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课件

知识产权课件

知识产权课件
知识产权课件

知识产权法

李黎教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知识和财产

法律上的财产必须符合三个方面的条件:

1、因稀缺而具有价值(价值性)

2、能够归属于某一特定主体拥有,该主体能够排除他人的共享和干涉(排他性)

3、可以以一定价格让渡给他人(可转让性)

有价值的有体物最先成为法律上的财产

发明创造和文艺作品在古代是不是法律上的财产? 作为非物质性的智力成果如何成为法律上的财产?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1967年《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知识产权”包括:

—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 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唱片和广播节目; — 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 — 科学发现

— 工业品外观设计

— 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 — 制止不正当竞争

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由智力活动 而产生的一切其它权利。

广义的知识产权:著作权(包括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 物新品种、地理标志权、商业秘密权等。 狭义的知识产权: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 一、知识产权的特征(相对于物权而言): 1、客体具有非物质性 2、专有性(排他性)

3、地域性

*国际条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知识产 权的地域性,但并没有完全取消地域性。 4、时间性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私权

它调整的关系主要是民事主体之间等价有偿的财产关系,权利的行使主要取决于民事主体之间的意思之治。

第二章著作权法律制度

第一节概论

一、什么是著作权?

狭义的著作权:仅指作者对作品所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利。

广义的著作权:狭义著作权+邻接权

邻接权:作者之外的民事主体对作品之外的客体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利。

著作权与版权之比较:

版权(Copyright):英美法系的概念

著作权(Author…s right):大陆法系的概念

我国:

著作权=版权(《著作权法》第56条)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特许出版权时期

特许出版权并不是真正的著作权。它是一种封建政府或君主授予的出版特权,是一种公权力。

2、现代著作权保护时期

英国:1709年《安娜女王法》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版权法

《安娜女王法》核心内容:“鉴于最近印刷商、书商擅自印刷、重印、出版他人书籍或其他著述,而未获得该书籍或著述之著作者许可,对其造成损害,或经常导致其本人破产及家境败落,为防止将来此等行为的发生,同时为了勉励学人撰写著作及写作有益的书籍……现规定:著作人及其受让人,自该书籍首次发行之日起算,应享有印刷、重印该书书籍的专有权14年。”

3、我国著作权法概况

1910年:《大清著作权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

1915年、1928年: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分别颁布《著作权法》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建立著作权制度:《关于书稿稿酬的暂行规定》、《图书期刊著作权保护试行条例》、《录音录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

1986年:《民法通则》

1990年9月7日: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1992年和1993年: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授权复制其制品公约》

2001年:修订《著作权法》

2005年和2006年:《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第二节著作权的客体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一、作品的概念?

1、“作品”必须是人类的智力成果;

2、“作品”必须是能够被他人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

3、只有具有“独创性”的外在表达才是“作品”。

二、独创性

1、“独创性”中的“独”

含义:独立创作、源于本人。

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并非指“首创”或“独一无二”。案例:朱志强诉耐克公司案

朱志强的“火柴棍小人”:

耐克“黑棍小人”:

《福尔摩斯探案集》中“跳舞的小人”:

2、“独创性”中的“创”

案例:Feist案

问题探讨:达利版的“蒙娜丽莎”是作品吗?

第三节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著作权法只保护其中符合独创性要求的特定的智力劳动成果,而其他劳动成果留给其他法律机制如专利法、商业秘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合同法等加以保护。

一、思想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第9条第2款:版权保护应延及表达,而不延及思想、工艺、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之类。

案例:霍某等诉富某、京华出版社

《红楼春秋》改编权案

霍某发表论文:《红楼梦》中隐去了何人何事富某在论文观点基础上撰写小说《红楼春秋》,由京华出版社发行

提出《红楼梦》背后隐藏的是曹雪芹和竺香玉毒死雍正皇帝的真相,仅仅是一种观点,属于“思想”的范畴。思想本身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案例:郑维江诉吴冠中侵犯著作权案

郑维江作品:

吴冠中作品:

二、操作方法、技术方案和实用功能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6条:本条例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等。

1、实用艺术品中受保护的范围

案例:欧可宝贝公司诉佳宝儿童用品公司

2、计算机软件中受保护的范围

三、事实及对事实无独创性的汇编

1、客观事实本身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2、对事实无独创性的汇编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四、被法律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著作权法》第4条: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五、官方正式文件

《著作权法》第5条第(1)项:本法不适用于: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六、竞技体育活动

七、公有领域的作品

《著作权法》第5条第(3)项:本法不适用于: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四节作品的分类

一、文字作品

文字作品是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

1、文字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产品说明书、理工科方面的学术论文仍然是文字作品。

2、文字作品还包括以数字、符号表示的作品。如:计算机软件、盲文

二、口述作品

口述作品也称口头作品,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

在口述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如果没有以记录、录音和录像等方式被固定在有形物质载体上,许多国家不对其进行著作权保护。(原因:举证难)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讨论:《吉祥三宝》抄袭法国《蝴蝶》主题歌吗?

四、美术、建筑作品

1、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2、建筑作品

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建筑作品并不包括平面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而仅指三维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五、摄影作品

根据《著作权实施条例》的定义,摄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

六、影视作品

电影作品及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介质之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

七、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1、图形作品

图形作品是指为施工、生产绘制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的地图、示意图等作品。

2、模型作品

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定义,模型作品是指为展示、试验或者观测等用途,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立体作品。如地理沙盘模型、动植物模型和产品模型。

八、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讨论:计算机程序为什么成为著作权法上的作品?

第五节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对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格和精神享有的权利。

1、发表权

是指作者有权决定是否将其作品公之于众,于何时、何处公之于众,以及以何种形式公之于众的权利。(公之于众,是指以出版发行、广播、上映、口述、演出、展示和网络传播等方式披露作品并使作品处于为公众所知的状态。)

发表权的特点:

1、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

2、如果作者已转让著作财产权或许可他人以特定方式行使著作财产权,通常可以视情况推定作者许可发表作品。

3、作者对发表权的行使还可能受到他人民事权利的制约。

2、署名权

署名权是著作人身权的核心,是指作者有权在作品上署名,包括有权署真名、署假名或暂时不署名。

暂时不署名并不意味着作者放弃了署名权。

3、修改权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修改权是指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

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歪曲:故意改变事物的真相或内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对作品进行改动或曲解。

二、著作财产权

著作财产权又称为著作权中的“经济权利”,指那些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享有的以特定方式利用作品并获得经济利益的专有权利。

1、复制权:

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构成著作权法上的“复制行为”,应当满足以

下两个要件:

(1)该行为应当在有形物质载体之上再现作品。

(2)该行为应当使作品被相对稳定和持久地“固定”在有形物质载体之上,形成作品的有形复制件。

案例:

腾讯诉康福尔电器公司

2、发行权与出租权

(1) 发行权

是指著作权人享有的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

含义:虽然著作权人享有以所有权转移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发行权,但作品原件和经授权合法制作的作品复制件经著作权人许可,首次向公众销售或赠与之后,著作权人就无权阻止该特定原件或复制件的所有人向公众出售或赠与。

非法制作的作品复制件不适用该原则。

(2) 出租权

出租权是指“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7)项)

3、公开传播权

也称为“向公众传播权”,它控制的是以不转移作品有形载体所有权或占有的方式向公众传播作品,使公众能够欣赏或使用作品内容的行为。如:对作品公开进行的表演、播放、广播和展览等。

(1) 表演权

《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9)项:表演权是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

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A. 现场表演

B. 机械表演

在我国,机械表演是指将对作品的表演使用机器设备予以公开播放的行为。如:宾馆、饭店、夜总会等播放背景音乐

(2) 放映权

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

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

权利。

(3) 广播权

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广播权控制对作品的无线广播、有线转播和公开播放广播的广播行为

《著作权法》第43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己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09年11月国务院颁布《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2010年1

月1日起施行。

三种计酬方式:

双方协商约定每年支付固定数额的报酬;

按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收入的一定比例计酬;

按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的时间多少计酬。

(4) 信息网络传播权

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5)展览权

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例外规定:

《著作权法》第18条: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4、演绎权

演绎权控制的是在保留原有作品基本表达的情况下,在作品基础之上创作新作品并加以后续利用的行为。演绎行为包括翻译、改编、摄制电影和汇编等,由此形成的新作品称为“演绎作品”。

(1)摄制权: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2)改编权: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3)翻译权:

(4)汇编权: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须具有独创性)

第六节著作权主体和著作权的归属

一、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原始主体是指在作品创作完成以后,直接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著作权的人。

一般情况下,创作作品的自然人,即作者享有对作品完整的著作权。在特定情况下,作者之外的其他人根据合同或法律的直接规定也可以成为著作权人。

《著作权法》第11条第3款:由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它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它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视为作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者讲话人享有。著作权人可以支付执笔人适当的报酬。”

二、著作权的归属

1、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行使

职务作品: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工作

任务所创作的作品。(《著作权法》第16条)

构成“职务作品”的条件:

- 创作作品的自然人必须是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工作人员,与法人或其它组织有实质意义上的劳动或雇佣关系,包括固定工作人员、临时招聘的工作人员、正式工作人员、临时工、实习生或试用人员。

- 作品必须为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而创作。

我国《著作权法》关于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1)对于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它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创作作品的自然人只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它权利由单位享有。

(2)对于其他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它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2、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行使

委托作品: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委托而创作的作品。《著作权法》第17条: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如果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于受托人,则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双方没有约定使用作品范围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

3、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属与行使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第七节邻接权略

第八节对著作权的限制

一、合理使用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列举了12种可以构成“合理使用”的情形。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6条规定了8种数字环境中“合理使用”的情形。1、个人使用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问题思考:

个人未经许可从网上大量下载作品是“合理使用”吗?

2、适当引用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包

括在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3、时事新闻报道中的使用

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以及在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发表的作品。

4、对时事性文章的使用

刊登或播放已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以及向公众通过网络提供已经在网络上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5、对公众集会上讲话的使用

刊登、播放或通过网络传播在公众集会上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6、在课堂教学和科研中使用

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以及通过网络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

7、国家机关公务性使用

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包括在合理范围内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

8、图书馆等对馆藏作品的特定复制和传播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为了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可以在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的情况下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包括以数字化形式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9、免费表演

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

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费用”和“报酬”包括以任何名义收取或支付的与欣赏或表演作品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费用和报酬。如:向表演者支付的车马费、出场费或实物对价,以及向观众收取的餐饮费、场地费、会员费等。

10、对室外艺术品的复制

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

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是指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社会公众活动场所的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

11、制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版本

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以及通过网络向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提供。

12、制作盲文版本

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以及通过网络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二、法定许可

法律明确规定实施某种原本受“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无需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却应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著作权法》:5种“法定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1种“法定许可”和1种“准法定许可”。

1、报刊转载法定许可

《著作权法》第32条第2款:作品(在报纸、期刊上)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不适用于书籍之间以及书籍与报刊之间的相互转载。

2002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根据“法定许可”而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自使用该作品之日起2个月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2、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

《著作权法》第39条第3款: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3、播放作品的法定许可和播放录音制品的

法定许可

《著作权法》第42条第2款: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著作权法》第43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009年11月《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

“播放作品的法定许可”不适用于电视台播放电影作品。

《著作权法》第45条: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应当取得制片者许可。

4、编写出版教科书法定许可

《著作权法》第23条第1款: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5、制作和提供课件法定许可

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已经发表作品的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制作课件,由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的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8条)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0条:在网络远程教育中使用该课件的教学机构应当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人获得著作权人的作品。

6、通过网络向农村提供特定作品的准法定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9条:为扶助贫困,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免费提供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

关的作品和适应基本文化需求的作品,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前公告拟提供的作品及其作者、拟支付报酬的标准。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著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提供其作品;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著作权人没有异议的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提供其作品,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著作权人的作品后,著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删除著作权人的作品,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提供作品期间的报酬。依照前款规定提供作品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

条件限制:

(1)作品的作者范围: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作品的范围:已经发表的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关的作品和适应基本文化需求的作品。

(3)网络服务提供者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公告、给予著作权人提出异议的权利。

(4)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

第九节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三个基本目标:

- 使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防止损害后果的进一步扩大;

- 使著作权人所蒙受的损失获得充分的补偿;

- 防止侵权人今后继续从事侵权行为。

1、停止侵害

2、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

侵权人只有在具有过错的前提下才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3、赔偿损失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45条:对于故意或有理由知道自己从事了侵权行为的侵权人,司法机关有权要求侵权人向受侵害的权利人支付充分的损害赔偿金,以赔偿权利人因侵权行为而受到的损失。

《著作权司法释》第20条:出版者对其出版行为的授权、稿件来源和署名、所编辑出版物的内容等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依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著作权司法解释》第20条:出版者尽了合理注意义务,著作权人也无证据明出版者应当知道其出版涉及侵权的,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出版者承担停止侵权、返还其侵权所得利润的民事责任。

《著作权法》第48条规定了三种计算赔偿数额的方式:

(1)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计算

《著作权法》第48条第1款前半句: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

“实际损失”可根据权利人因侵权所造成复制品发行减少量或者侵权复制品销售量与权利人发行该复制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发行减少量难以确定的,按照侵权复制品市场销售量确定。(《著作权司法解释》)

(2)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计算

《著作权法》第48条第1款后半句: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

予赔偿。

违法所得: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润。

著作权法》第48条第1款第2句: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合理开支:包括权利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如:公证费、审计费、交通住宿费、诉讼材料印制费等(《著作权司法解释》第26条)还可以包括:律师费用

(3)法定赔偿金

《著作权法》第48条第2款: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根据《著作权司法解释》,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当考虑作品类型、合理的使用费、侵权行为性质、后果等情节综合确定。

注意:三种计算赔偿额的方式有明确的先后顺序!

4、随附责任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46条:为有效制止侵权,司法机关有权在不给予任何补偿的情况下,责令将已被发现侵权的货物,或主要用于制造侵权货物的材料和工具清除出商业渠道,以避免对权利人造成任何损害,并将产生进一步侵权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或下令将其销毁。

《著作权法》第51条:法院审理案件,对于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

没收侵权复制品的法律责任不能轻易适用!

二、行政责任

《著作权法》第47条列举了8类侵权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

(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6)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7)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8)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列举了5类侵权行为:

(1)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2)向公众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3)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

(4)故意删除或者改变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5)转让或者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人的软件著作权的。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违法行为给予以

下行政处罚:

(1)责令停止侵权行为;

(2)没收违法所得;

(3)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

(4)罚款

对于有《著作权法》第47条列举的8种侵权行为之一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给予数额为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的罚款,非法经营额难以计算的,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有《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列举的前2项行为之一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处以每件100元或者货值金额5倍以下的罚款;有第24条列举的后3项行为之一的,可处

5万元以下的罚款。

(5)情节严重的,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情节严重”是指以下5种情形之一:

a. 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000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

b. 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3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c. 个人经营侵权复制品2000册(张或盒)以上,单位经营侵权复制品5000册(张或盒)以上的;

d. 因侵犯著作权曾经被追究法律责任,又侵犯著作权的;

e. 造成其他重大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三、刑事责任

《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

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

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处罚金: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针对《刑法》第217条: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3万元以上的

“有其他严重情节”: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或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500张(份)以上的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3万元以上的

“有其他严重情节”: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或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500张(份)以上的

违法所得数额巨大”:15万元以上的

“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非法经营数额在25万元以上的,或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2500张(份)以上的

《刑法》第218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217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针对《刑法》第218条:

“违法所得数额巨大”:10万元以上的

“非法经营数额”:行为人在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过程中,制造、储存、运输、销售侵权产品的价值。

已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实际销售的价格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标价或者已经查清的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

侵权产品没有标价或者无法查清其实际销售价格的,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第三章专利法律制度

第一节专利法律制度概述

一、什么是专利?特征?

“专利”=专有其利?垄断?

Patent (全称: “Letters Patent”)的含义:

公开;授予特权

专利;专利权;专利制度

国家根据发明创造人或设计人的申请,以向社会公开发明创造或设计的内容,以及发明创造或设计对社会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益为前提,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期限内授予发明创造人或设计人的一种排他性权利。

与著作权相比,专利权:

1、独占性更强

2、以向社会公开技术为条件

3、经审查后依法定程序授予

4、地域性等限制更加突出

二、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于12、13世纪的西欧国家

1331年,英国:缝纫和染织技术的垄断权

1474年,威尼斯: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

1624年,英国:《垄断法案》

1790年,美国:《专利法》

1791年,法国:《专利法》

1877年,德国:《专利法》

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我国专利制度的沿革:

古代社会: 不具有产生专利制度的土壤

儒家传统思想: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巫医百工为君子所不齿”

“君子不言利”

“古训”:“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

我国专利制度的沿革:

清末:

洪仁玕《资政新篇》:“首创至巧者,赏自以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

1881年:光绪皇帝批准上海机器织布局对其机器织布技术可享有10年专利(钦赐专利)

我国专利制度的沿革:

1898年:《振兴工艺给奖章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利法)

1912年:《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

1944年:《专利法》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992年:第一次修订

2001年:第二次修订

2008年:第三次修订

第二节专利权的客体

我国《专利法》的保护对象: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一、发明

1、什么是发明?

为解决较为重大的技术问题而对产品、方法和改进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 并非所有发明都能受到专利法保护!

一项发明要受到专利法保护:

(1) 必须是正确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

案例:马景荣诉专利复审委员会

-“船舶水动力装置”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

将水轮发电机组装在船舶上,利用船舶前进时在尾部所造成的水头来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再通过由此产生的电力带动推进器推进船体运动。

(2) 必须是一种技术方案

(3) 能够较为稳定地重复实施

2、发明的种类

(1)产品发明

发明的最终表现形态是一种实物,包括制造品、零件、化合物、组合物、材料、各种机器设备、装置和工具等。如:电灯、电话机、混凝土、化学物质、药品。。。

(2)方法发明

发明的最终表现形态为一种实现某种技术效果的程序或步骤。如: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学方法、机械方法。。。

(3)改进发明:

对现有产品发明或方法发明作出的实质性革新的技术方案。(针对基础发明)

二、实用新型

1、什么是实用新型?

为解决一般实用技术问题而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实用新型的特征

(1)具有一定的形状或构造的产品

(2)该形状、构造或组合能够解决技术问题

三、外观设计

1、什么是外观设计?

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2、外观设计的特征

(1)是对工业产品外观的设计

“工业产品”:可以通过工业生产方法重复制造。

取决于特定地理条件、不能重复再现的产品不能构成外观设计。如:手工艺术品

(2)是对产品形状、图案和色彩的设计

(3)富有美感

注意: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区分

实用新型:必须能够解决实际技术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不须,但也可以是既富美感,又是一种技术方案,这时,设计人可以选择申请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

四、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1、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

发明创造

既有合法用途又有非法用途的发明创造可否被授予专利权?

2、依赖以违法方式获取或利用的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5条第2款: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遗传资源:来自人类、动植物或微生物的具有遗传功能单位并具有实际或者潜在价值的材料。(《专利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第32条)

《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是否允许(外国人)取得遗传资源的决定权属于各国政府。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于重要遗传家系和特定地区遗传资源,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或以其他形式对外提供。对于我国境内的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包括重要遗传家系和特定地区遗传资源及其数据、资料、样本等,我国研究开发机构享有专属持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向其他单位转让。重要人类遗传资源严格控制出口、出境和对外提供。

3、向外国申请专利前,未依法报请保密审

查的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专利法》第20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如果在没有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的情况下,就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则日后将同一发明或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专利时,不能授予专利权。

我国《专利法》第25条列举了六种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1、科学发现(包括科学理论)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人们对信息进行思维、识别、判断和记忆的规则和方法。如:管理方法、比赛规则、记忆方法、推理方法、检索方法、分类方法、语言的语法、计算方法、游戏方法、体育锻炼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如:诊脉法、X光诊断法、超声诊断法、内窥镜诊断法等诊断方法,以及外科手术方法、药物治疗方法、心理疗法,以治疗为目的的针灸、麻醉、推拿、按摩、刮炒和护理方法、人

工呼吸方法等

包括免疫方法

4、动物和植物品种

微生物?

5、原子核变换方法和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

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受到《商标法》或《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第三节专利权的主体

一、发明人或设计人

对发明创造或外观设计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发明人:专指专利法上发明的完成人。

设计人:专指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的完成人。

二、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

《专利法》第6条第1款: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职务发明创造分为两类:

1、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分为两类:

2、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主要利用”:在发明创造成果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全部或者大部分利用了本单位的资金、设备、器材或者原材料等物质条件,并且这些物质条件对形成该技术成果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案例:陶义“钻孔压浆成桩法”案

原告陶义曾在基建工程兵部队从事地基工程施工工作多年,任北京市城市建设总公司构件厂厂长期间,设计了“钻孔压浆成桩法”。

职务发明?非职务发明?

关键问题:

该专利技术的完成是不是陶某从事本职工作、履行单位交付的任务或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的结果?

三、合作发明与委托发明的权利人

合作发明: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均对发明创造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合同法》第340条:对于合作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属于合

作开发的当事人共有。申请被批准之后,专利权也应由合作开发人共有。

《专利法》第15条: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合作开发的当事人一方不同意申请专利的,另一方或者其他各方不得申请专利!

委托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

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合同法》第339条:对于委托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属于完成发明创造的单位或者个人,即受托人享有。受委托人取得专利权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受委托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四、外国人

《巴黎公约》第2条:缔约国国民在其他缔约国应当享有该国法律授予其国民的一切利益,享有和国民同样的工业产权。缔约国不得以其他缔约国国民在该缔约国有住所或营业所为其享有工业产权的条件。同时,非缔约国国民只要在任一缔约国内有住所或真实有效的营业所,就能享有与该缔约国国民同样的待遇。

《专利法》第19条: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第四节专利申请、审查与授权

一、专利申请

1、专利申请的原则

(1)单一性原则(“一申请一发明”原则)

例外:

《专利法》第31条第1款: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两项以上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属于“一个总的发

明构思”,如:

权利要求1:一种插头,其特征为A;

权利要求2:一种插座,其特征与A相应。

《专利法》第31条第2款: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外观设计。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或者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的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2)先申请原则

《专利法》第9条:“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3条:

两人以上同一日申请: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

2、国际优先权制度

《巴黎公约》规定:一个缔约国国民在另一个缔约国第一次就发明、实用新型提出专利申请后12个月内,或就外观设计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后6个月内,又在第二个缔约国就同样的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提出专利申请的,以其在第一个缔约国的申请日作为申请日。《专利法》第29条: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3、专利申请文件

书面原则: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条: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手续,应当以书面形式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

(1)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当提交的文件:

1)请求书

填写《发明专利请求书》或者《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

2)说明书

A.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名称;

B.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

C.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

D.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内容,也就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

E.具体实施方式,即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

说明书还可以有附图说明。

说明书须充分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

《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3)权利要求书

《专利法》第26条第4款: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4)对遗传资源来源的说明

(2)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当提交的文件:

1)请求书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汇报pptdoc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汇报ppt 篇一:XX股份有限公司_知识产权工作总结报告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总结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XX年,位于国家级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工业万向轴、齿轮联轴器、剪刃、滑板、卷取轴、汽车传动轴及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公司始终秉持“精勤治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经过快速成长和蕴积,泰尔重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于XX年成功上市,成为了冶金行业万向联轴器领域中的龙头企业。公司非常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上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标准,主持起草标准10项,其中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8项;参与起草标准5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项;目前拥有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进一步规范公司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公司于XX年 7月份对GB/T29490-XX标准进行导入,咨询辅导机构为合肥宏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并于XX 年 8 月对GB/T29490-XX《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进行宣贯、成立知识产权贯标小组和文件编写小组。XX年8月,

贯标文件定稿。现将贯标工作的有关有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目标和方针 公司按照自身的运营特点,以及近几年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切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方针,明确了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目标。通过文件与会议的方式传达了贯标工作的主要精神,动员企业员工积极参与进来。 1.知识产权方针 运用知识产权成就世界传动一流品牌。 2.知识产权管理目标 (1)五年目标 5年内申请专利100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授权率在95%以上。 (2)XX年度目标 申请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3件,软件著作权2件。 二、贯标工作开展方法 XX年,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入试运行以来,公司强化了专利法规宣传、专利知识普及、专利培训、专利申请与保护;巩固了专利管理制度,把知识产权小组的职责、专利产权的管理、专利奖惩、专利工作的考核等内容列入专利管理制度,总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1、按标准建立共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设立了知识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