了,诸如课后扔在桌子上的一张张没有交流、没有仔细洞察过的记录单处处可见,实验记录单中存在的漏洞更多,而这些却往往被忽视了! 在听一位老师执教《磁铁的磁性》一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是一节研究 各点上首尾相连挂回形针,并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来判断磁铁各点磁性的强弱,教

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记录如下: 学生实验反馈记录单 教师与学生从这些数据中马上就得出了“条形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的结论!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仔细看看这些数据: “ 5 6 0 5 5 ” “ 3 3 0 3 3 ” 这些数据能得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这样的结论吗?这样的结论是否太轻率!再看学生在《给小车安个螺旋桨》一课中,探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时记录如下: 仔细看看这些数据,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吗?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要是出现了对的结论,马上给予肯定,急着下了结论,心里想:这节课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而不考虑学生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科学难道就是这么随意吗?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细节,对于探究而言,真实是最重要的!科学追求“求真”!

证据意识简谈

证据意识简谈 在二十公会议上,公安部提出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公安民警,必须要切实增强证据意识。 何谓证据意识? “意识”一词,是属于人的主观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特指与客观物质相适应的人的主观(包括主动与被动)认识反映。证据意识,毫无疑问,简单理解,就是人们对于证据事物的认识和反映。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之所以如此讲,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者,从理论层面来看,对于证据的性质问题,迄今为止没有真正定论,仅从证据法学的角度来讲,理论上就存在有十余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谁是谁非,并无定论,这种局面已严重地阻碍了我国《证据法》的专门立法工作。 二者,证据问题的学科定论问题没有解决。理论研究工作中,存在着将证据学与证据法学严重混淆,甚至根本漠视普通证据学与司法领域之外的证据运用现象,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存在有将证据事物法律专有化的错误倾向,这无助于正确解决证据的本质问题。 三者,作为我国三大诉讼法律证据蓝本的刑事诉讼法第42条对“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都是证据”的规定,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存在有误解,很多情况下,学术理论上,错误地将法律规定代替对“证据”事物的真理性认识,而根本无视其在逻辑与事实层面上存在的问题与谬误。 四者,公安民警应树立怎样的证据观与如何树立正确的证据观,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和解决。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我们觉得,公安部提出“证据意识”一词,无论对理论研究抑或是公安执法实践活动来讲,都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是一个极为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证据对于公安执法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一)诉讼意义 从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来看,其性质表现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管理力量和刑事侦查机关,其主要任务是两项:一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负责对社会治安的行政管理,二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刑事案件依法行使侦查权。 这两项活动,都具有诉讼的意义,俗称“打官司”,而众所周知,而众所周知,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没有证据,就赢不了官司,就会败诉,其利益也就得不到法律的帮助与支持。具体来讲,话分两头:

强化证据意识 求真同时求善

强化证据意识求真同时求善 ——谈公诉人法律思维的养成与坚守 公正是司法追求的目标,也是其价值体现。作为一个公诉人,一个法律的实践者,也必须以追求公平、正义为己任。而在实践中,公诉人的法律思维无不影响着公诉人实践、运用法律的步伐和进程。因此,公诉人应当养成并坚守良好的法律思维,从而保证司法的公正、客观性。 一、法律思维的重要内涵 法律思维,就是我们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证据,遵循法律程序,去思考、解决实际案件和法律问题的一种能力和思维模式。它要求: (一)以追求法律真实为目标 客观真实抑或法律真实,是一对天生的双胞胎。在司法认知中,无论学者或司法实践者,都在为之而努力,同时也受其困扰。客观真实要求司法者运用证据尽最大可能地去发现、证明、还原事实真相。但正如古语所云:“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易时移,随着人们对司法规律的认识,对人类思维的认知,发现一个人是不可能回到案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目睹案件。而案件留下的证据,虽说具有客观性,但其展现给司法者的也只是经过重新组合的事

实。因此,司法者的目标并非追求客观真实,而是运用法律思维去认真仔细地审查、判断证据,从而构建一个法律的真实。 (二)坚持证据裁判原则 证据裁判原则要求所有认定的案件事实都应有相关证 据加以证实,且据以认定案件的证据均应合法调取并经查证属实。坚持证据裁判原则是法律思维的要求,也是追求法律真实的需要。追求法律真实并不意味放弃客观公正义务,而是将客观公正义务纳入了证据裁判中,用客观、真实、合法的证据去还原法律的真实。所以必须强化证据意识,坚持证据裁判制度,在追求法律真实的同时必须追求程序正义。 (三)以排除合理怀疑为要求 求真同时求善。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不仅要求证据裁判、证据法定,同时也要求在综合全案证据的基础上,据以认定的事实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历史上的审判或者证明,并不像今天这样注重公平和正义,它也经历了实践的考验,才发展出了“排除合理怀疑”这一标准和要求。无论古老的同态复仇或神明裁判,还是西方的高度概然性或自由心证理论,都反映了当时人们或者说法律人的司法思维与习惯,有其存在的时代合理性。但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律价值的提升,“排除合理怀疑”应运而生,进入立法领域,成为我们公诉人应当遵循的又一司法原理和法律思维。

试论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试论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朱琦元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证据就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证据鉴定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成果,对侦察活动中收集到的某些物证进行科学分析和鉴定,用以解释和回答它们与案件或案件中的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回答罪与非罪问题,提示事物真相,将侦察工作引向深入。证据让客观事物来说明犯罪,让看得见的事实使百姓心服口服,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警民纠纷。 【关键词】证据的获取证据的鉴定证据意识。 多年以来,由于我们一部分民警在办案过程中缺乏证据意识,运用一些诸如“刑讯逼供”那样的方法来获得破案成果,结果导致的是仇警情绪的高涨并且因此给我们公安形象带来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去了解一下有关证据方面的知识对于一名立志成为人民警察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何况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证据在我们民警办案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重要了。同时,对民警在证据方面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证据让客观事物来说明犯罪,让看得见的事实使百姓心服口服,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警民纠纷。 一、什么是证据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可以作为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并且是依法所得,才能作为判案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据有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 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随着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在证据鉴定领域的应用,证据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的价值及重要性日渐突出并逐渐为人们所热衷。 二、证据的获取与鉴定 1.证据的获取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证据获取是指司法机关发现和取得证据的活动。它是司法机关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第一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有责任收集证据,查明案情;在中国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并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人民法院也应当根据职权,主动收集证据,以查明案情,解决争议。 司法机关在诉讼中有权向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对于涉及国家机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在刑事诉讼中,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毁灭证据的,必须受法律追究。收集证据应当依靠群众,遵守合法和客观全面的原则。《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

日常生活中的证据意识培养与证据收集

日常生活中的证据意识培养与证据收集在现代民商事活动中,法律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遇见了法律问题,首先应想到要用正确的法律途径来解决。证据意识相对于法律意识而言,对公民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西安刑事律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指出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都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证据材料。也就是说,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证据是当事人起诉的前提,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人民法院会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这里的证据通常主要指书证、物证和证人证言。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提供原件或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复制品。当事人应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副本。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会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页数以及收到的时间,并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非法取证的效力,一直是众说纷纭。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一规定对“非法”的范围进行了限定,必须是明确地侵犯了他人的某种权益,或者违背了法律上明令禁止的规定。电视暗访、私自录音并不一定就是非法证据,只有侵犯了隐私权、侵犯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才成为非法证据。 因此,西安刑事律师王继平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公民就要学会“留个心眼”,将能够证明自己权利的书证、物证等妥善地收集和保存起来。如:购买商品尤其是价值昂贵的商品时要记得开发票;借钱给亲友尤其是数额较大时,不要碍于情面,要及时立下借据等等。这些收集、保存好的证据将为日后维护自己的权利占取先机。 相关法律咨询请找西安刑事律师王继平https://www.doczj.com/doc/5e377774.html,/mlist1009/59944/

论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

论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 摘要:对公安刑事工作来讲,证据意识就是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对发现、收集的能证明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的证据作用及价值应有的一种认知、运用能力。在平时的侦查办案中,这种证据意识常常不被重视,甚至说是被忽略的,导致部分地区刑事侦查部门的破案率呈下降趋势,办案质量有所下降,成功诉讼率低…… 关键词:证据意识收集固定证明力 证据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对证据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纠纷或处理争议时重视证据并自觉运用证据的心理觉悟。证据意识是法律意识的一部分,属于“意识”范畴。 对公安刑事工作来讲,证据意识就是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对发现、收集的能证明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的证据作用及价值应有的一种认知、运用能力。在平时的侦查办案中,这种证据意识常常不被重视,甚至说是被忽略的,导致部分地区刑事侦查部门的破案率呈下降趋势,办案质量有所下降,成功诉讼率低。 一、当前证据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 当前证据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证据的收集意识淡薄 在刑事侦查工作过程中证据的收集贯穿于案件侦查的始终,从现场勘查发现物证时起,到结案到最终法庭审理,哪一个环节

出问题都会影响证据的价值。刑事办案中收集证据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言词证据的收集、固定上, 过于依赖犯罪嫌疑人有罪供述, 而对犯罪嫌疑人的无罪辩解与证人证言及其它证据之间存在的矛盾没有注意排查, 导致一些重要证据因时过境迁而无法收集、固定。 2.公安机关个别侦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不过关,对现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草率处理,对现场勘查不够认真细致, 勘验的方法不够准确、不够恰当,现场应该提取的痕迹物证没有提取, 应当注意保护好现场而没有保护好。 3.工作态度不认真,对现场上的一些隐蔽部位、偏僻部位、较难提取的部位的痕迹物证不愿意提取,造成证据的缺失。 4.对尸检报告的制作不够认真, 对鉴定结论重视不够, 提取的相关物证没有及时进行鉴定。 5.不及时收集书证、物证, 在书证的收集、提取、固定上不按照有关程序和细则的规定进行现场勘验进行,不邀请见证人等。 (二)证据的固定意识淡薄 固定证据是侦查和诉讼阶段所必需的一项有力措施,主要有用文字说明、录音录像、拍照、证人证言、技术鉴定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辩解及指认等方法。如果在提取和收集证据后没有及时予以固定,就会使证据的证明力削弱或丧失,辛辛苦苦收集的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提高日常工作中的证据意识

边的工作一边去寻找证据。举个例子,一批钢材运输到工地,需要有人签收。如果供方逾期供货,造成我们的损失,但由于我们急需这批钢材,只是跟对方说了一下,就签收下来了。结果在签单上根本没有注明逾期供货,或者记载有歧义。以后要求对方赔偿时即使说这是事实,当时很多人可以作证,工地上很多工人都看到了,然而从法律的角度讲这些都是证明力较低的证人证言,抵不上一张详细的签单。 这也是法律事实和我们平时的事实存在的区别。法律上证据的证明力有不同的等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有下列几种:(-)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 (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二)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三)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四)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五)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在第七十八条又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且对于以上的证据第六十九条规定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其主张不予支持。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除外。 可以看出法律认定的事实可能不是真正的事实,而是根据证据得出的事实。所以我们要引导法官认识到对我们有利的事实。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证据提供在法庭内外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此重要的资讯并不是

证据管理规定

证据管理规定 一、总则 (一)为加强我公司证据管理,使证据的形成、使用、保管、归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预防和避免法律纠纷,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公司下属各部门、各分厂、子公司应严格执行本规定。(三)证据管理必须坚持保密、安全、真实、合法的原则。(四)各部门、各分厂、子公司负责人应高度重视本部门的证据管理工作,对本单位印信(印章、介绍信等)及证据的保密负责。 (五)各部门、各分厂、子公司应设专人负责保管本部门的印信、文件及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资料。 二、证据管理范围及证据效力的产生 (一)本规定所称的证据,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文书、文件、图纸、音像资料、电子数据等。具体包括: 1、本单位保管的各种文件、会议纪要、批复、批示; 2、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资格证、安全资格证、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企业生产经营用各类证照的原件及复印件; 3、公司各种经营管理规章制度、奖罚制度; 4、各种形式的职工登记表、花名册、考勤记录、工资奖金

记录(表)、职业病检查资料等; 5、以本公司名义(加盖本单位公章的)出具各种形式的证明、介绍信、文书材料等; 6、各部门、各分厂、子公司负责人出具的任何与其职务、职责及工作范围有关的证明及文书材料等; 7、各部门、各分厂、子公司在工作中形成的图纸、图表、照片、录音、录像、电子数据资料等; 8、其它属于内部管理的工作资料、内部机密等。 (二)加盖公司印章的书面材料一经形成,即可产生证据效力,各单位应提高证据意识,制定并执行规范的印信保管及使用制度,加强本单位的印信管理。各部门、各分厂、子公司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印信使用及管理承担全部责任。 虽未加盖印章,但经本单位负责人签字的一切与其职务、职责及工作范围有关的文书材料等一经出具也可产生由单位负责的证据效力,出具人对其出具的证据材料承担全部责任,单位负责人同时承担管理责任。 三、证据保管及资料归档 (一)各部门、各分厂、子公司证据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加强证据资料的登记、整理、保管及使用。(二)各部门、各分厂、子公司应定期对本单位的证据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登记、建档保管;对应移交公司档案室的资料,按照公司有关档案管理规定及时移交归档。

初中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 发表时间:2016-07-20T15:44:00.2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作者:朱秋香[导读] 我们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225500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中正式提出培养学生“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一、历史证据意识的概述 从本质上说证据意识是一种认识,是对证据属性和运用等相关内容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学中证据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事实或材料,但事实或材料不一定就是证据,只有它们在具体的证明过程中才能转化为证据,因此任何事实或材料都有成为证据的可能,都可能具备一定的证据价值,是潜在的证据。历史证据来源于史料,而我们掌握的历史往往是不完整的、零碎的,还有的是带有偏见甚至是错误的,这就要求研究者和学习者在考证史料和解释历史的过程中要具备证据意识,能够从繁杂的史料中去粗取精、去伪求真,并通过科学严谨的逻辑论来实现对历史的认知和解释。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求真、求实”的学问,学习历史是一次“求真、求实”的历程。在日常历史教学中,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就是要利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以“求真、求实”为中心的史证教育。 很多时候,大部分教育者习惯于这样的史证教育:从观点出发寻找史料的“以论带史”和没有任何史料的清谈高论,而忽略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里的“史”是指历史认识,是对客观历史的一种解释,这种对客观历史的解释是主观性的。虽然对于同样的客观历史或许会因为解读者认知水平、生活阅历、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的解释,但是不论哪种解释,却都必须建立在历史证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证据的搜集、考证实现对客观历史的解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史由证来,证史一致”。通过科学严谨的考证解释客观历史只是完成了历史认识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提炼总结得出符合历史史实的结论,也就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史”又成了“论”的依据,没有“史”的“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总之,“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核心就是强调历史研究者或学习者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而这正是证据意识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的体现。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历史基础知识过度看重,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需要学习的内容,大部分与“重点、考点”无关的内容被“精简”掉了,结果历史学习成了只见知识不见历史。然而“历史是复杂的,但复杂的历史在课堂中常以简单的面貌出现,我们有时会以为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但事实上却是失去了历史天然具有的扣人心弦的悬念与魅力”。 证据意识的培养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证据的搜集并运用证据论证观点,这就要求师生必须明确历史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一过程就尤如侦探通过搜集蛛丝马迹的线索推断还原案发现场一般,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正是历史“天然具有的扣人心弦的悬念与魅力”。如此一来,便将师生对历史教学结果的关注转向了对历史教学过程的关注,呈现在师生眼中的历史知识就不再是由生硬的史实和结论构成的文本,而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这种转变无疑会让历史教学变得更加有趣。 2.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人类对历史的认识离不开史料,人类对历史的研究离不开史料。”史料在历史学科的地位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引导学生具有“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这就势必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真实性的精神和“怀疑”品质,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历史遗迹、口述资料、文字资料),甄别资料的真伪,获得证据,能够最终证明所研究的历史的真实性,这就像法律上的“取证”一样,能够最终破解案件的谜团。而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主动性被压制,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接受教师灌输的“书本真理”的过程。证据意识的培养正是要打破这种教学方式。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因此学生学习时应该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有了疑点就需要论证,进而获取真知。证据意识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追问能力,通过运用证据窥视历史真实,进而展开历史想象与思考,实现与历史的对话,让学生在对证据进行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认识,促进历史思维的发展,增长历史智慧。 此外,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形成严谨的思维意识和思维品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不无裨益。因此证据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实现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向自主的探究性学习。 3.加强公民证据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证据意识是一种历史意识,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文素养。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下历史学科教学所需要的,也体现了提高公民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所要求的,凭证据说话是民主法治社会下,理性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当下社会,不管是在新闻媒体上还是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情况:“用一分证据说十分的话”,“断章取义,肆意定论”,“空穴来风,无凭无据”。这其实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是公民素质缺失的表现。公民教育是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渠道。

[培养证据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医务人员应如何培养证据意识

[培养证据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医务人员应如何培养证据意 识 科学是一门实证系统,要用事实、证据来说话。在平时的科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的实验数据作假,学生的观察描述不符合事实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同时也违背了科学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对待科学学习,要尊重证据”。 一、明确证据的重要性,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 1.不搞伪科学。在科学探究实验的观察、纪录、取证的过程中,我们也得让学生明白不能拿别人的证据作为自己的证据,不能对证据进行随便的捏造、推测,否则,这样的科学就是属于伪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明白真理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寻找科学的真谛,我们必须严谨求实,在科学中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 2.不做假描述。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应该结合平时的探究活动,落实到每节课中,要让学生知道对观察的对象要做出客观的、准确的描述,而不能做假描述。例如,回答一个科学问题,就必须要围绕这个科学问题进行规范的观察或实验,以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是有效的,只有有效的事实,才是证据。还要培养学生安静地研究、细致地观察,分清经验与观察事实之间的区别,准确记录每一个信息

和数据,养成不随意修改证据的习惯;培养学生不在观察实验数据中挑选符合自己想法的内容,不随意丢失资料,明确“每一个描述都很重要”的认识。 二、有效收集学生证据,养成分析证据的习惯 1.观察类证据的展示。对于让学生做观察描述的一些证据,除 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交流外,然后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一块展示墙,让学生把他们的观察记录张贴于展示墙中。学生知道科学老师如此重视观察记录,便从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对科学的敬畏感,便知道了认真观察、真实记录、形成证据的重要性。 2.数据类证据的汇总。在平时的探究实验课中,教师对于全班 同学的实验数据需要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汇总。假如每次教师都能有效汇总数据,认真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那么学生便会有一种强烈的证据意识。对于有的小组出现的异常数据,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在探究过程中出现异常数据是很正常的,引导学生明白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然后引导学生对异常的数据进行反思,实验的设计有没有问题,实验的过程是否严谨,实验的材料有无异样,实验的变量是否严格控制,找到了症结所在,便能找到失误原因,及时调整,

论侦查中的证据意识培养与提高

论侦查中的证据意识培养与提高 摘要:证据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需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而证据意识的有无对执法人员的工作成效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应树立“证据第一”的观念,并采取业务培训、规范勘查程序第一等一系列措施,以增强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提高办案质量。无论是侦查刑事案件还是受理行政案件等工作,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依靠客观充分的证据才能依法有效地追究违法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使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关键词:证据意识;意识薄弱;客观全面;及时搜集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234-01 1 证据意识的内涵 证据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对证据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纠纷或处理争议时重视证据并自觉运用证据的心理觉悟。证据意识是法律意识的一部分,属于“意识”范畴。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意识的形成应遵循“认识”的一般过程,经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具体表现为认识、情感、评价和运用等。证据,对于法律职业者或者

司法干警而言,其证据意识则应处于理性认识阶段,表现为对证据的一定评价和运用。 2 目前我侦查人员证据意识薄弱的表现 2.1 主观片面,证据收集不全 现场的复杂性和勘查工作的艰巨性要求勘查人员在勘查时,要从犯罪现场的实际出发,尊重现场的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是,有的勘查人员则相反,不是从犯罪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主观猜测出发,先入为主,先自己臆造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去收集证据,符合的就收集,不符合的则随意舍弃。 2.2 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一方面,刑事案件频发,发案率居高不下,勘查人员面临的任务重,压力大;另一方面部分公安机关对刑事技术的工作重视不够,现场勘查人员装备差,待遇低。对这些勘查人员的工作热情产生消极影响,部分勘查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怕艰苦,怕有麻烦,有的勘查现场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敷衍了事走过场,最后凭一鳞半爪就草率的地下结论。 2.3 取证工作盲目,针对性不强,检验,鉴定率低 现场勘查人员就是要从纷繁复杂的现场表面去发现和犯罪有关 的事实证据。这就要求勘查人员要靠自身扎实的功底去分析、判断,透过现象抓本质。

论侦查中的证据意识培养与提高

论侦查中的证据意识培养与提高 证据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需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而证据意识的有无对执法人员的工作成效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应树立“证据第一”的观念,并采取业务培训、规范勘查程序第一等一系列措施,以增强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提高办案质量。无论是侦查刑事案件还是受理行政案件等工作,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依靠客观充分的证据才能依法有效地追究违法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使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标签:证据意识;意识薄弱;客观全面;及时搜集 D9 1 证据意识的内涵 证据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对证据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纠纷或处理争议时重视证据并自觉运用证据的心理觉悟。证据意识是法律意识的一部分,属于“意识”范畴。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意识的形成应遵循“认识”的一般过程,经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具体表现为认识、情感、评价和运用等。证据,对于法律职业者或者司法干警而言,其证据意识则应处于理性认识阶段,表现为对证据的一定评价和运用。 2 目前我侦查人员证据意识薄弱的表现 2.1 主观片面,证据收集不全 现场的复杂性和勘查工作的艰巨性要求勘查人员在勘查时,要从犯罪现场的实际出发,尊重现场的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是,有的勘查人员则相反,不是从犯罪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主观猜测出发,先入为主,先自己臆造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去收集证据,符合的就收集,不符合的则随意舍弃。 2.2 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一方面,刑事案件频发,发案率居高不下,勘查人员面临的任务重,压力大;另一方面部分公安机关对刑事技术的工作重视不够,现场勘查人员装备差,待遇低。对这些勘查人员的工作热情产生消极影响,部分勘查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怕艰苦,怕有麻烦,有的勘查现场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敷衍了事走过场,最后凭一鳞半爪就草率的地下结论。 2.3 取证工作盲目,针对性不强,检验,鉴定率低 现场勘查人员就是要从纷繁复杂的现场表面去发现和犯罪有关的事实证据。

以贯彻执行新《刑事诉讼法》为契机强化公安侦查取证工作规范

强化侦查取证工作规范,确保刑事案件的质量贵州宜民律师事务所主任熊光强 二0一五年三月十二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刑事诉讼法》在证据制度方面做了大量修改,如:重新确立证据定义;将物证书证分为两个证据种类加以规范;把鉴定结论科学地改为鉴定意见;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笔录和电子数据作为证据形式;明确了行政执法中收集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效力;新增了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内容,并将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以法律内容加以规范等等。这些新的证据制度规定,对公安机关的侦查取证提出了更高更严格地要求,成为公安民警当前特别注意的关键问题。现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就如何提升公安侦查取证工作规范谈一些看法。 一、强化证据意识是公安机关办案之本 在新《刑事诉讼法》中,证据制度贯穿了整个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这不仅反映了立法者对更进一步规范证据的意识,同时也给公安机关提出了更严要求,即在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阶段民警必须有证据意识。,证据意识要求公安民警正确认识证据的本质及其诉讼价值,并能够自觉运用证据认定事实和解决争端。同时,证据意识也是一种职业要求,是公安民警在侦查中需要养成规范收集、保存、运用证据的职业习惯。 (一)公安民警在侦查取证中应当理性认知证据,牢固树立科学证据观。证据意识决定公安民警对于证据问题的基本态度。民警首先应当对“证据是什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证据成了反映案件事实的载体,而非案件事实本身。这种载体既可能是物质的,如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也可能是非物质的,如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新《刑事诉讼法》用“材料”取代“事实” ,这就要求民警对证据的认识由过去的实质理性转向形式理性。 (二)公安民警在侦查取证中要有证据的规范意识,提高安身立命之本。公安民警在侦查中不仅要对证据知识和证据规则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要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证据,在按照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全面收集和审查判断证据的同时,还要注意收集和运用

侦查行为的证据意识思考__以一起故意杀案判无罪为例1分析

侦查行为的证据意识思考 ——以一起故意杀人案宣判无罪为例 江西警察学院侦查系杨虹 【摘要】证据和事实是适应法律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国移送不起诉、判无罪案件屡屡发生的现状,剖析原因,多数是侦查人员证据意识不强、素质不高的结果。侦查人员应当吸取教训,增强证据意识,有效地进行揭露、证实犯罪。 【关键词】侦查错误证据意识对策思考 在刑事诉讼法中,侦查是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揭发犯罪嫌疑人的必经过程,也是移送起诉和审判的前提与基础。侦查主体能否卓有成效地完成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嫌疑人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侦查人员素质的高低,尤其是证据意识的强弱。当前我国移送不起诉、判无罪案件屡屡发生,如周奎涉嫌故意杀人案、广西的王坤案件、四川李如俊案件等等;对于这些案件,仅有唏嘘长叹以及痛心疾首远远不够,更需要的是理性的反思:怎样才能有效地揭露、证实犯罪,保护被害人权益,实现公正? 不起诉、判无罪案件的发生,不仅影响司法机关公信力,还使我们的侦查工作蒙羞。溯其根源我们发现,在侦查人员的办案过程中,尤其是对证据进行收集、保管、运用缺乏证据意识,甚至是根本没有证据意识。江西省吉安永新县贺某死亡案就是典型。贺某,

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死于非命。谁是犯罪分子?我们将如何保护被害人的权益? 一、“贺某死亡案”案情简介 2005年7月30日上午,江西省九江市永新县象形乡桥头村马安组居民李某报案称:其四岁的孙女贺某于7月29日下午2时许突然去向不明,经多方查寻未果,怀疑遭到侵害,请求公安机关侦查。8月1日下午5时许,贺某的家人在同村村民马某的老屋旁闻到一股臭味,怀疑贺某的尸体在其房间,遂在此向派出所报警。民警到达现场撬开马某家老屋的房门,发现房内一编织袋装有一女孩尸体,且高度腐败,经辨认,死者正是贺某。 民警结合现场勘查和现场访问情况,发现马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遂将马带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进行讯问,马某作了有罪供述:2005年7月29日14时许,她从象形街上逢圩回到村里,到老屋想给母亲打个电话,正准备打电话时,她丈夫的哥哥贺某某的孙女贺某也来到她的老屋,并摔倒在其房门口,把眼眶和嘴巴等处摔破了。因马某前一天和贺某某夫妇发生过矛盾,并被其妻子李某打过,为了不被贺灿光夫妇误会为她是为了报复而把贺某打成这样,她赶紧安慰贺某,叫她不要哭,并且拿了一个苹果给她,但贺某仍不断哭叫,把苹果也扔了,她一时心慌,便在地上捡起一块红布塞住贺某的嘴巴,贺某仍然不断哼哼,她便双手掐住她的脖子,把贺装入一个空尿素袋内,并用绳子绑住袋口,正在此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她赶紧出门看看,见到是贺某的哥哥(6岁)和叔叔(12岁)在其

强化证据意识 提高刑事司法能力

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刑事司法能力 新刑诉法的颁布,被认为是本轮司法改革的“收官之作”。作为保障人权的“小宪法”和刑事司法公正的支柱性法律,新刑诉法的学习贯彻,不仅关乎这一轮司法改革的成效,而且影响到下一轮司法改革的走向。学习贯彻新刑诉法,需要机制的保障,更需要观念的引领。广大执法人员必须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时效意识、权限意识、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着力提高刑事司法能力,努力使办理的每一起刑事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从今天起,本报刊发系列述评,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强化“五个意识”的专家观点与新闻观察。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刑事证据的“成色”如何,直接影响定罪量刑,影响办案质量,影响人权保障。证据制度是本次刑诉法修改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证据”一章的条文从8条增加到16条,新增了两种证据类型,更重要的是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并明确规定了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这对今后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客观、理性、平和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司法公正是检察官的职业追求。按照新刑诉法的规定,检察机关既要收集、出示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又要收集、出示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以准确惩治犯罪,保障人权。 补强“短板”,提高依法规范取证能力 举凡错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证据瑕疵——不是证据内容证明不了事实,就是取证程序违反法律规定。对于前者,要解决的是证据内容的证明力问题;对于后者,要解决的是取证程序的合法性问题。 解决证明力问题,除了突出物证的首要地位、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外,新刑诉法新增了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与电子证据两类证据类型。这就扩展了法定证据的外延,使证明案件事实的手段更加多元。同时,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有效保全证据,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在解决证据客观性与关联性问题的同时,还必须努力解决取证的合法性问题,确保证据经得起质疑和挑剔。为此,新刑诉法要求对讯问进行录音录像,以规范取证行为。近日江苏省泰州市检察院与该市公安局、市中级法院达成一致,公检法相互移送故意杀人等五类案件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