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终版呼吸科护理常规7月修订

最终版呼吸科护理常规7月修订

最终版呼吸科护理常规7月修订
最终版呼吸科护理常规7月修订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每天至少通风一次,每次通风30分钟;室内温、湿度适宜。

2.舒适体位,保证充分休息,烦躁者给予床栏保护。

3.指导并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及治疗,及时留取各种标本。

4.指导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5.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

痰、咯血、哮喘、胸痛等症状,做好对症护理。

6.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不易咳出者指导有效咳嗽、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呼吸困难者给予氧疗。

7.咯血患者床旁备好口咽通气道、吸痰器等抢救用物。

8.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积极宣传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指导病人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二、肺炎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 观察肺炎的症状(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全身酸痛)、体征(急性面容、生命体征、 湿罗音等)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2.发热的护理 见常见症状的护理常规。

3.休克性肺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1)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早期休克的依据

①生命体征: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压变小、体温不升或高热、呼吸困难等,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②精神和意识状态:有无精神委靡、表情淡漠、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等。

③皮肤、黏膜:有无发绀、肢端湿冷。

④出入量:有无尿量减少,疑有休克应监测每小时尿量及尿比重。

⑤实验室检查:有无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

(2)休克型肺炎的抢救与配合

①体位:病人取仰卧中凹位,抬高头胸部20°、抬高下肢约30°。注意保暖。 ②氧气吸入:高流量吸氧,维持Pao 2>60mmHg,可选择鼻塞吸氧、面罩吸氧。

③补充血容量:出现末梢循环衰竭时,应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以补充血容量,保证正常组织灌注,

④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多巴胺、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血压调整滴速,以维持收缩压在90~100mmHg 为宜。

4.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胸痛的护理见常见症状的护理常规。

5.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寒战期注意保暖。

6.健康教育

(1)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

(2)鼓励病人戒烟。

(3)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1.病情观察观察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咳嗽、胸闷以及哮鸣音等),了解发作诱因、过敏病史、家族性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用药的护理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治疗哮喘的最常用的方法。吸入方法指导:打开盖子,摇匀药液→深呼气至不能再呼气时→包住喷嘴,深慢吸气同时喷药至吸不动→屏气10秒。如需第二吸时,休息3分钟可重复使用一次。舒利迭准纳器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见说明书。

3.咳嗽、咳痰的护理按症状护理中“咳嗽、咳痰的护理常规”。

4.急性发作期的危重症哮喘的护理

(1)氧疗:常规给予氧流量2~3L/min;严重者氧疗途径及吸氧浓度视其缺氧程度而定。

(2)每天的补液至少2500~3000ml,观察水、电解质和酸碱情况。

(3)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配合医生给病人应用无创呼吸机或气管插管的抢救工作。

5.饮食禁食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等。

6.健康指导

(1)指导自我监测病情,识别哮喘发作的先兆表现和情加重的征象并记录哮喘日记。

(2)避免诱发因素: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居室内禁放鲜花、禁养猫狗等宠物;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劳逸结合。

(3)疾病知识指导:讲解哮喘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控制目的和效果,提高治疗依从性。

(4)检查病人是否能正确使用雾化器及吸入装置并指导。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病情观察观察支气管扩张的症状(痰液的量、颜色、异味和粘稠度,与体味的关系;咯血的量和色;发热、消瘦、贫血)、体征(局限性粗湿罗音、杵状指)和既往史(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的病史)。

2.咳嗽、咳痰的护理控制感染是急性感染时的主要治疗措施,全身用药配合局部雾化吸入可提高抗菌效果,有利于减少支气管分泌物的产生。具体措施见症状护理中“咳嗽、咳痰的护理常规”。

3.体位引流的护理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咳痰能力、影响咳痰的因素、合作能力

(2)餐前1~2h或餐后2h进行

(3)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体位

(4)引流顺序:先上叶,后下叶;若有二个以上炎性部位,应引流痰液较多的部位(5)引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并发症时,立即停止引流,及时处理

(6)根据患者耐受能力,辅以胸部叩击、有效咳嗽,及时有效清除痰液。4.咯血的护理按症状护理中“咯血的护理常规”。

5.营养失调的护理

(1)制定全面的饮食营养计划:为病人提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2)增进食欲:采用病人喜欢的烹调方法。病人进食时,应心情愉快,细嚼慢咽。

(3)监测体重: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判断病人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6.休息与活动大咯血者应绝对卧床。缓解病人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7.健康教育

(1)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戒烟。

(2)生活指导: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忌辛辣、过咸,禁食过热、过硬、油炸食品。应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病情观察评估症状,如咳嗽、咳痰与体位的关系,气短或呼吸困难的程度,喘息和胸闷、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评估体征,如桶状胸呼吸音减弱.

2.呼吸困难的护理见症状护理中“呼吸困难护理常规”重点介绍氧疗和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

(1).氧疗护理: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者,遵医嘱给予氧疗。一般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每天氧疗时间持续15小时以上

(2).呼吸功能锻炼:指导病人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膈肌起搏(体外膈神经电刺激),吸气阻力器等呼吸锻炼,以加强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

1.缩唇呼吸: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呼吸比例为1:2或1:3。缩唇大小程度与呼吸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 处,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

2.膈式或腹式呼吸:病人可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前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限度下降,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用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台,手感到腹部下降。

3.咳嗽,咳痰的护理见症状护理中“咳嗽咳痰的护理常规

4.活动无耐力的护理见“慢性心源性肺心病的护理常规“

5.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辛辣,刺激及汽水啤酒,豆类马铃薯等产气食物,指导病人多饮水。

6.健康教育

(1).避免诱发因素:戒烟,避免受凉,过度劳累,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2).坚持长期家庭氧疗:每天吸氧10-15小时,氧流量1-2L/min

(3).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加强锻炼,可进行床上运动,散步,慢跑,太极拳,体操,有效的呼吸运动等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病情观察评估有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严密观察并发症的表现(失眠、精神错乱、躁狂或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昏迷)、日常活动量和实验室检查。

2.呼吸困难的护理见症状护理中“呼吸困难的护理常规”。

3.活动无耐力的护理

(1)休息与活动: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舒适体位。代偿期以量力而行、循环渐进为原则。对于卧床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协助定时翻身、更换姿势。

(2)减少体力消耗:指导病人采取既有利于气体交换又能节省能量的姿势,如站立时,背靠墙,使膈肌和胸廓松弛,全身放松;坐位时,凳高合适,两足正好平放在地,身体稍向前倾,两手摆在双腿上或趴在小桌上,桌上放软枕,使病人胸椎与腰椎尽可能在一直线上。卧位时抬高床头,并略抬高床尾,使下肢关节轻度屈曲。

4.体液过多的护理

(1)饮食护理:应限制钠水摄入,钠盐<3g/d,水分<1500ml/d。并执行水肿病人的护理常规。

(2)利尿剂的使用原则:缓慢、小量、间歇使用。

(3)强心剂的使用原则:快速起效、小剂量。

5.咳嗽、咳痰的护理见症状护理中“咳嗽、咳痰的护理常规”。

6.健康教育

(1)鼓励病人戒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定期随访,合理使用治疗药物,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

(3)保证足够的热量、营养、维生素和水分,心功能不全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保持口腔清洁。

(4)进行体育、呼吸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改善呼吸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七、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评估呼吸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发绀、神志、咳嗽、痰量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呼吸困难的护理见症状护理中“呼吸困难的护理常规”。

3.咳嗽、咳痰的护理见症状护理中“咳嗽、咳痰的护理常规”。

4.用药护理使用呼吸兴奋剂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提高给氧浓度,如给药过快、过多,可出现呼吸过快、面色潮红、出汗、呕吐、烦躁不安等。5.吸氧的护理应根据基础疾病、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缺氧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给氧方法和吸入氧分数。

(1)Ⅰ型呼吸衰竭和ARDS病人:需吸入较高浓度氧(FiO2>35%),使PaO2迅速提高到60-80mmHg或SaO2>90%

(2)二型呼吸衰竭的病人:一般PaO2<60mmHg时才开始氧疗,应予低浓度(小于等于35%)持续给氧,使PaO2控制在60mmHg或SaO2在90%或略高.

6.肝性脑病的护理

(1)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皮肤黏膜,球结膜,尿量的变化.

(2)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

(3)危重病人去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帮助排痰;备好吸痰器和抢救物品.

(4)病情危重者建立人工气道;按照人工气道护理常规执行.

7.机械通气的护理见呼吸系统检查及治疗护理常规

8.活动与休息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期可适当下床活动.

9.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粗纤维饮食,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不能自食者给予鼻饲.

10.健康教育

(1)劝告患者戒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季节交换和流感季节少外出,少去公共场合.

(2)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3)鼓励患者多做缩唇腹式呼吸

(4)鼓励卧床者适当活动,尽可能下床活动.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八、气胸护理常规

1、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明确患者产生气胸的原因,如有受伤史,进一步明确

受伤的性质。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有无胸闷、胸痛、咳痰、咯血等症状,气管位置有

无偏移,有无颈静脉怒张或皮下气肿,有无肢体活动障碍等。

3、对于开放性的气胸,要立即用无菌或清洁的敷料加压包扎;对于张力性气胸,

协助医生迅速在患侧锁骨中线与第二肋间连接处用粗针头穿刺胸膜腔排气减压。

4、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压缩 <30﹪,无明显症状,予卧床休息,间断氧气吸入。

5、患者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时,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穿刺前准备或手术前准备。

6、协助患者舒适卧位,以半卧位为宜。指导和督促患者深呼吸、使用呼吸训练

器或者吹气球的方法进行肺功能训练,同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7、当肺已基本复张时,夹闭引流管,观察24小时,如病情稳定可拔管。

8、出院指导出院后1个月内避免抬举重物、剧烈的运动、剧烈咳嗽;预防上

呼吸道感染;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立即到医院就诊。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九、胸腔积液护理常规

1、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咳痰和发热等伴随症状。并监测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气分析值的改变。

2、给予舒适的体位,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

3、按病人缺氧情况给予低、中流量的持续吸氧,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鼓励病人说出疼痛的部位、范围以及疼痛的程度,指导病人取患侧卧位或医嘱给予止痛剂。

5、必要时协助医生抽胸液,、治疗原发病,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

6、大量胸腔积液者首次抽液不超过700ml,每周抽液2-3次,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ml,直至胸水完全消失。

7、胸膜炎病人在恢复期,每天督导病人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

8、健康指导

(1)促使治疗方案的有效执行向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及家属解释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即使临床症状消失,不可自行停药,应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2)休息与活动指导病人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3)加强营养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加强营养为胸腔积液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进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病人呼吸、脉搏、血压、血氧的变化。咯血病人的出血量及神志变化。

2、静脉给化疗药过程中,输液是否通畅,确保药液不外渗。

3、给予舒适体位,抬高床头,半坐卧位。

4、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注重食物的色、香、味,进病人食欲。必要时可鼻饲或静脉输入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等高营养液体。注意电解质平衡。

5、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适当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

6、给予吸氧,保持鼻导管通畅。

7、指导病人定时进行深呼吸,配合拍背,鼓励有效咳嗽。痰多不易咳出者,予呼吸道湿化,体位引流,必要时吸痰。

8、症状护理晚期病人发生胸痛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缓解疼痛,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9、药物护理化疗期间的药物护理见肿瘤科护理章节。

10、特殊治疗护理必要时协助医生抽胸水。

11、心理护理。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化疗前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如体温、血常规、心肝肾功能。

2、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优选中心静脉,尤其发泡剂及强刺激药物;经外周静脉输注应做好风险告知,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药物外渗。

3、讲解化疗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在输注化疗药物时,如出现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向护士汇报。

4、正确配置和输注化疗药物,并做好化疗自身防护。输注过程中注意控制速度,加强巡视。

5、化疗药物如不慎外渗,执行化疗药物外渗护理常规。

6、用药护理

(1)观察化疗毒副反应:顺铂应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耳鸣、头晕等,做好水化并检测24小时尿量:紫杉醇类药物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伊立替康应观察有无腹泻,特别注意有无迟发性腹泻。

(2)行肺切除术的患者输液速度应减慢。

7、病情观察及护理

(1)观察患者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的程度及伴随症状;痰液的量和性状;有无发绀、咯血,有无癌肿压迫、远处转移的征象。

(2)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协助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氧气吸入。

(3)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应取半卧位或坐位,必要时吸氧;选择下肢静脉输液,控制滴速;低盐饮食,记录出入量等。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病情观察:

a、有无肺栓塞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烦躁不安、濒死感、咯血、咳嗽等临床表现;

b、有无肺栓塞体征:(1)呼吸系统体征: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和细湿啰音;合并肺不张和胸腔积液时出现相应的体征。(2)循环系统体征:颈静脉充盈或异常博动;心率加快,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3)发热:多为低热,少数病人体温可达38℃以上。有无深静脉血栓表现: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或压痛、皮肤色素沉着和行走后患肢容易疲劳或肿胀加重。

2、遵医嘱用药:抗凝、溶栓、强心、预防新血栓形成,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华

法林的主要不良反应:出血。

3、遵医嘱给氧。

4、休息:包括心理、生理两方面。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指导病人深慢呼

5、充分抗凝的前提下卧床时间为2—3周。

6、心电监护:呼吸状态,意识状态,循环状态。

7、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恐惧。

8、防止血液瘀滞:(1)避免长时间坐位、架腿而坐,鼓励卧床病人进行床上肢

体活动,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需进行被动关节活动,病情允许时需协助早期

下床活动和走路,不能活动的病人将腿抬高致心脏以上水平可促进下肢静脉

血液回流。(2)利用机械作用,如穿加压弹力抗栓袜降低血液凝固度

9、认识DVT(深静脉血栓形成)和PTE(肺血栓栓塞镇)的表现

10、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出现一侧肢体疼痛肿胀,应注意DVT发生的可能;

在存在相关发病因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痰等表现时

应注意PTE的可能性。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十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1、正确连接引流管道,保持胸腔引流管与水封瓶之间的密闭性,连接胸腔引流

管的长管保持在液面下3—4厘米并直立。

2、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和放置引流瓶,引流瓶液面低于胸腔引流穿刺处

60—100厘米;标明管道名称、、穿刺日期时间、胸腔引流管长度及标记、引流瓶液体刻度标记机使用时间。

3、保持引流管通畅,置管后24小时内每小时挤压引流管1次及以上;防止管道

折叠和扭曲,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保持引流管穿刺处辅料清洁干燥,有渗液或渗血后及时更换。

4、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气体排出等清况,及时发现活动性出血、气

胸、乳糜胸等并发症。如有两根或以上胸腔引流管,应分别观察和记录。5、观察长管中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清况,水柱波动的范围是4—6厘米;观察患

者生命体征及有无皮下气肿、引流口有无分泌物或红肿等情况。

6、更换引流瓶、留取引流液标本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

染。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止空气进入。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立即夹闭引流管,更换引流装置;若引流管从胸腔脱落,立即用双手捏住穿刺处皮肤并进行消毒周围皮肤,用油纱布封闭伤口,再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7、拔管指征生命体征平稳;观察无气体逸出,24小时引流液呈血清样,总量

<50毫升、脓液<10毫升;X线显示患侧肺扩张良好;符合以上条件者即可拔管。

8、指导患者进行拔管前呼吸训练:即先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约20秒,能达到要

求后方可拔管。拔管后安排患者合适卧位,以健侧卧位为宜,不宜立即下床活动。24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局部有无渗血渗液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向患者解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目的及如何配合。如无禁忌症的情况

下,给予患者抬高床头30度的卧位。

2.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型号,固定时松紧适宜,以患者舒适和不漏气为宜。

3.观察呼吸参数:VT、R、漏气量、SPO2、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的情况。如患者

呼吸相关参数改善不明显或者加重,则做好有创辅助通气的准备。

4.观察患者腹部胀气的情况,必要的时候给予胃管接负压球减轻腹胀。如患者

呕吐,立即取下无创面罩/鼻罩,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嘱患者吐出呕吐物,或者立即给予吸引,防止误吸。

5.长时间使用时需观察面罩/鼻罩压迫部位的皮肤情况。必要时提前给予干预

措施如减压垫的运用。

6.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加强翻身、拍背、气道湿化、雾化,嘱患者深呼吸,自

主咳嗽,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

护理指导:

1 、教育患者如何配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告诉其可能的不适,鼓励患者说出不适。

2 、鼓励患者自主咳嗽咳痰。

3 、教会患者如何做深呼吸。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协助医生做好人工气道的置入,正确固定人工气道,调节合适的囊内压力。

2.置管成功后告诉患者置管的目的、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目的及如何配合。

3.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缺氧程度等调节呼吸机的模式和参数,设置各

种报警值并记录。

4.观察患者使用呼吸机时人机协调、人工气道耐受性的情况,如是否呛咳明显,

有无咬、吐、吞气管插管,无任何疾病因素所致的呼吸频率增快、气道峰压增高等。如出现上述情况需汇报医生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及给予适当的镇静治疗。

5.观察呼吸机使用时的相关参数及指标:VT、R、气道压、SPO2、血气分析指

标、循环指标改善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改善的情况及自主呼吸的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的模式能及参数。

6.报警处理

(1)气道高压的报警:与人机对抗、呛咳、咬管、管道折叠、气道内分泌物过多、报警设置不合理有关。

处理措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调整好气管插管的位置及牙垫,调整好呼吸机管道,镇静、镇痛,调整合适的报警限,做好心理护理。

(2)气道压力过低/分钟通气量过低/低潮气量报警:自主呼吸模式时自主呼吸浅、慢有关。

处理措施:检查患者使用的呼吸模式、自主呼吸的情况及报警设置是否合适,检查呼吸机显示的漏气量,检查气囊压力是否合适(25-321cmH2O),口气内是否可以听到漏气声,检查管道(如管道五脱落可通过密闭性测试来验证管道是否有漏气,作该试验时需将管道与人工气道分离,需给予患者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

(3)分钟通气量过高报警:常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吸频率过快、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合理、报警限设置不合理有关。

处理措施:根据患者的潮气量、自主呼吸情况设置合适的呼吸模式及参数,调整合适的报警限。

7.如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患者采取抬高床头至少30的卧位,预防VAP。

8.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注意无菌操作,每日2-4次口腔护理。

9.及时清除呼吸管道内的冷凝水,呼吸机管道如被污染及时更换。

10.肺部护理:听诊两肺呼吸音,根据肺部听诊的结果指导翻身拍背,体位引流。

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11.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的护理

(1)血气分析满意,患者自主恢复,呼吸指标改善,医生给予停用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遵医嘱继续给予氧气吸入。

(2)观察患者的R、SPO2、拔管后的血气分析指标

(3)肺部护理;听诊两肺呼吸音,根据肺部听诊的结果指导翻身拍背,体位引流。鼓励患者自主做深呼吸锻炼,自主咳嗽咳痰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必要时配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十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既往史,评估近期胸片或肺部CT片、心电图、出凝血时间。

(2)向病人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解除其顾虑,取得合作。(3)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水4小时,术前30分钟按医嘱肌注阿托品0.5mg,精神紧张者肌注地西泮(安定)10mg。

(4)取下义齿,如有活动的或可能脱落的牙齿应及时报告医生。

(5)床旁备好氧气、吸痰器、心电监护仪等抢救器材和药品。

2.术后护理

(1)术后清拭患者口鼻,卧床或静坐休息30分钟,嘱病人吐出唾液和咳出气管内的分泌物,观察呼吸、咳嗽及吞咽情况,30分钟方可离开检查室。

(2)告诉患者少讲话、多休息,不可用力咳嗽、咳痰。

(3)术后可能出现鼻腔咽喉不适、疼痛、声嘶、吞咽不畅、痰中带血等,一般不必特殊处理,休息后可逐渐缓解。若术后出现剧烈咳嗽或咯血量明显增加,可遵医嘱用药。

(4)术后2小时后可饮水,无呛咳后可进食,开始以半流质食为宜。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保持人工气道在位

(1)气管插管的深度:成人经口(22cm+或-2cm),成人经鼻(27cm+或-2cm),需作为交接班的内容。

(2)固定:胶布+衬带双重固定,有牙齿的患者给予牙垫置于门齿间,防止清醒地患者咬管:或者给予口保护套固定。

(3)气囊压力:予囊内压力表4-6小时监测一次,维持囊内压力在25-32cmh2o. (4)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气管插管的目的及意义,教会患者带管期间交流的方式,必要时给予适当镇静和有效约束,防止人工气道意脱出。

2.保持人工气道通畅

(1)湿化:1主动湿化:如加温加湿器;2被动式湿化:如复合人工鼻。3根据患者痰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湿化方式。

(2)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常规选择开放式吸痰,如患者为耐药菌感染、对缺氧不能耐受、使用高PEEP(〉10cmH2O)可选用密闭式吸痰。

严格要求无菌操作。

3.口腔护理人工气道的患者口腔护理每日至少2次。可予棉球檫拭,檫拭

时每次夹取一个棉球,或给予口腔冲洗。注意:口腔护理前需维持囊内压力(25-32cmH2O),避免囊上分泌物下行。

4.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必要时选择声门下吸引的导管

5.拔管后的护理

(1)拔管后嘱患者深呼吸、自主咳嗽咳痰。

(2)口腔护理。

(3)引导患者说话,观察声音是否嘶哑;必要时遵医嘱予激素雾化减轻喉头水肿的现象。

(4)如未禁食,常规拔管后4-6小时可经口饮水,饮水时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如呛咳明显暂不予经口进食、进饮。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告诉其气管切开的目的,清醒的患者与其建立适

当的沟通交流的方式。

2.固定予双层盘带固定气管切开套管,保持套管在正中的位置。松紧以伸入

一指为宜。

3.观察并发症

(1)观察切口周围渗血情况,如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处理。

(2)触摸切口周围皮肤,观察有无皮下气肿。

(3)观察切口皮肤有无红、肿。

4.切口处护理,每日2次,如有渗血、渗痰及时更换。每次予0.5%的碘伏消毒

后更换无菌纱布。

5.保持气管切开套管通畅

6.气囊的管理监测囊内压力表4-6小时一次,维持囊内压力在25-32cmh2o。

7.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必要时选择带声门下吸引的导管。

8.堵管期间的护理气管切开导管拔管前常规更换金属套管后进行堵管。(1)堵管时遵医嘱给予双鼻塞/面罩吸氧,观察患者R、SPO2、血气分析指标等。

(2)嘱患者将气道内分泌物咳嗽至口腔后予以吐出。

(3)导管拔除后,切开出予蝶形胶布固定,观察患者自主咳嗽、咳痰的能力,R、SPO2、血气分析指标及原气管切口有无漏气、渗痰的现象及时换药。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正确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注射泵。如;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输液剂量小等情况给予泵控维持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应用注射泵的原因、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

3.正确配制好需要泵控的药物,连接延长管、排尽管道内的空气,正确安装注射器。按照医嘱调节输入的剂量。

4.观察患者用药后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及时调整泵控速度。

5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的变化

6.常见报警处理

(1)堵塞警报;1 静脉通道阻塞;回抽如果见回血给与以排除,2 静脉通路的安全夹未打开,3 输液器的调节阀未打开。

(2)预报警:此现象为注射泵药物将要输注完毕,如果需要继续输注,需做好更换的准备

(3)输注完毕报警:此报警提醒需立即换新的药物

7.护理指导

(1)告诉患者使用注射泵的原因,嘱患者不要随意按泵上的按键。

(2)告诉患者泵的报警声音,避免报警时患者受到惊吓,告知报警时护士会及时处理

(3)告诉患者输注完毕会有报警提醒,让患者不要过于担心

(4)告诉患者活动时注意不要牵拉输液,防止连接管脱落导致出血,如果不小心脱落,须立即报告护士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应用降温毯的目的、意义。

2.评估患者的体温情况及所处的高热时期、背骶骨部皮肤的情况

3.根据患者的体温、降温的目标设定水温、目标体温。(注意:开始降温时水

温不要低于10摄氏度,避免局部皮肤遇冷后血管突然收缩影响散热的效果)4.将感温探头至于患者的腋下、直肠(需使用肛温套保护)、鼻咽部监测患者

的体温。

5.低温治疗时如冬眠合剂与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则先行药物降温给与物理降

温,停止时则先停物理降温,再停药物降温。避免降温时导致患者寒战,产热增加。

6.停用降温措施后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

7.护理指导

(1)鼓励患者及时说出使用降温毯时的感觉和不适。

(2)告诉患者使用降温毯期间会给予间断变化体位,必要时骶尾部皮肤给

予保护措施,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冷。

(3)及时告诉患者目前的体温,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注:参考文献:1.霍孝蓉.护理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医政司.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最新肿瘤血液科专科护理常规

肿瘤血液科专科护理常规目录 第一章 005 肿瘤病人护理 005 第一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008 第二节胃癌 010 第三节原发性肝癌 012 第四节上消化道出血017 第五节常用的诊疗技术及护理 017 一、腹腔穿刺术 019 二、腰椎穿刺术第二章 022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022 第一节贫血 025 一、缺铁性贫血 030 二、巨幼细胞贫血 033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038 四、溶血性贫血042 第二节出血性疾病 042 一、血友病 047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049 第三节白血病 050 一、急性白血病 054 二.慢性白血病 056 第四节淋巴瘤 059 第五节多发性骨髓瘤066 第六节血液系统常用的诊疗技术及护理 066 一、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 069 二、静脉输液港技术 072 三、骨髓穿刺术 第三章 073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073 第一节嗜铬细胞瘤 第四章 077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077 第一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第五章 083 化学治疗护理 083 第一节化学治疗一般护

理常规 085 第二节消化道肿瘤化学治疗护理常规 086 第三节乳腺癌化疗治疗护理常规 086 第四节肺癌化学治疗护理常规 088 第五节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常规 第六章 091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091 第一节食管狭窄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092 第二节气管狭窄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093第三节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094 第四节动脉灌注治疗与动脉栓塞治疗前后护理常 第七章 097 生物治疗护理常规 第八章 098 靶向药物治疗护理常规 第九章 100 放射治疗护理 100 第一节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一般护理常规 104 第二节肺癌放射治疗理常规 105 第三节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105 第四节喉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105 第五节脑肿瘤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106 第六节鼻咽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106 第七节食管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107 第八节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第十章 108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第十一章 111 静脉输血 第十二章 121 化疗药物配制时的防护措施与要求 第十三章 122 疼痛病人的护理 122 第一节疼痛概述 123 第二节影响疼痛因素

【实用】2020等级评审-护理制度、操作常规修订的批准制度

护理制度、操作常规修订的批准制度 随着医学与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水平逐步提高,护理管理制度、护理操作常规须不断修改完善,以加强护理管理,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现就护理制度、操作常规的修订作如下规定: (一)护理制度、操作常规、流程修订均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立足于确保患者安全,实事求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护理制度、操作常规修订由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如有修订需求,科室向该委员会提出申请,待委员会批准后,再做出修订。 (三)修订后文件应遵照施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程序,并有修订标识。 (四)变更程序 1.对现有护理制度、操作常规的自我完善和补充。 2.对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需要制定新的护理制度或操作常规。 3.将修改的或新制定的护理制度、操作常规提交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进一步完善。 4.护理制度、操作常规变更后或新制定的,应设置3—6个月试行期,经过可行性再评价后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批准,方可正式列入实施。

5.护理制度、操作常规修订或新定后,文件上均标有本制度执行起止时间及批准人。 (五)变更后的护理制度、操作常规及时通知全院护士,认真组织培训并贯彻执行。 (六)重大护理制度、操作常规变更要与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做好协调,保持医疗护理一致性,并向全院通报。 附: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范修订程序护理管理人员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提出修订意见→报请主管院长批准→召开护士长会议议定修订内容→根据护士长会议讨论内容成稿→再次召开护士长会议定稿→发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发布一周后收集意见,修改成稿→正式发布修订稿→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督导检查制度、职责、护理常规执行情况。

康复科护理常规

康复护理常规 【概述】 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部分,是针对损伤、慢性病和残疾的患者在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与社会生活、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发生功能障碍或改变时,能够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专业知识服务,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并能维持其理想的健康状态。 【一般护理】 1、入院宣教。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按医嘱分级护理。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5、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 6、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8、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 1、评估患者的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加强主动训练。 3、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故。 4、加强二便护理。 5、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的协调工作。 【健康指导】 1、根据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3、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 4、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及功能训练的方法,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一般护理】 1、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位。 2、根据Braden评分和跌倒评分结果,床旁悬挂预防压疮及跌倒警示牌。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元整洁,预防压疮发生。 5、预防并发症发生,注意观察呼吸及排便情况,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上下肢、翻身、坐起、轮椅、站立、行走训练。 6、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素饮食,适量饮水。 7、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大便通畅。 【专科护理】 1、饮水计划:和病员一起制订合适的饮水计划,并指导和监督病员执行。 2、清洁间歇导尿:评估患者残余尿量,制订导尿频次,实施导尿计划,记录残余尿量。 3、膀胱、直肠功能训练,每日1-2次。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按计划饮水,每日饮水总量1650-1800ml。 2、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如香蕉、芹菜、韭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品,如:浓茶、咖啡等。 3、每日1-2次自我检查皮肤情况。 4、指导病员正确选用轮椅,教会病员轮椅维护相关知识。 5、每日作呼吸训练2-3次,预防呼吸道感染。

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中医名称:项痹 西医名称:颈椎病 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二.临床表现 (1)颈肩痛 (2)颈部活动受限 (3)手指麻木 (4)头晕、恶心 (5)瘫痪 三.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因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分型:太阳经输不利型,痹证型,肝肾不足型 四.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五.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六.临症(证)施护 (1)保守治疗 1)脊柱(定点)旋转手法 ①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消除紧张情绪,并做 好体位示教。 ②手法治疗后应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轴样翻身,颈部制动。 ③下床时须戴颈托,固定颈部,以保持颈椎稳定性。 ④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休息。 2)针灸疗法 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 ②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理体位暴露 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③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针刺并将针全部拔出,平卧休息,注意保暖。

血液内科护理_常规

血液科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P1 第二节缺铁性贫血………………………………………..P2 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P3 第四节出血性疾病…………………………………….…...P4 第五节白血病……………………………….……………...P5 第六节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护理………………………….P6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有贫血、皮肤黏膜出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等。 1.按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活动: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4.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发热、贫血及出血情况。若出现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等颅出血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抢救。 5.药物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6.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尽量减少和避免肌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 7.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用软毛牙刷刷牙,选择合适漱口液,于餐前、餐后及睡前含漱。 8.肛周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便后清洁肛周或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感染。 9.健康指导:使病人掌握与本病有关的基本知识,加强

心理护理,树立治疗信心。 10.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减少或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节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储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急、头晕眼花、纳差、腹胀、舌炎、口角炎等。其病因为慢性失血,铁吸收不良,摄入铁不足或需铁量增加。实验室检查示血清铁低于10.7/μmol/L。 1.按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2.休息与活动:轻、中度贫血者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血红蛋白40g/L以下者应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补充营养和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血、香菇、肝、豆类、蛋黄、菠菜等,要注意多样化及均衡饮食。 4.病情观察:观察贫血的一般症状,如全身倦怠,头晕,皮肤、黏膜苍白,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 5.药物护理: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避免与茶、咖啡、蛋类、乳类等食品同时服用。口服液体铁剂时应使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注射铁剂应采取深部肌注射,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静脉注射铁剂的速度宜缓慢,匀速,备好急救药品

护理工作制度.doc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l、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各护理单元成立质控小组。 2、制订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定期进行效果评价,修订完善,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3、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包括:日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 4、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全院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反馈、有改进措施。 5、定期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树立质量意识,参与质量管理。

护理人员考评制度 l、考评的目的是帮助各级护理人员确定自己的岗位职责、基本要求和工作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的组织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帮助各级护理人员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满意感和成就感。 2、根据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要求确定考评要素。考评包括德、能、勤、绩和突出贡献五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其中德占10%,能占30%,勤10%,绩占40%,突出贡献占10%。 3、在考核过程中按照既定目标、制定方案、鉴定决策的考核程序进行,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合理进行评价。 4、依照激励的原则,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相关指标,将考评要素量化成为可衡量的考评分值、制定绩效考评表进行考评。 5、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日常与随机、口头与书面、直接与间接、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评,保证考评工作经常化。 6、在平时考评的基础上,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在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的基础上给予最终考评结果,保证正确、客观评价护理人员。 7、护理人员由考评负责人对护理人员进行考评,并负责与考评对象进行考评沟通。 8、及时将考评结果向人事部门、护理主管部门进行反馈,为修订培训计划、组织继续教育、改进护理管理质量提供考核内容和方向,同时为管理部门对护理人员调资、选拔、聘任使用、晋升职称、奖惩等提供依据。

针灸科腰痛症门诊病历(干货)

针灸科腰痛症门诊病历腰痛症 主诉:患者腰部疼痛不适时间加重时间。 现病史:患者时间前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受天气变化影响不大.时间前诱因加重,曾于家中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现为求系统治疗来院。入院见症:腰部疼痛不适,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月经及)婚育史、家族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无外地长期旅居史,否认疫源疫区接触史。无特殊不良嗜好,生活作息规律,适龄婚育,家人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中医望、闻、问、切:患者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涩。 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无肿胀,双下肢无水肿。腰部压痛并左下肢放射痛,叩痛并放射痛。双“4”字试验体征,双直腿抬高试验体征。仰卧挺腹试验体征。膝腱反射减弱,跟腱反射减弱。巴宾斯

基征体征.双下肢肌力Ⅴ级.深浅感觉存在,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感谢聆听 辅助检查: 1腰椎CT 2腰椎X线片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及鉴别诊断 中年女性,劳作日久,筋脉不固,血溢脉外,形成瘀血,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见腰腿痛,舌淡苔薄白脉涩为气滞血瘀之象。本病与痹症相鉴别,后者以肌肉、筋脉的麻木、疼痛及关节僵硬、屈伸不利为特征,且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故可鉴别。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腿痛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计划: 1。针灸科护理常规,完善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 2.针刺治疗为主,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手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日1次。取穴:腰俞、腰阳关、肾俞(双)、三焦俞(双)秩

血液科 护理常规(全)

血液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指南执行 2、加强对常见症状得观察,包括营养状况,贫血程度,乏力,疲倦,活动后心悸,气促,头晕,皮肤与结膜与粘膜得色泽,出血征象,感染等。 3、了解病人得血象,骨髓象及实验室有关检查结果。 4、根据病情指导病人适当休息,适度活动,并有充足得睡眠时间。 5、按医嘱做好饮食护理,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疾病得能力。 6、加强感染得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病室内得空气,地面与用物表面,每日均应进行消毒处理,严防合并呼吸道感染。 (3)做好口腔,鼻腔,皮肤得清洁与护理,防止局部破损或感染。 (4)中性粒细胞缺乏者,宜住隔离室或层流室。 (5)对接受化疗者,静脉注射时保护血管,药物不可溢于皮下,并鼓励多饮水。 (6)出血严重者,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穿刺与注射部位须加压止血,并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处理,必要时做好输血准备。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了解危重患者病情,查瞧患者神志,皮肤,粘膜,口腔,四肢活动情况,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备好抢救仪器与物品。 2、正确安置患者,对骚动,意识不清得患者正确使用约束带并加用床档。 3、护士长协调,安排人力,必要时安排特护小组。 4、开放静脉通路2条,应用套管针,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5、持续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 6、遵医嘱给予以多参数监护,48-72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防止皮肤损伤,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界值、 7、监测患者意识,面色,皮肤末梢有无紫绀等、

8、护士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用药注意三查十对,杜绝差错得发生。 9、根据病情及时留置导尿管,观察并记录尿色,量,性质、 10、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时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严防并发症得发生。 11、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按要求每8小时小结,24小时总结、 12、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及引流物标本并及时送检、同时密切关注化验结果。 13、护士应给予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疗。 14、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要点,及时,准确地记录在护理记录上,并用书面,床头两种形式交接班。 糖尿病护理 【概念】 糖尿病就是一组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得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体内糖蛋白,脂肪,水与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混乱,其特征为血液中含糖量过高及尿中有糖,久病科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方生代谢混乱如酮症酸中毒等、【评估要点】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血糖监测 (3)有无酮症酸中毒 2、心理状况。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1、低血糖发生较轻得病人,可用白糖或红糖25—50g,温水化开后喝下,十几分钟后症状可消失、 2、酮症酸中毒主要包括补液,注射胰岛素,针对诱发因素给予积极配合治疗,补钾及纠正酸中毒、 【健康指导】 1、告诉病人发生低血糖时得主要症状,处理方法及预防

康复科专科护理常规

康复科 第一节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 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身高、体重l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订适合于患者的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交谈,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做好病情观察,了解患者发病的情况、主要障碍及其特点,做好记录,为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提供资料。 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作好记录。 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积极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参与讨论、制定和实施康复护理计划。 10.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中医康复护理: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合理选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作为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应的取穴知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针刺意外并配合医师做好处理,正确指导药物的使用方法,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12.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第二节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由于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它不是一个独立疾病的诊断,而是包括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疾患。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感觉、认知、共济、言语、心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障碍,其中以偏瘫、失语最为常见。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软瘫期的康复护理软瘫期的康复护理措施应早期介入,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不造成病情恶化为前提。(1)加强患侧的刺激可以对抗其感觉丧失,如电视机、床头柜、电话应置于患侧;所有的护理工作(如洗漱、进食、测血压、交流等)都应在忠侧进行,家属与患者交流时也应握住患侧手。(2)进行正确的良肢位摆放,以对抗患肢痉挛、减轻水肿、增加舒适感。(3)变换体位(翻身):主要是指躯干的旋转,因为翻身是最具治疗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刺激全身的反应与活动,抑制痉挛,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4)指导进行床上运动训练,如关节被动运动、Bobath式握手、桥式运动(选择性伸髋)等。’ 3.痉挛期的康复护理:此期康复护理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抗痉挛的姿势体位来预防痉挛模式和控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以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如:进行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 4.恢复期的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转移动作训练、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平衡共济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等,上肢功能训练主要采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相结合;下肢功fll-Oll练主要以改善步态为主,如踝关节选择性背屈和跖届运动、患侧下肢负重及平衡能力的训练等。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慢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评估】 1.呼吸衰竭的程度、类型。 2.神志、血压、呼吸、脉搏、尿量等。 3.心理状态。 【症状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及时给予合理的氧疗。 2.咳嗽、咳痰的护理 (1)危重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给予无力咳痰的病人吸痰。 (2)如建立人工气道要加强气道湿化,根据医嘱给予气道内滴药。滴药后及时吸痰。 3.睡眠障碍的护理:出现烦躁不安、睡眠昼夜颠倒者,应注警惕病人出现了呼吸衰竭早期症状的表现。 4.肺性脑病的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皮肤粘膜、球结膜、尿量的变化。 (2)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危重病人取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备好吸痰器和抢救物品。 (4)病情危重者需建立人工气道。 【一般护理】 1.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 2.急性发作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减轻病人焦虑。缓解期病人进行呼吸运动和适当身体活动。根据身体情况,让患者做到自我照顾和正常的社会活动。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4.密切观察呼吸衰竭的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 5.根据医嘱给予合理氧疗。 6.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缩唇腹式呼吸,改善通气。 2.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 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4.饮食采取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5.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可采取人工被动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2. 监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3.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有无心排出量减少的症状。 【症状护理】 1.用药护理:遵医嘱准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疗效。

血液内科护理常规

血液内科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P1 第二节缺铁性贫血………………………………………..P2 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P3 第四节出血性疾病…………………………………….…...P4 第五节白血病……………………………….……………...P5 第六节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护理………………………….P6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有贫血、皮肤黏膜出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等。 1.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活动: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4.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发热、贫血及出血情况。若出现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抢救。 5.药物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

尿酸排泄。 6.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尽量减少和避免肌内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 7.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用软毛牙刷刷牙,选择合适漱口液,于餐前、餐后及睡前含漱。 8.肛周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便后清洁肛周或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感染。 9.健康指导:使病人掌握与本病有关的基本知识,加强心理护理,树立治疗信心。 10.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减少或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节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储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急、头晕眼花、纳差、腹胀、舌炎、口角炎等。其病因为慢性失血,铁吸收不良,摄入铁不足或需铁量增加。实验室检查示血清铁低于10.7/μmol/L。 1.按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2.休息与活动:轻、中度贫血者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血红蛋白40g/L以下者应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补充营养和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血、香菇、肝、豆类、蛋黄、菠菜等,要注意多样化及均衡饮食。

康复科 护理常规(全)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限制探视时间。为确保病人安全,避免空间放置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合理。 2、做好入院介绍,包括有关规章制度,如作息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病房环境、健康宣教等。 3、新入院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好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4、按医嘱分级护理,通过评估确认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其实施护理。 5、同一种疾病的病人,应尽量安排在同一病室,以提供互相交流及训练的机会。 6、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一、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二、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性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并使用腕带。 三、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等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四、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五、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六、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 七、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八、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九、根据病人情况,落实相关沟通、告知、陪护措施,并做好相应护理记录。 十、认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预防危重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1、加强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指征。 传统方法根据语言刺激、痛刺激、生理反应、大小便自理情况、配合检查情况可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五项。 昏迷评分法: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分表示意识清醒,分以下为昏迷,最低分,分数最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2)瞳孔:瞳孔变化可因动眼神经、视神经一级脑干部位损伤引起,对估计患者的预后及定位有重要意义,应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性等。 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货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对侧肢体瘫痪,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一般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扩大侧。 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为脑损伤的特征,有无间接对光反射可鉴别视神经损伤与动眼神经损伤。 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应消失,伴深昏迷,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危症象。 (3)生命体征:患者的、、、等定时测量,危重者分钟测量次,如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血压进行性升高,应警惕

脑疝的发生体温降至正常或有增高,应考虑切口、颅内、肺部或泌尿感染。 (4)肢体: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 (5)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 2.护理措施 ()体温在℃以上,按高热常规处理,首先考虑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烦躁不安是禁用迷醉药(冬眠疗法除外)必要时可给一般镇定剂,如安定、鲁米那等,应上栏床架,防止坠床。 ()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伴有尿潴留时,留置导尿袋,尿失禁时男性可用阴茎套,前端开一小口套在阴茎上并接引流袋及尿袋,女性可按时接尿,随时更换床单,保持会阴干燥。 ()便秘天以上这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颅内压增高时禁用大量液体灌肠,如发生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或柏油样大便、血压下降等应按医嘱给予止血剂,输血补液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早期需吸氧气。 ()患者康复时需加强营养,注意语言、肢体、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 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 、按外科疾病术前护理。 、术前天剃头,并将头部洗净(颅后窝手术备皮包括颈部及肩部)。 、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前按医嘱给予脱水剂,书中需用脱水剂时,术

护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定期修订管理办法

天愿医院 护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定期修订管理办法 1、医院护理部依据各级卫生部门下发文件制定本院护理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护理常规。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新的文件、规范后。护理部组织学习领会其内容。报请领导批准后及时修订本院相关制度、职责。 3、修订护理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必须经过全体护士长讨论并公示修订内容广泛征求护士意见及建议。 4、护理管理人员根据征求的意见及建议修改修订的制度、职责相关内容要注明修订日期。 5、修订的护理管理制度、职能定稿后报请领导批准正式发布,同时宣布废止原本项制度或职责。 6、各科室护士长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督导护士执行,保证制度落实。 7、护理管理人员在修订的护理管理制度、职责发布后定期督导检查各科室学习机执行情况。 8、修订后的文件,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有修订标识。所有文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天愿医院 2015年1月

天愿医院新增/修订制度、常规等执行情况追踪评价近年来,随着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开展,医院的管理不断规范,护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护理部根据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制定和修订了部分护理制度与工作规范、护理常规、岗位职责,现将实施情况作以下总结评价。 1、2014年下半年新增护理管理制度;机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聘用护士管理制度、特殊护理岗位护士准入制度、临床护理人员分层次能力管理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汇报制度、给药制度、口头医嘱制度、危重病人护理操作流程、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总体制度、无执照护理管理规定、护理人员独立值班准入管理办法、护理医疗保健服务相关规定、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 2、对修订与新增的制度,要求科室及时组织学习并认真按制度执行,护理部不定期到科室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关科室进行整改。 3、科室部分护士对制度执行不力,护理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此问题,不定期考核抽查制度的掌握情况,到科室巡查督导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4、今后尚需努力的方向: (1)新增或修订的制度及时到科室考核抽查,让护士人人熟悉并掌握制度或规定,在你临床工作中及时应用。 (2)护理部核心制度要进一步加强落实。 (3)及时增订与修订护理常规、科室有新的病种要及时制定常规并组织学习。(4)要进一步加强对护理制度的培训与学习。 护理部 2015年1月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精选.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 【皮疹护理】 1.卧床休息 2.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卧床休息 4.肛周皮肤护理,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护理制度修订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的规定与程序

护理制度修订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的规定 与程序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护理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 修订规定与程序(试行) 护理部和科室依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规范化文件组织制定各类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及护理常规等。为了维护护理工作制度、职责、护理常规等严肃性、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应性,需及时进行修订、补充、更新,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以下规定。 一、修订规定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新的文件规范后,护理部要组织学习,认 真领会内容,并及时申请对医院相关制度、职责、常规、工作流程进行修订、补充、完善。 2、各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制度、流程、常规、技术规范等相关文件需 要修订时,由修订科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修订,并将所修订的项目、意见、内容上报护理部,注明修订时间。 3、护理部对各部门提出的修订项目、内容组织质量控制小组讨论、 完善后批准试行,并注明实施时间。 4、对修订生效的制度、职责常规、技术规范通过护士长会、科室护 士会培训、学习、执行。 5、各临床科室各班工作职责、方案等相关文件需要修订时,由修订 科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修订,并将所修订的项目、意见、内容在科内组织质量控制小组讨论、完善后,注明修订时间。 6、护理部、科室护士长对修订后生效制度、职责、技术规范等组织

相关内容进行检查、考核及执行效果的评价。 二、修订程序 护理部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提出修订意见→报请分管领导同意→召开护士长会议议定修订内容→广泛征求意见→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请领导批准→培训→下发执行→督导检查执行情况。 金台医院护理部 2017年01月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 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一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于患者的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评估患者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能力、脏器功能等和ADL 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做好记录。 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检查和修订护理计划。 10 、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取仰卧位患侧肩部下垫以小枕髋部亦用枕垫起健侧取舒适位上肢伸展前臂外旋患肩拉向前方患肢伸展放于枕上手指张开患膝屈曲垫枕患侧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但早期应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 1局部按摩和上下伸展活动。 2患侧卧位时患肩向前垫软枕肘伸直。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下肢在前患肢在后屈膝。小腿及脚掌成垂直垫以软枕指间填以布卷或垫软垫。 3健侧卧位时患肩向前肘伸直手腕部垫一小枕患侧髋前伸屈膝下肢不外旋脚掌与小腿尽力保持垂直防止关节脱位、挛缩。 3、恢复期待出血控制梗死、血栓溶栓后血压、颅内压稳定后应做主动训练先在他人帮助下然后循序渐进地自我进行护士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指导上下肢活动、翻身、逐步过渡到健侧肢体的主动翻身。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及时评估训练效果。 4、后遗症期的康复护理。继续做好心理护理教会患者使用各种辅助训练用具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以健侧带动患侧做好上下肢、站立、行走及轮椅训练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全身运动。 5、语言训练。从发音→单字咬字→语言纠正→读字反复进行。 6、ADL训练训练患者生活自理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有计划地进行肌力训练恢复相应功能尤其是注重手部活动避免手部肌肉萎缩。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常规

血液科护理常规

血液科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轻或缓解期病人适当休息,病情严重者,需卧床休息。 3、按医嘱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贫血严重者给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是否有贫血、出血倾向、发热、寒战等症状,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防止发生外伤,大出血的病人随时测量脉搏、呼吸及血压,并做详细记录。随时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物,以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5、耐心细致地作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忧虑,使其振奋精神,密切配合治疗。 6、病室环境保持清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粒细胞缺乏症的病人,应住隔离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限制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7、定期更换衣服及床单,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长期卧床病人应定期翻身,以免发生褥疮。 8、嘱病人每日刷牙,有出血倾向或牙龈炎的病人,用大头棉签擦洗口腔。应勤漱口,有溃病时可涂2%碘甘油、锡类散、冰硼散等。 9、使用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的病人,要注意观察疗效及反应,并嘱病人多饮水,加强利尿促进尿酸的排泄。 10、按医嘱准备并协助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同时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11、对住院病人进行卫生宣传教育,鼓励出院病人坚持治疗,定期复查,预防疾病复发。 二、贫血 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轻度贫血者适当休息,重度贫血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在蹲、卧位后,不宜骤然坐、立,以免发生脑缺氧而引起晕厥,极度贫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无机盐丰富饮食,按照贫血原因选用富含某种造血因子的饮食。嘱病人食用瘦肉、豆类、肝、肾、新鲜水果及蔬菜等。 4、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5、病人抵抗力较弱,易发生口腔感染,故应注意口腔卫生,饭前饭后、晨起、睡前漱口。有溃疡时可用抗菌素溶液漱口。口腔出血时用消毒棉签代替牙刷,以免口腔感染。 6、按时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并涂油滋润以防止皮肤干裂发生出血或引起感染。 7、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定期空气消毒,并与传染病人隔离,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8、需要输血治疗,应做好输血前准备,并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三、出血性疾病 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出血明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免活动过度或外伤使出血加剧。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C的饮食,避免刺激性及易过敏饮食,有消化道出血者应暂禁食。 4、对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床前交班,严密观察出血部位、观察意识、脉搏、呼吸、血压及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达制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适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六、每周测体重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并配合治疗 2.新入院患者应评估患者饮食、睡眠、四肢活动、自理能力、皮肤状况、言语沟通、生活 习惯等。6小时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单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舌脉、二便等变化以及 其他的临床表现的变化。注意观察分泌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4.如发现异常,要分析病情、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及时处理。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 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要加强夜间的病情观察和防护工作 5.做好辩证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对于长期卧床、消瘦、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 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放置褥疮的发生 6.根据中医护理记录的有关规定,做好护理记录。根据病情、治疗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十、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 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 十一、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护理工作核心制度,责任护士之间、组长之间做好床头交接班 十二、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注意服药后的护理 十三、遵医嘱给予辨证施膳,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回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要进食 十四、正确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给予情志护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