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人教版历史与社会考点全集

中考人教版历史与社会考点全集

中考人教版历史与社会考点全集
中考人教版历史与社会考点全集

知识归类

一、“核心”类

1.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2.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3.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4.“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科技创新精神。

5.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

6.启蒙运动的核心:自由、平等、民主等理性主义思想

二、“中心”类

l.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经济建设。

2.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三、“根本”类

l.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2.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3.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4.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的法律是:宪法。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6.抗日战争胜利根本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实行全民族抗战)。

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四、“基本”类

1.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

3.我国基本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4.我国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

5.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6.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

7.当今国际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文化多元化。

8.WTO的基本职能: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

9.地图最基本的“语言”: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0.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1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1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佳方式)

五、“基础”类

l.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的活字印

刷术。

2.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

3.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宪法。

4.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

8.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六、“原则”类

发展区域经济中要遵循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七、“实质(本质)”类

l.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都是:发展问题。

2.宪法的本质特征:国家的根本大法。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核心):人民当家作主。

4.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过剩”的危机

(生产相对过剩)。

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

6.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八、“性质”类

l.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是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

产阶级革命。

3.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

是邪恶和正义的战争。

6.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7.中国同盟会的性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8.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10.五四运动的性质: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11.抗日战争的性质: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斗

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2.人民代表大会(人大)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全国人大)的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3.(1842-1901年)我国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过渡(《南京条约》至《辛丑条约》)。

14.1901-1949年我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1956至今我国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九、“标志”类

1.清朝瓦解的标志(结束我国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标志):

辛亥革命胜利或武昌起义的胜利。清朝灭亡或结束的标志为1912年宣统

帝下诏退位。

2.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戊戌变法。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

成。

4.中国进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的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召开。

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76年,粉碎以江青为首的

“四人帮”。

十、“开端、序幕”类

1.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4.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开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

狱。

5.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是:来克星顿枪声(波士顿倾茶事件是

导火线)。

6.拉开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序幕: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

上书”。

7.新文化运动的开端: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8.拉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是:五四运动。

9.拉开冷战序幕的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十一、“特点(特征)”类

l.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平衡,以黑河—腾冲为界,东

密西疏。

2.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

3.中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中国的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

级阶梯分布。

5.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间断;中国历史上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6.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7.我国西部地形特点: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部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

8.我国北方气候特点:1月平均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9.我国北方河流水文特点: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

10.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特点: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14.我国南方气候特点:1月平均气温高于0℃,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

15.我国南方河流水文特点:河流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

16.我国南方农业生产特点: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17.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18.中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19.中国资源的特点:①自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分布不平衡;③质量不高;④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

20.中国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21.长江水文特点:中国第一长河,干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四季通航,是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22.黄河水文特点: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十二、“分界线(点)”类

l.我国著名的人口分布界线:黑河—腾冲一线。

2.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5.长江上、中游分界处:湖北宜昌。长江中、下游分界处:江西湖口。

6.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内蒙古河口。黄河中、游分界处:河南孟津。

7.大洲和大洋分界线:略

十三、“途径”类

1.人民代表的选举途径(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2.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渠道或途径:①向人大代表反映;②向有

关部门反映或举报:③向新闻媒体反映。方式:可采用打电话、写信、

发电子邮件、走访等方式。

3.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的综合素质和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途径:大力发

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途径: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这一点是

关键)。

十四、“前提”类

1.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2.“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

3.发展两岸关系(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十五、“目的”类略

十六、“关键”类

1.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者的关键因素:人口。

2.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者协调发展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

3.“开源”与“节流”的关键:科技。

4.依法治国的关键:执法必严。

十七、“地位”类

1.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大的地位: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2.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3.人身自由权的地位: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十八、“最(第一、首先、首要)”类

l.地图上最常用的定向方法:一般定向法。

2.地图上最准确的定向方法:经纬网定向法。

3.世界上最大(小)的大洋:太平洋(北冰洋)。

4.世界上最大(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

5.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7.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8.我省少数民族最集中分布的省(多民族省份):云南省。

9.我国面积最大、最小的地形分别是:山地和丘陵。

10.世界上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

1l.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12.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位于第一阶梯):柴达木盆地。

13.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4.治国最具权威的标准是:法律。

15.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黄金水道):长江。

16.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黄河。

17.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18.中共二大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19.我国最早创立丞相制度、废除丞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秦朝和

明朝。

20.明朝皇权高度强化最突出的标志是:厂卫特务制度的建立。

21.最早让负责保护皇室的锦衣卫兼做秘密警察的皇帝是:朱元璋。

22.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英国。

23.最早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国家:美国。

24.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25.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地点在上海)。

26.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同文馆(洋务派创办)。

27.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

衙门)。

34.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28.秦朝首创制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丞相制度、郡县制度、

皇帝制度。

30.最早(首先)改革的地区:农村。

31.最早推行开放的地区:沿海地区。

32.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

33.当今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组织:欧盟。

34.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35.在制定国际关系规则方面最具权威性、广泛性的组织是:联合

国。

36.目前世界市场上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性的规则是WTO制定的。

37.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38.发展区域经济首先应该干什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

素、优势产品。

39.最基本的国情(现阶段):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

40.最早致力于探寻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41.最早到达美洲的(发现美洲新大陆)是:哥伦布(主要在北半

球航行)。

42.新航路开辟中最早到达太平洋的船队是:麦哲伦船队。

易混易错知识点

1.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靠地图“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2.站在南(北)极点,前后左右都是北(南)方。

3.我国接壤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图例和注记两者虽合一个要素,也有区别图例:包括各种符号及文字说明。注记: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5.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而不是领土面积。

6.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新时期。

7.近代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洋务派创立的北京同文馆;近代中国第一所高等学府是维新派创办的京师大学堂。

8.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都是发展问题。不能只写发展两字。

9.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口密度却不是最高的。

10.地形、地形区(地形单元)的区别。

地形:指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地形区(地形单元):指具体名称,如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等。

三峡位于重庆和湖北交界,三峡水利工程坝址位于湖北境内,长江上游。太行山以东是河北省。

11.我国南北方的划分: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注意不是将整个中国划分为北方和南方。

12.世界上大洲是七个,大陆是六块。其中欧洲与亚洲连在一起,同在欧亚大陆。

13.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不是指大西洋,明朝时称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地区为西洋。

14.欧洲四位航海家中,向西航行的是:哥伦布.麦哲伦。

15.中国人发明指南仪器(司南)是在战国时期;制成指南针是在北宋时期。

16.注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内战的区别:考点中提到的英国内战属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个环节。1640年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是内战开始的标志。

17.注意波士顿倾茶事件和来克星顿枪声的区别: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美

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8.关于美国历史上容易忽视、混淆的几个时间:

①美国诞生: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②打败英军:1781

年;③美国正式独立:1783年;④确立共和政体:1787年,美国制订《宪

法》。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秦朝(或秦),注意不要写

成秦国。

20.《南京条约》中的割地为香港岛,不是香港。

21.辛亥革命推翻的不是封建制度(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性质),而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2.注意“抗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两个名称的区别:两个

名称所描述的历史事件都是指发生在1937-1945年长达8年的中日战争。

但“抗日战争”属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范畴,是站在中国立场上讲的,

是正义的:“全面侵华战争”属于法西斯侵略战争,是站在日本立场上

讲的,是非正义的。答题时要注意这两个名称的区别。

23.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正式开始的标志:1937年“七七”事变后,

蒋介石发表《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最终形成。

24.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注意不能只写“西安事

变”)

正式形成的标志——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国共合

作宣言》,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25.注意“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区别:

“改革开放”包含改革和开放两类事件(1979年从农村开始,领域

是经济体制,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只指开放

一类事件(1980年从沿海地区开始,措施是设立经济特区)。

26.我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个共和国是

中华民国。

27.世界各国共同制定世界规则的地方:联合国。世界各国共同制

定世界贸易规则的地方:WTO。

28.联合国诞生的标志: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

29.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的热战。

30.西汉汉宣帝时(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

的西域事物。曹操为东汉末年人。

31.澳大利亚是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英国是一个岛国。

32.金砖五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历史原因主要是遭受殖民者的

殖民侵略,俄罗斯除外),目前发展速度快,成为推动多极化世界中重要

的力量。注意巴西濒临大西洋。

33.规则的作用: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

效率。

34.易错字

人名:邓稼先、穆罕默德、慈禧.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卢

梭、天赋人权、孟德斯鸠、达·迦马麦哲伦、史蒂芬孙、蒸汽机车、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屋大维、尧舜禹、禅让、嬴政、隋炀帝、

莱特兄弟、汉谟拉比、忽必烈、罗伯斯庇尔、北洋军阀、刹帝利、吠舍、

首陀罗。

地名:安徽简称-皖、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渤海、琼州海峡、

涿郡、黄埔军校、卢沟桥、上海简称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厦

门、赣、黔、浙江、缅甸、鄂。

事件:戊戌变法、君主立宪、驱除鞑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陶

片放逐法、来克星顿枪声、东欧剧变、虎门销烟、禅让制、对峙格局、

纺织、冶铁、迈锡尼文明、楔形文字、司母戊大方鼎、总理衙门、郡县

制、曲辕犁、权利法案、天方夜谭、耒耜、可持续发展、东方红1号、

老挝、小篆、生死攸关、国徽、《蒙娜丽莎》、穆斯林、纲领、遵义会议。

行为:禁锢、贩卖、扼杀、北伐、军阀、围剿、遏制。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xx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以课本为依托,紧扣知识要点和历史课程标准,夯实基础,强化主干。 2.掌握并熟悉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历史认识。 3.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构建整体的历史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 八年级下册五、六、七单元,九年级一、五单元。 三:复习思路与具体安排: 根据时间,按照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2月16日——4月调考)此阶段是学生全面了解书本知识点的时期,所以非常重要,这一时期关键要做的就是依据教材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梳理基础知识,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复习过程力争做到系统和全面。同时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的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熟悉程度,提高答题速度。针对我校学生实际,采取的主要复习方式为“练、评、讲”。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全球性的震荡1课时第二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1课时民族复兴的新道路1课时万众一心的抗日战 争1课时第三周新中国的诞生1课时《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1课时第四周《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战后世界新格局1课时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课时第五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课时第六周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第七周生活在国际社会1课时综合测试1课时第八周四月调

考模拟训练3课时第二阶段:专题复习(4月调考——5月20日左右)通过前一阶段的复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基础知识,但知识体系还不够完整,不够清晰,所以这一阶段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成专题,进行系统性的专题复习了。 例如:可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三个专题:列强侵华史(1840-1945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1840-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史(1949-至今)。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五个专题: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50-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0世纪20-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两次工业革命前后经济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国际关系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世界格局新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 探索)世界科技发展史(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阶段:仿真演练(5月21日——中考)这一时期,考点基本清晰,但仍需探索命题趋势,了解试卷结构,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技巧,调整心理心态。所以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四套试卷(元月调考卷、样题、四月调考卷、五月卷),注意题型、题量、难度,并掌握命题者的思路。然后将四套试卷裁剪,拼接,变形,反复多次给学生训练,掌握答案,人人过关。 最后临考前,指导学生考场发挥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做到学有所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一、亚非大河文明 1. 古代埃及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的北部,在埃及东北部的茫茫沙漠中 河流:尼罗河 发展历程: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的沿岸形成最初的几个小国。 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公元前3000年,形成象形文字。 公元前15世纪,埃及的国力强盛,对外征战,开疆扩土。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 公元7世纪,这片土地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埃及人逐渐与阿拉伯人融合。文明:(1).埃及的统治者被称为法老 (2).法老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建筑——金字塔。 (3).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每个4 个月,每月30天,岁末再加上5天的宗教节日,一年就为365天。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太阳历 (5).古代埃及的医学发达,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2. 古代西亚国家: 地理位置:亚洲西部,诞生于幼发拉底河河底格里斯河畔。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所以有“新 月沃地”之称。 发展历程: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很多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文明:(1).汉莫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莫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发明了楔形文字。 3. 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 古代印度:(摩亨佐·达罗) 地理位置:在南亚次的大陆上,周围有两条重要的河流——印度河和恒河。 发展历程: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称为释迦摩尼) 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宣扬佛教,佛教一时兴起,向外传播。 历史文明:(1).出现了“种姓制度”,分别从高到低被分为:婆罗门(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 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吠舍(广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人)。 (2).出现了佛教。 (3).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他们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 二、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 早期国家与社会 发展历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15课 【想一想】“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推恩令”巧妙在汉武帝不费一兵,不费寸土,就削弱了诸侯封国的势力,使之无力与中央对抗,而且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此不仅没有反对,还对皇帝感恩戴德。

【材料阅读】表明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第16课 【材料阅读】(1)同意第一种看法。因为长城的修筑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守,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闭关锁国的作用;同时长城把游牧区和农耕区隔开,阻碍了游牧民族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2)同意第二种看法。因为在西域中列置亭障,称为西汉在西域的政治军事据点,称为中原先进经济文化在西域的传播站;对匈奴的进攻起了屏护作用,保证了汉朝同西域的交通畅通,所以说具有关键意义。 【自我测评】 (1)沟通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 活。(2)促进了汉朝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3)奠定了我国对西域管辖和开发的基础 第17课 【议一议】

(1)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2)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3)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第18课 【说一说】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宏大场面和威武雄姿,生动地表现了秦始皇的煊赫军势,展现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材料阅读】 《史记》由五部分组成: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表10篇----编排时间和事件;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 第20课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2019年中考考点学习资料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2019年中 考考点

《历史与社会》 第一篇生活的时空 专题一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 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a) 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列举自然 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b) 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的分布情况,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 影响的实例(b) 专题二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 4.描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a) 5.概述中国地形、气候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基本特征(b) 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等方面的特点(b) 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b) 专题三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 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c) 9.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c) 10.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 事件(b) 11.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c) 12.根据调查的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b) 第二篇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专题一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13.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 它们对后世的影响(a) 14.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a) 专题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 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a) 16.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评价他们 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c)

《历史与社会》中考知识点梳理.

《历史与社会》第二篇我们传承的的文明 一、知识梳理 ㈠冲破思想的牢笼 1.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什么时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冲击什么宗教(或思想)?提倡什么精神? 2.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谁?他是哪国人?代表作是什么? 3.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至少写出两部) 4.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如何?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意义)? 5.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是谁?提出的什么学说(主张)? 6.列举近代科学诞生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7.启蒙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 8.启蒙运动的旗手是谁?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什么文件与他的观点相一致? 9.启蒙运动批判什么,宣扬什么?它对什么战争和什么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10.德国宗教改革的时间、代表人物及主张? ㈡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及作用 1.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朝代?受谁派遣?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3.中非航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 4.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5.在海上探险方面欧洲哪两个国家走在了最前面? 6.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后,西方殖民者犯下了哪些罪行? 7.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它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㈢概述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过程、性质和意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标志)是什么?导火线又是什么?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 5.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的著名文件分别是什么? 6.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被处死的国王分别是谁?

2017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直接打印印刷版本)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以德国为核心;三国协约由俄国、法国、英国组成,以英国为核心。 三、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一战后)

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与中华名的创建) 三、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1)政治上: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北京;改组内阁,委任亲信;削弱革命派力量;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2)军事上:镇压革命党人,加强北洋军队力量。 (3)对外关系上: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2.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底,袁世凯接受为中华帝国,定年号为洪宪。各阶层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了声 势浩大的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郁郁而死。 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四课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三、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党成立的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第一个陈独秀 1920年上海) 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 二、工农武装割据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①提出者:毛泽东②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 (3)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充分调动了

历史与社会中考总复习资料(全)

地理 我们生活的区域 考点一:地图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 在地图上找出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 地图三要素: 一、方向:1.N北、S南、E东、W西 2.指向标:(箭头指向北) 3.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比例尺: 1、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单位) 3、种类: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4、图幅面积相等的地图

考点二:大洲和大洋 大洲、大陆与岛屿的区别: 大洲: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合称(最大的洲:亚洲) 大陆: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 岛屿: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最大:格陵兰岛)半岛:三面临海,一面与大陆相连(最大:阿拉伯半岛)

一、大洲的划分(人为划定)(大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山脉、河流等属于天然界线: 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为界(最大) 北美洲与亚洲之间以白令海峡为界 欧洲和非洲之间以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为界 运河等属于非天然界线: 非洲与亚洲的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二、海洋包括洋、海、和海峡。其中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地球上海洋面积广大,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正所谓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 太平洋: 面积最大大西洋: 形状象个“S” 印度洋:水温最高北冰洋:面积最小、水温最低 三、海峡: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与大西洋

霍尔木兹海峡:(石油阀门):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英吉利海峡:世界上最繁忙的的海峡之一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与太平洋 麦哲伦海峡:大西洋和太平洋 白令海峡:北冰洋和太平洋 四、世界著名运河: 京杭大运河:世界最长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南、北美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知识点

第一单元 1.一战背景 1)为了争夺霸权,重新划分殖民地 2)军国主义思想盛行,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2.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3.一战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4.一战影响 1)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巨大灾难) 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两败俱伤) 3)45.126.7.12348.201239.孙中山1)18942)190510.1234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条件(导火线):保路运动 11.武昌起义发生的有利条件 1)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部,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2)经济发展:武汉经济发展,不仅能为革命军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也引起了社会思潮等方面的变化 3)革命基础:湖北的革命团体长期在新军中做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4)四川的保路运动:使鄂军西调,武昌、汉口等兵力空虚 5)资产阶级的革命果敢精神,成功地选择了起义的时机和突破口 12.辛亥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3.辛亥革命的意义 因素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2)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14.反袁斗争的原因 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2)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 第二单元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1)在主要资本国家中俄国经济实力最弱 2 2. 1 2 3 3. 1。2 4. 1 2 5. 1 2 6. 7. 1 2 8. 1)19 2 9. 10.经济危机开始的标志: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11.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12.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3.经济危机达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引发政治危机;各国采取不同对策走上不同道路,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14.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经济危机严重打击美国;胡佛政府无力解决危机。 15.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1)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实现经济复兴(直接目的) 2)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目的) 16.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1)经济的慢慢恢复,人们的消费能力日渐增强,预示着美国逐渐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

人教版(新)七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 5.1 走进社会 1、狼孩的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脱离社会,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人与社会有怎样的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这是人类胜过动物的优点。每个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人是社会的成员,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学会吃饭、穿衣、说话以及生活的技能,脱离社会,人就无法进行这些正常的社会活动。因为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人不能脱离社会。 2、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群体? 同龄人群、学生、民族、社会组织、社区群体。 3、我们身边有哪些镜子?当来自周围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1)我们的身边的镜子有: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 (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可以借助社会的镜子,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把别人的评价作为一个了解自我的参照。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断的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群体组织的一员。 4、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什么?家庭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P8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都将在子女的性格形成过程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成长。 正面的:有利于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建康﹑学习的进步。 负面的: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容易形成忧郁﹑自卑﹑孤僻等性格。 5、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是什么?学校对我们有什么影响?P9 (1)学校,不仅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 (2)在学校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生活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习关注社会、明辨是非,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6、我们的第三个家在哪里? 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 7、网络社区高科技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间,人们把它叫做”虚拟社区”。与真实的社区一样虚拟社区同样需健康的生活。 8、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差异莫过于乡村和城市。所以,区域的特征和差异,就成为我们观察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角度。 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 向法(最准确) 3.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在相同图幅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即“大小详,小大略”。 4.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5.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6.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7.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平原地区村落规模大, 一般呈团状分布,山谷村落呈条带状分布。 8.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里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有农村、渔村、林 场和牧村等。 9.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 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这样,城市聚落就出现了。 10.步入一些大城市会看到那里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纵横交错的 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还有看不见的地下管道系统。 11.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等方面的工作。 12.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不仅 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13.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 14.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 况。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山地一般用褐色表示,海洋用蓝色表示,而且颜色越深,表示海洋深度越深。 15.地形剖面图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一地区沿剖面线地带的起伏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1.人类生活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土壤和 光照等构成了自然环境;人口、人种、语言、历史宗教和生产活动的等地球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现象构成了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是认识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两个最基本的着眼点。 2.从太空看,海洋占据地球表面71%的面积,陆地占据29% 3.大陆和其附近岛屿合起来成为大洲,全球按照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4.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按照面积大小依次是太平洋(最大、最深、最多岛 屿)、大西洋(“S”状)、印度洋(热带海洋)和北冰洋(最小、最北、最冷)。(掌握其特征)

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 第一单元评估

活页部分 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评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B.《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C.甲午战争和“五四”运动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 某班拟举办“辛亥革命”主题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搜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不可采用的是() A. 创立中国同盟会 B. 提出三民主义 C. 发动南昌起义 D. 成立中华民国 3.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fè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实现了革命目标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帝制 4. 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其中一组图片内容为:《民报》发刊词、武汉新军使用的火炮、“大总统誓词”。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国共合作,抗日烽火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 5. 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B.英国、法国、俄国 C.英国、奥匈帝国、法国D.德国、俄国、意大利 6. 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知识归类(最新整理)

中考复习—知识归类 班级姓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始终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一、“核心”类 1.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2.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3.第一、二、三、四代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4.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注: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网络 7.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8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 10.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1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 13 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 14.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15.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6.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 二、“根本”类 1.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巩固 4.当今世界发展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5.造成和平问题(世界不太平)的根本原因(根源):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7.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安全 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9.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10.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的法律是:宪法。 11.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12.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宪法 13.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教育事业 1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事业 1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也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16.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7.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 18民生问题(如住房难、看病难等)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1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我国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三“基本”类 1.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 2我国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 3我国专门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醒: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人是由古猿进化而 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2、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在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 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3、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 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4、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5、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巳掌 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6、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巳会人工取火。山顶洞 人的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上一样了。山顶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件器物。巳使用骨针。但山顶洞人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7、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8、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 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品。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10、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 狩猎生活。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11、古代西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描写特洛 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12、炎帝的功绩有: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 器,开辟集市。黄帝的功绩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3、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 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0分。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 1、新中国成立后,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的是………………() A.肃清反革命残余 B.成功实行了土地改革 C.和平解放西藏 D.抗美援朝的胜利 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现象出 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3、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陕西省关中产棉区妇女互助组在摘棉花庆祝公私合营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C.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 4、在土地问题上,新中国成立后,有过三次重大变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改后,农民耕种“自己的地”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民耕种“公家的地”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D.三次变革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 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航天史上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是………………………() A. 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B. 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 D. “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6、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我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有利于……………………() A.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B.扩展资源开发的空间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改变资源的时空分布 7、下列是党和国家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 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设立汕头、福建、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8、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取得的伟大成就包括:……………………() ①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②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③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④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9、2013年4月,日本媒体编造莫须有的新闻,以及领导人物集体参拜靖国神社,中日矛盾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年中考考点

《历史与社会》 第一篇生活的时空 专题一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 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a) 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列举自然 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b) 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的分布情况,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b) 专题二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 4.描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a) 5.概述中国地形、气候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基本特征(b) 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b) 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b) 专题三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 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c) 9.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c) 10.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 事件(b) 11.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c) 12.根据调查的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b) 第二篇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专题一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13.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 它们对后世的影响(a) 14.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a) 专题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 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a) 16.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评价他们 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c) 17.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b) 18.列举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 文明发展的前列(a)

七上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 1、我的家在哪里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A.表示方向的方法:“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 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做“缩尺”。 有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坡度越缓和;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坡度越陡峻. 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计算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的功能。 3、云南省傣族民居以竹木为主材搭建,为了适应当地潮湿的气候。 4、我国首都北京以政治活动为主,上海偏重经济活动,巴黎在文化艺术方面富有特色 5、乡村聚落的人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6、各个区域进行交流的原因是: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各地区为什么要进行交流) 7、区域间交流的形式:经济、文化、信息、技术、人才和物产。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14-17 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常见的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4、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叫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叫山谷。小河发育在山谷

5、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峻,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和。 第二单元复习 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因此我们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P2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4、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非洲则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P25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5、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和南极洲。 6、请掌握世界上的一些海峡名称及它们的位置、沟通的水域。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台湾海峡 7、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马六沟太印)、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的分界线白令海峡(白令沟太北)、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阅读课后世界地图) 8、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之间。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亚洲)。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河是尼罗河(非洲) 9、最大的咸水湖和湖泊是里海(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北美洲)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亚洲) 10、海洋对人类的影响:1.海洋为人类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2.海洋为人类提供了鱼盐之利、能量之源;3.海洋为旅游业开发提供了资源;4.海洋为人类提供了空间资源。

2018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全)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纲要 第一单元:人在社区中生活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一、地图三要素 二、社区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一、乡村聚落:村落,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种植业)、牧村(畜牧业)、林场(林业)和渔村(渔业)。 (1)村落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平原上的村落(密集、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条带状分布)

(2)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坡度往往与降水有关(平顶尖顶);墙壁厚度和窗子大小与气温(有时还会涉及风或风沙)有关;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如傣族竹楼等)。 二、城市聚落: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的功能不是单一的,例如拥有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王府井-商业区,方庄小区-住宅区。 (1)造成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2)主要差异: 地区乡村城市 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小,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大,人文景观 建筑物矮,稀疏高,密集 公共设施类型少,数量不多,不够便利类型多,数量多,便利 人口数量少,密度小,从事农林牧渔数量多,密度大,从事工商业,服务业三、区域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具体某特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贸易)、文化(文艺演出)、信息、技术和人才(支教)等各个方面。(结合例子去记)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一、等高线地形图: ①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③等高线:一个区域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④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⑤特点: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相邻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A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悬崖⑥口诀:山顶(山峰):闭合曲线,外低高,▲符号。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9年纪上册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九年级上册主要事件梳理 中国历史: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振兴中华的意思)此后,各地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革命一词源于邹容的《革命军》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选为总理。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后在《民报》中,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思想”在国民党一大中变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 同盟会边宣传革命的理论与主张,边发动武装起义。 主要的起义有:1911.4黄花岗起义,1911.10.10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1911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20世纪初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阀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这是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尝试,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政府还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共和政体是仿效美、法等国,所有辛亥革命是制度的变革。 1912年2.12,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清灭。 1912.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他将临时政府迁到北京,强迫过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中国开始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为1912——1927共计15年)1927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915年袁世凯称帝。随后爆发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不久死去,中国开始进入军阀混战割据的时期。 由于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 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大钊(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起组织),胡适(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批判旧道德,旧礼制)等人。1916年袁世凯死,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府。新文化运动人士开始学俄,宣传马克思主义。 由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国家主导的一次分赃会议)1919年5.4,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各校学生在得知巴黎外交失败后,纷纷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次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920年陈独秀,李大钊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人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中共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第一次提出翻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创办了黄埔军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北伐战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