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徽州区急救中心

徽州区急救中心

徽州区急救中心
徽州区急救中心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黄山市徽州区急救中心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永佳大道672号黄山市徽州区人民医院内

(三)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改扩建急救中心业务用房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配置急救车2辆、车载设备、指挥调度设备等医疗急救设备;配套建设给排水工程、配电及照明工程、消防安全系统、通讯和计算机、避雷系统、通风系统等工程。

(四)项目总投资:本工程项目总投245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拟申请中央专项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办法解决。拟申请中央专项资金145万元,占总投资的59.18%;地方配套资金100万元,占总投资的40.82%。

(五)项目建设单位:黄山市徽州区人民医院

(六)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胡明亮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一)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3】82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编制的《农村急救体系建设方案》

5、《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08年)》

6、《黄山市区域卫生规划》

7、《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8、《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9、黄山市徽州区人民医院《关于编写黄山市徽州区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二)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黄山市和徽州区卫生事业的现状和发展目标;根据黄山市和徽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黄山市徽州区急救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和预测,提出合理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根据建设条件对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置、公用工程、消防、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建设规模和内容进行了投资估算,并制定了资金筹措方案和融资分析,进行了项目的社会评价和风险分析等。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把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卫生事业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层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农民健康水平和平均期望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体制改革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合作医疗面临很多困难,一些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危害严重,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必须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急救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委、政府展示执政能力的重要窗口之一。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对于保障群众健康,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黄山市徽州区位于黄山南大门,是黄山市重要的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基地,面积442.6平方千米,人口10万,其中农村居民占总人口75%,辖3乡4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区内投资兴办企业的浙商日见增多,京福、皖赣及黄山至杭州三条高速铁路投入建设,黄山市新城区建设的进行,流动人口急剧增长,徽州区将成为黄山市重要的物资及客流积散地。

现有区级全民所有制的二级乙等医院一所(徽州区人民医院),拥有较先进的辅助诊断仪器,是全区的医疗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1所,一般乡镇卫生院6所;行政村卫生室102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遍及城乡各地,农村普遍建立了基层卫生组织,区、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

黄山市徽州区医疗卫生事业随着城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按照初级保健的要求,基本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但是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医疗急救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医疗器械得不到补充和改善,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要求,与人民群众对医疗急救的需求不相适应。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增加急救医疗设备、设施,建立健全医疗急救中心,有利于保障居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

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

2、项目建设是改变区域就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国务院“医疗体制改革方案”中“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基本原则,以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为宗旨,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本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城区人民医院的功能,充分发挥急救功能,有利于建立健全基层急救体系,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改变区域就医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3、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急救体系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基层卫生人员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做好急救中心医疗卫生服务是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生工程,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4、本项目建设符合黄山市总体规划。

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建设日新月异,城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作为现代化的城区,急救体系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徽州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决心花大力气搞好徽州区急救中心建设,为黄山市徽州区建人民提供较好就医环境。

四、项目单位概况

黄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徽州区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非营利性集医疗、康复、保健、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黄山卫校的教学医院,市、区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徽州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

环境和业务:医院占地面积2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17275平方米,固定资产2500万余元,门诊、住院大楼功能设施居全市一流水准,医院绿化面积达70%,环境清新、幽静、舒适。开放床位130张,2011年门诊5.8万余人次,住院病人4500余人次,住院手术1000余例,业务收入1900万元。

专业门类齐全:设有内、外、妇、儿、骨脑、感染、麻醉、急救中心、中医、五官、口腔等临床科室及检验、影像、手术室、内窥镜治疗中心、碎石中心等辅助科室。

仪器设备先进:医院拥有多排螺旋CT、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800毫安X光机、CR数字摄影系统、移动C臂机、碎石机、心电工作站、阴道镜、立普刀、心电除颤仪、脑电分析仪、母婴监护仪,固有荧光早期妇科癌症光检仪,多功能麻醉机、呼吸机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

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80余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0人,中级卫技人员46人、各科室专业特色突出。内科设有心血管,消化呼吸,神经专科;外科设有普外、胸外、肝胆胰,泌尿专科;检验科设有生化,细菌,临床、病理等专业组;影像科设有X线、B超、CT、脑电图、心电图等专业组,能成功地开展甲状腺、胃、直肠、乳腺癌等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内胆管取石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全髋置换术、脊柱整形术,微创性腰椎间盘突出髓

核酶溶术,口腔正畸术等项目。中医科弘扬新安医学。设有老年病治疗康复中心、中医伤骨科治疗中心、中医妇科检测治疗中心。

目前,全院广大职工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战略发展机遇期,依靠科技兴院,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以更加严谨的医疗作风、优质的服务水平、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实现新的腾飞;新建的医技住院大楼将在近期完工并投入使用,该大楼的建设将为全区人民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廉价的医疗服务,努力实现卫生部提出大病不出区的目标,为保障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徽州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章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一、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现状

徽州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南麓。总面积442.6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全区辖1个街道、4个镇、3个乡:徽州街道、岩寺镇、西溪南镇、潜口镇、呈坎镇、洽舍乡、杨村乡、富溪乡。区政府驻岩寺镇,南距市政府所在地屯溪16千米,距黄山机场18千米。地处皖南盆地中心,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丰乐河流贯中部,注入新安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年降水量1700毫米。皖赣铁路、205国道、慈张公路穿境而过,合(肥)-铜(陵)-黄(山)和徽(黄山)杭(杭州)高速公路在此交汇。现保存有徽派古建筑300余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潜口民宅博物馆、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呈坎明清古村落、老屋阁和绿绕亭,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唐模檀干园、岩寺文峰塔、凤山台、新四军军部旧址、沙堤亭等。还有徽州文化园、蜀源休闲养生游和灵山画家基地、丰乐湖水上扬帆等景点。

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运行质量日益提高。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总量快速攀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黄山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目标,全力推进“十大工程”、“四区建设”和“四大体系建设”,民生不断改善、各项工作协调推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经济质量明显提高。

二、黄山市及徽州区卫生事业现状及发展现状

全区共有乡以上卫生机构10个,其中区综合医院2 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7个;病床位274张;卫生技术人员260人,其中执业(助

理)医师120人、注册护士 101人。年末全区共有村卫生室43个,从业人员6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人、乡村医生45人。各项医疗改革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巩固完善。全区参合农民77624人,参合率104.9%;全年新农合基金支出1350.06万元,占当年筹资总额的75.62%;全年参合农民住院率和住院补偿比例分别为7.42%和51.74%,比上年分别上升0.3个百分点和6.72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免费提供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依次实施了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活动。全区完成乡(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村卫生室43个,一体化覆盖率达100%。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防控工作良好,全区未出现聚集性病例爆发和死亡病例发生。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一、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

本项目建设将贯彻落实《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347号)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执行《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黄山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根据黄山市农村急救体系的现状,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将发展和完善农村急救体系作为深化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使农村急救网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为农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方便、快捷、有效的院前急救服务。为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农村急救体系奠定基础。

二、项目建设的基本目标

本项目将严格按照国家对农村急救体系的建设标准和设置要求,以及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建设,改变全区急救资源总量不足,基层网络不健全,不能满足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急救需求的现状,本项目建设将逐步改变农村急救机构业务用房短缺、急救车辆不足等状况,初步构建功能完善、反应迅速的农村急救网络,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农村居民急救服务需求。

三、项目建设的主要业务功能

本项目要建立快速、高效、安全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形成“高效、快捷、及时、安全”的急救医疗服务,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日常急救和突发公共事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伤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疾病、人员伤害而提供服务;通过提供紧急或非紧急的救护车服务,降低可避免的死亡率、伤害、疼痛和痛苦;努力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医疗应急救援和快捷、方便、高效的特殊急诊服务的重要选择方式。

四、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一)建设规模的确定

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徽州区长期以来缺乏对急救中心和急诊科建设的投入,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比较落后,当地农村群众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急救服务。大部分基层医疗急救机构建设不够标准,装备老化、不足现象突出。各级医院急诊科普遍存在抢救场地狭小和抢救流程、建设布局不合理,抢救、监护设备老化、不足等问题。部分农村地区院前急救车车况差,急救车辆医疗设备不配套,尤其缺少必要的设备,如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小型急救器械、急救专用担架和专用转运车床等;一些基层医院甚至缺乏一些必备的抢救、监护仪器,极大的限制了徽州区医疗急救事业的发展和抢救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徽州区人民医院尚未有急诊业务用房,各类医疗急救设施远跟不上发展要求,因此,加快农村急救急救中心建设势在必行。徽州区现有人口10万人,业务用房建设面积为350平方米,并配置急救车车载设备、指挥调度设备等医疗急救设施,是比较合理的。

(二)建设规模

改扩建急救中心业务用房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配置急救车2辆、车载设

备、指挥调度设备等医疗急救设备。

(三)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改扩建急救中心业务用房,配套建设给排水工程、配电及照明工程、消防安全系统、通讯和计算机、避雷系统、通风系统等工程。

主体工程:包括建筑物的构筑与砌体、室内外装修等工程。

配套工程:改造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消防安全系统、配电及照明系统、通讯和计算机系统、避雷系统、通风系统等工程。

1.给水系统: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室内、外供水管网,以及与业务用房外供水管网的连接。

2.排水系统:包括室内外雨水管(渠)和污水管(渠)的建设。

3.消防安全系统:包括室内外消防栓、消防灭火器等。

4.配电及动力照明系统:主要包括配电系统、动力系统(抽风机、风扇等用电设施)、日常照明系统。

5.通讯和计算机系统改造:主要包括楼内、外通讯和楼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6.通风系统:主要包括各室内排气、抽排烟等。

7.避雷系统:主要建设构筑物防雷接地网络。

(四)主要建设内容汇总表

主要建设内容汇总表见表3.1。

表3.1 主要建设内容汇总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主体工程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改扩建急救中心业务用房㎡350

2 配套工程

2.1 给水系统项 1

2.2 排水系统项 1 含室内外雨水管和污水管

2.3 消防安全系统项 1

2.4 配电及动力照明系统项 1

2.5 通讯和计算机系统项 1

2.6 通风系统项 1

2.7 避雷系统项 1

(五)设备购置

本项目需要新购置一批抢救设备、指挥调度设备及救护车等医疗急救设施(具体见表3.2)。

表3.2 徽州区急救中心项目新购设备情况表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一急救车车载设备

1

出诊箱个 2 包括药品、血糖测试仪、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体温计、止血钳、叩诊锤糖水盐水等

2 气动急救呼吸机台 2 进口

3 手提多参数监护仪台 2

4 车载氧气瓶个 2 15升

5 气囊面罩呼吸器台 2

6 折叠式担架付 2

7 车式担架付 2

8 外伤箱(纱布、颈

托、夹板、绷带等)

只 2

9 手持或脚踏吸引器只 2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0 便携式心电图机台 2

11 微型医用氧气瓶个 2 2升

12 自动除颤仪台 2

13 铲式担架付 2

14 小型急救器械套 2

15 车载通讯系统套 2

二指挥调度设备

16 有线、无线通讯系

1

17 数字交换系统套 1

18 数字录音系统(应

设双机热备份)套

1

19 UPS应急电源系统套 1

20 急救信息系统(包

括三字段信息、地

理信息系统)套

1

21 GPS车辆卫星定位

系统(可以仅有导

航定位功能)套

1

22 车辆洗消设备套 1

23 LED条屏显示系统套 1

24 视频监控系统套 1 三急救车

25 急救车辆 2

第四章施工场址及建设条件

一、场址选择

(一)场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参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结合项目特点,该项目场址选择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如下:

1、场址的选择应符合黄山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为方便使用,节省投资,应考虑充分利用城市现有基础设施;交通方便,应与车站、码头等有便捷的联系。附近有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现成公用设施。

3、能有整洁、安静的环境,避免环境污染,最好能和附近的自然景色相结合。

4、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并远离高压走廊及其设施。

5、要有足够和较完整的面积,以便统筹安排建筑物、道路和绿化,并应考虑医院今后发展的余地。

6、宜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便于车辆迅速出发。

(二)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场址位置

黄山市徽州区急救中心项目选址位于徽州区人民医院内.

2、场址占地面积及土地权属类别

本项目占地面积220㎡,项目选址位于在建的徽州区人民医院内,现有土地权属为于徽州区人民医院用地,不需要进行征地拆迁。

3、土地利用状况及占用耕地情况

项目场址地为徽州区人民医院地块,不存在占用耕地情况。

二、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

徽州区地貌以平地和丘陵为主,城区和“丰乐河”以北地势较平坦,东、南、西边缘地带起伏较大,地势北低南高,平均海拔约145米,最大高差50米左右。大部分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层较厚,石砾含量较高,透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较高,有利于木、茶、桑和药材生长。丘陵地带多为红壤和紫色土,质地粘重,酸性,肥力很差,但光热条件好,适宜栎松、油茶等生长,山麓盆地与平原谷地多砂壤土、溪河两岸多冲积土,适用于农业耕作。

2、气象

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5――16℃,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无霜期236天。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达2708毫米。降水多集中于5-8月,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3、水文

新安江是全市的主要河流,属于钱塘水系。它源出休宁冯村五股尖(海拔1618米)北侧,上源流经祁门县,复入休宁以后称率水,它在屯溪纳横江后,称为渐江,江面展宽,流至歙县城南朱家村又有练江来汇,始称新安江。“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新安江东流至街口附近,便直奔浙江省而去,干流自歙县流至街口,长约44公里,其集水面积有5944平方公里。除新安江以外,境内还有发源于黄山北坡的青弋江,北流入长江,发源于黄山南坡西段的阊江,南流入鄱阳湖,均属长江水系。位于青弋江

上游的太平湖,波光潋滟,山色空蒙,恬静,明丽,妩媚而动人。

4、交通运输

铁路:黄山北站位于京福高速铁路、皖赣复线、黄杭高铁“三条高铁”交汇点。并谋划建设黄山至金华、衢州铁路、铜陵至太平铁路黄山段、黄山至池州城际铁路。

高速公路:黄山市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确定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规划建设的黄山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将形成“一环七射”的高速公路网络,由高速公路外环、合铜黄、徽杭、屯景、黄千、溧黄、祁砀、宁黄高速公路构成,其中合铜黄、徽杭高速公路在中心城区南部形成的南半环为现状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北半环,屯景、黄千、溧黄、祁砀、宁黄高速公路为规划高速公路。

市域公路网络:市域公路网络主要解决市区与县城、县城与重点城镇、重点城镇与一般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建设环黄山公路、环太平湖公路、许—谭公路,使偏远乡镇到达中心城区的时间控制在2-3个小时。

航空港:黄山口岸是安徽省第二大空港,,并于2010年黄山航空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国家级验收晋升国际机场,目前机场正进行新一轮4E标准改造。

水运及港口:规划在花山附近建设航运码头,恢复新安江—深渡—街口的水运。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全年货运总量1922万吨,货物周转量130601.5万吨公里;旅客运输总量104.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669.22万人公里。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46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公里。按行政级别分:国道47公里、省道7公里、县道27公里、乡道118公里、村道265公里。

5、供水、供电

供水分别由徽州区市政自来水供水管网供入,水源取自市政自来水管网,

从市政给排水管网引Dg100市政给水管至建筑物的界区内,并在界区内形成给水环网,供楼内医疗、消防和生活用水,市政给水压力为0.2Mpa。

供电电源引用徽州区电网,电压等级为10kv,医院配备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三、场址方案

该场址有如下优点:

1. 场址位于黄山市徽州区人民医院院区内,项目在建设期间或建成后,院区内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都可充分利用,对降低项目投资十分有利。

2. 项目建设用地已平整,地块规整,无水土流失,无地质灾害。

3. 生活设施依托条件好。场址处于规划中教育、商业、居住、物流区域,交通便利,市政设施完善,项目建设期和建成后的生活设施依托条件较好。

4. 项目建设用地已落实。

经综合考虑分析,本项目的选址方案符合黄山市徽州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等有关规范、标准要求,是适宜的。

第五章项目工程建设方案

一、总平面布局

(一)总平面设计方案

1、总平面布局基本要求

(1)贯彻经济、实用、简洁、美观的原则,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运行经济。

(2)科学合理、节约用地。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3)功能分区明确,科学组织人流、物流,避免交叉感染。建筑布局紧凑,在满足卫生防护隔离、防火分区和防护要求的前提下,将可以组合在一起的部分尽量从平面和空间上集中组合,内部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减少能耗。

(4)合理确定建筑物的朝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5)建筑间距符合要求,满足通风、防火与交通联系等要求,设计要符合有关标准。

2、总平面布局

黄山市徽州区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在徽州区人民医院地块内建设,急救中心项目用地位于院区地块偏北侧位置,急救中心项目东南边为门诊部,西面为市政道路,北面为市政道路,急救中心项目主出入口在地块北面。

二、平面布置

本项目拟改扩建急救中心位于急救中心大楼2-3层,占地面积220㎡,建筑面积为350 m2。急救中心基本朝向为座西向东,采用中间楼梯及内廊通道与各楼层房间相联系,各层平面布置如下:

(1)二层:储藏室、急救室、护士站、治疗室、医生办公室、输液室、观察室、公共卫生间。

(2)三层:调度室、信息机房、值班室、后勤保障室、驾驶班

三、竖向规划

本工程内在徽州区人民医院地块内建设,道路及市政主排水管线均为现成设施。建筑物地面标高与市政道路基本持平,本项目建筑物与院区周边道路和建筑物基本持平,排水及道路衔接较顺畅。项目建筑物周边地面雨水、污水排除采用暗沟方式引入原有院区排水道后通至三龙大道市政排水管渠。建筑物在±0.00绝对标高37m,急救中心位于建筑物2-3层,高4.0 m。

四、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外观造型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反映,原则上是将内部空间与外部建筑体形两方面关系统一协调。建筑物以急救中心及门诊住院为主,建筑造型设计要符合城市体规划及医疗卫生要求,且必须充分考虑医院院区原有建筑的风格特点,按其功能、服务对象特征进行设计。

五、建设设施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项目场址位于徽州区城区内,承担辖区内医疗急救中心调度管理。项目的建设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及院区规划,从卫生服务的工作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项目建设应尽量利用当地和院区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厉行节约,并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满足各项功能基本需

要的同时,应注意改善使用者工作条件,做到功能合理、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适用。

(二)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3008)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砌体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3-2001)

7、其它有关建筑设计、消防、环保等国家强制性规定

(三)建筑设施

1、主要建筑物

本项目位于急救中心大楼2-3层,建筑面积350m2。

2、道路

本项目位于徽州区人民医院地块内,建筑物面临市政道路,可满足项目建成后的使用需要,本项目不考虑道路投资。

3、绿化

本项目在院区内建设,并位于急救中心大楼2-3层,本方案不考虑绿化投资。

4、建筑装修标准

(1)外墙:采用外墙环保涂料和浅色镀膜玻璃;

(2)内墙:防霉环保涂料,卫生间、污物间等为瓷砖到顶;

(3)楼地面:设备用房、车库为水泥楼地面,其余为防滑地砖;

(4)顶棚:走道、门厅为铝扣板吊顶,其余为轻钢龙骨石膏板。

(四)污水处理池

医院急救中心主人优秀竞聘演讲稿

医院急救中心主人优秀竞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 当今社会,可以说,改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竞争也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那就是: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唯有竞争才有希望! xx医院作为省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试点单位,正在进行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有改革,就必然有竞争,感谢改革,也感谢竞争,正因为有了改革,有了竞争,才使我有机会站在这里发表竞聘演说。在这里,我真诚地感谢在座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是你们给予了我参与竞聘演说的勇气和决心,是你们给予了我参与改革,参与竞争的勇气和力量! 我叫xxx,今年38岁,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在职本科学历,主治医师职称,现任内一科责任主治医师。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急救中心主任。我认为我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我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在传染科、内二科、急诊科、门诊、内一科工作的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业务素养。我还完成了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本科的全部课程,并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刻苦的钻研和学习,使得我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现在我已经成为我院神经内科学的骨干力量,在学术上具有独到之处,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也具有培训和指导年轻医师的能力。

二、我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把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己任,医术上力求精益求精,医德上力求品德高尚。 三、我综合素质高,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实事求是。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我都奉行坦坦荡荡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的原则,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唯求公正廉明。 四、我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虽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但我也非常关心国家大事,更关心我院的改革和发展。 五、我年轻,身体健康,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面对急救中心繁重的工作任务,年轻、健康是一种优势,可以使我能够以充沛的精力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如果我能够得到各位的支持与厚爱,成功竞聘到急救中心主任这个岗位,我将积极配合医院领导,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开展工作,在完成好急救中心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重点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医护人员应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能力。要强化岗前培训工作,主要抓“三个培训”:即规章制度的培训、急救技能的培训和沟通技巧的培训。同时,要制定“急救医生岗前培训制度”,建立“急救医生准入制度”。 二、完善各种疾病的抢救预案,开展急救模拟练兵活动,进行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等演练项目,使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系统,完善应急规章制度、健全应急措施,确保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北京市急救中心(站)数量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北京市急救中心(站)数量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北京市急救中心(站)数量情况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北京市急救中心(站)数量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北京市急救中心(站)数量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北京市急救中心(站)数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急救中心(站)数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北京市急救中心(站)数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急救中心(站)数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同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北京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占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北京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北京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市医院急救中心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C2-01-4 一、工程概况: 虎林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工程,位于虎林市市医院门诊南侧,由密山市艺境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建筑面积462㎡,共三层,一层至三层层高均为3.6m,基础型式为混凝土条形基础、混凝土独立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外墙为200墙(砌块)外粘100厚苯板节能建筑,外墙为真石漆。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平屋面;窗采用65三玻系列型材厚度为1.5mm;室内木门为套装门,外门为保温防寒门,室内地面为防滑地面,卫生间墙面瓷砖到顶;其它房间瓷砖踢脚线高150mm,室内窗台板为大理石,内墙为涂料。楼梯踏步及平台为大理石,室内楼梯栏杆为不锈钢栏杆扶手。 根据房屋各部位的施工特点,可分为地下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和水暖电气工程五个施工阶段,采用“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安排施工顺序。 二、地下工程施工阶段: 基础工程施工在10月20日开槽挖土方,基础开挖后经过设计、勘察单位验槽合格后,立即做垫层,以防下雨基槽灌水,影响地基承载力,造成质量事故或人工、材料浪费。基础混凝土板带及地梁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及施工标准施工。 虎林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C2-01-4 在安排搭接施工时,要考虑垫层及混凝土板带及地梁的技术停歇时间,基槽开挖和垫层施工的安排要紧凑,基槽检验合格后立即作垫层,防止雨水灌入基槽。首先做垫层—绑扎独立柱基础及地梁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条形基础及地梁—砌砖基础—抹防潮层—回填土等分项工程。基槽回填土一般在基础工程完工后,一次分层夯填完毕,为后续工作创造施工条件。 三、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作有:搭脚手架、砌墙、安门窗框和门窗框和门窗过梁、现浇楼板、楼梯、雨篷、圈梁、浇筑檐板、栏板等分项工程。其中墙体砌筑及楼板浇筑是主导工程,应使其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保持不间断的连续施工,其它各项工作则应在此期间内完成,这是利用空间、争取时间、保证工期的关键。 (一)砌体工程施工 砌体由砌块和砂浆组成,原材料质量和砌筑质量是影响砌体质量的主要因素,砌体所用原材料砌块、砂等应符合质量要求,必须经过二次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施工时,要保证良好的砌筑质量,砌体有良好的稳定性、整体性和良好的受力性能,要求灰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厚薄均匀,砖块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墙面垂直;要预防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开裂;要注意施工中墙柱的稳定性。 虎林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急救中心介绍

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记香河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走进我院急救中心,刚好遇到120急救车从交通事故现场接来一名2 0多岁的伤者。伤者面部满是血迹,神志不清,呼吸微弱,1 20随车医生初步判断为头部外伤和颅内出血。急诊护士迅速将伤者摆放成平卧位,保持气道呼吸通畅,紧接着开始为伤者吸氧、开放静脉通路,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对外伤处实施加压、包扎、止血,随后又由急诊医护人员护送伤者做CT、X光等辅助性检查……这样的情景,在我院急救中心,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急救中心是危重病人抢救的第一关。在这个关口,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同死神较量。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急救中心就接待危重病人近两千人。包括农药中毒、心脑肺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及复合性外伤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转危为安。白衣天使们用高超的医技和先进的设备将一个个脆弱的生命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一朵朵生命之花在我院重新绽放。尽管这儿的急救人员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可是每当她们看到自己挽救了又一个生命的时候,她们的心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升腾起一种自豪感,一种成就感。 2007年以来,我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92%以上,这一数据高居华北周边地区同级医院首位。而数据的背后,是我院所特有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综合急救体系的高效运转。香河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我县唯一的合法1 20急诊救治机构。分为内勤和外勤两大系统,急救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从人民的健康出发,狠抓急诊科软硬件建设。全科由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护师、司机组成,专门人才具有丰富的危重病人抢救经验,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全部在北京、天津等大医院进修过,通过正规急救培训,有丰富的急症抢救经验和应急能力。科内拥有呼吸机、多参数监护仪、心电监护除颤仪、洗胃机等多种抢救设备,性能先进、功能齐全的急救设备,为医生尽快找到病因,全力组织抢救提供了保障。建立起抢救室、重症监护室和观察室,各种

北京各大医院擅长专科汇总

北京各大医院擅长专科汇总

北京各大医院擅长专科汇总 1.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治疗]:心血管疑难病、胃肠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耳聋、眩晕、肾病、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疑难病 2.解放军总院(301医院) [擅长治疗]:人工关节置换、传导性耳聋、人工晶体植入、肾移植、骨髓移植、X刀治疗、口腔修复、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白内障,眼科激光治疗 3.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治疗]: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头颅外伤的抢救及治疗、脑血管病的治疗、周围神经病及肌病、癫痫、帕金森病、遗传代谢病 4.北京阜外医院 擅长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及支架术、瓣膜病的手术治疗 5. 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治疗:心脏移植、儿童先心病的外科治疗以及风心病、冠心病的内外科治疗 6.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机构:国内耳鼻喉科权威医院、耳鼻喉科研究所、全国最大人工耳蜗植入中心 擅长治疗:耳鼻喉疑难病、常见病 7. 海军总医院 研究机构:全军耳鼻喉科中心 擅长治疗:鼻咽癌、喉癌、鼻窦疾病 8.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学科 擅长治疗:口腔内科、颌面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 9.北京地坛医院

机构:奥运会指定医院。 擅长治疗: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诊治,神经介入检查治疗。 19.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治疗: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眼成型外科、准分子激光。2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机构:运动医学、脊柱外科的权威医院。 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运动创伤。 21.北京宣武医院 研究机构:神经内科研究中心。 擅长治疗: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脑血管疾病治疗及康复、神经内科疑难病诊治。 22.卫生部北京医院 23.中日友好医院 科室心内科, 肾病科,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骨科, 中医科 24. 武警总医院 特色专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等25.北京友谊医院 特色专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眼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感染内科、普外科、骨科、肝病中心、肿瘤中心、热带医学、器官移植、血液科、麻醉科、麻风病、放射科等。 26.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特色专科 眼科、小儿眼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肾脏内科、心血管外科、妇产科、小儿科、胆道疾病、脑血管疾病、普外科、呼吸内科、中西医结合科、骨科、烧伤科、放射治疗科、体外冲击波碎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盆脏器切除术、心脏搭桥术、关节置换术、门脉分流断流术等。

120院前急救系统

院前急救系统介绍 1、系统简介 120医疗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信息系统。针对急救中心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参数采集和传输需求而产生的。该系统可以将急救病患在救护车上急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急救视频等传输到急救中心和接诊医院,让急诊医生提前了解病患的状况,并远程指导救护提供技术保障。 2、系统功能 车载监护仪 在救护车侧,主要通过车载监护仪和3G路由器实现前端患者生命体征数据(数值数据、告警数据和波形数据)的采集传输。通过监护仪输出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LAN端口,实现物理连接。 监控指挥中心 在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由中心服务器和调度系统接口组成系统核心,在中心服务器上的监控软件,对外出执勤的多辆救护车上的监护仪数据收集并存储,并通过调度系统接口将派单信息、病人信息等与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关联后,再转发到相应医院的LCD终端。 在中心侧采用有线宽带专线接入方式组网。 医院急诊室终端 医生可通过医院的LCD显示终端可预先知道即将送达的病患基本信息和生命体征数据,以便事先做好急救准备。在传输方式上采用3G无线宽带方式,拨号登录到急救中心服务器,实时显示指定救护车上采集的数据。 医院急诊室终端在收到中心服务器发出的派单指令后,唤醒终端,通过无线VPN网自动从中心服务器获得相关数据(病人基本信息、生命体征数值、告警和波形),并进行显示和交互操作。 传输部分 医院LCD终端和车载监护仪通过运营商的3G路由器,接入无线VPN专网;急救中心监控指挥中心通过具有固定IP的ADSL数据专线接入无线VPN专网。这样,利用高可靠性、高带宽的线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减少时间延迟。 3、系统特点 特点一:采用运营商的3G无线数字传输技术,信息传输质量高,有效确保时效性。

医院急救中心工作总结

医院急救中心工作总结;; 医院急救中心工作总结(一) (一)急救站工作的基本情况 全年共出车220次,接诊病人226人,同比增加11.6%,处理自 来诊病人549人,进行门诊手术240人次,抢救各类中毒病人63人, 输液室完成输液1560人次。 (二)急救站其它各项工作情况: 1、完善基础建设,加快发展院前急救事业 加强院前急救队伍,更好的满足社会对急救服务的需求。为了 进一步加强我院急救医疗工作,建立适合社会需求比较完善的急救服 务体系,更好地应对日常急救任务和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 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 们加强急救站急救队伍建设,急救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首诊医 师负责制,每班保持足够的人员和救护车值班,每车单元保证一医一 护一司等三名人员,做到急救药品及装备齐全,时刻处于应急状态。 急救队伍的加强,进一步完善了北城、东城两区急救体系,对加快院

前急救反应速度,提高危急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强化内部管理,有序开展急救工作 (1)注重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急救行为。我们坚决贯彻县卫生局提出“生命相托,分秒把握”的急救工作理念,召开急救站职工会议,认真学习医疗急救的各项工作制度:如急救管理制度、出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重大事件现场救护报告制度、病人家属签字制度、驾驶员工作制度等,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加强监督力度,进行专项检查,逐步规范急救工作流程。 (2)狠抓安全管理。急救站是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沿阵地,我们所面对的人群社会背景复杂,患者病情来势凶险,进展快,是高风险的地方,故此,要求我们时刻绷紧安全医疗这根弦,提高全体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好全体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减少医疗差错,避免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在急救站的安全管理中,做到安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使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强化安全意识,为急救站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3、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急救水平 为不断提高急救医生的业务水平,急救站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急救业务知识学习,已开展了多项急救工作新知识的专题学习,让大家熟练掌握急救理论与技术,通过这些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急救站己分两批派三名同志参加了周口市卫生局举办的“院前急救培训班”并取得了急救资格证书。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

120急救中心移动信息化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业务中心 作者 贾慧颖 (jiahuiying@https://www.doczj.com/doc/57201313.html, ) 120急救中心移动息化解决方案 本文档版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抄、复制本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目录 1文档信息 (3) 1.1核实文档版本 (3) 1.2修改记录 (3) 1.3文档审核 (3) 1.4文档批准 (3) 1.5分发 (3) 2项目介绍 (4) 2.1120急救中心简介 (4) 2.2项目概况 (4) 3中国移动对于项目的理解 (5) 4120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平台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5) 4.1手机报警定位子系统 (5) 1.功能描述 (5) 2.系统体系结构 (6) 4.2TD无线视频监控子系统 (8) 1.功能描述 (8) 2.系统体系结构 (9) 3.系统各部分功能介绍 (11) 1)移动视频采集设备. (11) 2)固定视频采集设备 (12) 3)移动统一平台 (12) 4)存储子系统 (12) 5附录 (13) 5.1中国移动简介 (13) 5.2中国移动公司移动信息化整体工作介绍 (14)

1 文档信息 1.1 核实文档版本 使用本文档前,文档使用者有责任核实当前版本的有效性 1.2 修改记录 对本文档所有修改都应按修改时间顺序记录在此。 1.3 文档审核 审核签字 1.4 文档批准 您本人或您本人指定的代表的签字表明您批准了本文档内容。它也表明您已经仔细地阅读、审查和考虑到了本文档对您的部门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它是否符合公司的指导方向。 批准签字 1.5 分发 ● ● 注:本文档递送的对象,如行业客户、北京移动相关部门/人员

急救中心简介

急救中心简介 香河县医院急救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我县唯一合法的具有急救资质的120急诊救治机构。我中心承担着全县绝大多数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同时担负着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处理的重要使命。我中心向社会承诺,365天24小时免费接送患者,司机班承诺5分钟出车的行动口号,最大限度的赢得患者的抢救时间。 一、院前急救 我中心承诺365天24小时免费接送患者,所有费用由医院承担。专人负责120急救电话的接听、调度、出车,院前急救配置有120呼入系统,独立的120调度室,电话录音系统,救护车7辆,与122交通事故中心、110治安事故中心实行警医联动,开设急救绿色通道。120救护车司机平均驾龄10年以上,经过严格岗前培训,内容包括交通法规、岗位服务规范、徒手心肺复苏、香河县内所有城乡街道的位置,经考核合格后上岗。120司机承诺日间3分钟出车,夜间5分钟出车,出车迅速,配合医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大大保障了我县居民的健康和生命。120出诊医师通过正规的院前急救培训,有丰富的急症救治经验和应急能力。科室每月进行院前急救知识的培训与考核,每天背诵一项疾病救治流程,并有专人收集国内外院前急救知识动态,让每一位出车医生都及时掌握。每辆救护车上配备一定数量的急救物品、药品与器械,出车医生每班查对,及时补充,出车前再次核对,保证抢救物品、药品与器械充足,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自2010年4月份,120司机及120出车医生配备了专用服装,带有急救标识的绿色服装,寓意着“绿色通道”的一路畅通,请广大患者在拨打120后,认准我院带有“120急救中心”字样的救护车及穿有绿色急救服装的司机及医生,以免上错车延误抢救和治疗。

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急救中心

各区县卫生局、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各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市级医疗机构、市医疗急救中心: 为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工作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订下发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同时提出以下具体工作要求: 一、预检分诊 各医疗机构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如发现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应转至发热门诊诊治;未设置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应做好病人的登记工作,告知病人及时前往就近设有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并配备经过培训的专职医务人员。 二、诊断程序 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1)发热(腋下体温

≥38℃;(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由医疗机构在12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所在地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于24小时内组织区县专家组进行会诊,区县疾控机构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尽快赶赴现场,指导医疗机构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并尽快运送至区县疾控机构开展实验室病原检测。区县专家组会诊后仍不能明确排除的,应立即报告我委,我委接到报告后,于24小时内组织临床专家组会诊。 三、定点收治 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负责收治,确诊病例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通知医疗急救中心转运至定点医院。危重病例就地治疗,由我委组织市级专家组会诊指导救治工作。

急救中心简报

急救中心简报2006年第22期(总第49期)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办公室编2006年11月30日************************************************************ 2006年度工作总结 超女超男、梦想中国、创智赢家,2006年中国大地满世界的另类秀真可谓精彩四射。享受着阳光般温暖的浦东医疗急救中心,同样为2006年的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贡献。而且中心超感觉的独特理念,在国内120同行业内秀了一把,不仅时尚,而且精彩。今天,激情中的员工谋划着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愿景,记录着2006年拥有的精彩。 一、一流理念: 一流理念,是浦东医疗急救中心的管理文化,是中心管理层综合管理能力的集现,检验一流理念与管理实践产生的效果,必然是以科学性、创新型和是否推动行业发展为依据。2006年以一流理念为倡导的表述有: 1、创设120信息化管理局域网: 医疗急救中心作为政府公共卫生系统的事业单位,其管理层次应该达到当今社会科学信息化发展的层次。2005年,中心利用120调度指挥系统的设备资源,与深圳中兴信息公司共同合作研发、首创了国内第一套120信息化管理局域网,并于2006年正式投入运行。一年的实践证明,该系统的无纸化办公功能、数据信息、整合功能,人、财、物资源管理功能,以及质检流程、管理功能,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心的管理绩效,而且也远领先于国内同行。 2、创设无线监护传输系统: “120”的急救任务是救治和转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救治,是院前院内医务人员共同的目标。2006年,围绕着缩短救治时间的核心目标,

中心首创了利用无线网络传送患者监护图像和相关信息的理念,并与国内软件供应商共同合作,一套具有将转送患者的监护图像和信息,实时传送至医院急诊吧台的系统正式试运行。该系统的诞生,在国际国内都具有先进性和推广意义。11月中旬,浦东5家二级医院和2家三级医院急诊主任、护士长和医教科领导聚集本中心,他们不仅赞同该系统的先进性,而且也为浦东120的前卫、创新和先进性感到自豪。 3、实施员工自我管理: 如果说在世界500强的美国思科公司已经为全球的本公司员工实施的无线网络流程管理,那么今天上海的浦东医疗急救中心,分散在540平方公里8个分站的员工,都能随时通过宽带进入中心的“120”信息化管理局域网,个人以秒为计的出车急救行程、个人的出车次数、送到的医院、医生诊治流程,以及各工种的操作规范,上网一点就知道。在如此先进的管理氛围下,中心员工实现了自我管理。 4、分站环境与人文管理: 2006年,浦东医疗急救中心有2项修建工程专项,一是川沙、公利分站的25万元的修缮工程,二是为民实事工程曹路分站29万元的装修。鉴于中心本部2004年的造型结构和内饰装璜,颇有时尚性和古典,中心构思设计了以中心建筑外形主色调与分站外观相匹配的原则,打造国内一流的分站环境。经过职能部门与工程队的共同努力,川沙分站主体外观红砖白缝一改原有70年代淡黄色马赛克破旧环境,各层的门窗内饰也焕然一新。曹路急救分站的外观更是典雅,时尚七十年代的急救铃和担架床安放在两个人字屋檐下,让来访者浮想联翩。木结构雕刻的曹路分站招牌,矗立在分站一侧花园内,让分站整体耳目一新。急救中心为每一个分站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同样,从这种环境下提供出车服务的急救人员,其形象、精神状态、使命和责任感,与破旧环境下出来的人有本质的不同。今天,我们每一个员工都知道,“120”急救是代为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由此也确实体现了环境与人文管理的价值。 二、一流管理: 2005年,中心的各职能部门都相继建立健全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因此,在2006年,我们的管理绩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体内容有: 1、质检管理全市第一: 2006年6月和11月,市急救中心质检专家组一行9人,分别来我中心质控检

医院急救中心急救演练方案

XXX医院 关于急救中心ⅩⅩ年急救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急诊急救意识,提高医院急救救护中心、急诊科、辅检科室、设备科、院总值班等应急处置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保障广大患者和装备操作者的生命安全,在紧急情况下,能做到调度有方,出诊及时,救治有力,措施得当。根据“XXX医院生命支持类急救类医学装备年应急预案”,特制定本演练方案。检验对应急预案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达到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处置的目的。 二、演练的时间及地点、流程 时间:ⅩⅩ年12月26日,下午15:00 地点: XXX路路口 指挥及考核组出发时间:15:00 拨打电话时间:15:05 救护车出发时间:15:08 院前急救:15:15~15:30 病人到急诊科时间:15:40 交接及会诊时间:15:40~15:50 会诊人员:XXXXXXXXXXX 检查时间:15:55 入院时间:16:00 整个过程大约用时:60分钟 三、参与人员 医院急救类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小组,统一指挥此次急救

协助医生完成现场急救的能力、检测生命体征、完成医师急救医嘱等,及检查护士准备救护车随车器材、药品完整度。检验急救司机在急救出诊时,时间、地点、紧急度的把握,及保证车辆安全下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急救任务。此次演练以提高全院的应急急诊能力,增强全院相互协作精神,促进医院大急诊战略的实施,加强急救、急诊医护人员应急抢救技能及流程的掌握。 (二)院内急诊的救治能力。检验院总值班、急诊科值班人员对突发事件协调性等。急诊抢救、急诊化验,保证实验室检查在10分钟内完成,保证急救绿色通道畅通。 演练结束后,应急小组及医务科应对本次方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实践经验对应急预案进行补充改进。 还没有让院领导审阅!别的就没有了,大家自己想吧! 哈哈~~~哥就帮你们到这里了

急救中心科室工作制度

急救中心职责(科室工作制度)(一)急救中心工作职责1、在院长的领导下,按照区域划分的原则,负责本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并完善急、危、重症伤病员的急救绿色通道。2、承担各类突发性事件的现场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3、制定本地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质量监督控制考核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收集、处理和贮存与院前医疗急救有关的急救信息,执行卫生行政部门的统计报告制度,按规定做好急救信息与资料的登记、汇总、统计和报告工作。 4、急救中心必须24小时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 5、急救中心所有医护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及技术操作规范,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6、急救中心各类抢救药品、器械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7、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症患者, 8、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会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1周。 9、遇重大抢救患者需立即报告医务部、护理部,有关领导需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二)急救中心主任(副主任)岗位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本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负责各科急诊值班人员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考勤、考核工作,加强与各医疗、医务科室的联系和协作。 4、加强对各级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教育,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5、加强急诊观察室的管理工作,定期查房,解决重、危、疑难病员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6、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 7、负责组织领导危重病员的抢救工作。 8、

医院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省旬邑县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二章项目背景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第四章建设条件 第五章建设规模及方案 第六章水、电、气供应 第七章环境保护措施 第八章设备配臵 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十二章综合效益分析 第十三章结论

陕西省旬邑县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2008)122号】及《急救中心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2、国家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关于编报农村急救体系2011年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 2、旬邑县城总体建设规划; 3、陕西省旬邑县医院提供的有关资料; 4、坚持满足当前、适度超前的原则,基本满足今后20年以内旬邑县农村急救体系的发展需要。 第二章项目背景 旬邑县位于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解放前属陕甘宁边区。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辖10镇4乡,187个行政村,总人口28.4万人。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9.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财政支出9 亿元,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为全国100个重点红色

旅游开发区。 旬邑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7个,中心卫生院4所,乡卫生院9所。 旬邑县医院始建于1950年,是全县唯一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计划生育服务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县医院已成为承担着旬邑县及毗邻地区人群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任务,医院服务人口45万,服务半径75公里,是旬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单位。全院编制床位210张,实际开放450张;设臵科室32个,其中临床科室12个,住院科室12个,职能科室8个;现有职工48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35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23人,中级职称人员84人;固定资产3200万元;占地面积21561平方米,业务用房12000平方米,年平均住院病人16000人次,门诊202000人次,业务收人5000万元。 旬邑县医院是全县医疗救治中心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救治单位,医院设臵急诊科,现有人员16人,其中医生5人,护士11人,业务用房面积100平方米,普通救护车2台,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生命、应对突发事故的紧急救援、大型社会活动的保障和承担急救医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院急救中心的工作总结

医院急救中心的工作总结 医院急救中心工作总结(一) (一)急救站工作的基本情况 全年共出车220次,接诊病人226人,同比增加11.6%,处理自来诊病人549人,进行门诊手术240人次,抢救各类中毒病人63人,输液室完成输液1560人次。 (二)急救站其它各项工作情况: 1、完善基础建设,加快发展院前急救事业 加强院前急救队伍,更好的满足社会对急救服务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急救医疗工作,建立适合社会需求比较完善的急救服务体系,更好地应对日常急救任务和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加强急救站急救队伍建设,急救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首诊医师负责制,每班保持足够的人员和救护车值班,每车单元保证一医一护一司等三名人员,做到急救药品及装备齐全,时刻处于应急状态。急救队伍的加强,进一步完善了北城、东城两区急救体系,对加快院前急救反应速度,提高危急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强化内部管理,有序开展急救工作 (1)注重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急救行为。我们坚决贯彻县卫

生局提出“生命相托,分秒把握”的急救工作理念,召开急救站职工会议,认真学习医疗急救的各项工作制度:如急救管理制度、出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重大事件现场救护报告制度、病人家属签字制度、驾驶员工作制度等,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加强监督力度,进行专项检查,逐步规范急救工作流程。 (2)狠抓安全管理。急救站是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沿阵地,我们所面对的人群社会背景复杂,患者病情来势凶险,进展快,是高风险的地方,故此,要求我们时刻绷紧安全医疗这根弦,提高全体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好全体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减少医疗差错,避免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在急救站的安全管理中,做到安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使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强化安全意识,为急救站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3、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急救水平 为不断提高急救医生的业务水平,急救站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急救业务知识学习,已开展了多项急救工作新知识的专题学习,让大家熟练掌握急救理论与技术,通过这些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急救站己分两批派三名同志参加了周口市卫生局举办的“院前急救培训班”并取得了急救资格证书。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注重 对急救人员的技术操练,急救站安排急救人员经常就心肺复苏术等十项院前急救常用技术进行演练操作。并进行逐个考核,做到“技能操作人人练,人人操作规范化,规范操作熟练化”,力争为急救患

北京-北京急救中心-张进军-院前创伤急救的现况与救治流程

内容提要:
院前创伤急救的现况与救治流程
1 2 现况 存在的问题 发展对策 院前创伤救治流程
张进军 北京急救中心
3 4
一、现况
2000年全球死于创伤的人数约500万(9.5人/分 钟) ,占全球死亡总数的9%。 2002年以来,我国每年创伤死亡人数约70万左右,是 第5位死亡原因 。 中国汽车数量占全球 1.9%,车祸死亡数却占15%,而且 以每年 4.5%的增幅上升。
现代创伤的特点:
高速、高能; 并发症高、残废率高、死亡率高; 群伤多、多发伤多(在创伤病人中多发伤约占 50%)。
全球范围内,创伤正日益成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 原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大公害。

北京急救中心近三年病种发病率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外伤 心血管 消化 呼吸 中毒 非紧急 妇科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总体现况:
院前创伤急救的模式:
单纯院前型 代表城市:北京、上海 我国院前创伤救治总体水平仍处于初级和探索 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院前创伤急救时间较长、 生存率较低、致残率较高,亟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院前创伤急救的专业技术仍以止血、包扎、固定和 搬运四项基本技术为主,且应用不够规范和统一。 院前创伤救治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展较少,甚 至没有。 院前院内结合型 代表城市:沈阳 依附型 代表城市:重庆 单纯指挥型 代表城市:广州、成都 联动型 代表城市:南宁、苏州 消防型 代表城市:香港

二、存在的问题
院前急救队伍参差不齐
由于院前急救模式的不同,导致从事院前创 伤急救的人员也不尽相同,专业技术水平和救 治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是院内急诊医师在出 诊,有的是急救中心自己的医生在出诊,且从 事院前急救的人员在学历、职称和工作经验与 院内其他专业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
缺乏统一的院前创伤救治规范和流程 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救治 规范和救治流程,院前急救人员也缺乏系统 化、规范化的专业培训。在救治过程中缺乏 院前与院内统一的创伤伤情评估方法,缺乏 有效的预警分级系统。
院前与院内缺乏有效的衔接
严重创伤后的即刻死亡和早期死亡在创伤的三 个死亡高峰中占较大比例, 患者生存与死亡的时间 宽度很窄, 稍耽搁即失去抢救时机, 能否在“ 白金 10分钟、黄金1小时” 内进行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往往 比伤情本身更影响生存率。基于这一理念,存在两 个问题:一是现场急救人员处理威胁生命情况的能 力和水平;二是院前院内衔接是否紧密有效。
缺乏高质量的创伤中心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缺乏高质量的创伤中 心,创伤的救治基本上是依靠医院的各个外科。 应按城市区域人口、创伤发病特点等设置不同 等级的创伤中心,以便开展创伤分级救治,将患 者转送到最近和具备条件的医院,使其得到最合 理的治疗,同时也可以确保患者在受伤后1h “黄 金时间” 内得到有效的治疗;

急救中心年工作总结

甘肃省中医院急救中心2017年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计划 2017年,急救中心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科医务人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团结一致,守在工作岗位上,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以构建和谐医院为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17年度主要工作 (一)本年度1~11月份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工作量完成情况: (1)门诊量为106007人次,日均317人次,其中内科11747人次,骨科11912人次,便民80352人次,2016年为89746人次,日均269人次,同比增加16261人次,提高%。 (2)抢救急危重患者1996人次,2016年为1870人次,同比增加126人次,抢救人次增加%。 (3)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2016年为%,同比增长%; (4)“120”共计出车1715次,月均155次,送入本院678人次,总收入535764元;2016年出车2695次,月均245次,送入本院899人次。同比2016年出车量减少980人次,下降%,送入本院病人数减少221人次,下降%。 (5)全年接诊“三无”患者43人。 2、经济收入情况(1-11月): (1)分成收入共计元(月均元),2016年为元(月均元),同比增加元( 月份元),增长%。 (2)120收入共计535764元,2016年为599458元,同比减少63694元,减少%。 2、质量管理与控制

(1)2017以来获奖情况 a.我科荣获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b.我科荣获“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建设单位”荣誉称号。 c.我科高学斌同志参加第二届“瑞医杯”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医师急救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优胜奖,其中高学斌荣获个人技能三等奖。 d.我科自编自导微电影《不忘初心》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青年文明号巡讲和微电影征集活动二等奖。 e.我科张建平、曹发文、刘建平、武将、高学斌在2017年全省野外急救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引领奖,其中高学斌获个人全能一等奖,并获得个人技术标兵;其他各项获得二等奖(气管插管个人第二,单人心肺复苏第一,车外解救第二名,野外救援帐篷搭建团体二等奖)。 c.我科柴守范、刘玲、钟炳在2017年全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活动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其中柴守范获得气管插管个人单项第一;钟炳获得洗胃个人单项第一;刘玲获得防护服穿脱个人单项第二。 (2)全年质量考核均为甲等。 (3)急诊值班人员能够胜任急诊抢救工作,能够保证全年无休假的急诊服务;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每天全体医护人员交接班、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 (4)科室医护人员具有比较扎实的中、西医急诊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运用,均能熟练开展CPCR术;能够熟练、正确使用现有各种科内及车载急救设备。 (5)急诊“绿色通道”畅通,使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完善24小时急诊服务目录、急诊工作流程、管理文件资料、对各支持系统服务的规范。协调临床各科对急诊工作的配合。立足使急诊留观病人于24小时内病情稳定后安全入院。加强上级医师急救指导,加强三级会诊,加强与其他专科的协作配合,急危重病人及时向医务部、总值班汇报后给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站建设基本标准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站建设基本标准 (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本市院前医疗急救设施建设,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参考《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0年 -2022年)》等文件,结合本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实际,就急救工作站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及功能分区、外观标识、文化建设等方面内容提出基本规范,指导急救工作站新建和改扩建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础建设 (一)A级急救工作站 基本标准:建筑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有独立的出入口,至少设6个救护车固定停车位,24小时值班救护车至少2辆。 功能分区:包括业务用房、后勤保障用房、功能用房或用地。其中:

业务用房用于满足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值班值守、书写医疗文书、业务学习、技术培训等业务需求。至少包括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办公室2间、培训室1间、值班室3间。 后勤保障用房用于院前医疗急救药械及物资存放、急救设备清洁、急救人员上下班更换衣服、下班后洗浴清洁、垃圾临时存放等。至少包括更衣室2间、物资室1间、卫生间(含洗浴功能)。 功能用房或用地是指救护车停车位或停车库。 A级急救工作站平面布局参考,见附件1。 基本要求:急救工作站具备上水、下水、电源、供暖设施,配备相应办公及值班保障生活设备设施,至少安装1部院前医疗急救派车专用电话、1台工作用电脑,保障通讯网络畅通;院前医疗急救用房各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紧凑,原则上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值班室应设在建筑物的一层;值班室与救护车停车位之间的距离符合急救人员和救护车辆2分钟内出动的要求;洁污流线清楚,垃圾临时存放合理,符合院感管理基本要求;有氧气、危化品存放的站点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在主通道出入口安装监控装置,符合消防等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二)B级急救工作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