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国六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变迁及其启示

建国六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变迁及其启示

建国六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变迁及其启示
建国六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变迁及其启示

建国六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变迁及其启示

一个国家的教育史也是一部追求教育理想、践行教育理念的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以超常规的速度实现了由乱到治、由弱至兴的跨越式发展,教育改革成就斐然。当前,国家确立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两个战略目标,形成了两大战略支柱,并适时提出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新使命。理念创新是改革的先导,回顾六十年高等教育理念的演进历程,从历史与现实中把握未来,是探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体系的先决性条件。

一、建国六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

法国著名学者涂尔干在研究教育思想的演进时提出:“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征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1]笔者认为,六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大致可以改革开放为界,前后划为两大时期,根据理念变迁的特点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包括两次重大历史转向。

第一阶段:1949-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念的初创探索期。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环境的重大变革促使高等教育进行第一次整体转向——从旧教育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新教育,建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苏联模式”教育理念体系,强调教育服务政治与培养“专才”。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教育理念是与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和工业化建设相适应的,突出表现为政治意识与教育的嫁接,由此开辟了一个以政治家的策略和理想为主导的时代。因而理念一方面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具有政治性与工具性,另一方面同世界教育现代化发展潮流相隔绝而带有过渡性与保守性。

第二阶段:1966-1976年,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封闭动荡期。“文化大革命”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虚无主义,通过政治运动大搞教育革命,推行工农兵学员“上、管、改”,高等教育遭到“两个估计”和“反修”、“防修”等思想的充斥而受到严重破坏。建国初形成的一些曾推动过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被人为地扭曲,教育的政治性更为膨胀。

第三阶段:1977年至今,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恢复重构期。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促使教育理念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转向——从“政治挂帅”过渡到“为经济

建设服务”,致力于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在“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广泛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不断突破教育发展的思想性和体制性障碍,建立起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人文化、社会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体系,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民主化、大众化、法制化改革,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六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念总体上沿着“由外至内、由表及里、自上而下、由分到合”的路径运行,即从注重教育外部因素到体现内在本质规律;从模糊认识到相对理性;从单一、零散的教育理念衍生为系统化、多元化的理念体系。依据理念的产生机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外生转换性理念

“外生转换性理念”体现了我国对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借鉴和吸收。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具有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特征,经历了由取道日本、欧美到借鉴苏联,再到模仿美国;从“横向移植”到“有选择地借鉴”的变迁过程。“窥西学之精,为我所用”可谓百年高等教育理念发展之主要路径。改革开放以后,诸如“服务社会”、“大学自治”、“通识教育”、“国际化”、“民主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等各种国际教育理念纷至沓来,并在制度转换中实现了“中国化”。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三种:

1、“面向社会”

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威斯康星思想提出高校应走出“经院模式”的象牙塔,全方位、多角度地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促进教学科研与实践一体化。“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三大功能,自产生起就引导着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

我国对“服务社会”理念的转换是伴随着国家经济复苏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实现的。建国初,为服务科技与发展工业经济,高校主要以“教劳结合”、“多样办学”等方式面向社会,建立劳动与科研加工的校办产业,取得了一定社会效益。但那种政府支配下的“社会服务”是指令性的、被动的和机械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高等教育社会化改革迅速展开。从办学层面看,起步最早的是高校后勤管理与就业分配制度的“社会化”。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

革的决定》和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相继出台后,高校后勤部门从国家拨款的行政管理单位转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转变,并于1997年完成了高校招生、收费和就业的并轨改革。90年代初,我国启动了教师人事管理“社会化”,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立新型的教师管理体制,教师终身制和人才流动壁垒被打破。2000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催生出一南一北的“北大方案”和“中大改革”,各大高校纷纷以“渐进式改革”方式推行教师聘任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国家层面看,“面向社会”主要体现在办学自主权的松动上。1979年苏步青等在《人民日报》呼吁“给高校一点自主权”后,国家逐步淡化隶属观念,1998年出台的《高等教育法》第11、12条中规定:“高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鼓励高校与社会组织协作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面向社会”理念就此被确立下来。

“面向社会”是六十年来涉及面最广的教育理念。改革开放为“面向社会”提供了制度环境,高校自身发展又将社会服务作为教学科研的实现载体和互动目标。社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服务社会、引领社会不仅出于历史与经济社会发展目的,更已成为增强高校办学活力和促进人才培养的有力手段。而随着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高等教育越来越偏离了“育人”这一基本前提和目的,而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职能。当前,我国集权式管理观念尚未转变,高校自我约束机制仍不完善,与“面向社会”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对社会服务的“范围”和“限度”缺少理性分析:或直接与创收相联系,或与人才培养相分离。必须进一步澄清认识,积极探索“面向社会”的办学机制,促进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

2、“高等教育国际化”

这一理念的雏形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古埃及盛行的“游教”和“游学”之风,随后兴起于欧洲。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倡导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观念融合到高校职能中。当前,“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和基本理念。

我国六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国际化的一个缩影。建国后我们全面效仿苏联;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大量派遣留学生,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向世界、面向未来”。此后,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迅速展开,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1世纪以来,高校高度重视观念更新和制度借鉴,强化跨文化交流,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强国际学术互动;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不断拓宽联合办学渠道,在合作中参与国际教育事务,加强多边合作,大胆吸收世界的文明成果,提高了国际学术地位。

大学负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使命,而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本身就是一项没有国界的、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高等教育国际化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才”的国际化,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我们必须擅于吸取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在推进国际化的同时保持应有的民族性,立足实际,把握时代需求,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

3、“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潮产生于国际上对于自然资源、环境及人口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探讨,随后渗透到了教育领域。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宣言》开宗明义地指出:“应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特别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列入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构思教育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以人为本,关键是全面协调,核心是科学发展。这一理念表明,高等教育必须体现人与自然、社会相和谐的本体价值,既要“瞻前”也要“顾后”;既要持续、稳定地与经济协调并进,又要保证自身发展的延续性、教育理念的前瞻性、教育生态的平衡性、教育结构的协调性和教育功能的整体性。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仅以不足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当前国内人均GDP不足3000美元,国家教育经费投入难以支撑日益扩张的教育规模,高等教育公平与质量问题突出。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教育发展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上来,促进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高度重视高校战略管理,充分考虑中长期战略目标规划,克服教育发展的盲目性;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促进教育公平,体现高等教育对人的终身关怀这一本质,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最终促进教育、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政治嫁接性理念

“政治嫁接性理念”体现了政治家的教育理想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现代大学已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以至于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向一种由国家控制的法人官僚机构发展。这种官僚化特征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尤其显著,政治家的经验决策和权威性的行政指令通常主导着教育理念的活动方向,并反映在国家方针政策和政治家的教育理想中。六十年来,政治与教育以政策为中介,嫁接而成了“教劳结合、服务政治”、“红专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为经济服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理念,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个:

1、“教劳结合,服务政治”

“教劳结合,服务政治”是建国初期为体现国家政治意志、巩固党的政权、服务经济生产而提出的高等教育理念。马克思认为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具有阶级性,并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58年毛泽东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首次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2]同年,他在《工作方法》(草案)中,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举办工厂或农场,实行“自给或者半自给”,试办“半工半读”高校。高等教育逐步向工农开放,以“两腿走路、多样办学”的形式,促进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的劳动化。在教学上重视实践环节,1961年《高教六十条》规定学生每年要参加一至一个半月的生产劳动,大力提倡勤工俭学,“劳动育人”。[3]“教劳结合、服务政治”是六十年中影响最深远、分歧最大的教育理念。从政治与经济层面上讲,它要求教育为劳动者服务,学校为政治需要服务,对促进国家工农业生产和维护政治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建国初高等教育的理性与现实选择。而就教育层面看,由于在实践中过多强调劳动生产,难以保证教学的合理正常进行,以经验技术的传授代替学科理论的系统学习,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这种以“政治论”为哲学基础的理念导致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政治化和国家工具主义的盛行,人的个性发展倍受制约,高等教育在政治权威的桎梏中丧失了自身独立发展的地位。

2、“红专结合,全面发展”

“红专结合、全面发展”强调政治思想与专业能力相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国伊始,根据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人们对旧教育中培养“万金油”式的“通才”教育和“大学管理论,专科管实际”的主张持否定态度。1950年6月,时任教育部长钱俊瑞提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国家建设,首先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实行在系统理论知识上的适当专门化教育”。 [4] 1951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综合大学只保留了文理两科,其余组建的专门学院多为单科性高校,八百多个专业大量集中在三、四级学科上,许多高质量的名牌高校被无情拆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在学术问题上“拔白旗、插红旗”,大搞“红专辩论”。毛泽东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提出要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实践上,除注重政治思想教育外,还要求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强调以学业为本的前提下,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

“红专结合、全面发展”既为当时国民经济恢复提供了专门人才支持,又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目标与途径相统一的思想体系。但这种政治意义下的“全面发展”忽略了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红专结合”更多的是强调“为红而专”。高校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单一模式的人,这种强求划一、抹煞个性的做法与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全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人才要求形成了尖锐矛盾,学生人文素质不高、学术基础不牢、个性发展不足,使得后期高等教育长期无法摆脱专才教育的桎梏,大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进一步分裂。

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期国家政治理想的嫁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理念既考虑了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需求,又遵循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是坚持执政为民、与时俱进的集中体现。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民为贵”等思想就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教育观。1950年首届全教会上,党首次提出:教育要“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5]1999年江泽民在第三次全教会上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不同时期虽有不同提法,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根据国情和党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工作重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他强调:“教育是

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体现政治、教育与人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必须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信念,从实践上、实质上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首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广人民群众的素质,其衡量标准是能否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其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是保证人民受教育的权利。要坚持教育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结合,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第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使教育改革符合人民的利益,体现人民的意愿,提高人民的受教育程度。高等教育要确立“服务人民”的理念,探索适应21世纪社会的育人模式和办学特色,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

(三)自发内生性理念

自发内生性理念即高等教育界人士立足国内和教育实践而形成的理念。大学校长及教育专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往往能够审时度势,结合自身的院校研究和办学体会,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恰当提出大学发展战略目标,引导大学向前发展。六十年来,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功不可没,如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倡导的“绿色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全人教育”;周济部长任原华中理工大校长时提出的“育人为本、产学研三足鼎立,协调发展”;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院士的“创建一流、以为人本”等。这些理念因其立足于国内办学实际,且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从而由下至上地引领着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其中较有借鉴意义的理念有两个: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1952年以后,我国学习苏联经验发展专业教育,在崇尚科学的实用主义理念支配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出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特别是高中阶段实行文理分科后,大学新生缺乏完整的科学与人文知识结构,而高校人文学科因无“实用价值”而成为虚文华饰和花哨摆设,被置于课程的最底层,教育中的人文

精神被明显抑制。高等教育首先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教育,科学与人文应是相通的,科学中必然渗透着人文精神。[6]针对高等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等问题,1995年11月,在周远清同志的主持和推动下,教育部在原华中理工大学召开“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理念,并在52所高校试行“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成为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将文化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从国内高校的实施经验看,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一是强调人文知识不等于文化素质,必须重视“内化”;二是强调在专业教育与知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和文化素质教育。自1997年,华中科大、北科大、川大等高校陆续启动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南开大学等近年还开设了自然科学课程;三是强调环境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形成的影响;四是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提高文化素养。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对上百位教师教学实践的总结,归纳出“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八种方法。经过10多年的努力,文化素质教育由试点到全面铺开,由造势到自觉,由单一到多样,理念的实施效果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就当前而言,在宏观战略上,需要深入到特定的办学环境之中,要有相应的高水平的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为支撑,依托区域教育合作与学术互动实现学科生态平衡;在微观战术上,要深入到人的认识过程之中,通过社会实践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理念的提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理念转变的一次重大突破,对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2、“育人为本、产学研三足鼎立、协调发展”

建国初,为迎合科技发展与政治需要,高校大批研究人员被抽走成立独立研究机构,造成“学”与“术”相脱离。恢复高考后,邓小平提出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要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1978年,华中工学院提出“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指出了教学与科研的“源流”关系。随着高校科研逐渐向研究型院校和研究生层次“漂移”,科研功用的“立竿见影”性和教

学价值的“滞后性”导致高校普遍重“术”轻“学”,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大量科研成果因低水平重复并脱离实践而落为“口袋科研”与“职称科研”。针对这些问题,华中理工大学于1998年又率先提出“育人为本,产学研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理念,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大校企合作,兴办科技园,通过技术研发、生产实践和技术推广等形式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高等教育三大功能协同发展。

理解这一理念必须摆脱线性思维方式,认为“育人”与“产学研”的关系是正相关、负相关或零相关,现代高等教育是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其内部功能结构之间已呈多维度、多向度的非线性动态协同发展关系。首先,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而非“制器”。产学研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展现,培育创新性人才;第二,“育人”需要在产学研结合中进行。要将“育人”贯穿到教学、研究与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高校三大职能的有机结合来实现人才培养;第三,学、研、产要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科技进步与高等教育发展,为“育人”服务。

就当前的状况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覆盖面仍偏小,层次偏低;办学中偏重经济效益,忽视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必须深刻理解社会服务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社会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其次,要用科研之“源”来充实教学之“流”,使教学反映学术动态与前沿问题;第三,建立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多种渠道了解社会需求,重视合作机构与相关制度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核心是教育创新,必须使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形成育人、教学、科研、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建国六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规律

六十年来,社会的激荡变革使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处于古今、中西的时空交汇点上,理念表现出静态与动态多种因素同时并存和除旧布新等特征,尽管如此,理念仍存在着亘古不变的内涵与个性。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运而生的,它不可能脱离社会需要而孤立发展。全面地反映理念的运行规律,必须综合分析理念背后具有普遍意义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理念发展间的逻辑联系。

(一)社会变革是高等教育理念变迁的直接动因

教育理念是时代变革和社会转型的产物。无论社会变迁的成因中是否会有教育的作用,社会变迁或早或迟都将导致教育理念的变迁。六十年来,我国整个社会系统大体由激进式、倒退式变革走向渐进式变革,教育理念也从“政治嫁接”为主走向“外生转换”与“自发内生”相结合,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为巩固新政权、发展新教育,我国于建国初进行了急风暴雨般的社会改造,教育系统水平激进式变迁的表征是“政治嫁接性”理念的盛行,高等教育有所发展但进程缓慢;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政治上的专制、思想上的禁锢、文化上的愚昧和经济上的无序,高等教育理念经历了一次“断裂”式变革,从而失去了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改革开放后,先前存在的及改革中新引发的许多不协调因素也随之暴发,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引发了原有利益格局的重组和整合,“外生转换性”理念为高等教育发展开辟了新境界,打破了长期以来“政治”主题包揽教育理念的格局。党的十七大以来,立足本土的“内生转换性”理念不断涌现,高等教育理念由模仿走向自觉,标志着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历史表明,社会的重大转型是教育理念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制度与时代环境等因素对理念的影响直接而显著。从空间维度看,社会局势振荡、政治嫁接性理念占强势地位时,高等教育发展迟缓甚至倒退;社会制度开放、外生转换性理念占主流时,教育发展迅速但缺少主动性;社会环境宽松、自发内生性理念积极萌生时,高等教育方能体现自身规律而稳步发展。从时间维度看,社会变迁所形成的时代境遇是教育理念变迁的先决条件。六十年来,正是我们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与时俱进,重视教育战略发展理念与战略规划,才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二)学术属性是构建高等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

高等教育作为独立的学术与文化组织,是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机构,具有知识性与学术性。而六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处于政治与市场的双重制衡之中。从政治层面看,尽管改革开放前后“自治”与“控制”的矛盾的激化程度与表现方式不同,但政治对教育的制衡无非是从传统农业社会的“防范与教化”转向工业社会的“内隐与调适”。表现在:一是通过国家政策、制度与法规使教育理念

“合法化”;二是以“政治论”为理念的哲学基础,倡导国家主义工具价值论;三是以行政权力控制教育理念的活动方向。自1985年以来,高校“自主办学”的呼声已持续了20多年,但自主权迟迟没有下放,大学在“大一统”的集权式理念和科层管理模式下受到强劲的政治干预。

从经济层面看,高等教育卷入市场意味着教育理念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的引导而主动做出自我调适,教育的经济功用与日俱增。在市场经济作用下,我国一系列教育内部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高校逐渐以各种形式主动服务社会,突破传统办学体制,产学研结合向纵深发展。然而市场本身存在固有的弱点,教育之追求“成人”的无限目的,被化解为适应政治需求与生存的有限目的,教育活动被窄化,导致大学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攀大求全等非理性行为,与高等教育从事精神生产以实现社会效益为主的目标渐行渐远。

德里克·博克对此有过精辟的分析:“大学凭常规的学术功能,通过教学项目、科学研究和技术援助等手段承担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职责”,“如果采用……非学术性手段,那样做很难说有正当理由。”[7]教育理念对政治与市场的“适应性”,必须以坚持“学术性”为前提。高等教育的学术属性追求大学的“自由“与”自治”,而六十年来,唯一体现我国学术自由理念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建国初的阶级斗争中不断受到政治干扰,直到文革后完全消失。历史表明,脱离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违背学术逻辑的运行机制,乃至用政治标准与市场尺度来衡量学术,无异于摧毁了教育本身。高等教育理念必须以教育规律和学术逻辑为前提,维护大学学术自由、保证大学独立价值,同时又体现政治意志、遵循市场规律,在学术、政治与市场之间取得平衡。

(三)文化传承是创设高等教育理念的个性需求

罗纳德?伯奈特在回顾了西方大学理念的起源和发展后指出:“我们研究大学理念,必须从大学所处的历史和文化出发,并且要充分考虑大学所代表的社会利益”。[8]实际上,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无不培育和积淀着一种特有的传统文化,正是这种对传统理念亘古不变的保存精神才奠定了其教育强国的地位。

我国古代大学以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理念,作为“学者共同体”的书院有着远离尘嚣的学术自由和追求学术人生境界的传统。然而,我国六十年现代高等教育主要发扬的是“外生转换性”理念,由照搬苏联转向学习美国,其价值趋

向与基本路径乃西方社会之“舶来品”,主要是“旁采泰西”而非“上法三代”的结果。这正是我国当前理念创新困境之所在:大量移植了欧美的教育制度与经典理念,却遗失了中国古老的“大学之道”;[9]借用了西方教育的“躯壳”,而没有注入西方大学的“灵魂”——自治、自由、民主、批判精神。六十年来,源自西方的“博雅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识教育”等理念在我国始终难以生根的现实表明:在借鉴别国理念时,必须反复比较两国在教育水平、政治形态、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文化环境及民族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充分估计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注重体现我国教育实际中的个性需求。

纵观历史,六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主要是借鉴,在借鉴中有所创新,今后则要立足本国文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唯有结合自身实际问题,方能避免那种尴尬——自己“理想”中的,偏是他人正欲摆脱的;唯有发扬民族特色,方能把握在高等教育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性。

(四)人的主体发展是教育理念变迁的根本主旨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建国初,我国一直注重发展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工程与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以理工科为主的实用专门人才,极大地削弱了教育中的人文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重视科学技术与科技开发的同时,也更加强调科学教育对生产力的直接推动作用,创造经济价值成为衡量高等教育的主要标准,人的自身价值被功利价值和工具价值所取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1984年后,理论界反思了高等教育理念中唯经济至上的问题,重点关注高等教育经济功能的形成释放问题和人文精神培育间的矛盾。在对教育、文化、人的关系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科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等理念。继党的十六大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列入科学发展观后,党的十七大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指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的主体意识,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见物不见人”从根本上说是时代的局限和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本身认识的局限。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以满足人民教育需求和实现人的主体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教育最终要回归到培养人才、发展人性的本体功能上来。

(五)信念与制度是理念转化为实质性行为的关键

高等教育理念是特定的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如何发展教育的理性认识。理念本身是个形式化的哲学概念,这些理念为人们所认可后,如何将“形式化”的理念塑造为“稳定性”制度,再从“规范性”的制度转化为“实质性”行为才是问题的关键。

六十年来,教育理念被反复地推倒重来而缺少持续性和稳定性,整体表现出一种“善变”、“虚幻”与“游离”的特征。这期间反映“学术自由”思想的“双百方针”仅停留在50年代末的文教政策上;“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办学自主”等理念虽已倡导多年,但在办学实践中并没有完全落实。学理上讲,高等教育理念的制度规定性愈强,就愈能促进教育实质性行动的展开。制度是通过责任、权利、利益来规范教育主体行为和调整主体间关系的规则体系,是理念转变为办学实践的中介。理念是制度建设的向导,但制度本身主要回答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共性问题而解决不了人们精神上的疑虑。六十年的经验表明:无论制度上的决策是多么英明,单凭政策文本仍难以产生真正的效力。

现实看来,我们无法完全依赖政策。正如涂尔干所言:“理念是不能通过立法的形式就变成现实的;必须由那些担负着实现理念职责的人去理解,去珍视,去追求。只有在法令法规得到信念的支撑时,才能与现实取得关联。”[10]教育信念的迷失是理念实施不彻底的根本原因。雅斯贝尔斯强调“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信念是对所持哲学观的信从与依皈,是教育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信条,缺乏信念的教育理念是没有生命力的、脆弱的。因此,理念的实质性转化一方面必须以“以人为本”的精神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另一方面必须通过理论批判与学术争鸣来揭示真理,使其以理性方式建立某种坚定的信念,而不是仅通过官僚体系来创设和控制教育行为。

三、六十年高等教育理念变迁对探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启示

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且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11]探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必须以史为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信念,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基于本土性、合乎目的性、富于创造性,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

(一)体现时代性:从战略发展目标出发实现理念的跨越与突破

大学既要有“出世精神”,又要有“入世精神”。大学的出世精神,就是大学的超越精神、理想主义精神、人文关怀精神;大学的入世精神,就是大学的现实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从世界历史看来,西方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都高度重视战略发展和理念的突破与创新。19世纪的德国大学之所以能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是源于在办学理念上实现了大跨越,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美国将洪堡理念制度化后,结合时代要求提出了威斯康星思想,这种创新不仅是财政投入和硬件建设,更具决定意义的是办学理念上的突破。

我国高校中,北大在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引领下,于上世纪20年代学校改造、50年代院系调整和90年代实施985工程以来,先后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跨越,其前提是把握时代机遇,重视高校的战略发展理念。成都武候祠一幅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表明了审时度势之重要性。建国以来,由于没有办学自主权,多数高校战略意识不足。周济部长在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期间,非常重视战略发展理念。在分析学校实际所处背景与优劣势后,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确立了“育人为本、学研产三足鼎立”、“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融合”、“突出特色的综合化”、“开放式国际化”等理念,[12]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使学校获得了跨越式大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空前高涨,知识创新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方面领军人才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客观要求。增强我国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建设能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特色与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办学中要有大视野、大智慧和大手笔,将办学者的教育信念合理地转化为办学理念和战略构想,认真分析大学所处的地域、环境及时代要求,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战略发展理念。

(二)把握规律性:以学术的逻辑全面协调政治、市场与教育的关系

高等教育具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使命,遵循着独立于一切外在于现实需要的学术逻辑。但它既受政治的决定,又不可逾越经济规律,必须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并适应社会为高等教育提供的物质条件。

涂又光先生曾尖锐地指出:政治强调“力”,经济注重“利”,而文化突出“理”,

高等教育之应有地位在“理”中。必须承认,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不可能完全“去政治化”,但也不可忽视教育的知识、学术、文化等内在属性。洪堡在创建柏林大学时曾告诫:“为国家利益服务不等于放弃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他们设法向统治者们表明:恰恰是这种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才更符合普鲁士作为一个文化国家的根本利益。[13]高等教育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必须以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为前提。

当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政府干预过多,大学自主性缺乏,学术自由精神不彰,大学自治与社会需求、政府干预之间缺乏“必要的张力”。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高等教育逐渐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监督,由“管理大学”转向“治理大学”。新的“民主开放的治理型社会”要求政府必须摆脱对权力的片面依赖,主动进行权力让渡,引导高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政治、市场与教育的协调发展。首先,必须坚守大学的核心使命,以维护学术自由、保证大学独立价值为基础,建立以学术为逻辑的现代大学制度,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减少不利于学术发展的外部因素,营造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土壤,培养追求真理和科学创新的大学精神。同时,要完善高校自我约束机制,提高学术权力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坚持服务社会,探索面向社会的运行机制,在产学研合作中培养创新人才,以人民的满意为使命,推进高等教育民主化、法制化。

(三)基于本土性: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保持国际视野

立足本国实际、守望文化传统是理念创新的根本路径。正如金耀基所言:“大学像一切组织体,不可能一成不变;变的是发展的契机,但成长的钥匙却在变中保有不变,所有文化的成长都是承续与变迁的结合。”[14]历经百年的高等教育传统具有永恒的价值,只不过在现代社会,这种永恒价值需要我们有一种“文化自觉”精神使其“祛蔽”而“返魅”。

费孝通先生在反思一生学术研究时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5]传统文化中积极与消极因素并存,形成一种强大的惯性,既可能成为教育理念变迁和教育改革的阻力,也可能具有某种缓冲意义。这就需要我

们以“文化自觉”为先声,在文化自知的基础上保持开放的国际视野。美国能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强国,正是源于其开放的心态和善于学习的精神,不仅拿来借鉴,而且将其制度化了。本土的理念就其理论价值而言应该是全人类的和普遍的,必须在创新本土特色的同时坚持国际化,体现其普适性。高等教育理念自身也并非是一种超功利的纯粹精神,它的背后反映了大学利益相关者各自的价值追求。因此,探索高等教育理念要重视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充分吸取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智慧,根据科学发展的需要,围绕人才培养,形成自己的理想、信念,从而在实践中生长出自己独特的大学理念。总之,迈向教育强国之根本,在于让高等教育不是“办”在中国,而是“长”在中国。

(四)合乎目的性: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系统,其最高目的在于发展自由精神,达臻自由个性,实现自由人格和心灵的自我解放。而今,高等教育担负的重大社会责任使得大学不再可能完全掌控在学者手中了,大学不再是学者的自治团体,其实用目的已远远压倒了人文教化目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最终要落实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教育发展之基本价值取向,消解社会工具价值对人文价值的威胁,回归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从六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史来考察,工具主义价值观和人文主义价值观此消彼长、交替发展,但总的趋势是后者将取代前者,人文主义是科技发达时代的主要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将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终极目标归结为人自身,发展是人的发展,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是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高等教育必须从普遍的人性出发来确立自己的独立基础。首先,“人是精神性的存在”,要积淀求真崇实的大学精神,以人的主体发展为目标,培育学生对人与社会的关怀精神,促进自我教育的进行;其次,“人是自由性的存在”,自由是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自主办学,实现教育公平,推动高等教育与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人是创造性的存在”,理念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在产学研结合实践中“育人”,要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和自身专业的发展;第四,“人是整体性的存在”,要注重人才培养结构的完整性,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结合,大力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注重通专结合,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培养

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五)富于创造性:在对错误理念的分析批判中创新

现在,仍然有不少理念制约、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要疏理这些理念,展开批判,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理念的创新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从历史看来,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巡及十六大为我国带来了三次思想大解放,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对错误的观念分析批判中促进了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改革开放后的“拨乱反正”是对前期教育理念的一次大批判,将高等教育从政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带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20世纪末,市场机制激起了理论界对“教育产业化”的争论,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产业属性和文化属性。而产业化引发的是教育公平的失位,民营教育的活力仍无法释放。2005年国家明确了教育的“公益性”地位,通过理论批判使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得以清晰。当前,来自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理念使人们陷入了现代教育理念的选择性困境:“适应”或是“超越”,如何处理学术和政治、求真和求用、自主与控制、社会与个人、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变革等关系。对待理念需要有批判、反思和质疑精神,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锐意创新,要从比较、问难与辩论中产生理性认识,既不固守经验、拘泥条框,又要顺应教育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要求。

大学的批判精神,源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要以其超越现实价值体系的独特精神向度和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从普遍的人文关怀出发,通过对理念的批判创生新的价值观念,为变化中的教育秩序提供内在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整合基础,使高等教育得以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纠正和自我定位。只有通过学术争鸣,才能去伪存真,接近理念的本质。总之,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科学的批判和对现实的超越,是求新求异探索进取的过程。我们要在分析批判中不断厘清认识,打破思维定势,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高等教育理念,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最新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高等教育理念是对高等教育实践理性思考后形成的理性认识、思想观念、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 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1 “以教师为中心”的特点是重教师传授而不重自主探索,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也难以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是学生被认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由自身负责,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由自己决定,这种“自负盈亏”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习陷入无序化、无效化;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很重要,两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师生互相发挥作用,共同促进学习。这种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教学实践的变革,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意义。吴泓的语文专题模块教学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典型。 所谓“模块”,是指围绕某个专题组织的一组教学内容,“语文模块教学”就是在一定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实施分块、分专题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模块教学通常是将语文分为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等板块;而在吴泓老师这里,语文模块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它将经典文学著作分为有内在关联和逻辑结构的模块,以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呈现,由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追求语文知识和精神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具体说来,吴泓老师的专题模块教学有以下几大特色: 设置专题,引路自学。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意味

着淡化教师的作用,相反,这种模式对教师的引导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化有行为无形,从台前走向幕后。吴泓老师的专题模块教学就是如此。他本着“言意一体”“精神与言语共生”的原则,设置了二十八个专题,分阶段让学生学习。这些专题涉及古今中外文学经典,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与精神思想,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适价值,对于促进高中阶段的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价值和观念来说,显得适当且必要。在课堂上,学生以自学为主,进行大量的专题研读,老师只是陪同、引导。专题学习基本分为阅读、思考、写作、辨析这四个阶段,虽然呈现出时间上的先后,但是在整个专题学习中,这几个阶段是有机结合、交叉进行的:在阅读中思考,思考之后表达,表达之后进行交流达到深度辨析,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在这个有机的学习过程中,吴泓老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铺好了路、搭好了台,然后与学生进入共同学习、同步学习、同时学习的状态,促进学习过程顺利有效地完成。 也许有人会问,设置这些专题,那学生的教材怎么办?吴泓的学生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教材提供的仅仅是某个文本的片面或部分,就像在大江春水中之舀了一瓢水呈现给学生,而高中生需要更多更全面的文本来满足情感上的认同,而老吴(吴泓的学生亲切地将其称之为老吴)的模块教学就填补了这个空白,他提供了大量的、积极的、完整的经典文本资料,让学生阅读、体悟,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① 吴泓敢于把教科书放在一边,全心全意地与学生一起进行专题模块学习,是因为这些专题的内容已经涵盖甚至超过了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在这些专题中,学生们学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语言知识,更

《建国大业》观后感作文500字五篇

《建国大业》观后感作文500字五篇《建国大业》观后感作文500字五篇(一) 看完了《建国大业》,觉得现时的日常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时美好的一切。 最让人难忘的是,淮海战争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争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国内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国内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历程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我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这一刻湿润,我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洁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国内共产党会胜利。这也是我们最亲爱的人。 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我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国内的诞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重的说,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心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国内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悦来粤美好的明天。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们的日常来之不易,我们的日常更应该珍惜。因为这是用鲜血换来的。

《建国大业》观后感作文500字五篇(二) 《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 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

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 [摘要]文章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入手,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阶段论”。通过对三个阶段的考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宪政框架内的“供给主导型”渐进式改革,具有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的特色。多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强调国家行政指导的必要性,保证了改革的可控制性和稳健性,同时,政治力量、市场力量、公共力量的三方博弈导致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变迁呈现出一个渐进、滞后、冲突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只有分析不同路径的成本收益,才能寻找到制度变迁净成本最低的改革方案。文章总结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方向,对于今后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制度变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边际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也处于变革中。教育改革的本质是教育体制改革,而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学校组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反映了高等学校与社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有着密切关系。转型期的高等教育改革既要服从市场规律,又要服从官方意志和公共利益。政府控制、市场动力、公共需要这三方的博弈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转型期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呈现一个探索、渐进、滞后、冲突以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总结梳理高等教育在转型期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前景,对于今后正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十分必要。 一、制度变迁次序选择:宪政框架内的阶段式演进 同中国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一样,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也受到了转型期两种体制的摩擦和政治、经济环境变动的影响。由于教育具有较强的外在性,其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多元性,除经济目标外还有其他外溢目标,如社会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等,因而教育体制改革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改革,它必须在中国的宪政框架内进行。正如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的: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都是

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新理念:高等教育终生化.

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新理念:高等教育终生化 摘要:德国学者戴夫关于终生教育代写论文的20条原则已成为终生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而终生教育的奠基人朗格朗则为高等教育终身化提供了九项主要依据。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终生化的主要启示是:推进教育民主化,树立民主的师生观、新的课程观、为学生终生服务的质量观,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等教育;应对策略 高等教育终生化就是指在实施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有终生教育的思想,以终生教育的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为全民终生教育理想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高等教育是构成终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实施全民终生教育及培训的最重要基地之一。终生教育在各国有不同的称呼,在英语中称为lifelong education(终生教育),在法语中称为education permanente(继续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议上曾使用lifelong int egrated education(终生一体化教育)这种表达法,在日本称做“生涯教育”。 终生教育这个词首先是在《1919年的成绩》这个英国召开的会议总结中出现的,随后人们对成人教育中的终生教育这个词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直到1949年在丹麦召开的国家成人教育会议上,才明确了终生教育的一些问题。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会议,确认终生教育不是学校公共教育结束后所进行的补充教育,而是不间断的连续的教育过程,是一切教育领域之一体化[1]。终生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最早形成于20世纪6 0年代。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终生教育导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终生教育理念形成。从此以后,终生教育开始逐步成为世界主流的教育理念,对世界教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此,查尔斯.赫梅尔在《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中指出:“终生教育是正在使整个世界教育制度革命化的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理念。’”关于这种新理念在人类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赫尔梅认为:“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的终生教育理念的发展,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2] 终生教育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目前国际上对“终生教育”比较一致的理解是:在范围上,它是社会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培训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各种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在内容上,它既包括基础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教育。从《学会生存》[3]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终生教育的三方面的含义:1. 终生教育指的

建国大业观影心得体会2020

建国大业观影心得体会2020 影片《建国大业》从抗战胜利首次国共和谈开始,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国大业的的观影心得体会范文2020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在举国欢庆建国_周年之际,一部浩瀚雄伟的《建国大业》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学校的组织下,教师同仁共同观赏了这部历史巨作。 《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10月前的中国历史:从蒋介石背信弃义当选总统,到国民党的节节败退,最终到共产党顺利执政;道出了人心向背定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古真理。历史战争片从来不缺,但从票房超过4亿的数字来看,剔出掉某些部门或者主观刻意或者客观被逼无奈的水分,还是比较成功的。向来歌功颂德的文字多了去了,我也不锦上添花,就从另外的角度写写我的感受。 毫无疑问,《建国大业》的演员阵容是十分豪华的,该片汇集了众多国内外演艺明星。基本上你能想的到的明星,齐齐上阵了。这当然是件好是,看的时候也比较有激情,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时候,我个人比较偏好孙红雷、张国立,金字招牌啊。 明星出了比较养眼之外,就是表现力充份,人物的刻画嘛,先不管符合不符合原人物形象,起码形象是鲜明的,唐国强是越演越像毛主席了,

以前看看还有些生搬硬套,现在简直是浑然一体了,感慨之余不禁暗忖这位老兄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要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以这位炉火纯青的表演,平时没少下功夫,时间长了不会搞成人格分裂吧,呵呵,玩笑。 以前的历史片,画面都是严肃的,厚重的,基本上你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对演员来说,你长了张正义的脸就注定了你只能演共产党,而且都只能表现美德,个性完美的不似真人,长的稍微歪瓜裂嘴有点个性就逃不掉敌对势力、汉奸的帽子,长此以往,观众也审美疲劳了。现在呢,观众有需求导演就有改变,帅气的张涵予也是可以演特务的,潜伏里面身为国民党总跟共产党卧底的孙红雷对着干的李崖也有着“为这我们的下一代可以生活的更好”这样伟大目标的。 人无完人,并不是代表正义的共产党身上就没有一点缺点的,以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太单一,现在已经向着丰满的形象迈进了,这就是进步呀,至少毛主席,周,朱老总这样的伟人,喝多了,也吐……这才是人嘛,顿时感觉领导人高高在上的形象亲切多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和平生活是无数先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没有他们的前赴后继的抗争,也没有现在的平静生活,看完后,我的最大感受是需要感恩,对一切,阳光、空气、赐予生命的父母、以及用生命换来和平的先辈……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祖国的未来还要靠新一代的努力,

对当前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2140820.html, 对当前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徐显辉 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教学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分不开。这主要包括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以及教研机构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初步建立,从内在改变了以往没有专门机构提供宏观调控的现状;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教学人才,提高了素质人才的发展空间;引进国外优秀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课间活动,不断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此外,音乐教育科研建设、音乐的教材、教学器材设备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创新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难发现,各地的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音乐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先行学科之一,各种新理念、新教材层出不穷,让一些音乐教师颇有应接不暇之感。笔者结合近年来音乐教学实践,谈一些新思考。 一、我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突出问题 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艺术课程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不但艺术教育课程需要改革,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更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基于我国艺术教育现状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的音乐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艺术教育工作。近年来,我国各艺术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艺术师范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结合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能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就会感觉到所学知识无法运用到基层音乐教学中。这也说明了培养出有全面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学生自主学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原因则与学校艺术教学课程设置与制定的培养目标分不开。此外,音乐教育教学事业很多方面只是停留在外在形式上,音乐教育在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方面都达不到全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音乐教育的专业化要求,与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严重违背 我国音乐教育教学存在的又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方面,大都倾向于专业化,而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要求。因此,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方面,教师注重专业机构所传输的专业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目的和要求的专业化,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基本要求;教材选定以及编排方面注重逻辑上的规定,与音乐教育教学本身的创造性相悖,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传输,忽视了教育教学过程的演变;注重教师的专业主导灌输,忽视学生的个性接受;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论文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转变不仅圆了千万个家庭的“大学梦”,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 作为高等教育来说,随着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水平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分工必然越来越细,分层越来越明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都以追求和发展自身的特色为荣。特别是在美国,有名闻全球的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或是一些名声稍逊的州立大学。由于它们各自明确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分层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特色。各高校对自身特色的不懈追求,恰恰体现了全美高等教育的特色,那就是趋异性越来越强。反过来,这种分层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名高等教育学家克尔十分中肯地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可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层将越来越细,不同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特点定位于某个层次并尽显自身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格局,这也许是美国高等教育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仿照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进入90年代后,我国则以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蓝

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习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大趋势。学习是深入领会其内涵和实质,并结合我们的具体国情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前提。然而,我们现在却常常不顾国情、校情去竭力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由于政府主导了高校自身的定位,导致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出现了多者越多、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相应地,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也出现严重倾斜,各高校只有“力争上游”,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 高校应与社会发展相衔接,否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数量的增长无助于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当从改革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入手。比如说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具有自觉主体意识的、高素质“适应型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选学规定课程的基础上,获得规定的学分,进入更高层的学习阶段,对修满学分的优秀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利于快出人才,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自由选择课程,拓展其自由发展空间,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压缩必修课。同时可实行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理工结合、专业交叉,打破专业壁垒,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社会与自然结合较密切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应把考核知识和考核能力结合起来,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有意识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和科研的能力、独立工作和社会

教育的新理念有哪些

教育的新理念有哪些? 教育新理念的内容较多,主要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自主讨论、自主研究、合作学习等新的模式下教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自有教不好的老师,取消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式,具体的几个方面如下: 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7、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9、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10、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2、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13、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14、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15、“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教育教学类 18、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向他们负责。 19、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育的希望。 20、和学生共同成长,是新世纪赋予教育和教育者的新的要求。 21、“蹲下”一词是多么贴切的词语,只有“蹲下”才能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才能看到孩子看到的一切,才能从孩子的位置出发去理解世界。 22、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中“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使新课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23、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 24、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会让它繁星点点;给学生一片绿地,他们会让它春色满园。 25、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新教师培训之教育理念一

新教师培训之教师教育理念一 查国内极具权威性的由董纯才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年版),李冀主编的《教育管理辞典》(1989年版),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990年版),英文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93年版),均不见“教育理念”之辞条。尽管我们还处在对“教育理念”尚无明晰定义的阶段,但这并未妨碍人们对“教育理念”一辞的频繁使用,由此说明“教育理念”已被教育界内外广泛认同。考察那些公开使用“教育理念”概念甚至连论题都冠以“教育理念”的文论(这类著作、论文不是少数),我们有这样的发现:多数作者在“教育理念”的使用中,回避了对这个概念本身作必要的说明和界定。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有相当多的作者视“教育理念”如同“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一样,当作成熟概念使用,自然不必解释;其二,“教育理念”确实是个与不少教育基本概念含义相近、性质相似但又不完全相近和相似的复杂概念,其内涵边界的不确定性,导致其似乎是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因此,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然而正是我们缺乏对“教育理念”基本内涵的讨论并且没有准确地理解其涵义,故也就很难避免“教育理念”的泛用甚而滥用。如有些著述把一些反映或揭示教育或教学活动特征、教育主客体属性特征的概念也视为教育理念之种种,有些人甚至把教育发展出现的一些趋势特征,如国际化、法制化、产业化、大众化等等也都纳入教育理念范畴,仿佛教育理念是个无所不装的百宝箱。澄清对“教育理念”的模糊认识,只有老老实实讨论这个概念。 (一)教育理念之一般介绍 先介绍几种笔者从有限资料获取的“教育理念”界说。王冀生教授在《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一文分析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教育规律的联系和区别中,给教育理念下了这样的定义:“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他又补充说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当然,“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注:王冀生:《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可见,王冀生教授是把教育理念与教育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联系起来加以把握的。李萍教授等人在《教育的迷茫在哪里——教育理念的反省》一文中认为:“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注:李萍、钟明华:《教育的迷茫在哪里——教育理念的反省》,《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5期。)所谓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实践活动的根本特征,因此,李萍教授是从教育的本体论、认识论角度提出教育理念的,也即从教育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认识教育理念的。陈桂生教授关于教育理念的理解十分别致,(注:参见陈桂生著:《“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第4—12页。)他在《“教育学视界”辨析》一书中指出,在教育学陈述中出现了教育诸概念“泛化”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教育“理念”与教育“概念”的混淆,尤其是以教育理念代替了教育“概念”的混淆,他特别举了“课程”与“教学”概念的例子加以说明。在他看来,教育“概念”是按逻辑规则下的定义,是科学概念,作为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内涵只能是根据它所指称的对象的“实然状态”的规定,即对既成事实的概括,而教育理念则是关于“教育的应然状

2021年观《建国大业》有感心得体会

观《建国大业》有感心得体会 观《建国大业》有感心得体会一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五台子办事处鸿大社区与西市消防大队官兵欢聚一堂,共叙军民鱼水之情。7月28日晚上社区党委为消防官兵送来了一场露天电影《建国大业》参加活动的有民政局___、五台子办事处 ___、社区居民代表、消防官兵共120多人,《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 ___战争结束到 ___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 ___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本片较之以往的主旋律电影有新的突破,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被挖掘、表现,其中就有 ___与 ___父子之间关系的深入描写。该片以上世纪40年代 ___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 ___ ___合作和 ___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 ___,反映了中国 ___和中国各 ___党派在 ___ ___ ___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 ___合作和 ___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全景描写 ___领袖和众多政坛名人的群像。整个剧本结构集中在 ___与宋庆龄、李济深、张澜这三位后来当选为国家副 ___的非 ___人士的关系上,情节起伏,情感浓重,生动地再现了中国 ___人与 ___派在漫长的 ___岁月里结下的深厚情谊。

这场电影表达了社区党委对消防官兵的一点情意,也丰富了消防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 7月29日下午,西市消防队队长姜鹏、鸿大社区书记吴艳梅等一起来到烈属周素云家中,周素云老伴是在锦州战役中壮烈牺牲,老人现已93高龄,与 ___一起生活,消防官兵为她送去了米、油、鸡蛋等生活用品,老人非常高兴,感谢党和 ___对她的关心。 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发扬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民关系,在军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 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 ___是:我们现在幸福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他是我们老一辈 ___家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爱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这部电影讲述了1946年到 ___如何成立这段历史,这期间许许多多 ___先烈 ___的诞生和成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影片中最令人感动的是:淮海战役结束, ___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在庆祝晚餐上一杯又一杯地喝着酒,一直喝醉为止,他静静地躺在一旁,脸上挂着胜利喜悦的笑容。而 ___、 ___、 ___、任弼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改革问题探讨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改革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模式经过不断改革, 成效显著, 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但仍未摆脱以成本为导向的财政拨付模式。文章分析了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其改革过程中衍生出的问题, 参考了国外较为成熟完善的绩效拨款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财政; 绩效拨款;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历史发展 (一) 基数加发展阶段 教育财政经费基数是高校前一年度到账的拨款数, 在基数加发展的模式中, 下一年的拨款数额是根据前一年的拨款基数, 同时适当考虑和估测下一年学校发展所需, 据此增加一定数额的经费。这个拨款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所定数额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缺乏真正科学的测算, 同时公开透明程度也不足, 容易出现人为因素干扰。在实际使用中经费限定的使用范围太死板, 缺乏灵活性, 不利于经费的高效率利用。

(二) 定额加专项补助阶段 “定额”指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生均教育经费的标准。生均经费是根据高校在校生人数为基数核定的, 即每个学生给予固定的培养费用。这部分经费是高等教育事业经费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专项补助”是指拨付给高校的额外经费。其主要以各个高校上报的项目为依据, 拨付专项经费。其主要根据在校人数和学校各种基础支出为标准来确定和拨付经费。但这个模式经常会导致高校的盲目扩张, 通过扩张招来更多学生以期获得更多定额经费。 (三) 基本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基本预算”是指支撑学校日常运转的所需经费, 而“项目预算”是支撑学校自身项目开展和事业发展的经费。这个教育财政经费拨付模式具有集中拨付、收支分开的特点。同时还对经费的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也因而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 投入型拨款模式效率低下

当今的教育新理念有哪些

当今的教育新理念有哪些? 什么是“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在落实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缺乏对理论内涵的学习和把握,是影响和制约广大教师理论和业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新课程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与它先进的教育理念直接关联,所以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掌握,是我们亟待要解决的方面。其实现代教育理念涵盖面很大,能将其汇总罗列清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为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只能将专家们提到的或在有关材料上出现的以及我们的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观 点整理出来,意在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教育观 1、基础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必须面向未来,突出创新,必须全面适度,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2、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 3、教育的追求: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负责。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6、教育就是服务,教学就是交往,课程就是生活,合作就是发展,

学习就是生存。 7、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新、否定等级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导思想;人性化、信息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特征。 二、教师观 8、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才是一个成熟的高素质教师。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9、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10、不称职的教师授人以鱼,而优秀的教师授人以渔。 11、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12、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 13、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 14、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 三、教学观 15、如果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学就是为了‘会学’”。 16、树立问题意识。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

教育理念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教育理念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目录 正文第一篇:乡村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让新课标教育理念燎原 乡村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让新课标教育理念燎原 xx年xx月xx日,我肩负着全乡教师的重托,踏上前往xx的列车。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奔驰,一路颠簸。窗外或许美景如画,可我却无暇顾及。我不知道这次xx之行能学到些什么?这次该不会又是一次劳民伤财的培训吧!带着一脸的迷茫,暮色中汽车驶进了xx市区。我们得到了xxxx基金会老师和志愿者的热情接待。晚饭过后,前期培训的几个老同学和老乡来找我们聊天、闲谈中,我了解到这次培训非同一般,来上课的都是我省教育界知名的专家、教授,因为劳累一天,很快,我便带着疑惑进入梦乡。等待着漫长的xx天到来。 xx天的学习很快地过去了,时间走得也真快啊。我多么想再听一听xx老师的,再听一听王光华老师那风趣,而让人无法去瞌睡的课堂语言。短暂的xx天里,改变了我,我尚不知道它能改变我多少。却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认识了自我,

把握了方向。我是任小学三年级数学和语文这两门主科教学的,同时兼任音乐课教学。由于乡村条件差,课程多,负担重。音乐课常常被忽略。甚至于顾不上而不了了之。一周下来有时也就只上一节音乐课。说出来怕你们笑话,音乐课我是这样上的:铃声响了,拿上教材就上,教一支歌吧。我叽里呱啦地唱,学生也跟着唱。反反复复地教学生一遍一遍地鹦鹉学舌般地唱,熟了也下课了。这就是我xx天以前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想,不光是我,农村学校的老师大多数也和我一样,一节课下来感受一个字:“累”。而在这几天里听了市南小学刘意老师和听了xx老师的理论教学。他们上的多轻松啊!学生还都掌握了知识。原因在哪呢?这个问题深深印入我脑海,同时也明确了这次xx之行之难得机会。而如今我已初步把握了新课标教育理念和方法。甚至于有时也曾默默地想着:“回去以后,这一课,这一部分我要这么上,设计运用这些方法……”。 xx天xx之行,我还学会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在此之前,我是不会制作课件的。这也不怪我,因为我们学校没有电脑。更谈不上投影仪器。村级小学规模小,没有钱买电脑。我很高兴学会了课件制作。同时,也是一种遗憾。我想,如何我们学校拥有一台电脑,那该多好啊! 总之,xx天的xx之行,我亲身感受了新课标的课堂教学

建国大业观后感2000字

《建国大业》观后感 ——总结历史,备战未来《建国大业》是一部呈现中国历史电影,是献给祖国成立60周年的作品。它从新中国成立的前前后后相继铺展开来。电影中毛泽东与几位国家副主席的非中共人士的关系波澜起伏,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岁月里深厚友谊。抗战胜利后,毛主席应国民党蒋介石之邀飞往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举行和平谈判。最终双方在重庆签订《双十协定》,达成了避免内战、在政治协商的基础上组建多党派联合政府的共识。但是,蒋介石一心独裁,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了国共内战。对此,中国共产党也放弃了和谈,制定了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的战略,开始走武装反击的道路。许多爱国人士都赞同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蒋介石独裁行为。在国共内战的同时,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张澜、李济深等人也开始筹谋如何建立一个民主的新中国。 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中,革命先辈们为心中的信仰——中国共产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心中的梦想——实现共产主义奉献出了自己的热血。人民的强烈愿望深深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从影片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为新中国建设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与发展过程中主导地位的重要性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性。 《建国大业》虽呈现的是历史,可我们却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总结历史,备战未来。在当今时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可现代化的中国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局势正在变化和调整,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外交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中国外交又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 2018年中国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中美贸易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发起“301调查”。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对他国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单边制裁,包括撤销贸易优惠、征收报复性关税等。这一调查由美国自身发起、调查、裁决、执行,具有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宣布美国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这种措施只会无视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事实、无视世贸组织规则、无视广大业界的呼声,一意孤行,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迅猛发展的中国同样也面临着众多机遇: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正在逐步拓展新型国际关系也渐渐形成;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成为全球性公共产品,使发展的带来的利益惠及更多人;推进区域合作构建良好周边安全环境;积极推进在全球治理领域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加大服务国内发展和保护海外利益的力度。 总结历史,备战未来。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 年五四运动,这个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阶段。列强入侵,使得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把中国拉向了无底深渊。不过,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虽然饱受欺凌,中国人民为了抵御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其中,既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这样激烈的农民起义和反洋教斗争,也有洋务运动这样的“自强”运动,还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然而,由于没有正确的思想理论作指导,这些运动和斗争或者成效甚微,或者完全失败。毛泽东通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改变了中国革命运动缺乏正确理论作指导、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的面貌,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此进入了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